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古诗浅赏
晚秋登城北门
陆游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
【注】此诗写于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九月四川成都,当时诗人由南郑前线调到后方,闲居成都,在此领祠禄。杜陵:本指长安,此处借指汴京。梁州:古梁州州治在汉中,南宋西北边境上的重要关塞南郑、大散关皆在此地,诗人过去曾在这里驻守。
【翻译】
一幅头巾,一根藜杖,深秋傍晚独登上城北门楼;西风卷地,百草凋零,满眼秋色勾起我满腹烦愁。一点烽火,报传着大散关口的敌情战况,两行雁阵,带来了长安杜陵的秋意浓厚。眼望破碎的山河呵,常令人心中不安频频搔首;想起身世的安危呵,倚楼间百感交集涌上心头。如今,已不再是当年横戈马上,军中赋诗的光景,可时时刻刻魂绕梦萦的,仍是那古时的梁州!
【鉴赏】
这首诗主要是诗人登城所见所想,叙事与抒情的结合是这首诗最大的特色。头两句叙出游地点、时间及感受,点明题旨。第二联抒写自己远望烽火、仰观雁阵所兴起的失地之愁。第三联由失地而想到国家的命运与自身的遭际。最后一联写自己对“横槊赋诗”往事的追忆和壮志难酬的悲哀痛苦。全诗以诗人之“愁”贯穿全篇,感情激愤,意想沉痛,爱国热情跃然纸上。
首句“幅巾藜杖北城头”,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的装束和出游的地点,反映了他当时闲散的生活,无拘无束和日就衰颓的情况。“卷地西风满眼愁”是写诗人当时的感受。当诗人登上北城门楼时,首先感到的是卷地的西风。“西风”是秋天的象征,“卷地”,生动形容了风势猛烈。时序已近深秋,西风劲吹,百草摧折,寒气袭人,四野呈现出一片肃杀景象。当这种萧条凄凉景象映入诗人眼帘时,愁绪不免袭上心来。“满眼愁”,正是写与外物相接而起的悲愁。但诗人在登楼前内心已自不欢,只有心怀悲愁的人,外界景物才会引起愁绪。所以与其说是“满眼愁”,勿宁说是“满怀愁”。“满眼愁”在这里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而“愁”字可以说是诗眼。它既凝聚着诗人当时整个思想感情,全诗又从这里生发开来。这句诗在这里起到了点题的作用。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这两句是写对边境情况的忧虑和对关中国土的怀念。大散关是南宋西北边境上的重要关塞,诗人过去曾在那里驻守过,今天登楼远望从那里传来的烽烟,说明边境上发生紧急情况。作为一个积极主张抗金的诗人,必会感到深切的关注和无穷的忧虑。这恐伯是诗人所愁之一。深秋来临,北地天寒,鸿雁南飞,带来了“杜陵秋”的信息。古代有鸿传书的典故。陆游身在西南地区的成都,常盼望从北方传来好消息。但这次看到鸿雁传来的却是“杜陵秋”。“杜陵秋”三字,寄寓着诗人对关中失地的关怀,对故都沦陷的怀念之情。远望烽火,仰视雁阵,想到岁月空逝,兴复无期,不觉愁绪万千,涌上心头。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这联诗句,抒发了诗人的忧国深情。作者在此发问:国家可兴亦可废,而谁是兴国的英雄?时代可安亦可危,谁又是转危为安、扭转乾坤的豪杰?山河兴废难料,身世安危未卜,瞻望前途,令作者搔首不安,愁肠百结。再看,自己投闲置散,报国无门,只能倚楼而叹了。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这—联既承前意,又总结全诗。“横槊赋诗”,语出元振稹《唐故捡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其后苏拭在《前赤壁赋》中也曾写过“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横槊赋诗”在这里借指乾道八年(1172年)陆游于南郑任四川宣抚使幕府职时在军中作诗事,他经常怀念的,正是“铁马秋风大散关”的戎马生涯,而现在这些已成往事。“非复昔”三字包含着很多感慨。诗人虽然离开南郑已有五年之久,但金戈铁马,魂绕古梁州”,正是报国心志的抒发,诗虽结束,而余韵悠长。
这首诗边记事边抒情,层次清楚,感情激愤,爱国热情跃然纸上。此外,如语言的形象,对仗的工整,也是此篇的艺术特点。 [1] [2] [4]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诗的第一句描述了诗人的装束和出游的地点,反映了他当时闲居的生活和身体日渐衰颓的情况。
B.“两行雁带杜陵秋”,诗人希望鸿雁能将自己的思情带回故乡,寄寓着诗人对关中、故都的怀恋之情。
C.“横槊赋诗非复昔”,“横槊赋诗”指作者驻守边地军中吟诗之事,“非复昔”感慨良多,铁马往事仍萦怀。
D.“梦魂犹绕古梁州”,诗人经常怀念曾经的戎马生涯, “魂牵梦萦”正是其收复失土、报国心志的抒发。
解析:B 鸿雁将秋来的消息传来,非将思情带回故乡;
2.本诗以“愁”字为线索,贯穿全篇。请简要赏析。(6分)
①首联描述自身日渐衰颓,满眼西风凄凉之景,奠定全诗感情基调:愁;
②颔联描述远望边地烽火,仰观失地飞鸿,愁;
③颈联感叹故都沦陷、山河兴废(国家安危),前途未卜,愁;
