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突破 熟知高考怎么考
学案1 概括分析传记人物两大考点
考点1 概括分析传主生平经历、事迹贡献
考点解读
传主的生平经历、事迹贡献,是传记材料的主体,对表现人物形象特点、品质
以及思想风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一篇传记,首先应看传记文章交代了
传主的哪些经历、事迹和贡献,然后再进行归纳概括。
真题对接
(2014·全国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爱国科学家邓叔群
经过清华学堂八年苦读 , 邓叔群于 1923 年经考试公费留学美国。同时去的
同学大多选择学习外交、银行、军事、法律等专业,只有他不听别人劝告,为了
解救贫困的中国农民,一心入读康奈尔大学的农林专业。留学期间,目睹同胞受
到种族歧视,这激发了他为国争光的民族自尊心,决心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精
湛的科学知识。他不仅主科成绩都是A,而且荣获了全美最高科学荣誉学会颁发
的两枚金钥匙证章。正当他博士论文接近完成时,国内岭南大学急需一位植物
病理学教授,导师惠凑推荐了他,但建议他完成论文后再回去。邓叔群却认为,
学到先进知识报效祖国,正是自己求学的真正目的,于是当即回国。
在回国后的十年中,为搜集我国第一手真菌资料,他手提竹篮,攀山入林,一
样一样地采集,逐一鉴定,定名分类。他先后研究鉴定的真菌种类达一两千种,分
隶于数百个属,其中首次发现的新属5个,新种121个,为世界真菌资源宝库增添了
新标本,在世界真菌学史上为我国的真菌科学谱写了重要的第一章,向世界宣告
了中国有自己的真菌科学。在世界著名真菌分类学家考尔夫教授总结的康奈尔
大学120年来作出突出贡献的41位真菌学家中,他是唯一的东方人。
抗战开始不久,为了使自己的研究与国计民生关系更为直接,邓叔群转向了
林业研究。他带领助手深入云南、西康、四川一带,勘察森林资源状况。他们冒
风雨,顶烈日,忍饥寒,摸清了该地区森林资源的组成、分布、蓄积量及病虫害等
情况,绘制了中国的早期林型图,并提出了合理经营、开发和管理原始森林的研
究报告,为大后方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其中森林的材积估算、轮伐期、更新
方法、造林方针等,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后来 , 邓叔群拒绝就任农林部副部长 , 而在甘肃省建设厅厅长张心一的支持下 , 举家
奔赴甘肃,开始黄河上游水土保持的研究。经过几年艰苦奋斗,成功创办了洮河林场及三
个分场,建立了一整套保证森林更新、营造量大于采伐量的制度,创建了以科学的方法经
营和管理森林的新模式。邓叔群认为,水利和林、牧之间具有密切关系,要根治黄河水患
,就必须三者并重。为保持黄河上游水土、减轻下游灾害,他提出了森林生态平衡理论。
1948年,邓叔群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随后,中央研究院要求全体高级研究人员迁
往台湾或去美国。他不仅自己明确表示决不离开,还动员其他同事共同抵制。他对家人
说:“别忘了自己是中国人,要为民族富强奋斗终生。我绝不跟腐败的国民党去台湾,也
不去美国。”其实在他内心深处,对共产党抱有希望和向往,愿与民族同甘苦、共命运。
后来,他早年的学生沈其益受东北解放区领导委托,特地到上海动员他去东北筹建农学院
,他欣然接受邀请,并在半年时间内,带病编写出一整套林科大学的教材纲要。作为沈阳
农学院创建总指挥,他辛勤工作,调度有方,快速、高效地完成了建校任务。
邓叔群生活俭朴,不图物质享受。新中国成立后,他把抗日战争前在南京购
建的花园洋房捐献给国家,还三次主动提出减薪。抗美援朝时,他将自己的积蓄
捐作军用。1960年,他受林业部委托,举办森林病理学培训班,为各省培训出数
十名专业技术骨干。培训结束后,他谢绝巨额酬金,只留一张结业合影作纪念。
邓叔群一生的选择,都从人民和祖国的需要出发,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
科学报国的理想。
(摘编自《中国真菌学先驱——邓叔群院士》)
【相关链接】
①邓叔群(1902—1970),中国真菌学家。福建福州人。曾任岭南大学、金陵大
学、中央大学等校教授,中央研究院研究员。新中国成立后,任沈阳农学院和东
