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热点素材积累文化教育
从长安到哪吒,传统文化这个大IP该怎么用? 1
孙佳山:让香港电影汇入中国文化主流 2
丁亚平:影视业应如何自我超越 3
让敦煌成为丝路文化的“代言人” 4
创新丝路故事,续写丝路传奇 5
“别人家的班主任” 5
性教育困扰家长,学校是该跟进了 7
从严惩戒性侵害儿童行为,势在必行 8
对“最佳生育年龄”,女性想说什么? 9
从长安到哪吒,传统文化这个大IP该怎么用?
2019年07月27日 08:46:15
来源:澎湃新闻网
文丨李勤余
不出意料,国产动画大片《哪吒之魔童降世》在上映之后得到满堂彩。事实上,在不久前的点映中,这部作品已经收获了高口碑。日趋成熟的特效和炫目华丽的画面,光凭这两点,《哪吒》已有了和国外动画大片掰一掰手腕的底气。不过,将该片的成功归结为技术层面的进步,恐怕就太过简单粗暴了。
哪吒也好,大圣(《大圣归来》)也罢,这几年的国产动画纷纷把触角伸向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绝非偶然。一来,这些人物形象为广大中国观众所熟知,容易产生亲近感。二来,相关神话传说也确实精彩,为创作者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广阔的空间。
可是,拥有这些有利条件,不代表一定能奉上令人满意的作品。历史上,中国动画不乏佳作,远有《大闹天宫》《天书奇谭》《神笔马良》,近有《邋遢大王奇遇记》《舒克和贝塔》。不过,优秀作品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断档,也是不争的事实。
独一无二的文化资源一直摆在那里,今时今日中国的发展水平也能为创作者提供最有力的硬件支持。可文艺创作从来不是简简单单的1+1=2,学会怎样把故事讲好讲透,才是重中之重。
《哪吒》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就在于打破陈规,大刀阔斧地改造曾经深入人心的叙事模式。本片终于告别了人物脸谱化,不再把哪吒的故事描述为简单的正邪二元对立。哪吒的父亲李靖一改以往不讲情面的形象,变得更有人情味。哪吒的师父太乙真人满口方言,成为了本片搞笑担当。就连哪吒的对立面敖丙以及幕后黑手申公豹,都被本片主创赋予了一层悲情色彩。
至于哪吒,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高大全”主角,而是一位有性格缺陷(暴躁易怒、鲁莽冲动)但也不乏正义感的少年英雄。更重要的是,本片主创不再纠缠于哪吒“剔骨还父”这个掺杂着父权、孝道等封建道德色彩的桥段,而是将哪吒的自我认知、成长经历当作叙事重心。
这样一来,本片做到了与时俱进,贴合了时下年轻观众的心理需求。横向比较好莱坞的超级英雄电影,不难发现,此类优缺点并重的人物塑造模式,更接地气,也更容易被公众接受。
当然,与时俱进,并不意味着抛弃经典IP中的精髓。哪吒的反抗精神,仍然是本片着重表现的主题。尽管在叙事细节上还存在着种种不足(比如,哪吒直到影片最末端才知晓自己的命运,明白自己的使命,缺少了必要的铺垫),但“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算”等关键台词还是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阐释了哪吒的可贵之处。
既让观众得到感官层面上的“爽”,又能把传统文化寓于春风化雨之中,上述创作路径的大获成功,绝不是偶然。不久前,《长安十二时辰》的走红,同样得益于这一思路。
摆脱对帝王将相的赞颂和对历史故事的简单重复,《长安十二时辰》的新意来自于主创眼光的“向下”。用主角张小敬的冒险经历串联起长安城中的百姓生活百态,让观众好好领略了一把大唐民俗民情。无论是街坊的地理位置,还是士兵的行军方阵,都激发了不少网友的考据兴趣。
更可贵的是,《长安》也没有将历史简单化、戏说化。和《哪吒》一样,该剧也没有脸谱化地处理人物角色,而是让观众看到不同阵营之间的对抗以及封建王权对其形成的制约。一部影视作品愿意通过自身努力来解释大唐由盛转衰的原因,并且能够引发观众的共鸣,这无疑是值得广大文艺工作者借鉴和学习的。
我们常说要普及传统文化,但怎么普及?空喊口号显然不能解决问题。《哪吒》和《长安十二时辰》的走红,都有力地证明,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可以在加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进程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当然,它们也都面临着各自的问题。比如,在《大圣归来》《哪吒》之后,《姜子牙》又将在2020年闪亮登场。但一些国产动画的成功,会不会引来一大批跟风之作,造成创作中的高度同质化?又比如,《长安十二时辰》的篇幅过长,中后期剧情拖沓枯燥,注水严重。这些现象都在提醒我们,文艺创作一旦向资本低头,会带来怎样的恶果。
