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教学学习资料分享(打印版)
高考语用新题型集训(一)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出青州城南五里,有一山名云门山。自山脚下遥望山顶,崖上隐隐有一寿字,这就是人们要来看的奇迹。一路________,两边一色翠柏,枝枝蔓蔓,撒满沟沟壑壑。树并不很粗,却坚劲挺拔,都生在石上。树根缘石壁而行,如闪电裂空;树干破石而出,如大旗迎风。偶有一两株树直挡路中,那是修路时不忍斫损,特意留下的,( )。环视四周,让人感到往日岁月的细密。片刻我们爬到半山望寿阁,在这里小憩,山顶石壁上的大红寿字已________。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寿字,是书法的精品、极品,日本的书道专家还常渡海西来________呢。这是明代嘉靖三十九年,青州衡王为自己祝寿时所刻,距今已四百多年。山上残雪未消,我在料峭春风中,细细端详这个奇迹。这字高七点五米,宽三点七米,也不知当初怎样写上去、刻出来,却又这样不失间架结构,点画笔意。这衡王创造了奇迹,但他当时的目的并不为艺术。衡王刻字希冀自己长寿百岁的意思,同时也向老百姓摆摆皇族的威风。但是数代之后衡王府就被抄家,命不能永存,威风也早已________去。倒是这个有艺术价值的寿字,寿到如今。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扶摇而上 历历在目 顶礼膜拜 栉风沐雨
B.拾级而上 赫然在目 顶礼膜拜 风吹雨打
C.拾级而上 历历在目 毕恭毕敬 栉风沐雨
D.扶摇而上 赫然在目 毕恭毕敬 风吹雨打
解析:选B。扶摇而上:仕途得志或飞快上升。拾级而上: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向上攀登。历历在目:清晰地出现在眼前,一一分明。赫然在目: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的事物突然出现。顶礼膜拜:对人崇拜崇敬到了极点。毕恭毕敬:十分地认真和尊敬,形容态度很恭敬,后来也形容十分端庄有礼。栉风沐雨: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避风雨地辛苦奔波。风吹雨打:比喻经受磨练或严峻的考验,有时也指花木遭受风雨摧残,或比喻恶势力对弱势群体的迫害。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树皮已被游人摸得油光
B.树皮摸得油光归功于游客
C.游人已把树皮摸得油光
D.游人不时摸着油光的树皮
解析:选A。根据前面语句写的是“树”,可以选填“树皮已被游人摸得油光”。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衡王刻字希冀自己长寿百岁,同时也向老百姓摆摆皇族的威风
B.哪怕衡王刻字希冀自己长寿百岁,也算向老百姓摆摆皇族的威风
C.衡王刻字希冀自己高达百岁之巨,同时也向老百姓摆摆皇族的威风
D.衡王刻字向老百姓摆摆皇族的威风,同时也希冀自己长寿百岁
解析:选A。B项,关联词不当。C项,句式杂糅,删去“之巨”。D项,不合逻辑,先希冀百岁,再向百姓摆威风。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作为一种心理活动和价值体认,文化认同并非________,也不是________就能形成的。当前,我国发展日新月异,社会不断发生深刻变革,社会思想多元多变,这对增进文化认同提出了新挑战。要正确处理一元指导与多元文化发展的关系,对待多元文化,应保持必要的尊重和包容,但绝不可________。思想文化越是多样,越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否则文化建设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要正确处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来源,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不竭精神动力,对其认同是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增进文化认同,要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下功夫。( ),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新内涵。要正确处理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在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上切忌________,我们不能把差异当成差距,不能把西方文化奉为更先进、更高级的文化样式而盲目学习模仿。应增强文化自觉、增进文化认同,在保持自身文化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同时,积极同其他世界文化开展交流对话,让多元文化和谐共生中展现独特魅力。
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食古不化 只争朝夕 放任自流 自惭形秽
B.一成不变 一朝一夕 放任自流 妄自菲薄
C.食古不化 一朝一夕 听之任之 妄自菲薄
D.一成不变 只争朝夕 听之任之 自惭形秽
解析:选B。第一组:“一成不变”一经形成,不再改变。“食古不化”指学了古代的文化知识不善于理解和应用,跟吃了东西不能消化一样。第二组:“一朝一夕”一个早晨或一个晚上,形容很短的时间。“只争朝夕”形容抓紧时间,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原句只是强调时间短,应使用前者。第三组:“放任自流”任其自然发展或行动不加约束或干涉。“听之任之”(对坏现象)听任它发展,而不加过问。原句的陈述对象是“多元文化”,不是“坏现象”。第四组:“妄自菲薄”过分看不起自己,形容自卑心理。“自惭形秽”指因自己容貌举止不如人而感到惭愧,后也泛指自愧不如别人。
5.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既要大力推广、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又要与时俱进、积极推进文化创新
B.既要深入挖掘、大力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又要积极推进文化创新、与时俱进
C.既要深入挖掘、大力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又要与时俱进、积极推进文化创新
D.既要大力推广、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又要积极推进文化创新、与时俱进
解析:选C。括号前面的观点是在“继承和弘扬”上“下功夫”,“功夫”就是“深入挖掘”,目的是“大力推广”,故B、C两项与前面衔接自然;括号后强调“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新内涵”,所以,应将“积极推进文化创新”放在后面。
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积极同世界其他文化开展交流对话,让多元文化和谐共生中展现独特魅力
B.积极同其他世界文化开展交流对话,在多元文化和谐共生中展现独特魅力
