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为高考题库的VIP用户

2020版高考语文新素养一轮课件:专题十四 散文阅读 第2讲

标签: 暂无标签
第五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专题十四 散文阅读

第2讲 分析结构思路
• 思路是作者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靠作品的结构体现出来,具体指
作品的整体构思、行文线索以及段落之间的关系。高考常考题型有三
种:行文思路分析题,线索作用分析题,句段作用分析题。散文不论
结构思路怎样变化,都要围绕中心主旨行文,这也就意味着在分析散
文结构思路时应着眼于“神聚”。
• 考向一 分析行文思路
•      
• 考向二 分析线索及其作用
• 考向三 分析句段作用
               考向一 分析行文思路
• 文章的整体构思布局包括文章结构的安排和材料的组织,具体见下表:
       关系类型        子类型            具体特点
                  承接关系      由叙事到议论或抒情、由
       相承关系                 写景到议论或抒情、说理
                  递进关系
结构                          散文论证层层相递
安排                并列关系
       相关关系                  段落之间或并列或对照
                  对照关系
                  总分关系
       相属关系                 先总说再分说,或者相反
                  分总关系
              ①从时间上组织材料;②从空间(场面)上
材料            组织材料;③以物件(观察点)为中心组织
      组织方式
组织            材料;④以情感(或认识过程)来组织材料;
              ⑤由实到虚,层层深入
     1.本文结构严谨,请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
设问   2.文中主要写了×××、×××,这些材料是如何组
方式   织到一起的?
     3.文章是如何逐层表现×××这一主旨的
           明确文体,把握全貌。通过阅读,明确散文题
解题
       明   材是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还是议论说理。不
技巧
           同的题材,行文思路有所不同
         圈点勾画,抓关键句。在阅读过程中,要特别关
解题       注文章的开头、结尾,每一段的起始句、收束句,
      圈
技巧       这些地方往往被作者安排上中心句,以起到总领
         或收束的作用
         标示段意,显露脉络。在找出中心句后,分析综
         合每一段表达的意思,给每一段来一个总结,用
         一句简明扼要的话标示出文段的段意。这样做的
         目的是把成百上千字的文章浓缩成几句话,显露
      标
         出文章内在的脉络。无明显信息的段落,应该通
解题       读全段,找出概括性语句或关键词语,分析并概
技巧       括段意。这些都没有时,要考虑句间的关系,先
         划分层次,概括出各层意思,再综合概括
         理清思路,把握结构。分析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
         划分文章层次。重视具有前后衔接、勾连、照应
      理
         作用的语言标志;重视有区分层次作用的标点符
         号,如分号、冒号、句号等
• (2015·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 说起梅花
                          • 苏 菲
• 我出生的那一天,家门前的梅花初绽,据说是朱砂梅,很美,家人就给我
取名“梅”字。父亲自小教我古诗,关于梅花的诗很多,到现在还能一口
气背出不少,如“冰雪林中著此身,不与桃李混芳尘”“不受尘埃半点侵,
竹篱茅舍自甘心”。我最喜欢曹雪芹的“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
灰。
•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关于梅,人们谈论太多,种梅,
赏梅,写梅,画梅,梅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虽知道这名字极
美,但每当别人问起我的名字时,又觉得难以启齿,太俗了,取这个
名字的人太多,声音听起来也闷声闷气的,对这个名字的尴尬,一直
不能释怀,到美国后就马上给自己取了一个雅致的英文名字,以为总
可以脱俗了,不料一些好事的西方人非要知道我的中文名字。
• 记得第一次有个墨西哥人问我名字,我就告诉他我的名字是梅,他又
问“梅”是什么意思,我说是一种花,那人打破砂锅问到底,问什么
花。我突然张口结舌起来,记得梅翻译成英语是plum,就是李子,迟
疑了一下,就说plum。那人噢了一声,就不再问了,显然他对这个答
案很失望。