如何扬长避短,在守正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这是对中国文艺工作者提出的更高要求。中国观众是识货的,什么样的文艺作品经得起检验,他们一定会用自己的手和脚来投票。
孙佳山:让香港电影汇入中国文化主流
2019-07-25 06:06 环球时报 孙佳山
自上世界70年代中期,香港电影形成以制作商业类型电影为特征的“新浪潮”以来,已经走过了40多年。40多年间,香港电影的发展不但折射出本地区经济文化变迁,对内地和华语地区同样产生了深远影响。对这段历史以及其中反映出的香港大众文化心态变化,以往我们一直缺乏全面、充分的评估和评价。
一方面我们看到,香港电影的成功商业电影类型元素,在回归之后,汇入到中国电影的核心和主流,近几年来的《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非凡任务》《红海行动》等新主旋律影片,依托内地的巨大市场空间,正在更好地讲述这个年代的中国故事。
另一方面也应看到,《踏血寻梅》《树大招风》《十年》《老笠》《选老顶》《Good Take!》等一系列近年来极具争议影片的出现,也部分反映出香港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的复杂变化,纵然这些影片在艺术表现上互有高下,但无疑都深陷在意识形态主题先行的泥淖中。这是有其复杂历史背景的。
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包括香港在内的“亚洲四小龙”“亚洲四小虎”被选定为资本主义阵营的示范“橱窗”,担负起独特文化角色。从“新浪潮”时代开始,香港电影在这个大“时势”下更成为香港文化的一张名片,港式警匪片也继港式武侠片之后,在世界电影版图开始有了明确存在感。这也是基于冷战/后冷战文化结构所衍生出的、被人为建构的香港“本土意识”的复杂历史投影。
由于近年来积累的一些社会问题,从诞生至今不超过40年的所谓“本土意识”成为当下距离香港青年群体最近、也最为“便捷”的文化身份认同资源。以香港电影为表征的当代文化想象,也局限在港式警匪片、爱情片等有限的商业电影类型,不仅不再触碰携带优秀传统岭南文化、中华文化基因的港式武侠片等类型,甚至开始强调虚无缥缈的粤语文化,妄图以抽象的语音、语调等语言元素,来对抗以普通话为代表的中华民族文化身份认同。
这种“本土意识”经由“港独”话语被不断偷梁换柱、人为挪用,已经内化到香港当下的文化政治和文化身份认同斗争中。这种脱胎于冷战/后冷战意识形态的“本土意识”对香港电影的想象力、创造力也形成了绑架。这不得不令我们警惕。
所以,最为首要的是,应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之一的岭南文化,放置到整合香港回归前后的文化记忆、文化身份认同的中心线索位置,充分调动一个半世纪以来香港普通民众的爱国主义热情,将香港回归前后的历史纳入到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格局,纳入到现代中国争取自由、解放的伟大历史进程,进而最终安置在5000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民族的文明谱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真正意义上挣脱当下被“港独”所利用的“本土意识”枷锁,使香港再度获得与曾经的“东方之珠”形象相匹配的文化位置。以电影领域为表征,内地与香港也应建立起更为紧密的文化合作关系,让更多的香港普通民众,都能分享到内地文化领域市场化、产业化改革的红利,进而与内地广大人民群众分享更多共通的文化经验。在此基础之上,不仅是新的香港电影,更包括成熟、理性、进取的文化意识,也可能在此基础上得到培育。(作者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丁亚平:影视业应如何自我超越
2019-07-26 01:51 环球时报 丁亚平
今年上半年,几部电影被临时撤档,几家主要影视公司均呈现亏损,还有一些上市影视公司市值大幅度减少。受影视业下行和影视公司市值蒸发影响,2018年文化传媒板块市值一年累计跌幅超过40%。此外,众多公司在影视制作业务上缺乏亮点,即便处于孵化期和筹备期的优秀项目也不多,影视行业进入调整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与人们预期不同,市场力量似乎比任何时候都强大,但结果却是好的影视作品并不多。直面当下,如何拍出更多观众喜爱的作品,进而化解影视内容生产与观众需求之间的矛盾才是问题的关键。
