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为高考题库的VIP用户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10第3讲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课件

标签: 暂无标签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 文化传承与理解
专题十 古代诗歌鉴赏
第3讲 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
   选择题(4选1)这一命题形式在注重考查考生对诗歌的全面理解、扩大考点覆盖
面的同时,也降低了试题的难度。选择题和主观题只是题型的区别,考查内容和角
度没有变化。因此,答题时,考生只要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仔细分析、认真比对,
找到命题人设置选项的设误点,就可以顺利作答。
          栏
       目
    导
航              一、命制错误选项的八大设误点
               二、辨析选择题的三大解题步骤
               随 堂 巩 固
                   一、命制错误选项的八大设误点
                     设误点一:诗句意思理解错误
   命题者往往故意曲解某个词语或句子的意思,如望文生义、以今律古等。对此,
考生应在总体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逐字逐句理解诗句。
   (1)古诗中有大量词语为古今异义词,解读时要充分调动积累,联系语境,以求
精确理解。
   (2)注意诗歌的特殊语言现象,注意句式倒装、词语省略等现象,联系语境,梳
理诗句间的语意关系。
训练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野泊对月有感①
                             周 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②近消息,眼中群盗尚纵横。
[注] ①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②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
   下列对本诗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C 
   A.首联承题,上句切合题目“野泊对月”的内容,下句点明了“野泊”之因。“逋
逃”指逃难在外,漂泊无家,点足“野泊”二字。
   B.后人评周莘此诗“最近杜味”。如本诗颔联与杜甫《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
坼,乾坤日夜浮”一联都使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境界开阔,情感悲壮。
   C.“欲问行朝近消息”写自己只身飘零在外,处境悲凉,想知道归期;“眼中群
盗尚纵横”写出了遍地兵荒马乱的情景。
   D.颈联写了酒化成过客之泪如愁绪滴溅,浪花仿佛卷动归乡之心使人暗自惊
叹的内容,与尾联共同表现了“野泊”时所思、所感、所痛。
   解析      C  项,   “  写自己只身飘零在外,处境悲凉,想知道归期                  ”  错,应为     “  写从
一身乱离,想到朝廷迁流不定,由忧一身到忧朝廷,想知道归期”。
                       设误点二:意象意境分析错误
   命题人往往故意曲解诗歌中的意象,故意将诗歌创设的意境随意引申、任意拔
高,考生往往因陶醉于生动优美的表述而忽略对杂糅在正确表述中的错误点的排查。
   (1)深入体味写景句本身,敏锐感知并精确地表达其特点或氛围;
   (2)联系语境,着眼于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切忌孤立地理解诗句。
训练2.(2019·河北承德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九日使君席奉饯卫中丞赴长水①
                             岑 参
                 节使横行西出师,鸣弓擐②甲羽林儿。
                 台上霜风凌草木,军中杀气傍旌旗。
                 预知汉将宣威日,正是胡尘欲灭时。
                 为报使君多泛菊③,更将弦管醉东篱。
[注] ①奉饯:饯行。②擐:穿着。③泛菊:菊花酒。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D 
   A.首联通过“横行”“鸣弓”“擐甲”等词语描绘了出征军队威武雄壮的气概。
   B.在重阳节这一天,州郡长官设下宴席,为即将奔赴边关长水的卫中丞壮行。
   C.颈联借汉将击溃胡人,平定边塞的历史,表达此次出兵边塞必胜的信心。
   D.诗中以霜风吹凌草木渲染了出征前的悲壮气氛,有“风萧萧兮易水寒”之意。

   解析     该题是对诗歌的综合考查,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
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D项,“悲壮气氛,有‘风萧萧兮易水寒’之意”错,本
句写景渲染的是一种威武和杀气。
                       设误点三:技巧手法分析错误
   命题者设置选项时,常常故意混淆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如把动态
说成静态,把比喻说成借代,将借景抒情说成直抒胸臆,等等。有时也把一些常见
的诗歌常识弄混来设置错误选项。
   (1)凡是有表达技巧的选项要特别关注,要慢读细读诗句,找到切实的依据,再
作判断;
   (2)切不可脱离诗句而只看选项,以命题人的理解代替自己的理解,以免被命题
人诱导而选错答案。
   训练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虞美人
