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为高考题库的VIP用户

2019高考语文通用版精准提分二轮:第五章 文言文阅读 第五章 突破十一 (二)

标签: 暂无标签
二、两类虚词要落实
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曾开,字天游。少好学,善属文。崇宁间登进士第,调真州司户,累迁国子司业,擢起居舍人,权中书舍人。掖垣草制,多所论驳,忤时相意,左迁太常少卿,责监大宁监盐井,匹马之官,不以自卑。时秦桧专主和议,开当草国书,辨视体制非是,论之,不听,遂请罢,改兼侍读。桧尝招开慰以温言,且曰:“主上虚执政以待。”开曰:“儒者所争在义,苟为非义,高爵厚禄弗顾也。愿闻所以事敌之礼。”桧曰:“若高丽之于本朝耳。”开曰:“主上以圣德登大位,臣民之所推戴,列圣之所听闻,公当强兵富国,尊主庇民,奈可自卑辱至此,非开所敢闻也。”
开孝友厚族,信于朋友。其守历阳也,从游酢学,日读《论语》,求诸言而不得,则反求诸心,每有会意,欣然忘食。其留南京,刘安世一见如旧,定交终身。故立朝遇事,临大节而不可夺,师友渊源,固有所自云。
(节选自《宋史·曾开传》,有删改)
(1)儒者所争在义,苟为非义,高爵厚禄弗顾也。愿闻所以事敌之礼。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立朝遇事,临大节而不可夺,师友渊源,固有所自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儒者所争执的是义,如果是不符合道义的,即使是高官厚禄也不会回头看一看。希望听听用来对待敌人的礼节。(得分点:“苟”“愿”“所以”,句意通顺。)
(2)所以他在朝廷上遇到事故,面临大节考验却无法强迫他更改意志,师友的渊源,原本是他这样做的理由。(得分点:“不可夺”“固”“有所自”,句意通顺。)
参考译文
曾开,字天游。年轻时好学,善于做文章。崇宁年间进士及第,调任真州司户,多次升迁至国子司业,后又提升为起居舍人,代理中书舍人。宫中起草制书,有许多议论驳斥,违逆当权宰相的心意,降官为太常少卿,责令监督大宁监盐井,是个只有一匹马的小官,但并不因此而自卑。当时秦桧专权主张和议,曾开应当起草国书,辨析了体制不正确,辩论这事,不听从,于是请求罢免,改兼侍读。秦桧曾经招曾开用温和的话安慰他,而且说:“主上空着执政的位子来等待你。”曾开说:“儒者所争执的是义,如果是不符合道义的,即使是高官厚禄也不会回头看一看。希望听听用来对待敌人的礼节。”秦桧说:“就像高丽对于本朝那样罢了。”曾开说:“主上凭借圣德登上皇位,是臣民所推崇爱戴的,是各位圣人所听到的,你应当使兵强国富,尊崇君主庇护人民,怎么可以自卑自辱到这个地步,不是曾开所敢于听见的。”
曾开孝顺友爱亲厚族人,对朋友守信用。他守历阳时,跟从游酢学习,每天读《论语》,求之于文字的记载得不到时,就反过来向自己的内心寻求,每当有所领会,就快乐得忘记吃饭。他留守南京时,和刘安世一见如故,定下终身之交。所以他在朝廷上遇到事故,面临大节考验却无法强迫他更改意志,师友的渊源,原本是他这样做的理由。
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吴挺,字仲烈,以门功补官。高宗问西边形势、兵力与战守之宜,挺占对称旨,超授右武郎、浙西都监兼御前祗侯,赐金带。绍兴三十一年,王师既复秦州,金将合喜孛堇以兵来争,已而南市城贼亦掎角为援,转战竟日。挺令前军统制梅彦麾众直据城门,众弗喻,彦亦惧力不敌。挺督之,彦出兵殊死战,挺率背嵬骑尽易黄旗绕出敌后,凭高突之。敌哗曰:“黄旗儿至矣!”遂惊败。挺不自为功,状彦第一,士颇多之。璘亦引嫌,并匿其功。
