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天津市专用)
第二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六 论述类文本阅读
五年高考
A组 自主命题·天津卷题组
一、(2019天津,5—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资源”这一概念,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资源是指人类生产活动所需要的、在然
界存在的物质(材料)和动力的天然来源。广义的资源,则是指人类用来帮助从事一定
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一切要素和有利条件的总和。简单地说,资源就是人类活动所必需
的一切东西。从形态上看,人类资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以贮存、节约的资源,如资金、材
料、能源等;另一类是不可贮存、节约的资源,如时间、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在信
息社会中,正确认知注意力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为什么说注意力是一种资源呢?人类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定向性,即有意识、有计划地
达到一定的目的。人类活动的定向性,要求人在活动过程中,必须使自己的意志服从这个过程
的目标。人的定向活动是由提出的任何或某种活动计划来组织的,而要完成这种组织活动,一
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就是注意力。所以,注意是人的活动的基本特征,是人的有目
的活动和定向探索活动的前提,是人的活动达到既定目标的必要条件:注意力决定任务完成的
效率和成果的质量,是人类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要素,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人的心理过程的一个最基本特征是它的选择性和指向性。当我们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
一定事物时,就是注意。注意和认识过程分不开,它是一切认识过程的开端。虽然注意不是一
种独立的认识活动,但它表现在认识过程(知觉、记忆、思维等)的内部而与这些过程不可分
离,在人的一切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对人的各种心理过程和操作活动均有调节作用。注
意力表现了人的心理过程进行的动力特征,是人的个性品质和能力结构的重要因素。没有高
度发展的注意力,就不能有效地从事各种活动,就不能从事长时间的复杂的思维活动。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的注意力是一种非常有限的心理资源。人的主要精力每次只能执行一
种主要的任务。当大量的信息进入感觉记忆,若不加以注意,很快就会丧失。因此,注意在为进
一步加工而选择感觉信息方面,是起着重要作用的。信息资源具有可替代性、可分享性,而注
意力作为资源是不可替代、不可分享的。今天,人们要学会合理有效地分配并使用注意力。
(节选自李志昌《信息资源和注意力资源的关系》,有删改)
1.下列表述,与本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 )
A.资源包括材料、能源、时间、信息、注意力等,有狭义、广义之分,有的可以贮存、节约,有
的不能贮存、节约。
B.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一事物时就是注意,注意是认识过程的开端,对人的各种心理过程
和操作活动均有调节作用。
C.注意力决定任务完成的效率和成果的质量,体现了人的个性品质和能力结构,是一种不可或
缺的心理因素。
D.在情况多变、竞争激烈、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从事各种活动,尤其从事各种思维活动,必须
拥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
2.下列语句的含义,不能体现“注意力”重要性的一项是(3分) ( )
A.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
B.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C.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3.下面推断与本文观点相符的一项是(3分) ( )
A.注意力是一种非常有限的心理资源,不可替代,不可分享,因此可以和物质、能量等资源相提
并论,等同看待。
B.信息是一种重要资源,注意力也是一种重要资源。在任何时候,人的注意力都是一种稀缺资
源。
C.从注意力资源稀缺的角度看,在某些次要的或无关的方面,“信息闭塞”排除了一些无谓的
干扰,可能也是有好处的。
D.合理、有效地分配、使用注意力是成功的要素,不能合理使用注意力将会导致人一事无
成。
一、
1.答案 D 本题主要考查对信息的筛选、理解的能力,体现了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
倡导关注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生活理念。
D项,“必须拥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说法绝对,原文是说“没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就不能有
效地从事各种活动,就不能从事长时间的复杂的思维活动”,选项去掉了限制条件“有效地”
“长时间的复杂的”。
2.答案 B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体现了思维发
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弘扬科学精神和培养优秀的思维品质。
根据文中关于“注意力”这一概念的解释“人的定向活动是由提出的任何或某种活动计划
来组织的,而要完成这种组织活动,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就是注意力”及有关注
意力重要性的表述“注意力决定任务完成的效率和成果的质量”等,判断各项是否体现了
“注意力”的重要性。B项,说的是要听取多方面的意见,没有体现“注意力”的重要性。
3.答案 C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整合文中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体现
了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培养创新思维品质。
A项,“可以和物质、能量等资源”“等同看待”错误,因为“注意力作为资源是不可替代、
不可分享的”,而物质、能量资源属于可替代、可分享资源,所以它们不能被等同看待。B项,
“在任何时候,人的注意力都是一种稀缺资源”错误,原文只是说“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的注
意力是一种非常有限的心理资源”。D项,“不能合理使用注意力将会导致人一事无成”,说
法绝对。原文只是说“人的主要精力每次只能执行一种主要的任务……很快就会丧失。因
此……是起着重要作用的”“人们要学会合理有效地分配并使用注意力”。
二、(2018天津,5—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在信息化时代,体能与机械能不再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智能成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权威性
标准,而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广泛运用则进一步将这种决定性与权威性推向顶峰。
信息是什么?通常的意思是音讯消息及其内容和意义。从本质上讲,信息是事物存在方式和运
动状态的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现象,但是它必须通过主体的主观认知才能被反映和揭示。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来看,信息与人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人的意识与客观世界之间的沟通。
客观世界所包含的各种信息通过与人的感官的相互作用进入人的意识,并在人的大脑中进行
加工和处理,被翻译成人与人之间可以交流的语言再现出来。人类语言成为这种被意识到的
信息存在的唯一载体。因此,信息与人的关系的本质可以表述为,人是信息的主宰者,信息为人
所控制,为人服务。然而,这种关系在信息化社会遭遇了或正在遭遇颠覆性的挑战。
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说,人们,包括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信息化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
了基础。有了这样的共识,人们放松而理所当然地沉醉于数字化信息带给我们的奇妙、自
由、淋漓的快感。而恰恰是这种人对信息逐渐形成并且巩固的心理依赖,将信息与人的本质
关系置于了深刻的矛盾之中。
如前所述,现实中的信息必须以人类语言作为自己的唯一载体。信息化时代诞生了一种特殊
的语言,这种语言就是用以再现被人脑加工处理后的信息,并使之能够被认识、被理解、被获
取、被保存、被利用以及被再造的计算机语言。计算机语言虽然也是人类创造,并且也逐渐
被广泛使用,但是其背后支撑它的强大的计算机技术却掌握在少部分专业人士手中,公众被远
远地甩到了高科技发展的边缘,他们只能按照少数人事先设定的程序和规则在仅有的范围内
去选择,成为数字化产品的被动接受者。数字化信息及其技术形态越多地深入到我们的生活,
我们就越严密地被少数人的思维所控制,且这种控制最终会表现为信息对人的控制。
现代信息及其技术形态能够广泛参与人类的知觉活动、概念活动甚至情感性活动,形成对人
的智能的精确模拟,这使它得以摆脱对人的依赖性,成为与人对立的异己力量。这种科学技术
与人的矛盾关系,是否意味着,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人及其社会的深刻信息化与人工智能超
越人脑的对信息处理的强大功能,将把人类推向被奴役者的终极命运?
面对网络普及和信息泛滥,我们要从华丽的科技陷阱和繁杂的信息现象当中超拔出来,确立起
人与科技和信息之间主体与对象、控制与被控制的合理关系。
(节选自张志宏《信息化时代人的精神困境与文化救赎》,有删改)
1.下列对“信息”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本文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 )
A.信息通常的意思是音讯消息及其内容和意义,现实中的信息以人类语言作为自己的唯一载
体。
B.信息是由主体主观认知反映、揭示出的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属性。
C.信息与人的关系实质是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沟通,人的主宰地位始终不会动摇。
D.信息通过与人的感官的相互作用进入意识,并被大脑加工处理为可交流的语言再现出来。
2.下列表述,符合本文文意的一项是(3分) ( )
A.信息化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共识,所以人们开始沉醉于数字化信
息带来的快感。
B.计算机语言是一种特殊语言,用以再现由人脑加工处理后的信息,并使之能够被认识,被理
解,被保存,被利用,被再造。
C.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公众已经完全被掌握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语言的少数专业人士奴
役。
D.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纵深发展,科学技术与人类最终会形成不可调和的二元对立格局。
3.下面所列当今现象,不能体现倒数第二段所说“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的一项是(3分)
( )
A.习惯使用电脑打字的人常常感慨,有些字不会写了,有些字写不好了。
B.家务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开始进入生活,使很多人逐渐由“不用干”变成了“不会
干”。
C.智能手机功能越来越多,越来越强大,带给人们方便的同时,也使一些人患上严重的手机依赖
症。
D.“阿尔法狗”程序战胜顶级围棋大师后,职业棋手们纷纷采用智能软件辅助训练,提高水
平。
二、
1.答案 C 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理解能力。“人的主宰地位始终不会动摇”说
法错误。第三段末句说“这种关系在信息化社会遭遇了或正在遭遇颠覆性的挑战”,第五段
末句说“这种控制最终会表现为信息对人的控制”。
方法技巧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三方法”
方法一 置于完整语境中理解概念的含义。
方法二 贯彻句句落实的原则,要在原文找到依据。
方法三 实施仔细比对的方法,依据选项比对性质、特点、范畴等。
2.答案 B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信息化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说法错误,原文第四段段首为“人们,包括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信息化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
展奠定了基础”,选项将主观想法误认为客观现实。C.“公众已经完全被……少数专业人士
奴役”说法错误,结合第五段“公众被远远地甩到了高科技发展的边缘”“被动接受者”“严密地被少
数人的思维所控制”等关键信息可知,该项说法过于绝对。D.“不可调和的二
元对立格局”理解错误,结合最后一段可知,人类是可以确立起人与科技和信息之间主体与对象、
控制与被控制的合理关系的。
3.答案 D 本题考查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倒数第二段在谈到“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
关系”时,突出的是人的“被奴役性”,侧重的是消极方面。而D项中人更为主动,科学技术为
人所用,是积极方面,故合乎题干要求。
三、(2017天津,5—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人类社会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空间是固定、具体的,而时间则需要通过某种办法加
以测定和标识。人们测定和标识时间的参照最初是感知和观察到的物候和气候的变化。什
么时间月圆了、月缺了,什么时候气候转暖,种子发芽、庄稼生长了……这些变化就被我们的
先人用来作为早期测定时间的依据。
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人们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
算、记录时间,就要进一步选择具有普适性、恒久性和周期循环性的参照物。于是,太阳、月
亮、谷物的成熟期等,就成为了优选的参照系。人类很早就学会观察日月星辰,用以测量时
间。大约在纪元前五千年,人们利用指时杆观察日影。纪元前11世纪,已经有了关于日晷和漏
壶的记载。详细记录时间的钟表的发明,大约是13世纪下半叶的事情了。
协调和规范各民族或国家群体内部公共时间制度的,是各国的特定历法。世界现行历法最为
普遍的有: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太阳历或称阳历,我国当今使用的公历就
是这一历法,作为我们传统时间制度组成部分的二十四节气的制定,实质上也是以地球围绕太
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还有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或称阴历;我国
自夏代开始使用、后经汉武帝太初元年修订的兼顾太阳历和太阴历确定的历法是阴阳合历,
即所谓“夏历”“农历”,或俗称的“阴历”“旧历”。这样说来,我们的夏历是既参照了对
月亮的观察,又参照了对太阳的观察而制定的。
我们的民间传统节日体系,例如春节、元宵节等都是依据过去千百年来通行的阴阳合历而确
立的。这种历法在我们的实践活动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正像我们对光华照人的月亮以及
太阳倍感亲切一样,对使用了几千年的阴阳合历我们同样有着深深的钟情和依恋。
为了找到一个对农业生产极为重要、又准确标识寒暑往来规律的计时办法,人们将一年365天
平分为24等份,分别给予一个名称,如立春、雨水等,于是就形成了二十四节气的时间标识制
度。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的名称与今或有不同,但在汉代刘安著《淮南子》中,就明确有
二十四节气名称的记载了。各个节气都有明显的“物候”作为标志,即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
候。我们的先人发明节气,把自然界的变化、动植物以及人体功能的状态和变化都反映出来
了,而且相当准确:雨水,草木萌动;立秋,凉风至等。这些都是从人们对自然界的细腻感觉出发
而形成的,体现出对客观规律的准确认知,相当科学。
以上在我们中国人生活中合并使用的阴历阳历时间制度,各有其科学依据、计算方法和历史
发展进程。表面上看来似乎互不关联、彼此相悖,但在我们的生活中交错使用、互为补充,形
成了协调并用、多元而统一的时间计算体系。这个多元而统一的时间制度就是我们中国人
生产生活节律和节日体系的背景。
(刘魁立《中国人的时间制度》,有删改)
1.下列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 )
A.“阴历”也称“农历”“旧历”,即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的“夏历”,是以月球围绕地球旋
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
B.从感知、观察物候和气候的变化,到选择具有普适性、恒久性和周期性的参照物,人们测定
和标识时间的方法不断改进。
C.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是以过去千百年以来通行的阴阳合历为依据而确立的,是我们民俗
传统的一部分。
D.二十四节气都有明显的物候标志,作为一种时间标识制度,它有利于人们的农业生产和日常
生活。
2.下列对“时间制度”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原文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3分) ( )
A.各民族或国家群体内部公共时间制度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公共时间制度的实施靠各
国特定的历法协调和规范。
B.历法是时间制度的重要内容,根据参照物的不同,世界上目前普遍分为太阳历或阳历、太阴
历或阴历、阴阳合历三种。
C.作为传统时间制度组成部分的二十四节气,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有不同的名称,这种情
况在《淮南子》中已有记载。
D.时间制度中阴历阳历各有科学依据、计算方法和历史发展进程,中国人合并使用,构成生产
生活节律和节日体系的背景。
3.下列理解和推断,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3分) ( )
A.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人们制造出指时杆、日晷、漏壶等,作为描述物质运
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参数。
B.阴阳合历是我们确立传统节日体系的依据,这是因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的依据太阳历,有的
依据太阴历。
C.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是古人根据太阳、月亮一年内的位置变化及其引起的地面气候的
演变次序而制定的。
D.我国阴历阳历合并使用的时间制度,符合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性
变化,能够反映寒暑往来的自然规律。
三、
1.答案 A “是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错,由原文第三段“兼顾太阳
历和太阴历确定的历法是阴阳合历”可知,概念理解错误。
2.答案 C 由原文第五段“但在汉代刘安著《淮南子》中,就明确有二十四节气名称的记载
了”可知,《淮南子》记载的不是“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有不同的名称”。
3.答案 D 本题考查信息推断能力。A.由第二段可知,指时杆、日晷、漏壶等并非参数。B.
强加因果。C.由第三段“二十四节气的制定,实质上也是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
照物的”可知,二十四节气并非古人根据“太阳、月亮一年内的位置变化”制定的。
四、(2016天津,5—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文化消费就是消费者对有形和无形的文化产品的消耗,消费过程实质上就是对文化的消化、
继承、积蓄、再造和创新过程。对消费者而言,文化消费的效用是获得精神享受。文化消费
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是消费者要实现文化消费,必须支付货币,这是主要的文化消费;另一类
是由政府提供的公益性的文化消费。而文化活动是泛指与文化有关的一切人类活动,文化消
费属于其中。文化活动之所以会发生,是出于社会、政治、经济、家庭等的需要。文化活动
不仅会产生经济福利,也会产生政治福利、社会福利等,给每个社会成员带来福祉。
文化活动和文化消费自然引出了消费者的文化和消费者的文化资本两个概念。消费者作为
某个特定群体的成员,会继承和拥有这个群体的文化,即该群体一系列的态度、习俗、信念、
价值观、规范以及技能等。至于每个消费者对所属群体的文化拥有状况如何,因人而异,受很
多因素影响。至此,可以把消费者的文化资本定义为消费者拥有的文化存量,这种文化存量会
使消费者产生文化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其中消费能力指的是解释、理解和欣赏文化产品
的能力。显然,消费者的文化和消费者的文化资本分别与文化活动和文化消费相对应。
消费者的文化资本或者文化存量,体现为两部分:与文化产品有关的文化和文化消费品位。消
费者具备相应的文化,对相应的文化产品自然产生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消费者经过多次对文
化产品的消费而形成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则是文化消费品位。这种消费品位使消费者能
够识别欣赏文化产品中的文化价值,从而形成对该文化产品的消费偏好。
就消费者而言,由于文化消费品位是在消费过程中形成,那么文化消费品位与文化是一脉相承
的,消费者的文化是文化消费品位形成的基础。但是消费者有了某种文化并不一定会形成相
应的文化消费品位。因为尽管文化是形成文化消费品位的基础,但文化消费品位的形成还要
受到诸如文化产品特性、价格,以及消费者收入、性别、年龄、种族、个人特质等因素的影
响。正因为如此,文化消费品位具有广阔的成长空间。
(选自资树荣《消费者的文化资本研究》,有删改)
1.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 )
A.文化消费是对文化的消化、继承、积蓄、再造和创新的过程,是消费者获得精神享受的过
程。
B.消费者支付货币消耗文化产品和免费观赏政府提供的公益性展演,都属于文化消费。
C.文化活动出于社会、政治、经济、家庭等多方面的需求,给个人、社会带来各种福利,是文
化消费的体现。
D.消费者的文化资本与文化消费相对应,是消费者拥有的文化存量,会使消费者产生消费意愿
和消费能力。
2.下面对“文化消费品位”的理解,与作者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3分) ( )
A.消费者乐于为文化产品消费,经过多次消费形成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就是该消费者的文
化消费品位。
B.消费者文化消费品位的形成,建立在其具备一定文化水平这一客观基础之上;消费者具备一
定文化水平,就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
C.消费者能够欣赏鉴别文化产品中的文化价值,其文化消费品位起了很大作用。
D.文化消费品位不是静止不变的,它会随消费者文化底蕴、消费能力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3.下列推断与原文观点相符的一项是(3分) ( )
A.到书店购买图书阅读属于文化消费,而到图书馆借阅则不属于文化消费。
B.商人收藏画作与画家收藏画作的不同,在于商人不懂绘画,没有文化消费品位。
C.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消费群体,中学生因年龄、生活环境和文化水平比较接近,所以有一致
的文化消费品位和消费偏好。
D.文化消费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因此提高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品位,有助于推动一个群
体、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
四、
1.答案 C “是文化消费的体现”错误,原文是“文化消费属于其中”(第1自然段)。
2.答案 B “消费者具备一定文化水平,就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表述过于绝对,原
文是“消费者有了某种文化并不一定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
3.答案 D A.“到图书馆借阅则不属于文化消费”错误,“到图书馆借阅”属于“由政府提
供的公益性的文化消费”(第1自然段)。B.“商人不懂绘画,没有文化消费品位”错误,文中第
3自然段说到“消费者经过多次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而形成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则是文化消
费品位”,据此定义可以推断商人是否有文化品位与懂不懂绘画无直接关系。C.“中学生因
年龄、生活环境和文化水平比较接近,所以有一致的文化消费品位和消费偏好”的推断与原
文观点不完全相符,因为“每个消费者对所属群体的文化拥有状况如何,因人而异,受很多因素
影响”(第2自然段)。
五、(2015天津,6—8,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自然世界”是由纯粹的自然事实和事件所构成,在人的因素介入之前由“盲目的”自然力
量所支配;在人的因素介入之后,自然世界事实上成了“人化的自然”,在自然界中可以随处发
现人类价值实践的痕迹。但是,人类主体性实践在这里所能达到的程度和范围同样受着自然
规律的制约。“社会世界”是在“自然世界”基础上建构的整体,包括了各种各样的社会躯
体、语言、规范、组织、机构、活动,等等。在这些要素中,是社会价值规范而不是其他那些
社会事实或事件构成了社会世界的核心,社会价值规范在“社会世界”的形成中发挥了自然
规律在“自然世界”的形成中所发挥的同样的作用。如果说“社会世界”是按照人的意志
来运行的话,那么这个意志的实质不是一些人所说的“求真意志”“求权意志”“求爱意
志”,而是“求价意志”,即追求“价值”的意志。其他的意志都是这种意志的具体表现形
式。因此可以说,“价值”要素是“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的分水岭。“人文世界”是
在“社会世界”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由一系列对社会价值规范及其
实践的总体反思和内心体验活动及其产品、组织、制度、符号等所构成。简而言之,是由社
会“价值”以及对这种价值进行总体反思和体验而形成的“意义”所构成。但是,在人文世
界里,“意义”取代“价值”成为新的核心要素。价值及价值实践在人文世界里只不过是主
体用来进行总体反思和体验的材料。人文世界究其根源而言是一个人的“意义”的世界,而
不是一个人的“价值世界”或人的“自然世界”,具有强烈的历史性、个体性和主观性。
“人的问题”不能笼统地说成是人文世界的问题,因为“人的问题”既可能是一个有关人的
事实性问题,也可能是一个有关人的价值性问题,而真正与人文世界相关的问题是人生的意义
性问题。
(选自石中英著《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有删改)
1.下面对“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的理解,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3分) ( )
A.“自然世界”在没有人类介入之前由纯粹盲目的自然力量支配,当出现人类实践痕迹之后,
则受人类价值规范制约,成为“人化的自然”。
B.“自然世界”是“社会世界”得以建立的基础,因此,自然规律在“社会世界”形成中发挥
的作用与它在“自然世界”形成中发挥的作用相同。
C.“自然世界”自身并无价值追求可言,而在“社会世界”中,社会价值规范则是社会世界的
核心。
D.“求价意志”是“社会世界”的实质,求真意志、求权意志、求爱意志并非社会世界中的
人类追求。
2.下列言行属于该文所说“人文世界”范畴的一项是(3分) ( )
A.李先生发现超市多收了他一元钱,便花十元钱打车回去理论。他说:“我就是要较这个真儿,值”
B.朱峰同学当选学生会主席后,发表感言说:“感谢同学们给了我这个服务师生、施展才华的
机会。我一定努力工作,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C.漂亮的姐姐一心想嫁个白马王子,她说:“我就是想找个配得上我的人。”
D.魏越放弃了大城市的高薪工作,到边远山区支教多年。他说:“在这里我才实现了真正的价值”
3.下面对文意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价值”与“意义”分别是区分“自然世界”与“社会世界”,“社会世界”与“人文世
界”的关键词。
B.“人文世界”是人在“社会世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具有强烈的历史性、个体性和主观性,因此“人
文世界”即“人的世界”。
C.人类介入“自然世界”,构建“社会世界”和“人文世界”,是人类改造自然,实现社会价
值,完善人生意义的过程。
D.“人文世界”体现出人类对人生价值的体验与反思,因此人文教育在家庭、学校、社会教
育中都应占有重要地位。
五、
1.答案 C A.因果倒置。由原文第一句可知,先有“人化的自然”,然后才“在自然界中可
以随处发现人类价值实践的痕迹”。另外,“纯粹”在原文中修饰“自然事实和事件”。B.
“‘自然世界’是‘社会世界’得以建立的基础”对应原文第三句“‘社会世界’是在
‘自然世界’基础上建构的整体”,与原文可以等同;“自然规律……作用相同”张冠李戴,由
原文第四句“社会价值规范在‘社会世界’的形成中发挥了自然规律在‘自然世界’的形
成中所发挥的同样的作用”可知。D.对应原文第五句。选项前半句“‘求价意志’是‘社
会世界’的实质”符合原文;“求真意志、求权意志、求爱意志”是“求价意志”的具体表
现形式,故也是“社会世界中的人类追求”。
2.答案 D A.李先生的行为体现的是“求真意志”。B.朱峰同学当选学生会主席体现的是
“求权意志”。C.姐姐想嫁给白马王子体现的是“求爱意志”。这三者都属于社会价值规
范的具体体现,属于“社会世界”范畴。D.魏越放弃大城市的工作、到边远山区支教的行为
是一种追求人生意义的行为,故属于“人文世界”范畴。
3.答案 B 原文倒数第二句说“人文世界究其根源而言是一个人的‘意义’的世界”,选项
表述将“人文世界”说成是“人的世界”,概念外延扩大,“人的世界”的外延大于人的“意
义”的世界的外延。
B组 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一、(2019课标全国Ⅰ,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或早或晚,都会遭遇到这个问题——为谁创作、为谁立言?习近平同
志强调:“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
一个根本问题。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源泉。”
目前,文艺界普遍认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
创作的蓬勃生机。然而,在创作实践中,还有许多作家、艺术家困惑于现实如此宏大丰富,以至
于完全超出个人的认识和表现能力。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现实太精彩了,它甚至远远走
到了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是的,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随时发生着习焉
不察而影响深远的变化。这就为作家、艺术家观察现实、理解生活带来巨大困难。对于他
们而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生活的表象,大约是不难的,难就难在理解生活复杂的结构,理解隐
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那么,这“更深层的东西”是什么呢?
