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阅读与鉴
赏赏
第1章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一、文言文阅读
【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
朱竹君先生,名筠,大兴人,字美叔,又字竹君,与其弟石君珪,少皆以能文有名。先生
中乾隆十九年进士,授编修,进至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读学士,督安徽学政,以过降级,
复为编修。
先生初为诸城刘文正公所知,以为疏俊奇士。及在安徽,会上下诏求遗书,先生奏言
翰林院贮有《永乐大典》,内多有古书世未见者,请开局使寻阅,且言搜辑之道甚备。时
文正在军机处,顾不喜,谓非政之要而徒为烦,欲议寝之。而金坛于文襄公独善先生奏,与
文正固争执,卒用先生说上之,四库全书馆自是启矣。先生入京师,居馆中,纂修《日下旧
闻》。未几,文正卒,文襄总裁馆事,尤重先生。先生顾不造谒,又时以持馆中事与意忤,
文襄大憾。一日见上,语及先生,上遽称许朱筠学问文章殊过人,文襄默不得发,先生以是
获安。
先生为人,内友于兄弟,而外好交游。称述人善,惟恐不至;即有过,辄复
掩之。后进之士,多因以得名。室中自晨至夕未尝无客,与客饮酒谈笑穷日
夜,而博学强识不衰,时于其间属文。其文才气奇纵,于义理、事物、情态无
不备,所欲言者无不尽。尤喜小学,为学政时,遇诸生贤者与言论若同辈劝人
为学先识字语意谆勤去而人爱思之。所欲著书皆未就,有诗文集合若干卷。
(有删改)
1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会上下诏求遗书。 适逢
B.而金坛于文公独善先生奏。 友好
C.与文正固争执 坚决
D.又时以持馆中事与意忤。 违背
【答案解析】 B (善:认为……好。形容词意动用法。句子的意思是“而唯独金
坛文襄公认为先生的奏议很好”。)
13.下列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遇诸生贤者与言论/若同辈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谆勤去/而人爱思之
B.遇诸生贤者与言论/若同辈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谆勤/去而人爱思之
C.遇诸生贤者/与言论若同辈/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谆勤去/而人爱思之
D.遇诸生贤者/与言论若同辈/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谆勤/去而人爱思之
【答案解析】 D (遇诸生贤者,与言论若同辈。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谆勤,去
而人爱思之。译文:遇到贤能的生员,跟他们说话谈论就好像同辈人一样,劝别入为学
要先从识字开始,语意诚恳殷勤,离去之后人们都爱戴思念他。)
14.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文正和文襄公对朱竹君从《永乐大典》中搜寻古书的奏言持不同意见。
B.文襄公对朱竹君态度的变化,从侧面表现了后进不攀附。不阿谀的性格。
C.因为朱竹君的称赞和爱护,不少后学之辈得到了好名声。
D.朱竹君因为交友广泛而见识广博,且酒量很好,才华横溢。
【答案解析】 D (文中并无“酒量很好”的意思,参见原文“室中自晨至夕未尝
无客,与客饮酒谈笑穷日夜,而博学强识不衰,时于其间属文。”译文:先生房中从早到
晚不曾没有客人,整日整夜跟客人饮酒谈笑,博学强记却不衰减,还时常在这期间写文
章。)
15.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督安徽学政,以过降级,复为编修。
(2)未几,文正卒,文襄总裁馆事,尤重先生。
【答案解析】 (1)担任安徽学政的官职,因为过错降级,后来又重为编修。
(2)不久,交正公去世了,文襄公任四库馆事务总裁,特别看重先生。
【参考译文】
朱竹君先生,名筠,大兴人,字美叔,又字竹君,和他的弟弟石君珪,年少时都凭借会写文章而出名。先
生在乾隆十九年中进士,被授予编修官职,后晋升为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读学士,督安徽学政,因为过错
而降级,又重担任编修。
先生起初受到诸城刘文正公赏识,被认为是疏朗俊伟奇特之士。后来到安徽,适逢皇上下诏搜求散
佚的书籍,先生上奏说翰林院储存有《永乐大典》,里面有很多当世见不着的古书,希望成立一个专门机构
来搜寻校阅,并且陈述的搜集方法也十分完备。当时刘文正在军机处,却不高兴,认为不是紧要的政事而徒
增烦恼,打算建议让这事停下来,而唯独金坛文襄公认为先生的奏议很好,跟刘文正坚决争执,最终采用先
生的意见上奏给了皇上,四库全书馆从此启动了。先生进入京城,住在馆中,纂修《日下旧闻》。不久,文
正去世,文襄任四库馆事务总裁,特别看重先生。先生却不去拜访,还不时因主持馆中事跟他的意见抵触,
文襄感到十分遗憾。一天见到皇上,谈及先生,皇上便称许朱筠学问文章远超别人,文襄默然不能发话,先
生因此而安然无事。
先生的为人,在家和兄弟友善,而在外喜好交游。称赞别人的好处,唯恐没有说到极致;若有过错,就总
是掩饰。后进的学子们多依靠他的称许而获得名声。先生房中从早到晚不曾没有客人,整日整夜跟客人
饮酒谈笑,博学强记却不衰减,还时常在这期间写文章。他的文章才气新奇豪放,在义理、事务、情态等方
面,无不具备,想要说的话无不穷尽,尤其喜爱文字音韵训诂之学,担任学政时,遇到贤能的生员,跟他们说话
谈论就好像同辈人一样,劝别人为学要先从识字开始,语意诚恳殷勤,(他)离去之后人们都爱戴思念他。他
想要写的书都没有写成,有诗文集合若干卷。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考点解读】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该考点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层级。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常见文言实词”,这是
对考查范围的界定,从文言实词出现频率的角度看,是指中学生常见的实词,而不是生
僻难懂的,是文言文中常用实词和次常用实词;从词义角度看,所考查的文言实词往往
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二是“在文中的含义”,是指在具体语境
中的含义,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因而要确定某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
究竟表示哪一个义项,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文言文实词的考查主要落实在一词
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通假字等方面。
【方法指引】
一、积累并掌握常见文言实词
1.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就是指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古代词语相对
较少,又多是单音节的词,一个词往往具有多重意义,因此,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现象非
常普遍。如“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中的“举”是“全”的意思(与“独”相对);“南取汉中,西举
巴蜀,东割膏腴之地”中的“举”,根据前后文,应解释“攻取”。要准确判断一个文言实词
在文中的含义,一方面要牢记其常见的释义,另一方面要根据上下文文意来选择或推
断其含义。
2.古今异义
一个词,经过历史演变,词义往往发生变化。文言实词,有的与现代汉语意义完全
相同,有的完全不同。词义古今的变化通常有四种情况。
(1)词义扩大。如“江”“河”,古代仅指长江、黄河,现在则泛指所有比较大的水流。
又如“诗”“书”,古代只是指《诗经》和《尚书》,现在则指所有的诗歌和书籍。这是
词义扩大的表现。
(2)词义缩小。如“金”,古代泛指金属,“金就砺则利”;现在专指黄金这一种金属。
又如“臭”,古代泛指各种气味,“其臭如兰”“乳臭”;今天专指与“香”相反的气味。这都是
词义缩小的表现。
