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积累与应积累与应
用用
第7章 理解常见句式,根据表达需要选用和变换句式
【考点解读】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最基本的单位。句式,是句子结构的基本形式。句子根
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划分出各类不同的句式,运用不同的句式可以表达不同的语言
效果。
常见的句式种类:
根据表达语气分: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根据主语的性质分:主动句、被动句。
根据结构的繁简分:长句、短句。
根据判断的性质分:肯定句、否定句。
根据句子成分或成分句的位置分:常式句、变式句、“把”字句。
根据语体风格分:口语句、书面句。
根据句式整齐分:整句、散句。
根据句子数量分:单句、复句。
理解常用句式,并根据表达需要选用和变换句式,就是要从各种句式中选择最
能表情达意的一种,按照题目的要求选择正确的句式。一般会设置某种情景或要求
,在特定的情景和要求下考查考生句式运用的能力。
选用句式,重点考查根据侧重点选择恰当的句式的能力,涉及的知识有对语境
的把握、语气的辨别、汉语常用习惯的了解等。
变换句式,考查的是对给定语句换一种句式表达的能力。这里所要换的句式是
命题者给的,“变换句式”是为了增强和优化语句的表达效果。变换句式指的是各种
句式间的互变,是指按题目要求,对表达特定情景的语句进行重新组合、改写的考题。
【真题呈现】
下列各项表述中,与其他项意义都相反的一项是 ( )
A.百余年来,有关藏经洞文物流散的所有论述,都很难还原历史的真实。
B.百余年来,有关藏经洞文物流散的所有论述,都并非不易还原历史的真实。
C.百余年来,有关藏经洞文物流散的所有论述,难道容易还原历史的真实吗?
D.百余年来,有关藏经洞文物流散的所有论述,都不易还原历史的真实。
(2016年广东省水平测试题)
【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句式,根据表达需要选用和变换句式”的能力。不同的句式,
在表达语意时,会产生不同的语义及其表达效果。本题四个选项,分别使用了陈述句式、双重否定句式、
反问句式、否定句式。根据题目要求选出“与其他项意义都相反的”一项,我们根据句式来判断句子的
语意。A项,是陈述句,表达“很难还原历史的真实”之义。C项,是反问句,以否定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
并起到强调的作用,句子表达了“还原历史的真实是不容易”之义。D项,是否定句,表达“还原历史的真
实不易”之义。而B项,是双重否定句,“并非”与“不”两重否定表达肯定的意思,句子表达“还原历史的真
实是容易的”之义,与其它三项的句意表达不一致。故选B。
【方法指引】
1.选用句式
选用句式题解题的一般过程:
(1)审清题目要求,弄清题目是要求保持上下文的连贯,还是为了突出强
调某个意思。
(2)根据题目要求认真分析所供材料。如要求保持上下文的连贯,则要
注意分析话题、句式;如要求强调某一意思,就要从句首句末的位置上去分
析,选用能与上下文相通的句式。
2.变换句式
(1)长句改为短句的要点:
①将长句中能抽出来的较庞大的修饰限制成分抽出来,改成分句或单独成句,不
能抽出来的修饰限制成分与句子主干另成一句。
②把联合成分拆开,重复跟联合成分直接相配的成分,形成排比句式。长句改短
句要注意所改短句之间的逻辑顺序。短句改长句则要注意先了解几个短句表达的
意思的共同点,确定主干,然后把其它内容用句子的修饰限制的形式表达出来,不能
漏意。
(2)肯定句和否定句句式转换的原则:不能改变原意。
①转换的要点是否定词的运用,保持相同原意则加两个否定词。
②变成相反的意思则加一个否定词。另外要注意反问句也是一重否定。
(3)主动句和被动句互相转换的要点:主语和宾语的转换
主动句变被动句时,将主动句的宾语变为被动句的主语,主动句原来的主语
与“被”构成介宾短语作被动句的状语;被动句变主动句则恰好相反。
(4)常式句与变式句转换的要点:找准需要强调的内容并将其推前或置后。
(5)整句和散句互换的要点:主要是重复性词语的使用与否的问题,整句改散
句就将整句中重复使用的提示词去掉,使相关内容变成细小成分;散句改整句则
