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小题保分练13
一、文言文阅读强化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魏矼,唐丞相知古后也。绍兴元年,会星变,矼力言大臣黜陟不公,所以致异。上识其忠,擢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内侍李廙饮韩世忠家,刃伤弓匠,事下廷尉。矼言:“内侍出入宫禁,而狠戾发于杯酒,乃至如此,岂得不过为之虑?建炎诏令禁内侍不得交通主兵官及预朝政,违者处以军法。乞申严其禁。”于是廙杖脊配琼州。刘豫挟金人入寇,宰相赵鼎决亲征之议,矼请扈从,因命督江上诸军。时刘光世、韩世忠、张俊三大将权均势敌,又怀私隙,莫肯协心。矼首至光世军中,谕之曰:“贼众我寡,合力犹惧不支,况军自为心,将何以战?为诸公计,当思为国雪耻,释去私隙,不独有利于国,亦将有利其身。”光世许之遂劝其贻书二帅示以无他二帅复书交欢光世以书闻由此众战屡捷军声大振。上至平江,魏良臣、王绘使金回,约再遣使,且有恐迫语。矼请罢“讲和”二字,饬厉诸将,力图攻取。会金屡败遁去,使亦不遣。八年,金使入境,命矼充馆伴使,矼言:“顷任御史,尝论和议之非,今难以专论。”秦桧召矼至都堂,问其所以不主和之意,矼具陈敌情难保,桧谕之曰:“公以智料敌,桧以诚待敌。”矼曰:“相公固以诚待敌,第恐敌人不以诚待相公耳。”桧不能屈,乃改命吴表臣。诏金使入境,欲屈己就和,令侍从、台谏条奏来上。矼言:“贼豫为金人所立,为之北面,陛下承祖宗基业,天命所归,何藉于金国乎?陛下既欲为亲少屈,更愿审思天下治乱之机,酌之群情,择其经久可行者行之。搢绅与万民一体,大将与三军一体,今陛下询于搢绅,民情大可见矣。欲望速召大将,详加访问,以塞他日意外之忧。大将以为不可,则其气益坚,何忧此敌。”未几,丁父忧。免丧,除集英殿修撰、知宣州,不就。改提举太平兴国宫,自是奉祠,凡四任。丁内艰以卒。
(选自《宋史·魏矼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光世许之/遂劝其贻书/二帅示以无他/二帅复书交欢/光世以书闻/由此众战屡捷/军声大振
B.光世许之/遂劝其贻书二帅/示以无他/二帅复书/交欢光世以书闻/由此众战屡捷/军声大振
C.光世许之/遂劝其贻书/二帅示以无他/二帅复书/交欢光世以书闻/由此众战屡捷/军声大振
D.光世许之/遂劝其贻书二帅/示以无他/二帅复书交欢/光世以书闻/由此众战屡捷/军声大振
解析:选D 从“光世许之”中的专有名词“光世”分析,其谓语是“许”,那么宾语“之”后要停顿;从“遂劝其贻书二帅”“示以无他”中的动词“劝”“贻”和“示”分析,“贻”和“示”两个动作都是光世发出的,由此判断“二帅”不能与“示”连用,排除A、C两项;“二帅复书交欢”,“交欢”的主语是“二帅”,其间不能断开,排除B。综上,选D。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黜陟,指官吏降免或升迁。古代“擢”“迁”表示晋升官职,“谪”表示贬官。
B.扈从,皇帝出巡时的护驾侍从人员。此指宰相赵鼎主张亲征,魏矼请求跟随皇帝前往。
C.北面,指面向北。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朝见君主时面向北,表示臣服。
D.丁内艰,指遭遇母亲去世。“丁艰”即“丁忧”,古代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须停职守丧。
解析:选A “迁”指晋升或调动官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矼忧心朝政,主张严明法纪。发生星变时,他趁机进言,指出官吏任用制度上的过失;当内侍李廙犯法时,他力主严明法纪。
B.魏矼有大局观念,能团结人心。刘豫入侵时,他亲自到军中说服刘光世放下私仇为国雪耻,此举使韩世忠、张俊感动并协同作战。
C.魏矼忠心耿耿,反对讲和。面对金人的恐吓逼迫,他请求皇上劝勉众将再战;当秦桧试图说服他时,他加以拒绝,指出秦桧思虑不周之处。
D.魏矼言辞犀利,见识超人。他认为皇上承袭祖业,不需要顾念金国,应该斟酌民意、询问百官,长远考虑,以防后患。
解析:选B “此举使韩世忠、张俊感动并协同作战”理解有误,文中说刘光世写信给二帅后,二帅回信表达友好之意,最终“众战屡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建炎诏令禁内侍不得交通主兵官及预朝政,违者处以军法。乞申严其禁。
译文:
(2)陛下既欲为亲少屈,更愿审思天下治乱之机,酌之群情,择其经久可行者行之。
译文:
参考答案:(1)建炎年间诏令皇宫内侍不许结交掌管军队的官吏以及干预朝政,违者以军法处置。请求重申严明这一禁令。