(3)词义转移。如“去”,古代指离开,今天指前往。又如“走”,古指跑,“走马看花”,“弃
甲曳兵而走”;今指行走。又如“劝”,古指鼓励,“劝学”;今指规劝,“劝他不要吸烟”。又如
“穷”,古指政治上不得志,没有出路,“穷则独善其身”;今指贫穷。又如“丈夫”,古指男子,
今指女子的配偶。这都是词义发生转移。
(4)感情色彩发生变化。如“卑鄙”,古代是中性词,指地位低下,“先帝不以臣卑鄙”;
今天是贬义词,指品行恶劣,“卑鄙无耻”。这是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
此外,还要注意单音词和复音词的不同,不要把古代的两个词当成现代的一个词,
如“妻子”“地方”“至于”等;也不要把古代的一个词当成两个词,如“布衣”“社稷”“足下”等。
3.偏义复词
所谓偏义复词,是指由两个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的词,其中一个词素
表示意义,另一个只作陪衬,如《孔雀东南飞》中的“昼夜勤作息”的“作息”只有“作”的
意义,“便可白公姥”中的“公姥”只有“姥”的意义,“我有亲父兄”中的“父兄”只有“兄”的
意义。如果不依据上下文看出它们是“偏义”,就会理解错误。
4.通假字
古代汉语常有通假字。一是由音同音近通假,如《鸿门宴》中“张良出,要项伯”的
“要”通“邀”,“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的“距”通“拒”“内”通“纳”,“旦日不可不蚤自
来谢项王”的“蚤”通“早”等。理解时不要误把通假字作为本字。
二、推断文言实词含义五法
1.借助字形推断
这汉字属于表意文字,一些字的意思可以通过字形特征来进行推断。
例: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季氏将伐颛臾》)
“析”字由“木”和“斤”两部分组成,而“斤”在古汉语里是“斧子”的意思,用斧子把
木头劈为两半,再结合前边“分”“离”这些字的意思,就可推断出“析”的意思为“分开”。
2.辨析结构推断
根据实词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推知它的词性,根据词性进而推知它的词义。
例: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该句为对句,“据”与“拥”相对,“固”与“地”相对,“地”是“地方”之意,名词,那么“固”
也应是名词,据此推断“固”为“险固的地方”之意。
3.语法分析推断
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
动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是由副词充当。据此,可依实词所处的语法
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含义。
例: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王”的前面是否定词“不”,则“王”就不可能是一个名词,而应理解为动词(读作
wànɡ),意为“称王”。
4.语境分析法
常言“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把握一个实词的含义,绝不能离开它所处的语境,因
此利用上下文语境,在上下文之间的照应、解释或暗示的关系中,往往可以推断出实词
的含义。
例: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
句中“疾”有“病”“厌恶,憎恨”“妒嫉”“快速,急速”“疼痛”“猛烈”等六个常用义项,应
该解作哪一个?显然只能将“疾”放回到语境当中,句子描述的是“顺风”呼喊时的声音状
态,则当然只能解作“劲,强,大”。
5.联想推断法
面对陌生的实词,要善于通过回顾、联想来推断其含义,既可回顾已学过的
课文中相似语境的词语解释,还可联想熟悉的古代诗词中的诗句或源于文言文
的成语,古代诗词和成语中的字词在意义和用法上往往较多地保留了古汉语的
特点,可借助它们来推断陌生的文言实词的意义。
例: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离骚》)
由句中的“薄”字,联想到成语“日薄西山”,“日薄西山”中的“薄”为“接近”之意,
句中的“薄”字也可尝试用“接近”解释,通顺合理,则是正确答案。
【知识梳理】
一、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册通假字
苏轼 《赤壁赋》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属”通“嘱”
归有光 《项脊轩志》
某所,而母立于兹。 “而”通“尔”
比去,以手阖门。 “阖”通“合”
《庄子·逍遥游》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冥”通“溟”
其翼若垂天之云。 “垂”通“陲”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反”通“返”
小知不及大知。 “知”通“智”
此小大之辩也。 “辩”通“辨”
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而”通“耐”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辩”通“变”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求!无乃尔是过与? “与”通“欤”
是谁之过与。 “与”通“欤”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直不百步尔,是亦走也。 “直”通“只”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涂”通“途”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
《荀子·劝学》(节选)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有”通“又”;“暴”通“曝”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生”通“性”
贾谊 《过秦论》
合从而缔交,相与为一。 “从”通“纵”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弊”通“敝”
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景”通“影”
韩愈 《师说》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司马迁 《史记·鸿门宴》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具”通“俱”
距关,毋内诸侯。 “距”通“拒”;“内”通“纳”
张良出,要项伯。 “要”通“邀”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具”通“俱”;“倍”通“背”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通“早”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郤”通“隙”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参”通“骖”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坐”通“座”
李密 《陈情表》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闵”通“悯”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零丁”通“伶仃”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有”通“又”
柳宗元 《段太尉逸事状》
不嗛,则奋击。 “嗛”通“慊”
椎釜鬲瓮盎盈道上。 “椎”通“槌”
太尉判书,辞甚巽。 “巽”通“逊”
备得太尉遗事,覆校无疑。 “覆”通“复”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佗”通“他”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大”通“太”
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通“避”
姜氏何厌之有。 “厌”通“餍”