北农学院副院长、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主要
著作有《中国的高等真菌》《中国的真菌》等。
(摘自《辞海》第六版)
②我自幼被外祖母严氏收养。她教我劳动,晓我勤俭,并以民族英雄岳飞、戚继
光、林则徐等人的事迹勉励我;教我做人要坚贞不屈、清正廉洁、光明磊落,这
一切促使我从小就立志为中华民族的强盛奋斗终生。
(摘自《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邓叔群》)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在国家需要时,邓叔群是如何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的?请结合材料简要
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综观全文,大部
分内容都是在记述邓叔群在国家需要时,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的事迹。
逐段分析时,要注意捕捉那些关键语句。如第一段中的“邓叔群却认为,学到先
进知识报效祖国,正是自己求学的真正目的,于是当即回国”;第五段中的“在半
年时间内,带病编写出一整套林科大学的教材纲要”“他辛勤工作,调度有方,快
速、高效地完成了建校任务”;第六段中的“他把抗日战争前在南京购建的花园
洋房捐献给国家,还三次主动提出减薪”;等等。对这些关键语句进行归纳整合
即可。
答案:①因为岭南大学的需要,中断学业,提前回国效力;②把自家的花园洋房
和积蓄捐献给国家,并主动提出减薪;③带病编写教材纲要,为筹建沈阳农学院
辛勤工作。(意思答对即可)
解题指津
自 一般是写自己一生中重要的几件事,总结经验教训,
传 让别人了解自己的人生经历。
把 根据类 用第三人称来写,这类传记既要描述人物生平的重
握 型梳理 评 大事件,又要评论人物的思想、生活和贡献,概括这
传 传 类传记时,要注意作者评价的内容,这往往是答题的
主 要点。
信 事件是传记文的主体,要弄清楚作者围绕主要人物写了几件
息 理清基 事,事件的先后顺序是什么,事件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本事实 传记一般采用顺叙的写法,阅读时可以以时间为线索,勾勒传
主的基本生命历程,进而把握传主的主要事迹。
分析重 传记一般会围绕某一中心选取传主的几件事来重点叙述,这些
点事件 事件往往反映出传主的品质、精神,应予以关注。
(1)传主对事件的情感态度,可通过分析传主的语言、动作、心
理、神态等细节来把握。(2)他人的情感态度,作者往往通过传
明确情
主与他人对同一件事态度的反差来衬托传主。 (3)作者的评价
感态度
,主要体现在议论性语句中。通过对议论内容的分析概括来把
握作者的情感态度。
巩固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安作璋:道德学问著春秋
“我的一生可用读书、教书、写书来概括。”年近九旬的安作璋先生安详
地坐在狭窄的书房里,身上自然流淌着一股浓烈淳厚的文化气息。
1927年1月,安作璋出生于山东曹县城内文庙旁一户书香之家,家门两边有副
“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的对联,这成为他一生遵循的信条。
1937年,安作璋小学毕业,家乡被日军占领,日本人也在县城办了一些学校,
但他随家庭转到乡下私塾读书。在家庭熏陶和师长的教诲下,他先后读完前四史
和《资治通鉴》等书。1944年秋,安作璋流亡辗转到山东第二临时中学高中部学
习。安作璋说:“这段艰苦岁月,支撑我的是那些历史人物百折不挠的精神。”
1947年中学毕业,安作璋以优异成绩考入齐鲁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投入著名
文史学家张维华、栾调甫、朱东润等先生门下,获得了许多终身受益的教诲。
在张维华先生的悉心指导下,安作璋主攻秦汉史。他午夜之前极少休息,总
是如饥似渴地涉猎各种文献,四易寒暑竟有7个假期没有回家。
1951年,安作璋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工作。1954年2月20
日、5月27日,他的论文《西汉的西北屯垦》《论西汉农官的建置及其作用》相
继发表在《光明日报》史学版上,这在当时史学界青年一代中是罕见的,产生了
