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浙江专用)
专题八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
五年高考
A组 自主命题·浙江卷题组
一、(2019浙江,7—9)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苗绣,苗族的刺绣。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楚绣,与湘绣、汉绣同流而异源。古代苗族妇女养蚕主
要是为了获得制作刺绣使用的丝线。苗绣主要用于装饰衣服,也用在裤脚和鞋面。在衣服上
以栏杆形式围在肩膀和袖口。黔东南苗族的盛装刺绣,衣饰部位不是栏杆形式。苗绣针法有
平绣、辫绣、结绣、缠绣、绉绣、贴花、抽花、打子、堆花等十几种,其中辫绣、结绣是苗
绣中特有。辫绣是先将8根或12根同色丝线编成“辫子”,然后再回旋缀于底布成花,多用于
“男性之衣”(“乌爸”)的盛装中,绣品风格粗犷凝重。结绣则将丝线在针头挽数结,然后抽
针,如此反复插满成花。苗绣图案多是鸟、鱼、花、果子。在盛装的大型图案中,出现庞大、
凶猛的动物,如龙、大象、狮子等。龙在苗绣中有虫龙、水龙、牛龙等形态。黔东南苗绣图
案中的蝴蝶多被解释为与神话传说中的图腾有关。苗绣一般先在绣布上绘或贴上图案。黔
东南苗族妇女不直接在衣物上刺绣,而是先制成与装饰部位大小相同的绣件,再缀到衣物上相
关部位,这样一方面便于操作,也便于单独取下来保护或替换。
(摘编自《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西南地区卷》)
材料二:
苗绣是苗族人的文化读本。从启蒙开始,苗族人就可以从苗绣里学习生活常识,认识草木动物,
学习纺线耕田,了解节日习俗,解读神话、宇宙天体等,无所不可。乍一看这本“书”,罗列的
事物真不少,率性随意,缺乏归纳,但如果仔细阅读,你便会发现,它所表现的内容也都是经过了
严格选择的,而且不乏思想深度。苗族先人把祖祖辈辈获得的人生智慧,都隐藏在一个个生动
鲜活的苗绣故事中。
苗绣一直无声无息深藏不露,20世纪后半叶才逐渐被发现。有趣的是,它被发现的时间与读图
时代几乎同步,苗绣本身的艺术特质和读图时代的美学趣味显然不谋而合。神秘的气息,独特
的想象,呆萌的造型,饱满的情感,让我们惊叹相见恨晚。
(摘编自解如光《十指春风 一绣千年》,
《人民日报》2019年2月23日)
材料三:
目前,民间手工技艺的主导传播形式多依托出版物或博物馆等相对静态的媒介,传播途径单
一。实际上,民间手工艺的文化形态非常丰富。以苗绣为例,其非物质文化形态至少包含三种:
苗绣中的图案,苗绣的针法和绣法,苗绣中承载的文化等。这些丰富的内容仅仅依靠静态形式
传播显然是不够全面和详尽的。尤其是苗绣的刺绣技法十分复杂,无法仅仅依靠静态形式记
录,借助摄像和三维动画等形式能更好地记录和还原刺绣复杂的过程。另外,传承主体的口述
记录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传承的一种重要形式,利用视频记录显然比单纯用文字记录
更为方便、生动、鲜活。移动互联网上灵活多样的数字化观看模式可以改变传统出版物和
博物馆等媒介相对静态和单一的展示方式,观众能进行个性化的选择,深入、反复地观看自己
感兴趣的内容。
(摘编自罗丹《民间手工艺遗产基于移动
终端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1.下列对材料中“苗绣”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楚绣是苗绣、湘绣、汉绣共同的“祖先”,苗绣主要用于装饰衣服,古代苗族妇女养蚕主要
是为了获得制作刺绣使用的丝线。
B.黔东南苗族的盛装刺绣部位特别,妇女先制成与装饰部位大小相同的绣件,再将其以栏杆形
式缀在肩膀、袖口、裤脚和鞋面。
C.苗绣日常服饰的图案包括鸟、鱼、花、果子、龙、大象、狮子等,在表现刺绣对象时,苗绣
呈现造型上的呆萌特点。
D.苗绣这本“书”罗列事物看似随意,但实际上表现的内容经过严格选择,不乏思想深度,苗族
人从小就可以从中学习文化。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苗绣中的一些图案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如黔东南苗绣图案中的蝴蝶多被解释为与神话
传说中的图腾有关。
B.苗绣在20世纪后半叶逐渐被人们发现,主要是因为它与时俱进,改变了自身的审美特质,契合
了读图时代的审美趣味。
C.苗绣的文化形态丰富,它的传播形式也应多样化,除了依托传统出版物和博物馆等媒介,还可
以借助移动互联网。
