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通假字 (1)悟言一室之内   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趣舍万殊        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晤 面对面 (2)取 与“舍”相对
 2.古今异义
 (1)列坐其次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次第较后,第二(用于列举事项);次要的地位。
 (2)俯察品类之盛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种类。
 (3)或取诸怀抱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抱在怀里;胸前;心里存有。
 (4)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文雅;指文化或文人。
 (5)所以游目骋怀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连词,表因果关系。
 答案 (1)它(曲水)的旁边的地方。(2)物品,物类。指天地万物。(3)襟怀抱负。(4)这次集会的诗文。(5)用来……的。
 
 3.一词多义
 (1)临
 (2)次
 (3)修
 (4)一
 (5)引
 (6)于
 (7)以
 (8)之
 答案 (1)面对,引申为阅读/迎,对着/将要/统管 (2)地方/次一等/按次序,编次/临时驻扎 (3)动词,做,举行/形容词,高/形容词,寿命长/动词,修建 (4)一致/数词/把……看作一样/统一 (5)动词,汲引/动词,拉开/动词,调转/动词,拉/动词,延请 (6)介词,对/介词,在/介词,比/受……于,表示被动 (7)介词,因为/介词,凭借……身份/连词,表目的/动词,以为,认为 (8)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动词,往,引申为达到,得到/助词,的/代词,这
 4.词类活用
 (1)群贤毕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少长咸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映带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觞一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引以为流觞曲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所以游目骋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足以极视听之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齐彭殇为妄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形容词用作名词,贤士 (2)形容词用作名词,年轻的人;年长的人 (3)名词用作动词,环绕 (4)名词用作动词,饮酒 (5)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流 (6)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放纵;使……奔驰 (7)副词用作动词,尽 (8)数词的意动用法,把……看作一样 (9)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把……看成平等
 5.说出下列句式类型
 (1)死生亦大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虽无丝竹管弦之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引以为流觞曲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判断句 (2)判断句 (3)状语后置句 (4)定语后置句 (5)定语后置句 (6)省略句
 6.翻译句子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有贤德的人都来(到这里),年轻的人、年长的人都(在这里)会集。
 (2)抬头观望寥廓的宇宙,低头品察繁盛的物类,所用来纵目四望、驰骋胸怀的(景观),(都)足够用来让人尽情享受视听的欢乐,实在快乐啊。
 (3)有时倾吐襟怀抱负,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地交谈;有时借其所爱,寄寓自己的情怀,在形体之外,不受任何约束地放纵地生活。
 (4)过去感到高兴的事,顷刻之间已经变为旧迹,仍然不能不因此触发感慨,何况人的寿命的长短听任造化的安排,最后都要消灭。
 (5)(我)本来就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的说法是妄造的。
 (1)“永和九年”——“永和”是东晋皇帝司马聃(晋穆帝)的年号,从公元345—356年共12年。年号是我国古代统治者为纪其在位之年而立的名号,从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
 (2)“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山阴”指山阴城。古代常用“阴”“阳”来表明山水的位置。“阴”意为“太阳照射不到的地方”,指山北面或水南面;“阳”意为“太阳照射到的地方”,指山南面或水北面。
 (3)“修禊事也”——一种风俗祭祀。古人于农历三月上旬巳日(魏以后改为农历三月三日),游于水滨,举行祭祀、沐浴、采兰等活动,以消除不祥。
 (4)“引以为流觞曲水”——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弯曲的水道中任其漂流,杯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就引杯饮酒。这是古人一种劝酒取乐的方式。
 一、语言基础及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癸丑(kuǐ) 会稽(kuài) 修禊(xì)  静躁(zào)
 B.峻岭(lǐnɡ)  激湍(tuān)  流觞(shānɡ)   骋怀(chénɡ)
 C.娱乐(yú)  会晤(wù)  形骸(hái)  国殇(shānɡ)
 D.虚诞(xián)  酣畅(hān)   玄理(xián)  清冽(liè)
 答案 C
 解析 A项“癸”读ɡuǐ。B项“骋”读chěnɡ。D项“诞”读dàn,“玄”读xuán。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毕:全部
 B.感慨系之矣          系:附着,随着
 C.不知老之将至          之:的
 D.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陈:陈旧
 答案 C
 解析 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3.下列各句中,与“玉汝以成”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B.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C.乐琴书以消忧
 D.云无心以出岫
 答案 D
 解析 D项与题干均为连词,表修饰,不译。A项介词,因为。B项介词,用来。C项连词,来。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B.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C.亦将有感于斯文
 D.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答案 B
 解析 A项古义:襟怀抱负。今义:抱在怀里;胸前;心里存有。C项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今义:文雅;指文化或文人。D项古义:它(曲水)的旁边的地方。今义:次第较后,第二(用于列举事项);次要的地位。
 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②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③足以极视听之娱 ④齐彭殇为妄作 ⑤引以为流觞曲水 ⑥所以游目骋怀 ⑦足以极视听之娱 ⑧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A.①/②/③/④/⑤⑥⑧/⑦
 B.①⑥/②/③⑤/④⑦/⑧
 C.①/②⑧/③⑤/⑦/④⑥
 D.①⑥/②⑧/③/⑦/④⑤
 答案 A
 解析 ①形容词用作名词,②名词用作动词,③动词用作名词,④形容词的意动用法,⑤动词的使动用法,⑥动词的使动用法,⑦副词用作动词,⑧动词的使动用法。
 6.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永和九年
 永和:东晋皇帝的年号。
 B.修禊事也
 禊:古代阴历三月三日人们聚于水滨嬉戏洗濯的习俗活动。
 C.引以为流觞曲水
 流觞:古人一种劝酒取乐的方式。
 D.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参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前驾驭车马的人。
 答案 D
 解析 坐在车右侍卫的人,又叫陪乘。
 7.在横线上补写出空缺的句子。
 (1)是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2)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因寄所托,________________。
 (3)虽趣舍万殊,__________,当其欣于所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老之将至。
 (4)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 (2)或取诸怀抱 悟言一室之内 放浪形骸之外 (3)静躁不同 暂得于己 快然自足 (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二、阅读理解训练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文后题目。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或取诸怀抱             或:有的人
 B.或因寄所托          因:随着
 C.向之所欣          向:向来
 D.录其所述          录:记录
 答案 C
 解析 向:过去。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A项都是代词,代他们。B项动词,往,引申为达到,得到/代词,它。C项连词,虽然/连词,即使。D项数词,一/数词的意动用法,把……看作一样。
 10.下列对选段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一段写了两种人:一个是喜欢“静”的人,一个是喜欢“躁”的人。两者在性格乃至行为上有很大的不同,在人生观上没有相通之处。
 B.选文第二段在尽述古人、今人、后人感慨人生无常的同时,“录其所述”并为之作序,目的在于引起“后之览者”的感慨和共鸣,以至能够理解作者心中的感触。
 C.文章写景、叙事、抒情完美融合,抒发情感的句子更是字字珠玑,今人常借来抒发自己的情怀,如“不知老之将至”“情随事迁”。
 D.文章借快乐年华易逝的感叹,借生命长短存灭不是主观所能左右的感叹,借古人“死生亦大矣”的感慨,引出作者对人生的痛惜,充分肯定了“死生之大”的观点。
 答案 A
 解析 “在人生观上没有相通之处”错。
 
 文档由机器转码 排版混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请下载原文档
 本文档的下载地址为http://www.gaokaotik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06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