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为高考题库的VIP用户

2020版高考语文新素养一轮课件:专题十一 新闻阅读 第4讲

标签: 暂无标签
第四部分 
实用类文本阅读
专题十一 新闻阅读

第3讲 连续性新闻文本阅读
• 访谈是运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行报道的文章,也有人把它归为广义上
  的新闻。它包括三个要素:专家(或知情者)、记者和现场。它通常以
  答记者问、采访纪实、访谈录、对话录的形式出现,从形式上看都是
  由一问一答一直连环下去组成一篇文章。
内容                       要求
• 1.访谈的基本要求
主题           深刻,有针对性、时效性、典型性
       开头    吸引对方,引起对方兴趣,积极进入主题
             要有敏锐的眼光,善于发现新问题、新材料、
结构     主体
             新亮点,判断它们所蕴含的价值
       结尾    适当地总结,表示对访谈对象的感谢
语言          平实,口语化,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态度       抱着尊重、理解、学习的态度与访谈对象交谈
方法     类型            技巧                 作用
  • 2.访问者提问的技巧
            采用一些诙谐有趣、形象
                                 能消除陌生感,拉近
       趣问   生动的话题或提问方式进
                                 双方的距离
一          行发问
            不拐弯抹角,把想了解的
般     直问                         开门见山,干脆利落
提          问题直截了当地提出来
问     推问   运用逻辑推理,提出问题            逻辑性强,有层次
            有意岔开话题,先谈点别
       旁问                           制造轻松的气氛
            的事情
方法    类型            技巧                 作用
            对访谈对象刚刚陈述的疑          使访谈对象顺着自
      追问    点或没有充分说明的地方          己的思路继续予以
            进行追问                 回答

