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命 题 分 析
1.古文翻译可以有两种考查方式:一种是将文句翻译出来让考生做出判断,另一种是让考生直接翻译句子。以后一种为主要考查形式。分值方面全国卷近几年稳定在10分。可见,近几年这一考点还将会是考查重点。
2.命题者在设计题目时,往往注重考查以下因素:一是成为理解句子关键或难点的若干常用实词,以一词多义、古今异义为主;二是句中往往有词类活用现象;三是往往存在文言特殊句式;四是句子往往具有鲜明的语气特点;五是有时句子还会使用一些修辞手法。
走 进 高 考 【P】
(2017·江苏)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汪容甫先生行状
王引之
先生名中,字容甫,江都人。少孤,好学。贫不能购书,助书贾鬻书于市,因遍读经史百家,过目成诵。年二十,应提学试,试《射雁赋》第一,补附学生,诗古文词日益进。仪征盐船阨于火,焚死无算,先生为《哀盐船文》,杭编修世骏序之,以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由是名大显。当世通儒如朱学士筠、卢学士文弨,见先生所撰,咸叹赏以为奇才。
年二十九,始颛治经术。谢侍郎墉提学江左,特取先生为拔贡生。每试,别为一榜,列名诸生前。侍郎尝谓人曰:“予之先容甫,以爵也;若以学,则予于容甫当北面矣。”其见重如此。朱文正公提学浙江,先生望谒,答述扬州割据之迹、死节之人,作《广陵对》三千言,博综古今,天下奇文字也。毕尚书沅总督湖广,招来文学之士。先生往就之,为撰《黄鹤楼铭》,歙程孝廉方正瑶田书石,嘉定钱通判坫篆额,时人以为“三绝”。
先生于六经、子、史以及词章、金石之学,罔不综览。乃博考三代典礼,至于文字训诂、名物象数,益以论撰之文,为《述学》内外篇。又深于《春秋》之学,著《春秋述义》,识议超卓,论者谓唐以下所未有。为文根柢经、史,陶冶汉、魏,不沿欧、曾、王、苏之派,而取则于古,故卓然成一家言。
性质直,不饰容止,疾当时所为阴阳拘忌、释老神怪之说,斥之不遗余力。而遇一行之美、一文一诗之善,则称之不置。事母以孝闻,贫无菽水,则卖文以养,左右服劳,不辞烦辱。其于知友故旧殁后衰落,相存问过于生前,盖其性之笃厚然也。年五十一,卒于杭州西湖之上。
先生,家大人之所推服也。其学其行,窃闻于趋庭之日久矣。而先生于予所说《尚书》训诂,极奖励,以为可读父书,则又有知己之感焉。虽不能文,尚欲扬榷而陈之,以告后之君子。
(选自《王文简公文集》,有删节)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之先容甫,以爵也;若以学,则予于容甫当北面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于知友故旧殁后衰落,相存问过于生前,盖其性之笃厚然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讲评】(1)我超过容甫,是凭借官位;如果论学问,那么我应以容甫为老师。[关键点:先,超过;以(第一个),凭借;北面,老师。]
(2)他对那些老友旧交去世后家道衰落的,关心慰问超过生前,因为他的本性就是这样忠实厚道啊!(关键点:殁,去世;存问,关心慰问;笃厚,忠实厚道。)
附:参考译文
先生名中,字容甫,江都人。从小失去父亲,爱好学习。因为贫穷不能买书,帮助书商在市场卖书,于是读完了经史百家之书,看过就能背诵。二十岁,参加提学试,以《射雁赋》考取第一,补附学生员,诗词古文每天有进步。仪征县的盐船失火,烧死的人难以计算,先生作了《哀盐船文》,编修杭世骏为之作序,认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因此名声大显。当代的儒学大师如朱筠,卢文弨,见先生写的这篇文章,都感叹赞赏认为他是奇才。
二十九岁时,才专门研究经术。侍郎谢墉担任江左提学的时候,特意录取先生为拔贡生。每次考试,另为一榜,名列各位考生之首。谢墉曾经对别人说:“我超过容甫,是凭借官位;如果论学问,那么我应以容甫为老师。”他就像这样被看重。朱文正到浙江做提学使,先生去拜见,回答陈述扬州割据之事迹、为气节而死的人,做《广陵对》三千字,博综古今,堪称天下的奇文。尚书毕沅任湖广总督,招徕文学之士。先生去投奔他,写了《黄鹤楼铭》,歙县孝廉程方正把文章书写在石头上,嘉定通判钱坫在碑额上进行刻篆,当时的人们认为这是“三绝”。
先生对于六经、子、史以及词章、金石之学,都有阅读。于是广泛地考证夏商周三代的制度礼仪,至于文字训诂、名物象数,加上自己论述道理的篇章,写了《述学》内外篇。又深通《春秋》之学,写了《春秋述义》,见识观点都很卓越,评论的人说唐以后再也没有人比得过他。写文章根植于经、史,受汉、魏文学的影响,没有沿袭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轼的文学风格,而取法古人,因此高远特立,自成一家。
