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为高考题库的VIP用户

2020版高考(山东专用)语文一轮课件: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标签: 暂无标签
高考语文 (山东省专用)
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五年高考
A组  山东省卷、课标Ⅰ卷题组
一、(2019课标全国Ⅰ,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或早或晚,都会遭遇到这个问题——为谁创作、为谁立言?习近平同志强
调:“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
问题。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目前,文艺界普遍认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
创作的蓬勃生机。然而,在创作实践中,还有许多作家、艺术家困惑于现实如此宏大丰富,以至
于完全超出个人的认识和表现能力。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现实太精彩了,它甚至远远走
到了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是的,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随时发生着习焉
不察而影响深远的变化。这就为作家、艺术家观察现实、理解生活带来巨大困难。对于他
们而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生活的表象,大约是不难的,难就难在理解生活复杂的结构,理解隐
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那么,这“更深层的东西”是什么呢?
去过天安门广场的朋友一定会对矗立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印象深刻,许多人都背得出
上面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
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
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
雄们永垂不朽!”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今天,再次诵读这段话,我们就会意识到,这改天换地
的宏伟现实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认识到人民的
主体地位,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时代浪潮下面深藏的不竭力量,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时代,
认识沸腾的现实。
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是为了从理性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间,是为了解决我是
谁、我属于谁的问题。新文化运动以来,无论是经历革命与战争考验的现代作家,还是上世纪
80年代那批经历了知青岁月的当代作家,他们内心其实都有一方情感根据地,都和某一片土地
上的人民建立了非常深切的情感关系。这些作家是属于某个情感共同体的,这个共同体时刻
提醒着他,他的生命和创作与这世界上更广大的人群休戚相关。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
并不是我们的读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他以及他所代表的广大人民作为我们认识现实、理
解时代的依据。
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
盾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诚然,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
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但是,有责任感的艺术家会深深感到,我们就生活在那些为美好生
活、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人们中间,理应对我们的共同奋斗负有共同责任。我们有责任通过
形象的塑造,凝聚精神上的认同。这种认同,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认同,是与新时代伟大历史
进程的同频共振。作家和艺术家只有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儿子,积极投身于人们争取美好未来
的壮阔征程,才有能力创造出闪耀着明亮光芒的文艺,照亮和雕刻一个民族的灵魂。
(摘编自铁凝《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作家树立了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念,在创作实践中就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
B.对人民的情感认同,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很多作家创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C.人民是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因为普通劳动者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
D.真正扎根时代、富有责任感的艺术家,无须考虑人民群众的娱乐和消费需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
B.文章论证兼顾现实与历史,既有对当下创作的分析,也有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C.文章引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内容,巧妙衔接了上下文,也有力支撑了论点。
D.文章末段论证了正面人物的塑造是新时代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体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对于那些认为现实走在小说家想象力前面的作家而言,困难在于如何把握生活的复杂结构
和本质内容。
B.对艺术家而言,日新月异的变革时代,既意味着巨大挑战,也能激发创作热情,促使他们投身
沸腾的生活。
C.老舍曾说:“不去与劳动人民结为莫逆的好友,是写不出结结实实的作品的。”这与文中情
感共同体的理念是相通的。
D.我国当下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由量的问题转向质的问题,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而
精,凝聚共识。
一、
1.答案    B 本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和辨析能力,体现了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有助于
考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认识观。
A.“作家树立了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念”与“在创作实践中就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之间
没有条件关系,故A项错误。C.“普通劳动者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错误,原文为“一个普
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另外,选项因果关系不成立,原文说“一个普普通
通的劳动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理解时代的依据”。D.“无须考虑人民群众的娱乐
和消费需求”错,原文为“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有责任感的
艺术家会深深感到……理应对我们的共同奋斗负有共同责任”。
2.答案    D 本题考查论证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分析文章结构,分析文本论点、论据及论证
方法的能力,体现了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培养优秀的思维品质。
D.曲解文意,原文为“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选项将“以精品奉献人
民”曲解为“正面人物的塑造”。
3.答案    D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整合文中信息并进行推断的能力,体
现了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培养创新思维品质。
D.“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而精”错误,文章指出了我国当下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然后论
述了艺术家的创作要出精品的问题,并没有说“少”的问题。
二、(2018课标全国Ⅰ,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
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
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
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
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
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
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
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
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
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
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
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
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
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
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
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
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
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
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
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
“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
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
“接着讲”的统一。
(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也是当代思想的组成部分。
B.“照着讲”主要指对经典的整理和实证性研究,并发掘历史上思想家的思想内涵。
C.“接着讲”主要指接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在新条件下形成创造性的思想。
D.不同于以往诸子之学,“新子学”受西方思想影响,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
B.文章指出理解“新子学”的品格可从两方面入手,并就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证。
C.文章以中西思想交融互动为前提,论证“新子学”“接着讲”的必要和可能。
D.文章论证“照着讲”“接着讲”无法分离,是按从逻辑到现实的顺序推进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对经典进行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与进一步阐发之间,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
B.面对中西思想的交融与互动,“新子学”应该同时致力于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建构。
C.“照着讲”内含“接着讲”,虽然能发扬以往的思想,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
D.“新子学”要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就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
二、
1.答案    D A.对应信息在第一段,由“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
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可知此项表述正
确。B.对应信息在第二段,由“‘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
究”“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
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可知
此项表述正确。C.对应信息在第三段,由“‘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
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
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可知此项表述正确。D.曲解文意。对应信息在第
四段,由“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
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可知此项中“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表
述错误。
解题步骤 信息筛选整合题解题四步骤
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
原文意思(或正确)的一项是”,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加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
念、无中生有等。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将原文信息和选项进行对比,寻找细微
的差别。
步骤一:根据要求,确定目标。步骤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步骤三: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
并整合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要准确找到选项相关内容在原文中的位置,从中筛选提取
信息。步骤四: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相关内容在原文中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进
行对照,辨明正误。
2.答案    A A.论证与观点不照应,由原文第二段前两句话“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
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可
知,“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的表述是错误的。B.此项是对文本主要
内容的概括,表述正确。C.此项是对文本第三段内容的概括,表述正确。D.此项是对文本第四
段内容的概括,表述正确。
知识归纳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考查角度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阅读材料是一篇小论文,所以要明确文章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
法。答题时注意判断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
重点考查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3.答案    B A.“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表述错误。“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指“照着
讲”,“进一步阐发”指“接着讲”。原文观点是“‘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
离”“‘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B.表述正确。原文第三段对
此做了阐述,“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
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C.“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
表述错误。原文观点是“‘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
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D.曲解观点,“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
到‘接着讲’”表述错误。原文观点是“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
互渗入”“‘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
方法技巧 比对法解答曲解观点题
“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
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①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
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等,改变其原意)、
“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
意)、“凑”(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的过程中,删了哪些词,改
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这些词语改变以后,选项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来说,选项中如有
下面这些词语,我们要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
词(如“都”“所有”等),看它是否有扩大或缩小外延的情况;推断词(如“或许”“大概”
“必定”“可能”“似乎”等),看它是否存在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错
误。②比对关系。看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
三、(2017山东,6—8,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谈审美移情
所谓移情,通俗地说,就是指人面对天地万物时,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万物身上去,
似乎觉得它们也有同样的情感。当自己心花怒放时,似乎天地万物都在欢笑;苦闷悲哀时,似乎
春花秋月也在悲愁。当然,天地万物不会欢笑,春花秋月也不会悲愁,是人把自己的悲欢移置到
了它们身上。描绘此种移情现象的第一人是庄子。《庄子·秋水》篇中,庄子看见鱼儿“出游
从容”,于是把自己在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
庄子所述,是典型的审美移情现象。
然而,对移情现象作出真正的理论概括是晚近的事。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
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他们认为,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审美观照,是情感的自发的外射作用。
也就是说,审美观照不是主体面对客体时的感受活动,而是外射活动,即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我
们的眼睛所感知到的人物和事物中去。在费舍尔父子那里,移情观念已大体上确定了,但通过
形而上的论证把移情说提高到科学形态的则是德国美学家立普斯。因为移情说的影响巨大,
以至于有人把立普斯誉为美学界的达尔文。
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
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在审美享受的瞬间,是
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且在对
象中玩味自我本身。
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赠。移情和感受不同。在
感受活动中,主体面对客体,主客体是分离的,界限是清楚的。但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客体,
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没到对象中
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
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也就是说,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
物我互赠、物我回还。清代大画家石涛在描述自己创作的心理状态时所说的“山川脱胎于
予,予脱胎于山川”“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就是审美移情中的物我互赠、物我回还的情
境。
审美移情发生的原因是同情感与类似联想。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
动,移情源自人的“内模仿”。但立普斯的观点更可信。他认为,审美移情起源于人的类似联
想。人都有一种自然倾向或愿望,要把类似的东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所以总是按照切
身经验的类比,去看待身外发生的事件。这就是说,审美的人都具有同情心,以自己体验到的某
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这种同情,不但及于他人,也及于其他生物及
无生物。
审美移情的功能是人的情感的自由解放。尽管移情不一定伴随美感,但美感则必定伴随移
情。因为审美移情能给人以充分的自由。人的不自由常常来自人自身。自身是有限的,它是
自由的牢笼。可是在审美移情的瞬间,自身的牢笼被打破了,“自我”可以与天地万物相往来,
获得了自由伸张的机会。“自我”与天地万物的界限消失了,人的情感也就从有限扩大到了
无限。
(节选自童庆炳《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有删改)
1.下列关于移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庄子·秋水》中,庄子把自己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
快乐的。这实际上是庄子对自己感情的对象化享受。
B.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但是,立普斯对移情的阐
释才使得移情说具有了科学形态,他也因之深受赞誉。
C.在审美移情说看来,人的审美体验是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欣赏中,触生出千种情绪、万般感
受,从而体验到审美对象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价值。
D.移情与感受不同。在感受活动中,主客二分,主体在客体面前保持自我,物我两立;而在移情
时,主体与客体的界限被打破,主体客体相融合。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虽然对移情现象作出理论概括的主要是西方的美学家,不过《庄子·秋水》中对“鱼之乐”
的记载表明我国的哲学家早已经描绘了这种现象。
B.关于审美移情的起因,曾经出现过不同的观点。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
理活动,移情源自人的“内模仿”,这种观点不可信。
C.审美的人以自己体验到的某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这与人要把类
似的东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的自然倾向是一致的。
D.审美移情能让人的情感自由解放。美感必定伴随着移情,因为审美移情能帮人打破自身的
有限性,让自我的心灵丰富化,给人带来充分的自由。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诗
句,都体现了审美移情,是诗人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移置到景或物身上的结果。
B.郑板桥《竹石》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
风。”从审美移情看,诗人审美欣赏的对象不是竹石,而是移入竹石形象中的自我情感。
C.北宋画家文与可画竹时,“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身与竹化”所强调的是竹已化为
画家的精神,获得了人的生命存在。这是移情中出现的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的境界。
D.在“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中,南宋词人辛弃疾以移情的方式把自己的深
情移入青山,青山因此就妩媚起来。此时主体的情感是移置在青山中,只属于青山的。
三、
1.答案    C “从而体验到审美对象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价值”错误,原文为“所欣赏并为之
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是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
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即人们体验到的是
审美主体自己的情感。
2.答案    B “这种观点不可信”说法错误,属曲解文意。从原文“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
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自于人的‘内模仿’。但立普斯的观点更可信”可知,谷鲁斯
等人的观点是可信的。
3.答案    D “此时主体的情感是移置在青山中,只属于青山的”错,由原文“在移情之际,不
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物我互赠、物我回还”可知,主客体融为一体,既使无情的“青
山”有情化,又使“我”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
四、(2016山东,6—8,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唐人古体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
诗)相对的一种诗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
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
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新变。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
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
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一
般说来,较之汉魏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
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
物,铺排场景,生发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
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另外,在音节
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
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
诗的“变体”,并不算错。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
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诗选序》),那就太过分了。清王士禛《古诗
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子昂、张九龄、李
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变,可以略睹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
示出同一偏见。倒是明末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
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我们看五七言的
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
种安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说话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类似于
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或者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杜甫《石壕吏》)这样的句子,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任何拖腔。但如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杜甫《哀江头》),以
至于“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杜甫《洗兵
马》),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抑扬抗
坠,铿锵成韵。我国古代传统上有诵诗与歌诗的区分,西洋歌剧音乐亦有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歧
异,五言和七言在调式上的分别大抵类此。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
言诗在东汉中叶以后即日渐脱离音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时期停留在乐府歌行体的
范围内,直到唐代还常以七言短章合乐歌唱。
(节选自陈伯海《唐诗学引论》,有删改)
1.关于古体诗,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古体诗产生于唐代以前,在唐出现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生命力更强的近体诗后,逐渐走向
衰微。
B.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
的特点。
C.古体诗在形式上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唐人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更似绝句
律诗。
D.五七言古体至唐而新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唐人古体虽名为“古体”,其实已与以往古
风不同。
2.下列关于“汉魏古诗”和“唐人古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汉魏古诗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在作品表现范围上,不像唐人所作古诗那样开阔。
B.就含蓄淳厚的作风而言,汉魏古诗略胜一筹;就表情达意的功能而论,唐人古诗则更具优势。
C.唐人古诗有的在今体诗的影响下表现为声律和谐与对仗工整,有的继承汉魏古诗有意“反
律化”。
D.两者各具特色,由汉魏古诗到唐人古诗,是变化,是拓展;一味地贬抑唐人古诗,失之偏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清王士禛对唐人五言古诗只认可五家,足见其偏见;明许学夷明察唐人五古特色,其观点可谓通达
B.本文第三段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明确了唐人古体中的五言和七言在节奏感和韵调感方
面的不同。
C.本文引用的语句分诗论和诗句两类,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
容的异同。
D.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抒情悲慨,读来抑扬抗坠,铿
锵成韵。
四、
1.答案    D A.无中生有。对应区域在第二段“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文中并
没有说近体诗具有“生命力”,选项中“逐渐走向衰微”更是无从谈起。B.强加因果。“古
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与“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之间不是因果关系,而是并列
关系。C.说法绝对。“唐人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更似绝句律诗”错,因为后文有“唐代诗
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
2.答案    C 无中生有。第二段中只是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并没有说“继承汉
魏古诗有意‘反律化’”。
3.答案    C    以偏概全。不仅帮助读者把握古体诗,也帮助读者把握近体诗。
五、(2015山东,6—8,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艺术实践证明,要塑造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典型人物,就必须深刻揭示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
性。如果不能把握和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真实和社会历史的真实,不能把人物性格的内在矛
盾性成功地揭示出来,就没有活生生的真实的人,就没有真正深刻的典型。
巴金曾经指出:“为了应付新的需要,有人注意到了优点和缺点,于是在正面人物身上加入一些
缺点,在动摇人物身上加入一些优点,总之使得每个人甚至反面人物都带有‘人情味’。但是
作品里面的那些人仍然没有血色,不像真人。为什么呢?我想有一个原因是,除了优点和缺点
以外,活人的身上还有别的东西。”人类复杂的内心图景,不是用几笔鲜明的色彩可以描画清
楚的,不是“优点”“缺点”这种具有确定范围的概念性语言可以概括的。事实上,人的性格
世界有很大的模糊性特征,了解人物形象的模糊性,对作家塑造人物性格,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性格元素模糊性主要包括两层意思。
一是构成性格整体的各种性格元素之间往往是不同向的,甚至是彼此矛盾对立的:一部分性格
元素表现为肯定性方向,表现为善,表现为美,表现为真,表现为圣洁;另一部分性格元素表现为
否定性方向,表现为恶,表现为丑,表现为伪,表现为鄙俗。这种双向性,使一个人的性格表象变
得纷纭复杂,使一个人有时像他自己,有时又不像他自己;有时忠于他自己,有时又背叛他自
己。这就是说,构成性格整体的各种元素往往不能按照同一确定的方向运动,而正是这种非同
向发展的各种性格因素,才形成人物性格的模糊性。例如,构成阿Q性格整体的元素是非常复
杂的,而这些杂多的性格元素,又表现为双向性:质朴愚昧又狡黠圆滑,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自
尊自大又自轻自贱,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这些元素在自身运动的过程中,互相碰撞,互相交
叉,形成复杂的性格表象。
性格元素模糊性的另一层意思,则是每一个性格元素内部都带有二重性,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
定中包含着肯定。因此,性格元素自身的性质不可能完全确定,它在不同的情境中总是显示出
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变化。例如,当一个人在追求真理时,“倔强”的性格元素就表现为肯
定性质的“韧性”,而当真理不复存在时还要硬去碰撞,“倔强”元素就转化为否定性质的
“固执”。一个人的勇敢,在某种情况下可表现为见义勇为的善,在某种情况下则又可能表现
为不义亦为的恶。李逵的勇猛有时表现为非常可爱的战斗精神,有时则表现为“排头砍去”
的鲁莽。
此外,性格元素的本质往往不是直接袒露着的,它会被假象包裹着,从而显现出表里矛盾、似是
而非的情状,使人们感到难以捉摸。狄德罗曾说:“说人是一种力量与软弱、光明与盲目、渺
小与伟大的复合物,这并不是责难人,而是为人下定义。”因此,要写出鲜活的人物形象,确实
值得写作者多下一番功夫!