D.借助视频手段记录和还原苗族刺绣的复杂过程,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传承的一种形式,
其优点是人们可以反复观看。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苗绣的另外两方面特点。(4分)
(1)图案:具有丰富的艺术特质。
(2)针法和绣法: 。(2分)
(3)承载的文化: 。(2分)
一、
1.答案 D 本题考查理解文本重要概念的能力,体现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增强关注
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A项,“楚绣是苗绣、湘绣、汉绣共同的‘祖先’”说法错误,材料一中说“其(苗绣)历史可
以追溯到楚绣,与湘绣、汉绣同流而异源”。B项,“以栏杆形式缀在肩膀、袖口、裤脚和鞋
面”说法错误,材料一中说“黔东南苗族的盛装刺绣,衣饰部位不是栏杆形式”。C项,“苗绣
日常服饰的图案包括鸟、鱼、花、果子、龙、大象、狮子等”说法错误,材料一中说“在盛
装的大型图案中,出现庞大、凶猛的动物,如龙、大象、狮子等”。
2.答案 B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体现了关注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
等方面的学科素养,增强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遗产的意识。
B项,“它与时俱进,改变了自身的审美特质”理解错误,材料二第二段中说“它被发现的时间
与读图时代几乎同步,苗绣本身的艺术特质和读图时代的美学趣味显然不谋而合”,选项曲解
文意。
方法技巧 分析文章内容“三关注”
(1)分析选项中进行比较的内容,关注作者的结论。
(2)分析选项中进行判断的内容,关注事物的性质。
(3)分析选项中富于情感的内容,关注作者的情感。
3.答案 (2)种类多,技法复杂,还有两种特有针法
(3)凝聚了苗族人祖祖辈辈的人生智慧(或:是苗族人的文化读本)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体现了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学科
素养,树立尊重、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价值观念。
(2)结合材料一概括,抓住关键语句“苗绣针法有……十几种”“辫绣、结绣是苗绣中特有”
等,以及对辫绣、结绣的针法介绍来回答。
(3)结合材料二第一段的结论性语句,如首句或尾句来回答。
方法技巧 概述整合三个“一”
一个原则——回归原文,还原语境原则。
一个方法——抓关键语句,提炼关键词,尤其是段首句、段尾句和中心句。
一条经验——巧妙整合,分点作答,有序呈现。
二、(2018浙江,7—9)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我很高兴发现一群和我一样喜欢自然的孩子,但聊着聊着就发现他们中有一半人最喜欢的是
在自然里骑车。有个男孩说:“我和爸爸在沙漠里骑车,基本上都不走大路。我爸爸和越野车
们赛车。他说就算走大路去沙漠也很好玩,因为还是可以看到动物,而且和汽车比赛很有
趣。”还有个男孩说:“我们每年8月都去犹他州,我妈妈的朋友有3辆全地形车。我们骑着好
玩,但最主要是晚上看鹿啊臭鼬啊之类的动物。你要是把鱼的内脏丢在外面,晚上出去就能看
到5头黑熊。太好玩了!”第三个男孩说:“我们每周末都去沙漠,他们那儿有比赛。有个小山
没人去,因为上面都是石头,所以我们把它改造了一下,上山后可以跳下去,我们在那儿看到蛇
洞和蛇了。热的时候我们就出去找蜥蜴。”还有一个女孩天真地补充说:“我爸爸有辆四轮
驱动的卡车,我们去沙漠,不去自然之类的地方。”
(摘编自理查德·洛夫著,郝冰等译
《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
材料二:
(资料来源于刘正源等著《中国自然教育行业发展现状》)
[注] 其他,指机构一类的特殊群体,如政府机构等。
自然教育,指以有吸引力的方式,让人们在自然中体验、学习关于自然的知识,建立与自然的联结,
树立生态的世界观。
材料三:
去爱非人类的生物,其实并不太困难,只要多了解它们就不难办到。这种能力,甚至是这种倾
向,可能都是人类的本能之一。这种现象被称为“亲生命性”,是一种与生俱来、特别关注生
命以及类似的生命形式的倾向,有时甚至会想与它们进行情感交流。人类能够很敏锐地分辨
出生命与无生命。我们认为其他生物是新奇、多样的。未知的生物,不论生活在深海、原始
林,还是遥远的深山中,都会令我们觉得兴奋。其他星球上可能有生物的想法,也总是吸引着我
