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积累与应积累与应
用用
第4章 理解常用词语的含义并正确使用
【考点解读】
理解常用词语的含义并正确使用。能力层级:B。
近义词辨析的命题重点通常落在词义的轻重、大小、褒贬等方面,反映在词语
使用的对象,适用的范围,以及上下文的对应、搭配等方面。
成语的使用的命题重点在望文生义、用错对象、轻重失当、褒贬失当、重复
或矛盾、不明典故等六个方面。
主要设题形式为客观选择题。一般是放在文段中结合语境进行考查。
近义词辨析
【真题呈现】
在下列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乡村教育是中国教育的______环节,而优秀乡村教师的缺乏又是影响乡村教育
发展的最关键问题,今年教育部______的《2017年秋季开学工作专项督导报告》,提
出要______教师队伍结构,深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加强农村教师队伍的培养培
训。
A.虚弱 发布 优化 B.薄弱 颁布 强化
C.虚弱 颁布 强化 D.薄弱 发布 优化
(2018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题)
【答案】 D
【答案解析】 “薄弱”:思想意志不坚定;单薄脆弱;单弱无力。“虚弱”:身体衰弱
,元气亏损。“发布”是指宣布,发表。“颁布”是指公布(法令、条例等)。“优化”是指采
取一定措施使变得优异。“强化”是指增强,加强。
【方法指引】
一、实词辨析“十看”
1.看适用范围
不同实词的适用范围并不相同,因此辨析实词的适用范围是辨析实词的有效方法。
如近义词“边境”比“边疆”所指地域范围小。
如“开垦”“开拓”“开辟”都有“开发”的意思,但“开垦”指把荒芜的土地开发为可耕种
的土地,“开拓”指在原来开发的基础上加以扩充,而“开辟”着重指新开发、新开创,词义
范围较大。
2.看词义轻重
不同实词词义轻重也不相同,因此辨析词义轻重也是辨析实词的有效方法。
如“盼望”和“渴望”、“轻视”和“鄙视”两组近义词,都是前者的词义较轻,后者的词
义较重。
如“损坏”与“破坏”都有“使物体毁坏”的意思,但“损坏”一般是无意的,“破坏”则是
有意的。
3.看可数与不可数
名词所代表的事物有可数和不可数之分,有些名词可从可数与不可数方面辨析。
如“春秋”是可数名词,可以说“三十二个春秋”;“岁月”是不可数名词,不能说多少个岁月。
4.看使用对象
有很多实词有特定的使用对象,辨析使用对象的差异也是区分实词的方法之一。
如“启用”使用对象仅限于物,不能用于人;用于人时,应用“起用”。又如“扣压”和“扣押
”,前者的使用对象是物,而后者的使用对象是人。
5.看感情色彩
一是辨析感情色彩。如“鼓励”为褒义词,“鼓动”为中性词,“煽动”为贬义词。
二是辨析语体色彩。如“散步”为书面词语,“溜达”则为口语词。
三是辨析谦敬色彩。如“府上”是敬称,“寒舍”是谦辞。
需要提醒的是,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时,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要注意与修辞结合
的褒义贬用和贬义褒用现象。
如:近来,他的学习“进步”很快,这与老师生病,疏于管理有关。
“进步”是褒义的,但根据语境“与老师生病,疏于管理有关”分析,“进步”的确切含义
应该是褒词贬用。
6.看具体抽象
有些近义词表义有具体和抽象之分,区分词语表义的具体和抽象也是辨析实词的
方法。如“驱除”和“祛除”,前者表义具体,如“驱除鞑虏”;后者表义抽象,如“祛除疾病”。
7.看重复表达与否
对词语意义理解不准确经常会导致重复表达,辨析实词也可从表达重复与否的角
度辨析。
如:抗震救灾的“铁军”凯旋胜利归来。
“凯旋”是“胜利归来”,本身就有“归来”之义,应说“胜利归来”,而不能说“凯旋归来”。
与之相类似的词语还有:“悬殊”是“差别很大”之义,因此不能说“很悬殊”或“悬殊很
大”;“忍俊不禁”不能说“忍俊不禁地笑”;“贻笑大方”不能说“被人贻笑大方”;等等。
8.看词性语法
许多词语表面看意义很接近,实际上它们的词性并不同,用法差异也很大。如“品位
”是名词,“品味”是动词;“阻碍”为动词,“障碍”为名词;“强大”为形容词,“壮大”为动词。词
性不同,其语法功能也不同。
还可以从词语的搭配习惯入手去辨析。如“发扬”常与“风格”“优点”等词搭配,“发
挥”常与“作用”“积极性”等词搭配。
另外,有些实词可用作谓语,但不能带宾语。如“解脱”和“摆脱”,前者是不及物动词,
不能带宾语;后者是及物动词,可以带宾语。
9.看习惯用法
有些词语意义虽然接近,但其习惯用法不同。如“捉摸”和“琢磨”,前者用于否定
句中,后者用于肯定句中;“不免”和“未免”,前者用于陈述句中表示陈述语气,后者用于
带有责备语气的句子中;“况且”和“何况”,前者常用于陈述句,后者常用于反问句。
10.看表达需求
正确运用词语,还要认真分析给定的语言环境,确定表达需求,再对给出的词语
作认真的辨析,才能选出最符合语境的词语,达到最佳修辞效果。
二、虚词辨析“十看”
虚词的使用,是“正确使用词语”中的一个难点。如何判断虚词使用的正误,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辨析。
1.看搭配情况
关联词语在使用中有着固定的搭配关系,一般不能换用。在辨析虚词时,结
合例句中出现的词语,看清是不是成套出现,是否构成了固定搭配关系。一些虚词
有几种搭配关系,就要结合语境来选择。
比如,“不但”和“而且”“反而”都能搭配,如果前后分句意思相反,“不但”只能与
“反而”搭配;“无论”只能和表选择的词语“或”“还是”等搭配,不能和表并列的词语
搭配。例如:①昨天夜里下了一夜的雨,天亮后不但没有停,而且越下越大。(“而
且”应改为“反而”) ②现在,无论城市和农村,都经历着由改革开放所引起的深刻
变化。(“和”应改为“还是”)
2.看假设与事实
关联词语中有些表示的是假设语气,如“即使”“不管”;有些表示的是既成事实,
如“虽然”“尽管”。如果辨别不清,就可能出错。例如:①尽管路途遥远,他还是坚持
要去。(“路途遥远”是事实) ②不管路途有多远,我都要去。(“路途有多远”是假
设)
3.看前后次序
关联词语有固定的位置,有的只能用于前一分句,比如“由于”;有的只能用于后
一分句,比如“却”“然而”“至于”“以致”。在例句中的位置不对了,就是误用。例如
:①他没能参加这次考试,由于他工龄少了半年。(“由于”应改为“因为”) ②至于
我报考师范类院校,是既定方针,哪所学校放在第一志愿,还没作最后决定。(“至于”
表另提一事,用在后一分句开头,应放在“哪所学校”前)
4.看其前后连接信息
有些虚词用来连接词语或短语,有些虚词用来连接句子,了解了这种用法,辨析时就
不会出错。比如,“又……又……”通常用来连接并列的词语,而“既……又……”一般用来连接
并列的句子。例如:①既要有周密的计划,又要有切实的措施。 ②一个受过高等护理
教育的护士,应该又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
其他类似的虚词有“或”与“或者”,“乃至”与“以至”“以致”,前者均用来连接词语,后
者均用来连接句子。
5.看语气辨析
有些虚词必须用在表疑问的句子中,如“还是”,用在陈述句中就不合语法。有些虚
词用来表达委婉语气,如“与其”“不过”;有些用来表达强调语气,如“宁可”。分辨不清就
会误用。例如:去电影院,或者去滑冰场?他一时拿不定主意。(“或者”只能用于陈述语气
,应改为“还是”)
6.看标点符号判断
有些关联词语在使用时可以用标点符号与分句隔开,如“因此”“其实”“确
实”“相反”。借助这一点,对辨析虚词也有帮助。例如:知识的海洋是无穷无尽
的,因而,学习是无止境的。(“因而”“所以”一般不能用标点与分句隔开,应改为
“因此”,但“所以”加语气词后可用标点与分句隔开)
7.看主语前后虚词的位置
一般情况下,前后分句主语相同,虚词用在主语后;前后分句主语不同,虚
词用在主语前。例如:我不仅不认识他,我奶奶也不认识他。(主语不同,“不仅”
应放在“我”之前)
与之相似的虚词还有“因为”“除了”“不但”等。
8.看口语和书面语色彩
有些虚词使用随意,属日常口语,不能用于书面语色彩浓重的句子中。例如:咱们
去散散步吧,或者就去看电影,别总这么闲坐着。(“或者”书面语色彩浓,应改为用于口
语的“要么”)
值得强调的是一些文言虚词就要用于书面语中。例如:21世纪要求人们都要有比
较强的自立能力和判断能力,唯其如此,所以要使人们学会生存。(“唯其”是文言虚词,
表因果,与“正因为”相近用在句中恰当)
9.看主客体
如果不能正确辨别介词(如“对”和“对于”)引出的对象是主体还是客体,就容易导
致主客体颠倒,误用虚词。例如:他的深情厚谊,对我来说,一直是牢记在心的。(应改为“
对他的深情厚谊,我一直是牢记在心的”,或把“对我来说”改为“对于我来说”)
10.看虚词的词性
有些虚词兼有两种词性,比如“和”“与”“跟”“同”,既是连词又是介词,这就要结
合语境认真辨析。例如:在中国和与中国签署协议的37个成员国都将双边协议文
本提交WTO秘书处后,WTO中国工作组才会组织135个成员国投票。(“和”是连词
,“与”是介词)
有些虚词还常被当作实词。常见的有副词误当作动词或形容词。例如:他犯
这样大的错误,今天看来,绝不是偶尔的。(“偶尔”是副词,应改为形容词“偶然”)
【知识梳理】
常考易混近义词积累
A
爱好 癖好 嗜好 “爱好”作名词时,指对某些事物所具有的浓厚兴趣,如“上
网是他的爱好”。作动词时,表示喜爱,如“爱好和平”。“癖好”指对某种事物的特别爱
好,“嗜好”多指不良的爱好,都只作名词。