挺少起勋阀,弗居其贵,礼贤下士,虽遇小官贱吏,不敢怠忽。拊循将士,人人有恩。璘故部曲拜于庭下,辄降答之。即失律,诛治无少贷。璘尝对孝宗言,诸子中惟挺可任。孝宗亦曰:“挺是朕千百人中选者。”岁时问劳不绝,被遇尤深厚。光宗赐内府珍奇,以示殊礼。论曰:挺累从征讨,功效甚著,有父风矣。
(节选自《宋史·吴挺传》,有删改)
(1)王师既复秦州,金将合喜孛堇以兵来争,已而南市城贼亦掎角为援,转战竟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即失律,诛治无少贷。璘尝对孝宗言,诸子中惟挺可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宋军收复秦州后,金将合喜孛堇带兵来争夺,不久南市城的贼寇也与合喜孛堇形成掎角之势作为援兵,整日辗转作战。(得分点:“既”“已而”“掎角”“竟日”,句意通顺。)
(2)如果违犯军纪,责罚治罪不予宽恕。吴璘曾经对孝宗说,几个儿子当中只有吴挺最可信任。(得分点:“即”“失律”“治”“贷”,句意通顺。)
参考译文
吴挺,字仲烈,因为家门的功劳而补任官职。高宗询问他西部边境的形势、兵力与作战守备事宜,吴挺的应对符合高宗的心意,高宗越级授予他右武郎、浙西都监御前祗侯,赐金带。绍兴三十一年,宋军收复秦州后,金将合喜孛堇带兵来争夺,不久南市城的贼寇也与合喜孛堇形成掎角之势作为援兵,整日辗转作战。吴挺命令前军统制梅彦指挥士兵径直占据城门,众人不明白他的用意,梅彦也害怕打不过敌人。吴挺督促他,梅彦才出兵殊死战斗,吴挺率领背嵬军骑兵将旗帜全部换成黄旗绕到敌人背后,凭借高处冲击敌人。敌人哗然乱叫:“黄旗军到了!”于是惊慌败逃。吴挺不认为是自己的功劳,上奏梅彦功劳第一,士众都赞赏他的做法。吴璘也为避免嫌疑,一并隐瞒吴挺的功劳。
吴挺少年起身于功臣家门,但他从不因此而自觉显贵,能礼贤下士,即使遇到地位低的小官,也不敢怠慢轻视。抚恤士卒,人人得到他的恩德。吴璘的旧部下在庭阶拜见他,吴挺总是走下台阶回拜。如果违犯军纪,责罚治罪不予宽恕。吴璘曾经对孝宗说,几个儿子当中只有吴挺最可信任。孝宗也说:“吴挺是朕从上千人中挑选出来的。”朝廷每年对吴挺的慰问不断,吴挺受到的恩遇很深。光宗赐给吴挺内宫的珍奇宝物,以表示对他的特殊礼遇。论曰:吴挺多次随从征讨,功劳非常显著,有他父亲吴璘的风范。
3.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李德辉,字仲实,通州潞县人。生五岁,父且卒。其母舂蓬稗、炊藜苋而食之。德辉天性孝悌,嗜读书,束于贫,无以自资,乃辍业。年十六,监酒丰州,禄食充足,甘旨有余,则市笔札录书,夜诵不休。
十七年,置中书行省,以德辉为安西行省左丞。是年,西南夷罗施鬼国既降复叛,诏云南、湖广、四川合兵三万人讨之。兵且压境,德辉适被命在播,乃遣安珪驰驿止三道兵勿进,复遣张孝思谕鬼国趣降。其酋阿察熟德辉名,曰:“是活合州李公耶,其言明信可恃。”即身至播州,泣且告曰:“吾属百万人,微公来,死且不降,今得所归,蔑有二矣。”德辉以其言上闻,乃改鬼国为顺元路,以其酋为宣抚使。其后有以受鬼国马千数谮德辉于朝者,帝曰:“是人朕所素知,虽一羊不妄受,宁有是耶!”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五十》,有删改)