中国影视业在近十余年的充分市场化以后有了新发展。然而,人们也注意到,国产影视剧存在题材狭窄、内容东拉西扯、表现公式化等问题。业内人士对影视现状,特别是内容生产上的粗制滥造也有不少意见,甚至发出了“救救影视”的呼声。
与此同时,有的影视公司主打项目数量稳定,但在采用商业化营销上不遗余力,而内容制作上,却缺乏好作品。有的影视剧,包括正在热映的某些票房还较高的影片,因为营销导向与内容差距过大,被讥为“奇葩”,形成口碑崩塌。在这个方面,我认为首先要重视文学对影视剧的反哺性质的作用,尊重知识产权,在影视创作中形成新质力量,真正以优质创作实现拓展,扩大作品反响。
其次,应重新认识大众化视域下,影视发展的共生观念。今年上半年,中国内地电影市场总票房为311亿元,同比下降2.7%;观影人次则从去年同期的9 亿人次下降到8 亿人次,降幅达10%。在发展方向上,我们要为影视生产的非精英性质正名,影视观众性质也是影视人民性之所在。
什么样的电影电视剧让人激动?影视创作应从生活中,寻找切合大众心理和情感的题材,自觉将影视与属于我们时代的大众娱乐和广义教育联系起来,从而给观众以全新的感受。影视制作虽然多种多样,但更扎实、丰厚的内容及其更多观众的喝彩,有效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并进而净化人们的心灵,却需要认真以对。
再次,中国影视作品需“走出去”。一段时期以来,影视创作界在反思优质内容稀缺、好电影太少的同时,也充分表达出对电影电视剧“走出去”的关切。现在,中国银幕数、年度总观影人次已超过北美,每年生产各类影片千余部,电视剧一万四五千集,但与全球影视产业的交流互动却仍不足。稍感欣慰的是,除古装题材影视剧,一些现实题材作品,如电影《流浪地球》,电视剧《大江大河》等,在近几年对外推广和发行上获得佳绩。同时,一些国产影视剧已先后在Netflix上登陆,面向190多个国家播出,这样的成功经验值得认真分析与推广。
最后,中国影视业的发展,既要紧密结合时代的精神气候,推动影视产品到国外市场上竞争,又要在新环境中追求影视本土化创作与接受的新要求。在这种双翼型启动之下,对当前陷入困境的中国影视行业而言,将产生积极影响和推动。(作者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所长)
让敦煌成为丝路文化的“代言人”
邵兰
2019年07月26日19:25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近日,作为“丝路人·丝路情——2019中外学者交流活动”的最后一站,中外专家学者齐聚敦煌——这座与丝绸之路紧密联系的城市,实地探访了敦煌市博物馆、敦煌研究院等地,亲自感受了“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成就,并探讨了“一带一路”发展的新思路。
敦煌太“热”了!这个“热”倒不是说天气酷热难忍,而是敦煌已然成为了人们探寻丝路文化的必经之地。
据敦煌研究院官方网站的信息,莫高窟自进入暑期旅游旺季以来,游客量明显增加。为切实提升遗产地旅游开放管理水平,确保文物及游客安全,改善游客参观体验,敦煌研究院严格执行莫高窟单日最大游客承载量控制,通过精准预约将游客分布在不同时段,确保单位时间窟区人流量处于稳定水平。
石窟、壁画、文献……与敦煌相关的元素似乎总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备受喜爱的经典舞剧《丝路花雨》40年来站在了众多的国际舞台上,“数字供养人计划”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关注文物保护,一组照片将莫高窟景区的流浪狗“莫高窟霸乐乐大王”送上了微博热搜……敦煌如同一座宝库,我们看见了它,却又看不到它的全部。
敦煌作为丝绸之路上的千年古城,不论是地理位置,还是人文底蕴,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2016年,习近平主席致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贺信中就曾提到:“2000多年前,贯通亚欧的古丝绸之路架起了一座东西方友好往来、文明交流的重要桥梁。敦煌是历史上东西方文化交汇的重要枢纽,不同文化在这里汇聚和交融,塑造了独具魅力的敦煌文化。”
“敦,大也;煌,盛也”,盛大辉煌之意。多元的历史文化让这座城市就像它的名字所预示的一般蜚声世界。
“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一带一路”倡议根植历史,面向未来。今天,我们继承发扬丝路精神,并赋予它全新的时代内涵。让敦煌这片连接古往今来的土地,既娓娓道来古丝绸之路的沧桑风雨,又见证新时代“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共赢!