                               秦 观[注]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萦                   迴   ,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注] 秦观:“苏门四学士”之一,却不为世所用,一生仕途抑塞。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B 
   A.词的开篇“和露”两个字,让人想到碧桃的枝叶上挂着的晶莹的露珠,把水
灵灵的碧桃呈现在大家面前。
   B.“轻寒细雨情何限”中,寒是“轻寒”,雨是“细雨”,词人以动衬静,写出了
春天风物宜人的特点。
   C.“不道春难管”,跟上一句构成对比,春光是如此美好,但是却不能长留在
人间, 表达了对春光易逝的惋惜之情。
   D.词的最后两句说的是春光易逝,便不免生出为花沉醉痛饮的想法,“只怕”
一句更表达出惜春伤花之意。
   解析 B项,“以动衬静”错,“轻寒”“细雨”无动静相衬。
                       设误点四:思想情感分析错误
   诗歌的情感即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而情感基调是指其思想感情属于哪一
种类型。如李白《静夜思》的情感是对家乡的思念,其感情基调则是悲伤的。又如
李白《望庐山瀑布》的思想感情是对庐山瀑布的赞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其
感情基调则是喜乐赞叹的,其风格是雄浑壮阔的。
   (1)找诗歌中的情感词句来确定诗眼,把握诗歌感情的总基调;
   (2)关注诗歌中的言行描写,体会诗中人物的心理世界,从而准确把握诗歌的思
想感情。
   训练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题目。
                               金陵怀古
                                许 浑
                   玉树①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②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③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④。
   [ 注 ]  ①  玉树:陈后主所制乐曲         《 玉树后庭花     》 。  ② 景阳兵合:公元       589 年,隋
军攻陷金陵,直逼景阳宫外,陈后主束手就擒,陈朝灭亡。③禾黍:出自《诗经》,
周大夫行役过故宗庙宫室之地,看见到处长着禾黍,感伤王都颠覆,因而作了《黍
离》一诗。④洛中:洛阳,洛阳多山。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A.首句从陈后主专事游宴以致亡国的史事说起,以“玉树歌残”点染出陈后主
的悲剧命运,字里行间隐含惋惜之情。
   B.首联第二句一“合”一“空”,前者写隋朝大军的攻势凌厉,兵临城下;后者
写陈的不堪一击,土崩瓦解。
   C.颔联写金陵的衰败景象:六朝以来的英雄已成荒冢,昔日豪华的宫殿也已
是禾黍遍野。作者吊今怀古,触目伤情。
   D.“拂云”写石燕掠雨穿云的形态,“吹浪”表现江豚兴风鼓浪的气势,颈联寄
寓了作者面对历史沧桑变化的感慨。
   解析 A项,“隐含惋惜之情”不正确。
                       设误点五:典故含义分析错误
   生僻的典故一般有注释。正确理解典故须从以下方面入手。
   (1)准确了解典故,是准确理解作品的前提;
   (2)精读作品,在准确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结合全篇内容,找到典故内容与
作品人物、事件的内在联系,找到二者的相似点或者相异点,才能真正理解典故的
作用。
训练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潭 州
                             李商隐
                 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
                 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
                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注]破庙风。
                 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
[注] 承尘:唐代以前,没有天花板,房梁横木之上用遮布挡灰,名曰“承尘”。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B 
   A.“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两句,写诗人傍晚看到潭州官舍里人
去楼空,不禁陷入伤今吊古的情怀之中。第一句由眼前景起,第二句由古今情承,
由今及古,情由景生。
   B.“湘泪浅深滋竹色”一句,传说舜帝南巡,淹死在湘水,他的两个妃子娥皇、
女英在湘水边啼哭,泪洒在竹子上,让竹子润出或浅或深的颜色。诗人借此典故表
达对爱情的忠贞。
   C.“楚歌重叠怨兰丛”一句中,“楚歌”是古代的楚地民歌,这里专指楚国诗人
屈原写的《离骚》《九歌》《九章》等骚体诗;“兰丛”即兰蕙等香草,当属《离骚
》中常见的意象。
   D.李商隐写诗善于用典,喜欢用典说事。本诗连用湘妃、屈原、陶侃、贾谊
四个历史人物,含蓄深挚地表达了情感,使其产生了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解析     选  B  项,   “ 诗人借此典故表达对爱情的忠贞             ”  错,诗人借湘妃之        “ 泪  ” 隐晦
曲折地表达自己的幽怨哀伤之情。
                       设误点六:主旨意图分析错误
   在解读作品时,望文生义、断章取义、浮于表面、主观臆断、无中生有、脱离
语境任意阐发、模式化理解,都会使主旨意图的理解出现偏差。作品的注释,诗前
的小序,甚至标题,都是解读作品的重要信息,一定要认真审读,仔细分析,不可
忽视。