(2)陛下既然想为亲人稍受委屈,更希望您能慎重思考天下安定与动乱的关键,斟酌群情,选择经久可行之计施行。
参考译文:
魏矼,是唐代丞相魏知古的后代。绍兴元年,适逢星变,魏矼极力进言大臣升降不公,所以导致天有异象。皇上看出他的忠心,提拔他为监察御史,升任殿中侍御史。内侍李廙在韩世忠家饮酒,用刀砍伤制弓的匠人,因此被捕。魏矼说:“在宫中侍奉的人出入皇宫,因为饮酒而行凶,竟然到了这个地步,怎能不为此感到忧虑?建炎年间诏令皇宫内侍不许结交掌管军队的官吏以及干预朝政,违者以军法处置。请求重申严明这一禁令。”于是李廙获杖脊之刑并被发配琼州。刘豫倚仗金兵入侵,宰相赵鼎主张皇帝亲征,魏矼请求跟随皇帝前往,于是命他监督江上的众军。当时,刘光世、韩世忠、张俊三大将权势均等,又各自怀有私人的嫌隙,不肯齐心协力。魏矼首先到刘光世军中,告诉他说:“贼众我寡,合力还怕不能支撑,何况众军各怀私心,将如何作战?为各位考虑,应当想着为国雪耻,消除私人间的嫌隙,不仅只是有利于国家,也将有利于你们自身。”刘光世同意他的看法,魏矼就劝他送信给其他两位大帅,表示没有别的意思,两位大帅也回信表达友好之意。刘光世把书信呈送给皇上,从此众军屡战屡胜,军声大振。皇上到了平江,魏良臣、王绘出使金回来,约定再派使节,并且有恐吓逼迫的话。魏矼请求取消“讲和”二字,劝勉众将士,力图攻取(金)。恰逢金屡败逃跑,使节也没有(再)派遣。八年,金使节进入国境,皇上任命魏矼充当馆伴使,魏矼进言说:“前不久任御史,曾经讨论和议的错误,现在难以擅自评论。”秦桧召魏矼到都堂,问他不主张议和的原因,魏矼详细地陈述敌情的难以预料之处,秦桧对他说:“你以智衡量敌情,我以诚待敌。”魏矼说:“相公固然是以诚待敌,但恐怕敌人不以诚待相公。”秦桧不能说服他,于是(皇上)改令吴表臣为馆伴使。皇帝下诏让金使节进入国境,打算委屈自己以商议恢复和平,命令侍从、台官、谏官逐条上奏。魏矼说:“贼人刘豫是由金人所立,北面称臣,陛下继承祖宗基业,天命所归,顾念金国什么呢?陛下既然想为亲人稍受委屈,更希望您能慎重思考天下安定与动乱的关键,斟酌群情,选择经久可行之计施行。百官与万民一体,大将与三军一体,现在陛下询问百官,民情大体可以知道了。希望速召大将,详加询问,以防止将来意外的忧患。大将认为不可以,那么他们的志气就会更加坚定,何忧此敌。”不久,父亲去世服丧。服丧期满,授任集英殿修撰、宣州知州,不去上任。改为提举太平兴国宫,从此为宫观官,一共四任。为母亲守丧时去世。
二、语用选择小题强化练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近日,有骗子利用病人家属求医心切的心理,冒充主刀医生明目张胆地打电话向病人家属索要钱财。这种趁火打劫的行为为人所不齿。
②明朝著名书画家徐渭,曾撰写了一副关于读书的奇联:“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其中“好读书”反复出现,有些不可理喻。
③“无酒不成席”,亲朋好友聚会,酒是少不了的。适量喝点酒,可以活跃气氛、增进彼此间的了解,无可非议,但是过量饮酒就有害健康了。
④有些子女埋怨老人偏心眼,没把财产公平分配,没替自己看孩子等,更糟糕的是,面对镜头、面对观众,他们竟将这些理由说得义正词严。
⑤各国领导人聚集在一起召开联合国大会,让我们看到了这个70岁的国际机构是如何在维持和平与安全的同时不断与时俱进的。
⑥入不敷出,举步维艰,生活于我是这般的艰难,可在这样泥沙俱下的日子里,我仍然幻想着拥有两间草房、三亩水田。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解析:选C ①趁火打劫: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比喻趁别人有危难的时候去捞取好处。用于此处恰当。②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用于此处不合语境。③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用于此处符合语境。④义正词严:道理正当,措辞严肃。用于此处不合语境,可用“理直气壮”。⑤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前进。用于此处符合语境。⑥泥沙俱下:指泥土和沙子都跟着流下来,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用于此处属望文生义。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现实世界里,人们无时无刻生活在一定的空间之内;同样,在小说里,无论作者是否直接交待,任何一个人物的活动,都离不开相应的空间背景。
B.传说,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文字的创生对古人充满惊怖和景仰之情,后世“敬惜字纸”的意识中凝聚着中国人对“文字”的共通感。
