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高考突破秘妙 在平凡的事情上精益求精
高分方案1 对散文中重要语句丰富含意的理解
步步为赢 知识先导
散文语言的一大特点是优美凝练。优美凝练的语言增强了散文的可读性和美感
,同时也是理解和整体把握散文的关键。
散文语言考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考查,即鉴赏
语言;二是对“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考查,即理解语句含意。本方案侧重于
后者,这个考点是着重在语言的思想性层面的,是对诸如中心句、点睛句、过渡
句、矛盾句、哲理句等的表层含意、深层含意或句外意义的分析概括。
试卷 真题举隅
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
2017全国Ⅲ卷《我们的裁缝店》
含意。
2017全国Ⅱ卷《窗子以外》 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
作者在结尾说“我知道我虽然来过了,但
却远远抵达不了这河的深奥。”请根据
2017北京卷《根河之恋》
文意,说明“这河的深奥”的含义、“抵
达不了”的原因及作者寄托的情感。
作者在小说《白鹿原》中并没有写到老
2016北京卷《白鹿原上奏响一支
腔,为什么本文题目却是“白鹿原上奏响
老腔》
一支老腔”?
2016上海卷《湖殇》 结合全文,分析标题“湖殇”的含义。
怎样理解文中用“十分醒目”和“海市
2015重庆卷《甘森的西红柿》
蜃楼”这两个词语来描述甘森?
第四段中“铁牛”“拖拉”加上引号,有
2013浙江卷《牛铃叮当》
什么特别用意?
作者为什么把牛犊引发的纠纷称作“黑
2013浙江卷《牛铃叮当》
色幽默”?
本文标题中“我的邻居”四个字耐人寻
2012上海卷《我的邻居吴冠中》
味,请对此加以评析。
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其中不乏精彩
2009江西卷《平常的沈从文》 的议论。试分析“这是真的,那是本很美
的文学作品”这句议论在文中的作用。
经典题型 精准剖析
典题一 对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
例 (2013·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牛铃叮当
李清明
①水乡多水牛。
②从我记事开始,一直到成年走出水乡,多以水牛为伴。不但假期要整
天放牧水牛,而且上学了每天也带上镰刀和竹筐,放学的路上割上满满一筐
青草,回去喂养水牛。
③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我们水乡,可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牛。洞
庭湖多年淤积的湖洲上围垦成水乡一个个垸落。湖汊内港、沟渠水塘星罗棋布
,到处长满茂盛的芦苇、青草和野蒿,这些都是水牛们上好的饲料。水牛生命力
强,容易饲养。春、夏、秋三季均以自然生长的草蒿为食;到了万物枯萎的冬日
,每天也只需一捆干草便能果腹。
④漫长的农耕时代,水牛一直被视为农家的命根子。从牛犊学会走路的那
天起,它的脖子上便被精心挂上一串铜制的铃铛。农忙季节,水牛可用于犁田、
耙田;农闲时分,水牛能帮助拉磨,碾压菜籽、稻谷,以便得到食油、大米。记得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村里就购买了东方红牌拖拉机,还配备了犁、耙等成套的耕
田机械。没承想几吨重的“铁牛”开进农田却经常陷进淤泥中,有时淹得只看
见顶部的烟囱,最后还得用十头八头水牛合力,才能“拖拉”出来。
⑤水牛天生就能游泳,还是长距离泅渡的高手。水浅处水牛游得很慢,一边
游还一边不忘啃食水中的荷叶、蒿草和野生水稻;一旦游到水深处,它便变得特
别快捷,一边用力划动四肢,一边高高抬起头角,“嗯呀——嗯呀”十分得意地叫
唤不停。夏天,水牛成了我和一班好伙伴最好的“游泳老师”。跟着水牛学游泳
,我们先是用柳条鞭子将水牛赶至河里,双手死死地拽住牛尾巴,待水牛飞速抢渡
时,再使劲用双脚拍击水面。不消两日,我们便掌握了“牛刨”“蛙泳”等全套
的游泳本领。
⑥与水牛朝夕相处,我们也摸透了它温和、驯良的习性。只要你往牛头前一
站,哪怕它正在吞食草料,也会赶紧把头一低,让你攀住牛角,爬到它背上。待你