(1)吾属百万人,微公来,死且不降,今得所归,蔑有二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帝曰:“是人朕所素知,虽一羊不妄受,宁有是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我们这些人总共有上百万人,如果不是你的到来,我们哪怕死都不会投降,现在得到好的归属,就没有二心了。(得分点:“吾属”“微”“归”“蔑有”“二”,句意通顺。)
(2)皇帝说:“这个人,我向来就很了解,即使一只羊,他都不会随便接受,难道会有这样的事吗!”(得分点:前后两个“是”和“素”“虽”“妄受”“宁”,句意通顺。)
参考译文
李德辉,字仲实,通州潞县人。五岁时父亲去世,(家境贫寒,)母亲靠舂稗子煮野菜来养育他。李德辉天性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爱好读书,但受贫困的限制,家里没有钱供给读书,只得辍学。十六岁为丰州监酒,其俸禄所得充裕,若有节余则买书抄录,夜间诵读不休。
至元十七年,朝廷设置中书行省,以李德辉为安西行省左丞。这年,西南少数民族的罗施鬼国降而复叛,朝廷命云南、湖广、四川合兵三万征讨鬼国。元已大兵压境,这时李德辉恰好在播州,于是派遣安珪骑马去阻止三路兵马前进,又派遣张孝思去鬼国劝降。鬼国酋长阿察闻李德辉之名,说:“是拯救合州人性命的李公吗?这个人的话是可以相信的。”阿察立即亲自去播州,边哭边对李德辉说:“我们这些人总共有上百万人,如果不是你的到来,我们哪怕死都不会投降,现在得到好的归属,就没有二心了。”李德辉将阿察的一番诚意上报朝廷,于是改鬼国为顺元路,以其酋长为宣抚使。其后有人向朝廷诬告李德辉受鬼国千匹马的贿赂,皇帝说:“这个人,我向来就很了解,即使一只羊,他都不会随便接受,难道会有这样的事吗!”
4.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初,公为兖州,以东平毕谌为别驾。张邈之叛也,邈劫谌母弟妻子;公谢遣之,曰:“卿老母在彼,可去。”谌顿首无二心,公嘉之,为之流涕。既出,遂亡归。及吕布破,谌生得。众为谌惧,公曰:“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吾所求也。”以为鲁相。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有删改)
(1)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众为谌惧,公曰:“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吾所求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天下将要大乱(出现动乱的局面),不是闻名于世(没有治国之才)的人是不能拯救天下(拯救国家或挽救局势)的,能使天下(国家)安定的,大概只有您(就是你)了!(得分点:“济”“安”“其”,句意通顺。)
(2)众人都替毕谌担心,太祖(曹操)说:“这个人对他的父母(都如此)孝顺(有孝心),难道不也会对君主忠诚吗?这正是我渴求(寻求)的人才啊。” (得分点:“惧”“孝于其亲”“求”,句意通顺。)
参考译文
魏太祖武皇帝,是沛国谯县人,姓曹,名操,字孟德,是汉代相国曹参的后代。太祖(曹操)年少时机智警觉,有谋略,然而凭借勇力扶助弱小、帮助他人,放纵自己、不受约束,不从事正当的职业,因此世上没有人认为他不同寻常;只有梁国桥玄、南阳何颙认为他与众不同。桥玄对太祖说:“天下将要大乱(出现动乱的局面),不是闻名于世(没有治国之才)的人是不能拯救天下(拯救国家或挽救局势)的,能使天下(国家)安定的,大概只有您(就是你)了!”