安慰 抚慰 安抚 “安慰”侧重使人安心适意。“抚慰”侧重对人的深切关心。
“安抚”侧重使人或事物有着落,感到安稳。“安慰”的对象常常是个体。“抚慰”的对象
常常是忧虑或心灵受伤的人。“安抚”的对象多指群体,如“安抚受灾群众”。
安置 安顿 安排 “安置”着重于“置”,使工作、生活、物品等有适当的位置,或
指人或物的处置各得其所,又指安置亲属、行李、灾民等。“安顿”着重于“顿”,妥当安
排使有着落。“安排”着重于“排”,分轻重缓急,先后主次,有条不紊地处置人或事物,多指
人事、任务等的处理。
翱翔 遨游 “翱翔”指在空中回旋地飞,如“自由翱翔”。“遨游”指漫游、游历,如“
遨游太空”“遨游名山大川”。
懊悔 懊恼 “懊悔”重在“悔”,后悔,更多的是责己。“懊恼”重在“恼”,烦恼,更多的
是怨天尤人。
B
把持 操纵 “把持”是独占、独揽位置、权利的意思,含贬义,如“把持朝政”“把
持财权”。“操纵”是用不正当的手段支配、控制的意思,如“操纵市场”“幕后操纵”。
包括 包罗 包含 包涵 “包括”可指具体事物,又可指抽象事物,如“意识形态,
包括政治、法律、道德等思想观点”。“包罗”指包容、包括的事物众多、范围大,如“
包罗万象”。“包含”的对象多是抽象事物,如“这句话包含好几层意思”。“包涵”是客套
话,表示请人原谅,如“请多包涵”。
报怨 抱怨 “报怨”指对所怨恨的人作出反应,如“以德报怨”“以怨报怨”。“抱怨”
指心怀不满,向人数落说别人的不对,如“抱怨不已”。
爆发 暴发 爆发:①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外迸出,如“火山爆发”;②突然发生,如“
爆发雷鸣般的掌声”“爆发战争”“爆发罢工”。暴发:①突然发作,如“山洪暴发”“暴发了禽
流感”;②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如“暴发户”。
辩白 辩护 辩解 “辩白”重在“白”,指说明事实真相,以消除误会或指责。“辩护”
着重于“护”,用事实或理由说明见解或言行的正确或错误不是那么严重,以保护自己或当
事人。“辩解”着重于“解”,对受人指责的某种见解或行为加以解释。
C
嘲笑 嗤笑 讥笑 耻笑 “嘲笑”指用言辞笑话对方。“嗤笑”是笑话别人并带
有轻视的意味。“讥笑”是用尖刻的话语讥讽嘲笑对方。“耻笑”是鄙视和嘲笑的意思。
充斥 充满 充溢 充斥:到处都塞满,带厌恶色彩,贬义词。充满:①指填满、布
满,如“充满泪水”“欢乐充满会场”;②充分具有,如“充满激情”。“充溢”指充满,洋溢,如“
充溢着诗情画意”。
踌躇 犹豫 迟疑 “踌躇”偏重于人的外部表情上的不果断。“犹豫”偏重于人
的内心拿不定主意而不果断。“迟疑”偏重于心存疑虑、行动迟缓而表现出的不果断。
处事 处世 “处事”指处理事务,如“他处事不慌不忙”。“处世”指在社会上活动,
跟人来往相处,如“处世低调”。
锤炼 磨炼 锻炼 “锤炼”“磨炼”都指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锻炼。“锤炼”还指反
复琢磨使技艺等精练、纯熟。“磨炼”侧重经受艰难困苦使身心发生变化。“锻炼”即锻
造、冶炼,比喻通过工作和斗争提高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还指加强体育运动使身体强
壮。
D
督促 敦促 “督促”指监督催促,多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敦促”指
诚恳地催促,多用于外交辞令。
独力 独立 独力:单独依靠自己的力量做,如“独力经营”。独立:①单独地站
立,如“独立寒秋”;②自主地存在,如“民族独立”;③越级直接隶属于更高级的军队
编制,如“独立团”;④不依靠他人,如“独立完成作业”。
度过 渡过 “度过”指经过某段时间,如“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假期”。“渡过”,
由此岸到达彼岸;通过(江、河等);也引申为“渡过难关”等。主要区别:“度过”关涉时
间,“渡过”关涉空间。
兑换 对换 “兑换”指用一种货币或实物等价换取另一种货币或实物,如“
用二斤白面可以兑换三斤大米”。“对换”指位置互相调换,如“对换工作岗位”。
堕落 腐化 蜕化 “堕落”指思想行为往坏里变,如“自甘堕落”。“腐化”
指思想行为变坏(多指过分贪图享乐),如“生活腐化”。“蜕化”指虫类脱皮而变化
身态,比喻腐化堕落,如“蜕化变质分子”。
E
遏止 遏制 “遏止”指用力量阻止,对象多是战争、暴动、洪流等来
势凶猛而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遏制”指制止、控制,使不发作,对象多是
情绪、事态或某种力量。
恩惠 恩赐 “恩惠”,是名词,指给予或受到的好处。“恩赐”,是动词,
古指帝王给臣下的赏赐,现指因怜悯而施舍(多含贬义)。
F
发奋 发愤 “发奋”指振作起来,如“发奋有为”。“发愤”指决心努力,如“发愤图
强”,也可以写作“发奋图强”。
反应 反映 反应:①机体受到某种刺激而引起相应的活动或变化;②化学、物
理的连锁变化;③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反映:①把客观事物的本质表现
出来;②向有关方面报告情况或问题。“反应”是被动的,“反映”是主动的。
仿造 仿照 仿效 “仿造”着重指模仿制造,对象多是具体事物,如:“这些古瓶都
是仿造的”。“仿照”指按照已有的方法或模式去做,对象多是抽象事物,如“仿照办理”。
“仿效”即模仿、效仿,如“艺术贵在创新,不能一味仿效别人”。
分辨 分辩 “分辨”指分清、辨明,着重在区分、辨明差别,如“分辨香花和毒
草”。“分辩”指用语言辩白,着重在解释清楚理由,如“他这回并不分辩,单说一句‘不
要取笑’”。
抚养 扶养 赡养 “抚养”兼指监护、教养和供养,一般是长辈对晚辈。“扶
养”,广义指因亲属关系而发生的一方对他方承担生活供养义务,狭义指夫妻双方在
物质、生活上的互相帮助、照顾。“赡养”指成年子女对父母或晚辈对长辈在物质
上的帮助和生活上的照顾。
赋予 付与 给予 三者都有交给的意思。“赋予”指交给重大任务、使命等。
“付与”指交给,如“将货款付与对方”。“赋予”“付与”只带名词性宾语;“给予”还可带
动词性宾语,如“给予答复”。
G
干涉 干预 都有“过问”的意思。“干涉”是过问并制止,要求对方顺从,如“干涉
内政”“干涉子女婚恋”;“干预”是过问并施加一定的影响,如“干预决策”“干预别人家庭
矛盾”。
工夫 功夫 下列义项二者通用:①(占用的)时间,如“白费工(功)夫”;②空闲时
间,如“没工(功)夫上街”;③时候,如“我刚参加工作那工(功)夫,师傅手把手教我”。尽管
如此,上述情况现在一般写作“工夫”,用“功夫”少见。不同的是:“功夫”还指本领、造诣
,如“杜甫的律诗功夫深厚”;又指武术,如“中国功夫”。
沟通 勾通 二者都有通连之义,“沟通”指使两方能通连,如“沟通感情”。“勾通”
指暗中串通、勾结,贬义,如“他与黑社会有勾通”。
果断 决断 武断 三者作动词时,都是作出决定或者判断。“果断”侧重作出决
定坚决,不犹豫。“决断”侧重作出决定有魄力,有决定权。“武断”侧重作出判断只凭主
观意志,属贬义词。“决断”另有名词用法,“武断”另有形容词用法。
过度 过渡 过度:形容词,指超过了适当的限度,如“过度疲劳”。过渡:①动词,
指事物由一个阶段或一种状态逐渐发展变化而转入另一个阶段或另一种状态,如“过
渡时期”“过渡政府”;②指乘船过江河,如“从武昌过渡到汉口”。
H
涵养 修养 “涵养”着重指在受到冒犯时能宽容大度,控制自己的感情。“修养”
指在思想品质、道德情操方面有过一定的锻炼,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合宜 合意 “合宜”指合适,如“他分管这项工作很合宜”。“合意”指合乎心意,中
意,如“他越看越觉得这件工艺品合意”。
洪大 宏大 “洪大”指声音大,如“声音洪大”。“宏大”指规模、计划等巨大、宏
伟,如“这部电视剧场面宏大”。
化装 化妆 化装:①指演员修饰外貌,使变得像所扮演的角色;②指从容貌、衣着
等方面假扮成另一种人,目的在于欺骗对方,如“他一化装,敌人无法发觉”。化妆:专指用
脂粉等修饰容貌,如“她每次出门都要精心化妆”。
汇合 会合 二者都有聚合的意思。汇合:①指水流聚集,交汇,如“潺潺小河汇合成
湖泽”;②用于声音、意志、力量等的聚集,如“热血青年奔向延安,汇合成抗日的洪流”。
会合:指人或动物聚集到一起,如“会合后继续向前挺进”。
会晤 会面 “会晤”指双方会面,会见,用于比较郑重的场合,如“会晤在京的知名人
士”。“会面”适用范围广,泛指亲戚、朋友、熟人的见面。
J
激烈 剧烈 猛烈 强烈 “激烈”着重指运动紧张或双方斗争尖锐,达到很高的
程度,常形容争论、搏斗等。“剧烈”指急剧变动或刺激厉害,常形容药性、疼痛等。“
猛烈”指气势大,来势猛,多指具体的事物,如“炮火猛烈”“风势猛烈”。“强烈”着重指力
量大,程度深,对比度高,能形容光线、色彩、对比度等,也能形容欲望、感情,如“要求
强烈”“强烈的求知欲”。
技能 机能 技巧 “技能”指人们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如“教育能提高
人的劳动技能”。“机能”指人或动物细胞组织或器官等作用和活动的能力,如“青蛙有
一双机能优异的大眼睛”。“技巧”指熟练的技艺,多用于艺术、体育等方面。
检察 检查 监察 检察:审查被检举的犯罪事实,如“对此,司法机关决定立案检
察”。检查:①为了发现问题而用心查看,如“检查身体”;②指查考,如“检查资料”;③指
检讨,如“检查错误”。监察:监督各级国家机关和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并检举违法、失