先生性格正直质朴,不修饰容貌,痛恨当时流行的阴阳禁忌、佛道神怪之说,不遗余力地批判排斥它们。如果遇到好的文句,却不吝啬地称赞。侍奉母亲以孝顺闻名,贫穷没有饭吃,就卖文章供养母亲,在母亲身边伺候,不辞辛苦。他对那些老友旧交去世后家道衰落的,关心慰问超过生前,因为他的本性就是这样忠实厚道啊!五十一岁时,在杭州西湖去世。
先生是家父所推重佩服的人。他的学问和品行,我从父亲的教诲中听说已经很久了。先生对于我所写的《尚书》训诂,大为奖励,认为可以读父辈的书籍,又有知己之感啊。虽然不擅长写文章,却还是想约略举其大概、扼要进行论述,来告诫后世的君子。
考 点 探 究 【P】
考纲在线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2.理解 B
(5)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简要解读
文言文翻译是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一直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重点。从2002年开始,文言文段落或句子的翻译已成为文言文阅读的必考内容,而且逐渐由客观题发展为主观题。多年来,高考翻译题均要求考生采用直译的方式,只有在确实难以直译的情况下才酌情采用意译。要求将原文逐字逐句落实到译文中去,尽量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尽可能保持一致。
高考文言文翻译主观题考查的固然是对全句的翻译,但命题者对文句的设定是独具慧眼的,他们总是选择那些带有关键词语和重要语法现象的文句来让考生翻译,并将其设定为高考阅卷的采分点。这些关键词语和语法现象主要包括:带有多义、古今异义、通假等现象的实词,重要虚词;涉及判断、被动、宾语前置、成分省略、词类活用等现象的句子。这就意味着我们应在这些方面下功夫,掌握中学阶段所学过的文言基础知识,熟悉教材,以达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
同时,文言文翻译一般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以直译为主,把句意理解和语言表达结合起来考查。考生复习时,应适当动笔,提高表达的准确性。
夯 实 基 础 【P】
一、基本原则
1.“信”(直译为主,字字落实)
所谓“信”,就是“真实”。要求译文忠实于原文,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意思。
2.“达”(意译为辅,文从句顺)
所谓“达”,就是“通达”。要求译文通顺明白,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
3.“雅”(锤炼表达,生动传神)
所谓“雅”,就是“典雅”。侧重于译文本身的锤炼,要求译文选词精准生动,甚至能再现原文的文采神韵。
这三个方面,高考的要求着重在前两个方面,尤其注重第一个方面“信”,也就是对原文的准确理解。因此考场翻译的基本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语言畅达”。
二、翻译技巧
(一)直译
1.换
即替换法。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如: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诸葛亮《出师表》)
例①,这里的“卑鄙”应替换为“地位低、见识浅”。文言文中还有一些特称词语,即各个领域中的习惯用语,如“下车”“乞骸骨”“除”“拜”“左迁”,表时间、年龄、风俗的称谓等,翻译时也要换成现在的说法。
②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诗经·氓》)
例②,“总角”,男女幼童的头发扎成两个髻如羊角,是幼儿的特定称谓。翻译时要将“总角”换成“幼儿”。
③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轼《赤壁赋》)
例③,“既望”为农历每月十六。翻译时就应换成现代的说法。
④履至尊而制六合。(贾谊《过秦论》)
例④,“六合”,本来是“指上下和东南西北四方”,但翻译时要更换为“整个天下”。
⑤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贾谊《过秦论》)
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第⑤、⑥两例,“藩篱”是比喻修辞,应换译为“边防”。“庙堂”本指“庙宇”,这里比喻“朝廷”,应该替换。
文言句子中还有不少的修辞格。翻译时一般采用更换的方法。诸如此类的还有“萧墙”“黔首”“阡陌”“七庙”“万乘”“神器”“垂拱”“弱冠”等。
2.补
即增补法。原句中有省略或古今用词不同的地方,可根据现代汉语的词语和语法增加或补充一些成分,使译文显豁通顺。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单音实词增补成双音实词。