去过天安门广场的朋友一定会对矗立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印象深刻,许多人都背得出
上面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
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
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
雄们永垂不朽!”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今天,再次诵读这段话,我们就会意识到,这改天换地
的宏伟现实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认识到人民的
主体地位,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时代浪潮下面深藏的不竭力量,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时代,
认识沸腾的现实。
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是为了从理性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间,是为了解决我是
谁、我属于谁的问题。新文化运动以来,无论是经历革命与战争考验的现代作家,还是上世纪
80年代那批经历了知青岁月的当代作家,他们内心其实都有一方情感根据地,都和某一片土地
上的人民建立了非常深切的情感关系。这些作家是属于某个情感共同体的,这个共同体时刻
提醒着他,他的生命和创作与这世界上更广大的人群休戚相关。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
并不是我们的读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他以及他所代表的广大人民作为我们认识现实、理
解时代的依据。
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
盾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诚然,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
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但是,有责任感的艺术家会深深感到,我们就生活在那些为美好生
活、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人们中间,理应对我们的共同奋斗负有共同责任。我们有责任通过
形象的塑造,凝聚精神上的认同。这种认同,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认同,是与新时代伟大历史
进程的同频共振。作家和艺术家只有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儿子,积极投身于人们争取美好未来
的壮阔征程,才有能力创造出闪耀着明亮光芒的文艺,照亮和雕刻一个民族的灵魂。
(摘编自铁凝《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作家树立了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念,在创作实践中就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
B.对人民的情感认同,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很多作家创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C.人民是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因为普通劳动者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
D.真正扎根时代、富有责任感的艺术家,无须考虑人民群众的娱乐和消费需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
B.文章论证兼顾现实与历史,既有对当下创作的分析,也有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C.文章引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内容,巧妙衔接了上下文,也有力支撑了论点。
D.文章末段论证了正面人物的塑造是新时代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体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对于那些认为现实走在小说家想象力前面的作家而言,困难在于如何把握生活的复杂结构
和本质内容。
B.对艺术家而言,日新月异的变革时代,既意味着巨大挑战,也能激发创作热情,促使他们投身
沸腾的生活。
C.老舍曾说:“不去与劳动人民结为莫逆的好友,是写不出结结实实的作品的。”这与文中情
感共同体的理念是相通的。
D.我国当下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由量的问题转向质的问题,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而
精,凝聚共识。
一、
1.答案 B 本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和辨析能力,体现了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有助于
考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认识观。
A项,“作家树立了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念”与“在创作实践中就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之
间没有条件关系,故A项错误。C项,“普通劳动者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错误,原文为“一
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另外,选项因果关系不成立,原文说“一个普
普通通的劳动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理解时代的依据”。D项,“无须考虑人民群众
的娱乐和消费需求”错,原文为“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有责
任感的艺术家会深深感到……理应对我们的共同奋斗负有共同责任”。
2.答案 D 本题考查论证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分析文章结构,分析文本论点、论据及论证
方法的能力,体现了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培养优秀的思维品质。
D项,曲解文意,原文为“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选项将“以精品奉献
人民”曲解为“正面人物的塑造”。
3.答案 D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整合文中信息并进行推断的能力,体
现了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培养创新思维品质。
D项,“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而精”错误,文章指出了我国当下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然后
论述了艺术家的创作要出精品的问题,并没有说“少”的问题。
二、(2019课标全国Ⅱ,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
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
常。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他所接
触到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
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采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就诗
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
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
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的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
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
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
“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就诗歌内容方
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情物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
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
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悲哀响;写洗兵马之
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
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
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越,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
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
避。其不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
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
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
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他一方面有
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如著名的《北征》诗,于饱写沿途之人
烟萧瑟、所遇被伤、呻吟流血之余,却忽然笔锋一转,竟而写起青云之高兴,幽事之可悦,山果
之红如丹砂,黑如点漆,而于归家后,又复于饥寒凛冽之中,大写其幼女晓妆之一片娇痴之态。
此外,杜甫虽终生过着艰苦的生活,而其诗题中却往往有“戏为”“戏赠”“戏作”等字样。
凡此种种,都说明杜甫才性之健全,所以才能有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相反而相成的两
方面的表现。这种复杂的综合,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又一证明。
(摘编自叶嘉莹《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杜甫有一种难得的健全才性,能兼容感性与理性,对事物进行综合全面的把握。
B.从杜甫论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
C.杜甫的诗歌涵括范围非常广泛,善于以变化的笔触,表现社会生活和人情物态。
D.对于天宝年间的乱离,杜甫在诗中既有主观感情的投入,又有客观视角的观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健全才性是杜甫取得集大成成就的重要因素。
B.文章从体式风格和内容两方面,来论证杜甫诗歌创作的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C.文章在论证诗人对待悲苦的态度时,将杜甫和陶渊明、屈原等诗人做了对比。
D.文章论证了杜甫所以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杜甫之前的诗人,或者以感性见长,或者以理性见长,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
B.杜甫勇于尝试各种诗体,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在五言古诗上则作出革新。
C.对逃避、被击败与正面担荷这三种回应危机方式,作者在情感态度上一视同仁。
D.杜甫诗歌震撼人心的力量,部分来自严肃与幽默之间、担荷与欣赏之间的平衡。
二、
1.答案 B 本题考查论述类文本阅读的相关知识,着重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体现发
展逻辑思维的学科素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项,“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说法错误,原文说“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
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并未说明杜甫对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的评价。
2.答案 D 本题考查论述类文本论证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分析文本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及
论证结构的能力,体现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继承与弘扬古典文化。
D.“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说法错误。结合原文可知,杜甫“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端
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最终缘于“杜甫才性之健全”。
3.答案 D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整合文中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体现思
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以彰显文化魅力。
A.推断无据,文中并未明确指出之前的诗人的理性感性特点,且“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于文无据。
B项,“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说法错误,结合文末出处及“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
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得知。C项,“作者在情
感态度上一视同仁”错,作者对“正面担荷”给予高度肯定,这与其对其他回应危机的方式的态度不
同。
三、(2019课标全国Ⅲ,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蕴藏丰富、有待进一步
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宝库。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困境,
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仍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
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
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
观。对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要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而不应仅局限在艺术团体或
演出队等小范围内。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
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
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经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会对此类非物质
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如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踏春》、蒙古族舞蹈《吉祥
颂》等都曾大放异彩。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持本
真性的原则,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西方音乐编排
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因此,对民族民间传统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应既不
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
编导们深谙民间表演艺术的特性,并能进行实地调研、采风,挖掘出民间艺术的基本元素与本
质精神。
各种传统表演艺术都是在特定时空中呈现的,靠其演出行为形成艺术作品,实现艺术价值。这
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决定了应对其实施活态传承与保护,使之以鲜活形态生存于民间。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实践中,有些地区视保存为保护,重视硬件设施,各类场馆及专题博
物馆建设颇具规模,民间收集来的各种乐器、道具、面具、服装等都得到妥善收藏。这种博
物馆式的展示与收藏,虽然能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但变活态传承为固态展示,
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传统表演艺术的生存发展问题。有人认为通过录音、录像等数字化手段
便可记录、存储、呈现表演艺术的成果和过程,达到抢救性保护的效果。但是,这只是对文化
遗产的部分信息进行了保存。人在进行艺术表演时涉及的很多现象难以精确量化,其中不少
信息是无法获取和记录的。对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活态保护,才符合其自
身的传承发展规律。
(摘编自李荣启《论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传统表演艺术通常具有生活性和群体性的特征,民众也是演出的重要参与者。
B.春晚优秀的民族歌舞节目为传统表演艺术的舞台改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
C.传统表演艺术进行“二度创作”时,应当避免西式改编,以防失去原有风格。
D.录音、录像等手段可以记录传统表演艺术的成果和过程,能够起到保存作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针对当下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中出现的一些片面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B.文章紧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表演艺术的几种属性,多角度展开论证。
C.第四段将一些地区的场馆建设和数字化保存做比较,论证了保护与保存的不同。
D.文章对现有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举措的成效与不足都有论及,体现出辩证的态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传统表演艺术源自生活,使其“雅化”意味着脱离原生的环境,很难获得成功。
B.民间各种自发的载歌载舞活动都是传统表演艺术的一部分,有很强的民俗色彩。
C.传统表演艺术依赖动态展示以呈现艺术内蕴,将其物质载体作固态展示则没有价值。
D.活态保护致力于维护传统表演艺术的活力,看重人的因素在项目传承中的作用。
三、
1.答案 C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体现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引导关
注传统文化。
“避免西式改编”说法绝对,原文为“‘二度创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
入现代元素”。
方法技巧 “双合”法准确解答理解分析题
所谓双合,就是符合文意,符合题意。符合文意指在做题时将选项逐一与原文进行比照,比照该
选项与原文意思是否相同,哪些字句变了,意思变了没有,不要只看大概。符合题意指在比照符
合文意的前提下看看该选项是否符合题干的意思,抓住题干意思中的几个要点,完全符合题干
要点的才是正确答案。
2.答案 C 本题考查论述类文本论证方面的相关知识,考查分析文本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的能力,体现了发展逻辑思维的学科素养,培养优秀思维品质。
第四段论述的是对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活态保护。
3.答案 D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整合文中信息并进行推断的能力,体
现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A项,“使其‘雅化’意味着脱离原生的环境,很难获得成功”理解错误,原文为“固然能彰显
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B项,“民间各种自
发的载歌载舞活动都是传统表演艺术的一部分”,说法绝对。C项,“将其物质载体作固态展
示则没有价值”说法错误,原文说“能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可知选项否定
绝对。
知识拓展 排除干扰定答案
命题者常常采用以下方法来设置干扰项:①偷换概念。在选项中用其他概念置换原文中的概
念。②扩大或缩小概念的外延。在错误的选项中以部分代整体,或把整体说成部分,改变概念
的外延。③混淆概念。把不同的概念等同或混淆起来。④改变判断的性质。故意把可能写
成必然,把未然写成已然,把有写成无,把无写成有。⑤无中生有。选项中的信息在原文找不到
依据。⑥因果混乱。包括强加因果和因果倒置。
四、(2019江苏,15—17,12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题目。
书家和善书者
沈尹默
“古之善书者,往往不知笔法。”前人是这样说过。就写字的初期来说,这句话,是可以理解
的,正同音韵一样,四声清浊,是不能为晋宋以前的文人所熟悉的,他们作文,只求口吻调利而
已。笔法不是某一个人凭空创造出来的,而是由写字的人们逐渐地在写字的点画过程中,发现
了它,因而很好地去认真利用它,彼此传授,成为一定必守的规律。由此可知,书家和非书家的
区别,在初期是不会有的。
写字发展到相当兴盛之后(尤其到唐代),爱好写字的人们,一天比一天多了起来,就产生出一批
好奇立异、相信自己、不大愿意守法的人,各人使用各人的手法,各人创立各人所愿意的规
则。凡是人为的规则,它本身与实际必然不能十分相切合,因而它是空洞的、缺少生命力的,因
而也就不会具有普遍的、永久的活动性,因而也就不可能使人人都满意地沿用着它而发生效
力。在这里,自然而然地便有书家和非书家的分别了。
有天分、有修养的人们,往往依他自己的手法,也可能写出一笔可看的字,但是详细检察一下它
的点画,有时与笔法偶然暗合,有时则不然,尤其是不能各种皆工。既是这样,我们自然无法以
书家看待他们,至多只能称之为善书者。讲到书家,那就得精通八法,无论是端楷,或者是行草,
他的点画使转,处处皆须合法,不能丝毫苟且从事,你只要看一看二王、欧、虞、褚、颜诸家遗
留下来的成绩,就可以明白的。如果拿书和画来相比着看,书家的书,就好比精通六法的画师的
画;善书者的书,就好比文人的写意画,也有它的风致可爱处,但不能学,只能参观,以博其趣。其
实这也是写字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六朝及唐人写经,风格虽不甚高,但是点画不失法度,它自成为一种经生体,比之后代善书者的
字体,要严谨得多。宋代的苏东坡,大家都承认他是个书家,但他因天分过高,放任不羁,执笔单
钩,已为当时所非议。他自己曾经说过:“我书意造本无法。”黄山谷也尝说他“往往有意到
笔不到处”。就这一点来看,他又是一个道地的不拘拘于法度的善书的典型人物,因而成为后
来学书人不须要讲究笔法的借口。我们要知道,没有过人的天分,就想从东坡的意造入手,那是
毫无成就可期的。我尝看见东坡画的枯树竹石横幅,十分外行,但极有天趣,米元章在后边题了
一首诗,颇有相互发挥之妙。这为文人大开了一个方便之门,也因此把守法度的好习惯破坏无
遗。自元以来,书画都江河日下,到了明清两代,可看的书画就越来越少了。一个人一味地从心
所欲做事,本来是一事无成的。但是若能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自然不是意造的矩)的程度,那
却是最高的进境。写字的人,也需要做到这样。
(有删改)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善书而不知笔法,这一现象出现在写字初期,当时笔法还未被充分发现和利用。
B.唐代爱好写字的人渐多,有一批人好奇立异,自创规则,经生体就是这么产生的。
C.二王、欧、虞、褚、颜诸家都是严格遵守笔法的典型,他们都属于书家的行列。
D.元明清三代,书画创作每况愈下,优秀作品越来越少,与守法度的习惯被破坏有关。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在写字过程中,那些与实际不能完全切合的人为的规则,不具有普遍的永久的活动性,因而不
能称之为笔法。
B.书与画相似,书家之书正如画师之画,谨严而不失法度,而善书者之书正如文人的写意画,别
有风致。
C.苏东坡天分高,修养深,意造的书画自有天然之趣,但率先破法,放任不羁,成为后世不守法度
的借口。
D.一味从心所欲做事是不可取的,但写字的人如能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却能达到最高的
境界。
3.书家和善书者的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
四、
1.答案 B 本题考查论述类文本阅读的相关知识,着重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体
现发展逻辑思维的学科素养,引导树立正确方法论的观念。
“经生体就是这么产生的”错,原文说的是“六朝及唐人写经,风格虽不甚高,但是点画不失法
度,它自成为一种经生体”,“经生体”因抄经而来。
易错警示 “推断”失误
“推断”失误的原因有:
(1)对原文内容理解失当,特别是对材料之间的相关性缺乏全面的把握;
(2)对表述判断关系的“敏感词”把握不准,或没有找到对应内容,凭经验判断,或依据某些内
容作出片面判断。
2.答案 C 本题考查论述类文本阅读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体现思
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培养敬畏规则的优秀思维品质。
“成为后世不守法度的借口”错,原文为“成为后来学书人不须要讲究笔法的借口”。
方法技巧 快速判定信息题正误要诀
(1)明确设误陷阱。设误陷阱有曲解文意、以偏概全、偷换概念、混淆时态、张冠李戴、无
中生有、因果混乱、武断绝对等。
(2)明确比对手法。比对词语,比对句间关系,比对结论或依据。
3.答案 是否尽合笔法;能否诸体皆工;是否适宜学习。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体现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弘
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本题可结合第一段中“古之善书者,往往不知笔法”以及第三段“不能各种皆工”“但不能
学,只能参观,以博其趣”等内容来回答。
五、(2018课标全国Ⅰ,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
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
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
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
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
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
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
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
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
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
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
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
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
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
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
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
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
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
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
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
“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
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
“接着讲”的统一。
(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也是当代思想的组成部分。
B.“照着讲”主要指对经典的整理和实证性研究,并发掘历史上思想家的思想内涵。
C.“接着讲”主要指接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在新条件下形成创造性的思想。
D.不同于以往诸子之学,“新子学”受西方思想影响,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
B.文章指出理解“新子学”的品格可从两方面入手,并就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证。
C.文章以中西思想交融互动为前提,论证“新子学”“接着讲”的必要和可能。
D.文章论证“照着讲”“接着讲”无法分离,是按从逻辑到现实的顺序推进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对经典进行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与进一步阐发之间,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
B.面对中西思想的交融与互动,“新子学”应该同时致力于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建构。
C.“照着讲”内含“接着讲”,虽然能发扬以往的思想,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
D.“新子学”要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就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
五、
1.答案 D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对应信息在第一段,由“诸子之学,兴
起于先秦”“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
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可知此项表述正确。B.对应信息在第二段,由“‘照着讲’主要是从
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
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
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可知此项表述正确。C.对应信息在第三段,由“‘接着
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
统”“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可知
此项表述正确。D.曲解文意。对应信息在第四段,由“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
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可知
此项中“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表述错误。
解题步骤 信息筛选整合题解题四步骤
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
原文意思(或正确)的一项是”,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加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
念、无中生有等。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将原文信息和选项进行对比,寻找细微
的差别。
步骤一:根据要求,确定目标。步骤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步骤三: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
并整合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要准确找到选项相关内容在原文中的位置,从中筛选提取
信息。步骤四: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相关内容在原文中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进
行对照,辨明正误。
2.答案 A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论证与观点不照应,由原文第二
段前两句话“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
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可知,“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
的差异”的表述是错误的。B.此项是对文本主要内容的概括,表述正确。C.此项是对文本第
三段内容的概括,表述正确。D.此项是对文本第四段内容的概括,表述正确。
易错警示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考查角度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阅读材料是一篇小论文,所以要明确文章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
法。答题时注意判断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
重点考查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3.答案 B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
的”表述错误。“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指“照着讲”,“进一步阐发”指“接着讲”。原
文观点是“‘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
‘接着讲’的统一”。B.表述正确。原文第三段对此作了阐述,“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
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
建构与发展过程”。C.“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表述错误。原文观点是“‘照着讲’的
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
源”。D.曲解观点,“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表述错误。原文观点是
“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新子学’应追求‘照着
讲’与‘接着讲’的统一”。
方法技巧 比对法解答曲解观点题
“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
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①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
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等,改变其原意)、
“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
意)、“凑”(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的过程中,删了哪些词,改
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这些词语改变以后,选项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来说,选项中如有
下面这些词语,我们要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
词(如“都”“所有”等),看它是否有扩大或缩小外延的情况;推断词(如“或许”“大概”
“必定”“可能”“似乎”等),看它是否存在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错
误。②比对关系。看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
六、(2018课标全国Ⅱ,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
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
提取、全球性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
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
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
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予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
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信息,并界
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
“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
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
排除他人非法利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遗忘的平
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
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
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
记忆所束缚。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
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
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
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
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进一步说,数字化记
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建构关于我们
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
的目的。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
(摘编自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由于数字化记忆的发展,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发生了反转,记忆变得更加容易。
B.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
C.“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不过前者更积极一些。
D.我们要对抗数字化记忆霸权,就要成为数据控制者并建构他人的数字化记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胁为立论的事实基础,论证了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
B.通过讨论大数据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文章把论证推向了深入。
C.与重视个人隐私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着重论证了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
D.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化记忆可能带来的问题,对我们的认同问题作出了全新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大数据时代的个人留在网上的信息太多,如果没有主动权,就难以保护隐私。
B.遗忘是个人和社会的一种修复和更新机制,是我们面对现实和想象未来的基础。
C.技术有支配和压抑人的力量,这不仅影响个人隐私安全,而且影响整个社会。
D.大数据的分类系统不是中立的,这将影响数据的客观呈现,使用时应有所辨析。
六、
1.答案 A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对应原文第一段,“在大数据时代……
而记忆却成了常态”。B.“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
的成本太高”于文无据。C.“隐私权”在大数据时代之前就已经存在,“都是为了对抗大数
据”说法错误。D.结合末段内容可知,“成为数据控制者并建构他人的数字化记忆”是数字
化记忆霸权,而不是对数字化记忆霸权的对抗。
2.答案 D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结合全文及末段的“个人生活
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甚至
限制我们的认同”可知,此项正确。B.结合后三段找到对应的关键词,如第二段的“隐私”,第
三段的“记忆”,第四段的“主体身份”可知,此项正确。C.结合文末出处及文章内容来理解
写作动机,结合第二段的“被遗忘权”与第四段的“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
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可知,“着重论证了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是正确的。D.“对
我们的认同问题作出了全新论证”理解错误。文章着重论证的是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
文中虽然提及“我们的认同问题”,但并未“作出”“全新论证”。
解题技巧 判断论述类文本论点三要素
要素一,据位置判断,如标题、开头、结尾等。
要素二,据论题判断,结合段首句、高频词或选文出处等判断论题,据论题明确论点。
要素三,据论据判断,通过事实或道理论据等判断论点。
3.答案 B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结合文章第二段分析可知,
此项正确。B.原文第三段有“在某种程度上”的条件限制,而选项却抛弃了这一条件,说法过
于绝对。C.与“支配和压抑人的力量”相关的内容在第四段,结合第二、三、四段可知,选项
正确。D.“中立”一词在末段倒数第二句,结合文章来理解,此项正确。
解题步骤 论述类文本阅读题解题“三步骤”
步骤一,读懂文本。①在阅读的过程中,养成逐段或逐层概括文意的习惯,以便从整体上把握文
章内容、作者观点及各段落、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提高阅读过程中的理解能力和信息整合
能力。②养成全神贯注、逐词逐句细读细品的习惯,对文中涉及的表明时间、范围、程度或
因果关系、条件关系,以及不同概念之间的异同或事物发展变化情况等的词句,应该格外关注,
并随手勾画出来。③树立整体理解的意识。碰到疑难词句,或与设问相关的原文语句,不要望
文生义或断章取义,而要联系有关语句所处的语境,结合上下文来准确理解。
步骤二,落实“三字方针”。一“读”,即读题干选内容,审清题意;二“找”,即“对题读文”,
找出各选项在文中的检索范围;三“比”,即比较各选项和原文信息有无“漏”“衍”“换”
等现象。
步骤三,明确比对关系。比对选项与原文的关系:①比对逻辑关系。要了解几种常见的复句,如
因果、假设、条件、递进等,注意其所用的关联词语。②比对语意关系。如部分与整体、已
然与未然、原因与结果、有据与凭空等。
七、(2018课标全国Ⅲ,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
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
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
现危机的表征。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
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
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
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
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
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
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
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
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
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
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
市发展。
其三,意义弹性。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
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当一
个城市体只允许一种、一个层面的意义存在时,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会走向衰
落。当一个城市体只能满足某一类人的意义追求、意义需要时,这个城市体也往往会丧失活
力。当一个城市体被某一类型的意义体系固化时,这个城市体往往不具有综合吸纳力、发展
潜力。启蒙主义的片面化,理性主义的片面化,世俗主义的片面化,神圣主义的片面化,都会导
致城市意义弹性的减弱,都会从根基处危害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保持城市的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并以此为基础,把握城市的类型构成与
历史,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对于城市社会的健康发展而言,是意义重大的。
(摘编自陈忠《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当前城市空间弹性核心的问题是缺乏有机统一,这使得城市发展丧失了基础。
B.已发展的城市和崛起中的城市都面临着激活活力的问题,也都需要有制度弹性。
C.城市的意义对不同的人群来说是不一样的,城市体需要一种抽象的意义共同性。
D.在诸多原因中,空间、制度及意义三者的弹性不足是影响城市发展的根本原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在理论论证的过程中提及空间被私人性固化的现状,有其现实的指向。
B.文章区分了文明弹性的层面,也区分了城市体发展的阶段,论证结构清晰。
C.文章注重分析具体概念的正反两面及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具有辩证意味。
D.文章借助“文明弹性”的概念,论证了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当一个城市体有更好的空间弹性和制度弹性时,其意义弹性也会相应变好。
B.城市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时会有不同危机,制度的主要功能也会因此不同。
C.要让一个城市体具有综合吸纳能力和发展潜力,就应平衡各种主义的关系。
D.城市盛衰自有其规律,与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在总体上的和谐没有直接关系。
七、
1.答案 B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或然当必然。原文第二段中“片面地
强调空间的……,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会”字说明这是一种可能,但选项说成“使得
城市发展丧失了基础”,属必然。B.第三段中的两个“即使……,也……”说明无论是正在崛
起的城市还是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都需面对秩序与稳定、活力激活的问题,都需要有制度弹
性,故正确。C.曲解文意。原文第四段的表述是“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D.不合文
意。文末说文明弹性“对于城市社会的健康发展而言,是意义重大的”,但并没有说是“根本
原因”。
解题步骤 三步练就“火眼金睛”
第一步,还原,把原文中与选项表述对应或相关的句子找出来;第二步,比对,两个指头同时使用,
一个指头指向选项,一个指头指向原文,同步阅读、比对;第三步,辨析,对选项表述和原文表述
有出入的地方,从内容、逻辑两个方面细心辨析,发现错误。
2.答案 C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第二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理论(道理)论证,“目前,人们更多地……占有物”指出了空间被私人性固化的现状,表述正
确。B.第二、三、四段分别论述“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这是区分了“文
明弹性”的层面;第三段围绕着正在崛起的城市和已发展起来的城市进行论述,这是区分了城
市体发展的阶段;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思路清晰。故表述正确。C.无中生有。
“及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错误,从论证内容上看,文章对“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
弹性”都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但并未涉及“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D.最后一段论
述表明,保持“文明弹性”是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的基础、途径,表述正确。
方法技巧 论述类文本“三位一体”阅读法
(1)勾画论点、论据。
(2)标出关键词。画出有助于理清内容、包含提示信息的词语,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避免逻
辑错误的词语,文中反复强调的词语。
(3)思考三类关系。思考概念(对象)之间的逻辑关系、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段与段之间的关
系。
3.答案 A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是文明
弹性的三个方面,三者并无必然联系。B.根据第三段内容,崛起中的城市和已发展起来的城市
面临的问题不同,制度的主要功能也就因此不同,因此推断正确。C.根据第四段“当一个城市
体被某一类型……发展潜力”,反推可得出选项结论。D.根据文章第四段,“意义弹性”一旦
减弱,肯定会影响城市的健康发展,但这种影响并不是直接的。所以D项正确。
易错警示 对作品内容的理解,难在对原文的“推断”上,需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向前再走一
步 。“推断”出现失误的主要原因:一是对原文内容理解失当,特别是对材料和材料之间的相
关性缺少理解与把握;二是对表述推断关系的“敏感词”吃不准,如“相应”“因此”“直
接”“要……,应……”等。
八、(2018北京,1—7,23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
当前,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成了全球产业界、学术界的
高频词。有研究者将人工智能定义为:对一种通过计算机实现人脑思维结果,能从环境中获取
感知并执行行动的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人工智能并不是新鲜事物。20世纪中叶,“机器思维”就已出现在这个世界上。1936年,英国
数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从模拟人类思考和证明的过程入手,提出利用机器执行逻辑代码来模
拟人类的各种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的设想。1950年,他发表了《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提出
了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标准,即“图灵测试”。“图灵测试”是指一台机器如果能在5分
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那
么就可以认为这台机器具有智能。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哲学家约翰·希尔勒教授用“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表达了对“智能”的
不同思考。一个不懂中文只会说英语的人被关在一个封闭房间里,他只有铅笔、纸张和一大
本指导手册,不时会有画着陌生符号的纸张被递进来。被测试者只能通过阅读指导手册找寻
对应指令来分析这些符号。之后,他向屋外的人交出一份同样写满符号的答卷。被测试者全
程都不知道,其实这些纸上用来记录问题和答案的符号是中文。他完全不懂中文,但他的回答
是完全正确的。上述过程中,被测试者代表计算机,他所经历的也正是计算机的工作内容,即遵
循规则,操控符号。“中文房间”实验说明看起来完全智能的计算机程序其实根本不理解自
身处理的各种信息。希尔勒认为,如果机器有“智能”,就意味着它具有理解能力。既然机器
没有理解能力,那么所谓的“让机器拥有人类智能”的说法就是无稽之谈了。
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中,不同学派的科学家对“何为智能”的理解不尽相同。符号主义学派
认为“智能”的实质就是具体问题的求解能力,他们会为所设想的智能机器规划好不同的问
题求解路径,运用形式推理和数理逻辑的方法,让计算机模仿人类思维进行决策和推理。联结
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就是非智能部件相互作用的产物,在他们眼里人类也是一种机
器,其智能来源于许多非智能但半自主的组成大脑的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他们研究大脑的结
构,让计算机去模仿人类的大脑,并且用某种数学模型去重建一个简化的神经元网络。行为主
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是机器和人类的行为相似,研究人工智能应该研究人类感知和行
动的本能,而不是高级的逻辑推理,不解决基本问题就无法实现复杂的思维模拟。因而他们让
计算机模仿人的行为,建立人工智能系统。
时至今日,研究者们对“智能”的理解仍未形成共识。但是,正是对“何为智能”这个核心问
题的不断思考和解答,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不同层面的发展。
(取材于谭营等人的文章)
1.下列对材料一第一段“人工智能”定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人工智能是对一种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B.人工智能是能感知行动的智能体。
C.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对环境的描述和构建。
D.人工智能是对计算机思维的实现。
2.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数学家图灵提出了用机器来模拟人类行为的设想。
B.“图灵测试”提出了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判断标准。
C.“中文房间”实验是为了证明计算机无法理解中文。
D.图灵和希尔勒全都认为计算机是可以拥有智能的。
3.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
A.符号主义学派认为“智能”表现为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能力。
B.联结主义学派和符号主义学派都认为应研究人类大脑的结构。
C.行为主义学派主张应把人类感知和行动的本能作为研究的内容。
D.三个学派对“智能”的理解不同,因而他们的研究思路也不同。
材料二
2018年5月,谷歌Duplex人工智能语音技术(部分)通过了“图灵测试”。这个消息进一步引发
了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思考:当机器越来越像人,我们应该怎样做?