• 第二次一个美国人问起梅花,我接受上次的教训,不再说李子花,就
启发他说,是一种花,中国最美的花,你猜猜看。那人就说“是玫瑰
花”。我有点失望,进一步启发说,这种花,很美,在冬天开放,中
国人最喜欢,经常把它画成画挂在墙上,写进诗里。那人想了想说:
“是牡丹吧,牡丹又大又美,我看很多中国人的家里挂着牡丹花。而
且牡丹是我唯一认识的中国花。”
• 我一听又没有希望了,也难怪,很少美国人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
何况一种花草。
• 我说梅花是被中国人挂在墙上,捧在手上,供在心里的,是深入血液
和灵魂的一种花。他似乎被我感动了,突然对梅来了兴趣。
• 这胖胖的老美认真起来,有一天他突然跑来兴冲冲地告诉我,苏菲,
我找到了梅,结一种酸酸的果子,是可以做色拉醋的,很好吃。我讶
然了,是的,有些梅是可以结果子的。大多花草有艳花者无果实,有
美实者无艳花,难得梅两者俱美,梅的美不仅是果实,这老美只知道吃。
• 第三个问的是意大利人,是搞音乐的,我想这人是有艺术感受力的,
反正他没见过梅花,就信口开河起来。我说梅花是中国最美的花,有
几千年的栽培史。梅花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凌寒飘香,不屈
不挠,自强不息,铁骨冰心。中国人倾心于梅的很多,清朝曾有一位
叫陈介眉的官员,听说孤山的梅花开了,立即弃官丢印从京城千里迢
迢骑马狂奔至杭州,“何物关心归思急,孤山开遍早梅花”。还有一
个叫林和靖的,有一天独自欣赏梅花时,一下子被梅花的神姿吸引了,
从此入孤山种梅花,一辈子没有下山,以梅花为妻。
•那人睁大了眼睛问:“真的吗?”“真的。”我说,他有一首写梅花
的七律,在所有写梅花的诗中独占鳌头,无人能比。“众芳摇落独暄
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我脱口
而出。如果你读了这诗,看了这梅,你一定能作出美的乐曲,中国有
名曲《梅花三弄》,你可以写出“梅花四弄”。
• 从此,那人每次见我,必问梅消息,一天被逼无奈,就从网上找出梅
花的照片与绘画作品,其中有一幅《墨梅》。那人端详半天,说,很
像桃花吗,枯瘦的桃花,还有黑色的,很稀有的颜色。我不再想解释
那是墨梅,也不想再说梅花的美就在于疏、瘦、清、斜。
• 显然这位艺术家也误解了梅花。我怎么告诉他在万木萧瑟,大雪压境
的冬天,忽然看到一树梅花迎雪吐艳时,那种惊心动魄。怎么才能告
诉他,千年老梅,铁枝铜干,如枯若死,一夜风雪后,突然琼枝吐艳,
那种绝处逢生的沧桑感。怎样才能告诉他,当你为情所困,辗转反侧
时,突然一股梅香袭来,幽幽而来,又悄然而去,那种神魂颠倒。梅
花的美是摄人魂魄的,如果赏梅在淡云,晓日,薄寒,细雨,或小桥,
清溪,明窗,疏篱,再加上诗酒横琴,林间吹笛,这时候你很难再做
凡人,梅花是人间尤物,人间与仙境的使者。
• 有一次和一个西方人闲聊,不知怎么就谈到他自己国家的国花,他异
常兴奋,竟说得泪花点点。我也不由自主又谈起梅花,他说他的,我
说我的,他说的我不太懂,我相信我说的他也不懂,有一点是相通的,
对一种花的深入灵魂的热爱。
• 梅花,几千年的书香缭绕得骨清魂香,几千年的诗心陶冶得如此美丽。
中国人心里千回百转的梅魂,在与世界相遇的过程中焕发出独异的魅
力,成为民族精神的写照。
                                   • (取材于苏菲的同名散文)

• 答案 从作者名字的翻译切入,以外国人对梅花的好奇、不解与误解
为主要线索来谋篇布局,对梅花内涵的阐释由表及里,逐步丰富与深
入,凸显了梅花独特的美感和魅力,构思巧妙而自然。文章阐发了梅
花所凝聚的民族精神,表现了外国人与中国文化的隔膜,流露出对交
流和理解的渴望。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 三幅画
                         • 宗 璞
• 戊辰龙年①前夕,往荣宝斋去取裱的字画。在手提包里翻了一遍,不
见取物字据。其实原字据已莫名其妙地不知去向,代替的是张挂失条,
而连这挂失条也不见了。
• 业务员见我懊恼的样子,说,拿走罢,找着以后寄回来就行了。
• 我们高兴地捧了字画回家。一共五幅,两幅字三幅画,一幅幅打开看
时,甚生感慨,现只说这三幅画。三幅画均出自汪曾祺的手笔。
• 老实说,在1986年以前,我从不知汪曾祺擅长丹青,可见是何等的孤
陋寡闻。原只知他不只写戏还能演戏,不只写小说散文还善旧诗,是
个多面手。四十年代初,西南联大同学上演《家》。因为长兄钟辽扮
演觉新,我去看过戏。有两个场面印象最深。一是高老太爷过世后,
高家长辈要瑞珏出城生产,觉新在站了一排的长辈面前的惶恐样儿。
•哥哥穿一件烟色长衫,据说很潇洒。我只为觉新伤心,以后常常想起
那伤心。一是鸣凤鬼魂下场后,老更夫在昏暗的舞台中间,敲响了锣,
锣声和报着更次的喑哑声音回荡在剧场里,现在眼前还有那老更夫的
模样,耳边还有那声音,涩涩的,很苦。
•老更夫是汪曾祺扮演的。
• 时光一晃过了四十年。八十年代初,《钟山》编辑部要举办太湖笔会,
从苏州乘船到无锡去。万顷碧波,洗去了尘俗烦恼,大家都有些忘乎
所以。汪兄忽然递过半张撕破的香烟盒纸,上写着一首诗:“壮游谁
似冯宗璞,打伞遮阳过太湖。却看碧波千万顷,北归流入枕边书。”
我曾要回赠一首,且有在船诸文友相助,乱了一番,终未得出究竟。
而汪兄这首游戏之作,隔了五年清晰地留在我记忆中。
• 1986年春,偶往杨周翰先生家,见壁悬画图,上栖一只松鼠,灵动不
俗。得知乃汪兄大作时,不胜惊异。又有一幅极秀的字,署名上官碧,
又不知这是沈从文先生笔名。杨先生则为我的无知而惊异,笑说:“
你怎么什么都不知道?”
