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为高考题库的VIP用户

2020版高考语文(课标Ⅲ)一轮课件: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标签: 暂无标签
高考语文 (课标Ⅲ专用)
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五年高考

                             A组  课标Ⅲ卷题组
一、(2019课标全国Ⅲ,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蕴藏丰富、有待进一步
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宝库。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困境,
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仍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
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
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
观。对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要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而不应仅局限在艺术团体或
演出队等小范围内。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
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
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经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会对此类非物质
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如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踏春》、蒙古族舞蹈《吉祥
颂》等都曾大放异彩。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持本
真性的原则,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西方音乐编排
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因此,对民族民间传统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应既不
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
编导们深谙民间表演艺术的特性,并能进行实地调研、采风,挖掘出民间艺术的基本元素与本
质精神。
各种传统表演艺术都是在特定时空中呈现的,靠其演出行为形成艺术作品,实现艺术价值。这
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决定了应对其实施活态传承与保护,使之以鲜活形态生存于民间。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实践中,有些地区视保存为保护,重视硬件设施,各类场馆及专题博
物馆建设颇具规模,民间收集来的各种乐器、道具、面具、服装等都得到妥善收藏。这种博
物馆式的展示与收藏,虽然能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但变活态传承为固态展示,
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传统表演艺术的生存发展问题。有人认为通过录音、录像等数字化手段
便可记录、存储、呈现表演艺术的成果和过程,达到抢救性保护的效果。但是,这只是对文化
遗产的部分信息进行了保存。人在进行艺术表演时涉及的很多现象难以精确量化,其中不少
信息是无法获取和记录的。对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活态保护,才符合其自
身的传承发展规律。
(摘编自李荣启《论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传统表演艺术通常具有生活性和群体性的特征,民众也是演出的重要参与者。
B.春晚优秀的民族歌舞节目为传统表演艺术的舞台改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
C.传统表演艺术进行“二度创作”时,应当避免西式改编,以防失去原有风格。
D.录音、录像等手段可以记录传统表演艺术的成果和过程,能够起到保存作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针对当下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中出现的一些片面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B.文章紧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表演艺术的几种属性,多角度展开论证。
C.第四段将一些地区的场馆建设和数字化保存做比较,论证了保护与保存的不同。
D.文章对现有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举措的成效与不足都有论及,体现出辩证的态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传统表演艺术源自生活,使其“雅化”意味着脱离原生的环境,很难获得成功。
B.民间各种自发的载歌载舞活动都是传统表演艺术的一部分,有很强的民俗色彩。
C.传统表演艺术依赖动态展示以呈现艺术内蕴,将其物质载体作固态展示则没有价值。
D.活态保护致力于维护传统表演艺术的活力,看重人的因素在项目传承中的作用。
一、
1.答案    C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体现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引导关
注传统文化。
“避免西式改编”说法绝对,原文为“‘二度创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
入现代元素”。
方法技巧    “双合”法准确解答理解分析题
所谓双合,就是符合文意,符合题意。符合文意指在做题时将选项逐一与原文进行比照,比照该
选项与原文意思是否相同,哪些字句变了,意思变了没有,不要只看大概。符合题意指在比照符
合文意的前提下看看该选项是否符合题干的意思,抓住题干意思中的几个要点,完全符合题干
要点的才是正确答案。
2.答案    C 本题考查论述类文本论证方面的相关知识,考查分析文本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的能力,体现了发展逻辑思维的学科素养,培养优秀思维品质。
第四段论述的是对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活态保护。
3.答案    D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整合文中信息并进行推断的能力,体
现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A项,“使其‘雅化’意味着脱离原生的环境,很难获得成功”理解错误,原文为“固然能彰显
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B项,“民间各种自
发的载歌载舞活动都是传统表演艺术的一部分”,说法绝对。C项,“将其物质载体作固态展
示则没有价值”说法错误,原文说“能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可知选项否定
绝对。
二、(2018课标全国Ⅲ,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
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
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
现危机的表征。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
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
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
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
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
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
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
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
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
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
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
市发展。
其三,意义弹性。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
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当一
个城市体只允许一种、一个层面的意义存在时,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会走向衰
落。当一个城市体只能满足某一类人的意义追求、意义需要时,这个城市体也往往会丧失活
力。当一个城市体被某一类型的意义体系固化时,这个城市体往往不具有综合吸纳力、发展
潜力。启蒙主义的片面化,理性主义的片面化,世俗主义的片面化,神圣主义的片面化,都会导
致城市意义弹性的减弱,都会从根基处危害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保持城市的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并以此为基础,把握城市的类型构成与
历史,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对于城市社会的健康发展而言,是意义重大的。
(摘编自陈忠《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当前城市空间弹性核心的问题是缺乏有机统一,这使得城市发展丧失了基础。
B.已发展的城市和崛起中的城市都面临着激活活力的问题,也都需要有制度弹性。
C.城市的意义对不同的人群来说是不一样的,城市体需要一种抽象的意义共同性。
D.在诸多原因中,空间、制度及意义三者的弹性不足是影响城市发展的根本原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在理论论证的过程中提及空间被私人性固化的现状,有其现实的指向。
B.文章区分了文明弹性的层面,也区分了城市体发展的阶段,论证结构清晰。
C.文章注重分析具体概念的正反两面及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具有辩证意味。
D.文章借助“文明弹性”的概念,论证了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当一个城市体有更好的空间弹性和制度弹性时,其意义弹性也会相应变好。
B.城市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时会有不同危机,制度的主要功能也会因此不同。
C.要让一个城市体具有综合吸纳能力和发展潜力,就应平衡各种主义的关系。
D.城市盛衰自有其规律,与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在总体上的和谐没有直接关系。
二、
1.答案    B A.或然当必然。原文第二段中“片面地强调空间的……,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
础”,“会”字说明这是一种可能,但选项说成“使得城市发展丧失了基础”,属必然。B.第三
段中的两个“即使……,也……”说明无论是正在崛起的城市还是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都需
面对秩序与稳定、活力激活的问题,都需要有制度弹性,故正确。C.曲解文意。原文第四段的
表述是“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D.不合文意。文末说文明弹性“对于城市社会的
健康发展而言,是意义重大的”,但并没有说是“根本原因”。
答题步骤    三步练就“火眼金睛”
第一步,还原,把原文中与选项表述对应或相关的句子找出来;第二步,比对,两个指头同时使用,
一个指头指向选项,一个指头指向原文,同步阅读、比对;第三步,辨析,对选项表述和原文表述
有出入的地方,从内容、逻辑两个方面细心辨析,发现错误。
2.答案    C A.第二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理论(道理)论证,“目前,人们更多地……占有物”指
出了空间被私人性固化的现状,表述正确。B.第二、三、四段分别论述“空间弹性”“制度
弹性”“意义弹性”,这是区分了“文明弹性”的层面;第三段围绕着正在崛起的城市和已发
展起来的城市进行论述,这是区分了城市体发展的阶段;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思路
清晰。故表述正确。C.无中生有。“及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错误,从论证内容上看,文章对
“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都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但并未涉及“相应
的动态发展过程”。D.最后一段论述表明,保持“文明弹性”是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的基
础、途径,表述正确。
方法技巧    论述类文本“三位一体”阅读法
(1)勾画论点、论据。
(2)标出关键词。画出有助于理清内容、包含提示信息的词语,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避免逻
辑错误的词语,文中反复强调的词语。
(3)思考三类关系。思考概念(对象)之间的逻辑关系、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段与段之间的关
系。
3.答案    A A.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是文明弹性的三个方面,三者并无必然联系。
B.根据第三段内容,崛起中的城市和已发展起来的城市面临的问题不同,制度的主要功能也就
因此不同,因此推断正确。C.根据第四段“当一个城市体被某一类型……发展潜力”,反推可
得出选项结论。D.根据文章第四段,“意义弹性”一旦减弱,肯定会影响城市的健康发展,但这
种影响并不是直接的。所以D项正确。
三、(2017课标全国Ⅲ,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
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
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
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
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
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
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
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
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
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
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
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
“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
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
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
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
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
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
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
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
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C.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
D.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
C.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
D.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
B.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C.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D.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
三、
1.答案    C A.“就不会留下‘乡痛’”,说法过于绝对,原文中不存在这种必然关系。B.“必
须完好保存下来”曲解文意,原文第二段中说“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
以……,另一方面可以……,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并不全是“完好保存”。D.文末说,为使乡
村记忆充满活力,“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
的凝聚力”,而不是使乡村记忆“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2.答案    C “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错误。对于“保留哪些乡村记忆”,文中并没有举
例说明“甄选的标准”,只是在第三段阐释了“呵护乡村记忆”的原则:“既要让当地居民生
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3.答案    B 原文末段说“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
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而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是留住
和呵护乡村记忆的结果,故不能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四、(2016课标全国Ⅲ,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中有历史。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
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
还在不断扩大。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
人几乎是一个常识。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
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
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
黄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
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
曾是死结。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亦疑之,其于怀疑
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这些古史材料就包
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此后该
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
看成史书了。
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虽然
《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
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
类。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
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分在,
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分而治之者,以为《山海经》中的《五藏山经》是比较雅正的部分,谭
其骧就写了《的地域范围》一文,分析《山经》写作时的地理知识水平。将历史
成分发掘出来的,自然以王国维用《山海经》来印证甲骨文中殷商先王亥为最明显的例子。
上面说的是介于文学与史学之间的文献,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但发
掘史料是一回事,把整个作品当成真史就很可虑了。《红楼梦》反映了清代前期的历史现实
没有错,可是如果过分坐实到具体历史人物身上,就未免失之穿凿了。戏说之类当然是文学,但
读者观众往往误以为是历史。如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张诚、徐日昇当时担任与俄国谈
判的翻译,工作是以拉丁语作为中介的,而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他们说的却是俄语,观众看到
这个情节时被误导也就难以避免了。
(摘编自周振鹤《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在当今历史学界,历史学家的研究领域不断地扩展,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有可能成为他们
研究历史的资料。
B.古代的史学家选取史料的范围比较狭窄,他们并未广泛采用“以诗证史”或将小说用于社
会历史研究之类的方法。
C.王国维在《古史新证》中认为,有些历史学家如果能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怀疑
尧、舜、禹等人物的真实性。
D.历代学者对《山海经》有不同认知,《隋书·经籍志》把它列入史部,视为史书,王国维则把
它作为古史材料看待。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很多人认为《山海经》的记载荒唐夸张,与真实的历史差别较大,司马迁也持这种观点,因此
《史记》并不采用《山海经》。
B.《四库全书》的编者认为,《山海经》所记的神话传说并无真实可言,不宜归入史部,而应列
入子部小说家类。
C.谭其骧和王国维利用《山海经》研究历史的方法不同,前者是将神话和历史分而治之,后者
则从神话中发掘史料。
D.电视剧《康熙王朝》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了虚构,其中部分情节与历史事实有出入,
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即使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也会产生新的传说,这些传说将来会不会成为研究这个时
代的史料也未可知。
B.“五四”之前,很多涉及历史的神话传说之所以没有成为广泛使用的史料,是因为这些作品
在史学和文学归类问题上存在争议。
C.在历史研究中,当代学者会把文学作品作为史料看待,在他们看来,《三国演义》和《水浒
传》的艺术手法差异并不重要。
D.文学作品能否成为史料,取决于历史学家的眼光,而历史学家对文学与史学关系的认识在一
定程度上受制于当时的学术背景。
四、
1.答案    C 倒推失当。王国维原话的意思是:有些历史学家“疑古”,虽然怀疑精神可取,但
其实是由于未充分处理古史材料。而该项倒推结论,“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缺少
证据,说法绝对。
2.答案    D 曲解文意。据尾段可知,原文的观点是“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
料”,而该项却说“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因此错误。
3.答案    B 与文意不符。整体理解第三段的大意可知,“‘五四’之前,很多涉及历史的神
话传说”“没有成为广泛使用的史料”的原因,一是没有将历史和神话分而治之,二是没有将
神话传说中的历史成分用来证史或补史,而非该项中所说:“这些作品在史学和文学归类问题
上存在争议”。
命题探微    论述类文本阅读设题,不再较多地照搬原文或对原文稍加改造,不再纠缠于局部
的、概念内涵的细微差别,更多地着眼于对文本内容的整体理解,着眼于对繁杂信息的筛选、
把握。
              B组  课标Ⅰ、课标Ⅱ、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一、(2019课标全国Ⅱ,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
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
常。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他所接
触到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
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采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就诗
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
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
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的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
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
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
“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就诗歌内容方
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情物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
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
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悲哀响;写洗兵马之
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
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
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越,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
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
避。其不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
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
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
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他一方面有
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如著名的《北征》诗,于饱写沿途之人
烟萧瑟、所遇被伤、呻吟流血之余,却忽然笔锋一转,竟而写起青云之高兴,幽事之可悦,山果
之红如丹砂,黑如点漆,而于归家后,又复于饥寒凛冽之中,大写其幼女晓妆之一片娇痴之态。
此外,杜甫虽终生过着艰苦的生活,而其诗题中却往往有“戏为”“戏赠”“戏作”等字样。
凡此种种,都说明杜甫才性之健全,所以才能有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相反而相成的两
方面的表现。这种复杂的综合,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又一证明。
(摘编自叶嘉莹《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杜甫有一种难得的健全才性,能兼容感性与理性,对事物进行综合全面的把握。
B.从杜甫论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
C.杜甫的诗歌涵括范围非常广泛,善于以变化的笔触,表现社会生活和人情物态。
D.对于天宝年间的乱离,杜甫在诗中既有主观感情的投入,又有客观视角的观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健全才性是杜甫取得集大成成就的重要因素。
B.文章从体式风格和内容两方面,来论证杜甫诗歌创作的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C.文章在论证诗人对待悲苦的态度时,将杜甫和陶渊明、屈原等诗人做了对比。
D.文章论证了杜甫所以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杜甫之前的诗人,或者以感性见长,或者以理性见长,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
B.杜甫勇于尝试各种诗体,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在五言古诗上则作出革新。
C.对逃避、被击败与正面担荷这三种回应危机方式,作者在情感态度上一视同仁。
D.杜甫诗歌震撼人心的力量,部分来自严肃与幽默之间、担荷与欣赏之间的平衡。
一、
1.答案    B 本题考查论述类文本阅读的相关知识,着重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体
现发展逻辑思维的学科素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项,“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说法错误,原文说“古今长短各种诗
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并未说明杜甫对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的评价。
2.答案    D 本题考查论述类文本论证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分析文本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及论证结构的能力,体现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继承与弘扬古典文化。
D.“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说法错误。结合原文可知,杜甫“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
量”,“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最终缘于“杜甫才性之健全”。
3.答案    D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整合文中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体现
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以彰显文化魅力。
A.推断无据,文中并未明确指出之前的诗人的理性感性特点,且“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于文
无据。B项,“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说法错误,结合文末出处及“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
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得
知。C项,“作者在情感态度上一视同仁”错,作者对“正面担荷”给予高度肯定,这与其对其
他回应危机的方式的态度不同。
二、(2019课标全国Ⅰ,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或早或晚,都会遭遇到这个问题——为谁创作、为谁立言?习近平同
志强调:“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
一个根本问题。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源泉。”
目前,文艺界普遍认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
创作的蓬勃生机。然而,在创作实践中,还有许多作家、艺术家困惑于现实如此宏大丰富,以至
于完全超出个人的认识和表现能力。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现实太精彩了,它甚至远远走
到了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是的,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随时发生着习焉
不察而影响深远的变化。这就为作家、艺术家观察现实、理解生活带来巨大困难。对于他
们而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生活的表象,大约是不难的,难就难在理解生活复杂的结构,理解隐
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那么,这“更深层的东西”是什么呢?