在人工智能的开发过程中,设计者会遇到伦理问题的挑战。比如著名的“隧道问题”:一辆自
动驾驶的汽车在通过黑暗的隧道时前方突然出现一个小孩,面对撞向隧道还是撞向行人这种
进退维谷的突发情况,自动驾驶汽车会怎么做?
自动驾驶汽车依靠的是人工智能“大脑”,它会从以往案例数据库中选取一个与当前情景较
相似的案例,然后根据所选案例来实施本次决策。当遇到完全陌生的情景时,汽车仍然会进行
搜索,即在“大脑”中迅速搜索与当前场景相似度大于某个固定值的过往场景,形成与之对应
的决断。如果计算机搜索出来的场景相似度小于那个值,自动驾驶汽车将随机选择一种方式
处理。
那么,如果自动驾驶汽车伤害了人类,谁来负责呢?有的学者认为不能将人工智能体作为行为
主体对待。因为“主体”概念有一系列限定,譬如具有反思能力、主观判断能力以及情感和
价值目标设定等。人工智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智能”,它所表现出来的智能以及对人类社
会道德行为规范的掌握和遵循,是基于大数据学习的结果,和人类主观意识有本质的不同。因
此,人工智能体不可以作为社会责任的承担者。以上述自动驾驶汽车为例,究竟由人工智能开
发者负责,还是由汽车公司负责甚至任何的第三方负责,或者各方在何种情形下如何分担责任,
应当在相关人工智能的法律法规框架下通过制订商业合同进行约定。
人工智能在未来还可能产生的一个问题就是“奇点(singularity)”。所谓“奇点”就是指机
器智能有朝一日超越人类智能,那时机器将能够进行自我编程而变得更加智能,它们也将持续
设计更加先进的机器,直到将人类远远甩开。尽管研究者对“奇点”到来的时间和可能性还
有争议,但是不管“奇点”时刻能否真的到来,在技术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我们都要小心被人工
智能“异化”。在我们训练人工智能的同时,有可能也被人工智能“训练”了。我们的一举
一动、生活爱好都将被人工智能塑造,人工智能在无形中暗暗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当我们
还在为自己的自由意志而骄傲的时候,也许已不知不觉地沦为了数据的囚徒。
面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种种冲击,上世纪50年代美国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提出的机器人三
大定律,今天对我们依然有借鉴意义。这三大定律是:机器人不得伤害人,也不得见到人受伤害
而袖手旁观;机器人应服从人的一切命令,但不得违反第一定律;机器人应保护自身的安全,但
不得违反第一、第二定律。归根结底,人是智能行为的总开关。人工智能的开发者应该始终
把对社会负责的原则,放在对技术进步的渴望之上。人类完全可以做到未雨绸缪,应对人工智
能可能带来的威胁。
(取材于芮喆等人的文章)
4.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无稽之谈:没有根据的言论。稽,考证。
B.进退维谷:进退两难,很难做出选择。
C.袖手旁观:置身事外,不提供帮助。
D.未雨绸缪:比喻虽然事情不会发生也要做好准备。
5.根据材料二,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
A.自动驾驶汽车能够根据情景的相似度进行决策。
B.人工智能体的“智能”和人类的主观意识相同。
C.人们认为人工智能的“奇点”总有一天会到来。
D.在任何情况下,机器都应该服从人的一切命令。
6.根据材料二,下列现象属于被人工智能“异化”的是(3分) ( )
A.经常使用“健康手环”来检测自己的运动健康状况。
B.工作繁忙无暇做家务,购买智能产品帮助清扫房间。
C.出行全依赖手机导航,丧失了应有的路线识别能力。
D.从事某一职业过久,习惯了用行业思维来思考问题。
7.请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简要说明人类对人工智能的认识是如何不断深化的。(5分)
八、
1.答案 A 本题考查对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能从环境中获取感知并执行行动”是“智
能体”的定语,因此B、C两项错误;人工智能是“通过计算机实现人脑思维结果”,而非“对
计算机思维的实现”,因此D项也错误。
方法技巧 下定义的方法:抓住事物的特征并正确表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多采用判断单句的
形式。格式为: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
2.答案 B 本题考查对文本信息的分析推理能力。A.偷换概念,图灵“提出利用机器执行逻
辑代码来模拟人类的各种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的设想”,而非“提出了用机器来模拟人类行
为的设想”。C.“中文”只是一种符号,实验是为了说明“看起来完全智能的计算机程序其
实根本不理解自身处理的各种信息”,从而提出“如果机器有‘智能’,就意味着它具有理解
能力”。D.希尔勒用“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表达了对“智能”的不同思考,文中“所谓的
‘让机器拥有人类智能’的说法就是无稽之谈了”,表明希尔勒并不认为计算机可以拥有智
能。
3.答案 B 本题考查对文本信息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都”以偏概全,联结主义学派研究人
类大脑结构,符号主义学派不研究人类大脑结构。
解题步骤 信息理解分析“三步走”:第一步,找出关键词语,如“都”“因而”等;第二步,与
原文进行比对;第三步,避免出现以偏概全、因果倒置、偷换概念、张冠李戴等问题。
4.答案 D 本题考查对成语含义的理解能力。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
喻事先做好准备。
5.答案 A 本题考查对文本信息的分析推断能力。B.“和人类的主观意识相同”错,原文为
“它所表现出来的智能以及对人类社会道德行为规范的掌握和遵循,是基于大数据学习的结
果,和人类主观意识有本质的不同”。C.“总有一天会到来”太绝对,与原文不符。原文为
“研究者对‘奇点’到来的时间和可能性还有争议”。D.“在任何情况下”错误,原文中有
“但不得违反第一定律”。
6.答案 C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分析推理能力。“异化”指的是“我们的一举一动、生
活爱好都将被人工智能塑造,人工智能在无形中暗暗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沦
为了数据的囚徒”,据此可知C项中“丧失了应有的路线识别能力”属于“异化”。
7.答案 (要点)①早期研究的关注点是在对机器有无智能、何为智能的认识上。
②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类认识到必须应对由此带来的伦理、奇点、异化等问题的挑战。
③人类应始终把对社会负责作为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前提。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概括能力。材料一围绕机器有无“智能”、“何为智能”进
行论述,图灵提出设想,希尔勒用“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提出不同思考,不同学派对“智能”
的思考和解答都推动了对人工智能认识的深化。材料二围绕人类如何对待“人工智能”进
行思考,包括对伦理问题的思考、对“奇点”问题的思考、对“异化”的思考。阿西莫夫提
出的三大定律指出“人是智能行为的总开关”“人工智能的开发者应该始终把对社会负责
的原则,放在对技术进步的渴望之上”。
审题方法 题干关键词分析法:题干要求解答“人类对人工智能的认识是如何不断深化的”,
首先明确关键词有“认识”“如何”“深化”,然后围绕题干将文本进行准确分层,提炼每一
层的中心词语。进而归纳作答。
九、(2017课标全国Ⅰ,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
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
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
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
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
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
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
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
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
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
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
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
“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
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
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
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
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
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
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
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九、
1.答案 D A项,“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说法错误,原文
只是说“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
伦理审视”,是“气候正义”产生的背景,并未指明“气候正义”的提出者就是“非政府组
织”。B项,“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以偏概全,由第四段中“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
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
义务和成本”可知,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既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
候容量的权利”,还有“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包括限制排放的问题)。C
项,“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不合文意,由原文第三段中“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
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可知,当代人“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
务”,并无权利“为后代设定义务”。
知识归纳 命题人在论述类文本阅读错误选项的设置上,常用的6种方法如下:
(1)删。删除句子成分而改变句意。
(2)添。添加定语或状语,造成对内容的曲解。
(3)调。调换词语或句子的顺序,从而改变句意。
(4)改。改变说法,或用其他词语代替,造成似是而非。
(5)漏。只是强调了问题的某一方面,而有意漏掉其他方面。
(6)凑。将意义相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随意拼接在一起而造成错误。
2.答案 C “立足未来”说法错误,第三段在阐述代际公平时说“我们这一代……我们作为
……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可见作者的立足点是当代。
3.答案 B “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的推断不符合文意,原文说“气候变化公约或
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并不能说落实目标就能保证后代需求。
易错警示 注意绝对化的说法,说法绝对,往往错误;还要注意推断,结合文章内容,看是否符合
作者的观点态度。
十、(2017课标全国Ⅱ,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
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
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
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了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
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
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
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
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
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
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
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
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
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
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
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
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于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
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
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代
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
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
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
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
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
D.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
B.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程。
C.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证。
D.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论证了崛起带来的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如果不是下西洋使青花瓷作为商品大量生产和外销,青花瓷可能就不会崛起。
B.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
C.青花瓷外销掀起世界性的中国风,可见青花瓷对明代的世界影响起了重要作用。
D.青花瓷在明代引领了世界时尚,由此带来的启示是,应注重社会的多元和开放。
十、
1.答案 A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曲解文意。据第二段可知,此时青花瓷
上的中国画元素与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而选项却说“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
C.扩大范围。据第三段第4句可知,“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选项却扩大为“明代社会
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D.强加因果。据尾段尾句可知,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是当时社
会转型的例证,选项“从而”一词,却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误认为是推动当时社会转型
的原因。
2.答案 A 第一段在对元明两代瓷器进行对比论证后,得出了“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
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的论点。
3.答案 B “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在文中没有体现。这实际上是一个简
缩版的三段论,大前提为“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小前提是“明代成化年间青花
瓷兴盛”,结论是“所以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在这个三段论中,“时尚兴盛”与“青花瓷
兴盛”非同一概念,即“青花瓷兴盛”并非“时尚兴盛”,所以推断不出“青花瓷兴盛的成化
年间社会变化很快”这一结论。
十一、(2017课标全国Ⅲ,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
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
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
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
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
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
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
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
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
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
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
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
“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
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
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
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
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
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
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
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
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C.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
D.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
C.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
D.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
B.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C.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D.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
十一、
1.答案 C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就不会留下‘乡痛’”,说法过于绝
对,原文中不存在这种必然关系。B.“必须完好保存下来”曲解文意,原文第二段中说“至于
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另一方面可以……,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并
不全是“完好保存”。D.文末说,为使乡村记忆充满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
套”“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而不是使乡村记忆“成为相关产业
的配套设施”。
2.答案 C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
准”错误。对于“保留哪些乡村记忆”,文中并没有举例说明“甄选的标准”,只是在第三段
阐释了“呵护乡村记忆”的原则:“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
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3.答案 B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作品内容的能力。原文末段说“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
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而游子在故
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是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的结果,故不能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
记忆”。
方法技巧 培养阅读论述类文本的全局意识
对于论述类文本,唯一有效的方法是一一对应——原文与选项的对应,可有时相对应的类似句
子在文中多次出现,如何快速找到答题区间呢?这需要有意识地培养阅读论述类文本的全局意
识,即梳理层次。梳理层次的方法有:
(1)看首句,明文意。文段首句或总起全段,或承上启下。如本文第三段首句“仅仅留住乡村记
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留住”承上,“呵护”启下,这一句为过
渡句,这样第二、三段的内容就明确了。第四段首句也是过渡句,“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承
第二、三段,“活化乡村记忆”启下。这样文章层次就非常清晰了。
(2)看举例,明范畴。文中阐释观点时,往往列举一些现象,举出一些做法,要认真筛选,确定它们
所属的范围。如文中举例说明什么是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列举一些做法说明如
何呵护乡村记忆等。注意以此可以辨析试题选项中张冠李戴的错误。
十二、(2017浙江,7—9,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社会传播过程要求至少有两个人。他们结成信息分享关系,共享一套信息符号。结成传播关
系的目的是寻求信息、劝说、传授、娱乐或其他。目的不同,参与者的角色也不同。比如,追
求娱乐的人愿意“悬置怀疑”;预料对方会劝说的人将加强防范。然而,无论扮演什么角色,参
与者总是要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编制信息代码,将他编制的符号发
送给对方。我们将这样的传播行为称为A类传播行为。白纸黑字的符号可以长期保存,手势
或面部表情或讲出来的话则稍纵即逝。无论时间长短,在传播过程的某个时刻,这些符号都独
立存在,脱离了参与传播的双方。
接受讯息的参与者,将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决定是否接受对方发出
的符号。如果接受,他就按照他自己的认知地图对这些符号进行加工。我们将这种行动称为
B类传播行为。第二个参与者也可能要进行编码,这些编码多半是非正式的、无意的,可能是
面部表情,也可能是其他信号,表示有没有兴趣、是否相信、是否理解等的信号;第一个参与者
对第二个参与者的信号进行解码,将其当作反馈。如果情况需要,第二个参与者还可能进行正
式的编码,发出这些符号,转而进行A类传播行为;反过来,第二个参与者的A类传播行为又可能
引起第一个参与者的B类传播行为,如此等等,循环往复。
换言之,任何讯息都不能直接引起一望而知的外显行为。如上所述,讯息不像电流,电能沿电线
流动,抵达灯泡,灯泡随即发亮。诚然,有些反应嵌入本能,近乎自动;例如,一听见汽车喇叭声,一
听见“失火了”的呼喊,我们很快就做出反应。然而,即使这些快速反应也要经过一些中间步
骤。首先我们要听到那样的声音,然后我们要对它进行解释:“他是在对我鸣喇叭吗?”“哪
里着火啦?”外在符号影响行为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改变形势在他心中的印象。外来符号到
达时,如果接受者决定利用其中的讯息,他首先要加工这一讯息,加工的根据是他储存的形象;
一般地说,产生的结果可能有几种:证实既存的构想,稍许修正原有的界定,或澄清原来不清楚
的地方。就像改变信仰一样,彻底改变原有观念的情况是极为罕见的。然而,改变信仰的现象
的确时有发生;同样,感觉突变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比如,听说自己的房子着火时,脑海里对情
况的感觉就会突变,迅速的反应就是必然的结果了。
1.下列对文中A类传播行为和B类传播行为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A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编制信息代码并发送符号,B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决定是否接受并加
工对方发出的符号。
B.A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编制符号,B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根据自己
的认知、调动各种技能接受符号。
C.A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和资源编制符号,B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决定是
否接受并加工对方发出的符号。
D.A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编制信息代码并发送符号,B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根据自己的认知、
调动各种资源接受符号。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传播过程中的双方结成信息分享关系,第一个参与者是讯息的传播者,第二个参与者是讯息
的接受者;两者角色可以转换。
B.劝说参与者和娱乐参与者,由于传播行为目的不同,扮演的角色也不同,接受劝说者会加强防
范,追求娱乐者会“悬置怀疑”。
C.如果需要,传播过程可以循环往复,B类传播行为者可以转为A类传播行为者,A类传播行为者
可以成为B类传播行为者。
D.接受者接受一些讯息,如汽车喇叭声、“失火了”的呼喊声,感觉会发生突变,不需要加工讯
息,反应嵌入本能,近乎自动。
3.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4分)
十二、
1.答案 A 仔细阅读第一段,可发现A类传播行为的要素是“参与者”“编制信息代码”
“发送给对方”。这里,“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是“编制信息代
码”所遵从的原则和使用的手段。这个主次要分清。根据第二段可知,B类传播行为的要素
是“接受讯息的参与者”“决定是否接受”“如果接受……进行加工”,要注意“是否”二
字,说明接受者不是完全被动的,一是有决定“是否”接受的主动权,二是有“加工”权。据此
分析各选项,A项关注了全部主要因素;B项忽略了“发送”的要素,且没有“是否”这一信息;
C项漏掉了“发送”这个重要信息;D项漏掉了“是否”这一重要信息。
易误警示 阅读粗心或方法把握不到位,理不清阅读材料信息间的关系,抓不准信息主次,是
造成选项判断不明的主要原因。如前所述,传播参与者,不论其是信息发送者,还是信息接收
者,作为主体的主体性不容忽视,表现在行为的目的性和行为的自主性(是否)方面。并且要分
清目的、方法手段和主要工作间的关系,不可抓了次要信息而漏了主要信息。
2.答案 D A.根据第一段1、2句可知“传播过程中的双方结成信息分享关系”正确,从第一
段5、6句和第二段1句可知“第一个参与者是讯息的传播者,第二个参与者是讯息的接受者”
正确,从第二段4、5句可知“两者角色可以转换”正确。B项符合第一段3、4、5句的信息。
C项符合第二段4、5句信息。D项对第三段的相关信息有误解。第三段明确说“接受者”
“一听见汽车喇叭声”等,“很快就做出反应”,但“即使这些快速反应也要经过一些中间步
骤”,并非“不需要加工讯息”。
3.答案 ①社会传播行为类型(A类传播行为与B类传播行为)。②社会传播过程特点(传播至
少两人,角色可以转换,循环往复)。
解析 对于社科类说明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需要明确其所说明的对象和所说明的原理。
从选文的三段内容来看,第一段先总写社会传播行为,分出双方,侧重解释A类传播行为;第二段
侧重解释B类传播行为,说明两类传播行为可以转化,循环往复;第三段讲社会传播行为的过程
特点。对这些内容进行概括,便可以得出结论:本文主要解说了社会传播行为的类型和传播过
程特点。
疑难突破 解答本题,第一难在寻找内容要点。考生容易把第一点概括为“什么是社会传播
行为”,但细读原文,会发现,文中没有下定义一类的句子,而多是解说句,并且区分两类的语言
特别明显,还指出了两者的转化特性。答题时,提炼出“类型”这个概念。第三段以分析例子
为主,难以找到关键词,但纵观内容,发现其讲的是社会传播的过程是怎么回事,可以概括出
“特点”一词,即传播过程特点。第二难在写多少话为合适。这道题赋分4分,按一般设题常
规,应该答出两点,且宜稍微解说一下。
十三、(2017山东,6—8,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谈审美移情
所谓移情,通俗地说,就是指人面对天地万物时,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万物身上去,
似乎觉得它们也有同样的情感。当自己心花怒放时,似乎天地万物都在欢笑;苦闷悲哀时,似乎
春花秋月也在悲愁。当然,天地万物不会欢笑,春花秋月也不会悲愁,是人把自己的悲欢移置到
了它们身上。描绘此种移情现象的第一人是庄子。《庄子·秋水》篇中,庄子看见鱼儿“出游
从容”,于是把自己在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
庄子所述,是典型的审美移情现象。
然而,对移情现象作出真正的理论概括是晚近的事。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
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他们认为,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审美观照,是情感的自发的外射作用。
也就是说,审美观照不是主体面对客体时的感受活动,而是外射活动,即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我
们的眼睛所感知到的人物和事物中去。在费舍尔父子那里,移情观念已大体上确定了,但通过
形而上的论证把移情说提高到科学形态的则是德国美学家立普斯。因为移情说的影响巨大,
以至于有人把立普斯誉为美学界的达尔文。
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
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在审美享受的瞬间,是
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且在对
象中玩味自我本身。
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赠。移情和感受不同。在
感受活动中,主体面对客体,主客体是分离的,界限是清楚的。但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客体,
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没到对象中
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
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也就是说,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
物我互赠、物我回还。清代大画家石涛在描述自己创作的心理状态时所说的“山川脱胎于
予,予脱胎于山川”“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就是审美移情中的物我互赠、物我回还的情境。
审美移情发生的原因是同情感与类似联想。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
动,移情源自人的“内模仿”。但立普斯的观点更可信。他认为,审美移情起源于人的类似联
想。人都有一种自然倾向或愿望,要把类似的东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所以总是按照切
身经验的类比,去看待身外发生的事件。这就是说,审美的人都具有同情心,以自己体验到的某
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这种同情,不但及于他人,也及于其他生物及
无生物。
审美移情的功能是人的情感的自由解放。尽管移情不一定伴随美感,但美感则必定伴随移
情。因为审美移情能给人以充分的自由。人的不自由常常来自人自身。自身是有限的,它是
自由的牢笼。可是在审美移情的瞬间,自身的牢笼被打破了,“自我”可以与天地万物相往来,
获得了自由伸张的机会。“自我”与天地万物的界限消失了,人的情感也就从有限扩大到了
无限。
(节选自童庆炳《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有删改)
1.下列关于移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庄子·秋水》中,庄子把自己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
快乐的。这实际上是庄子对自己感情的对象化享受。
B.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但是,立普斯对移情的阐
释才使得移情说具有了科学形态,他也因之深受赞誉。
C.在审美移情说看来,人的审美体验是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欣赏中,触生出千种情绪、万般感
受,从而体验到审美对象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价值。