C.王志泽是北京民办教育20年发展的见证者和实践者,他为中国民办教育国际化所付出的努力,很好地诠释了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内涵。
D.无锡秦氏寄畅园是我国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从明代以来,该园作为私家园林的典范,深受世人所瞩目,而秦氏一族的藏书事迹却鲜为人知。
解析:选C A项,不合逻辑,“无时无刻”后应加“不”。B项,主客体颠倒,应该是“古人对文字的创生”。D项,句式杂糅,“深受……所”杂糅。
7.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中学生小勇到市场买苹果,问摊主:“大叔,每千克苹果多少人民币?”
B.一个年轻的女病人希望其他乘客给自己让座,对大家说:“诸位行行好,我是病人,给我让个座吧!”
C.对方怀疑公司的经济实力,出言不逊,公司领队回答说:“实力说话,请诸位拭目以待。”
D.老师放在讲台上的书不见了,问学生小华是否看到,小华回答:“你的书我怎么知道?你问别人吧。”
解析:选C A项,“千克”和“人民币”为书面语,口语中不宜使用。B项,希望其他乘客让座而用“行行好”以博得同情心,有点乞求的意味,不得体。D项,反问句语气强烈,学生用来反问老师,语气不当。
三、古诗文小题强化练
8.对下列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箸,夹食的用具,与“住”谐音,含有停步之意,因避讳故取反义为“快”,又因以竹制成,故加个“竹”字头为“筷”,沿用至今。
B.“礼部”为中国古代官署。其长官为礼部尚书,主要管理全国学校事务、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
C.“出阁”在古文中意义丰富。如皇子出就封国,阁臣出任外职,公主下嫁,宫女出嫁。后“出阁”用为女子出嫁的统称。
D.“致仕”意为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词来指官员辞职归家。
解析:选C 公主下嫁、宫女出嫁为“出降”。
9.对下列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洗马”即在马前驰驱之意,为太子的侍从官。梁代以洗马隶属典经局。隋唐于司经局置洗马,一变而为掌管书籍的官,直至清代均沿设。
B.“擢”指提升没有官职的人。如:六年,江东大旱,擢知信州(《宋史:唐震传》)。拔:在原官职上提拔。如:过蒙拔擢,宠命优渥(《文选:陈情表》)。
C.“寒食”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是源自重耳追念介子推,表示对自己过失的谴责。
D.“谥”为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解析:选B 古代官职变迁的术语中,擢:在原官职上提拔。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登高》中,杜甫面对萧萧落木、滚滚长江,发出“ ,
”的感慨,以抒写自己漂泊异乡、晚年病苦的悲愁。
(2)柳元宗在《小石潭记》中,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力渲染了“ , , ”的气氛,抒发了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
答案:(1)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2)寂寥无人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用劣马的事例强调人生贵在坚持的两句是“ ,
”。
(2)《小石潭记》中描写潭周围树木的语句是“ , ,
”。
答案:(1)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 (2)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文档由机器转码 排版混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请下载原文档
本文档的下载地址为http://www.gaokaotik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74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