职的机关或工作人员,如“中纪委不断派出纪律监察人员,监督各级地方政府的工作”。
矫正 校正 教正 三者都有改正之意。不同的是:“矫正”指改正、纠正,主要用
于工作、视力、错误等,如“矫正工作中的偏差”。“校正”指校对改正,多用于语言文字或
数据等,如“校正错别字”。“教正”是指教改正,是把自己的作品送给人看时用的客套话,
如“送上拙作一册,请教正”。
聚集 云集 聚积 三者都有聚在一起的意思。“聚集”指集合,凑在一起,多指人、
力量等,如“聚集优势兵力,打一次歼灭战”。“云集”比喻许多人像云一样从各处投奔而来
,聚集在一起,如“人才云集”。“聚积”指一点一滴地凑集,多指实物、资金等,如“多方聚积
财物”。
K
考察 考查 “考察”指实地观察调查,如“他们考察了水利工程”。“考查”指用一定
标准来检查、衡量,对象是人的行为、活动、思想、学识、技能等,如“考查学业成绩”。
恳切 殷切 “恳切”,表示诚恳而殷切,指上下级、长幼及同志间的真诚希望和要
求,如“言辞恳切”。“殷切”,表示深厚而急切,多指组织对成员、长辈对晚辈等,如“殷切地
希望”。
克服 克复 “克服”指用精神战胜或抑制,如“克服困难”。“克复”指把敌人占领的
地方夺回来,如“克复失地”。
款待 宽待 宽贷 “款待”指亲切优厚地招待,如“我国政府代表团访问朝鲜,
受到了盛情款待”。“宽待”指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如“宽待俘虏”。“宽贷”指宽容,饶恕,
如“如有再犯,决不宽贷”。
困惑 茫然 “困惑”,形容感到疑难,不知怎么办才好。“茫然”,形容浑然不知或
失意的样子,如“问起事情的经过,他一脸茫然”。
L
利害 厉害 “利害”指利益和损害,如“这是利害攸关的事”。“厉害”指难以对付
或忍受,也指严厉,如“这人可厉害了”“天热得厉害”。
连续 陆续 二者都指事物一个接一个。“连续”指事物的出现不间断。“陆续”
指事物的出现前后相继时断时续,如“来宾陆续地到了”。
缭绕 环绕 萦绕 缠绕 缭绕:多指烟雾、声音等回旋飘荡、盘旋上升的状态。
环绕:着重围绕的回环形状,多用于具体事物。萦绕:常指某种感情、思绪的萦回盘绕。
缠绕:①盘旋着缠在别的物体上;②纠缠,搅扰,如“烦恼缠绕在心头”。
流失 流逝 二者都有失去不复存在的意思,都是动词。“流失”指具体的人或
事物的丢失,如“水土流失”“人才流失”。“流逝”指像流水一样消逝,用于抽象的事物,
如“流逝的青春岁月”“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流逝了”。
流传 留传 二者都有传下去的意思,是动词。“流传”指事迹、作品或非物质
文化遗产传下来或传播开,如“大禹治水的故事一直流传到今天”。“留传”指具体的物
品由先辈保存下来,传给后代,如“这把茶壶是祖上留传下来的”。
M
曼延 蔓延 二者都有向前延伸的意思。“曼”,表示长远的意思;“蔓”,指蔓草。
“曼延”,指连绵不断,中性词,如“前面是一条曼延曲折的羊肠小道”。“蔓延”,形容像蔓
草一样不断地向四周扩展,多用于贬义,如“火势正在不断蔓延,情况十分危急”。
漫骂 谩骂 二者都指骂,表贬义,但骂法有所不同。“漫骂”指乱骂,侧重于用诅
咒的话伤人,如“她根本不讲礼,闭着眼漫骂不止”。“谩骂”指用轻慢嘲笑的态度骂,如“
讥笑与谩骂不是战斗”。
面世 面市 “面世”指新作品或产品与世人见面,如“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莉
面世已有十多年了”。“面市”指产品进入市场,如“这个居民小区新建的二期住宅,将于
年底面市”。
名气 名声 名望 “名气”即名声,是褒义词,多用于口头语,如“他在本地已小有
名气”。“名声”,名称和声誉,指在社会上流传的对一个人的评价,中性词,如“他不务正
业,名声很坏”。“名望”,指好的声誉,褒义词,如“医术好,名望高”。
谋取 牟取 二者都有取得的意思,但适用的范围不同。“谋取”指设法取得,其
范围较宽,是中性词,如“谋取职位”。“牟取”专指谋取名利,语意较重,尤指用不正当或
非法的手段取得金钱,是贬义词,如“牟取暴利”。
N
拟订 拟定 二者都有写出一种规划方案的文本的意思,但表示的文本的性质不同。
“拟订”指初步草拟,属于初步意见,以后还要修改,如“拟订计划”。“拟定”含有完稿、定
下来的意思,如“拟定远景规划”“拟定了侦破案件的具体方案”。
捏造 伪造 假造 捏造:假造不存在的事实、证据等,如“捏造罪名”。伪造:指为
掩盖真相或谋取利益而暗中仿照真东西造出假东西,如“伪造证件”“伪造学历”。假造
:①模仿真的造假的,义同“伪造”;②为掩盖真相而造假,如“假造账本”“假造犯罪现场”。
P
排除 排斥 排挤 “排除”指除掉,消除,是中性词,可用于具体的人或事,如“
排除污水”;也可用于抽象的事物,如“排除险情”。“排斥”是使人或事物离开自己,
用于人或组织时,是贬义词,如“排斥异己”。“排挤”是凭借势力或手段使不利于自
己的人失去地位或利益,是贬义词,如“抬高自己,排挤他人”。
培育 培养 培植 三者都有养育的意思。“培育”多用于生物,尤其是幼小
生物;“培养”多用于人,常指培养人才、优良品德、良好习惯;“培植”指栽种并细心
管理,多用于植物,用于指人时有扶植使壮大的意思,含贬义,如“培植亲信”。
披露 透露 披露:①公布,发表,如“披露会谈内容”;②表露,如“披露肝胆”。透
露:指泄露或有意显露消息、意思等,如“透露风声”。
品位 品味 二者读音相同,但词性和意义有不同。品位:名词,指人或事物的品
质、价值,如“作家只有深入社会生活,才能写出高品位的作品”。品味:①动词,指品尝、
欣赏,如“这篇散文语言隽永,值得仔细品味”;②名词,品质和风味,如“这里的农家菜品
味很不错”。
破除 解除 废除 “破除”指打破、除掉原来被人看重或信仰的事物,如“破除
面子观念”。“解除”指去掉附加于人身心的精神压力、思想顾虑或职务,如“解除顾虑”。
“废除”的对象多是不合理的或过时的制度、法令、规章等,如“废除不平等条约”。
Q
启事 启示 “启事”是常用文体的一种,指为了公开声明某事而登在报刊或贴在墙
上等处的文字,是名词,如“征稿启事”。“启示”即启发提示,使有所领悟,是动词,有时也作
名词,如“从他的发明中,我们受到了很大的启示”。
强(qiánɡ)制 强(qiǎnɡ)迫 “强制”指用政治或经济力量使对方服从,如“强制执行”。
“强制”多是国家、政府、机关行为。“强迫”指施加外力使服从,使用范围较广,“强迫”的
施动者和受动者多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集体,如“强迫接受”。
情义 情意 情谊 “情义”指亲属、同志、朋友间相互应有的感情,如“他待我很
有兄弟的情义”。“情意”指对人的感情,如“他俩虽无血缘关系,却情意深长”。“情谊”指
人与人相互关切、爱护的感情,如“军民情谊深似海”。
祛除 驱除 摒除 三者都有除去的意思,但除去的对象不同。“祛除”指除去一
些比较抽象的事物,如疾病、疑惧或迷信者所谓的邪魔等,如“祛除病魔”。“驱除”常指
赶走、除掉一些具体的对象,如“驱除蚊蝇”“把敌寇驱除干净”。“摒除”指除去,只用于
抽象事物,如“摒除杂念”。
权利 权力 “权利”指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享受的利益,与“义务”相对,
对象指公民、法人,也指国家、企事业单位,如“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权力”指依法
享有的可以统治、管辖、支配别人的权柄,如“全国人大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行使大
会主席的权力”。
R
任务 使命 “任务”,指所担任的工作和责任,如“分配任务”。“使命”,多指国家、
政府或历史赋予的重大任务,含有庄重色彩,如“外交使命”。
溶化 熔化 融化 “溶化”指固体在水中溶解,如“糖溶化了”。“熔化”指固体受
热后变成液体,如“铁块熔化成铁水”。“融化”指冰、雪等变成水,如“积雪融化了”。
融合 融洽 “融合”指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如“融合各家的特点自成一体”。
“融洽”指彼此感情好、没有抵触,如“彼此相处融洽”。
融解 溶解 二者都有化解的意思。“融解”指融化,如“山顶上的积雪融解了”。“
溶解”指固体、液体或气体物质的分子均匀地分布在水中,如“食盐很快就被溶解了”。
S
商量 商榷 协商 “商量”“商榷”都有互相交换意见和互相讨论的意思。“商量
”,常用于口头语体,多指就一般问题交换意见。“商榷”,常用于书面语,多指就不同意见
进行商量、研讨,如“此观点还值得商榷”。“协商”着重指为了取得一致意见而共同商
讨,多指重大的,特别是具有社会性的或国际性的问题的商讨,一般有庄重色彩,如“政治
协商会议”。
声明 申明 二者作动词时,都有表白的意思。“声明”指公开宣布所持的立场、
观点、态度,如“声明立场”。“申明”指对所持的立场、观点、态度进行申论和解释,如
“申明了我方的严正立场”。
胜地 圣地 胜地:指有名的风景优美的地方,如“旅游胜地”。圣地:①指与宗教教
主生平事迹有重大关系的地方,如“武当山是道教圣地”;②指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作用
的地方,如“革命圣地延安”。
实力 势力 势利 “实力”即实际具有的力量,如“本公司经济实力雄厚”。“势力”
指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权力和力量,多用于抽象事物,如“进步势力”“反动势力”。“
势利”形容对有钱有势的人奉承、对没钱没势的人歧视的处世态度,是贬义词,如“势利小