D.移情与感受不同。在感受活动中,主客二分,主体在客体面前保持自我,物我两立;而在移情
时,主体与客体的界限被打破,主体客体相融合。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虽然对移情现象作出理论概括的主要是西方的美学家,不过《庄子·秋水》中对“鱼之乐”
的记载表明我国的哲学家早已经描绘了这种现象。
B.关于审美移情的起因,曾经出现过不同的观点。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
理活动,移情源自人的“内模仿”,这种观点不可信。
C.审美的人以自己体验到的某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这与人要把类
似的东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的自然倾向是一致的。
D.审美移情能让人的情感自由解放。美感必定伴随着移情,因为审美移情能帮人打破自身的
有限性,让自我的心灵丰富化,给人带来充分的自由。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诗
句,都体现了审美移情,是诗人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移置到景或物身上的结果。
B.郑板桥《竹石》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
风。”从审美移情看,诗人审美欣赏的对象不是竹石,而是移入竹石形象中的自我情感。
C.北宋画家文与可画竹时,“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身与竹化”所强调的是竹已化为
画家的精神,获得了人的生命存在。这是移情中出现的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的境界。
D.在“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中,南宋词人辛弃疾以移情的方式把自己的深
情移入青山,青山因此就妩媚起来。此时主体的情感是移置在青山中,只属于青山的。
十三、
1.答案 C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从而体验到审美对象所具有的独特的审
美价值”错误,原文为“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是人
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且在对象
中玩味自我本身”,即人们体验到的是审美主体自己的情感。
2.答案 B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这种观点不可信”说法错误,属曲解文意。从
原文“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自人的‘内模仿’。但立普
斯的观点更可信”可知,谷鲁斯等人的观点是可信的。
方法技巧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方法
首先要认真阅读文本,然后阅读题干和各选项,再根据各选项的表述在文本中找出相对应部分,
将各选项的表述同文本仔细比较,发现异同,判断正误。解答此类试题的一般思路:整体感知,
检索原文—筛选信息,比对选项—比较验证,做出判断。根据选项内容回到原文中找到信息来
源区域(即检索原文)一般不难,关键在于与选项进行比对并做出判断,这一步就是要求考生判
断选项中的说法与原文表述是否一致。
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常常设置以下命题陷阱:
(1)以偏概全。指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程度轻重的词语。这类干扰主要指以
部分代整体、以个别代一般、以特殊代普遍。
(2)因果混乱。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就是把“因”错断成“果”,“果”错断成“因”,
颠倒了两者的关系;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有因果关系。
(3)主次颠倒。事物的发展变化就矛盾而言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就原因而言有主要原因和
次要原因,就表现而言有主要表现和次要表现。命题者设置陷阱时,有时会将这些“主要”的
方面和“次要”的方面倒置。
(4)混淆是非(肯定或否定颠倒)。混淆是非是指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性质上进行干扰,
有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否定了的事物加以肯定。选项中往往会出
现含有肯定或否定的关键词,如“没”“没有”“无”“无非”等。
(5)无中生有。指选项中所说的内容在原文中未涉及,也不能从原文中推断出来。
(6)混淆条件或关系。有两种情况:一是混淆充分、必要条件;二是混淆兼备和选择关系。必要
条件常用关联词为“只有……,才……”,充分条件常用关联词为“只要……,就……”,兼备
关系常用关联词为“……和……”,选择关系常用关联词为“……或……”。
(7)偷换概念或张冠李戴。命题者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通过漏字、添字、改字、换序等
方式扩大、缩小或转移概念,或故意弄错对象。
(8)曲解文意。
3.答案 D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此时主体的情感是移置在青山中,只属于青山
的”错,由原文“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物我互赠、物我回还”可知,主
客体融为一体,既使无情的“青山”有情化,又使“我”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
十四、(2016课标全国Ⅰ,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
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
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
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
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
年,从诗三百篇做起”。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
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
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
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这一
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
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
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
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
发生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
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
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
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这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具有催
生作用。1928年秋,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其最初的目的乃是继续
寻找甲骨。而第二次发掘时,已从主要寻找甲骨变成了对整个遗址所有遗存的科学发掘。
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
慎的《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别是对
金文的研究,已不断地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到了清代,对金石学的研
究进一步深入,使《说文》的权威性受到了较大的冲击。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的早期形
式,其构成离小篆甚远,多有象形、会意文字,令当时学者眼界大开。《说文》以小篆为本解释
字源的理论难以维持,从此中国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摘编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殷墟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公贵族占卜吉凶时写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它的发现对中国
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之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了解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一个商王
朝,然而这些文献却并非成于商代。
C.由于缺少成于商代的文字史料,因此从稳妥的角度出发,胡适认为古史研究大致可从西周时
代开始进行。
D.1917年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
内容的真实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一些历史学家对《世本》的可靠性将信将疑,认为其中
记载的一些内容恐怕是虚构的。
B.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因而它受到古史辨派的
无情批判。
C.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让中国历史学研究者认识到,在考证古史时不仅要注重历史文献
的记载,也要重视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D.许慎的《说文解字》没有利用汉字的早期形式,而主要依据小篆来研究古文字,这使它在解
释字源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尚书·盘庚》明显是后人改造过的文章,由此看来,尽管其中保留了许多商人语言,但是仅
凭此篇仍不足以证实商王朝的存在。
B.若想证实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的客观存在,还要依靠地下
出土的新材料。
C.第二次殷墟发掘的目的发生了改变,是因为历史语言研究所认识到,除了甲骨之外,遗址的其
他遗存也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历史的材料。
D.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从此中国的文字学就进入
了一个新的时期。
十四、
1.答案 D “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错。原文:“证明《史记·殷本
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
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2.答案 B 扩大范围,原文为“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而选项表述为“旧史学”。
3.答案 D “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不合文意,
由原文最后一段可知,汉代以后,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主要凭依小篆;北宋以来,凭依金
文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了补充。
十五、(2016课标全国Ⅱ,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
谈。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
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
要素。在传媒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
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
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堂吉诃德》中的故
事是堂吉诃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为游历见闻的连缀。
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
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
作者亲历亲闻。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
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
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要历尽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事带回伦敦;一个匠
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和趣事,当他晚年坐在火炉边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
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身的趣味性和可
流传性。与传统讲故事的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
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其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是故事不同程度的减
损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小说家
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
心挪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19
世纪末期以来,小说家对小说故事性的破坏日趋强烈。这时,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成
色”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契诃夫曾经把那些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称为“耍弄
蹩脚花招的人”,但这种花招的大量出现也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他们要摆脱陈旧的故事模
式,摆脱虚假的因果关系和矫揉造作的戏剧冲突,甚至摆脱故事本身。现代小说家认为,传统的
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初的存在价值,那些千百年来一直在给小说
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之一。
(摘编自格非《塞壬的歌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讲故事的人不一定是小说家,小说家在讲故事的时候,不像传统的故事讲述者那么依赖亲身
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事。
B.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的本质差异在于,前者是故事的口耳相传,后者则是由作家创作加工后
的游历见闻。
C.17世纪的欧洲流浪汉小说和部分中国古典小说,或在叙述形式方面,或在素材来源方面,都受
到了传统故事的影响。
D.当小说家越来越依靠想象力虚构故事的时候,小说和传统故事在内容来源方面的差异使它
们之间的关联不再像过去那么紧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水手在伦敦讲东印度群岛的所见所闻,匠人在火炉边讲自己的人生经历,他们讲的故事各有
特点,但同属于传统故事模式。
B.传统的故事讲述者大多会讲述那些为听众喜闻乐见的事,小说家则会根据自己的写作意图
审慎构思,创作新的故事。
C.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人们
更注意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
D.现代小说家不喜欢传统故事模式,视它为绊脚石,是因为他们觉得这种故事模式显得僵化古
板,已经不能促进小说艺术的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传统的故事讲述人如果把自己的故事记录下来,进行加工整理,就能形成一种和早期小说接
近的文字,有些讲述人也会成为小说家。
B.现代小说家尝试用新的方式讲故事,会削弱小说的故事性,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小说
的个人表达功能却会因此得到强化。
C.契诃夫不大认可“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对他们的做法评价不高,由此可知当时这股写
作潮流与他的创作理念相悖。
D.现代小说的发展加剧了故事在小说中的衰变,与此同时,随着现代传媒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故
事讲述方式也可能消亡。
十五、
1.答案 B 原文第二段中说“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
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意思是早期小说和故事只是流传形式略有差异,本质并
无太大区别。选项错把形式差异说成本质差异,与原文不符。另外,“后者则是由作家创作加
工后的游历见闻”错,原文第一段的表述为“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
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选项把“通常”去掉了,属于混淆范围。
2.答案 C 由文章第四段“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成色’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
方式”可知,现代小说重视的是一个故事如何来讲,而非“不太注重”。此外“故事情节已不
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与“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之间也不存在因
果关系。
3.答案 B 根据文章第四段内容可知“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有误,应是“这将降低
小说对故事的依赖”。
十六、(2016课标全国Ⅲ,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文学中有历史。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
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
还在不断扩大。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
人几乎是一个常识。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
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
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
黄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
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
曾是死结。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亦疑之,其于怀疑
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这些古史材料就包
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此后该
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
看成史书了。
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虽然
《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
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
类。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
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分在,
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分而治之者,以为《山海经》中的《五藏山经》是比较雅正的部分,谭
其骧就写了《的地域范围》一文,分析《山经》写作时的地理知识水平。将历史
成分发掘出来的,自然以王国维用《山海经》来印证甲骨文中殷商先王亥为最明显的例子。
上面说的是介于文学与史学之间的文献,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但发
掘史料是一回事,把整个作品当成真史就很可虑了。《红楼梦》反映了清代前期的历史现实
没有错,可是如果过分坐实到具体历史人物身上,就未免失之穿凿了。戏说之类当然是文学,但
读者观众往往误以为是历史。如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张诚、徐日昇当时担任与俄国谈
判的翻译,工作是以拉丁语作为中介的,而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他们说的却是俄语,观众看到
这个情节时被误导也就难以避免了。
(摘编自周振鹤《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在当今历史学界,历史学家的研究领域不断地扩展,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有可能成为他们
研究历史的资料。
B.古代的史学家选取史料的范围比较狭窄,他们并未广泛采用“以诗证史”或将小说用于社
会历史研究之类的方法。
C.王国维在《古史新证》中认为,有些历史学家如果能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怀疑
尧、舜、禹等人物的真实性。
D.历代学者对《山海经》有不同认知,《隋书·经籍志》把它列入史部,视为史书,王国维则把
它作为古史材料看待。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很多人认为《山海经》的记载荒唐夸张,与真实的历史差别较大,司马迁也持这种观点,因此
《史记》并不采用《山海经》。
B.《四库全书》的编者认为,《山海经》所记的神话传说并无真实可言,不宜归入史部,而应列
入子部小说家类。
C.谭其骧和王国维利用《山海经》研究历史的方法不同,前者是将神话和历史分而治之,后者
则从神话中发掘史料。
D.电视剧《康熙王朝》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了虚构,其中部分情节与历史事实有出入,
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即使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也会产生新的传说,这些传说将来会不会成为研究这个时
代的史料也未可知。
B.“五四”之前,很多涉及历史的神话传说之所以没有成为广泛使用的史料,是因为这些作品
在史学和文学归类问题上存在争议。
C.在历史研究中,当代学者会把文学作品作为史料看待,在他们看来,《三国演义》和《水浒
传》的艺术手法差异并不重要。
D.文学作品能否成为史料,取决于历史学家的眼光,而历史学家对文学与史学关系的认识在一
定程度上受制于当时的学术背景。
十六、
1.答案 C “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缺少证据,说法绝对。
2.答案 D 曲解文意。据尾段可知,原文的观点是“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
料”,而选项却说“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因此D项错误。
3.答案 B 与文意不符。据首段可知,“五四”之前,很多涉及历史的神话传说之所以没有
成为广泛使用的史料,是因为“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
史料”,而非选项中的“这些作品在史学和文学归类问题上存在争议”。
十七、(2016山东,6—8,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唐人古体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
诗)相对的一种诗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
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
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新变。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
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
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一
般说来,较之汉魏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
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
物,铺排场景,生发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
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另外,在音节
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
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
诗的“变体”,并不算错。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
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诗选序》),那就太过分了。清王士禛《古诗
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子昂、张九龄、李
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变,可以略睹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
示出同一偏见。倒是明末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
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我们看五七言的
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
种安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说话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类似于
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或者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杜甫《石壕吏》)这样的句子,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任何拖腔。但如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杜甫《哀江头》),以
至于“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杜甫《洗兵
马》),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抑扬抗
坠,铿锵成韵。我国古代传统上有诵诗与歌诗的区分,西洋歌剧音乐亦有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歧
异,五言和七言在调式上的分别大抵类此。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
言诗在东汉中叶以后即日渐脱离音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时期停留在乐府歌行体的
范围内,直到唐代还常以七言短章合乐歌唱的缘故。
(节选自陈伯海《唐诗学引论》,有删改)
1.关于古体诗,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古体诗产生于唐代以前,在唐出现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生命力更强的近体诗后,逐渐走向
衰微。
B.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
的特点。
C.古体诗在形式上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唐人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更似绝句
律诗。
D.五七言古体至唐而新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唐人古体虽名为“古体”,其实已与以往古
风不同。
2.下列关于“汉魏古诗”和“唐人古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汉魏古诗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在作品表现范围上,不像唐人所作古诗那样开阔。
B.就含蓄淳厚的作风而言,汉魏古诗略胜一筹;就表情达意的功能而论,唐人古诗则更具优势。
C.唐人古诗有的在今体诗的影响下表现为声律和谐与对仗工整,有的继承汉魏古诗有意“反
律化”。
D.两者各具特色,由汉魏古诗到唐人古诗,是变化,是拓展;一味地贬抑唐人古诗,失之偏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清王士禛对唐人五言古诗只认可五家,足见其偏见;明许学夷明察唐人五古特色,其观点可谓
通达。
B.本文第三段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明确了唐人古体中的五言和七言在节奏感和韵调感方
面的不同。
C.本文引用的语句分诗论和诗句两类,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
容的异同。
D.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抒情悲慨,读来抑扬抗坠,铿
锵成韵。
十七、
1.答案 D A.无中生有。对应区域在第二段“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文中并
没有说近体诗具有“生命力”,选项中“逐渐走向衰微”更是无从谈起。B.强加因果。“古
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与“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之间不是因果关系,而是并列
关系。C.说法绝对。“唐人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更似绝句律诗”错,因为后文有“唐代诗
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
2.答案 C 无中生有。第二段中只是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并没有说“继承汉
魏古诗有意‘反律化’”。
3.答案 C 以偏概全。不仅帮助读者把握古体诗,也帮助读者把握近体诗。
C组 教师专用题组
一、(2014天津,6—8,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
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
一种知识。他把前者称为显性知识,而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也称为未明言知识。所谓显性知
识,即能够用各种明言符号加以表述的知识。隐性知识是指那种我们知道但难以言传的知
识。波兰尼认为,我们知道的要比我们所能言传的多,表明了隐性知识的存在。
波兰尼提醒我们不要把隐性知识理解为神秘经验,隐性知识只是难以用语言来充分地表述,而
不是说对这类知识绝对地不能言说。波兰尼绝不只限于承认隐性知识的存在,他更主张隐性
知识相对于显性知识具有理论上的优先性。在波兰尼看来,隐性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即
领会经验、重组经验的能力。
波兰尼的隐性知识是存在于个体中的、私人的、有特殊背景的知识,隐性知识以个体内在携
带的“意会模型”为中心,这些意会模型是概念、形象、信仰、观点、价值体系以及帮助人
们定义自己的世界的指导原则。隐性知识也包含一些技术因素,包括具体的技能和专门技术
以及来源于实践的经验。
野中郁次郎也认为有两种不同的知识,即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
识,有其自身的特殊含义,因此很难规范化,也不易传递给他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只能意会
不可言传”。隐性知识是一种主观的、基于长期经验积累的知识,不能用几个词、几句话、
几组数据或公式来表达,内容有十分特殊的含义。隐性知识包括信仰、隐喻、直觉、思维模
式和所谓的“诀窍”(如手工匠掌握的特殊技艺)。
隐性知识的概念最早是由波兰尼提出的,野中郁次郎借用了这一概念,但与波兰尼有所不同。
野中郁次郎使用隐性知识一词代表的是难于表达的特殊知识,而波兰尼所指的隐性知识是指
以理解一切行动为背景的知识,也即一切知识根植于隐性知识。关于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
关系,野中郁次郎与波兰尼的观点也有差异。有学者说,在野中郁次郎看来,二者的关系是“一
个连续体的两端”,而在波兰尼看来,则是“同一硬币的两面”。
1.下列对波兰尼关于隐性知识的表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隐性知识是指那些难以用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表述的知识,例如我们在做某事的行
动中所拥有的知识。
B.隐性知识并不是什么神秘经验,但要想充分地言说它,也是很不容易的。
C.隐性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掌握它的目的在于领会与重组经验。
D.隐性知识包含个体内在携带的概念、形象、价值体系等,以及帮助个体定义自己的世界的
指导原则。
2.下列对野中郁次郎关于隐性知识的表述,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野中郁次郎借用了波兰尼的隐性知识概念,但没有形成他自己独立的学说。
B.隐性知识的内容具有十分特殊的含义,在极少数情况下可以用几个词、几句话、几组数据