C.积极同其他世界文化开展交流对话,让多元文化和谐共生中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D.积极同世界其他文化开展交流对话,在多元文化和谐共生中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解析:选D。画线句的第一处语病是语序不当,“其他”不是修饰“世界文化”的,而是修饰“文化”的;第二处语病是后一句句式杂糅,且表意不明,如使用“让”字开头,应说成“让中华文化在……中展现魅力”,如使用“在”字开头,则应说成“在……中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或“在……中让中华文化展现魅力”。只有D项消除了原句存在的各种语病。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在去年漂浮着五六个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叶片扩张________。几天之内,池塘里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而且( ),不知道是从哪里聚集来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了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不到半个月,荷叶已经蔓延得遮蔽了整个池塘。荷花________。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________,似乎在睥睨一切。夏夜每当塘荷盛开时,我总是徜徉在塘边。月色皎洁,________,我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
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风驰电掣 层出不穷 迎风弄姿 万籁俱寂
B.风驰电掣 接踵而至 搔首弄姿 鸦雀无声
C.欣欣向荣 层出不穷 搔首弄姿 鸦雀无声
D.欣欣向荣 接踵而至 迎风弄姿 万籁俱寂
解析:选A。风驰电掣:形容非常迅速,像刮风和闪电那样迅速。欣欣向荣: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接踵而至: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搔首弄姿:形容卖弄姿容。含贬义。迎风弄姿:迎着风摆弄姿容。从感情色彩上判断应用“迎风弄姿”。万籁俱寂: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声响都没有。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叫声都没有。泛指什么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安静,人们默不作声。
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原来叶片平卧在水面上
B.平卧的叶片原来在水面上
C.叶片原来平卧在水面上
D.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叶片
解析:选D。根据后面的句子“不知道是从哪里聚集来了力量,有一些……”可知,横线处句子的主语中心词应是“叶片”,所以应选用“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叶片”。
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夏夜塘荷每当盛开时,我总是徜徉在塘边。
B.每当我徜徉在塘边,夏夜塘荷总是盛开。
C.每当夏夜塘荷盛开时,我总是徜徉在塘边。
D.每当夏夜塘荷盛开,我总是徜徉在塘边时。
解析:选C。A项,“夏夜塘荷”调整到“每当”后面,作句首状语。B项,不合逻辑。D项,缺少主语,删除“时”。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________,以“还原真相”“不合常理”为幌子抹黑英雄、歪曲历史,在网络上反复出现,引发谴责如潮的舆论。为了捍卫英烈,英雄烈士保护法上月底全票表决通过,并于5月1日起施行。当此之时,以全网互动形式倡导“崇尚英雄”、热议“精忠报国”活动,也是对这一法律的生动践行。
( )。新时代的中国,同样需要英雄精神。默默钻研数十载的科技人员、坚守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基层干部、累倒在手术台旁的医生、对每个孩子都关怀备至的教师……英雄精神不仅体现在刹那间的生死抉择,而且体现在________的执着坚守。在日常工作中________,在普通岗位上埋头苦干,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
有人说:“失去生命,并不是真正的死亡;真正的死亡,是被人彻底地遗忘。”“崇尚英雄精忠报国”活动还在继续。无论是________的知名英模英烈,还是普通网友讲述的“年老失聪的外祖父”“沉默寡言的父亲”“当年小学的代课教师”,都将在人们自发参与、互动传播中,凝结为一份独特的全民记忆。
1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曾几何时 旷日持久 披肝沥胆 耳熟能详
B.光阴荏苒 旷日持久 恪尽职守 了如指掌
C.光阴荏苒 经年累月 披肝沥胆 了如指掌
D.曾几何时 经年累月 恪尽职守 耳熟能详
解析:选D。第一组:“曾几何时”时间过去没有多久。“光阴荏苒”时间一点一点地流逝,指时间渐渐地过去了。第二组:“经年累月”经历很多年月,形容时间很长。“旷日持久”荒废时日,长期拖延。二者的区别是前者指经历的时间久,后者指消耗的时间久,“旷日持久”是贬义词。第三组:“恪尽职守”谨慎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披肝沥胆”比喻坦诚相见,竭尽忠诚。原句形容英雄人物“在日常工作中”的表现,不能使用“披肝沥胆”。第四组:“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了如指掌”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像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了如指掌”不能用于人物。
1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以“还原真相”为名抹黑英雄、以“不合常理”为名歪曲历史的言论,在网络上反复出现,引发谴责如潮的舆论。
B.打着“还原真相”的幌子抹黑英雄、打着“不合常理”幌子歪曲历史,在网络上反复出现,引发舆论如潮的谴责。
C.以“还原真相”为幌子歪曲历史、以“不合常理”为幌子抹黑英雄,在网络上反复出现,引发谴责如潮的舆论。
D.以“还原真相”为名歪曲历史、以“不合常理”为名抹黑英雄的言论,在网络上反复出现,引发舆论如潮的谴责。
解析:选D。画线句存在的语病较多,一是“以……为幌子”句式杂糅,应说成“以……为名”或“打着……幌子”;二是语序前后照应不周,所谓“还原真相”其实是“歪曲历史”,所谓“不合常理”其实是“抹黑英雄”,前后应保持对应;三是“在网上反复出现”缺少必要的主语;四是“引发……舆论”不搭配。另外,画线句前半句也以分说为佳,故答案选D。D项将上述语病都修改过来了。
1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寻找英雄、崇尚英雄,更要努力成为英雄。
B.努力成为英雄,更要寻找英雄、崇尚英雄。
C.努力成为英雄,更要崇尚英雄、寻找英雄。
D.崇尚英雄、努力成为英雄,更要寻找英雄。
解析:选A。作为第二段的开头句,要注意与上文的衔接,上一段讲的“活动”其实是对英雄、英烈的肯定,即找回我们的英雄,所以“寻找英雄”应置于句首;第二段括号后面的内容讲的是新时代中国各行各业的英雄,结论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这些内容是受“更要努力成为英雄”引领的。故选A。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谜语文化________,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产物,是我国汉文化的璀璨明珠。谜语主要指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也可引申为蕴涵奥秘的事物。史料表明,大约在奴隶社会时期,先民们已开始用________的歌谣来表达思想感情。民间谜语除少量的字谜外,大都以事物的外表特征入谜。谜面用拟人、比喻、夸张等形象化手法________地描绘事物特征,( )。它们的谜面一般是合辙押韵的歌谣,语言通俗,________,适合传诵。灯谜,又叫“文虎”“灯虎”。猜灯谜要着眼于谜面上文字的几个属性。灯谜的制作是利用了中国汉字的一字多义、一字多音、笔画组合、摹技相形等义、音、形变化的特点,它通过会意、别解、假借、运典、拆字等手法,谜面和谜底在字义上或字形上相扣合。比如以“花生”为谜底的灯谜谜面是“木兰之子”。