(节选自刘再复《性格组合论》,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学作品中一个个活生生的真实的人物形象,其性格充满着内在的矛盾性,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B.多向的性格构成,杂多的性格元素,相互影响,相互交叉,使人物性格表象纷纭复杂,不断变化。
C.性格元素模糊性对塑造人物形象有重要作用,要刻画鲜明的人物,离不开对人物性格模糊性
的体察。
D.性格元素之间的非同向和每一个性格元素内部的二重性,是构成性格元素模糊性的两层主要意思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有人将人物的“优点”“缺点”机械叠加,以写出“人情味”,但这样还体现不出人物性格
的模糊性。
B.人物性格具有模糊性,这要求创作者塑造人物不能从表象入手,以避免人物形象的明确性和
概念化。
C.一个人追求真理时的坚定和自以为是时的固执,显示了倔强这一性格元素在不同情境中的
不同表现。
D.要解读人物性格元素的本质,不能仅仅看他外在的言谈举止,更要努力深入他的内心和灵
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所有的人,正像我一样,都是黑白相间的花斑马——好坏相间,好好坏坏,亦好亦坏。”这
句话道出了人的性格模糊性特征。
B.某作家说自己的写作经历过“把好人当坏人写,把坏人当好人写,把自己当罪人写”三个阶
段,这体现了他对人物性格模糊性的重视。
C.曹禺在《雷雨》中塑造的周朴园这一人物,既伪善霸道,又对侍萍怀有某种真挚的情感,具有
很强的性格元素模糊性。
D.鲁迅在《祝福》中通过“我”的叙述,来展现祥林嫂性格元素的模糊性,而“我”自身性格
元素的模糊性是缺失的。
五、
1.答案    C A.该项内容是从性格方面说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具有审美价值,不是本文的
主旨。B.该项内容仅仅是性格元素模糊性带来的影响,并不是本文主旨。D.该项内容只是对
第四、五段内容的概括。
2.答案    B “这要求创作者塑造人物不能从表象入手”错,原文最后一段说“性格元素的本
质往往不是直接袒露着的,它会被假象包裹着,从而显现出表里矛盾、似是而非的情状,使人们
感到难以捉摸”,但这并不能推断出“创作者塑造人物不能从表象入手”。
3.答案    D “而‘我’自身性格元素的模糊性是缺失的”推理不正确,人物性格元素是否具
有模糊性,要看其是否符合性格元素模糊性的两个层面的要求。
六、(2014山东,6—8,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大家来到此地,都抱有求学研究之志,但我要告诉大家说:单是求知识,没有用处,除非赶紧注意
自己的缺欠,调理自己的心理才行。要回头看自己,从自己的心思心情上求其健全,这才算是真
学问;若能如此,才算是真进步。
人类之所以超过其他生物,皆因人类有一种优越的力量,能改变外界,创造东西。要有此改变外
界的能力,必须本身不是机械的。人类优长之处,即在其生命比其他物类少机械性。这从何处
见出呢?就是在于他能自觉;而更进步的,是在回头看自己时,能调理自己。我们对外面的东西,
都知道调理他,譬如我们种植花草,或养一个小猫小狗,更如教养小孩,如果我们爱惜他,就必须
调理他。又如自己的寝室,须使其清洁整齐,这也是一种调理。对外界我们尚需调理,对自己则
忘记调理,是不应该的。
不过调理自己与调理东西不甚一样,调理自己要注意心思与心情两方面。心思方面最要紧的
是要条理清楚。凡说一句话,或作一篇文章,总要使其清楚明白。如缺乏条理,徒增多知识是无
用的,因为知识是要用条理来驾驭的。而心思之清楚有条理,是与心情有关系的。在心情不平
时,心思不会清楚,所以调理心情是最根本的。
对心情应注意的有两点:一是懈,一是乱。懈是一种顶不好的毛病,偶然懈一下,这事便做不好;
常常散懈,则这人一毫用处也没有。在写文章时的苟且潦草敷衍对付,都是从懈而来。文章写
得短不要紧,最不好是存苟且心理。一有这心理,便字不成字,话不成话,文不成文。苟且随便
从散懈心理来,干什么事都不会成样儿。乱是心情不平,常是像有点激动,内部失掉均衡和平,
容易自己与自己冲突,容易与旁人冲突,使自己与环境总得不到一个合适的关系。乱或暴乱,与
散懈相反;散懈无力,暴乱初看似乎有力,其实一样的不行。因其都是一种机械性,都无能力对
付外面的变化,改造环境。然则如何可不陷于机械而变成一个有能力的人?这就要能自觉,不
散懈,亦不暴乱,要调理自己,使心情平和有力,这是改变气质的根本功夫。
调理自己需要精神,如果精力不够时,可以休息。在我们寻常言动时,绝不可有苟且随便的心
情;而在做事的时候,尤须集中精力。除非不说不做,一说一做,就必须集中精力,心平气稳地去
说去做。譬如写一篇文章,初上来心很乱,或初上来心气尚好,这时最好平心静气去想,不要苟
且从事,如果一随便,就很难有成就。所以我们的东西不拿出则已,拿出来就要使他有力量。诸
同学中有的却肯用心思,但在写文章时,条理上还是不够,有随便苟且之意,字句让人不易看清
楚。有的同学还更差些。
这不是小事体,这是一个很紧要的根本所在。
(选自梁漱溟《朝话》,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学会心理的调整,这才是真正的学问,才是真正的进步。
B.人类之所以超过其他生物,是因为比其他物类少机械性。
C.说话和写文章时,要想表达清楚明白,心思必须先有条理。
D.调理自己的心情,使之平和有力,是改变气质的根本功夫。
2.根据文意,下列做法不属于“调理心情”的一项是(3分) (  )
A.备考要拟订周密的学习计划,拟订计划前要保持内心的平和安定。
B.教室黑板上方的墙壁上,张贴着“净”“静”“敬”“竞”四个大字。
C.写文章不急于下笔,先上网专心浏览,摘取相关精彩段落再加以组合。
D.学习遇到困难时,冷静思考,多方请教,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  )
A.学会回头看自己,健全自己的心思心情,是求学的一个重要目的,这比学习知识更重要。
B.心思与心情是密切相关的,但两者有主次之分,要想调理心思,就得先调理自己的心情。
C.心情的暴乱与散懈,两者看似不同,但都能使我们陷于一种机械性,从而导致行事不顺。
D.调整心理,集中精力,心平气和,努力写出有力量的文章,这是一个很紧要的根本所在。
六、
1.答案    A 本文是围绕“如何才能做成真学问”的话题展开阐述的。文章第一段中“我要
告诉大家说”,表明后面是作者的观点。将这些话概括一下就是A选项的内容。B.在文章第
四段中是说“乱或暴乱……因其都是一种机械性”。C项中的“心思必须先有条理”和D项
中的“调理自己的心情”,都只是“调理自己需要注意的两个方面”,只是文章的部分内容,不
能作为全文的主旨。
2.答案    C A项中的“保持内心的平和安定”,B项中的“‘净’‘静’‘敬’‘竞’”,D
项中的“冷静思考”,都是属于心情层面的表现。C项中说到“先上网专心浏览”,是先组织
材料再下笔作文,这是写文章的一种方法,不属于“调理心情”的做法。
3.答案    D “这是一个很紧要的根本所在”中“这”不是指代第四段中的具体事例,而是指
全文论述的问题:学会调理自己的心理,才算是真学问;若能如此,才算是真进步。
B组  课标卷、其他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一、(2019课标全国Ⅱ,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
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
常。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他所接
触到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
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采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就诗
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
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
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的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
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
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
“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就诗歌内容方
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情物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
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
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悲哀响;写洗兵马之
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
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
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越,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
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
避。其不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
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
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
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他一方面有
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如著名的《北征》诗,于饱写沿途之人
烟萧瑟、所遇被伤、呻吟流血之余,却忽然笔锋一转,竟而写起青云之高兴,幽事之可悦,山果
之红如丹砂,黑如点漆,而于归家后,又复于饥寒凛冽之中,大写其幼女晓妆之一片娇痴之态。
此外,杜甫虽终生过着艰苦的生活,而其诗题中却往往有“戏为”“戏赠”“戏作”等字样。
凡此种种,都说明杜甫才性之健全,所以才能有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相反而相成的两
方面的表现。这种复杂的综合,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又一证明。
(摘编自叶嘉莹《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杜甫有一种难得的健全才性,能兼容感性与理性,对事物进行综合全面的把握。
B.从杜甫论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
C.杜甫的诗歌涵括范围非常广泛,善于以变化的笔触,表现社会生活和人情物态。
D.对于天宝年间的乱离,杜甫在诗中既有主观感情的投入,又有客观视角的观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健全才性是杜甫取得集大成成就的重要因素。
B.文章从体式风格和内容两方面,来论证杜甫诗歌创作的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C.文章在论证诗人对待悲苦的态度时,将杜甫和陶渊明、屈原等诗人做了对比。
D.文章论证了杜甫所以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杜甫之前的诗人,或者以感性见长,或者以理性见长,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
B.杜甫勇于尝试各种诗体,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在五言古诗上则作出革新。
C.对逃避、被击败与正面担荷这三种回应危机方式,作者在情感态度上一视同仁。
D.杜甫诗歌震撼人心的力量,部分来自严肃与幽默之间、担荷与欣赏之间的平衡。
一、
1.答案    B 本题考查论述类文本阅读的相关知识,着重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体
现发展逻辑思维的学科素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项,“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说法错误,原文说“古今长短各种诗
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并未说明杜甫对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的评价。
2.答案    D 本题考查论述类文本论证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分析文本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及论证结构的能力,体现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继承与弘扬古典文化。
D.“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说法错误。结合原文可知,杜甫“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
量”,“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最终缘于“杜甫才性之健全”。
3.答案    D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整合文中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体现
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以彰显文化魅力。
A.推断无据,文中并未明确指出之前的诗人的理性感性特点,且“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于文
无据。B.“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说法错误,结合文末出处及“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
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得
知。C.“作者在情感态度上一视同仁”错,作者对“正面担荷”给予高度肯定,这与其对其他
回应危机的方式的态度不同。
二、(2019课标全国Ⅲ,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蕴藏丰富、有待进一步
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宝库。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困境,
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仍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
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
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
观。对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要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而不应仅局限在艺术团体或
演出队等小范围内。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
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
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经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会对此类非物质
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如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踏春》、蒙古族舞蹈《吉祥
颂》等都曾大放异彩。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持本
真性的原则,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西方音乐编排
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因此,对民族民间传统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应既不
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
编导们深谙民间表演艺术的特性,并能进行实地调研、采风,挖掘出民间艺术的基本元素与本
质精神。
各种传统表演艺术都是在特定时空中呈现的,靠其演出行为形成艺术作品,实现艺术价值。这
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决定了应对其实施活态传承与保护,使之以鲜活形态生存于民间。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实践中,有些地区视保存为保护,重视硬件设施,各类场馆及专题博
物馆建设颇具规模,民间收集来的各种乐器、道具、面具、服装等都得到妥善收藏。这种博
物馆式的展示与收藏,虽然能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但变活态传承为固态展示,
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传统表演艺术的生存发展问题。有人认为通过录音、录像等数字化手段
便可记录、存储、呈现表演艺术的成果和过程,达到抢救性保护的效果。但是,这只是对文化
遗产的部分信息进行了保存。人在进行艺术表演时涉及的很多现象难以精确量化,其中不少
信息是无法获取和记录的。对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活态保护,才符合其自
身的传承发展规律。
(摘编自李荣启《论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传统表演艺术通常具有生活性和群体性的特征,民众也是演出的重要参与者。
B.春晚优秀的民族歌舞节目为传统表演艺术的舞台改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
C.传统表演艺术进行“二度创作”时,应当避免西式改编,以防失去原有风格。
D.录音、录像等手段可以记录传统表演艺术的成果和过程,能够起到保存作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针对当下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中出现的一些片面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B.文章紧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表演艺术的几种属性,多角度展开论证。
C.第四段将一些地区的场馆建设和数字化保存做比较,论证了保护与保存的不同。
D.文章对现有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举措的成效与不足都有论及,体现出辩证的态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传统表演艺术源自生活,使其“雅化”意味着脱离原生的环境,很难获得成功。
B.民间各种自发的载歌载舞活动都是传统表演艺术的一部分,有很强的民俗色彩。
C.传统表演艺术依赖动态展示以呈现艺术内蕴,将其物质载体作固态展示则没有价值。
D.活态保护致力于维护传统表演艺术的活力,看重人的因素在项目传承中的作用。
二、
1.答案    C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体现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引导关
注传统文化。
“避免西式改编”说法绝对,原文为“‘二度创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
入现代元素”。
方法技巧    “双合”法准确解答理解分析题
所谓双合,就是符合文意,符合题意。符合文意指在做题时将选项逐一与原文进行比照,比照该
选项与原文意思是否相同,哪些字句变了,意思变了没有,不要只看大概。符合题意指在比照符
合文意的前提下看看该选项是否符合题干的意思,抓住题干意思中的几个要点,完全符合题干
要点的才是正确答案。
2.答案    C 本题考查论述类文本论证方面的相关知识,考查分析文本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的能力,体现了发展逻辑思维的学科素养,培养优秀思维品质。
第四段论述的是对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活态保护。
3.答案    D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整合文中信息并进行推断的能力,体
现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A.“使其‘雅化’意味着脱离原生的环境,很难获得成功”理解错误,原文为“固然能彰显各
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B.“民间各种自发的
载歌载舞活动都是传统表演艺术的一部分”,说法绝对。C.“将其物质载体作固态展示则没
有价值”说法错误,原文说“能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可知选项否定绝对。
知识拓展    排除干扰定答案
命题者常常采用以下方法来设置干扰项:①偷换概念。在选项中用其他概念置换原文中的概
念。②扩大或缩小概念的外延。在错误的选项中以部分代整体,或把整体说成部分,改变概念
的外延。③混淆概念。把不同的概念等同或混淆起来。④改变判断的性质。故意把可能写
成必然,把未然写成已然,把有写成无,把无写成有。⑤无中生有。选项中的信息在原文找不到
依据。⑥因果混乱。包括强加因果和因果倒置。
三、(2019天津,5—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资源”这一概念,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资源是指人类生产活动所需要的、
在自然界存在的物质(材料)和动力的天然来源。广义的资源,则是指人类用来帮助从事一定
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一切要素和有利条件的总和。简单地说,资源就是人类活动所必需
的一切东西。从形态上看,人类资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以贮存、节约的资源,如资金、材
料、能源等;另一类是不可贮存、节约的资源,如时间、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在信
息社会中,正确认知注意力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为什么说注意力是一种资源呢?人类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定向性,即有意识、有计划地
达到一定的目的。人类活动的定向性,要求人在活动过程中,必须使自己的意志服从这个过程
的目标。人的定向活动是由提出的任何或某种活动计划来组织的,而要完成这种组织活动,一
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就是注意力。所以,注意是人的活动的基本特征,是人的有目
的活动和定向探索活动的前提,是人的活动达到既定目标的必要条件:注意力决定任务完成的
效率和成果的质量,是人类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要素,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人的心理过程的一个最基本特征是它的选择性和指向性。当我们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
一定事物时,就是注意。注意和认识过程分不开,它是一切认识过程的开端。虽然注意不是一
种独立的认识活动,但它表现在认识过程(知觉、记忆、思维等)的内部而与这些过程不可分
离,在人的一切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对人的各种心理过程和操作活动均有调节作用。注
意力表现了人的心理过程进行的动力特征,是人的个性品质和能力结构的重要因素。没有高
度发展的注意力,就不能有效地从事各种活动,就不能从事长时间的复杂的思维活动。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的注意力是一种非常有限的心理资源。人的主要精力每次只能执行一
种主要的任务。当大量的信息进入感觉记忆,若不加以注意,很快就会丧失。因此,注意在为进
一步加工而选择感觉信息方面,是起着重要作用的。信息资源具有可替代性、可分享性,而注
意力作为资源是不可替代、不可分享的。今天,人们要学会合理有效地分配并使用注意力。
(节选自李志昌《信息资源和注意力资源的关系》,有删改)
1.下列表述,与本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  )
A.资源包括材料、能源、时间、信息、注意力等,有狭义、广义之分,有的可以贮存、节约,有
的不能贮存、节约。
B.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一事物时就是注意,注意是认识过程的开端,对人的各种心理过程和操
作活动均有调节作用。
C.注意力决定任务完成的效率和成果的质量,体现了人的个性品质和能力结构,是一种不可或