坐好,水牛还不忘摆动头角,“嗯呀——嗯呀”撒娇般地叫唤几声,牛铃也会“叮
当——叮当”地响个不停。骑在牛背上的我们,头上扎着柳条帽,腰间别着把弹
弓,右手高高扬起柳条鞭子,活像一个个舞剑骑马、披挂出征的大将军。
⑦别看水牛平日温驯,一旦打起架来却异常勇猛,尤以处于发情期的公牛
为甚。当攻击开始时,公牛们双眼通红,抵足弓背,头缩至前腿中间,亮出尖尖
的双角,冲撞挑击。一时间,牛铃骤响,沙飞石跳,响声震天。这时,只有将干草
燃成的火把投掷到牛头角力处,方能将它们分开。
⑧终于,水牛老了。连田也耕不动的水牛,静静蹲在牛栏中,等待自己大限
的到来。因为害怕掉膘,乡亲们往往会提前宰杀水牛。被牛绳绑囚在树下的水
牛,看到屠夫磨刀霍霍,都会掉下一颗颗好大好大的眼泪,似有深深的不舍和无
限的悲戚。想起水牛这一辈子所求最少,干的却是最苦最脏最累的活,站在一
旁的我们不禁泪眼模糊。
⑨现今的水乡,早已不用水牛精耕细作,而是直接向稻田抛撒谷种,等天收
粮,靠天吃饭。放眼望去,湖洲上唯有水草疯长,久而久之便成了放养水牛的天
然牧场。春天里,不再耕田的水牛被赶至牧场,脖子上换上了刻有记号的新铃
铛,直到冬天才各自牵回。一起牵回的还有傍着公牛母牛的新生牛犊。牛犊的
认领沿用的是乡里的老规矩:将各家的大牛小牛赶至一处,看哪头牛犊跟谁家
的大牛走,哪头牛犊就算是谁家的。
⑩如今,利益的驱动让这样的老规矩开始面临挑战。由牛犊引发的纠纷,每
有耳闻。曾有相邻的两家因争六条小牛而互不相让,直至对簿公堂,一家甚至
提出要用船装着大牛小牛去省城做“亲子鉴定”。自然,鉴定最后平息了纠纷
,但花去的鉴定费、差旅费和诉讼费加起来远远超过几头小牛的价值,这一时
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最多的黑色幽默。
打那以后,水乡的水牛们大都由放养改成了圈养。岁月流逝,牧童牛笛仿佛
一夜之间成了绝响。没了广阔湖洲茵茵绿草的映衬,少了骀荡和风的吹拂……
牛铃依旧叮当,但总觉得少了往昔的悦耳与悠扬。
(本文有删改)
作者为什么把牛犊引发的纠纷称作“黑色幽默”?(3分)
【精准剖析】
参考答案 高分方案
一、明晰答题“任务”:在把握“牛犊引发的纠纷”与“黑色
幽默”之联系的同时,揭示“黑色幽默”这一表达的内涵与效
①利益的争夺与得 果。
不偿失的结果形成 二、了解“黑色幽默”的主要特点:原指一种荒诞的、变态的、
反差,产生讽刺性 病态的文学流派,把痛苦与欢笑、荒谬的事实与平静得不相称
的喜剧效果。②追 的反应、残忍与柔情并列在一起的喜剧。概言之,荒诞、反差、
逐利益的现实与古 不相称的戏剧效果是其主要特点。
老的乡村传统相冲 三、扣住“纠纷”体现的“关系”分析其“黑色幽默”式的
突,折射出时代变 特点:指明现实与传统的关系、行为与结果的关系,进而揭示
迁带来的无奈。 用“黑色幽默”带来的效果。
四、需避免的硬伤:分析与“黑色幽默”的本义没有相似关系
,因此不需对概念作解释。
分分必争 取之有道
理解词语的丰富含意,必须联系语境,做到“词不离句”。具体关注以下几点:
1.对标有引号的词语,寻求其特殊含义。
标有引号的词语,或表示特定意义,或带有褒贬色彩,或有强调突出的意味。答
题时要结合语境,找到作者要表达的真实意思和意味。
如2013浙江卷《牛铃叮当》问:第四段中“铁牛”“拖拉”加上引号,有什么特
别用意?回答时要把握文中“铁牛”指的是拖拉机,而“拖拉”一词显然另有意
味,与水牛相对,突出它自身要靠“拖拉”的尴尬。
2.对用了修辞等特定手法的词语,可转换成一般说法加以表述。
有的词语本身运用了比喻、象征、比拟等手法,可以通过寻找本体和喻体、
弄清象征对象等方法把词语还原成通常说法,然后整理出其含意。
如2017全国Ⅱ卷《窗子以外》问: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窗
子本指现实世界中的窗子,有的人坐在窗子里面,有的人行走在窗子外面,而
一扇窗子隔绝出来的,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窗外的人固然不了解窗里的
人,窗里的人,也永远不能了解窗外的人。这样,窗子又可以指隔绝自己生活
与他人世界的象征。
3.涉及散文标题或其关键词语含意的理解,宜结合全文辨析。
散文标题本身可能是较短词语或词组,或者虽是较长的标题却含有关键性词
语,对这些词语的理解,除了从标题本身思考之外,还应从全文内容、情感及
表达的特点出发综合考量。
如2012上海卷《我的邻居吴冠中》问:本文标题中“我的邻居”四个字耐人
寻味,请对此加以评析。许多考生看不出“我的邻居”这四个字有怎样的意
