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为高考题库的VIP用户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练出高分 16

标签: 暂无标签
高三教学学习资料分享(打印版)
练出高分16 语用+默写+诗歌语言+文言断句+图文转换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科学自立是国家自立的基础,科学自立的前提是科学自信。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国外科学得到大幅传播,技术创新能力也在激升,但    的是,科学自信与民族复兴的需要还远不相称。核心问题是,价值取向基本上唯欧美马首是瞻。    ,可能导致民族心理的附庸化,危及自主创新和国家主权。科学是一种兼有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特殊文化,对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有基础性和牵引性作用,因此有必要提出科学自信,使之成为国家自信的支撑。科学的本性在科学潜质,这种潜质可以从哲理自信、语言自信和精神自信三个方面来体现。技术背后是科学,科学背后是哲学。关于美国物理学家卡普拉极力推崇古代中国的有机自然观,认为西方思维方式不仅带来生态灾难而且使科学发展陷入迷茫,重新认识中国哲学有拯救世界。汉语单词传递信息量与所用音节数的比例,在世界上首屈一指,汉语思维的简明程度和快捷程度都遥遥领先于其它语言,对信息的理解和反馈相当有利,能充分满足科学发展的需要。自然经济的母体孕育出中国神话,中国神话充满    的精神,如“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等。(  )。“气”所承载的刚健有为的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动力。精英文人著书立说推崇这种精神,惟其如此,才有    的典籍传世,其中不乏科学萌芽。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美国物理学家卡普拉极力推崇古代中国的有机自然观,认为西方思维方式不仅带来生态灾难而且使科学发展陷入迷茫,重新认识中国哲学有拯救世界的意义。
  B.关于美国物理学家卡普拉极力推崇古代中国的有机自然观,认为西方思维方式不仅使科学发展陷入迷茫而且带来生态灾难,重新认识中国哲学有拯救世界的意义。
  C.美国物理学家卡普拉极力推崇古代中国的有机自然观,认为西方思维方式不仅使科学发展陷入迷茫而且带来生态灾难,重新认识中国哲学有拯救世界的意义。
  D.美国物理学家卡普拉极力推崇古代中国的有机自然观,认为西方思维方式不仅使科学发展陷入迷茫而且带来生态灾难,重新认识中国哲学有拯救世界。
解析:A项,递进关系颠倒;B项,“关于”赘余,导致主语缺失;D项,“重新认识中国哲学有拯救世界”缺少宾语,加“的意义”。
答案:C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只要靠着这一口“气”,中国五千年以上文明就能历久弥新。
B.靠着这一口“气”,中国五千年以上文明得以历久弥新。
C.中国五千年以上文明之所以历久弥新,靠的是一口“气”。
D.中国五千年以上文明因为能历久弥新,所以要靠这一口“气”。
答案:C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毋庸讳言 天长日久 生生不息 不计其数
B.毋庸讳言 长此以往 自强不息 卷帙浩繁
C.无可厚非 长此以往 生生不息 卷帙浩繁
D.无可厚非 天长日久 自强不息 不计其数
解析:毋庸讳言,指用不着隐讳,可以直说的内容。无可厚非,表示没有可过分责难的,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天长日久,跟天和地存在的时间那样长,形容时间悠久。长此以往,意思是长久这样下去,多指不好的情况。自强不息,自觉地努力向上,不松懈。生生不息,指群体变化或新生事物的发生没有终止。不计其数,没办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卷帙浩繁,形容书籍很多或一部书的篇幅很长。
答案:B
4.下面是某报社一则征稿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重点围绕“敬老爱老助老”的大主题,写真事,记真情,抒实感,通过讲述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奇闻逸事来表现当下我们这里老年人健康积极的生活状态,也可围绕当下老龄工作、老龄问题、老年法宣传来聊聊自己的思考及建议,还可记述孝敬爸妈、关爱老人的新人新事,以及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为老年人办实事的先进事件。
答:……………………………………………………… 
 