去过天安门广场的朋友一定会对矗立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印象深刻,许多人都背得出
上面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
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
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
雄们永垂不朽!”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今天,再次诵读这段话,我们就会意识到,这改天换地
的宏伟现实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认识到人民的
主体地位,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时代浪潮下面深藏的不竭力量,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时代,
认识沸腾的现实。
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是为了从理性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间,是为了解决我是
谁、我属于谁的问题。新文化运动以来,无论是经历革命与战争考验的现代作家,还是上世纪
80年代那批经历了知青岁月的当代作家,他们内心其实都有一方情感根据地,都和某一片土地
上的人民建立了非常深切的情感关系。这些作家是属于某个情感共同体的,这个共同体时刻
提醒着他,他的生命和创作与这世界上更广大的人群休戚相关。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
并不是我们的读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他以及他所代表的广大人民作为我们认识现实、理
解时代的依据。
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
盾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诚然,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
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但是,有责任感的艺术家会深深感到,我们就生活在那些为美好生
活、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人们中间,理应对我们的共同奋斗负有共同责任。我们有责任通过
形象的塑造,凝聚精神上的认同。这种认同,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认同,是与新时代伟大历史
进程的同频共振。作家和艺术家只有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儿子,积极投身于人们争取美好未来
的壮阔征程,才有能力创造出闪耀着明亮光芒的文艺,照亮和雕刻一个民族的灵魂。
(摘编自铁凝《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作家树立了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念,在创作实践中就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
B.对人民的情感认同,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很多作家创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C.人民是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因为普通劳动者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
D.真正扎根时代、富有责任感的艺术家,无须考虑人民群众的娱乐和消费需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
B.文章论证兼顾现实与历史,既有对当下创作的分析,也有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C.文章引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内容,巧妙衔接了上下文,也有力支撑了论点。
D.文章末段论证了正面人物的塑造是新时代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体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对于那些认为现实走在小说家想象力前面的作家而言,困难在于如何把握生活的复杂结构
和本质内容。
B.对艺术家而言,日新月异的变革时代,既意味着巨大挑战,也能激发创作热情,促使他们投身
沸腾的生活。
C.老舍曾说:“不去与劳动人民结为莫逆的好友,是写不出结结实实的作品的。”这与文中情
感共同体的理念是相通的。
D.我国当下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由量的问题转向质的问题,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而
精,凝聚共识。
二、
1.答案    B 本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和辨析能力,体现了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有助于
考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认识观。
A项,“作家树立了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念”与“在创作实践中就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之
间没有条件关系,故A项错误。C项,“普通劳动者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错误,原文为“一
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另外,选项因果关系不成立,原文说“一个普
普通通的劳动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理解时代的依据”。D项,“无须考虑人民群众
的娱乐和消费需求”错,原文为“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有责
任感的艺术家会深深感到……理应对我们的共同奋斗负有共同责任”。
2.答案    D 本题考查论证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分析文章结构,分析文本论点、论据及论证
方法的能力,体现了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培养优秀的思维品质。
D项,曲解文意,原文为“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选项将“以精品奉献
人民”曲解为“正面人物的塑造”。
3.答案    D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整合文中信息并进行推断的能力,体
现了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培养创新思维品质。
D项,“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而精”错误,文章指出了我国当下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然后
论述了艺术家的创作要出精品的问题,并没有说“少”的问题。
三、(2019天津,5—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资源”这一概念,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资源是指人类生产活动所需要的、
在自然界存在的物质(材料)和动力的天然来源。广义的资源,则是指人类用来帮助从事一定
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一切要素和有利条件的总和。简单地说,资源就是人类活动所必需
的一切东西。从形态上看,人类资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以贮存、节约的资源,如资金、材
料、能源等;另一类是不可贮存、节约的资源,如时间、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在信
息社会中,正确认知注意力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为什么说注意力是一种资源呢?人类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定向性,即有意识、有计划地
达到一定的目的。人类活动的定向性,要求人在活动过程中,必须使自己的意志服从这个过程
的目标。人的定向活动是由提出的任何或某种活动计划来组织的,而要完成这种组织活动,一
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就是注意力。所以,注意是人的活动的基本特征,是人的有目
的活动和定向探索活动的前提,是人的活动达到既定目标的必要条件:注意力决定任务完成的
效率和成果的质量,是人类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要素,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人的心理过程的一个最基本特征是它的选择性和指向性。当我们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
一定事物时,就是注意。注意和认识过程分不开,它是一切认识过程的开端。虽然注意不是一
种独立的认识活动,但它表现在认识过程(知觉、记忆、思维等)的内部而与这些过程不可分
离,在人的一切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对人的各种心理过程和操作活动均有调节作用。注
意力表现了人的心理过程进行的动力特征,是人的个性品质和能力结构的重要因素。没有高
度发展的注意力,就不能有效地从事各种活动,就不能从事长时间的复杂的思维活动。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的注意力是一种非常有限的心理资源。人的主要精力每次只能执行一
种主要的任务。当大量的信息进入感觉记忆,若不加以注意,很快就会丧失。因此,注意在为进
一步加工而选择感觉信息方面,是起着重要作用的。信息资源具有可替代性、可分享性,而注
意力作为资源是不可替代、不可分享的。今天,人们要学会合理有效地分配并使用注意力。
(节选自李志昌《信息资源和注意力资源的关系》,有删改)
1.下列表述,与本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  )
A.资源包括材料、能源、时间、信息、注意力等,有狭义、广义之分,有的可以贮存、节约,有
的不能贮存、节约。
B.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一事物时就是注意,注意是认识过程的开端,对人的各种心理过程
和操作活动均有调节作用。
C.注意力决定任务完成的效率和成果的质量,体现了人的个性品质和能力结构,是一种不可或
缺的心理因素。
D.在情况多变、竞争激烈、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从事各种活动,尤其从事各种思维活动,必须
拥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
2.下列语句的含义,不能体现“注意力”重要性的一项是(3分) (  )
A.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
B.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C.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3.下面推断与本文观点相符的一项是(3分) (  )
A.注意力是一种非常有限的心理资源,不可替代,不可分享,因此可以和物质、能量等资源相提
并论,等同看待。
B.信息是一种重要资源,注意力也是一种重要资源。在任何时候,人的注意力都是一种稀缺资源。
C.从注意力资源稀缺的角度看,在某些次要的或无关的方面,“信息闭塞”排除了一些无谓的
干扰,可能也是有好处的。
D.合理、有效地分配、使用注意力是成功的要素,不能合理使用注意力将会导致人一事无成。
三、
1.答案    D    本题主要考查对信息的筛选、理解的能力,体现了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
倡导关注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生活理念。
D项,“必须拥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说法绝对,原文是说“没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就不能有
效地从事各种活动,就不能从事长时间的复杂的思维活动”,选项去掉了限制条件“有效地”
“长时间的复杂的”。
2.答案    B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体现了思维发
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弘扬科学精神和培养优秀的思维品质。
根据文中关于“注意力”这一概念的解释“人的定向活动是由提出的任何或某种活动计划
来组织的,而要完成这种组织活动,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就是注意力”及有关注
意力重要性的表述“注意力决定任务完成的效率和成果的质量”等,判断各项是否体现了
“注意力”的重要性。B项,说的是要听取多方面的意见,没有体现“注意力”的重要性。
3.答案    C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整合文中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体现
了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培养创新思维品质。
A项,“可以和物质、能量等资源”“等同看待”错误,因为“注意力作为资源是不可替代、
不可分享的”,而物质、能量资源属于可替代、可分享资源,所以它们不能被等同看待。B项,
“在任何时候,人的注意力都是一种稀缺资源”错误,原文只是说“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的注
意力是一种非常有限的心理资源”。D项,“不能合理使用注意力将会导致人一事无成”,说
法绝对。原文只是说“人的主要精力每次只能执行一种主要的任务……很快就会丧失。因
此……是起着重要作用的”“人们要学会合理有效地分配并使用注意力”。
四、(2019江苏,15—17,12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
                                书家和善书者
                                   沈尹默
“古之善书者,往往不知笔法。”前人是这样说过。就写字的初期来说,这句话,是可以理解
的,正同音韵一样,四声清浊,是不能为晋宋以前的文人所熟悉的,他们作文,只求口吻调利而
已。笔法不是某一个人凭空创造出来的,而是由写字的人们逐渐地在写字的点画过程中,发现
了它,因而很好地去认真利用它,彼此传授,成为一定必守的规律。由此可知,书家和非书家的
区别,在初期是不会有的。
写字发展到相当兴盛之后(尤其到唐代),爱好写字的人们,一天比一天多了起来,就产生出一批
好奇立异、相信自己、不大愿意守法的人,各人使用各人的手法,各人创立各人所愿意的规
则。凡是人为的规则,它本身与实际必然不能十分相切合,因而它是空洞的、缺少生命力的,因
而也就不会具有普遍的、永久的活动性,因而也就不可能使人人都满意地沿用着它而发生效
力。在这里,自然而然地便有书家和非书家的分别了。
有天分、有修养的人们,往往依他自己的手法,也可能写出一笔可看的字,但是详细检察一下它
的点画,有时与笔法偶然暗合,有时则不然,尤其是不能各种皆工。既是这样,我们自然无法以
书家看待他们,至多只能称之为善书者。讲到书家,那就得精通八法,无论是端楷,或者是行草,
他的点画使转,处处皆须合法,不能丝毫苟且从事,你只要看一看二王、欧、虞、褚、颜诸家遗
留下来的成绩,就可以明白的。如果拿书和画来相比着看,书家的书,就好比精通六法的画师的
画;善书者的书,就好比文人的写意画,也有它的风致可爱处,但不能学,只能参观,以博其趣。其
实这也是写字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六朝及唐人写经,风格虽不甚高,但是点画不失法度,它自成为一种经生体,比之后代善书者的
字体,要严谨得多。宋代的苏东坡,大家都承认他是个书家,但他因天分过高,放任不羁,执笔单
钩,已为当时所非议。他自己曾经说过:“我书意造本无法。”黄山谷也尝说他“往往有意到
笔不到处”。就这一点来看,他又是一个道地的不拘拘于法度的善书的典型人物,因而成为后
来学书人不须要讲究笔法的借口。我们要知道,没有过人的天分,就想从东坡的意造入手,那是
毫无成就可期的。我尝看见东坡画的枯树竹石横幅,十分外行,但极有天趣,米元章在后边题了
一首诗,颇有相互发挥之妙。这为文人大开了一个方便之门,也因此把守法度的好习惯破坏无
遗。自元以来,书画都江河日下,到了明清两代,可看的书画就越来越少了。一个人一味地从心
所欲做事,本来是一事无成的。但是若能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自然不是意造的矩)的程度,那
却是最高的进境。写字的人,也需要做到这样。
                                                                     (有删改)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善书而不知笔法,这一现象出现在写字初期,当时笔法还未被充分发现和利用。
B.唐代爱好写字的人渐多,有一批人好奇立异,自创规则,经生体就是这么产生的。
C.二王、欧、虞、褚、颜诸家都是严格遵守笔法的典型,他们都属于书家的行列。
D.元明清三代,书画创作每况愈下,优秀作品越来越少,与守法度的习惯被破坏有关。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在写字过程中,那些与实际不能完全切合的人为的规则,不具有普遍的永久的活动性,因而不
能称之为笔法。
B.书与画相似,书家之书正如画师之画,谨严而不失法度,而善书者之书正如文人的写意画,别
有风致。
C.苏东坡天分高,修养深,意造的书画自有天然之趣,但率先破法,放任不羁,成为后世不守法度
的借口。
D.一味从心所欲做事是不可取的,但写字的人如能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却能达到最高的
境界。
3.书家和善书者的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
四、
1.答案    B 本题考查论述类文本阅读的相关知识,着重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体
现发展逻辑思维的学科素养,引导树立正确方法论的观念。
“经生体就是这么产生的”错,原文说的是“六朝及唐人写经,风格虽不甚高,但是点画不失法
度,它自成为一种经生体”,“经生体”因抄经而来。
2.答案    C 本题考查论述类文本阅读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体现思
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培养敬畏规则的优秀思维品质。
“成为后世不守法度的借口”错,原文为“成为后来学书人不须要讲究笔法的借口”。
3.答案 是否尽合笔法;能否诸体皆工;是否适宜学习。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体现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弘
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本题可结合第一段中“古之善书者,往往不知笔法”以及第三段“不能各种皆工”“但不能
学,只能参观,以博其趣”等内容来回答。
五、(2018课标全国Ⅱ,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
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
提取、全球性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
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
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
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予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
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信息,并界
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
“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
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
排除他人非法利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遗忘的平
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
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
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
记忆所束缚。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
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
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
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
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进一步说,数字化记
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建构关于我们
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
的目的。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
                                      (摘编自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
                                                       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由于数字化记忆的发展,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发生了反转,记忆变得更加容易。
B.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
C.“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不过前者更积极一些。
D.我们要对抗数字化记忆霸权,就要成为数据控制者并建构他人的数字化记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胁为立论的事实基础,论证了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
B.通过讨论大数据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文章把论证推向了深入。
C.与重视个人隐私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着重论证了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
D.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化记忆可能带来的问题,对我们的认同问题作出了全新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大数据时代的个人留在网上的信息太多,如果没有主动权,就难以保护隐私。
B.遗忘是个人和社会的一种修复和更新机制,是我们面对现实和想象未来的基础。
C.技术有支配和压抑人的力量,这不仅影响个人隐私安全,而且影响整个社会。
D.大数据的分类系统不是中立的,这将影响数据的客观呈现,使用时应有所辨析。
五、
1.答案    A A.对应原文第一段,“在大数据时代……而记忆却成了常态”。B.“人的主体身
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于文无据。C.“隐私权”
在大数据时代之前就已经存在,“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说法错误。D.结合末段内容可知,
“成为数据控制者并建构他人的数字化记忆”是数字化记忆霸权,而不是对数字化记忆霸权
的对抗。
2.答案    D A.结合全文及末段的“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
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可知,此项正确。B.结合后三
段找到对应的关键词,如第二段的“隐私”,第三段的“记忆”,第四段的“主体身份”可知,
此项正确。C.结合文末出处及文章内容来理解写作动机,结合第二段的“被遗忘权”与第四
段的“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可知,“着重论证了
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是正确的。D.“对我们的认同问题作出了全新论证”理解错
误。文章着重论证的是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文中虽然提及“我们的认同问题”,但并未
“作出”“全新论证”。
解题技巧    判断论述类文本论点三方法
方法一,据位置判断,如标题、开头、结尾等。
方法二,据论题判断,结合段首句、高频词或选文出处等判断论题,据论题明确论点。
方法三,据论据判断,通过事实或道理论据等判断论点。
3.答案    B A.结合文章第二段分析可知,此项正确。B.原文第三段有“在某种程度上”的条
件限制,而选项却抛弃了这一条件,说法过于绝对。C.与“支配和压抑人的力量”相关的内容
在第四段,结合第二、三、四段可知,选项正确。D.“中立”一词在末段倒数第二句,结合文章
来理解,此项正确。
六、(2018课标全国Ⅰ,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
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
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
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
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
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
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
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
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
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
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
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
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
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
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
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
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
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
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
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
“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
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
“接着讲”的统一。
                                            (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也是当代思想的组成部分。
B.“照着讲”主要指对经典的整理和实证性研究,并发掘历史上思想家的思想内涵。
C.“接着讲”主要指接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在新条件下形成创造性的思想。
D.不同于以往诸子之学,“新子学”受西方思想影响,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
B.文章指出理解“新子学”的品格可从两方面入手,并就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证。
C.文章以中西思想交融互动为前提,论证“新子学”“接着讲”的必要和可能。
D.文章论证“照着讲”“接着讲”无法分离,是按从逻辑到现实的顺序推进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对经典进行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与进一步阐发之间,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
B.面对中西思想的交融与互动,“新子学”应该同时致力于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建构。
C.“照着讲”内含“接着讲”,虽然能发扬以往的思想,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
D.“新子学”要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就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
六、
1.答案    D A.对应信息在第一段,由“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
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可知此项表述正
确。B.对应信息在第二段,由“‘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
究”“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
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可知
此项表述正确。C.对应信息在第三段,由“‘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
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
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可知此项表述正确。D.曲解文意。对应信息在第
四段,由“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
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可知此项中“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表
述错误。
2.答案    A A.论证方法与观点不照应,由原文第二段前两句话“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
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
格”可知,“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的表述是错误的。B.此项是对文
本主要内容的概括,表述正确。C.此项是对文本第三段内容的概括,表述正确。D.此项是对文
本第四段内容的概括,表述正确。
3.答案    B A.“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表述错误。“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指“照着
讲”,“进一步阐发”指“接着讲”。原文观点是“‘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
离”“‘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B.表述正确。原文第三段对
此作了阐述,“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
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C.“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
表述错误。原文观点是“‘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
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D.曲解观点,“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
到‘接着讲’”表述错误。原文观点是“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
互渗入”“‘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
七、(2017课标全国Ⅱ,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
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
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
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了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
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
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
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
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
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
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
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
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
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
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
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
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于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
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
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代
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
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
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
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
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
D.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
B.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程。
C.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证。
D.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论证了崛起带来的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如果不是下西洋使青花瓷作为商品大量生产和外销,青花瓷可能就不会崛起。
B.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
C.青花瓷外销掀起世界性的中国风,可见青花瓷对明代的世界影响起了重要作用。
D.青花瓷在明代引领了世界时尚,由此带来的启示是,应注重社会的多元和开放。
七、
1.答案    A B.曲解文意。据第二段可知,此时青花瓷上的中国画元素与伊斯兰风格融为一
体,而选项却说“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C.扩大范围。据第三段第4句可知,
“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选项却扩大为“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D.强加因
果。据尾段尾句可知,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是当时社会转型的例证,选项“从而”一词,
却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误认为是推动当时社会转型的原因。
2.答案    A 第一段在对元明两代瓷器进行对比论证后,得出了“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
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的论点。
3.答案    B “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在文中没有体现。这实际上是一个简
缩版的三段论,大前提为“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小前提是“明代成化年间青花
瓷兴盛”,结论是“所以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在这个三段论中,“时尚兴盛”与“青花瓷
兴盛”非同一概念,即“青花瓷兴盛”并非“时尚兴盛”,所以推断不出“青花瓷兴盛的成化
年间社会变化很快”这一结论。
八、(2017课标全国Ⅰ,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
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
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
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
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
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
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
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
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
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
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
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
“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
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
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
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
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
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
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
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
                                                       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八、
1.答案    D A.“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说法错误,原文
“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
视”,是“气候正义”产生的背景,并未指明“气候正义”的提出者就是“非政府组织”。B.
“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以偏概全,由第四段中“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
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
本”可知,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既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
权利”,还有“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包括限制排放的问题)。C.“而且
要为后代设定义务”不合文意,由原文第三段中“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
非为其设定义务”可知,当代人“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并无权
利“为后代设定义务”。
2.答案    C “立足未来”说法错误,第三段在阐述代际公平时说“我们这一代……我们作为
……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可见作者的立足点是当代。
3.答案    B “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的推断不符合文意,原文说“气候变化公约或
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并不能说落实目标就能保证后代需求。
易错警示    注意那些绝对化的说法,说法绝对,往往错误;还要注意推断,结合文章内容,看是否
符合作者的观点态度。
九、(2016课标全国Ⅱ,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
谈。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
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
要素。在传媒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
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
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堂吉诃德》中的故
事是堂吉诃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为游历见闻的连缀。
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
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
作者亲历亲闻。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
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
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要历尽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事带回伦敦;一个匠
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和趣事,当他晚年坐在火炉边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
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身的趣味性和可
流传性。与传统讲故事的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
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其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是故事不同程度的减
损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小说家
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
心挪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19
世纪末期以来,小说家对小说故事性的破坏日趋强烈。这时,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成
色”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契诃夫曾经把那些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称为“耍弄
蹩脚花招的人”,但这种花招的大量出现也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他们要摆脱陈旧的故事模
式,摆脱虚假的因果关系和矫揉造作的戏剧冲突,甚至摆脱故事本身。现代小说家认为,传统的
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初的存在价值,那些千百年来一直在给小说
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之一。
                                                     (摘编自格非《塞壬的歌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讲故事的人不一定是小说家,小说家在讲故事的时候,不像传统的故事讲述者那么依赖亲身
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事。
B.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的本质差异在于,前者是故事的口耳相传,后者则是由作家创作加工后
的游历见闻。
C.17世纪的欧洲流浪汉小说和部分中国古典小说,或在叙述形式方面,或在素材来源方面,都受
到了传统故事的影响。
D.当小说家越来越依靠想象力虚构故事的时候,小说和传统故事在内容来源方面的差异使它
们之间的关联不再像过去那么紧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水手在伦敦讲东印度群岛的所见所闻,匠人在火炉边讲自己的人生经历,他们讲的故事各有
特点,但同属于传统故事模式。
B.传统的故事讲述者大多会讲述那些为听众喜闻乐见的事,小说家则会根据自己的写作意图
审慎构思,创作新的故事。
C.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人们
更注意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
D.现代小说家不喜欢传统故事模式,视它为绊脚石,是因为他们觉得这种故事模式显得僵化古
板,已经不能促进小说艺术的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传统的故事讲述人如果把自己的故事记录下来,进行加工整理,就能形成一种和早期小说接
近的文字,有些讲述人也会成为小说家。
B.现代小说家尝试用新的方式讲故事,会削弱小说的故事性,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小说
的个人表达功能却会因此得到强化。
C.契诃夫不大认可“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对他们的做法评价不高,由此可知当时这股写
作潮流与他的创作理念相悖。
D.现代小说的发展加剧了故事在小说中的衰变,与此同时,随着现代传媒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故
事讲述方式也可能消亡。
九、
1.答案    B 原文第二段中说“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
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意思是早期小说和故事只是流传形式略有差异,本质并
无太大区别,选项错把形式差异说成本质差异,与原文不符。另外,“后者则是由作家创作加工
后的游历见闻”错,原文第一段的表述为“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
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选项把“通常”去掉了,属于混淆范围。
2.答案    C 由文章第四段“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成色’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
方式”可知,现代小说重视的是一个故事如何来讲,而非“不太注重”。此外“故事情节已不
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与“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之间也不存在因
果关系。
3.答案    B 根据文章第四段内容,“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有误,应是“这将降低小
说对故事的依赖”。
十、(2016课标全国Ⅰ,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
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
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
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
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
年,从诗三百篇做起”。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
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
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
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这一
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
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
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
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
发生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
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
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
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这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具有催
生作用。1928年秋,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其最初的目的乃是继续
寻找甲骨。而第二次发掘时,已从主要寻找甲骨变成了对整个遗址所有遗存的科学发掘。
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
慎的《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别是对
金文的研究,已不断地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到了清代,对金石学的研
究进一步深入,使《说文》的权威性受到了较大的冲击。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的早期形
式,其构成离小篆甚远,多有象形、会意文字,令当时学者眼界大开。《说文》以小篆为本解释
字源的理论难以维持,从此中国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摘编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殷墟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公贵族占卜吉凶时写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它的发现对中国
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之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了解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一个商王
朝,然而这些文献却并非成于商代。
C.由于缺少成于商代的文字史料,因此从稳妥的角度出发,胡适认为古史研究大致可从西周时
代开始进行。
D.1917年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
内容的真实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一些历史学家对《世本》的可靠性将信将疑,认为其中
记载的一些内容恐怕是虚构的。
B.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因而它受到古史辨派的
无情批判。
C.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让中国历史学研究者认识到,在考证古史时不仅要注重历史文献
的记载,也要重视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D.许慎的《说文解字》没有利用汉字的早期形式,而主要依据小篆来研究古文字,这使它在解
释字源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尚书·盘庚》明显是后人改造过的文章,由此看来,尽管其中保留了许多商人语言,但是仅
凭此篇仍不足以证实商王朝的存在。
B.若想证实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的客观存在,还要依靠地下
出土的新材料。
C.第二次殷墟发掘的目的发生了改变,是因为历史语言研究所认识到,除了甲骨之外,遗址的其
他遗存也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历史的材料。
D.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从此中国的文字学就进入
了一个新的时期。
十、
1.答案    D “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错。原文:“证明《史记·殷本
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
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2.答案    B 扩大范围,原文为“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而选项表述为“旧史学”。
3.答案    D “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不合文意,
由原文最后一段可知,汉代以后,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主要凭依小篆;北宋以来,凭依金
文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了补充。
十一、(2015课标全国Ⅰ,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的
繁荣。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
赊卖等多种形式。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
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渡过困境。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解
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
要。质、押是借贷的担保形式,由质库、解库等机构经营。质属于动产担保,它必须转移动产
的占有;押属于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契约交付债权人即可。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
变卖价款优先受偿。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
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出典人也
不必向典权人支付利息。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故赊买赊卖行为
也很普遍,几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从实际效果看,它解决
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对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对货币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
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铜铁钱细
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造纸和印
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
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茶引、盐引要求相关人员先用粮草或现钱
的付出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凭此类纸质信用工具异地兑取现钱或政府专卖货物。这些信用
工具的使用,除了可发挥信用功能外,也使得政府和商人在专卖货物领域能够共同获利,既有利
于商人从政府专卖的货物中分得一份利益,又有利于政府实现增加收入、补给军需等目标。
早期的交子、关子、会子要求相关人员先交纳现钱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再根据需要持交
子、关子、会子到指定的地区兑取现钱。这类信用工具携带方便且具有汇票性质,可以保障
大宗交易、跨地区交易货款的顺利结算。它们的使用,弥补了货币的不足,节省了货币流通需
求量。此后这种交子、关子、会子逐步发展为纸币。可见,宋代新型信用工具的大量使用,是
社会经济发展史中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新生事物,它缓解或解决了交换过程中的诸多不便与矛
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
                                      (摘编自王芳《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宋代的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
融的一个新特点。
B.宋代的政府借贷基本上是赈济性借贷,主要目的是帮助百姓渡过困境,因此与私人借贷相比,
政府借贷的利率要低得多。
C.在宋代,债务人可以用不动产的契约或动产作为担保,向债权人借贷。在债务人不偿还债务
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
D.赊买赊卖的信用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宋代通货紧缩带来的资金不足的问题,缓解了生
产、流通、消费领域中的诸多矛盾。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宋代的信用工具不断创新,出现了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
子等信用工具。
B.茶引、盐引等信用工具的使用,可以使一些商人取得茶、盐等货物的专卖凭证,从政府专营
的物品中分得一部分利益。
C.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最初是由宋代政府发行的,其发行目的是解决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
性等多方面的问题。
D.宋代的造纸术和印刷术高度发达,这为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信用工具的产生提供了技
术条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质库、解库是进行押物、放款、收息的机构。唐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质库、
解库也随之兴盛。
B.在宋代,出典人将房产押给典权人后,可以获得一笔典价,且不必支付利息。在典期内,典权
人不但享有房屋的使用权,同时还拥有出租权。
C.虽然早期的交子具有汇票性质,可以克服金属货币不便携带的缺点,保障商品交易中货款的
顺利结算,但是它还没有发展成为纸币。
D.宋代各种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对当时的经济发展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此后各
个朝代提供了借鉴。
十一、
1.答案    A “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
不符合原文意思,根据原文第2段“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
的”可知,只有“典”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
方法技巧    阅读文本时要勾画圈点,标注关键词(如关联词、表范围的词等)、关键句(如领起
句、过渡句、总结句等),以便答题时快速找到答题区间。
2.答案    C “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最初是由宋代政府发行的”不符合原文意思,根据原文
第3段第二句可知,这些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是“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
而出现的。
方法技巧    有的选项涉及的文本范围比较大,干扰信息比较多,可采用“对比”“求同”“求
异”等方法,捕捉、区分信息,略过无关信息,提炼出与选项相关的信息。
3.答案    D “宋代各种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对当时的经济发展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的
说法过于绝对。
                            C组  教师专用题组
一、(2018天津,5—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信息化时代,体能与机械能不再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智能成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权威性
标准,而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广泛运用则进一步将这种决定性与权威性推向顶峰。
信息是什么?通常的意思是音讯消息及其内容和意义。从本质上讲,信息是事物存在方式和运
动状态的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现象,但是它必须通过主体的主观认知才能被反映和揭示。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来看,信息与人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人的意识与客观世界之间的沟通。
客观世界所包含的各种信息通过与人的感官的相互作用进入人的意识,并在人的大脑中进行
加工和处理,被翻译成人与人之间可以交流的语言再现出来。人类语言成为这种被意识到的
信息存在的唯一载体。因此,信息与人的关系的本质可以表述为,人是信息的主宰者,信息为人
所控制,为人服务。然而,这种关系在信息化社会遭遇了或正在遭遇颠覆性的挑战。
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说,人们,包括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信息化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
了基础。有了这样的共识,人们放松而理所当然地沉醉于数字化信息带给我们的奇妙、自
由、淋漓的快感。而恰恰是这种人对信息逐渐形成并且巩固的心理依赖,将信息与人的本质
关系置于了深刻的矛盾之中。
如前所述,现实中的信息必须以人类语言作为自己的唯一载体。信息化时代诞生了一种特殊
的语言,这种语言就是用以再现被人脑加工处理后的信息,并使之能够被认识、被理解、被获
取、被保存、被利用以及被再造的计算机语言。计算机语言虽然也是人类创造,并且也逐渐
被广泛使用,但是其背后支撑它的强大的计算机技术却掌握在少部分专业人士手中,公众被远
远地甩到了高科技发展的边缘,他们只能按照少数人事先设定的程序和规则在仅有的范围内
去选择,成为数字化产品的被动接受者。数字化信息及其技术形态越多地深入到我们的生活,
我们就越严密地被少数人的思维所控制,且这种控制最终会表现为信息对人的控制。
现代信息及其技术形态能够广泛参与人类的知觉活动、概念活动甚至情感性活动,形成对人
的智能的精确模拟,这使它得以摆脱对人的依赖性,成为与人对立的异己力量。这种科学技术
与人的矛盾关系,是否意味着,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人及其社会的深刻信息化与人工智能超
越人脑的对信息处理的强大功能,将把人类推向被奴役者的终极命运?