• 实在是的,我常处于懵懂状态,这似乎是一种习惯。不过一经明白,
便有行动,虽然还是拖了许久。初夏时,我修书往蒲黄榆②索画,以
为一年半载后可得一张。
• 不想一周内便来了一幅斗方。两只小鸡,毛茸茸的,歪着头看一串紫
红色的果子,很可爱。果子似乎很酸,所以小鸡在琢磨罢。
• 这画我喜欢,但不满意,怀疑汪兄存有哄小孩心理,立即表态:不行
不行,还要还要!
• 第二幅画也很快来了。这是一幅真正的赠给同行的画,红花怒放,不
衬墨叶,紧靠叶下有字云:“人间存一角,聊放侧枝花,临风亦自得,
不共赤城霞。”画中花叶与诗都在一侧,留有大片空白,空白上有烟
灰留下的一个小洞。曾嘱裱工保留此洞,答称没有这样的技术。整个
画面在临风自得的恬淡中,却有一种活泼的热烈气氛。父亲看不见画,
听我念诗后,大为赞赏,说用王国维标准来说,这诗便是不隔。何谓
不隔?物与我浑然一体也。
• 这时我已满意,天下太平,不再生事。不料秋末冬初时,汪兄又寄来
第三幅画。这是一幅水仙花,长长的挺秀的叶子,顶上几瓣素白的花,
叶用蓝而不用绿,花就纸色不另涂白。只觉一股清灵之气,自纸上透
出。一行小字:为纪念陈瀓莱而作,寄与宗璞。
• 把玩之际,不觉欷歔。谢谢你,汪曾祺!
• 瀓莱乃我挚友,和汪兄也相识。五十年代最后一年,瀓莱与我一同下
放在涿鹿县。当时汪兄在张家口一带,境况比我们苦得多了。一次开
什么会,大家穿着臃肿的大棉袄在塞上相见。我仍是懵懵懂懂,见了
不认识的人当认识,见了认识的人当不认识。
• 瀓莱常纠正我,指点我这人那人都是谁;看我见了汪兄发愣,苦笑道,
汪曾祺你也不认识!
• 瀓莱于1971年元月在寒冷的井中直落九泉之下,迄今不明缘由。我曾
为她写了一篇《水仙辞》的小文。现在谁也不记得她了,连我都记不
准那恐怖的日子,汪兄却记得水仙花的譬喻,为她画一幅画,而且说
来年水仙花发,还要写一幅。
• 从前常有性情中人的说法,现在久不见这词了。我常说的“没有真性
情,写不出好文章”的大白话,也久不说了。性情中人一定写文章,
而写出好文章的,必有真性情。
• 汪曾祺的戏与诗,文与画,都隐着一段真性情。
• 三幅画放到1987年才送去裱,到1988年春节才取回,在家里再翻手提
包,那挂失条竟赫然在焉。我只能笑自己的糊涂。
                                              • (有删改)  
• 【注】 ①戊辰龙年:1988年。②蒲黄榆:地名,位于北京南城,汪
曾祺曾住在这里。
• 有人用“结构为文,浑然天成”来评价本文,请简要分析文章的思路。
• 解析 文章第一至第三段写去店里取字画,具有点明标题和领起全文
的作用。第四至第六段写演戏和赠诗,展示汪曾祺的多方面才艺,为
写三幅画作铺垫。第七至倒数第二段写三幅画,为文章的主体,写赠
画的始末,展现汪曾祺的真性情。最后一段交代三幅画送裱和取回的
时间,照应开头。
• 答案 先写从荣宝斋取回字画,交代其中有三幅画为汪曾祺所作,点
明标题,领起全文;接着宕开一笔,叙写汪曾祺演戏和赠诗两件事,
展示了他的多才多艺,为写三幅画作铺垫;然后详写三幅画的有关情
况,展现汪曾祺的真性情;最后交代三幅画送裱和取回的时间,照应
开头,首尾呼应。
                考向二 分析线索及其作用
• 线索是散文组织安排材料的“纲”,抓住线索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
  散文的常用线索有感情线索、思绪线索、事物线索、人物线索、景物
  线索、行程线索、时间线索、空间线索等。复杂的文章,线索不止一
  条。状物散文一般以作者对“物”的理解或情感为线索,写景散文一
  般以游踪或某一景物为线索,写人叙事散文一般以事情发生、发展的
  过程或与人物交往的过程为线索,议论说理散文往往以哲理为线索。
      1.文章的叙述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
      用?