们。恐龙更是人们心目中生物多样性消失的象征。在美国,参观动物园的人数要超过职业运
动比赛的观众数。而在华盛顿的国家动物园,最受欢迎的是昆虫馆,因为这儿展示的物种最新
奇,样式也最多。
(摘编自爱德华·威尔逊著,杨玉龄译《生命的未来》)
材料四:
与亲生命性相对的是生物恐惧症。和亲生命性一样,这些生物恐惧症也是通过学习而获得
的。恐惧的强度会因个人的遗传与经历差异而有所不同。最轻微的症状只是稍微厌恶,或感
觉不安。但严重的案例,可能就是标准的临床恐惧症,激发交感神经系统,造成恐慌、恶心以及
冒冷汗。这种根植于天性里的生物恐惧感,随时准备为危险源所激发,而危险源就是人类进化
过程中,在自然界中所遭遇到的危险,包括高度、密闭空间、湍急的水流、蛇、狼、老鼠、蝙
蝠、蜘蛛以及鲜血,却不包括刀子、磨损的电线、汽车以及枪支,虽然它们比起古代的危险源,
更具杀伤力,但在进化历史上还是太过近代,不足以形成可遗传的天性。
(来源同材料三)
1.下列对材料中“亲生命性”和“生物恐惧症”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人类生来就可能有对生物的爱和恐惧,天生就能与自然界的生物进行感情交流。
B.人类生来就有对生物的爱和恐惧,随时都会因自然危险源而激发生物恐惧症。
C.人类对生物的恐惧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我们的遗传基因里便具有对生物爱的反应能力。
D.人类对生物的爱可能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我们对生物恐惧的反应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喜欢自然的孩子中有一半喜欢在自然里骑车,这种自然体验符合儿童天性,有利于他们形成
亲近自然、热爱生命的意识。
B.从当前我国自然教育的受众群体特征看,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和公司占比较小,二者是自然教
育行业很大的潜在市场。
C.在美国,去动物园参观的游客比去体育场馆看职业运动比赛的观众多,这一事实是人类“亲
生命性”的证据之一。
D.人对高度、密闭空间、湍急水流的恐惧,跟他具备的知识有关,也可能跟他的经历有关,还可
能跟人类基因有关。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出重视自然教育必要性的事实和理论依据。(4分)
(1)事实依据: (2分)
(2)理论依据: (2分)
二、
1.答案 D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本题的答题区间在材料三和材料四
中。A项“天生就能与自然界的生物进行感情交流”错,材料三中原文有“有时甚至会想与
它们进行情感交流”。B项“人类生来就有对生物的爱和恐惧”错,C项“人类对生物的恐惧
是与生俱来的本能”错,材料四中原文有“这些生物恐惧症也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所
以B、C两项错误。D项正确,材料三中有“这种能力,甚至是这种倾向,可能都是人类的本能之
一”,材料四中有“这些生物恐惧症也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
2.答案 A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本题要求选“不正确的”,A项答题区间在材料
一中,由原文“我很高兴发现……在自然里骑车”可知A项扩大范围,并不是喜欢自然的孩子
就有一半喜欢在自然里骑车,这只是“我”发现的一部分人而已。B项答题区间在材料二中,
读图可知,政府、公司和中老年人占比较小,都有很大的潜在市场。C项答题区间在材料三中,
由原文“在美国,参观动物园的人数要超过职业运动比赛的观众数”这一例子和“亲生命
性”这现象的关系可知,C项正确。D项答题区间在材料四中,这些都是古代的危险源,因而D
项的观点是正确的。
3.答案 (1)①没有接受完整的自然教育,会在自然活动中妨害生物。
②自然教育主要集中在儿童和亲子方面,受众群体单一。
(2)①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亲生命性”,也有根植于天性里的生物恐惧感。
②自然教育能够引导人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正确应对自然界的危险。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题目为“概括出重视自然教育必要性的事实
和理论依据”,事实依据主要在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材料一的事实是用来说明对自然的喜欢不完美;