当初,太祖担任兖州牧,任命东平的毕谌为别驾从事。张邈发动叛乱后,张邈劫持了毕谌的母亲、弟弟、妻子、儿女;太祖打算拜别遣还毕谌,说:“您的老母亲在张邈那儿,您可以离去。”毕谌顿首向太祖表明自己没有二心,太祖赞赏他,并为他流下眼泪。可太祖离开后,毕谌就逃还了东平。等到吕布被打败,毕谌被太祖军队生擒了。众人都替毕谌担心,太祖(曹操)说:“这个人对他的父母(都如此)孝顺(有孝心),难道不也会对君主忠诚吗?这正是我渴求(寻求)的人才啊。”于是任命毕谌担任鲁国相。
《考试说明》规定18个文言虚词要考。此外,我们还要掌握其他一些单音节虚词。虽然在文言文翻译中存在必须译出的虚词和不必译出的虚词,但由于文言虚词用法比较灵活,情况比较复杂,只能根据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是否需要翻译出来。
1.必须译出的虚词
(1)常见副词:除表敬谦外,有实在意思的,应译出
文言虚词主要包括连词、介词、副词、助词。其中副词,尤其是常用副词,在翻译中出现频率较高,定为采分点的不少。常见副词主要有:
表程度
少、稍、略、愈、益、弥、更,最、极、甚、残、太、至、尤、良、大、绝、特、颇
表范围
悉、皆、咸、俱、举、毕、凡,唯、特、徒、独、直、第、但、止、则、仅
表共同
共、同、并、相
表时间
既、已、曾、尝,向、初、曩、始、昔,常、素、雅、恒,方、正、适、会,俄、旋、寻、须臾、未几、无何、斯须、既而,急、遽、猝、立、即,将、且、行将,终、卒、竟
表语气
必、诚、信、固、果,不、弗、未、非、靡、亡、否、勿、毋、莫、无,殆、盖、庶、其、得无、无乃、庶几,岂、宁、庸
表频率
屡、数、辄、每、频、累,复、更、再、又、亟
表敬谦
窃、辱、伏惟,幸、敢、请、敬、谨(部分词翻译时不必译出)
(2)表语气的虚词:在句子语气方面所表达的语气,应译出
翻译这类虚词要先确定句子的语气,然后再确定这类虚词的翻译,这类虚词有“其”“耳”“乃”“何”“焉”“乎”等。
(3)固定组合型虚词:词义固定,翻译固定
一般两个字的固定虚词(复音虚词)不能拆开硬译。如“所以”“无乃”“奈何”“有以”“无以”“是以”等。
固定结构是文言文中重要的语法现象,既然是固定结构,那就是说一般搭配是固定的,并且翻译也是固定的。
要注意将固定结构的固定搭配掌握牢固,不要胡乱搭配或张冠李戴。如“何辞为”,“何……为”是固定结构,可直接翻译成“何必……呢”。再如,“死法孰与死敌”中的“孰与”,是一个固定结构,可以翻译成“与……比,哪一个更……”。这种固定结构即使在别的语境中出现,也仍然要翻译成这种形式。
虽为固定结构,但有些在形式上也可能会灵活变通,而在实际翻译的时候其意思是一样的。如“今奈何忽为此举”中的“奈何”和“虞兮虞兮奈若何”中的“奈……何”意思是一样的,都翻译成“把……怎么样”“对……怎么办”“为什么(为何)……”。所以,对固定结构还要注意灵活套用。
有些固定结构从外在语言形式上来看虽有不同,但是翻译时其意思是一样的。如“岂……耶”“岂……乎”“独……乎”都可以翻译成“难道……吗”。因此,我们平时复习时要注意归纳相同点,区别不同点,准确辨识。
(4)兼词:按两个词的意义译出
兼词,即一个词当成两个词用,译时应按两个词翻译。古汉语中的兼词主要有“诸”(之于/之乎)、“盍”(何不)、“焉”(于何/于此)、“叵”(不可)、“曷”(通“盍”,何不)等。兼词数量不多,平时掌握了它们的用法,翻译时根据语意应不难译出。