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无”通“毋”
无庸,将自及。 “庸”通“用”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帅”通“率”
遂寘姜氏于城颍。 “寘”通“置”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 “阙”通“掘”
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参”通“三”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锡”通“赐”
司马迁 《报任安书》(节选)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摩”通“磨”
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底”通“抵”
思垂空文以自见。 “见”通“现”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失”通“佚”
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 “纪”通“记”
则仆偿前辱之责。 “责”通“债”
二、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册一词多义
爱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爱护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宫赋》) 喜欢,爱好
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静女》) 隐蔽,躲藏
安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使……安
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难道
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哪里
暴
今尚书恣卒为暴。(《段太尉逸事状》) 凶暴
虽又槁暴。(《劝学》) 通“曝”,晒
乘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过秦论》) 趁着,凭借
乘骐骥以驰骋兮。(《离骚》) 骑
沛公之参乘者也。(《鸿门宴》) 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乘彼垝垣。(《诗经·氓》) 登上
辞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推辞
我从去年辞帝京。(《琵琶行》) 告别,辞别
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 讲究
请辞于军。(《段太尉逸事状》) 致辞
蔓辞以自饰。(《报任安书》) 辞令
从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 跟随,随从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师说》) 向……学习
樊哙从良坐。(《鸿门宴》) 依傍
从此道至吾军。(《鸿门宴》) 由,自
弟走从军阿姨死。(《琵琶行》) 参与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通“纵”
除
除臣洗马。(《陈情表》) 拜官授职
蔓草犹不可除。(《郑伯克段于鄢》) 铲除
当
一夫当关,万人莫开。(《蜀道难》) 占据,把守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过秦论》) 值,在
道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取道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道理,规律
于是废先王之道。(《过秦论》) 主张,思想,学说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赤壁怀古》) 说,谈论
来吾道夫先路。(《离骚》) 通导
既遵道而得路。(《离骚》) 正道
得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游褒禅山记》) 心得,收获
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能够
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应该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具备
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与妻书》) 见到
吾幸而得汝。(《与妻书》) 得到
既遵道而得路。(《离骚》) 求取
度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过秦论》) 量,计算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推测,估计
何不改乎此度。(《离骚》) 法度
反
反是不思。(《诗经·氓》) 违反
反信谗而齌怒。(《离骚》) 反而
三餐而反。(《逍遥游》) 通“返”
非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劝学》) 不,没有
非亢九国之师也。(《过秦论》) 不能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不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除非,除了
然后是非乃定。(《报任安书》) 错误
复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师说》) 返回,回来
终老不复取。(《孔雀东南飞》) 再,又
负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背东西,以背载物
誓天不相负。(《孔雀东南飞》) 对不起,辜负
故
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 衰老
知是故人来。(《孔雀东南飞》) 过去的,从前的
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交情
故谴来贵门。(《孔雀东南飞》) 故意,特意
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段太尉逸事状》) 缘故
固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过秦论》) 险要的地势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过秦论》) 顽固,固执
余固知謇謇知为患。(《离骚》) 本来,原来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固然,诚然
固众芳之所在。(《离骚》) 确实
略陈固陋。(《报任安书》) 短浅的
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使……牢固
顾
赢得仓皇北顾。(《永遇乐》) 回头看;回头
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与妻书》) 顾念
过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经过,通过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错误,过失
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错误,过失
一日,大母过余曰。(《项脊轩志》) 到,到来
幸勿为过。(《报任安书》) 责备
恨
别有幽愁暗恨生。(《琵琶行》) 遗憾,不满意
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孔雀东南飞》) 惆怅、悲伤
一夕自恨死。(《段太尉逸事状》) 羞悔
患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离骚》) 祸患
不患寡而患不均。(《季氏将伐颛臾》) 担心