面对网络普及和信息泛滥,我们要从华丽的科技陷阱和繁杂的信息现象当中超拔出来,确立起
人与科技和信息之间主体与对象、控制与被控制的合理关系。
                         (节选自张志宏《信息化时代人的精神困境与文化救赎》,有删改)
1.下列对“信息”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本文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  )
A.信息通常的意思是音讯消息及其内容和意义,现实中的信息以人类语言作为自己的唯一载
体。
B.信息是由主体主观认知反映、揭示出的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属性。
C.信息与人的关系实质是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沟通,人的主宰地位始终不会动摇。
D.信息通过与人的感官的相互作用进入意识,并被大脑加工处理为可交流的语言再现出来。
2.下列表述,符合本文文意的一项是(3分) (  )
A.信息化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共识,所以人们开始沉醉于数字化信
息带来的快感。
B.计算机语言是一种特殊语言,用以再现由人脑加工处理后的信息,并使之能够被认识,被理
解,被保存,被利用,被再造。
C.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公众已经完全被掌握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语言的少数专业人士奴
役。
D.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纵深发展,科学技术与人类最终会形成不可调和的二元对立格局。
3.下面所列当今现象,不能体现倒数第二段所说“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的一项是(3分)
 (  )
A.习惯使用电脑打字的人常常感慨,有些字不会写了,有些字写不好了。
B.家务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开始进入生活,使很多人逐渐由“不用干”变成了“不会
干”。
C.智能手机功能越来越多,越来越强大,带给人们方便的同时,也使一些人患上严重的手机依赖
症。
D.“阿尔法狗”程序战胜顶级围棋大师后,职业棋手们纷纷采用智能软件辅助训练,提高水
平。
一、
1.答案    C “人的主宰地位始终不会动摇”说法错误。第三段末句说“这种关系在信息化
社会遭遇了或正在遭遇颠覆性的挑战”,第五段末句说“这种控制最终会表现为信息对人的
控制”。
2.答案    B A.“信息化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说法错误,原文第四段段首为“人们,包
括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信息化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C.“公众已经完全
被……少数专业人士奴役”说法错误,结合第五段“公众被远远地甩到了高科技发展的边
缘”“被动接受者”“严密地被少数人的思维所控制”等关键信息可知,该项说法过于绝
对。D.“不可调和的二元对立格局”理解错误,结合最后一段可知,人类是可以确立起人与科
技和信息之间主体与对象、控制与被控制的合理关系的。
3.答案    D 倒数第二段在谈到“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时,突出的是人的“被奴役
性”,侧重的是消极方面。而D项中人更为主动,科学技术为人所用,是积极方面,故合乎题干要
求。
二、(2017天津,5—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类社会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空间是固定、具体的,而时间则需要通过某种办法加
以测定和标识。人们测定和标识时间的参照最初是感知和观察到的物候和气候的变化。什
么时间月圆了、月缺了,什么时候气候转暖,种子发芽、庄稼生长了……这些变化就被我们的
先人用来作为早期测定时间的依据。
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人们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
算、记录时间,就要进一步选择具有普适性、恒久性和周期循环性的参照物。于是,太阳、月
亮、谷物的成熟期等,就成了优选的参照系。人类很早就学会观察日月星辰,用以测量时间。
大约在纪元前五千年,人们利用指时杆观察日影。纪元前11世纪,已经有了关于日晷和漏壶的
记载。详细记录时间的钟表的发明,大约是13世纪下半叶的事情了。
协调和规范各民族或国家群体内部公共时间制度的,是各国的特定历法。世界现行历法最为
普遍的有: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太阳历或称阳历,我国当今使用的公历就
是这一历法,作为我们传统时间制度组成部分的二十四节气的制定,实质上也是以地球围绕太
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还有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或称阴历;我国
自夏代开始使用、后经汉武帝太初元年修订的兼顾太阳历和太阴历确定的历法是阴阳合历,
即所谓“夏历”“农历”,或俗称的“阴历”“旧历”。这样说来,我们的夏历是既参照了对
月亮的观察,又参照了对太阳的观察而制定的。
我们的民间传统节日体系,例如春节、元宵节等都是依据过去千百年来通行的阴阳合历而确
立的。这种历法在我们的实践活动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正像我们对光华照人的月亮以及
太阳倍感亲切一样,对使用了几千年的阴阳合历我们同样有着深深的钟情和依恋。
为了找到一个对农业生产极为重要、又准确标识寒暑往来规律的计时办法,人们将一年365天
平分为24等份,分别给予一个名称,如立春、雨水等,于是就形成了二十四节气的时间标识制
度。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的名称与今或有不同,但在汉代刘安著《淮南子》中,就明确有
二十四节气名称的记载了。各个节气都有明显的“物候”作为标志,即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
候。我们的先人发明节气,把自然界的变化、动植物以及人体功能的状态和变化都反映出来
了,而且相当准确:雨水,草木萌动;立秋,凉风至等。这些都是从人们对自然界的细腻感觉出发
而形成的,体现出对客观规律的准确认知,相当科学。
以上在我们中国人生活中合并使用的阴历阳历时间制度,各有其科学依据、计算方法和历史
发展进程。表面上看来似乎互不关联、彼此相悖,但在我们的生活中交错使用、互为补充,形
成了协调并用、多元而统一的时间计算体系。这个多元而统一的时间制度就是我们中国人
生产生活节律和节日体系的背景。
                                             (刘魁立《中国人的时间制度》,有删改)
1.下列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  )
A.“阴历”也称“农历”“旧历”,即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的“夏历”,是以月球围绕地球旋
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
B.从感知、观察物候和气候的变化,到选择具有普适性、恒久性和周期性的参照物,人们测定
和标识时间的方法不断改进。
C.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是以过去千百年以来通行的阴阳合历为依据而确立的,是我们民俗
传统的一部分。
D.二十四节气都有明显的物候标志,作为一种时间标识制度,它有利于人们的农业生产和日常
生活。
2.下列对“时间制度”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原文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3分) (  )
A.各民族或国家群体内部公共时间制度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公共时间制度的实施靠各
国特定的历法协调和规范。
B.历法是时间制度的重要内容,根据参照物的不同,世界上目前普遍分为太阳历或阳历、太阴
历或阴历、阴阳合历三种。
C.作为传统时间制度组成部分的二十四节气,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有不同的名称,这种情
况在《淮南子》中已有记载。
D.时间制度中阴历阳历各有科学依据、计算方法和历史发展进程,中国人合并使用,构成生产
生活节律和节日体系的背景。
3.下列理解和推断,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3分) (  )
A.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人们制造出指时杆、日晷、漏壶等,作为描述物质运
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参数。
B.阴阳合历是我们确立传统节日体系的依据,这是因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的依据太阳历,有的
依据太阴历。
C.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是古人根据太阳、月亮一年内的位置变化及其引起的地面气候的
演变次序而制定的。
D.我国阴历阳历合并使用的时间制度,符合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性
变化,能够反映寒暑往来的自然规律。
二、
1.答案    A “是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错,由原文第三段“兼顾太阳
历和太阴历确定的历法是阴阳合历”可知,概念理解错误。
审题方法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类注意“内
涵、外延不准”“偷换概念”“误划类别”“张冠李戴”等错误;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
“曲解文意”等错误;推理类注意“强加因果”等错误。答题时首先阅读选项,在文中找到选
项对应的区间,然后仔细比对分析。
2.答案    C 由原文第五段“但在汉代刘安著《淮南子》中,就明确有二十四节气名称的记载
了”可知,《淮南子》记载的不是“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有不同的名称”的情况。
3.答案    D 本题考查信息推断能力。A.由第二段可知,指时杆、日晷、漏壶等并非参数。B.
强加因果。C.由第三段“二十四节气的制定,实质上也是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
照物的”可知,二十四节气并非古人根据“太阳、月亮一年内的位置变化”制定的。
三、(2017浙江,7—9,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社会传播过程要求至少有两个人。他们结成信息分享关系,共享一套信息符号。结成传播关
系的目的是寻求信息、劝说、传授、娱乐或其他。目的不同,参与者的角色也不同。比如,追
求娱乐的人愿意“悬置怀疑”;预料对方会劝说的人将加强防范。然而,无论扮演什么角色,参
与者总是要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编制信息代码,将他编制的符号发
送给对方。我们将这样的传播行为称为A类传播行为。白纸黑字的符号可以长期保存,手势
或面部表情或讲出来的话则稍纵即逝。无论时间长短,在传播过程的某个时刻,这些符号都独
立存在,脱离了参与传播的双方。
接受讯息的参与者,将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决定是否接受对方发出
的符号。如果接受,他就按照他自己的认知地图对这些符号进行加工。我们将这种行动称为
B类传播行为。第二个参与者也可能要进行编码,这些编码多半是非正式的、无意的,可能是
面部表情,也可能是其他信号,表示有没有兴趣、是否相信、是否理解等的信号;第一个参与者
对第二个参与者的信号进行解码,将其当作反馈。如果情况需要,第二个参与者还可能进行正
式的编码,发出这些符号,转而进行A类传播行为;反过来,第二个参与者的A类传播行为又可能
引起第一个参与者的B类传播行为,如此等等,循环往复。
换言之,任何讯息都不能直接引起一望而知的外显行为。如上所述,讯息不像电流,电能沿电线
流动,抵达灯泡,灯泡随即发亮。诚然,有些反应嵌入本能,近乎自动;例如,一听见汽车喇叭声,一
听见“失火了”的呼喊,我们很快就做出反应。然而,即使这些快速反应也要经过一些中间步
骤。首先我们要听到那样的声音,然后我们要对它进行解释:“他是在对我鸣喇叭吗?”“哪
里着火啦?”外在符号影响行为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改变形势在他心中的印象。外来符号到
达时,如果接受者决定利用其中的讯息,他首先要加工这一讯息,加工的根据是他储存的形象;
一般地说,产生的结果可能有几种:证实既存的构想,稍许修正原有的界定,或澄清原来不清楚
的地方。就像改变信仰一样,彻底改变原有观念的情况是极为罕见的。然而,改变信仰的现象
的确时有发生;同样,感觉突变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比如,听说自己的房子着火时,脑海里对情
况的感觉就会突变,迅速的反应就是必然的结果了。
1.下列对文中A类传播行为和B类传播行为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A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编制信息代码并发送符号,B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决定是否接受并加
工对方发出的符号。
B.A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编制符号,B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根据自己
的认知、调动各种技能接受符号。
C.A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和资源编制符号,B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决定是
否接受并加工对方发出的符号。
D.A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编制信息代码并发送符号,B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根据自己的认知、
调动各种资源接受符号。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传播过程中的双方结成信息分享关系,第一个参与者是讯息的传播者,第二个参与者是讯息
的接受者;两者角色可以转换。
B.劝说参与者和娱乐参与者,由于传播行为目的不同,扮演的角色也不同,接受劝说者会加强防
范,追求娱乐者会“悬置怀疑”。
C.如果需要,传播过程可以循环往复,B类传播行为者可以转为A类传播行为者,A类传播行为者
可以成为B类传播行为者。
D.接受者接受一些讯息,如汽车喇叭声、“失火了”的呼喊声,感觉会发生突变,不需要加工讯
息,反应嵌入本能,近乎自动。
3.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4分)
三、
1.答案    A 仔细阅读第一段,可发现A类传播行为的要素是“参与者”“编制信息代码”
“发送给对方”。这里,“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是“编制信息代
码”所遵从的原则和使用的手段。这个主次要分清。根据第二段可知,B类传播行为的要素
是“接受讯息的参与者”“决定是否接受”“如果接受……进行加工”,要注意“是否”二
字,说明接受者不是完全被动的,一是有决定“是否”接受的主动权,二是有“加工”权。据此
分析各选项,A项关注了全部主要因素;B项忽略了“发送”的要素,且没有“是否”这一信息;
C项漏掉了“发送”这个重要信息;D项漏掉了“是否”这一重要信息。
易误警示    阅读粗心或方法把握不到位,理不清阅读材料信息间的关系,抓不准信息主次,是造
成选项判断不明的主要原因。如前所述,传播参与者,不论其是信息发送者,还是信息接受者,
作为主体的主体性不容忽视,表现在行为的目的性和行为的自主性(是否)方面。并且要分清
目的、手段和主要工作间的关系,不可抓了次要信息而漏了主要信息。
2.答案    D A.根据第一段1、2句可知“传播过程中的双方结成信息分享关系”正确,从第一
段5、6句和第二段1句可知“第一个参与者是讯息的传播者,第二个参与者是讯息的接受者”
正确,从第二段4、5句可知“两者角色可以转换”正确。B项符合第一段3、4、5句的信息。
C项符合第二段4、5句信息。D项对第三段的相关信息有误解。第三段明确说“接受者”
“一听见汽车喇叭声”等,“很快就做出反应”,但“即使这些快速反应也要经过一些中间步
骤”,并非“不需要加工讯息”。
3.答案 ①社会传播行为类型(A类传播行为与B类传播行为)。
②社会传播过程特点(传播至少两人,角色可以转换,循环往复)。
解析 对于社科类说明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需要明确其所说明的对象和所说明的原理。
从选文的三段内容来看,第一段总写社会传播行为,分出双方,侧重解释A类传播行为;第二段侧
重解释B类传播行为,说明两类传播行为可以转换,循环往复;第三段讲社会传播行为的过程特
点。对这些内容进行概括,便可以得出结论:本文主要解说了社会传播行为的类型和传播过程
特点。
疑难突破    解答本题,第一难在寻找内容要点。考生容易把第一点概括为“什么是社会传播
行为”,但细读原文,会发现,文中没有下定义一类的句子,而多是解说句,并且区分两类的语言
特别明显,还指出了两者的转换特性。答题时,提炼出“类型”这个概念。第三段以分析例子
为主,难以找到关键词,但纵观内容,发现其讲的是社会传播的过程是怎么回事,可以概括出
“特点”一词,即传播过程特点。第二难在写多少话为合适。这道题赋分4分,按设题常规,应
该答出两点,且宜稍微解说一下。
四、(2016天津,5—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消费就是消费者对有形和无形的文化产品的消耗,消费过程实质上就是对文化的消化、
继承、积蓄、再造和创新过程。对消费者而言,文化消费的效用是获得精神享受。文化消费
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是消费者要实现文化消费,必须支付货币,这是主要的文化消费;另一类
是由政府提供的公益性的文化消费。而文化活动是泛指与文化有关的一切人类活动,文化消
费属于其中。文化活动之所以会发生,是出于社会、政治、经济、家庭等的需要。文化活动
不仅会产生经济福利,也会产生政治福利、社会福利等,给每个社会成员带来福祉。
文化活动和文化消费自然引出了消费者的文化和消费者的文化资本两个概念。消费者作为
某个特定群体的成员,会继承和拥有这个群体的文化,即该群体一系列的态度、习俗、信念、
价值观、规范以及技能等。至于每个消费者对所属群体的文化拥有状况如何,因人而异,受很
多因素影响。至此,可以把消费者的文化资本定义为消费者拥有的文化存量,这种文化存量会
使消费者产生文化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其中消费能力指的是解释、理解和欣赏文化产品
的能力。显然,消费者的文化和消费者的文化资本分别与文化活动和文化消费相对应。
消费者的文化资本或者文化存量,体现为两部分:与文化产品有关的文化和文化消费品位。消
费者具备相应的文化,对相应的文化产品自然产生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消费者经过多次对文
化产品的消费而形成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则是文化消费品位。这种消费品位使消费者能
够识别欣赏文化产品中的文化价值,从而形成对该文化产品的消费偏好。
就消费者而言,由于文化消费品位是在消费过程中形成,那么文化消费品位与文化是一脉相承
的,消费者的文化是文化消费品位形成的基础。但是消费者有了某种文化并不一定会形成相
应的文化消费品位。因为尽管文化是形成文化消费品位的基础,但文化消费品位的形成还要
受到诸如文化产品特性、价格,以及消费者收入、性别、年龄、种族、个人特质等因素的影
响。正因为如此,文化消费品位具有广阔的成长空间。
                                      (选自资树荣《消费者的文化资本研究》,有删改)
1.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  )
A.文化消费是对文化的消化、继承、积蓄、再造和创新的过程,是消费者获得精神享受的过程。
B.消费者支付货币消耗文化产品和免费观赏政府提供的公益性展演,都属于文化消费。
C.文化活动出于社会、政治、经济、家庭等多方面的需求,给个人、社会带来各种福利,是文
化消费的体现。
D.消费者的文化资本与文化消费相对应,是消费者拥有的文化存量,会使消费者产生消费意愿
和消费能力。
2.下面对“文化消费品位”的理解,与作者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3分) (  )
A.消费者乐于为文化产品消费,经过多次消费形成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就是该消费者的文
化消费品位。
B.消费者文化消费品位的形成,建立在其具备一定文化水平这一客观基础之上;消费者具备一
定文化水平,就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
C.消费者能够欣赏鉴别文化产品中的文化价值,其文化消费品位起了很大作用。
D.文化消费品位不是静止不变的,它会随消费者文化底蕴、消费能力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3.下列推断与原文观点相符的一项是(3分) (  )
A.到书店购买图书阅读属于文化消费,而到图书馆借阅则不属于文化消费。
B.商人收藏画作与画家收藏画作的不同,在于商人不懂绘画,没有文化消费品位。
C.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消费群体,中学生因年龄、生活环境和文化水平比较接近,所以有一致
的文化消费品位和消费偏好。
D.文化消费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因此提高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品位,有助于推动一个群
体、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
四、
1.答案    C “是文化消费的体现”错误,原文是“文化消费属于其中”(第1自然段)。
2.答案    B “消费者具备一定文化水平,就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表述过于绝对,原
文是“消费者有了某种文化并不一定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第4自然段)。
3.答案    D A.“到图书馆借阅则不属于文化消费”错误,“到图书馆借阅”属于“由政府提
供的公益性的文化消费”(第1自然段)。B.“商人不懂绘画,没有文化消费品位”错误,文中第
3自然段说“消费者经过多次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而形成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则是文化消费
品位”,据此定义可以推断商人是否有文化品位与懂不懂绘画无直接关系。C.“中学生因年
龄、生活环境和文化水平比较接近,所以有一致的文化消费品位和消费偏好”的推断与原文
观点不完全相符,因为“每个消费者对所属群体的文化拥有状况如何,因人而异,受很多因素影
响”(第2自然段)。
五、(2015课标全国Ⅱ,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
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
着创作完成。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
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
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
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
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所谓“空白”,
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
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
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
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
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
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
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
统一。这样,文本与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接受
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
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从某
种意义上说,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不要希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样的理解,也不要希
望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致,那样并不意味着艺术作品的成功。
文本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反映的生活,都只能是过去的,而理解总是
现在进行时。当我们接受历史上的艺术作品时,我们当然可以设身处地想象古人的生活,体验
古人的思想感情,但我们毕竟是现代人,只能按照我们现在的心理文化结构去理解古人。当然,
任何理解都只能是个体的理解,但个体毕竟是与群体相通的,所以个体的理解中也有普遍性。
理解作为现实的行为具有通向实践的品格,艺术品正是通过理解走向现实,并在生活中发挥作
用的。不是别的,正是理解擦亮了艺术品的生命之光。
                                                   (摘编自陈望衡《艺术是什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而当接受美学诞生以后,关于艺术品的接受
的研究就成为艺术美学中的一门显学。
B.在接受美学诞生以前,人们一般的认识是:整个创作过程就是艺术家的审美经验不断结晶的
过程,艺术品一旦形成,创作也就大功告成。
C.接受美学认为,艺术品在艺术家手中产生出来,这只是艺术创作的第一阶段,读者、观众、听
众对艺术品的接受是艺术创作的继续。
D.通过读者、观众和听众的接受,艺术作品的价值才从一种可能的存在转化为现实的存在,从
这个意义上说,接受也属于艺术创作的一部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文本之所以是一个“召唤结构”,一个原因就是它有一些内容有意不写或不明写,需要接受
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
B.文本的“否定”要素具有对接受者所生活的现实加以否定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接受者
接受文本并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而实现的。
C.“前理解”是接受者在理解文本以前的心理文化结构,由于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
的,所以这种结构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
D.作品被艺术家创作出来以后就成为历史,作品是通过接受者的理解而存活于现实,并发挥作
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作品的生命力存在于理解之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中国古典美学中强调的含蓄和简洁可以说是艺术作品召唤性的体现,含蓄的美在于从有限
中表现无限,简洁的美在于以少胜多,以简驭繁。
B.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性,正如《西
厢记》之于《莺莺传》、《金瓶梅》之于《水浒传》。
C.文本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和方向,所以即使我们今天阅读历史上的艺术
作品,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了解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
D.作为接受者的个体毕竟生活在群体之中,其思维和观念与群体是相通的,因此接受者们对于
同一文本的理解即使千姿百态,也不可能完全没有同一性。
五、
1.答案    A “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有误,原文是“艺术品的接
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
2.答案    C “由于……,所以……”因果倒置。
3.答案    B “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应有前提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距
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性”有误,属无中生有。
六、(2015四川,5—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两汉经学
经学的真正确立是在汉武帝时代。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设置五经博士,收
博士弟子五十人。其后博士弟子屡经增加,东汉时多达三万人。五经博士及其弟子以五经为
研习对象,这就形成了经学。所谓经学,是指专门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从中国文化史看,经学
出现的前提是汉王朝运用国家力量将民间流传的文化经典宣布为国家经典,并设立博士制度
予以专门研究,于是,五经成为国家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的根据。从国家制度层面保证儒家
经典的传习,确立了儒家经典在中华文化经典中的主流地位,客观上也确立了经学在中国学术
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儒学作为汉代主流思想,是与中央集权的统一相适应的。儒家主张的五
伦、五常作为社会伦理道德,也因儒家的主流地位而得以明确确立。
两汉经学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秦始皇焚书,造成文化典籍的浩劫,五经借助儒生记忆而
保存下来。用汉代流行的隶书书写的经书文本,被称为今文经。汉景帝以后,陆续在孔府旧宅
壁等处发现的与五经有关的用战国字体书写的文本,被称为古文经。古文经与今文经不仅书
写字体不同,而且同一部经典的篇章多寡也或有差别,如孔府旧宅壁中发现的《尚书》就比汉
初伏生所传《尚书》多16篇。此外,还发现了一些其他古文经典,如《周官》《左传》等。因
汉武帝及其后所立五经博士皆为今文经博士,西汉末刘歆便要求把古文经也立于学官,但遭到
今文经学家的阻挠,一时没有实现,于是引起今古文经学家之间的一场大争论。西汉时期,今文
经学是经学主流。今文经学通经以致用,注重思想的阐发,强调经书的历史借鉴意义,但弊病是
与谶纬结合而流于神秘。古文经学在东汉发展昌盛,注重文字训诂和对典章名物的解释,突出
还原历史和文化传承,学术贡献良多,弊病是流于繁琐的文献考证而脱离思想和生活。东汉章
帝时的《白虎通义》主张今文经学,强调经学大义与社会价值,借以维护主流思想,带有一定的
理论总结性。东汉末古文经学家郑玄融合今古文经学,遍注群经,成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
今古文经学的分歧和论争促进了经学的发展,它们所代表的两种学术精神和方法,具有一定的
普遍意义,对后来的中国学术史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1.下列关于“两汉经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汉武帝接受“独尊儒术”的建议,设置五经博士,以五经为研习对象,标志经学的真正确立。
B.汉朝五经博士制度的建立,确立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和经学在中国学术体系中的核心地
位。
C.今文经、古文经的不同是分别采用了隶书和战国的字体书写,今文经的篇目与内容相对较
丰。
D.今古文经学的学术精神和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后世中国学术史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儒家经典被汉王朝宣布为国家经典,成为国家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的根据,这是中央集权
统一的条件。
B.儒家思想作为汉代主流思想的地位确立以后,儒家主张的五伦与五常也明确确立为社会伦
理道德。
C.今文经学注重思想的阐发,古文经学注重训诂和考证,两者都强调发挥五经历史资源的现实
价值。
D.东汉的《白虎通义》和古文经学家郑玄对五经的注释,分别代表了汉代今文经学、古文经
学最高成就。
3.根据原文,下列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国家高度重视以及有效的制度保障,对于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B.西汉儒生凭借口耳相传,把五经书写下来形成今文经,今文经的研究成为西汉经学主流。
C.古文经学一直未能立于学官,但凭借民间研究力量的不断努力,在东汉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D.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的分歧与论争,客观上促进了两派的相互了解,推动了经学的发展。
六、
1.答案    C “今文经的篇目与内容相对较丰”有误,由原文第2段的第5、6两句可知,古文经
的篇目与内容相对较丰。
2.答案    B A.“这是中央集权统一的条件”有误,原文第1段倒数第2句的论述是“与中央集
权的统一相适应”。C.“两者都强调发挥五经历史资源的现实价值”有误,今文经学“强调
经书的历史借鉴意义”,古文经学“突出还原历史和文化传承”。D.原文写郑玄融合今古文
经学,成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没有“代表”汉代“古文经学最高成就”之意。
3.答案    C “但凭借民间研究力量的不断努力”有误,文中没有提到“民间研究力量”。
七、(2015安徽,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
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包括其他经典,就像
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
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
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
绝不只用一种武器。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
了。即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
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应当说,在古代中国,关注
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
教,分别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
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
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它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
典化”。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得好,被引用
得多,被人觉得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还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
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
重新去理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
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转
化”。
阅读经典可以使人们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但古代经典并不是不可
违逆的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因此,对于古代经典,既不必因为它承负着传统而视
其为累赘包袱,也不必因为它象征着传统而视其为金科玉律。我的看法是:第一,经典在中国是
和我们的文化传统紧紧相随的巨大影子,你以为扔开了它,其实在社会风俗、日常行事和口耳
相传里面,它总会“借尸还魂”;第二,历史上的经典只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你不打开它,资源
不会为你所用,而今天的社会现实和生活环境,是刺激经典知识是否以及如何再生和重建的背
景,经典中的什么资源被重新发掘出来,很大程度取决于“背景”召唤什么样的“历史记忆”;
第三,经典在今天,是需要重新“解释”的,只有经过解释和引申,“旧经典”才能成为在我们
今天的生活世界中继续起作用的,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风格的“新经典”。
(选自葛兆光《中国经典十种·序言》,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经典”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应该是一致的,但将其转换成“儒家经典”的观念在作者看
来则有些偏狭。
B.中国经典的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而“三教合一”正是中国与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为
不同的地方之一。
C.中国经典内容丰富,其中的儒、佛、道思想各有特色,共同构成中国多元的文化,并在古代中
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D.中国经典的认定,除了要考虑圣贤、宗教、学派的思想著作,还需要侧重考虑唐诗、宋词、