要加上重复使用的词,使之和相关内容构成整齐句式。
【知识梳理】
区分以下句式:
①长句与短句
句子的长短是相对而言的,没有截然的界限。长句是指结构复杂、词语较多的
句子,短句是指结构简单、词语较少的句子。
长句表达效果:表意严密、精确细致,内容丰富。
短句表达效果:表意灵活、简洁明快、节奏感强。
②肯定句与否定句
对事物作出肯定判断的句子叫肯定句。对事物作出否定判断的句子叫否定句。
③主动句与被动句
主动句是指该句主语是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发出者的句子。被动句则是指
该句主语是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承受者的句子。
④常式句与变式句
常式句是指句子成分按一般次序排成的句子。变式句是指句子成分打破一般
次序,排列次序较特殊的句子。常见的变式句有两类:一类是单句成分次序排列特殊
的句子,如主谓倒装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等;一类是复句中分
句次序排列特殊的句子,如因果倒置句、转折倒置句、条件倒置句、假设倒置句等。
⑤整句与散句
整句是指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组句子,主要指排比句和对偶句。散句是指结构
不整齐、各式各样的句子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
⑥单句与复句
单句是只有一套主谓成分构成的句子。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密切联系、
结构互不包含的单句组成的句子。单句与复句的转换类似长句与短句的转换。
⑦四种不同语气的句子(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句子从语气上分,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陈述句是用来陈述
一件事情的句子,分肯定句和否定句两类。疑问句是用来向别人提出问题的句子,包
括有疑而问和无疑而问两类。祈使句是用来要求别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句子,祈使
句包括要求和禁止两类。感叹句是用来表示某种感情的句子。如何使用及使用哪种
句子,主要要看语境,语境包括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内部语境是指词语的搭配、句
子的结构、上下文句间的关系等。外部语境是指说话的场合、对象、目的和范围等。
【能力突破】
题型示例1:
下列对话中,答话没有言外之意的一项是 ( )
A.老板:这件棘手的事情你会让你爸爸帮忙吧?他那么有影响力,还认识那么
多有名的律师,你的事他也不会不管吧?
小王:可能吧,我21岁了。
B.老板:你提出辞职让我感到很遗憾,希望你重新考虑留下来。你知道公司刚
成立不久,以后公司发展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老王:可能吧,我51岁了。
C.妈妈:听说你结婚后要去法国买房定居,你是要放弃国内那么好的单位了?
小王:可能吧,我37岁了。
D.妈妈:最近你怎么老是惦记着我,担心着我,有时还命令我,自以为长大了?
小王:可能吧,我21岁了。
【答案】 D
【答案解析】 A项,言外之意是“我长大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了”。B项,言
外之意是“我年纪大了,等不及了”。C项,言外之意是“我年纪大了,要自己安排今后的
生活了”。
对点练习1:
下列句子语意表达最轻的一句是 ( )
A.这十多个同学没有一个棋下的不好。
B.这十多个同学难道有谁棋下得不好?
C.谁也不能否认这十多个同学棋下的最好!
D.这十多个同学棋下的都好。
【答案】 D
【答案解析】 D项,陈述句,表达“这十多个同学棋下的都好”,直接陈述,语
气轻。A项,双重否定句,双重否定等于肯定,是加强语气的做法,语气强烈。B项,
反问句,等于肯定句,加强语气。C项,双重否定句,双重否定等于肯定,是加强语气
的做法,语气强烈。
题型示例2:
下面句子中,语意表达最强烈的一句是 ( )
A.这本书,你一定要收下。 B.这本书,你能不收下吗?