            对访谈对象没有涉及的领          拓宽领域,避免片
殊    延伸
            域进行引导                面性

问          有时候,访谈对象就某一          对比鲜明,便于访
            问题在回答时的陈述不尽          谈对象回答,也便
      对比
            相同,如果发现这样的疑          于读者了解提问意
            点可以进行对比提问            图
• 3.问题的设计
• 访谈最主要的形式是访谈者向访谈对象提出问题。因此,访谈问题的
设计应体现以下特点:
• (1)一组问题围绕访谈主题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
• (2)每个问题明确单一。
• (3)不同问题采用不同的语调和句式。
• (4)所用语句是平实的、口语化的。
• 1.快速准确地把握访谈的进程和内容的方法  
• (1)迅速通读一遍全文,整体把握讨论话题、主要进程、关键内容。
• (2)将访问者和访谈对象的文字分开,先读提问者(访问者)的问题,把
握主要问题;再阅读访谈对象的文字,大致把握其阐述分析。
• (3)重点精读一些提问者提出的关键问题和访谈对象的关键回答,深入
研究其核心内容。
• (4)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 2.把握访谈观点的注意事项
• (1)访谈的主要观点是隐藏在谈话中的,基本倾向是隐含在访谈对象对
问题的回答之中的。
• (2)注意对访谈的内容进行归纳和分析。
• (3)注意访谈的典型细节和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 (4)注意访谈的背景。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 莫言访谈录
• 上午8点,记者在莫言的书房见到了他,黄白细格衬衫,咖啡色运动服,
神色平静却难掩倦怠。当时,一群外媒记者已挤在客厅中等候采访。
莫言要求穿着一双拖鞋接受采访,但面对记者的镜头,他还是很配合
地脱掉了运动外套。
• 南方周末:对于你获奖后的第一反应,媒体报道有不同版本,准确的
表述应该是什么?
• 莫言:评奖委员会通知我获奖并询问当时的心情,我说的是“惊喜和
惶恐”。因为全世界那么多的优秀作家都没有获奖,他们有的八十多
岁才获奖。在漫长的队伍中,相对而言我还是比较年轻的。我想,这
么巨大的荣誉降落在我身上,面对世界上那么多有充足的获奖理由却
没有获奖的优秀作家,我压力倍增。
• 南方周末:你说过你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尤其推崇《聊斋志异
》,却不提《红楼梦》,为什么?
• 莫言:因为蒲松龄和我是同乡,“聊斋”里的很多故事,小时候都听
村里老人讲过。《聊斋志异》那精美典雅的文言文,让我读得很入迷。
《红楼梦》是我在18岁时读的,它在文学价值上当然超过《三国演义
》和《水浒》,对我的影响也很大,但需要经过历练之后再去读,才
能读得出它的味道。
• 南方周末:美国汉学家认为,你创作的《生死疲劳》“几乎涵盖了中
国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所有经历,算是那个时代的纪实小说”,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 莫言:这部作品是虚幻跟民间艺术的结合、社会现实和历史的结合。
虚幻的部分,如生死轮回变成各种动物,但动物眼中的人间生活是现
实的。虽然小说描写的历史跨度有50年,但对历史的延伸,可能是50
或100年之前的。如果没有虚幻,仅仅写实,这部小说就没有生命。反
之,全是虚幻的,和中国现实没有联系,也没有意义。作家的责任、
本事就是写立足现实又超越现实的东西,有变形有夸张有想象有虚构。
• 南方周末:法新社认为,你的长篇小说《蛙》是最勇敢的作品。写作
的时候,你付出了比其他作品更大的勇气吗?
• 莫言:没有,“最勇敢”这个评价是不准确的。我1980年的中短篇,
在当时都是艺术上标新立异、思想上离经叛道的。当然他们指的很可
能是《蛙》涉及了计划生育。作家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当然要直面现
实,关心社会上的热点问题,但进行文学创作时可以有一定的处理方式。
《蛙》是以我姑为原型,她从新中国成立初开始做妇科医生,一直到
退休。写这样一个人,自然要涉及从1980年延续至今的计划生育政策。
•写这个问题是文学创作的需要,塑造人物的需要,这个小说是文学作
品。问题没有压倒文学,事件没有破坏人物,挑战性也不仅在于题材
本身,还在于小说的形式和塑造人物的难度。
•南方周末:日本爱知县一个寺庙里,有以“莫言”命名的点心,据说
厨师是《红高粱家族》的读者,你怎么看待?还有,你怎么评价村上
春树的作品?
• 莫言:我去看过爱知县的莫言馒头,和点心铺老板吃过饭。爱知县称念
寺的住持是个文学爱好者,对我的小说很有研究,而且是个很好的文学
活动组织者,他把我的书发给周围的信徒看,因点心铺老板夫妻是他的
信众,是他建议点心铺老板做一种莫言馒头,高粱米的颜色,里面是糖
和奶油,馒头还不错。
• 村上春树是个非常有影响力的作家,被翻译作品的数量非常大,而且赢
得很多读者的喜爱,我非常尊重他。他比我大,但心态比我年轻,与西
方交流比较广泛。他关注现代生活、年轻人的生活,这一点是我无法相
比的,这样的作品我写不出来。
• 南方周末:你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歌德和贝多芬在路上并肩行走。
突然,对面来了国王和大批贵族,贝多芬从贵族中昂首挺胸而过;歌