或
或百步而后止。(《寡人之于国也》) 有人
或又是男。(《与妻书》) 或者
疾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劝学》) 迅猛,急速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 憎恨
而刘夙婴疾病。(《陈情表》) 病
及
及前王之踵武。(《离骚》) 赶上,追上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过秦论》) 到
非及向时之士也。(《过秦论》) 比得上
及过,泚固致大绫三百匹。(《段太尉逸事状》) 等到……时候
即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氓》) 靠近,接近
项伯即入见沛公。(《鸿门宴》) 立即,马上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 当,当时
加
寡人之民不加多。(《寡人之于国》) 更加
寡人将加大诛于子。(《晏子治东阿》) 采取
臂非加长也。(《劝学》) 增加
假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凭借,借助
假令仆伏法受诛。(《报任安书》) 假如
因求假暂归。(《孔雀东南飞》) 请假
间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秘密地,悄悄地
间关莺语花底滑。(《琵琶行》) 形容鸟声婉转
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中间
盈盈一水间。(《迢迢牵牛星》) 间隔
见
项伯即入见沛公。(《鸿门宴》) 拜见,会见
爱而不见。(《静女》) 同“现”,出现
君既若见录。(《孔雀东南飞》) 表被动
不如登高之博见。(《劝学》) 看见
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解释,解答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 理解,懂得
解配刀。(《段太尉逸事状》) 放下
绝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横渡
吾命绝今日。(《孔雀东南飞》) 断绝
怒
怒而飞。(《逍遥游》) 奋起
太尉怒曰:“果不用吾言。”。(《段太尉逸事状》) 愤怒
迁
是夕始觉有迁谪意。(《琵琶行》) 贬谪,放逐
以我贿迁。(《氓》) 从女家搬迁到男家
请
强国请服。(《过秦论》) 请求,请求对方做某件事
请以战喻。(《寡人之于国也》) 请求,相当于请允许我,请让我
取
终老不复取。(《孔雀东南飞》) 通“娶”
日群行丐取于市。(《段太尉逸事状》) 索取
取判铺背上。(《段太尉逸事状》) 拿
去
欲呼张良与俱去。(《鸿门宴》) 离开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琵琶行》) 过去的
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鸿门宴》) 距,距离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 表示动作的趋势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雨霖铃》) 越去越远,往前走了又走
如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鸿门宴》) 到……去,往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鸿门宴》) 及,比得上
善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劝学》) 好事,好的行为
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 友好,亲善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擅长,善于
少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师说》) 少年,青年,年轻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赤壁赋》) 不一会儿,不久(表时间短暂)
某为泾州,甚适,少事。(《段太尉逸事状》) 不多
胜
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鸿门宴》) 能承受,禁得起,能忍住
谷不可胜食。(《寡人之于国也》) 尽
使
使负栋之柱。(《阿房宫赋》) 让
使六国各爱其人。(《过秦论》) 假使
领行营节度使。(《段太尉逸事状》) 节度使,古代官职
适
彼且奚适也。(《逍遥游》) 去,到
某为泾州,甚适,少事。(《段太尉逸事状》) 安适
属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 隶属
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等,辈
数
一曲红绡不知数。(《琵琶行》) 数目,数量
数谷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 密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 几,几个
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 屡次
未数数然也。(《逍遥游》) 急急忙忙
景公召而数之。(《晏子治东阿》) 责备
率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过秦论》) 带领,率领
率以货窜名军伍中。(《段太尉逸事状》) 大都
说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琵琶行》) 讲明
《师说》。(《师说》) 一种文体
范增说项羽曰。(《鸿门宴》) 劝说,说服
素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孔雀东南飞》) 白色的生绢
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 向来,一向
纤纤擢素手。(《迢迢牵牛星》) 洁白的
相
儿已薄禄相。(《孔雀东南飞》) 容貌,相貌
相夫子,远人不服。(《季氏将伐颛臾》) 帮助,辅助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互相
久久莫相忘。(《孔雀东南飞》) 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则将焉用彼相矣。(《季氏将伐颛臾》) 古代辅助盲人走路的人
相与枕藉乎舟中。(《赤壁赋》) 一起
谢
阿母谢媒人。(《孔雀东南飞》) 推辞,谢绝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 道歉,认错
乃令张良留谢。(《鸿门宴》) 辞别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鸿门宴》) 感谢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 告诉
信
反信谗而齌怒。(《离骚》) 相信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琵琶行》) 随意,随便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氓》) 真诚的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可靠的
于俗不信。(《报任安书》) 信任
行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师说》) 行走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行为,品行
《琵琶行》。(《琵琶行》) 一种古诗体裁
蹑足行伍之间。(《过秦论》) 行列,队伍
阳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永遇乐》) 阳光,太阳
知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知道,懂得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通“智”,智慧