创新丝路故事,续写丝路传奇
邵兰
2019年07月26日18:52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日前,“丝路人·丝路情——2019中外学者交流活动”在甘肃敦煌落幕。作为交流活动最后一站的敦煌,是一个极具东方传奇魅力的城市,它既是延续千年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更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当来自不同国家的专家学者沿着古丝绸之路的足迹,在这座千年古城之中近距离感受丝路文化和历史变迁的同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成就和丰硕成果也如一幅绚丽画卷徐徐展现在众人面前。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追寻历史文明的遥远足迹,“一带一路”倡议成了对古丝绸之路的一种传承和创新,它依托于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人文基础,并以文明的交流互鉴消除彼此间的隔阂,拉近国家间的距离。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互动变得非常重要,求同存异、实现共赢是我们的共同目标,而文化交流则成了其中必不可少的沟通桥梁。 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之下,坚持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正在成为中国开展国际交往的“见面礼”。
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而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就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底蕴,人们对它充满了好奇与向往,而兴趣正是一切美好的开端。用讲述中国故事的方式,推动国际间的交流互动,展现不一样的中国形象,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关注、理解中国的发展与变化。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句中国古代经典警语,曾被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在多个谈及创新问题的场合中。三个“新”字不仅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创新的理解和感悟,也赋予我们弃旧图新,主动适应时代发展节奏的全新意义。在传统文化中探寻当下意义,开展多层次的交流合作,以民心相通促进互联互通,用创新理念传递出真实的中国声音。古老的丝绸之路正在重新焕发光彩,发挥出它在国际交往中的重要助力作用。
“别人家的班主任”
2019年07月27日 08:45:43
来源:北京青年报
张静雯
“洪荒少女”傅园慧在光州世锦赛遭遇了滑铁卢,她没进得了50米仰泳的决赛。知道她伤病在身、状态不佳,但这毕竟是她的强项,没进决赛多少让人意外。于是质疑来得顺理成章:你看,综艺上多了,影响训练了吧。
这话听着耳熟么?像不像一个古板的家长或者老师训斥考砸了的孩子?“叫你别读闲书!”这种逻辑不知道挫伤过多少小朋友的灵气。
好在这些年,“别人家的老师”不断涌现,而且逐渐被主流认可。今年高考后的暑假,占据网红C位的是山西省朔州某中学高三班主任兰会云老师,他没教出多少学霸,但干了件“大事儿”:领着十几个高考完的学生,骑行1800多公里,从朔州一路骑到上海。
这样的壮举,引来八方艳羡。兰老师真的很难得,不过老实说,千里骑行这样的活动,没多少示范性,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复制的。
这场骑行听起来热血,但绝不是“说走就走的旅行”。成行之前,兰会云组织了拉练,最后从32名报名同学里淘汰了一半多,留下15人,后来有几个家长反对,最后的队伍里,只剩下11个同学。兰会云事先和妻子一起摸索考察过路线,给每个学生买了三份意外险,准备药物和维修工具,和家长签署免责协议,尽力保证安全。路上的规矩就更不必说了,每人最多只能带2000元,禁止家长私自打钱,如此等等。你以为这只是高考过后放风撒欢?人家正经是想让学生学会独立、锻炼自己。