C.这本书,你非收下不可。 D.这本书,你还是收下吧!
【答案】 C
【答案解析】 A项,运用了肯定陈述句。B项,运用反问句。D项,运用祈使
句。C项,运用了双重否定,语气加重。
对点练习2:
下列各组句子中,两句话表达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今天,我差点迟到。/今天,我差点没迟到。
B.这样的结局难道我愿意看到吗?/这样的结局难道我不愿意看到吗?
C.我哪里不知道你的话是对的?/我不知道你的话对在哪里。
D.这样发展下去,会是什么样的结果?/这样发展下去,结果不是不得而知的。
【答案】 A
【答案解析】 A项,“差点”与“差点没”与“迟到”搭配,对不愿意发生的事务,“
差点”与“差点没”表意相同。B项,第一句反问句式表达“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局”;第
二句,反问句+否定句,表达“愿意看到这样的结局”。C项,第一句,反问句+否定句,表
达“我知道你的话是对的”;第二句否定句,表达“我不知道你的话是对的”。D项,第一
句疑问句式,表达“不知道结果会怎样”;第二句陈述句,“不得而知”一词表达“结果是
可以知道的”加否定词“不”,语意相反。
【强化训练】
1.下列各组句子中,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好容易总算把他哄下了。 ②好不容易总算把他哄下了。
B.①这一切都不是证据。 ②这一切不都是证据。
C.①雨后路滑,我好几次都差点摔倒。 ②雨后路滑,我好几次都差点没摔倒。
D.①我几乎忘了寒风中抱团取暖的往事。 ②我几乎没忘寒风中抱团取暖的
往事。
【答案】B (否定句句意的判断。第一句“这一切都不是证据”,表示否定“这一切是
证据”之意;第二句,否定的位置变化,导致句意变化,表示“这一切有些是证据”之意。)
2.下列各项中的改句,与原句意思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原句:阅读是衬托城市发展的人文基石和影响城市未来发展的一种潜在力量。
改句:难道阅读不是衬托城市发展的人文基石和影响城市未来发展的一种潜
在力 量吗?
B.原句:凡立功名于世者,无不是从小处做起,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品德才能。
改句:凡立功名于世者,全都是从小处做起,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品德才能。
C.原句:实力强大的七班篮球队被公认为弱旅的三班篮球队打败,显得非常不服
气。
改句:公认为弱旅的三班篮球队打败了实力强大的七班篮球队,显得非常不服
气。
D.原句:有谁能否定爱迪生是对人类社会发展有重大贡献的大发明家呀!
改句:没有谁能否认爱迪生是对人类社会发展有重大贡献的大发明家。
【答案】C (句式变换后两句意思发生明显改变。原句的意思是实力强大的七
班篮球队输了球不服气;改句的意思变成公认为弱旅的三班篮球队赢了球不服气。)
3.下面的“动物语录”调侃角度不一样的一项是 ( )
A.蜜蜂:这世界上贪占别人的“甜头”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我是不得已才配备这
杆“枪”的。
B.狐狸:我是骗过乌鸦口里的肉,可是说到底,真正骗了乌鸦的是它自己的虚
荣心。
C.鱼:明明知道有人在垂钓,仍然免不了接二连三地上钩。唉,究竟是什么蒙
蔽了我们的心灵呢?
D.羊:同胞们,请注意,当一匹狼向你大谈仁义道德时,它肯定是要参加竞选了。
【答案】C (C项,是从自身角度的自嘲,其他三项是从指责别的动物这个角度
写的。)
4.下列各项中的改句与原句相比,意思发生了明显变化的一项是 ( )
A.原句:你不知道“毒胶囊”有多毒!
改句:你可知道“毒胶囊”有多毒!