人”。
熟悉 熟习 二者都有不生疏的意思。“熟悉”指知道得很详细,了解得很清楚,其对
象可以是具体的人或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理,如“熟悉群众的情况,是做好群众工作的
前提”。“熟习”指熟练地掌握(某项业务或技术),如“要熟习其中的技艺,做一个内行”。
T
特点 特征 特色 特性 四者都含特别、与众不同之意。“特点”指人或者事
物的性质、内容、形式、外表等的独特之处,如“方便面的特点就是方便”。“特征”指
外表或形式上的可以作为人或事物特点的标志、象征,如“相貌特征”。“特色”指独特
的色彩、风格、格调、样子等,如“民族特色”。“特性”指人或事物特有的性质,如“吃竹
是熊猫的特性”。
体会 体验 体味 都有亲身实践的意思。“体会”是体验、领会,如“对国家免征
农业税的意义我深有体会”。“体验”是通过亲身实践来认识事物,如“体验农村生活”。“
体味”是仔细体会,对象常是语言文字的意味,人的情意、趣味等。
停留 停顿 停滞 停止 “停留”指暂时停止而不前进,如“在武汉停留了几天”。
“停顿”指暂停或中止,如“工厂生产停顿”。“停滞”指因受阻碍不能顺利发展,长时间地
停止,如“十多年来,这个公司的经营停滞不前”。“停止”表示不再进行或不再实行,如“
暴风雨早已停止了”。
推辞 推却 推托 推脱 推卸 “推辞”指拒绝任命、邀请、馈赠等,如“借故推
辞”。“推却”指用言语、行动拒绝别人,运用比“推辞”广,态度较坚决,如“他再次推却了”。
“推托”指借故不接受,即婉言表示拒绝,后面带上托词或拒绝的原因,如“他推托身体不舒
服,不肯上台表演”。“推脱”是找借口推掉与自己的干系,如“推脱责任”。“推卸”指不肯
承担(责任和义务等),如“推卸责任”。
退化 蜕化 退化:①指生物体在进化过程中某一部分器官变小,构造简化,机能
减退甚至完全消失,如“一类种子种植时间久了就容易退化”;②指事物由优变劣,如“他
的学习逐渐退化”。蜕化:①指昆虫、爬行动物脱皮;②比喻腐化堕落,如“这个干部贪
污受贿,最后蜕化为人民的敌人”。
W
违反 违犯 二者所指的对象不同:“违反”是不符合法则、规程等,如“这样做会
违反操作规程”;“违犯”指违背和触犯法律、法纪等,如“如果对自己要求不严,就容易违
犯纪律”。
委屈 委曲 委屈:指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而心里难过,如“他觉得很委屈”。
委曲:①指曲调、道路、河流等弯曲、曲折、委婉,如“歌声婉转委曲”;由此比喻违反
本心而勉强从事,如“委曲求全”。②指事情的底细和原委,名词,如“告知事情的委曲”。
在表示心情感受时用“委屈”,在表示对人对事的态度时用“委曲”。
萎缩 畏缩 二者都有精神不振奋的意思。萎缩:①指身体、草木等干枯,
如“枝叶已经萎缩了”;②指经济衰退,如“国民经济萎缩”。畏缩:指因害怕而不敢
向前,如“畏缩不前”。
斡旋 周旋 “斡旋”指调解争端,如“从中斡旋”。“周旋”指交际、应酬、较
量,如“同敌人周旋”。
污辱 侮辱 “污辱”指用不实的言辞诬蔑人,使人的声誉遭受损害,染上尘垢。
“侮辱”指用欺辱、轻慢的言行,使人蒙受耻辱,如“侮辱人格”。
X
消失 消逝 消释 三者都指失去,不复存在。“消失”指事物从多到少的减少
以至于没有的过程,如“他们的身影不久就消失在烟波里”。“消逝”比喻时间像流水
一样逝去,如“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消逝了”。“消释”指疑虑、嫌怨、痛苦等的化解、
消除,如“消释前嫌”。
泄露 泄漏 二者都有外泄之意,但所泄的内容有所不同。“泄露”指不应该让
人知道的事情让人知道了,如“泄露国家机密”。“泄漏”指液体、气体因有漏洞而排
泄出去,如“由于油罐泄漏,造成大面积污染”。
心机 心计 二者都与心思有关。“心机”指心思,打算,如“她人小却有心机”。
“心计”指计谋,或内心隐秘的计算,如“这个人很有心计”。
修饰 粉饰 “修饰”指梳妆打扮或修整装点使外表整洁美好,如“门面修饰一
新”。“粉饰”常指从外表上装点,掩盖实际,带贬义,如“粉饰太平”。
学力 学历 “学力”指在学业能力上达到的程度,如“同等学力”。“学历”指学
习的经历,指曾在哪些学校肄业或毕业,如“大学本科学历”。
Y
压制 抑制 压抑 三者均可作动词,都有用强力制止的意思。“压制”指竭力限
制或制止某种思想、行为继续发生、发展下去,如“压制别人对他的批评”。“抑制”指克
制、控制住内心的思想感情,如“他抑制住自己的个人情感,冷静地处理问题”。“压抑”指
对感情、力量等加以限制,使之不流露或发挥出来,如“压抑不住内心的喜悦”。
湮没 淹没 “湮没”指埋没,多指抽象事物,如“几年之后,这件事就湮没无闻了”。“
淹没”指大水漫过,或比喻被其他有形事物盖过,如“他的讲话为掌声所淹没”。
遗事 逸事 “遗事”指前代或前人留下来的事迹,如“革命烈士的遗事”。“逸事”也
写作“轶事”,指不见于正式记载,世人不大知道的关于某人的事迹,如“左忠毅公逸事”。
意气 义气 意气:①指意志和气概,如“人民群众意气风发,斗志高昂”;②指志趣
和性格,如“他们两个意气相投”;③指由于主观的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这几天,他正在
闹意气”。义气:指出于私人交谊而甘愿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如“这人很讲
义气”。
营利 盈利 营利:谋求利润,动词,如“做生意当然要营利”。盈利(又写作“赢利
”):①名词,指企业单位的利润;②动词,指获得利润,如“我厂今年盈利两个亿”。
原形 原型 “原形”指原来的形状,本来的面目,如“政务一公开,这伙人原形毕露
了”。“原型”指原来的类型或模型,也指文学作品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
人,如“他是作者的创作原型”。
Z
招集 召集 二者都有使人聚集起来的意思,但“招”是挥动手招,“召”是口头召唤。
“招集”指招呼人们聚集,如“招集旁观者来帮帮忙”。“召集”指口头或文字通知人们聚
集起来,如“赶快召集队员开会”。
振动 震动 二者都指物体运动,都是动词。振动:指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
断作往复运动,如“老钟走得很准,钟摆振动很均匀”。震动:①指物体受外力影响而迅
速、剧烈地颤动,如“一声响雷,连天地都震动起来”;②指重大的事情、消息等使人心
不能平静,如“全国为之震动”。
终身 终生 “终身”,指一辈子,多就切身之事来说,如“终身大事”。“终生”,指一
生,多就事业来说,如“奋斗终生”。
装饰 妆饰 二者都有修饰使美观的意思。“装饰”指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
附属的东西使美观,如“装饰图案”。“妆饰”指妇女打扮,如“她正对着镜子妆饰自己那
张脸”。
捉摸 琢磨 “捉摸”指猜测、预料(多用于否定句),如“这个人的心思难以捉摸”。
“琢磨”指雕刻和打磨玉石,引申为反复加工、思考使之完善的意思,如“文章几经琢磨”。
【能力突破】
题型示例1:
在下列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作为世界级课题,________“城市蔓延”的问题一直是规划师挥之不去的“痛点”,无论
何种设计,都不能阻止快速城市化的“粗暴”________,有人认为,城市对耕地的占用将使
世界在20多年后不能供给全部人口的粮食,而城市的无序化又使这一矛盾_______。
A.规避 扩张 加剧 B.回避 扩张 加速
C.规避 扩大 加速 D.回避 扩大 加剧
(2017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题)
【答案】 A
【答案解析】 “规避”是遵守规则的避开;“回避”常表示设法躲避、逃避(如责任)
之意。“扩张”是指扩大范围、势力;“扩大”是指使范围、规模等增大。“加剧”是指使程
度变得更为严重;“加速”是指速度以及效率的提高。
对点练习1: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网络商务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________,广州将继续
推行跨行业跨地区的网络发展,为电子商务网站________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广州市政府同时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有效地扶持引导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
积极________金融危机。
A.趋势 建造 应付 B.趋势 创造 应对
C.趋向 创造 应付 D.趋向 建造 应对
(2017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题型示例)
【答案】 B
【答案解析】 ①“趋势”是指事物或局势发展的动向,表示一种尚不明确的
或只是模糊地制定的遥远的目标持续发展的总的运动;“趋向”指朝某个方向发展;
事物发展的动向;②“建造”一般指建筑,兴建;“创造”指发明或制造前所未有的事物
;③“应对”指对人对事采取措施、办法;“应付”有敷衍之意。
题型示例2: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①暗夜将尽,每一棵树都踮起脚来遥望着东方, 着晨曦。