      2.联系全文,简要分析×××在文章谋篇布局中的
设问
      作用。
方式
      3.文章的情感线索是什么?请分条列出文章情感发
      展变化的情况。
      4.文中多次写到×××,有什么艺术效果
            (1)了解散文的题材分类及其常用线索。
            (2)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
     寻找
            (3)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物”。
     线索
            (4)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部分,因为散文中的“
解           议论”“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题           (1)组织材料,贯穿全文
        结构
技           (2)使结构清晰,情节集中
巧       方面
   分析       (3)使行文富于变化
   线索
            (1)表达某种情感或思想
   作用   内容
            (2)揭示主题
        方面
            (3)呈现某种情景或状态
     第一步:点明×××是文章的线索。
答题
     第二步:指出它在全文中的作用,然后结合全文内容
模板
     或上下文内容作具体分析
• (2015·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 比邻而居
                         • 王安忆
• ①装修的时候,有人提醒我,不要使用这条公共烟道,应该堵上,另
外在外墙上打一个洞,安置排油烟机的管子。可是,我没听他的。好
了,现在,邻居家的油烟就通过我家的排油烟机管道,灌满了厨房。
• ②我可以确定,我家厨房的油烟仅来自于其中一家,因为油烟的气味
是一种风格。怎么说?它特别火爆。花椒、辣子、葱、姜、蒜、八角,
在热油锅里炸了,轰轰烈烈起来了。这家人在吃方面还有一个特征,
就是每顿必烧,从不将就。时间长了,我对他们生出一些好感,觉得
他们过日子有着一股子认真劲:一点不混。并且,也不奢侈。他们老
老实实,一餐一饭地烧着,一股浓油赤酱的味,使人感到,是出力气
干活的人的胃口和口味,实打实的,没有半点子虚头。在我的印象中,
他们没落下过一顿。他们在吃的方面,一是有规律,二是很节制。这
些,都给人富足而质朴的印象,是小康的生活气息。
• ③有一段日子,在一日三餐之外,这家人还增添了两次草药的气味。
草药的气味也是浓烈的,“扑”一下进来,涌满了厨房。不知是因为
草药气的影响,还是实际情况如此,一日三餐的气味不那么浓郁了。
倒不是变得清淡,而是带些偃旗息鼓的意思。这段日子蛮长的,这么
算吧,每周炖一次鸡汤,总共炖了四至五次。草药的苦气味和鸡汤的
香味,是这段时间油烟味的基调。这也是认真养病的气味:耐心,持
恒,积极,执着。
• ④之后,忽然有一天,我家的厨房里滚滚而来一股羊肉汤的气味。这就知
道,他们家人的病好了,要重重地补偿一下,犒劳一下。倒不是吃得有多
好,但它确有一种盛宴的气氛,带有古意。古人们庆贺战功,不就是宰羊
吗?果然,草药味从此消遁,炖汤的绵长的气味也消遁,余下一日三餐,
火爆爆地,照常进行。
• ⑤在较长一段稔熟的相处之后,我家厨房来了一个不速之客,那是一缕咖
啡的香气。这是另一路的气味,和他们家绝无相干。它悄悄地,夹在花椒
炸锅的油烟里,进来了。这是一股子虚无的气息,有一种浮华的意思在里
面,和他们家实惠的风格大相径庭。
• ⑥气味终究有些杂了,可是泾渭分明,绝不混淆。你来我往,此起彼
伏。再过段日子,又来了一个,显见得是苏锡帮的,气味特别甜,空
气都能拉出丝来了。第四位又来了,它一方面缺乏个性,另一方面又
颇善融会贯通。它什么都来:香、辣、酸、甜,大蒜有,大蒜粉也有,
麻油有,橄榄油也有。于是,所有的气味全打成一团,再分不出谁是
谁的来路。我们这些比邻而居的人家,就这样,不分彼此地聚集在了
一处。
• ⑦这一日,厨房里传出了艾草的熏烟。原来,端午又到了。艾草味里,
所有的气味都安静下来,只由它弥漫,散开。一年之中的油垢,在这
草本的芬芳中,一点点消除。渐渐的,连空气也变了颜色,有一种灰
和白在其中洇染,洇染成青色的。明净的空气其实并不是透明,它有
它的颜色。
                                                • (有删改)
• 答案 线索:气味。
• 作用:以“气味”为线索,串联全文,便于把不同的生活状态呈现出
来;以“气味”为线索,体现不同的生活风格,便于表达理解和包容
各种生活状态的思想。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 瓦下听风
                         • 彭家河
• 瓦是乡村的外衣。
• 当再次提起瓦的时候,我已远在他乡,多年没有回老家那个小山村。
想起故乡,眼前还是当年离开时的景象。绿水青山不见苍老,而我却
早生华发。
• 在川北延绵而舒缓的群山中,村落就像灌木丛,一簇一簇地分布其间。
远远望去,几面灰白的墙壁和青黑的瓦顶在墨绿的草木间若隐若现,
仿佛被弯曲山路串起的葫芦挂在重峦之中。看到了瓦,也就看到了家,
心里就踏实了。
• 早年乡下没有通电,在漆黑的房顶上,只有几片亮瓦可以透些光亮进
来,不过瓦上的落叶和瓦下的蛛网已让光线更加昏暗。亮瓦是玻璃制
成的,能透光,但看不到瓦外的天空以及树木,要凭借瓦上的声响,
才知道房顶上的过客。如果声音是一路“咵、咵、咵”地传过来,那
一定是一只无聊的猫;如果是急促的沙沙声,肯定是心慌的老鼠在顺
着瓦沟跑。更多的时候,只是听听瓦上难以理喻的风,听风在房顶与
瓦说些悄悄话。
• 瓦与风总有说不完的话,人听到的,只是极少极少,瓦与风一般都是
轻轻耳语。我想,他们谈论的,无非坎上庄稼的长势啊,西河里的鱼
啊,二帽岭上的花啊,因为每年春节前,我爹都要上房扫瓦,扫下的
就是麦子、鱼骨头、小树枝这些。瓦仿佛是从不喜欢外出的主妇,风
就是一年四季在外面闯荡的男人,一回来就带些外面的小玩意儿,讲
讲外面的小故事,把瓦哄得服服帖帖。当然,有时候瓦与风也会吵嘴
甚至打架,夜里总有些瓦从瓦楞间翻起来,与风纠缠,有的还从房顶
上落下,摔得粉身碎骨。
•听到“啪”的一声刺耳脆响,瓦下的主人都会心头一紧,然后不问青
红皂白,对着房顶就大骂风。肯定是风的不对,瓦成天默默不语,任
劳任怨,风过来一会儿,房顶就不得安宁,瓦还要跳楼寻短见,难道
不是风的错吗?这些,风能说得清吗?风可能受了委屈,一路呜呜着
跑了。落下房顶的瓦摔得四分五裂,抛弃在路边。别的瓦仍然低眉信
首,与属于自己的那一绺风继续私语,或许他们对风对瓦的性格早已
习惯,总有几片瓦会与风一起私奔,也总有几片瓦会宁如玉碎。乡下
的故事,不就是这样的吗?
