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教学学习资料分享(打印版)
考点精解
表达技巧既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的使用。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复习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知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建立丰富的资料库,避免“无米之炊”。
(1)表达方式:包括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诗歌鉴赏通常涉及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此外还有记叙(多用于叙事诗)和议论(多用于点明诗歌主旨)等。
(2)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对偶、夸张、借代、设问、反问等,其特点和用法跟现代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大致相同。
(3)谋篇布局:主要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铺垫、层层渲染、先总后分、过渡、先景后情、卒章显志、伏笔、欲抑先扬或欲扬先抑等。
(4)其他常见表现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象征)、借事抒情、寓理于景、借古讽今、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对比、反衬(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以哀景衬乐情)、白描等。
2.以课文为依托,引入“源头活水”。
精心选择重要而有代表性的诗歌进行重点赏析,是考生备考古代诗歌鉴赏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考生在选择诗歌的时候,应该多关注教材中那些经典的诗歌。此外,考生还应把教材中那些表达技巧相同的诗歌放在一起鉴赏,如《石头城》和同样采用了“借古讽今”手法的《桂枝香•金陵怀古》等篇目,《山居秋暝》和一样采用了“动静结合”手法的《李凭箜篌引》等篇目。
解题精要
1.探究高考设题,寻求答题启示。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类题目的设题角度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小角度”设题,一类是“大角度”设题。
(1)“小角度”设题。此类题的“切入点”较小,考查的针对性较强,题干中明确规定了从表达技巧中的某一个具体方面鉴赏。如“这首元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做赏析”。此类题的考查目标非常明确,题干明确告诉考生须从修辞手法的角度鉴赏。答题时考生只要根据题干中所要求的表达技巧的相关知识,并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作出分析即可。[来源:zz*step.co#~@m&]
(2)“大角度”设题。此类题往往“泛泛而谈”,没有具体的角度要求,出现在题干中的关键词通常是“表现手法”“表达效果”“艺术手法”或“手法”等较为宽泛的概念。如“试分析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此类题较上一类题鉴赏难度要大,而考生作答时应该多角度思维,适当地多答几条,而且要斟酌所赏析的语句的特点,锁定角度,有重点地回答。
2.注重审清题意,注意技法区别。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考生要特别注重审清题意,不要答非所问。如“这首词上阕所描写的景物有何特点?”与“这首词上阕的景物描写的特点是什么?”,二者的答题角度迥然不同,前者的答题侧重点是景物特点,而后者的答题侧重点是景物描写的表达技巧。注意技法区别,是指要注意辨析具有相似点,但又有很大区别的表达技巧。例如,侧面描写与烘托、白描与渲染、对比与反衬等。
艺术技巧类题目常见的解题格式:
赏析修辞手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
赏析表现手法:表现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赏析构思技巧:构思技巧+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典例精析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 村【注】
杜 甫[ww~w.z*^zst&ep.c@om]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来&源#%:^中*教网]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w^ww.z&zst@e%p.com*]
【注】本诗为杜甫到成都后草堂初成时所作。
【问题】“事事幽”是统摄全诗的核心,请结合颔联和颈联简要说明诗人是如何表现“幽”的。
【答案】这四句每句一景(或“一事”),用的是赋的铺陈手法,从景物(环境)和人事(人物活动)两个方面展开描写。典雅的环境和人物的悠闲相互映衬,颈联的妻子“画纸”,稚子“敲针”,是细节描写,突出了人物的安闲,而颔联的燕子“去来”与沙鸥“亲近”,属环境描写,以环境的安闲映衬人的安闲,这两联通过直接与间接相结合的手法体现了“幽”。
[来@源*:中教&%网^]
2.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闽中秋思
杜荀鹤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注】杜荀鹤,晚唐诗人。此诗是作者客居福建时所作的,后人评价极高,谓工于炼字。
【问题】请简要赏析这首诗的抒情方式。
