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为高考题库的VIP用户

2020版高考语文新素养一轮课件:专题十 论述类文本阅读(总)

标签: 暂无标签
第三部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
       考 纲 下 载
• 《考试大纲》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要求为: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
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
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
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1.理解 B
•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 2.分析综合 C
•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 (2)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 (3)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专题十 论述类文本阅读
高   考   解   读

真   题   体   验
         高考解读
                                       理解词   筛选信    归纳概    论证分    观点
2017年、2018年全    卷别    选文(出处)     类型
国卷“论述类文本                                句      息      括      析    推断
阅读”的3个小题        2018  《历史视域
                                 学术
在考查内容上有侧        全国    中的诸子学                    √             √     √
                                 论文
重。第1题,内容        卷Ⅰ    》
理解题,侧重考查              《“被遗忘
考生筛选并整合文              权”之争:
                2018
中信息的能力,难              大数据时代      学术
                全国                             √             √     √
度相对较小,选项              的数字化记      论文
                卷Ⅱ
多是对文中基本信              忆与隐私边
息的迁移、转换。              界》
                                          理解    筛选   归纳概    论证分    观点
              卷别       选文(出处)       类型
                                          词句    信息     括      析    推断
第2题,论证               《城市社会:文
              2018全                 学术
分析题,侧重               明多样性与命运                     √            √     √
              国卷Ⅲ                   论文
考查考生分析               共同体》
论点、论据和
                     《中国参与国际
论证方法的能
                     气候治理的法律
力,包括提取        2017全                 政论
                     立场和策略:以                     √            √     √
论点、分析论        国卷Ⅰ                    文
                     气候正义为视角
点与论据的关
                     》
系以及分析论
              2017全  《明代青花瓷崛        学术
证手法的运用                                           √            √     √
等。            国卷Ⅱ      起的轨迹》        论文
              2017全
                      《留住乡愁》        时评           √            √     √
              国卷Ⅲ
第3题,观                                    理解   筛选    归纳概    论证   观点
             卷别        选文(出处)       类型
点推断题,                                     词句   信息     括     分析   推断
侧重考查考                《信息化时代人
            2018天津                  学术
生分析概括                的精神困境与文               √    √     √
              卷                     论文
作者在文中                   化救赎》
的观点态度
的能力,选
            2018江苏   《中国建筑的希        学术
项多对文本                                      √    √     √
内容要点作         卷           望》        论文
逻辑推断
      真题体验
• 一、(201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
  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
  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
  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
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
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
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
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
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
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
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
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
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
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
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
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
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
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
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
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
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
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
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
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
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
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
•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
“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
已内含“接着讲”;“接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
“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
                      •(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D.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也是当代思
想的组成部分。
• B.“照着讲”主要指对经典的整理和实证性研究,并发掘历史上思想
家的思想内涵。
• C.“接着讲”主要指接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在新条件下形成
创造性的思想。
• D.不同于以往诸子之学,“新子学”受西方思想影响,脱离了既有思
想演进的过程。
•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
的过程”错,原文第四段的表述是“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
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
•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A.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
的差异。
• B.文章指出理解“新子学”的品格可从两方面入手,并就二者的关系
进行论证。
• C.文章以中西思想交融互动为前提,论证“新子学”“接着讲”的必
要和可能。
• D.文章论证“照着讲”“接着讲”无法分离,是按从逻辑到现实的顺
序推进的。
•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文本的论述中心是
“新子学”,文本详细地阐述了新子学“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
方面的内涵及其辩证关系,中间虽然提及“新子学”是对历史上的诸