• 瓦只要上了房,盖在檩椽上,往往就是一辈子。要么是仰瓦,要么是
扣瓦,仰瓦要上大下小,扣瓦要上小下大。有时,房脊梁上还会垒一
排立瓦。每一片仰瓦的大头都要压在上一片仰瓦的小头下,每一片扣
瓦的小头都要压在上一片扣瓦的大头下,而且所有的扣瓦都要压住仰
瓦的边沿,这样严严实实,一丝不苟,才能遮风挡雨,营造一个温暖
的家。瓦有瓦的命运,瓦也有瓦的规矩,乡下人肯定早就读懂了这些。
• 我在乡下教书时,有年在南充人民中路一旧书摊上买回了所有的《十
月》等文学期刊。有一天,我合上杂志,听着瓦上风声,突然明白,
每一个人都在羡慕别人的人生,其实每一个人只能经历一种人生,通
过小说,可以品味别人的酸甜苦辣,可以经历各种人生。一个人过好
自己的人生,此生才有意义,重复或者模仿别人的人生既不可能也毫
无意义。从此,无论是出入瓦屋豪庭、身居陋巷还是穿行都市,我都
内心恬淡自信,对世间奢华,心如止水。
• 瓦下的孩子都一辈一辈长大,离开了瓦屋,走出了大山。估计都没有
多少闲暇回一次老家,更没有多少机会再在瓦下静坐。我相信,每一
片青瓦下,都沉睡着一粒怀乡的种子,总有一天,他们会在风中醒来,
听听风中的故事。我相信,每一条都市大街上,都有来自乡下的孩子,
总有一天,他们会怀念瓦下听风的日子。
                                                • (有删改)
•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瓦”在文中的作用。
• 解析 作答本题,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瓦”的作用。从内容
上看,文章借瓦抒怀,前六段由表及里揭示了“瓦”的含义,首段“
瓦是乡村的外衣”是说瓦是乡村建房的材料,第三段“看到了瓦,也
就看到了家”意即“瓦是乡村的象征”,第六段“遮风挡雨,营造一
个温暖的家”意即“瓦是乡村的守护者”。最后两段借“瓦下听风”
发表议论,传达生活感悟。从结构上看,“瓦”贯串全文,是文章的
线索。
• 答案 ①瓦是乡村建房的材料,是乡村的象征,是乡村的外衣,是乡
村的守护者。②文章巧用“瓦下听风”,表达出一种怀乡之情,传递
出一个人只能依据自己的特点,经历一种人生并过好自己的人生,不
重复或者模仿别人的人生的道理。③“瓦”是文章的线索,贯串始终。
                  考向三 分析句段作用
• 分析句段作用题中考查的句段往往是在结构上、内容上有特殊作用,
  表达上富有特色的重要句段。不同位置、类型的句段在文中所起的作
  用不同。
类型                      作用
    ①开篇点题,往往是总领全文,点明主旨,或表达与
    主旨相关的某种情感(奠定感情基调);②开篇不点题,
    那么,开头句段的作用就是开启(引出)下文,或与下文
开头  形成对照,或为下文作铺垫;③开篇描写景物,那么,
句段  首段的作用,从结构上看可能是铺垫;从景物描写上
    看,作用是勾勒环境、提供背景、营造(渲染)某种气氛
    等;④开篇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开篇抒情,引起读
    者共鸣;抑扬开篇,强化读者印象
类型                      作用
    ①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②前后呼应作用,或照应开
中间  头,或照应结尾;③转换作用,是全文内容、思路的
句段  转换(由写景转向抒情、由叙述转向议论、由正面转向
    反面等);④为下文……的情节作铺垫,引起下文
    ①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深化中心,呼应开头,或兼
结尾
    而有之;②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省;③暗示
句段
    主题或强化作者感情
类型                        作用
    传说故事:①增强文章的传奇性、风物的神秘性;②丰富文
    章内容;③引起读者兴趣;④含蓄地引出、表明……观点。
    某一事件:①引出下文的议论或抒情,在结构上往往具有承
引用  上启下的过渡作用;②在内容上具有深化或启迪作用。
性材  史实:反思历史,以古证今或借古讽今,具有例证的作用。
料   诗句:①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②丰富
    文章内容;③引起读者兴趣;④含蓄地引出、表明……观点。
    名言:①论证了……观点,阐明了事理,增强文章说服力;
    ②丰富文章内容
类型                      作用
    ①与上下文构成虚实相映、正反对照、递进烘托、总
插入
    分印证的关系;②对全文中心起强化、突出作用;③
材料
    在结构上宕开一笔,形成波澜
反复
    ①在内容上,有突出内容(主旨)、强化感情等作用;②
出现
    在结构上,有交代线索、前后呼应等作用;③它在表
的句
    达上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有强化或一唱三叹之效

     1.文章第×段写了“……”,这样写对全文结构安排
     有什么作用?