很好的反响。
1955年,安作璋的第一部史学著作《汉史初探》出版,1957年再版。当时,他
年仅28岁。1959年,《两汉与西域关系史》出版,1979年再版。
“十年动乱时期,我被戴上‘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遭到隔离和批斗。”安
作璋说,在那是非颠倒的年月,他学术研究的步伐并未停止。
改革开放以后,安作璋迎来了学术的春天,著述达数千万字。1980年,他因
研究成果突出,从讲师直接越级晋升为教授。
安作璋被国内外历史学界誉为 “ 今日秦汉史学界的重镇 ” 。他功多而不
矜,名盛而不傲。
安作璋在中华书局出版的两部论文集分别命名为 《 学史集 》《 学史集续
集》,他说:“历史是一座宝库,活到老,学到老,也不一定能窥其门径,而升堂
入室更不容易,因此本书题名曰《学史集》。”
《 文摘报 》 原主编肖黎回忆说 : “ 先生每次寄来稿件时都要附上一段话 ,
说虽然已经认真地思考才下笔,完稿后依然不太满意,如可用,希望能予以修改,
文章长短由我确定,不必再商量。作为老先生,他总是这样平等待人,替别人着
想,让我感到心里热乎乎的。”
安作璋是新中国成立后 , 最早从事秦汉史研究并取得卓越成就的著名史学家 , 是中
国秦汉史研究会创始人之一。
有人请他传授一些治史秘诀 , 他说 : “ 我没秘诀 , 如果说有 , 那就是勤于读书、勤于
思考、勤于写作。”
安作璋本人就是“三勤”的典范。他从大学读书时到如今午夜之前都极少休息,有
时躺下后仍在思考问题,一旦有所发现,立即笔之于书,到了寝不安席的地步。
除了 “ 三勤 ” , 安作璋认为治学还要处理好 “ 两个关系 ” , 即博与专的关系、继承
与发展的关系。他说:“所谓渊博,也不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再高明的医生也不能包
治百病,但对其所学的专业和研究方向来说,不但要精通,还要扩而大之,凡是与研究方
向有关的知识都应该通晓。同时,我们又可以把知识划在一定的范围或领域内,即变无
限为有限,然后再用有限的时间去探索有限的知识,这里所谓有限的知识,就是‘专’的
问题。”
曾有人问安先生:“一个历史学家最主要的素质是什么。”他的回答是:“
实事求是,秉笔直书。”安先生把史德摆在突出位置,以历史学家的严谨眼光
来观照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评价历史得失,丝毫不去迎合某些人物传记中泛
滥的媚俗倾向。
“道德学问”是安作璋自己的理想追求。他经常给学生讲:人无论干哪一
行,从事何种职业,都离不开做人这个前提条件和根本问题。
下午的阳光柔和地映照着安作璋先生慈祥的面孔,先生家客厅悬挂着一副
济南名士徐北文题赠的对联:“良史春秋笔,名师齐鲁风”,正是先生“道德学
问”的最好写照。
安先生说自己取得成功得益于“勤于读书”,请简要梳理概括安先生的读书求学
经历。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并进行归纳的能力,首先确定答题区域,安先生读书求
学经历从小学开始大致到他大学毕业分配到山东师范大学当老师这一段,然后
按照时间顺序归纳即可。
答案:①小学在家乡就读;②家乡沦陷后拒绝读日本人办的学校,回到乡下读私
塾,学习中国传统史学经典;③高中就读于山东第二临时中学;④大学在齐鲁大
学的名师门下学习,确立此后一生的研究方向。
考点2 概括分析传主形象
考点解读
传记本身就是以写人为主的,就是为了刻画人物、表现人物。对传主形象的概
括与分析应该建立在对传主事迹概括的基础上,它包括概括或者分析传主形象
的特点、个性或品质,概括分析传主个性的形成原因。
真题对接
(2014·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科学巨人玻尔
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物理学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激烈的辩论很快就变成
了一场爱因斯坦与玻尔之间的“决斗”。这场辩论在三年后的第六届索尔维会
议上战火再续,玻尔获得胜利,他所代表的哥本哈根学派因此获得了大多数物理
学家的认同,他们对量子力学的解释也被奉为正统解释。这次辩论就是著名的“
爱因斯坦—玻尔论战”,有人称之为物理学史上的“巅峰对决”。