   训练6.(2019·河北邯郸调研)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临江仙
                                辛弃疾
   老去浑身无着处①,天教只住山林。百年光景百年心。更欢须叹息,无病也呻
吟。
   试向浮瓜沉李②处,清风散发披襟。莫嫌浅后③更频斟。要他诗句好,须是酒杯
深。
   [   注   ]    ①   老去句:语本苏拭         《   豆粥诗     》    “  我老此身无着处,卖书来问东家住。
”②浮瓜沉李:语本魏文帝《与吴质书》“浮甘瓜于淸泉,沉朱李于寒水”。后以“
浮瓜沉李”形容夏天消暑行乐生活。③后:略似今日口语中“啊”。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D 
   A.开篇点明自己年老体衰,闲居山林,奠定全篇基调;“无着处”,正话反说。
   B.两个“百年”间隔反复,照应上文之“老去”,寓示自己一辈子被荒废。
   C.本词语言明白如话,笔调轻松,言浅意丰,令人寻味不已,一些语句成为
成语。
   D.结尾化用杜甫 “李白斗酒诗百篇”,表达了词人要向李白学习写诗的愿望。

   解析 D项,“表达了词人要向李白学习写诗的愿望”这一表述不当。
                       设误点七:语言风格分析错误
   风格就大处而言,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之分。从诗词曲的总体风格来讲有诗
庄、词媚、曲谐(俗)之说,词又有豪放和婉约之别。常将诗歌的语言风格(特点)界定
错误,比如将“清新明快”错设为“沉郁委婉”等。
   (1)语言特点:清新、朴素、雅致、平实、华丽、绚丽、幽默、活泼、诙谐、庄
重、简约、简洁、精练、精当、生动、凝练、洗练、含蓄、明快、通俗、口语化、
明白如话等。
   (2)风格特点:豪放、雄奇、沉郁、直率、婉约、婉转、风趣、工丽;苍凉雄健、
委婉蕴藉、飘逸洒脱、苍凉悲壮、缠绵悱恻、情真意切、气势雄壮、自然流畅、忧
郁激愤、沉郁顿挫、清新典雅、婉约凄切、新鲜活泼、气势磅礴、奇特新颖、平白
清新、语淡情浓等。
   训练7.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玉楼春
                               [宋]欧阳修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①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②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③。[
注 ]  ① 鱼沉:古人有鱼雁传书之说。鱼沉,谓无人传信。                  ② 欹:倚、依。      ③ 烬:火
烧剩余之物,此指灯芯。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D 
   A.作者在开头两句直抒胸臆,“触目凄凉多少闷”写出了无处不在的凄凉与烦
闷。
   B.“渐行渐远渐无书”,三个“渐”字将思妇的想象意念从近处逐渐推向远处,
仿佛去追寻爱人的足迹。
   C.五、六句从听觉角度描写了风竹之声,借以诉离怨别恨,尤其“敲”字极富
神韵,动人心魄。
   D.本词笔调细腻委婉,语言典雅,情感奔放;境界哀怨缠绵,清疏蕴藉,雅
俗兼备。
   解析 选D项,“语言典雅,情感奔放”错,应是“语言浅白,感情质朴”。
                       设误点八:人物形象分析错误
   在选项中对人物形象分析有误,一是形象特点分析有误,二是塑造人物的手法
有误。判断此选项可从以下方面展开:
   (1)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细节描写中剖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2)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周围景物等。
   (3)要知人论世,关注背景;要特别注意作者及其经历、注释、题目等;要注意
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但不能任意拔高。在此基础上明确人物形象及其特征、
典型意义。
   (4)人物描写的方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训练8.(2019·福建泉州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赠黔南贾使君①
                                黄庭坚
                    绿发将军领百蛮, 横戈得句一开颜。
                    少年圯下传书客,老去崆峒②问道山。
                    春入莺花空自笑, 秋成梨枣为谁攀。
                    何时定作风光主, 待得征西鼓吹还。
   [  注  ]   ①  贾使君奉命征西之际,诗人以此诗相赠。贾使君,时任黔南知州。                          ②
崆峒,道教名山。贾使君在崆峒山下有园林。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A.首句“绿发”犹言“黑发”,此时的贾使君统领百蛮之地,可谓年少得志,功
成名就。
   B.第二句描写贾使君横持长戈、即兴赋诗,塑造了文武双全、意气风发的将
军形象。
   C.第三句运用张良圯下得授兵书的典故,意在赞许贾使君熟读兵书,富有军
事才干。
   D.尾联通过设问,在何时做故园风景主人的问答中,表达对贾使君征西成功
的期许。
   解析 强调贾使君威武豪迈,英姿飒爽,不能说明此时贾使君年少。
                二、辨析选择题的三大解题步骤
[典例示范]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题目。
                             柳 堤
                             金 銮
                     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