设问   2.×句(段),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方式   3.作者描绘×××后,又写了×××,这在文中有什
     么作用?
     4.×段(句)删去行不行?为什么
      内  写了(强调了什么)……,抒发了……感情,进一
      容  步写出了……(题旨或作者意图)
                      点明……,照应标题
答题
                    为下文写……埋下伏笔(铺垫),与
模板    结
         开头         下文……形成对比(反衬)
      构        引起
               下文   照应下文……
                    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承接了上文……引起了下文……
                  由……过渡到……(物到人,景到情,
             过渡
                  事到理,实到虚)
         中间
                  由……转而写到……
答题   结            与标题相照应
             照应
模板   构            与上文……相照应,与下文……相照应
                  呼应(照应)标题、开头、上文……
             总结   点明了全文……的主旨,并进一步深化
         结尾
             上文   (升华)……
                  卒章显志,表达了……
             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在文中……次出现……
         线索  ,层层递进,逐层深入,把……感情推向
      结      高潮
      构
答题           点明(交代)了……写作思路(时间,空间,
         思路
模板           景到情,事到理,实到虚)
         注意句段表达上的特点(如设问、比喻、反衬等),
      表
         形象地写出了(突出了、强调)……,激发了读者
      达
         的兴趣,引人入胜
• (2016·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 在母语的屋檐下
                         • 彭 程
• 少年时代的伙伴自大洋彼岸归来探亲,多年未见,把盏竟夜长谈。我
们聊到故乡种种情形,特别谈到了家乡方言,兴之所至,后来两人干
脆用家乡话谈起来。
• 本来以为这么多年不使用,很多方言都已忘记,不料却在此时鲜明地
复活了。恍惚中,甚至忆起了听到这些话时的具体情境,眼前浮现出
了说话人的模样。友人感慨:真过瘾。
• 在一种语言中浸润得深入长久,才有资格进入它的内部,感知它的种
种微妙和玄奥,那些羽毛上的光色一样的波动,青瓷上的釉彩一般的
韵味。几乎只有母语,我们从牙牙学语时就亲吻的语言,才应允我们
做到这一点。
• 关于母语,英文里的一个说法,最有情感温度,也最能准确地贴近本
质:mother tongue。直译就是“妈妈的舌头”。从妈妈舌头上发出的
声音,是生命降临时听到的最初的声音,浸润着爱的声音。多么深邃
动人的诗意!在母语的呼唤、吟唱和诵读中,我们张开眼睛,看到万
物,理解生活,认识生命。
• 诗作为浓缩提炼过的语言,是语言的极致。它可以作为标尺,衡量一
个人对一种语言熟悉和理解的程度。“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
眼看他楼坍了”,说的是世事沧桑,人生无常。“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说的是心绪流转,昨日迢
遥。没有历史文化为之打底,没有人生经历作为铺垫,就难以深入地
感受和理解其间的沉痛和哀伤,无奈和迷茫。它们宜于意会,难以言传。
• 每一种语言都连接着一种文化,通向一种共同的记忆。文化有着自己
的基因,被封存在作为载体和符号的特有的语言中。仿佛一千零一夜
的故事中,阿里巴巴的山洞里,藏着稀世的珍宝。
• “芝麻开门吧!”咒语念起,山洞石门訇然敞开,堆积的珠宝浮光跃彩。
• 但洞察和把握一种语言的奥秘,不需要咒语。时间是最重要的条件。
在一种语言中沉浸得足够久了,自然就会了解其精妙。有如窖藏老酒,
被时光层层堆叠,然后醇香。瓜熟蒂落,风生水起,到了一定的时候,
语言中的神秘和魅惑,次第显影。音调的升降平仄中,笔画的横竖撇
捺里,有花朵摇曳的姿态,水波被风吹拂出的纹路,阳光下明媚的笑
容,暗夜里隐忍的啜泣。
•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只有母语,才有这样的魅力和魄力,承担和覆盖。
日升月落,春秋代序;昼夜不舍的流水,亘古沉默的荒野;鹰隼呼啸
着射向天空,羊群蠕动成地上的云团;一颗从眼角滑落的泪珠有怎样
的哀怨,一声自喉咙迸发的呐喊有怎样的愤懑。一切,都被母语捕捉
和绾结,表达和诉说。
• 我骄傲于自己母语的强大的生命力。五千年的漫长历史,灾祸连绵,