元曲里面的名著佳篇。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在古代中国的政治世界中,封建统治者并不仅仅使用一种思想工具实行统治,比如,用儒家思
想治世,用佛教思想治心,用道教思想治身。
B.儒家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都关注社
会伦理,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
C.能成为被人们尊崇和仰视的经典的,往往是那些被广泛引用、被认为充满真理、被一再解
释的优秀著作,其中有的还曾被“钦定”为必读书。
D.经典与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其思想内容总是会留存在社会风俗、人们的日常行
事和口耳相传中,如影随形,并不时地表现出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经典不是天然形成的,它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到神圣经典的层层积累的经典化过程,这一过程
正是经典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B.阅读经典时,如果将其放在那个产生它的历史时代里面去重新理解,我们就可以了解人类从
古至今曾经面临的重大问题。
C.经典知识如何再生和重建,经典中哪些资源被重新发掘和利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今社会
现实、生活环境的需要。
D.对“旧经典”进行重新解释和引申,是为了让它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呈现出
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格。
七、
1.答案    C A.“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应该是一致的”曲解文意,据原文第一段中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可知。B.
“中国经典的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无中生有,原文没有提到“核心思想”。D.“还需
要侧重考虑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名著佳篇”表述不全,由原文第二段“它是否可以包括
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
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可知中国经典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
2.答案    B 原文没有说“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
3.答案    C A.“它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到神圣经典的层层积累的经典化过程,这一过程正是经
典的价值和意义所在”错,据原文第三段可知经典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审时度势‘活学活
用’”“进行‘创造性的转化’”。B.“如果将其放在那个产生它的历史时代里面去重新
理解”是作者对我们重新阅读经典所提的要求,可由原文第三段“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
需要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判断。D.“是为了让它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
活中发挥作用,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格”说法错误,原文最后表述的是“只有经过解释
和引申,‘旧经典’才能成为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世界中继续起作用……的‘新经典’”。
八、(2014课标全国Ⅱ,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
此非常重视并作出了特别规定。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
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据《礼记》记载,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时,果实未
熟,不鬻于市。”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
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
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
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
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
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
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
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
食品,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加以
科罚。
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并
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铺以及相关行会。商品市场的繁荣,
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敝恶之物,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
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湿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袁氏世范》)。有的不法
分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牟取利润。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
以次充好等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
“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虽医卜亦有
职。”(《都城纪胜》)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
人员必须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
品质量进行把关,行会的首领作为担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除了由行会把关外,
宋代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对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予以严惩。
上述朝代对食品流通的安全管理及有关法律举措,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也可以为现今我国食
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模式的合理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选择。
                                          (摘编自张炜达《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周代统治者严禁未成熟的果实和谷物进入流通市场,以防止此类初级农产品引起食品安全
方面的问题。
B.《二年律令》与《唐律》都规定,凡出现因脯肉有毒而致人生病的情况,食品所有者应当立
刻焚毁剩余的肉食。
C.《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而《唐律》则更加强调对伤害生命的
犯罪行为的追究。
D.《唐律》规定,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并故意将脯肉给人吃或出售,而致人生病者,要
判处徒刑一年。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宋代政府注意到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等各种质量问题,进一步加强了食品安全的监督和管
理工作。
B.随着城市民间工商业的繁荣发展,宋代统治者出于对从业者监管的需要,设立了行会这一政
府机构。
C.监督从业者的合法经营,同时方便官府向商户、手工业者等收取费用,这也是宋代行会的重
要职责。
D.与《唐律》一脉相承,宋代食品安全方面的相关法律也规定,凡故意出售有毒脯肉而致人死
亡者,要予以严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唐律》将“故与人食并出卖”有毒脯肉造成的后果分为两类,并给予不同的处罚,可见唐
代的法律条文已经较为详尽周密。
B.宋代政府引入行会管理方法,既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并按行业对经营者进行登记,又对
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
C.有关食品安全的规定始于周代,经过汉、唐的发展,到宋代形成了法制相对健全、政府与行
会共同监管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D.对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者施以重罚,有助于保障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是唐宋
法律对今人的启示。
八、
1.答案    C “《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不正确,原文是“否则将
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
2.答案    B “设立了行会这一政府机构”不正确,行会不属于政府机构。
3.答案    B 宋代政府“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错,“把关”的实施者应为“行
会”。
九、(2014课标全国Ⅰ,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
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
是悲剧的主人公。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
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
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
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
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
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
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
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
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

入深渊。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
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
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可
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
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
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民主革命
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
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
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
美”才能实现。
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原因在于它需要建立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
离。不仅遥远的时间会使过去的现实悲剧的悲惨因素淡化,就是很近的时间间隔也可以使人
不陷入现实。这里还有一个空间的间隔,悲剧艺术展现的毕竟是一个人们不熟悉或有点陌生
的空间,这就使人们不容易介入其中,而能够客观、超然地看待。当然,在欣赏中审美主体可以
“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从而感受到
强烈的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
悲剧表现的不是人生的欢乐或全然的幸福,而是悲剧主体对待痛苦和死亡的方式,这是人类社
会和人类活动中十分重要、严肃的一面。悲剧在表现对伟大和崇高的人的摧毁的同时,更表
现出无法摧毁的人的伟大和崇高。
                                                     (摘编自王晓旭《美的奥秘》)
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的一项是(3分) (  )
A.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为追求爱情自由,面对封建势力的巨
大压力,拒绝委曲求全,最后触碑殉情,化成蝴蝶。
B.在甲午海战中,清军致远舰在中弹累累、舰身倾斜、弹药耗尽的情况下,开足马力,冲向日本
吉野舰,最后被鱼雷击中,沉入海中,200多名官兵壮烈殉国。
C.在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五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及当地群众安全转移,阻
击了3 000多名日寇的多次进攻,弹尽粮绝之后,跳下悬崖。
D.老舍笔下的祥子,纯朴善良,勤劳能干,有着骆驼般坚韧的精神,在饱受旧社会、旧制度的沉
重打击之后,沦为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在悲剧冲突中,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总是以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
的主人公,即悲剧主体,而其对立面则是悲剧客体。
B.在罗丹的《马身人首》雕塑中,人首和人臂是人、灵和人性的象征,马身和马足则是兽、肉
和兽性的象征,兽性和人性的矛盾构成了人间的悲剧。
C.当悲剧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悲剧事件与观众或读者之间就会具有一定的心理距离,这样
人们就不至于获得悲剧感,从而不至于介入悲剧冲突之中。
D.悲剧主体的死亡意味着肉体力量的失败,却并不意味精神力量的失败,所以说悲剧在表现伟
大和崇高的人被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人的无法摧毁的伟大和崇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具有“净化”作用。他所说的“净化”,不是指受众在生理上的发泄,
如呼喊、哭泣等,而是指他们道德、精神和情感的提升。
B.悲剧在表现冲突与毁灭的同时,也表现抗争与拼搏,因此双方力量越是悬殊,主体的抗争越是
艰难,所体现的精神就越强大,悲剧的审美价值也越高。
C.在歌剧《白毛女》的演出过程中,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激愤的观众殴打的事件,说明人
们的实际道德评价是不可能把现实的悲剧作为审美对象的。
D.人们之所以喜欢欣赏悲剧,是因为悲剧会引起人的悲伤、畏惧、怜悯,使人在强烈的痛苦中
获得一种快感,所谓“以悲为美”的意思全在于此。
九、
1.答案    B 甲午海战是史实,而不是文艺作品中的事件。原文所论: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
只能是文学艺术,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因此,B项性质不属于原文
所论悲剧。
2.答案    C 根据选文第四段的内容可知,“这样人们就不至于获得悲剧感”不符合原文意
思。
3.答案    D    “是因为悲剧会引起人的悲伤、畏惧、怜悯,使人在强烈的痛苦中获得一种快
感”不正确,原文第四段最后一句告诉我们:人们喜欢悲剧的原因应是“审美主体可以‘审美
地’加入悲剧冲突,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从而感受到强烈的
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
十、(2014大纲全国,5—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法国作家雨果曾说:“建筑是石头的史书。”然而此话只适用于欧洲,对于中国并不贴切。中
国传统建筑以土、木为主要材料,很少使用石材,由于木材在耐久性方面远逊于石材,以至于中
西两大文明的建筑给后人留下了全然不同的印象。19世纪以来,不少西方学者认为中国古代
建筑只不过存在于书面文献上,甚至干脆说中国古建筑的实物等于零。这种片面的看法曾得
到很多本土学者的呼应,并汇成一股妄自菲薄的浊流。时至今日,中国石结构建筑的低调表现,
仍令很多学者感到困惑:为什么直到明清,在技术条件完备,同时也不无需求的情况下,石材在
中国始终未能登堂入室?古建筑专家梁思成曾经给出一个推论:“中国结构既以木材为主,宫
室之寿命固乃限于木质结构之未能耐久,但更深究其故,实缘于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之观念。”
然而为什么中国人“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依然是个问题。
我们首先要注意的是,中国古代并不缺乏石材,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到处都蕴藏着适合建筑的
优良石材。其次,古人的石材加工技术并不落后,先进的玉石文化,以及秦始皇陵西北大规模的
石材加工场遗址就是明证。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在中国古代,适用的木材并非随处都容易取
得。秦朝修建阿房宫,许多木材就是从千里之外的四川运到陕西的。在古代的交通条件下,建
筑材料的长途运输是很不经济的;只有当使用木材的意义超越物质层面,进而成为一种执着的
文化选择乃至建筑观念中的要素时,人们才会如此不惜人力物力地寻找木材来盖房子。
这种选择与华夏民族古老的价值观息息相关。与西方不同,中国自古以来宗教观念淡薄,从未
出现过神权凌驾一切的时代,因此我们的祖先有关建筑的基本思考,是从“人本”出发的。建
筑既然服务于人,其理性和适度的使用就十分重要。从材料性质上看,木材显然比石材更便于
加工,用木材建造房屋效率更高,耗材更少。《礼记·檀弓上》说:“昔者夫子居于宋,见桓司马
自为石椁,三年而不成。夫子曰:‘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可见对于务实的中
国人来说,费力气建造石头建筑是奢侈的表现,是无法被崇尚节俭的主流价值观所接受的。
中国传统哲学从未认真看待过“永恒”这一命题,儒、释、道三家学说大体上都认为“万物
无常”。人是建筑服务的主要对象,人一直处在不断的繁衍和传播之中,不同时代的人对于建
筑物也会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建筑应该新陈代谢,没有必要永久保存,经久不变。而陵墓建筑在
功能上则有耐久的要求,在意象上更与永恒相关,因此这里便成了石材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
此外在耐久性要求较高的建筑部件,如铺地石、台基、柱础中也曾大量使用石材。木是土的
产物,土木具有易取、可塑、可循环等优点,由此可知中国传统建筑在材料选择上的理性。
                                             (摘编自方拥《中国传统建筑十五讲》)
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认为,保留至今的古代建筑物就好像是由石头堆积出来的历史书。不过
这一看法只适用于欧洲,不适用于中国古建筑。
B.木材的耐久性远逊于石材,因而以土和木为主要材料的中国古建筑留存至今的并不多,以致
某些西方学者以为现在根本没有这种建筑的实物。
C.中国古代的石建筑并不像欧洲那样发达,一直到明清时代,在技术条件完备且有需求的情况
下,石建筑在中国依然很少出现。
D.中国古代的建筑为什么总以土木为主?古建筑专家梁思成的意见是:这是因为古代中国人并
没有留心建筑物的长期保存问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古代中国既有石料的来源,也有石材加工的技术,但石材却并不常用在人所居住的房屋上,而
常用于死者的陵墓,或耐久性要求较高的建筑部件上。
B.秦王朝修建阿房宫时,不惜耗费巨大,许多木材从千里之外的四川运到陕西,而所用的石材则
取自秦始皇陵西北大规模的加工场。
C.据《礼记·檀弓上》记载,桓司马为自己做一个石制的棺材,加工了三年仍未完成。桓司马的
这种行为遭到了孔子的批评。
D.中国古代的建筑一般不去考虑过于长远的未来,只是为了能更好地满足当时人的需要。正
是这种观念,使得土木材料在当时的建筑中大行其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在古代西方,许多建筑物与神权有关,需要与神一样永恒,由于不耐久的木材无法满足这一要
求,坚固而不易腐蚀的石材就得到了西方人的青睐。
B.建造以石材为主要材料的建筑,古代中国人不是做不到,而是故意有所不为。这与华夏民族
崇尚节俭的主流价值观有关。
C.因深受儒、释、道三家“万物无常”认识的影响,中国古建筑以木材为主,因此不要说先秦
时期,即使秦汉以降的传统建筑现在也已经所剩无几。
D.中国的古代建筑采用土木为主要材料,效率更高,耗材更少,而且可以减轻人类对于地球的索
取,在这一点上它是胜过西方石建筑的。
十、
1.答案    D 原文中梁思成的意思是说“宫室之寿命”有限,一是因为“木质结构之未能耐
久”,更重要的是古代中国人“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不着意于原物长存”的含意,从全文
来看,是指古代中国人认为,不同时代的人对于建筑物有不同的需求,建筑应该新陈代谢,没有
必要永久保存。
2.答案    B 文中第二段只提到秦朝修建阿房宫所用木材的来源,而说修建阿房宫所用的石材
“取自秦始皇陵西北大规模的加工场”属于无中生有,在文中找不到依据。
3.答案    C “不要说先秦时期,即使秦汉以降的传统建筑现在也已经所剩无几”推断错误,
依据有二:第四段讨论中国传统建筑在材料选择上的理性,其中提到在有耐久要求的“陵墓建
筑”和“耐久性要求较高的建筑部件”中大量使用石材;第一段作者认为不少西方学者“甚
至干脆说中国古建筑的实物等于零”是“片面的看法”。
十一、(2013课标全国Ⅱ,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20世纪后期,陕西凤雏村出土了刻有“凤”字的甲骨四片,这些“凤”字的形体大致相同,均为
头上带有象征神权或王权的抽象化了的毛角的短尾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  ,凤
属,神鸟也。……江中有  ,似凫而大,赤目。”据此,古代传说中鸣于岐山、兆示周王朝兴起
的神鸟凤凰,其原型应该是一种形象普通、类似水鸭的短尾水鸟。
那么,普通的短尾鸟“凤”为何在周代变为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了呢?我们看到,在商
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只有鸟纹而没有凤纹,真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此
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可见“凤”是由鸟演变而来的。综观
甲骨文和商代青铜器,凤鸟的演变应该是鸟在先,凤在后,贯穿整个商代的不是凤而是鸟。“天
命玄鸟,降而生商”,在商人的历史中鸟始终扮演着图腾始祖的重要角色。
《左传》记载郯子说:“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
正也,……九扈为九农正。”凤鸟氏成为“历正”之官,是由于它知天时,九扈成为“九农
正”,也是由于它们带来了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殷人先祖之所以“鸟师而鸟名”,应该
是由于这些随着信风迁徙的鸟,给以少皞为首的商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四季节令的消息。
对凤鸟的崇拜起于商代,其鼎盛却在周代。正是在周代,“凤”完成了其发展程序中最后也是
最重要的环节:变为神鸟凤凰。许多历史资料记载了周王室在克商前后对“天命”的重视。
《尚书》“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出现的“命”字多指天命,“殷革夏命”也是常见的语句。
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紧接着就“不革服”“格于庙”(来不及换衣服就到神庙参
拜),这个“庙”自然不可能是周庙,而是商人的神庙。这说明周王室急于把商人的正统接过
来,成为中原合法的统治者。周人之所以宣扬天命,归根结底在于强调“周改殷命”是出自天
的意志和抉择。那么有谁能给周人带来“上天之命”呢?根据当时的社会共识,最合适的就应
该是“天的使者”——凤鸟。《国语》云:“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岁即岁星,鹑火即柳
宿。古人把赤凤叫作鹑,看来周人选择克商的时间也是寓有深意的。
                                     (摘编自何丹《试论中国凤文化的“历史素地”及其
                                                   在文化类型学上的深层涵义》)
1.下列关于凤的形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20世纪后期在陕西凤雏村出土的甲骨文中,凤都表现为短尾鸟的形象。
B.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作为凤属的  是跟凫一般大的红眼睛水鸟。
C.综合甲骨文和上古文献记载看,凤的原型是一种类似水鸭的普通短尾水鸟。
D.在周代文化中,凤已经从短尾水鸟变成一种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在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形状的凤纹还没有出现。
B.从青铜器纹饰和“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句话看,鸟是殷商人传说中的图腾始祖。
C.凤鸟知天时,九扈带来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所以殷人先祖“鸟师而鸟名”。
D.周人的凤崇拜是从商人那里沿袭而来的,而周人的崇凤热甚至超过了商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后代所见的“凤”并不是自然界的一种鸟。在中国文化史上,凤的形象最为重要的演变开
始于殷商晚期,最终完成于周代。
B.周文王、周武王都曾称臣于商纣王。为了表明自己是商朝先王的臣下,周武王在甲子日牧
野之战结束后,马上就参拜了商人的神庙。
C.《尚书》“周书”是记载周王朝史事之书,在“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宣传天命、“殷革夏
命”,实际上就是在宣传“周改殷命”。
D.周人之所以把牧野之战克商的时间定在甲子日,即岁星在鹑火的时候,就是因为鹑是赤凤,而
赤凤将带来“上天之命”。
十一、
1.答案    B 根据首段“江中有  ,似凫而大,赤目”可知,“跟凫一般大”不正确。
2.答案    A 根据原文第二段,“在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只有鸟纹而没有凤纹,真
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此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
现”,可以推知该项错误。
3.答案    B 据原文最后一段,“这说明周王室急于把商人的正统接过来,成为中原合法的统
治者”,可知“为了表明自己是商朝先王的臣下”是错误的。
十二、(2013课标全国Ⅰ,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即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
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不
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
有新的解决线索。
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纸上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他的衡量标准,因而难
有定论。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受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韩
非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本书成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近年战国秦汉简帛
佚籍大量出土,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
的时代问题。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较早,不避汉高祖
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能抄写于文帝初。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
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黄”“老”合抄之
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郭沫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老
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抄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
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同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
《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三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
认作对《黄帝书》的引用阐发。申不害和慎到的年代,前人推为战国中期,《黄帝书》不应更
晚。至于《黄帝书》与《老子》的共通之处也甚多,如《黄帝书·经法》篇云“王天下者有玄
德”,什么是“玄德”,文中未见解释。查《老子》五十一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帛书所讲“玄德”显然由此而来。此例甚多,那么为《黄帝书》所称引的《老
子》必须再早上一个时期,也就是不会晚于战国早期。
古书中有关老子和孔子关系的记述很多,但矛盾和可疑之点不少。近来有陈鼓应先生《老学
先于孔学》一文,专门讨论《论语》受《老子》的影响,用以证成“《老子》成书早于《论
语》”。如《论语·卫灵公》:“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
矣。’”“无为而治”是老子的学说,细味孔子的话,是讲唯有舜称得起无为而治,很像是针对
已有的学说而发。《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
德报德。’”朱熹指出:“或人所称今见《老子》书。”因此这一条是《论语》引用《老
子》的铁证,而且是对《老子》的批评。从这些情形来看,古书所记老子长于孔子,可以认为是
确实可信的。
                                                 (摘编自李学勤《的年代》)
1.下列关于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从司马迁《史记》开始,关于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就有不同说法。清代汪中作
《老子考异》以后,学者们更加纷争不已。
B.钱穆说过:如果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不明,那么先秦诸子学术思想的联系和发展就无法弄清,
《老子》和道家的源流、派别也无从谈起。
C.以前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本身就被人指为伪书。《韩非子》《吕氏春秋》等虽
然年代确凿无疑,但是成书太晚,也无济于事。
D.近年来战国秦汉简帛文献大量出土,给学术界提供了许多纸上材料以外的东西,这使得老子
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有了解决的可能。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虽然从字体和避讳来看,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甲本和乙本的抄写年代可以大致确认,但
是这对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没什么用处。
B.《黄帝书》和《老子》有许多相同相似的语句,但许多名词的解释只见于《老子》而不见
于《黄帝书》,所以《老子》成书应该早于《黄帝书》。
C.陈鼓应曾撰写《老学先于孔学》一文,指出《论语》中多有受到《老子》影响之处,其目的
是证明《老子》一书的产生比《论语》早。
D.《老子》有“以德报怨”之说,所以“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一句应
该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并且是对《老子》的批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对于古书真伪和年代问题,本文采用了两方面的证据来证明,即不但有古书上的材料,还加上
了考古发掘的地下材料,从而增强了论证的力量。
B.道家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乙本是“黄”“老”合抄
之本,这证明在西汉初年黄老学派已经形成。
C.申不害、慎到、韩非都学过黄老之术,他们著作的语句与《黄帝书》也多有相同相似,可见
这三人的引用阐发,与《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极有关系。
D.《论语》引用老子“无为而治”等意见,并加以阐发,这不但证明老子年长于孔子,大概也能
印证史书上孔子曾经问学于老子一事。
十二、
1.答案    B    参看第1段第3句,原文“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中的“其”并非指代《老子》和
道家的源流、派别,该项改变了原意。
2.答案    D “或曰……”整个引文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而“子曰:‘何以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才是对《老子》的批评。
3.答案    C    “可见这三人的引用阐发,与《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极有关系”不正确,
从第4段可知,提到引用阐发的目的是论证《黄帝书》产生的时代,进而推知《老子》一书形
成的时代。
十三、(2012课标全国,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黑箱”是控制论中的概念,意为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的对象。“科技黑
箱”的含义与此有所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使用者如同面
对黑箱,不必打开,也不必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例如
电脑、手机、摄像机、芯片,以及药品等,可以说,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和最终成果都是科技黑
箱。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础,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
除此以外,科技黑箱中还整合了大量人文的、社会的知识,并且或多或少渗透了企业文化和理
念。这样,在电脑或手机中就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美学,以及对市
场的调研和政府的相关政策等知识。
科技黑箱是特殊的传播与共享知识的媒体,具有三大特点。首先,它使得每一个使用者——不
仅牛顿,都能直接“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试想,如果要全世界的电脑使用者都透彻掌
握电脑的工作原理,掌握芯片上的电子理论,那需要多少时间?知识正是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
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如今,计算机天才、黑客的年龄越来越小,神童不断出现,他们未必
理解计算机的制作过程就能编写软件、破译密码。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就为相对“无
知识”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其次,处在相对低端的科技黑箱往往与语境和
主体无关,而处于高端的科技黑箱则需满足特定主体在特定场合乃至心理的需要。人们很少
能对一把锤子做什么改进,而使用一个月后的电脑则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这就说明,
在认识变得简单易行之时,实践变得复杂和重要。最后,当科技为我们打开一扇又一扇门的时
候,我们能拒绝它的诱惑不进去吗?而一旦进去,我们的行为能不受制于房间和走道的形状吗?