 
答案:①“奇闻异事”改为“趣闻轶事”。②“我们这里”改为“本地区”。③“聊聊”改为“表达”。④“爸妈”改为“父母”。⑤“事件”改为“事迹”。
二、名句名篇默写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周瑜风度潇洒、指挥若定的句子是“        ,        ,        。”
(2)《使至塞上》中表现西北大漠壮丽景象的名句是“        ,        。”
答案:(1)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2)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        ,        ”两句紧扣题目总写湖水,给读者以动感,典型的江南湖光水色让人印象深刻。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        ,        ”三句用典,同时讽喻孝宗时期的符离之败,意在提醒即将开始的北伐应当吸取教训。
答案:(1)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2)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三、诗歌鉴赏(语言)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7~8题。
平蔡州三首(其二)①
刘禹锡
汝南②晨鸡喔喔鸣,城头鼓角音和平。
路傍老人忆旧事,相与感激皆涕零。
老人收泣前致辞,官军入城人不知。
忽惊元和十二载,重见天宝承平时。
【注】 ①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唐王朝在宰相裴度的主持下,由李愬率军雪夜袭破蔡州,生擒了割据抗命的淮西藩帅吴元济。刘禹锡满怀激情地写作这三首诗,热烈赞颂这一重大胜利。②汝南,即蔡州。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三句用“路旁”而不是用“路中”,实际上是在暗示读者,此刻“路中”正有大队官兵在行进。
B.第七句中的“元和十二载”交代平蔡之战发生的时间,其实这一时间也可不在诗句中出现。
C.蔡州老人曾见过天宝盛世,享受过国家统一的太平,同时经历过蔡州沦为叛军巢穴的痛苦。
D.本首诗在精练含蓄与通俗易懂两个方面结合得较好,凸显出诗人刘禹锡高超的艺术才能。
解析:B项,诗中特别提到的“元和十二载”,是诗人的精心安排,意在用史家之笔将这一重大事件告知众人。因此,这一时间要在诗句中出现。
答案:B
8.本诗哪一联巧妙地写出了李愬夜袭蔡州、不战而胜的场景?试加以赏析。
答:……………………………………………………… 
 
答案:第一联(首联)。①通过环境描写,巧妙地写出了平蔡之战雪夜奇袭,叛军猝不及防,在睡梦中就被解除了武装,而且城破后李愬号令严明,一无所犯;②运用了渲染烘托(或间接描写)的手法,作者极力渲染蔡州凌晨雄鸡报晓、鼓角不悲的和平气氛,暗含夜袭蔡州、不战而胜的欢欣,巧妙地烘托了李愬将军的神勇。
四、文言断句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章邯军棘原,项羽军漳南,相持未战。秦军数却,二世使人让章邯。章邯恐,使长史欣至咸阳请事。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长史欣恐还走其军赵高使人追之不及。欣至军,报曰:“赵高用事于中,下无可为者。今战能胜,高必疾妒吾功;战不能胜,不免于死。愿将军孰计之。”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长史欣恐还/走其军/赵高使人/追之不及
B.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长史欣恐/还走其军/赵高使人追之/不及
C.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长/史欣恐/还走其军/赵高使人追之/不及
D.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长史欣恐还/走其军/赵高使人追之/不及
解析:“三日”是表明司马欣被滞留的时间,其后应断开。据此可排除A、D两项。“不信之心”为名词短语,其谓语为“有”;由前文“使长史欣至咸阳请事”可知,“长史欣”为官职加人名,其间不能断开。据此可排除C项。
答案:B
【参考译文】
章邯的军队驻扎在棘原,项羽的军队驻扎在漳河南,两军对阵,相持未战。由于秦军屡屡退却,秦二世派人来责问章邯。章邯害怕了,派长史司马欣回朝廷去请示公事。(司马欣到了咸阳)被滞留在宫外的司马门三天,赵高不接见他,有不信任的意思。长史司马欣非常害怕,逃回棘原军中,赵高派人追赶,没有追上。司马欣回到军中,向章邯报告说:“赵高在朝廷中独揽大权,下面的人不可能有什么作为。如今如果仗能打胜,赵高必定嫉妒我们的战功;打不胜,我们更免不了一死。希望您认真考虑这情况!”
五、图文转换
10.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波特尔与劳勒激励模式(如下图)。(60字左右)
答:……………………………………………………… 
 
 
解析:这是一道图文转化的题目,注意概括产生的顺序,从“努力”到“绩效”中间注意“方向”和“技能”,还要注意“满足”和“努力”的关系。
答案:用激励激发努力,如果又有正确的方向和必备的技能,势必产生绩效,而公平地评价绩效又能使人感到满足,从而形成自觉的努力。


  
  文档由机器转码 排版混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请下载原文档
本文档的下载地址为http://www.gaokaotik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072
资料免费

写了 247 篇文章,拥有财富 496,被 37 人关注

代码测试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高考题库网 www.gaokaotiku.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高考题库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成为第一个吐槽的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京ICP备13053688号-15|高考题库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