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江苏专用)
专题十一 文学类文本·散文阅读
五年高考
A组 自主命题·江苏卷题组
一、(2015江苏,12—15)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问题。(20分)
比邻而居
王安忆
①装修的时候,有人提醒我,不要使用这条公共烟道,应该堵上,另外在外墙上打一个洞,安置排
油烟机的管子。可是,我没听他的。好了,现在,邻居家的油烟就通过我家的排油烟机管道,灌
满了厨房。
②我可以确定,我家厨房的油烟仅来自其中一家,因为油烟的气味是一种风格。怎么说?它特
别火爆。花椒、辣子、葱、姜、蒜、八角,在热油锅里炸了,轰轰烈烈起来了。这家人在吃方
面还有一个特征,就是每顿必烧,从不将就。时间长了,我对他们生出一些好感,觉得他们过日
子有着一股子认真劲:一点不混。并且,也不奢侈。他们老老实实,一餐一饭地烧着,一股浓油
赤酱的味,使人感到,是出力气干活的人的胃口和口味,实打实的,没有半点子虚头。在我的印
象中,他们没落下过一顿。他们在吃的方面,一是有规律,二是很节制。这些,都给人富足而质
朴的印象,是小康的生活气息。
③有一段日子,在一日三餐之外,这家人还增添了两次草药的气味。草药的气味也是浓烈的,
“扑”一下进来,涌满了厨房。不知是因为草药气的影响,还是实际情况如此,一日三餐的气味
不那么浓郁了。倒不是变得清淡,而是带些偃旗息鼓的意思。这段日子蛮长的,这么算吧,每周
炖一次鸡汤,总共炖了四至五次。草药的苦气味和鸡汤的香味,是这段时间油烟味的基调。这
也是认真养病的气味:耐心,持恒,积极,执着。
④之后,忽然有一天,我家的厨房里滚滚而来一股羊肉汤的气味。这就知道,他们家人的病好
了,要重重地补偿一下,犒劳一下。倒不是吃得有多好,但它确有一种盛宴的气氛,带有古意。
古人们庆贺战功,不就是宰羊吗?果然,草药味从此消遁,炖汤的绵长的气味也消遁,余下一日三
餐,火爆爆地,照常进行。
⑤在较长一段稔熟的相处之后,我家厨房来了一个不速之客,那是一缕咖啡的香气。这是另一
路的气味,和他们家绝无相干。它悄悄地,夹在花椒炸锅的油烟里,进来了。这是一股子虚无的
气息,有一种浮华的意思在里面,和他们家实惠的风格大相径庭。因此,我断定,这又是一户新
入住的人家,很没经验地,也将管子接进了烟道,又恰逢顺时顺风,于是,来到我家厨房凑热闹
了。这一路的风格显然要温和、光滑一些,比较具有装饰感,唤起人的遐想。和它不那么实用
的性格相符,它并不是按着一日三餐来,不大有定规,有时一日来一次,有时一日来两次,有时一
日里一次不来,来时也不在吃饭的点上,而是想起了,就来,想不起,就不来,显得有些孱弱似的。
而那先来的,从来一顿不落,转眼间,油烟全面铺开,又转眼间,油烟席卷而去,总是叱咤风云的气
势。但是,有时候,夜已经很深了,那新来的,悄然而至。咖啡的微苦的香味,弥漫开来。
⑥气味终究有些杂了,可是泾渭分明,绝不混淆。你来我往,此起彼伏。再过段日子,又来了一
个,显见得是苏锡帮的,气味特别甜,空气都能拉出丝来了。第四位又来了,它一方面缺乏个性,
另一方面又颇善融会贯通。它什么都来:香、辣、酸、甜,大蒜有,大蒜粉也有,麻油有,橄榄油
也有。于是,所有的气味全打成一团,再分不出谁是谁的来路。我们这些比邻而居的人家,就这
样,不分彼此地聚集在了一处。
⑦这一日,厨房里传出了艾草的熏烟。原来,端午又到了。艾草味里,所有的气味都安静下来,
只由它弥漫,散开。一年之中的油垢,在这草本的芬芳中,一点点消除。渐渐地,连空气也变了
颜色,有一种灰和白在其中洇染,洇染成青色的。明净的空气其实并不是透明,它有它的颜色。
(有删改)
1.文章③④两段写第一家的草药味,凸显了这家人什么样的生活风格?请简要分析。(4分)
2.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第⑤段中“孱弱”的含义。(4分)
3.文章的叙述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6分)
4.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意蕴。(6分)
一、
1.答案 病了也认真生活,凸显出一种实打实的风格;草药味的出现与消失都没有打断实打实
的生活,可见此种风格的韧性。
解析 根据第③段“这也是认真养病的气味:耐心,持恒,积极,执着”、第④段“果然,草药味
从此消遁……余下一日三餐,火爆爆地,照常进行”这两句话,再结合第②段“从不将就”“过
日子有着一股子认真劲”“实打实的,没有半点子虚头”等语句,可以提取“认真”“实打
实”等概括第一家生活风格的词语。
解题关键 本题题目设问具体,指向明确。因此作答时一定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一要审清
题干要求,通过③④两段写的草药味来分析这家人的生活风格。二要在相应文段中筛选出重
要信息,文中第③段写草药味出现,注意“耐心,持恒,积极,执着”等句子;第④段写草药味消失,
注意“照常进行”;第②段也不能忽视,如果说③④两段具体写生病时的生活风格,那么第②段
则是概括写平时的生活风格,两部分是有联系的,要注意筛选其中一些有价值的概括性词语,如
“认真劲”“实打实”等,并且这种风格没有因生病而打断,足见此种风格的韧性。三要注意
答题顺序,先概括生活风格,后结合草药味来加以分析。
2.答案 相对第一家的气味,咖啡的味道较弱;生活不大有定规;日常化的生活气息不浓烈;有
虚无浮华的气息,不如第一家实打实。
解析 回答本题,应本着“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从文章中探究
“孱弱”一词的含义。结合第⑤段内容可知,“孱弱”用来形容第二家邻居的咖啡味,根据
“虚无”“浮华”“不那么实用”“悄然而至”等文字可得出其含义。
答题策略 解答本题,一要联系作者的写作意图分析,作者主要通过“闻”几家排油烟机排出
的气味来“悟”几家人的生活风格。第⑤段写作者正是通过闻第二家排油烟机排出的气味,
来悟第二家人的生活风格——“孱弱”。二要联系语境分析,与“孱弱”相对的词语为“充
实”,这是一对相反而又相承的词语,二者是在比较中存在的,从第⑤段具体语境看也确实如
此,第二家人的生活风格也正是在与第一家人的比较中产生的。同时一定要注意答题顺序,先
答表面意义,主要是油烟成分、气味浓淡;再答深层意义,如出现规律、生活化程度、是否实在
等。
3.答案 (1)线索:气味。(2)作用:以“气味”为线索,串联全文,便于把不同的生活状态呈现出
来;以“气味”为线索,体现不同的生活风格,便于表达理解和包容各种生活状态的思想。
解析 本文写作很有特色,以公共烟道的油烟味为切入点,通过不同的油烟味来体察不同邻居
的不同生活风格。油烟味是认识、了解邻居生活的一种途径。
解题关键 把握文章线索不外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时空连“线”、因物取“线”、反复出
“线”、以情导“线”、定“神”看“线”。显然本文是因物取“线”,这物就是“气
味”。文中正是用排油烟机里排出的“气味”贯穿全文,作为行文线索来表达情感、突出主
题的。“气味”不仅将四家贯穿在一起,同时这不同的“气味”又分别代表了这四家不同的
生活风格,作者对这不同的“气味”的“接纳”还表达了她对不同生活状态的理解和包容,也
流露出作者对生活的态度。线索的作用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来答。
4.答案 不同的生活状态也有相同的生活内容;蕴含了对端午等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艾草的熏
烟升华了不同的生活状态,从而达成一种火辣与安静、绚烂与明净的平衡。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能力。因为散文最后一段往往有升华主题的作用,故
本题又考查对散文主题的把握能力。探究时应立足句子内容,结合本段,联系全文。这句话写
艾草味里包含了其他油烟味,各种油烟味都融合在一起,这其实是一种象征,即象征邻居不同的
生活风格和谐地包容在一起。
解题关键 探究句子的内涵,首先,要选择好审视角度,对于一篇散文,选择审视的角度很多(但
不能脱离文本),联系文本,本句可以从文化生活的角度来发掘其深层意蕴;其次,要进行层面切
割,对于一个句子,我们可以对它做字面上的解读,这是浅层次的,还可以结合文本内容,文本产
生的时代,文本中抽象化、符号化的人或事等进行深层次的解读。本题如果结合文本内容探
究的话,不难看出四家排油烟机里排出的不同“气味”最终统一在弥漫散开的艾草味中,联系
审视角度(文化生活),可以得出不同的生活风格,但在相同的文化背景(端午节)中亦有相同的
生活内容;如果从文本中抽象化、符号化的人或事的角度探究的话,由端午节的艾草味覆盖了
其他气味联想到传统文化生活,特别是下文对气味(芬芳)、色彩(灰、白、青)的描写,为我们
展示出一幅古朴、宁静、祥和的生活氛围,表达了作者对这种传统文化生活的认同;如果结合
文本产生的时代,进一步探究的话,面对当前多元化生活方式,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应对?
不难看出作者在该句话中的态度是理解和包容,主张“和而不同”。
二、(2013江苏,11—14)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问题。(20分)
何容何许人也
老 舍
粗枝大叶的我可以把与我年纪相仿佛的好友们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因经济的压迫或别种原
因,没有机会充分发展自己的才力。第二类差不多都是悲剧里的角色。他们是旧时代的弃儿,
新时代的伴郎。这些人带着满肚子的委屈,而且还得到处扬着头微笑,好像天下与自己都很太
平似的。何容兄是这样朋友中的一位代表。
他没有一点“新”气,更提不到“洋”气。他的“古道”使他柔顺像个羊,同时能使他硬如
铁。当他硬的时候,不要说巴结人,就是泛泛的敷衍一下也不肯。在他柔顺的时候,他的感情完
全受着理智的调动:比如说友人的小孩病得要死,他能昼夜的去给守着,而面上老是微笑,希望
他的笑能减少友人一点痛苦;及至友人们都睡了,他才独对着垂死的小儿落泪。反之,对于他以
为不是东西的人,他全任感情行事,不管人家多么难堪。
怎样能被他“承认”呢?第一个条件是光明磊落。所谓光明磊落就是一个人能把旧礼教中那
些舍己从人的地方用在一切行动上。而且用得自然单纯,不为着什么利益与必期的效果。光
明磊落使他不能低三下四的求爱,使他穷,使他的生活没有规律,使他不能多写文章——非到极
满意不肯寄走,改、改、改,结果文章失去自然的风趣。作什么他都出全力,为是对得起人,而
成绩未必好。可是他愿费力不讨好,不肯希望“歪打正着”。他不常喝酒,一喝起来他可就认
了真,喝酒就是喝酒;醉?活该!在他思索的时候,他是心细如发。他以为不必思索的事,根本不去
思索,譬如喝酒,喝就是了,管它什么。他的心思忽细忽粗,正如其为人忽柔忽硬。他并不是疯
子,但是这种矛盾的现象,使他“阔”不起来。对于自己物质的享受,他什么都能将就;对于择
业择友,一点也不将就。他用消极的安贫去平衡他所不屑的积极发展。无求于人,他可以冷眼
静观宇宙了,所以他幽默。他知道自己矛盾,也看出世事矛盾,他的风凉话是含着这双重的苦
味。
是的,他不像别的朋友们那样有种种无法解决的,眼看着越缠越紧而翻不起身的事。以他来比
较他们,似乎他还该算个幸运的。可是我拿他作这群朋友的代表。正因为他没有显然的困难,
他的悲哀才是大家所必不能避免的,不管你如何设法摆脱。他的默默悲哀是时代与个人都微
笑不语,看到底谁能再敷衍下去。①他要想敷衍呢,他便须和一切妥协:旧东西中的好的坏的,
新东西中的好的坏的,一齐等着他给喊好;自要他肯给它们喊好,他就颇有希望成为有出路的
人。他不能这么办。同时他也知道毁坏了自己并不是怎样了不得的事,他不因不妥协而变成
永不洗脸的名士。怎办呢?他只交下几个好朋友,大家到一块儿,有的说便说,没的说彼此就愣
着也好。他也教书,也编书,月间进上几十块钱就可以过去。他不讲穿,不讲究食住,外表上是
平静沉默,心里大概老有些人家看不见的风浪。真喝醉了的时候也会放声的哭,也许是哭自己,
也许是哭别人。
②他知道自己的毛病,所以不吹腾自己的好处。不过,他不想改他的毛病,因为改了毛病好像就
失去些硬劲儿似的。努力自励的人,假若没有脑子,往往比懒一些的更容易自误误人。何容兄
不肯拿自己当个猴子耍给人家看。好、坏,何容是何容:他的微笑似乎表示着这个。
他喜爱北平,大概最大的原因是北平有几位说得来的朋友。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
1.“他们是旧时代的弃儿,新时代的伴郎。”请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4分)
2.文章多处描述了何容身上“矛盾的现象”,请分别从交往、生活、心理三个方面加以概
括。(4分)
3.联系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请分析“好、坏,何容是何容:他的微笑似乎表示着这个”这句话,
并说明它表现了何容什么性格特点。(6分)
4.“他喜爱北平,大概最大的原因是北平有几位说得来的朋友。”探究文章最后一句的内
涵。(6分)
二、
1.答案 点题;引领全文。
解析 分析一个句子在文中的作用,首先要看它的位置,处于文章首段的句子,其作用一般有点
题、做线索、点引下文、为下文某个内容做铺垫、设伏笔、渲染氛围、定基调等。本句是
一个判断句,回答了文章标题“何容何许人也”的设问,所以有点题的作用;而下文又紧紧围绕
着何容身上“新与旧”的矛盾展开内容,所以又有引领全文内容的作用。
答题思路 第一段作者在点出第二类人的特点“他们是旧时代的弃儿,新时代的伴郎”后,又
进一步指出“何容兄是这样朋友中的一位代表”,再联系文章题目“何容何许人也”,可见这
句话作用之一是点题;同时也正是这句话引出本文主人翁何容,进而引出下文对何容性格的描
写,可见其作用之二是引领全文。
2.答案 交往:有时柔顺像个羊,有时却硬如铁。生活:不常喝酒,一喝起来就认真。心理:心思
忽细忽粗。外表平静沉默,内心矛盾痛苦。
解析 本题实际上是一道考查筛选与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话题是何容身上的矛盾现
象,方向是“交往、生活、心理”。从文章内容看,交往主要表现在第二段;生活方面的矛盾主
要表现在第三段;而心理的矛盾是全文的重点内容,主要表现在第三、四两个段落中。交往
上、生活上的矛盾可以直接从文中找到关键词进行概括,心理上的矛盾要对文中相关信息进
行提取整合,以表现出何容的内心矛盾及内心与外表的矛盾两个方面。
解题关键 何容在本文中的形象应是比较丰富、复杂的,而命题人巧妙地将问题锁定在交
往、生活、心理三个方面,缩小了范围,降低了难度。解答本题要注意三点:一是审题,抓住几
个关键词:“矛盾的现象”“交往”“生活”“心理”;二是筛选,有效信息均分布于第二段至
第四段中,而且都是议论性语句;三是整合,可以用关联词语来整合筛选出的信息,要体现“矛
盾”关系。
3.答案 不管别人如何评价,何容都坦然地展示个性。性格特点:坚持自我,不妥协、不改变。
解析 段落末句,往往是本段内容的总结提炼,题中的句子处于第五段的最后,这一段主要写了
何容对自身“毛病”的认识与坚持,他不愿“改了毛病”以至于失去“硬劲儿”;也“不肯拿
自己当个猴子耍给人家看”,这是一种个性的展示,是一种与人交往中的坚守。“微笑”一词
表现出了何容的坦荡、光明磊落,以及与周围人、事的不妥协不兼容。此题要分成两个问题
解答,即对句意的理解和对人物性格的概括;句意理解要联系句中关键词及句子与段落的关系,
性格概括要联系本段乃至全文来分析。
解题关键 该题第一问其实是理解关键语句含意题;第二问是人物形象分析题。解答此题的
关键:一要审清题干要求,二是抓住画线句中或明或暗的信息。两处都是表现何容性格特点的,
第①处画线句子是说何容“不妥协”,第②处画线句子是说他“不改变”。“何容是何容”
暗示他“坚持自我”,不理睬别人对他的评价,“他的微笑”则表现他能坦然面对一切。
4.答案 说明朋友是何容精神和情感的寄托。表露出作者对何容的理解、认可之意。表明作
者也是像何容这样的人。暗示了何容对时世的失望。
解析 题中的句子处于全文最末,探究其内涵要联系全文内容,一般角度有:结构上的作用、主
旨的提炼与升华、作者写作意图的体现、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拓展,当然还包括对句子本身
的理解分析。从上文看,“他只交下几个好朋友”,这是他的个性使然,这有限的几个朋友也因
此成了他精神和情感的寄托,不被理解和接受的孤独是痛苦的,所以他对北平的喜爱很大程度
上源于北平的朋友能解其痛苦与孤独。从句中“说得来”三字与第一段中将何容归入好友
一类,可见作者对何容的理解、认可;也暗示出作者与何容有很多共同点,唯有如此,才能人以
群分。文为心声,作者借此文,借何容其人,来表达自己的心声,来表达自己对社会世事的看法,
明白了这一点才算是看懂了作者的写作意图,答题时才能到位。解答此题时一定要注意从多
角度、多层面进行探究,要联系文本内容,分点作答。
解题关键 探究句子的内涵,首先要选择好审视角度,对于一篇散文,可选择的审视角度很多,
本句可以从交友与做人的角度来发掘其深层意蕴;其次要进行层面切割,对于一个句子,我们可
以对它做字面上的解读,这是浅层次的,还可以结合文本内容、个人体验等进行深层次的解
读。本题如果从交友角度做浅层次探究的话,不难看出何容对友情的看重;如果结合文本中人
物的生活经历与生活时代,进一步探究的话,“说得来的朋友”为什么只在“北平”有,且只有
“几位”?说明当时具有何容这样品质的人很少,暗示当时的世态。从做人的角度,联系文本
中多处的议论,做浅层次探究,可看出作者对何容为人的认可;从做人角度,联系文本中何容的
性格“对于择业择友,一点也不将就”,以及作者能与何容“说得来”,可以看出作者也是何容
这样的人。
B组 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题组一 2019年高考题组
一、(2019北京,17—2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题。(22分)
北京的“大”与“深”
以外地人前后居京近二十年,感触最深的,是北京的大。每次出差回来,无论出北京站奔长安
街,还是乘车过机场路,都会顿觉呼吸顺畅。“顺畅”本应是空间印象,却由复杂的文化感受作
了底子。日本鹤见祐辅有一篇《北京的魅力》,其中说,若是旅行者于“看过雄浑的都市和皇
城之后”,去“凝视那生息于此的几百万北京人的生活与感情”,会由中国人的生活之中,发现
“日本人所难以企及的‘大’和‘深’在”。
外国观光客如何感觉北京姑置不论,来自人口稠密的江南城镇而又略具历史知识的本国旅游
者,他们所感到的北京的大,多少应当由元明清三代帝都的那种皇城气象而来。初进北京,你会
觉得马路广场无不大,甚至感到过于空阔,大而无当,大得近于浪费。由天安门下穿过故宫,则
像是走过了极长的一段历史。于是你又由“大”中感到了“深”。
久住北京,已习惯于其阔大,所感的大,也渐渐地偏于“内在”。似乎是汪曾祺吧,于香港街头
见老人提鸟笼,竟有点神思恍惚,因这种情景像是只宜在北京见到。无论世事有怎样的变幻,护
城河边,元大都的土城一带,大小公园里,以至闹市区马路边人行道上,都会有老人提着鸟笼悠
悠然而过,并无寂寞之色,倒是常有自得其乐的安详宁静。老派北京人即以这安详宁静的神情
风度,与北京的“大”和谐。
大,即能包容。也因大,无所损益,也就不在细小处计较。北京的大,北京人的大气,多少应缘于
此的吧。跻身学界,对于北京城中学界这一角的大,更有会心。北京学界的大,也不只因了能作
大题目大文章发大议论,凭借“中心”的优势而着眼处大,人才荟萃而气象阔大,更因其富于包
容,较之别处更能接纳后进。哲学家任继愈写北大的大,引蔡元培语“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
众家之学府也”,说“北大的‘大’,不是校舍恢宏,而是学术气度广大”。北大的大,也因北
京的大。当年蔡元培先生的治校原则,或许最能代表北京的一种文化精神。
至于其“深”,天然的是一种内在境界,非具备相应的知识并有体会时的细心,即不能领略。天
下的帝都,大致都在形胜之地。龚自珍写京畿一带的形势,说“畿辅千山互长雄,太行一臂怒趋
东”;还说“太行一脉走蝹蜿,莽莽畿西虎气蹲”。见惯了大山巨岭,会以为如北京西山者不便
名“山”,但这一带山却给京城气象平添了森严。居住城中,瓦舍明窗,但见“西山有时渺然隔
云汉外,有时苍然堕几榻前”。于薄暮时分,华灯初上,独立苍茫,遥望远山,是不能不有世事沧
桑之感的。即使你无意于作悠远之想,走在马路上,时见飞檐雕梁的楼宇、红漆金钉的大门,也
会不期然地想到古城所拥有的历史纵深。
直到此时,你还未走进胡同,看那些个精致的四合院和拥塞不堪的大小杂院。胡同人家是北京
文化的保存者。四合院是一种人生境界,有形呈现的人生境界,生动地展示着北京市民的安
分、平和,彼此间的有限依存和有节制的呼应。老舍《四世同堂》中的英国人表述其对中国
式家庭关系层次的印象:“在这奇怪的一家子里,似乎每个人都忠于他的时代,同时又不激烈的
拒绝别人的时代,他们把不同的时代糅到了一块,像用许多味药揉成的一个药丸似的。他们都
顺从着历史,同时又似乎抗拒着历史。他们各有各的文化,而又彼此宽容,彼此体谅,他们都往
前走又像都往后退。”这种关系结构,推而广之即至街坊、邻里。“四世同堂”是胡同里老
辈人的理想,包含其中的“和合”也被用以构造胡同秩序。厚积于北京的胡同、四合院中的
文化,是理解、描述中国历史的重要材料。不但故宫、天安门,而且那些幸运地保存下来的每
一座普通民居,都是实物历史,是凝结于砖石的历史文化。你在没有走进这些胡同人家之前,关
于北京文化的理解,是不便言深的。
就这样,你漫步于北京街头,在胡同深处谛听了市声,因融和的人情、亲切的人语而有“如归”
之感。或许你有时会为古城景观的破坏而慨叹不已,但仍能发现古城犹在的活力。北京是与
时俱进的。这古城毕竟不是一个大古董,专为了供外人的鉴赏。即使胡同人家又何尝一味宁
静——燕赵毕竟是慷慨悲歌之地!
旧时的文人偏爱这古城的黄昏,以为北京最宜这样的一种情调。士大夫气十足的现代文人还
偏爱北京的冬天,郁达夫的《北平的四季》认为“北方生活的伟大幽闲,也只有在冬季,使人感
受得最彻底”,这自然多半因了士大夫的“有闲”。今天的人们,或许更乐于享用生气勃勃激
情涌动的北京之春。他们也会醉心于金秋十月:北方天地之高旷,空气的净爽,于一声浏亮[注]的
鸽哨中尤令人感得真切。北京是总让人有所期待的,她也总不负期待,因而你不妨一来再来。
写到这里,发现自己早已是一副东道主的口吻。我有时的确将北京视同乡土了。静夜中,倾听
着这大城重浊有力的呼吸,我一再地想到明天,破晓后的那个日子:那个日子将给人们带来些什
么?