②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一滴眼泪也能 出人性世界的多彩光辉。
③我 一次跟同学讲过,要用学语文的方法学语文,可惜同学没有能
够正确领会。
A.顾盼 折射 不只 B.企盼 放射 不只
C.企盼 折射 不止 D.顾盼 放射 不止
(2013年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答案】 C
【答案解析】 ①“顾盼”的意思是向两旁或周围看来看去;“企盼”本意是踮
起脚后跟,引申为仰望、盼望的意思。②“折射”比喻把事物的表象或实质表现出
来;“放射”指由一点向四外射出(如臭气、光、热、气体或带电粒子)。③“不只”是
连词,相当于“不但”“不仅”,后面要有与之相呼应的连词;“不止”是动词,有两个意思,
一个是“不停止”,另一个意思是“超出某个数量或范围”。
对点练习2: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①总有无数平凡的人,以诚实的品格 着社会的良知。
②艺术真实的使命可以暂不 现实生活的法则,因为虚构是小说家的特
权。
③悲悯情怀 了贫富与阶级、国家与民族的界限,使人们关注那些苦难
的同类。
A.守护 理解 超脱 B.守护 理会 超越
C.守候 理会 超脱 D.守候 理解 超越
【答案】 B
【答案解析】 ①“守护”“守候”都有“等待”的意思。“守护”,指看守保护;“守候”,
指守卫,看护;②“理解”,意为了解、明白。“理会”,指懂得,领会。③“超脱”,指超越常规
的思想,解脱通俗的束缚。“超越”,指高远、高超,超过,胜过。
【强化训练】
1.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①那些不能 其隐藏的含义的人也都知道这声呼唤的存在。
②这也许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 。
③也许,这也就是梭罗的名言潜在的含义:这个世界的 在荒野。
A.辨认 内涵 启事 B.辨别 内含 启示
C.辨别 内涵 启示 D.辨认 内含 启事
【答案】C (①“辨认”指侧重于根据特点作出判断;“辨别”侧重点在“区别”。
②“内涵”是指一个概念所反应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内含”是
内部含有。③“启示”作名词时指通过启发提示领悟的道理;“启事”则是为了说明某事
而登在报刊上或贴在墙壁上的文字。)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①我的目光将会 地落在我读过的盲文书籍上。
②我的手 遍了米开朗琪罗的感人的英勇的摩西石雕像。
③在我一生漫长的黑夜里,我读过的和人们读给我听的那些书,已经成为一座
辉煌的巨大灯塔,为我 出了人生及心灵的最深的航道。
A.崇敬 抚摸 指示 B.敬畏 触摸 揭示
C.崇敬 抚摸 揭示 D.敬畏 触摸 指示
【答案】A (①“崇敬”是推崇尊敬,“敬畏”则除了“尊敬”的意思外,还多了一个“害怕”
的意思。句子中,对书籍应该没有害怕只有敬意。②“抚摸”一词则更能表现作者对艺术
作品的喜爱和尊敬。③句语境中,“指示”或“揭示”的主语是“灯塔”,当然应该用“指示”。)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①冬天里我们一直不停地进行反攻,彼此就没 常常写信。
②也许正因为如此,所以我的心才痛得那么 吧。
③这些,老兄,倒没什么,我跟他 怎样总可以过下去的, 我的心
震荡得厉害,得换一个活塞了。
A.功夫 厉害 尽管/但是 B.功夫 利害 不论/只是
C.工夫 利害 尽管/但是 D.工夫 厉害 不论/只是
【答案】D (①工夫:时间。功夫:本领,造诣。②厉害:难以对付或忍受;剧烈;凶
猛。利害:利益和损害。③根据语境可以选出。)
4.下列横线上所填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我问过许多那个时候到过无锡的人,我想打听打听。_______那
个时候在无锡的人,到现在不是老了就是死了,活着的多半是不知道
的,_______忘了。_______也许凑巧你会知道。三十年前在无锡有一
家姓梅的。
A.可是 或者 不过 B.可是 就是 不
过
C.虽然 或者 因为 D.虽然 就是 因
为
【答案】A (文段选自《雷雨》。解答本题要抓住说此段话之
人的心理和句子之间的关系来判断作答。
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①一进动物园,我们就径直来到“澳洲馆”看考拉,它们样子憨厚,一举一动总是慢
悠悠的,显得_______可爱。
②即便是这些水草,也像它们生于斯长于斯的湖水一样_______无垢,使人心旷神
怡,完全忘却了尘世的烦恼。
③目光短浅的人由于只看到自己的利益,打自己的小算盘,_______忽视了集体和
国家的利益,这是不值得提倡的。
④尽管这只是一次_______,但特警们反应迅速,出击果断,身手敏捷,让我们对北京
奥运会安保工作充满了信心。
A.尤其 清静 从而 演练 B.非常 清静 进而 演习
C.非常 清净 从而 演练 D.尤其 清净 进而 演习
【答案】C (①“尤其”,表示更进一步;“非常”,表示程度很高。
句意中没有对比之意,应选用“非常”。②“清静”,指安静,不嘈杂;“清净
”,指清澈,干净。结合语境“水草像湖水一样”,应选用“清净”。③“从而
”,用于下文开头,表示结果、目的或进一步行动,相当于“因此就”;“进而
”,强调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而“忽视集体和国家利益”只是前面
分句的结果,应当用“从而”。④“演练”,演习训练。“演习”,按照预想的
方案进行实地练习。按照句意,两个词均可以用在句中。)
【过关检测】
1.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①因此茅台酒市场价格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 市场决定的,而是
由茅台公司凭借这一秘密硬性制定的。
②年审 意味着需要老年人每年年底前来办理年审业务,而是从老年人
办卡之日的那天开始算起作为一年。
③这不仅会对参与组建的各大评级机构产生毁灭性打击, 会进一步巩
固三大评级机构对世界评级市场的垄断,使世界评级市场的公平性更差、随
意性更强。
A.由于 不只是 然而 B.由 不是 而且
C.由于 不是 而且 D.由 不只是 然而
【答案】B (①“由于”表原因,“由”引出对象,所以选“由”;②与后文“而是”相搭
配的应该是“不是”,而不能是“不只是”,前者表并列关系,后者表递进关系;③句无转折
关系。)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①白天,辛德勒又在伊特兹哈克的办公室与他偷偷 。
②辛德勒默默走到 好的几只箱子前,打开其中一只看了看,只见里面装
满了成沓的钞票。
③辛德勒没理会高斯的 。他从兜里掏出一副扑克,慢条斯理地洗着,然
后啪地扔到高斯办公桌上。
A.会晤 整理 反映 B.会晤 整顿 反应
C.会面 整理 反应 D.会面 整顿 反映
【答案】C (①会晤:相见,会面晤谈。会面通常用于普通场合中或普通人之间。
会晤用于高级或重要场合、重要人士之间。②“整理”和“整顿”都表示改变混乱状况,
使整齐,有秩序。区别:“整顿”多用于组织、纪律、作风、队伍等方面;“整理”多用于家
务、财务、材料、思绪、环境等方面。另外,“整顿”还有使……健全,使……正常,完善之
意。③“反映”是指光的反射、反照。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反应”是指
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相应的活动,引申为由一事情的发生所引起的意见、
态度或行为。“反应”的范围没有“反映”大,“反应”多用在有机体受到刺激而引起的相
应活动和化学反应方面,而“反映”除去“反应”所用的范围外,都可应用。)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①中美关系_______动荡,不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
②你比他只是_______差一点,其实两人不相上下。
③这几天我_______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子邮件。
A.一再 多少 往往 B.再三 多少 常常
C.一再 稍微 常常 D.再三 稍微 往往
【答案】C (①二者都是副词,有时可以互换使用。在表示人的主动动作行为
的动词前面用“一再”和“再三”都可以。但在不是表示人的主动动作行为动词
前面就只能用“一再”,不能用“再三”。该句中“动荡”的主体不是人,是“中
美关系”,“动荡”也不是人所主动做出的某种行为动作,所以选取“一再”。
②“多少”强调事物肯定具有某种性质,有一定程度,一定数量,虽然程度不高,数
量不多;“稍微”则伸缩性较大,只是强调程度浅,程度不高。在语义肯定程度上,
“多少”大于“稍微”。③“往往”多表示重复出现的情况有一定的规律性,用“
往往”的时候,句子中要说明重复出现这种情况的其他情况、条件和结果。“常常
”只是说明重复出现的某种情况或动作行为,不受其他情况、条件的限制。)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①我们既承继了这样可珍贵的一件历史遗产,我们岂可随便把它 !