或公式来表达。
C.隐性知识主要是长期积累的主观知识,因而“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D.个人的信仰、特殊的技艺和隐喻、直觉及思维模式,都属于隐性知识的范畴。
3.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波兰尼认为隐性知识相对于显性知识具有理论上的优先性,显性知识根植于隐性知识。
B.波兰尼强调隐性知识是以理解一切行动为背景的知识,而野中郁次郎则强调隐性知识高度
个人化和难于表达的一面。
C.波兰尼和野中郁次郎都认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D.依据本文内容提取三个关键词,应为“波兰尼”“野中郁次郎”“隐性知识”。
一、
1.答案 C 第二段最后一句“即领会经验、重组经验的能力”是对“隐性知识本质上是一
种理解力”的解释说明,并没有强调掌握隐性知识的目的。
2.答案 D A.“但没有形成他自己独立的学说”错误。B.“在极少数情况下”错误。第四
段第三句有明确表述,“不能用几个词、几句话、几组数据或公式来表达”。C.强加因果。
隐性知识与“只能意会不可言传”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参照第四段第二、三句。
3.答案 C “波兰尼和野中郁次郎都认为”错误。第二段第一句“而不是说对这类知识绝
对地不能言说”及最后一段最后一句“同一硬币的两面”表明波兰尼认为是可以转化的。
而学者概括野中郁次郎的观点“一个连续体的两端”,表明只有波兰尼认为隐性知识和显性
知识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二、(2013天津,6—8,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微博粉丝”的兴起与媒体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受“粉丝”自身心理因素的驱动。
美国社会学家卡茨认为:人们接触和使用传媒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社会、心理需要。
“微博粉丝”的出现也是源于这个群体的特定需求。“微博粉丝”对于名人的关注很大程
度上与传统“粉丝”相类似,是为了追逐体育明星、影视明星和媒体人物等偶像。偶像的身
上体现了大众的梦想,并且为大众建构了生活的幻象。“粉丝”通过微博通信进行信息沟通,
不再单纯通过大众传媒来获取名人信息,而是通过类似直接的接触途径为自身带来直接的媒
介体验,甚至于对自己产生认同。所以,“粉丝”关注微博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满足情感的自
我需求,并在名人偶像的形象中找到自我认同。
劳伦斯·克罗斯伯格曾撰文指出:“‘粉丝’对于某些实践与文本的投入使得他们能够对自己
的情感生活获得某种程度的支配权,这又进一步使他们对新的意义形式、快感及身份进行情
感投入以应对新的痛苦、悲观主义、挫败感、异化恐惧及厌倦。”换句话说,“粉丝”对偶
像“评论”,为其争取人气,照亮星途,既能获得一种投射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满足,也是另一
种形式的自我实现。
关注机构官方微博和权威人士微博的“非忠实粉丝”虽然不像其他“粉丝”那样狂热,但也
是为了满足自身对信息的需求而成为“粉丝”的。我国几个门户网站微博开通以来,吸引了
很多官方机构的入驻,这些微博上的信息无疑为关注它们的“粉丝”提供了更为便捷的信息
获取渠道,同时也为“粉丝”节省了购买此类信息的人力和财力。而一些具有休闲娱乐特色
的微博也为大众“粉丝”提供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传统的“粉丝”群体和社团要获得有关“粉丝”客体的信息,通常需由第三方提供,例如借助
电视娱乐节目、广播和报纸的娱乐板块,或者是“粉丝”团能够接触到的明星的领导层提供
的消息。微博的产生无疑舍弃了第三方这一环节,“粉丝”只需通过关注名人微博,就可以即
时接收明星发布的所有消息,甚至可以在明星微博下进行“评论”,这就给“粉丝”创造出一
种与名人直接互动交流的错觉。“粉丝”在这种错觉之下认为自己与名人多了一层社会关
系,是熟悉的双方的彼此关注。
1.下列对“微博粉丝”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微博粉丝”精通现代媒体技术,热衷于使用微博、关注微博,以此降低获取信息的成本。
B.“微博粉丝”希望通过使用微博为自己获取名声和影响力,同时为大众建构生活的幻象。
C.“微博粉丝”通过关注明星偶像的微博,接收信息或发表评论,可以得到貌似直接交流的其
实是建立在心理错觉之上的快感体验。
D.“微博粉丝”为应对自己遇到的痛苦、挫败、恐惧等,而把精力投入到微博上,为大众“粉
丝”提供谈资。
2.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使用微博以满足自己的社会、心理需求是“微博粉丝”存在与发展的主要原因。
B.“微博粉丝”和传统“粉丝”都能获得一种投射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满足,在追星的过程
中实现自我认同。
C.关注机构官方微博和权威人士微博的“非忠实粉丝”对“粉丝”客体的态度,通常比专门
追星的“微博粉丝”要冷静务实。
D.根据劳伦斯·克罗斯伯格的观点,“粉丝”对偶像的关注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调控自我情感
的作用。
3.根据本文内容,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3分) ( )
A.微博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信息传播与接受方式,它对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会产生
一定影响。
B.与传统“粉丝”相比,“微博粉丝”为明星造势的手段和途径更为多样,他们的力量与作用
也会日益受到明星的重视。
C.目前我国许多官方机构入驻著名门户网站,开通微博,表明官方已注意利用微博来扩大自身
影响,促进社会信息及时发布。
D.“微博粉丝”到某明星的音乐新专辑发布会现场与明星面对面互动交流,有别于传统“粉
丝”与偶像的交流方式。
二、
1.答案 C A.“以此降低获取信息的成本”强加因果。B.前半句为无中生有,后半句说的是
偶像的作用。D.“为大众‘粉丝’提供谈资”是一些具有休闲娱乐特色的微博的行为。
2.答案 B 和原文“‘粉丝’对偶像‘评论’,为其争取人气,照亮星途,既能获得一种投射
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满足,也是另一种形式的自我实现”相比较即可确定B不正确。
3.答案 D “到某明星的音乐新专辑发布会现场与明星面对面互动交流”属于传统“粉
丝”与偶像的交流方式,而非“有别”。
三、(2012天津,6—8,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自然、社会和人的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
和,其实质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
生态文明不仅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哲学问题。生态哲学将生
态理念引向社会生活,将自在的哲学本质转换为自为的生态智慧。西方深层生态学的代表人
物奈斯说:“今天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极其扩展的生态思想,我称之为生态智慧。”生态智慧重
建的不仅是自然生态平衡,更重要的是要重建人的精神生态和整个文明生态的平衡。现代人
类面临的生态危机不仅包括外部自然生态的危机,而且也包括社会内部的自然生态的危机,前
者导致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后者导致人类社会系统的破坏。生态哲学是走向生态文明的理
论准备,是人与自然关系反思后的生态觉悟,以及作为这种觉悟的生态智慧和理念在社会生活
领域的扩展和推进。
生态文明既反映人类对自然生态的认识和改造,又反映人类将认识和改造自然生态所获得的
积极成果应用于社会实践所取得的一系列积极成果,包括: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的重建、人与
人的协调关系的构建、人类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的创建。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建是要建立自
然生态,即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发展同自然的矛盾,这是人类社会关系协调的基础;人与人的协调
关系的构建则是要建立社会生态,是使各种社会矛盾的合理解决获得和谐有序的状态,这是自
然生态重建的根本保障;人类各种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的创建目的是建立多元互补的文化生
态,为社会生态的构建营造和谐有序的文明环境,为自然生态的重建奠定健康稳定的社会基础。
1.下列关于“生态文明”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建设和谐社会所应遵循的自然、社会与人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
B.生态文明就是自然、社会与人的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和持续繁荣。
C.生态文明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发展同自然的矛盾,其目的是协调人类社会关系。
D.生态文明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它也是一个哲学问题。
2.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要实现生态文明,人类必须重建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构建人与人的协调关系,创建人类文明
构成的协调关系。
B.构建生态文明必须把生态理念引向人的社会生活。
C.生态觉悟在反思人与社会关系后产生,它在自然领域的扩展和推进构成生态哲学。
D.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是由现代人类所面临的外部自然生态危机造成的。
3.根据本文内容,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3分) ( )
A.西方学者奈斯之所以说“今天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极其扩展的生态思想”,是因为西方传统
生态理念陷入困境,需要引进东方智慧。
B.人类要走向生态文明,必须从理论上认真研究生态哲学。
C.生态文明不只是一个理论和认识问题,还是一个实践问题。
D.人类各种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的创建与社会生态的构建及自然生态的重建都有着非常密
切的关系。
三、
1.答案 B A项,“生态文明是……客观规律”概括不当,文章第一句就指出是“物质与精神
成果的总和”。C项,生态文明的目的不仅是“协调人类社会关系”,还包括人与自然等内容,
题干表述不完整。D项,“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与“哲学问题”之间不是因
果关系,用“因此”不恰当。
2.答案 C 生态觉悟是“人与自然关系反思”后产生,而非反思“人与社会关系”后产生。
3.答案 A 原文中并没有“西方传统生态理念陷入困境,需要引进东方智慧”的表述,题干
属无中生有。
四、(2011天津,6—8,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人类衣食住行这类维持生存的生活方式没有太大不同,即使有不同,也没有根本的意义。比方,
用筷子还是用刀叉或直接用手抓吃饭,对于人类的命运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是主张义先利
后还是义后利先,主张人是目的还是手段,把自然看作是与自己同属一个整体还是与己无关的
对象,却足可影响人类甚至整个地球的命运。因此,这里不考虑作为物质现象的中国文化,而考
虑这些现象中所渗透的中国的思想原则和精神原则,或者说,中国之道。
中国文化从产生的时候起,就推崇德性,倡导恃德者昌,恃力者亡,这是我们祖先的信念。我们
的先人推崇的那些开天辟地的圣贤,其共同的特点就是舍己为人,克己让人,给人类造福。他们
都有博大的胸怀,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牺牲自己,成全众人。被我们中国人奉为文明
始祖的人,无论盘古、女娲,还是伏羲、神农,或黄帝、尧、舜,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创造文明,
与民兴利,公而忘私,品德高尚。
中国文化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也有种种不足为人道的地方,但是它的文化精神就总体而言
是高尚的,是不会过时的,只要人类希冀在和平与平等的世界上生活的话。中国精神或中国之
道的核心可以概括为如下几项: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和而不同的共同
生活原则和思想原则、义利之辨的道德理念、己立立人与己达达人的淑世情怀、四海一家
与天下太平的世界愿景等。这些中国之道并非中国文化所独有,但却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和中
国文化能够复兴的根据。这些理念与西方现代性的许多原则是不相容的,却是人类生存下去
不可或缺的。现代中国文化要有不同于现代西方文化的感召力,只有建立在这些普适的理念
基础上,而不能以已证明是有根本问题的某些西方现代性原则为基础。
当然,中国文化的复兴绝不是说只是将这些理念单纯再重申一下,而是要将它们予以现代的阐
发,因为文化复兴实际是文化重建。这就需要我们不是把西方文化作为敌对的东西或对立的
东西,而是要把它作为助缘。中国之道的理念若是普适的,它就能吸纳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就
一定会有兼容性。重建中国文化不是恢复传统文化,而是发展中国文化。
1.下列有关本文中的“中国之道”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中国之道是指渗透着中国思想原则和精神原则的现象。
B.中国之道并不存在于所有中国文化现象之中。
C.中国之道的核心包括天下为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思想。
D.中国之道是建立在普适理念基础上的高尚的文化精神。
2.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任何生活方式都不足以影响人类的命运,无关乎中国的思想原则和精神原则。
B.中国文化一贯推崇的德性,既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也是复兴中国文化的根据。
C.只要中国文化不过时,人类就能在和平与平等的世界上生活。
D.体现中国文化精神的一系列理念与西方现代性原则具有不相容性。
3.根据本文提供的内容,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3分) ( )
A.坚持中国之道,并能吸纳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中国文化才能够发展、复兴。
B.西方文化中也可能包含中国之道的某些内容。
C.西方现代性原则不具备有利于人类生存下去的普适意义。
D.现代中国文化要具备不同于现代西方文化的感召力,就必须重建中国传统文化。
四、
1.答案 A “中国之道”即是中国的思想原则和精神原则,不是“现象”。此句没指出中国
之道的内涵与特性,故错。
2.答案 B A项“任何生活方式”错误,不足以影响人类命运的是“维持生存的生活方
式”。C项推断过于武断。D项“具有不相容性”指的是“这些理念与西方现代性的许多原
则”,缺少“许多”使句子不严密,故错。
3.答案 C “不具备”推理太武断。
五、(2010天津,5—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20世纪中叶,由于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日益严重,西方有识之士开始从道德的角度关注生态环境
现象,提出生态伦理观念,并积极倡导和开展环境教育与生态道德教育。我国的环境教育起步
于20世纪70年代初,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生态道德教育,则是近十年来的事,作为教育领域
的一门新兴学科,生态道德教育还处于摸索阶段。
生态伦理以珍爱、尊重和保护生态环境为核心,以可持续发展为落脚点,以促进人与自然协同
进化为评价标准。生态道德是指将生态伦理思想付诸实践的主体思想素质和精神评价机
制。生态环境伦理道德的提出与构建是人类道德文明进步与完善的标志,是新时期人类处理
环境和生态问题的新视角、新思想,是人类道德的新境界。所谓“生态道德教育”,就是将生
态伦理学的思想观念变成人们的自觉行为选择,是用人类特有的道德自觉精神协调人与自然
的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动态平
衡,促进人、社会、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生态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道德教育活动,
其实质就是要求广大受教育者以道德理念去自觉保护环境、维系生态平衡和不可再生资源
的可持续利用。
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新的德育观,是继承、发展和超越传统道德教育之后的崭新教育范式。
传统德育是一种以“知识性”为主导理念的模式。这种“知性论”德育的哲学取向是主客
体二元分离和对立的人际观、自然观与心灵观,其关注点重在师生之间的理论知识型纽带关
系,忽略了生与生之间、师与生之间的道德体验关系,其德育过程中的操作流程是信奉外部道
德规范知识传输的实践样态。而生态德育从生态意识、生态智慧和生态德行这三重生态的
视界重新定位道德教育过程中的关系,强调道德教育回归生活实际,在生态体验视界中深度领
悟生存实践的关系。它试图把长久以来无法解释和无法确认的人类自身、人类与自然之间
的行为中的一系列棘手问题的认识与处理,纳入德育视野,以一个崭新的思路去培养一种具有
更高人类品性的新人。
1.下列对“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生态道德教育要求人类以一种新视角处理环境和生态问题,是一种适应现代人类生存需要
的崭新的教育范式。
B.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促进人、社会、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它既要协调人与自然
的关系,也要协调人与自然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C.生态道德教育是用人类特有的道德自觉精神,教育人们认识和领悟人类道德伦理观念的天
然合理性,从而成为具有更高人类品性的新人。
D.生态道德教育是要将生态伦理学的思想观念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引导人们以道德理念去
自觉维系生态环境的平衡与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生态德育突破了传统德育的范围,主张道德教育回归现实生活,强调人的生态体验,重视培养
人的生态意识。
B.生态伦理思想要求人们在处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时,回归自然,不搞繁琐而
无必要的礼节。
C.从道德角度关注生态环境的理念,与中国古代所谓“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思想是一致
的。
D.传统德育关注的是人在人类社会中的生存状态,而生态德育关注的是人在自然界中的生存
状态。
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3分) ( )
A.虽然生态道德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但是可以预见这门新兴学科一定会引起越来越多的有
识之士的重视,并在社会生活中产生实际效益。
B.生态道德教育可以培养大众的环保意识,使之自觉维护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是解决当前人
类环境危机的重要途径之一。
C.提倡生态道德教育,可以逐渐削弱生态环保领域的强制性惩处力度,转换该领域执法机构的
工作职能。
D.生态道德观念把人类道德理想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这就意味着一个不珍爱自然、不自
觉维护生态环境的人,不是完美健全的人。
五、
1.答案 C C项,原文中“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质就是要求广大受教育者以道德理念去自
觉保护环境、维系生态平衡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其最终目的并非是使人成为
“具有更高人类品性的新人”。
2.答案 A A项见原文末段,由“生态德育”与“传统德育”的比较可知;B项,由原文提出
“生态伦理”的核心、落脚点、评价标准,产生背景可知,“生态伦理思想”是人类处理环境
与生态问题的思想,与礼节无关;C项,“乐水”“乐山”的古代思想属于知性的传统德育哲学,
与从道德角度关注生态环境的生态德育,并不一致;D项,原文说生态德育“协调人与自然的关
系和人与自然关系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试图将“人类自身、人类与自然之间的
行为中的一系列棘手问题的认识与处理,纳入德育视野”,可见其关注的不仅止于人的生存状
态。
3.答案 C C项,提倡生态道德教育,与削弱生态环保领域的强制性惩处力度并无关联,更与
该领域执法机构的职能没有干系;后两者,在文中无据。
六、(2015课标全国Ⅰ,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的
繁荣。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
赊卖等多种形式。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
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渡过困境。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解
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
要。质、押是借贷的担保形式,由质库、解库等机构经营。质属于动产担保,它必须转移动产
的占有;押属于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契约交付债权人即可。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
变卖价款优先受偿。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
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出典人也
不必向典权人支付利息。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故赊买赊卖行为
也很普遍,几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从实际效果看,它解决
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对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对货币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
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铜铁钱细
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造纸和印
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
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茶引、盐引要求相关人员先用粮草或现钱
的付出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凭此类纸质信用工具异地兑取现钱或政府专卖货物。这些信用
工具的使用,除了可发挥信用功能外,也使得政府和商人在专卖货物领域能够共同获利,既有利
于商人从政府专卖的货物中分得一份利益,又有利于政府实现增加收入、补给军需等目标。
早期的交子、关子、会子要求相关人员先交纳现钱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再根据需要持交
子、关子、会子到指定的地区兑取现钱。这类信用工具携带方便且具有汇票性质,可以保障
大宗交易、跨地区交易货款的顺利结算。它们的使用,弥补了货币的不足,节省了货币流通需
求量。此后这种交子、关子、会子逐步发展为纸币。可见,宋代新型信用工具的大量使用,是
社会经济发展史中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新生事物,它缓解或解决了交换过程中的诸多不便与矛
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
(摘编自王芳《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宋代的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
融的一个新特点。
B.宋代的政府借贷基本上是赈济性借贷,主要目的是帮助百姓渡过困境,因此与私人借贷相比,
政府借贷的利率要低得多。
C.在宋代,债务人可以用不动产的契约或动产作为担保,向债权人借贷。在债务人不偿还债务
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
D.赊买赊卖的信用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宋代通货紧缩带来的资金不足的问题,缓解了生
产、流通、消费领域中的诸多矛盾。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宋代的信用工具不断创新,出现了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
子等信用工具。
B.茶引、盐引等信用工具的使用,可以使一些商人取得茶、盐等货物的专卖凭证,从政府专营
的物品中分得一部分利益。
C.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最初是由宋代政府发行的,其发行目的是解决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
性等多方面的问题。
D.宋代的造纸术和印刷术高度发达,这为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信用工具的产生提供了技
术条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质库、解库是进行押物、放款、收息的机构。唐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质库、
解库也随之兴盛。
B.在宋代,出典人将房产押给典权人后,可以获得一笔典价,且不必支付利息。在典期内,典权
人不但享有房屋的使用权,同时还拥有出租权。
C.虽然早期的交子具有汇票性质,可以克服金属货币不便携带的缺点,保障商品交易中货款的
顺利结算,但是它还没有发展成为纸币。
D.宋代各种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对当时的经济发展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此后各
个朝代提供了借鉴。
六、
1.答案 A “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
不符合原文意思,根据原文第2段“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
的”可知,只有“典”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
2.答案 C “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最初是由宋代政府发行的”不符合原文意思,根据原文
第3段第二句可知,这些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是“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
而出现的。
3.答案 D “宋代各种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对当时的经济发展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的
说法过于绝对。
七、(2015课标全国Ⅱ,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
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
着创作完成。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
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
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
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
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所谓“空白”,
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
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
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段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
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
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
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
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
统一。这样,文本与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接受
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
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从某
种意义上说,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不要希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样的理解,也不要希
望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致,那样并不意味着艺术作品的成功。
文本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反映的生活,都只能是过去的,而理解总是
现在进行时。当我们接受历史上的艺术作品时,我们当然可以设身处地想象古人的生活,体验
古人的思想感情,但我们毕竟是现代人,只能按照我们现在的心理文化结构去理解古人。当然,
任何理解都只能是个体的理解,但个体毕竟是与群体相通的,所以个体的理解中也有普遍性。
理解作为现实的行为具有通向实践的品格,艺术品正是通过理解走向现实,并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的。
不是别的,正是理解擦亮了艺术品的生命之光。
(摘编自陈望衡《艺术是什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而当接受美学诞生以后,关于艺术品的接受
的研究就成为艺术美学中的一门显学。
B.在接受美学诞生以前,人们一般的认识是:整个创作过程就是艺术家的审美经验不断结晶的
过程,艺术品一旦形成,创作也就大功告成。
C.接受美学认为,艺术品在艺术家手中产生出来,这只是艺术创作的第一阶段,读者、观众、听
众对艺术品的接受是艺术创作的继续。
D.通过读者、观众和听众的接受,艺术作品的价值才从一种可能的存在转化为现实的存在,从
这个意义上说,接受也属于艺术创作的一部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文本之所以是一个“召唤结构”,一个原因就是它有一些内容有意不写或不明写,需要接受
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
B.文本的“否定”要素具有对接受者所生活的现实加以否定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接受者
接受文本并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而实现的。
C.“前理解”是接受者在理解文本以前的心理文化结构,由于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
的,所以这种结构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
D.作品被艺术家创作出来以后就成为历史,作品是通过接受者的理解而存活于现实,并发挥作
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作品的生命力存在于理解之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中国古典美学中强调的含蓄和简洁可以说是艺术作品召唤性的体现,含蓄的美在于从有限
中表现无限,简洁的美在于以少胜多,以简驭繁。
B.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性,正如《西
厢记》之于《莺莺传》、《金瓶梅》之于《水浒传》。
C.文本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和方向,所以即使我们今天阅读历史上的艺术
作品,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了解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
D.作为接受者的个体毕竟生活在群体之中,其思维和观念与群体是相通的,因此接受者们对于
同一文本的理解即使千姿百态,也不可能完全没有同一性。
七、
1.答案 A “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不正确,参看原文第一段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
2.答案 C “由于……,所以……”属强加因果。
3.答案 B “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应有前提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距
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性”有误,属无中生有。
八、(2015山东,6—8,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艺术实践证明,要塑造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典型人物,就必须深刻揭示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
性。如果不能把握和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真实和社会历史的真实,不能把人物性格的内在矛
盾性成功地揭示出来,就没有活生生的真实的人,就没有真正深刻的典型。
巴金曾经指出:“为了应付新的需要,有人注意到了优点和缺点,于是在正面人物身上加入一些
缺点,在动摇人物身上加入一些优点,总之使得每个人甚至反面人物都带有‘人情味’。但是
作品里面的那些人仍然没有血色,不像真人。为什么呢?我想有一个原因是,除了优点和缺点
以外,活人的身上还有别的东西。”人类复杂的内心图景,不是用几笔鲜明的色彩可以描画清
楚的,不是“优点”“缺点”这种具有确定范围的概念性语言可以概括的。事实上,人的性格