1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源远流长 含沙射影 闪烁其词 朗朗上口
B.源远流长 隐晦曲折 拐弯抹角 朗朗上口
C.源源不绝 隐晦曲折 闪烁其词 抑扬顿挫
D.源源不绝 含沙射影 拐弯抹角 抑扬顿挫
解析:选B。源远流长:源头很远,流程很长。比喻历史悠久。源源不绝:源源,水流不断的样子。形容接连不断。隐晦曲折:形容表达得不明显,转弯抹角。含沙射影:古代传说,水中有一种叫蜮的动物,看到人的影子就喷沙子,被喷着的人就会得病。后用“含沙射影”比喻在暗中影射攻击或陷害他人。拐弯抹角: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写文章不直截了当。闪烁其词:闪烁,光一闪一闪,比喻说话吞吞吐吐。指说话吞吞吐吐,不肯透露真相或回避要害问题。朗朗上口:指诵读诗文时的声音响亮而顺口。抑扬顿挫:形容声音高低起伏,和谐而有节奏。
14.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人们通过推理、联想来猜中它
B.人们通过联想、推理来猜中它
C.供人们通过联想、推理来猜中它
D.供人们通过推理、联想来猜中它
解析:选C。“供人们通过联想、推理来猜中它”与前面主语一致,语气贯通;先“推理”后“联想”语序不合适。
1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它通过会意、别解、假借、运典、拆字等手法,谜面或谜底在字义上或字形上相扣合。
B.它通过会意、别解、假借、运典、拆字等手法,谜面和谜底在字义上和字形上相扣合。
C.它通过会意、别解、假借、运典、拆字等手法,使谜面或谜底在字义上或字形上相扣合。
D.它通过会意、别解、假借、运典、拆字等手法,使谜面和谜底在字义上或字形上相扣合。
解析:选D。A项和B项偷换主语;C项第一个“或”使用错误。
高考语用新题型集训(二)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一个没有记忆疲劳的年份。
为了确保行程顺利,斯文·赫定在驼队组成人员上________:罗布人、维吾尔族人、哥萨克警卫。
东北季风,总会在每年的3月底、4月初光临罗布荒原。后半夜,一场暴风________,向导在风中迷了路。似乎是一种天意,他为了避风,闯入了另一个遗址,这个遗址里有一座塔,还有一片比白天路经的废墟规格更高的房屋遗址,而且遍地散落着木板、古钱和雕刻品。________的是,( )。
向导回去寻找铁铲的那段时间,斯文·赫定一次次________着,形同热锅上的蚂蚁。第二天黄昏,当向导带着意外收获——两块木板赶上南行的队伍时,苦苦等待的斯文·赫定惊呆了,探险家的直觉告诉他,这些精美的木雕,属于上一个千年的佛教文明,是某个来去无踪的神秘古国邀请探险家来访的国书。向导发现的一定是一座沙埋古城,自己有可能成为第一个揭开塔克拉玛干沙漠文明之谜的人。但只够维持两天的饮用水,他控制住了情绪的激动,对这片遗址的强烈悬念,留到了第二年冬天。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处心积虑 如期而至 不可捉摸 魂牵梦萦
B.煞费苦心 如约而至 不可捉摸 翘首期盼
C.煞费苦心 如期而至 不可思议 翘首期盼
D.处心积虑 如约而至 不可思议 魂牵梦萦
解析:选C。第一组:“煞费苦心”费尽心思。“处心积虑”长期谋划要干某件事(多含贬义)。第二组:“如期而至”按照计划或者规律,准时到来。“如约而至”按着约定准时到达。第三组:“不可思议”原为佛教用语,指思想言语所不能达到的境界。后形容对事物或言论无法想象、很难理解。“不可捉摸”指对人或事物无法猜测和估量。第四组:“翘首期盼”仰起头,踮起脚,形容盼望殷切。“魂牵梦萦”形容万分思念。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铁铲被找到了,他还特意带回了两块精美的木板。
B.他不但找到了铁铲,还有两块精美的木板被特意带回了。
C.铁铲找到了,他还特意把两块精美的木板带回了。
D.他不但找到了铁铲,还特意带回了两块精美的木板。
解析:选D。该段文字叙述的是向导回去寻找铁铲的过程,应以“他”为陈述对象,使用主动句式,且前后句保持一致。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使他控制住了激动的情绪,把对这片遗址的强烈悬念,留到了第二年冬天。
B.使他控制住了情绪的激动,对这片遗址的强烈悬念,留到了第二年冬天。
C.他控制住了情绪的激动,把对这片遗址的强烈悬念,留到了第二年冬天。
D.他控制住了激动的情绪,对这片遗址的强烈悬念,留到了第二年冬天。
解析:选A。画线句存在两种(共三处)语病:成分残缺和语序不当。“他控制住了激动的情绪”是对前面“只够维持两天的饮用水”的陈述,中间必须加“使”字才能构成结构完整的句子;后面“留到”的主语应是前一句的兼语“他”,“对这片遗址的强烈悬念”只是状语的一部分,应使用“把”或“将”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控制”的宾语应是“情绪”而不是“激动”。故答案选A。A项将上述语病都修改过来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冬天随着一场寒凉的朔风隐遁无形,________的便是期待许久的春,渴望在一个漫漫长夜后的清晨,能有一树树________的春花降临人间,遮蔽大地的荒芜与突兀。但随着冬日渐远,花开的惊喜依旧未能________,而我对春花的期待__________,就像等待一位从天堂出走的仙子,挥袂之间为广袤的人间降临一场褔祉,唯美而又持久。春天本就是一个安谧静美的词语,镶嵌在季节的轮回里,而春花便是这轮回里的精灵,缀饰着春之明媚。花开的时候,( );黛赭色的山峦瞬间被春花覆盖,辽阔的褴褛倏忽消隐在旷野深处。那些高举着手臂的杨树,将枝干遥遥指向广袤苍穹,引领着春天旗帜一般不断前行。
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取而代之 五光十色 正中下怀 初衷不改
B.取而代之 色彩斑斓 如愿以偿 初衷不改
C.改头换面 色彩斑斓 如愿以偿 九死未悔
D.改头换面 五光十色 正中下怀 九死未悔
解析:选B。取而代之:原指夺取别人的地位而代替他。后泛指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改头换面:指表面上改变一下,实质上跟原来的一样。色彩斑斓:形容色彩错杂灿烂的样子。五光十色:形容色泽鲜艳,式样繁多。如愿以偿:像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正中下怀:正好符合自己的心愿。初衷不改:没有改变最初的想法。九死未悔:九,表示极多。纵然死上九回也不后悔。形容意志坚定,不论经历多少危险,也决不动摇退缩。
5.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村庄就像一位着了绣花长裙的女子,立于大地之上风姿绰约地
B.村庄就像一位着了绣花长裙的女子,风姿绰约地立于大地之上
C.村庄就像一位女子着了绣花长裙,风姿绰约地立于大地之上
D.村庄就像一位女子着了绣花长裙,立于大地之上风姿绰约地
解析:选B。解答此类题关键是通过对语意的把握和关键词语的分析,把握语句间的前后联系,准确地找出与所提示或暗示的词句相呼应的选项。空格处是一个比喻句,从上文来看,本体是“村庄”,那么喻体应为“女子”,空格处的前半句应是“一位着了绣花长裙的女子”,由此可以排除C、D两项,A项“立于大地之上风姿绰约地”语序不当,故也可排除。