因古人多用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多用双音节词,翻译时,用与文言词语相同或相近的现代汉语词语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补成双音节词。如:
①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译:项王就接受了玉璧,把它放置在座位上。
例①,“受”“璧”“置”“坐”,分别应译为“接受”“玉璧”“放置”“座位”。
②内自量无械器以应二敌,即奉国而归齐矣。(2016·北京)
译:(衡山之君)心里估量没有武器来应对两个敌国,就带领全国归顺齐国了。
例②,“量”“应”“归”分别译为“估量”“应对”“归顺”。
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陶渊明《桃花源记》)
译: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例③,“妻子”在这里就要拆分并补充为“妻子儿女”。
④极陈时弊十事,语多斥权幸,权幸益深嫉之。(2016·全国卷Ⅲ)
译:极力奏陈其时社会弊病十件事,话语多指斥受宠的权贵,权贵更加痛恨他。
例④,“极”“陈”“弊”“语”“斥”都可补为双音节词,译为“极力”“陈述”“弊病”“话语”“指斥”。
(2)增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或分句。
文言文中常常承前、蒙后省略句子成分,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补出来。如:
①问之,(耻学者)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韩愈《师说》)
例①,这里“则曰”的前面,承前省略了主语,翻译时要补出。根据上下文,这里省略的应是“那些耻笑别人学习的人”。
②以(之)为轮。(《荀子·劝学》)
例②,这里介词“以”的后面省略了宾语,翻译时应该补上。即“以(之)为轮”。文言文中省略动词宾语和介词宾语的情况十分普遍,要结合前后文分析,看省略的宾语指代的是什么,在翻译时补出。
③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例③,这个句子,根据前后文理解,应省略了一个分句,指的是“力足以至”的人却没有至,所以“人讥己悔”。故在翻译时应补出“而不至”之类的分句。
④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例④,谓语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本例后一分句承前省略了谓语“择”,在译成现代汉语时,一定要补译出来。
⑤沛公军(于)霸上。(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⑥赐之(以)彘肩。(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例⑤、⑥,分别在“军”和“之”后省略了“于”和“以”。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翻译时根据具体情况补出。
(3)数词后面增加有关的量词、分数的词语。
古汉语中,多数情况下,数量、分数等表示的方法和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差别,不用量词和表分数的词语,在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补出。如表物量,可补“个”“只”“把”等,如表动量则补“次”“回”等。如:
①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项脊轩志》)
例①,“四”是数词,用在动词前面,要补出与动作有关的量词“次”。
②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李密《陈情表》)
例②,“九十有六”后添加量词“岁”,译为符合现代汉语规范的“九十六岁”。
③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译:大概我走到的地方,比起那些喜欢游览的人到的地方,还不及人家的十分之一。
例③,“十一”是分数,“十分之一”。
3.调
即移位法。由于古今语法的演变,有的句型表达方式古今不同,翻译时,应按现代的语法习惯调整。主要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介宾短语后置等。如:
(1)主谓倒置。
主语后说的情况,多用于感叹句或疑问句。如:
①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刘向《晏子治东阿》)
译:你治理东阿是很好的啊!