味,如果结合全文来思考就会明晰起来。“邻居”只是针对人物的居住位置
而言的称谓,不涉及人物的身份和地位。吴冠中是著名画家,而作者却只把他
当作一个邻居,记述了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这一视角有利于塑造作为
普通人的吴冠中的形象,让读者了解到吴冠中作为公众人物之外的一面。标
题中的这一称谓也表现出吴冠中与周围百姓的融洽,表现出他的人格魅力。
4.涉及文中开头、中间、结尾等重要语句中的概括性词语,可找到前后文相关
内容进行阐释。
在散文行文过程中,常常有一些在内容和结构上起到重要作用的语句,这些语句
中常常有一些提示性、过渡性或总括性的词语,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可以从语境
中对相关内容进行梳理,概括出其含意与作用。
如2015重庆卷《甘森的西红柿》问:怎样理解文中用“十分醒目”和“海市蜃
楼”这两个词语来描述甘森?从这两个词语所在的第二段和后文内容看,“醒目
”即“明显、清晰”,“海市蜃楼”本指不存在而红顶房真实存在,即“让人难
以置信”,强调作者对甘森的前后感受。
即学即用 牛刀小试
再读《牛呤叮当》(2013年高考浙江卷),完成下面问题。
第四段中“铁牛”“拖拉”加上引号,有什么特别用意?(3分)
④漫长的农耕时代,水牛一直被视为农家的命根子。从牛犊学会走路的那天
起,它的脖子上便被精心挂上一串铜制的铃铛。农忙季节,水牛可用于犁田、耙
田;农闲时分,水牛能帮助拉磨,碾压菜籽、稻谷,以便得到食油、大米。记得上
世纪七十年代初,村里就购买了东方红牌拖拉机,还配备了犁、耙等成套的耕田
机械。没承想几吨重的“铁牛”开进农田却经常陷进淤泥中,有时淹得只看见顶
部的烟囱,最后还得用十头八头水牛合力,才能“拖拉”出来。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标点符号作用的能力。引号的主要作用:(1)表示引语,
(2)表示特定称谓,(3)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4)表示否定和讽刺。解答本
题,首先要根据语境理解“铁牛”“拖拉(动词)”的含义,然后再分析它们加
上引号之后的变化,两相结合,推断出答案。根据语境,“铁牛”加引号表示
强调,“拖拉”加引号表示讽刺,要答出具体强调、讽刺的内容。
答案:①起强调的作用,旨在引起读者的注意。
②“铁牛”与水牛形成对照,突出拖拉机被“拖拉”的尴尬,有揶揄、幽默的
意味。
经典题型 精准剖析
典题二 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
例 (2017·全国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我们的裁缝店
李 娟
在城市里,裁缝和裁缝店越来越少了。但在喀吾图,生活迥然不同。这
是游牧地区,人们体格普遍高大宽厚,再加上常年的繁重劳动,很多人身体
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形,只有量身订(原卷如此。“订”应为“定”——编
者注)做的衣服才能穿得平展。
我们租的店面实在太小了,十来个平方,中间拉块布帘子,前半截做生意,后
半截睡觉、做饭。但这样的房间一烧起炉子来便会特别暖和。很多个那样的日
子,狂风呼啸,昏天暗地,小碎石子和冰雹砸在玻璃窗上,“啪啪啪啪”响个没完
没了……但我们的房子里却温暖和平,锅里炖的风干羊肉溢出的香气一波一波地
滚动,墙皮似乎都给香得酥掉了。
我们还养了金鱼,每当和顾客讨价还价相持不下时,我们就请他们看金鱼,这
样的精灵实在是这偏远荒寒地带最不可思议的尤物——清洁的水和清洁的美艳
在清洁的玻璃缸里曼妙地闪动,透明的尾翼和双鳍缓缓在水中张开、收拢,携着
音乐一般……
这样,等他们回过神来,再谈价钱,口气往往会软下去许多。
当地男人们很少进店。最固执的是一些老头儿,偶尔来一次,取了衣服却死
活不愿试穿,即使试了也死活不肯照镜子,你开玩笑地拽着他往镜子跟前拖,让他
亲眼看一看这身衣服多“拍兹”(漂亮),可越这样他越害羞,双手死死捂着脸,快
要哭出来似的。
女人们就热闹多了,三三两两,不做衣服也时常过来瞅一瞅,看我们有没有进
新的布料。如果有了中意的一块布,未来三个月就一边努力攒钱,一边再三提醒
我们,一定要给她留一块够做一条裙子的。
库尔马罕的儿媳妇也来做裙子了,她的婆婆拎只编织袋跟在后面。量完尺寸
我们让她先付订金,这个漂亮女人二话不说,从婆婆拎着的袋子里抓出三只鸡来
——“三只鸡嘛,换条裙子,够不够?”