另外特别提示要关注高频虚词。所谓高频虚词,是指在翻译中被设为得分点频率较高的虚词,主要有“以”“其”“因”“乃”四个。“以”字频率最高,在语境中,主要译准其介词义,如“用”“拿”“把”“根据”“凭借”等义项;译准其连词义,如“因为”。另有实词义“以为”“率领”也不可忽视。“其”,翻译中考查较多的是其指示代词义“那”“那些”,活用为第一人称的“我”“自己”;另一重点是其语气副词义,如表示推测的“大概”,表示反问的“难道”,表示期许的“可要”“一定”,表示委婉商量的“还是”等,这些都需要结合“其”在句中的位置及语境准确译出。“因”,主要考查的是“于是(就)”“趁机”“通过”“用来”等义项在语境中的确定。“乃”,主要是语境中“于是”“才”“竟然(却)”三个义项的辨析。
2.可不译的虚词
文言文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累赘,翻译时可删削。如,发语词“夫”“盖”“且夫”;补字“之”“者(今者,向者)”,定语后置(“之”“者”等)、宾语前置(“是”“之”)的标志,表停顿的语助词(“者”“也”),表语气或起连接作用的助词等。不用译出的情况,如:“晋之分也,齐之夺也,皆以群臣之太富也。”译文:晋国被瓜分,齐国被(田氏)篡夺,都因为他们的臣子太富有了。三个“之”字均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林聪,字季聪,宁德人。正统四年进士。景泰元年进都给事中。时方多故,聪慷慨论事,无所讳。四年春,上言夺情非令典,请永除其令。帝纳之。正统中,福建银场额重,民不堪。聪恐生变,请轻之。时弗能用,已果大乱。及是复极言其害,竟得减免。
天顺四年,曹钦反。将士妄杀,至割乞儿首报功,市人不敢出户。聪署院事,急令获贼者必生致,滥杀为止。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五》,有删改)
(1)时弗能用,已果大乱。及是复极言其害,竟得减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聪署院事,急令获贼者必生致,滥杀为止。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当时(朝廷)没能采纳他的意见,不久果然发生大乱。到这时林聪又极力陈说它的危害,最终银税得以减免。(得分点:“已”“竟”,句意通顺。)
(2)林聪暂代枢密院职事,立即下令,捕获叛军必须活捉,无限制杀人的情况才因此停止。(得分点:“署”“生致”“为止”,句意通顺。)
参考译文
林聪,字季聪,是宁德人。正统四年考中进士。景泰元年晋升为都给事中。当时正多变故,林聪慷慨激昂地议论政事,没有忌讳。景泰四年春天,林聪上疏说夺情起复并不符合法令典宪,请求永久革除此项法令。皇帝接纳了他的意见。正统年间,福建银矿赋税沉重,百姓不能承受。林聪担心发生异变,请求减轻税金。当时(朝廷)没能采纳他的意见,不久果然发生大乱。到这时林聪又极力陈说它的危害,最终银税得以减免。
天顺四年时,曹钦造反。平反将士滥杀无辜,以至砍下乞丐头颅邀功,市民不敢进门。林聪暂代枢密院职事,立即下令,捕获叛军必须活捉,无限制杀人的情况才因此停止。
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郑余庆,字居业。余庆少善属文,擢进士第。严震帅山南西道,奏置幕府。贞元十四年,拜中书侍郎。每奏对,多傅经义。素善度支使于邳,凡所陈,必左右之,坐事贬。
自朱泚乱,都辇数惊,太常肄乐禁用鼓,余庆以时久平,奏复旧制。时数赦,官多泛阶,品服太溢,人不以为贵,帝亦恶之,始诏余庆条奏惩革。迁尚书左仆射。仆射比非其人,及余庆以宿德进,公论浩然归重。帝患典制不伦,谓余庆淹该前载,乃诏为详定使,俾参裁订正。余庆引韩愈、李程为副,凡损增仪矩,号称详衷。复为太子少师,封荥阳郡公,兼判国子祭酒事。
(节选自《新唐书·郑余庆传》,有删改)