德退到路边,毕恭毕敬地脱帽行礼。你说年轻的时候认为贝多芬了不
起,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意识到,像歌德那样反而需要巨大的勇气。
• 莫言:这个故事流传甚广。当年的音乐家要依附有权势的人,他们需
要被供养。贝多芬见到国王扬长而去是了不起的,而歌德留在原地,
脱帽致敬,被认为没有骨气。当年我也觉得歌德软弱可鄙,而贝多芬
可钦可敬。就像贝多芬说的“贝多芬只有一个,而国王有许多个”。
•年轻的时候,读到这句话觉得扬眉吐气。但随着年龄增长,对这个问
题就有新的理解:当面对国王的仪仗扬长而去且会赢得公众鼓掌时,
这样做其实并不需要多少勇气;而鞠躬致敬,会被万人诟病,而且被
拿来和贝多芬比较,这倒需要点儿勇气。但歌德的教养让他跟大多数
百姓一样,尊重世俗礼仪,站在路边脱帽致敬。因为国王的仪仗队不
仅代表权势,也代表很多复杂的东西,比如国家尊严等。我一直反感
那些不把自己当作普通百姓的人。
                                                •(有删改)
•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莫言说自己获奖的心情是“惊喜和惶恐”,从年龄上说他还是比较
年轻的,他认为世界上存在很多有充足的获奖理由却没有获奖的优秀
作家。
• B.莫言说《蛙》是以他做妇科医生的姑姑为原型,写这样一个人,免
不了涉及从1980年延续至今的计划生育政策,《蛙》这部小说仅是文
学作品。
• C.莫言认为歌德面对国王的仪仗鞠躬致敬,会被万人诟病,而且会被
拿来和贝多芬比较,这倒需要点儿勇气,说歌德的教养随大多数人,
尊重世俗礼仪。
• D.《南方周末》的记者就多个问题独家采访了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
为此,人们才了解到莫言对获奖、古典文学的影响、作品含意等问题
的正确想法。
• 答案 D
• 解析 从文章第一段“一群外媒记者已挤在客厅中等候采访”可知,
本次访问并非独家采访;且“正确想法”理解错误,应该是“作家个
人的想法”。
• 2.下列对访谈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  )
• A.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面对蜂拥而至的媒体采访,莫言毫无大师架
子,依然保持平民姿态:黄白细格衬衫、咖啡色运动服,甚至穿着一
双拖鞋。
• B.莫言说,自己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他喜爱《红楼梦》超过了
《三国演义》和《水浒》,他从18岁开始阅读,经过历练后才能读出
《红楼梦》的味道。
• C.作品《生死疲劳》描写的历史跨度有50年,但延伸的不止50年,其
中生死轮回变牛变马是虚幻部分,动物眼中看到的人间生活是现实部分。
• D.日本爱知县的莫言馒头是高粱米的颜色、糖和奶油夹心,据说点心
铺老板既是《红高粱家族》的读者、莫言的信众,又是很好的文学活
动组织者。
• 答案 C
• 解析 A项,“莫言毫无大师架子,依然保持平民姿态”错,根据原文
中“神色平静却难掩倦怠”“要求穿着一双拖鞋接受采访”的表述可
知,莫言随意的着装是因为倦怠。B项,莫言并非“喜爱”《红楼梦》
超过了《三国演义》和《水浒》,而是认为《红楼梦》在文学价值上
超过了《三国演义》和《水浒》。D项,点心铺的老板是爱知县称念寺
住持的信众,住持是很好的文学活动组织者。
• 3.在莫言看来,作家应该怎样处理文学创作和现实的关系?请结合其
作品简要概述。
• 解析 作答本题,要抓住题干中“莫言”“文学创作和现实的关系”
等关键词,回到原文去筛选并提炼信息。莫言在有关《生死疲劳》《
蛙》这两部作品的相关问题的回答中阐释了自己对于“文学创作和现
实的关系”的认识,如“作家的责任、本事就是写立足现实又超越现
实的东西,有变形有夸张有想象有虚构”“作家不能脱离现实生活,
当然要直面现实,关心社会上的热点问题,但进行文学创作时可以有
一定的处理方式”等。
• 答案 ①作家的责任、本事就是写立足现实又超越现实的东西,有变
形有夸张有想象有虚构。比如《生死疲劳》,如果没有虚幻,仅仅写
实,这部小说就没有生命。反之,全是虚幻的,和中国现实没有联系,
也没有意义。②作家不能脱离现实生活,要直面现实,关心社会上的
热点问题,但进行文学创作时可以有一定的处理方式。比如《蛙》,
涉及从1980年延续至今的计划生育政策,写这个问题是文学创作的需
要,塑造人物的需要。
课时达标39
  
  文档由机器转码 排版混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请下载原文档
本文档的下载地址为http://www.gaokaotik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017
高三语文资料

写了 1378 篇文章,拥有财富 2762,被 0 人关注

代码测试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高考题库网 www.gaokaotiku.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高考题库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成为第一个吐槽的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京ICP备13053688号-15|高考题库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