表面上是使用者在支配科技黑箱,然而科技黑箱却正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使用者
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就是说使用者被生产方对象化了。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黑箱在使科技知识被使用者广泛共享之时,也往往使这部分知识因共享而
贬值甚至被人遗忘。那么还要不要学习集成于科技黑箱中已经贬值的科技知识,例如电磁理
论、牛顿力学,甚至四则运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技术所构成的平台还有一个历史维
度。时至今日,历史上的很多技术已经失传或过时,但是也有相当多的技术流传至今,例如中国
的针灸,以及散落在各古老民族中的特殊技法等科技黑箱都是如此。这提示我们,对于历史上
存在过的知识应予宽容。此外,由于使用者不必从头学起即可操作科技黑箱,于是就可能发生
对科技黑箱的滥用。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技黑箱无疑会使得双刃剑的哪一刃都变得更
为锋利。
                                            (摘编自吕乃基《行进于世界3的技术》)
1.下列对于科技黑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黑箱,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而科技黑箱,则至少它的设计者理解和掌握其中
所含有的知识。
B.与黑箱不同,科技黑箱的操作是可控的,使用者不必透彻掌握其工作原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
可得到预期的结果。
C.科技黑箱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价值
观和伦理道德对科学知识进行了修正。
D.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成果和最终成果,如电脑、手机,都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知识,
可以说,是科技造就了科技黑箱。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在当今世界,每一个科技黑箱的使用者都能像牛顿一样“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这个
“巨人”就是科技黑箱。
B.知识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这是现在计算机天才、黑客和神童不断
出现的根本原因。
C.越是高端的科技黑箱,主体对它的干预就越大;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上,实践也随之变得更加
复杂和重要。
D.使用者表面上是在支配着科技黑箱,但实际上他们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受到了科技黑
箱潜移默化的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新的科技黑箱能够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提供崛起和赶超的机会,他们即使没有掌
握科技黑箱中的知识,也可以享用这些知识。
B.要不要学习集成于科技黑箱中已经贬值的科技知识,作者并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但提示我
们,应当对这些知识予以宽容。
C.科技黑箱不仅包括当代的高科技成果,也包括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很多技术,如中国的针灸以
及各古老民族中的特殊技法。
D.由于科技黑箱使用简单方便,于是就可能发生滥用的现象,其直接后果就是科技这把双刃剑
的哪一刃都变得更加锋利。
十三、
1.答案    C 据第一段“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可知,该项“进行了修
正”不正确。
2.答案    B 强加因果,原文以计算机天才、黑客、神童为例,意在证明“知识正是通过科技
黑箱这一途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这一观点。
3.答案    D 据末段最后两句可知,“滥用”科技黑箱,其直接结果只能使“科技”这把双刃
剑“不好”的那一刃变得更加锋利。
十四、(2011课标全国,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
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
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
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例如周代有一
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
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
诉。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
和“瞽献曲”或“瞍赋”“矇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
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
《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捉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
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不过士大夫献
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
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赋诗”时点出现成的
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这种“赋诗”
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
比喻或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
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
诗。《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
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展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
个叛臣。
诗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纯
粹的语言艺术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诗三百篇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缩小了,封
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中,为什
么君子不耕而食?孟子回答道:“国君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忠信。
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后把诗尊
为“经”。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艺术上放射
出夺目的光辉。
                                        (摘编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经
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B.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的一
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C.所谓“献诗陈志”,一种情况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以达到
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D.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瞽献曲”“矇诵”等一起出现,是因为卿士作诗以后,
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从性质上说,跟卿士
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
B.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言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寄
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
C.子展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
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
D.到孔子时代,新音乐逐渐兴起,古乐逐渐失传,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诗经》也就变成纯粹
的语言文学作品,而与音乐无关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政治、外交和其他社会生活中,《诗经》被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
往往能收到平常语言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B.上古时候,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能进入诗三百篇中,不然则仍
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
C.古人在“赋诗言志”时采用的都是现成的诗篇,其含意大家都清楚,所以能够通过诗歌的来
回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
D.孟子解释《伐檀》说,君子使国君得到安富尊荣,使子弟学会孝悌忠信,所以君子可以不劳而
食。这就曲解了《诗经》的原意。
十四、
1.答案    A “《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原文第一、二段
并无此表述,属无中生有。
2.答案    C “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与原文第四段末“子
展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表意不符,犯
了“曲解文意”的错误。
3.答案    B “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有误,“徒歌”是有曲调的。
十五、(2010课标全国,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书”本是指文字符号,现在提到的“书”不是从文字符号讲,也不是从文字学“六书”来讲,
而是从书法艺术讲。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书”与“金”、“石”、“画”并
称,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书法是一种艺术,而且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中
国的汉字刚一出现,写字的人就有“写得好看”的要求和欲望。如甲骨文就是如此,虽然字形
繁难复杂,但是不论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很好看。可见,自从有写字的行动以
来,就伴随着艺术的要求,美观的要求。
不论是秦隶还是汉隶,都是刚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所以到了晋朝,真书
(又叫作楷书、正书)开始出现并逐渐定形。真书虽然各家写法不同、风格不同,但字形的结
构是一致的。在历史上篆书、隶书等使用的时间都不如真书长久,真书至今仍在使用,就是因
为它字形比较固定,笔画转折自然,并且可以连写,多写一笔少写一笔也容易被人发现。真书写
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草书另一个来源是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
写章草,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
真书的书写很方便,所以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涌现,艺术风格多样,出现了各种字体,比如颜
体、柳体、欧体、褚体等。在这以前没有人以专门写字并靠书法出名的,就连王羲之也不是
专门写字的人,古代也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当时许多碑刻都是刻碑的工匠写的,到唐代
开始文人写碑成风。唐太宗爱写字,写了《晋祠铭》、《温泉铭》两个碑,还把碑的拓本送给
外国使臣。当时的文人名臣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以及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写
碑,这样书法的流派逐渐增多,他们的碑帖一直流传至今。其实,今天看见的敦煌、吐鲁番等地
出土的文书、写经等,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唐朝一般人的文书里,也有书法比《晋祠
铭》、《温泉铭》好的,但是那些皇帝、大官写出来的就被人重视,许多无名书家的作品就不
为人所知了。
古代称好的书法作品为“法书”,是说这件作品足以为法,“书法”、“书道”、“书艺”是
指书写的方法;现在合二为一了,一律叫作“书法”。书法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从书法作品、艺术装饰到书信往来都要用到书法,同时书法活动既可以培养艺术情操,又可以
调心养气,收到健身的效果。北朝人曾经说过:“尺牍素书,千里面目。”看到一封来信,感到
很亲切,如见其人,书法被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摘编自启功《金石书画漫谈》)
1.下列关于“书”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在汉语中,“书”既可以指文字符号,也可以是文字学的“六书”之“书”,本文则是从书法
艺术上来讲,所谓“书”就是书法。
B.在历史上,“书”与“金”、“石”、“画”并称,它们同样因为影响深远,而在中国文化中
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C.在甲骨文中,不论是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已经很好看了,可见汉字刚一出现,
就有了“书”这一方面的要求。
D.真书书写方便,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出现,形成颜体、柳体等不同的字体,这些字体是依据
“书”的艺术风格划分出来的。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秦隶和汉隶都是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于是到了晋朝,真书应运而生,并
且一直使用到今天。
B.真书写得萦连就是行书,行书再快一点就是草书,这是草书的一个来源。草书的另一个来源
是章草,是用汉隶笔法写章草而形成的。
C.在古代,起初没有专门写字并且因为书法而出名的人,直到唐朝文人写碑成为风气,欧阳询、
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由此成为书法家。
D.在古代,“书法”是指书写的方法,“法书”是指好的书法作品,到现在则把这两者合而为
一,都称为“书法”。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  )
A.在字形的繁难复杂方面,秦隶和汉隶要超过真书,甲骨文又要超过秦隶和汉隶,可以说这是真
书使用时间特别长久的根本原因。
B.古时候书法流派不多,当时甚至没有“书法家”这一称呼,而到唐代书法大盛,流派逐渐增
多,看来书法的发展跟社会的崇尚有很大关系。
C.在唐代有些无名书法家的水平也很高,唐人碑版的书法其实并不代表当时的最高水平,只是
因为它们是皇帝、大官所写,才为世人所推崇。
D.中国人自古就把书法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所以北朝人所谓的“尺牍素书,千里面
目”,也就是今人所谓“见字如见其人”的意思。
十五、
1.答案    B “它们同样因为影响深远”,原文中无此意,属无中生有。原文第一段第二句只
是说“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2.答案    B “是用汉隶笔法写章草而形成的”与原文不符,原文第二段末句是说“就是用真
书的笔法写章草,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
3.答案    C 据原文第三段可知“只是因为它们是皇帝、大官所写,才为世人所推崇”的说法
过于绝对;且“唐人碑版的书法”也并不全指皇帝、大官所写,“无名书家的作品”也在此
列。
                             三年模拟
              A组  2017—2019年高考模拟·考点基础题组
                              每篇建议用时10分钟
一、(2019广西柳州模拟,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关于少数民族文学的概念,学术界大致有两种界定:广义上,以题材分,指反映少数民族题材的
作品;严格意义上,以作家分,指少数民族作家创作的反映少数民族题材的作品。不管是哪一种
界定,少数民族文学最基本的含义应该是以少数民族为创作对象的文学。当然,少数民族文学
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以少数民族为写作题材,还在于它能够通过文学的形式传达一个民族的心
声、介绍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互相理解和交流,对少数民族文化在中
华民族大家庭中的融合起到积极作用。无疑,少数民族文学的繁荣,对于促进各民族的理解、
提振各民族的文化自信心、构建中国边疆的文化软实力、对外产生文化影响、强化国家认
同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少数民族作家存在着身份认同和自己的民族文化立场问题,其优点在于他们成长于自己的民
族文化环境中,对本民族的文化从意识、价值到社会、物质等各个层面都有优先于其他民族
的体验,这样使他们能够写出深刻反映本民族题材的文学作品。然而,无论哪个民族的作家,只
要能深入少数民族的生活都能够进行创作,也完全有可能产生好的文艺作品,例如雷振邦创作
的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音乐脍炙人口、经久不衰。因此,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繁荣,并不
完全是由作家的身份决定的。少数民族文学首先应该是少数民族题材文学,其次才是作家身
份文学。如果少数民族文学成为一种作家的身份文学,那么,少数民族文学就不可能有真正的
发展,以身份和身份认同作为标志,也可能对作家的视野和思维造成不可避免的局限,从而带来
创作的局限性。
创作中所使用的文字仅仅是一种工具,不应被看作文学的特征。因此,应该鼓励少数民族作家
使用汉字甚至未来用英语进行创作,让更多的人能够阅读和理解。
对于少数民族作家来说,处理好身份认同的平衡点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方面必须有自我身份
认同,这样才能立足于民族文化的立场,深入思考和挖掘文化的精髓,从中吸取创作的养分;另
一方面应该淡化少数民族的身份,立足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去思考人类共同的关注和命运,写出
一部民族心灵史的同时也表达出人类共同的兴趣、心灵的共鸣和共同的关注;用自己特殊的
身份去认识民族文化、表达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的理解和文化交融。这两者之间的平衡点
在于固守自己的民族身份和认同,目的在于用本民族的文化资源与世界对话,如果丧失了这些
资源,一个少数民族作家也就没有了和世界对话的资本。只有立足本民族的文化资源,同时又
形成不同民族相向而行的共同文化、满足各民族人民共同的文化需求,少数民族文学才能获
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要使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迈向一个新的繁荣阶段,我们必须走出两个误区。一是关于“越是民
族的越是世界的”的思维误区。事实上,民族的只有走向世界才是世界的,如果没有走向世界,
那么永远都是民族的,而并非世界的。因此并非固守民族的立场就可以成为世界的,这样的结
果是会被世人边缘化,走向自我消亡。二是关于主流和非主流问题。少数民族文学常常被看
作非主流,由此产生了长期的关于主流与非主流的争论。产生这种思维误区是因为没有认清
主流和非主流的根本考量在于社会的认知度和认同度,认知度高、认同度大、阅读面广的文
学作品必然成为主流,包括少数民族文学也是一样的。而没有认知度和认同度的文学,必然成
为非主流,被边缘化,这对于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学都是一样的,因此少数民族文学必须立足于自
己的民族文化资源,同时具有世界的视野和人类共同的关注,用少数民族文化这只手去拨动人
类共同的心弦,用少数民族的声音去震撼人类共有的心灵,才是根本的繁荣之道。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8年11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少数民族作家成长于自己的民族文化环境中,因此他们能够写出更深刻反映本民族题材的
文学作品。
B.为了能用本民族的文化资源与世界对话,少数民族作家必须固守自己的民族身份和认同。
C.只有立足本民族文化资源,与其他民族的文化相向而行,少数民族文学才能获得更大发展空
间。
D.即使社会的认知度高、认同度大、阅读面广,少数民族文学也不一定就能成为主流文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开篇从少数民族文学的概念界定及其文化价值谈起,进而围绕如何繁荣少数民族文学
展开论述。
B.文章第二段以雷振邦为例,意在论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繁荣离不开作家的身份认同和民
族文化立场。
C.文章主体从作家身份认同的角度展开论述,剖析优点和局限,指出解决之道,重在论述如何处
理好平衡点。
D.文章最后澄清了两个认识误区,指出民族的只有走向世界才是世界的,明确了主流与非主流
的考量标准。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本文观点的论据的一项是(3分) (  )
A.汉族作家迟子建创作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描述了少数民族鄂温克族人的生存现状及百
年沧桑,其文学主题具有史诗品格与世界意义,被媒体称为“最值得期待的书”之一。
B.白族女作家景宜创作的《茶马古道》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茶马古道上的各族儿女
在民族存亡的生死关头,化解民族恩怨,团结抗战的壮丽画卷,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反响。
C.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批扛枪戍边的部队作家和一些地方的民族作家,创作出了一批反映云
南边疆各少数民族人民生活和各民族风土人情的作品,为当时文坛瞩目。
D.藏族作家阿来1994年创作完成反映藏族地区文化风貌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然而直到1
998年,由于人民文学出版社慧眼识珠,这一优秀作品才得以出版,至今已累计销售100多万册。
一、
1.答案    B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A.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二段,原
文为“少数民族作家……能够写出深刻反映本民族题材的文学作品”。C.“与其他民族的
文化相向而行”的说法不符合原文,相关信息在文章第四段最后,原文是“同时又形成不同民
族相向而行的共同文化、满足各民族人民共同的文化需求”。D.“少数民族文学也不一定
就能成为主流文学”说法错误,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五段,原文是“认知度高、认同度大、阅读
面广的文学作品必然成为主流,包括少数民族文学也是一样的”。故选B项。
方法技巧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
析,(不)正确的一项是”,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加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
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