(取材于赵园的同名散文)
[注] 浏亮:明朗清晰。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较之别处更能接纳后进
后进:资历较浅的后辈
B.大致都在形胜之地
形胜:外形优美
C.燕赵毕竟是慷慨悲歌之地
慷慨悲歌:激昂悲壮,有英雄气概
D.北方生活的伟大幽闲
幽闲:清静闲适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中称北京是与时俱进的,不是专供外人鉴赏的“大古董”,说明作者对北京这座古城的情
感态度,不止于怀旧。
B.结尾写道“倾听着这大城重浊有力的呼吸”,作者把北京视为生命体,“重浊有力”显示了
北京城的历史感与生命力。
C.多有引用是本文的一个特色,引用老舍的《四世同堂》和郁达夫的《北平的四季》,是为了
说明北京之“大”。
D.作者多次使用第二人称“你”,是为了与读者建立一种对话关系,便于带领读者感受历史现
场,进入生活情境。
3.北京的“大”在文中有不同层面的表述,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作者从空间印象入手,谈北京城市格局的“阔大”。
B.作者从京畿一带的地理形势,谈京城气象的“森严”。
C.北京的“大”养成了老派北京人“安详宁静”的神情风度。
D.北京的“大”体现在学术气度的广大与文化精神的包容。
4.作者为什么说“你在没有走进这些胡同人家之前,关于北京文化的理解,是不便言深的”?请
结合上下文具体说明。(6分)
5.作者久居北京,对北京文化既有亲切的感性体验,又有学者自觉的理性思考。作者从提笼架
鸟的老人、窗外的西山、浏亮的鸽哨声等生活细节感知这座城市的文化精神。试借助这种
由表及里的感知方式,来谈谈你对自己所生活的周边世界(如城镇、社区、学校、家庭等)的
认识与思考。要求:不要透露你所在学校的信息。(7分)
一、
1.答案 B 本题考查词语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理解具体语境中词语意义的能力,体现了语
言建构与运用的学科素养,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形胜,指地势优越壮美。
2.答案 C 本题考查理解赏析文本信息的能力,体现了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学科素养,培养健
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引用老舍的《四世同堂》和郁达夫的《北平的四季》,是为了说明北京之“深”。
3.答案 B 本题考查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体现开阔文化视野的学科素养,增强了文化
自觉,提升了文化自信。
B项,应是“谈京城的‘深’”。
4.答案 ①北京文化不但保存在故宫等皇城的物质遗存上,而且保存在胡同中的普通民居
里。
②在作者看来,北京文化的“深”更多地体现在胡同人家。这种北京文化以安分、平和的市
民阶层为代表,体现为“彼此宽容,彼此体谅”的家庭伦理关系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和谐的社
会秩序。
③走进胡同深处,接触鲜活的日常生活,更能感受到古城犹在的活力。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本重要语句的能力,着眼于北京胡同文化知识的考查,体现了文化传承
与理解的学科素养,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根据题干确定答题区间在第六段,第六段着重从四合院的文化特点、人际关系及秩序特点等
角度分析。考生应筛选出关键词句,组织语言,规范作答。
5.答案 (示例)我在放学的路上,经过国子监街,国子监牌匾古色古香,红黄蓝相间的彩绘在阳
光下闪耀着古朴的光芒;而在尽头,有一座以一个飞奔的人形为主体的现代雕塑。牌匾古朴,雕
塑现代,代表着北京兼容并包、交融互鉴的文化内核,也体现着北京人既传统内敛又开放大气
的文化精神。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本的探究运用能力,体现了表现美、创造美的学科素养,渗透了关注文
化、关注社会生活的价值观念。
首先结合提示理解“由表及里的感知方式”,这是一种从表面现象到内在本质,从生活细节中
感知精神实质的感知方式。如城镇里干净整齐的街道、清新怡人的环境,展现人们尊重自
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意识;社区里温馨的标语、邻里之间的互帮互助,体现人们和睦相
处的生活方式;学校里统一整齐的服装,教室里的奋笔疾书,操场上激烈的篮球赛,体现学生的
拼搏奋斗精神和团队意识。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处处蕴含着美,等待我们去发掘。
二、(2019天津,16—1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21分)
萨丽娃姐姐的春天
艾 平
萨丽娃姐姐的春天在呼伦贝尔大草原。
冰雪将茫茫草原覆盖,仿佛一片亿万年的大水晶,解析了太阳的光谱,遍地熠熠生辉。这就是草
原的春天,明亮,寒冷,空旷。呼伦贝尔草原不知“清明时节雨纷纷”“烟花三月下扬州”为何
物,沉寂始于十月、十一月,延至次年的五月,直到了六月才肯葳蕤。
呼伦贝尔在北纬53度到北纬47度之间,几近冻土带,一年只有不足一百天的无霜期,春、夏、秋
三个季节便挤在这一百天里奔跑,每一种植物都是百米冲刺的运动员,奔跑着发芽,奔跑着开
花,奔跑着打籽,奔跑着完成生命基因的使命。你若细看草原上的那些芍药、萱草、百合、野
玫瑰,就会发现它们都比内地的同类开得弱小、开得简单;那些毛发一样附在原野上的草类,更
是生得低矮硕壮,因为它们没有时间拔高,必须快快成熟。乍暖还寒,草色遥看近却无,呼伦贝
尔的春天在残雪中闪出,莞尔一笑,转瞬即逝。一夜南风,醒来时百草猛然长高了半尺,草原焕
然碧透千里,如深深的海洋,波动在阳光下,泛起绸缎般的华丽。花朵们忙了一夜,终于捯饬一
新,佩戴着天上的彩霞和地上的雨露,跟着绿浪摇摆曼舞。游人醉入花丛,欢喜得忘乎所以,浪
漫地比照远方的场景,直把这草原夏日叫做草原的春天。他们不曾体验,因此不懂,草原的春天
是一场望眼欲穿的期盼,而最终让你看到的却永远是结尾的那一瞬。
萨丽娃姐姐和大地一起记忆着春天。
草原的春天是妇女们含辛茹苦的季节。萨丽娃看见老祖母蹒跚在纷扬的春雪中,靴子艰难地
从冰泥里拔出来,又踩下去,湿漉漉的蒙古袍大襟冻成硬邦邦的冰片,在冷风中咔咔作响;她看
见太阳的手指伸过来,轻轻地梳拢老祖母的银发,落在那只暗红的珊瑚耳环上,老祖母汗水淋漓
的脸颊,布满了岁月的光芒。小羊羔总是走在大野芳菲之前,一个接一个降生在冰碴密布的草
地上,像洁白的云朵一样缭绕着老祖母“咩……咩……”嚷着饥饿。
百代千年,游牧人家在春季里寻找朝阳的地方接羔,一辈辈把长生天的教诲变成了不可更改的
习惯,留在了老祖母的银发上。长生天不是传说之中的老天爷,是万物生存的法则,是必须敬畏
的大自然。四月接羔,羊羔吃着母乳等待青草,青草和它们的乳牙一起长出来,它们开始奔跑,
从此变成了原野的孩子,栉风沐雨,爬冰卧雪,生命就这样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老祖母的腰是在春天累弯的,老祖母的劝奶歌是在春天里传给萨丽娃姐姐的。
“陶爱格……陶爱格……你的孩子在哭泣,你这当母亲的给它吃奶吧……”老祖母的劝奶歌
升起来,回响环绕,哀婉之中,天空附以和声,母体般的温暖笼罩草原,万物生灵的母性开始苏
醒。母羊含泪站起身来,羊羔纷纷跪乳。饱食的羊羔肆意喧闹嬉戏,洁白的云朵在阳光里打滚
儿,然后撒开四蹄奔跑,进入季节的深处。
每年十月之后,老祖母把种公羊放进母羊群,母羊怀胎六个月,到次年四月或者五月分娩,完成
一个春天的轮回。那前一年的接下的羊羔,由于仅仅吃过一个夏天的青草,骨头还未坚硬,头上
卷曲的绒毛里才露出细小的犄角。老祖母仍然叫它们羔子,风雪夜里把它们放进蒙古包庇护,
为了它们暖和,半夜起来给炉子加牛粪。萨丽娃姐姐依偎在老祖母的怀里说,好像羔子是你的
亲孙女。
后来,萨丽娃姐姐戴着老祖母的红珊瑚耳环离开了家。因为城里的暖气和热水,因为城里的漂
亮和时尚。城里的楼房虽然很舒适,可那是租来的,不是家。萨丽娃姐姐思念阿妈的奶茶、阿
爸的手把肉,好想好想骑上骏马变成草原的风,好想好想放开嗓子变成蒙古包前奔流的河。萨
丽娃姐姐总觉得老祖母的红珊瑚耳环会说话,一天天在她耳边说个不停,只是那些古老的话,就
像飞来飞去的鸟,有点听不懂,想留也留不下。
萨丽娃姐姐终于回到了日夜思念的故乡。
枕着幽幽的草香,她看见了逝去已久的老祖母,听清了老祖母在她耳边说的话——河冰不开,天
鹅不来;骏马绕不过暴风雪,大雁甩不掉自己的影子……冬长夏短,谁也逆不过长生天的规矩…
…
萨丽娃姐姐站在草原的春天里,伸出一双手,这手洁白细腻;她轻轻托出一只小羊羔,把母羊脱
落的子宫慢慢送回腹腔内,这双手浸染上羊水和血液,开始在寒风中皴裂,慢慢地,长生天的怀
抱里回来了一个顺其自然劳作的人;当这双手终于被牛奶和油脂润透,不再畏惧风霜雨雪的时
候,萨丽娃姐姐的牧场已经远近闻名。她出售的羊,是实实在在吃过三次夏牧草、长了六个牙
的肥腴的羊。萨丽娃姐姐有了自己的广告词——养最有品质的羊。
人们看见她家的牧场上盖起了铝合金的接羔棚圈,看到她家蒙古包后面停放着现代化的打草
机,看到她家草场的高坡上安装着一排排太阳能蓄电池。萨丽娃姐姐的故事像珍珠那般滚动
在草原上,人们传说着她那有品质的羊卖出了好价钱。当家家户户都像萨丽娃姐姐那样牧养
有品质的羊,萨丽娃姐姐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她终于把草原的春天从二月找了回来。
春天依然晚晚地来,快快地走,却把希望和富足留在了呼伦贝尔草原上。萨丽娃姐姐唱的劝奶
歌是老祖母在春天里传下来的,草原人那如云的羊群和飞驰的骏马是春天赐予的。萨丽娃姐
姐懂得这一点,在这个古老而崭新的时代里成为聪明智慧的人。
萨丽娃姐姐的春天在呼伦贝尔草原上。
(选自2016年4月1日《文汇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 )
A.“草原的春天”贯穿全文,把呼伦贝尔大草原独特的风光和萨丽娃姐姐的故事有机串连,是
全文的线索。
B.呼伦贝尔草原春天短暂,气候寒冷,条件艰苦,因此萨丽娃姐姐去了城里,这说明她对草原的
情感与老祖母截然不同。
C.萨丽娃姐姐是草原新一代牧民的代表,她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把草原的花
期提前到二月。
D.作者在记叙萨丽娃姐姐艰苦创业,带领其他牧民走上致富之路的同时,赞美了新时代给草原
带来的新面貌、新气象、新希望。
E.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生动描摹了大草原上生生不息的物与人;引用民歌民谚为文章增添
了浓郁的民族风情。
2.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5分)
3.文中的老祖母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你认为这一形象对萨丽娃有什么影响?(6分)
4.文章的标题具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6分)
二、
1.答案 BC 本题考查鉴赏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对散文中的线索、内容、修辞手法的鉴赏
能力,体现了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B项,“说明她对草原的情感与老祖母截然不同”错误,她对草原的情感与老祖母对草原的情
感是一脉相承的。C项,“把草原的花期提前到二月”错误,文中的“草原的春天”用的是比
喻义,是指草原的生存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迎来了美好幸福的生活。
易错提醒 散文大多借助形象的语言描绘场景,用语多含蓄优美,因此要注意语言的引申义、
比喻义、象征义、情感义。C项理解的错误,就是没有注意其比喻义。
2.答案 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突出呼伦贝尔草原无霜期短暂的特点,
生动形象地描绘植物竞相生长的情景,赞美大草原旺盛、顽强的生命力(或:大草原的生生不
息)。
解析 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炼字炼句的能力,体现了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学
科素养,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修养。
文中画线部分的句子是对呼伦贝尔草原的描写,句子的赏析主要从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
择、修辞的运用等几个方面来考虑。
解题思路 炼字炼句题的解题思路为:一明手法,二析具体内容,三说明好处。
3.答案 形象:老祖母是一位勤劳、坚忍、慈爱、敬畏自然的传统牧民形象。
影响:老祖母传授给萨丽娃养羊的技能;给萨丽娃的心灵打上草原文化的烙印,召唤她回归草
原;老祖母的优秀品质对萨丽娃影响深远,传统美德得以传承。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形象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鉴赏形象的特征及其作用的能力,体现了审美
鉴赏与创造的学科素养,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修养。
对老祖母的外貌描写体现了老祖母的勤劳辛苦与坚忍,老祖母接生羊羔和唱劝奶歌的细节体
现了老祖母的慈祥以及她对大自然的敬畏。老祖母对萨丽娃的影响表现在教会萨丽娃养
羊、潜移默化地涵养着萨丽娃的性格品质以及培育她热爱草原、热爱家乡的情怀。
知识拓展 分析一个人物形象对另一个人物形象的作用多从纵向发掘,从表层的生存技能到
深层的性格特征、人文精神等方面思考。
4.答案 呼伦贝尔草原大自然的春天;羊羔生长期的春天;萨丽娃事业的春天;以萨丽娃为代表
的新一代牧民未来生活的春天。
解析 本题考查对散文标题意蕴的探究能力,体现了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学
科素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文章的标题是“萨丽娃姐姐的春天”,首先是指萨丽娃生长的环境——呼伦贝尔草原的春天,
这也是羊羔生长期的春天;然后联系文章内容分析可知,该标题还指萨丽娃牧场事业的春天;从
主题角度分析,该标题更指新一代牧民的春天。
解题指导 解答探究文中关键字词、句子及标题的意蕴的题目,与理解词语、句子的意思有
相通之处,但不同之处在于命题者是选择那些关涉全文意蕴的词、句来探究,换言之,通过这些
词、句、标题,考查考生能体悟到文本哪些深刻的意蕴。因此,解答此类题型一定要注意词、
句在文中出现之处,文中点明标题之处,联系全文主旨来理解。理解时可从两个方面(角度:不
同对象、不同事件、不同时空。层面:审美层面、思想层面、哲学层面)来考虑。
题组二 2015—2018年高考题组
一、(2018天津,16—19)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21分)
虹关何处落徽墨
石红许
在冬天,在春天……为了寻找一截久违的徽墨,我孑然一人蹀躞在虹关[注]墨染了一样的旧弄堂
里,闯进一栋又一栋装满了故事的深宅老院。我安慰自己,哪怕是能遇见寸许徽墨,也心满意
足。行走在虹关,我一次又一次向墨的深处挺进,去追寻墨的风月身影。
婺源一文友善意地提醒我,虹关徽墨以及制作徽墨的人很难找了,你这样没有目的地寻找,不啻
于白费心神徒劳无功。我不甘心,相信在虹关的后人中一定还有人掌握了徽墨制作技艺,他们
会告诉我很多关于徽墨的记忆。
欣慰的是,季节扯起的丹青屏风里,总有一棵需十余个大人合抱的千年古樟,华盖如伞,累了,就
在树下坐一坐,仰望绵延浙岭,聆听“吴楚分源”的回声。穿村而过的浙源水、徽饶古道在炊
烟袅袅里把日常琐碎的生活串成一幅恬谧幽静的水墨画,人在画中,画在人中,昔日贩夫走卒、
野老道者的身影渐行渐远在徽墨涂抹的山水间,一丝淡淡的忧伤悄然在心里泛浮,随着雨滴从
瓦片上、树叶间滚落下来,把人带进梦里故园。
一堵堵布满青苔的墙壁上还隐约留存着经年的墨迹,那是徽墨的遗韵吗?石板路上,不时与村
人擦肩而过;老宅门内,不时与老人目光相撞。在虹关,我拾掇了一串烙上徽墨温度的词语:质
朴、慈祥、安然,小桥、流水、人家……虹关,允许我拾取半截残墨,记下一串与徽墨有关联的
大街小巷地名。
虹关伫立,徽墨式微。近百年来,科技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五花八门的书写工具,使得人们迅速地
移情别恋,墨与砚台的耳鬓厮磨,也早已被墨汁横插一杠,固态墨便黯然失色,近年来渐渐被人
遗忘。到后来,实现了从纸张到数字化的华丽转身,书写也已成为少数人的事情了,墨块更是被
束之高阁,制墨传习几乎无人问津。
墨,松烟的精灵,千百年来忠实地在纸上履行职责,一撇一捺站立成墨黑的姿势,氤氲香气里传
承着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徽墨,制作滥觞于南唐,兴盛于明清,享有“落纸如漆,万古存真”
之美誉。有权威人士言之凿凿指陈,北京故宫博物院还保存着数十块虹关徽墨。徽墨无声,虹
关有幸,虹关人因此而自豪。水口、民居,显然还有徽墨等,不负众望,终于为虹关换来了“中
国历史文化名村”的金字招牌。
虹关徽墨,不小心遗失在古村落、古驿道边,等待人们去擦亮这张泛着黑色光泽的名片——
“徽墨名村”。在一栋民居内,我兴奋地发现,有人在挖掘、研发传统徽墨工艺,遗憾不见墨
工,不知那一双手是怎样捣鼓着黑色的诗篇。不大的台面上摆放了刀、小锤、木槽、墨模等
工具,还有一些看不懂的物品,想必都是与徽墨有关的器皿、墨料。壁板上挂有制墨工序图
《一块墨的前世今生》:点烟、和料、烘蒸、杵捣、揉搓、入模、晾墨、描金。从采取数种
原料到试磨鉴定墨质,一锭墨才得以面世,具体制作起来,其工序之繁复岂是图解所能说得清楚
的,想想真不容易。一锭墨,千杵万揉,浓缩的精华,浓缩的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不经意间,我瞥见阁楼上稳站着一个白髯飘飘、仙风道骨的先生,便主动打招呼,他问询了我的
来意,邀请上楼喝茶座谈。我,一个找寻徽墨的陌生人,沿着屋内与厢房连成一体的木质楼梯,
漫步走上阁楼,轻轻地踏在楼板上,咿呀作响,我生怕踩醒了乾隆年间经营徽墨的原始账本,生
怕踩碎了岁月的痕迹,更生怕踩破了一截遗落的留着明代指纹的徽墨。
先生姓叶,一个隐者、居士、制笔者,放弃大城市的舒适,只身走进虹关,设立工作室,执刀执笔,
刻刻写写画画。兴致来了,叶老师挥毫泼墨,正是徽墨磨出的浆液、芳香、光泽,正是新的徽墨
传人制作出的徽墨。磨墨时,细润无声,我却听到了墨与砚台的喁喁细语。触摸着徽墨的韵律,
我看到了,看到了徽墨沿着纸的纹理在翩翩起舞,“入纸不晕,书写流利,浓黑光洁”。真想只
做一个书者,舀一瓢清清的湖水,每日轻柔磨墨,从容铺纸,蘸墨挥洒,过上一段墨落纸上荡云烟
的幽静生活。
家里书桌内一角散落着几块早年留下的普通用墨,七公分长,其侧分别有描金楷书“金不换”
“凝香”字样,背面还有莲荷、白鹤等图纹,虽谈不上金贵,但仍散发着幽幽暗香,还有儿时习
书的悠悠往事。回想小时候上学时,练毛笔字要买描红本、砚台,还有长条形的墨块。磨墨时
总是弄得满手漆黑,便到校外小水塘边去洗干净,再继续练字。与墨的亲密接触也就是上世纪
七十年代中期的那几年,以后偶尔再接触毛笔,已经是蘸着液态的墨汁了。我想,那时研磨的墨
一定是虹关的徽墨吧。这样一想便感到一丝慰藉,回头再看黄灿灿油菜花簇拥的虹关,一身原
生态的粉墙黛瓦着装,仿佛特别的亲切,烟雨蒙蒙中弥漫着老家的气息,一股乡愁莫名袭来。
在虹关寻墨,我不为藏墨之好,只是警醒自己要时刻保持一颗对文化敬畏的心。在寻找徽墨中,
我领略到徽墨走过的千年历程,也感受到浓淡相宜的虹关凸显出的古村文化。这是墨润心灵
的过程,这是沉醉馨香的过程,这也是国学照耀的过程。虹关,坐落在和风细雨敲开的绿茵茵帷
幔里,是徽墨润开的一首唐诗,深入其中似穿越在一阕宋词里,时光铺陈,岁月静好。
蓦然间,发现村口一小店屋檐下旗幡招展——“有徽墨出售”,我加快脚步走去,带一截虹关徽
墨,去描绘心中的故乡。
(选自《散文选刊》,有删改)
[注] 虹关,即虹关村,古徽州村落,是“徽墨”产地之一,位于今江西省婺源县。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 )
A.文章开头运用“孑然一人”“蹀躞”等词语,形象地描写了“我”寻找徽墨时身心疲惫、
孤独失落的状态。
B.“从纸张到数字化的华丽转身”是徽墨式微的原因,“华丽”一词运用反语手法,寄寓了
“我”内心的惋惜与不平。
C.文章写了一位“隐者”,表达“我”对其放弃大城市舒适生活、在虹关与笔墨为伴的敬慕
之情。
D.文章回忆儿时磨墨习书的一段经历,意在强调“我”与墨的渊源,真实亲切,具有生活气息。
E.文章以寻找徽墨始,以带走徽墨终,首尾呼应,脉络清晰;文字优美,富有诗情画意和文化韵
味。
2.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5分)
3.请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的“我”为何要寻找徽墨。(6分)
4.文章在记叙寻墨的同时,为什么还用大量笔墨描绘虹关古村?(6分)
一、
1.答案 AB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A.“身心疲惫”“孤独失落”错,作者
虽然“孑然一人”,但未停止寻找,表明他对徽墨感情深厚,为寻找徽墨而执着坚定的态度。B.