④尾联追忆“横槊赋诗”,生壮志难酬之悲,收束全诗,愁味悠长。
(每答出一点给l 分,答出四点给满分)
http://www.ks5u.com/ - #二.古文积累
崔枢应进士,客居汴半岁,与海贾同止。其人得疾既笃,谓崔曰:“荷君见顾,不以外夷见忽。今疾势不起,番人重土殡,脱殁,君能终始之否?”崔许之。曰:“某有一珠,价万缗,得之能蹈火赴水,实至宝也。敢以奉君。”崔受之,曰:“吾一进士,巡州邑以自给,奈何忽蓄异宝?”伺无人,置于柩中,瘗于阡陌。后一年,崔游丐毫州,闻番人有自南来寻故夫,并勘珠所在,陈于公府,且言珠必崔秀才所有也。乃于亳来追捕,崔曰:“傥窀穸不为盗所发,珠必无他。”遂剖棺得其珠。【重点字词】
①笃,病重②荷,承蒙③见顾:见,加在动词前表示对他人动作行为的承受,译为“自己”、“我”;见顾,照顾我④见忽,忽视自己⑤脱,如果⑥敢,冒昧的⑦伺,等到⑧柩,棺材⑨瘗,埋葬
⑩勘,调查傥,假如窀穸,坟墓
【译文】
崔枢在准备考进士时,离家住在汴梁半年,和一个海商同住在一起。海商病重,对崔枢说:“承蒙您照顾我,不因我是外族人而轻视我,现在我病得一定活不成了,我们外族人重视土葬,倘若我死了,您能对我有始有终吗?”海商说:“我有一颗珍珠,价值万贯。谁得到它,可凭它辟火辟水,能在火里走水上行,实在是一种至宝。恕我冒昧,把它送给您。”崔抠接受了。崔枢找个没人的时候,把它放在了棺材里,把海商埋在了路旁。一年以后,崔枢到亳州游学谋生,听说有一个外族女人从南方来寻找原来的丈夫,并且查找珍珠的下落,已经告了宫,说是珍珠必定为崔秀才所有了。于是官方派人来亳州追捕崔枢。崔枢说:“假若墓穴不被贼挖开,珍珠一定没其他问题。”于是打开棺材,果然找到了珍珠。
三.成语积累
1.最近到沿海地区,虽然只是浮光掠影地看看,但那里的变化,却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浮光掠影:水面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比喻观察不细致,没有深的印象;又指文章言论的肤浅,无真知实学比喻印象不深刻。运用错误
2.他把相敬如宾当作与朋友交往的一条起码原则,但在生活中他却常常得不到别人的尊敬,他为之很苦恼。
相敬如宾:相处如待宾客。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对象不当
3.王军和李刚是男篮的主力队员,他们既是同乡又是同学,两小无猜,在场上配合得非常好。
两小无猜:谓男孩女孩天真无邪,一起玩耍,没有嫌猜。对象不当
4.今年1月4日,武汉商场黄金柜台发生一起震撼人心的持枪抢劫案。
震撼人心:是“使人受到很大的震动或教育”属褒义词,应改为“骇人听闻”。
5. 老王总是心直口快,党同伐异,对有缺点的同志总是一针见血地指出。
党同伐异:是“跟自己意见相同的就袒护,跟自己已经不同就加以攻击”。不合语境
4、文化常识积累
【“大”字一族】尊称对方或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大伯:除了指伯父外,也可尊称年长的男人;大哥:可尊称与自己年龄相仿的男人;大姐:可尊称女性朋友或熟人;大妈、大娘:尊称年长的妇女;大爷:尊称年长的男子;大人(多用于书信):称长辈;大驾:称对方;大师傅:尊称和尚;大名:称对方的名字;大庆:称老年人的寿辰;大作:称对方的著作;大札:称对方的书信。
【“敬”字一族】用于自己的行动涉及别人。如敬告:告诉;敬贺:祝贺;敬候:等候;敬礼(用于书信结尾):表示恭敬;敬请:请;敬佩:敬重佩服;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
【“请”字一族】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如请问:用于请求对方回答问题;请坐:请求对方坐下;请进:请对方进来。
【“屈”字一族】如屈驾(多用于邀请人):委屈大驾;屈就(多用于请人担任职务):委屈就任;屈居:委屈地处于(较低的地位);屈尊:降低身份俯就。
【“光”字一族】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如光顾(多用于商家欢迎顾客):称客人来到;光临:称宾客到来。
【“俯”字一族】公文书信中用来称对方对自己的行动。如俯察:称对方或上级对自己理解;俯就:用于请对方同意担任职务;俯念:称对方或上级体念;俯允:称对方或上级允许。
【“华”字一族】称对方的有关事物。如华诞:称对方生日;华堂:称对方的房屋;华翰:称对方的书信;华宗:称人同姓。
【“老”字一族】用来尊称别人,有时特指老年人。如老伯、老大爷、老太爷:可尊称老年男子;老前辈:尊称同行里年纪较大、资格较老、经验较丰富的人;老兄:尊称男性朋友;老总:现代尊称领导人(多和姓连用)。
【“叨”字一族】如叨光(受到好处,表示感谢):沾光;叨教(受到指教,表示感谢):领教;叨扰(受到款待,表示感谢):打扰。
【重点摘记】
本文档的下载地址为http://www.gaokaotik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848&extr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