②苏联斯摩棱斯克的城墙,周围7公里,被称为“俄罗斯的颈环”,大战中受了损害,苏
联人民百般爱护地把它 。
③不唯如此,假使国防上有 时,城墙上面即可利用为良好的高射炮阵地。
A.毁掉 修复 必需 B.毁坏 修复 必需
C.毁坏 修补 必须 D.毁掉 修补 必须
【答案】A (①“毁掉”与“毁坏”的语意,前者破坏的程度强。②修复:通过维修使
之恢复;“修补”没有“恢复”之意。③必须: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一定要;必需:一定
要有的;不可少的。A项与语境相符。)
5.根据下文,选择最恰当的词填入“ ”处。 ( )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
一手 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
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
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
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节选自杨绛《老王》)
A.拎 B.掂 C.攥 D.拈
【答案】C (“攥”指用手紧紧抓着,握住或抓稳某物。用在此处方能显示出“他”
的滞笨。)
成语的使用
【真题呈现】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个幼儿节目的主题曲广受欢迎,小朋友们对它耳熟能详。
B.冰岛的自然风光美轮美奂,让远道而来的游人流连忘返。
C.他有时讥评起那些喜欢沽名钓誉的学者来,真是入木三分。
D.她写这个课本剧一气呵成,是因为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
(2018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题)
【答案】 B
【答案解析】 A项,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B项,美轮
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不能用于形容自然风光,此成
语在句中使用不当,是答案项。C项,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对文章或
事物见解深刻、透彻。D项,一气呵成:形容文章结构紧凑,文气连贯。也比喻做一件事
情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成。
【方法指引】
成语辨析“十看”
1.看词义
一些不常见的成语切忌一知半解或望文生义,很多时候,字面的意思与它本来的
意思是大不相同的,如果按字面的意思来理解就会出错。
【例】 军事专家认为极超音速导弹是反恐战争中非常有价值的“猎杀者”,一旦
锁定目标,恐怖分子就无地自容了。
“无地自容”的意思是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藏起来,形容十分羞惭。不是此处所要
表达的“无处藏身”的意思。这里误解了词义,使用不当。
像这样易望文生义的成语还有:望其项背、万人空巷、炙手可热、首当其冲、久
假不归、明日黄花、细大不捐、危言危行、文不加点等。
2.看谦敬
有些从古代沿用下来的成语,被烙下了深深的古代文化的印记,有的专用于自己(谦
辞),有的专用于别人(敬辞)。如果在理解时忽视了这方面的内容,就会出现错误。
【例】 在“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李校长抛砖引玉的即兴发言,博得了全场一
片掌声。
“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由解释
可以看出这个成语是谦辞,其主语只能是第一人称“我”,因此例句中的成语运用是错误的。
3.看语境
具体的语境往往有辨别语义的功能,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忽视语境,否则就会
用词不当。
【例】 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
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春秋鼎盛”中的“春秋”指年龄,“鼎盛”指正当旺盛之时。比喻正当壮年,是形容人的。
用在此处修饰“时代”不当。
4.看语法功能
成语由于词性和词义不同,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也会有所不同。对成语的语
法功能把握不准,就会造成词语之间的不搭配。
【例】 ①如果对中国人民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必将
自食其果。
“置之度外”和“置之不理”“置若罔闻”词义相近,“置之度外”常常和介词“把”搭
配,“置之不理”“置若罔闻”常常和介词“对”搭配,因此应把“置之度外”改为“置若罔
闻”。
②他往四周一看,发现漫山遍野的怪石,于是心中就有了出奇制胜敌军的妙计。
“出奇制胜”虽可作谓语,但其后不能带宾语。用在此处显然不当。
这样的情况还有:“司空见惯”“耳濡目染”不能带宾语,“同心同德”“深思熟虑”不
能作修饰语,等等。
5.看感情色彩
成语的感情色彩可谓褒贬分明,如“无微不至”与“无所不至”,仅一字之差,感情色
彩却截然不同。因此,我们在运用时,要根据不同的目的、场合、对象选用感情色彩不
同的成语。
【例】 歹徒在向人勒索巨额钱款时猝死于作案现场,他一生恶贯满盈,真是死
得其所。
“死得其所”指死得有意义、有价值。褒贬色彩不当。
成语的感情色彩随着语言环境的不同而变化。我们必须结合语境明辨褒贬。但
褒词贬用和贬词褒用不能视为一种错误。
6.看使用对象
有些成语只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如有的成语专门指个体或群体,有的专指
人或事物,有的专用于男女或夫妻之间,等等。如果不了解它们特定的使用对象,就会
出现语病。
【例】 他儿子正值豆蔻年华,理应专注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没想到却整天
沉迷于网络游戏,现在连初中都读不下去了。
“豆蔻年华”专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不能指男子。
7.看适用范围
成语的适用范围有大有小,词义有轻有重。这就要求我们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选
用范围大小或词义轻重适度的成语,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重词轻用或轻词重用。
有些成语的误用正是由分不清适用范围的大小造成的。
【例】 考前每个考生都应充分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否则,上了考场万一有个三长
两短,就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
“三长两短”指意外的灾祸、事故,特指人的死亡,词义较重。用在此语境中就犯了
典型的“重词轻用”的错误。
8.看重复与否
在使用时,成语语义可能与句子中有些词语的意义重复。这种类型的误用主要表
现在句子中已含有该成语意思(部分意思)的词语,造成整个句子成分赘余,如不加细辨,
就会发生误判。
【例】 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地笑了。
“忍俊不禁”是“忍不住笑”的意思,与句中“笑”重复。可删去“地笑了”,使句子表意
简明。
9.看是否符合逻辑
有些成语从意义上看符合句意,似乎没有错误,但从逻辑的角度考虑则可能不合
事理。成语使用不合逻辑的主要毛病是自相矛盾。
【例】 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
的莘莘学子。
“莘莘”形容众多,可见“莘莘学子”就是“众多的学子”。既然是“众多的学子”,又何
言“一位”?删去“莘莘”,意思就通顺了。
10.看本来意义
很多成语都有一定的典故来历,或出自古代寓言,或出自历史故事,或出自古
代诗文,都有着特定的含义。我们在运用时一定要追根溯源,不能不分场合地乱用。
还有不少成语现在一般使用它的比喻义或引申义,但它的本义偶尔还会出现,当一
个成语重新回到本义时,我们不能轻易地认为它用错了。
【例】 ①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话剧界一些前辈粉墨登场,重新排演了
《雷雨》等经典剧目。
“粉墨登场”在此句中用的就是本义,使用正确。
②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
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想入非非”指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或胡思乱想。此句使用前
一义项,使用正确。
【知识梳理】
常见成语归纳积累
哀而不伤 悲哀而不过分。多形容诗歌、音乐等具有中和之美,也比喻处事
适中,没有过分与不及之处。不能望文生义,理解为悲哀而不伤心。
爱屋及乌 因为爱那个人,而连带爱护停留在他屋上的乌鸦。比喻因爱一个人而
连带喜爱跟他有关的人或物。
安步当车 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安:安闲。
嗷嗷待哺 形容受饥饿急于求食的样子。嗷嗷(áo):哀号声。哺(bǔ):喂食。
白驹过隙 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
白驹:骏马。
百身何赎 意思是自己死一百次,也换不过来,表示对死者极其沉痛的悼念。
赎:抵偿。
阪上走丸 形容事情发展很快。阪:同“坂”,斜坡。走:跑,像在斜坡上滚弹丸一样,
飞快地往下。
半青半黄 指庄稼半熟半不熟之时,也可以比喻事物或思想未达到成熟阶段。
暴殄天物 原指残害灭绝天生自然资源,现泛指任意损害糟蹋物品。暴:损害。
殄(tiǎn):灭绝。泛指任意损害、糟蹋物品。
暴虎冯河 赤手空拳打老虎,没有渡船要过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暴:徒
手搏斗。冯(pínɡ)河:涉水过河。
杯弓蛇影 把酒杯中的弓影当成了蛇,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杯水车薪 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力量太小,无济于事。
筚路蓝缕 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筚(bì)路:柴车。蓝缕:破衣服。
形容创业的艰苦。
别无长物 形容穷困或俭朴。长(chánɡ)物:多余的东西,后来也指像样的东西。
不可理喻 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喻:使明白。
不稂不莠 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稂(lánɡ)、莠(yǒu):田里同谷子长得相似的
野草。
不落窠臼 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不容置喙 不容别人插嘴。喙(huì):嘴。
不为已甚 不做太过分的事,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已甚:过分。
不以为然 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然:对,正确。
不以为意 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不足为训 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训:准则。
蚕食鲸吞 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蚕、鲸,名词作状语。
沧海一粟 比喻非常微小。粟(sù):谷子。
侧目而视 斜着眼睛看人,不敢用正眼看。形容拘谨畏惧或愤怒不满的样子。
差强人意 大体上使人满意。不要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吹毛求疵 吹开皮上的毛,寻找小毛病。比喻故意挑剔。疵:缺点,毛病。
城下之盟 比喻兵临城下,被迫屈服讲和,订立丧权辱国的条约,含贬义。
大器晚成 指能担当大事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比较晚。
大智若愚 某些有才智有才能的人不露锋芒,表面看来好像很愚笨。多含褒义。
当仁不让 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勇于承担、不谦让、不推托。仁:正义,正义的
事,引申为应该做的事。
得陇望蜀 得到了陇地(甘肃东部)还想要得到蜀地(四川中部),比喻贪得无厌,含
贬义。
登堂入室 登上了厅堂(宫室的前厅),再进入内室(宫室的后屋),比喻学识或技能由
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高水平。
等闲视之 按平常的事情看待,不加重视,多用于否定句中。等闲:平常。
喋喋不休 说起话来没完没了,多含贬义。喋喋:说话多的样子。
顶礼膜拜 对神虔诚地跪拜,也指对人极端崇拜,含贬义。
东窗事发 比喻阴谋败露或罪行被揭发。
豆蔻年华 专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独占鳌头 古代宫殿门前的石阶上刻有鳌(传说中的大海龟),进士中的第一名(状
元)立在殿阶中鳌头上迎榜,所以把中状元称作“独占鳌头”。后比喻夺
得第一名或取得首位。
对簿公堂 在官府公堂上受审问,后来指在法庭上对质或上法庭打官司。簿:文状
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
耳熟能详 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都能够详尽地说出来。
耳提面命 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揪着耳朵叮嘱。形容殷切教导。
繁文缛节 不必要的仪式或礼节繁多。也比喻多余琐碎的手续。文、节:仪式,礼
节。缛(rù):繁多。
匪夷所思 指事物怪异或言谈行动超出常情,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夷:平常。
分庭抗礼 原指宾主相见,站在庭院的两边,相对行礼。现在用来比喻彼此地位或
势力相等,平起平坐,互相对立。
焚膏继晷 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力工作。膏:灯油。晷(ɡuǐ):日影。
粉墨登场 化装上台演戏。今多比喻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
凤毛麟角 凤凰的毛、麒麟的角,比喻罕见而珍贵的人才或事物。
俯拾皆是 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形容地上的某一类东西、要找的某一
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也说“俯拾即是”。
釜底抽薪 从锅底下抽去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釜:锅。薪:柴火。
高山仰止 像仰望高山那样,对伟大的人物表示仰望和崇敬。仰止:仰慕,向往。
高屋建瓴 形容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建:倾倒。瓴(línɡ):水瓶。
各行其是 各自按照自己以为正确的一套去做。是:对,正确。
官样文章 比喻徒有形式、没有实际内容的文章、言词和做法,含贬义。
管窥蠡测 源于“以管窥天,以蠡(lí)测海”,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窄、很
片面。
光怪陆离 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光怪:光彩奇异。陆离:色彩繁杂。
功亏一篑 比喻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有完成。亏:缺少。篑(kuì):土筐。
狗尾续貂 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
作品)
鬼斧神工 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也说“神工鬼斧”。
邯郸学步 比喻模仿不到家,却把自己原来会的东西忘了。