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那些高举着手臂的杨树,遥遥将枝干指向广袤苍穹,旗帜一般引领着春天不断前行。
B.那些高举着手臂的杨树,将枝干遥遥指向广袤苍穹,引领着旗帜春天一般不断前行。
C.那些高举着手臂的杨树,遥遥将枝干指向广袤苍穹,引领着春天旗帜一般不断前行。
D.那些高举着手臂的杨树,将枝干遥遥指向广袤苍穹,旗帜一般引领着春天不断前行。
解析:选D。A、B、C项均为语序不当,状语应该紧贴被修饰的动词,“遥遥”修饰“指向”,“旗帜一般”修饰“引领”,它们均应紧贴被修饰的动词。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光绪二十七年(1901)三月初的新疆,山寒水瘦,天寂地寥。特立独行的瑞典人斯文·赫定果然又来了。他走近了一个秘密——一个令世界________,并给他带来无上荣誉的秘密。
这一天,驼队意外踏上了一条依稀可辨的古道。突然,在一直反刍的头驼停了下来,一座被沙漠已久掩埋的古城出现在视野中:成片的古建筑分布在佛塔与运河之间,细沙之下的官署、寺庙、僧舍、马棚、街市、瞭望塔、生活用具、纸本汉文文书、汉文木简、佉卢文文书静静地躺在那里。
( ),所以对临时雇来的民工宣布,凡找到文书资料的,一定在工资之外另加奖励,并立刻兑现。这一措施,使得既贫困透顶又毫无文物保护意识的民工们为了寻找文物,几乎进入了一种癫狂的状态。后来的斯坦因,也采取了同样的办法,当然同样收到了________的奇效。这也是西域大量古城遗址被________的外国人和见钱眼开的中国人一起盗掘得面目全非的一大原因。
在________的激动中,斯文·赫定将发掘出的文物运回西方,交给了住在德国西部城市威斯巴登的汉学家卡尔·希姆莱,并由希姆莱向世界宣布:“那城名叫楼兰,占地10.8万平方米,在第三世纪极一时之盛。”
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瞠目结舌 马到成功 别有用心 不可言宣
B.目瞪口呆 立竿见影 别有用心 难以言表
C.瞠目结舌 立竿见影 别出心裁 不可言宣
D.目瞪口呆 马到成功 别出心裁 难以言表
解析:选B。第一组:“目瞪口呆”瞪大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惊或恐惧而愣住的样子。“瞠目结舌”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窘或惊呆的样子。第二组:“立竿见影”把竹竿立在太阳光下,立刻就看到影子,比喻收效迅速。“马到成功”形容人一到那里,刚开始工作就取得成就。第三组:“别有用心”心中隐藏着其它的计谋,指言论或行动有不可告人的企图(贬义)。“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多用来形容诗文、美术、建筑等的构思设想独具一格,与众不同。第四组:“难以言表”很难用什么言语来表达(常用于感受)。“不可言宣”指不是言语所能表达的(用在说事物的奥妙、味道)。
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一直在反刍的头驼停了下来,一座被沙漠掩埋已久的古城出现在视野中
B.在一直反刍的头驼停了下来,已经被沙漠掩埋已久的古城出现在视野中
C.一直在反刍的头驼停了下来,被沙漠已久掩埋的一座古城出现在视野中
D.在一直反刍的头驼停了下来,一座久已被沙漠掩埋的古城出现在视野中
解析:选A。要仔细体会语境,弄清楚所要表达的意思,理顺事理关系,然后依照表意意图和句子的结构规律,逐项分析确认。画线句为复句,存在语序不当的错误。前一句中的“在”位置不当,应放在“反刍”之前;后一句中“已久”的位置不当,应置于“掩埋”之后,由此可排除B项。C项除了具有上述语病外,“一座”作为数量也应置于句首,D项“久已被沙漠掩埋的古城”的表述不是“最恰当的”修改。
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作为一名探险家,这些文书无法估量的价值他当然知道
B.作为探险家的他,当然知道这些文书无法估量的价值
C.他作为一名探险家,当然知道这些文书无法估量的价值
D.他是一名探险家,这些文书的价值无法估量,他当然知道
解析:选B。括号里的句子,是对下文“另加奖励”原因的表述,选句要能突出他的身份,只有B项将“作为探险家”前置为定语予以强调;A、D两项的后半句将“这些文书……价值”作为陈述对象,与括号后的主语不一致。故选B。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车过山丹,远远地,像一把折扇,张掖绿洲缓缓地渐次打开了。看啊,________的十万芦苇,________地开进湿地。《诗经》里的芦苇是爱着的芦苇,相思的芦苇。爱得缱绻沧桑,爱得________,爱到很高很高的境界里去了。张掖的芦苇不。有点肥硕,有点霸气,有点无敌。( ),像一个女孩,青春的底气十足,让人除了羡慕,一点办法也没有。眼前的芦苇,没有忧伤,是大野里盛开的一朵绿色的莲,饱满,干净,__________。这样的芦苇,是世俗里的小女子,满足,幸福,一脸得意。踩在栈道上,是空空荡荡的一种声音,栈道下是水,清凌凌的水。芦苇的叶子小心地从栈道木板的缝隙里探出来,柔弱的,可人的,也在风里轻轻招摇。走一走,栈道突然拱起,搭成一座小小的桥,随即又平展起来。让人禁不住惊喜一下。栈道两边,芦苇就推推搡搡地挤过来,密不透风。
1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浩浩荡荡 密密麻麻 惝恍迷离 喜气洋洋
B.浩浩荡荡 密密匝匝 恍恍惚惚 喜气洋洋
C.浩浩汤汤 密密匝匝 惝恍迷离 眉飞色舞
D.浩浩汤汤 密密麻麻 恍恍惚惚 眉飞色舞
解析:选B。浩浩荡荡: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浩浩汤汤:指水势壮阔的样子。密密匝匝:状态词。很稠密的样子。密密麻麻:状态词。又多又密(多指小的东西)。恍恍惚惚:指神志不清、看不清、迷惘的状态。惝恍迷离:茫然若失而模糊不清的样子。喜气洋洋:形容非常欢乐的样子。眉飞色舞:形容喜悦或得意。
1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它们生命力的旺盛和长势凶猛没有什么能阻止得了
B.没有什么能阻止得了它们生命力的旺盛和长势凶猛
C.没有什么能阻止得了它们旺盛的生命力和长势凶猛
D.它们旺盛的生命力和长势凶猛没有什么能阻止得了
解析:选B。注意空格处和文后句子构成了比喻,“像一个女孩,青春的底气十足”作为喻体,是独立的句子,突出“青春的底气十足”,结合这一语境,“没有什么能阻止得了”应作为表意中心,放在开头,排除A、D,“旺盛的生命力”和“长势凶猛”衔接不连贯,故排除C。
1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芦苇的叶子小心地从栈道木板的缝隙里探出来,可人的,柔弱的,也在风里轻轻招摇。
B.芦苇的叶子小心地从栈道木板的缝隙里探出来,柔弱的,可人的,也在风里轻轻飘摇。
C.芦苇的叶子从栈道木板的缝隙里小心地探出来,柔弱的,可人的,也在风里轻轻飘摇。
D.芦苇的叶子从栈道木板的缝隙里小心地探出来,柔弱的,可人的,也在风里轻轻招摇。
解析:选D。A、B项均为语序不当,“小心地”作为状语应该紧贴被修饰的动词“探出来”,置于其前。B、C项“飘摇”用词不当,应用“招摇”。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真正的荒原一定是________的,即使像这戈壁滩,它使用什么也不说的缄默的方式,却已经说出了那么多,甚至__________。望着车窗外,我不仅想起了女诗人娜夜,她的诗歌总的词汇量一直都那么少,甚至是单调的,而是恰恰这种“少”,增强和扩大了她写诗歌的空间感。
一个男人与大西北相遇,算不得什么;一个柔弱精致的生命如果生长在江南,________,也算不得什么;而把同样一个女性生命放在广袤无垠的大西北,那就算得上什么了。昭君抱着琵琶出塞的画面总是比唐僧师徒挑着担、牵着马行走在大漠之中的图画要好看,女性与荒漠,如同美女与野兽,冲突由此而生。( ),于是就在这其中产生出了诗意。这里的地理肯定会重新塑造她那个本我,去掉她原来本性中可能存在的枝枝蔓蔓、繁琐和粉腻,使她的生命质地趋向单纯、简洁、辽阔,而且苍茫。