(1)素善度支使于邳,凡所陈,必左右之,坐事贬。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仆射比非其人,及余庆以宿德进,公论浩然归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他向来与度支使于邳交好,于邳凡是有所陈述,郑余庆一定会帮助他,于邳因事被贬官。(得分点:“素”“善”“坐”,句意通顺。)
(2)仆射近来任用了不适当的人,等到郑余庆因年高有德晋升此职,舆论广泛地推重他。(得分点:“比”“宿”“归重”,句意通顺。)
参考译文
郑余庆,字居业。郑余庆年轻时擅长写文章,考中进士科。严震任山南西道节帅,上奏留他在幕府任职。贞元十四年,被授予中书侍郎。每当上奏对答,多陈述经义。他向来与度支使于邳交好,于邳凡是有所陈述,郑余庆一定会帮助他,于邳因事被贬官。
自从朱泚叛乱,都城多次受到惊扰,太常练习音乐禁止用鼓,郑余庆认为时世太平已久,上奏恢复原来的制度。当时多次大赦,官员大多增加官阶,官服泛滥,人们不把它当作尊贵,皇帝也厌恶这事,开始下诏让郑余庆分条陈述整顿改革。升为尚书左仆射。仆射近来任用了不适当的人,等到郑余庆因年高有德晋升此职,舆论广泛地推重他。皇帝忧虑典章制度缺乏条理,认为郑余庆精通前代的记载,于是下诏任命他做详定使,让他参与裁决订正。郑余庆举荐韩愈、李程为副职,凡是他们减损增加的礼仪规范,都称得上详尽适中。再任太子少师,封为荥阳郡公,兼管国子祭酒事务。
3.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李道宗,字承范。高祖即位,授左千牛备身、略阳郡公。贞观元年,召拜鸿胪卿,迁大理。侯君集破高昌还,颇怨望。道宗尝从容奏言:“君集智小言大,且为戎首。”帝问所以知必反者。对曰:“见其忌而矜功,官尚书,常郁郁不平。”帝曰:“君集诚有功,材无不堪,朕宁惜爵位邪?不宜轻亿度。”既而君集反,帝笑曰:“如公素揣。”帝将讨高丽,先遣营州都督张俭轻骑度辽规形势,俭畏,不敢深入。道宗请以百骑往,帝许之,约其还,曰:“臣请二十日行,留十日览观山川,得还见天子。”因秣马束兵,旁南山入贼地,相易险,度营阵便处。将还,会高丽兵断其路,更走间道,谒帝如期。帝曰:“贲、育之勇何以过!”赐金五十斤,绢千匹。
(节选自《新唐书·李道宗传》,有删改)
(1)君集诚有功,材无不堪,朕宁惜爵位邪?不宜轻亿度。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秣马束兵,旁南山入贼地,相易险,度营阵便处。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侯君集确实有功劳,其才干无所不能,我难道是怜惜爵位?不应该轻易猜疑。(得分点:“诚”“不堪”“亿度”,句意通顺。)
(2)于是秣马厉兵,依傍南山进入贼军地区,观察地形险易,想着扎营布阵的方便之地。(得分点:“旁”“相”“营阵”,句意通顺。)
参考译文
李道宗,字承范。高祖即位后,授任左千牛备身,封略阳郡公。贞观元年,召入拜任鸿胪卿,升任大理卿。侯君集打败高昌回朝后,心怀怨恨。李道宗曾经从容上奏说:“侯君集志大才疏,言过其实,会成为挑起战事的祸首。”皇帝问他怎么知道其人必定会谋反。李道宗回答说:“看到他猜忌而自夸其功,虽然官任尚书,还经常愤恨不满。”皇帝说:“侯君集确实有功劳,其才干无所不能,我难道是怜惜爵位?不应该轻易猜疑。”不久侯君集谋反,皇帝笑着说:“果然如你所预料的那样。”太宗皇帝将要征讨高丽,先派营州都督张俭率轻骑渡过辽水侦察地形敌情,张俭惧怕,不敢深入敌后。李道宗请求带领一百名骑兵前往,皇帝同意,约定返回的日期,李道宗说:“臣请求用二十天的时间,留下十天观览山河,然后回来见天子。”于是秣马厉兵,依傍南山进入贼军地区,观察地形险易,想着扎营布阵的方便之地。将要返回时,被高丽兵断绝了后路,于是就走小路,如期谒见太宗皇帝。太宗说:“孟贲、夏育的勇气也不过如此!”赐予他黄金五十斤,绢帛一千匹。