                     十里笼晴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
                     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一、二句点题,写“春江”暗含江边之“堤”,写“密树”点出堤上之“柳”。
   B.三、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五、六句写雨天的动景,以静写动,借静衬
动。
   C.三、四句中“十里”承“春江”,写堤长;“千条”承“密树”,状柳茂。
   D.“啼莺”“飞燕”“风暖”“落花”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暮春时节的美丽景色。
   [解题指导] 
     春天江水慢慢流,快要漫到岸上啦。堤上柳树真茂密,莺鸟雀儿叫喳喳。放眼苑囿有十
读懂   里,处处笼着新柳绿。千条万条迎风摆,故营遮在枝叶里。细雨蒙蒙带着香,燕子如梭
诗歌   飞来去。暖风拂面多惬意,花瓣轻轻落身际。堤上烟柳真美啊,折柳寄意多情趣。想折
     就随意折去,明年新芽还生出。
                 一、二句点题,写“春江”暗含江边之“堤”,写“密树”点出                          理解
            A项
                 堤上之“柳”                                                正确
                 三、四句写柳,不是写柳堤晴日;第五句中的“雨”“飞燕”是动
                                                                       理解
            B项   景,第六句“风暖落花轻”写的是晴天景色,“风”“落花”
                                                                       错误
推敲    逐一         是动景。这些是动静结合,不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
比对    比对
                 三、四句中“十里”承“春江”,写堤长;“千条”承“密树”,                         理解
            C项
                 状柳茂                                                   正确
                 “啼莺”“飞燕”“风暖”“落花”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暮春时                           理解
            D项
                 节的美丽景色                                                正确
综合    综合
                    题干要求选不正确的一项,综合比较选项,可知答案为B项
比对    排除
训练9.(2019·河北唐山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泊水村①
                             陆 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②,诸君何至泣新亭③。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 注 ] ① 诗人闲居山阴时,于淳熙九年           (1182) 秋写作了此诗。     ② “ 绝大漠  ” ,典出
《汉书·卫将军骠骑列传》,是汉武帝表彰霍去病之语。③“泣新亭”,典出《世说
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集会饮宴。”周侯中坐而叹:“
风景不殊,正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同戮力王室,
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D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诗人退居乡野、久离疆场、无缘抗敌的落寞怅惘。“羽箭
久凋零”,足见其闲居的郁闷。
   B.第二句使用典故感叹“敌未灭,大功未成”的失落,抒发诗人壮志未酬的情
怀,为全诗奠定了悲愁的基调。
   C.诗人借“泣新亭”的典故,表达了对那些在国家山河破碎之际或醉生梦死或
懦弱昏庸的大小官员的不满。
   D.尾联写诗人闲泊水村,卧听新雁落在荒寒的汀州上,景象闲静,既点明了
诗的题面,又借景抒情、以景结情。
   解析 D项,“景象闲静”错误,选项对诗中的意象特点分析错误,从诗中来看,
尾联“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诗中说写的是眼前自己闲泊水村的寂寥
景象,所看到的是荒寒的汀州上的新雁,叫人潸然落泪,“景象”应是“寂寥”的。

  
  文档由机器转码 排版混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请下载原文档
本文档的下载地址为http://www.gaokaotik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017
高三语文资料

写了 1378 篇文章,拥有财富 2762,被 0 人关注

代码测试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高考题库网 www.gaokaotiku.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高考题库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成为第一个吐槽的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京ICP备13053688号-15|高考题库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