车子越开越远。这辆小汽车在戈壁滩上________,像一只甲壳虫伏在了一片无比硕大的叶子上,正沿着叶子的经脉一点一点地爬着。
1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生生不息 滔滔不绝 相得益彰 踽踽独行
B.生生不息 呶呶不休 相辅相成 形单影只
C.生意盎然 滔滔不绝 相辅相成 踽踽独行
D.生意盎然 呶呶不休 相得益彰 形单影只
解析:选A。第一组:“生生不息”不断地生长、繁殖,形容群体变化或新生事物的发生没有终止。“生意盎然”形容生命力旺盛的样子。第二组:“滔滔不绝”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呶呶不休”形容说话唠唠叨叨,说个不停。第三组:“相得益彰”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相辅相成”两件事物互相补充,互相配合,缺一不可。第四组“踽踽独行”孤零零地独自走着,形容非常孤独。“形单影只”形容孤独,没有伴侣。
1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而恰恰是这种“少”,增强和扩大了她写诗歌的内容。
B.而是恰恰这种“少”,扩大和增强了她诗歌的内容。
C.而恰恰是这样“少”,因而提升和强化了她诗歌的空间。
D.而恰恰是这种“少”,扩大和增强了她诗歌的空间感。
解析:选D。画线句读起来很别扭,其语病要通过体会语境和分析句子结构才能看出来。首先,作为对前句“她的诗歌总的词汇量一直都那么少,甚至是单调的”的承接,应转向前句内容的反面,转写“空间”,由此可排除A、B项;“增强和扩大”与“她写诗歌的内容”不搭配、“增强和扩大”的语序也不合理,可排除A项;C项中“因而”表因果关系,有违原句的转折语气,“提升”与“空间”也不搭配,排除C项。只有D项语句流畅,搭配合理,表意明确。
15.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缓解这冲突,得需要多少张力来重获平衡,要用多少生命本身的丰盈才能压过这无垠的荒凉
B.得需要多少张力才能缓解这冲突,要压过这无垠的荒凉,重获平衡,需要多少生命本身的丰盈
C.得需要多少张力才能缓解这冲突,要用多少生命本身的丰盈才能压过这无垠的荒凉,重获平衡
D.缓解这冲突得需要多少张力,要想重获平衡,多少生命本身的丰盈才能压过这无垠的荒凉
解析:选C。从语境看,括号前讲的是产生冲突,括号后讲产生了诗意,那么,括号内的句子应前接“缓解冲突”,后连“诗意”。A项和D项在“需要多少张力”与“多少生命本身的丰盈”之间插入了“重获平衡”,导致语句不够贯通,且以“缓解这冲突”作为开头,也与后半句结构不一致。B项将“重获平衡”置于中间,导致意义割裂。而C项前半句“张力……缓解这冲突”与后半句“丰盈……压过……荒凉”保持一致,句式协调,语句贯通,故选C。
高考语用新题型集训(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春秋时期,范蠡次子犯下重案,被囚在楚国。范蠡想方设法花大钱营救,希望“千金之子,不死于市”,却________,断送了儿子的性命。范蠡前半生从政,帮助越王勾践复国,称霸中原;后半生功成身退,散尽财富又去权贵的背影十分漂亮。他经商成功,世称陶朱公,民间拜他为经商的祖师爷。
( )。其次子犯法被囚,长子由于反对父亲指定小弟出行处理此事,再加上妻子的全力支持长子,次子之死也就难以避免,而这并不出范蠡意料。
范蠡对于人心的幽微________,他引用了民间谚语“千金之子,不死于市”,细想此谚语蕴含的意义之一便是:千金人家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他们都是深知荣辱的知识分子或豪门世家子弟,他们有尊严,更有强烈的自尊心,千金之子一时的失足,怎么可能会死于________的刑场而有辱门风?因此,有权有钱有势的,为了儿女的未来,不惜假公济私,修改法令,________出国避祸,或装疯卖傻,或伪罹重症,甚至自杀了断,总之,不能死于弃市。然而,楚王速审速决,一日翻转,千金之子竟死于弃市!
经营之神范蠡获利亿万,却仍无法逆转儿子的悲惨命运,历史又一次证明了金钱仍非万能!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一差二错 洞若观火 众目睽睽 冠冕堂皇
B.阴错阳差 洞若观火 大庭广众 堂而皇之
C.阴错阳差 了如指掌 众目睽睽 堂而皇之
D.一差二错 了如指掌 大庭广众 冠冕堂皇
解析:选B。第一组:“阴错阳差”比喻由于偶然因素而造成了差错。“一差二错”可能发生的意外或差错。第二组:“洞若观火”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好像看火一样。“了如指掌”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像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第三组:“大庭广众”指聚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众目睽睽”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第四组:“堂而皇之”形容公开或不加掩饰;也形容体面或气派大。“冠冕堂皇”形容外表庄严体面的样子(含贬义)。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范蠡既是一位经营达人,也是政治通人,更是看透生死的长者
B.范蠡既是看透生死的长者,也是经营达人,更是一位政治通人
C.范蠡既是一位经营达人,也是一位政治通人,更是一位看透生死的长者
D.范蠡既是政治通人,也是经营达人,更是一位看透生死的长者
解析:选D。括号里的句子是个过渡句,“政治通人……经营达人”对应了上一段的两层意思,而“看透生死”则是对下文“次子之死”的引领,据此排除A、B两项,C项“一位”出现三次,显得啰嗦,用在作为语意重心的后半句就可以了。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长子由于反对父亲指定小弟出行处理此事,再加上妻子全力支持长子
B.长子反对父亲指定小弟出行处理此事,再加上范蠡妻子全力支持长子
C.由于长子反对父亲指定小弟出行处理此事,再加上妻子的全力支持
D.长子反对父亲指定小弟出行处理此事,再加上范蠡妻子的全力支持长子
解析:选B。画横线的句子存在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句式杂糅等语病。“由于”既可作连词表因果关系,也可作介词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A项中“由于”出现在主语“长子”之后,导致主语失去了谓语,故A错;C项将“由于”置于句首,作为引出原因的连词使用是可以的,但C项后一句中“妻子”身份不明,既可指范蠡的妻子,也可指长子的妻子,句子存在歧义,故C错;D项中“的”字多余,导致句式杂糅,要么说“再加上范蠡妻子全力支持长子”,要么说“再加上范蠡妻子的全力支持”。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初见草原,心就近了,净了,静了。绿色,像地毯般,无限向远方伸展、起伏,________。雪白的羊群,( )。放牧人手持长长的鞭子,偶尔一声吆喝声起,在空中飞荡。远远的蒙古包,传来马头琴声,深情而悠扬,伴着豪放的歌声,久久回荡,________,应和着草原特有的粗犷。
早上,天是蓝的,平静的蓝,纯净的蓝,似乎浸染过,纯洁如缎子,不夹杂一丝杂质。可是,一会儿再看时,天空的蓝更亮了,质地更甜润,如蓝宝石琢磨得非常光滑。有几朵白云挂在上面,还不时地变换着姿态。草原的天上地下,哪儿都好,哪一处都看不够,醉不够,迷恋不够。眼睛不够使,心也不够使,好多往事在心头涌起,好多故事在回忆里升腾。头顶高天淡云,脚踏如茵绿草,一种________的豪迈情感________。
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一马平川 余音袅袅 顶天立地 情不自禁