材料二的事实说明自然教育受众群体中儿童和亲子所占比例太大。理论依据在材料三和四中。
材料三理论强调“亲生命性”与生俱来。材料四讲述生物恐惧症产生的原因。
三、(2017浙江,7—9)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0分)
社会传播过程要求至少有两个人。他们结成信息分享关系,共享一套信息符号。结成传播关
系的目的是寻求信息、劝说、传授、娱乐或其他。目的不同,参与者的角色也不同。比如,追
求娱乐的人愿意“悬置怀疑”;预料对方会劝说的人将加强防范。然而,无论扮演什么角色,参
与者总是要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编制信息代码,将他编制的符号发
送给对方。我们将这样的传播行为称为A类传播行为。白纸黑字的符号可以长期保存,手势
或面部表情或讲出来的话则稍纵即逝。无论时间长短,在传播过程的某个时刻,这些符号都独
立存在,脱离了参与传播的双方。
接受讯息的参与者,将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决定是否接受对方发出
的符号。如果接受,他就按照他自己的认知地图对这些符号进行加工。我们将这种行动称为
B类传播行为。第二个参与者也可能要进行编码,这些编码多半是非正式的、无意的,可能是
面部表情,也可能是其他信号,表示有没有兴趣、是否相信、是否理解等的信号;第一个参与者
对第二个参与者的信号进行解码,将其当作反馈。如果情况需要,第二个参与者还可能进行正
式的编码,发出这些符号,转而进行A类传播行为;反过来,第二个参与者的A类传播行为又可能
引起第一个参与者的B类传播行为,如此等等,循环往复。
换言之,任何讯息都不能直接引起一望而知的外显行为。如上所述,讯息不像电流,电能沿电线
流动,抵达灯泡,灯泡随即发亮。诚然,有些反应嵌入本能,近乎自动;例如,一听见汽车喇叭声,一
听见“失火了”的呼喊,我们很快就做出反应。然而,即使这些快速反应也要经过一些中间步
骤。首先我们要听到那样的声音,然后我们要对它进行解释:“他是在对我鸣喇叭吗?”“哪
里着火啦?”外在符号影响行为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改变形势在他心中的印象。外来符号到
达时,如果接受者决定利用其中的讯息,他首先要加工这一讯息,加工的根据是他储存的形象;
一般地说,产生的结果可能有几种:证实既存的构想,稍许修正原有的界定,或澄清原来不清楚
的地方。就像改变信仰一样,彻底改变原有观念的情况是极为罕见的。然而,改变信仰的现象
的确时有发生;同样,感觉突变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比如,听说自己的房子着火时,脑海里对情
况的感觉就会突变,迅速的反应就是必然的结果了。
1.下列对文中A类传播行为和B类传播行为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A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编制信息代码并发送符号,B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决定是否接受并加
工对方发出的符号。
B.A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编制符号,B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根据自己
的认知、调动各种技能接受符号。
C.A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和资源编制符号,B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决定是
否接受并加工对方发出的符号。
D.A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编制信息代码并发送符号,B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根据自己的认知、
调动各种资源接受符号。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传播过程中的双方结成信息分享关系,第一个参与者是讯息的传播者,第二个参与者是讯息
的接受者;两者角色可以转换。
B.劝说参与者和娱乐参与者,由于传播行为目的不同,扮演的角色也不同,接受劝说者会加强防
范,追求娱乐者会“悬置怀疑”。
C.如果需要,传播过程可以循环往复,B类传播行为者可以转为A类传播行为者,A类传播行为者
可以成为B类传播行为者。