“徽墨式微的原因”结合第五段可知,还有书写工具的变化、墨汁的出现等。
2.答案 主要运用了拟人(或想象)手法,形象地写出了使用徽墨书写时鲜活灵动的状态,表达
了作者的欣喜之情和对幽静生活的向往。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理解能力。先分析手法,以“喁喁细语”来写墨与砚
台接触的声音,以“翩翩起舞”来写以墨书写时墨落纸上的状态,运用的是拟人手法,也可以说
是想象手法;再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前文作者寻墨的经历,可知他此时的欣喜之情,再结
合“真想只做一个书者……幽静生活”可知,作者对这种生活充满向往。
3.答案 ①喜爱徽墨,而徽墨式微,制墨技艺几近失传。
②墨,传承着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浓缩的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③警醒我们要时刻保持一颗对文化敬畏的心。
解析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可从徽墨本身的发展、徽墨所具有的
文化内涵以及作者的写作动机等方面来分析原因。结合文章第五段“虹关伫立,徽墨式微”
“制墨传习几乎无人问津”可知,徽墨发展趋于衰落,而文中自始至终都表现出作者对徽墨的
喜爱之情。尤其是第七段民居内的发现,第九段观赏隐者挥毫泼墨,第十段对儿时往事的回忆
等,喜爱之情尤为明确。文中第六段“一撇一捺站立成墨黑的姿势,氤氲香气里传承着中国文
字的博大精深”,第七段“一锭墨,千杵万揉,浓缩的精华,浓缩的是民族文化的瑰宝”等写出
墨的精神内涵。文中第十一段“在虹关寻墨,我不为藏墨之好,只是警醒自己要时刻保持一颗
对文化敬畏的心”从写作动机的角度明确点明原因。
4.答案 ①虹关具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厚的文化底蕴。
②虹关是徽墨的产地,徽墨也成就了虹关。
③虹关引发了作者的乡愁。
④增添了寻墨历程的情趣,丰富了主题。
(答对3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构思手法的赏析能力。描绘虹关古村的内容贯穿始终,第三、四段写
出了虹关优美的自然风光,第六段主要表现虹关的文化底蕴,第七段体现出虹关与徽墨的关系,
第十段中作者在虹关忆起往事引发乡愁。在表达效果方面,增添了情趣,丰富了主题。
二、(2017课标全国Ⅱ,4—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4分)
窗子以外
林徽因
话从哪里说起?等到你要说话,什么话都是那样渺茫地找不到个源头。
此刻,就在我眼帘底下坐着,是四个乡下人的背影:一个头上包着黯黑的白布,两个褪色的蓝布,
又一个光头。他们支起膝盖,半蹲半坐的,在溪沿的短墙上休息。每人手里一件简单的东西:一
个是白木棒,一个篮子,那两个在树荫底下我看不清楚。无疑地他们已经走了许多路,再过一
刻,抽完一筒旱烟以后,是还要走许多路的。兰花烟的香味频频随着微风,袭到我官觉上来,模
糊中还有几段山西梆子的声调,虽然他们坐的地方是在我廊子的铁纱窗以外。
永远是窗子以外,不是铁纱窗就是玻璃窗,总而言之,窗子以外!
所有的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全在那里的,你并不是不能看到,只不过是永远地在你窗
子以外罢了。多少百里的平原土地,多少区域的起伏的山峦,昨天由窗子外映进你的眼帘,那是
多少生命日夜在活动着的所在;每一根青的什么麦黍,都有人流过汗;每一粒黄的什么米粟,都
有人吃去;其间还有的是周折,是热闹,是紧张!可是你则并不一定能看见,因为那所有的周折,热
闹,紧张,全都在你窗子以外展演着。
在家里罢,你坐在书房里,窗子以外的景物本就有限。那里两树马缨,几棵丁香;榆叶梅横出疯
杈的一大枝;海棠因为缺乏阳光,每年只开个两三朵——叶子上满是虫蚁吃的创痕,还卷着一点
焦黄的边;廊子幽秀地开着扇子式,六边形的格子窗,透过外院的日光,外院的杂音。什么送煤
的来了,偶然你看到一个两个被煤炭染成黔黑的脸;什么米送到了,一个人掮着一大口袋在背
上,慢慢踱过屏门;还有自来水、电灯、电话公司来收账的,胸口斜挂着皮口袋,手里推着一辆
自行车;更有时厨子来个朋友了,满脸的笑容,“好呀,好呀!”地走进门房;什么赵妈的丈夫来拿
钱了,那是每月一号一点都不差的,早来了你就听到两个人唧唧哝哝争吵的声浪。那里不是没
有颜色、声音、生的一切活动,只是他们和你总隔个窗子,——扇子式的,六边形的,纱的,玻璃
的!
你气闷了,把笔一搁说,这叫做什么生活!检点行装说,走了,走了,这沉闷没有生气的生活,实在
受不了,我要换个样子过活去。健康的旅行既可以看看山水古刹的名胜,又可以知道点内地纯
朴的人情风俗。走了,走了,天气还不算太坏,就是走他一个月六礼拜也是值得的。
没想到不管你走到哪里,你永远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内的。不错,许多时髦的学者常常骄傲地带
上“考察”的神气,架上科学的眼镜,偶然走到哪里一个陌生的地方瞭望,但那无形中的窗子是
仍然存在的。不信,你检查他们的行李,有谁不带着罐头食品,帆布床,以及别的证明你还在你
窗子以内的种种零星用品,你再摸一摸他们的皮包,那里短不了有些钞票;一到一个地方,你有
的是一个提梁的小小世界。不管你的窗子朝向哪里望,所看到的多半则仍是在你窗子以外,隔
层玻璃,或是铁纱!隐隐约约你看到一些颜色,听到一些声音,如果你私下满足了,那也没有什么,
只是千万别高兴起来说什么接触了,认识了若干事物人情,天知道那是罪过!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第二段描写窗外四个乡下人的背影,笔触细致,表露出观看者对他们的陌生与好奇,并引发下
文关于窗子内外的感叹。
B.既然所有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永远都只在窗子之外,那么通过健康的旅行,领略了
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就会获得深刻的认识。
C.本文写“时髦的学者”架上“科学的眼镜”,到陌生的地方“瞭望”,是以调侃的方式来讥
刺他们的“考察”不过是浮光掠影罢了。
D.开头的“话从哪里说起”一句看似多余而突兀,但读完全文之后,就会明白作者正是从那种
渺茫之感开始梳理自己思路的。
2.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义。(5分)
3.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
析。(6分)
二、
1.答案 B 本题考查对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据全文尾句中“千万别高兴
起来说什么接触了,认识了若干事物人情,天知道那是罪过”可知,作者认为,外出旅行未必能
深入认识事物人情,故选项B中“通过……就会获得深刻的认识”的表述曲解文意。
易错警示 细描(详写)的标志
不少考生认为A项“笔触细致”是错误的,因为第二段仅用三句就描写了四个乡下人的形
象。但细描并非一定要浓墨重彩,只要能抓住几个典型细节来描写就可以了。如作者在描述
乡下人的头巾时,用“黯黑的白布”(而非白布)、“褪色的蓝布”(而非蓝布),可见作者观
察、描绘之细致入微。
2.答案 ①指具体的窗子,如铁纱窗、玻璃窗,分隔了不同的生活场景;②指“无形的窗子”,即
心态与观念的限制,造成了自我与外部世界的隔膜。
解析 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词语丰富含义的能力。“窗子”含义指向本文标题的含义,文章二
至五段侧重写向窗外看到的不同的现实生活图景,且二至五段的结尾反复强调“铁纱窗”
“玻璃窗”“窗子以外”;再结合尾段中“无形中的窗子是仍然存在的”“你有的是一个提
梁的小小世界”“隐隐约约”等信息可知,作者笔下的窗子,既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有形的
窗子指向具体不同材质、不同形状的窗子,无形的窗子指向人的不同的精神世界。
3.答案 ①转“我”为“你”,“你”成为自我观察与描写的对象,蕴含着作者冷静审视的态
度;②使用“你”的同时,又使用了“我”,蕴含着作者的自嘲与反思。
解析 作者在首段就提出问题,运用第二人称来叙述,设置了和读者面对面交流的亲切情景。
第二段主要运用第一人称,第四、五两段转换为第二人称,这三段细腻描写了“我”与“你”
看窗外或远或近的情形,体现了作者对“所有的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的理性审
视。第六段中“你”和“我”两种人称交替出现,从“气闷”“受不了”“换个样子过活
去”等可看出作者的自我嘲讽与反思。
三、(2016北京,19—24)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问题。(24分)
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
我第一次看老腔演出,是前两三年的事。朋友跟我说老腔如何如何,我却很难产生惊诧之类的
反应。因为尽管我在关中地区生活了几十年,却从来没听说过老腔这个剧种,可见其影响的宽
窄了。开幕演出前的等待中,作曲家赵季平也来了,打过招呼握过手,他在我旁边落座。屁股刚
挨着椅子,他忽然站起,匆匆离席赶到舞台左侧的台下,和蹲在那儿的一位白头发白眉毛的老汉
握手拍肩,异常热乎,又与白发白眉老汉周围的一群人逐个握手问好,想必是打过交道的熟人
了。我在入座时也看见了白发白眉老汉和他跟前的十多个人,一眼就能看出他们都是地道的
关中乡村人,也就能想到他们是某个剧种的民间演出班社,也未太注意。赵季平重新归位坐定,
便很郑重地对我介绍说,这是华阴县的老腔演出班社,老腔是很了不得的一种唱法,尤其是那个
白眉老汉……老腔能得到赵季平的赏识,我对老腔便刮目相看了。再看白发白眉老汉,安静地
在台角下坐着,我突然生出神秘感来。
轮到老腔登台了。大约八九个演员刚一从舞台左边走出来,台下观众便响起一阵哄笑声。我
也忍不住笑了。笑声是由他们上台的举动引发的。他们一只手抱着各自的乐器,另一只手提
着一只小木凳,木凳有方形有条形的,还有一位肩头架着一条可以坐两三个人的长条板凳。这
些家什在关中乡村每一家农户的院子里、锅灶间都是常见的必备之物,却被他们提着扛着登
上了西安的大戏台。他们没有任何舞台动作,用如同在村巷或自家院子里随意走动的脚步,走
到戏台中心,各自选一个位置,放下条凳或方凳坐下来,开始调试各自的琴弦。
锣鼓敲响,间以两声喇叭嘶鸣,板胡、二胡和月琴便合奏起来,似无太多特点。而当另一位抱着
月琴的中年汉子开口刚唱了两句,台下观众便爆出掌声;白毛老汉也是刚刚接唱了两声,那掌声
又骤然爆响。有人接连用关中土语高声喝彩,“美得很!”“太斩劲了!”我也是这种感受,也
拍着手,只是没喊出来。他们遵照事先的演出安排,唱了两段折子戏,几乎掌声连着掌声,喝彩
连着喝彩,无疑成为演出的一个高潮。然而,令人惊讶的一幕出现了,站在最后的一位穿着粗布
对门襟的半大老汉扛着长条板凳走到台前,左手拎起长凳一头,另一头支在舞台上,用右手握着
的一块木砖,随着乐器的节奏和演员的合唱连续敲击长条板凳。任谁也意料不及的这种举动,
竟然把台下的掌声和叫好声震哑了,出现了鸦雀无声的静场。短暂的静默之后,掌声和欢呼声
骤然爆响,经久不息……
我在这腔调里沉迷且陷入遐想,这是发自雄浑的关中大地深处的声响,抑或是渭水波浪的涛声,
也像是骤雨拍击无边秋禾的啸响,亦不无知时节的好雨润泽秦川初春返青麦苗的细近于无的
柔声,甚至让我想到柴烟弥漫的村巷里牛哞马叫的声音……
我能想到的这些语言,似乎还是难以表述老腔撼人胸腑的神韵;听来酣畅淋漓,久久难以平复,
我却生出相见恨晚的不无懊丧自责的心绪。这样富于艺术魅力的老腔,此前却从未听说过,也
就缺失了老腔旋律的熏陶,设想心底如若有老腔的旋律不时响动,肯定会影响到我对关中乡村
生活的感受和体味,也会影响到笔下文字的色调和质地。后来,有作家朋友看过老腔的演出,不
无遗憾地对我说过这样的话,你的小说《白鹿原》是写关中大地的,要是有一笔老腔的画面就
好了。我却想到,不单是一笔或几笔画面,而是在整个叙述的文字里如果有老腔的气韵弥漫…
…
直到后来小说《白鹿原》改编成话剧,导演林兆华在其中加入了老腔的演唱,让我有了一种释
然的感觉。从此老腔借助话剧《白鹿原》登上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舞台。
后来还想再听老腔,却难得如愿。不过两年之后,我竟然在中山音乐堂再次过足了老腔的瘾。
那天,无论白毛老汉,还是其他演员,都是尽兴尽情完全投入地演唱,把老腔的独特魅力发挥到
最好的程度,台下观众一阵强过一阵的掌声,当属一种心灵的应和。纯正的关中东府地方的发
音,观众能听懂多少内容可想而知,何以会有如此强烈的呼应和感染力?我想到的是旋律,一种
发自久远时空的绝响,又饱含着关中大地深厚的神韵,把当代人潜存在心灵底层的那一根尚未
被各种或高雅或通俗的音律所淹没的神经撞响了,这几乎是本能地呼应着这种堪为大美的民
间原生形态的心灵旋律。
我在那一刻颇为感慨,他们——无论秦腔或老腔——原本就这么唱着,也许从宋代就唱着,无论
元、明、清,以至民国到解放,直到现在,一直在乡野在村舍在庙会就这样唱着,直到今晚,在中
山音乐堂演唱。我想和台上的乡党拉开更大的距离,便从前排座位离开,在剧场最后找到一个
空位,远距离欣赏这些乡党的演唱,企图排除因乡党乡情而生出的难以避免的偏爱。这似乎还
有一定的效应,确凿是那腔儿自身所产生的震撼人的心灵的艺术魅力……在我陷入那种拉开
间距的纯粹品赏的意境时,节目主持人濮存昕却作出了一个令全场哗然的非常举动,他由台角
的主持人位置快步走到台前,从正在吼唱的演员手中夺下长条板凳,又从他高举着的右手中夺
取木砖,自己在长条板凳上猛砸起来,接着扬起木砖,高声吼唱。观众席顿时沸腾起来。这位声
名显赫的濮存昕已经和老腔融和了,我顿然意识到自己拉开间距,寻求客观欣赏的举措是多余
的。
(取材于陈忠实的同名散文)
1.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太斩劲了:非常给力
B.气韵弥漫:韵味充满(作品)
C.乡党:志同道合的同乡
D.哗然:因惊讶和赞赏而沸腾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作者产生神秘感的原因是看见演唱老腔的是白发白眉老汉等一群关中农民。
B.演员以木砖连续敲击长条板凳发出的响声经常掩盖了观众的掌声与叫好声。
C.朋友为小说《白鹿原》没有写老腔的笔墨而感到遗憾,作者对此深有同感。
D.老腔从宋代唱到现在,从乡野唱到音乐厅,说明这种表演形式一直很流行。
3.作者对老腔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请结合全文作简要说明。(4分)
4.文中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来表现老腔的艺术魅力。请举两例并加以分析。(4分)
5.作者在小说《白鹿原》中并没有写到老腔,为什么本文题目却是“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
腔”?(5分)
6.文章第四段运用了多种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老腔的感受。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赏析。(6分)
三、
1.答案 C A.“太斩劲了”出现在第三段,是观众高声喝彩的话语,应该和“美得很”一样
是褒义词,是“非常给力”的意思。B.“气韵弥漫”出现在第五段,由“不单是一笔或几笔画
面,而是在整个叙述的文字里如果有老腔的气韵弥漫……”,可知“气韵弥漫”指应该在整篇
小说中都有关于老腔的描写。C.“乡党”出现在文章的第八段,由“企图排除因乡党乡情而
生出的难以避免的偏爱”,可知“乡党”是“老乡、乡亲”的意思,并不是“志同道合的同
乡”。D.联系下文中主持人濮存昕的做法:夺过演员的长条板凳和木砖,自己参与到表演中。
这种行为,让人惊讶,而后文中观众们沸腾起来,是由于对其表演肯定、赞赏。
2.答案 C(选A得1分) A.作者产生神秘感是因为老腔和老腔演员得到了赵季平的赏识,让作
者对老腔刮目相看,充满期待。该项内容不全面,故选A得1分。B.并不是演奏声经常掩盖了掌
声与叫好声,而是因为意想不到的表演,让全场观众震惊,使全场“鸦雀无声”。C.文章第五段
明确提出“有作家朋友看过老腔的演出,不无遗憾地对我说过这样的话,你的小说《白鹿原》
……要是有一笔老腔的画面就好了”,而“我”想到的是“不单是一笔或几笔画面,而是在整
个叙述……老腔的气韵弥漫……”;第六段中,提到过话剧《白鹿原》加入老腔的演唱后,让
“我”“释然”了。D.第一段中“尽管我在关中地区……却从来没听说过老腔……”,可见
这种表演形式并不流行。
3.答案 要点一:开始不知道,不了解,后产生神秘感。
要点二:第一次看过老腔表演之后,感到震撼。
要点三:再看老腔表演时,怀疑其中是否掺杂了乡情带来的偏爱。
要点四:最后认识到自己被老腔征服完全是因为老腔自身强大的艺术魅力。
解析 按时间顺序从文本中找到作者对老腔认识的关键点。第一段“却从来没听说过老腔
这个剧种,可见其影响的宽窄了”,后因为赵季平对老腔及老腔演员的赏识,而对老腔“突然生
出神秘感来”;到后来听过一次老腔,深深地被老腔震撼;再到第七段写在中山音乐堂听了老腔
的演奏,领悟到了老腔震撼人的心灵的艺术魅力,对老腔的理解更加深入了;最后第八段,“远
距离欣赏这些乡党的演唱,企图排除因乡党乡情而生出的难以避免的偏爱”,看了主持人参与
表演后,“我顿然意识到自己拉开间距,寻求客观欣赏的举措是多余的”,作者完全被老腔的艺
术魅力征服。考生从原文中筛选出相应信息并加以概括即可。
4.答案 (示例)赵季平:著名作曲家与老腔演员很熟悉,并给予老腔高度的评价,写出了老腔的
艺术价值。
濮存昕:节目主持人出人意外地走到台前击凳高吼,融入表演,突出了老腔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观众:观众在看老腔表演过程中经久不息的掌声与喝彩声,表现了老腔演出带给观众的精神享
受。
解析 侧面描写是本文重要的艺术手法。即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
的对象,以使其更鲜明突出,也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本文通过赵季平对老腔演
员的赏识、观众的叫好声、主持人即兴表演等烘托出老腔的艺术价值高、影响力大和震撼
力强。
5.答案 要点一:文章题目中的“白鹿原”,巧妙借用小说《白鹿原》的书名,暗指关中大地,点
明了老腔生长的土壤。
要点二:作者为小说《白鹿原》中没有写到老腔而感到遗憾,以“白鹿原”为题有弥补之意,也
暗含了对老腔的敬意。
解析 本文主要阐述的是老腔的艺术魅力。老腔是关中地区的一种独特的演奏方式,《白鹿
原》中故事发生的地点就在关中地区,点明关中是老腔生长的土壤;作者对《白鹿原》一书中
没有关于老腔表演的描写而感到遗憾,后来《白鹿原》的话剧版本中有了老腔的演唱,让作者
释怀了,以此来表达对老腔艺术魅力的敬意。
6.答案 ①联想。从老腔的腔调联想到关中大地特有的生活,点出了老腔源于关中大地、具
有浓厚乡土气息的特点。
②比喻。将老腔的腔调比喻为骤雨拍击秋禾的啸响、雨润麦苗的柔声等,既写出了老腔的雄
浑奔放,又写出了婉约平和,将抽象的感觉化为形象的画面,生动地写出了老腔给作者带来的感
受。
③排比。几个句子构成排比,强化了作者自己聆听老腔时的内心感受。
④化用古诗句。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斜阳照墟落,穷
巷牛羊归”等,丰富了作品的文学意蕴。
解析 本题考查对艺术手法的鉴赏能力。“抑或是渭水波浪的涛声,也像是骤雨拍击无边秋
禾的啸响”“不无知时节的好雨”“村巷里牛哞马叫的声音”运用联想、比喻,化用诗句。
“这是……”“抑或是……”“也像是……”等句子使用了排比的手法。关于作者对老腔
的感受应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
四、(2015山东,19—2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8分)
四堡雕版
冯骥才
①心里一团如花似锦的猜想,在四堡灰飞烟灭。
②在宋代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中,福建的建阳一直承担着那片大地上文明的传播。其他几个雕
版中心如汴梁、杭州等,总是随着战乱与京都变迁或兴或衰,唯有这“天高皇帝远”的建阳从
中古一直走到近代。我喜欢建安[注]图书的民间感。它自始就服务于平民大众,也就将先民们
的阅读兴趣与审美观念融入坊间。明代以来,杭州、苏州,以及相继崛起的金陵派和徽派刻印
的图书,一窝蜂地趋向文人之雅致,建安图书却始终执拗地固守着它的平民性。大众日常消遣
的故事、笑话、野史,农家应用的医书、药书、占卜以及专供孩童启蒙的读物,都是建安版常
年热销的图书。今天看来,这种由民间印坊养育出来的纯朴的气质便是建安版特有的审美品
格了。
③然而,建安图书真正的福气,是它至今还保存着一个雕版印刷之乡——四堡。中国古代雕版
基地大都空无一物,只剩下建安的这个“活化石”。它犹然散发着书香墨香文明之香吗?
④四堡身在闽西,肩倚武夷山脉,地远天偏,这种地方正是历史的藏身之处。但现代化法力无
边,近几年古镇也热闹起来了。不过令我吃惊的是,这里居然还完整地保留着二百年来声震闽
西的印书世家邹氏的坊间与宅第。大大小小一百四十间房子,组成客家人典型的民居——
“九厅十八井”。在四堡,这种房子都是一半用于生活,一半用于印书。可是,无论陪同我的主
人怎样指指点点地讲述,我也无法想象出往日那种奇异又儒雅的景象来。
⑤倘若留意,那又细又弯高高翘起的檐角,鸟儿一样轻灵的木雕斗拱,敷彩的砖雕,带着画痕的
粉墙,还残存一些历史的优雅。但挤在这老宅子里生活的人们,对此早已视而不见。历史走得
太远了,连背影也看不到。高大的墙体全都糟朽,表面剥落,砖块粉化;地面的砖板至少在半个
世纪前就全被踩碎了;门窗支离破碎,或者早已不伦不类地更换一新;杂物堆满所有角落,荒草
野蔓纠缠其间。唯一可以见证这里曾是印坊的,是一些院子中央摆着的一种沉重的石缸。它
是由整块青石雕出,岁月把它磨光。当年的印房用它来贮墨,如今里边堆着煤块或菜,上边盖着
木板;有的弃而不用,积着半缸发黑和泛臭的雨水。
⑥生活在这拥挤的黏湿的腐朽的空间里,是一种煎熬。特别是电视屏幕上闪现着各种华屋和
豪宅的时候,人们会巴望着逃脱出去,切盼现代化早日来到,把它们作为垃圾处理掉。这就是发
明了印刷术的古国最后一个“活化石”必然的命运么?
⑦应该说当地还是有些有心人的。他们将邹氏家族的祠堂改造为一座小型博物馆,展示着从
四堡收集来的古版古书,以及裁纸、印书、切书、装订等种种工具。还将此地雕版的源起、
沿革、历代作坊与相关人物,都做了调查和梳理,并在这小展馆中略述大概。可是当我问及现
存书版的状况时,回答竟使我十分震惊——只有一套完整的书版!难道这块生育出千千万万图
书的沃土已然资源耗尽,贫瘠得连几套书版也找不出来?
⑧其实并非如此。直到今天,无孔不入的古董贩子还在闽北和闽西各地进村入乡、走街串巷
去搜罗古书古版。四堡人穷,自然就拿它们换钱。文化受到自己主人的轻视才是真正的悲
哀。
⑨四堡的雕版印刷肇始何时,仍是一个谜。但它作为建安版的一个产地,自然属于中华雕版印
刷史源头的范畴。特别是宋代汴京沦落,文化中心南移,印刷业便在福建西北这一片南国纸张
的产地如鱼得水地遍地开花。明清两代,建安图书覆盖江南大地,这也正是四堡的极盛时代。
可是到了19世纪,西方的石印与铅印技术相继传入,四堡的雕版便走向衰落。从大文明的系统
上说,中华文明传承未断;但在许许多多具体的文化脉络上,我们却常常感受到一种失落!