B.一马平川 余音缭绕 巍然屹立 情不自禁
C.一望无际 余音缭绕 顶天立地 油然而生
D.一望无际 余音袅袅 巍然屹立 油然而生
解析:选C。一望无际:一眼看不到边,形容辽阔。一马平川:能够纵马疾驰的平地。余音缭绕: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回荡。形容悦耳的歌声或乐曲使人听了不能一下子忘掉。余音袅袅: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巍然屹立:形容高大雄伟,不可动摇。油然而生: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5.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像是颗颗珍珠散落在草原上
B.像是散落在草原上的珍珠颗颗
C.像是珍珠颗颗散落在草原上
D.像是散落在草原上的颗颗珍珠
解析:选D。该句本体是“羊”,喻体是“珍珠”,比喻句的中心语是“珍珠”,因此排除A、B、C项。
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天空的蓝更亮了,质地更甜润,如琢磨得非常光滑的蓝宝石。
B.天空的蓝更亮了,质地更甜润,如蓝宝石琢磨得光滑非常。
C.蓝的天空更亮了,质地更甜润,如蓝宝石琢磨得非常光滑。
D.蓝的天空更亮了,质地更甜润,如琢磨得非常光滑的蓝宝石。
解析:选A。本句强调的是天空的蓝像蓝宝石。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当代学术建设细分了学科与专业,“限定式”的研究既深化了探讨,又略显局限。各大书法篆刻展的举办加速了审美疲劳,集中反映了书法艺术的风格诉求;其他________的艺术理论也影响了书法艺术的创作观念,新兴媒体的介入更是膨胀了艺术信息。艺术的本体价值与市场的经济价值相互渗透——书法艺术的品评标准既逐渐汇总,又日趋多元。面对问题与困惑,“诗赋小道,壮夫不为”等书学理论被赋予了新内涵,由于这些思想主张大都可追溯到文人名下,其结论________。反观书法艺术的发展当代现状,总体上看还缺乏冰释问题解决困惑的能动性、执行力;探索性的艺术观念虽已提出,但依然________。书法也好,艺术也罢,( )。书法本身及其宏富遗产滋养了自给自足、________式的意识形态,文化修养作为退而求其次的廉价标准,获得了广泛的呼应、接受与运用。
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林林总总 不言而喻 不成气候 阳春白雪
B.琳琅满目 不言而喻 不堪造就 阳春白雪
C.林林总总 不在话下 不堪造就 出神入化
D.琳琅满目 不在话下 不成气候 出神入化
解析:选A。第一组:“林林总总”形容人或事物众多。“琳琅满目”比喻面前美好的东西很多。第二组:“不言而喻”不用说就能明白。“不在话下”指事物轻微,不值得说,或事属当然,用不着说。第三组:“不成气候”比喻没有成就或没有发展前途。“不堪造就”指没有培养前途。第四组:“阳春白雪”多用来比喻高雅的或不通俗的文学艺术作品。“出神入化”形容文学艺术达到极高的成就。
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反观书法艺术的发展当代现状,总体上看还缺乏冰释问题的能动性、解决困惑的执行力
B.反观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现状,总体上看还缺乏冰释问题、解决困惑的能动性、执行力
C.反观书法艺术的当代发展现状,总体上看还缺乏解决问题的执行力、冰释困惑的能动性
D.反观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现状,总体上看还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动性、冰释困惑的执行力
解析:选D。画横线的句子存在语序不当、搭配不当等问题,原句中的“当代”一词应修饰“书法艺术”,“当代现状”表达赘余;原句后半部分谓语是“缺乏”,其宾语应是两个偏正短语,即“解决问题”的“能动性”和“冰释困惑”的“执行力”,这样的搭配才合理。A、B、C三项均存在上述问题中的一种或几种,故选D。
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文化“软实力”的名下,其美学内涵极易在文化价值面前萎缩坍塌
B.其美学内涵在文化价值面前极易萎缩坍塌,都能被划归到文化“软实力”的名下
C.都能被划归到文化“软实力”的名下,其美学内涵极易在文化价值面前萎缩坍塌
D.能被划归到文化“软实力”的名下,美学内涵都极易在文化价值面前萎缩坍塌
解析:选C。补写的句子是强调错误的处置方式对书法、艺术所造成的后果,适合使用被动句,A项,削弱了这种强调语气;B项,先说“萎缩坍塌”这一结果,再说划归方向,不符合逻辑事理;D项,以“能”字开头,导致前后语句不贯通,且于理不通。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中国几千年历史积淀,茶文化________。喝茶人口跨越不同阶层、不同地域,有人细品佳茗,有人咕咕牛饮。茶与“柴米油盐酱醋”并列为居家必备,又在宋代文人“四雅”中占__________,与焚香、插花、挂画等列。在________的抻拉中,茶如《周易》所讲的“道”:百姓日用而不知,圣人则阐发以教化万邦。
至于日本的所谓的“茶道”,按照中国标准,恰恰是“术”,不是“道”。庄严的仪式感,铺陈出一种________的生命美学,迥异于中国茶所注重的生命本身。
相比于东方,西洋茶要直白、轻松得多:玩茶更像玩葡萄酒,玩滋味,玩配方,调味如调色,如同油画画布上斑斓的颜料,撞色、顺色,( )。中国茶则如同中国画,墨分五色,看上去只有一种色调,细品才知,内中蕴含无限乾坤。
他们张扬,我们内敛,这不仅是文化性格的差别,更是茶的区别。
1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经天纬地 一席之地 阳春白雪 顾影自怜
B.经天纬地 弹丸之地 大俗大雅 顾影自怜
C.博大精深 弹丸之地 阳春白雪 孤芳自赏
D.博大精深 一席之地 大俗大雅 孤芳自赏
解析:选D。博大精深:(思想、学说等)广博高深。经天纬地:以天为经,以地为纬。比喻规划宏伟的事业。指治理国家。一席之地:比喻极小的一块地方或一定的位置。弹丸之地:弹丸,弹弓所用的铁丸或泥丸。弹丸那么大的地方。形容地方非常狭小。大俗大雅:极俗极雅。阳春白雪:春秋时楚国歌曲名。因为高深难懂,能和唱的人很少。后多用来比喻高雅的或不通俗的文学艺术作品。与“下里巴人”相对。孤芳自赏:把自己看成一朵香花而自我欣赏。比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赏。顾影自怜:原意是回头望着自己的影子而怜惜自己。形容孤独失意。后也用来形容自我欣赏。
1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洋溢着生活精致的情趣与欢乐
B.精致生活的情趣与欢乐四溢
C.洋溢着精致生活的情趣与欢乐
D.精致生活的欢乐与情趣四溢
解析:选C。前面句子的陈述对象是“西洋茶”,保持陈述对象的一致性,所以排除B、D两项;从语境上分析,“精致”应该是修饰“生活”的,而不是修饰“情趣与欢乐”的,所以排除A项。
1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他们张扬,我们内敛,这不仅是性格文化的差别,更是茶的区别。
B.他们张扬,我们内敛,这不仅是茶的区别,更是文化性格的差别。
C.他们张扬,我们内敛,不仅这是茶的区别,更是文化性格的差别。
D.他们张扬,我们内敛,不仅这是文化性格的差别,更是茶的区别。
解析:选B。注意关联词语前后内容的顺序,注意“性格文化”“文化性格”两词的区别,前者强调文化,后者强调性格,根据上文“张扬”“内敛”可以判断出句子强调的是性格。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京剧青衣唱腔流派________:梅派________,婉曲逶迤,透露着大气;尚派阳刚挺拔,顿挫分明,寓峭险于深厚;荀派俏丽轻盈,清秀俊美,泼辣谐趣;而程派幽咽婉转、________的唱腔则是京剧界公认的旦行中的最高水平。( )?唱青衣的人很多,喜欢青衣的人也很多;然而真正懂得青衣意蕴的人却不多。青衣不同于花旦三月繁花的绚烂妩媚,也不同于老旦一暮秋水的__________。青衣有着细腻柔婉的闺中情愫,又有绵长如缕的缱绻愁思和哀怨。岁月的风霜消磨了她曾经的明媚,她也赋予了繁华脱尽见真淳的独有气质和韵味。