兵燹不绝,而一个个方块汉字,就是一块块砖石,当它们排列衔接时,
便仿佛垒砌了一个广阔而坚固的壁垒,牢牢守卫了一种古老的文化,
庇护了一代代呼吸沐浴着它的气息的亿兆的灵魂。
• 童年在农村度过。记事不久的年龄,有一年夏天,大人在睡午觉,我
独自走出屋门到外面玩,追着一只蹦蹦跳跳的兔子,不小心走远了,
一直走进村外一片茂密的树林中,迷路了,害怕得大哭。但四周没有
人听到,只好在林子里乱走。过了好久,终于从树干的缝隙间,望见
了村头一户人家的屋檐。
• 一颗悬空的心倏地落地了。
• 对于长期漂泊在外的人,母语熟悉的音调,带给他的正应该是这样的
一种返归家园之感。一个汉语的子民,寄居他乡,母语便是故乡的方
言土语;置身异国,母语便是方块的中文汉字。“官秩加身应谬得,
乡音到耳是真归”,故乡的语言,母语的最为具体直观的形式,甚至
关联到了存在的确凿感。
• 因为时时相与,反而熟视无睹。就像对于一尾悠然游弋的鱼儿,水的
环抱和裹挟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去意识和诘问的。但一当因某种缘
故离开了那个环境,就会感受到置身盛夏沙漠中般的窒息。被拘禁于
全然陌生的语言中,一个人也仿佛涸辙之鲋,最渴望母语的濡沫。那
亲切的音节声调,是一股直透心底的清凉水流。
• 每一种语言的子民们,在自己母语的河流中,泅渡,游憩,俯仰,沉
醉,吟咏,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并经由翻译传播,成为说着不同语言
的人们共同的精神财富。以诗歌为证,《鲁拜集》中波斯大诗人伽亚
谟及时行乐的咏叹,和《古诗十九首》里汉代中国人生命短暂的感喟,
贯穿了相通的哲学追问;中世纪的意大利,彼特拉克对心上人劳拉的
十四行诗倾诉,和晚唐洛阳城里,李商隐写给不知名恋人的无题七律,
或者隽永清新,或者宛转迷离,各有一种入骨的缠绵。让不同的语言
彼此尊重,在交流中使各自的美质得到彰显和分享。
• 热爱来自母亲的舌尖上的声音,应该被视为是一个人的职责,他的伦
理的基点。他可以走向天高地阔,但母语是他的出发地,是他不断向
前伸延的生命坐标轴线上,那一处不变的原点。
                                • (原载《光明日报》,有删节)
• 答案 ①内容上,用孩子迷路比喻游子离开母语,强调母语给人带来
的庇护感和安全感。②结构上,呼应题目“屋檐”,引出下面的议论。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 扬州一觉,千年不醒
                         • 朱文颖
• 有一个梦,或者一种现实——它从来未曾被证实,但也似乎永远不被否
定。
• 我一直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两岁,或者三岁,我们一家,我、父
亲,还有母亲,在一个轻雾的早晨,坐车来到水草极盛的河边,母亲
替我梳着头发,然后指向远方:
• “喏,那边,那边就是扬州了呢。”
• 这个梦我母亲是否定的。她说她从来都没去过扬州,更不要说再带上
我和父亲了。而我父亲则抿嘴一笑,并未正面回答。他们两个都是南
方人,神情里有着南方的含蓄与意犹未尽。
• 但这个梦于我却是无比真实,比很多现实生活更要真切。我固执地记
得那个场景。我母亲把我抱在怀里,风吹过来,然后她的手指向薄雾
深处的水域:
• “喏,看到了吗?那就是扬州啊。”
• 还有一件事也是奇怪而莫测的。十多年前,真实记忆里我第一次去扬
州时,朋友带我游个园。
• 半园逛过,我说:“这地方我住过。”
• 朋友笑,说:“不可能,这里从来不对外开放客居的。”
• 但我仍然固执,说真住过。而且是一间大客房,一溜下着蚊帐,纯白
色的,像一朵朵夏日里池塘盛开的荷莲。
• 仍然是十多年前,个园游过的第二天,朋友开车送我去高旻寺。
• 恰是正午。一个小沙弥跑来开启铁门。寺静极,有几棵参天的古树。
这江南四大禅院之一的高旻寺,正值改建,原先的正门封住了。朋友
是旧地重游,于是感慨:全变了,不一样了,真的全不一样了。
• 在高旻寺用餐,饭堂正中是一张长条木桌,一盆白米饭。汤是青菜汤,
另有咸菜、炒茄子等素食。我们一一坐了。菜极淡,盐放得很少,并
绝无味精。虽然时候不早,已是饥肠辘辘,却仍然食之无味。因为在
寺庙中与僧侣共餐,饭食是不能剩的,大家努力把碗中的饭菜吃完后,
抹抹嘴巴,忍不住问道:“寺中的大和尚也吃这个吗?”回答说是,
并告知这青菜与茄子还都是自己种的。不时有和尚吃完饭,默默站起
身去刷碗,素色的长衫在面前晃来晃去。那天我没有多说话,我总觉
得仿佛多问了这样的问题,多少有些影射出对僧侣清贫生活的鄙夷——
而不知为何,这让我感觉羞愧。
• 因为和尚不肯收饭钱,所以朋友拿了钱出去捐募。这时我身边有人轻
声说道,其实在庙中乞食,是必得的。因为僧侣们觉得,佛的也就是
众生的,你问他讨取什么,他都肯给你。真的全都可以给吗?我又追
问一句。重建的大雄宝殿金碧辉煌。因为还未完全竣工,殿内的脚手
架还未拆除,但已可见气势的不凡与场面的恢宏。我们在殿内走动,
观看四壁的佛教壁画。或许是殿大而空旷的缘故,讲话的声音发出了
辽远的回响。忽然有一个年轻的和尚走上前来,说道:“不要喧哗,
有僧正在午睡。看一看就请出去吧。”这和尚穿着深色的袈裟,眼眶
很深,颇有达摩相。我们问他的籍贯,回答说河北。不多言。