⑩在龙岩、泉州和厦门,我都刻意去古董店考查建安书版的流散状况。在四堡见不到的书版,
在这些商店里很容易见到。不过一位贩子对我说:“你出大价钱也买不到明代的版子了。”
我相信他的话。受制于经费的拮据,在这些文化沃土上,到处是古董贩子,反倒很少看到专家的
身影。
四堡现有的书坊不会坚持太久,残剩在民间的古版又会很快灭绝。照此说来,最终的结果
是,我们这个曾经发明了印刷术的古国就不再有“活态的见证”可言了?
那么,谁救四堡呢?
(节选自《癸未手记》,有删改)
[注] 历史上建安、建阳二县多次分合。印刷业兴盛时,建阳等地的印坊多沿用建安之名。
1.简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2.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4分)
(1)心里一团如花似锦的猜想,在四堡灰飞烟灭。(2分)
(2)历史走得太远了,连背影也看不到。(2分)
3.请根据本文概括四堡雕版及其文化衰落的原因。(4分)
4.文中的五个问句,意蕴丰富,设置巧妙。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6分)
四、
1.答案 ①承接上文“如花似锦的猜想”,引起下文对四堡雕版的介绍。②写建安雕版文化
的历史传承和富有民间气质的审美品格,表达作者对它的喜爱和敬意,为介绍四堡雕版提供历
史和文化背景。
解析 第②段位于文章开头,分析其在结构上的作用,主要看它与下文内容的关系;分析其在内
容上的作用,主要看它写了什么。
2.答案 (1)对比、比喻。将对四堡雕版文化繁盛状况的美好想象比喻为“花”“锦”,又将
美好想象的破灭比喻为“灰飞烟灭”,二者对比,突出对四堡雕版现状的失望。
(2)拟人。化抽象为具象,生动地表现时间过去久远,四堡雕版印刷业盛况不再,寄寓了作者的
惋惜和对当地雕版文化的追怀。
解析 句(1)运用了对比、比喻的手法,句(2)根据“走”“背影”可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
法;对两句话表达效果的赏析要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作答,不能空泛而谈。
3.答案 ①西方石印与铅印技术的冲击;②现代商业文明的冲击;③民间对先人文化遗产的漠
视;④政府和专家重视不够。
解析 首先找到描述四堡雕版及其文化衰落的段落,即⑤—⑩段;然后提炼出关键词句,如第⑥
段中的“煎熬”“现代化”,第⑧段中的“四堡人穷,自然就拿它们换钱”“文化受到自己主
人的轻视才是真正的悲哀”,第⑨段中的“西方的石印与铅印技术相继传入”,第⑩段中的
“受制于经费的拮据……很少看到专家的身影”;最后将这些关键词句加以整合作答即可。
4.答案 ①第一个问句,表明作者对四堡雕版儒雅景象的期待和进行实地考察的愿望;中间三
个问句,表现作者在面对四堡雕版现实窘境时的痛心、无奈与不甘;最后一个问句,表现作者对
四堡雕版前途的担忧,强烈呼吁对这种文化遗产进行拯救。
②五个问句,相互关联,层层递进,表现了作者对四堡雕版文化历史兴衰和未来命运的反复思考
与追问,形成文章内在有机的文脉,串起全文。
解析 要结合上下文,从语意、语气、感情等方面对每一句加以分析和概括,并指出其表达效
果。
C组 教师专用题组
一、(2018北京,18—22)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问题。(23分)
水缸里的文学
①我始终认为,我的文学梦,最初是从一口水缸里萌芽的。
②我幼年时期自来水还没有普及,一条街道上的居民共用一个水龙头,因此家家户户都有一个
储水的水缸,我们家的水缸雄踞在厨房一角,像一个冰凉的大肚子巨人,也像一个傲慢的家庭成
员。记得去水站挑水的大多是我的两个姐姐,她们用两只白铁皮水桶接满水,歪着肩膀把水挑
回家,哗哗地倒入缸中,我自然是袖手旁观,看见水缸里的水转眼之间涨起来,清水吞没了褐色
的缸壁,我便有一种莫名的亢奋。现在回忆起来,亢奋是因为我有秘密,秘密的核心事关水缸深
处的一只河蚌。
③请原谅我向大人们重复一遍这个过于天真的故事,故事说一个贫穷而善良的青年在河边捡
到一只被人丢弃的河蚌,他怜惜地把它带回家,养在唯一的水缸里。按照童话的讲述规则,那河
蚌自然不是一只普通的河蚌,蚌里住着人,是一个仙女!也许是报知遇之恩,仙女每天在青年外
出劳作的时候从水缸里跳出来,变成一个能干的女子,给青年做好了饭菜放在桌上,然后回到水
缸钻进蚌里去。而那贫穷的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青年,从此丰衣足食,在莫名其妙中摆脱了贫
困。
④我现在还羞于分析,小时候听大人们说了那么多光怪陆离的童话故事,为什么独独对那个蚌
壳里的仙女的故事那么钟情?如果不是天性中有好逸恶劳的基因,就可能有等待天上掉馅饼的
庸众心理。我至今还在怀念打开水缸盖的那些瞬间,缸盖揭开的时候,一个虚妄而热烈的梦想
也展开了:我盼望看见河蚌在缸底打开,那个仙女从蚌壳里钻出来,一开始像一颗珍珠那么大,
在水缸里上升,上升,渐渐变大,爬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正规仙女的模样了。然后是一个动人
而实惠的细节,那仙女直奔我家的八仙桌,简单清扫一下,她开始往来于桌子和水缸之间,从水
里搬出一盘盘美味佳肴,一盘鸡,一盘鸭,一盘炒猪肝,还有一大碗酱汁四溢香喷喷的红烧肉!(仙
女的菜肴中没有鱼,因为我从小就不爱吃鱼。)
⑤很显然,凝视水缸是我最早的阅读方式,也是我至今最怀念的阅读方式。这样的阅读一方面
充满诗意,另一方面充满空虚,无论是诗意还是空虚,都要用时间去体会。我从来没有在我家的
水缸里看见童话的再现,去别人家揭别人家的水缸也一样,除了水,都没有蚌壳,更不见仙女。
偶尔地我母亲从市场上买回河蚌,准备烧豆腐,我却对河蚌的归宿另有想法,我总是觉得应该把
河蚌放到水缸里试验一下,我试过一次,由于河蚌在水里散发的腥味影响水质,试验很快被发
现,家里人把河蚌从缸底捞出来扔了,说,水缸里怎么养河蚌?你看看,辛辛苦苦挑来的水,不能喝
了,你这孩子,聪明面孔笨肚肠!
⑥我童年时仅有的科学幻想都局限于各种飞行器,我渴望阅读,但是身边没有多少适合少年儿
童的书,我想吃得好穿得光鲜,但我的家庭只能提供给我简陋贫困的物质生活。这样的先天不
足是我童年生活的基本写照,今天反过来看,恰好也是一种特别的恩赐,因为一无所有,所以我
们格外好奇。我们家家都有水缸,一只水缸足以让一个孩子的梦想在其中畅游,像一条鱼。孩
子眼里的世界与孩子身体一样有待发育,现实是未知的,如同未来一样,刺激想象,刺激智力,我
感激那只水缸对我的刺激。
⑦我一直相信,所有成人一本正经的艺术创作与童年生活的好奇心可能是互动的。对于普通
的成年人来说,好奇心是广袤天空中可有可无的一片云彩,这云彩有时灿烂明亮,有时阴郁发
黑,有时则碎若游丝,残存在成年人身上所有的好奇心都变得功利而深奥,有的直接发展为知识
和技术。对人事纠缠的好奇心导致了历史哲学等等人文科学,对物的无限好奇导致了无数科
学学科和科技发明。而所谓的作家,他们的好奇心都化为了有用或无用的文字,被淘汰,或者被
挽留。这是一个与现代文明若即若离的族群,他们阅读,多半是出于对别人的好奇,他们创作,
多半是出于对自己的好奇。在好奇心方面,他们扮演的角色最幸运也最蹊跷,似乎同时拥有幸
运和不幸,他们的好奇心包罗万象,因为没有实用价值和具体方向而略显模糊,凭借一颗模糊的
好奇心,却要对现实世界做出最锋利的解剖和说明,因此这职业有时让我觉得是宿命,是挑战,
更是一个奇迹。
⑧一个奇迹般的职业是需要奇迹支撑的,我童年时期对奇迹的向往都维系在一只水缸上了,时
光流逝,带走了水缸,也带走了一部分奇迹。我从不喜欢过度美化童年的生活,也不愿意坐在回
忆的大树上卖弄泛滥的情感,但我绝不忍心抛弃童年时代那水缸的记忆。这么多年来,我其实
一直在写作生活中重复那个揭开水缸的动作,谁知道这是等待的动作还是追求的动作呢?从一
只水缸看不见人生,却可以看见那只河蚌,从河蚌里看不见钻出蚌壳的仙女,却可以看见奇迹的
光芒。
(取材于苏童的同名散文)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我们家的水缸雄踞在厨房一角
雄踞:颇有气势地蹲坐。
B.一个虚妄而热烈的梦想也展开了
热烈:热闹,眼花缭乱。
C.爬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正规仙女的模样了
正规:与想象的标准吻合。
D.卖弄泛滥的情感
泛滥:过度,不加节制。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第②段把水缸比作“傲慢的家庭成员”,形象地写出了在孩子眼里水缸是家里一个了
不起的重要角色。
B.文章第⑤段中“聪明面孔笨肚肠”写出了大人对“我”行为的嗔怪,反映了成人对孩子纯
真心理的不理解。
C.第⑦段承接上文,从对童年生活和梦想的感悟转向对成人好奇心的议论,最后揭示了好奇心
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D.作者很怀念过去一无所有的生活,因为简陋贫困的物质生活是一种特别的恩赐,只有这样的
生活才能刺激想象。
3.文章第④段对河蚌仙女梦想的描述与第③段的童话故事相比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
用?(5分)
4.本文题目“水缸里的文学”意蕴丰富,综观全文,你如何理解其中的寓意?以此为题有怎样的
表达效果?(6分)
5.作者说:“凝视水缸是我最早的阅读方式,也是我至今最怀念的阅读方式。”实际上,像这样
非书本的“阅读”在生活中多种多样。结合你的经历,谈谈你对这类“阅读”的体会。要求:
写出具体的“阅读”对象以及获得的体验和感悟。(6分)
一、
1.答案 B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词语含义的能力。热烈:充满热情的,强烈的,极具诗意的。
2.答案 D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简陋贫困的物质生活是一种特别的恩赐”
错误,结合文中“因为一无所有,所以我们格外好奇”可知,“恩赐”是指“我”的“好奇
心”;且“只有……才……”的表述过于绝对。
3.答案 (要点)不同:①在细节的描述上更加具体,如细致地描写了仙女钻出蚌壳由小变大的
过程。
②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如仙女带来的各种美味佳肴与孩子的喜好有直接关系。
③故事的场景与孩子的生活场景结合在一起,如奔向自己家里的八仙桌,往来于桌子与水缸之
间。
作用:①突出了河蚌仙女故事对“我”的重要意义。
②表现出儿童丰富而生动的想象力,反映了在物质匮乏的生活条件下儿童的独特心理。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简要概括和分析能力。第③段站在大人的角度叙述河蚌仙女
的故事,第④段站在孩子的角度,想象仙女从水缸里出来,增加了更多细节描写,尤其是仙女搬
出的菜肴竟是根据童年的“我”的喜好而定的,这就表现了“我”童年时的独特心理和丰富
想象力。这是第⑤段“凝视水缸是我最早的阅读方式”的依据,也为后文“我”把河蚌放在
水缸里这个情节作铺垫,是全文的核心事件,借此也引发了作者的感悟,点明了“童年生活的好
奇心”是“我”创作的源泉。
方法技巧 文本内容的概括分析“四关注”
①关注写作对象和事件。②关注表达技巧和效果。③关注结构作用。④关注文章主旨。
4.答案 (要点)寓意:①“我”的文学梦是从对水缸里的河蚌仙女的想象中萌发的。水缸是
“我”童年时代精神世界的寄托,可以让“我”的梦想在其中畅游。
②水缸的记忆伴随着“我”,是“我”文学创作的源泉及动力,“水缸”成为“我”不断探索
和创造的文学世界的象征。
效果:①既形象又别致,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虚实结合,凸显主题。
解析 本题考查对标题含义的理解与鉴赏能力。围绕水缸发生的故事,引出了关于河蚌的故
事,激发了作者诗意的想象。凝视水缸是那个物质匮乏时代作者最主要的生活乐趣和体悟世
界的方式。作为作者童年时期认识世界、萌发文学创作梦想的主要对象,水缸保留了作者的
好奇心,从而使作者迸发出奇迹般的创作能力。表达效果从读者角度看,“水缸是盛水的,能有
什么文学?”引发读者阅读兴趣;从主题阐述角度看,水缸、水、河蚌都是实写,仙女故事是虚
写,钻出蚌壳的仙女象征着作者对文学创作奇迹的向往。
知识归纳 文章标题分析“四角度”
第一,标题含义,标题自身的表层含义和在文中的含义,包括引申义、比喻义和象征义;第二,概
括文本内容,有的标题直接点出了文本内容,有的标题是偏正短语,要揣摩分析修饰语、限制语
在文中的含义;第三,情感主旨,标题往往直接或间接地包含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态度;第四,结构
思路,有的标题是线索,有的是写作对象。
5.答案 (示例)抚摸村头残碑上面的图案和文字是我最早的阅读方式。在我有记忆的童年时
光里,残碑对我有一种神奇的吸引力,不仅是因为残碑表面光滑,还因为刻写在石头上的图案和
文字的线条优美。这些那时一个都不认识的文字和看上去像荷花的图案,让我上学后对所有
的印刷体都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解析 本题考查阅读延伸、探究问题的能力。答案应包括两方面内容:具体的阅读对象和获
得的体验、感悟。对象应属于非书本阅读,如旅游所见、生活中的幸福或挫折等。
方法技巧 阅读延伸探究“三方法”
第一,对文本内容准确把握,包括写作对象、主旨、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等;第二,延伸出的对
象特征要与题干要求保持一致;第三,要有丰富的生活实践、社会现象的积累。
二、(2017北京,19—24)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问题。(25分)
根河之恋
根河是鄂温克人[注]的母亲河。
春天,根河从厚厚的冰层中泛起春潮,河的巨大生命力迸发开来,它推去坚冰,欢快地伸展腰肢,
向远方而去。这破冰时节的河水才是它真正的本色,纯真清冽,水晶一般透明。这条源自大兴
安岭的河,原本的名字“葛根高勒”,正是清澈透明的意思。在一个个春天的日子里,根河回到
童年,回到本真,然后再一次次丰满成熟,将涓涓乳汁流送给两岸的万千生物。
传统的鄂温克人跟森林河流贴得最近。他们与驯鹿为伴,生活起居、狩猎劳动,都离不开看上
去“四不像”的驯鹿。眼下,这些温顺的大鹿在全世界已所剩不多,鄂温克人结束了最后的狩
猎,放下了猎枪。他们离开森林,进入城市或远走他乡,但敖鲁古雅部落受人尊重的长辈94岁的
玛丽亚·索一步也不想离开她的驯鹿。
一踏进根河,我就听说了她美丽的名字。先前见到过作家乌热尔图为这位老奶奶拍的一张照
片。白桦林里,老人穿着长袍,扎着头巾,侧身站在一头七叉犄角的驯鹿前,她微微佝偻着身子,
皱巴巴的手轻抚着鹿柔细的皮毛。鹿依偎在她的袍子下,那儿一定有着母亲的气息。她神色
沉静而坚毅,嘴角两旁的皱纹宛如桦树皮上的纹路,仿佛她的脸上就印刻着她相守了一生的森
林。她或许就是根河的化身,充满了母性的慈祥,又有着丰富的传奇。年轻时她漂亮能干,是大
兴安岭远近闻名的女猎手,与丈夫在密林里行走,打到的猎物无论多远,总是她领着驯鹿运回部
落。这位伟大的母亲至今仍恬然生活在她的鹿群之中。
其实我很想去为玛丽亚·索拍一张照片。这些年,涌到玛丽亚·索猎民点参观游览的人络绎不
绝,但我想,我这样匆匆来去,怎能配得上她的丰厚?怎能有乌热尔图探望她时目光里的深沉呢?
因为乌热尔图是根河的儿子。当年,这位从小生活在大兴安岭的鄂温克青年捧着他的《琥珀
色的篝火》走上了文坛,霎时让人眼前一亮。人们从他的小说里,认识了这个寂寞又热烈的民
族。出乎意料的是,乌热尔图后来辞去京官重返故乡。时隔多年,当我行走在呼伦贝尔草原上,
那些将天边画出蜿蜒起伏线条的山丘,那些怒放成海洋或孤零零独自开放的鲜花,那些低头吃
草或昂头沉思的马群,还有那些袒露在草原上始终默默流淌的河,都让人忍不住心潮起伏。这
位鄂温克作家返乡的理由还需要问吗?就是这草原这河流这民族,是祖先留在他身体里的血脉
在涌动啊!
乌热尔图在回到草原以后的日子里,完成了《呼伦贝尔笔记》等一系列著作和摄影作品,那是
他数十载的文化寻根,是他作为一个鄂温克的儿子,对母亲的深情眷念与报答。
我们山外的人远道来看山,原本住在山上的人却搬下了山。
人类到了21世纪,越来越意识到人与自然必须平等相处。生活在根河的大多数鄂温克人恋恋
不舍地告别了山林,将更多的空间留给了无边的草木以及驯鹿、黑熊、狼、灰鼠和蝴蝶。在
离城市不远的一个地方,新建了童话般的家园,这座小城就叫了根河。
我们去到那里时,从山林里搬出的鄂温克人正三三两两地在自家门前干着一些零碎的活儿。
男人穿着时尚的T恤和牛仔裤;女人们烫了发,有的还挑染成了黄的深红的,她们的裙子仍然长
长的,跟老去的玛丽亚·索一样,但却是城市里流行的花色。
这里的房屋都是政府投资兴建的,咖啡色外墙,小尖顶,搬进来的一家家鄂温克人按照自己的想
法装扮屋子,盘算着未来。鄂温克人与外族人通婚是常见的事情,近些年更为普遍,他们的孩子
大多取的是鄂温克名字,成为这新部落的新一代。这里曾有过多年的繁忙,大兴安岭的木材源
源不断地从根河运往大江南北。眼下,过往的一切留在了画册里。伐木工变作了看林人,大批
工人需要学习新技能,谋求新职业,他们在努力与以往告别,与未来接轨。
根河天亮得很早。走到窗前一看,根河就在眼前,河对面的广场上已经有许多人在翩翩起舞,似
乎这个小城的人都聚集在此了。根河的水伴着音乐荡漾,我忍不住踱过根河桥,进入了舞者的
欢乐。用不着有任何忐忑,大家都是这样笑着来又笑着去的。这些根河小城中的曼妙舞者啊!
