“论述类文本论证分析题”增分练
(时间:20分钟 满分:1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受得委屈,可养格局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去年这封被称为“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在不少人心中泛起涟漪。身边不时有年轻人,甚至刚刚工作不久,也贸然来个“华丽转身”——辞职走人。然而,当我们拿起现实的放大镜,去仔细观察那些具体的“离去”,就会发现不少年轻人的离职,只因受不了一时的小委屈,理想与情怀只是被作为逃避的华美掩饰罢了。
的确,面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委屈,有的人选择的不是面对,而是逃避。问题是,世上还有不受一丁点委屈的人生吗?还有一生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吗?假若每受委屈而躲避,则人生将无处可逃。在一定意义上说,受不得委屈,也就难有“诗和远方”。
人生的炫彩少不了委屈的纠缠。在文学写作中有一种说法叫“古老的敌意”,意指作家如果一生境遇太顺,沉湎于安逸生活,那么,他将很难创作出真正传世的伟大作品。正如写就《红楼梦》的曹雪芹,陷于困顿沦落之间,依然坚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最终贡献出这样一部皇皇巨著。可以说,正是生前“生于繁华,终于沦落”的莫大困境和委屈,最终成就了他流芳百世的身后之名。
对于普通人来说,虽不会遭遇曹翁那种盛衰逆转式的极端命运,但日常生活从来就是制造各种委屈的高手,它所能提供的委屈品目繁杂、款式众多,比如:努力被否定,辛苦得不到认可,隐忍之后换不来理解,一片真心不被接纳,默默付出没有成果……并且生活对之一律解释欠奉。在一定意义上说,面对委屈,选择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有的人容得下委屈而成其大,盖因其胸怀襟度得以被委屈撑大;有的人受不得委屈而处其微,实因格局不够而被委屈撑破。
作家海明威写道:“一个人生来并不是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人生在世,确然需要这么一点精气神。面对委屈、挫折、困境,不是选择逃避,而是以勇敢与微笑去面对;不是选择认命与沉沦,而是不屈沉着以进取。换言之,既然委屈是人生旅途上如影随形的种种难关,唯有认认真真去过好每一关,我们才能脱胎换骨,不断抵达自由的境界。相反,在生活的此处过不了这一关,就别想在生活的别处能过好这一关。
一定程度上,面对委屈的姿态,就是一个人行走世界的基本步态;对委屈的消化能力,决定了一个人“看世界”的襟度。100多年前,曾国藩求学衡阳,同舍一名杨姓同窗,家中有权有势,读书时就对他百般刁难。曾中举后,他更是大发雷霆,责难曾的书案抢了他的好风水。当大家纷纷为曾鸣不平时,曾却劝解众人,不要为这点小事再与之争论。可以说,只有吞得下生活的小委屈,才能吐得出人生的大格局。
作家史铁生曾言:“此岸永远是残缺的,否则彼岸就要坍塌。”正是现实世界的不完美,呼唤着我们用人性的完美去铸就彼岸的殿堂。世界有多大,看你受得住多少委屈;人生有多精彩,看你有多大格局。
(选自《人民日报》 2017 年6月1日 04 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中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成为了年轻人辞职的主要理由。
B.通过现实的放大镜,我们仔细观察后不难发现不少年轻人的离职只是因为受了点小委屈。
C.在一定意义上说,只想躲避委屈,将无处可逃;受不得委屈,那么就很难有“诗和远方”。
D.生命的炫彩不能没有委屈的纠缠,好比文学写作中作家一生不能太顺、沉湎于安逸生活。
解析:选A 文章第一段中只提到身边不时有年轻人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为理由贸然辞职。选项以偏概全。B项,与文章第一段中最后一句描述一致;C项,与文章第二段描述一致;D项,与文章第三段中第一、二句描述一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流行语开篇,描写了新时期下年轻一代面对委屈的现状。
B.文章描写了年轻人“委屈”后,用例子进行了具体解释。
C.文章以年轻人的委屈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人的进取。
D.大量的例子就是为了说明“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是年轻人的借口。
解析:选D “就是为了说明……”说法绝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普通人是不会遭遇曹翁那种盛衰逆转式的极端命运的,但他们却是制造各种委屈的高手。
B.因为面对委屈,选择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所以人们有不同的人生精彩。
C.作者认为面对挫折的态度不是选择逃避而是以勇敢去面对;不是选择认命,而是不屈沉着以进取。
D.曾国藩求学衡阳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吞得下生活的小委屈,就能吐得出人生的大格局。
解析:选C A项,文章第四段中提到普通人“虽不会遭遇曹翁那种盛衰逆转式的极端命运,但日常生活从来就是制造各种委屈的高手”,选项张冠李戴,应该是“日常生活”是制造各种委屈的高手;B项,文章第四段中没有提到人们不同的人生精彩,属强加因果;C项,与文章第五段中描述一致;D项,文章第六段中提到“……可以说,只有吞得下生活的小委屈,才能吐得出人生的大格局”,文中表述不绝对,而选项说法绝对。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9分,每小题3分)
中华礼制变迁的现代启示