子之学的内在继承与发展,但只是笼统地提到历史上的诸子之学,并
未对其特点加以详细阐述,也未将其与“新子学”加以对比,且文章
的目的也并非“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
•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B
• A.对经典进行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与进一步阐发之间,在历史上是互
相隔膜的。
• B.面对中西思想的交融与互动,“新子学”应该同时致力于中国和世
界文化的建构。
• C.“照着讲”内含“接着讲”,虽然能发扬以往的思想,但无助于促
进新思想生成。
• D.“新子学”要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就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
渡到“接着讲”。
•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项,根据全
文内容可知,“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相当于“照着讲”,而“进一
步阐发”相当于“接着讲”;而根据第二段第一句“诸子之学的内在
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可知,“照着讲”
和“接着讲”这两个特性是历史上的诸子之学本身就具备的,所以“
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这一说法错误。C项,“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
成”错,原文第四段中“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表述的是“仅仅停
留在‘照着讲’”的后果。
•而且第四段表示“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互相渗入,“照着讲”
本身已包含了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已包含“接着讲”。
D项,根据文中对“新子学”与世界文化关系的表述以及结尾“‘新子
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一句可以看出,“新子
学”要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照着讲”与“接着讲”这两方面是不
可偏废的,所以选项中“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
’”的说法错误。
• 二、(2018·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 在信息化时代,体能与机械能不再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智能成为发
展的决定性因素和权威性标准,而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广泛运
用则进一步将这种决定性与权威性推向顶峰。
• 信息是什么?通常的意思是音讯消息及其内容和意义。从本质上讲,
信息是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现象,但
是它必须通过主体的主观认知才能被反映和揭示。
•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来看,信息与人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人的意识与
客观世界之间的沟通。客观世界所包含的各种信息通过与人的感官的
相互作用进入人的意识,并在人的大脑中进行加工和处理,被翻译成
人与人之间可以交流的语言再现出来。人类语言成为这种被意识到的
信息存在的唯一载体。因此,信息与人的关系的本质可以表述为,人
是信息的主宰者,信息为人所控制,为人服务。然而,这种关系在信
息化社会遭遇了或正在遭遇颠覆性的挑战。
• 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说,人们,包括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信息化为实
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有了这样的共识,人们放松而理所
当然地沉醉于数字化信息带给我们的奇妙、自由、淋漓的快感。而恰
恰是这种人对信息逐渐形成并且巩固的心理依赖,将信息与人的本质
关系置于了深刻的矛盾之中。
• 如前所述,现实中的信息必须以人类语言作为自己的唯一载体。信息
化时代诞生了一种特殊的语言,这种语言就是用以再现被人脑加工处
理后的信息,并使之能够被认识、被理解、被获取、被保存、被利用
以及被再造的计算机语言。
•计算机语言虽然也是人类创造,并且也逐渐被广泛使用,但是其背后
支撑它的强大的计算机技术却掌握在少部分专业人士手中,公众被远
远地甩到了高科技发展的边缘,他们只能按照少数人事先设定的程序
和规则在仅有的范围内去选择,成为数字化产品的被动接受者。数字
化信息及其技术形态越多地深入到我们的生活,我们就越严密地被少
数人的思维所控制,且这种控制最终会表现为信息对人的控制。
• 现代信息及其技术形态能够广泛参与人类的知觉活动、概念活动甚至
情感性活动,形成对人的智能的精确模拟,这使它得以摆脱对人的依
赖性,成为与人对立的异己力量。这种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是
否意味着,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人及其社会的深刻信息化与人工
智能超越人脑的对信息处理的强大功能,将把人类推向被奴役者的终
极命运?
• 面对网络普及和信息泛滥,我们要从华丽的科技陷阱和繁杂的信息现
象当中超拔出来,确立起人与科技和信息之间主体与对象、控制与被
控制的合理关系。
   • (节选自张志宏《信息化时代人的精神困境与文化救赎》,有删改)
• 4.下列对“信息”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本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
• A.信息通常的意思是音讯消息及其内容和意义,现实中的信息以人类C
语言作为自己的唯一载体。
• B.信息是由主体主观认知反映、揭示出的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
属性。
• C.信息与人的关系实质是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沟通,人的主宰地位
始终不会动摇。
• D.信息通过与人的感官的相互作用进入意识,并被大脑加工处理为可
交流的语言再现出来。
•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人的主宰地位始终
不会动摇”错,原文第三段的表述是“人是信息的主宰者,信息为人
所控制,为人服务。然而,这种关系在信息化社会遭遇了或正在遭遇
颠覆性的挑战”。
• 5.下列表述,符合本文文意的一项是(  )                  B
• A.信息化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共识,所以
人们开始沉醉于数字化信息带来的快感。
• B.计算机语言是一种特殊语言,用以再现由人脑加工处理后的信息,
并使之能够被认识,被理解,被保存,被利用,被再造。
• C.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公众已经完全被掌握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语
言的少数专业人士奴役。
• D.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纵深发展,科学技术与人类最终会形成不可调
和的二元对立格局。
•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项,“信息化
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错,原文第四段的表述是“人们,包括大
多数学者普遍认为信息化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C项,
“公众已经完全被掌握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语言的少数专业人士奴役
”错,原文第五段的表述是“数字化信息及其技术形态越多地深入到
我们的生活,我们就越严密地被少数人的思维所控制”,意思是说公
众在使用数字化产品时,只能按照少数掌握计算机技术的专业人士事
先设定的程序和规则在仅有的范围内去选择,成为被动接受者,没有
自由选择权,并不能武断地说公众已被奴役。
•D项,“科学技术与人类最终会形成不可调和的二元对立格局”错,
根据原文最后一段可知,人类可以从华丽的科技陷阱和繁杂的信息现
象当中超拔出来,确立起人与科技和信息之间主体与对象、控制与被
控制的合理关系,从而避免形成科学技术与人类二元对立的格局。
• 6.下面所列当今现象,不能体现倒数第二段所说“科学技术与人的矛
盾关系”的一项是(  )
                                D
• A.习惯使用电脑打字的人常常感慨,有些字不会写了,有些字写不好
了。
• B.家务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开始进入生活,使很多人逐渐由“不用
干”变成了“不会干”。
• C.智能手机功能越来越多,越来越强大,带给人们方便的同时,也使
一些人患上严重的手机依赖症。
• D.“阿尔法狗”程序战胜顶级围棋大师后,职业棋手们纷纷采用智能
软件辅助训练,提高水平。
•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根据原文可知,
“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是指人本来应该主宰科技,结果却对科
技形成依赖,甚至有最终被科技控制的危险。A、B、C三项体现了这个
观点,而D项体现的不是人对科学技术的依赖,而是人对科学技术的利
用,是人的能动性的表现。
  
  文档由机器转码 排版混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请下载原文档
本文档的下载地址为http://www.gaokaotik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017
高三语文资料

写了 1378 篇文章,拥有财富 2762,被 0 人关注

代码测试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高考题库网 www.gaokaotiku.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高考题库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成为第一个吐槽的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京ICP备13053688号-15|高考题库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