【答案】本题考查对诗歌抒情手法的鉴赏。对抒情手法的鉴赏,一是要明确用了怎样的手法,二是要明确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诗歌鉴赏,无论鉴赏什么,都必须联系诗歌本身去谈,不能脱离文本。[来源#@:中%教&^网]
【解析】全诗以乐景写哀情。前三句写景,景色明丽,气象开阔,全无萧瑟之感。末句两个“堪”字,构成心绪的对比,道出哀情:此处虽美,但只堪图画,不能消解乡愁。乐景哀情,相得益彰,更增一分哀愁。
精讲精练
一、(2018届山西省太原市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学业质量监测)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吴城览古
陈 羽
吴王旧国水烟空,香径无人兰叶红。[来#源:中%&教网*^]
春色似怜歌舞地,年年先发馆娃宫。
馆娃宫怀古(其一)[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皮日休
绮阁飘香下太湖,乱兵侵晓上姑苏。
越王大有堪羞处,只把西施赚得吴。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陈诗首句点明“旧国”,照应诗题“览古”,并营造冷清空寂的氛围。
B.陈诗第二句承上启下,既承上文“水烟空”,又引出后文“年年先发”的感慨。
C.陈诗第三句描绘今日此地春意盎然,生机勃勃,表达对春色的喜爱。
D.皮诗首句,从侧面着笔,一个罗衣轻飘、芳香四溢的倩影便跃然纸上。[来*@&~源^:中教网]
E.皮诗后两句,批评嘲讽勾践送去一个美女西施便赚来一个国家的做法是值得羞耻的。
2.结合标题,说说两首怀古诗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二、(2017—2018学年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
王 维
暮持筇竹杖,相待虎谿头。
催客闻山响,归房逐水流。
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
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首联交代了时间、地点、事件,傍晚时分,诗人王维手持竹杖,与好友裴迪相约虎谿,两人一起前往感化寺游览。
B.颔联写暮色催促游山之客及时赶路,这时听到了山中隐隐传来的流水声,循着曲折环绕的流水,诗人来到了自己的客房。
C.颈联上句描写感化寺周围的野花丛生盛放,下句使用拟人手法,写山谷中的鸟儿因怕打扰了周围的环境,只敢轻叫一声。
D.尾联写夜里诗人独自在感化寺的山林中静坐,感受清风从空荡荡的松林间吹过,似有秋意,空林、松风让诗人备感孤寂。
E.王维常常在诗中融合绘画技巧,让诗歌景致鲜明,这首诗描写了暮色中的感化寺及其周围的幽静景致,亦是诗中有画。
2.诗歌后两联主要使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三、(2018届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赠卖松人
于武陵
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
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
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中国#*教%育出^版@网]
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本诗前两句写卖松人到长安卖松树,虽然是求利,但是心思独特。[中~国#教育出&版^网%]
B.第三句中的“寒涧”两字写出了松树生长环境的艰苦,为下文的“瘦叶几经雪”做铺垫。
C.卖松人所卖的松树具有生长环境恶劣、叶瘦花淡、无人赏识的特点。
D.“淡花应少春”,花淡,缺少春意,因此暗含作者的批评。
E.尾联写长安人重视桃李芬芳美艳,可惜的是染上了六街的灰尘。[来源~:zzst%ep.*c&#om]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解析
一
1.CE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该题要抓住题干给出的暗示,“结合标题”,就要先分析标题,看两者有何不同,再具体分析。
二[来%^@#源&:中教网]
1.CD
【解析】 C项,写山谷中的鸟儿的叫声是为了衬托山谷的幽静,是以动衬静的手法;D项,“孤寂”之感理解错误,“夜坐空林寂”写的是夜里树林里的环境寂寞,并不是作者的孤寂之感。
2.①动静结合。颈联上句为静景,丛丛盛放的野花,特别好看;下句为动景,山谷中鸟儿不时传来婉转的鸣叫声,更衬托出环境的清幽。动静结合,使景物的描写更具画面感。②借景抒情(融情入景)。诗人夜晚静坐于空灵的山林,赏花听鸟鸣,感受清风在松林中穿梭。作者借寂静清幽的山林之景,表达了对感化寺景色的喜爱,对闲适、恬淡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后两联写景,所以手法可从景情之间的关系和写景技巧的角度分析。从景情关系上,寓情于景,诗人在寂静的山林中赏花听鸟鸣,写出了作者的闲适之情,以及对这种隐逸生活的向往;从写景技巧的角度,可从听觉“鸟鸣”和视觉“野花”的角度分析,视听结合,写出了山谷中景物的清幽,写出作者的闲造之感。
三
1.DE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及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通过分析可知,本诗运用了比喻、象征、托物言志、借代等手法,表达的是对像松树那样正直高雅却沦落下层、不被重视的贫寒之士的怜惜,寄托了诗人对不识人才、只喜欢趋时媚俗的权贵的讽刺。分点作答,意思对即可。
文档由机器转码 排版混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请下载原文档
本文档的下载地址为http://www.gaokaotik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07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