世界有很大的模糊性特征,了解人物形象的模糊性,对作家塑造人物性格,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性格元素模糊性主要包括两层意思。
一是构成性格整体的各种性格元素之间往往是不同向的,甚至是彼此矛盾对立的:一部分性格
元素表现为肯定性方向,表现为善,表现为美,表现为真,表现为圣洁;另一部分性格元素表现为
否定性方向,表现为恶,表现为丑,表现为伪,表现为鄙俗。这种双向性,使一个人的性格表象变
得纷纭复杂,使一个人有时像他自己,有时又不像他自己;有时忠于他自己,有时又背叛他自己。这
就是说,构成性格整体的各种元素往往不能按照同一确定的方向运动,而正是这种非同
向发展的各种性格因素,才形成人物性格的模糊性。例如,构成阿Q性格整体的元素是非常复
杂的,而这些杂多的性格元素,又表现为双向性:质朴愚昧又狡黠圆滑,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自
尊自大又自轻自贱,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这些元素在自身运动的过程中,互相碰撞,互相交
叉,形成复杂的性格表象。
性格元素模糊性的另一层意思,则是每一个性格元素内部都带有二重性,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
定中包含着肯定。因此,性格元素自身的性质不可能完全确定,它在不同的情境中总是显示出
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变化。例如,当一个人在追求真理时,“倔强”的性格元素就表现为肯
定性质的“韧性”,而当真理不复存在时还要硬去碰撞,“倔强”元素就转化为否定性质的
“固执”。一个人的勇敢,在某种情况下可表现为见义勇为的善,在某种情况下则又可能表现
为不义亦为的恶。李逵的勇猛有时表现为非常可爱的战斗精神,有时则表现为“排头砍去”
的鲁莽。
此外,性格元素的本质往往不是直接袒露着的,它会被假象包裹着,从而显现出表里矛盾、似是
而非的情状,使人们感到难以捉摸。狄德罗曾说:“说人是一种力量与软弱、光明与盲目、渺
小与伟大的复合物,这并不是责难人,而是为人下定义。”因此,要写出鲜活的人物形象,确实
值得写作者多下一番功夫!
(节选自刘再复《性格组合论》,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学作品中一个个活生生的真实的人物形象,其性格充满着内在的矛盾性,具有较高的审美
价值。
B.多向的性格构成,杂多的性格元素,相互影响,相互交叉,使人物性格表象纷纭复杂,不断变
化。
C.性格元素模糊性对塑造人物形象有重要作用,要刻画鲜明的人物,离不开对人物性格模糊性
的体察。
D.性格元素之间的非同向和每一个性格元素内部的二重性,是构成性格元素模糊性的两层主
要意思。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有人将人物的“优点”“缺点”机械叠加,以写出“人情味”,但这样还体现不出人物性格
的模糊性。
B.人物性格具有模糊性,这要求创作者塑造人物不能从表象入手,以避免人物形象的明确性和
概念化。
C.一个人追求真理时的坚定和自以为是时的固执,显示了倔强这一性格元素在不同情境中的
不同表现。
D.要解读人物性格元素的本质,不能仅仅看他外在的言谈举止,更要努力深入他的内心和灵
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所有的人,正像我一样,都是黑白相间的花斑马——好坏相间,好好坏坏,亦好亦坏。”这
句话道出了人的性格模糊性特征。
B.某作家说自己的写作经历过“把好人当坏人写,把坏人当好人写,把自己当罪人写”三个阶
段,这体现了他对人物性格模糊性的重视。
C.曹禺在《雷雨》中塑造的周朴园这一人物,既伪善霸道,又对侍萍怀有某种真挚的情感,具有
很强的性格元素模糊性。
D.鲁迅在《祝福》中通过“我”的叙述,来展现祥林嫂性格元素的模糊性,而“我”自身性格
元素的模糊性是缺失的。
八、
1.答案 C A.该项内容是从性格方面说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具有审美价值,不是本文的
主旨。B.该项内容仅仅是性格元素模糊性带来的影响,并不是本文主旨。D.该项内容只是对
第四、五段内容的概括。
2.答案 B “这要求创作者塑造人物不能从表象入手”错,原文最后一段说“性格元素的本
质往往不是直接袒露着的,它会被假象包裹着,从而显现出表里矛盾、似是而非的情状,使人们
感到难以捉摸”,但这并不能推断出“创作者塑造人物不能从表象入手”。
3.答案 D “而‘我’自身性格元素的模糊性是缺失的”推理不正确,人物性格元素是否具
有模糊性,要看其是否符合性格元素模糊性的两个层面的要求。
九、(2015安徽,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
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包括其他经典,就像
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
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
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
绝不只用一种武器。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
了。即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
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应当说,在古代中国,关注
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
教,分别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
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
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它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
典化”。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得好,被引用
得多,被人觉得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还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
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
重新去理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
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阅读经典可以使人们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但古代经典并不是不可
违逆的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因此,对于古代经典,既不必因为它承负着传统而视
其为累赘包袱,也不必因为它象征着传统而视其为金科玉律。我的看法是:第一,经典在中国是
和我们的文化传统紧紧相随的巨大影子,你以为扔开了它,其实在社会风俗、日常行事和口耳
相传里面,它总会“借尸还魂”;第二,历史上的经典只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你不打开它,资源
不会为你所用,而今天的社会现实和生活环境,是刺激经典知识是否以及如何再生和重建的背
景,经典中的什么资源被重新发掘出来,很大程度取决于“背景”召唤什么样的“历史记忆”;
第三,经典在今天,是需要重新“解释”的,只有经过解释和引申,“旧经典”才能成为在我们
今天的生活世界中继续起作用的,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风格的“新经典”。
(选自葛兆光《中国经典十种·序言》,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经典”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应该是一致的,但将其转换成“儒家经典”的观念在作者看
来则有些偏狭。
B.中国经典的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而“三教合一”正是中国与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为
不同的地方之一。
C.中国经典内容丰富,其中的儒、佛、道思想各有特色,共同构成中国多元的文化,并在古代中
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D.中国经典的认定,除了要考虑圣贤、宗教、学派的思想著作,还需要侧重考虑唐诗、宋词、
元曲里面的名著佳篇。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在古代中国的政治世界中,封建统治者并不仅仅使用一种思想工具实行统治,比如,用儒家思
想治世,用佛教思想治心,用道教思想治身。
B.儒家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都关注社
会伦理,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
C.能成为被人们尊崇和仰视的经典的,往往是那些被广泛引用、被认为充满真理、被一再解
释的优秀著作,其中有的还曾被“钦定”为必读书。
D.经典与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其思想内容总是会留存在社会风俗、人们的日常行
事和口耳相传中,如影随形,并不时地表现出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经典不是天然形成的,它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到神圣经典的层层积累的经典化过程,这一过程
正是经典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B.阅读经典时,如果将其放在那个产生它的历史时代里面去重新理解,我们就可以了解人类从
古至今曾经面临的重大问题。
C.经典知识如何再生和重建,经典中哪些资源被重新发掘和利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今社会
现实、生活环境的需要。
D.对“旧经典”进行重新解释和引申,是为了让它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呈现出
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格。
九、
1.答案 C A.“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应该是一致的”曲解文意,据原文第一段中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可知。B.
“中国经典的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无中生有,原文没有提到“核心思想”。D.“还需
要侧重考虑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名著佳篇”表述不全,由原文第二段“它是否可以包括
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
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可知中国经典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
2.答案 B 原文没有说“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
3.答案 C A.“它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到神圣经典的层层积累的经典化过程,这一过程正是经
典的价值和意义所在”错,据原文第三段可知经典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审时度势‘活学活
用’”“进行‘创造性的转化’”。B.“如果将其放在那个产生它的历史时代里面去重新
理解”是作者对我们重新阅读经典所提的要求,可由原文第三段“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
需要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判断。D.“是为了让它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
活中发挥作用,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格”说法绝对,原文最后表述是“才能成为在我们
今天的生活世界中继续起作用……的‘新经典’”。
十、(2015湖北,6—8,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秦汉时代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
葛兆光
秦汉时代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大致可以归纳如下。
“天”仍然是判断与理解的基本依据。仿效“天”的构造,模拟“天”的运行,遵循“天”的
规则,就可以获得思想与行为的合理性。在人们心目中,凡是仿效“天”的,就能够拥有“天”
的神秘与权威,于是,这种“天”的意义,在祭祀仪式中转化为神秘的支配力量,在占卜仪式中
转化为神秘的对应关系。不仅是一般民众,就连天子与贵族也相信合理依据和权力基础来自
“天”,秦汉时代皇宫的建筑要仿效天的结构,汉代的墓室顶部要绘上天的星象,祭祀的场所更
要仿造一个与天体一致的结构。
“天”所显示的自然法则更加明确地被一些基本的数字概念所表述,而这些概念又被具体化
为一些可以操作的技术,于是“天”与“人”之间就被联系起来。首先是“一”。在秦汉时
代,它既是宇宙的中心、唯一的本原、至上的神祇,又是天下一统、君主权威、理性法则、知
识基础和一切的终极依据。其次是“二”。“二”即阴阳,既可以指日月、天地,也可以指君
臣、上下,以及从阴阳引申出来的冷暖、湿燥、尊卑、贵贱。再次是“五”。在《吕氏春
秋》中,思想家曾为“五”并列出种种匹配的事物和现象。这说明人们普遍相信“五行”可
以归纳和整理宇宙间的一切,使宇宙整齐有序。相反,如果五行、五色、五声、五味、五方、
五脏、五祀等等发生紊乱,人们就要用技术将其调整过来,否则人就会生病,社会就会混乱,宇
宙就会无序。比如朝代的变更,要顺序地吻合五德的排行;人们的服饰,要顺序地吻合五色的轮
次。这种数字概念经历了漫长的整合和论证过程,在秦汉时代终于以系统的形式固定下来。
沟通天地人神的权力仍然被少数术士所掌握。大多数人相信,他们由于有某些特殊的禀赋与
训练,拥有与神秘世界对话的能力,人们需要通过他们与天、与神灵、与祖先交流。
当时人们关心的中心问题有以下几类。一是生命。铜镜铭文这样的考古资料透露了秦汉时
代人们的生活观念,看来当时的人们相信人是可以不死的,不过也相信人之永恒极其困难。如
果说铜镜铭文、帛画、画像石中的神仙内容及秦汉方士的求仙寻药炼金活动,反映了人们对
生命的期望和想象,那么很明显,他们也努力地探索过人体的奥秘与医疗技术,张家山汉简中的
《脉书》、马王堆帛书中的《五十二病方》等,就反映了人们的焦虑和忧患。正是在这种期
望和想象、焦虑和忧患中,人们逐渐形成了生死观念。二是幸福。在秦汉的一般思想世界中,
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作为人生幸福的内容,渐渐退居次要地位,对幸福的期望往往被普遍的神
仙信仰具体化和世俗化,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被生理上的自由和超越(永生)所取代,“富贵”
与子孙“繁衍”成了更现实的追求,铜镜铭文中那么多的“富贵”和“宜子孙”的字样就是
明证。三是国家。当诸侯国家日益消亡或削弱,各种文化区域日趋混融成为一个文化共同体
的时候,人们开始彼此认同。“天下”一词在当时是一个较纯粹的政治概念,当人们逐渐有了
更广泛的地理知识之后,人们认识到自己所熟悉的地域只是天下的一部分,于是又常常使用
“海内”一词。“海内”一词在当时成了中国人的文化疆域的代名词,凡是生活在海内的人,
凡是有共同语言、习俗、观念与服饰的海内人,都是“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文化意义
上的共同体已经在人们心目中确立了。
(本文有删改)
1.关于秦汉时代人们对“天”的认识,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汉代的墓室顶部要绘上天的星象,祭祀的场所更要仿造一个与天体一致的结构,这只是为了
营造一种神秘的氛围,让普通人敬畏。
B.人类的社会秩序、伦理关系都是以“天”为依据来建立的,如果发生紊乱,人们可以根据自
己的意志来进行调节,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C.无论普通民众还是权贵,都把“天”作为认识世界的基本依据,认为遵循“天”的规则,效法
“天”,能够获得思想和行为的合法性。
D.“天”是自然的法则,一切知识都与之相关,秦汉时代的人们以“天”为根本法则认识外部
世界,以神仙信仰为终极依据认识自我。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因为“天”等同于“一”,意味着绝对和神圣,所以,秦汉时代皇宫的建筑要仿效天的结构,
以显示对唯一的神的崇敬。
B.一些基本的数字概念的表述显示了天与人之间的关联,五行、五声、五色、五方、五祀等
实际上都体现了“天”蕴含的自然法则与宇宙秩序。
C.秦汉时代,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只有少数被认为有特殊禀赋与训练的术士才能与天、神沟通,
并非人人都具有与神秘世界对话的能力。
D.“一”“二”“五”等数字概念表达了“天”所显示的自然法则,这些概念的形成和确立
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并牵连着中国古代的思想传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秦汉时代,人们普遍相信“五行”可以归纳和整理宇宙间的一切,使宇宙整齐有序,所以
“五”也可以作为宇宙间一切的终极依据。
B.秦汉时代人们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反映出,中国人对于幸福的理解从来就没有精神超越
的层面,而只着重于现世与物质层面。
C.秦汉时代,人们相信永生可以实现,这样的生死观导致了神仙信仰的世俗化,对于“富贵”和
“宜子孙”的追求即是神仙信仰世俗化的重要表现。
D.秦汉时代,与“天下”一词作为政治概念不同,“海内”是“文化疆域”的代名词,“海内”
的人于文化层面能够彼此认同。
十、
1.答案 C A.据第二段最后一句可知,“让普通人敬畏”不符合原文意思,原文说“不仅是
一般民众,就连天子与贵族也相信合理依据和权力基础来自‘天’”。B.据原文第三段倒数
第三句可知,“如果发生紊乱,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来进行调节……”不符合原文意思,原
文说“如果五行、五色、五声、五味、五方、五脏、五祀等等发生紊乱,人们就要用技术将
其调整过来”。D.无中生有,原文中并没有“以神仙信仰为终极依据认识自我”的信息。
2.答案 A 据第二段可知,“以显示对唯一的神的崇敬”不符合原文意思,原文说“仿效
‘天’的构造……就能够拥有‘天’的神秘与权威”。
3.答案 D A.无中生有,“所以‘五’也可以作为宇宙间一切的终极依据”原文中并无体
现。B.据第五段关于“幸福”的论述可知,“秦汉时代……,中国人对于幸福的理解从来就没
有精神超越的层面……”不符合原文意思,原文为“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作为人生幸福的内
容,渐渐退居次要地位”。C.据第五段关于“生死”和“幸福”的阐述可知,“这样的生死观
导致了神仙信仰的世俗化”错,“这样的生死观”与“神仙信仰的世俗化”并没有因果关系。
十一、(2015四川,5—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两汉经学
经学的真正确立是在汉武帝时代。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设置五经博士,收
博士弟子五十人。其后博士弟子屡经增加,东汉时多达三万人。五经博士及其弟子以五经为
研习对象,这就形成了经学。所谓经学,是指专门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从中国文化史看,经学
出现的前提是汉王朝运用国家力量将民间流传的文化经典宣布为国家经典,并设立博士制度
予以专门研究,于是,五经成为国家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的根据。从国家制度层面保证儒家
经典的传习,确立了儒家经典在中华文化经典中的主流地位,客观上也确立了经学在中国学术
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儒学作为汉代主流思想,是与中央集权的统一相适应的。儒家主张的五
伦、五常作为社会伦理道德,也因儒家的主流地位而得以明确确立。
两汉经学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秦始皇焚书,造成文化典籍的浩劫,五经借助儒生记忆而
保存下来。用汉代流行的隶书书写的经书文本,被称为今文经。汉景帝以后,陆续在孔府旧宅
壁等处发现的与五经有关的用战国字体书写的文本,被称为古文经。古文经与今文经不仅书
写字体不同,而且同一部经典的篇章多寡也或有差别,如孔府旧宅壁中发现的《尚书》就比汉
初伏生所传《尚书》多16篇。此外,还发现了一些其他古文经典,如《周官》《左传》等。因
汉武帝及其后所立五经博士皆为今文经博士,西汉末刘歆便要求把古文经也立于学官,但遭到
今文经学家的阻挠,一时没有实现,于是引起今古文经学家之间的一场大争论。西汉时期,今文
经学是经学主流。今文经学通经以致用,注重思想的阐发,强调经书的历史借鉴意义,但弊病是
与谶纬结合而流于神秘。古文经学在东汉发展昌盛,注重文字训诂和对典章名物的解释,突出
还原历史和文化传承,学术贡献良多,弊病是流于繁琐的文献考证而脱离思想和生活。东汉章
帝时的《白虎通义》主张今文经学,强调经学大义与社会价值,借以维护主流思想,带有一定的
理论总结性。东汉末古文经学家郑玄融合今古文经学,遍注群经,成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
今古文经学的分歧和论争促进了经学的发展,它们所代表的两种学术精神和方法,具有一定的
普遍意义,对后来的中国学术史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1.下列关于“两汉经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汉武帝接受“独尊儒术”的建议,设置五经博士,以五经为研习对象,标志经学的真正确立。
B.汉朝五经博士制度的建立,确立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和经学在中国学术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C.今文经、古文经的不同是分别采用了隶书和战国的字体书写,今文经的篇目与内容相对较丰。
D.今古文经学的学术精神和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后世中国学术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儒家经典被汉王朝宣布为国家经典,成为国家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的根据,这是中央集权
统一的条件。
B.儒家思想作为汉代主流思想的地位确立以后,儒家主张的五伦与五常也明确确立为社会伦
理道德。
C.今文经学注重思想的阐发,古文经学注重训诂和考证,两者都强调发挥五经历史资源的现实
价值。
D.东汉的《白虎通义》和古文经学家郑玄对五经的注释,分别代表了汉代今文经学、古文经
学最高成就。
3.根据原文,下列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国家高度重视以及有效的制度保障,对于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B.西汉儒生凭借口耳相传,把五经书写下来形成今文经,今文经的研究成为西汉经学主流。
C.古文经学一直未能立于学官,但凭借民间研究力量的不断努力,在东汉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D.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的分歧与论争,客观上促进了两派的相互了解,推动了经学的发展。
十一、
1.答案 C “今文经的篇目与内容相对较丰”有误,由原文第2段的第5、6两句可知,古文经
的篇目与内容相对较丰。
2.答案 B A.“这是中央集权统一的条件”有误,原文第1段倒数第2句的论述是“与中央集
权的统一相适应”。C.“两者都强调发挥五经历史资源的现实价值”有误,今文经学“强调
经书的历史借鉴意义”,古文经学“突出还原历史和文化传承”。D.原文写郑玄融合今古文
经学,成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没有“代表”汉代“古文经学最高成就”之意。
3.答案 C “但凭借民间研究力量的不断努力”有误,文中没有提到“民间研究力量”。
十二、(2015重庆,4—6,11分)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传统技艺是在漫长的生产实践中形成的生产技术,它富含民众的审美观念和思想情感,代表着
技艺的精华,是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核心。
“生产性保护”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提出的一种保护方式,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融
入现代社会生活实践,目的在于使其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并在生活中持久传承。具体而言,是
指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
以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为前提,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
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技艺,是民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发明、积累和传承下来的,
具有丰富的历史、科技、人文内涵。它一般以天然原材料为主,采用传统的手工艺,有完整的
工艺流程,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传统审美意趣。
在农耕社会,手工艺始于对自然物质的利用和各种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农业耕作所需要的
犁、耙、锄,饮食起居所需要的陶罐、簸箕、箩筐,交通运输所需要的担、船、轿,以及织锦、
染布、造纸等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种物品,都留下了手工艺的印记。而且,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
高和社会的发展,手工艺门类越来越齐全。至明清时期,一方面继承了宋代“巧夺天工”的价
值取向,另一方面受西方科技知识的影响,不仅手工艺门类齐全,技艺精湛,而且各种物品造型
精致,装饰繁缛,极具艺术效果,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审美理想。由此可知,传统技艺是顺应
生活的各个环节由低到高,由简至繁,由最初满足人们简单的生活需要到后来满足人们的审美
追求,在与自然、社会的互动过程中不断调整、完善、创新和发展的。
作为人类的发明创造,所有传统技艺不只是人们简单的生活所需,更蕴含了人类的聪明才智和
情感追求。木雕、石雕、玉雕、泥塑、面塑给人以美的愉悦,剪纸、刻纸、皮影、年画有丰
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造纸术和印刷术对文明的传承和传播起了极大的作用……手工艺
和手工艺品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是人在与自然的互动中产生的,是人类情感的表达,与艺术、信
仰紧密相连,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是人类历史文化延续的见证。它所具有的民生价值、艺术
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均是其传承价值所在。
在文化发展的进程中,具有较高价值的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失对人类来说就意味着文化
多样性的减少,会给人类带来重大损失。因此,融入百姓生活,适应社会变迁需要,尽可能多地
保护传统技艺存在的土壤,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更持久的生命力。
(有删改)
1.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对“传统技艺”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 )
A.传统技艺是采用天然原材料、有完整的工艺流程、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的生产技
术。
B.传统技艺是顺应生活环节、由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到满足人们的审美追求、由低到高的
生产技术。
C.传统技艺是人们在与自然、社会的互动过程中不断调整、完善、创新和发展的生产技
术。
D.传统技艺是具有丰富的历史、科技、人文内涵,蕴含了人类的聪明才智和情感追求的生产
技术。
2.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选项中,没有体现传统技艺传承价值的一项是(3分) ( )
A.农业生产中的犁、耙、锄等工具的利用
B.日常生活中的陶器、竹器等物品的制作
C.社会行业中的造纸、印刷、染织等手工艺
D.民俗文化中的剪纸、皮影、年画等艺术的创作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传统技艺“生产性保护”的途径是什么?请举例说明除了生产性保护
以外,还可以怎样保护和传承传统技艺。(5分)
十二、
1.答案 A “传统技艺是采用天然原材料”有误,根据原文第3段最后一句可知,“它一般以
天然原材料为主”。
2.答案 A 根据第4段第4、5句可知,“犁、耙、锄”只满足了人们简单的生活需要,并没有
满足人们的审美追求,没有传承价值。
3.答案 (5分)(1)使传统技艺融入现代社会和日常生活;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传统
技艺转化为文化产品。
(2)(示例)可以用政府行政保护的方式,划定保护范围(如纳西古乐、东巴文等),制定保护措施,
用政府干预的方式进行保护。
解析 (1)此问题的信息可以在第2段中提炼,根据第1句可提炼要点“融入现代社会生活实
践”“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根据第2句可提炼要点“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
“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将这些要点稍加整合即可得出答案。(2)此
题属延伸题,解答时需联系实际,由此文迁移到社会生活,并举例说明。
三年模拟
A组 2017—2019年高考模拟·考点基础题组
每篇建议用时10分钟
一、(2019十二所重点中学联考一,5—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在论及世间万事万物存在的理由时,总离不开对它的价值分析,非物质文化当然也不例外。由
于人是非物质文化创造及发展中能动的主体,因而非物质文化的价值取向又总是由人的动机
及目的所决定的。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思维特点,不同的思维特点则形成不同的行为理
念。因此,在非物质文化的创造与发展中,就特别地体现了人的物质目的与精神需求相共生的
行为理念和原则。这使非物质文化的价值体现,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具有同样的重要性。
实用与审美,正是非物质文化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价值体现的重要内容。
非物质文化的民族性和民间性就表明了它不属于现代文化,而属于传统文化。大众文化是现
代文化的突出代表。大众文化是工业社会和市场经济的产物,是在特定时间内在大众媒体和
广大人群中普遍流行的文化。但大众文化缺乏深层性、持久性和稳定性,人们接受一种大众
文化更是出于从众和外在的冲击力,而不是内在的、深层次的文化需求。非物质文化的民族
性和民间性决定了它不会像大众文化一样在大范围内很快流行起来,它缺乏大众文化流传的
普遍性、快速性、时尚性和强大性。但非物质文化深深根植于民间和人民的心灵深处,并具
有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传统,是特定民族在同自然、社会和人的长期交往中所凝结的生活方
式、思维方式、情感特征及理想信念。
非物质文化和物质文化不是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层面上说的,而是从文化的表现形式和
传承方式是否依赖于物质形态而言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指文化存在的本质形态。以
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就是物质文化,如文物、古建筑等;以精神形态存在的文化则是精神文化,
如思想、知识等。而非物质文化不是物质形态文化的否定式,而是指无须以物质形式为表现
和传承的文化。精神文化虽然不是物质形态文化,但也不等于非物质文化,大部分精神文化是
通过物质媒体进行表现和传承的,只有部分精神文化才是非物质文化。
任何一种文化总要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表现出来,否则就不可能存在;任何一种文化总要通过
各种途径和方式进行传承,否则就会消失。物质文化是外化并凝结在物质材料上的,并通过物
质材料来表现、传播和传承,因而,物质文化是静态文化、固化文化。而非物质文化无须外化
和凝结在物质材料上,也无须通过物质材料来表现和传承,而是通过口头讲述及亲身行为等来
直接表现和传承的。非物质文化的表现和传承的动态性或活态性虽然不具有物质文化的表
现和传播那样大的规模与范围,但却具有物质文化表现和传播所不具有的优点。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单靠音像资料的保存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使它在人们的生活中活起
来。实际上,正是文化和知识的传承使人类的文明如此绚丽,非物质文化就是其中一朵盛开的
奇葩。要真正有效地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在于使那些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保存和
传承下来,而且在于对非物质文化进行交流,扩大其影响。非物质文化一旦被世界其他民族所
接受和认同,非物质文化的民族性意义和作用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这就是非物质文化在其民
族性的基础上又增添了世界性的含义,对世界其他民族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这是保护非物
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也是最终的目的。
(选自《散文百家》,有删改)
1.下列对“非物质文化”这一概念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非物质文化在物质层面的价值体现为实用,在精神层面的价值体现为审美。
B.非物质文化单靠音像资料的保存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使它在人们的生活中活起来。
C.非物质文化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具有同样重要的价值。
D.非物质文化一般属于民族文化,存在于民间,是特定民族在同自然、社会和人的长期交往中
所凝结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情感特征及理想信念。
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3分) ( )