B.原句:马布里的加盟,让北京金隅队夺得联赛冠军。
改句:北京金隅队夺得联赛冠军,与马布里的加盟密不可分。
C.原句:“讨薪法官”的微博一会儿就走红了。
改句:“讨薪法官”的微博不一会儿就走红了。
D.原句:只要我们心中有爱,雷锋精神就不会走远。
改句:只要雷锋精神不会走远,我们心中就有爱。
【答案】D (原句“只要……,就……”是条件复句,强调“爱”的条件。改句后,把
条件颠倒了,不构成前后因果关系,语意发生变化,且不合逻辑。)
5.请以客人的口吻改写下面的句子,与原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原句:贝多芬对客人大声地说:“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
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
A.贝多芬对我大声地说:我不知道他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他在一分
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
B.贝多芬对客人大声说:他不知道他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他在一分
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
C.他对客人大声说:我不知道他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他在一分钟里
希望写出的音乐!
D.他对客人大声说:他不知道客人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他在一分钟
里希望写出的音乐!
【答案】 A (B项,“他不知道他心里的感觉”,第二个“他”指代不明,导致句意变
化。C项,句子的主语多次变化,导致句意变化。D项,“他不知道客人心里的感觉”整
个句子语意变化。)
【过关检测】
1.下面的情境中,售货员的回答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某顾客到商场买照相机,把货架上的机子几乎都试了一遍,觉得还是不满意,要求售货员带
他到仓库去挑。面对这过分的要求,售货员微笑地说:“_________。”
A.不行!商场里有明文规定,任何人不得私自带顾客去仓库挑选商品。
B.真对不起,我们经理宣布过,任何人不得私自带顾客去仓库挑商品。
C.开玩笑吧,我能带你去?难道你不知道“仓库重地,闲人免进”吗?
D.就你特殊!我私自带着顾客去仓库挑选商品是要被罚一个月奖金的。
答案示例:B (A.肯定句,直接说明,与前文“微笑”不连贯;C.反问句的使用,轻蔑的语气过
重;D.从自我的角度出发,劝说内容不得体。)
2.下面两句话所表达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非经批准不能动用流动资金。②非得经过批准才能动用流动资金。
B.①除非你去请,他才会来。②除非你去请,他是不会来的。
C.①这样的话,亏你说得出口。②这样的话,亏你说不出口。
D.①他缺乏工作经验,他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②他缺乏工作经验,他难免不出现
一些错误。
答案示例:C (第①句,意思是“你不能说出这样的话”;第②句,句式变化,表达“幸好
你没说出这样的话”。)
3.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否定句而意思不变,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 )
例句:谁都认为他是一个英雄
A.难道没有谁认为他不是一个英雄B.没有谁不认为他是一个英雄
C.没有谁不认为他不是一个英雄 D.没有谁认为他是一个英雄
答案示例:B (A项,反问句、双重否定句,句意改变;C项,三重否定句,句意改变;D
项,否定句,句意改变。)
4.把下面加横线句子的内容放在A、B两种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变换。
要求:①原意不变,强调的侧重点可以不同;②要用复句表述。
同学甲缺少科学的学习方法,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老师对他说:“既要有刻苦的学
习精神,又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强调二者缺一不可)
A.同学乙片面地认为只要学习方法科学,有没有刻苦的学习精神并不重要,于是班
主任老师对他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刻苦的学习精神)
B.同学丙学习非常刻苦,但学习方法不太科学,于是班主任老师对他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婉转地强调学习方法)
答案示例:A.当然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但还要有刻苦的学习精神。
B.固然要有刻苦的学习精神,但也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
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语序,并做到各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
倘若真的能化寂寞为思考、变寂寞为实干、改寂寞为娱乐,那么我们就能精神抖
擞,走出寂寞;洗涤心灵,获得新生;变得朝气蓬勃,成就一番大事。
调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洗涤心灵,抖擞精神;走出寂寞,获得新生
文档由机器转码 排版混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请下载原文档
本文档的下载地址为http://www.gaokaotik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06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