爱因斯坦和玻尔这两位科学巨人的背后,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他们的争论旷日持久,几乎所有理论物理学家都被吸引并
参与进来,乐此不疲。尽管两人的科学理论和思想观点始终没能调和,但他们却
结下了长达数十年的友谊。玻尔高度评价他与爱因斯坦的学术之争,认为它是
自己“许多新思想产生的源泉”,爱因斯坦也称赞说:“很少有谁像玻尔那样,
对隐秘的事物具有如此敏锐的直觉,同时又兼有如此强有力的批判能力。他是
我们时代科学领域伟大的发现者之一。”
与爱因斯坦更个性化的独自研究不同 , 玻尔周围聚集着许多杰出的理论物
理学家。他不但有革新的勇气,更是一位伟大的伯乐。他为量子物理学培养和
组织了一支创新发展的队伍,人们称之为“哥本哈根学派”。后来的诺贝尔物
理学奖获得者玻恩、海森伯、泡利以及狄拉克等都曾是其主要成员。
哥本哈根学派活动的大本营就是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该所是玻尔在
1917年申请,并于1921年正式成立的。他以著名科学家的身份为研究所作担保,
筹集了大量资金。在任所长的40年间,他以特有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
青年才俊,使研究所成为当时全世界最重要、最活跃的量子力学研究中心。这里
先后培养了600多名物理学家。玻尔使这个科学家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力量发挥
到极致,形成了以集体讨论和自由探索为特征的研究风格。他还经常在此举办非
公开的小型年会,邀请各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出席,相互学习,启发交流。这里没有
论资排辈,只有挑战与争鸣,形成了富有激情和活力、不断进取的学术精神,人们
誉之为“哥本哈根精神”,这种精神至今仍在科学研究领域受到推崇。量子力学
每前进一步,或多或少都与这个学派科学家的合作研究有关。可以说,玻尔领导
的哥本哈根学派具备了一个科学学派应有的优秀特质。
希特勒上台后 , 玻尔以访问德国为名 , 暗地调查德国科学家的安全情况 , 然后设法把
可能受到迫害的犹太科学家转移到安全地方。他还积极创立和参加丹麦救援组织,尽力
帮助逃到哥本哈根的科学家与其他难民。
德国纳粹控制丹麦后,玻尔起初留在国内,与抗敌组织保持密切联系。他一贯的不合
作态度,令纳粹非常恼火。1943年玻尔受到纳粹分子的威胁,他冒险出逃,历尽艰险,辗转
到达美国。在美期间,为抗击法西斯,他曾参加原子弹的研制工作。在研制过程中,他就
考虑到这一研究成果对未来世界的影响,并曾多次接触英美首脑,建议他们及早与苏联达
成控制原子武器的协议,但没有成功。
二战后,玻尔积极倡导和实施国际间的科学合作。1957年,美国福特基金会将第一届
“原子为了和平”奖授予玻尔,以表彰他“在全世界迫切需要的原则上,以友好的精神进
行科学探索,在和平利用原子能以满足人类需要方面作出了榜样”。
(摘编自邹丽焱《玻尔传》)
【相关链接】
①玻尔(1885—1962),丹麦物理学家。在普朗克量子假说和卢瑟福原子行星
模型的基础上,于1913年提出氢原子结构和氢光谱的初步理论。稍后,又提出
“对应原理”,对量子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1927年又提出互
补原理,在原子核反应理论、解释重核裂变现象等方面,也有重要贡献。获
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摘自《辞海》第六版)
②1918年,玻尔的老师卢瑟福邀请他赴英国工作。他在回信中说:“虽然哥本
哈根大学在财力、人员、能力和实验室管理上,都达不到英国的水平,但我立
志尽力帮助丹麦发展自己的物理学研究工作……我的职责是在这里尽我的全
部力量。”
(摘自戈革《玻尔集》)
玻尔“特有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的能力。解题时要注意探究点的选择:一是从他与爱因斯坦的辩论中,理解其
积极追求真理,认识其坦荡的胸怀;二是从他积极为祖国丹麦工作,积极发展
祖国的科学事业,认识其赤子情、爱国心;三是从其领导哥本哈根学派,可以
得出其慧眼识才;四是从积极想方设法营救受纳粹迫害的科学家,认识其人道
主义精神。
答案:①追求真理,在学术之争中胸怀坦荡,不掺杂个人恩怨;②以赤子之心
帮助祖国发展物理学研究;③慧眼识才,吸引了大批青年科学家,并为他们提
供发展的平台;④有人道主义关怀,积极营救受纳粹迫害的科学家。(每答出