4.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廖庄,字安止,吉水人。宣德五年进士。八年改庶吉士,与知县孔友谅等七人历事六科。英宗初,授刑科给事中。景泰五年七月上疏曰:“臣曩在朝,见上皇遣使册封陛下,每遇庆节,必令群臣朝谒东庑,恩礼隆洽,群臣皆感叹,谓上皇兄弟友爱如此。今陛下奉天下以事上皇,愿时时朝见南宫,或讲明家法,或商略治道,岁时令节,俾群臣朝见,以慰上皇之心,则祖宗在天之神安,天地之心亦安矣。宜念祖宗创业之艰难,思所以系属天下之人心,即弭灾召祥之道莫过于此。”疏入,不报。
庄性刚,喜面折人过,而实坦怀无芥蒂。不屑细谨,好存谢宾客为欢狎。既官法司,或劝稍屏谢往来,远嫌疑。庄笑曰:“昔人有言‘臣门如市,臣心如水’,吾无愧吾心而已。”卒之日,无以为敛,众裒钱助其丧。
(节选自《明史·廖庄传》,有删改)
(1)思所以系属天下之人心,即弭灾召祥之道莫过于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官法司,或劝稍屏谢往来,远嫌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思考用来收取天下的人心的做法,及消除灾患召来祥瑞的方法没有比这更好的了。(得分点:“所以”“系属”“弭”,句意通顺。)
(2)任司法官后,有人劝他稍稍辞谢一些交往,以免嫌疑。(得分点:“官”“或”“屏谢”,句意通顺。)
参考译文
廖庄,字安止,吉水人。宣德五年(1430),中进士。八年,改任庶吉士,与知县孔友谅等七人历事六科。英宗即位之初,他被授予刑科给事中。景泰五年(1454)七月,廖庄上疏说:“臣从前在朝廷的时候,见上皇派使者册封陛下,每遇庆典节日,一定令群臣在东庑朝谒陛下,上皇对您的恩礼非常隆重,群臣也都感叹,说上皇对兄弟竟是这么友爱。现在陛下奏天下以侍奉上皇,愿陛下时常到南宫朝见上皇,或者讨论家法,或者商量治国之道,逢年过节,让群臣去朝见他,以安慰上皇之心。这样祖宗在天之神安,天地之心也安。应念祖宗创业之艰难,思考用来收取天下的人心的做法,及消除灾患召来祥瑞的方法没有比这更好的了。”奏疏呈入后,不见回报。
廖庄个性刚直,喜欢当面指出别人的过错。但他实是胸怀坦荡,毫无芥蒂。他不屑于谨小慎微,喜欢留下宾客欢饮。任司法官后,有人劝他稍稍辞谢一些交往,以免嫌疑。廖庄笑道:“前人有句话说‘臣门如市,臣心如水’,我无愧于我心而已。”他去世后,竟没有东
西装殓,众人出钱财帮助办理了他的丧事。
  
  文档由机器转码 排版混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请下载原文档
本文档的下载地址为http://www.gaokaotik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747
高三语文资料

写了 1378 篇文章,拥有财富 2762,被 0 人关注

代码测试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高考题库网 www.gaokaotiku.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高考题库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成为第一个吐槽的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京ICP备13053688号-15|高考题库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