中华礼制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善社会风气、提升国人道德,凝聚中华儿女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探究中华礼制变迁的规律,无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毋庸讳言,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诸民族之间有过矛盾与冲突。但它们能在认同中华礼制的前提下逐渐缓和矛盾、化解冲突,形成共存共荣的良好关系。例如,在我国历史上,无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北方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还是之后建立辽朝的契丹族、建立金朝的女真族、建立元朝的蒙古族及建立清朝的满族,无一例外地认同并服膺中华礼制,从而能使民族融合不断向前推进。显然,发挥中华礼制的凝聚功能,是凝聚国人、增强自信的重要途径。
中华先民并不只是讲究礼仪“进退周旋,威仪抑抑”的外在形式,而且注重探求礼仪的内在精神实质。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礼记·郊特牲》称,“礼之所尊,尊其义也”。所谓尊其义,就是追求道德境界,强调道德践履。孔子称颂那些能够修身立德、行礼律己、道德高尚的前代圣贤,反复强调“不学礼,无以立”。坚持知礼行礼、知行合一,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体现了中华先民的主流价值观。中华礼制注重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强调知行合一,这使它起到了塑造道德人格、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
可以说,中华礼制自诞生之日起就具备了教化功能,并在演化过程中逐渐将道德教育与理想教育紧密结合,强调自幼及长、礼教终生,提倡仁爱精神、忠恕之道,注重培养道德人格,建设礼仪之邦。所谓礼仪之邦,就是有高度道德自觉的社会,是诸族和谐、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众富庶的社会。中华礼制提出的愿景,是中华先民们向往和着力构建的社会。中华礼制所倡导的仁爱精神、忠恕之道、和谐社会等学说,能为今日构建和谐世界贡献中华民族的智慧。
作为一种制度,中华礼制在历史上曾为各种政权服务。在封建社会,它强调封建等级,包含一些糟粕。然而毋庸置疑的是,中华礼制能够与时俱进、吐故纳新,不断改革与变迁。孔子提到三代礼制传承中的“损益”,便是一种改革;《礼记》进一步提出“时为大”这一与时俱进的礼制改革原则。适时变革是中华礼制演进的重要原则,这使它成为与中华民族同生共长、传承久远的文化传统。
由孔子创建、孟子加以发挥的儒家礼制观,在战国时期曾饱受其他思想家的批判,那是因为这种礼制观仅仅重视礼的道德层面,而对礼的制度规范层面关注不够。秦汉之后,我们的先人力图将礼与法结合起来,融礼入法、礼法合一成为中华礼制变迁的重要转折。礼法合一要求人们遵礼守法,违礼即违法。礼既是道德要求,又是法律规范;礼制既有教化功效,又有法制规范之用。《礼记·经解》认为“礼禁乱之所由生”,可以起到“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的作用。古人通过礼来“止邪于未形”,使人们“徙善远罪”,达到“禁乱”和教育人的目的,对我们今天推进国家和社会治理有一定启示意义。
(选自《人民日报》 2016 年3月25日)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礼制历史悠久,有着很强的凝聚功能,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和载体。
B.中华礼制能起到缓和民族矛盾、化解民族冲突的作用,是因为诸民族都能认同中华礼制,都愿意形成共存共荣的良好关系。
C.中华礼制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主流价值观,进而在塑造道德人格、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D.中华礼制具备教化功能,强调自幼及长、礼教终生,提倡仁爱精神、忠恕之道,注重培养道德人格,建设礼仪之邦。
解析:选B “诸民族都能认同中华礼制”是“缓和民族矛盾、化解民族冲突”的前提,而不是原因。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段运用事实论证的方法,列举了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认同并服膺中华礼制的例子,证明了中华礼制的高度凝聚力。
B.第三段以名家的言论为载体,论述中华礼制的外在形式和内在精神,“进退周旋,威仪抑抑”是形式,“礼之所尊,尊其义也”是实质。
C.第四段主要采用道理论证,论述了中华礼制的教化功能并提出“建设礼仪之邦”的愿景,是对其精神实质的延伸与拓展。
D.本文不仅论述了中华礼制对民族发展的积极作用,还指出其包含的糟粕和自身的不足,正反对比论证,使人们对礼制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解析:选D 本文没有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指出其包含的糟粕和自身的不足,是为了说明中华礼制能与时俱进、吐故纳新。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礼记·郊特牲》中“礼之所尊,尊其义也”强调“尊其义”,在孔子反复强调“不学礼,无以立”中有所体现。
B.中华礼制在历史上曾为各种政权服务,自然会包含一些糟粕,但这并不影响其与时俱进、吐故纳新,不断改革与变迁的趋势。
C.孔子提到三代礼制传承中的“损益”,《礼记》进一步提出的“时为大”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华礼制演进需要适时变革。
D.儒家礼制观,在战国时期因仅仅重视礼的道德层面而曾饱受其他思想家的批评,秦汉之后礼与法才真正结合起来。
解析:选D “秦汉之后礼与法才真正结合起来”错,原文最后一段说“秦汉之后,我们的先人力图将礼与法结合起来”。
文档由机器转码 排版混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请下载原文档
本文档的下载地址为http://www.gaokaotik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74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