缺的心理因素。
D.在情况多变、竞争激烈、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从事各种活动,尤其从事各种思维活动,必须
拥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
2.下列语句的含义,不能体现“注意力”重要性的一项是(3分) (  )
A.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
B.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C.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3.下面推断与本文观点相符的一项是(3分) (  )
A.注意力是一种非常有限的心理资源,不可替代,不可分享,因此可以和物质、能量等资源相提
并论,等同看待。
B.信息是一种重要资源,注意力也是一种重要资源。在任何时候,人的注意力都是一种稀缺资源。
C.从注意力资源稀缺的角度看,在某些次要的或无关的方面,“信息闭塞”排除了一些无谓的
干扰,可能也是有好处的。
D.合理、有效地分配、使用注意力是成功的要素,不能合理使用注意力将会导致人一事无成。
三、
1.答案    D 本题主要考查对信息的筛选、理解的能力,体现了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
倡导关注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生活理念。
“必须拥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说法绝对,原文是说“没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就不能有效地
从事各种活动,就不能从事长时间的复杂的思维活动”,选项去掉了限制条件“有效地”“长
时间的复杂的”。
2.答案    B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体现了思维发
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弘扬科学精神和培养优秀的思维品质。
根据文中关于“注意力”这一概念的解释“人的定向活动是由提出的任何或某种活动计划
来组织的,而要完成这种组织活动,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就是注意力”及有关注
意力重要性的表述“注意力决定任务完成的效率和成果的质量”等,判断各项是否体现了
“注意力”的重要性。B项,说的是要听取多方面的意见,没有体现“注意力”的重要性。
3.答案    C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整合文中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体现
了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培养创新思维品质。
A.“可以和物质、能量等资源”“等同看待”错误,因为“注意力作为资源是不可替代、不
可分享的”,而物质、能量资源属于可替代、可分享资源,所以它们不能被等同看待。B.“在
任何时候,人的注意力都是一种稀缺资源”错误,原文只是说“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的注意力
是一种非常有限的心理资源”。D.“不能合理使用注意力将会导致人一事无成”,说法绝
对。原文只是说“人的主要精力每次只能执行一种主要的任务……很快就会丧失。因此……是起
着重要作用的”“人们要学会合理有效地分配并使用注意力”。
四、(2019江苏,15—17,12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问题。
书家和善书者
沈尹默
“古之善书者,往往不知笔法。”前人是这样说过。就写字的初期来说,这句话,是可以理解
的,正同音韵一样,四声清浊,是不能为晋宋以前的文人所熟悉的,他们作文,只求口吻调利而
已。笔法不是某一个人凭空创造出来的,而是由写字的人们逐渐地在写字的点画过程中,发现
了它,因而很好地去认真利用它,彼此传授,成为一定必守的规律。由此可知,书家和非书家的
区别,在初期是不会有的。
写字发展到相当兴盛之后(尤其到唐代),爱好写字的人们,一天比一天多了起来,就产生出一批
好奇立异、相信自己、不大愿意守法的人,各人使用各人的手法,各人创立各人所愿意的规
则。凡是人为的规则,它本身与实际必然不能十分相切合,因而它是空洞的、缺少生命力的,因
而也就不会具有普遍的、永久的活动性,因而也就不可能使人人都满意地沿用着它而发生效
力。在这里,自然而然地便有书家和非书家的分别了。
有天分、有修养的人们,往往依他自己的手法,也可能写出一笔可看的字,但是详细检察一下它
的点画,有时与笔法偶然暗合,有时则不然,尤其是不能各种皆工。既是这样,我们自然无法以
书家看待他们,至多只能称之为善书者。讲到书家,那就得精通八法,无论是端楷,或者是行草,
他的点画使转,处处皆须合法,不能丝毫苟且从事,你只要看一看二王、欧、虞、褚、颜诸家遗
留下来的成绩,就可以明白的。如果拿书和画来相比着看,书家的书,就好比精通六法的画师的
画;善书者的书,就好比文人的写意画,也有它的风致可爱处,但不能学,只能参观,以博其趣。其
实这也是写字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六朝及唐人写经,风格虽不甚高,但是点画不失法度,它自成为一种经生体,比之后代善书者的
字体,要严谨得多。宋代的苏东坡,大家都承认他是个书家,但他因天分过高,放任不羁,执笔单
钩,已为当时所非议。他自己曾经说过:“我书意造本无法。”黄山谷也尝说他“往往有意到
笔不到处”。就这一点来看,他又是一个道地的不拘拘于法度的善书的典型人物,因而成为后
来学书人不须要讲究笔法的借口。我们要知道,没有过人的天分,就想从东坡的意造入手,那是
毫无成就可期的。我尝看见东坡画的枯树竹石横幅,十分外行,但极有天趣,米元章在后边题了
一首诗,颇有相互发挥之妙。这为文人大开了一个方便之门,也因此把守法度的好习惯破坏无
遗。自元以来,书画都江河日下,到了明清两代,可看的书画就越来越少了。一个人一味地从心
所欲做事,本来是一事无成的。但是若能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自然不是意造的矩)的程度,那
却是最高的进境。写字的人,也需要做到这样。
(有删改)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善书而不知笔法,这一现象出现在写字初期,当时笔法还未被充分发现和利用。
B.唐代爱好写字的人渐多,有一批人好奇立异,自创规则,经生体就是这么产生的。
C.二王、欧、虞、褚、颜诸家都是严格遵守笔法的典型,他们都属于书家的行列。
D.元明清三代,书画创作每况愈下,优秀作品越来越少,与守法度的习惯被破坏有关。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在写字过程中,那些与实际不能完全切合的人为的规则,不具有普遍的永久的活动性,因而不
能称之为笔法。
B.书与画相似,书家之书正如画师之画,谨严而不失法度,而善书者之书正如文人的写意画,别有风致。
C.苏东坡天分高,修养深,意造的书画自有天然之趣,但率先破法,放任不羁,成为后世不守法度的借口。
D.一味从心所欲做事是不可取的,但写字的人如能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却能达到最高的境界。
3.书家和善书者的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
四、
1.答案    B 本题考查论述类文本阅读的相关知识,着重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体
现发展逻辑思维的学科素养,引导树立正确方法论的观念。
“经生体就是这么产生的”错,原文说的是“六朝及唐人写经,风格虽不甚高,但是点画不失法
度,它自成为一种经生体”,“经生体”因抄经而来。
2.答案    C 本题考查论述类文本阅读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体现思
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培养敬畏规则的优秀思维品质。
“成为后世不守法度的借口”错,原文为“成为后来学书人不须要讲究笔法的借口”。
3.答案 是否尽合笔法;能否诸体皆工;是否适宜学习。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体现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弘
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本题可结合第一段中“古之善书者,往往不知笔法”以及第三段“不能各种皆工”“但不能
学,只能参观,以博其趣”等内容来回答。
五、(2018课标全国Ⅱ,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
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
提取、全球性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
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
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
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予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
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信息,并界
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
“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
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
排除他人非法利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遗忘的平
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
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
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
记忆所束缚。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
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
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
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
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进一步说,数字化记
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建构关于我们
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
的目的。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
(摘编自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
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由于数字化记忆的发展,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发生了反转,记忆变得更加容易。
B.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
C.“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不过前者更积极一些。
D.我们要对抗数字化记忆霸权,就要成为数据控制者并建构他人的数字化记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胁为立论的事实基础,论证了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
B.通过讨论大数据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文章把论证推向了深入。
C.与重视个人隐私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着重论证了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
D.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化记忆可能带来的问题,对我们的认同问题作出了全新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大数据时代的个人留在网上的信息太多,如果没有主动权,就难以保护隐私。
B.遗忘是个人和社会的一种修复和更新机制,是我们面对现实和想象未来的基础。
C.技术有支配和压抑人的力量,这不仅影响个人隐私安全,而且影响整个社会。
D.大数据的分类系统不是中立的,这将影响数据的客观呈现,使用时应有所辨析。
五、
1.答案    A A.对应原文第一段,“在大数据时代……而记忆却成了常态”。B.“人的主体身
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于文无据。C.“隐私权”
在大数据时代之前就已经存在,“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说法错误。D.结合末段内容可知,
“成为数据控制者并建构他人的数字化记忆”是数字化记忆霸权,而不是对数字化记忆霸权
的对抗。
2.答案    D A.结合全文及末段的“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
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可知,此项正确。B.结合后三
段找到对应的关键词,如第二段的“隐私”,第三段的“记忆”,第四段的“主体身份”可知,
此项正确。C.结合文末出处及文章内容来理解写作动机,结合第二段的“被遗忘权”与第四
段的“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可知,“着重论证了
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是正确的。D.“对我们的认同问题作出了全新论证”理解错
误。文章着重论证的是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文中虽然提及“我们的认同问题”,但并未
“作出”“全新论证”。
解题技巧 判断论述类文本论点三要素
要素一,据位置判断,如标题、开头、结尾等。
要素二,据论题判断,结合段首句、高频词或选文出处等判断论题,据论题明确论点。
要素三,据论据判断,通过事实或道理论据等判断论点。
3.答案    B A.结合文章第二段分析可知,此项正确。B.原文第三段有“在某种程度上”的条
件限制,而选项却抛弃了这一条件,说法过于绝对。C.与“支配和压抑人的力量”相关的内容
在第四段,结合第二、三、四段可知,选项正确。D.“中立”一词在末段倒数第二句,结合文章
来理解,此项正确。
六、(2018课标全国Ⅲ,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
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
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
现危机的表征。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
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
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
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
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
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
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
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
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
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
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
市发展。
其三,意义弹性。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
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当一
个城市体只允许一种、一个层面的意义存在时,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会走向衰
落。当一个城市体只能满足某一类人的意义追求、意义需要时,这个城市体也往往会丧失活
力。当一个城市体被某一类型的意义体系固化时,这个城市体往往不具有综合吸纳力、发展
潜力。启蒙主义的片面化,理性主义的片面化,世俗主义的片面化,神圣主义的片面化,都会导
致城市意义弹性的减弱,都会从根基处危害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保持城市的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并以此为基础,把握城市的类型构成与
历史,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对于城市社会的健康发展而言,是意义重大的。
(摘编自陈忠《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当前城市空间弹性核心的问题是缺乏有机统一,这使得城市发展丧失了基础。
B.已发展的城市和崛起中的城市都面临着激活活力的问题,也都需要有制度弹性。
C.城市的意义对不同的人群来说是不一样的,城市体需要一种抽象的意义共同性。
D.在诸多原因中,空间、制度及意义三者的弹性不足是影响城市发展的根本原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在理论论证的过程中提及空间被私人性固化的现状,有其现实的指向。
B.文章区分了文明弹性的层面,也区分了城市体发展的阶段,论证结构清晰。
C.文章注重分析具体概念的正反两面及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具有辩证意味。
D.文章借助“文明弹性”的概念,论证了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当一个城市体有更好的空间弹性和制度弹性时,其意义弹性也会相应变好。
B.城市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时会有不同危机,制度的主要功能也会因此不同。
C.要让一个城市体具有综合吸纳能力和发展潜力,就应平衡各种主义的关系。
D.城市盛衰自有其规律,与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在总体上的和谐没有直接关系。
六、
1.答案    B A.或然当必然。原文第二段中“片面地强调空间的……,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
础”,“会”字说明这是一种可能,但选项说成“使得城市发展丧失了基础”,属必然。B.第三
段中的两个“即使……,也……”说明无论是正在崛起的城市还是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都需
面对秩序与稳定、活力激活的问题,都需要有制度弹性,故正确。C.曲解文意。原文第四段的
表述是“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D.不合文意。文末说文明弹性“对于城市社会的
健康发展而言,是意义重大的”,但并没有说是“根本原因”。
答题步骤 三步练就“火眼金睛”
第一步,还原,把原文中与选项表述对应或相关的句子找出来;第二步,比对,两个指头同时使用,
一个指头指向选项,一个指头指向原文,同步阅读、比对;第三步,辨析,对选项表述和原文表述
有出入的地方,从内容、逻辑两个方面细心辨析,发现错误。
2.答案    C A.第二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理论(道理)论证,“目前,人们更多地……占有物”指
出了空间被私人性固化的现状,表述正确。B.第二、三、四段分别论述“空间弹性”“制度
弹性”“意义弹性”,这是区分了“文明弹性”的层面;第三段围绕着正在崛起的城市和已发
展起来的城市进行论述,这是区分了城市体发展的阶段;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思路
清晰。故表述正确。C.无中生有。“及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错误,从论证内容上看,文章对
“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都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但并未涉及“相应
的动态发展过程”。D.最后一段论述表明,保持“文明弹性”是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的基
础、途径,表述正确。
方法技巧 论述类文本“三位一体”阅读法
(1)勾画论点、论据。
(2)标出关键词。画出有助于理清内容、包含提示信息的词语,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避免逻
辑错误的词语,文中反复强调的词语。
(3)思考三类关系。思考概念(对象)之间的逻辑关系、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段与段之间的关
系。
3.答案    A A.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是文明弹性的三个方面,三者并无必然联系。
B.根据第三段内容,崛起中的城市和已发展起来的城市面临的问题不同,制度的主要功能也就
因此不同,因此推断正确。C.根据第四段“当一个城市体被某一类型……发展潜力”,反推可
得出选项结论。D.根据文章第四段,“意义弹性”一旦减弱,肯定会影响城市的健康发展,但这
种影响并不是直接的。所以D项正确。
易错警示 对作品内容的理解,难在对原文的“推断”上,需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向前再走一
步。“推断”出现失误的主要原因:一是对原文内容理解失当,特别是对材料和材料之间的相
关性缺少理解与把握;二是对表述推断关系的“敏感词”吃不准,如“相应”“因此”“直
接”“要……,应……”等。
七、(2018天津,5—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在信息化时代,体能与机械能不再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智能成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权威性
标准,而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广泛运用则进一步将这种决定性与权威性推向顶峰。
信息是什么?通常的意思是音讯消息及其内容和意义。从本质上讲,信息是事物存在方式和运
动状态的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现象,但是它必须通过主体的主观认知才能被反映和揭示。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来看,信息与人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人的意识与客观世界之间的沟通。
客观世界所包含的各种信息通过与人的感官的相互作用进入人的意识,并在人的大脑中进行
加工和处理,被翻译成人与人之间可以交流的语言再现出来。人类语言成为这种被意识到的
信息存在的唯一载体。因此,信息与人的关系的本质可以表述为,人是信息的主宰者,信息为人
所控制,为人服务。然而,这种关系在信息化社会遭遇了或正在遭遇颠覆性的挑战。
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说,人们,包括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信息化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
了基础。有了这样的共识,人们放松而理所当然地沉醉于数字化信息带给我们的奇妙、自
由、淋漓的快感。而恰恰是这种人对信息逐渐形成并且巩固的心理依赖,将信息与人的本质
关系置于了深刻的矛盾之中。
如前所述,现实中的信息必须以人类语言作为自己的唯一载体。信息化时代诞生了一种特殊
的语言,这种语言就是用以再现被人脑加工处理后的信息,并使之能够被认识、被理解、被获
取、被保存、被利用以及被再造的计算机语言。计算机语言虽然也是人类创造,并且也逐渐
被广泛使用,但是其背后支撑它的强大的计算机技术却掌握在少部分专业人士手中,公众被远
远地甩到了高科技发展的边缘,他们只能按照少数人事先设定的程序和规则在仅有的范围内
去选择,成为数字化产品的被动接受者。数字化信息及其技术形态越多地深入到我们的生活,
我们就越严密地被少数人的思维所控制,且这种控制最终会表现为信息对人的控制。
现代信息及其技术形态能够广泛参与人类的知觉活动、概念活动甚至情感性活动,形成对人
的智能的精确模拟,这使它得以摆脱对人的依赖性,成为与人对立的异己力量。这种科学技术
与人的矛盾关系,是否意味着,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人及其社会的深刻信息化与人工智能超
越人脑的对信息处理的强大功能,将把人类推向被奴役者的终极命运?