我模仿着她们举手投足,扭动腰肢,想象着生活在此的种种愉悦。那是我度过的最为愉快的时
刻。
阳光将河水映照得流光溢彩。我知道我虽然来过了,但却远远抵达不了这河的深奥,我只能记
住这些人和这些让人眷恋的时光。
(取材于叶梅的同名散文)
[注] 鄂温克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东北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原。
1.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恬然:自然放松,沉静从容
B.袒露:毫不遮掩、毫无保留地展现
C.盘算:精打细算
D.曼妙:舞姿轻盈而美丽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传统的鄂温克人生活在山里,以打猎为生,驯鹿是他们生活、劳动的重要帮手。
B.乌热尔图为玛丽亚·索拍摄的照片,生动地表现了她历经的沧桑与母性的慈祥。
C.第六段中作者运用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展现了呼伦贝尔草原的美丽风光。
D.搬出山林的鄂温克女子穿上了城市里流行的裙子,过上了快乐时尚的新生活。
3.第二段写出了根河的哪些特点?有什么象征意义?(5分)
4.作者在结尾说“我知道我虽然来过了,但却远远抵达不了这河的深奥”。请根据文意,说明
“这河的深奥”的含义、“抵达不了”的原因及作者寄托的情感。(6分)
5.文章叙写了玛丽亚·索、乌热尔图和走出山林的人们。请分别概括他们各自“根河之恋”
的表现。作者这样构思体现了怎样的匠心?(6分)
6.鄂温克人与根河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对经典作品中环境与人物的联系,理解不正确的一
项是(3分) ( )
A.大观园是《红楼梦》中人物活动的一个主要场所。正是这个众姐妹诗意生活着的“世外
桃源”,造就了贾宝玉力求摆脱世俗的叛逆性格。
B.《边城》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湘西小镇茶峒。山明水净的湘西风光,映衬了翠翠、
爷爷、傩送等人物心灵的澄澈纯净与人性的善良美好。
C.《红岩》讲述的是在黎明前的黑暗里共产党员在监狱中艰苦卓绝的斗争。牢房的阴暗、
刽子手的凶残,突显了革命者信念的坚定、意志的坚强。
D.《阿Q正传》写的故事以辛亥革命时期的未庄为主要场景。赵太爷、假洋鬼子为代表的统
治阶级对阿Q的压迫和欺凌,是阿Q“精神胜利法”形成的重要原因。
二、
1.答案 C 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能力,包括本义和语境义。C.“盘算”的意思是“心里算
计或筹划”,文中“盘算着未来”应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向往和规划、筹谋。A.通过
“她或许就是根河的化身,充满了母性的慈祥”可知,用“自然放松,沉静从容”来形容玛丽亚
·索的生活状态符合文意。B.“袒露”本义为“裸露在外,无遮盖”,原文用来形容在草原上默
默流淌的河流,“毫不遮掩、毫无保留地展现”是符合文意的。D.“曼妙”本就用于形容舞
姿的优美,符合文意。
2.答案 D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鉴赏的能力。由原文第十段“她们的裙子仍然长
长的,跟老去的玛丽亚·索一样,但却是城市里流行的花色”可知,裙子长度依然保守,只是裙子
花色为现代流行,而非“城市里流行的裙子”。
3.答案 特点:①巨大的生命力;②纯真清澈;③一次次的新生;④养育了两岸的生命。
象征意义:鄂温克民族的生命力、精神与品格。
解析 第一问,根河的特点:春天根河破冰的生命力;河水的清澈本色;根河原本的名字及其含
义;根河像母亲一样养育两岸生物。第二问,象征意义:“春天……河的巨大生命力迸发开来”
象征鄂温克人在艰难环境中迸发出的顽强生命力;“纯真清冽,水晶一般透明”象征鄂温克人
淳朴的性格,纯净的文化;“根河回到童年,回到本真……将涓涓乳汁流送给两岸的万千生物”
象征根河给一代代鄂温克人提供着民族精神和文化的营养。从中提炼概括即可。
4.答案 含义:①鄂温克人久远的历史;②丰富的精神世界;③未来的发展。
原因:“我”是外来游客,来去匆匆。
情感:对鄂温克民族的尊重。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和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以及对文章内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
“深奥”可以从自然环境及鄂温克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对自然、生命的理解以
及对现代文明的态度等方面进行概括。对于原因的分析,需要综观全文,从众多的信息中细致
地检索出原因。而对于情感,概括归纳出即可。“抵达不了”的原因是“我”是山外的人,来
去匆匆,无法深刻体会鄂温克人贴近森林河流生活的丰富经历,表达了作者对森林河流的敬畏
和对鄂温克人转变传统生活方式、保护自然的敬意。
知识拓展 文化散文的鉴赏往往先叙说人与事,以及其地域特点和民族生活特点,由此生发开
去,探索地域历史与文化,民族性格与精神,进而思考历史价值,探索文化内涵。
5.答案 表现:①玛丽亚·索:与根河和森林相守一生。②乌热尔图:辞官返乡,创作大量作品,担
当起民族文化传承的责任。③走出山林的人们:不忘根河,勇敢热情地接受了新生活。
匠心:作者选择了不同时代、不同生活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完整地表现出了鄂温克人依恋“根
河”、坚守根河精神的主旨。
解析 玛丽亚·索不离开森林,是对传统的坚守;乌热尔图重新回来是对养育之恩的眷念与报
答,有着文化寻根之恋;走出山林的人们对根河自然环境的尊重,愿意为与自然和谐相处做出让
步,开始新生活,拥抱未来。在构思上,老、中、青三代的事迹全方位地给读者描绘了这片土地
的过去和未来,以及对待传统和现代生活的三种不同选择,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缩影,是一个民族
全部历史的微型画卷,本文独具匠心。
审题思路 概括老、中、青三代的根河之恋的不同表现,坚守、报答、尊重是核心点。这样
构思,让文章结构清晰。不同时期的鄂温克人都以不同的方式爱着故乡,与森林河流和谐共处,
呼应了文章题目“根河之恋”。
6.答案 A 贾宝玉力求摆脱世俗的叛逆性格并非由“大观园”这个环境造成的,而是由封建
大家庭——贾府造成的,“大观园”中众姐妹诗意生活的“世外桃源”是贾宝玉精神心灵的
寄托之处。
方法技巧 本题侧重对名著的时代背景、环境描写、人物性格和品质之间的关系的考查。
可见,名著阅读不是死记硬背作品中的某些细节,或者只读一些缩写本或名著梗概之类,而是重
在对作品内容的整体了解,学生还要在整体了解的基础上有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三、(2017天津,16—19)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21分)
挺拔之姿
朱以撒
晋人普遍有好竹之癖,打开魏晋艺术史册,一群生机勃勃我行我素的人就涌了出来,在山阴道上
的竹林深处,放浪形骸,快然自足,得大自在。
这当然是我三十几岁以后才意识到的。我和魏晋间人相近之处,就是有过比较长的山野生活,
与竹相近。常常会站在山顶,看山峦连绵起伏,竹海无际。那时我想着自己的出路,如果能像一
竿竹子这般凌空而起那就好了。竹海里纤尘不染,枝叶让天水洗净,摇曳中偶尔闪过阳光的亮
泽,它们的顶端是最先接触到每一天太阳的光芒的,不禁使我艳羡。山野稼穑,先是基于温饱的
认识——每一竿竹都可以构成生存的支架,把一个个家庭托住,不至于坠入饥寒之中。而每一
枚笋,春日之笋也罢,冬日之笋也罢,对于一位腹内空洞的人而言,简单地烹调之后,无异于美味
了。那些没有成为餐桌美味者,不舍昼夜继续伸长,令人仰望。那些被山农认为是成熟了的竹
子,在叮叮咚咚的刀斧声中倒下,削去枝叶,顺着规划好的坡道滑下,被长长的平板车载着,进入
再加工的程序。和竹子一样,人也是善于生存的植物,贫瘠清苦中也会挣扎着生长。我注意到
一些竹子的确没有长好,是吃力地拱出石块的,此后也就一直不能顺畅,总是被压制着扭曲着,
不禁让人生出怜悯。只是我一直认为它会更具备倔强的美感,它的根后来制成了一个老者形
象的工艺品,比其他的更有铁枝虬干的峥嵘了。
待到我在鹤峰原度假,已经到了闲适的年龄了。风随夕阳西下而愈加强劲,一些植物已在形态
上仓皇失措,叶片翻飞如鸟兽惊散。竹林在随风俯仰中显示了一种从容,在徐徐的摇曳里,山野
之风的张狂之力往往被斯文地化解开来。在魏晋的文字中有不少“徐徐”的记录,“徐徐”
看起来只是肢体上的动作,实则是内心的从容优雅。内心慢了,整个人的举止也就慢了,斯文
了,有风度了。竹被称为四君子之一,它在四君子中是最为清俊的,风来了,风过了,余韵袅袅。
竹子从笋尖出土就开始了笔直向上的里程,追慕光明,从而略去了许多天下扰攘。竹子作为人
格气节的象征是有道理的。屈原的《离骚》充满了香草的芳香,可惜,他写的都是湘沅泽畔之
物。他一定离竹林很远吧,要不,他一定会以孤竹自况,向楚怀王表示自己砥节立行的井渫之洁
和安穷乐志卓然自异于俗常的格调——以竹子作为喻体,会胜过那些优柔的香草,也会使屈原
风骨遒劲,不至于最终绝望而自沉汨罗。当然,竹子在我眼中也有一些孤高兀傲的意象。争相
轩邈,思逐风云,都像梁山好汉单干时那般独标奇崛。相比于王维在夜间的竹林里又是弹琴又
是长啸,弄得一片喧哗,我则以为竹下独坐静听风来会更与竹默契。李白就是这般静静地坐在
敬亭山上的。竹是清肃之物,郑板桥曾在《兰竹石图》上题写了“各适其天,各全其性”,认为
它是循自然之道的。如果它是一个人,一定是心怀素淡,性喜萧散,有一些不可犯之色。每一个
人的内心都会有一个位置来安放一竿竹子,或者一片竹林。所谓风骨,就是内在的支撑。
一个人爱竹,在他笔下会有哪一些流露呢,真要用两个字说道,那就是“清”和“简”了。庾子
山《小园赋》中有不少数字,不过最让人欣赏的是“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读到此
处,清出来了,简也出来了。在魏晋这样一个尚竹时代,竹是环境的背景,也是心境的背景,如果
观察他们的雅集轨迹,竹林七贤、金谷宴集、兰亭修禊,都是在茂林修竹间,在这里挥麈清谈、
稽古观心,是很有一些清简之趣的。像王羲之的《大道帖》、王献之的《鸭头丸帖》、王珣
的《伯远帖》,都那么小,一张便笺般大小,清简出风尘,三笔两笔,精气神都聚于此了。在笔墨
清简的背后是唯美的人格——一个人可以奇点、怪点,也可以不循常轨剑走偏锋,却不可落入
尘俗的泥淖里。想想当年的阮籍,以青眼、白眼待人,相比于今人内怀奔竞之心,好冠盖征逐之
交,那时节的人在处理人的关系上显然清简得多。
我是在农耕兄弟的老房舍里大量的竹器中看到竹子之力的,力透到寻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紧
紧地箍住了一家人的生活、一个村子的生活,不使失散。渐渐地,在竹林环绕中的人们也有了
坚韧和忍耐。实在的劳作泥泥水水寒暑无间,使人长于自守,默然无语。而另一面又使我察觉
到民风的强悍,只是平素在体内蓄积着,不使外泄。所不同的是农耕者远没有竹子的挺拔俊秀,
少年时过早地负重,后来再也长不高了。尽管我离开那里很久了,我还是固执地认为他们就是
一片会行走的竹子。
回到城里看到的更多是与园林建筑相匹配的纤纤细竹,优雅而有骨感。进入古色古香的庭院,
玩味钟鼎彝器、瓦甓青花,又翻动图籍残纸。忽然有一缕淡淡的流逝感浮了上来——日子是
越发小巧婉约起来了。算算此时,是农历的六月七月之交,时晴时雨,山野在潮湿中,无数的竹
鞭在奋力吮吸,竹节争先向上,风雅鼓荡,场面奇崛,整座山岭充盈着大气与生机,让热烈的阳光
照彻。
(选自《散文选刊》,有删节)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 )
A.文章第三段运用了比喻、比拟、排比等修辞,文意生动,兼之长句短句错杂,富于变化,体现
了散文之美。
B.文章第四段认为屈原不能“砥节立行”、王维不能领悟竹的节操,而推许李白和郑板桥能
循自然之道的风骨。
C.“每一个人的内心都会有一个位置来安放一竿竹子,或者一片竹林”这句话是说,每一个懂
竹的人都会获得内在支撑,成为有风骨的人。
D.随着年龄的增长、境遇的改变,同样的竹子,“我”却“读”出了不同的内涵。
E.文章采用倒叙、插叙的手法,综合运用了记叙、说理、抒情等表达方式,谈古论今,托物言
志,旨在表达对农耕兄弟的赞美,对乡村文化的眷恋。
2.题目为“挺拔之姿”,但画线部分却写扭曲的竹子,是否合乎题旨?为什么?(3分)
3.赏析文章末段的文字。(5分)
4.(1)文章写出了竹子的哪些精神气质?(3分)
(2)你最欣赏其中哪种精神气质?结合生活经验谈谈你的体会。(80字左右)(6分)
三、
1.答案 BE 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能力。B.“屈原不能‘砥节立行’、王维不能
领悟竹的节操”曲解文意。E.文章没有采用倒叙手法。
2.答案 合乎题旨。竹子虽外形扭曲,但仍具挺拔之质,象征着艰苦环境下顽强奋进的人生,深
化了主旨。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能力。画线句子写竹子生长在艰苦的环境中,吃力地拱
出石块,虽总被压制,以致形状扭曲,但仍以顽强奋进的形象,展示不屈的精神,这正是“挺拔之
姿”的重要内涵所在。
3.答案 ①想象山野里竹子生机勃发,与城市里竹子的优雅纤细形成对比。②赞美了竹子争
先向上的顽强生命力,给读者更深广的思考空间。③照应前文,以景收束全篇,增强了抒情性。
(从语言角度赏析也可得分)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段的能力。可从内容、情感及结构等角度分析。内容上,将山野之竹
与城市之竹对比,赞美竹子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丰富了文本内容,增强了抒情性,拓展了读者的
思维空间。结构上,首尾照应,使文章浑然一体。
4.答案 (1)坚韧忍耐、从容优雅、孤高兀傲、风骨高洁、清简、争先向上等。
(2)(示例)竹子,穿过顽石,刺破冻土,披上绿装,直插云天。寒来暑往,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
四时而常茂,这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艰难、坚韧顽强的精神气质。这种精神气质体现的正是
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解析 (1)本题考查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首先精读全文,找出关键语句然后提炼,切记要
全面,不要忽略有效信息。第二段可提炼“倔强”,第三段提炼“从容优雅”,第四段提炼“孤
高兀傲、风骨高洁”,第五段提炼“清简”,第六段提炼“坚韧忍耐”,第七段提炼“争先向
上”,等等。
(2)首先,明确是哪种精神;然后,联系生活经验,描述竹子特征;接着,深入分析精神实质及其意
义。语言表达要紧紧围绕中心,用语准确、简明、连贯,句式整齐,要有文采。
方法技巧 探究的方法如下:
(1)因形悟神法。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用此法去探究就是看全文写了哪些材料,从中可以看
出哪些思想情感。
(2)见微知著法。要求善于从文本中,尤其是细微的材料中挖掘(探究)出丰富而深刻的意蕴。
(3)对立统一法。要善于从对立统一的角度去探究文本深意。
(4)内引外联法。此法类似于读书中的“出入法”。既要深入文本,读出自己的体会;又要联系
生活、社会实际及自己的知识积累进行拓展,进而有所发现。
四、(2016天津,16—19)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21分)
在母语的屋檐下
彭 程
少年时代的伙伴自大洋彼岸归来探亲,多年未见,把盏竟夜长谈。我们聊到故乡种种情形,特别
谈到了家乡方言,兴之所至,后来两人干脆用家乡话谈起来。
本来以为这么多年不使用,很多方言都已忘记,不料却在此时鲜明地复活了。恍惚中,甚至忆起
了听到这些话时的具体情境,眼前浮现出了说话人的模样。友人感慨:真过瘾。
在一种语言中浸润得深入长久,才有资格进入它的内部,感知它的种种微妙和玄奥,那些羽毛上
的光色一样的波动,青瓷上的釉彩一般的韵味。几乎只有母语,我们从牙牙学语时就亲吻的语
言,才应允我们做到这一点。
关于母语,英文里的一个说法,最有情感温度,也最能准确地贴近本质:mother tongue。直译就
是“妈妈的舌头”。从妈妈舌头上发出的声音,是生命降临时听到的最初的声音,浸润着爱的
声音。多么深邃动人的诗意!在母语的呼唤、吟唱和诵读中,我们张开眼睛,看到万物,理解生
活,认识生命。
诗作为浓缩提炼过的语言,是语言的极致。它可以作为标尺,衡量一个人对一种语言熟悉和理
解的程度。“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坍了”,说的是世事沧桑,人生无常。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说的是心绪流转,昨日迢遥。没
有历史文化为之打底,没有人生经历作为铺垫,就难以深入地感受和理解其间的沉痛和哀伤,无
奈和迷茫。它们宜于意会,难以言传。
每一种语言都连接着一种文化,通向一种共同的记忆。文化有着自己的基因,被封存在作为载
体和符号的特有的语言中。仿佛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中,阿里巴巴的山洞里,藏着稀世的珍宝。
“芝麻开门吧!”咒语念起,山洞石门訇然敞开,堆积的珠宝浮光跃彩。
但洞察和把握一种语言的奥秘,不需要咒语。时间是最重要的条件。在一种语言中沉浸得足
够久了,自然就会了解其精妙。有如窖藏老酒,被时光层层堆叠,然后醇香。瓜熟蒂落,风生水
起,到了一定的时候,语言中的神秘和魅惑,次第显影。音调的升降平仄中,笔画的横竖撇捺里,
有花朵摇曳的姿态,水波被风吹拂出的纹路,阳光下明媚的笑容,暗夜里隐忍的啜泣。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只有母语,才有这样的魅力和魄力,承担和覆盖。日升月落,春秋代序;昼夜
不舍的流水,亘古沉默的荒野;鹰隼呼啸着射向天空,羊群蠕动成地上的云团;一颗从眼角滑落
的泪珠有怎样的哀怨,一声自喉咙迸发的呐喊有怎样的愤懑。一切,都被母语捕捉和绾结,表达
和诉说。
我骄傲于自己母语的强大的生命力。五千年的漫长历史,灾祸连绵,兵燹不绝,而一个个方块汉
字,就是一块块砖石,当它们排列衔接时,便仿佛垒砌了一个广阔而坚固的壁垒,牢牢守卫了一
种古老的文化,庇护了一代代呼吸沐浴着它的气息的亿兆的灵魂。
童年在农村度过。记事不久的年龄,有一年夏天,大人在睡午觉,我独自走出屋门到外面玩,追
着一只蹦蹦跳跳的兔子,不小心走远了,一直走进村外一片茂密的树林中,迷路了,害怕得大
哭。但四周没有人听到,只好在林子里乱走。过了好久,终于从树干的缝隙间,望见了村头一户
人家的屋檐。
一颗悬空的心倏地落地了。
对于长期漂泊在外的人,母语熟悉的音调,带给他的正应该是这样的一种返归家园之感。一个
汉语的子民,寄居他乡,母语便是故乡的方言土语;置身异国,母语便是方块的中文汉字。“官
秩加身应谬得,乡音到耳是真归”,故乡的语言,母语的最为具体直观的形式,甚至关联到了存
在的确凿感。
因为时时相与,反而熟视无睹。就像对于一尾悠然游弋的鱼儿,水的环抱和裹挟是自然而然的,
不需要去意识和诘问的。但一当因某种缘故离开了那个环境,就会感受到置身盛夏沙漠中般
的窒息。被拘禁于全然陌生的语言中,一个人也仿佛涸辙之鲋,最渴望母语的濡沫。那亲切的
音节声调,是一股直透心底的清凉水流。
每一种语言的子民们,在自己母语的河流中,泅渡,游憩,俯仰,沉醉,吟咏,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并
经由翻译传播,成为说着不同语言的人们共同的精神财富。以诗歌为证,《鲁拜集》中波斯大
诗人伽亚谟及时行乐的咏叹,和《古诗十九首》里汉代中国人生命短暂的感喟,贯穿了相通的
哲学追问;中世纪的意大利,彼特拉克对心上人劳拉的十四行诗倾诉,和晚唐洛阳城里,李商隐
写给不知名恋人的无题七律,或者隽永清新,或者宛转迷离,各有一种入骨的缠绵。让不同的语
言彼此尊重,在交流中使各自的美质得到彰显和分享。
热爱来自母亲的舌尖上的声音,应该被视为一个人的职责,他的伦理的基点。他可以走向天高
地阔,但母语是他的出发地,是他不断向前伸延的生命坐标轴线上,那一处不变的原点。
(原载《光明日报》,有删节)
1.作者回忆童年迷路的经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2.赏析文中画线的文字。(5分)
3.作者深情地诠释了母语的多重意义,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8分)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文中引用英语mother tongue,是为了引出“妈妈的舌头”这一形象说法,强调母语的温馨可
亲。
B.作者用“羽毛上的光色一样的波动”“青瓷上的釉彩一般的韵味”来形容母语的微妙和
玄奥,是说母语宜于意会,难以言传。
C.文中引用阿里巴巴的故事,旨在说明封存在语言中的文化基因如珠宝般珍贵。
D.文中列举“昼夜不舍的流水”“亘古沉默的荒野”“一颗从眼角滑落的泪珠”等意象,意
在说明,只有用母语才能准确言说它们的内在情韵。
E.文章融记叙、议论、抒情为一体,引经据典,华美而不失厚重,有较深的文化意蕴。
四、
四、
1.答案 ①内容上,用孩子迷路比喻游子离开母语,强调母语给人带来的庇护感和安全感。②
结构上,呼应题目“屋檐”,引出下面的议论。
解析 解答本题,应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入手。文章第十一段描写了作者童年迷路的经历,从
内容上来看,这段文字明写孩子迷路,害怕,望见屋檐而心安,实际上比喻漂泊在外的游子离开
母语后的不安,强调母语能带给人庇护感与安全感;从结构上来看,该段文字写孩子最终“望见
了村头一户人家的屋檐”,呼应了文章标题中的“屋檐”,并以此为喻,引出了下文的议论,呼
唤人们回归“母语的屋檐”。
2.答案 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揭示出人和母语之间生死难离的关系,使事理具象化,生动形
象。
解析 赏析句子可从修辞手法入手。从画线句涉及的“就像”、“鱼”与“水”、“人”
与“母语”等关键信息中,我们可以得出画线句使用了比喻、对比的手法。指出手法的作用,
并结合文章内容来分析。
3.答案 ①母语可以拉近彼此关系。②母语最早打通人与世界的联系。③母语可以自由地抒
情状物。④母语包蕴文化基因,守卫民族文化。⑤母语给人以家的归宿感。⑥各民族用自己
的母语创造了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解析 “结合全文加以概括”给我们的信息是:通读全文,对文中重点语段、关键语句进行概
括。“母语的多重意义”中的“多重”表明不止一种。
4.答案 BC B.“母语宜于意会,难以言传”无中生有。C.原文引用阿里巴巴的故事,旨在说
明“文化有着自己的基因,被封存在作为载体和符号的特有的语言中”,而非说明“封存在语
言中的文化基因如珠宝般珍贵”。
评析 本题考查筛选、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这种多项选择题的出题方式一般是选出“理
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这类题在解题时需要将选项还原,即在原文中找到选项位置,再对比分
析,找出理解分析不符合原文之处。
三年模拟
A组 2017—2019年高考模拟·考点基础题组
每题建议用时15分钟
一、(2019苏州阳光指标调研,12—14)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15分)
散落在乡间的诗人
刘星元
他姓关,是我的语文老师,也是我们这里的小学校长。
学校的其他教师都是清一色本乡本土的农人,闲时教书,忙时兼顾农活。而关校长却是我们这
所小学唯一的外来人。
关校长来我们这儿做校长那年,我恰好上一年级。他顶替因病退休的老校长,担任我们的语文
老师。第一节课,他并不讲授书本上的内容,而是带着我们参观校园。我们像一个个威武的士
兵,在关校长的带领下,仰着头,挺着胸,把整个校园一处不落地走了一圈。操场、厕所、办公
室、教室门前的小花园……每到一处,他就蹲下身子,告诉我们在这个地方应该注意一些什
么。学校里有十多个教师呢,从没有一个人像他这么做过,我觉得他真了不起。
让我觉得关校长更加了不起的地方是,他还能写一手好字。某个周末,恰逢本村老教师的儿子
结婚,母亲拉着我去吃喜席。先去封礼,礼桌乌压压围了一圈人,时而传出叫好声。小孩子淘
气,好奇心重,从大人们的身体间挤进脑袋向里看,只见那礼桌后面端坐着关校长。关校长在写
喜联,喜联上写的什么,不认识。只见关校长提笔运腕,一个个方方正正的汉字就跑到了喜庆的
红纸上面。那些字端端正正的,行距、尺寸、字体,都那么有条不紊,仿佛那些字本来就躺在那
个位置,关校长只是用笔一点,就都蹦了出来。那些蹦出的字,似乎比躲在课本田字格里的字要
好看,也似乎比在课堂上他写在黑板上的板书要好看。每写一个字,围在四周的人就叫上一阵
好。关校长微微笑了笑,并不说话,继续写字。显然,我比关校长更为兴奋。一听谁再叫好,我
就赶忙补一句,他是我们的校长,他是我们的老师。那些大人看着我笑了笑,我似乎感觉他们是
在赞赏我呢。
那时候,我们乡把教书的先生放在高高的位置上,谁家不过年不过节就布置下一桌好菜,必定是
请学校的老师去家中做客。关校长家在别的镇,向来都吃住在学校里,一个月回一次家,每次都
带些粮食、煎饼和咸菜回来。我们乡日子过得苦,却见不得教书的先生过得苦,于是总有人家
按照旧例,请关校长去家中做客,但似乎没有一家请得动关校长。
我们家也请过关校长。从我们村到学校,二里路,往返就是四里。父亲派我去请关校长,往返三
次,每一次关校长都有理由拒绝。直到饭菜凉了,父亲才决定放弃。父亲感慨说,真是个好先
生。请不来关校长,我觉得很委屈。
我们当时的学制是五年,关校长教了我们五年语文。在他那里,我知道了“床前明月光”,知道
了“春眠不觉晓”,知道了“二月春风似剪刀”,知道了“映日荷花别样红”。我懂得了表达
喜悦不必非用“喜悦”这个词,也可以是一朵盛开的花、一树摇曳的叶、一曲动人的歌;我懂
得了描写时间不只非得用“光阴似箭”,还可以是学校斑驳的旧墙、去年脱掉的衣裳、家中
悬挂的照片、爷爷脸上的皱纹。我于无意之中得到一位高明的老师在文学上的点拨,这种点
拨日后让我受用一生。
有一次,我在县城的旧书摊上淘到一本诗歌集。那是三十多年前本地的几个文学爱好者编印
的一本手写蜡刻小书,已经泛黄得有些发黑。在目录的后半部分,我惊奇地发现了关校长的名
字。我的手哆哆嗦嗦地打开印有他名字和作品的那一页,看到了他的简介和诗作。简介简单
得不能再简单了,上面印着:关未山,笔名微草,小学教师,视诗歌如命,视学生为歌。下面是一首
小诗,题目叫“乡间的孩子”。他说,每一缕风只围着孩子绕。他说,每一朵花只迎着孩子开。
他说,每一只鸟只向着孩子唱。
这么多年,我从不知道他竟然还是一位散落在乡间的诗人,也从未把他视为园丁或者蜡烛。没
错,他注定不是园丁或蜡烛,正如他在诗中吟唱的那般,他是一缕风、一朵花、一只鸟。除此之
外,我想不出更为确切的词语表达。
有一年在曲阜,我去拜访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在明清走廊,处处可见诸如“仁者爱人”“有
教无类”“逝者如斯”之类的汉字,那些汉字凑在一起,就像一张巨大的网,把我擒了进去。仿
佛我就是老夫子那三千弟子中的一个,即便逃离了两千多年之久,还是要规规矩矩地回来,聆听
自上而下的教诲。我想起了关校长,想起在乡间小学,他曾手把手教我在田字格中写下横竖撇
捺,教授我那些绝妙诗文。他走路时的步伐,他诵读时的声调,似乎就在眼前耳畔。于混沌中,
我发现,不期而至的关校长的影像,竟与两千多年前的先师重合到了一起。
我无意拿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与关校长作比较,我只是想说,无论我们去往何方,遇见怎样卓越
的人物,我们内心深处与之产生共鸣的,往往是故乡所赐。也就是说,乡间的关校长,才是我对
教师和教育的终极理解。
即便如此,作为一位散落在乡间的诗人,他视之如歌、视之如命的学生又能对他了解多少呢?