她订的是我们最新进的晃着金色碎点的布料,这块布料一挂出来,村子里几乎
所有的年轻媳妇都跑来做了一条裙子。
她说:“不要让公公知道啊!公公嘛,小气嘛,给他知道了嘛,要当当(唠叨、
责怪)嘛!”
“婆婆知道就没事了?”
“婆婆嘛,好得很嘛!”她说着揽过旁边那矮小的老妇人,“叭”地亲一口:
“裙子做好了嘛,我们两个嘛,你一天我一天,轮流换着穿嘛!”
她的婆婆轻轻嘟囔一句什么,露出长辈才有的笑容。
但是我们要鸡干什么?但是我们还是要了。
还有的人自己送布来做,衣服做好后却凑不够现钱来取,只好挂在我家店里,
一有空就来看一看,试穿一下,再叹着气脱下来挂回原处。
有个小姑娘的一件小花衬衣也在我们这儿挂着,加工费也就八元钱,可她妈
妈始终凑不出来。小姑娘每天放学路过我家店,都会进来捏着新衣服摸了又摸,
不厌其烦地给同伴介绍:“这就是我的!”穿衬衣的季节都快过去了,可它还在
我们店里挂着!最后,我们先受不了了。有一天,这孩子再来看望她的衣服时,我
们就取下来让她拿走。小姑娘惊喜得不敢相信,在那儿不知所措地站了好一会
儿,才慢吞吞挪出房子,然后转身飞快跑掉。
裁缝的活不算劳累,就是太麻烦。量体、排料、剪裁、锁边、配零料、烫粘
合衬、合缝……做成后,还得开扣眼、钉扣子、缝垫肩、缲裤边。浅色衣服还
得洗一洗,缝纫机经常加油,难免会染脏一点。而且烙铁也没有电熨斗那么干净
,一不小心,黑黑的煤灰就从气孔漾出来,沾得到处都是。
是呀,从我们当裁缝的第一天起,就发誓一旦有别的出路,死也不会再干这个了。但
假如有一天不做裁缝,我们还是得想办法赚钱过日子,过同样辛苦的生活。——可能干
什么都一样的吧?