汗牛充栋 形容藏书很多。汗牛:牛车拉书牛冒汗。充栋:书把高大的房屋填充满
了。
沆瀣一气 唐代崔瀣参加科举考试,考官崔沆取中了他。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
在一起,贬义词。沆瀣,音hànɡ xiè。
好整以暇 做事严整而又从容,形容虽在百忙之中仍然从容不迫。
鹤发童颜 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怙恶不悛 坚持作恶,不肯悔改。怙(hù):依靠,依仗。悛(quān):悔改。
涣然冰释 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涣然:消散的样子。冰释:像冰化
水一样消融。
绘声绘色 对事物的讲述、描绘生动、逼真。也说“绘声绘影”“绘影绘声”。
济济一堂 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济济(jǐ):众多。
计日程功 可以数着日子计算进度。形容在较短期间就可以成功。程:估量,计
算。
间不容发 中间不能放进一根头发,指事物之间距离极近,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
点。间,音jiān。
见微知著 见到微小的迹象,就能察知发展的趋势。微:小,指刚显露出的苗头。
著明显。
江河日下 江河的水天天向下游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胶柱鼓瑟 柱:瑟上系弦的短木。柱被粘住了,弦就不能调紧调松,弹不出希望达
到的音高。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
金科玉律 原指尽善尽美的法规条令,现比喻必须遵循不能变更的信条或准则。
科、律:法律条文。
鸠占鹊巢 斑鸠不善筑巢,夺了喜鹊的窝做自己的巢,比喻强占他人的居处或夺
取别人的位置。
久假不归 长久借用而不归还。假:借。
咎由自取 罪过是自己招来的。咎:罪过,灾祸。
举案齐眉 形容夫妻恩爱,相互尊重。注意不能用于夫妻之外的其他关系。案:
古代端饭用的木托盘。
敬谢不敏 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客气话。谢:推辞。不敏:没有才能。
开门揖盗 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患。揖:作揖,表示欢迎。
空穴来风 有了洞穴才会进来风,比喻消息和传说的散布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现多
用来比喻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
苦心孤诣 苦心钻研或经营,达到别人达不到的境地。孤诣:独自达到的境地。
脍炙人口 美味的食品人人爱吃,比喻优秀的文艺作品人人都赞美和传诵。脍:切
细了的肉。炙:烤熟的肉。
狂犬吠日 疯狗对着太阳乱叫,比喻坏人诋毁好人。
劳燕分飞 比喻人别离(多用于夫妻)。劳:伯劳鸟。
李代桃僵 李树代替桃树枯死,比喻兄弟互爱互助。后比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
僵:枯干。
量体裁衣 按照身材裁剪衣服,比喻做事从实际出发。量:估量,依据。
淋漓尽致 形容谈话或写文章能把事物的情态或个人观点详尽透彻地表达出来。
淋漓:畅快的样子。尽致:到了极点。
两小无猜 男女小的时候在一起玩耍,天真烂漫,没有猜疑。
鳞次栉比 形容屋舍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令行禁止 有令即马上执行,有禁则马上停止。形容执行法令雷厉风行。
屡试不爽 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爽:差错。
美轮美奂 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轮:高大。奂:众多。
门可罗雀 门前可以张网捕鸟,形容门庭冷落,宾客稀少。罗雀:张网捕鸟。
面目全非 面貌已经与原来完全不同,形容变化很大,多含贬义。
妙手偶得 指文章高手因灵感而得到意外的成功。妙手:指技能高超的人。偶得:
偶然得到。
明火执仗 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公开抢劫。现多泛指毫无顾忌地干坏事。仗:古
代兵器的统称。
明日黄花 指重阳节以后的菊花,即将枯萎,没有什么观赏价值了。后比喻已经
过时或失去现实意义的事物。黄花:菊花。
抛砖引玉 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热的见解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见解,谦辞。
蓬荜增辉 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
己非常光荣,谦辞。蓬荜(bì),“蓬门荜户”的省略。也说“蓬荜生辉”。
披肝沥胆 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披:揭开。
否极泰来 比喻情况从极坏转好。否(pǐ):凶。泰:吉。
期期艾艾 形容口吃的人说话不流利。
青梅竹马 形容男孩女孩天真无邪亲昵玩耍。青梅:青色的梅子。竹马:放在胯
下当马骑的竹竿。
罄竹难书 把竹子用尽也写不完,形容罪恶极多。罄:用尽。书:书写。
穷兵黩武 形容极端好战,任意发动战争。穷兵:用尽全部兵力。黩(dú)武:滥用
武力。
曲突徙薪 指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搬开灶旁的柴草,以避免发生火灾。比喻事先
采取 措施,防患于未然。曲:使弯曲。突:烟囱。徙:迁移。薪:柴草。
趋之若鹜 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种事物,含贬义。
鹜 (wù):野鸭子。
曲高和寡 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很少。原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艺术作
品不通俗,能理解或欣赏的人很少。和:跟着别人唱。
日薄西山 太阳临近西山快要落下,比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临近死亡。
薄:迫近。
如火如荼 原来形容军容壮盛,现在比喻气势旺盛、热烈或激烈,有褒义色彩。
如履薄冰 如同踩在薄冰上面一样。比喻做事非常小心谨慎,存有戒心。
履:踩,踏。
如丧考妣 像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和着急,含贬义。考妣(bǐ):(死去的)父亲和
母亲。
三缄其口 形容说话过分谨慎,不敢或不肯开口。缄(jiān):闭。
三人成虎 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
色厉内荏 外表强硬,内心空虚。荏(rěn):软弱。
深孚众望 指深得众人的信赖和尊重。孚(fú):使人信服。
莘莘学子 众多的学生。莘莘(shēn):形容众多。
石破天惊 像山石崩裂、惊动天地那样。原形容箜篌演奏的声音时而低沉、
时而高亢,使人有进入奇境之感;现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或
事出意外使人震惊。
拾人牙慧 比喻拾取人家的只言片语当作自己的话,含贬义。牙慧:原指言外
的理趣,借指说过的话。
始作俑者 指最早用俑殉葬的人,比喻最先提倡某种不好的风气或坏事的人,
含贬义。俑:古代用来殉葬的木偶人或陶偶人。
首当其冲 比喻首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冲:要冲。
数典忘祖 比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数:数说。典:典籍,史册。
述而不作 只阐述前人的学说,自己并不创作。述:阐述,讲述。作:创作。
弹冠相庆 指一人当了官或升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韬光养晦 比喻隐藏才能,不使外露。韬(tāo):弓或剑的套子,比喻隐藏。
醍醐灌顶 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彻底醒悟。醍醐(tí hú):旧指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
精华,佛教比喻最高的佛法。
天网恢恢 天道像一个广阔的大网,作恶者逃不出这个网,也就是逃不出天道的
惩罚。恢恢:形容非常广大。
投鼠忌器 想扔东西打老鼠,又怕打坏了老鼠旁边的器皿。比喻欲除恶而又有
所顾忌,不敢放手干。
万人空巷 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聚集到街头或广场去了,多用来形容
某事轰动一时或庆祝、欢迎等盛况空前的情景。
望其项背 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
微言大义 精微的语言和深奥的道理。
为虎傅翼 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帮助坏人,增加恶势力。傅:添加。
危言危行 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危:端正,正直。
惟妙惟肖 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
尾大不掉 尾巴太大不易摆动,比喻下属势力太大,难于指挥。掉:摆动。
文不加点 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涂上墨点,表示删去。
五风十雨 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次雨。形容风调雨顺。
无所不为 什么坏事都干,贬义词。
无所不至 什么地方都去,什么坏事都干。
相濡以沫 泉水干涸,鱼靠在一起以唾沫相湿润。后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
多用于形容夫妻感情浓厚。
相敬如宾 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
宵衣旰食 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旰(ɡàn):晚上。
烜赫一时 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烜(xuǎn)赫:气势很盛,含贬义。
虚与委蛇 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虚:假意。委蛇(wēi yí):敷衍。
一蹴而就 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蹴(cù):踏。
一傅众咻 一个人教,众多的人干扰,形容环境对人影响极大。傅:教导。咻
(xiū):喧闹。
意兴阑珊 兴致将尽。阑珊:将尽,衰落。
寅吃卯粮 寅年吃了卯年的粮,比喻入不敷出,预先借支。寅、卯:地支的第三、
四位。
饮鸩止渴 喝毒酒解渴。比喻采取极有害的方法来解决眼前困难,不顾后果。
鸩(zhèn):用鸩的羽毛制的毒酒。
余勇可贾 还有力量没有用完。贾(ɡǔ):卖。
越俎代庖 比喻超过自己的职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情。俎:祭器。庖:厨子。
在劫难逃 原指命中注定要遭受灾祸,想逃也逃不了,现在有时借指不可避免的灾
害。劫,佛教把天灾人祸等厄运称为“劫”或“劫数”。
昭然若揭 真相全部暴露,一切都明明白白。昭:明显。揭:高举。
振聋发聩 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人们清醒过来。聩(kuì):耳聋。
炙手可热 手一挨近就觉得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栉风沐雨 形容长期在外奔波劳碌,历尽风吹雨淋的艰辛。
捉襟见肘 原指衣服破烂,生活穷困。后也比喻顾此失彼,无法应对。
卓尔不群 超出寻常,与众不同。侧重指人的才华。卓尔:突出的样子。不群:跟
一般人不一样。
自怨自艾 原指自己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在只指悔恨。艾(yì):割草,比
喻改正错误。
罪不容诛 判死刑还抵不了他的罪恶,形容罪大恶极。诛:处死。
左右逢源 既指处世圆滑,又指做事得心应手。
作壁上观 在一旁观看,不介入,坐观成败。壁:壁垒,古时军营四周的围墙。
【能力突破】
题型示例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她妹妹不爱和人争执,常常随波逐流,是个很好相处的女孩。
B.我的房间里有象棋、扑克、乒乓球、电视机和书报等,真是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C.老师为了我们的进步,常常处心积虑,废寝忘食。
D.他的作品浑然天成,可以说已经达到了绘画艺术的最高水平。
(2017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题型示例)
【答案】 D
【答案解析】 浑然天成: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
人的才德完美自然。A.随波逐流:逐,追随。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没有坚
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B.包罗万象:包罗,包括;万象:宇宙间的
一切景象,指各种事物。形容内容丰富,应有尽有。C.处心积虑:处心,存心;积虑,经过长时
间的考虑。形容蓄谋已久。含贬义。
对点练习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读书是要有点怀疑精神的,不仅不要轻信,还要进行仔细地甄别和思考,这种
追根究底的精神正是求真的一种体现。
B.近两年来,党中央强力高压反腐,惩处了一批违法违纪的官员,震动了整个官
场,清除了积弊,真是大快人心。
C.小李考虑问题总是出于公心,勇担责任,从不患得患失,所以在这个有着十年
奋斗历程的团队中威望很高。
D.在人们期待已久的新年联欢会上,演员们表演真实自然,装腔作势,产生了良
好的艺术效果,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2015年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答案】 D
【答案解析】 装腔作势:拿腔拿调,故意做作想引人注意或吓唬人。A.追根究
底:追溯事物发生的根源。同“追本溯源”。B.大快人心:快,痛快。指坏人坏事受到惩
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C.患得患失:患,忧患,担心。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
掉。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
对点练习2:
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欣逢您四十华诞,我们谨向您——亲爱的母校,致以热烈的祝贺。
四十年来,您培养的莘莘学子,或纵横商海,运筹帷幄,或潜心学界,激扬文字……在各
行各业的建设中,总是首当其冲。
亲爱的母校,是您厚实的沃土孕育了我们的未来,是您严谨的学风和优良的传统赋
予了我们奋发向上的力量,是您把我们这些懵懂少年培养成今天的栋梁之材。
A.莘莘学子 B.运筹帷幄 C.首当其冲 D.栋梁之材
【答案】 C
【答案解析】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此处不合语境。A.莘莘
学子:指众多的学子,此处符合语境。B.运筹帷幄:指在后方决定作战策略,也泛指筹划决
策,此处符合语境。D.栋梁之材:担负国家重任的人,符合语境。
【强化训练】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学习了他的先进事迹后,我们每一个青年都应该追本溯源,看看自己做得
如何。
B.在这次“希望之星”学生绘画比赛中,一幅名为《扬帆》的作品以其独特
而深入浅出的构思获得了一等奖。
C.全书内容较新颖,形式较完备。第一册出版后,三日之内,即洛阳纸贵,销售
一空。
D.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是不容分说的,千里之外的问候,只要一个短信瞬间就
能完成。
【答案】C (洛阳纸贵: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称颂杰出的作品风行一时。A.