面对网络普及和信息泛滥,我们要从华丽的科技陷阱和繁杂的信息现象当中超拔出来,确立起
人与科技和信息之间主体与对象、控制与被控制的合理关系。
(节选自张志宏《信息化时代人的精神困境与文化救赎》,有删改)
1.下列对“信息”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本文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  )
A.信息通常的意思是音讯消息及其内容和意义,现实中的信息以人类语言作为自己的唯一载
体。
B.信息是由主体主观认知反映、揭示出的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属性。
C.信息与人的关系实质是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沟通,人的主宰地位始终不会动摇。
D.信息通过与人的感官的相互作用进入意识,并被大脑加工处理为可交流的语言再现出来。
2.下列表述,符合本文文意的一项是(3分) (  )
A.信息化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共识,所以人们开始沉醉于数字化信
息带来的快感。
B.计算机语言是一种特殊语言,用以再现由人脑加工处理后的信息,并使之能够被认识,被理
解,被保存,被利用,被再造。
C.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公众已经完全被掌握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语言的少数专业人士奴
役。
D.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纵深发展,科学技术与人类最终会形成不可调和的二元对立格局。
3.下面所列当今现象,不能体现倒数第二段所说“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的一项是(3分)
 (  )
A.习惯使用电脑打字的人常常感慨,有些字不会写了,有些字写不好了。
B.家务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开始进入生活,使很多人逐渐由“不用干”变成了“不会
干”。
C.智能手机功能越来越多,越来越强大,带给人们方便的同时,也使一些人患上严重的手机依赖
症。
D.“阿尔法狗”程序战胜顶级围棋大师后,职业棋手们纷纷采用智能软件辅助训练,提高水
平。
七、
1.答案    C “人的主宰地位始终不会动摇”说法错误。第三段末句说“这种关系在信息化
社会遭遇了或正在遭遇颠覆性的挑战”,第五段末句说“这种控制最终会表现为信息对人的
控制”。
2.答案    B A.“信息化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说法错误,原文第四段段首为“人们,包
括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信息化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选项将主观想法误认
为客观现实。C.“公众已经完全被……少数专业人士奴役”说法错误,结合第五段“公众被
远远地甩到了高科技发展的边缘”“被动接受者”“严密地被少数人的思维所控制”等关
键信息可知,该项说法过于绝对。D.“不可调和的二元对立格局”理解错误,结合最后一段可
知,人类是可以确立起人与科技和信息之间主体与对象、控制与被控制的合理关系的。
3.答案    D 倒数第二段在谈到“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时,突出的是人的“被奴役
性”,侧重的是消极方面。而D项中人更为主动,科学技术为人所用,是积极方面,故合乎题干要
求。
八、(2017课标全国Ⅰ,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
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
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
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
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
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
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
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
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
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
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
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
“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
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
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
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
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
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
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
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八、
1.答案    D A项,“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说法错误,原文
只是说“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
伦理审视”,是“气候正义”产生的背景,并未指明“气候正义”的提出者就是“非政府组
织”。B项,“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以偏概全,由第四段中“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
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
义务和成本”可知,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既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
候容量的权利”,还有“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包括限制排放的问题)。C
项,“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不合文意,由原文第三段中“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
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可知,当代人“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
务”,并无权利“为后代设定义务”。
设题陷阱 命题人在论述类文本阅读错误选项的设置上,常用的6种方法如下:
(1)删。删除句子成分而改变句意。
(2)添。添加定语或状语,造成对内容的曲解。
(3)调。调换词语或句子的顺序,从而改变句意。
(4)改。改变说法,或用其他词语代替,似是而非,难以分辨。
(5)漏。只是强调了问题的某一方面,而有意漏掉其他方面。
(6)凑。将意义相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随意拼接在一起而造成错误。
2.答案    C “立足未来”说法错误,第三段在阐述代际公平时说“我们这一代……我们作
为……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可见作者的立足点是当代。
3.答案    B “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的推断不符合文意,原文说“气候变化公约或
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并不能说落实目标就能保证后代需求。
九、(2017课标全国Ⅱ,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
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
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
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了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
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
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
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
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
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
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
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
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
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
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
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
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于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
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
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代
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
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
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
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
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
D.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
B.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程。
C.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证。
D.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论证了崛起带来的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如果不是下西洋使青花瓷作为商品大量生产和外销,青花瓷可能就不会崛起。
B.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
C.青花瓷外销掀起世界性的中国风,可见青花瓷对明代的世界影响起了重要作用。
D.青花瓷在明代引领了世界时尚,由此带来的启示是,应注重社会的多元和开放。
九、
1.答案    A B.曲解文意。据第二段可知,此时青花瓷上的中国画元素与伊斯兰风格融为一
体,而选项却说“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C.扩大范围。据第三段第4句可知,
“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选项却扩大为“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D.强加因
果。据尾段尾句可知,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是当时社会转型的例证,选项“从而”一词,
却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误认为是推动当时社会转型的原因。
2.答案    A 第一段在对元明两代瓷器进行对比论证后,得出了“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
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的论点。
3.答案    B “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在文中没有体现。这实际上是一个简
缩版的三段论,大前提为“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小前提是“明代成化年间青
花瓷兴盛”,结论是“所以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在这个三段论中,“时尚兴盛”与“青花
瓷兴盛”非同一概念,即“青花瓷兴盛”并非“时尚兴盛”,所以推断不出“青花瓷兴盛的成
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这一结论。
十、(2017课标全国Ⅲ,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
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
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
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
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
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
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
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
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
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
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
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
“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
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
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
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
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
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
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
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
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C.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
D.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
C.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
D.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
B.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C.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D.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
十、
1.答案    C A.“就不会留下‘乡痛’”,说法过于绝对,原文中不存在这种必然关系。B.“必
须完好保存下来”曲解文意,原文第二段中说“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
以……,另一方面可以……,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并不全是“完好保存”。D.文末说,为使乡
村记忆充满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
新的凝聚力”,而不是使乡村记忆“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2.答案    C “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错误。对于“保留哪些乡村记忆”,文中并没有举
例说明“甄选的标准”,只是在第三段阐释了“呵护乡村记忆”的原则:“既要让当地居民生
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3.答案    B    原文末段说“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
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而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是留住
和呵护乡村记忆的结果,故不能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十一、(2016课标全国Ⅰ,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
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
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
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
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
年,从诗三百篇做起”。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
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
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
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这一
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
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
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
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
发生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
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
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
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这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具有催
生作用。1928年秋,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其最初的目的乃是继续
寻找甲骨。而第二次发掘时,已从主要寻找甲骨变成了对整个遗址所有遗存的科学发掘。
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
慎的《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别是对
金文的研究,已不断地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到了清代,对金石学的研
究进一步深入,使《说文》的权威性受到了较大的冲击。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的早期形
式,其构成离小篆甚远,多有象形、会意文字,令当时学者眼界大开。《说文》以小篆为本解释
字源的理论难以维持,从此中国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摘编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殷墟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公贵族占卜吉凶时写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它的发现对中国
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之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了解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一个商王
朝,然而这些文献却并非成于商代。
C.由于缺少成于商代的文字史料,因此从稳妥的角度出发,胡适认为古史研究大致可从西周时
代开始进行。
D.1917年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
内容的真实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一些历史学家对《世本》的可靠性将信将疑,认为其中
记载的一些内容恐怕是虚构的。
B.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因而它受到古史辨派的
无情批判。
C.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让中国历史学研究者认识到,在考证古史时不仅要注重历史文献
的记载,也要重视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D.许慎的《说文解字》没有利用汉字的早期形式,而主要依据小篆来研究古文字,这使它在解
释字源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尚书·盘庚》明显是后人改造过的文章,由此看来,尽管其中保留了许多商人语言,但是仅
凭此篇仍不足以证实商王朝的存在。
B.若想证实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的客观存在,还要依靠地下
出土的新材料。
C.第二次殷墟发掘的目的发生了改变,是因为历史语言研究所认识到,除了甲骨之外,遗址的其
他遗存也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历史的材料。
D.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从此中国的文字学就进入
了一个新的时期。
十一、
1.答案    D “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错。原文:“证明《史记·殷本
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
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2.答案    B 扩大范围。原文为“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而选项表述为“旧史学”。
3.答案    D D项中“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不合
文意,由原文最后一段可知,汉代以后,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主要凭依小篆;北宋以来,凭
依金文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了补充。
十二、(2016课标全国Ⅱ,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
谈。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
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
要素。在传媒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
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
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堂吉诃德》中的故
事是堂吉诃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为游历见闻的连缀。
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
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
作者亲历亲闻。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
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
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要历尽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事带回伦敦;一个匠
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和趣事,当他晚年坐在火炉边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
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身的趣味性和可
流传性。与传统讲故事的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
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其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是故事不同程度的减
损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小说家
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
心挪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19
世纪末期以来,小说家对小说故事性的破坏日趋强烈。这时,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成
色”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契诃夫曾经把那些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称为“耍弄
蹩脚花招的人”,但这种花招的大量出现也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他们要摆脱陈旧的故事模
式,摆脱虚假的因果关系和矫揉造作的戏剧冲突,甚至摆脱故事本身。现代小说家认为,传统的
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初的存在价值,那些千百年来一直在给小说
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之一。
(摘编自格非《塞壬的歌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讲故事的人不一定是小说家,小说家在讲故事的时候,不像传统的故事讲述者那么依赖亲身
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事。
B.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的本质差异在于,前者是故事的口耳相传,后者则是由作家创作加工后
的游历见闻。
C.17世纪的欧洲流浪汉小说和部分中国古典小说,或在叙述形式方面,或在素材来源方面,都受
到了传统故事的影响。
D.当小说家越来越依靠想象力虚构故事的时候,小说和传统故事在内容来源方面的差异使它
们之间的关联不再像过去那么紧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水手在伦敦讲东印度群岛的所见所闻,匠人在火炉边讲自己的人生经历,他们讲的故事各有
特点,但同属于传统故事模式。
B.传统的故事讲述者大多会讲述那些为听众喜闻乐见的事,小说家则会根据自己的写作意图
审慎构思,创作新的故事。
C.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人们
更注意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
D.现代小说家不喜欢传统故事模式,视它为绊脚石,是因为他们觉得这种故事模式显得僵化古
板,已经不能促进小说艺术的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传统的故事讲述人如果把自己的故事记录下来,进行加工整理,就能形成一种和早期小说接
近的文字,有些讲述人也会成为小说家。
B.现代小说家尝试用新的方式讲故事,会削弱小说的故事性,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小说
的个人表达功能却会因此得到强化。
C.契诃夫不大认可“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对他们的做法评价不高,由此可知当时这股写
作潮流与他的创作理念相悖。
D.现代小说的发展加剧了故事在小说中的衰变,与此同时,随着现代传媒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故
事讲述方式也可能消亡。
十二、
1.答案    B 原文第二段中说“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
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意思是早期小说和故事只是流传形式略有差异,本质并
无太大区别,选项错把形式差异说成本质差异,与原文不符。另外,“后者则是由作家创作加工
后的游历见闻”错,原文第一段的表述为“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
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选项把“通常”去掉,属于混淆范围。
2.答案    C 由文章第四段“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成色’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
方式”可知,现代小说重视的是一个故事如何来讲,而非“不太注重”。此外“故事情节已不
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与“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之间也不存在因
果关系。
3.答案    B 根据文章第四段内容可知,“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有误,应是“这将降
低小说对故事的依赖”。
C组  教师专用题组
一、(2016课标全国Ⅲ,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文学中有历史。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
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
还在不断扩大。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
人几乎是一个常识。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
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
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
黄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
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
曾是死结。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亦疑之,其于怀疑
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这些古史材料就包
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此后该
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
看成史书了。
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虽然
《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
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
类。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
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分在,
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分而治之者,以为《山海经》中的《五藏山经》是比较雅正的部分,谭
其骧就写了《的地域范围》一文,分析《山经》写作时的地理知识水平。将历史
成分发掘出来的,自然以王国维用《山海经》来印证甲骨文中殷商先王亥为最明显的例子。
上面说的是介于文学与史学之间的文献,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但发
掘史料是一回事,把整个作品当成真史就很可虑了。《红楼梦》反映了清代前期的历史现实
没有错,可是如果过分坐实到具体历史人物身上,就未免失之穿凿了。戏说之类当然是文学,但
读者观众往往误以为是历史。如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张诚、徐日昇当时担任与俄国谈
判的翻译,工作是以拉丁语作为中介的,而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他们说的却是俄语,观众看到
这个情节时被误导也就难以避免了。
(摘编自周振鹤《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在当今历史学界,历史学家的研究领域不断地扩展,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有可能成为他们
研究历史的资料。
B.古代的史学家选取史料的范围比较狭窄,他们并未广泛采用“以诗证史”或将小说用于社
会历史研究之类的方法。
C.王国维在《古史新证》中认为,有些历史学家如果能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怀疑
尧、舜、禹等人物的真实性。
D.历代学者对《山海经》有不同认知,《隋书·经籍志》把它列入史部,视为史书,王国维则把
它作为古史材料看待。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很多人认为《山海经》的记载荒唐夸张,与真实的历史差别较大,司马迁也持这种观点,因此
《史记》并不采用《山海经》。
B.《四库全书》的编者认为,《山海经》所记的神话传说并无真实可言,不宜归入史部,而应列
入子部小说家类。
C.谭其骧和王国维利用《山海经》研究历史的方法不同,前者是将神话和历史分而治之,后者
则从神话中发掘史料。
D.电视剧《康熙王朝》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了虚构,其中部分情节与历史事实有出入,
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即使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也会产生新的传说,这些传说将来会不会成为研究这个时