一点给2分)
解题指津
人物在事
学会把握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细节,并对这些事件、细节加
件
以分析。看传主在事件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表现出的精神特质等。
中的表现
概 传主与时 通过传主与他人的关系去把握传主性格。“传主与时代”和“传主
括 代、传主 与他人”是理解传记的经纬。
分 与他人的 要知人论世,联系传主生活的社会环境,结合与社会进程及传主个人
析 关系 成长相关的重要事实,来分析传主的形象。
传
作者在写作时,在尊重事实、尊重历史的基础上,会对人物的是非、
主 对人物的
形 功过等进行评价,所以对传主形象的把握需分析作者在作品中对人物
态度与 的态度和评价。
象 评价
如果是评传,要区分传记中的叙与评,把握事件与观点的关系。
作者的创 作者为某一人物作文立传,其目的无非就是弘扬某种精神,凸显某种
作意图 品质。作者会通过材料取舍、评论概括等方式向读者传递其意图。
巩固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人一校一国家
1898年7月的一天,山东威海卫的日本太阳旗降下,中国黄龙旗升起。第二天黄龙旗
降下,英国国旗升起。这就是发生在中国土地上的“国帜三易”。原来,甲午战争中国战
败,帝国主义列强加紧瓜分中国:德、法、俄各有所得,英国强租了九龙半岛和威海卫,强
制占据威海卫的日本将威海卫归还中国,再由中国转租给英国。目睹这一幕国耻的北洋
水师见习驾驶官张伯苓,受到强烈刺激。
张伯苓是天津人,13岁考入设在天津的北洋水师学堂。1894年张伯苓在水师学堂毕
业,翌年春天到通济舰。他亲眼见到了“国帜三易”,联想到甲午战争前的中国海军力量
明显占优,为什么却战败了?问题在人。要想改变中国面貌,必须改造人,兴办新式教育,
培育一代新人。张伯苓怀着这样的信念离开北洋水师,决计以教育救国。
1898年张伯苓应严修之聘做家馆老师,教授其子弟。1904年春天,严、张二
人东渡日本考察教育,看到推广新式教育,重视科学技术,是日本明治维新以后
迅速强盛的根本原因。中国要想富强,也要走这条路。他们办起一所私立中学
堂,张伯苓任监督,当年秋季招收学生73名,年底改名为敬业中学堂。此后,学生
人数日增,校舍不够使用,开明邑绅郑菊如捐出天津旧城西南一块十多亩的荒地
,严、张即在这里兴建新校舍。因为这处新校舍在城南的开洼,称为南开洼,简
称南开,学校因此在1907年改名南开中学堂,1912年改称南开学校,张伯苓任校
长。张伯苓在到处化缘筹集办学经费的同时,千方百计聘请饱学之士来校任教,
范文澜、何其芳、老舍等先生都先后在南开任课。
张伯苓从南开中学创办起就注重教育学生怎样做人 , 旨在全面培养与造就
适应国家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他定南开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他重视修身教育,每周亲自讲修身课。一次修身课上张伯苓讲不许学生抽烟,当
场有学生发问 : “ 您不许我们抽烟 , 为什么自己抽烟 ? ” 张伯苓当即唤校工 , 将
自己所存的吕宋烟全数取来,当众销毁。校工惜之,他答道:“不如此,不能表示
我的决心,从今以后,我与诸同学共同戒烟。”从此终身不再吸烟。南开在校学
生也再无吸烟者。张伯苓把近代西方体育引进学校,重视体育课和师生的身体
锻炼,辟有体育场,举办天津市运动会,自己也多次担任全国运动会、华北运动
会的总裁判。南开中学看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张伯苓不让学生死记硬背,
也不迎合教育部门推行的各种会考。为了培养学生具备手脑并用、知学合一的
能力,学校增设了“社会视察”和“木工金工技能”两门必修课程,组建了校办
工厂。
私立南开中学升留级制度严格 , 淘汰率高。当时人们常说 : “ 进南开难 , 毕
业也难。”学校择优录取,考试认真,评分严格,毕业率约为50%。在张伯苓等人
的共同努力下,南开中学培养出了以周恩来、马骏为代表的优秀学生,并逐步实
现了兴办南开系列学校的设想:在南开中学的基础上,1919年9月创建南开大学
,1923年增设南开女中,1928年增设南开小学,形成旧中国私人创办的建制完整
的南开系列学校。其中南开女中始建于 1923年,到了 1924年,就已经有四名女
子进入南开中学和男生一起听课了。南开中学的办学成绩引起海内外瞩目,孙