是这样的,帕孜依拉来做衬衣,我们给她弄得漂漂亮亮的,她穿上以后高兴得在镜子
面前转来转去地看。但是我立刻发现袖子那里有一点不平,就殷勤地劝她脱下来,烧好
烙铁,“滋——”地一家伙下去……烫糊一大片……
怎么办呢?我们商量了半天,把糊的地方裁掉,用同样的布接了一截子,将袖口做大,
呈小喇叭的样式敞开,还钉上了漂亮的扣子。最后又给它取了个名字:“马蹄袖”。
但是后来……几乎全村的年轻女人都把衬衣袖子裁掉一截,跑来要求我们给她们加
工“马蹄袖”。
干裁缝真的很辛苦,但那么多事情,一针一线的,不是说拆就能拆得掉。当我再一次
把一股线平稳准确地穿进一个针孔,总会在一刹那想通很多事情。
(有删改)
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5分)
【精准剖析】
参考答案 高分方案
一、分析画线句本身特点:先找出画线句“可能干什么都一样
的吧”,其本身无修辞等手法,圈出关键词是“可能”“干什
①裁缝作为辛苦的 么”“都一样”。
谋生行当,看起来 二、结合前文明晰表层意思:“干什么”应是指谋生的职业,
与其他行当一样 “都一样”指的是在“辛苦”这一点上,裁缝与其他职业
;②但在做裁缝的 一样。
过程中,对生活有 三、结合“可能”和下文思考深层意味:“可能都一样”意味
了难忘的经验和体 着做裁缝可能还有不同于一般行当的特殊性——在做裁缝的
会,不由得对这一 时候,那种难忘的体会让“我”对裁缝这一职业有了独特的感
行当产生了特殊感 情。
情,感到它有独特 四、拓展思考:从结构上看,先承认做裁缝与其他行当一样辛
意义。 苦,但转念一想,“可能干什么都一样的吧”,何况做裁缝还有
意想不到的收获。这个句子似乎也可看作欲扬先抑的过渡句。
参考答案②可以说得更明白一些。
分分必争 取之有道
对文中重要句子丰富含意的理解,除了从理解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入手外,可以从
以下几方面把握:
1.从分析句子的结构入手
有许多句子,分析其结构(如果是单句,先找准主、谓、宾;如果是复句,先找准
第一层)就可以把握句子的基本意思。
如2015年湖北卷第18题:“作者为什么说‘读这样的作品,与其说是观赏作者借
助于想象而描绘出的风景,不如说是欣赏灵魂的奇观’?请简要分析。”该句是
一个取舍关系复句,“不如”引导的句子是重点,可以依此在文中寻找答题信息。
2.从分析句子在文中所处位置的作用入手
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对理解句子的含意至关重要。
比如2014年全国大纲卷第14题:“文章为什么在开头一段就说‘雨,大概是古典的’?”
解答本题必须好好利用题干提示“开头一段”,回顾开头段的作用,再结合题干具体分析。
结构上,文章首段呼应题目,引出话题;从文章主题上,“古典”与“现代”对应,暗示现
代人已经难得有听雨的闲情逸致了。
3.从把握修辞特点入手
对含有修辞手法的句子,应在理解修辞本身所具有的风格特点(如比喻的相似性、借代的
相关性、比拟的形象性和反语的讽刺性等)的基础上分析。
比如2014年安徽卷第12题要求解释“船桨是他延长的手臂,一如手臂是他身体的器官”
在文中的含意。这句运用了比喻,可以结合上文“荡舟之人是独木舟的一部分,从而也与
它所熟悉的山水融为一体”“独木舟在他的手下服服帖帖”和下文“小舟灵活敏捷,任
你摆布”“与大地和睦相处,融为一体”等准确解读。
4.看似平常的句子,要从本句的形式、具体内容和语境综合思考入手
如2017全国Ⅲ卷《我们的裁缝店》问: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
意。这个句子是“可能干什么都一样的吧?”看起来实在简单不过了,但综合考
虑,本句是一个兼有推测和反问语气的句子,在原文第段。第段先说干裁缝“太
麻烦”,说自己曾“发誓一旦有别的出路,死也不会再干这个了”,随后转念一
想:“可能干什么都一样的吧?”但作者之所以能有如此转念,又与下文的“马
蹄袖”事件相关。综合起来,此句表面上说,裁缝作为辛苦的谋生行当,看起来
与其他行当一样,实际上说自己在做裁缝的过程中,对生活有了难忘的经验和体
会,不由得对这一行当产生了特殊感情,感到它有独特意义。
即学即用 牛刀小试
(2010·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静 流
弟弟迷恋音乐,不仅迷恋流行歌曲,也迷恋中国古典乐器。他常常在夜里
吹奏笛子,声音清越,吹出月光、竹林、沙滩、仙鹤……升入高中以后,弟与
另两个男孩一起组成了一个“红蜻蜓”歌唱组合。我喜欢那些在晚霞中飞舞
的小精灵,弟也喜欢,我们都记得捉放蜻蜓是儿时最喜欢的游戏。红蜻蜓组合
在春日夕阳中翻唱着一些小虎队的歌曲,唱得投入而动情,虽然只有我一个观
众。弟说,他要考艺术院校。这当然没有成功,父亲认为那是不务正业,严厉
禁止。弟在那年高考中落榜了。为了实现愿望,弟又转向别的途径,准备去当
文艺兵,这最后也没实现。弟心灰意冷,对音乐的追求就此止步。他常常迷茫
地望向远方——人世浩瀚,哪条才是他要走的路?