致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 达到
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招纳,招引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孔雀东南飞》) 致使,使
朱泚幸致货币。(《段太尉逸事状》) 送
卒
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 最后
太尉列卒取十七人。(《段太尉逸事状》) 兵
【能力突破】
题型示例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
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
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
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节选自《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对下列词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解的一项是 ( )
A.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疾:憎恨
B.不患寡而患不均 患:忧虑
C.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倾:倾慕
D.相夫子 相:辅佐
【答案】 C
【答案解析】 倾:倾覆。
对点练习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
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何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
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
之休。不念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节选自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对下列词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解的一项是 ( )
A.臣闻求木之长者 长:生长
B.必固其根本 本:本来
C.必浚其泉源 浚:疏通
D.永保无疆之休 休:美
【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树根。
题型示例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陶)侃性聪敏,勤于吏职,恭而近礼,爱好人伦。终日敛膝危坐,阃外多事,千绪万端,罔
有遗漏,远近书疏,莫不手答,笔翰如流,未尝壅滞。引接疏远,门无停客。常语人曰:“大禹
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
诸参佐或以谈戏废事者,乃命取其酒器、蒱博①之具,悉投之于江,吏将则加鞭扑,曰:“樗蒱
者,牧猪奴戏耳!老庄浮华,非先王之法言,不可行也。君子当正其衣冠,摄其威仪,何有乱头
养望②自谓宏达邪!”有奉馈者,皆问其所由。若力作所致,虽微必喜,慰赐参倍;若非理得
之,则切厉何辱,还其所馈。时造船,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咸不解所以。后正会③,积雪
始晴,听事前余雪犹湿,于是以屑布地。及桓温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丁装船。其综理
微密,皆此类也。
(节选自《晋书》)
【注】 ①蒱博:即樗蒱,古代一种赌博游戏。②乱头养望:用头发蓬乱来博取名
望。③正会:大年初一聚会致贺。
对下列词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解的一项是 ( )
A.爱好人伦 人伦:品评人物
B.阃外多事 阃外:指统兵在外
C.慰赐参倍 参倍:指加倍
D.听事前余雪犹湿 听事:听取下级汇报事情
【答案】 D
【答案解析】 听事:指处理公事、接待宾客的厅堂。
【参考译文】
陶侃性情聪慧敏捷,为官勤恳,恭敬有礼,喜好品评人物。整天严肃端坐处理政事,
他统兵在外,事情头绪很多,但没有一件遗忘疏漏;远近所来书信公文,没有不亲笔回信
的,下笔如流,笔无停滞。招待或送行有序,门前没有停留等待的人。他常对人说:“大禹
是圣人,还十分珍惜时间;至于普通人,则更应珍惜分分秒秒的时间,怎么能够游乐纵酒;
生年时对社会没有益处,死了也不被后人记起,这是自己荒废自己啊。”很多手下人有时
因为谈论趣事而贻误政事,他就命令收缴他们的酒器和赌博用具,全部投入江中,并对将
官处以鞭打,还说:“赌博是放猪的奴仆的游戏,《老子》《庄子》内容浮华,讲的不是先
王合乎礼法的言论,不能那么做。君子应当衣冠严整,要有威仪,怎么能用头发蓬乱来博
取名望并自认为前途远大呢!”有人送礼时,他一定要问其所来何处。如果是劳动所得,
即使礼轻他也很高兴,并加倍赏赐;如果是非法所得,则严厉责备并退回原物。造船时,
陶侃命令把木屑和竹头都收集起来,人们都不明白原因。后来大年初一聚会时,积雪消
融,厅堂前被雪水弄湿,于是用木屑铺洒地面。等到桓温伐蜀的时候,又用陶侃保存的竹
头做钉装船。陶侃治理细密,都像这样。
对点练习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先是,寿春县人苟泰有子三岁,遇贼亡失,数年不知所在。后见在同县人赵奉伯家,
泰以状告。各言己子,并有邻证。郡县不能断。崇曰:“此易知耳。”令二父与儿各在别
处,禁经数旬,然后遣人告知之曰:“君儿遇患,向已暴死,有教解禁,可出奔哀也。”苟泰闻
既号咷,悲不自胜;奉伯咨嗟而已,殊无痛意。崇察知之,乃以儿还泰,诘奉伯诈状。奉伯
乃款引云:“先亡一子,故妄认之。”
(节选自《北史·李崇传》)
对下列词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解的一项是 ( )
A.遇贼亡失 亡:丢失 B.郡县不能断 断:决断
C.君儿遇患 患:祸患 D.诘奉伯诈状 诘:追究
【答案】 C
【答案解析】 患:患病。
【参考译文】
当初,寿春县人苟泰有个三岁的儿子,遇强盗时丢失了,数年不知道孩子的
下落。后来发现孩子在同县人赵奉伯家里。苟泰以此状告赵奉伯。苟泰与赵
奉伯都申言那是自己的儿子,并都有邻居作证。郡县官员不能决断。李崇说:“
这容易弄清楚。”令二人与那孩子隔离(拘禁),拘禁过了几十天,然后派人(分别)
告诉他二人说:“你儿患病,不久前突然死亡,(官府)解除监禁,你可出去办理后事。
”苟泰听后放声大哭,悲痛不已;赵奉伯只是叹息,没有特别悲痛之意。李崇分析
了解到的情况,就把孩子判给苟泰,追究赵奉伯诈骗罪。赵奉伯于是如实招供:“
我以前丢失了一个儿子,于是便冒认了这个孩子。”
(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考点解读】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该考点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
层级。
文言虚词是指文言文中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的意义的词,
其主要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常见文言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
词、叹词、象声词、代词等七类。“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
法”,包含三层意思:第一,要求掌握的对象是常见的文言虚词,复习时围绕“常
见”的文言虚词和常见文言虚词的常见用法;第二,对于常见的文言虚词要
掌握其意义和用法两方面;第三,注意是“在文中”,也就是在一定语境中的“
意义和用法”。
【方法指引】
1.注意词性,凡是词性不同,那么它的意义和用法肯定不同。
例: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游褒禅山记》) 焉:指险远的地方,代词。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焉:相当于“于之”,兼词。
2.注意虚词所在的位置以及在句中的成分。