代的史料也未可知。
B.“五四”之前,很多涉及历史的神话传说之所以没有成为广泛使用的史料,是因为这些作品
在史学和文学归类问题上存在争议。
C.在历史研究中,当代学者会把文学作品作为史料看待,在他们看来,《三国演义》和《水浒
传》的艺术手法差异并不重要。
D.文学作品能否成为史料,取决于历史学家的眼光,而历史学家对文学与史学关系的认识在一
定程度上受制于当时的学术背景。
一、
1.答案    C “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缺少证据,说法绝对。
2.答案    D 曲解文意。据尾段可知,原文的观点是“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
料”,而选项却说“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因此D项错误。
3.答案    B 与文意不符。据首段可知,“五四”之前,很多涉及历史的神话传说之所以没有
成为广泛使用的史料,是因为“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
史料”,而非选项中的“这些作品在史学和文学归类问题上存在争议”。
二、(2015课标全国Ⅰ,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的
繁荣。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
赊卖等多种形式。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
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渡过困境。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解
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
要。质、押是借贷的担保形式,由质库、解库等机构经营。质属于动产担保,它必须转移动产
的占有;押属于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契约交付债权人即可。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
变卖价款优先受偿。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
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出典人也
不必向典权人支付利息。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故赊买赊卖行为
也很普遍,几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从实际效果看,它解决
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对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对货币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
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铜铁钱细
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造纸和印
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
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茶引、盐引要求相关人员先用粮草或现钱
的付出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凭此类纸质信用工具异地兑取现钱或政府专卖货物。这些信用
工具的使用,除了可发挥信用功能外,也使得政府和商人在专卖货物领域能够共同获利,既有利
于商人从政府专卖的货物中分得一份利益,又有利于政府实现增加收入、补给军需等目标。
早期的交子、关子、会子要求相关人员先交纳现钱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再根据需要持交
子、关子、会子到指定的地区兑取现钱。这类信用工具携带方便且具有汇票性质,可以保障
大宗交易、跨地区交易货款的顺利结算。它们的使用,弥补了货币的不足,节省了货币流通需
求量。此后这种交子、关子、会子逐步发展为纸币。可见,宋代新型信用工具的大量使用,是
社会经济发展史中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新生事物,它缓解或解决了交换过程中的诸多不便与矛
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
(摘编自王芳《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宋代的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
融的一个新特点。
B.宋代的政府借贷基本上是赈济性借贷,主要目的是帮助百姓渡过困境,因此与私人借贷相比,
政府借贷的利率要低得多。
C.在宋代,债务人可以用不动产的契约或动产作为担保,向债权人借贷。在债务人不偿还债务
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
D.赊买赊卖的信用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宋代通货紧缩带来的资金不足的问题,缓解了生
产、流通、消费领域中的诸多矛盾。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宋代的信用工具不断创新,出现了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
子等信用工具。
B.茶引、盐引等信用工具的使用,可以使一些商人取得茶、盐等货物的专卖凭证,从政府专营
的物品中分得一部分利益。
C.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最初是由宋代政府发行的,其发行目的是解决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
性等多方面的问题。
D.宋代的造纸术和印刷术高度发达,这为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信用工具的产生提供了技
术条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质库、解库是进行押物、放款、收息的机构。唐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质库、
解库也随之兴盛。
B.在宋代,出典人将房产押给典权人后,可以获得一笔典价,且不必支付利息。在典期内,典权
人不但享有房屋的使用权,同时还拥有出租权。
C.虽然早期的交子具有汇票性质,可以克服金属货币不便携带的缺点,保障商品交易中货款的
顺利结算,但是它还没有发展成为纸币。
D.宋代各种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对当时的经济发展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此后各
个朝代提供了借鉴。
二、
1.答案    A “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
不符合原文意思,根据原文第2段“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
的”,可知只有“典”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
2.答案    C “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最初是由宋代政府发行的”不符合原文意思,根据原文
第3段第二句可知,这些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是“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
而出现的。
3.答案    D “宋代各种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对当时的经济发展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的
说法过于绝对。
三、(2015课标全国Ⅱ,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
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
着创作完成。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
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
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
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
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所谓“空白”,
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
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
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
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
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
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
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
统一。这样,文本与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接受
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
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从某
种意义上说,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不要希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样的理解,也不要希
望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致,那样并不意味着艺术作品的成功。
文本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反映的生活,都只能是过去的,而理解总是
现在进行时。当我们接受历史上的艺术作品时,我们当然可以设身处地想象古人的生活,体验
古人的思想感情,但我们毕竟是现代人,只能按照我们现在的心理文化结构去理解古人。当然,
任何理解都只能是个体的理解,但个体毕竟是与群体相通的,所以个体的理解中也有普遍性。
理解作为现实的行为具有通向实践的品格,艺术品正是通过理解走向现实,并在生活中发挥作
用的。不是别的,正是理解擦亮了艺术品的生命之光。
(摘编自陈望衡《艺术是什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而当接受美学诞生以后,关于艺术品的接受
的研究就成为艺术美学中的一门显学。
B.在接受美学诞生以前,人们一般的认识是:整个创作过程就是艺术家的审美经验不断结晶的
过程,艺术品一旦形成,创作也就大功告成。
C.接受美学认为,艺术品在艺术家手中产生出来,这只是艺术创作的第一阶段,读者、观众、听
众对艺术品的接受是艺术创作的继续。
D.通过读者、观众和听众的接受,艺术作品的价值才从一种可能的存在转化为现实的存在,从
这个意义上说,接受也属于艺术创作的一部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文本之所以是一个“召唤结构”,一个原因就是它有一些内容有意不写或不明写,需要接受
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
B.文本的“否定”要素具有对接受者所生活的现实加以否定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接受者
接受文本并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而实现的。
C.“前理解”是接受者在理解文本以前的心理文化结构,由于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
的,所以这种结构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
D.作品被艺术家创作出来以后就成为历史,作品是通过接受者的理解而存活于现实,并发挥作
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作品的生命力存在于理解之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中国古典美学中强调的含蓄和简洁可以说是艺术作品召唤性的体现,含蓄的美在于从有限
中表现无限,简洁的美在于以少胜多,以简驭繁。
B.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性,正如《西
厢记》之于《莺莺传》、《金瓶梅》之于《水浒传》。
C.文本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和方向,所以即使我们今天阅读历史上的艺术
作品,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了解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
D.作为接受者的个体毕竟生活在群体之中,其思维和观念与群体是相通的,因此接受者们对于
同一文本的理解即使千姿百态,也不可能完全没有同一性。
三、
1.答案    A “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不正确,参看原文第一段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
2.答案    C “由于……,所以……”属强加因果。
3.答案    B “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性”有误,属无中生有。
四、(2014课标全国Ⅰ,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
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
是悲剧的主人公。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
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
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
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
因。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
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
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
入深渊。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
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可
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
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
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民主革命
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
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
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
美”才能实现。
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原因在于它需要建立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
离。不仅遥远的时间会使过去的现实悲剧的悲惨因素淡化,就是很近的时间间隔也可以使人
不陷入现实。这里还有一个空间的间隔,悲剧艺术展现的毕竟是一个人们不熟悉或有点陌生
的空间,这就使人们不容易介入其中,而能够客观、超然地看待。当然,在欣赏中审美主体可以
“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从而感受到
强烈的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
悲剧表现的不是人生的欢乐或全然的幸福,而是悲剧主体对待痛苦和死亡的方式,这是人类社
会和人类活动中十分重要、严肃的一面。悲剧在表现对伟大和崇高的人的摧毁的同时,更表
现出无法摧毁的人的伟大和崇高。
(摘编自王晓旭《美的奥秘》)
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的一项是(3分) (  )
A.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为追求爱情自由,面对封建势力的巨
大压力,拒绝委曲求全,最后触碑殉情,化成蝴蝶。
B.在甲午海战中,清军致远舰在中弹累累、舰身倾斜、弹药耗尽的情况下,开足马力,冲向日本
吉野舰,最后被鱼雷击中,沉入海中,200多名官兵壮烈殉国。
C.在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五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及当地群众安全转移,阻
击了3000多名日寇的多次进攻,弹尽粮绝之后,跳下悬崖。
D.老舍笔下的祥子,纯朴善良,勤劳能干,有着骆驼般坚韧的精神,在饱受旧社会、旧制度的沉
重打击之后,沦为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在悲剧冲突中,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总是以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
的主人公,即悲剧主体,而其对立面则是悲剧客体。
B.在罗丹的《马身人首》雕塑中,人首和人臂是人、灵和人性的象征,马身和马足则是兽、肉
和兽性的象征,兽性和人性的矛盾构成了人间的悲剧。
C.当悲剧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悲剧事件与观众或读者之间就会具有一定的心理距离,这样
人们就不至于获得悲剧感,从而不至于介入悲剧冲突之中。
D.悲剧主体的死亡意味着肉体力量的失败,却并不意味精神力量的失败,所以说悲剧在表现伟
大和崇高的人被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人的无法摧毁的伟大和崇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具有“净化”作用。他所说的“净化”,不是指受众在生理上的发泄,
如呼喊、哭泣等,而是指他们道德、精神和情感的提升。
B.悲剧在表现冲突与毁灭的同时,也表现抗争与拼搏,因此双方力量越是悬殊,主体的抗争越是
艰难,所体现的精神就越强大,悲剧的审美价值也越高。
C.在歌剧《白毛女》的演出过程中,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激愤的观众殴打的事件,说明人
们的实际道德评价是不可能把现实的悲剧作为审美对象的。
D.人们之所以喜欢欣赏悲剧,是因为悲剧会引起人的悲伤、畏惧、怜悯,使人在强烈的痛苦中
获得一种快感,所谓“以悲为美”的意思全在于此。
四、
1.答案    B 甲午海战是史实,而不是文艺作品中的事件。据原文第三段首句“悲剧的审美价
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和第四段首句“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
现”可知,B项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
2.答案    C 根据选文第四段的内容可知,“这样人们就不至于获得悲剧感”不符合原文意
思。
3.答案    D “是因为悲剧会引起人的悲伤、畏惧、怜悯,使人在强烈的痛苦中获得一种快
感”不正确,原文第四段最后一句告诉我们:人们喜欢悲剧的原因应是“审美主体可以‘审美
地’加入悲剧冲突,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从而感受到强烈的
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
五、(2014课标全国Ⅱ,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
此非常重视并做出了特别规定。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
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据《礼记》记载,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时,果实未
熟,不鬻于市。”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
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
法律上做出了相应的规定。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
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
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
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
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
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
食品,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加以
科罚。
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并
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铺以及相关行会,商品市场的繁荣,不
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敝恶之物,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如
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湿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袁氏世范》)。有的不法分
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牟取利润。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
次充好等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
“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虽医卜亦有
职。”(《都城纪胜》)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
人员必须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
品质量进行把关,行会的首领作为担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除了由行会把关外,
宋代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对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予以严惩。
上述朝代对食品流通的安全管理及有关法律举措,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也可以为现今我国食
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模式的合理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选择。
(摘编自张炜达《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周代统治者严禁未成熟的果实和谷物进入流通市场,以防止此类初级农产品引起食品安全
方面的问题。
B.《二年律令》与《唐律》都规定,凡出现因脯肉有毒而致人生病的情况,食品所有者应当立
刻焚毁剩余的肉食。
C.《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而《唐律》则更加强调对伤害生命的
犯罪行为的追究。
D.《唐律》规定,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并故意将脯肉给人吃或出售,而致人生病者,要
判处徒刑一年。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宋代政府注意到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等各种质量问题,进一步加强了食品安全的监督和管
理工作。
B.随着城市民间工商业的繁荣发展,宋代统治者出于对从业者监管的需要,设立了行会这一政
府机构。
C.监督从业者的合法经营,同时方便官府向商户、手工业者等收取费用,这也是宋代行会的重
要职责。
D.与《唐律》一脉相承,宋代食品安全方面的相关法律也规定,凡故意出售有毒脯肉而致人死
亡者,要予以严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唐律》将“故与人食并出卖”有毒脯肉造成的后果分为两类,并给予不同的处罚,可见唐
代的法律条文已经较为详尽周密。
B.宋代政府引入行会管理方法,既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并按行业对经营者进行登记,又对
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
C.有关食品安全的规定始于周代,经过汉、唐的发展,到宋代形成了法制相对健全、政府与行
会共同监管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D.对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者施以重罚,有助于保障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是唐宋
法律对今人的启示。
五、
1.答案    C “《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不正确,原文是“否则将
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
2.答案    B “设立了行会这一政府机构”不正确,“行会”不属于政府机构。
3.答案    B 宋代政府“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错,“把关”的实施者应为“行
会”。
六、(2013山东,6—8,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①中国艺术追求的静寒境界,宁静而渊澄,有一种自然而平淡的美,这与中国人的文化追求有
关。世界永远充满着龌龊与清洁的角逐,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不仅是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也
是一种审美追求。
②静寒境界是片宁静的天地。宁静驱除了尘世的喧嚣,将人们带入悠远清澄的世界中;宁静涤
荡了人们的心灵污垢,使心如冰壶,从而归于浩然明澈的宇宙之中。宁静本身就是道,就是宇宙
之本,中国艺术追求这种绝对的宁静。比如在中国画中,永恒的宁静是其主要面目。烟林寒树,
雪夜归舟,深山萧寺,渔庄清夏等,这些习见的画题,都在幽冷中透出宁静。这里没有鼓荡和聒
噪,没有激烈的冲突,即使像范宽《溪山行旅图》中的飞瀑,也在空寂的氛围中失去了如雷的喧
嚣。寒江静横,孤舟闲泛,枯树萧森,将人们带入永恒的宁静中。如北宋画家王晋卿的传世名作
《渔村小雪图》,画山间晴雪之状,意境清幽,气氛静寂,画中渔村山体均以薄雪轻施,寒林点缀
于石间崖隙,江水荡漾,与远山相应,一切都在清晖中浮动,真是宁静幽寒之极。
③中国画家酷爱静寒之境,是因为静反映了一种独特的心境。画之静是画家静观默照的结果,
也是画家高旷怀抱的写照。画家在静寒之中陶冶心灵,以静寒来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同时
通过静寒来表达对宇宙的独特理解。
④中国艺术的静寒之境,绝不是追求空虚和死寂,而是要在静寒氛围中展现生命的跃迁。以静
观动,动静相宜,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通则,它一般是在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盎然的生机跃
动提供了一个背景。文嘉自题《仿倪元镇山水》:“高天爽气澄,落日横烟冷。寂寞草玄亭,孤
云乱山影。”在静寂冷寒的天地中,空亭孑立,似是令人窒息的死寂,然而,你看那孤云舒卷,轻
烟缥缈,青山浮荡,孤亭影乱,这不又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吗!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在这
动静转换中全然荡去。
⑤静与空是相联系的。静作用于听觉,空作用于视觉,听觉的静能推荡视觉的空,而视觉的空也
能加重静的气氛。在中国画中,空绝非别无一物,往往与静相融合,形成宁静空茫的境界。因
此,静之寒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空之寒。中国艺术热衷于创造“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境界,拒
斥俗世的欲望,不介入社会的复杂文化活动,尽量保持“自然的纯粹性”,即以山水面貌的原样
呈现,不去割裂自然的原有联系。空山无人,任物兴现,山水林泉都加入到自然的生命合唱中
去。
(节选自朱良志《一丸冷月的韵味》,有删改)
1.下列对“静寒境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它宁静而明澈,化解了龌龊与清洁的冲突,还我们清清世界、朗朗乾坤。
B.它体现着自然而平淡的美,表明了永恒的宁静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全部内容。
C.它可以帮助我们还原宇宙的本来面目,表达我们对于宇宙的独特理解。
D.它追求一种绝对的宁静,但这种宁静却不是真正的空虚与死寂。
2.关于中国画对“静寒之境”的追求,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中国画的习见画题尽管内容指向不尽相同,但其基本特点是在幽冷中透出宁静。
B.无论是动态之景还是静态之景,画家都力图营造空寂的氛围,驱除喧嚣,归于幽静。
C.画之静表达的是一种独特的心境,画家在静寒中涵养自己,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
D.中国画以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反衬现实世界的生机,从而体现出静寒之境的生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中国画是中国艺术的重要门类,文章以之为例来谈论中国艺术所追求的静寒境界。
B.第④段中作者引用文嘉题画诗的目的是论证构建静寒之境是中国艺术的通则。
C.视觉的空与听觉的静融合成静寒境界,因此,中国画既是视觉艺术,也是听觉艺术。
D.静之寒就是空之寒,这使得中国艺术隔绝俗世而得以尽量保持其“自然的纯粹性”。
六、
1.答案    D A.曲解文意。第①段中说:“世界永远……”所以,选项中“化解了……还我
们……”的说法不对。B.以偏概全。第②段中说:“永恒的宁静是其主要面目。”因而选项
中“……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全部内容”的说法错误。C.无中生有。选项中前一句原文没有这
个意思。
2.答案    D 根据第④段内容,中国艺术不追求“空虚和死寂”,而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
界”,所以选项中“中国画以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说法错误。并且原文中也没有
“反衬现实世界的生机”这一意思。
3.答案    A B.引用的目的应是论证中国艺术是“要在静寒氛围中展现生命的跃迁”。C.根
据第⑤段内容,视觉的空和听觉的静融合成的应是“宁静空茫”的境界。D.原文中说:“静之
寒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空之寒。”而不是“就是”。
七、(2012山东,6—8,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围棋与国家
林建超
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围棋极
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的源头
相符。
围棋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围棋不仅对个
人修身养性,而且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围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这种地位不是任何人封
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人们在反复实践和比较中认识到的,是随着社会和
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升华的。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各种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中确立起来的。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围棋
活动是在春秋时期。从春秋到西汉,社会风气浮躁、趋利,具有运气性和刺激性、宜于赌博的
博累棋流行甚广,围棋处于受挤压的位置,但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东汉中期后,社会风气
转变,文明程度提高,思想更为自由,人们不满足于掷彩行棋的非公平的竞智斗巧,围棋更加受
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而曾经盛极一时的博累棋逐步走向衰弱,到唐代时完全消亡了。博累棋
消亡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它们不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不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
求,而围棋在与它们的比较中表现出了本质上的优势。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传统礼教观念斗争中确立起来的。围棋作为反映和体现人们心灵
自由的智力博弈活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认为不符合传统伦理观念。后来,人们逐步认识到
这些观念都是不对的。从东汉中后期到魏晋时期,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就
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从正反两方面的社会实践对比中确立起来的。人们在围棋活动的实践
中逐渐认识到,围棋本身具有娱乐、教育、竞技、交际等功能。弈棋活动的负面作用不能归
咎于围棋本身,而是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的。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普遍肯定了
围棋的功能和价值,确立了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
对围棋,不能神化,也不能矮化。正确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应当是“国艺价值观”。所谓
“国艺”,就是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上升到国家层面,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艺术和技能
形式。儒家开始只承认“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没有围棋。到魏晋时人们
对“艺”有了崭新的认识,突破了儒家历来只重“六艺”的传统,把围棋纳入“艺”的范围,围
棋登入“国艺”的殿堂。事实证明,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也只有“国艺”一
词才能相配。
(节选自《围棋与国家》,有删改)