1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异彩纷呈 雍容华贵 跌宕起伏 波澜不惊
B.异彩纷呈 雍容尔雅 一波三折 波澜不惊
C.五彩缤纷 雍容尔雅 跌宕起伏 风平浪静
D.五彩缤纷 雍容华贵 一波三折 风平浪静
解析:选A。异彩纷呈:异彩,新奇的,特别的;纷呈,繁多,杂乱。比喻突出的成就或表现纷纷呈现。五彩缤纷: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雍容华贵:形容人仪态高雅从容,庄重大方。也形容服饰华丽锦绣。雍容尔雅:形容人大方文雅。跌宕起伏:跌宕,富于变化,有顿挫波折。形容事物多变,不稳定,也比喻音乐音调忽高忽低和故事情节的曲折。一波三折:写字笔法的曲折多变。现在比喻文章的结构起伏曲折。也比喻事情进行中意外的变化很多。波澜不惊:微风吹过,水面上风平浪静,比喻局面平静、形势平稳,没有什么变化或曲折。风平浪静:没有风浪,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比喻平静无事。
14.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些,谁又能悟得深、吃得准、讲得透
B.这些,谁又能吃得准、悟得深、讲得透
C.这些,谁又能吃得准、讲得透、悟得深
D.这些,谁又能悟得深、讲得透、吃得准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语句衔接的能力,解答本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析选择,首先要阅读语段,根据语句之间的关系和句中的关键词语判断空白处填写的内容。根据语境可以看出,应先是“吃得准”,然后是“悟得深”,最后是“讲得透”,这样才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1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岁月的风霜消磨了她曾经的明媚,也赋予了她繁华脱尽见真淳的独有气质和韵味。
B.岁月的风霜消耗了她曾经的明媚,也赋予了她繁华脱尽见真淳的独有气质和韵味。
C.风霜的岁月消磨了她曾经的明媚,她也赋予了繁华脱尽见真淳的独有气质和韵味。
D.风霜的岁月消磨了她曾经的明媚,也赋予了她繁华脱尽见真淳的独有气质和韵味。
解析:选A。“岁月”“消磨”主谓搭配不当,排除C、D。另外“消耗”与“明媚”不搭配,故可以排除B。
高考语用新题型集训(四)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创作经典不可能________,绝佳题材与深刻思考的背后,往往是________的劳苦与探赜索隐的辛酸:无论是深入到荆棘载途之境,获得璞金浑玉,都是沉潜于生活,以时间磨砺精品。对于前者而言,需要备尝车马颠沛与风霜雪雨;对于后者而言,则要面对长时间的冷清孤寂;最后,还要承担难出佳作或者佳作不为人所识的风险成本。正如传世名著《红楼梦》,乃是曹雪芹以前半生呕心沥血为墨,( ),凭坚苦卓绝的心志换来的鸿篇巨制,却又只能以抄本流传,虽名动一时,亦________。直到程、高二人________整理出版一百二十回全本,又历经几度沉浮,才渐得享誉世界之地位——而对作者而言,这又只是无从得知的身后事了。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一帆风顺 挖空心思 众说纷纭 苦心孤诣
B.一帆风顺 搜肠刮肚 毁誉参半 苦心孤诣
C.左右逢源 搜肠刮肚 众说纷纭 费尽心机
D.左右逢源 挖空心思 毁誉参半 费尽心机
解析:选B。一帆风顺:船挂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没有阻碍。左右逢源:原意是做学问如果有丰富的知识积累,那么在需要的时候就用之不尽,取之不竭。后用“左右逢源”指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也用以比喻为人圆滑,巧于应对。搜肠刮肚:形容用尽心思,想尽一切办法。挖空心思:想方设法,费尽心机(多含贬义)。毁誉参半:毁谤和赞誉各占一半。众说纷纭:纷纭,多而杂乱。人多嘴杂,议论纷纷。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费尽心机:挖空心思,用尽计谋。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无论是深入到荆棘载途之境,获得璞金浑玉,还是沉潜于生活,以时间磨砺精品。
B.不但是深入到荆棘载途之境,获得璞金浑玉,还是沉潜于生活,以时间磨砺精品。
C.无论是深入到荆棘载途之境,获得璞金浑玉,还是沉潜于生活,以时间磨炼精品。
D.即使是深入到荆棘载途之境,获得璞金浑玉,也还是沉潜于生活,以时间磨砺精品。
解析:选A。B、D项关联词语使用不当,结合语境应该选用“无论……还是”。C项“磨炼精品”搭配不当。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后半生于惨淡经营中执笔
B.后半生中执笔于惨淡经营
C.于后半生惨淡经营中执笔
D.于后半生中执笔惨淡经营
解析:选C。根据前面的“以前半生呕心沥血为墨”陈述句式结构判断,应选“于后半生惨淡经营中执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这繁星般的沙堆,不知有没有换来史官们的半行墨迹?史官们把________的卷帙一片片翻过,于是,这块土地也有了一层层的沉埋。________的二十五史,写在这个荒原上的篇页还算是比较光彩的,因为这儿毕竟是历代王国的边远地带,长久担负着保卫华夏疆域的使命。所以,这些沙堆还站立得较为自在,这些篇页也还能哗哗作响。就像干寒单调的土地一样,出现在西北边陲的历史命题也比较单纯。在中原内地就不同了,________、花草掩荫,( )。那儿,没有这么________铺张开的沙堆,一切都在重重美景中发闷,无数不知为何而死的怨魂,只能悲愤懊丧地深潜地底。不像这儿,能够袒陈出一帙风干的青史,让我用20世纪的脚步去匆匆抚摩。
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浩如烟海 比比皆是 山高路远 大大咧咧
B.浩如烟海 堆积如山 山重水复 大大咧咧
C.盈篇满籍 堆积如山 山高路远 不拘小节
D.盈篇满籍 比比皆是 山重水复 不拘小节
解析:选B。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盈篇满籍:指写满了篇章和书籍,形容内容丰富。堆积如山:聚集成堆,如同小山。形容极多。比比皆是:比比,一个挨一个。形容到处都是。山重水复:指山峦重叠,水流盘曲。山高路远:形容路途艰难而遥远。大大咧咧:状态词。形容随随便便,满不在意。不拘小节:不为无关原则的琐事所约束,多指不注意生活小事。
5.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岁月的迷宫会让最清醒的头脑胀得发昏,噪响的晨钟暮鼓总是那样的诡秘和乖戾
B.最清醒的头脑会被岁月的迷宫弄得发昏,噪响的晨钟暮鼓总是那样的诡秘和乖戾
C.最清醒的头脑会被岁月的迷宫弄得发昏,晨钟暮鼓的音响总是那样的诡秘和乖戾
D.岁月的迷宫会让最清醒的头脑胀得发昏,晨钟暮鼓的音响总是那样的诡秘和乖戾
解析:选D。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能力。作答本题要注意句子陈述的对象,联系上下文看,括号内的前半句陈述对象应为“岁月的迷宫”,后半句陈述对象应为“音响”。
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像这儿,能够袒露出一帙风干的青史,让我用20世纪的脚步去匆匆抚摩。
B.不像这儿,能够袒露出一帧风干的青史,我用20世纪的脚步去匆匆抚摩。