例: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乎:译作“吗”,助词。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乎:译作“于”,介词。
3.注意人称的不同。
例: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其:第一人称,我,代词。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其:第三人称,他,代词。
4.注意把课文中典型句子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进行归类整理、比较。
【知识梳理】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册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而
(1)连词,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又”。
例: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2)连词,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师说》)
(3)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例: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4)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5)连词,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6)连词,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语,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例: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7)连词,表示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
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连词,表示目的关系,可不译。
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9)代词,用作第二人称,可译为“你(们)”“你(们)的”。
例:妪每谓予曰:“其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10)代词,近指代词,可译为“此”“这样”。
例: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何
(1)疑问代词,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例: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 (《谏太宗十思疏》)
(2)疑问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
例:大王来何操? (《鸿门宴》)
(3)疑问副词,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例:何敢助妇语。(《孔雀东南飞》)
(4)疑问副词,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例:作计何不量。(《孔雀东南飞》)
(5)语气助词,相当于“啊”。
例: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乃
(1)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例: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2)副词,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3)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例: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4)代词,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其
(1)代词,用作第三人称,可译为“他(们)”“它(们)”“他(们)的”“它(们)的”。
例: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2)代词,用作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你的”。
例: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3)指示代词,表示远指或近指,可译为“那(些)”“那个”“那里”或“这(些)”“这个”“这里”。
例: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4)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推测、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
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要”等,或不译。
例:其皆出于此乎?(《师说》)(“其”表推测语气。)
例: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其”表反诘语气。)
例:汝其勿悲!(《与妻书》)(“其”表婉商语气。)
且
(1)连词,表示并列、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且”“并且”“况且”等。
例:且夫天下非小弱也。(《过秦论》)
(2)连词,表示让步关系,可译为“尚且”等。
例: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3)副词,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
例: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例: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若
(1)代词,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例: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
例: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项脊轩志》)
(2)连词,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例: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
所
(1)助词,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
的情况”等。
例: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2)与“为”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例: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
(3)“所以”,①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
来……的”等;②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例: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例: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为
(1)介词,表被动,读wéi,有时与“所”结合,组成“为所”“为……所”的结构,译为“被”。