1.关于围棋的起源和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围棋发源于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
的基因和特征。
B.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
感悟联系在一起。
C.围棋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西汉时受社会环境影响而广泛流行,东汉时已深受人们的喜爱
和重视。
D.魏晋时人们对“艺”产生了新的看法,儒家对围棋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围棋登入“国艺”
的殿堂。
2.对围棋价值和地位的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围棋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对个人修身养性,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
深刻影响。
B.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传统礼教观念的斗争中,在社会实践的对
比中确立起来的。
C.自人们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把它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后,围棋就成为儒士必备的
艺技。
D.围棋作为“国艺”,是一种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从国家层面上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
的艺术和技能形式。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  )
A.围棋的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随着人们对其功能和
价值认识的深入逐步确定的。
B.围棋因为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能够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在东汉中期就凭借
其本质上的优势而盛极一时。
C.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了围棋活动的负面作用,其实这些负面作用也与围棋的
娱乐、交际等功能性弱点有直接关系。
D.对围棋进行神化和矮化都是不对的,只要把“国艺价值观”作为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就
能正确认识围棋的“国艺”地位。
七、
1.答案    B A项,原文是说“极可能源自”。C项,西汉时期围棋还“处于受挤压的位置”;另
外,“东汉”应为“东汉中期后”。D项,“儒家对围棋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于文无据,文中
是说“人们”“突破了儒家历来只重‘六艺’的传统”。
2.答案    C 原文中“人们……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与“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
技”是并列关系,选项把它们变成了顺承关系。
3.答案    A B项,“盛极一时”的是曾经的“博累棋”,“围棋”是“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和
重视”。C项,“围棋的娱乐、交际等功能性弱点”于文无据。D项,把“国艺价值观”作为
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只是正确认识围棋“国艺”地位的必要条件;应将“只要……就”改
为“只有……才”。
八、(2011山东,6—8,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衡中西以相融
何家英
一提传统,就只讲民族本位;一讲创新,就只提西洋东洋。我总觉得这是个天大的误会。不同的
文化背景,自有不同的传统,也有各自的创新;它们发生碰撞,互相影响,彼此融合,就会形成一个
大传统。当然,这中间有一个“体用”问题:立足本民族之体,巧取东西洋为用。作为一个中国
画家不应该顾此失彼,而应该从容对待,既不画地为牢,也不盲目追随。我的这一思路,既是对
时尚潮流的反思,也是对自己创作的要求,即要求把思路化为笔痕。基于此,必须沉潜下来,埋
头虚心,力求在“大传统”中获得滋养。准确地说,是想在东西方不同的传统中探求相同的规
律、彼此的契合点。
中国画,至少是中国工笔画,其精神意度、方式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西方绘画相通的。当
然,这里大体上是指晋唐画风。晋唐画风造型饱满、气势磅礴、高逸充盈、朴素自然,原因何
在?除了才气、学养、心态,是不是原生的深刻的直觉感受起了重要作用呢?我在想,晋唐人所
创立的艺术范式是从切身的感受中生发的,其间一定经历了反复观察、审视、理解和提炼的
艰苦过程。明清时期,工笔人物画与晋唐不同,甚至走向了反面,变得纤弱而萎靡。我们有一个
伟大的传统,却被轻弃;我们还有一个惰性的“传统”,却被继承。惰性的传统使我们把晋唐的
传统简化为一个形式套路,一个抽去了内涵的外壳,这真是荒谬。所以一定要回归,回到晋唐,
继承优秀的传统。
其实,我们对西画传统的“借鉴”也是有惰性的。五花八门的“主义”,莫名其妙的“观念”,
都被“拿来”。只做表面文章,不管实质问题,这不正是惰性的表现吗?所以,我觉得与其接受
那些大而无当的观念,不如借鉴些具体方法解决问题。西画的观察、审视、理解与提炼和晋
唐传统并无二致,可对应、契合。很多西画作品能更直观地给予我们实践上的参照,并很实在
地启悟心智。
而上述两者,单靠把玩套路或借鉴“主义”是意识不到的,相应的问题也解决不了,而有一个大
传统的价值支撑则很容易在本质上把握,从而走上正途,至少不至于堕入迷途。我意在表明,表
面上是两个传统,本质上则是一个规律,这个规律恰恰就在相互碰撞、影响、融合中逐渐清晰:
要概括性而非概念化,要充实充分而非僵化。不囿于一个狭窄的视点,使眼光扩大;不拘于一个
狭隘的观念,使思想自由;不溺于可悲的惰性,而勇于发现;不空谈花哨的“主义”,而脚踏实
地。在比照中思考,在观察中发现,就能深入本质而引导实践,就会使工笔人物画开出新生面,
获得新境界。
                                                                                                       (节选自《谈艺论文》,有删改)
1.关于“衡中西以相融”,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
A.中西不同的传统发生碰撞、影响、融合,就会形成一个有利于实践的大传统。
B.在绘画领域,应权衡中西传统,着眼于相通之处,力求获得滋养。
C.观察和比照中西传统,就能发现其中共同的规律,从而深入本质,引导实践。
D.“衡”与“融”强调的重点,就是在中国绘画中更多地体现西画的艺术范式。
2.对晋唐画风的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造型饱满、气势磅礴、高逸充盈、朴素自然是晋唐画风的特点,也影响到了西洋画风。
B.晋唐画风达到的高度取决于画家所处的时代和画家原生的深刻的直觉感受。
C.观察、审视、理解和提炼在晋唐画风的形成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在西方绘画中也同样重
要。
D.“惰性”使晋唐的传统简化为一个形式套路,因此晋唐画风在很大程度上与西方绘画风格
相通。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  )
A.传统为“体”,创新为“用”,两者交融契合就能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B.明清时期工笔人物画轻弃了晋唐人的精神意度和艺术形式,变得纤弱而萎靡。
C.只做表面文章,不管实质问题,是在继承晋唐绘画传统或借鉴西画传统时表现出来的“惰
性”。
D.单靠把玩套路或借鉴“主义”是狭隘的,它完全背离了晋唐以后中国画的传统。
八、
1.答案    D 文章第一段讲道,“立足本民族之体,巧取东西洋为用”,“是想在东西方不同的
传统中探求相同的规律、彼此的契合点”;第三段说“与其接受那些大而无当的观念,不如借
鉴些具体方法解决问题”。由此可知,“衡”与“融”强调的是探求中西绘画中相同的规律,
借鉴西画的具体方法以求使中国工笔画开出新生面,而不是在中国绘画中更多地体现西画的
艺术范式。
2.答案    C A项,“也影响到了西洋画风”错。根据在第二段。其中有“中国画,至少是中国
工笔画,其精神意度、方式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西方绘画相通的”之句。这里的“相通”
是指中西方绘画在精神意度、方式方法上是一致的,不是相互影响。B项,“晋唐画风达到的
高度取决于画家所处的时代”在文中没有根据。D项,“因此”前后不存在因果关系。
3.答案    C A项有两处不当:一是“传统为‘体’,创新为‘用’”,二是“两者交融契合就
能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根据文章第一段,不同的文化背景,自有不同的传统;“体用”之
“体”,应是“民族之体”。所以,笼统地说“以传统为‘体’”是错误的。另外,“体用”契
合后,还得“沉潜下来,埋头虚心”,突破惰性,“在比照中思考,在观察中发现”。这就不是简
单契合就能达到一个全新高度的。B项,根据原文第二段,明清时期,工笔人物画轻弃的是晋唐
人的精神意度、方式方法,而此处混淆成了“精神意度和艺术形式”。D项,根据原文第二、
三段可知,把玩套路“使我们把晋唐的传统简化为一个形式套路”,虽然“抽去了内涵”,但不
能说“完全背离”。而“借鉴‘主义’使我们不能解决相应的问题”。
九、(2010山东,6—8,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人生的四种境界
张世英
按照人的自我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人生境界可分为四个层次,即
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
最低境界为“欲求境界”。人生之初,在这种境界中只知道满足个人生存所必需的最低欲望,
故以“欲求”称之。当人有了自我意识以后,生活于越来越高级的境界时,此种最低境界仍潜
存于人生之中。现实中,也许没有一个成人的精神境界会低级到唯有“食色”的欲求境界,而
丝毫没有一点高级境界。以欲求境界占人生主导地位的人是境界低下而“趣味低级”的
人。
第二种境界为“求知境界”。在这一境界,自我作为主体,有了进一步认知作为客体之物的规
律和秩序的要求。有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人的精神自由程度、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大大提升
了一步。所以,求知境界不仅从心理学和自我发展的时间进程来看在欲求境界之后,而且从哲
学和人生价值、自由之实现的角度来看,也显然比欲求境界高一个层次。
第三种境界为“道德境界”。它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同时发生,也许稍后。就此而言,把道
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但从实现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角度和实现精神
自由的角度而言,则道德境界之高于求知境界,是不待言的。发展到这一水平的“自我”具有
了责任感和义务感,这也意味着他有了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能力,把自己看作是命运的主人,
而不是听凭命运摆布的小卒。但个人的道德意识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当独立的个
体性自我尚未从所属群体的“我们”中显现出来之时,其道德意识从“我们”出发,推及“我
们”之外的他人。
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审美境界”。这是因为此时审美意识超越了求知境界的认识关系,
它把对象融入自我之中,而达到情景交融的意境;审美意识也超越了求知境界和道德境界中的
实践关系。这样,审美境界既超越了认识的限制,也超越了功用、欲念和外在目的以及“应
该”的限制,而成为超然于现实之外的自由境界。
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很难想象一个人只有其中一种境界而
不掺杂其他境界,只不过现实的人,往往以某一种境界占主导地位,其他次之。于是我们才能在
日常生活中区分出某人是低级境界、低级趣味的人,某人是高级境界、高级趣味的人,某人是
以道德境界占主导地位的道德家,某人是以审美境界占主导地位的真正的诗人、真正的艺术
家……
(节选自2009年12月31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关于“人生境界”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它存在于人的自我发展历程中,体现着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
B.它由四个层次组成,从幼年到成人,人的每一个时期都要经历这四个层次。
C.现实的人生中,它是一个整体,是由从低到高的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
D.每个人的人生境界表现错综复杂,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分别主导着人生的不同阶段。
2.对于“求知境界”与“道德境界”关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作者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并不意味着前者就一定比后者出现得晚。
B.达到了“求知境界”,人具备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为“道德境界”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C.责任感与义务感使“道德境界”不同于“求知境界”,并高于“求知境界”。
D.“求知境界”虽也把“自我”作为主体,但这个“自我”却不同于“道德境界”中的“自
我”。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欲求境界”是人生的最低境界,这种境界是任何一个具有高级境界的人所极力排斥的。
B.“求知境界”中的“自我”已不再仅满足于个人生存所必需的最低欲望,而对规律与秩序
有了认知的要求。
C.“道德境界”中的人不再关注自我,而已经有意识地把“我们”作为自我选择、决定时的
中心了。
D.“审美境界”是人生最高的精神境界,到了这一境界就能自由地超越并摒弃其他三种境
界。
九、
1.答案    C A项根据篇首句了解到“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体现着不同的
人生境界,此项逻辑关系颠倒。B项“每一个时期都要”过于绝对。D项“不同层次的人生境
界分别主导着人生的不同阶段”属无中生有。
2.答案    B “道德境界”“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同时发生”在第四自然段说得很明确,所
以“求知境界”为“道德境界”创造条件是错的。
3.答案    B A项“这种境界是任何一个具有高级境界的人所极力排斥的”,属无中生有;C项
“不再关注自我”,自相矛盾;D项“能自由地超越并摒弃”,夸大其词。
                             三年模拟
              A组  2017—2019年高考模拟·考点基础题组
                              每篇建议用时15分钟
一、(2019山东济钢高中第二次联考,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文章千古事,明德万年馨。中国书院肇始于唐朝,兴盛于宋代,经元、明、清至今,始终承载着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士人情怀。岁月如梭,如今大部分书院已不再教书授业,但
其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与教化理念,依然如淙淙流水,滋养文化的血脉,贡献生活的智
慧,撑起心灵的绿荫。
从古至今,中国书院兼顾文化传播与人格冶炼,既有国学底蕴的根,也有民族精神的魂。千百年
来,多少仁人志士在此寒窗苦读,心忧天下。近日跟随“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网络传播活
动组实地走访六大书院,近距离接触书院里的家国精神——岳麓书院英勇抗元的忠孝节义;石
鼓书院康济时艰的耿耿忠心;鹅湖书院“千古一辩”的贵和尚中;白鹿洞书院敦化育人的德才
兼修;问津书院薪尽火传的文化自觉;嵩阳书院“程门立雪”的尊师重道……千年弦歌不绝,文
脉国脉相连,书院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亦涵养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先贤之声传颂千年,至今仍振聋发聩,发人深省。在多元化、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书院以古老
智慧解答现代问题,为人们撑起了一片心灵的绿荫。党员干部面对名利诱惑时,多念念范仲淹
在嵩阳书院高吟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键盘侠”一逞口舌之快时,多想想
朱熹在白鹿洞书院为“论敌”陆九渊之见解的“感佩潸然”。修身应“言忠信,行笃敬”;接
物应“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处事应“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传统书院经千
年所锤炼的中国智慧,既为现代人提供一处安放心灵的归处,也为构建美好的社会秩序与社会
风俗提供借鉴。信息化时代,古老的书院如何返本开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脚步?历史和实
践告诉我们,传统书院和其他传统文化一样,都不应只是存放在博物馆展柜里的精致而脆弱的
陈列品;它更应当是扎根在现实土地上的参天古木——年轮雕刻着历史的印记,根系吸收着时
代的养分,叶脉流淌着生命的活力。文脉因人而兴,亦因人而系。要推动传统书院的创造性转
化与创新性发展,离不开大家的用心呵护。目前,各地书院正在进行多样化的探索与尝试——
国学论坛、新生会讲、经典诵读、课外拓展、网络传播……书院在与其他文化生命体交流
互动、相谐相生的过程中,成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生态体系里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书院所承载的文化底蕴与家国情怀,是“以文化人”的精
神玦宝,是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思想源泉。千年书院经时光打磨,其长久而永恒的智慧仍值得
现代人铭记与发展。我们应守住书院根脉,呵护书院历史,激活书院文化,古为今用。去芜存
菁,让书院在新时代中展现出时代风采与永久魅力。
(宋子节《书院精神为现代人撑起心灵的绿荫》)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唐朝时,我国开始出现书院,传承到现在,中国书院已拥有丰厚的国学底蕴,凝聚着中华民族
精神之魂。
B.在当今社会,传统书院经千年所锤炼的中国智慧,也可以为构建美好的社会秩序与社会风俗
做出贡献。
C.目前各地书院进行的多样化的探索与尝试,正是为了推动传统书院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
发展。
D.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生态体系离不开传统书院,因为千年书院正是建立我们民族自信的重要
思想源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本文以时间为脉络,论述了中国书院在滋养文化血脉、贡献生活的智慧等方面发挥的作
用。
B.本文既写了传统书院,又写了现代书院,着重分析了我国传统书院和现代书院的异同点。
C.文章以引用论证的方式论述了传统书院的先贤之声仍然能解答现代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D.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紧扣题目,以正面论证为主,逐层推进论述自己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古代有很多的仁人志士在书院寒窗苦读,他们在书院不但学习文化,更加冶炼自己的人格,体
现出书院里的家国精神。
B.书院与其他文化生命体多进行交流互动,彼此相谐相生,可以让古老的书院返本开新,适应现
代社会的发展。
C.生活中,如果我们在接人待物上遇到问题,不怨天尤人,而是反躬自省,这正是书院给予我们
的经千年锤炼的智慧。
D.如果我们用心呵护书院,守住书院根脉,古为今用,去芜存菁,就可以让书院在新时代中展现
出时代风采与永久魅力。
一、
1.答案    D D项,“千年书院正是建立我们民族自信的重要思想源泉”说法与原文不符,原文
最后一段指出“书院所承载的文化底蕴与家国情怀,是‘以文化人’的精神玦宝,是建立文化
自信的重要思想源泉”,此处并未特指“千年书院”。故选D。
2.答案    B B项,“着重分析了我国传统书院和现代书院的异同点”与原文不符,原文重点论
述了传统书院在滋养文化血脉、贡献生活的智慧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并未与“现代书院”
作比较,而是强调如何推动传统书院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故选B。
3.答案    A A项,分析不正确,“体现出书院里的家国精神”不仅仅是因为书院教授文化,冶
炼人格;更重要的是书院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所涵养的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如岳麓书
院英勇抗元的忠孝节义,石鼓书院康济时艰的耿耿忠心,等等。故选A。
二、(2019山东泰安质检,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在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中,合同一般被称为契约。传统契约中展现的契约观念,至今仍直接或间
接地影响着人们对合同的看法。
史料表明,我国传统契约实践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形成了深厚的制度沉淀。目前能够解读出
来的最早传世契约资料铭刻于青铜礼器上,记录了西周贵族之间就土地、奴隶等财产进行交
换的行为。《周礼》还记录了先秦时期使用竹木制作傅别、书契和质剂三种契约券书的方
法,这些古老的契约应用于当时买卖、借贷等交易行为。汉晋时期,人们依然以竹木制作交易
券书,内容简单直接。东晋以后,纸张开始应用于契约书写。吐鲁番出土和敦煌发现的纸质契
约跨越了我国北朝、唐和五代时期,记录了近600年间买卖、借贷、租佃等丰富的契约行为。
历史还记载,北宋时为了减少契约纠纷,曾经出现过由官方审定并印制的榜样契约。从徽州等
地发现的数以万计的传统契约来看,南宋以来契约已经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尽管我国传统社会中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合同法,但契约制度并不缺乏。仅从文献记载看,传统
契约制度体现在国家法律和社会习惯两个方面。法律方面,唐代及其后各代法典对不同类别
契约所需要满足的交易条件都有明确规定。社会习惯方面,历代官箴、乡规民约以及家法族
规对传统契约制度也有不同程度的记载。
此外,传统契约制度还直接体现在流传下来的丰富多样的契约文本中,这些文本是我们今天了
解我国传统契约制度的活化石。由于传统契约有一套格式和内容要求,契约往往由职业或半
职业的代书人书写。代书人为了方便,会根据当时的制度规定,结合缔约习惯制定各种契约契
式,并装订成册。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明清时的士人开始收集整理契式文本,雕印成书并广为
传播,如《尺牍双鱼》《五车万宝全书》等。
丰富的契约实践与深厚的书写传统塑造了中国人的契约观念。一是推崇信守契约的精神。
“署名为信”“恐人无信,故立此契”的诚实守信精神贯穿于传统社会契约的订立过程。
“一诺千金”“言必信”是传统社会崇尚的道德品质。二是注重书面形式契约。为了使契
约能够被信守,传统社会中人们对“白纸黑字”“立字为据”十分倚重。三是注重通过调解
手段解决契约争议。我国传统契约涉及的对象一般为“户婚田土”,官府视之为民间细故。
如果发生争议,由于诉讼成本高以及传统社会“息讼”意识深厚,当事人多选择由乡邻或家族
进行调解处理。传统社会的乡规民约中也积累了大量对契约争议进行调解的习惯。
(摘编自王旭《从传统契约中读出智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传统契约相当于今天的合同,其中展现的契约观念,仍影响着现代人对合同的看法。
B.传统契约历史悠久,其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记录了贵族之间的某些财产交换行为。
C.传统契约制度存在于我国传统社会中,在国家法律和社会习惯两方面都有所体现。
D.传统契约多由代书人书写,为方便使用,代书人制定了各种契约契式,并装订成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主体从传统契约实践的历史、契约制度、契约观念三个方面展开论证。
B.文章以古代典籍或其他史料的记载、出土或发现的契约文献为据进行论证。
C.最后一段论述国人的契约观念,三个不同的方面调换顺序不影响论证逻辑。
D.除第一段之外,以下四段均采用总分式结构,使得文章论证思路清晰、有条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由青铜礼器铭刻到竹木制作,再到纸质书写和印制,可以看出我国传统契约的历史发展轨迹。
B.两宋时期契约已广泛使用,由官方审定并印制的榜样契约的出现,有效杜绝了契约纠纷的发生。
C.如果没有“白纸黑字”“立字为据”的契约形式,就不可能催生社会“一诺千金”的道德
品质。
D.当事人多选择通过调解来处理契约争议,其根本原因在于传统社会的人们“息讼”及家族
意识深厚。
二、
1.答案    B B项,“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错,根据原文“目前能够解读出来的……交换的行
为”可知,B项表述太绝对。
2.答案    C “三个不同的方面调换顺序不影响论证逻辑”错误。由原文“二是注重书面形
式契约。为了使契约能够被信守”可知“书面形式契约”是对“信守契约的精神”的保证;
而“通过调解手段解决契约争议”是在“信守契约的精神”与“书面形式契约”失去效应
时才出现的。所以这三方面有先后逻辑关系,不宜调换顺序。
3.答案    A B.“两宋时期契约已广泛使用”错误,原文是“南宋以来契约已经广泛应用于人
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北宋是否广泛使用,文中没有提及;“有效杜绝了契约纠纷的发生”错
误,原文是“北宋时为了减少契约纠纷,曾经出现过由官方审定并印制的榜样契约”。C.“就
不可能催生社会‘一诺千金’的道德品质”说法绝对。D.“其根本原因在于传统社会的人
们‘息讼’及家族意识深厚”错,原文是“如果发生争议,由于诉讼成本高以及传统社会‘息
讼’意识深厚,当事人多选择由相邻或家族进行调解处理”。
三、(2019山东济宁一模,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直根系”这一概念是苏秉琦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苏先生认为,中华文明起源所
涉及的范围是从关中西部起,经山西全境向西北至内蒙古河曲地区,向东北经冀西北延伸至辽
西地区,形成“Y”字形文化带。这一地带是中华诸文明升起最早也是最光亮的地带,同时也
是“中华文化总根系中一个最重要的直根系”。红山文化处在“Y”字形的右上部,是直根
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红山文化和中华古文化都有着高度发达的祖先崇拜。中国没有传统的宗教,以血缘为纽带的
祖先崇拜是中国人信仰和崇拜礼仪的主要形式,也是中国文化传统的根脉。安阳殷墟西北岗
王陵区内上千座祭祀坑和卜辞中对先公先王各类祭祀礼仪的记载表明,商代的祖先崇拜十分
发达,为国家重典,礼繁而隆重,向前追溯到史前时期顺理成章,但目前所知的史前文化中,只有
五千年前的红山文化可以与之有较为紧密的衔接。红山文化被认定为中华古文化直根系,发
达的祖先崇拜是一个主要实证。
祭祀遗存的规范化也是理解红山文化为中华古文化直根系的重要方面。苏先生最早注意到
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是在发现东山嘴遗址之时。这个遗址面对河川和大山山口的高岗,布局
以中轴线为中心南圆北方、左右对称,这完全不同于其他史前文化,却与后世建筑,特别是礼仪
性建筑如天坛、太庙、明十三陵的布局相近。红山文化建筑地址的规范化可视为中国传统
祭祀礼仪的源头。
红山文化是史前两大玉文化中心之一,其玉文化具有高度抽象化又高度规范化的特点。以其
中的龙和凤题材为例,红山文化玉器中的龙凤造型都已定型化,商代玉龙与玉雕龙在造型上一
脉相承,玉凤的翅与尾的表现方式也与商代青铜器上的凤鸟纹如出一辙。尤其是红山文化中
已出现的龙凤合体题材,而且设计精妙,神态成熟,是后世玉器基本造型龙凤玉佩的祖型。这是
红山文化作为中华古文化直根系的一个显著标识。
同玉器规范化和制度化相关的,是红山文化特殊的埋葬习俗,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现象是“唯玉
为葬”。玉器作为古代墓葬随葬品,见于全国各地各时期的考古文化,但唯红山文化只葬玉器
而不葬其他陶石器等。玉器是一种被赋予思维观念的非实用器,有别于来自生活和生产等实
用性的其他随葬器物。独以玉器为唯一随葬品而排斥其他,当反映红山人精神重于物质的观
念。礼的源头,是理解红山文化为中华古文化直根系的重要方面。王国维释“礼”字的初型
为“以玉事神”。红山文化“唯玉为葬”的习俗是礼起源于史前时期最为典型的证据。一
般认为,礼是从夏商周三代开始的,现将中国传统礼制的起源追溯到五千年前的红山文化,这就
再次确立了红山文化在中华文化总根系中的直根系地位。
(摘编自郭大顺《为什么说红山文化是
中华古文化的“直根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红山文化是中华文化直根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
B.红山文化是目前所知唯一能与商代祖先崇拜形成较为紧密衔接的史前文化。
C.红山文化玉器中龙凤造型与商代极其相似,也是后世玉器龙凤玉佩的祖型。
D.红山文化唯玉为葬,不葬其他实用性器物,是国内各地考古文化中独有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从四个维度充分论证了红山文化在中华文化总根系中的直根系地位,层次清晰。
B.红山文化与后世文明之间存在渊源关系,这是论证红山文化直根系地位的关键所在。
C.第四段详述红山玉文化龙凤题材的影响,旨在证明其具有高度抽象化和规范化特点。
D.中国传统礼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红山文化,王国维对“礼”字的阐释是其有力佐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在研究过程中,既重视文物、遗址的发掘,又关注文献资料,二者相互印证,是考证古代历史
文化的重要途径。
B.红山文化作为直根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处在“Y”字形的右上部,是中华诸文明之中升起最
早也最光亮的地带。
C.东山嘴遗址南圆北方、左右对称的布局,不同于其他史前文化,足以证明中国的传统礼仪起
源于红山文化。
D.如果红山文化中没有“唯玉为葬”的习俗,中国传统礼制将失去源头,红山文化也将难以确
立其直根系地位。
三、
1.答案    C “龙凤造型”不是“后世玉器龙凤玉佩的祖型”,原文说“红山文化中已出现的
龙凤合体题材”是后世玉器“基本造型龙凤玉佩的祖型”。
2.答案    C 讲述红山玉文化龙凤题材对后世的影响,旨在说明红山玉文化“是红山文化作为
中华古文化直根系的一个显著标识”。
3.答案    A B.“中华诸文明之中升起最早也最光亮的地带”是指“Y”字形文化带,不是指
“红山文化”。C.“足以证明中国的传统礼仪起源于红山文化”错,由原文“这个遗址面对
河川和大山山口的高岗……可视为中国传统祭祀礼仪的源头”,可知“红山文化建筑地址的
规范化可视为中国传统祭祀礼仪的源头”。D.推断错误,可从文章末段“红山文化‘唯玉为
葬’的习俗是礼起源……中华文化总根系中的直根系地位”得出。
四、(2018山东枣庄二模,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中国古来就十分重视天人关系,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关注天人关系的观念在中国古代社
会有广泛深刻的影响。
汉初名臣晁错在一篇上奏皇帝的文书中发表了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见,其中说:让德政普及,
使得天上的飞鸟、地下的水虫草木等都为其蒙被,然后才能使得“阴阳调”“风雨时”,维持
良好的生态秩序。这种试图以人为因素影响“天”的意志的主张,其实体现了比较开明的生
态意识。汉宣帝时,御史大夫魏相上书引述《明堂月令》的内容,主张顺应阴阳四时执政。他
说:执政者的行为“奉顺阴阳”,则“风雨时节,寒暑调和”,五谷丰登。所谓“风雨时节”,是
汉代民间对理想生态的习惯表达形式。汉代铜镜铭文中常见“风雨时节五谷熟”“风雨时
节五谷成”等文句,都表达了同样的社会愿望。中国古代生态保护意识较早成熟,正与农耕生
活对自然生态条件的高度依赖有关。这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本身就具有科学意义。
中国早期的农学和医学,正是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得以发展的。
在反映中国古代生态保护意识的种种文化遗存中,如果剥去神秘主义的外壳,可以发现其科学
思想的内核。《孟子·告子上》说,齐国都城临淄附近的牛山曾经草木茂美,但因为位于都市的
近郊,人们随意砍伐,还能够茂美吗?当得到雨露的润泽,又会生长新芽嫩枝,然而在这里放牧牛
羊,就又变得光秃秃的了。所以说,得到滋养,万物都会生长;失去滋养,万物都会消亡。孟子富
有哲理的名言“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包含着生态平衡的思想。古人认
为山林可以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如果砍伐林木没有“时禁”的话,是会导致水旱之灾的。
可见古人很早就已经发现山林植被有涵养水分,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水等作用。古代护林的
礼俗制度还包括定时采伐,以保护山林的再生能力;禁止野焚,以保护山林以及鸟兽昆虫;禁止
砍伐幼树,以保护山林的天然更新。
成书于东汉的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提出了“自粪”的概念,应与人工施肥不同,是指动植
物死亡之后重新返回土壤,为新的生命提供养分。这样的认识,类似今天循环经济的思想。中
国古代的劳动者还创造了充分利用生态条件的经营形式。《农政全书》记载,人们在塘岸上
设置羊圈,每天扫羊粪于塘中,以为草鱼的饲料,而草鱼的排泄物又可以饲养鲢鱼。
《广东新语》《湖雅》等著作也记述了水塘上中下层鱼混养的方式,有的学者指出这是对水
体的一种立体开发,对自然资源的一种综合利用。
总之,我们在总结中国文化对于世界文化宝库的贡献时,不应当遗忘有关生态保护的思想和礼
俗构成,因为这些文化遗产的存在,不仅标志着我们民族的历史成就,而且对于增强今天人们的
生态保护意识,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启示与借鉴价值。
(节选自王子今《中国古代的生态保护意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汉初晁错发表的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见,主张用人为因素影响“天”的意志,体现了较开
明的生态意识。
B.汉代魏相提出的顺应阴阳四时的执政主张与汉代铜镜铭文中常见的文句,是民间对理想生
态的习惯表达形式。
C.古人很早就发现山林可以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因而认为山林植被可涵养水分,提高空气湿
度,增加降水。
D.东汉早期提出了类似今天循环经济的思想,并创造了充分利用生态条件的经营形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主要从执政观念、山林保护、农业生产等方面阐述了天人和谐的观念在中国古代社
会的影响。
B.文章围绕天人关系,引用了较为丰富的历史文献来阐明自己的观点,材料典型,很有说服力。
C.第二段引用晁错、魏相的奏章内容和汉代铜镜铭文内容,旨在阐述我国古代生态保护意识
成熟的根源。
D.“自粪”及分层混养的生产方式是天人关系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是对古代生态保护意识
认识的深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如果农耕生活对自然生态条件的依赖不强,我国古代生态保护意识的成熟就可能晚些。
B.在我国的各种文化遗存中,科学的生态保护思想意识都包裹着一层神秘主义的外壳。
C.古代护林的礼俗制度,保护的不仅是山林,还有山林中的鸟兽昆虫,体现出生态平衡的思想。
D.当前“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是对我国古代生态保护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四、
1.答案    A B.由原文信息可知,“风雨时节”是汉代民间对理想生态的习惯表达形式,而非
“汉代魏相提出的顺应阴阳四时的执政主张”;汉代铜镜铭文中常见的文句,可看作民间对理
想生态的习惯表达形式。C.因果关系不成立,原文说“古人认为山林可以保持水土、调节气
候……可见古人很早就已经发现山林植被有涵养水分,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水等作用”。D.