A.以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是物质文化,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是非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不是物质形态文化,也不是非物质文化。
C.物质文化通过物质材料来表现和传承,非物质文化无须通过物质材料来表现和传承。
D.只有对非物质文化进行交流,扩大其影响,才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终目的。
3.下列推断与原文观点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 )
A.从《超级女声》开始,各地电视台争先恐后推出选秀节目,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选秀文化,具有
大众文化的普遍性、快速性、时尚性和强大性的特点。
B.百善孝为先,孝道文化是通过《孝经》等物质媒体进行表现和传承的精神文化。
C.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是以茶的形态存在的,所以它属于物质文
化。
D.口技、说书、京剧、庙会……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深深根植于民间和人民心灵深处,具有
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传统。
一、
1.答案 B 该项叙述的对象应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不是非物质文化。
2.答案 C A项,原文说“非物质文化不是物质形态文化的否定式”。B项,原文说“只有部
分精神文化才是非物质文化”。D项,由原文“要真正有效地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而
且在于对非物质文化进行交流,扩大其影响”可知,“对非物质文化进行交流,扩大其影响”是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法之一,而非其最终目的。
3.答案 C 不能因为茶文化以茶的形态存在就认为它属于物质文化,茶文化也有属于非物质
文化的内容。
二、(2019河北区二模,5—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少盐有时候真的会致命”“白米饭是垃圾食品之王”“电吹风用好了能治疗鼻病”……
打开微信朋友圈,形形色色的谣言令人眼花缭乱,给不少人带来困扰。据统计,“微信辟谣助
手”上线至今,已辟谣一百一十余万篇文章,而相关网文传播的主要目标群体正是老年人。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银发族”学会通过网络获取资讯、进行沟通。但由于对
信息缺乏足够的分析辨别能力,他们时常被网络谣言误导,成为谣言传播的“易感人群”。不
少年轻网友有这样的经历:在微信群、朋友圈中,长辈们热衷于转发健康养生、食品安全等类
型的文章,有的“一看标题就不靠谱”。对于这样的谣言,如果听之信之,遗患无穷。日前发布
的一份调查显示,网络谣言已成为老年人遭遇的许多上网风险之首。
“无根据的事例+不严谨的论述+不科学的结论”—— 类似谣言文章存在不少破绽,为何却能
得到“银发族”的青睐?仔细推究,主要是因为它们抓住了老年人害怕衰老和生病的心理,通
过“有毒”“致癌”“致死”等刺激性语言,配合看似“专业”的名词、“确凿”的数据、
“客观”的实验,让他们产生焦虑和恐慌,从而落入谣言的圈套。一些“营销号”正是凭借这
点,先博取广泛关注,再向中招的老年人兜售所谓的绿色食品、特效药品、医疗器械等,从而实
现流量变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制造谣言成了一门生意。
“赶紧转给亲朋好友”“不转就会如何如何”之类,是谣言文章惯用的套路。在这种诱导下,
老年人本着“利他”的初衷转发,不知不觉中成了谣言的二传手。由此观之,谣言在老年人朋
友圈的扩散,既是科学素养问题,也跟社会心理有关。“宁可信其有”的认知取向、“我是为
你好”的关切心态,形成一股合力,推动谣言实现病毒式传播,甚至让一些早已被辟谣的信息沉
渣泛起、死灰复燃。
正因此,一些网友感叹,谣言带给自己的困扰,不仅是“父母竟然相信”,更是“父母竟然要求
我们一起相信”,以至于“躲过了各种微商、晒娃、自拍,却躲不过爸妈的传谣”。其实,靠
“躲”解决不了问题。新的技术,容易在子女和父母之间划上一道鸿沟。走进网络新世界的
父母需要我们的陪伴,正如我们幼时需要他们的陪伴一样。应该看到,大多数父母的朋友圈里,
子女永远是最重要的联系人。我们应该给予父母更多的理解和关爱,在教会他们使用新科技
的同时,提醒他们留意各种不良信息,不断增强抵抗谣言的免疫力。
想了解相关知识却又摸不着门道、无法判断信息的准确性,是“银发族”误入谣言陷阱的重
要原因。因此,要想打消疑虑、安定人心,还必须做好权威信息的供给。政府部门、新闻媒体
等相关机构,有责任采取通俗的表达方式、灵活的沟通手段,积极解疑释惑,传播科学知识,把
“银发族”渴求的信息送到他们身边。此外,网络平台也应完善制度,加强监管,及时将披着科
学外衣的各类谣言扼杀在萌芽状态。群策群力,多措并举,我们就能帮助老年人摆脱网络谣言
的侵扰,走进一个更加清朗的网络新天地。
(摘编自《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 )
A.据统计,“微信辟谣助手”上线至今,已辟谣一百一十余万篇文章,而相关网文传播的目标群
体就是老年人。
B.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银发族”学会使用智能手机,学会了通过网络获取资
讯、进行沟通。
C.对于谣言,如果听之信之将会遗患无穷;不久之前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网络谣言成为老年人
上网风险之首。
D.不少年轻人在使用微信时都有收到长辈们转发的有关健康养生、食品安全等类型文章的
经历,有的文章一看标题就不靠谱。
2.下列内容不属于“银发族”误入谣言陷阱的原因的一项是(3分) ( )
A.制谣者抓住老年人害怕衰老和生病的心理,运用刺激性语言,配合看似“专业”的名词、
“准确”的数据和“客观”的实验,让老人产生焦虑和恐慌的心理。
B.年轻人没有给予父母应有的理解和关爱,没有提醒老人们留意各种不良信息,增强抵抗谣言
的免疫力。
C.老年人想了解相关知识却又摸不着门道,无法判断信息的准确性。
D.“宁可信其有”的认知取向、“我是为你好”的关切心态,形成一股合力,这种社会心理推
动了谣言病毒式传播。
3.作为使老人们免受网络谣言侵害的举措,下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 )
A.政府部门、新闻媒体等相关机构,采取通俗的表达方式、 灵活的沟通手段,积极解疑释惑,
传播科学知识。
B.网络平台完善制度,加强监管,及时将披着科学外衣的早已被辟谣的信息扼杀在萌芽状态。
C.儿女要多陪伴父母,给予父母更多的理解和关爱,在教会老人使用新科技的同时,时刻提醒他
们,增强其抵御网络谣言的能力。
D.政府部门、新闻媒体、网络平台以及整个社会舆论群策群力,多措并举,创造一个更加清朗
的网络新天地。
二、
1.答案 A 原文为“而相关网文传播的主要目标群体正是老年人”。
2.答案 D 选项内容是谣言病毒式传播的原因。
3.答案 B 原文为“网络平台也应完善制度,加强监管,及时将披着科学外衣的各类谣言扼
杀在萌芽状态”。
三、(2019南开区一模,5—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写在舞台边上(节选)
黄 裳
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艺术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与特征。它是整个伟大的中国艺术传统
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的戏曲艺术是歌、舞并重的综合舞台艺术。它以“唱、做、念、打”为主,辅之以
“圆场”为代表的舞台调度手法和独特的服装、道具、切末、脸谱、锣鼓、丝竹伴奏等艺
术手段,经过近千年戏曲艺人的辛勤创造、积累,从广泛的生活、艺术领域中吸取营养,形成了
一种具有非凡表现现实生活能力的诱人艺术力量,至今仍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不妨以艺术大师齐白石的作品作些比较。齐白石是“大写意”派的代表画家,他笔下的花
草、山水无不以简练而浑成的笔法画出。但在用写意方法勾勒出的花瓣、叶片中间,往往栖
息着蜻蜓、蟋蟀、纺织娘……这样细小的昆虫,是用工笔画出的,笔法的细致,往往使观者可以
看到那透明翅翼中间纤细的纹路。无论是粗笔还是细笔,画家给观众提供的是同样生动的,洋
溢着生之活力的形象,而两者又是统一的。
在中国传统的戏曲舞台上,我们几乎可以看到同样或类似的情形。戏曲艺术家仿佛是一位非
常精明的鉴赏家,他在五光十色、无比丰富的生活中,能发现哪些是重要的就抓住不放,哪些是
次要的可以略去。从这样的原则出发所形成的一系列表现方法与手段,与中国传统绘画的
“文人画”流派的萌芽、发展、繁荣几乎是同步的。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也非常值得注意的
现象。
中国戏曲舞台上“上下场”“圆场”等一系列舞台调度方法,是一种非常经济、简洁、聪明
的方法。它摆脱了空间与时间的束缚,使演员获得了极大的自由。人物在马背上奔驰,在道路
上躜行,穿过深宅曲院,进入密室、 绣房,这些难以在通常话剧舞台上再现的困难课题,在这里
几乎都不成问题。若遇宣泄、刻画人物内心,展现人物之间尖锐的斗争的机会,就决不放过。
必以狮子搏兔的全力,调动一切手段,加以再现。演员所使用的手段,比姊妹艺术丰富。面部的
表情,衣衫的转折、抛掷,繁复身段的运用,歌声的变幻,念白的抑扬……无一不被用来作为揭
露人物内心的武器。大胆的省略与精微的刻画在构思细密的节奏中成为一种高度谐和的统
一体。观众得到的是同时呈现的“视听之娱”。一切都在同一时间、地点完成。
艺术家的表演,有时夸张便夸张到极处,细腻也细腻到极处。导演设计有时竟会使人联想到现
代艺术形式——电影的手法。近景、特写的使用是如此的频繁与自如,使观众不得不惊异。
中国戏曲表演艺术家所获得的是远远超过一切姊妹艺术的可羡慕的“自由”。但这“自
由”又是受着自身的制约的。一步不能脱离生活,也不能离开本身的“程式”。
程式是死的又是活的;程式是艺术家创造、积累起来的,也是在扬弃、提炼的过程中固定下来
的。发展不会停止,程式的变化、丰富过程也永远不会停止。
中国古典戏曲表现的多半是历史题材或传说、神话。但并不因此而使其艺术魅力有所削
弱。这首先是因为,现实主义的生命力是强大的,创作者借用了古代的衣冠,但处理题材、刻画
人物的依据却是当前的现实。今天舞台上保留下来的许多传统戏,在其创作的当时,正是那时
的现代剧。因为现实针对性强与艺术上的成功,被保留下来了,直到今天。今天戏曲舞台上通
行的服饰,正是明代(约十四到十七世纪)的衣冠,这是因为戏曲在这一时期得到了飞跃的发展,
而当时也正是现代剧产生得最多的时期。
中国古典戏曲总是以完整的、有头有尾的故事出现。由于演出习惯的变更与观众欣赏的集
中,人们往往更加重视整出戏中尤为精彩的许多段落。人们都希望在一次演出的组合中能看
到题材、风格、表演各不相同的许多单折戏。这样做更易于满足观众中间不同的要求,并使
演出更加丰富而精练。
一九八四年二月六日
(有删改)
1.下列对“中国戏曲艺术”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本文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 )
A.中国戏曲艺术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与特征,经过近千年的创造与积累,具有非凡的表现现实
生活的能力,其中京剧最具代表性。
B.戏曲舞台上,精微地刻画人物内心,展现人物之间尖锐的斗争,与齐白石用工笔画出叶片中间
栖息的细小昆虫情形类似。
C.中国戏曲舞台上,空间与时间的大胆省略与人物内心的精微刻画高度谐和。观众得到的是
同时呈现的“视听之娱”。
D.古代戏曲在创作时,也是那个时代的现代剧。创作者借用了古代的衣冠,表现当时的生活,现
实针对性强的古代戏曲得以保留,至今仍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2.下列理解和推理,与原文相符的一项是(3分) ( )
A.中国传统戏曲的一系列表现方法与手段与中国传统绘画的“文人画”流派的萌芽、发
展、繁荣基本同步,明代是中国戏曲产生得最多的时期, 这一时期,“文人画”创作数量也到
达了巅峰。
B.程式是艺术家创造、积累起来的,也是在扬弃、提炼的过程中固定下来的。“程式”制约
戏曲演员的自由,程式缓慢地发展也限制了中国戏曲的发展。
C.中国古典戏曲表现的多半是历史题材或传说、神话,创作者借用了古代的衣冠,但处理题
材、刻画人物的依据却是当前的现实,所以,现实主义的生命力强大。
D.中国古典戏曲总是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而在一次演出中安排题材、风格、表演各不相同
的许多单折戏,更易于满足观众不同的要求,并使演出更加丰富而精练。
3.不能表现“中国戏曲表演艺术家所获得的是远远超过一切姊妹艺术的可羡慕的‘自由’”
的一项是(3分) ( )
A.“上下场”“圆场”等舞台调度方法,可以使人物自由地走在道路上,进入庭院。
B.刻画人物内心时,中国戏曲演员所使用的手段,比姊妹艺术丰富。
C.时空转化难以在通常的话剧舞台上再现,而中国戏曲摆脱了时空束缚。
D.近景、特写的使用是如此的频繁与自如,与现代电影手法接近。
三、
1.答案 D “现实针对性强的古代戏曲得以保留”有误,原文为“因为现实针对性强与艺术
上的成功,被保留下来了”。
2.答案 D A项,“这一时期,‘文人画’创作数量也到达了巅峰”于文无据。B项,“程式缓
慢地发展也限制了中国戏曲的发展”,于文无据。C项,“所以,现实主义的生命力强大”有误,
因果倒置。原文为“这首先是因为,现实主义的生命力是强大的”。
3.答案 B 张冠李戴,B项表现的是戏曲舞台上对人物精微的刻画。
四、(2019部分区质量调查一,5—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历来谈论天津的文化特征,总是众说纷纭,人们多从某一角度定义天津文化特征,有漕运文化、
商埠文化、码头文化、移民文化、城厢文化、租界文化等多种概括。这些特征反映了天津
的某一侧面,却不能从整体上突出天津最具特色的文化面貌。也就是说,并未抓住天津在历史
上、在全国所独有的重要影响力,这对天津未来的文化定位和文化发展的抉择来说,都是一种
带方向性的误导。
总结天津的特色文化,一是要找准天津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哪个方面最具影响力;二是要确定哪
个方面是这个城市与别的城市所具有的最大区别。
论交通枢纽,商贾云集,五方杂处,固然是天津建城六百年来的显著特征。然而,由此确立的漕
运文化、商埠文化、码头文化、移民文化、城厢文化等,在全国其他地方也较普遍地存在,因
为从枢纽、商贾、移民来说,不少城市同样具备这样的特征。天津城市文化的定位,在这样的
概括下,是不具有明显的独特性的。
有一段较流行的概括中国历史与城市特色的说法,即周汉唐看西安,元明清看北京,近代史看天
津。虽然人们也可称晚清民国看上海,但天津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突出,有着许多其他城市
所不具备的特征,即使与上海相比,九国租界之多,直隶总督衙门之重,官办洋务企业之大,与京
城关联之密,均为天津的独特之处。何况近代这里还发生了许多影响全国的重大历史事件。
因此,天津的城市文化定位,侧重点应是看它在近代史上所扮演的角色。
而单纯以租界文化来概括天津文化特征,也不免流于片面。租界文化更强调的是列强在天津
开辟的租界内形成的文化,它固然是天津近代历史中的重要内容,却远非西学东渐的全部。只
有全面考察天津在中国近代史上的文化意义,才能把握天津在近代化城市发展中的内涵。
天津城市的近代化过程,实际也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缩影,因而它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意义。
近代化的标志,主要涵盖近代城市管理与市政建设、近代化工业与商业、近代化信息与交
通、近代金融业、近代化教育与卫生等近代城市化发展的诸方面。这些方面既属于经济
的、社会的范畴,也属于文化的范畴。再者,近代曾有许多名人活动于天津,除梁启超、李叔
同、曹禺之外,李鸿章、曾国藩、严复、张伯苓、沈从文等许多名流曾在天津生活或工作多
年,他们每个人,都可以构成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景观。天津在中国的独特文化地位,
就在于它在近代化历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具有强烈近代意义的文化特征。天津的近代化文化,
应当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标志。
(选自陈益民《“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天津文化遗产保护》,有删改)
1.下列关于天津“文化特征”的观点,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只有将漕运文化、商埠文化、码头文化等多种特征整合起来,才能从整体上体现天津的文
化面貌。
B.由于“租界文化”不能决定天津未来的文化定位和文化发展,所以不能将其作为天津的文
化标志。
C.天津的文化标志应该能从整体上突出天津最具特色的文化面貌,并且能表现天津在全国独
有的重要影响。
D.天津的文化特征只要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就能给天津未来的文化定位和文化发展提供正确
的方向性引导。
2.下列表述,不符合本文文意的一项是(3分) ( )
A.天津是交通枢纽,商业发达,五方杂处,这是形成其漕运文化、码头文化、商埠文化、移民文
化的前提。
B.中国近代史上,天津在租界之多、衙门之重、官办洋务企业之大等方面仍然独具特色,是上
海不可比的。
C.租界文化只是在列强开辟的租界内形成的文化,也只是西学东渐的部分内容,无法概括天津
的文化特征。
D.许多历史名人在天津生活或工作多年,是重要的文化景观,与租界文化相比,更有资格成为天
津的文化标志。
3.下列理解和推断,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 )
A.天津有西开、望海楼、紫竹林等许多著名教堂,形成了教堂文化景观,但因其不具代表性和
独特性,并不能算作天津的特色文化。
B.在元明清三代,北京有其他城市不具备的突出的文化地位和特征,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发展
的缩影,故有“元明清看北京”的说法。
C.近代史上,天津知名度较高,有许多著名的文化景观,发生过许多影响全国的大事件,曾有许
多名人在这里生活、工作,这些决定了天津的文化定位。
D.天津在属于文化范畴的城建、工业、商业、教育等近代城市化发展的多方面都表现突出,
呈现出强烈近代意义的文化特征。
四、
1.答案 C A项,文化特征并不是各种文化的整合,而应是最具特色和影响力的文化。B项,
“不能决定天津未来的文化定位和文化发展”并不是“租界文化”不能成为天津文化标志
的原因。D项,“只要……就”是充分条件复句,由原文可知有“重要影响”仅是一方面,还要
是“最具特色”的。
2.答案 D 在天津生活和工作过的历史名人只是天津近代化过程中的文化景观,与“租界文
化”一样,都只是天津近代历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都无法单独作为天津的文化标志。
3.答案 C 决定天津文化定位的不是它的知名度,而是它在近代史上具有的独特意义。
B组 2017—2019年高考模拟·专题综合题组
每篇建议用时10分钟
一、(2019河北区一模,5—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日前,某咖啡品牌推出的一款“猫爪杯”受到不少消费者青睐。有人支起帐篷通宵排队,有人
争抢不已大打出手,有人先到先得哄抬价格。即便该品牌当即表示加订备货于网上发售,网上
发售的首批1000个猫爪杯也在0.07秒内全部卖完。有网友打趣说,终于理解《流浪地球》里
人工智能莫斯的台词的深意,“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确实是一种奢求”。
这款杯子的魅力何在?从外形看,透明粉色印花的杯身内部是猫爪肉球形状,倒入饮料后便会
看到一只粉嘟嘟的猫爪。尽管容量不大、清洗不便,但还是有不少消费者兴致盎然。比如,爱
猫人群相中了猫元素,女孩们溢满了少女心,黄牛们看到了价差,工艺设计师想要破解走红密
码,营销学人士更要研究“饥饿套路”……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愿意在一款
杯子上花大功夫和大价钱。
从品牌的角度来看,猫爪杯成为网红爆款、热议话题,堪称一次成功的营销案例。无论是戳中
“萌文化”的设计,还是物以稀为贵的供给,都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无形中增加顾客黏
性,提高品牌价值。实际上,放眼整个文化产业,消费文化与品牌策略的成功结合,往往能够繁
荣文创周边,诞生走俏产品。可以说,猫爪杯也好,迪士尼系列产品也好,故宫的行李牌、口红
也好,火爆不是偶然,都有着传播策略的内在逻辑,在日积月累的明星品牌和衣食住行的日用百
货中达到了一种双赢,也给品牌立起了“活动的广告牌”。
只不过,再精致的产品设计、再高明的营销技巧,倘若没有洞悉消费者心理、缺乏社会关注,那
么也无法抢占市场。拿杯子来说,曾经结实耐用的搪瓷杯在生活中出现得越来越少,袖珍精巧
的茶杯越来越常见;“奋斗好多年”才能享用的咖啡、下午茶,也成了城市街景中最寻常的角
落。这说明,水杯在进化,消费在升级,人们的生活也在改善。
如果说,章丘铁锅的走红反映的是消费者对日用品质量的渴望,日本马桶盖的风靡是人们对高
品质生活的向往,那么猫爪杯的热卖则更多映射出不少人提升的审美追求。如今,越来越多的
人愿意为商品的独特性和稀有性支付溢价,在功能性之外寻求审美趣味,以此满足更加个性化
的需求。如此来看,猫爪杯走俏不过是各取所需的消费现象、一种正常演进的消费趋势,也提
示着“消费升级”的一条路径。
当然,一时的消费潮流不等于未来的消费走向,真正的价值表现在产品长久不衰的生命力上。
有网友统计,章丘铁锅从繁盛到落寞仅用了4个月,就是因为一拥而上的小作坊,违背了“7次热
锻、5次冷锻、1000℃高温冶炼、3.6万次捶打”的生产程序,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相同的情
形在猫爪杯上也有体现,目前网上已经出现了超低价仿制款。由此来说,关注猫爪杯的意义,不
应停留在消费者猎奇炫耀、生产商山寨仿制的层次,还要学会理解消费的心理、品牌的价
值。比如,功能是一种考量,美感也是一种刚需;创意是一种效应,匠心也是一种价值。透过这
款简单的网红杯,我们能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可爱的猫爪,也应该能看到“供给侧”的一片蓝
海。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猫爪杯受到消费者青睐”的原因的一项是(3分) ( )
A.杯子容量不大、清洗不便,透明粉色印花的杯身内部是猫爪肉球形状,倒入饮料后便会看到
一只粉嘟嘟的猫爪。
B.戳中“萌文化”的设计、成功的营销方式(饥饿营销)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无形中增
加了顾客黏性。
C.很多消费者提升了审美追求,在功能性之外寻求审美趣味,愿意为商品的独特性和稀有性支
付溢价。
D.销售者不仅洞悉消费者心理、满足其个性化的需求,而且熟悉传播策略的内在逻辑,吸引社
会关注,给品牌立起了“活动的广告牌”。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3分)( )
A.猫爪杯走俏是各取所需的消费现象、一种正常演进的消费潮流,也提示着“消费升级”的
一条路径。
B.奋斗好多年才能享用的咖啡、下午茶,成了城市街景中最寻常的角落,这说明:消费在升级,
人们的生活在改善。
C.关注猫爪杯的意义,不应只停留在消费者猎奇炫耀、生产商山寨仿制的层次,还要学会理解
消费的心理、品牌的价值。
D.透过这款简单的网红杯,作为消费者的我们知道:功能是一种刚需,美感也是一种考量;创意
是一种升值,匠心也是一种效应。
3.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推断,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3分) ( )
A.整个文化产业,消费文化与品牌策略的成功结合,就一定能够繁荣文创周边,诞生走俏产品,
例如故宫的行李牌、口红。
B.拥有精致的产品设计、高明的营销技巧,即便没有洞悉消费者心理、缺乏社会关注,也是有
抢占市场的可能的。
C.一时的消费潮流不等于未来的消费走向,真正的价值表现在产品长久不衰的生命力上,所以
生产者要学会理解消费的心理。
D. “章丘铁锅”从繁盛到落寞仅用了4个月,市场上已经出现猫爪杯的超低价仿制品说明
“猫爪杯”也有此可能。
一、
1.答案 A “容量不大、清洗不便”不是猫爪杯受到消费者青睐的原因。
2.答案 B A.原文为“一种正常演进的消费趋势”。 C.原文是“关注猫爪杯的意义,不应停
留在消费者猎奇炫耀、生产商山寨仿制的层次”。D.原文是“功能是一种考量,美感也是一
种刚需;创意是一种效应,匠心也是一种价值”。
3.答案 D A.过于绝对,原文是“往往能够繁荣文创周边,诞生走俏产品”。B.混淆是非,原
文是“再精致的产品设计、再高明的营销技巧,倘若没有洞悉消费者心理、缺乏社会关注,那
么也无法抢占市场”。C.强加因果,由前面的条件得不出“所以生产者要学会理解消费的心
理”的结论。
二、(2019九校联考,5—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人每天每时都在思索,这不是什么技术性和深奥的事,但也不是什么无足轻重的小事。这一功
能必须与智力相协调,每一次都不能有思维混乱。这是一种推理的过程,是在判断情况的基础
上得出结论,间接地得出信念,正因为如此,这可能做对了,也可能做错,所以需要谨慎小心,需要
锻炼。它愈是重要,出了错的危害也就愈大。
比穆勒更早的一位学者约翰·洛克(1632—1704)阐述过思维对于生活的重要性和训练思维的
必要性,以便通过思维得到尽量好的效果和防止最坏的结果。他说:“任何人做任何事,都是以
这一种或那一种观点为依据,以该观点作为行动的理由;不论他运用何种手段,他都是以自己这
一有充分根据或并无充分依据的见解作为引导,按照这一正确或错误见解而投入他的全部行
动力量……神殿教堂都有它们的神圣偶像,我们都看到有多少人为之顶礼膜拜。实际上,在人
们的头脑中,这些观念和偶像都是始终指导他们行动的无形力量,他们都普遍心甘情愿地服从
这一指导。因此,极其重要的是要非常用心地培养自己的认识,正确运用自己的认识以探求知
识和判断实际效果。”既然一切有意实施的活动以及我们种种力量的运用都有赖于思维,洛
克强调非常用心地培养自己的认识“极其重要”,就是恰如其分的。思维的力量能让我们摆
脱对于本能、欲望和因循守旧的屈从,但也有可能让我们出错。它使我们高于禽兽,但也有可
能让我们干出禽兽由于其本能限制而干不出的蠢事。
在一定程度上,正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都会出现一些需要调节推理思维活动的情形。生活中
许多时候都必须遵从基本的和持续的规矩,它是任何巧计都代替不了的。被火烫过的孩子怕
火,给他讲多少火能供热之类的大道理,都不如让他理顺自己的思路。在社会生活中,有些事情
也要求在合理思维的基础上采取行动,正确的推理才会见效。正确的思维有益于生活,至少可
以使生活避免相当多的烦恼。敌情、险情、安全保障、饮食调理或重要社会交往的种种征
兆,都需要得到正确的辨认。
然而思维能力的这种训练虽然在一定限度内能见效,却不能让我们不受限制,到处畅行无阻。
在一个方向上得出合乎逻辑的见解,并不能保证不会在另一个方向上走得过头而得出错误结
论。野蛮人中间的狩猎专家很擅长发现野兽的行踪和位置,但谈起野兽习性的来源和构造时
却可能鬼话连篇。对于生活的安全和繁荣,没有直接可见的障碍来阻止人们思索推理,但也没
有天然的阻力来防止人们得出错误的信念。有时很少一点事实明亮显眼,人们就将它们作为
依据而下了结论;而有时事实有一大堆却引不出适当的结论,只是因为它们有悖于现有习俗而
不受欢迎。还有一种倾向是所谓的“原始的轻信”,分辨不清什么是幻想,什么是合情合理的
结论。一见云里雾里有引人注目的脸面,就信以为真。天然的智力阻挡不了谬误的传播,虽然
阅历不浅但思维不正确,就仍然会积累许多错误的信念。错误与错误可能互为印证而交织成
越来越大、越来越顽固的一套谬论。梦、星相、手掌纹路都用来占卜吉凶,纸牌的跌落被认
定是预兆,而自然界一些极其重要的事态却遭忽视。各式各样的占卜迷信如今仅见于一些阴
暗的角落,但从前却是普遍流行的。人们用了很多很多的科学事实才驳倒了它们。
(摘编自约翰·杜威《我们如何思维》)
1.下列对思维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本文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 )
A.在生活中,人们都是依照观念行事,因此,用心培养自己的认识,训练思维是很重要的。
B.正确的思维有益于社会和生活,可以使生活避免很多的烦恼。
C.通过思维能力的训练,在某一方面得出合乎逻辑的见解,就不会在这一方面得出错误结论。
D.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思维认识有可能走偏,需要经常加以调节。
2.下列表述,符合本文文意的一项是(3分) ( )
A.生活中,事事都必须遵从基本的和持续的规矩,它是任何巧计都代替不了的。
B.思维的力量可以让我们摆脱对于本能、欲望和因循守旧的屈从,但也会让我们出错,有可能
让我们做出禽兽会做出的蠢事。
C.约翰·洛克认为可以通过思维训练得到最好的效果和防止最坏的结果。
D.没有直接可见的障碍来阻止人们对于生活安全和繁荣的思索,也不能保证人们对于生活安
全和繁荣的思索都能得出正确的信念。
3.下列不属于会令人们得出错误信念的原因的一项是(3分)( )
A.抓住一点明亮显眼的事实便作为依据而下结论。
B.错误与错误互为印证而交织成越来越大、越顽固的谬论。
C.事实很充分,但却因为有悖于现有习俗而不受欢迎,从而不能得出适当的结论。
D.由于“原始的轻信”,只要有引人注目的脸孔就信以为真,不能分辨幻想和合情合理的结
论。
二、
1.答案 C “就不会在这一方面得出错误结论”错,原文是“并不能保证不会在另一个方向
上走得过头而得出错误结论”。
2.答案 D A项,“事事都必须遵从”错,原文是“许多时候都必须遵从基本的和持续的规
矩”。B项,“有可能让我们做出禽兽会做出的蠢事”错,原文是“让我们干出禽兽由于其本
能限制而干不出的蠢事”。C项,“得到最好的效果”错,原文是“尽量好的效果”。
3.答案 B B项说的是错误信念越积越多的危害。
三、(2019五校联考二,5—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尽管中国古人认知世界有视野局限,却并不妨碍他们涵养天下观念、天下格局、天下气度,先
贤居一国之内而能孕育出以整个世界为思考对象的政治意识,淬炼关于世界治理的文化体系,
这种“天下观”是中国古人卓越的文化创造,是中华文化最有气象、最具格局的文化建构,亦
是今天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中国主张、中国方案最深厚的文化渊源。
在古人眼里,“天下”不只是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政治概念。古人很早就确立了“天下为公”
的观念,同时认为“天下”可以建构为一个理想世界。如《吕氏春秋》称:“天下,非一人之天
下也,天下之天下也。阴阳之和,不长一类;甘露时雨,不私一物;万民之主,不阿一人。”这种
“天下为公”的认知,成为中华文化“天下观”一大基石。
以“天下为公”构建理想世界,就是“大同”。《礼记·礼运》谓:“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
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
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
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其描绘了人类理想的生活与秩
序图景。
如何与天下共处?古人观念是“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把全人类看成一个大家庭,如梁漱溟所
言:“中国人是富于世界观念的,狭隘的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在中国没有,中国人对于世界向来
是一视同仁的。”当代学者赵汀阳认为,中国人的天下观念从逻辑上“排除了不可化解的死
敌,绝对异己或者精神敌人的概念”“任何具有外部性的存在都是需要化解的问题而不是征
服的对象”。这样的天下观,显然超越国家观,其视野、境界与气象自非寻常可比,决定我们解
决国际问题的思维与方法,着眼的都不是战胜征服,而是合作共赢。
如何建构这样的理想世界?古人的理念是“行大道”。如儒家“以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
等观念,道家“抱一为天下式”等主张,法家“为天下治天下”等观点,墨家“一同天下之义”
等思想,莫不以治天下为对象来构建学说,为实现天下“太平”“大同”提供了文化理论支
持。
发掘分析中华文化天下观,目的是为全球治理贡献更多中国智慧。有人借此以为中国要领导
世界,便渲染“中国威胁论”,恰恰是没有读懂中华文化天下观的意涵,没有把握中华文化的内
质。
(节选自陈家兴《传承中华文化“天下观”》,有删改)
1.下列对“天下观”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 )
A.天下观是指立足一国有限的范围内,而能思考天下并淬炼关于天下治理的文化体系。
B.天下观是中国古人卓越的文化创造,是关于中华文化的文化建构。
C.天下观的现实意义是它能为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中国主张、中国方案提供文化支撑。
D.天下观中的“天下”更是一个政治概念,中国古人认为天下可以建构为一个理想世界。
2.下列表述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中华文化的“天下观”就是在《吕氏春秋》“天下为公”的理念上形成的。
B.引用《礼记》里的话,意欲说明以“天下为公”构建的“大同”世界很美。
C.如果没有“天下为公”的认知,就难以出现“大同”世界的理想的生活图景。
D.“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观念,着眼的是合作共赢,显然超越了国家观。
3.下面所列的一些看法,不符合文中“中华文化天下观”内涵的一项是(3分) ( )
A.几千年来,中国人比世界任何其他民族都更成功地把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
B.负责任的国家要推动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方向发展。
C.如果邻居家里出了问题,不能光想着扎好自家的篱笆,而应该去帮邻居一把。
D.凡是符合利天下、利人的行为就是义,而害他人以自利的行为则危害天下的太平。
三、
1.答案 B “是关于中华文化的文化建构”理解错误,原文意为天下观是中华文化中的一种
文化建构。
2.答案 A “就是在《吕氏春秋》‘天下为公’的理念上形成的”于文无据。原文中引用
《吕氏春秋》的话仅为举例。
3.答案 A A项是对“中华文化天下观”成就的看法,不属于“中华文化天下观”的内涵。
其他各项符合文中“中华文化天下观”中的“天下为公”“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等内涵。
四、(2019和平区二模,5—7,9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读小说就是为了读故事?故事与叙事是不同的,叙事才更接近小说的本
质。正如托马斯·曼所说,小说家既要通晓现实,也要通晓魔力。故事所描述的是一种现实,而
叙事则是一种语言的魔力。应该说,从先锋小说发起叙事革命开始,小说写作就不仅是再现经
验、讲述故事,它还是一种形式的建构、语言的创造。写作再也不是简单的“讲故事”了,只
有建构起自己的叙事方式的作家,才称得上是一个有创造性的作家。可是,这个经过多年探索
所形成的写作难度上的共识,开始被文学界悄悄地遗忘。更多的人,只是躺在现成的叙事成果
里享受别人的探索所留下的碎片,或者回到传统的叙事道路上来。故事在重获小说核心地位
的同时,叙事革命也面临着停顿。
这种停顿,表明艺术惰性在生长,写作和阅读耐心在日渐丧失。讲述一个有趣而好看的故事,成
了多数作家潜在的写作愿望。然而,文学一旦丧失了语言冒险的乐趣,只单纯地去满足读者对
趣味的追逐,它还是真正的文学吗?说到底,文学的独特价值,许多时候正是体现在语言的冒
险、叙事的探索上;这样往往能开辟出一条回归文学自性的道路。可是,在这样一个喧嚣、躁
动的时代,有谁愿意去做那些寂寞的叙事探索?
短篇小说艺术在近年的荒芜,或许可以作为讨论这个问题的另一个旁证。以前的作家,常常将
一个长篇的材料写成短篇,现在却恰恰相反。如今,长篇小说盛行,短篇小说则已退到文学的边
缘,核心原因还是故事与叙事之间的较量。长篇小说的主题词是故事和冲突,读者对长篇的毛
病是容易原谅的。篇幅长了,漏洞难免会有,但只要故事精彩,就能让人记住。对短篇,要求就
要严格得多。叶灵凤说,现代的短篇小说“已经不需要一个完美的故事”,写短篇就是要“抓
住人生的一个断片,爽快地一刀切下去,将所要显示的清晰地显示出来,不含糊,也不容读者有
呼吸的余裕”。要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没有生活的丰盈积累,没有在叙事上的用心经营,再
好的断片,一些作家也是切割不好的。因此,在这个长篇小说备受推崇的时代,中短篇其实更能
见出一个作家的叙事功底和写作耐心。
如今,翻开杂志等出版物,举目所见,艺术、叙事、人性和精神的难度逐渐消失,读者也慢慢习
惯了在阅读中享受一种庸常的快乐——这种快乐,就是单一阅读故事而来的快乐。或许正是
因为看到了这一点,英国文学批评家迈克尔·伍德才有了这样的论断:“小说正在面临危机,而
故事开始得到解放。”很多人都会感到奇怪,小说的主要任务不就是讲故事么,为何要将小说