• 出寺门,我竟有些恍若梦境的感觉。寺外荒凉,几片池塘。塘中却是
残荷,不见花,光有大瓣杂芜的荷叶。身体在那艳阳下出奇地沉静下
来,突然不太觉得热了。
• 我们朝河边走。走了很久,河边的水泥墙忽然不见了,面前是不宽的
一片水域,有小艇停着,船上一位船夫,悠闲而坐,等待摆渡者上船,
然后把他们载向彼岸。可以望见河的对面,丛丛的树影。朋友说,对
岸有一座庵。渐渐有摆渡者过来,背着大捆捕虾的虾笼,沿踏板上了船。
• 而河水,在烈日下闪着光,竟是通体透明。
• 后来就很长时间再没去过扬州。仍然记得那个两三岁时的梦。记得我
固执地在个园里说:“这地方我住过。”记得十多年前高旻寺那顿清
淡的午餐。记得烈日下淡到虚无的河水……一直记得扬州。
• 去年秋天我去德国。到了中部的一个小城镇——马戈的堡。我在地图上
查找它的方位和知识——欧洲最重要的中世纪城市之一,神圣罗马帝国
皇帝奥托一世在大部分的统治时间都居住在那里,死后也葬在那里的
大教堂;在二战时期,它是德国被盟军轰炸毁坏程度仅次于德累斯顿
的第二大城市,美国和苏联的军队占领了该城。在两德没有统一期间,
它归于民主德国,两德统一以后它现在是萨克森州的首府。
• 于我,这个地方和知识都是陌生的。
• 黄昏的时候我们到了,先去看一个德国最古老的哥特式教堂。这个教
堂在二战时被毁坏得非常厉害。德国人后来用一种专门的砖来重建它。
这种砖据说是用特殊材质制成,被雨淋湿以后,这个教堂的墙面就会
呈现一种非常古老的灰黑的颜色。那天我们到达的时候正好教堂的钟
声响起来了,很多的鸟群飞了起来,街上没有人。突然之间,我坐在
黄昏的阴影里,发呆,心悸,惊惧,有什么东西曲折而缓慢地流过我
的心头。
• 故乡。
• 我想到了“故乡”这个词。
• 我突然觉得,“故乡”这个概念其实是很广泛的,有时候并不如同人
们所说的那么狭隘。
• 那天晚上,我梦见了扬州。
                                                • (有删改)
• 1.文章题为“扬州一觉,千年不醒”,可文中却花费不少笔墨写德国
小镇马戈的堡的教堂,请分析作者这样写的原因。
• 解析 作答本题,要从马戈的堡的教堂与扬州的关系入手进行分析。
从文中来看,对于扬州,“我”有这样的感觉——“但这个梦于我却是
无比真实,比很多现实生活更要真切。我固执地记得那个场景”“这
地方我住过”;对于德国小镇马戈的堡的教堂,“我”有这样的感觉—
—“突然之间,我坐在黄昏的阴影里,发呆,心悸,惊惧,有什么东西
曲折而缓慢地流过我的心头”。
•对于这两个地方,作者都是在不熟悉的情况下而有了一种震撼的感觉,
让作者“想到了‘故乡’这个词”,并让作者觉得“‘故乡’这个概
念其实是很广泛的,有时候并不如同人们所说的那么狭隘”,这把“
故乡”的内涵从空间上升到了精神的高度,使文章的内容更为丰富。
• 答案 ①马戈的堡的宁静和历史感与扬州的清静淡雅、甚至荒芜相似,
触动了作者的心弦,深化了作者对“故乡”的理解——故乡不一定是自
己生长的地方,更是广泛意义上的精神上的归依之处。②文章从扬州
写到德国小镇,内容更加丰富。③对马戈的堡的教堂的描写为下文写
“我”对故乡的认识作了铺垫。
• 2.文章以“那天晚上,我梦见了扬州”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
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 解析 作答本题,可从内容、结构、表达效果的角度进行分析。从内
容上来看,“那天晚上,我梦见了扬州”,“梦见了扬州”表达了作
者对扬州的怀念和赞美。从结构上来看,文章开头说“有一个梦,或
者一种现实——它从来未曾被证实,但也似乎永远不被否定”,以梦开
头,又以梦收尾,这让文章首尾圆合。且文章标题是“扬州一觉,千
年不醒”,“千年不醒”之梦与结尾的“梦”形成呼应,结尾点题。
从表达上看,结尾非常简洁,言简而意赅,余味悠长。
• 答案 ①表达了对扬州深深的赞美和憧憬。②以梦开头,又以梦结尾,
首尾呼应,让文章浑然一体。③点题,呼应标题“扬州一觉,千年不
醒”。④简洁干脆,言有尽而意无穷。
课时达标47
  
  文档由机器转码 排版混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请下载原文档
本文档的下载地址为http://www.gaokaotik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017
高三语文资料

写了 1378 篇文章,拥有财富 2762,被 0 人关注

代码测试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高考题库网 www.gaokaotiku.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高考题库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成为第一个吐槽的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京ICP备13053688号-15|高考题库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