“并创造了充分利用生态条件的经营形式”错,原文有“中国古代的劳动者还创造了充分利
用生态条件的经营形式”一句,这一说法通过《农政全书》所列事例得以体现,《农政全书》
成书于明朝,故选项说法错误。
2.答案    C 晁错、魏相奏章的内容和汉代铜镜铭文内容不是来论证生态保护意识成熟的原
因,而是用以阐述天人和谐的观念在朝廷施政方面的影响。
3.答案    B “各种文化遗存”有误,原文是说“在反映中国古代生态保护意识的种种文化遗
存中”;“都包裹着一层神秘主义的外壳”说法绝对化。
            B组  2017—2019年高考模拟·专题综合题组
                            每篇建议用时15分钟
一、(2019山东临沂一模,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如果说,时代之新与诗歌之新的碰撞结合,凸显出一种极富生长力的观念和不可或缺的价值;那
么,在文本内部的诸多层面,这种碰撞结合同样显示出丰富的可能性乃至必要性。
首先,它意味着诗歌写作的“经验之新”。我们今天面对着无比新鲜而丰盛的生活经验,与此
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些经验中有非常大的一部分,其实还并没有被我们的诗歌写作充分
捕捉。当一样事物,始终没有在诗的意义上被“赋名”、没有在诗歌的意象谱系中获取合法
席位,那么它就还没有真正进入我们的时代的审美记忆。我们曾熟稔于歌颂麦子,但如何去写
沙县小吃和麦当劳对于我来说,或许还十分陌生。当一种经验不曾以诗歌的形式得到提纯、
并赋予全新的生命时,那么这种经验,恐怕就还难以称为充分地同我们的精神世界融为一体。
因此,新时代的诗歌需要克服僵硬的观念和美学的惰性,不断寻找书写表现的新的对象、观看
和介入世界的新的方式、消化当下经验的新的美学器官。美国诗人路易斯·辛普森说,“美国
诗歌需要一个强大的胃,可以消化橡皮、煤、铀和月亮”。对中国当下诗歌来说,这样的胃同
样重要。
其次,在“经验之新”以外,我们也在期待着新时代诗歌的“视野之新”。在过去相当长的一
段时间内,我们都已习惯了某种个体色彩浓郁、关注日常生活的诗歌写作语境。这样的语境
本身并没有问题,它为我们培育出了大量优秀的文本和正面的价值;但随着诗歌写作的不断发
展,由此而生的某些副作用同样值得我们反思:例如对琐屑经验的过度纠缠、情感模式的同质
化、总体性视野的缺失、价值内核的空心化等等。诚然,当代社会带有总体想象破碎、经验
碎片化、个体意识高度觉醒等特征,但这并不必然地构成诗歌自我关闭、视野萎缩的理由。
我们期待着更开阔更深邃的诗歌视野和精神格局。
此外,诗歌作为一门技艺,同样有着对“表达之新”的要求。新诗百年,诗歌的修辞技术持续进
步、理论资源愈发丰富、诗歌理念不断更迭。至于今日,应当有继续甚至加速的发展。今天,
中国经济发展成绩显著、国民精神生活需求不断提升,诗歌的创作及传播在政策扶持、读者
基础、社会认同等多个层面都处在积极环境之中,我们可以期待诗歌抵达新的技术高度、提
供新的有效表达,进而提供对时代的全新想象方式、对身处新时代之中的自我的新的体认途
径。与此相关,我们也会对此种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年轻诗人抱有期待,也即“写作者之新”:他
们接受过更系统的诗歌教育,对写作和生活拥有更当下性的观念,对我们所身处的全新时代有
着更本能的认知和更深切的认同。真正伟大的诗人,注定要与自己的时代发生千丝万缕、复
杂深刻的关联;而真正伟大的时代,也总是值得在诗歌之中,建立起自身更长久的形象。
(摘编自李壮《时代之新与诗歌之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经验之新的可能性乃至必要性主要缘于诗歌写作对当下新鲜生活经验的漠视。
B.视野之新需要我们反思个体色彩浓郁、关注日常生活的诗歌写作语境的弊端。
C.表达之新强调诗歌的修辞技术、理论资源、诗歌理念等都应有进一步的发展。
D.写作者之新源于诗人对当下的认知,最终是诗人和时代经由诗歌的相互成就。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采用总分式结构,从诗歌的经验、视野、表达、写作者等层面进行论述。
B.文章援引路易斯·辛普森的论述,表明中国诗歌同美国诗歌一样需要书写新的对象。
C.文章呼吁视野之新需要突破诸多局限,是按照从逻辑到现实的顺序论述的。
D.文章分别从内因和外因的角度,阐释了诗歌发展在表达之新方面的必然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沙县小吃和麦当劳没有在诗的意义上被“赋名”,因而在诗歌意象谱系中没有席位。
B.如果一种经验未能以诗歌的形式提纯,那么它就无法与人们的精神世界融为一体。
C.社会总体想象破碎等特征直接决定了诗歌写作总体性视野缺失,纠缠于琐屑经验。
D.新的表达可提供对自我的新的体认途径,能够让我们对“写作者之新”抱有期待。
一、
1.答案    A 曲解文意,原文是“这些经验中有非常大的一部分,其实还并没有被我们的诗歌
写作充分捕捉”,不能等同于“漠视”;另外,因果关系不成立。
2.答案    D 根据原文,内因是“诗歌作为一门技艺”,本身“应当有继续甚至加速的发展”,
从中可看出发展的必然性;外因是“多个层面都处在积极环境”,无必然性。
3.答案    D A.我们不能证明沙县小吃和麦当劳没有在诗的意义上被“赋名”。B.“无法与
人们的精神世界融为一体”绝对化,原文是“恐怕就还难以称为充分地同我们的精神世界融
为一体”。C.无直接因果关系,“诗歌写作总体性视野缺失,纠缠于琐屑经验”的直接原因是
传统的诗歌写作语境。
二、(2019山东淄博一模,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宰牛本是一项谋生的技能,而庄子笔下的庖丁解牛却升华为精妙的艺术表演。庖丁说:“臣之
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技者,技术与技巧也;道者,内在规律也。人只有领悟内在规律、顺
势而为,才能在行动中表现得天机自运、出神入化。文艺创作境界之高下,往往与创作者重
“技”还是重“道”密切相关。
诗有诗法,画有技法,对创作者来说,掌握“技”并不太难,只要勤学苦练,便能驾轻就熟。而
“道”的境界,则绝非常人所能企及,它需要极精微的感受、极透彻的洞察、极忘我的投入,即
所谓“不疯魔,不成活”。就文艺作品而言,“技”表现为形式、工巧,“道”表现为内涵、神
妙。同样写夏景,“荷风惊浴鸟,桥影聚行鱼”是“技”,“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则入
“道”;同样是画“深山藏古寺”,在重峦叠嶂中露古刹一角是“技”,老和尚以瓢舀泉水入桶
则为“道”……
究竟如何超越“技”的层面,抵达“道”的化境?重视美育是一条切实的路径。蔡元培说:
“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以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
面发展为宗旨,使人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素养,具有欣赏、创造美的能力。我国传统文化里
儒、道、佛三家,审美旨归总体上都是“和谐”。儒家侧重人与人关系的和谐,道家侧重人与
自然关系的和谐,佛家侧重人与自我内心关系的和谐。雅正、飘逸、宁静之美,表面上各有不
同,但究其实质,皆为“和谐”。仁爱、宽恕、谦恭、诚信的道德追求,对立统一、周而复始的
圆形思维方式,刚柔并济、阴阳相生的强身健体之道,一同滋养华夏民族的身心与情感,化育
“文质彬彬”的完美君子人格。先学做人,后学为文,有坚实的“美育”作为基础,“美术”方
能事半功倍、水到渠成。
那么,艺术创作之“道”,当如何体察、如何感悟?“道”蕴藏于广阔的社会生活。深入体察
民生民情,努力开阔视野胸襟,作品才会有深刻的内涵与蓬勃的生命力。生活,是创作的“源头
活水”,有了它,才情方能如“万斛泉涌,不择地而出”。一代有一代之文艺,无论形式,还是内
涵,都会随时代的发展而更新、嬗变,只有投身于时代洪流,感受时代的风云变幻,才能产生充
沛、澎湃的激情,才能创作出有血有肉的动人篇章。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时代风
貌,引领时代风气。在阔步走向民族复兴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要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
行者,就要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
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道”蕴藏于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遗产。要多读多学,从中汲取丰厚的营养。一切文学艺术
都离不开孕育它的文化传统。歌德曾说:“每逢看到一位艺术大师,你总可以看出他汲取了前
人的精华,正是这种精华培育出他的伟大。”一个人的品格、修养、才思,离不开前人作品的
潜移默化。只有善于从前人的精神财富中汲取营养,才能强大自己的心灵、高尚自己的品
格、丰沛自己的才情、敏锐自己的艺术感受力与表现力,创造出与伟大时代相匹配的“大艺
术”。
文艺创作,离不开“技术”的训练,但更得益于“道”的体悟。
(摘自赵海菱《文艺的“技”与“道”》,《光明日报》2018年12月11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人只有领悟“道”并依“道”而行,才能在行动中达到如庖丁解牛般出神入化的境界。
B.文艺创作要超越“技”的层面,抵达“道”的化境,创作者要切实重视美育这条路径。
C.诗有诗法,画有技法,艺术之“技”是有关艺术创作的形式与技巧,需要创作者勤学苦练。
D.艺术之“道”就是有关艺术创作的内涵、神妙与规律,是做人的道德追求与文化遗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首段运用了例证法,用庖丁解牛的故事论述了“技”与“道”的内在关系。
B.文章第二段选取诗句进行对比论证,从理论上详细地分析了“技”与“道”的区别。
C.文章多处运用了引证法,引用了蔡元培、歌德等人的名言,使自己的论证更有说服力。
D.文章重点论述了艺术创作之“道”,分别从道的内涵、实现道的途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依照原文观点推断,同样写天涯羁旅,“树头蜂抱花须落”是“技”,“无边落木萧萧下”则
入“道”。
B.我国传统文化里儒、道、佛三家虽然其内涵各不相同,但究其本质是一致的。
C.重“技”还是重“道”,关系着文艺创作境界的高下,创作者只能从“道”上下功夫。
D.文艺代表时代风貌,引领时代风气,文艺工作者也必将通过优秀作品书写时代的要求。
二、
1.答案    D “是做人的道德追求与文化遗产”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仁爱、宽恕、谦恭、
诚信的道德追求……完美君子人格”“一个人的品格、修养……创作出与伟大时代相匹配
的‘大艺术’”。
2.答案    B “从理论上详细地分析了‘技’与‘道’的区别”说法有误,第二段选择具体诗
句,只是点明“技”与“道”在表现上的不同,没有从理论上详细地分析。
3.答案    A B.“但究其本质是一致的”说法错误。C.“创作者只能从‘道’上下功夫”说
法错误,原文最后一段说“文艺创作,离不开‘技术’的训练,但更得益于‘道’的体悟”。D.