对于父亲的横加干涉,弟是心怀怨怼的。他整日整日地不回家,在外面游荡
,抽烟,喝酒,看录像,甚至赌博。父亲对于弟的不成器是彻底失望的,竟日摆着
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看也不看弟一眼。他们犹如宿敌,冷战,僵持,中间横亘
着大片大片的沉默,黑夜般深不可测,没有光亮。
那些坚硬的、暗含敌意的、荒原一般的沉默,是什么时候开始消融,最后随
风化为流水的,我不得而知。
我那时已在江南。弟有时写信,有时打电话,内容里渐渐多了关于父亲的信
息。初涉尘世的弟弟被浮世的炎风吹刮后,终于体会到了现实闾巷烟火的不易。
弟才知道,父亲对于他的要求,并非仅仅是为了自己的脸面,那要求,也是生活本
身对他的要求。
相应的,在经历过我的一些波折后,父亲对弟也渐渐释然。父亲终于明白,
子女的人生是无法由他来设计的,我们都不过是千万人中最普通的那一个。
柔软悄悄而来,来自两个血脉相连的男人,如静海深流。
在四处求人碰壁后,父亲拿出积蓄,为弟买了出租车。弟把自己安顿在皖北
那个小城,结婚,生子,开始了平淡的人生。
尘埃随之落定。
一年的秋日,我自江南回去探亲,家人聚在一张饭桌上,吃着饭菜,说着闲话,
屋外,秋阳融融。饭后,父亲递一支烟给弟弟。弟弟点火,两人抽一口,吐出,对
望,烟圈上旋,被风吹着,袅袅散去。一切都在不言中,生活似乎在和解与体恤中
,平静地向前流去,父亲展望着他含饴弄孙的晚景。
如果,生活仅仅如此按部就班地向前走去,父亲与弟弟都不会看到他们各自
的另一面。
波澜总在不经意间降临人间。
弟的孩子,我的侄儿,在出生一年后,被诊断为孤独症患者。不能接受现实的
是我父亲。他,在一夜间,叶落萧萧,只剩下虬枝无言地指向天空。弟头一次发现
了父亲的软弱,那貌似强大的外表下,也有不堪一击的所在。他一边安慰父亲,鼓
励妻子;一边筹款,四处求医。竭尽人事,要为侄儿打开那扇自闭的门。弟开始不
停地讲话,虽然他讲得口干舌燥,侄儿一点反应也没有。弟说,他不会放弃。父亲
第一次知道了弟是执着的,像蒲草,看似柔弱,实则有坚韧自持的力量。
此后,父亲就是那个随传随到的人,只要弟需要,他总在那里,并一直守在那
里。
弟临走时,悄悄叮嘱我:爸老了,有时犯糊涂,在你这里,你精心点。我说,你
放心吧。
弟走后,父亲说,看看,你弟变能干了。我说,是,弟一直都很能干。父亲对
弟的赞许是在他走后说出来的。
(改编自李丽娟的作品)
1.品味文中加点的动词,简析它们分别表达了父亲怎样的心理。(4分)
(1)拍拍:
(2)喝令:
(3)挺直:
解析: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能力。在弟弟执着面对生活艰难时,父亲
“拍拍”他的肩膀,自然是鼓励、信任;此时“喝令”他收下自己的积蓄,武
断的背后含着疼爱;父亲“挺直脊背,走出大门”自然又是决心与儿子同患难
的体现。
答案:(1)表现出父亲对弟弟的信任、安慰和鼓励。
(2)以强硬的方式表现出父亲对弟弟的疼爱的心理。
(3)既表现了父亲要帮助弟弟面对磨难的坚强决心,又表现出父亲为能帮助弟
弟而感到满足。
2.文中画线的四个句子在写法和作用上有哪些共同点?(5分)
解析:此题中涉及的几句都在文中独立成段,属于过渡性语句,又都使用了比
喻的修辞手法,并且从作者的感受出发,写父子关系的变化。
答案:①运用比喻,以有形写无形(答“具体可感、生动形象”也可);②独立
成段,过渡自然简洁;③叙事者“我”通过评说,表达感受、看法。
文档由机器转码 排版混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请下载原文档
本文档的下载地址为http://www.gaokaotik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0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