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阅读选项,确定答题区间。将选项信息与原文内容进行
比对。
2.答案    B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项“意在论证少数民族文学创
作的繁荣离不开作家的身份认同和民族文化立场”说法错误,文章第二段以雷振邦为例,意在
论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繁荣,并不完全是由作家的身份决定的”。故选B项。
知识拓展    如何勾画文中信息要点,把握文脉
1.勾画出文中重要词语。(1)表述中心论点的关键词语。(2)体现论证思路的词语。常见的有
以下几类:表因果、表转折、表并列或递进、表分类分层、表举例子等。(3)修饰、限制性词
语。①时间(时间多次依序出现);②程度。如:最、基本、十分、非常等等;③范围;④数量(具
体数据、比例等);⑤已然、未然,或然、必然;⑥代词。
2.勾画出文中重要句子。(1)统摄全篇的句子——论点句、中心句、总结句。(2)作为论据的
句子——论述类文章中作论据的材料分为两种:一种是事实论据,另一种是理论论据。(3)揭示
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论证是按照一定的逻辑思维展开的。段落与段落之间有明显的逻
辑关系:或总分,或并列,或对比,或递进,或点与面。这些逻辑关系往往用一些标志性的语句来
表示,如“相反……”“在这个基础上……”。如果没有这样的语句,可标记每一自然段的开
头句或结尾句,然后提取每一段的主要信息,把握文脉。
3.答案    D D项所说的事件——阿来创作的《尘埃落定》1994年完成,1998年被人民文学出
版社出版,至今已累计销售100多万册,与文中论点无关联,不能作为论据。
二、(2019云南大理统测,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工智能近来很火。普通人若要感受人工智能,跟阿尔法狗对弈也许不太好实现,但跟自己手
机“对话”就容易多了。拿起手机,屏幕自动变亮,放下就自动锁屏;在早高峰的地铁里打电
话,不再需要扯着嗓门嚷嚷,手机能将说话人声与背景噪音分开并增强人声,轻声细语也能顺畅
交流……这些功能,依靠人工智能芯片,在国产手机上已经能实现了。
在手机上显神通,应用从B端(商家端)走向C端(客户端),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好现象,说明经
过几起几落,人工智能的“虚火”在慢慢下降,一些人工智能技术开始跨越商业化鸿沟,从实验
室走到生产车间再走进寻常百姓家。是否可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鉴别人工智能真伪虚实
的利器。诚然,人工智能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大量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取得技术突破。
但是另一方面,我国企业提高竞争力和经济转型升级迫切需要人工智能提供动力,人工智能研
究也需要更多地瞄准产业方向、消费需求。即便是代表当下人工智能技术最前沿的阿尔法
狗项目,也在升级技术,瞄准新材料开发等更多重要的现实应用。
人工智能将与互联网一样,融入各行各业中,它的发展潜力正是在于将来各行各业深度应用的
前景,全球科技巨头对这一趋势的判断高度一致。我国虽然在部分技术与应用方面已经取得
不少进展,但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进一步挖掘应用,提升人工智能的通
用性,应该成为有市场优势的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追赶的重要途径。
从企业层面来说,要多挖掘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有大量行业和领域能够与现行人工智能技术
融合,但技术并不是生搬就能用好,要细分研发、生产、制造、销售各个环节,分析人工智能技
术具体如何融入,能否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满足消费升级需求。同时,人工智
能应当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企业不仅要拿得出硬技术,还要提升软实力,加强精益化管理、全
面质量管理。技术先进了,各项管理能力也要跟得上、相匹配,才能让好技术真正发挥效力。
从政府层面来看,促进人工智能应用,扶持之余更要提供保障,加强标准建设和监管,为人工智
能应用创造公平宽松的环境。比如加大数据开放和共享力度,为技术提供更多应用对象;建立
标准体系,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保障公平竞争;等等。
此外,还须建立和逐步完善统一的法律法规。不仅将今后一段时间内人工智能应用纳入有序
监管的视野,也要确保在更远的将来,当人工智能像人一样思考的那天来临,人类仍能成为人工
智能的主人。
                                             (摘编自赵展慧《人工智能应用为重》)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人工智能芯片在手机上的应用,已经让老百姓全面感受到了人工智能的便捷。
B.目前,人工智能应用从B端走向C端,一些技术开始从实验室向市场转化。
C.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人工智能技术如果瞄准产业方向、消费需求,就能取得技术上的突破。
D.我国的人工智能部分技术与应用取得不少进展,但各方面都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首先从国产手机已经能实现的一些功能说起,使读者轻松了解了什么是“人工智
能”。
B.文章阐述了人工智能要不断发展,应该重视应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C.文章点明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同时也指出进一步挖掘应用,提升它的通用性是我国追赶
发达国家的唯一途径。
D.文章后半部分从企业、政府、法律等层面阐述了如何促进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的应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进入寻常百姓生活。
B.扩大人工智能的应用空间,可以更好地为企业提高竞争力和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动力。
C.企业即使在生产中融入人工智能技术,但若管理跟不上,也未必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交易
成本。
D.当人工智能取得技术突破时,只有对其加强精益化管理,并将其应用纳入有序监管,未来人类
才会真正成为人工智能的主人。
二、
1.答案    B A.“已经让老百姓全面感受到了人工智能的便捷”说法错误,文本中说的是“在
国产手机上已经能实现了”,并不是“已经实现”;“全面感受到了”于文无据。C.“如果           ……就
……”说法错误,从原文看,人工智能要想取得技术上的突破,关键是“需要大量自由探索
的基础研究取得技术突破”。D.“各方面都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说法不合文意,原文说的
是“我国虽然在部分技术与应用方面已经取得不少进展,但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
存在差距”。故选B项。
审题技巧    1.从题干用语上明确考查重点和阅读区间。①题干中出现“对×××的理解”的字
眼,表明是对重要概念、句子的考查,暗示了要筛选的信息可能集中在某一段中。②题干中出
现“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的字眼,表明是在考查信息的筛选和整合,筛选区间不是固定的,一般
分布在几段甚至全文。③题干中出现“对原文思路的分析”的字眼,表明考查的是对全文论
证思路或段内层次的分析及文意概括,筛选区间是全文或某一段。④题干中出现“推断”的
字眼,表明是在考查推断能力。筛选区间一般在文章最后一两段,或者全文。
2.从题干用语“正确”或“不正确”上判断试题难度及做题方法。一般而言,要求选出“正
确的一项”,题目难度较大,必须综合运用比对法和排除法;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题目
难度较小,一定要用好比对法。
2.答案    C C项中“唯一途径”说法错误,文中说的是“重要途径”。故选C项。
方法技巧    如何运用比对法
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进行仔细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
项。一是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删”(删除原
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
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
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改造原句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一般
而言,选项中的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是否偷换概念;
范围词(如“都”“所有”等),看是否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程度词、语气词、时态词(如“特
别”“十分”“稍微”“或许”“大概”“必定”“可能”“已经”“将来”等),看是否轻
重倒置,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二是比对关系(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
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
关注信息间的联系。①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有
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②比对每一分句的意思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
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3.答案    D D项强加关系,文中没有“只有……才……”这样的条件关系信息。
方法技巧    如何在原文中找对应句
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据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
然后将题干与选项进行对比,看题干问的是什么,选项回答的是什么,看看是不是考查答非所问
类试题,如果题干中出现“不属于”“不能说明”这类词,则考查的就是这类题;如果题干表述
为“不符合原文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等,则可以不考虑此步骤。再将选项与对应句
进行比较,比较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
选项。最后将选项与选项进行比较,选出错误或者最恰当的一项。
三、(2019四川南充二模,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甲骨卜辞是商周时期人们占卜时把与该次占卜有关的信息刻写在甲骨背面而产生的。由于
甲骨上的书写空间极为有限,卜辞不可能长篇大论,因此其“文学性”和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是
极有限的。但无论如何,甲骨卜辞确实已体现出很高的书写水准。青铜器铭文与甲骨卜辞皆
为中国早期特种书写的经典范本,但二者又有不同。青铜器尤其是青铜礼器在当时异常贵重,
因此铜器上的书写就需有特殊价值。后世的铭文篇幅很长,而且一些标记性文字,如主人称谓
等出现在显眼位置,说明它已具备特殊的功能与价值。
铭文的这种功能应与书写者的创作意图密切相关。如果我们只关注文本层面,会发现商代铭
文与甲骨卜辞有很多相似性。例如,它们的典型格式都以干支开头,都有配合某种仪式的叙述
模式,内容多具宗教神秘性等。但若深入探讨其创作意图,就会发现二者的本质区别。卜辞的
创作实际是不自由的,它必须完全依附于占卜仪式,仪式有什么,卜辞就写什么,只能删减不能
增多,也不能变换顺序或进行夸张、虚构,更不能记不相关的内容。铭文最初也依附于铜器,比
如要说明铜器的主人、用途等,但从商晚期开始,这类内容所占篇幅减少,有时候还可省略,再
后来,铭文重心便完全集中到叙事上。与甲骨卜辞不同,铭文体现出多种创作意图,这些意图可
由多种事件引发,比如立战功、封赏、嘉奖、宴饮等,甚至还有单纯出于炫耀或追念祖先的目
的。西周时期的铭文具有很高的叙事独立性,其内容确已大大丰富。这种变化给铭文书写带
来了多种可供选择的样式,包括可以融入复杂的书写技巧或丰富的情感。如著名的《史墙
盘》,采用双线对比的方式叙事,极具史诗感。
随着铭文的不断发展成熟,创作者开始探索更多书写的美感。在物质层面,他们讲究文字精
美、行款整齐,在内容和形式上也更追求新变。《虢季子白盘》中倒叙的使用就是对叙事变
换之美的追求,其倒叙部分又将原本平淡的散文句转化为句式齐整、气势宏大的颂歌,而西周
早中期的《毛公旅方鼎》在这方面表现得更极端,其句式为整齐的七七、四四、四四,且句句
押韵,呈现出更明显的诗化倾向。与一般书写不同,铭文的书写可能是多人合作的过程。比如
文章可能由铜器的主人授意创作,而它真正的作者或许是某位具备渊博学识的史官,但最终将
它呈现在铜器上的又是某位工匠。这一过程可能产生许多铭文独有的特征,比如不同家族的
铭文呈现出近似的语言风格等。此外,部分铭文可能存在“二次书写”,即它并非完全原创,而
是以相关典册档案为参考,甚至进行移录。而之所以要进行二次书写,又与铭文“传遗后世子
孙”这一重要功能密切相关。
铭文是我们研究古代书写十分理想的对象,它所确立的词汇、句法、篇章与修辞体系,已深入
人心,并最终被归结为一种经典文体。刘勰《文心雕龙》说:“铭题于器……铭兼褒赞,故体贵
弘润……”这段概括基本准确。
                                          (摘编自姚苏杰《青铜器铭文与“特种书写”)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甲骨卜辞作为早期特种书写的范本,具有记录占卜仪式的功能与价值。
B.与卜辞的创作相比,铭文创作是完全自由的,内容是丰富的,书写样式多种。
C.与一般书写不同,铭文是多人合作的,并存在二次书写,具有传遗后世子孙的功能。
D.刘勰认为铭文的主要功能是褒赞,这一观点得到本文作者的充分肯定。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比较了卜辞与铭文的功能与价值、创作意图、内容和形式等方面的不同。
B.《史墙盘》《虢季子白盘》《毛公旅方鼎》说明铭文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发展。
C.本文综合采用了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
D.文章最后一段提出了铭文在今天的意义,说明研究铭文也是很有意义的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甲骨卜辞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极其有限,是因为其书写空间有限,篇幅较短。
B.甲骨卜辞的创作意图较为单一,完全依附于占卜仪式,因此它只与占卜有关。
C.铭文的创作重心都完全集中在叙事上,创作者在内容和形式上追求变换之美。
D.铭文是研究古代书写十分理想的对象,它也有助于我们研究上古战争等历史。
三、
1.答案    A B.“铭文创作是完全自由的”错误,由原文第2段“与甲骨卜辞不同,铭文体现出
多种创作意图”可知,并没有说是“完全自由”的。C.说法绝对,“铭文是多人合作的,并存在
二次书写”错误,原文是“与一般书写不同,铭文的书写可能是多人合作的过程”“部分铭文
可能存在‘二次书写’,即它并非完全原创”,可知铭文书写“可能”是多人合作,“可能”存
在“二次书写”。D.曲解文意,“刘勰认为铭文的主要功能是褒赞”错误,原文中“刘勰《文
心雕龙》说:‘铭题于器……铭兼褒赞,故体贵弘润……’”中“铭兼褒赞”的“兼”不宜理
解为“主要功能”。故选A项。
2.答案    C “比喻论证”错误,原文没有使用这种论证方法。
3.答案    C “都完全集中在叙事上”说法错误,相关信息在原文第2段,“铭文最初也依附于
铜器……再后来,铭文重心便完全集中到叙事上”。
四、(2019广西梧州联考,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回顾近几年,《青云志》《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择天记》等仙侠玄幻古装剧先后播出,此类
以传统神话、寓言传记为缘起,杂糅了言情、武侠、魔幻、历史等元素的古装剧成了影视产
品市场热衷拍摄的电视剧类型。在现实题材剧作精品化发展的当下,仙侠玄幻剧如何摆脱同
质化、消费化的创作倾向,借古鉴今、古今联通,凝聚更具现实意义的文化价值,值得分析和思
辨。
不同于乌托邦的完美秩序和终极理想的形态,玄幻镜像是区别于现实,又不完全符合理想,介于
二者之间“似与不似”的位置。这里的现实通常是经由主观加工处理的“真实”,而重建的
理想秩序也往往带有现实世界的“镜像投影”,寄寓理想与投射现实可以在这里达到奇妙的
平衡,而仙侠玄幻剧中的“玄幻镜像”正是这种所在。
当代社会压力重重,一道佐以甜蜜爱情的梦幻“视听速食”可以充当青年们一时的“精神抚
慰剂”。因此,仙幻剧多半敬奉“大旨谈情”的“核心理念”:《扶摇》《三生三世十里桃
花》《花千骨》奉“痴恋”为圭臬:主人公虽以爱为目标,却不肯做出其他方面的牺牲和让
步。爱情的真谛是彼此的守护与相互成全,但是这种对自我中心意识的执念难免让人难以真
正信服。《九州·天空城》中的爱情观表现得更为极端:九州部族战事无端纷起,仿佛只是为了
历练和成就女主茯苓的爱情而设。这种“为爱而爱”的设计难免会有“为赋新词强说愁”
之嫌。在这些爱情玄幻镜像下的自恋式虚假价值,恰好暗合了部分现代人的自我美化倾向。
青春成长不易。青春叙事与英雄主题往往相互联结、彼此暗喻。仙幻剧中的英雄主人公往
往自带“光环”:比如《武动乾坤》中的少年林动,出身平凡,一路突变的经历充满变数与偶然
性,虽然自身有所改变,但仍然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意识。这种“玛丽苏”“杰克苏”式的顺畅
无疑的人生与“被动式”的成功都为观众营造出完美的满足感。因此,一些仙幻剧中这种牺
牲掉现实逻辑与核心思考的“反现实”显然能为受众提供一场情绪的宣泄和想象式体验的
替代满足。但长期如此,未免会在潜移默化中消磨掉面对真正生活中的考验与历练的勇气,失
去挑战生活困难的动力。
仙幻剧追求大制作,重细节、道具布置和人物造型,注重视觉上的精致感,制作团队通过物质化
的手段营造感官幻境。视听元素的铺排辅以逼真的特效技术,织就一张视觉幻梦的网呈现在
观众面前:魔界阴沉神秘,则配以坚硬黯默的冷色系服道化;仙界清明焕丽,则配以轻盈高贵的
金、白浅色系的服道化。观看和被审视的对象被置换为一帧帧流动的、华丽的、不食人间
烟火的物象图景。这种霸道的置换一方面使“人像”彻底变为构建“物象”的工具和要素,
刺激着受众潜在的物质幻想,又以悖反现实的方式暗示深植于现实的“恋物”倾向。
近年来国产古装剧在价值取向层面存在着诸多隐患,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推动了内容制作层
面的娱乐化、同质化,美轮美奂的“玄幻镜像”成为投资方、制作方消费受众的合谋。褪去
华丽的外衣,古装剧架空的文本内涵提供的只是轻描淡写的空洞娱乐而已。古装剧文化价值
的困境为仙幻剧创作敲响了警钟。
                                       (摘编自霍美辰、王方兵《近年来仙侠玄幻剧的
                                                        文化价值思辨》,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当前仙侠玄幻剧存在同质化、消费化的创作倾向的问题,虽然创作缘起传统神话、寓言传
记,但缺少了具有现实意义的文化价值。
B.仙侠玄幻剧中的爱情、青春成长、感官玄幻镜像方面出现的价值偏差,来源于自我中心意
识、成长英雄化、依赖物质等人性问题。
C.《扶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剧中,爱情玄幻镜像下的自恋式虚假价值,恰好暗合了现
代人的自我美化倾向。
D.玄幻镜像里的现实通常是经由主观加工处理的“真实”,而重建的理想秩序也往往带有现
实世界的“镜像投影”。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第3段采用反面论证,突出了“为爱而爱”的设计缺少创作逻辑,缺乏不矫揉造作的情
感细节的问题。
B.文章以热门仙幻剧为例深入剖析,问题指向有典型性,影响具有广泛性,言辞犀利,一针见血,
具有批判意味。
C.文章以现下玄幻剧如何摆脱同质化、消费化的创作倾向为论题,以递进式思路,层层推进,论
证结构清晰。
D.文章借助“玄幻镜像”的特征,分析了备受追捧的仙幻剧在文化价值的现实意义上的偏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爱情玄幻镜像的自我美化,无视对方,背离了真诚,映射了部分年轻人在现实社会压力下的逃
避与自恋。
B.仙幻剧文化价值的困境是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这使得玄幻剧的创作一味迎合观众的需要,
丧失了创作的意义。
C.以物质化手段构建的玄幻镜像,反映了一种审美观念的倾向,即追求感官上的精致感和脱离
现实的物质幻想。
D.仙幻剧中的玄幻镜像,根植于传统神话、寓言传记题材,又从生活取材,满足观众对个人理想
生活的向往。
四、
1.答案    D A.原文第1段说的是“如何……凝聚更具现实意义的文化价值”,说明不是“缺
少”。B.不合文意,“自我中心意识、成长英雄化、依赖物质等人性问题”是“仙侠玄幻剧
中的爱情、青春成长、感官玄幻镜像方面出现的价值偏差”的具体表现,不能做原因。C.范
围不当,原文第3段写的是“部分现代人”而非“现代人”。故选D项。
2.答案    C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本文不是递进式论证思路。
方法技巧    如何把握文章思路和观点
1.梳思路,明结构。通过对关键词句的提取、整合,梳理出文章思路。理清文章是如何围绕论
点展开说理的,把握段落之间、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把握观点和论据的关系。段落之间和语
句之间常见逻辑顺序有:由一般到特殊,由具体到抽象,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
结果,由概念到运用,等等。
2.会文意,释观点。依据勾画的重点词句及文章结构,弄清文章论述了什么,主要观点或看法是
什么,涉及什么内容。
3.理材料,定意图。梳理文章中的事例、事理材料,将材料与作者的评述性文字相参照,明确作
者引用材料的意图。
3.答案    B 不符合文意,错在“仙幻剧文化价值的困境是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原文最后
一段中说“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古装剧文化价值的困境为仙幻剧创作敲响了警钟”,可
见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是古装剧的文化价值困境。故选B项。
五、(2017广西桂林、崇左、百色一模,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无为即无意志——意志哲学视角下老子道性理解
                                    李 健
①老子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道,而道是无为的。历代对于“无为”的解释比较丰富,王弼注认为
无为即“顺自然也”,河上公注认为无为即“不造作”,当代学者有的认为无为即“不妄为”,
有的认为是“不人为”。这些解释都是相通的,即事物都有一个本然状态,而意志的发动都会
背离本然状态。
②无欲是无为的具体体现。欲望的彰显是意志的彰显,是一种危险。统治者的贪欲是社会危
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当统治者对外在名利没有追求时,就无须与人相争,“以其不争,故天下莫
能与之争”。老子提出的“无欲”是一种哲学上的极致,是一种理想主义,在实践层面,老子其
实并非主张“无欲”之禁欲主义,而是主张“少私寡欲”。
③道的无为表现为道隐而不显,即“道隐无名”。由于道不显现,故人对道的认识是无法穷尽
的,凡是有语言表述的道都不是终极恒常的道,“道可道,非常道”,道是无形无象、隐而不显
的,而万物是有形有象,是显现的,道可以说是万物的奥秘。道不能被人的理性认识,道亦不主
动地显示于人,道只能靠人去用心体悟,这种体悟需要静穆、静观。
④道的无为表现为道无情。道无情,不分亲疏,“天道无亲”,“大道无情”。天地和圣人也无
情,不分亲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
疏”。当社会开始讲感情讲仁义时,是社会背离了大道的结果。所以,老子主张“绝仁弃
义”。
⑤道的无为表现为道不干预、主宰万物。道虽然生了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
物”,但道并不干预、主宰万物。作为最完满的统治者——圣人,遵循道的法则,对人民也不干
预和主宰,人民仅仅知道圣人的存在,而不知其作为;圣人顺应万民的本然状态,不敢发动自己
的意志,“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圣人不干预,不发动自己的意志,最终是为了实现人民
的自化和自由,“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
⑥道的无为,即道“顺自然”“不造作”“不妄为”“不人为”。事物都有一个本然状态,而
意志的发动都会背离本然状态。无为的具体表现是无欲,比如,道隐而不显,道无情,道不干
预、主宰万物,因而笔者认为,从哲学意义上说,老子的无为是指道无意志。
⑦无意志,具体是无生命意志和权力意志。在人生论方面,老子主张顺生死,不妄求“长生不
死”;在社会论方面,老子主张自发秩序,反对丛林法则的权力控制。而有意志就是意志的肯