中山曾赞誉说,南开是世界有名的好学校。胡适称张伯苓为“中国现代教育的
一位创造者”。
在抗日战争时期,张伯苓热心襄赞国事。很多南开学生、校友,向往延安革
命圣地,请张伯苓代为介绍,他都一一给他们写了介绍信,将大批有生力量迁往
抗日后方。张伯苓重视对学生的爱国教育,经常用亲身经历的“国帜三易”激
励学生的爱国热情。1935年11月张伯苓赴四川考察教育后,基于对抗日战争时
局的清醒认识,于1936年8月建成南渝中学(1938年12月更名为重庆南开中学)。
平津沦陷,当时许多学校都因仓促迁川多有不便,惟独南开中学从容应变,弦诵
未辍。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者的飞机对南开中学、南开大学进行了
疯狂的轰炸。当南开校园的硝烟还未散尽的时候,张伯苓大义凛然地宣告:“敌
人所能毁者,南开之物质;敌人所不能毁者,南开之精神。”张伯苓的四子张锡
祜投笔从戎,以身殉国,张伯苓闻讯说:“我本人出身水师,今老矣,每以不能杀
敌报国为恨,而今吾儿为国捐躯,可无遗憾了。”
1949 年 4 月 , 蒋介石两次到张伯苓住所 , 要求先生离开重庆。去中国台湾或
去美国,可任其选择。张伯苓始终不应。蒋氏又派蒋经国和张群先后三次劝行。
张伯苓以“不愿离开南开学校,更不想离开祖国”为词,拒绝了蒋氏最后的邀请。
1951 年 2 月 23 日 , 为南开教育辛劳毕生的张伯苓与世长辞 , 享年 75 岁。逝世
的第二天,日理万机的周恩来专程到天津吊唁,他送的花圈缎带上写着:“伯苓
师千古!学生周恩来敬挽”。他说:“张校长一生是进步的,爱国的;他办教育是
有成绩的,有功于人民的。”
(摘编自《爱国教育家张伯苓》)
【相关链接】
①不少爱国华侨慷慨解囊,不愿留名,不要收据,张伯苓都分毫不差交到学校。他为学校增辟校址,为
教职员安排半西式独院住宅,却从未替自己建一所“校长公寓”,始终住在南开后边毗邻电车厂的一
个羊皮市中。一次,张学良登门拜访。汽车在这普通居民区的土道上转了多次才找到张宅。张学良
亲睹此景,不禁惊叹道:“偌大大学校长居此陋室,非我始料!令人敬佩。”
(《著名教育家张伯苓》)
②生命弥留之际,张伯苓给南开学子留下遗嘱:一八九七年,余愤于帝国主义之侵略,因严范孙先生之
启发,从事教育,五十年来,矢志未渝。凡余所致力而未逮之科学教育、健康教育、爱国教育,以允公
允能,日新月异,与我同学共勉者,今将在人民政府之下,一一付诸实现。余所尝效力之南开大学、南
开中学、重庆南开中学,在人民政府之下,亦将积极改造,迅速发展。今日之人民政府为中国前所未
有之廉洁良好政府。凡我友好同学,尤宜竭尽所能,合群团结,为公为国,拥护人民政府,以建设富强
康乐之新中国,无限光明远景,余将含笑待之,友好同学,务共努力。
张伯苓是一个怎样的人?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他的性格特征。
解析: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
题要求概括传主的优秀品质,注意根据文中的情节“要想改变中国面貌,必须改造人,兴办新式教
育,培育一代新人。张伯苓怀着这样的信念离开北洋水师,决计以教育救国”“张伯苓从南开中学
创办起就注重教育学生怎样做人,旨在全面培养与造就适应国家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张伯
苓当即唤校工,将自己所存的吕宋烟全数取来,当众销毁”“在抗日战争时期,张伯苓热心襄赞国事
”“张伯苓把近代西方体育引进学校,重视体育课和师生的身体锻炼,辟有体育场,举办天津市运动
会,自己也多次担任全国运动会、华北运动会的总裁判。南开中学看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概
括答题要点。
答案:①具有爱国精神,以身报国;②热情投入教育事业,矢志未渝;③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身正垂
范;④开明进步,有创造精神;⑤公私分明,不谋私利,一清如水。
文档由机器转码 排版混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请下载原文档
本文档的下载地址为http://www.gaokaotik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0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