例: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者。(《过秦论》)
(2)介词,介绍原因或目的,译为“为了”“因为”。
例:慎勿为妇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
(3)介词,介绍涉及的对象,译为“给”“替”。
例: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4)介词,译为“对”“向”。
例:为之奈何?(《鸿门宴》)
(5)语气助词,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可译为“呢”。
例: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焉
(1)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
例: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2)代词,相当于“之”。
例: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3)代词,相当于“哪里”“怎么”。
例:姜氏欲之,焉辟害?(《郑伯克段于鄢》)
(4)语气助词,在句末相当于“了”“啊”“呢”。
例:君何患焉?(《郑伯克段于鄢》)
(5)语气助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6)助词,作词尾,相当于“然”,可译为“……的样子”“……地”。
例: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以
(1)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译为“拿”“用”“凭着”
“依据”“按照”“用(凭)……身份”等。
例: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2)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处置的对象,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例: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
(3)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例: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4)连词,表示并列、递进、顺承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
例: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5)连词,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为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来”“用来”
“以致”等。
例: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过秦论》)
(6)连词,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例: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7)语气助词,起调整音节作用,可不译。
例: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因
(1)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译为“因为”“趁着”“凭借”“通过”。
例: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
例: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
例: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2)副词,可译为“于是”“就”。
例: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鸿门宴》)
于
(1)介词,引出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原因等,可译为“在”“在……方面”“在……
中”“向”“到”“自”“从”“跟”“对”“对于”“给”“由于”等。
例: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
例: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游褒禅山记》)
例: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2)介词,表示比较,可译作“比”。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3)介词,表被动关系,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主动者,译为“被”。
例:不拘于时。(《师说》)
与
(1)介词,相当于“和”“跟”“同”“给”“替”。
例: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例: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2)连词,相当于“和”“跟”“同”。
例: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3)助词,无实义。
例: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段太尉逸事状》)
(4)通“欤”,语气助词,位于句末,表示感叹或疑问。
例: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则
(1)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便”“原来是”“已经是”等。
例: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例: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2)连词,表示条件、假设关系,可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例:若弗与,则请除之。(《郑伯克段于鄢》)
(3)连词,表示并列关系,这种情况往往是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两个或两
个以上的“则”连用,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例: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4)连词,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
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
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5)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之
(1)代词,在句中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包括以下三种情况:①第一人称代词,可译为
“我(们)”;②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们)”“她(们)”“它(们)”;③近指代词,可译为“这”。
例: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劝学》)
例: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2)结构助词,包括以下五种情况:①用于宾语和中心语之间,可译为“的”,或不译;②宾语
前置的标志,可不译;③定语后置的标志,可不译;④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