C.不像这儿,能够袒露出一帧风干的青史,让我用20世纪的脚步去匆匆抚摩。
D.不像这儿,能够袒露出一帙风干的青史,我用20世纪的脚步去匆匆抚摩。
解析:选A。B、D项偷换主语。C项“一帧”与“青史”搭配不当。帧,量词,用于字画等。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7~9题。
播种的季节,我用我细瘦的胳膊,紧扶着我锈钝的犁,耕种在这片土地上。深埋在泥土里的树根、石块,磕绊着我的犁头,消耗着我成倍的体力。我________,四肢颤抖,恨不得立刻躺倒在那片刚刚开垦的泥土之上。可我懂得,我没有责任在给予我生命的同时逃避所给予我的权利。我无须问为什么,也无须想有没有结果。我不应白白地耗费时间,去无尽地感慨生命的艰辛,也不应该________,命运怎么这样不济,偏偏给了我这样一片________。我要做的是咬紧牙关,闷着脑袋,拼却全身的力气,压到我的犁头上去。我决不企望有谁来代替,因为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须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
我怀着希望播种,那希望决不比任何一个智者的希望更为谦卑。
每天,我望着掩盖着我的种子的那片土地,想象着它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我知道,人要是能够期待,就能够________。
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挥汗如雨 怨天尤人 穷山恶水 前仆后继
B.汗流浃背 惺惺相惜 穷山恶水 前仆后继
C.挥汗如雨 惺惺相惜 不毛之地 全力以赴
D.汗流浃背 怨天尤人 不毛之地 全力以赴
解析:选D。挥汗如雨,形容汗出的非常多,像下雨一样;汗流浃背,意思是汗水流得湿透了背上的衣服。形容因惊恐、惭愧、炎热、劳累等汗出得很多。此处用“汗流浃背”。怨天尤人,指遇到挫折或困境,只知一味地抱怨上天,责怪别人;惺惺相惜,是指性格、志趣、境遇相同的人互相爱护、同情、支持。此处用“怨天尤人”。不毛之地,形容荒凉、贫瘠、废弃的土地;穷山恶水,指条件恶劣的地方,含贬义,用于此处感情色彩不当。全力以赴,是指把全部精力都投入进去;前仆后继,形容斗争得英勇壮烈。此处应该用“全力以赴”。
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没有权利在给予我生命的同时逃避所给予我的责任。
B.我没有逃避在给予我生命的同时所给予我的责任的权利。
C.我没有权利逃避在给予我生命的同时所给予我的责任。
D.我没有在给予我生命的同时逃避所给予我的责任的权利。
解析:选C。根据上下文来看,句子的主干应是“我没有权利逃避责任”,而不是“我没有(逃避责任的)权利”。故排除B、D项。“责任”的定语应该是“在给予我生命的同时所给予我的”,所以应该选C。
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如一个孕育着生命,期待着自己将要出生的婴儿的母亲
B.如一个孕育着生命的母亲,期待着自己将要出生的婴儿
C.如一个母亲孕育着生命,期待着自己将要出生的婴儿
D.如一个期待着自己将要出生的婴儿,孕育着生命的母亲
解析:选B。括号里的内容和“它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都作“想象着”的宾语,其结构一致,即主语都是“它”。三者的句式为“它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它如一个……母亲,它期待……”。故答案选B。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同其他林木相比,竹子________,它虚心、有节等。这些特点,很自然地与历史上某些审美趣味发生契合,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自诩,那些落魄荒野的书生和________的名士,也普遍寓情于竹。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封建士大夫种竹养竹,亦养成以助风雅的普遍风气。
最早赋予竹以人的品格,把它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恐怕要算《礼记》了。到魏晋时期政治局势________,一批文人士子意气消沉,为逃避现实,遁隐竹林,借竹之清姿佐己之风流,在当时社会引起很大震动。可以说,敬竹崇竹、引竹自况,竹林七贤乃是“始作俑者”。自此以后,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便与竹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晋室东渡之后,文人士子大量南逃,山清水秀的江南将他们从对现实的________中解脱出来。他们纵情山水,( )。
1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卓尔不群 沽名钓誉 出尔反尔 朝三暮四
B.无出其右 沽名钓誉 反复无常 患得患失
C.卓尔不群 待价而沽 反复无常 患得患失
D.无出其右 待价而沽 出尔反尔 朝三暮四
解析:选C。卓尔不群,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无出其右,表示没有能超过他的,与天下第一相近似。此处用“卓尔不群”。沽名钓誉,指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待价而沽,旧时比喻等待时机出来做官,现多比喻等待有好的待遇、条件才答应任职或做事。此处用“待价而沽”。反复无常,形容情况变来变去没有准确的时候,也形容人经常变卦;出尔反尔,多比喻人言行前后自相矛盾,说话不算数。此处用“反复无常”。患得患失,指对于个人的利害得失斤斤计较;朝三暮四,形容变化不定,反复无常。此处用“患得患失”。
1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养成了普遍风气,封建士大夫亦种竹养竹以助风雅。
B.封建士大夫养成了种竹养竹以助风雅的普遍风气。
C.封建士大夫种竹养竹成为普遍风气,亦以助风雅。
D.封建士大夫种竹养竹以助风雅,亦成为普遍风气。
解析:选D。根据上文“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来看,下文应该先写“士大夫种竹养竹以助风雅”,再谈“(这)成为风气”。A、C项,语序不当;B项“养成……风气”,搭配不当。
1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把广袤的竹林当成他们托身、浪迹之所,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风流名士们沉醉痴迷
B.广袤的竹林正是他们托身、浪迹之所,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风流名士们沉醉痴迷
C.广袤的竹林正是他们托身、浪迹之所,风流名士们对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沉醉痴迷
D.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风流名士们沉醉痴迷,广袤的竹林正是他们托身、浪迹之所
解析:选B。括号的内容应该和“他们纵情山水”构成解说关系,括号的内容从“竹林是……之所”和“资质令……沉醉痴迷”两个角度解释说明他们怎么纵情山水。另外,这两个角度有先后顺序,所以答案选B。
文档由机器转码 排版混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请下载原文档
本文档的下载地址为http://www.gaokaotik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07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