兰会云自称总做些“出格”的事,但那多数不是兴之所至、任性而为。其实这次千里骑行本来搞得挺低调,不想在路上的时候,兰会云上了热搜。他包场网吧,请自己和妻子两个班的毕业生通宵打游戏,这才顺带“暴露”了骑行的事儿。包网吧也是早有谋划,是兰会云的承诺:只要不去网吧、不打游戏,高考完就请同学们去通宵玩个够。
这位“别人家的老师”,带的并不是“别人家的孩子”。在那所重点中学,兰会云的班入学成绩是垫底的,学校不抱多少期许,有些学生的家长甚至抱着半放弃的心态。兰老师不甘心,尽全力悉心教育他们。这个后进的班级高考成绩理想,有十几个同学过了一本线。这似乎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放牛班的春天》,但我一点也不想套用“逆袭”的故事模板。不管是放牛班里的问题儿童,还是《死亡诗社》里念书一流的未来精英,抑或是兰老师班上那些“普娃”,他们的幸运都在于,老师对世俗的成功学没有兴趣,而是更关注心灵的自由、精神的独立。
兰老师“会玩”,这是他身上的新闻点,不过这只是表面,他最可贵的地方,在于把学生当成“凡人”。有个故事很打动我:一个在重点班不堪压力休学一年的女生转到他班上,他专门安排了个活跃的男同学“负责每天陪她玩”,同学们呵护她的自尊,从不议论她休学的事儿。这种善意与爱的教育,是回归人本的,也恰是传统应试教育中最容易被忽视的。
看看那些对傅园慧的嘲讽,大概就能明白,人本教育的缺失会如何影响人的三观,如何影响公共生活。说起来,比起“字典里没有输字”的人生赢家们,傅园慧倒更符合我心目中“别人家的孩子”的标准。她很优秀,但不压抑天性,诚实面对起起落落,她是自由的。
输掉比赛之后,傅园慧的父亲替女儿说话,“都是凡人”,伤病是没办法的事情。傅园慧的挫败,不过是在说,即便你拼尽了洪荒之力,也未必能赢。这听上去很鸡汤,但绝对无毒无害,接近生活的真相。只不过,一味追逐功利结果的社会观念里,并不存在“凡人”,只认识虚妄的名利,成功是唯一的解药。
兰会云的教育观念,恰是医治虚妄的良方。比成绩、成功更重要的是什么呢?兰老师的答案是,健康的价值观、健康的灵魂。他带着学生“玩”,初衷便源于此。
“会玩”自然讨学生喜欢,但可别以为这是嘻嘻哈哈的轻松活儿。据说骑行的路上,兰会云对学生们进行过一场深刻严厉的批评。起因是他们上热搜之后,小伙子们“膨胀”了。他对每个人的训诫都很有针对性,其中一个孩子挨批,是因为队友的车胎爆了,别人都帮忙修,只有他不为所动。没有细致的观察,哪儿能这么针针见血?帮助学生成长,可能是比帮助提高学习成绩更细致、更消耗心力的活儿,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个体,哪儿有标准化的练习题,去培养“健康的灵魂”呢?看起来,兰老师是带着学生“玩”,可那番心思背后的功夫,也是需要“洪荒之力”去抵达的。
兰会云的座右铭是,“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话是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的,充满诗意。带着学生千里骑行,只可能是特立独行的老师的个别操作,但教育的本质,却值得所有人去体悟。
性教育困扰家长,学校是该跟进了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2019-07-26 15:52
作者:朱昌俊
据钱江晚报报道, “我儿子9岁了,我换衣服的时候,他总是想看。”“我女儿在一些宣传页上,看到女性用品,问我干嘛用的,我真不知道怎么回答”……近二十位家长围坐在一起,述说各自遇到的难题。这是杭州一个少年性教育夏令营课堂中的一幕。记者旁听了三天的课程,发现面对性,家长们比孩子更焦虑,即便是那些在性教育方面做了不少准备的家长,在面对孩子突如其来的提问时,也会不知所措。
上述家长的吐槽或说是烦恼,在现实当中估计不少家长都碰到过。诚如专业人士所言,一些家长能够主动带孩子参加相关的性教育学习,并且敢于把困惑表达出来,就证明他们本身在孩子的性教育问题上已经开放了很多。而在另一面,则是大量的性教育问题和困惑,包括孩子和父母的,都处于一种“懵懂”、“沉默”的状态,这实际上是目前社会性教育的一种基本面。今天多数为人父母者也就是这么过来的。
但是,互联网时代,孩子所接触的信息空前增多,性教育问题已经越来越不容回避,企图靠躲闪的方式来回应孩子的困惑和好奇,只会带来更多的问题。这包括但不限于孩子的性启蒙偏差,儿童受性侵害现象多发等等。在这个意义上,推进社会的性教育,首先是大人们需要端正观念,拿出直面的态度。