这个问题,我不敢回答。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关校长的语文第一课,是带一年级学生一处不落地参观校园,他寓教其中,平等待人,给孩子
留下美好的印象。
B.围观写喜联一段的描写,突出了旁观者对关校长一手好字的欣赏叹服,也体现了关校长与乡
人之间关系融洽。
C.文章先用大段笔墨描述关校长精心育人的师者形象,后面写他是“散落在乡间的诗人”,丰
富了其形象内涵。
D.作者将关校长比喻为“一缕风、一朵花、一只鸟”,是对他诗人特征的发现,也是对他诗歌
教育价值的肯定。
2.理解文章画线句子的含意。(6分)
3.请探究文题“散落在乡间的诗人”的意蕴。(6分)
一、
1.答案 D “也是对他诗歌教育价值的肯定”赏析有误。文中是说“他注定不是园丁或蜡
烛,正如他在诗中吟唱的那般,他是一缕风、一朵花、一只鸟”,只是表达他诗人的特性。
2.答案 ①传统教育精神博大深厚,代代相承;②暗指作者受关校长的教诲,是传统教育精神的
受益者;③体现了作者对这种教育精神的敬畏与热爱。
解析 该题考查赏析画线句子的能力。首先仔细阅读画线句,概括其主要内容,判断其中是否
使用了表达技巧,效果是什么,能表达什么观点态度、思想情感。这句话是写作者在曲阜明清
走廊看到孔子语录时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不断传承。作者能领悟到
这个道理,是因为他是关校长的弟子,也就暗示着,作者因受关校长的教诲,也是传统教育精神
的受益者。在情感表达上,能表现作者对传统教育精神的敬畏与热爱。
3.答案 ①关校长不仅是良师,也是“视诗歌如命,视学生为歌”的诗人;②关校长的诗作、诗
情被埋葬多年;③得到关校长教育和爱的学生,并未真正了解他;④从对教师和教育终极理解的
高度,传达了对关校长的怀念和礼赞之情;⑤隐含了对关校长诗人身份未能被人认识的遗憾之
情。
解析 该题考查学生探究标题意蕴的能力。首先,要抓住标题中的关键字词。其次,分别理解
关键字词的本义、比喻义(如果有则答,没有就不需要答)、主旨义等。当然,有时还需适当考
虑标题本身存在的表达技巧。“散落在乡间的诗人”指的是关老师(关校长)。他不仅是老
师,是校长,他还是诗人,是“视诗歌如命,视学生为歌”的诗人,这是“我”偶然在县城的旧书
摊上淘到的一本诗歌集中发现的。“散落”表明关校长的诗作、诗情被埋葬多年,隐含了对
关校长诗人身份未能被人认识的遗憾之情。“即便如此,作为一位散落在乡间的诗人,他视之
如歌、视之如命的学生又能对他了解多少呢?”说明得到关校长教育和爱的学生并未真正了
解他。从表达主旨的角度分析,标题也表达了对关校长的怀念和礼赞之情。
二、(2019南京、盐城一模,12—14)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15分)
土豆兄弟
李 汀
土豆,更像是我的兄弟。圆圆的头,憨厚、朴实,土头土脸。
一进入菜市场,每个摊位像是色彩斑斓的展台,每个菜品像瓷器一样光鲜,像涂上釉彩一样发
亮。土豆挤在众多菜品中,有着大肚能容的气质,也有憨直肥胖的容颜。
土豆满身的泥土,鼓着腮帮子,像是有一大肚子的话要往出倒,却总一言不发。母亲说,土豆,是
最贫贱的粮食,不用操那么多的心,泥土里的土豆悄悄在往大里长。母亲晓得,土豆不会骗她。
把土豆丢进堂屋疙瘩火堆里,“烤的疙瘩火,吃的洋芋果”。洋芋就是土豆。我老家把土豆叫
成洋芋,是因为这家伙是外国人种的。我后来听说,德国光土豆博物馆就有三家,德国人一日三
餐至少两餐吃土豆,在下萨克森州,青年男女热恋时,会送给对方一个土豆,因为对当地人来说,
“爱情和土豆一样宝贵”。欧洲邻国干脆管德国叫“土豆国”。
把疙瘩火里的土豆翻个身,让它“扑哧扑哧”冒个气,火焰里“哗哗”响,像一场欢奏曲一样。
老家吃火烧土豆,有说法:一捧二吹三拍四忽悠。一捧,就是不要把土豆抓在手里,要捧着土豆,
不停轮换于双掌散热;二吹,嘴里不停地吹气,吹去灰烬和热气;三拍,用手轻轻拍打,拍净泥土灰
烬;四忽悠,就是慢慢剥开,嘴与土豆始终保持相应的距离,同时持续不断均匀地吹气,吹散土豆
心里的高温。几番下来,滚烫的土豆稍稍冷了,一边剥着土豆皮,一边谈笑风生,心里是那么踏
实。其实,生活不需要山珍海味,只需静坐下来,舒心地吃上一颗火烧土豆就好了。
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土豆是最好侍弄的庄稼。惊蛰后,土地开始松动,春天启程。只要不是盐
碱地,土豆挨土就能长。在缺吃的年代,土豆是个宝。记得土地刚刚承包到户,乡亲们找到了地
里种啥自己做主的感觉,用力用肥多了,那年土地种啥成啥,土豆也比往年丰收,没有储存的地
方了,家家户户就把土豆堆放在老屋街沿上。土豆收回家,天天吃土豆,各种吃法。蒸熟吃,在
火堆里烤着吃。切成丝,炒土豆丝。切成片,与腊肉炒。
小时候,母亲把新鲜的土豆去皮磨浆,滤去渣,剩下的淀粉水沉淀晒干后,就成了土豆粉。母亲
把晒干的土豆粉,加上白糖,边用开水冲,边用筷子搅拌,不一会儿,一碗土豆糊糊好了。一碗甜
土豆糊,无疑是农村小孩子能够欢喜好几天的事情,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那个年代孩子们对于
甜蜜食物的喜爱和表达。甜丝丝晶莹的土豆糊让我们三兄弟一个个长大成人。如今我们生
活在城市,在狭小的城市空间中游走,我们依然能够保持着泥土的品质,得益于土豆的恩赐。
土豆一直在地下行走着,那些拳头大小的籽实,很低调地放在泥土的里面,不去声张,静静地等
在那里。进城打工的乡亲们,在城市的街道小巷里谨慎穿梭,他们有时候用手撑在街道的电线
杆上歇一歇气,有时候蹲在街边行道树下喝一口水。他们是我的土豆兄弟。他们在城市游
走、生存,他们的肤色、内心没有改变,他们和一颗土豆的肤色、内心竟是那么一致。他们身
上的气味,就是土豆的气味,就是村庄的气味。
夜幕四合了,他们回到城市的一角,吃着从家乡带进城的土豆。这多像梵高画的《吃土豆的
人》。梵高在给提奥的信里说:“我一直想强调这些在灯下吃土豆的人,盘中取食所用的正是
在田里掘地的同一双手,因此这幅画代表了手的操劳,代表了他们如何诚实地赚取吃食。”也
许梵高没有发现土豆和人一起过冬的景象,要是发现了,他不会去画《吃土豆的人》,也许会画
一幅《春天阳光里的土豆》。
堆在屋角的土豆,被冬天斜射进来的光线照耀着,一身的土色静静的。土豆就在这样的屋子里
开始休眠,冬天屋子不多的温暖,一半被人呼吸,一半被土豆呼吸着。就在这温暖的土屋里,醒
着的土豆开始冒芽。这是多么早的一个春天,多么温暖的一幅画。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02月20日,有删改)
1.文章为什么宕开一笔写德国的土豆?(4分)
2.文章标题“土豆兄弟”有哪些含义?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5分)
3.简要赏析文章结尾一段的表达效果。(6分)
二、
1.答案 表明了土豆在各地人们的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丰富了土豆的文化内涵;增添了
文章的趣味性,使行文富有变化。
解析 文章写作的主体是中国的土豆,写德国的土豆肯定是为写中国土豆服务的。两者都在
人们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都表达了作者对土豆的赞赏之情。写不同国家的土豆,则从不同
角度丰富了土豆的内涵和特点,也能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
2.答案 土豆外表憨厚朴实,像是“我”的兄弟;土豆伴随“我”长大,与“我”关系密切;进城
打工的乡亲具有泥土般的品质,他们是“我”的土豆兄弟。
解析 本题考查对标题的把握。先结合文中关键提示,如“土豆,更像是我的兄弟”“土豆糊
让我们三兄弟一个个长大成人”“(进城打工的乡亲们)他们是我的土豆兄弟”,然后分析相
关场景,理解不同场景中土豆的含义。
3.答案 紧承上文“春天阳光里的土豆”;运用比拟的手法和诗意的语言,描绘了一幅人与土
豆和谐共处的温暖画面,表现了人与土豆之间亲密的关系,赞美土豆给人带来了生活的希望。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段的赏析能力。这类试题一般要从结构、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作答。
根据对本文最后一段的理解,从结构上看,是与前文形成的呼应。从内容上看,运用了比拟的手
法和诗意的语言,描绘了一幅人与土豆和谐共处的温暖画面,高度赞美土豆给人们以希望。
三、(2019如皋一模,12—14)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15分)
一座很像大脑的建筑
毕淑敏
瑞士歌德大殿,据称是一座很像大脑的建筑。我当过医生,知道人类大脑的解剖,想不通一个冰
冷的建筑,何以比拟大脑?有脑积液?有脑沟回?有神经中枢和网状纤维?
人们多以为这座建筑得名于歌德,其实他老人家根本不知道大殿的存在。约翰·沃尔夫冈·冯·
歌德生卒年是1749年8月28日到1832年3月22日,活了83岁。大殿完工于1928年,不但距歌德逝
世96年,就连大殿的设计者——鲁道夫·斯坦纳先生,也已去世多年。
1882年,21岁的斯坦纳,意气风发地编写了一本关于歌德科学研究内容的《歌德科学》。歌德
成为斯坦纳建构自我世界的精神导师,他想修建一座建筑,向自己的引路人致敬。
斯坦纳的建筑哲学被称为“有机建筑”,它包括硬结构、心理氛围及生活在其中的人之活动
诸方面。歌德大殿的不规则外形,特立独行的外立面,惊世骇俗。这里至今还是斯坦纳一手创
立的人智学工作总部。
迈上台阶,人们鱼贯地从大殿敞开的“嘴巴”进入其内。它的外形,完全模拟人类头骨框架。
正确地讲,是一具剔掉了所有皮肤肌肉和筋膜的头骷髅。
大殿匀称地分为左右两部分,在相应比例的位置,有代表人类眼睛耳朵的空洞,装饰成窗户。大
殿毫不隐晦地象征——我是坐落在大地之上的巨型人头。人一旦进入,瞬间被它吞咽,进入神
秘怪诞的世界。
这个奇异造型以强烈的震慑感,完全摧毁了人们对于庄严殿堂的常识。不过进入之后,并不恐
怖。它内部雄伟坚实,布局规整,让被吞咽进来的人们,不由自主地安静下来。扑面而来的色
调,是温馨的粉色、鹅黄等暖色(模拟人的口腔和咽喉黏膜吗),灯光柔和,地面雅洁,十分宜人
(口腔卫生很不错啊)。
我在世界各地,凡看到建筑物,都要尝试判定它的方位。不过依山傍水的外国建筑,常常端不端
正不正,歌德大殿是一个例外。它正门朝西,殿内分为两个相等的部分,各呈半球状,代表着人
的大脑结构,也象征地球的东西半球。
斯坦纳天才地把建筑变成了富有象征意义的童话。人们在无意识中接受了强烈暗示:人类是
紧密连接的整体,东西方互相依存,密不可分。
在歌德大殿的漫步,像沿着人的脑回路,在巨人的神经中枢游走。楼梯最上层,经过暗红的彩色
玻璃窗构成的空间,意味着从这里你离开自然开始进入心灵世界。和随处可见的精雕细刻和
色彩精心搭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侧主门厅和通往二层的主楼梯室内面,直接以混凝土的本
灰白色示人。细看似乎还遗有工匠涂抹水泥时不均匀的毛糙擦痕。
我悄声问工作人员,是否大殿修建到这儿,经费不足,改用清水混凝土,以节约成本?
陪同者是位热心的大妈,耸耸浅淡的眉毛,说,不是经费的问题,是特地留下这种质朴的原生
态。这与斯坦纳对空间色彩的定位有关。他认为色彩与宇宙结构和人类心灵,都有直接关
联。色彩能够激发人们的心灵力量,从而加强对更高层次知识的理解。当时,在建筑上占统治
地位的是工业化的包豪斯学派,清冷理性硬邦邦,直线条硬着陆,千篇一律。歌德大殿完全反其
道而行之,室内的家具、灯具、门窗、楼梯扶手等,基本上都是折线和曲线,流露情绪,表达温
暖。这样才能让人放松,进入思考。
斯坦纳和他的追随者们,力图用歌德大殿的结构和一切细节传输这样的理念——人与自然之
间、地球东西方之间、人的头脑与身体之间,要找到有完美结合的平衡支点。
遥想那时,尼采喊出“上帝死了”!不过,上帝死了之后,人还要继续活着。那么,人该如何活下
去?当时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们,都认为自然科学只能研究物质世界,而任何涉及精神生活的研
究只能是宗教信仰,科学无缘置喙。
斯坦纳认为: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精神领域。人的精神自由和独立,是精神发展的首要条
件。通过适当的教育和自我改造,最终可以培养出具有完全开放的胸襟,既不盲从也不随意拒
绝的新人。当人的内心有所需求,知识和智慧就会涌现,获得精神世界的共鸣,获得具有超越物
质、欲望和情感的洞察力与判断力。结合与生俱来的智慧和本质达成自我,找到自我定位和
人生方向。
斯坦纳一手设计的脑型建筑,便是为这个理念所作的形象注脚。我轻轻抚过大殿中的木雕,它
们温热而光滑,好像斯坦纳的灵魂注入其内。
1.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作者曾对很像大脑的瑞士歌德大殿充满疑惑,但参观拜访后油然而生无穷敬意和联想。
B.文章按照参观的顺序,依次写出所见之景,显得很有层次感,这为直接抒情做了铺垫。
C.作者将歌德大殿与依山傍水、端不端正不正的其他外国建筑对比,主要突出歌德大殿的方
正。
D.文章叙述时跳跃性强,充满智慧,这既因为写作对象的特别,又因为作者的深入思考。
2.请简要分析文章结尾画线部分的作用。(6分)
3.请结合全文,探究文章标题中“很像大脑”的意蕴。(6分)
三、
1.答案 B “直接抒情”有误,应为“间接抒情”。
2.答案 写出了歌德大殿给人特有的温暖舒适的感受,抒发了对歌德大殿及其设计者斯坦纳
的礼赞;收束全文,深化中心,强化作者的赞扬之意;与第一段“冰冷”相对照,给人更深刻的印
象。
解析 分析句子作用,要抓住关键词语,从句子的内容、位置、情感等角度入手。本题画线句
子出现在文末,有收束全文、画龙点睛的作用;关键词“温热而光滑”准确地概括了歌德大殿
给人的特有感受,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意;也与文章开头的“冰冷”形成明显对照,并解答了作
者的疑惑。
3.答案 写出了歌德大殿的外形与大脑非常相像;斯坦纳一手设计的脑型建筑传达了自己的
建筑和哲学理念;形象地启迪人们要有准确的自我定位和人生方向,既不盲从也不随意拒绝。
解析 标题意蕴要从表层义、深层义等角度分析。本文标题中的“很像大脑”从字面意思
看,是说歌德大殿的外形与大脑非常相像,生动形象;往深层说,体现了设计者的建筑和哲学理
念,启发人们思考人生定位与方向。
四、(2018南通二模改编)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问题。(15分)
失乐园
师 陀
①乡下人一年到头娱乐的时候很少,至少在我们乡下是如此:端午不喝雄黄酒,仲秋不赏月,除
却上坟照例烧化纸钱外,大抵与平日无异。只有上元节,孩子们得到一只花纸糊的灯笼已喜出
望外,间或有人肯破费买两筒小号“花子”放放,简直要动员全村上下了。这村子小而穷,从不
曾有大事件值得记述;它一年到头都被宁静的空气包围着,只好用寂寞去形容。
②然而孩子们正也和别处的毫无差别,总不肯让寂寞重重压到身上,让时光白白逝去。孩子们
有着自己的世界,那就是禾场。每当秋后,场上已收拾得干干净净,月亮照着光光坦坦的场面,
晚饭后就热闹起来了。此刻,毫无什么虚实变幻的禾场,成了孩子们的乐园。禾场一被孩子们
占领,就绝不会再是简单的了。他们也会翻出许多花样。其中有一种叫作“老鳖晒盖”,是要
四个人前后左右四角站正,一个人上去,脚蹬住后两人的肩膀,手抓住前两人的肩膀,一气向前
跑去的,有些类似叠罗汉。还有多种是摆起阵势,双方一问一答,然后以力量的盛衰决胜负的。
这些游戏大都非常幼稚、简单,可是孩子们是真心地在玩,确给岑寂的乡村添上一抹生气。
③自然,孩子们之所以玩耍,并非为点缀村坊冷落的门面,他们还没学会遮掩丑恶,他们只知道
娱乐。乡野的各种玩法究竟有多大价值,我不曾做过估计,但和学校里规定的一比,也不逊色。
现在连这野蛮的玩法也要失去,岂不是大可哀哉?
④我失去乐园是因为父亲送我进学校,随后他故去了,我也到了成年,便不得不按一般成年人那
样去生活,所以是极其平常的。倘若仍跑到那叫作乐园的禾场上,参进那小小的队伍中去,纵然
是月下的夜间,恐怕也要引起不平常的反响的吧。我已经不是孩子。有时坐下来好久,明明对
着纸壁,却看见一群孩子在捉捕,在逃避,在吵闹,而且连呼哨也听见了。人生中不可避免的哀
伤便一一来了。
⑤前年偶尔因着变故回到家里,第一个想起的便是禾场上的乐园。那是一个初冬的夜晚,天气
还不很冷,一地好月光,连树木也都照得像童话中才应有的;想来场上一定大热闹,该借以温一
温旧梦。可是禾场上一个人影也看不见,连吵闹声、呼哨声也像一起被冷然的月光扫去了个
干净。街上呢,也看不见有人似的东西活动。
⑥那些“无有家教”的孩子呢?当然不会绝种的,那么有事情?也不至于都这般凑巧。然而第
二天事情却弄明白了。在土谷庙前,我看见一个孩子,十一二岁光景,瘦小身量,面容枯槁。他
昂首眺望着原野,正悠然地吸着烟。虽然他并不留神四近,然而任谁也会感动的吧,模样是那样
像一个流氓,一个盼望着故土的水手,可是不更像一个大人吗?
⑦暴力起初仅及于大人,孩子还只间接受到影响,渐渐地连大人也不够填满那贪婪的肠胃时,这
恶毒的网也就捕罗起孩子。本来还只是该嬉戏的孩童,已被残害去天真,被轧去一切快乐,逼着
不得不负担起成年人的任务和忧愁。我们的“天才”呢?哪里去了!
⑧这话离我当孩子时只不过八九年光景,似乎不算怎样长久,然而八九年间已有过这样一番大
的变动,孩子们就连那样不大高明的乐园也一并失去了。现在又是将近三年,孩子们怎样了呢,
谁知道?