与故事对立起来?按照德国批评家、哲学家本雅明的说法,小说诞生于“孤独的个人”,而故
事的来源则是生活在社群中、有着可以传达经验的人——故事的旨归是经验和社群,所远离
的恰恰是“孤独的个人”。可见,故事并不一定就是小说。但在这个崇尚经验、热衷传递经
验的当代社会,故事正日渐取代小说的地位。
(摘编自谢有顺《当代小说的叙事前景》)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故事描述一种现实,叙事则是一种语言的魔力;为了使读者享受到故事带来的阅读乐趣,小说
家就要构建自己的叙事方式。
B.尽管如今多数作家力图去讲述一个有趣而好看的故事,但是许多时候文学的独特价值还是
体现在语言的冒险、叙事的探索上。
C.与侧重故事和冲突的长篇小说相比,短篇小说虽然更能见出叙事的功底,但如今在故事和叙
事的较量中日显颓势。
D.短篇小说创作要达到叶灵凤所提到的境界,即透过人生的一个断片清晰地显示作家的写作
意图,必须在叙事上用心经营。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小说创作需要形式的建构、语言的创造,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作家要建构自己的叙事方式,而
不能简单地再现经验、讲述故事。
B.现成的叙事成果、传统的叙述模式助长了作家的艺术惰性,叙事革命面临停顿,文学的独特
价值难以显现。
C.当下故事之所以重获小说的核心地位,是因为作家对叙事艺术的追求会增加创作的难度,尽
管叙事艺术更能体现小说的本质。
D.在喧嚣躁动的时代,人们追求单一阅读故事所带来的庸常快乐,缺少了对艺术、叙事、人性
和精神的深度思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小说的独特价值往往体现在语言的冒险、叙事的探索上,如果单纯地追求故事的有趣和好
看,那么小说写作的意义值得怀疑。
B.叙事艺术正经受时代的考验,放弃对它的探索,把故事的趣味和吸引力奉为创作的旨归,必然
会引起短篇小说创作的危机。
C.短篇小说的创作要有丰盈的生活积累,要有较强的叙事功底;断片切割不好,语言若无创造
性,就无多少文学价值。
D.小说不一定是故事,小说诞生于“孤独的个人”,故事的旨归是经验和社群,所以小说被故事
取代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四、
1.答案 A “小说家就要构建自己的叙事方式”错。
2.答案 C “因为作家对叙事艺术的追求会增加创作的难度”于文无据。
3.答案 D “所以小说被故事取代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于文无据。
五、(2019南开区二模,5—7,9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大数据杀熟”这件事,基本还是各说各的理:消费者言之凿凿“这个肯定有”,在线服务平台
摊手表示“这个真没有”。回头看,2008年以来,爆料或控诉在线旅游、酒店、机票等电商平
台的疑似“大数据杀熟”的行为不胜枚举。十年之后的2018年,“大数据杀熟”被评为年度
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中国消费者协会甚至还将其列为2019年新春重点关注对象。但诡异的
是,迄今没有认定一个板上钉钉的杀熟案例。信息不对称与不透明如一堵厚重的铜墙铁壁,将
真相阻隔在电商的最终解释权手里。所谓的“大数据杀熟”,其实就是依据数据的精准分析,
对于黏性强的用户,利用信息不对称,采取不动声色加价或者拒绝优惠推送的差别化价格策
略。消费行为往往就是这样,用惯了,用多了,价格反而不敏感了。因此,新客50块钱就能买到
的服务,老客户可能还是停留在100块钱的档位上。电商平台的这种策略偏好其实是很容易理
解的,在利润最大化的目标面前,大数据提供的便利是不可能受道德诚信制约的。有人说愿打
愿挨,谁让消费者不去货比三家呢?这话经不起基本逻辑的考量。首先,利用大数据来杀熟真
的合法吗?且不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实施不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
子商务法》第十七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全面、真实、准确、及时地披露商品或者服
务信息,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第十八条亦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根据消费者的兴趣爱
好、消费习惯等特征向其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搜索结果的,应当同时向该消费者提供不针对
其个人特征的选项,尊重和平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利用消费偏好选择性推送本就是一个
过于精明的商业选择,更别说少数电商平台扭曲价格信息等主观恶意行为了。其次,市场进化
得再高级,终究是“人”的市场。如果技术只是为卖方提供了耍心眼儿的机会,市场信用岂非
要随着技术迭代而灰飞烟灭?很多时候,个性化服务与“大数据杀熟”是叫人傻傻分不清的,
消费者即便是熟谙“货比三家”的道理,恐怕终究逃不开数据的惦记。就比如这些所谓的
“系统Bug”,谁来为之验明正身呢?有人说,拿过的折扣、用过的满减红包,最后总得通过
“大数据杀熟”的方式吐出来。这话或有些偏颇,却说破了一个道理:在宰客这件事上,线上线
下是没什么差别的,监管若不到位,肯定是会出问题的。现在最大的疑问是:在“大数据杀熟”
这件事上,电商平台们异口同声说是假的,那么,就真的只是消费者的群体癔症吗?对于这个问
题,职能部门应该及时出手,为迷茫的消费者解惑答疑。
1.下列关于“大数据杀熟”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大数据杀熟”是一种“宰客”现象,是电商平台违背道德诚信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做法。
B.“大数据杀熟”是否存在,消费者和在线服务商大体上还是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C.“大数据杀熟”问题由来已久,已成为各媒体乃至中国消费者协会高度关注的问题。
D.根据消费者的兴趣爱好、消费习惯等特点而向其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做法是不合法的。
2.下列对原文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作者认为,面对“大数据杀熟”,相关职能部门不能袖手旁观,应该有一个明朗的态度。
B.作者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从两个方面批驳了“大数据杀熟”的责任在消费者自身的说
法。
C.文章从“大数据杀熟”现象谈起,以呼吁职能部门监管到位结束全文,指出了解决“大数据
杀熟”这一问题的具体做法。
D.文章采用举例和引用的论证方法,既阐述了“大数据杀熟”的概念,又论述了电商平台推卸
责任的错误做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迄今为止,中国消费者协会尚未认定一个确凿的杀熟案例,这说明职能部门监管不到位。
B.消费者对某件商品或某项服务用惯了,用多了,对价格失去敏感了,就一定会掉入“杀熟”的
陷阱里。
C.利用对数据的精准分析,电商经营者可以掌握消费者的偏好,从而实现选择性推送。
D.“大数据杀熟”的真相之所以难以明了,原因是消费者没有掌握相应技术,卖方因而有了
“杀熟”的机会。
五、
1.答案 D 文中并未说“提供个性化服务”不合法。
2.答案 C “具体做法”错误,作者只是给了大方向,谈不上具体。
3.答案 C A.推理错误,“中国消费者协会尚未认定一个确凿的杀熟案例”不能推断出“职
能部门监管不到位”。另外,文章没有明确说明是由“中国消费者协会”来“认定”案例
的。B.说法绝对。D.由原文可知真相难以明了是因为“信息不对称与不透明”。
C组 2017—2019年高考模拟·应用创新题组
一、(2019 5·3原创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书院是我国古代学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为唐宋以来千年文脉之所系,在我国学术发展和文
化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江苏之境自六朝以来即为人文鼎盛之地,而书院之设则始自宋仁宗天圣年间,即侯遗所创的茅
山书院。南宋诗人范成大所称徂徕、金山、岳麓、石鼓“四大书院”,其中的金山其实就是
指茅山书院。
大抵言之,清代虽然是我国书院发展的晚期,但由于官方大力提倡创办书院,故亦是我国书院的
最后辉煌期。而江苏以其经济、文化之巨大优势,书院的创办更是盛极一时,并在学术和人才
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卓著成就。
书院数量和规模空前增加。在清代,江苏境内书院的创办以江宁府、扬州府、苏州府、常州
府、松江府(今上海)五个地区最为兴盛。江宁府作为当时江南省的省会,除了省会级书院钟
山书院,著名的还有惜阴、尊经、文正等多家。因此,江宁府的书院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层次,
皆为其他省会所不及。扬州则有安定、梅花、广陵三大书院。因扬州有两淮盐利,故书院办
学经费十分充足,几乎可与省会江宁府相颉颃。苏州时为江苏巡抚的驻地,加之人文兴盛,故苏
州的书院“分课制艺经古,其风气不下于江宁、扬州也”,著名的书院有紫阳和正谊等。
师资雄厚。清代江苏由于经济、人文、地理等诸多优势,从而吸引了众多著名学者前来讲学,
书院师资力量十分雄厚。钟山书院作为省会级书院,其主讲者皆为当时一流的学者,如杨绳
武、夏之蓉、钱大昕、卢文弨、姚鼐、朱珔、程恩泽、胡培荦、李联琇等皆曾任钟山书院
山长或主讲。而其他书院,如俞樾掌紫阳书院,冯桂芬掌紫阳、惜阴、正谊等书院,俞正燮掌惜
阴,李兆洛掌龙城,张文虎、黄以周、缪荃孙等掌南菁,皆为学界之翘楚。
书院学风纯正,治学以考据为主,亦不乏经世之学。各大书院皆有严格的院规,在考课、学业、
学风等方面规定明确,生员践行不得稍有逾矩。杨绳武主钟山书院,其制规约中即有二戒:“一
戒抄袭倩代、一戒矜夸忌毁”,直指治学不端之要害。乾嘉以降,考据之学大兴,时书院以朴学
为务,亦是大势之所趋。然在此主流之下,随着清内外政治形势的变化,经世致用之学渐起。而
后江阴之南菁,更是以实学为本,而以经世为务。
人才培养成效卓著。当时江苏各府书院多从全国选拔生员,故能集一时之秀,再经过书院的培
养,涌现出一大批博古通今、经世致用的人才。其培养才人之众,可谓空前,仅“陶澍抚苏时,
书院肄业生达千数百人”。而所出学术人才之优秀,亦罕见其匹。如从扬州各书院中肄业的
有段玉裁、王念孙、汪中、刘台拱、孙星衍、洪亮吉、任大椿等人,皆清中晚期学界之中坚。
光绪年间,学政黄体芳在江阴创办书院,而径取名曰“南菁”。其历时虽短,但在西学大潮澎湃
来临之际,它一方面为传统书院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同时亦为新学开启了先声,实无负于“南
菁”之名。进而言之,如果说在中国书院发展史上,白鹿洞、岳麓等开创了传统书院事业的先
河,引领了潮头,那么清代的江苏书院则为之圆满地画上了历史的休止符。
(摘编自《清代江南书院文化成就卓著》)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书院的设立使得江苏之境自六朝以来即为人文鼎盛之地,侯遗所创的茅山书院即范成大所
称“四大书院”之一。
B.清代的江苏书院之所以盛极一时,在学术和人才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卓著成就,是因为官方大
力提倡创办书院。
C.江苏境内各府书院兴盛,其中江宁府的书院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层次,皆为扬州府、苏州府
等书院所远远不及。
D.唐宋以来,我国书院赓续发展,白鹿洞书院等开创了先河,而清代的江苏书院则为之圆满地画
上了历史的休止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第一段总说,指出书院在我国学术发展和文化教育史上的影响,为下文对明清书院论述的深
入展开进行了很好的铺垫。
B.本文主要论述清代江苏书院文化成就卓著,前两段为引子和张本,中间五段为主体部分,最后
一段总结其历史地位。
C.文章主体部分主要采用了并列式结构,分别从书院的数量规模、师资、学风治学、人才培
养等方面切入进行论述。
D.最后以南菁书院的命名为例,是为了论证北方书院根本无法和南方书院相媲美,江苏书院才
是我国书院的完美休止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书院是我国自唐宋以来古代学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它一直绵延至明清,真所谓千年文脉
之所系,意义非凡。
B.众多著名学者前来书院讲学,有很多人并不主于一地,而是在江苏各大书院间流动担任山长
或主讲,尤可称道。
C.江苏各府书院人才培养成效卓著,涌现出一大批博古通今、经世致用的人才,清中晚期学界
之中坚皆出于此。
D.朱熹在《平江府常熟县学吴公祠记》中曾有“南方之学,得其菁华”一语,而清代江苏的书
院,堪当朱子之义。
一、
1.答案 D A.强加因果,江苏之境自六朝以来即为人文鼎盛之地,而书院的设立是在宋
朝。B.以偏概全,“官方大力提倡创办书院”只是原因之一,还有“其经济、文化之巨大优
势”。C.不合文意,原文是“颉颃”“不下于”。
2.答案 D “是为了论证北方书院根本无法和南方书院相媲美”有误,分析原文可知,应是
为了论证其“一方面为传统书院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同时亦为新学开启了先声”。
3.答案 C 推理武断。“清中晚期学界之中坚皆出于此”错误,原文说“从扬州各书院中肄
业的有段玉裁、王念孙、汪中、刘台拱、孙星衍、洪亮吉、任大椿等人,皆清中晚期学界之
中坚”,并不能推断出“清中晚期学界之中坚”就只有这些人。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唐王朝三百年,诗文炳蔚,音乐亦在传承前朝的基础上蓬勃发展,种类繁多。乐以诗为本,诗以
声为用,中国自古便有诗乐合一、以诗入乐的传统,音乐始终是唐诗传播的重要载体。唐代音
乐与诗歌相结合,名篇佳作得以流传广远。
唐诗的音乐传播,按传播形式和载体,可略分为歌唱、乐器、舞蹈等。唐代入歌传唱的佳作甚
多,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写别景别情,气度从容,语老情深。入歌成谱后又名《渭城曲》
《阳关曲》,因“西出阳关无故人”反复咏唱三遍,故又称《阳关三叠》,后世流传甚广。又如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展春江春景,入人生哲理,语通古今,千秋共感,宛尔成章。乐器乃乐声
情意传播的有力媒介。唐代有众多描摹乐器、寄托心怀之诗,将乐音、情怀、诗意熨帖融
合。不同乐器,往往因自身音色、品质不同,传递不同的情感。众器之中,笛声常寄离情,“此
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胡笳易传边塞孤清,“三奏高楼
晓,胡人掩涕归”(王昌龄《胡笳曲》)。角声觱篥则多振军情惹乡念,“故园黄叶满青苔,梦后
城头晓角哀”(顾况《听角思归》)。“舞者,乐之容也。”在唐诗音乐传播过程中,多姿舞蹈
承载乐声音情,种类丰富。《乐府杂录·舞工》载有“健舞、软舞、字舞、花舞、马舞”等类
别的舞蹈,相应舞曲依风格和节奏特点,配音编排,娱情传意。
唐诗音乐在传播过程中,大多数传播者本身亦为接受者。音乐本身具有相当的教化作用及艺
术感染力,唐代君王大多重视音乐传播,多通晓乐律而兼善诗文。唐玄宗“英断多艺,尤知音
律”(《旧唐书》)、“洞晓音律,由之天纵”(《羯鼓录》),他常将音乐教化作为政治统治的
重要手段。其制定雅乐歌颂大唐国威,诸多配乐应制诗也应运而生;并置教坊以教俗乐,选乐工
数百人,亲自教法曲于梨园。太常又设别教院,专门教授供奉新曲,人员上千。此又对俗乐的发
展和传播起到重要作用。文人墨客在唐诗音乐传播过程中同样起到重要作用,笔下多有涉乐
诗歌创作,且题材意境丰富。太白《月夜听卢子顺弹琴》,聆幽怨琴音于月明之夜,慨知音难
觅;子美《泛江送客》,用笛声传凄然离别之惆怅;义山《锦瑟》,托惘然痴情于胶柱繁弦。诗
人通过动情笔触,融诗韵声情,成流传广远、声情并美之佳作。诗歌经乐师之手调和,交付歌儿
舞女配乐演唱的过程相应促进了民间传播,因此涌现众多专事描摹乐师歌女表演状态的作
品。白居易《柘枝妓》、刘禹锡《和乐天柘枝》,描画舞女身姿情状,细致生动;顾况“左手
低,右手举,易调移音天赐与”(《李供奉弹箜篌歌》)、窦庠“高张朱弦琴,静举白玉指”(《留
守府酬皇甫曙侍御弹琴之什》),对乐师歌女演奏状态展现贴切。音乐面貌通过文本形式得以
传承。乐师歌女将诗词以音乐形式生动展现,诗人又用诗歌将其表演样态加以勾画,再成诗
词。此一过程,诗人与乐师歌女互为传播者和受众,共同促进唐诗与音乐交融传承。唐诗中记
载的表演样态极尽摹写。章孝标《柘枝》呈现柘枝舞表演过程;白居易《霓裳羽衣歌》记载
霓裳羽衣舞精彩场面;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记录舞剑高潮之处,笔调深沉有力。
诗人眼观笔录,将艺术声音、场面二次呈现,给读者带来强烈可感的审美愉悦,并使众多极易流
失的古典艺术得以通过诗歌文本形式广远流传,唐诗音乐传播意义大矣。
唐诗因有音乐填充,内容情意更为丰富饱满;古来乐声歌舞,因载以诗歌,而流传广远。诗歌与
音乐关联密切,二者在传播中互为载体,以自有之声情韵律,配以焕谱华章,传诸四海,绵延千载。
(摘编自《光明日报》《唐诗的音乐传播》)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有些唐诗因入歌传唱而得以更好流传,《阳关三叠》《春江花月夜》等都是如此。
B.从唐代涉乐诗歌的内容与主题看,主要有对乐器声音的描摹和对舞者情态的摹写。
C.文中唐诗音乐的传播者按照其身份地位、角色划分,有君王、诗人、乐师歌女等。
D.诗人对古代乐舞描摹刻画的意义,在于使古代歌舞能以诗歌文本形式保存并流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通过分析,认为音乐因诗歌而流传广远,诗歌也因音乐得以生动展现。
B.文章从多方面、多角度入手,大量运用对比论证等手段,论证了音乐与诗歌的关系。
C.文章以诗歌因音乐这一传播载体而获得重大发展为论据,论证了两者之间的关联。
D.文章通过对音乐、歌舞与诗歌发展、流传之间关系的细致分析,把论证推向深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唐诗流传广远,歌唱、乐器、舞蹈等传播形式和载体使得唐诗的佳作甚多。
B.音乐本身就具有相当的教化作用,唐代君王都重视音乐传播的原因也在于此。
C.文人墨客创作了很多涉乐唐诗,所以在唐诗音乐传播中,起到核心作用。
D.唐诗因音乐而情意饱满,乐声歌舞因诗歌而流传,二者交融传承,互为载体。
二、
1.答案 D “诗人对古代乐舞描摹刻画的意义”是两方面的,既促进了歌舞的传播,又促进
了诗歌的发展。
2.答案 B 表述有误,文章运用举例论证较多。
3.答案 D A.唐诗佳作甚多的原因原文并未提及。B.表述有误,并非所有唐代君王都重视音
乐传播。C.“起到核心作用”表述有误,原文说“文人墨客在唐诗……同样起到重要作
用”。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就学科分类而言,医学与文学无疑是不同的学科。但如果从文化层面进行分析,这两种学科都
是将人作为研究对象,“以人为本”是其共同本质。医学治疗人体痛苦,文学帮助人类探索心
灵归宿。在分析中国医学与文学的形成过程时,我们往往会发现这两种学科都曾受到中国传
统文化的影响,二者存在天然的共通性。
中国传统医学依托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进行传播。在传统文化的早期阶段,文化呈现出一种综
合的形态,中国传统医学与古典文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杂糅现象。无论是诗歌、民谣还是市
井小调,都是古代医学重要的传播载体。如《诗经》中就有大量关于医学内容的描写,其中对
阴阳、五行、脏腑、疾病、医疗、药物等均进行了相关记述。后世的许多医学著作也都依
托文学进行传播,呈现出浓郁的文学色彩。李时珍的《濒湖脉学》就很典型,其中有着大量关
于脉学的绝句,比如“浮脉惟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
惊”,这四句诗就将浮脉的位置、脉象、临床价值等描述得非常清楚。事实上,很多医学古籍
本身就是有着丰富文学价值的作品。在阅读这些古典医学著作时,往往能够体验到文学中的
那份恬然和深邃。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蕴含中国传统医学知识。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与医学相关的著作很多,
包括《左传》《庄子》《吕氏春秋》等,都汇集了大量医药寓言故事。《三国演义》《红楼
梦》《老残游记》等名著中的医学思想更是丰富。《红楼梦》中涉及的疾病有114种,方剂45
个,对药物的描述超过120类,其中对林黛玉病情的描述,最为人津津乐道。林黛玉的“两弯似
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在中医看来正是肺肾阴虚的一个病征,而书中对林黛玉
性格与命运的描述,与其疾病的变化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一斑而窥全豹,仅一部《红楼
梦》就有着如此丰富的医学内容,如果系统地梳理整个中国古典文学,其中所包含的医学知识
恐怕就更是不计其数了。
中国传统医学作品承载着中国文学的文化内涵。中国古代有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就是医儒
不分家。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很多文学大成者走上了医学道路,而医者中兼通医学与文学的
也是大有人在。比如魏晋著名学者皇甫谧不仅在文史研究方面颇有建树,同时对中医针灸也
颇有研究,被誉为“中医针灸学之祖”。他的哲学观点在其医学著作中也有鲜明体现,《针灸
甲乙经》说:“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论述的就是“生命万
物都是由‘气’这个根源构成”的观点。
范仲淹提出的“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的主张,影响了中国历史上一大批文人士子。其实,很多
我们耳熟能详的文学家,对医道都有着精湛的研究。如白居易、苏轼、陆游、元好问、蒲松
龄、刘鹗等文学家皆有有关医学的作品存世。中国传统医学与中国古典文学,虽然所属学科
不同,但它们共同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相互滋养,彼此融通。这样的联系,既赋予了医学
以诗意,也丰富了文学的内涵。
(摘编自孙玮志《中国传统医学与古典文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中国传统医学和古典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大树上的不同“分枝”,二者同根同源,有着本质
上的内在关系。
B.中国传统医学与古典文学之间总是处于一种杂糅状态,医学依托文学传播,文学蕴含医学知
识。
C.中国传统文化中医儒不分家的理念使中国传统医学作品往往承载着中国文学的文化内
涵。
D.“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的主张影响了中国古代一大批文人,许多著名的文人文医兼修。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论述了中国传统医学与古典文学二者间的关系。
B.文章运用引证与例证相结合的手法,阐明了中国传统医学与古典文学之间的紧密联系。
C.文章引用《针灸甲乙经》中的句子是为了论述生命万物都是起源于“气”这一观点。
D.文章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运用丰富的文献资料,使论证既有说服力又有文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医学与文学都是“以人为本”,就学科性质来讲,二者有着天然的共通性。
B.李时珍继承了以文传医的传统,以绝句记脉学,生动形象,有利于脉学传播。
C.中国古典文学包含不计其数的医学知识,许多作品既是文学名著,又是医学典籍。
D.中国传统医学与古典文学互通互融,文学让医学有诗意,医学让文学有内涵。
三、
1.答案 B “总是处于一种杂糅状态”说法不准确,文章说“在传统文化的早期阶段,文化
呈现出一种综合的形态,中国传统医学与古典文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杂糅现象”。
2.答案 C 文章引用《针灸甲乙经》中的句子是为了证明“中国传统医学作品承载着中国
文学的文化内涵”。
3.答案 B A.“就学科性质来讲”表述有误,文中说的是“如果从文化层面进行分析……”。
C.“许多作品既是文学名著,又是医学典籍”于文无据。D.文末“这样的联系,既赋予
了医学以诗意,也丰富了文学的内涵”表明医学丰富了文学的内涵,而不是让文学有内涵,文学
本身自有其内涵。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文化有着丰富的含义。广义的文化包括价值、道德、习俗、知识、娱乐、物化文化(如建筑)
等,狭义的文化主要包括知识、娱乐等,但贯穿价值、道德、习俗等思想元素。总体上看,文化
属于观念形态,是对人的精神的塑造。文化具有特殊的力量,能够提高人的认识水平,形成相互
联结的精神纽带;能够凝聚人心,在共同的文化活动中消解困顿,赋予生活以意义、价值和快
乐。
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农业文明传统,并创造了灿烂的农业文明。在漫长的农业文明时代,整个社
会是一个以乡土为根基的社会,社会的精神文化体系是以乡土为基础形成的。费孝通先生将
传统中国称为“乡土中国”。“乡土中国”的含义不仅仅在于农业生产,还在于整个社会以
农为本。社会的农本价值系统为人们生活在农村提供了行为理据,使得人们只有生活在乡村
才能寻找到人生的终极目的和意义。与此同时,乡村自我创造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人们在极
具乡土气息的文化活动中,获得辛勤劳作后的快乐,身心得到一定程度的愉悦,乐以忘忧,从而
延续自己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生。总体上,乡村文化为乡村生活赋予了价值和乐趣,使得人们愿
意在乡村生活和劳作,形成了安于农村生活的习俗,由此创造了丰富灿烂的农业文明。
20世纪以来,中国快速进入现代化进程中。现代化以城市为中心,与日益兴盛的城市相比,乡村
日渐衰落。列宁认为,在工业化时代,“城市是经济、政治和人民精神生活的中心,是前进的主
要动力”。在工业化、城市化时代,城乡地位的翻转,造成乡村衰落,其标志不仅仅在于物质形
态,更在于精神文化形态。重要特点是乡村“丧魂落魄”和农本价值的解体。乡村不再具有
传统社会那样的价值优越感,反而被视为“落后”,属于“问题”的范畴。
20世纪后期,中国历经艰难曲折,终于解决了十多亿人的温饱问题,从而步入大规模和快速度的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这一进程无疑使得包括广大农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从中受益。但在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城乡差别日益突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
短板。问题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既有的精神文化系统难以为人们愿意在
农村生产和生活提供足够的意义感、幸福感和快乐感。
其实城乡差别不仅在于物质差别,更在于文化落差。要振兴乡村,首先得振兴人的精神文化。
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出乡村文化振兴的理念。这一理念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
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思考,反映了现阶段中国农村精神文化领域面临的突出矛盾。
(摘编自《乡村文化振兴与文化供给侧改革》)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费孝通先生将传统中国称为“乡土中国”,是因为在漫长的农业文明时代,整个社会是一个
以乡土为根基的社会。
B.人们只有生活在乡村才能寻找到人生的终极目的和意义,源于社会的农本价值系统为人们
生活在农村提供了行为理据。
C.乡村创造的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为乡村生活赋予了价值和乐趣,使人们愿意在乡村生活和
劳作,形成了安于农村生活的习俗。
D.文化具有特殊的力量,能够提高人的认识水平,形成相互联结的精神纽带,只要振兴乡村文
化,就能振兴乡村,缩小城乡差距。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开篇下定义,解释文化的含义和作用,为论证乡村文化对乡村振兴的意义提供依据。
B.第二段写乡村文化的形成过程和结构,是为了强调乡村文化对农业文明的决定作用。
C.第三、四段写乡村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发生的巨大变化,突出强调乡村文化衰落。
D.本文层层推进,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论证振兴乡村应首先振兴乡村文化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振兴乡村文化可以为人们提供意义感、幸福感和快乐感,从而激发起人们愿意在乡村生活
并努力振兴乡村的活力和动力。
B.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会造成农本价值的解体,使乡村被视为“落后”,城乡地位翻转,农民难
以在乡村生活中获得价值、意义和乐趣。
C.现代化进程中的都市导向破坏了中华文明赖以存在的基础,只有复兴“以农立国”的中华
文明,才能解决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
D.在乡村振兴中,文化振兴比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是因为要振兴乡村,首先得振兴人的精神文
化,城乡差别不仅在于物质差别,更在于文化落差。
四、
1.答案 B B.对应文中“社会的农本价值系统为人们生活在农村提供了行为理据,使得人们
只有生活在乡村才能寻找到人生的终极目的和意义”。A.强加因果,根据原文只可以推断出
费孝通先生将传统中国称为“乡土中国”与“在漫长的农业文明时代,整个社会是一个以乡
土为根基的社会”有一定的关系,构不成因果关系。C.原文为“乡村文化为乡村生活赋予了
价值和乐趣,使得人们愿意在乡村生活和劳作,形成了安于农村生活的习俗,由此创造了丰富灿
烂的农业文明”。“乡村文化”不能等同于“乡村创造的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D.说法
过于绝对,在乡村振兴中,文化振兴比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但并不是说物质振兴等就不需要
了。
2.答案 B 第二段是从农业文明的角度写乡村文化的形成过程和结构,包括社会的农本价值
系统和乡村自创的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强调乡村文化对乡村生活的作用。
3.答案 C “20世纪后期,中国历经艰难曲折,终于解决了十多亿人的温饱问题,从而步入大
规模和快速度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这意味着工业化、城市化是一个正常的社会发展
过程,“以农立国”适用于农业文明时代,并不适用于工业文明时代。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传统文化不是一个已经完成、不再变化的凝固体,它本身仍在变化发展。尽管儒家思想作为
正统思想在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但这2000多年还是有变化的:董仲舒时代的正统思想不同于
韩愈时代的正统思想,朱熹时代的正统思想不同于王阳明时代的正统思想。所以,传统文化不
是一成不变的,也在新陈代谢。传统文化在新陈代谢中呈现出自己的复杂性,中华传统文化就
蕴含着两种很不相同的精神。一种是先秦文化的传统,那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锤炼出多种
文化经典。另一种是秦汉以后开始形成的传统,并逐渐得到强化,那就是奉儒家一派思想为正
统的传统。这个传统因为延续时间长,而且离我们又很近,所以成为许多人自觉或不自觉地继
续尊奉的传统,其实它并非传统文化的全部。
文化的发展既然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反映在人们的主观意志上,就有开新与守成之间的争
持和互动。在平常时期,开新与守成之间的争持与互动表现得不是那么突出和激烈,但在文化
转型的关键时刻就会表现得特别突出和激烈,新文化运动时期便是如此。今天,我们要正确认
识这种争持与互动的辩证关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核心问题
是如何改造从古代承袭下来的传统文化,使其成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新时代的文化,这
其实就是文化的开新与守成问题。
从理论上说,开新与守成都是文化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开新是为了发展,守成也是为了发展。
传统文化会不断通过新陈代谢丰富自己,发展自己。所以,守成者并非只守着老祖宗那一点家
底,也包括守住后来通过新陈代谢所获得的一切新东西。就像生物学上讲的遗传与变异的关
系一样,某些后天的变异稳定下来,通过遗传给了下一代,于是新的物种逐渐形成。如果只有变
异而没有遗传,就不可能形成新物种。文化开新与守成的关系也是如此,只有守成没有开新不
行,只有开新没有守成也不行。
在文化开新与守成这一新陈代谢过程中,特别要防止那种自觉不自觉地将传统文化与新文
化、外来文化对立起来的倾向。一种文化越是善于吸收新文化包括外来文化,将其化为自己
的营养,越会获得更加旺盛的生命力。相反,若独奉一尊,拒斥新文化,必定自我拘滞、渐趋委
顿。鸦片战争以前,中华传统文化在整体上从未遇到过重大挑战。这种特殊经历曾使许多人
认为中华传统文化是完全独立发展起来的,无须借鉴与吸收其他任何文化。这种故步自封的
心态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中国近代历史已经给出了答案。我们所说的文化自信,包括对自己文
化的生命力有自信,勇于吸收新文化包括外来文化,能够把它们变成自己的营养,助推中华文化
不断发展进步。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而不能把文化自信变成自我满足,甚至排
斥新文化。
(摘编自耿云志《文化的开新与守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传统文化一直在变化发展,作为正统思想的儒家思想和前代相比已经面目全非。
B.百家争鸣时代锤炼的文化经典和儒家一派的思想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C.老祖宗留下的家底,属于守成的内容,而通过新陈代谢获得的新东西不包括在内。
D.勇于吸收新文化包括外来文化,把它们变成自己的营养,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采用举例论证,论证了延续2000多年的传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在新陈代谢。
B.文章以文化在不断新陈代谢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提出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开新与守成问题。
C.文章运用比喻论证,以生物学上遗传与变异的关系为喻,论述文化一直处于变化更新中。
D.对于文化的开新与守成,文章阐明了二者的内涵,分析了二者的关系,提出了要注意的问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之所以许多人将儒家思想奉为正统,是因为这个传统延续时间长,而且离我们又很近。
B.因为新文化运动时期是文化转型的关键时刻,所以文化开新与守成之间的争持激烈。
C.只要我们善于吸收新文化包括外来文化,就会使我们的文化获得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D.只有借鉴与吸收先进的文化,才能避免因故步自封造成的历史悲剧重演。
五、
1.答案 D A项,“面目全非”程度过重。B项,“构成”分析有误,由原文可知中华传统文化
中除了这两种精神还有其他内容。C项,“通过新陈代谢获得的新东西”也是守成的内容。
2.答案 C 应为论述文化的开新与守成不可分离。
3.答案 C 条件分析有误,依据第4段,还应包括“把它们变成自己的营养”这一条件。
文档由机器转码 排版混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请下载原文档
本文档的下载地址为http://www.gaokaotik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0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