今年4月,有家长反映称,在孩子学校发的《新编学生字典》里,关于“自”的词条中出现了组词词条“自慰”。该家长认为,该字典选词不妥,并且自己无法跟孩子解释这个词;而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也曾引起热议。如有家长就发帖称,书中内容尺度很大,感觉“看不下去”,并称“确定这学校里发的不是一本假书?”诸如此类的案例,都表明当前不少家长由于自身的性教育局限,而在孩子的性教育问题上表现出明显的过度保守与无所适从的逃避倾向。一定程度上,“性”依然被当作了洪水猛兽。
可以说,在性教育问题上,绝大部分家长都是需要学习的。但是作为一种全民性的观念短板,它的补短需要家长个体的努力,也更需要来自学校教育层面的系统性补课。
一方面,教育体系开始重视性教育,本身就是对社会一种最好的示范,也有利于为全社会的“性教育”脱敏;另一方面,也只有真正成系统的性教育,方能帮助多数孩子建立完整而健康的性观念。家长和家庭的教育与引导当然重要,但是性教育是现代基础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有统一“补课”,才能最大程度减少因家庭条件和成长环境的差异带来的性教育落差。比如,一些具备条件的城市里的孩子或有机会参加性教育夏令营,而那些农村留守儿童的性教育却基本只能完全依赖于学校。
公开报道显示,早在2008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就明确提出要把性教育纳入健康教育的框架;而2011年发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也提出,将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但至今,性教育依然并未统一纳入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义务教育体系中性教育缺席的状态,都不应该再继续下去。
当然,任何教育都有一定的专业性,性教育同样不容例外。甚至不难预料,性教育推广和普及的过程中,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家长和孩子,一开始都可能会面临和遭遇这样或那样的新困惑、新问题,但是,相比一味的回避,只有行动才可能带来改变,新问题的出现,更不是拒绝行动的借口。唯有行动,才能解决问题,驱散误解和蒙昧,从而减少伤害。(朱昌俊)
从严惩戒性侵害儿童行为,势在必行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2019-07-26 14:04
作者:史洪举
据央广网报道,日前,最高法发布强奸、猥亵儿童犯罪典型案例,最高法刑一庭负责人表示,当前,奸淫幼女、猥亵儿童等性侵害儿童犯罪仍处于多发态势。以猥亵儿童犯罪为例,2017年至今年6月,全国法院共审结猥亵儿童犯罪案件8332件。人民法院根据猥亵儿童的手段、情节、后果等因素,在法定刑幅度内从重处罚。这位负责人还称,人民法院对此类犯罪历来坚持零容忍的立场,对犯罪性质、情节极其恶劣,后果极其严重的,坚决依法判处死刑,绝不姑息。
近年来,强奸、猥亵儿童的事件时有发生,无论是舆论还是公众,均呼吁对此类犯罪行为从严惩处。纵观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可知,各级法院均对此类作恶者在法定刑幅度内予以从严惩戒。这显然有利于树立儿童权益最大化和侵害儿童罪不可恕的社会意识,以法律之名让儿童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儿童既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更是整个家庭的寄托。这些,都决定了必须对儿童权益予以着重保护。然而,由于儿童身心尚未发育成熟,又不能正确认知自己的权利,导致一些儿童在诱惑、胁迫下遭遇性侵害。
众所周知,强奸、猥亵犯罪严重危害被害儿童的身心健康。特别是,由于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儿童所面临的诱惑更多,危险因素叠加,不法者接触、侵害儿童的途径更多。如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儿童的好奇心强,对不良信息的甄别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弱,通过网络性侵害儿童的现象越来越多且隐蔽性更强。