(选自1937年3月版《黄花苔》,有删改)
1.简要说明文章第①段的作用。(4分)
2.作者为什么说“毫无什么虚实变幻的禾场,成了孩子们的乐园”?(5分)
3.探究标题“失乐园”的深刻意蕴。(6分)
四、
1.答案 ①写出了乡下人的生活状况,渲染了冷寂的氛围,暗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②与下文孩
子们在“乐园”嬉戏时的热闹形成对比,反衬了“乐园”的美好。
解析 此题为分析段落作用题,段落作用要结合段落在文章中的位置,思考所运用的表达技巧,
从内容、结构等角度依次作答。第①段交代了乡下人的生活状况,并以此渲染氛围,交代环境,
和下文形成对比,突出了“乐园”的美好。
2.答案 ①村庄贫穷落后,娱乐活动较少;②秋后的禾场适合孩子们无拘无束地玩乐;③禾场上
的游戏给天真、充满创造力的孩子们带来了快乐。
解析 此题考查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首先要锁定答题区域,把握段落中心和段落层次。从
画线句子所在段落可以提取要点,禾场适合孩子玩,并且孩子能从中获得充满创造力的快乐,结
合文章首段对环境的介绍以及其与本段的对比关系,可以看出村庄贫穷落后、娱乐活动较少
也是禾场成了孩子们的乐园的重要原因。
3.答案 ①对过去美好乐园的追忆;②对童真逝去、快乐时光消逝的叹惋;③对家园丧失的哀
痛;④对教育现状的隐忧,对儿童命运的关切;⑤对社会环境恶化、今不如昔的感喟;⑥对成年
人变得虚伪、平庸的无奈和反省;⑦对美好精神家园的向往。
解析 本题为探究标题意蕴题。从写了什么的角度可以分析出标题的表层义、引申义、象
征义或比喻义。“失乐园”表层义是失去美好游戏乐园,象征义为失去童真、失去精神家
园。从为什么写的角度分析,结合文本理解失去乐园的原因,可看出作者有对教育现状的隐
忧、对社会环境今不如昔的感喟,以此表达对美好精神家园的向往。
五、(2017镇江一模改编)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问题。(15分)
晒麦路上
简 默
①仿佛一夜之间,城里的一些商铺关门了,在它们门口的两边墙上,红纸黑字写着:回家收麦,停
业一天。
②又是一年麦季,麦熟一晌,熟透的麦子像等待生产的婴儿,攒聚在挺拔的穗上。热辣辣的夏季
风吹过,没有人收割,也没有铁器撞它们的腰,它们闭上眼睛弹了出去,似在跳远,比谁跳得远,划
过细长的弧线,落入时光偶尔闪现的缝隙中,被从天降临的雨水浸泡,小心地发出牛毛似的芽
儿,重新开始一株麦子的旅程。
③在湖沟的日子,我一晚一晚地听着蛤蟆的叫声,一天一天地看着麦子成熟。我住的村委会院
外,有一口水窖,水泥砌就,呈长方形,四面光滑笔直。它一览无余地敞开内心,接受天空的恩赐,
再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它周围的土地。今年这片土地运气不错,没喊过渴,算得上风调雨顺。水
窖储满了水,上头漂着去秋至今的落叶,蚊蝇嗡嗡地绕飞起哄,蛤蟆穿着树叶的隐身衣藏匿其
中,是真正的伪装者。个别蛤蟆耐不住寂寞,白天也会叫,听上去寥落而稀疏,叫得四周空荡荡
的群山更空了。到了晚上,蛤蟆齐鸣,绵绵密密,汩汩滔滔,翻墙越窗,进入室内。在寂天寞地的
山里,水窖是热闹的中心,就像一枚石子丢进一池水中,荡开一波一波的涟漪,这个夜晚陡生了
无穷的动感,一端连接着我的梦境。我知道,在这个山里,过去人们普遍贫穷,到了青黄不接的
日子,总盼着池塘里的蛤蟆开叫,那意味着土地上的麦子就要成熟了。是蛤蟆在青与黄两种日
子间穿针引线,以稠密如针脚的呼唤,接续起饥饿和温饱。
④墙上的草帽被取了下来,它赋闲快一年了,落满了尘世的灰土,曾经的金黄黯淡了,像个垂暮
的农人,但仍条分缕析得出阳光、雨水和农谚;一起被摘下的还有镰刀,它挂在墙上,锋刃向下,
像个“7”,现在它被搁到磨刀石上反复磨砺,清水洗去了它隔年的锈与尘,体内的锋利和光芒
重新汹涌澎湃。
⑤收割后的麦子面临着脱粒和晾晒。我发现他们的院子小得晒不开麦子,有的人家看得远,想
得周全,翻盖房子时在房顶上打了水泥地,可以由房内提了粮食上去摊开晾晒。有一条名为
“村村通”的水泥路,像一根牛绳,牵起了山里和山外,湖沟就是这上头的一个绳扣。这条路迎
合山势修筑,漫长而曲折,仅可容一辆车驶过。村民偶尔会挑平坦的路段撒上刚收割的麦子,叫
来来往往的汽车、驴车、自行车、拖拉机、摩托车碾轧过,麦粒在尘世的履带下应声脱落。
他们也没办法,过去的打麦场不知不觉地消失了,摇身变成了谁家的宅院或承包田,村庄中再没
有那一片地方,没了夏夜劳力们各种话题的集散地,也没了孩子们嬉闹玩耍的乐园。
⑥车来车往,一溜烟地。这儿不是天堂,而是尘世。接下来木锨素面登场了,它活在歇后语中:
老鼠拉木锨——大头在后边。“大头”是说它的锨面,既薄且宽,高高地扬起麦粒,借助风力吹
掉糠壳和尘土,撒下干净饱满的籽粒。
⑦没了打麦场,麦子、玉米、黄豆等鱼贯上路了。水泥公路和沥青公路,条条都能通往你想去
的地方——已经有麦子提前覆盖在上头了。有时,四周会放着石块,圈起它们,似乎在防止它们
拔腿逃跑。
⑧车轮滚滚,一趟趟地飞速驶过,带来了丝丝热风,带走了一些麦子,进入城里。
⑨那个开羊汤馆的中年人,刚刚回家收麦归来,正将扬过的麦粒倒在饭馆门前的水泥地上晾
晒。这儿地处城里的腹地。昨晚凭空下了一场小雨,今天上午这一小片麦粒就不偏不倚地落
到了这儿,晒着城里的阳光,一点一点地被抽干水分。
⑩中年人熟练地卷起一根烟,迷离的目光越过地上的麦粒,望向高楼阻隔的远方,巨大的阴影像
篱笆挡住了他,他突然感到手足无措,内心压抑,泪水无声地滑过脸庞,坠落如果核……
(选自《光明日报》2016年9月)
1.请赏析第②段文字的表达特色。(5分)
2.没有了过去的打麦场,麦子没有了晾晒的地方,请具体说说文中麦子晾晒在哪些地方。(4分)
3.请探究本文作者的情感意蕴。(6分)
五、
1.答案 运用比喻,把熟透的麦子比喻为待产的婴儿,把麦芽比喻为牛毛;运用拟人,把麦子拟人
化;运用想象(虚写)的手法或采用了细节(动作)描写,生动细腻地写出了麦子成熟时的状态,写
出了作者对麦子丰收的期待。
解析 赏析表达特色,应先说手法,再说内容、效果。“麦子像等待生产的婴儿”是比喻,“它
们闭上眼睛弹了出去,似在跳远”是拟人,“划过……,落入……”是想象(虚写),写出了麦子的
成熟,写出了作者的情感。
2.答案 (1)自家院子;(2)房顶上打的水泥地;(3)一条名为“村村通”的水泥路;(4)水泥公路和
沥青公路;(5)饭馆门前的水泥地。
解析 麦子晾晒的地方从第⑤段开始写起,一直到第⑨段。“我发现他们的院子小得晒不开
麦子”“翻盖房子时在房顶上打了水泥地,可以由房内提了粮食上去摊开晾晒”“有一条名
为‘村村通’的水泥路……村民偶尔会挑平坦的路段撒上刚收割的麦子,叫来来往往的汽
车、驴车、自行车、拖拉机、摩托车碾轧过”“水泥公路和沥青公路,条条都能通往你想去
的地方——已经有麦子提前覆盖在上头了”“正将扬过的麦粒倒在饭馆门前的水泥地上晾
晒”,据此可以归纳出晾晒麦子的地方。
3.答案 (1)麦子成熟、收割的喜悦之情;(2)打麦场消失,夏夜村中缺少各种话题的集散地,没
了孩子们嬉闹玩耍的乐园的遗憾之情;(3)对过去乡村宁静生活的回忆;(4)农民进城打工却又
期待回乡收割的无奈处境;(5)时代变迁迅速,有些农民无法适应,感到手足无措的尴尬。
解析 本文的情感是复杂而丰富的,既有对麦子丰收的喜悦,也有无处晾晒麦子、让大人们没
有了话题的集散地、让孩子们失去了嬉闹玩耍的乐园、让进城的农民失去了家的温馨的遗
憾、无奈、尴尬之情。
B组 2017—2019年高考模拟·专题综合题组
每题建议用时15分钟
一、(2019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12—14)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15分)
诗画曲水亭
熊代厚
①曲水亭街,这个富有诗意的古街,像一卷长长的书画飘在泉城济南,从珍珠泉一直铺到大明
湖。
②从大明湖的南大门出来,迎面就是曲水亭街。古街有一里多长,全用青石板铺就。中间是一
条小河,柔净的泉水清澈透明,一眼就望到底,谁看了都想掬起一捧放进嘴里。绿藻在水底柔婉
地摆动,如丝带,如绸帛,在这黄昏的柔波里,如一段裁剪不断的春梦。小河的两边是高大的杨
柳,绿枝拂地,虽是初秋,但依然碧绿。柳影掩映着白色粉墙、灰黑砖瓦,像一幅幅淡淡的水墨
山水。徜徉其中,街伴水走,水扶街行,迤逦向前,一下子便有了诗意的缱绻,一份欲罢不能的依
恋。
③自古北方粗犷雄浑,河水流得跌宕,带着一路声响,铮铮咚咚,金戈交鸣。而眼前的这一曲泉
水,缓缓款款,从从容容,流得纯净,流得柔细。它汪汪一脉,如少女的眼眸;波光闪闪,如温情的微
笑。难怪刘鹗在《老残游记》说:“到了济南府,进得城来,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比那江南风景,
觉得更为有趣。”今天漫步在这古街中,才算真正体会到了这一句,让人分不清这是济南,还是
江南。
④曲水亭街,自然让人想起曲水流觞的佳话。古代这一雅事,南有绍兴兰亭,北有济南曲水亭。
郦道元在《水经注》里津津乐道:“历祠下泉源竞发,北流经历城东又北,引水为流杯池,州僚
宾宴公私多萃其上。”每年农历三月三相邀聚会于曲水河畔,把酒杯里盛上美酒,放在木质托
盘中,让酒杯顺着弯曲小溪漂流,酒杯漂到谁的面前停住,谁便要饮酒赋诗。“曲水流觞出雅
韵,垂柳含烟荷香醉。”推杯换盏之间,品不完美酒,道不尽风流。今天的曲水亭街,收藏着历
史的余风流韵,散发着久远的历史芬芳。
⑤这清清亮亮的曲水,滋润了当年的李清照,温婉而清秀,端庄而典雅。她漫步在这曲水边,泉
水映过她的身影,青石留下她的屐痕,柳丝牵过她的衣襟。“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
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溪亭位于今天的珍珠泉内,那时的曲
水,长满了荷花,她沿着曲水,寻着荷香,一路向前,迷失在青春的梦乡。
⑥“几株垂杨,一湾流水;三椽茅屋,两道小桥”,当年郑板桥游历曲水亭街时题写的这副楹联,
写活了一条千年古街。如今,走在曲水亭街,仍是走在诗词书画里。那古雅的小楼,那青灰的垣
墙,家家门前都有楹联,黑漆木板的牌匾,朴拙庄重的字体,精雅而苍古,一直绵延,成了泉水楹联
一条街:“细雨闲开卷,微风独弄琴。”这是怎样的一种恬淡优美的意境?一个“闲”,一个
“独”,让人无限向往。“月洗高桐泉水静,云窥小榭古桥幽。”“一泉梦幻留云醉,千古琵琶
引月弹。”一边泉水缓缓,一边墨香阵阵,整个的心都溶在了里面,难怪有一横匾,红底金字直
书“人间仙境”。
⑦“依旧烟笼十里堤”,大概是诗词浸润过吧,虽过了千年,但风韵依存。临着泉水,三五个妇
人在淘米、洗菜、洗衣。她们站在清亮的泉水里,纤纤玉指,把碧绿的蔬菜在竹篮里筛动,把长
长的裙裾在流泉里摆动,红颜黑发映在水中,夕阳的余晖灿烂在脸上,老街古旧中透出活力,沉
静中显出生机。“曲水亭南录事家,朱门紧靠短桥斜。有人桥上湔裙坐,手际漂过片片花。”
曲水亭街的一切如此生动又如此从容,真让人羡慕做一个济南人,做一个曲水亭街的人。
⑧岁月匆匆,青春不能永驻,唯有曲水亭街的泉水千百年来一直如此明澈。秋风晚霞里行走在
这优美的长街,踏着清凉的石板,每一步都明净而丰盈。岁月沧桑,因有不竭的泉水流过,这条
老街一直将诗意印在人们的心中。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文章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这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文章以“曲水亭街”为中心谋篇布局,从不同角度展现这条老街的
诗意,中心明确,结构清晰。
B.本文语言优美生动,不但使用各种修辞,而且多用叠词。如写到北方的河水,作者以“铮铮咚
咚”展现其雄浑跌宕;写到曲水亭街的泉水,则以“缓缓款款”“从从容容”展现其纯净柔
美。
C.文中多处引用诗句,既彰显文章的底蕴,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也展现出曲水
亭街浓厚的文化氛围。
D.作者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字里行间,借助细腻的文笔表达对曲水亭街景观的喜爱和对此处悠
闲从容生活状态的向往,流露出对繁杂喧嚣的城市生活的厌恶。
2.本文语言清新细腻,请结合文本赏析第②段画线句子。(6分)
3.文章结尾说“岁月沧桑,因有不竭的泉水流过,这条老街一直将诗意印在人们的心中”,这
“诗意”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作答。(6分)
一、
1.答案 D “流露出对繁杂喧嚣的城市生活的厌恶”错误,文中并无此信息,这属于过度解
读。
2.答案 ①从选材角度来看,画线句选取绿藻、杨柳、粉墙、砖瓦等富有特色的景物,表现曲
水亭街如诗的美景;②从修辞角度来看,画线句使用比喻的修辞,把“绿藻”比作“丝带”“绸
帛”“春梦”,把“柳影掩映着白色粉墙、灰黑砖瓦”的画面比作“水墨山水”,生动形象;③
从句式角度来看,画线句长短结合,错落有致。(若考生答到色彩鲜明、富有诗情画意这两个
点也可适当得分)
解析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鉴赏的角度,从文中来看,画线句属于写景句,然后考生可以
从选材、修辞、句式等角度分析鉴赏。画线句选取的景物富有代表性;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形
象;句式表达有长有短,错落有致。
3.答案 ①曲水亭街的自然风景淡雅、柔美,呈现诗意缱绻;②曲水亭街的人文历史悠远、典
雅,呈现历史的芬芳;③曲水亭街的生活恬淡、闲适,生动从容,沉静而有生机。
解析 解答本题,考生要先梳理文章的结构,分析曲水亭街“诗意”的表现。如文章第②③两
段写曲水亭街的自然风景,第④⑤⑥三段写曲水亭街的人文历史,第⑦段写曲水亭街的生活,围
绕这几个方面进行概括即可。
二、(2019泰兴期中,13—15)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15分)
喜鹊窝
曹文生
①黄昏之际,我将三两只羊赶往村外的荒野,对于羊,我不敢轻视,自从它从集市上被父亲买来
以后,就孤零零地站着,不吃不喝,只是咩咩地叫,听得人心里难受,后来在故乡荒草的世界里,它
们开始叛变,“此地安,不思蜀”,这羊活成了刘禅,一旦一只羊没有了骨气,活路就多了起来,可
以任意地去乡间的草丛里踏青,在荒原上,它们能尽情地撒欢,能对别处的羊献殷勤,折腾一会
儿,这些羊也觉得没了趣味,便安静下来,开始卧在故乡的记忆里。
②在羊啃青草或者是卧于树下的时刻,我便少了羊群的束缚,心是自由的,行动也是自由的,我
闭上眼躺在草上或者是斜靠在树上,手里的收音机放在一旁,评书《杨家将》正说得淋漓痛快,
此刻,我渴望时光慢下来,渴望黄昏再待一会儿。
③一抬头,看见远处的鸟窝,在树枝上悠然地卧着,其实这鸟窝被喜鹊挪了三次,每一次都是从
一个干死的树枝挪到另一个干死的树枝上,但是从不离开这棵枯树。望过去,光秃秃的,很是显
眼,很是凄凉,我也搞不懂这喜鹊的思维方式,这么多繁茂的绿叶,为何非得固守这棵干死的树
呢?
④喜鹊就这样一直生活着,无论刮风下雨,都没有要挪走的意思,我实在不能理解喜鹊的世界,
便翻开古诗去看看喜鹊的行踪,“喜鹊翻初旦,愁鸢蹲落景,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说
的是文化的喜鹊,这是喜鹊报喜啊!“明月别枝惊鹊”说的是胆小的喜鹊,经不起一丁点惊吓,
那么这只喜鹊为何不惧夏雨的暴虐呢?
⑤山民是我村的光棍,他家里养活了一群羊,赶着羊,生活也就有了活路,因为羊,我和山民走得
很近,没事就说说羊,就像说说这平原上的风、平原上的云朵一样亲切,我们在俗世的安静里活
着,有了羊,山民便觉得日子有了奔头,把羊当幌子,便能在乡村里活出一些不同的滋味来。
⑥他说,平原上的女人,像月亮。我嘲笑他说,这月亮也是水里的月亮吧,他只是微笑不语,我问
山民,你把这么多羊卖了也够娶一个媳妇了,为何如此不开窍呢?山民说,人不如鸟,鸟需要的不
多,几粒草籽、几粒麦粒也就够了,但是人不一样,人需要的东西太多,哪像这树上的鸟儿啊,守
着这棵枯干的树,从不移情,我心里一颤,谩笑道:“这鸟儿傻呗。”他笑着说:“人才傻呢!没情
没义的家伙。”
⑦他指指树上的鸟窝说,这鸟窝里有真爱。那年,我在树下放羊,一场暴雨袭击了整个中原,我
躲在这棵树下避雨。后来听见一声响雷,一只喜鹊从这棵树上栽了下来,另一只喜鹊从树上飞
下来,在它的尸体上孤零零地站着,看着这被雷电烧焦的爱人,我动了恻隐之心,埋葬了这只被
雷电击打的喜鹊,可是这只活着的喜鹊不再迁徙,守着这棵枯干的树,已有三年了,我心里一惊,
这鸟窝竟然隐藏着这样一个悲戚的爱情故事,故事的主角一个睡在地下,一个睡在树上,通过这
棵枯干的树感知彼此的温度。
⑧我没想到在山民的世界里竟然还留下一片地方,供养着鸟窝,供养着鸟。
⑨后来,山民死了。在山民的世界里,他是高贵的。
⑩在故乡的平原上,炊烟依旧在村庄的上空飘散。我踩着羊群的身子,如同踩在一片云朵上,在
云朵上慢慢飘移,最后飘移到这城市里。我渴望在城市里遇见一只喜鹊,我不期望太多,只要一
个鸟窝即可。
[选自2017年第12期《散文》(海外版),有删改]
1.简要阐说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4分)
(1)后来在故乡荒草的世界里,它们开始叛变,“此地安,不思蜀”,这羊活成了刘禅。
(2)我渴望在城市里遇见一只喜鹊,我不期望太多,只要一个鸟窝即可。
2.作者为什么要写山民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5分)
3.请结合文章内容,探究本文的情感意蕴。(6分)
二、
1.答案 (1)羊抵制不了荒草的诱惑,安于现状,接受事实,向新主人屈服投降。
(2)“我”渴望在城市寻找到自己的真爱并建立一个幸福家庭。
解析 理解句子含意类试题是散文中常考的题型,作答这类试题,考生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抓
住句子中的关键文字进行理解,二是把句子放回到文本中进行理解。例如本题第(1)句中说的
“此地安,不思蜀”就是句子中的关键文字,作者是在说羊安于现状的表现。第(2)句中的关键
文字是“喜鹊”“鸟窝”,这两个词语有象征意义,“喜鹊”象征的是爱情和爱人,“鸟窝”象
征的是一个安逸固定的家。
2.答案 山民是喜鹊爱情故事的见证者,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借山民之口交代喜鹊故事的前因
后果,避免了单调的叙述,笔墨更加经济;山民和喜鹊相互映衬,凸显山民高贵的人性之美。
解析 解答这类试题,一般要抓住文本中情节安排的特点,抓住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特点,或者是
抓住文本中写作手法的运用。首先从情节安排上看,前文提及的喜鹊的情节在山民出现后,更
加证实了喜鹊故事的真实性,增添了文段的可读性。从人物形象的塑造看,山民是一个追求高
尚的农民形象,他被喜鹊的真情所感染,二者相互映衬,更加突显山民的人性之美。
3.答案 对乡村自由生活的缅怀;对人类无限贪欲的批评;对山民悲悯情怀的赞颂;对喜鹊坚贞
爱情的讴歌;对人间纯真爱情的向往。
解析 概括散文的情感意蕴,要依据文章所写的人、事和场景来进行分析。文章第①②段写
作者回忆在故乡放羊的场面,表达了对乡村自由自在生活的怀念;借山民之口,通过喜鹊的形
象,批评了人类的无限贪欲,讴歌了坚贞的爱情,赞颂了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执着;山民这个人
物则寄寓了作者的悲悯情怀以及对乡村古朴自然的赞美和热爱。
三、(2019南师附中、淮阴中学等四校联考,12—14)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15分)
花花草草
[苏联]康·帕乌斯托夫斯基
叶赛宁的故乡诺沃村在奥卡河对岸不远。我觉得叶赛宁的诗,出色地表现了奥卡河彼岸的广
漠的落日和潮湿的草原上的黄昏,每逢这个时候,也不知道是雾,还是林中蓝色的焦烟,弥漫在
原野上。在这仿佛寥无人迹的草原上,我有过多次不同的事故和突然的会遇。
有一次,我在一个小湖上钓鱼,湖岸高耸陡峭,长满攀缠的黑莓。
在上边,在我头顶上,开着有半人高的花,乡下的孩子们正在那里采酸模。听声音,那儿有三个
小姑娘和一个小男孩。
两个小姑娘在学着孩子多的乡下女人的模样说话。她们大概都在模仿自己的母亲。第三个
小姑娘总没说话,只是尖声尖气地唱着:
在空袭请报的时候,
生下了一个漂亮的小姑娘……
往下的歌词她不知道了,在沉默片刻之后,又重复起关于空袭警报的歌儿来。
“请报,请报!”一个哑嗓子的小姑娘生气地说,“整天价,吃苦受累,就为了能把他们,这一群崽
子,送去上学,可他们在学堂里能学个什么?连话都不会说!是‘警报’,不是‘请报’!等我告
诉你爸爸,叫他教训教训你。”
“我那彼契卡前两天,算术得了个两分。让我把他这顿捶呀,把手都打木了。”另外一个小姑
娘说。
“全是编的吧,妞儿卡!”小男孩用低沉的嗓音说道,“是彼契卡的妈妈打的他。就打了两
下。”
“瞧啊,鼻涕鬼!”妞儿卡喝道,“你再讲讲看!”
“小姑娘们,你们听着!”哑嗓子的姑娘高兴地喊道,“咳!我告诉你们点事儿!就在这儿,雀滩附
近,有一棵灌木。天一黑,就开始从下到上冒蓝火苗!冒得可凶着哪!一直冒到天亮。连走到它
跟前去都不敢。”
“它干吗冒火苗呢,克拉娃?”妞儿卡吃惊地问。
“就是说有宝,”克拉娃回答,“下边埋着宝。有金铅笔。谁若是拿那支铅笔写上自己非常希
望的东西,——要啥就有啥。”
“给我!”小男孩要着说。
“给你什么?”
“铅笔!”
“你别跟我胡缠!”
“给我!”小男孩喊道,而且忽然粗着嗓子哭了起来,又讨厌,又刺耳。“给我铅笔,臭丫头!”
“啊,你这样吗?”妞儿卡喊道,立刻听到了响亮的巴掌声。“倒霉蛋!干吗我把你生下来了!”
小男孩不知道为什么立刻不哭了。
“可是你呀,亲爱的,”克拉娃用一种假装的温柔的口吻说,“别打自个儿的孩子。容易打晕过
去。你跟我学——教他们懂事。若不然长大了也是一群呆子,对自个儿、对别人都没有一点
儿好处。”
“能教他什么?”妞儿卡气愤地回答,“你教教他看!他会给你个样儿瞧瞧!”
“不教怎么行呢!”克拉娃反驳道,“什么都得教给他们。他这会儿跟着我们,哼哼唧唧地,你
看,这一左一右全是花,一个跟一个不一样,有几百样儿。可他懂得什么呢?屁也不懂。比方说,
这朵花,连叫个什么他都不晓得。”
“夜盲草。”男孩子说。
“这才不是夜盲草,这是肺草。你才是夜盲草哪!”
“飞草!”男孩子甚至有点高兴地重复说。
“不是‘飞草’,是‘肺草’。字眼儿咬清楚。”
“肺草,”男孩子急忙回答一遍,立刻问道,“这是什么花,这个粉红色的?”
“这是薄荷。你跟着我说:薄荷!”
“薄荷不就得了。”男孩子应着。
“你别跟我得了不得了的,你就光跟我学着说。这个是绣线菊。可香着哪!可娇着哪!你要不
要,我给你掐一朵?”
小男孩看来很喜欢这个游戏。他一面哼哧着,一面极认真地跟克拉娃重复着花名。她飞快地
说了一大堆名字。
我听着,只是惊讶。
但是,这一堂出色的植物课,突然给破坏了。
“我扎了刺了啊!”男孩子突然哇的一声哭了起来,“你们把我领到哪儿来了,臭丫头?!哪儿都
是刺!我回不去家了!”
“喂,小丫头们!”在远处一个老年人的声音喊道,“你们干吗欺负小孩子?”
“帕霍姆老大爷,他自个儿扎了刺!”准确发音的捍卫者克拉娃喊道。
听得见老人走到孩子们身边的声音。他往下,往湖上看了一眼,看见了我的钓竿,说道:“这儿
有人钓鱼,你们嚷到半天云上去了。这么大的牧场还不够你们跑的!”
孩子们很快就走了,我就这样没看见他们。
“先生,您身上带着烟没有?”