“文艺工作者也必将通过优秀作品书写时代的要求”说法不妥,将其说成了必然要求,原文是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文艺工作者要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就要通过……”。
三、(2019山东潍坊一模,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不仅在经济领域产生巨大影响,也为社会治理创新提供了新手段。依托
信息技术建设智慧城市,是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智慧城市已经成
为一个热词,但何为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如何促进治理升级、如何科学有效地建设智慧城市,
这些基本问题仍然需要深入探究。
  智慧城市具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城市空间数字化。信息技术、数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
城市空间,城市部件实现“万物互联”。二是信息技术改变城市生活。信息与人们工作、学
习和生活发生化学反应,城市各领域在物联网、互联网技术基础上实现智能运行,构建一个更
加方便快捷、运转高效的人性化城市。三是智能驱动城市治理创新。城市治理主体运用大
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不但可以及时为市民解决具体问题,而且可以实时感测城市运行状况,优
化城市治理决策,推动城市可持续、包容性发展。
  实践证明,智慧城市不仅在推动城市产业发展、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实现城市治理精细
化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且能在人、物理空间、人工智能方面发挥组合效应,带动政府各部
门、城市居民等共同参与,有助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但是,智慧城市建设的
理想预期在实践中还面临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一是“有产无智”。相关高科技企业是智
慧城市建设的支撑性力量,但智慧城市建设不能只是购置它们生产的高科技设备。现实中,一
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成为企业兜售设备的“竞标场”,加上产业发展冲动,一些城市在相关
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盲目上马智慧城市项目,导致后续投资乏力、管理滞后、资源浪费。二
是“有智无慧”。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局限在“网格化管理”“综治维稳”等智能管
控领域,既忽略了多部门联动的系统性,也忽略了政府与社会的协同性,不同部门的数据系统互
不联通,存在“数据隔离”问题。三是“有慧无惠”。建设智慧城市,意味着城市发展要素的
全面革新,意味着城市居民广泛使用信息技术并从中得到更多实惠。然而,一些地方的智慧城
市建设既与城市居民的需求脱节,又缺乏城市居民的参与,没有真正服务于以人为核心的新型
城镇化。此外,由于对技术和大数据的高度依赖,智慧城市建设还普遍面临技术安全风险、用
户信息安全风险、居民信息壁垒风险等问题。
  可见,对于智慧城市建设要进行冷静的思考、周密的规划,尽量避免产生负面效应。为此,
需要充分考虑两个原则:一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方向。要了解城市运行各方面、各领域的真正
需求,保证智慧城市建设能够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二是以包容性发展为准则。智
慧城市建设绝不仅仅是购置一些冷冰冰的技术设备,更要服务于人民群众。成功的智慧城市
建设一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技术嵌入到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推动城市居民广泛有序地
参与到城市发展中来,以此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实现整个城市包容性发展。
(摘编自吴晓林《智慧城市建设须注重可持续和包容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智慧城市是智慧社会的组成部分,因存在诸多需深入探究的问题而成为时代热点。
B.智慧城市万物互联、智能运行,方便快捷、运转高效,能有效促进社会治理升级。
C.智慧城市建设中出现“有智无慧”的问题与城市智能管控领域存在的局限性有关。
D.智慧城市建设要以包容性发展为准则是针对“有产无智”问题提出的发展新理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以大量篇幅分析建设智慧城市面临的问题,彰显了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
B.文章以一些城市的错误做法为事实论据,论证了智慧城市建设存在风险的观点。
C.文章指出解决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问题要坚持两个原则,并没有去分析二者关系。
D.文章围绕智慧城市,明特点,谈作用,摆问题,讲办法,层次分明,结构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如果没有当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就一定不会有智慧城市乃至数字中国的建设。
B.即使我们解决了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三大问题,也不可能完全实现其理想预期。
C.城市居民只有运用人工智能全面革新城市发展要素,才能获得智慧城市建设的实惠。
D.智慧城市建设要避免负面效应,就应该了解城市的真正需求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三、
1.答案    B A.“因存在诸多需深入探究的问题而成为时代热点”错,强加因果。C.不是“城
市智能管控领域存在的局限性”,而是“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局限在……智能管控领
域”,体现了城市治理主体的局限性,而不是智能管控系统的局限性。D.“以包容性发展为准
则”不是针对某一问题提出的。
2.答案    B “一些城市的错误做法”不能证明该观点。
3.答案    C “全面革新城市发展要素”非居民所为;另外,“只有……才能……”不成立,由
原文第三段“建设智慧城市……居民信息壁垒风险等问题”可知。
四、(2018烟台一模,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涵养向新而行的文化自信
沈壮海
①文化自信问题,在当下的中国再次凸显为重要的实践问题和学术课题,这是历史、时代、现
实多重因素促成的。
②涤除仍客观存在的文化上的不自信,是一个现实课题。中华民族有着早醒的文化自觉、骄
傲的文化自视,曾长期饮誉潮头。然而,近代以来接踵而至的外力犯侵,使得中华民族的自信心
不断遭遇重创。在顽强抗争、拼搏、逐梦中站起来、强起来的中华民族,改变着现实命运,也
改变着精神面貌、文化心理。但漫长历史积淀而成的文化心理,其调适提升,绝非旦夕之功。
③要引导我们的文化自信由自发恢复走向自觉成长。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迅速提升,当下
国人的民族自信心也不断恢复、增强。这是与民族振兴进程必然伴行的文化自信的自发恢
复。强调文化自信的涵养,就是要引导这种自发恢复,走向自觉成长。一方面,要引导人们克服
一时的虚骄、自负的膨胀等非理性的成分;但另一方面,更要引导人们认识当代中国向前向上
的大局,认识增进文化自信之于文明重振、民族复兴的意义,促进国人民族自信、发展自信、
文化自信的普遍性增进。虽然我们的文化实力在不断增强,但文化的魅力还亟待增加。
④我们所要涵养的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的重要构成,推进这样的文化建设,需要的是与之相应的文化自信。这是我们所要涵养
的文化自信的本质所在。
⑤我们所要涵养的文化自信是立足当下、继往开来的文化自信。辉煌璀璨的历史文化,是我
们文化自信的重要底气。但是,这种底气只有在旧邦新命的历史接续中、在优秀传统文化创
造性与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当下实践中,才会更加充盈浩荡。对本民族优秀传统的高扬,有助于
我们持守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不过,现实中不同文化猛烈激荡,如果我们迎对现代的西方,只
能求助于古老的传统,那便是对当代国人文化责任的逃避。当代中华民族,不能做望“洋”、
望“古”兴叹者,而要有承于古、强于今的雄心和作为。
⑥我们所要涵养的文化自信是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不等于文化上的
自我迷恋、自我封闭,它既要体现在对自我文化的确信,也内含着开放包容的气度。既要坚守
中国文化的主体性,作出具有中华民族主体性原创性的文化,又要注重对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
吸纳镜鉴。
⑦立足当下继往开来、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当今时代中华民
族向新而行的文化自信,也是我们的自觉追求。
⑧涵养向新而行的文化自信,重要前提是普遍性地增进、提升对于我们自己的文化的认知、
理解,进而走向认同与确信,增强传承好、发展好自己民族文化的自觉性,增强推动当代中国文
化创新发展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感。概言之,文化自信立基于文化自知之上,包括对优秀传统文
化之“知”,对近代以来革命文化革命传统之“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知”。系
统推动中国文化的社会化普及,激发普遍的文化建设的当下意识责任意识,需要我们基于时代
特点、受众特点顶层规划与落地设计。同时,还需要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这个核心,
抓住全民族文化能力建设这个关键,用好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这个最大的教育资源。
(选自2017年10月18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重新强大的中华民族,使自己的现实命运得以改变,使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也使文化心理得到
快速调适提升。
B.虽然民族振兴的进程会伴随着文化自信的自发恢复,但是我们仍需要通过自觉努力,深刻认识提
升文化自信的意义,增强民族文化的魅力。
C.面对西方文化的激烈竞争,仅凭优秀传统文化给我们带来的文化自信的底气是不够的,在继
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也是非常必要的。
D.涵养向新而行的文化自信,应该夯实对传统优秀文化、近代以来的革命文化革命传统、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三种文化自知的基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第②段结合历史说明了现实中文化不自信客观存在,论证了涵养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B.文章在第③④⑤⑥段中,条分缕析,阐释我们所要涵养的文化自信的丰富内涵。
C.第⑦段在前文论证的基础之上,水到渠成得出了要涵养向新而行的文化自信的结论。
D.第⑧段属于文章解决问题部分,重点说明涵养向新而行的文化自信所应选择的路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早醒的文化自觉、骄傲的文化自视,并没有改变中华民族文化的脆弱性,当其面对外力入侵
时缺乏必要的自信,不堪一击。
B.在国际影响力日渐提升的当下中国,只要克服文化自信中的虚骄、自负等非理性成分,就能
普遍增进国人的文化自信。
C.文化自信力与国家竞争力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增强文化自信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
升国家竞争力,反之亦然。
D.涵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需要立足当下,继往开来,这足以说明文化开拓的重要性
远远超过文化传承。
四、
1.答案    A “也使文化心理得到快速调适提升”与文中“漫长历史积淀而成的文化心理,其
调适提升,绝非旦夕之功”的内容不符。
2.答案    B 文章第③段与第②段一样,都是论证涵养文化自信的必要性、迫切性。
3.答案    C A.“并没有改变中华民族文化的脆弱性”错,原文是说“曾长期饮誉潮头”。B.
“只要……就”的分析过于武断片面。D.“文化开拓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文化传承”于原文
无据。
              C组  2017—2019年高考模拟·应用创新题组
                              每篇建议用时15分钟
一、(2019 5·3原创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书院是我国古代学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为唐宋以来千年文脉之所系,在我国学术发展和文
化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江苏之境自六朝以来即人文鼎盛之地,而书院之设则始自宋仁宗天圣年间,即侯遗所创的茅山
书院。南宋诗人范成大所称的徂徕、金山、岳麓、石鼓“四大书院”中的金山其实就是指
茅山书院。
大抵言之,清代虽然是我国书院发展的晚期,但由于官方大力提倡创办书院,故亦是我国书院的
最后辉煌期。而江苏以其经济、文化之巨大优势,将书院创办得更是盛极一时,并在学术和人
才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卓著成就。
书院数量和规模空前增加。在清代,江苏境内书院的创办以江宁府、扬州府、苏州府、常州
府、松江府(今上海)五个地区最为兴盛。江宁府作为当时江南省的省会,除了省会级书院钟
山书院,著名的还有惜阴、尊经、文正等多家。因此,江宁府的书院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层次,
皆为其他省会所不及。扬州则有安定、梅花、广陵三大书院。因扬州有两淮盐利,故书院办
学经费十分充足,几乎可与省会江宁府相颉颃。苏州时为江苏巡抚的驻地,加之人文兴盛,故苏
州的书院“分课制艺经古,其风气不下于江宁、扬州也”,著名的书院有紫阳和正谊等。
师资雄厚。清代江苏由于经济、人文、地理等诸多优势,从而吸引了众多著名学者前来讲学,
书院师资力量十分雄厚。钟山书院作为省会级书院,其主讲者皆为当时一流的学者,如杨绳
武、夏之蓉、钱大昕、卢文弨、姚鼐、朱珔、程恩泽、胡培荦、李联琇等皆曾任钟山书院
山长或主讲。而其他书院,如俞樾掌紫阳书院,冯桂芬掌紫阳、惜阴、正谊等书院,俞正燮掌惜
阴,李兆洛掌龙城,张文虎、黄以周、缪荃孙等掌南菁,皆为学界之翘楚。
书院学风纯正,治学以考据为主,亦不乏经世之学。各大书院皆有严格的院规,在考课、学业、
学风等方面规定明确,生员践行不得稍有逾矩。杨绳武主钟山书院,其制规约中有二戒:“一戒
抄袭倩代、一戒矜夸忌毁”,直指治学不端之要害。乾嘉以降,考据之学大兴,时书院以朴学为
务,亦是大势之所趋。然在此主流之下,随着清内外政治形势的变化,经世致用之学渐起。而后
江阴之南菁,更是以实学为本,而以经世为务。
人才培养成效卓著。当时江苏各府书院多从全国选拔生员,故能集一时之秀,再经过书院的培
养,涌现出一大批博古通今、经世致用的人才。其培养才人之众,可谓空前,仅“陶澍抚苏时,
书院肄业生达千数百人”。而所出学术人才之优秀,亦罕见其匹。如从扬州各书院中肄业的
有段玉裁、王念孙、汪中、刘台拱、孙星衍、洪亮吉、任大椿等人,皆清中晚期学界之中坚。
光绪年间,学政黄体芳在江阴创办书院,而径取名曰“南菁”。其历时虽短,但在西学大潮澎湃
来临之际,它一方面为传统书院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同时亦为新学开启了先声,实无负于“南
菁”之名。进而言之,如果说在中国书院发展史上,白鹿洞、岳麓等开创了传统书院事业的先
河,引领了潮头,那么清代的江苏书院则为之圆满地画上了历史的休止符。
(摘编自《清代江南书院文化成就卓著》)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书院的设立使得江苏之境自六朝以来即人文鼎盛之地,侯遗所创的茅山书院即范成大所称
“四大书院”之一。
B.清代的江苏书院之所以盛极一时,在学术和人才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卓著成就,是因为官方大
力提倡创办书院。
C.江苏境内各府书院兴盛,其中江宁府的书院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层次,皆为扬州府、苏州府
等书院所远远不及。
D.唐宋以来,我国书院赓续发展,白鹿洞书院等开了先河,而清代的江苏书院则为之圆满地画上
了历史的休止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第一段总说,指出书院在我国学术发展和文化教育史上的影响,为下文对明清书院论述的深
入展开进行了很好的铺垫。
B.本文主要论述清代江苏书院文化成就卓著,前两段为引子和张本,中间五段为主体部分,最后
一段总结其历史地位。
C.文章主体部分主要采用了并列式结构,分别从书院的数量规模、师资、学风治学、人才培
养等方面切入进行论述。
D.最后以南菁书院的命名为例,是为了论证北方书院根本无法和南方书院相媲美,江苏书院才
是我国书院的完美休止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书院是我国自唐宋以来古代学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它一直绵延至明清,真所谓千年文脉
之所系,意义非凡。
B.众多著名学者前来书院讲学,有很多人并不主于一地,而是在江苏各大书院间流动担任山长
或主讲,尤可称道。
C.江苏各府书院人才培养成效卓著,涌现出一大批博古通今、经世致用的人才,清中晚期学界
之中坚皆出于此。
D.朱熹在《平江府常熟县学吴公祠记》中曾有“南方之学,得其菁华”一语,而清代江苏的书
院,堪当朱子之义。
一、
1.答案    D A.强加因果,江苏之境自六朝以来即人文鼎盛之地,而书院的设立是在宋朝。B.
以偏概全,“官方大力提倡创办书院”只是原因之一,还有“其经济、文化之巨大优势”。C.
“皆为扬州府、苏州府等书院所远远不及”错,原文是“因扬州有两淮盐利……几乎可与省
会江宁府相颉颃”“苏州时为江苏巡抚的驻地……‘分课制艺经古,其风气不下于江宁、扬
州也’”。
2.答案    D “是为了论证北方书院根本无法和南方书院相媲美”有误,分析原文可知,是因
为其“一方面为传统书院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同时亦为新学开启了先声”。
3.答案    C 推理武断。“清中晚期学界之中坚皆出于此”错误,原文说“从扬州各书院中肄
业的有段玉裁、王念孙、汪中、刘台拱、孙星衍、洪亮吉、任大椿等人,皆清中晚期学界之
中坚”,并不能推断出“清中晚期学界之中坚”就只有这些人。
二、(2019 5·3原创预测卷一,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唐王朝三百年,诗文炳蔚,音乐亦在传承前朝的基础上蓬勃发展,种类繁多。乐以诗为本,诗以
声为用,中国自古便有诗乐合一、以诗入乐的传统,音乐始终是唐诗传播的重要载体。唐代音
乐与诗歌相结合,名篇佳作得以流传广远。
唐诗的音乐传播,按传播形式和载体,可略分为歌唱、乐器、舞蹈等。唐代入歌传唱的佳作甚
多,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写别景别情,气度从容,语老情深。入歌成谱后又名《渭城曲》
《阳关曲》,因“西出阳关无故人”反复咏唱三遍,故又称《阳关三叠》,后世流传甚广。又如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展春江春景,入人生哲理,语通古今,千秋共感,宛尔成章。乐器乃乐声
情意传播的有力媒介。唐代有众多描摹乐器、寄托心怀之诗,将乐音、情怀、诗意熨帖融
合。不同乐器,往往因自身音色、品质不同,传递不同的情感。众器之中,笛声常寄离情,“此
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胡笳易传边塞孤清,“三奏高楼
晓,胡人掩涕归”(王昌龄《胡笳曲》)。角声觱篥则多振军情惹乡念,“故园黄叶满青苔,梦后
城头晓角哀”(顾况《听角思归》)。“舞者,乐之容也。”在唐诗音乐传播过程中,多姿舞蹈
承载乐声音情,种类丰富。《乐府杂录·舞工》载有“健舞、软舞、字舞、花舞、马舞”等类
别的舞蹈,相应舞曲依风格和节奏特点,配音编排,娱情传意。
唐诗音乐在传播过程中,大多数传播者本身亦为接受者。音乐本身具有相当的教化作用及艺
术感染力,唐代君王大多重视音乐传播,多通晓乐律而兼善诗文。唐玄宗“英断多艺,尤知音
律”(《旧唐书》)、“洞晓音律,由之天纵”(《羯鼓录》),他常将音乐教化作为政治统治的
重要手段。其制定雅乐歌颂大唐国威,诸多配乐应制诗也应运而生;并置教坊以教俗乐,选乐工
数百人,亲自教法曲于梨园。太常又设别教院,专门教授供奉新曲,人员上千。此又对俗乐的发
展和传播起到重要作用。文人墨客在唐诗音乐传播过程中同样起到重要作用,笔下多有涉乐
诗歌创作,且题材意境丰富。太白《月夜听卢子顺弹琴》,聆幽怨琴音于月明之夜,慨知音难
觅;子美《泛江送客》,用笛声传凄然离别之惆怅;义山《锦瑟》,托惘然痴情于胶柱繁弦。诗
人通过动情笔触,融诗韵声情,成流传广远、声情并美之佳作。诗歌经乐师之手调和,交付歌儿
舞女配乐演唱的过程相应促进了民间传播,因此涌现众多专事描摹乐师歌女表演状态的作
品。白居易《柘枝妓》、刘禹锡《和乐天柘枝》,描画舞女身姿情状,细致生动;顾况“左手
低,右手举,易调移音天赐与”(《李供奉弹箜篌歌》)、窦庠“高张朱弦琴,静举白玉指”(《留
守府酬皇甫曙侍御弹琴之什》),对乐师歌女演奏状态展现贴切。音乐面貌通过文本形式得以
传承。乐师歌女将诗词以音乐形式生动展现,诗人又用诗歌将其表演样态加以勾画,再成诗
词。此一过程,诗人与乐师歌女互为传播者和受众,共同促进唐诗与音乐交融传承。唐诗中记
载的表演样态极尽摹写。章孝标《柘枝》呈现柘枝舞表演过程;白居易《霓裳羽衣歌》记载
霓裳羽衣舞精彩场面;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记录舞剑高潮之处,笔调深沉有力。
诗人眼观笔录,将艺术声音、场面二次呈现,给读者带来强烈可感的审美愉悦,并使众多极易流
失的古典艺术得以通过诗歌文本形式广远流传,唐诗音乐传播意义大矣。
唐诗因有音乐填充,内容情意更为丰富饱满;古来乐声歌舞,因载以诗歌,而流传广远。诗歌与
音乐关联密切,二者在传播中互为载体,以自有之声情韵律,配以焕谱华章,传诸四海,绵延千
载。
(摘编自《光明日报》《唐诗的音乐传播》)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有些唐诗因入歌传唱而得以更好流传,《阳关三叠》《春江花月夜》等都是如此。
B.从唐代涉乐诗歌的内容与主题看,主要有对乐器声音的描摹和对舞者情态的摹写。
C.文中唐诗音乐的传播者按照其身份地位、角色划分,有君王、诗人、乐师歌女等。
D.诗人对古代乐舞描摹刻画的意义,在于使古代歌舞能以诗歌文本形式保存并流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通过分析,认为音乐因诗歌而流传广远,诗歌也因音乐得以生动展现。
B.文章从多方面、多角度入手,大量运用对比论证等手段,论证了音乐与诗歌的关系。
C.文章以诗歌因音乐这一传播载体而获得重大发展为论据,论证了两者之间的关联。
D.文章通过对音乐、歌舞与诗歌发展、流传之间关系的细致分析,把论证推向深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唐诗流传广远,歌唱、乐器、舞蹈等传播形式和载体使得唐诗的佳作甚多。
B.音乐本身就具有相当的教化作用,唐代君王都重视音乐传播的原因也在于此。
C.文人墨客创作了很多涉乐唐诗,所以在唐诗音乐传播中,起到核心作用。
D.唐诗因音乐而情意饱满,乐声歌舞因诗歌而流传,二者交融传承,互为载体。
二、
1.答案    D “诗人对古代乐舞描摹刻画的意义”是两方面的,既促进了歌舞的传播,又促进
了诗歌的发展。
2.答案    B 表述有误,文章运用举例论证较多。
3.答案    D A.唐诗佳作甚多的原因原文并未提及。B.并非所有唐代君王都重视音乐传播。
C.“起到核心作用”表述有误,原文说“文人墨客在唐诗……同样起到重要作用”。
  
  文档由机器转码 排版混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请下载原文档
本文档的下载地址为http://www.gaokaotik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017
高三语文资料

写了 1378 篇文章,拥有财富 2762,被 0 人关注

代码测试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高考题库网 www.gaokaotiku.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高考题库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成为第一个吐槽的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京ICP备13053688号-15|高考题库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