这一系列因素决定了,必须对性侵害儿童犯罪依法严惩,方可形成强大震慑,有效斩断伸向儿童的罪恶之手。值得注意的是,刑法修正案早已摒弃了“嫖宿幼女罪”,根据现行刑法,奸淫不满14周岁的幼女的,以强奸论,从重处罚。也就是说,只要行为人与不满14周岁的幼女发生两性关系就属于强奸,无论是否采取了暴力、胁迫等强制手段,无论该幼女是否同意。 另外,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中,开了严惩猥亵儿童犯罪的好头。如根据刑法规定,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猥亵儿童,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但实践中,司法机关往往对“其他恶劣情节”的认定非常谨慎,以至于轻纵不法者。
从具体案例来讲,此次发布的蒋某猥亵儿童案中,蒋某通过网络诱骗多名被害人在线拍摄和发送裸照,通过QQ视频聊天裸体做出淫秽动作,将被害人的裸聊视频刻录留存。生效判决认定其情节恶劣,应当依法从重处罚,判处其有期徒刑十一年。可以说,该典型案例明确了没有肢体接触,通过网络“远程”猥亵儿童的,依然可构成猥亵儿童罪,猥亵多名儿童的,属于与“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猥亵儿童”社会危害程度相当的“其他恶劣情节”,最高可处15年有期徒刑。这无疑为严惩猥亵儿童行为提供了参照,值得肯定。
不可否认,我国在严惩性侵害儿童犯罪方面还存在一些尚待改进的地方。时机成熟时应革新法律体系,对性侵害罪犯设置严格的减刑、假释门槛,经评估,危险性未消除的,不得减刑假释。同时向社会公开此类人员名单,对其实施就业限制;并可对其定位监控,一旦接近学校等儿童经常活动地方就发出警报或向家长、老师发送预警;甚至有必要对再犯概率较大者予以化学阉割。这样方能密织网络,彻底斩断恶魔伸向无辜儿童的黑手。(史洪举)
对“最佳生育年龄”,女性想说什么?
2019年07月27日 08:46:32
来源:澎湃新闻网
文丨澎湃社论
7月25日,在国家卫健委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介绍称,要想生一个健康的宝宝,最重要的是适龄婚育。专家表示,女性从22岁到28岁都是生育的良好时机,生育健康孩子的机会也更多。
这段“最佳生育年龄”的发言,引发了舆论热议,甚至被一些人认为是“催婚”信号。
无疑,乔杰院士作为妇产科的专家,她提出女性从22岁到28岁是生孩子的好时机,有着明确的医学依据。从提高怀孕几率、避免流产、产后并发症、新地生儿缺陷等医学角度来说,20多岁当然是生育的最佳年龄。这话由妇产科专家说出来,没有毛病。
但进入公共舆论场之后,问题就复杂了,生理上的“最佳生育年龄”对于普通女性来说,并不是现实中的最佳年龄,因为现代女性不再把生育孩子作为唯一的人生坐标,学业、事业、爱好的进展,同样可能是这个年龄段的最佳选择。
因为两性的生理分工不同,女性对抚育后代必须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22岁到28岁这个年龄段的女性,一般刚刚迈出校园大门,有的还在继续深造学习,或者还在职业生涯的最初拼搏期,如果这个时期去结婚、育子,那就意味着可能影响事业和学业,相对于同龄人的竞争,就会落下一大截。事实上,晚婚晚育已经成为现代人的普遍选择。有的网友就直白地说:“这么好的年龄段,不想用来生孩子!”
上个月,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二审稿提交审议,其中拟降低我国法定的婚龄,结果不少网友将之误解成了某种“逼婚令”“催生号”。
其实,在年轻人看来,婚姻已经不是生活中的“必需品”,生育孩子可能也不是生活的“必需品”。在这个话语背景之下,要解决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提升生育率,还得在生育政策上发力,让有生育意愿的公民可以无后顾之忧地生孩子,提供生育公共服务的可及性,降低生育的门槛和成本。实现鼓励生育政策的下沉,精准指向“不招已婚未育女性”“怀孕要向单位报备”“孕妇被单位穿小鞋”等现实问题。
人总是理性的,现代女性自然明白,在20多岁做什么事才是最有价值的。女性的人生也不止是生育后代一个维度,学业、事业、旅行都可以是人生的选择。旨在提升出生率的公共政策的落脚点,还得放在提供更适于生育的社会环境之上。
本文档的下载地址为http://www.gaokaotik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848&extr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