②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愚公移山》)
译:你不聪明也太厉害了!
以上两例都是主谓倒装句,“子之治东阿”“汝之不惠”是主语,“甚善矣”“甚矣”是谓语。翻译时应调整顺序,主语在前,谓语在后。
(2)宾语前置。
有多种情况,都应用现代汉语的说法,先说谓语或介词,再说宾语。最值得注意的是用“之”“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的句子。翻译时按现代汉语的结构调整。助词“之”“是”不译。如: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
译:不懂得句读,不能解除疑惑。
例①,这是一个宾语前置句,按现代汉语的表达,顺序为“不知句读,不解惑”。“之”是助词,帮助使宾语前置,不译。
②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译:晋国有什么满足的?
例②,“何厌之有”,翻译时将“何厌”放到“有”的后面,即“有何厌”。“之”是助词,帮助使宾语前置,不译。
③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2015·全国卷Ⅰ)
译:金人虽然没有索取我,我却应该与太子同去,求见两名首领当面指责他们,或许还有可能成功。
例③,翻译时将宾语“吾”放到动词“索”的后面,译为“索取我”。
(3)定语后置。
借“之”和“者”使定语后置,常用“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结构。翻译时调整顺序。如: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
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
例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即“利之爪牙,强之筋骨”。翻译时把“利”放到中心词“爪牙”的前面。
②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找可以出使回复秦国的人,没找到。
例②,“可使报秦”是修饰“人”的,即“可使报秦之人”。翻译时把定语“可使报秦”放到中心词“人”的前面。
③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苏轼《赤壁赋》)
译:有一个吹洞箫的客人,合着节拍应和。
例③,“有吹洞箫者”修饰“客”,翻译时把“有吹洞箫者”放到中心词“客”的前面。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宾语前置和定语后置均可用“之”作助词,容易混淆。区别的办法是:宾语前置的“之”前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宾语),“之”后是动词(谓语);定语后置的“之”的前面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中心词),但“之”的后面一定是形容词或能充当定语的词或词组。二者结构如下:
宾语前置句:句读(名词,作宾语)之不知(动词),惑之不解
不懂得句读,不能解除疑惑
定语后置句:蚓无爪牙(名词,中心词)之利(形容词),筋骨之强
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
(4)介宾短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宾短语后置非常普遍,按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从它们所处的位置来讲,叫补语。但从内容上讲,它们有时作状语。翻译时要提到动词前面。如:
①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译:不受时俗限制(影响),向我学习。
②多于南亩之农夫。(杜牧《阿房宫赋》)
译:比田里的农夫还多。
③徘徊于斗牛之间。(苏轼《赤壁赋》)
译: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
也可译为:徘徊在斗宿和牛宿之间。
④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译:项伯暗地里会见张良,把事情全部告诉了他。
在上面的例①、例②、例④中,“于时”“于余”“于南亩”“以事”翻译时就一定要放到动词“拘”“学”“多”“告”前作状语,但有时,有些短语可置于动词之前作状语,也可以不调,仍放在动词后面作补语,如例③。
(5)文言文中,用于修饰动词的数词,有时置于动词之前作状语,而现代汉语中常常置于动词之后作补语。有时在文言文中,数词置于动词之后作补语,而现代汉语则置于动词之前作状语。如:
①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译:良马跳跃一次,不能超过十步;劣马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地走。
例①,句中“一”译为“一次”,“十”译为“十天”并放到“跃”和“驾”的后面。
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在这种情况下,秦王很不高兴,为赵王敲了一下瓦罐。
例②,句中“一”译为“一下”,并放到谓语“击”的后面。
以上两例中,例①如果按原文的顺序翻译为“良马一跳”。例②译为“替赵王一敲瓦罐”,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的习惯。应该在数词后加上量词,并放到谓语之后。
③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苏洵《六国论》)
译: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连续打败了它。
例③,“再”译为“两次”,并放到谓语“击”的前面。
④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
译:再三举起他佩带的玉来暗示项王。