追本溯源:比喻追究事情发生的原因。 B.深入浅出:指讲话或内容深刻,语言文字却浅显
易懂,不能用于绘画或构思。D.不容分说: 分说,指辩白,解说。不容人分辩解释,不容许分
辩说明。出自元·武汉臣《生金阁·三折》:“怎么不由分说,便将我飞拳走踢只是打。”)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一项是 ( )
A.我们对秦陵开展现代意义上的考古调查已有四十多年,多次震惊中外的考古
大发现,其中是冰山一角,大量珍宝还深藏地下。
B.如果只在古典作品的章法、句法、语汇上下功夫,未免近于买椟还珠。
C.对于发生在校园的事情,同学们虽然耳熟能详,但因为缺乏一定的观察能力和
感受能力,所以往往熟视无睹。
D.家访中我们发现,正是由于家长的“无为而治”,孩子才会无所顾忌,并由此走上
了犯罪的道路。
【答案】C (耳熟能详:指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校园里的事,
同学们更多是亲身经历和目睹的。A.冰山一角:比喻人们所了解到的事实或知识的真
相,离实际情况还差得很远。B.买椟还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D.无所顾忌:做事
时没有过多的顾虑。)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小说通过典型的语言描写,把几个有着不同性格特点的妇女形象绘声绘色地
展现在读者面前。
B.去年12月下旬,持续低温让北京天然气供应捉襟见肘,如不解决这个问题,北
京将面临春节供应缺口。
C.有些街道一幢房子一个样式、一个风格,互不和谐,“千变万化”到令人应接不暇。
D.回顾中华历史,我们发现大多数汉奸在洋人面前都是唯命是从,噤若寒蝉的,而
百姓面前则趾高气扬、盛气凌人。
【答案】C (应接不暇:多指风景,有时也指人或事情接待应付不过来。改为“眼花缭
乱”为好。A.绘声绘色:是形容叙述描写得生动。B.捉襟见肘: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
D.噤若寒蝉:形容不敢作声。)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里的防汛抗洪斗争,如果没有党的领导,要想取得胜利是不堪设想的。
B.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为什么是最美的?五百多年来,人们对此一直各执一词。
C.孩子应该干、可以干的事情,要让他们自己去干,父母不要评头论足。
D.李老汉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别人给他的帮助与恩惠,哪怕仅仅只是一句安
慰的话,他也睚眦必报。
【答案】B (各执一词:指各人坚持各人的说法,形容意见不一致。A.不堪设想:指
预料结果很坏或很危险。与“要想取得胜利”意义上不搭配。C.评头论足:指无聊的人
随便谈论妇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贬义词。D.睚眦必报:形容气量极其
狭小。属贬义词,感情色彩不当。)
5.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中国历代文人视为至宝的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它们虽
然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但殊途同归。它们在艺术创作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中国古代书
画艺术的神韵,记录了岁月的斗转星移,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今天,它们并没有
因为现代高科技手段的甚嚣尘上而销声匿迹,而是继续在书画艺术中展示着华夏民族的
质朴和灵动。
A.殊途同归 B.斗转星移 C.甚嚣尘上 D.销声匿迹
【答案】C (甚嚣尘上:用以形容传闻或某种言论非常嚣张。该成语一般用于传闻、
言论等方面,不能用来形容“现代高科技手段”的发展状态,使用对象不当;而且,褒贬也失
当。A.殊途同归:比喻通过不同的方法或途径,得到同样的结果。B.斗转星移:指季节变
迁,时光流逝。D.销声匿迹: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
【过关检测】
1.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我脑袋里保留的旧的思想意识颇多,每一次望到一望无际的池塘,总觉得好像缺点什
么。这不符合我的审美观念。有池塘就应当有点绿的东西,哪怕是芦苇呢,也比什么都没
有强。最好的最理想的当然是荷花。中国旧的诗文中,描写荷花的简直是多如牛毛了。
周敦颐的《爱莲说》读书人不知道的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他那一句有名的“香远益清”
是妇孺皆知的。几乎可以说,中国没有人不爱荷花的。可我们楼前池塘中独独缺少荷花。
每次看到或想到,总觉得是一块心病。
A.一望无际 B.多如牛毛 C.绝无仅有 D.妇孺皆知
【答案】C (A.原为“空荡荡”,讲荷塘的空。B.原为“太多太多”更符合感情色彩。D.
原为“脍炙人口”,上文讲知道,这里讲喜爱。注意:语义、语境和感情色彩)
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以郑板桥为例,他一生愤世嫉俗,痛心疾首,其全部画作,几乎大都以兰、竹、石为
创作题材。在官场腐败、小人得志、阿谀奉承之流俯拾即是的肮脏世道下,他的孤独、
苦闷和愤懑,唯有寄情于兰、竹。通过对花鸟画的拟人化构想,进而开始对世俗社会
针砭时弊。但这些把文人画发展到极致,且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花鸟画创作,由于大
多是士大夫阶层中那些同道文人们之间的一种心灵上的对话,其绘画语言、语法上常
常表现出晦涩难懂,就难免会曲高和寡,而不能为各阶层大多数人所接受。
A.痛心疾首 B.俯拾即是 C.针砭时弊 D.曲高和寡
【答案】 D (曲高和寡:指能跟着唱的人就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
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A.痛心疾首:指因某事悲伤痛恨到极点。这里“某事”无
所指。B.俯拾即是:强调多而且容易得到,用于物不用于人,使用于“官场腐败、小人得
志、阿谀奉承之流”是对象有误。C.针砭时弊:指出现在社会中存在的不正之风、恶
劣习气等。比喻指出错误缺点。 与前面“世俗社会”重复。)
3.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古人总是举头凝望柔情似水的月亮,埋头创作流芳百世的诗词,回头思念远在天边
的恋人。张九龄《望月怀远》,因月光洒落忆佳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
遥夜,竟夕起相思”;苏轼《水调歌头》,因月亮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
缺,此事古难全”;欧阳修《玉楼春》:“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将中国人含蓄
的爱恨情仇刻画得惟妙惟肖,更将中国人对月光的着迷、月色的浪漫、月亮的幻想自
笔下流泻出一股慑人的灵气,仿佛身历其境,迷失在文人雅士悠悠爱恋的情怀中,颇有山
在虚无缥缈间的隐约。
A.柔情似水 B.流芳百世 C.惟妙惟肖 D.虚无缥缈
【答案】 C (惟妙惟肖:惟:语气助词。形容形象刻画或描摹得非常逼真。爱恨情
仇不能称惟妙惟肖。A.柔情似水:温柔的情感像水一样。B.流芳百世:好的名声永远流
传下去。D.虚无缥缈:虚幻渺茫,捉摸不定。)
4.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2008年8月12日,随着小将邹凯从单杠上稳稳落地,中国男子体操队以领先第二名
近8分的优势无可讳言地摘得桂冠,迎来了第二个男团奥运冠军。体操馆全场欢腾,掌
声、欢呼声如雷贯耳。六名小伙子更是难抑心中的激动,抱头痛哭。四年前,原本所向
披靡的中国体操队在雅典铩羽而归,“梦之队”被改称为“摔之队”。面对国内外舆论最
残忍的争议与抨击,他们在沉默中卧薪尝胆。终于,四年后,他们卷土重来,用金灿灿的
奖牌褪去所有的耻辱,证明了中国男子体操队的世界霸主地位……
A.无可讳言 B.如雷贯耳 C.铩羽而归 D.卷土重来
【答案】 C (铩羽而归:铩羽,羽毛摧落。比喻失败或不得志,指失败或不得志灰
溜溜地回来。A.无可讳言:有顾忌不敢或不便说,指没有什么不可以直说的,即可以坦
率地说。B.如雷贯耳:像雷声穿透耳内,比喻人的名气很大。D.卷土重来:形容失败后组
织力量,重新猛扑过来。一般用作贬义词。)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书山有路勤为径”,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更要努力攀登书山,而不能高
山仰止。
B.我们的某些规章制度还不很健全,有的“聪明人”便打起了擦边球,以此谋取
私利。
C.时下,网络文学蓬勃发展,痞子蔡就是屈指可数的网络写手之一。
D.周末,我和同桌一起去攀岩,虽然崖壁陡峭,我们仍然摩肩接踵,奋力攀登。
【答案】 B (A.高山仰止: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出
自《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B.擦边球:打乒乓球时擦着球台边沿的球,
后来把做在规定的界限边缘而不违反规定的事比喻为打擦边球。C.屈指可数:形容数目
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D.摩肩接踵: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文档由机器转码 排版混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请下载原文档
本文档的下载地址为http://www.gaokaotik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06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