我告诉他有。
我跟老头儿说,方才在这儿有一个小姑娘,非常有意思,什么花草都认得。
“您说的是克拉娃吗?”他问道,“那是集体农庄的饲马员的丫头。她怎能不知道呢,她奶奶
是全省数一数二的草药医!您和她奶奶谈谈。保您听个够。”老头儿又要了一支烟就走了。
不久,我也走了。
当我从树丛钻出来到牧场大路上的时候,在前方,远远地看见了三个女孩子。她们抱着一大把
花。其中有一个拉着一个赤足的小男孩,他戴着一顶很大的便帽。
小姑娘们走得很快,像一溜烟似的。然后传来一声尖声尖气的声音:
在空袭请报的时候,
生下了一个漂亮的小姑娘……
太阳已经在奥卡河对岸诺沃村背后落下去了,浅红色的斜辉,照耀在绵亘在东方的茂密的森林
上。
(节选自《金蔷薇》,有删节)
1.下列对这篇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奥卡河对岸不远的诺沃村是诗人叶赛宁的故乡,地处草原,视野开阔,广漠的落日和潮湿的草
原上的黄昏充满诗意,给人无限的遐想空间和美的享受。
B.“出色的植物课”被破坏之前,小男孩时而生气,时而开心,时而哭闹,时而又十分乖巧,作者
借助语言、动作、肖像等描写手段,成功刻画了小男孩的典型形象。
C.文中歌曲中的“请报”(警报)点出了诺沃村曾经经历战火这一社会环境,这与当下孩子们
的生活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结尾部分,近镜头是一群归家的孩子,远镜头是落日余晖下的密林,远近结合,动静结合,画面
唯美,令读者回味无穷。
2.请概括并简析克拉娃的形象特点。(6分)
3.请探究这篇散文的丰富意蕴。(6分)
三、
1.答案 B “作者借助语言、动作、肖像等描写手段”错误,从前文“在上边,在我头顶上,
开着有半人高的花,乡下的孩子们正在那里采酸模。听声音,那儿有三个小姑娘和一个小男
孩”和后文“孩子们很快就走了,我就这样没看见他们”可知,“我”是听到孩子们的谈话,而
没有看到他们谈话的场景,没有使用“动作”和“肖像”描写。
2.答案 (1)知识渊博:受奶奶的影响,认识很多花草,连“我”都很惊讶。(2)天真可爱(有幽默
感):模仿母亲的口气教育小伙伴,惟妙惟肖,生动有趣。(3)有耐心:克拉娃极其耐心地教小男孩
认识花草并矫正其读音。(4)有想象力:克拉娃自编的金铅笔的故事极富想象力,以致让小男孩
信以为真。(5)有是非判断力:指出妞儿卡打人不对,应耐心教育。
解析 从文中来看,克拉娃是一个小姑娘。克拉娃模仿母亲的口气来教育小伙伴,如“整天价,
吃苦受累,就为了能把他们,这一群崽子,送去上学,可他们在学堂里能学个什么?连话都不会说!
是‘警报’,不是‘请报’!等我告诉你爸爸,叫他教训教训你”,这表现出克拉娃的天真可爱;
克拉娃编的金铅笔的故事很吸引人,这说明她有丰富的想象力;克拉娃给小伙伴讲解花草知识,
这说明她在奶奶的熏陶之下懂得很多东西,知识渊博;克拉娃教小男孩认识花草并矫正小男孩
的读音,这说明她很有耐心;克拉娃指出妞儿卡打人不对,这说明她有辨别是非的能力。考生围
绕这些方面分析作答即可。
3.答案 (1)对自然美的热情赞美。(2)对童真(童心、人情)美的热情讴歌。(3)对社会主义(集
体农庄)新生活的热情歌颂。(4)主张作家要深入自然,拥抱生活,汲取创作的不竭生活源泉,写
出诗意的作品。
解析 文章是写“我”在乡野的所见所闻,主要写了乡野的景色、乡野的人、乡野的生活。
如乡野的景色,“广漠的落日和潮湿的草原上”“也不知道是雾,还是林中蓝色的焦烟,弥漫在
原野上”“湖岸高耸陡峭,长满攀缠的黑莓”等,乡野的景色宁静而优美,这些内容表现出作者
对自然美的赞美。如乡野的人,文中主要写了几个孩子,从对几个孩子的描写中,作者流露出对
童真的讴歌。如乡野的生活,作者在文中借助歌曲里的“请报”(警报)点出了诺沃村曾经经
历战火这一社会环境,这与当下孩子们的生活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借以表达对社会主义
(集体农庄)新生活的热情歌颂。文章开头指出奥卡河对岸不远的诺沃村是诗人叶赛宁的故
乡,并指出“叶赛宁的诗,出色地表现了奥卡河彼岸的广漠的落日和潮湿的草原上的黄昏”,这
也就暗示作家要深入自然,拥抱生活,汲取创作的不竭生活源泉,写出诗意的作品。
四、(2019南京三模,12—14)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题目。(15分)
孩子们
李 娟
一个年轻的母亲拖着自己满脸鼻涕的小孩子到我们店里,说要买玩具,这使我们非常惊奇。
在山里待久了,几乎都忘记了世上还有“玩具”这个东西。
我们这里小孩子的玩具一般都是空酒瓶子。
更多的小孩子是空着手跑来跑去地玩。
还有的小孩子进森林拾柴禾玩,有的放羊玩,有的挑水玩。总之,在我看来,他们的游戏和劳动
好像没什么区别,但还是玩得那么高兴。我把我们有限的商品浏览了一遍,最后向这个母亲推
荐浇花用的喷水壶。
从此,我们天天都可以看见她的小孩用那壶在自家毡房子门口的草地上浇水,浇完一壶后,再歪
歪扭扭地跑到河边,很努力地满满灌一壶,再跑回家津津有味地接着洒。
最有趣的情景是孩子们集体去拾柴禾。一个人推一个独轮车——基本构造是两个木头交叉
着绑在一个勉强能够滚动的圆东西上面。通常每推动二十米,那个圆东西就会掉下来一次。
这些孩子一边卖力地干活,一边卖力地修车,一个个汗流浃背的,深为劳动所陶醉。
他们一整天拾回来的柴禾足够晚餐用的了。如果不够用,家长们就顺手把那个独轮车也填炉
子里烧。
我们这里的所有孩子都会弹电子琴,他们好像天生对音阶高低的细微变化敏感异常,刚刚听完
一首歌,顺手就可以在琴上完整地敲出来。然后保准会被大人逮个正着:“满手都是泥巴,竟敢
摸琴!”
而阿依邓不一样,她是一个文静的、神情轻松的女孩子,在所有孩子里年龄最大,都已经上初中
了。大人们都很喜欢她,唤她名字的时候,都是很心疼地唤着:“阿依邓?在吗?”
阿依邓很勤快懂事,家里大大小小的家务活全是她一个人拿下的。她揉面粉的架势特别地道,
站在巨大的面盆旁边,小小的身子浑身都鼓动着力量似的,每揉一下,身子就涌动一次。
所有的孩子也都喜欢她,并且很听她的话。常常看到他们围着她,津津有味地听她说着什么,估
计是在听她讲故事。他们坐在碧绿的草坡上,花朵怒放一般簇在一起,远远地只让人感觉到入
迷的宁静。
对了,要说的是阿依邓弹电子琴的事。总是在黄昏的时候,吃过晚饭了,但又不想去上床睡觉。
这时琴声就传过来了。
在寂静深远的沙依横布拉克[注],有音乐是多么好的一件事呀!
阿依邓的手指头细细长长,虽然很粗糙,生着很硬的茧子,但却是那么灵活优雅。而我总是觉
得,她弹琴的时候,仍然有着揉面粉的架势。
我见过更多的小孩是那种看起来很没意思的小孩。能够蹲在一个地方半天都不动;或者从河
这边跑到河那边,再从河那边跑回来,然后再跑过去——不知道这样跑来跑去到底有什么好玩
的。
孩子的心离我们多远呀!当他们喃喃自语地在草丛里寻找什么东西,当他们把一颗完全能够一
口就吞下的糖分成无数次耐心地吮完,当他们相互有条有理地谈论着在我们听来乱七八糟的
话题……小孩子的幸福多么宽广呀!他们那么娇嫩,永远一副需要保护的模样,小手软乎乎的,
小胳膊捏一捏就碎了似的,那么脆弱……但他们的想象却那么强大,仿佛他们全都是在依赖这
种想象——是吸吮这想象的丰盈汁水而成长的。会有孩子突然对我说:“羊肚子里的虫子一
飞,羊也就飞了。”或者很认真地问我:“河还回不回来了?”让我想半天也不知该怎么接这
话茬子。
最后说说我们后面那顶毡房子里住着的卡万家的小儿子。秋天牧业转场的时候,这个小家伙
居然背着干粮,手持小柳枝,徒步四十多公里,独自一个人赶着三头牛,沿着一般没人会走的森
林边上的路,走出深山,把牛送回到山下的家里。
居然让孩子干这样的活!那他父母干什么去了?他的父母当然更忙,得忙着搬家,搬家自然会比
赶牛的活劳动量更大。
不管怎么说,更多的让我吃惊的事物,到头来也都想得通的。我所面对的是一种古老的、历经
千年都没什么问题的生产生活方式,它与周遭的生存环境和谐共处,息息相关,也就成了一种与
自然不可分割的自然了。其中生长的孩子们,也是自然的。
(节选自《这世间所有的白》)
[注] 沙依横布拉克,位于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
1.简析文章第一段的作用。(4分)
2.简要概括阿依邓的形象特征。(5分)
3.请探究本文的丰富意蕴。(6分)
四、
1.答案 反映山里物质的贫乏,暗示边疆生活的简单质朴,与下文以喷水壶做玩具相呼应,为下
文写孩子们的游戏做铺垫。
解析 答题时,要从内容和结构入手。内容上,这一段主要写了一对母子来买玩具,根据我们
“惊奇”的反应以及后面几段的交代可知,这里表现了物质的贫乏和生活的简单。买喷水壶
与下文的玩喷水壶相呼应,也为引出下文对山里孩子们的游戏做铺垫。
2.答案 性格文静,勤快懂事,自然优雅,做事认真,受人喜爱。
解析 文中对阿依邓的介绍主要在第十一至十六段,其中“文静”“勤快懂事”“灵活优
雅”等词语可以直接从文中提取概括,根据阿依邓揉面粉和弹琴的细节可以看出她做事认真,
根据阿依邓给孩子们讲故事的情节可概括出她“受人喜爱”的特征。
3.答案 对天真质朴、勤劳能干、热情坚强的孩子们的喜爱;对边疆居民艰辛而简朴、和谐
而自然的生活方式的肯定;对劳作中蕴含的美的欣赏。
解析 此题是对散文意蕴的探究,由“我所面对的是一种古老的、历经千年都没什么问题的
生产生活方式,它与周遭的生存环境和谐共处,息息相关,也就成了一种与自然不可分割的自然
了”可知作者对边疆居民艰辛而简朴、和谐而自然的生活方式的肯定;由“其中生长的孩子
们,也是自然的”可知作者对具有“自然”特点的孩子们的喜爱。文中浇水、揉面粉、赶牛
回家等情节,表现了作者对劳动美的欣赏。
五、(2018苏州期中调研改编)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问题。(15分)
观鹳雀
贾国勇
①若不是窥到了鹳雀眼中闪出的光,说不定你会误认为那是一团蓬蓬松松的芦花。
②正是芦花飞扬的季节,每一棵芦苇的头上都顶着一团硕大的缨穗。风吹来的时候,缨穗就散
发出一团团芦绒,漫天飞舞,落在观鸟岛上似皑皑白雪。那只鹳雀就站在一簇簇的芦花下面。
她垂下了长长的翅膀,缩回了细细的长颈,头深深地埋藏在灰色的羽毛中,偷偷地观察着这个世
界。如一只浅灰色的球体,隐身于同样是浅灰色的芦花中,浑然一体,若不是细心观察怎么看得
出不同来?
③这个时候,我正坐在淮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游客观鸟椅上,观察着水面上掠过的一只只蜻
蜓。在我的身后,有一棵树皮斑驳陆离的老柳树,葱茏的树枝如一把密不透风的遮阳伞,为我掩
映着厚厚的树荫。鹳雀就站在我前面的芦苇荡边缘,头上是飞扬的芦花,脚下是遮盖了水面的
浮萍。浮萍圆圆的叶儿,厚厚实实,如翡翠一样悬在水面上。有凉爽的风吹了过来,浮萍随风漂
浮,散开来又聚拢到一起。鹳雀站在那儿犹如入定,任是风掠过水面芦苇摇曳,却岿然不动。是
在享受这难得的清静吗,还是在为大自然中许许多多奇妙的秘密而思考?没有人回答我。
④在淮阳县,有“饿死干慌饿不死老等”的俗语。“老等”就是鹳雀的俗名,“干慌”指的则
是鹭鸶。这句话的意思是鹳雀以等待见长,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鹭鸶则是慌里慌张地不停
地寻食儿,其结果并不见得比鹳雀收获得多。今天我倒是要看看鹳雀能站多长时间,会有什么
样的收获。
⑤很长时间了,柳树的树荫已经移去,温热的感觉一点点地袭了上来,直到感受到了炙热烘烤,
我才明白应该挪个地方了。那鹳雀却依然动也不动。水色潋滟,波光粼粼,有翠色的鸟儿飞了
过来,竟然落在了鹳雀的头上,伸出嘴去不停地)雀梳理着羽毛。鹳雀如没有知觉的木桩 ,只
是呆呆地站在那儿,任翠色的鸟儿在她的头上折腾。
⑥又有一群鹭鸶从天而降,落到了鹳雀的不远处。鹳雀头上那只翠色的鸟儿也飞了起来。显
然,鹳雀对翠色鸟儿的骚扰有点儿不耐烦了,轻轻地摆动了一下头。也就是在翠色鸟儿飞起的
瞬间,我看到了从鹳雀眼中射出的一丝光,那目光如闪电,似流星,又如利剑出鞘。这时的鹳雀
更像是深藏于密林、时刻准备着出击的猛虎,虎身未动,目光早已经杀向猎物。
⑦不愧被称为“干慌”,刚刚落到水面,鹭鸶就开始忙碌起来。大伙儿三三两两地散开,如围猎
的猎手,不停地用嘴啄击着水面,似乎要从水下叼出些什么来。结果,失望得很,除了偶尔出现
的一条细小可怜的小鱼外,几乎没有见过鹭鸶有大的收获。也正是在鹭鸶的啄击中,一条鲤鱼
从鹭鸶围猎的缝隙中钻了出来,径向站在芦苇荡边缘的鹳雀游去。这条鲤鱼银色的鳞片闪耀
着熠熠的光辉。个头也相对大些,估摸着足可以让鹳雀饱餐一顿。相对于湿地的浅水区,深深
的芦苇荡可以阻止鹭鸶的围猎,对这条受惊吓的鲤鱼来说非常重要。但是,由于急于逃命,这条
鲤鱼根本没有顾及芦苇荡边还站着一只鹳雀。或许,鹳雀隐藏得太深了,在鲤鱼的视线内,那不
过是一团灰色的芦花……
⑧当那条鲤鱼刚刚游到鹳雀脚下时,她突然伸出了尖利的喙,一下子就刺入水中。速度之快,若
雷鸣电闪,尖喙入水出水也就是瞬间的工夫。待我惊讶地站起身来准备细细地看时,鹳雀已经
叼着那条鱼扑闪着翅膀离开了芦苇荡……
(选自《人民日报》2016年2月17日,有删改)
1.作品第⑤段画波浪线的语句说“柳树的树荫已经移去,温热的感觉一点点地袭了上来,直到
感受到了炙热烘烤,我才明白应该挪个地方了”,这样写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4分)
2.请赏析作品第⑥段中的画横线语句的表达特色。(5分)
3.文中具体描写观鹳雀捕食的经过,蕴含怎样的深刻意蕴?请结合文本探究。(6分)
五、
1.答案 (1)与上文第③段的描写呼应。(2)表现时间过去很久,而“那鹳雀却依然动也不动”,
突出鹳雀等待的耐心非同寻常;(3)借描写景物和自己的心理感受表现时间的流逝,形象生动。
解析 重要语句的作用要结合其在文中的位置分析,从内容、结构等角度依次作答。分析内
容作用时要紧扣语句中的关键词以及关键词之间的关系。树荫已经移去,突出时间之长,鹳雀
等待的耐心非同寻常;从“我”的角度而言,也写出了“我”的心理感受。
2.答案 ①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如闪电,似流星,又如利剑出鞘”“更像是深藏于
密林、时刻准备着出击的猛虎”形象地展现了鹳雀目光的敏锐、犀利。②长短句结合,语言
错落有致,富有节奏感和画面感。
解析 分析表达特色要紧扣关键词语,从修辞、语言、句式等角度依次回答,回答时要围绕陈
述对象和文章情感主旨,如“如闪电,似流星,又如利剑出鞘”等的描写,形象地展现了鹳雀目
光的敏锐、犀利。
3.答案 ①写鹳雀垂下翅膀,缩回长颈,隐身于浅灰色的芦花中,等待猎物,非常具有隐蔽性,表
现了鹳雀善于利用环境的生存智慧;②写鹳雀长时间的等待,能忍受翠色鸟儿的折腾,终有收
获,说明一个人要想成功,要学会等待机会,耐得住寂寞,更要禁受住外物的骚扰;③描写鹳雀见
到鲤鱼刚到脚下时,尖喙就迅速入水,成功获取猎物,启示我们要善于抓住机会;④描写鹭鸶慌
里慌张地不停地寻食儿,结果收获寥寥,与鹳雀形成鲜明对比,表明做好一件事,要踏实稳重,有
目标,找准时机,不可盲目行动。
解析 分析文章主旨要根据散文中的描写对象,紧扣文本中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语句,勾画
关键词语,整合重要信息作答。如由鹳雀等待猎物具有隐蔽性可见其善于利用环境的生存智
慧;由鹳雀长时间的等待可见要耐得住寂寞;由鹳雀获取猎物可见要善于抓住机会;由鹭鸶的
慌里慌张和鹳雀对比可见要踏实稳重,有目标,找准时机,不可盲目行动。
六、(2017苏锡常镇四市三模改编)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问题。(15分)
赛里木湖
周 涛
应该让思想的水散漫成湖,特别是当你处在人生的秋天。
让溪流聚集起来,让河水交汇起来,让雨水或雪水贮蓄起来,根据地形自然的状态,造成一个非
人工的海,那就是湖。
湖不是海——它没有那么伟大。
湖也不是水库——它要柔和自然得多。
一般来说,它躺在那儿。它使周围变得潮湿了一些,滋润了一些;它使天空涂上了一层神秘的
蓝;它使近处的山呈黛色,使阴坡的松林幽静,使远处的山白发肃然。
一般来说,它躺在那儿。它不像山那样远远地就跑过来迎接你,而是躺在那儿,等着你突然发现
它。它喜欢静静地微笑着看你吃惊。
这就是赛里木湖。
一个思想就应该是这样,经过无数条水系的源源不断的补充,经过地貌之下的颅骨的加固合拢,
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圆或椭圆的、深邃的内陆液体领域。
思想之所以称为思想,就因为它是圆的。从它的任何一点出发,走完全程,终点都复合在起点
上。
瞧,被称为思想的这个东西有多么深邃,同时又有多么清澈透明!
它深邃到使人不敢轻率地去游泳,仅只挽起裤腿在岸边浅涉一番,就足以领略到它的内涵、它
强大而令人畏惧的吸力;而它的清澈透明,则让人一望见底却倒吸一口凉气,那见底的明澈里,
反射着无数层游动的光影、光环、光斑,造成无法分辨的幻象,使真实与虚幻浑然一体,因而更
加捉摸不清。这是那种比浑浊更深奥百倍的明澈!
赛里木湖——多美的名字!
这名字本身就有一种清澈的深邃,有一种高雅的韵味,有一种特殊的蓝,令人心醉。
你是伟大的海洋在撤离时留给伊犁河谷的一滴巨大的泪珠。汪汪的,闪闪的,既像美人腮边泪,
也像英雄颊上泪,妩媚而又刚健。
你就是我们的海。在亚洲腹地远离海洋的地方,你给了我们一个海的缩影,一个海的模特儿,让
我们按照你的面貌在想象中放大去理解。因而,你又是本关于海的初级教科书。
当我们在你身边散步的时候,可以看到成群的水鸟翩飞降落,成为浮动在水面的一片黑点,同时
浴着水色和光影。身材修长的马正垂着颈,披着头发,小心翼翼地亲吻你的水面,唯恐不慎弄皱
了你的面容。
你与牧人的世界如此和谐。他们爱你,你也爱他们。你从不曾因为他们贫穷而鄙弃他们,相反,
你把自己当成他们当中的一员,和他们气味相投。你就是在他们当中找到平静的,你必须平静
才能生存下去,而这,只有牧人才能给你。那些城市里的“湖”,你当然知道它们的窘状和自得
难解难分,它们是供人娱乐的一池,而你,才是真正的湖。
总是这样,在远离喧闹的地方,思想默默地积蓄、沉淀,变得清澈起来、辽阔起来。
所有的游客和路人,在你的身边赞叹、夸奖,似乎在这片刻,你成了他们的一样东西,而与牧人
毫无关系,然后,他们拍拍屁股,驱车远去,你仍留在牧人身边,谁也带不走你。
在众多的游客和路人当中,有人感觉到一丝惭愧吗?面对你,有人照到自己灵魂深处的弱点吗?
若有,他可能会想到这些。
赛里木湖,人们是多么肤浅又多么自以为是呀,我愿意代替他们向你道歉,说:“我们对不起
你!”
它听也不听。脸上犹自泊着宁静神秘的微笑。
(节选自《伊犁秋天的札记》)
1.“应该让思想的水散漫成湖”,从文章内容看,思想与湖有哪些相似点?(4分)
2.本文在人称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分)
3.探究文章结尾处“我们对不起你!”一句的丰富意蕴。(6分)
六、
1.答案 融会贯通(由各个领域内的多个支系汇聚而成),自成体系,深邃明晰,有一个逐步形成
的过程(在远离喧闹的地方,默默地积蓄、沉淀,变得清澈辽阔)。
解析 作答本题前要先通读全文,迅速找到文章讲思想与赛里木湖有相似点的段落,再对其进
行概括归纳。如思想是无数条水系汇聚而成;思想终点和起点复合;思想深邃;思想清澈透明;
思想默默积蓄沉淀,变得清澈辽阔;等等。这些都是思想与湖的相似点。
2.答案 第一问:前半部分用第三人称写湖,用第二人称称读者;后半部分用第二人称写湖。
第二问:有助于作者思想感情的表达;营造亲切的氛围,拉近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距离;表达对赛
里木湖由衷的喜爱与赞叹。
解析 汉语人称分为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二人称——你、你们,第三人称——除“我、
我们、你、你们”外的其他主语。这三种人称各有其表达效果。用第一人称的表达效果是,
增强对事情、对人物叙述的真实性,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
感。用第二人称叙述的好处是,增加亲切感,就好像是作者面对我们娓娓而谈一样,无形之中拉
近了与读者的距离。用第三人称叙述则显得比较客观公正,这是以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的身份
来进行叙述的方法,能直接地展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反映现实更自由。作答本题,首先要审
清题目,认真梳理文章,找出其中人称使用的变化,稍加归纳不难得出使用特点,然后结合人称
使用的常规特点进行分析。
3.答案 游客和路人不能理解赛里木湖的清澈深邃,用喧闹打破了这里的宁静,作者为人们的
肤浅和自以为是向赛里木湖道歉;表达了作者对人类以自我为中心娱乐消费自然的愧疚、自
省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解析 该句对作品的部分内容起统摄作用。文学作品的作者很少直接用评论性的语言来表
达自己的看法(观点)和情感,通常把它们包蕴在形象之中。解答本题,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几个
问题,“我们”是谁,实指义和延伸义是什么;“你”是谁,实指义和延伸义又是什么;“对不
起”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情感,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感。按照以上思路,这道题基本就可以解答
出来了。
文档由机器转码 排版混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请下载原文档
本文档的下载地址为http://www.gaokaotik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53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