例④,“三”译为“再三”,并放到谓语“举”的前面。
以上两例中,例③如果按原文的顺序翻译为“攻打赵国再次”,例④译为“举起……暗示项王再三”,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应放在谓语之前。
4.留
即保留法。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如:
①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译:至和元年七月某一天,临川王安石记下此文。
例①,“至和元年”是年号,“临川”是地名,翻译时应该保留。
②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贾谊《过秦论》)
译: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这些人沟通他们的意见。
例②,“齐明、周最”等均为人名,应该保留。
③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译:褒禅山也称它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开始在山麓筑屋定居,死后又葬在这里。
例③,“褒禅山”“华山”为地名,“唐”为朝代名,“慧褒”为人名,翻译时要保留。
5.删
即删削法。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或累赘,翻译时可删削。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如: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
例①,“之”为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在意义,故翻译时应略去。
②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
例②,“作息”为偏义复词,义偏向“作”,故“息”应该不译。
③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例③,“其”是助词,无实在意义,不译。
④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苏洵《六国论》)
例④,“夫”是句首发语助词,表示要发议论,无实在意义,舍去不译。
⑤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陶渊明《桃花源记》)
例⑤,“仿佛”与“若”同义,翻译时只取一个词,译为“好像”“仿佛”。
⑥噫吁嚱,危乎高哉!(李白《蜀道难》)
例⑥,“噫”“吁”“嚱”均为表感叹的语气助词,翻译时只要译一个就可以了,故可译为“啊”。
⑦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例⑦,为宾语前置句,现代汉语的语序为“有何陋”,“之”是助词,帮助使宾语置于谓语之前,无实在意义,故不译。
⑧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
例⑧,“也”是句中表舒缓语气的助词,无实在意义,故不译。
(二)意译
对使用互文、对举、比喻、借代、婉辞、用典等修辞手法的句子,宜用意译。
1.互文
互文,上下文各有交错省略而又相互补足,交互见义合并而完整达意,不可直译。如:
①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译: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将“秦”“汉”两个作主语的朝代名词放到一起。
②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
译:主人客人下马上船。
例②,如果我们译出的句子是这样:主人下马,客人上船。主人没有上船,如何“移船相近邀相见”?所以,要把同为主语的“主人”“客”,同为谓语的“下马”“在船”分别放到一起,再进行翻译。以下几例类推。
③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杜牧《阿房宫赋》)
译:燕、赵、韩、魏、齐、楚聚敛收藏的珠宝、珍奇、精品。
④通五经,贯六艺。(范晔《张衡传》)
译:贯通五经六艺。
这些句子的意义不全,要重新组合,相互补充,意译出正确的意思。组合时,把同一成分放到一起,再翻译。
2.对举
我们了解“对举”这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可以利用它来推求实词的词义,也可以用它来推求虚词的词义;可以由简单的词推求难以理解的词,还可以由学过的词推求未曾见过的词。
①既无伯叔,终鲜兄弟。(李密《陈情表》)
例①,根据“无”的意义,可以推想相应位置上的“鲜”也是“没有”的意思。全句可译为“既没有伯伯叔叔,也没有兄弟”。
②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欧阳修《伶官传序》)
例②,据“兴国”与“亡身”意义相反,可推出“逸豫”的词义应与“忧劳”相反。全句可译为“忧虑操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逸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必然的道理”。
3.比喻
比喻修辞在翻译时要译出其比喻的意义。
①金城千里。(贾谊《过秦论》)
译:坚固的城防方圆一千多里。
例①,“金城”,不能译为“金子修筑的城”或“金属修筑的城”,因现代汉语中没有这样的说法。所以意译为“钢铁般的城防”或“坚固的城防”。
②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译:天下人像云一样地聚集起来,像回声一样地应和着他,担着粮食像影子一样地跟随着他。
例②,“云”“响”“景”都是比喻用法,要译为“像云一样地”“像回声一样地”“像影子一样地”。
4.借代
①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我认为平民百姓交往尚且不互相欺骗,更何况大国之间的交往呢?