定,即有欲求,“意志的肯定就是不为任何认识所干扰的、常住的欲求本身,一般弥漫于人类生
活的就是这种欲求”。老子反对“为”,即反对有意志。意志是一种欲求,是先在意义的原
欲。老子之道是无意志的,也就是无欲的。
                                        (选自《名作欣赏》2016年8月第22期,有删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老子认为,道是无为的,而无欲又是无为的具体体现,因而他本人也遵循无为的原则,在实践
中追求一种无欲无为的境界。
B.无欲是无为的具体体现。欲望的彰显是意志的彰显,是一种危险。老子提出的“无欲”是
一种哲学上的极致,是一种理想主义。
C.在人生论方面,老子不妄求“长生不死”,即无生命意志;在社会论方面,老子反对丛林法则
的权力控制,即无权力意志。
D.有意志就是意志的肯定,即有欲求。老子之道是无意志的,也就是无欲的。无欲是无为的具
体体现,所以说老子的道是无为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王弼、河上公、当代学者对无为的理解虽不完全相同,但都证明了事物都有一个本然状态,
而意志的发动都会背离本然状态。
B.统治者的贪欲会使社会产生危机,所以当统治者对外在名利没有追求时,就无须与人相争,自
然就体现了无为而治。
C.“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是:凡是有语言表述的道都不是终极恒常的道,道是无形无象、隐
而不显的,不能被人的理性认识。
D.引用“意志的肯定就是不为任何认识所干扰的、常住的欲求本身”是为了阐释意志是一
种欲求,是先在意义的原欲。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老子认为,只有当社会不讲感情不讲仁义时,才能体现“天道无亲”“大道无情”的道无情,
才能实现道无为。
B.圣人遵循道的法则,对人民不干预不主宰,顺应万民的本然状态,不发动自己的意志,最终是
为了实现人民的自化和自由。
C.欲望是意志的彰显,有欲望就会影响事物背离其本然的状态,无欲便可无为,所以作者认为老
子的无为是指道无意志。
D.意志是一种欲求,有意志即有欲求,老子之道是无意志的,也就是无欲的。老子反对“为”,
即反对有意志。
五、
1.答案    A 曲解文意,原文第②段说“在实践层面,老子其实并非主张‘无欲’之禁欲主义,
而是主张‘少私寡欲’”。
2.答案    A 曲解文意,第①段引用的这些人的观点是对老子“世界的本原是道,而道是无为
的”的理解。后面提到的“这些解释都是相通的,即事物都有一个本然状态,而意志的发动都
会背离本然状态”,属于作者的理解。
3.答案    C 扩大范围,缺少限定条件“从哲学意义上说”。
              B组  2017—2019年高考模拟·专题综合题组
                             每篇建议用时10分钟
一、(2019贵州黔东南一模,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作为社会本身运行、发展的条件,人与人之间信任关系的建立,既涉及信任主体,也关乎信任对
象;既与社会规范和体制相涉,也与主体人格和德性相关。
在信任问题上,个体总是涉及两个方面,即为人所信与信任他人。就前一方面而言,如何形成诚
信的品格,无疑是首先面临的问题。孔子强调“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孟子则进而将“朋友有
信”规定为人伦的基本要求之一。在有序的社会交往中,以诚相待和言而有信,既是这种交往
秩序可能的条件,也是交往双方应尽的基本责任,一旦个体置身于这种交往关系,则同时意味着
承诺了这种责任。
就个体而言,作为信任条件的诚信关乎内在德性及人格。中国哲学很早就对“信”与德性及
人格的关系予以关注。儒家经典《孟子》强调“有诸已之谓信”,信与诚相通,“有诸已”即
真实地具有某种德性。《中庸》进而将“诚”视为核心范畴,以诚为人格的基本规定。《大
学》同样提出了“诚”的要求,把“诚意”规定为修身的基本环节。这种德性及人格,为人与
人在交往过程中达到诚信,提供了内在的担保。
伦理意义上的信任,体现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关系的层面看,信任以对象的可信性为前
提。在消极的意义上,当对象缺乏可信的品格时,便难以使人产生信任感,所谓“信不足焉,有
不信焉”(《老子》),便表明了这一点。在积极的意义上,如果相关对象的所作所为始终诚信
如一,那么,人们对其后续的行为,也将抱有信任之心。由此可见,信任并非仅仅源于主体心理,
而同时与对象相关。
从伦理学上说,妄疑一切、无端臆测他人的不诚,并对可信的对象始终缺乏信任感,这是一种道
德的偏向。这种偏向不仅常常伴随着过强的怀疑意识,而且在片面发展下,容易引向“宁我负
人”的异化形态,从而使人与人之间的日常沟通成为问题,也使社会领域中的信任关系难以建
立。
从更广的社会层面看,社会成员之间的互信,并不仅仅基于个体的德性和人格。德国社会学家
韦伯曾认为,中国传统的信任以血缘性共同体为基础,建立在个人关系或亲族关系之上,而新教
的信任则基于信仰、伦理共同体,后者超越了血缘性共同体,并逐渐以理性的法律、契约制度
为保障。历史地看,儒家所说的“信”,事实上便与礼相联,在仁、义、礼、智、信的观念中,
礼既表现为一种普遍的规范系统,又涉及政治、伦理的体制。在此意义上,广义之“信”已与
体制相关联。
就信任关系而言,通过契约、信用等制度的建立,失信便不再是无风险的行为,相反,失信者将
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沉重代价。总之,个体的人格和德性从内在的方面为社会信任关系的建立
提供担保,公共领域的制度建设则在外在的方面构成了信任关系形成的现实根据。
                                             (摘编自杨国荣《信任及其伦理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个人有德行和人格,具备了信任的条件,就可以保证人与人交往过程中达到诚信。
B.在有序的社会交往中,先置身以诚相待和言而有信的交往关系,然后再承担责任。
C.信任以对象的可信性为前提的意义是,对象始终诚信如一,便可以产生持久的信任。
D.韦伯认为,新教的信任基于信仰、伦理共同体,比中国的血缘关系的信任更优越。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以建立信任关系为立论的基础,论述了确立信任关系的主体、对象的条件。
B.文章论述德行、人格与诚信的关系时,引用儒家经典著作的内容予以印证。
C.与控制失信风险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主要论证了个人层面诚信塑成的重要性。
D.文章通过分析可信而不予以信带来的问题,对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作出了论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老子说“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这表明,信任是有条件的,对象缺乏可信的品格,则难以使人
产生信任感。
B.如果对可信对象予以信任,就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日常沟通的问题,建立社会领域中的信
任关系。
C.“信”事实上与礼相连,而礼又跟政治、伦理的体制相关,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信”与政治
伦理体制相关联。
D.如果契约、信用等制度不健全,不能及时恰当地惩罚失信者,就会影响到人与人之间信任关
系的形成。
一、
1.答案    D A.“就可以保证人与人交往过程中达到诚信”表述不严密,个人有德行和人格,
具备了信任的条件,只是为人与人交往过程中达到诚信提供内在的担保。B.“先……,然后……”错,
据原文第2段可知应是同时发生的。C.只说了积极的意义的方面,缺少消极意义的一
面。
方法技巧    解题三步骤:读、找、比。
①读。通读全文,借助关键词语、句子,快速理清文章的思路,基本抓住主要内容,为做题作准
备。②找。依据选项中的关键词,找准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确定下一步比对的内容。③
比。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找到二者有差异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反之是错误选
项。
2.答案    C “文章主要论证了个人层面诚信塑成的重要性”错,文章从信任主体、信任对
象、社会规范和体制、主体人格和德性等多角度论证信任关系如何建立。故选C项。
3.答案    B 原文第5段说,对可信对象不予以信任可能导致人与人之间的日常沟通问题,使社
会领域中的信任关系难以建立,但是反过来说是不成立的。故选B项。
二、(2019四川绵阳二诊,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金庸小说从文化角度构建了中国的民族国家想象,建立了一个磅礴宏伟的“文化中国”,从而
赢得了众多不同政治立场、不同价值观念的读者的喜爱。这是金庸小说的决定性魅力。
金庸小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展示是在两个向度上同时进行的。一个是从大处着眼,展示中华
文化的多样性、综合性、融汇性;再一个是从小处入手,展示中华文化的奇妙性、精巧性和艺
术性。从大的方面来说,金庸小说涉及儒家、墨家、道家、佛家等中国文化思想层面,组成了
一部“三教九流”众声喧哗的文化交响乐。同时,他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描写了中国东西南北
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神采各异的文化风貌,并且写出了不同朝代、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传统文
化的起伏演变,从而构成了一幅动态的、立体的中国文化长篇画卷。
在金庸的前期作品中,儒家思想和墨家思想明显占据显要的甚至主导的地位:《书剑恩仇录》
和《碧血剑》都对主人公为民请命、为民锄奸的正义行为持赞赏笔调,《射雕英雄传》更是
把郭靖所代表的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儒墨精神褒扬到了极致。在金庸的中期作品中,道家
思想、游仙思想开始令人注目:《神雕侠侣》可以看作从前期进入中期的一座分水岭,这部作
品既有郭靖掷地有声的“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又有杨过的蔑视宗法礼教、为个人爱情不惜
与整个武林为敌以及单人独剑四方漂游。在金庸的后期作品中,佛家思想的气息愈来愈浓,在
《连城诀》和《侠客行》中,是非善恶已经开始变得扑朔迷离、标准难立,狄云和石破天对于
究竟应该如何做人,可以说自始至终也没有找到答案。
金庸的作品涉及几乎所有的中国文化分区,从《雪山飞狐》中的雪山极顶到《天龙八部》中
的苍山洱海,从《书剑恩仇录》中的新疆雪莲到《笑傲江湖》中的福建山歌……金庸经常在
一些大部头的作品中带领读者进行全方位的中国文化旅游。他不仅描绘出了各地不同的景
物、风俗,更写出了各地文化本质上的区别,使读者鲜明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版块构成”。
例如郭靖成长于蒙古大漠,黄蓉成长于东南海岛,萧峰成长于中原武林,韦小宝成长于扬州妓院
……这些人物身上的个性都与他们的“水土”密不可分。
金庸笔下的中国文化,在时间轴上也是富有变化的。同是儒家思想,在金庸笔下,宋朝时显得博
大刚健,如郭靖与萧峰成为金庸小说中最高大的英雄;而宋朝之后,则显得气象衰弱、难担重
任;到了明末清初,儒家文化更显得酸腐可笑、百无一用,《书剑恩仇录》中的陈家洛自负文武
双全,结果一事无成。金庸在表现中国文化时,并非一味弘扬,而是带有鲜明的分析与批判色
彩。
金庸小说中这些“大文化”的展现是建立在具体描摹的基础之上的。例如在《天龙八部》
中,金庸就通过对一个不知名的灰衣老僧的描写,充分展现了佛家文化,一灰衣老僧轻而易举地
制服了所有的超一流高手,他在给天下英雄论述佛法与武功的关系时说,练武功本是为了提高
佛法境界,然而佛法境界达到很高时,却又不屑于练武功了。这种对“大文化”的了解,让金庸
在写作时挥洒自如。
上世纪50~70年代的许多文学作品,出于“五四”新文学的美学惯性以及重写历史和歌颂新中
国的需要,对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否定多而肯定少,竭力给读者造成一种“开天辟地”的新气
象。这样的国民文学使读者心理长期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相比之下,金庸小说所建立的民族
国家想象,则从容、厚重,更具长久的稳定性。
                                               (摘编自孔庆东《金庸与国民文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金庸小说广受读者的欢迎,与他从文化角度构建了中国的民族国家想象,建立了一个磅礴宏
伟的“文化中国”有关。
B.文章用“一部众声喧哗的文化交响乐”说明金庸的作品思想意蕴丰富,形象地展示了不同
地域各具特色的文化风貌。
C.《神雕侠侣》中既有郭靖的侠肝义胆,也有杨过的蔑视礼法,由此可看出金庸的思想已经从
早期的儒家转变为道家。
D.金庸笔下的作品几乎涵盖了中国各个文化分区,读者阅读他的小说时,就相当于进行了一次
全方位的中国文化旅游。
2.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先总述金庸小说取得的成就,然后从多个维度进行阐述,论证结构清晰。
B.文章用具体的作品来论证观点,说服力强,也加深了读者对金庸作品思想的理解。
C.文章以《天龙八部》中灰衣老僧的事件为例,旨在证明金庸对佛家文化研究之深。
D.文章提及儒家思想在金庸的作品中是富有变化的,体现了金庸对文化的批判意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狄云和石破天对于如何做人的疑惑体现了金庸后期的作品带有很浓重的佛家思想,展现了
金庸小说虚无与消极的一面。
B.金庸小说中许多人物的个性与他们的“水土”密切相关,说明成长环境的文化差异,对人物
性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C.金庸在他的作品中对儒家文化的展现从博大刚健到气象衰弱,体现了金庸对儒家文化由认
同到否定的态度变化。
D.“五四”新文学的美学惯性以及重写历史的时代需要,使得上世纪50~70年代的文学作品让
读者处于紧张的状态。
二、
1.答案    A B.“形象地展示了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的文化风貌”错,“交响乐”的指向是文化
思想层面。C.“思想已经从早期的儒家转变为道家”错,原文只是认为“《神雕侠侣》可以
看作从前期进入中期的一座分水岭”。D.原文是说“经常在一些大部头的作品中带领读者
进行全方位的中国文化旅游”。故选A项。
2.答案    C “旨在证明金庸对佛家文化研究之深”错误。灰衣老僧的事件是用来证明金庸
小说中这些“大文化”的展现是建立在具体描摹的基础之上的。故选C项。
3.答案    B A.“虚无与消极”判断不合理。C.应该是体现他对儒家文化的分析与批判。D.
原文最后一段说的是“许多文学作品”。故选B项。
三、(2019四川成都二诊,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中国对如何读书有过很多讨论,其中,朱熹的《朱子读书法》流传甚广,成为近世士子的读
书指南,元代程端礼《读书分年日程》即以此为基础,后又演化出徐与乔《五经读法》、周永
年《先正读书诀》等等。与现代社会的诸种事情一样,读书之法也存在古今之变,高下之分,应
以扬弃的态度审慎对待。其中我们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在儒学主导下的传统中国,古人读书不
完全如现代社会那般是为了获取新的知识,如果仅仅从知识体量角度看,那时候总量并不算
大。《论语》首章讲“学而时习之”,这里的“学”是自己体悟觉醒的意思,所以古人说“古
之学者为己”,而不仅仅是获取外在知识。古人特别反对把读书只是当成“辞章记诵”来猎
取功名,认为那样背离了读书的本意。朱子反复提倡读书要“涵泳”,儒学强调读书应该做到
使人“存心复性”“学以成人”,并能“经世致用”。所以,在传统中国的儒学政教体系里,特
别重视如何读书也就不奇怪了。
南宋人陈善在《扪虱新话》中曾对读书法有个精辟总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
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读书要“求所以入”,就如
孟子所说的能够“知人论世”,熟悉作者的语境和个人品性,这样才能“见得亲切”,真实把握
原作者的意图,知道古人的用心之处,以古人为师,矫正自己的言行,进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
自我治理,这样才能把书读进去。如果只是读进去,而不知运用,成为词句的奴隶,那只能落得
个“两脚书橱”的称号,这不是善于读书的人。要“用得透脱”,就是要能够立足于自己的时
代和语境,把所读之书消化透彻,对自己所处的当下之世有仔细的考辨,认清时势,消化所读之
书,这样读书才能达到经世致用的效果。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诗人的创作时也表达过类似的意思:“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
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
故有高致。”王国维是从美学角度立言,意思其实是一样的。
在这个“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的过程里,读书人的主体角色值得认真思考,他不是一个
被动的接受者,更不是夸夸其谈者,虚心涵泳,然后“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读书
的过程,是读书人在所读之书与现实之间进行不断对话和诠释的过程,读书人“入乎其内”,体
会原书的精神,吸收书的营养,同时要能“出乎其外”,用之于天下国家,在这个过程里,读书人
自己的狭隘生命体验得到了扩充,即孟子所谓“养浩然之气”。同时,为改变现实,又必须对书
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将自己当下的生命和文化灌注到古书之中,使古书具有了生机活力,成为改
造现实、规划未来的参考。
这样的读书法有着鲜明的儒学特色,贯彻了儒学所强调的“学以成人”和“经世致用”思想,
这也是与孟子提倡的士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社会存在方式是相对应的。到
了明代,从启蒙教育,到科举求官,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主要教科书,读书的过程是“正
诸先觉”“考诸古训”“尊所闻,行所知”的历程,从小就开始这样反复训练,“日以义理浸灌
其心”,长大了自然就可以达到使“心术归于正”的目标了。
                                      (摘编自黄振萍《传统中国的读书方法与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程端礼、徐与乔、周永年的读书法是在朱熹的《朱子读书法》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演化
来的。
B.孔子的“学而时习之”、孟子的“养浩然之气”、朱子的“涵泳”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好
的读书方法。
C.王国维认为读书是一个“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的过程,要求读书人主动学习,创造性
学习。
D.文章论述的各种读书方法都烙印着儒学的特色,与孟子所提倡的士人的社会存在方式是相
对应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首段列举朱熹等人的著述,分析古今读书的不同,得出传统中国儒学政教体系重视读书法的
结论。
B.陈善在谈论读书方法时,将“见得亲切”和“用得透脱”两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思辨色彩。
C.文章每段都采用了引用的论证方法,起到强化作者的观点、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的作用。
D.文章围绕“读书的方法和意义”这一论述对象,按照历史发展顺序进行阐释和探讨,有理有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学习新知识、获取功名、矫正自我的言行、改变现实、规划未来皆属传统中国士子读书
的意义。
B.读书之法是存在古今之变的,但是用所读之书,对所处的当下之世有考辨与有诠释,仍值得倡导。
C.文章阐释了读书使人“学以成人”“经世致用”的必要性,由此批判了“两脚书橱”的读书人。
D.虽然文中的传统读书方法,在现代社会看来,有积极的参考性和指导价值,但我们应以扬弃的
态度来对待。
三、
1.答案    A B.孟子的“养浩然之气”是读书的意义。C.王国维“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这个说法是针对“诗人的创作”,并不直指读书法。D.说法太绝对,如“学而时习之”这一读
书法就与孟子提出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社会存在方式不一致。
答题技巧    做此类题,要强化两种意识,一是整体意识,因为信息筛选题涉及的内容范围较大,
所以必须把握全文内容主旨和脉络。二是细节意识。这种题选项错误点往往极细小,稍一粗
心就放过去了。特别需要细读选项,一个字都不放过。做题强调三个步骤:第一,细读勾画,把
握要旨。考生可以边阅读边勾画,即在阅读过程中对那些揭示主旨、作者见解的语句予以圈
点勾画,这样可以更加快速清晰地辨析选项真伪。第二,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信息筛选与
整合,题干是标准,文本是依据。在明确题干要求,筛选出真伪比较明朗的选项后,找准其他选
项所对应的文本信息,斟酌比照。第三,选出答案,复核锁定。考生在选出答案后,须再进行复
核,进一步确认排除干扰项的依据之所在,以确保答案正确无误。
2.答案    D “按照历史发展顺序”理解错误。
3.答案    C 文章只是反复阐释了读书应使人“学以成人”并“经世致用”这一思想,并没阐
释必要性。
四、(2019云南昆明三测,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美好生活表达了人存在的目的性与社会性,是哲学与伦理学的重要命题。美好生活需要一方
面具有世界性,是各民族国家普遍的向往、共通的命题;另一方面具有民族性,契合于一个民族
独特的历史命运和在此当中形成的文化精神、文化心理。一方面具有超越性,指向了人的丰
富和全面;另一方面具有现实性,要立足于当下历史阶段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基础,以现时的
政治实践和社会实践为依托。
对美好生活这一人类共同的超越性追求,不同伦理学流派有不同的表达,尤其体现在古典时代
哲学家的研究理路中。比如,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生命的自然目的,也是最高的善;斯多亚学
派认为“按照自然生活”、按照理性生活,才能达到幸福。其共同特征是认为幸福是与理性
相一致的,理性内在于美好生活的普遍理想之中。
中国文化同样传递着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恒久守望。《尚书·洪范》中有“五福”的记载,一
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表达了一种整体性的幸福观。与上述古希腊
哲学家对理性强调、对求真求知的强调不同,中国文化对美好生活的描述更强调求善求美,强
调幸福的整体性和完备性。比如,强调天人一体。在中国哲学里,天是万物的生命本源,也是道
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易经》中提出天、地、人三才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之道
在于“生万物”,人之道在于“成万物”,将人与自然、人与最高道德本体的关系清楚展现出
来。比如,强调德福一致。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重视德福一致,认为道德内在于幸福
之中,美好生活同时也是道德的生活,因此即便“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圣人也能“不改其
乐”。同时,因为道德带有利他性,这就要求人们不能只注重个人的幸福,个人的美好生活必然
融入社会的整体利益和共同发展之中,内圣外王的个人理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
理想由此趋于一致。
这些特征,构成了中国文化所表达的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40年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将这种千百年来的文化表达上升为国家发展的目标,并逐渐赋予其更加丰富、更加现代化的
内涵。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概括,对美好生活的新时代定义,进一步彰显出经济、政治、文
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性,体现了党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系统性把握,对
人民获得感的全面理解,由此也彰显出了中国千百年来所形成的文化精神。改革开放40年,人
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早非难题,“美好生活的向往”便应运而生。
                                            (摘编自刘文嘉《美好生活的中国表达》)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美好生活是哲学与伦理学的重要命题,也是各民族国家共通的命题,这使它既有超越性,又有
民族性和现实性。
B.对于何谓美好生活,虽然中西方不同的伦理学流派有不同的表达侧重,但美好生活与理性的
一致性是其共同的话语。
C.中国文化所侧重的美好生活的整体性,有个体幸福的整体性、人在自然中的整体性和人在
社会中的整体性三层含义。
D.当下中国的发展目标,就是要将千百年来的文化表达丰富化和现代化,对美好生活进行新时