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⑤用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第一个“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第二个“之”,是补语的标
志,译作“得”。)
例:其是之谓乎!(《郑伯克段于鄢》)(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3)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者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
字,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
例: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能力突破】
题型示例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
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
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
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
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
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节选自《过秦论》)
对下列词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理解不正解的一项是 ( )
A.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而:连词,表修饰作用,可不译。
B.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乃:连词,译作“反而”。
C.于是废先王之道 于:介词,译作“在”。
D.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因:介词,译作“凭借”。
【答案】 B
【答案解析】 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
对点练习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
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
请死之。”景公许之。于是明年上计,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
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之鱼,以利贫民,当此之时,民无饥者,
而君反以罪臣;今臣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曾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
之鱼,入于权家,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
避贤者之路。”再拜便辟。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
也。寡人无复与焉。”
(《晏子治东阿》)
对下列词句中加点虚词“之”的意义和用法,理解正解的一项是 ( )
A.第一个和第二个“之”字意义和用法相同。
B.第三个和第四个“之”字意义和用法相同。
C.四个“之”字意义和用法都相同。
D.四个“之”字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
【答案】 D
【答案解析】 第一个“之”字是代词,代指晏子;第二个“之”字是句末语气助
词,无实义;第三个“之”字是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第四个“之”
字是结构助词,是定语的标志,译作“的”。
题型示例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张嘉贞落魄有大志,亦不自异,亦不下人。自平乡慰免归乡里,布衣环堵之中,萧
然自得。时人莫之知也。张循宪以御史出,还次蒲州驿。循宪方复命,使务有不决
者,意颇病之。问驿吏曰:“此有好客乎?”驿吏白以嘉贞,循宪召与相见,咨以其事积
时凝滞者,嘉贞随机应之,莫不豁然。及命表,又出意外。他日,则天以问循宪,具以
实对,因请以己官让之。则天曰:“卿能举贤,美矣。朕岂可无一官自进贤耶?”召乃见
内殿,隔帘与语,嘉贞仪貌甚伟,神采俊杰,则天甚异之。翌日拜监察御史。
(节选自《大唐新语·卷之六》)
对下列词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一个“以”字和第二个“以”字意义不同,用法相同。
B.第一个“以”字和第二个“以”字意义不同,用法也不同。
C.四个“以”字意义和用法都相同。
D.四个“以”字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
【答案】 A
【答案解析】 第一个“以”字是介词,译作“凭……身份”;第二个“以”字是介
词,译作“拿”;第三个“以”字是连词,可不译;第四个“以”字是介词,译作“把”。
【参考译文】
张嘉贞失意落魄胸怀大志,也不自命清高,也不认为自己比别人低下。自从担任平
乡县尉被免职回到乡里,在破屋中过着平民生活,怡然自得。当时的人都不了解他。张
循宪凭御史的身份出京办差,回来的时候投宿在蒲州馆驿。张循宪正打算向朝廷汇报
工作,这次出使有部分事务有很长时间没有解决,非常担心,就问馆驿官吏:“这里有没有
见识高的人?”馆驿官吏把张嘉贞告诉了他,张循宪召来张嘉贞并与他相见,拿那些困惑
了自己很长时间没有及时解决的问题咨询他,张嘉贞随口应答,都使张循宪豁然开朗。
又让张嘉贞起草奏章,又出乎了张循宪的意外。有一天,武则天就奏章这事问起张循宪
,张循宪告诉了她实情,并请求把自己的官职让给张嘉贞。武则天说:“你能举荐贤良,品
德很好。我怎能没有一个能举荐贤人的官员呢!”于是把张嘉贞召入内殿,隔着帘子和
他说话。张嘉贞容貌伟岸,神彩俊杰,武则天很欣赏。第二天授予张嘉贞监察御史的官
职。
对点练习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任末年十四,负笈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
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
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
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节选自《拾遗记》)
对下列词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理解不正解的一项是 ( )
A.人若不学 若:连词,表示假设关系,译作“如果”。
B.则何以成 何:疑问代词,译作“为什么”。
C.暗则缚麻蒿自照 则:连词,表示并列关系,译作“就”。
D.以记其事 其:代词,译作“那”。
【答案】 B
【答案解析】 何:疑问代词,译作“什么”。
【参考译文】
任末十四岁,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背着书箱不怕路途遥远,危险困阻。常常说人
如果不学习,那么凭什么成功呢?有时靠在林木下,编白茅为小草屋,削荆制成笔,刻划
树汁作为墨。晚上就在星月下读书,昏暗(的话)就绑麻蒿来自己照亮。看得符合心意,
写在他的衣服上,来记住这件事。一同求学的人十分喜欢他的勤学,常用干净的衣服
交换他的脏衣服。快死时告诫说:“人喜欢学习,即使死了也好像活着;不学的人,即便
是活着,也是庸碌无能。”
文档由机器转码 排版混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请下载原文档
本文档的下载地址为http://www.gaokaotik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06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