例①,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翻译时应该译出借代的本体。“布衣”指平民百姓身上穿的粗布衣服,也就代这些穿粗布衣服的人,译为“平民百姓”“百姓”。类似的还有“缙绅”代官员,“三尺”代法律或剑,“万钟”代高官厚禄等。
②无丝竹之乱耳。(刘禹锡《陋室铭》)
译: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
例②,“丝竹”,本来是指丝线和竹子,这里用来指代用丝线和竹子制成的弦乐器和管乐器,又因这些乐器能奏出音乐,故代音乐。
又如“杏坛”代“教育界”,“朱门”代“富贵人家”,“社稷”代“国家”,“干戈”代“战争”,“桑梓”代“故乡”,“祝融”代“火灾”,“纨袴”代“富家不肖子”,“明眸皓齿”代“美人”,“笔墨”代“文章”,“而立”代“三十岁”,“杜康”代“酒”,“丹青”代“史册”,“钟鼎”“山林”代“在朝”“在野”等。
5.婉辞
委婉,主要是避讳。如把国王的死说成“山陵崩”,把自己的死说成“填沟壑”。凡遇到这种情况,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来译就可以了。
①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李密《陈情表》)
译:生下我才六个月,慈祥的父亲就去世了。
例①,“见背”是古人避讳的说法,实际上就是“死、去世”的意思。我们翻译时就应该把它译出来。
6.用典
①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李密《陈情表》)
译:我活着应当不惜肝脑涂地,死了也要报恩。
例①,“结草”是化用古代报恩的传说。一个士大夫将其父的爱妾另行嫁人,不使殉葬,爱妾已死去的父亲为替女儿报恩,将地上野草缠成乱结,绊倒恩人的敌手而使恩人取胜。所以应翻译为“报恩”。
②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译:元嘉年间,宋文帝想像霍去病那样建功立业,草率出兵,结果只落得自己回顾追兵,仓皇失措。
例②,“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封狼居胥”是一个典故,汉武帝时,大将霍去病大败匈奴,追到狼居胥山,封山而还。所以应翻译为“像霍去病那样建功立业”。
③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王勃《滕王阁序》)
译:既然遇到钟子期那样的知音,演奏高山流水的乐曲又有什么羞惭呢?
例③,引用《列子·汤问》中的典故,俞伯牙弹琴,钟子期能听出他是“志在高山”还是“志在流水”,遂成知音。
三、文言固定格式的翻译
文言固定格式大致可分成表示疑问、表示反问、表示感叹、表示揣度和表示选择五种。
1.表示疑问
(1)何以……?(根据什么……?凭什么……?)
如:王曰:“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何所……?(所……的是什么?)
如: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3)奈何……?(……怎么办?……为什么?)
如: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4)如……何?奈……何?(拿……怎么样呢?)
如: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之死》)
(5)孰与……?(与……相比,哪个……?)
如:吾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6)安……乎?(怎么……呢?)
如: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苏武传》)
2.表示反问
(1)何……(也)哉?(怎么能……呢?)
如: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2)何……为?(……干什么呢?)
如:何辞为?(《鸿门宴》)
(3)何……之有?(有什么……呢?)
如: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4)顾……哉?独……哉?(难道……吗?)
如: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
(5)岂(其)……哉(乎,耶)?(哪里……呢?……哪里呢?)
如: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轲刺秦王》)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兰亭集序》)
(6)安……哉(乎)?(……哪里呢?)
如: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7)不亦……乎?(不是……吗?)
如: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逍遥游》)
3.表示感叹
(1)何其……也!(怎么那么……啊!)