代的定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围绕“美好生活的中国表达”这一核心概念,由古希腊哲学而中国哲学,为现时的政治
主张构建深广的思想背景。
B.文章在论述中国幸福观时,从“德福一致”的传统文化观点出发,借助道德的利他性特征,阐
明了幸福的社会整体性特征。
C.文章善用概念说理,如从“美好生活”作概念派生,用“幸福”对“美好生活”作概念替
换。
D.文章对比论证突出,特别是将中国表达和世界表达对比,在论述中国表达时又着眼于历史和
当下的对比。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一方面只能立足当下,另一方面又必然指向长远。
B.作者认为,美好生活作为人类共同的超越性追求,既要求真求知,也应尽善尽美。
C.基于幸福的完备性特征,中国人民所追求的美好生活,必然包括生态文明建设。
D.中国在新时代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不代表“物质文化需要”已成为历史。
四、
1.答案    C A.从文章一、二段来看,美好生活具有“超越性、民族性、现实性”,与它“是
哲学与伦理学的重要命题,也是各民族国家共通的命题”无关。B.根据文章第二段可知,“美
好生活与理性的一致性”是西方不同伦理学流派的共同话语。D.曲解文意,“表达”和“定
义”不是“目标”,“表达”和“定义”的内容才是国家发展的目标。故选C项。
2.答案    D 从文章三、四段来看,论述中国表达时,的确包含着“历史表达”和“当下表
达”,但并非对比论证,而着意强调的是传承和发展。
3.答案    B 文章第三段说的是“与上述古希腊哲学家对理性强调、对求真求知的强调不同,
中国文化对美好生活的描述更强调求善求美,强调幸福的整体性和完备性”,由此可知,“求真
求知”是西方观点,“尽善尽美”是中方观点,而选项将中西方观点简单相加,作为作者观点,
故错误。
五、(2018四省名校第一次联考,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郦波教授的新著《五百年来王阳明》对王阳明其人其思的解说,行文虽有“亲民”之浅白,内
里却不乏“明明德”之深刻,因其开宗明义地提出了两个终极问题:“完人之问”和“心学之
问”。两者作为核心主题统摄全书,使读者带着问题深入到王阳明的人生变迁和思想发展中,
并以此为镜,观照自身。而这两个问题,不仅指向了王阳明,也指向了儒学两千年的根本:内圣
与外王、修身与平天下、克明俊德与协和万邦的融贯。它不是要营造“无牵累的个人”的
“小确幸”,而是要让人在时代中、在家国天下里反省自己的内心。
“完人之问”的核心,或可在书中所载王阳明与乔宇的对话中管窥。乔宇本人正如王阳明一
般,爱好广泛,才学不凡。但后者却为他下了断语:“世人多巧,心茫茫然。”这不由让人想起
论语中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艺不可或缺,但道是根本的统摄。这甚至
可与西方哲学中的源头主题“知识即美德”相互参照印证——知识指向终极的理念,“意
见”所涉则是纷繁的事物。王阳明给乔宇三个字:专、精、正。若能由诸艺之专精着手,或可
升华为正道。这大约正是真正意义上的格物致知,是王阳明早年格竹而不得之后的大彻大悟,
也与西哲所思并无二致:超越“意见”之上,才可窥见普遍性的理念。
当然,对于阳明心学而言,“知”并非全部,知行合一才是成就完人的根本。郦波教授此书引人
入胜之处,正在于将王阳明之德、言融于剿匪戡乱等不凡事功之中,抽丝剥茧,娓娓道来。全书
反复提及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词,大约就是“事上练”。中国传统里对知行关系的讨论,至此
可谓大成。有意思的是,自苏格拉底之后,西哲也分为两派,一派偏重纯粹的哲思,另一派则注
重在公共事务的参与中实践对美德的认知——以反省内心之《沉思录》流传于世的斯多亚
学派哲学家、古罗马皇帝奥勒留,大概就是西方“事上练”的最佳代表。
客观而言,郦波教授在“心学之问”上的展开,似不如“完人之问”那样详尽丰富。因为这所
涉及的,已经远远不是阳明心学本身,而是其背后两千年的儒学传统在面临两千年未有之变局
时因何无力于这一百年来争论不休的主题。作为一本介绍王阳明其人其说的通俗读物,郦波
教授此作的价值,或许并不在于系统、缜密地作出解答,而在于为读者开启了两条思路:其一是
中日行为之对照;其二是中西思想之对比。此书虽以阳明心学为主题,其中两处涉及西学的文
字却尤为让人印象深刻。
《五百年来王阳明》虽立足历史,却以“完人之问”和“心学之问”这两个终极问题指向当
下、指向未来。东海西海,心同理同,王阳明的智慧大约并不只会诗意地栖居在神州大地上,也
会与四海先哲的思想一起,共栖于世界,与天壤而同久。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7年11月14日16版,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五百年来王阳明》一书不只是要营造“无牵累的个人”的“小确幸”,而且是要让人在
时代中、在家国天下里反省自己的内心。
B.“若能由诸艺之专精着手,或可升华为正道”,是王阳明早年格竹之后的大彻大悟,是真正意
义上的格物致知。
C.郦波教授在“心学之问”上的展开,已超越阳明心学本身,而指向其背后儒学传统在面临两
千年未有之变局时因何无力于这一百年来争论不休的主题。
D.《五百年来王阳明》一书将王阳明之德、言融于剿匪戡乱等不凡事功之中,娓娓道来,反复
强调了“事上练”。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论述了王阳明的“完人之问”和“心学之问”,并较为详细地论述了“完人之问”的
“知”与“行”两个方面。
B.文章在阐述“完人之问”与“心学之问”时,都指出其与西哲所思有可相参照比较之处。
C.文章对于郦波教授在“心学之问”上的展开似不如“完人之问”那样详尽丰富这一情况,
指出此作的价值或许并不在于系统、缜密地作出解答,而在于为读者开启了两条思路。
D.文章认为《五百年来王阳明》一书立足历史,以“完人之问”和“心学之问”这两个终极
问题指向当下、指向未来,揭示了郦波教授新著的价值和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对王阳明其人其思的解说,郦波教授新著以两个终极问题作为核心主题统摄全书,使读者以
此为镜观照自身,不乏深刻。
B.乔宇本人如王阳明一般,爱好广泛,才学不凡,但未能在诸艺上专精,失去了道的根本。
C.对于阳明心学而言,如果不仅有了“知”,还能做到知行合一,就可成为完人。
D.世界文化心同理同,王阳明的智慧大约并不只会诗意地栖居在神州大地上,也会与四海先哲
的思想一起,共栖于世界,与天壤而同久。
五、
1.答案    D A.关系错乱。原文第一段对此问题的表述是“不是要……,而是要……”的并列
关系,选项说成“不只是要……,而且是要……”的递进关系。B.不合文意。原文第二段的表
述是“大约正是”“格竹而不得之后的大彻大悟”。C.无中生有。“郦波教授在‘心学之
问’上的展开,已超越阳明心学本身”于文无据。
2.答案    A 张冠李戴。“完人之问”和“心学之问”是郦波教授在新著中提出的,不是王阳
明提出的。
3.答案    C 表述绝对化。原文第三段表述为“‘知’并非全部,知行合一才是成就完人的根
本”。
                 C组  2017—2019年高考模拟·应用创新题组
                              每篇建议用时10分钟
一、(2019 5·3原创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书院是我国古代学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为唐宋以来千年文脉之所系,在我国学术发展和文
化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江苏之境自六朝以来即为人文鼎盛之地,而书院之设则始自宋仁宗天圣年间,即侯遗所创的茅
山书院。南宋诗人范成大所称徂徕、金山、岳麓、石鼓“四大书院”,其中的金山其实就是
指茅山书院。
大抵言之,清代虽然是我国书院发展的晚期,但由于官方大力提倡创办书院,故亦是我国书院的
最后辉煌期。而江苏以其经济、文化之巨大优势,书院的创办更是盛极一时,并在学术和人才
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卓著成就。
书院数量和规模空前增加。在清代,江苏境内书院的创办以江宁府、扬州府、苏州府、常州
府、松江府(今上海)五个地区最为兴盛。江宁府作为当时江南省的省会,除了省会级书院钟
山书院,著名的还有惜阴、尊经、文正等多家。因此,江宁府的书院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层次,
皆为其他省会所不及。扬州则有安定、梅花、广陵三大书院。因扬州有两淮盐利,故书院办
学经费十分充足,几乎可与省会江宁府相颉颃。苏州时为江苏巡抚的驻地,加之人文兴盛,故苏
州的书院“分课制艺经古,其风气不下于江宁、扬州也”,著名的书院有紫阳和正谊等。
师资雄厚。清代江苏由于经济、人文、地理等诸多优势,从而吸引了众多著名学者前来讲学,
书院师资力量十分雄厚。钟山书院作为省会级书院,其主讲者皆为当时一流的学者,如杨绳
武、夏之蓉、钱大昕、卢文弨、姚鼐、朱珔、程恩泽、胡培荦、李联琇等皆曾任钟山书院
山长或主讲。而其他书院,如俞樾掌紫阳书院,冯桂芬掌紫阳、惜阴、正谊等书院,俞正燮掌惜
阴,李兆洛掌龙城,张文虎、黄以周、缪荃孙等掌南菁,皆为学界之翘楚。
书院学风纯正,治学以考据为主,亦不乏经世之学。各大书院皆有严格的院规,在考课、学业、
学风等方面规定明确,生员践行不得稍有逾矩。杨绳武主钟山书院,其制规约中即有二戒:“一
戒抄袭倩代、一戒矜夸忌毁”,直指治学不端之要害。乾嘉以降,考据之学大兴,时书院以朴学
为务,亦是大势之所趋。然在此主流之下,随着清内外政治形势的变化,经世致用之学渐起。而
后江阴之南菁,更是以实学为本,而以经世为务。
人才培养成效卓著。当时江苏各府书院多从全国选拔生员,故能集一时之秀,再经过书院的培
养,涌现出一大批博古通今、经世致用的人才。其培养才人之众,可谓空前,仅“陶澍抚苏时,
书院肄业生达千数百人”。而所出学术人才之优秀,亦罕见其匹。如从扬州各书院中肄业的
有段玉裁、王念孙、汪中、刘台拱、孙星衍、洪亮吉、任大椿等人,皆清中晚期学界之中
坚。
光绪年间,学政黄体芳在江阴创办书院,而径取名曰“南菁”。其历时虽短,但在西学大潮澎湃
来临之际,它一方面为传统书院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同时亦为新学开启了先声,实无负于“南
菁”之名。进而言之,如果说在中国书院发展史上,白鹿洞、岳麓等开创了传统书院事业的先
河,引领了潮头,那么清代的江苏书院则为之圆满地画上了历史的休止符。
                                            (摘编自《清代江南书院文化成就卓著》)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书院的设立使得江苏之境自六朝以来即为人文鼎盛之地,侯遗所创的茅山书院即范成大所
称“四大书院”之一。
B.清代的江苏书院之所以盛极一时,在学术和人才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卓著成就,是因为官方大
力提倡创办书院。
C.江苏境内各府书院兴盛,其中江宁府的书院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层次,皆为扬州府、苏州府
等书院所远远不及。
D.唐宋以来,我国书院赓续发展,白鹿洞书院等开了先河,而清代的江苏书院则为之圆满地画上
了历史的休止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第一段总说,指出书院在我国学术发展和文化教育史上的影响,为下文对明清书院论述的深
入展开进行了很好的铺垫。
B.本文主要论述清代江苏书院文化成就卓著,前两段为引子和张本,中间五段为主体部分,最后
一段总结其历史地位。
C.文章主体部分主要采用了并列式结构,分别从书院的数量规模、师资、学风治学、人才培
养等方面切入进行论述。
D.最后以南菁书院的命名为例,是为了论证北方书院根本无法和南方书院相媲美,江苏书院才
是我国书院的完美休止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书院是我国自唐宋以来古代学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它一直绵延至明清,真所谓千年文脉
之所系,意义非凡。
B.众多著名学者前来书院讲学,有很多人并不主于一地,而是在江苏各大书院间流动担任山长
或主讲,尤可称道。
C.江苏各府书院人才培养成效卓著,涌现出一大批博古通今、经世致用的人才,清中晚期学界
之中坚皆出于此。
D.朱熹在《平江府常熟县学吴公祠记》中曾有“南方之学,得其菁华”一语,而清代江苏的书
院,堪当朱子之义。
一、
1.答案    D A.强加因果,江苏之境自六朝以来即为人文鼎盛之地,而书院的设立是在宋
朝。B.以偏概全,“官方大力提倡创办书院”只是原因之一,还有“其经济、文化之巨大优
势”。C.不合文意,原文是“颉颃”“不下于”。
2.答案    D “是为了论证北方书院根本无法和南方书院相媲美”有误,分析原文可知,应是
为了论证其“一方面为传统书院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同时亦为新学开启了先声”。
3.答案    C 推理武断。“清中晚期学界之中坚皆出于此”错误,原文说“从扬州各书院中肄
业的有段玉裁、王念孙、汪中、刘台拱、孙星衍、洪亮吉、任大椿等人,皆清中晚期学界之
中坚”,并不能推断出“清中晚期学界之中坚”就只有这些人。
二、(2019 5·3原创预测卷六,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事实上,我们发现,即使生活于城市,我们也还是身处于大地与自然之中,我们与天地之间的关
系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宇宙多么浩瀚无边,地球多么渺小,天人合一仍然是我们浑然不觉
的存在状态。
所以,乡土文化仍然是我们在宇宙天地间的首选。乡土文化根植于古老的宇宙观,这种观念在
今天不但未变,而且得到了更为成熟的论证。中国人在漫长的历史中,根据经验和智慧,认识到
大地与太阳的关系是影响四季轮回、生老病死的根本原因,所以发明了夏历,又分出二十四节
气,并据此创造了一系列的文化,比如《易经》、中医、《黄帝内经》等等。这些理论指导中
国人度过了漫长的岁月,并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人类自身的一系列问题需要回到人与大地、自然的关系中去寻找解决的方法。老子云,“人
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此乃中国人古老的人生法则。天人合一的观念就是从这里
得来的。《易经》中的祸福相依、此消彼长、否极泰来等一系列方法论,是解决人生问题的
最好法则,也就是中庸之道。中医理论也许不能治疗一切疾病,但它是根植于乡土文化并且对
古老哲学进行运用的一种医道,不仅关乎身体,还关乎心灵。这些方法不是来自某种宗教,而是
中国人向大自然学习得来的智慧,也许这才是今天过于倚赖技术的人类所需要的最好法则。
乡土文化所代表的农耕文化是解决今天人类世界一些根本性冲突的良药。宗教冲突、神学
与科学的矛盾、人类中心主义观念导致的生态危机等一系列问题,在今天越来越突出。这些
问题都是西方文化很难解决的,但恰恰可能是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应对和解决的。中国传统文
化的包容和合观念、中庸思想、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等都是解决这些矛盾的大法。联合国
的一些文化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高度契合,这也从很大程度上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最
高理念是今天人类的最高理念。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弥漫于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与呼吸
中。不仅仅是中国需要向世界先进文化学习,世界也需要向中国优秀文化学习。
诚然,乡土文化是一剂解决今天人类社会中一系列问题的良药,但并非唯一的良药,更非万世良
药。任何一种文化,无论是海洋文化、游牧文化,还是农耕文化,都有其产生、壮大、完善的过
程,也有其生病、僵化、老死的过程,当然,也有其新生的可能。基于此,我们不能说所有的中
国传统文化都是好的文化,更不能有简单的复古观念,而应该在对乡土文化进行革新的可能中,
来建设一种21世纪全球背景下的新的乡土文化。
                                             (摘编自徐兆寿《乡土文化何以复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因为发明了夏历,中国人才根据经验和智慧认识到大地与太阳的关系影响四季和生命。
B.中国人向大自然学习得来的根植于乡土文化的一系列法则是今天的人类最需要的法则。
C.中国传统文化中与联合国文化高度契合的理念是解决今天人类世界根本性问题的大法。
D.乡土文化与海洋文化、游牧文化一样,都有其自身的发展变化过程,不能简单地复古。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站在当今世界面临的很多矛盾和冲突解决起来很困难的角度来思考,有现实意义。
B.文章引用老子及《易经》的观点并列举中医理论来证明人类应与大地、自然和谐共处。
C.文章陈述了乡土文化产生的哲学依据、历史依据、现实意义和未来走向,思路很清晰。
D.文章不仅从时间的维度上分析了乡土文化,还将其与其他文化进行了比较,分析很辩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对于宗教冲突、神学与科学的矛盾等一系列问题,中国传统文化是有可能应对和解决的。
B.中医理论是从人与自然关系中寻找到的可以解决人类自身一系列问题的医道。
C.农耕文化和西方文化都可能解决人类世界的一些根本性冲突,都需要向对方学习。
D.无论哪种文化都有其精华和糟粕,要保持其生命力,不仅要扬弃,还需要革新。
二、
1.答案    D    A.因果倒置,原文说“中国人在漫长的历史中,根据经验和智慧,认识到大地与太
阳的关系是影响四季轮回、生老病死的根本原因,所以发明了夏历”。B.原文中有“也许”,
表明作者的观点带有一定的推测性,选项表述过于绝对;原文的表述是“人类所需要的最好法
则”,选项中变成了“人类最需要的法则”,改变了文意。C.概念的外延不一致,原文说“中国
传统文化的包容和合观念、中庸思想、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等都是解决这些矛盾的大法”,
这些理念是否等同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与联合国文化高度契合的理念”,文中没有明确的表
述。
2.答案    B “列举中医理论”有误,文中并没有列举;引用老子、《易经》的观点并举中医
例子,证明的观点是“人类自身的一系列问题需要回到人与大地、自然的关系中去寻找解决
的方法”,而不是选项中陈述的观点。
3.答案    B “中医理论是从人与自然关系中寻找到的医道”的说法是正确的,但其功能是治
疗关乎人类身体和心灵的一些疾病,而不是“解决人类自身一系列问题”,所以该选项是错误
的。
三、(2019 5·3原创预测卷七,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有着丰富的含义。广义的文化包括价值、道德、习俗、知识、娱乐、物化文化(如建筑)
等,狭义的文化主要包括知识、娱乐等,但贯穿价值、道德、习俗等思想元素。总体上看,文化
属于观念形态,是对人的精神的塑造。文化具有特殊的力量,能够提高人的认识水平,形成相互
联结的精神纽带;能够凝聚人心,在共同的文化活动中消解困顿,赋予生活以意义、价值和快
乐。
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农业文明传统,并创造了灿烂的农业文明。在漫长的农业文明时代,整个社
会是一个以乡土为根基的社会,社会的精神文化体系是以乡土为基础形成的。费孝通先生将
传统中国称为“乡土中国”。“乡土中国”的含义不仅仅在于农业生产,还在于整个社会以
农为本。社会的农本价值系统为人们生活在农村提供了行为理据,使得人们只有生活在乡村
才能寻找到人生的终极目的和意义。与此同时,乡村自我创造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人们在极
具乡土气息的文化活动中,获得辛勤劳作后的快乐,身心得到一定程度的愉悦,乐以忘忧,从而
延续自己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生。总体上,乡村文化为乡村生活赋予了价值和乐趣,使得人们愿
意在乡村生活和劳作,形成了安于农村生活的习俗,由此创造了丰富灿烂的农业文明。
20世纪以来,中国快速进入现代化进程中。现代化以城市为中心,与日益兴盛的城市相比,乡村
日渐衰落。列宁认为,在工业化时代,“城市是经济、政治和人民精神生活的中心,是前进的主
要动力”。在工业化、城市化时代,城乡地位的翻转,造成乡村衰落,其标志不仅仅在于物质形
态,更在于精神文化形态。重要特点是乡村“丧魂落魄”和农本价值的解体。乡村不再具有
传统社会那样的价值优越感,反而被视为“落后”,属于“问题”的范畴。
20世纪后期,中国历经艰难曲折,终于解决十多亿人的温饱问题,从而步入大规模和快速度的工
业化、城市化进程。这一进程无疑使得包括广大农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从中受益。但在工
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城乡差别日益突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问题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既有的精神文化系统难以为人们愿意在农村生
产和生活提供足够的意义感、幸福感和快乐感。
  其实城乡差别不仅在于物质差别,更在于文化落差。要振兴乡村,首先得振兴人的精神文
化。2018年3月,习近平同志第一次提出乡村文化振兴的理念。这一理念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思考,反映了现阶段中国农村精神文化领域面临的突出矛盾。
                                        (摘编自《乡村文化振兴与文化供给侧改革》)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费孝通先生将传统中国称为“乡土中国”,是因为在漫长的农业文明时代,整个社会是一个
以乡土为根基的社会。
B.人们只有生活在乡村才能寻找到人生的终极目的和意义,源于社会的农本价值系统为人们
生活在农村提供了行为理据。
C.乡村创造的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为乡村生活赋予了价值和乐趣,使人们愿意在乡村生活和
劳作,形成了安于农村生活的习俗。
D.文化具有特殊的力量,能够提高人的认识水平,形成相互联结的精神纽带,只要振兴乡村文
化,就能振兴乡村,缩小城乡差距。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开篇下定义,解释文化的含义和作用,为论证乡村文化对乡村振兴的意义提供依据。
B.第二段写乡村文化的形成过程和结构,是为了强调乡村文化对农业文明的决定作用。
C.第三、四段写乡村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发生的巨大变化,突出强调乡村文化衰落。
D.本文层层推进,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论证振兴乡村应首先振兴乡村文化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振兴乡村文化可以为人们提供意义感、幸福感和快乐感,从而激发起人们愿意在乡村生活
并努力振兴乡村的活力和动力。
B.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会造成农本价值的解体,使乡村被视为“落后”,城乡地位翻转,农民难
以在乡村生活中获得价值、意义和乐趣。
C.现代化进程中的都市导向破坏了中华文明赖以存在的基础,只有复兴“以农立国”的中华
文明,才能解决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
D.在乡村振兴中,文化振兴比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是因为要振兴乡村,首先得振兴人的精神文
化,城乡差别不仅在于物质差别,更在于文化落差。
三、
1.答案    B    B.对应文中“社会的农本价值系统为人们生活在农村提供了行为理据,使得人们
只有生活在乡村才能寻找到人生的终极目的和意义”。A.强加因果,根据原文只可以推断出
费孝通先生将传统中国称为“乡土中国”与“在漫长的农业文明时代,整个社会是一个以乡
土为根基的社会”有一定的关系,构不成因果关系。C.张冠李戴,原文为“乡村文化为乡村生
活赋予了价值和乐趣,使得人们愿意在乡村生活和劳作,形成了安于农村生活的习俗,由此创造
了丰富灿烂的农业文明”。“乡村文化”不能等同于“乡村创造的各种各样的文化活
动”。D.说法过于绝对,在乡村振兴中,文化振兴比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但并不是说物质振兴
等就不需要了。
2.答案    B 第二段从农业文明的角度写乡村文化的形成过程和结构,包括社会的农本价值系
统和乡村自创的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强调乡村文化对乡村生活的作用。
3.答案    C “20世纪后期,中国历经艰难曲折,终于解决十多亿人的温饱问题,从而步入大规
模和快速度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这意味着工业化、城市化是一个正常的社会发展过
程,“以农立国”适用于农业文明时代,并不适用于工业文明时代。
  
  文档由机器转码 排版混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请下载原文档
本文档的下载地址为http://www.gaokaotik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017
高三语文资料

写了 1378 篇文章,拥有财富 2762,被 0 人关注

代码测试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高考题库网 www.gaokaotiku.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高考题库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成为第一个吐槽的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京ICP备13053688号-15|高考题库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