如: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2)直(恃)……耳!(只不过……罢了!)
如:王曰:“不可,直不百步耳!”(《寡人之于国也》)
(3)一何……(多么……啊!)
如: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
(4)可谓……哉!(可说是……啊!)
如: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伶官传序》)
4.表示揣度
(1)其……欤?(恐怕……吧?)(兼表反问)
如:其可怪也欤?(《师说》)
(2)……庶几……欤?(……或许……吧?)
如:吾王庶几无疾病欤?(《孟子二章》)
(3)无乃……乎(欤)?(恐怕……吧?)
如: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求,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4)得无……乎?(莫非……吧?)
如: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5.表示选择
(1)其……,其……也(邪)?(是……呢,还是……呢?)
如: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
(2)……欤(耶、乎),抑……欤(耶、乎)?(是……,还是……?)
如: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至斯乎?(《祭十二郎文》)
6.其他
(1)唯……犹……(唯独……还……)
如:唯昭质其犹未亏。(《离骚》)
(2)载……载……(一边……一边……,表并列)
如: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归去来兮辞》)
课 堂 导 练 【P】
(一)
范纯仁字尧夫,始出仕,知襄城县。县有牧地,卫士牧马,以践民稼,纯仁捕一人杖之。牧地初不隶县,主者怒曰:“天子宿卫,令敢尔邪?”白其事于上,劾治甚急。纯仁言:“养兵出于税亩,若使暴民田而不得问,税安所出?”诏释之,且听牧地隶县。后知庆州。秦中方饥,擅发常平粟赈贷。僚属请奏而须报,纯仁曰:“报至无及矣,吾当独任其责。”或谤其所全活不实,诏遣使按视。会秋大稔,民欢曰:“公实活我,忍累公邪?”昼夜争输还之。使者至,已无所负。
(二)
邹与鲁哄。(邹)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设题角度Ⅰ:用“保留法”翻译下列句子
1.范纯仁字尧夫,始出仕,知襄城县。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讲评】范纯仁字尧夫,才出来做官时,出任襄城县知县。(专用名词保留。关键词:出仕,知。)
设题角度Ⅱ:用“替换法”翻译下列句子
2.天子宿卫,令敢尔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讲评】这是皇帝的宫廷值宿护卫,你一个县令怎么敢如此?(判断句。关键词:令,尔。)
3.白其事于上,劾治甚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讲评】(他)把这事向皇上禀报,要求立即予以审理治罪。(关键词:白,于,劾治。)
4.僚属请奏而须报,纯仁曰:“报至无及矣,吾当独任其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讲评】下属官员请求先上奏朝廷并且等待批复,范纯仁说:“等到有批复时就来不及了,我会独自承担这个责任。”(关键词:须,报,及,当。)
设题角度Ⅲ:用“增补法”翻译下列句子
5.养兵出于税亩,若使暴民田而不得问,税安所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讲评】供养军队(的钱物)是由田税所供给的,如果听任(他们)糟蹋百姓的农田而不许追究,(那么)税钱从哪里来呢?(关键词:若使,暴,安。注意括号内补充的内容。)
设题角度Ⅳ:注意文言文特殊句式
6.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讲评】我的官员死了三十三人,而百姓没有一个肯为长官效死的。(关键词:有司。宾语前置,“莫之死”即“莫死之”,“之”代长官。)
7.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讲评】然而您的粮仓里粮食满满的,库房里财物足足的,官员们没有一个人(向您)报告(这些情况),这就是对上怠慢国君,对下残害百姓啊。(关键词:充,慢,残。省略句,要注意补充括号内的内容。)
设题角度Ⅴ:注意文言文固定结构
8.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讲评】杀了他们吧,无法杀尽;不杀吧,又恨(他们)看着自己的长官死难而不去救,怎么办才好呢?(关键词:诛,胜,疾。文言文固定结构,“如之何”。)
设题角度Ⅵ:注意词类活用现象
9.会秋大稔,民欢曰:“公实活我,忍累公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讲评】正遇上秋季大丰收,百姓高兴地说:“您确实是救活了我们,我们怎么忍心连累您呢?”[关键词:稔,活(使……活),累(形容词作动词,连累)。]
10.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讲评】您不要责怪他们了。(如果)您能施行仁政,百姓(自然)就会亲近他们的长官,愿为长官牺牲了。[关键词:尤,斯,亲(形容词作动词,亲近),死(为……死)。]
附:参考译文
(一)
范纯仁字尧夫,才出来做官时,出任襄城县知县。县里有一处牧场,卫士在那里牧马,马践踏了百姓的庄稼,范纯仁抓捕了一个卫士处以杖刑。这牧场本来不隶属于县里,管理牧场的官员发怒说:“这是皇帝的宫廷值宿护卫,你一个县令怎么敢如此?”把这事向皇上禀报,要求立即予以审理治罪。范纯仁说:“供养军队(的钱物)是由田税所供给的,如果听任(他们)糟蹋百姓的农田而不许追究,(那么)税钱从哪里来呢?”(皇上)下诏释放了他,并且允许把牧场交由县里管理。后来他出任庆州知州。当时秦中一带正遭饥荒,(他)自行发放常平仓的粮食赈济灾民。下属官员请求先上奏朝廷并且等待批复,范纯仁说:“等到有批复时就来不及了,我会独自承担这个责任。”有人指责他保全救活的灾民数字不符合实际,皇上下诏派使臣来查办。正遇上秋季大丰收,百姓高兴地说:“您确实是救活了我们,我们怎么忍心连累您呢?”昼夜不停地争着送粮归还他。等到使臣到来时,(常平仓的粮食)已经没有亏欠了。
(二)
邹国与鲁国交战。邹穆公问(孟子):“我的官员死了三十三人,而百姓没有一个肯为长官效死的。杀了他们吧,无法杀尽;不杀吧,又恨(他们)看着自己的长官死难而不去救,怎么办才好呢?”孟子回答道:“饥荒年头,您的百姓,年迈体弱的辗转饿死在荒山沟里,壮年人逃往四方,都快上千人了;然而您的粮仓里粮食满满的,库房里财物足足的,官员们没有一个向您报告(这些情况),这就是对上怠慢国君,对下残害百姓啊。曾子说过:‘警惕啊,警惕啊!你做出的事,后果会反加到你身上。’百姓从今以后可以反过来这样(对待他们的长官)了。您不要责怪他们了。(如果)您能施行仁政,百姓(自然)就会亲近他们的长官,愿为长官牺牲了。”
技 巧 导 津 【P】
1.文言文翻译应注意六个采分点
高考文言文翻译,命题者总是选择一些带有关键词语和重要语法现象的文句来考查考生。要关注以下六个采分点:
(1)句子大意。要联系具体语境进行准确翻译,确保句子通顺完整,译出句子的大意。
(2)重要实词。对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等词语,翻译时要联系全文,结合上下文语境仔细推敲。
(3)重要虚词。考试大纲18个文言虚词中经常考的有“而、以、于、因、用、乃、其、为、则、之”等,复习中应当注意它们的用法。
(4)词类活用。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来确定活用词的词性及词义。
(5)固定结构。古代汉语中有些不同词性的词,经常连用或配合使用,形成一种比较固定的格式,翻译时要注意这些“习惯句式”。
(6)特殊句式。在翻译时,要注意一些特殊句子。如倒装句要将颠倒的语序理顺,被动句要译出被动的关系,省略句要将省去的内容补全。
2.运用“文言翻译歌诀”帮助做题
熟读全文,领会文意;扣住词语,进行翻译。
字字落实,准确第一;单音词语,双音换替。
国年官地,保留不译;遇有省略,补充词语。
调整词序,删去无义;修辞用典,辅以意译。
推断词义,前后联系;字词句篇,连成一气。
对照原文,检查仔细;通达完美,翻译完毕。
本文档的下载地址为http://www.gaokaotik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848&extr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