D.接受者接受一些讯息,如汽车喇叭声、“失火了”的呼喊声,感觉会发生突变,不需要加工讯息,反
应嵌入本能,近乎自动。
3.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4分)
三、
1.答案 A 仔细阅读第一段,可发现A类传播行为的要素是“参与者”“编制信息代码”
“发送给对方”。这里,“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是“编制信息代
码”所遵从的原则和使用的手段。这个主次要分清。根据第二段可知,B类传播行为的要素
是“接受讯息的参与者”“决定是否接受”“如果接受……进行加工”,要注意“是否”二
字,说明接受者不是完全被动的,一是有决定“是否”接受的主动权,二是有“加工”权。据此
分析各选项,A项关注了全部主要因素;B项忽略了“发送”的要素,且没有“是否”这一信息;
C项漏掉了“发送”这个重要信息;D项漏掉了“是否”这一重要信息。
易误警示 阅读粗心或方法把握不到位,理不清阅读材料信息间的关系,抓不准信息主次,是造
成选项判断不明的主要原因。如前所述,传播参与者,不论其是信息发送者,还是信息接收者,
作为主体的主体性不容忽视,表现在行为的目的性和行为的自主性(是否)方面。并且要分清
目的、方法手段和主要工作间的关系,不可抓了次要信息而漏了主要信息。
2.答案 D A.根据第一段1、2句可知“传播过程中的双方结成信息分享关系”正确,从第一
段5、6句和第二段第1句可知“第一个参与者是讯息的传播者,第二个参与者是讯息的接受
者”正确,从第二段4、5句可知“两者角色可以转换”正确。B项符合第一段3、4、5句的信
息。C项符合第二段4、5句信息。D项对第三段的相关信息有误解。第三段明确说“接受
者”“一听见汽车喇叭声”等,“很快就做出反应”,但“即使这些快速反应也要经过一些中
间步骤”,并非“不需要加工讯息”。
3.答案 ①社会传播行为类型(A类传播行为与B类传播行为)。②社会传播过程特点(传播至
少两人,角色可以转换,循环往复)。
解析 对于社科类说明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需要明确其所说明的对象和所说明的原理。
从选文的三段内容来看,第一段先总写社会传播行为,分出双方,侧重解释A类传播行为;第二段
侧重解释B类传播行为,说明两类传播行为可以转化,循环往复;第三段讲社会传播行为的过程
特点。对这些内容进行概括,便可以得出结论:本文主要解说了社会传播行为的类型和传播过
程特点。
疑难突破 解答本题,第一难在寻找内容要点。考生容易把第一点概括为“什么是社会传播
行为”,但细读原文,会发现,文中没有下定义一类的句子,而多是解说句,并且区分两类的语言
特别明显,还指出了两者的转化特性。答题时,提炼出“类型”这个概念。第三段以分析例子
为主,难以找到关键词,但纵观内容,发现其讲的是社会传播的过程是怎么回事,可以概括出
“特点”一词,即传播过程特点。第二难在写多少话为合适。这道题赋分4分,按一般设题常
规,应该答出两点,且宜稍微解说一下。
四、(2016浙江,8—10)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同诗歌、散文、戏剧一样,对于中国现代小说形式发展的评价,离不开五四初期的语言变革对
于中国现代小说由传统向现代转换的决定性意义这个“基点”。每次语言变迁都带来中国
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和变化。初期现代小说对各种语言资源的综合,直接推动了中国现代小
说写实性、抒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格,
也使得现代小说的复调叙述成为可能;政治文化语境下语言方式的变动,推动了小说形式的进
一步发展,“小说语言的政治化”带来的“标语口号”“概述”“讽刺”“直语”等特点,也
在一定程度上给小说文体带来“审美危机”,而作为对政治语言的反拨,又使小说发展了限制
性语态、隐喻和幽默修辞风格等文体表现形式;30年代新媒体影响下的语言变迁,催生了新的
小说语言方式,带来了现代都市新小说的形式,如跳跃的小说节奏、画报体小说、电影化小说
等形式的发展;40年代小说语言的“口语化”,带来了小说形式的戏剧化追求,推动了章回体等
传统小说形式的再利用和再发展。
从语言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演进的角度,不仅可以准确评价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中的
得与失,也能更加客观准确地评价同样作为语言艺术的中国古典文学,重新来看待和审视文言
之于文学形式的意义。新文化运动提倡者从当时的文化发展大目标出发,反对文言文,提倡白
话文,完成了白话语言方式的确立,这种历史功绩自然不能抹杀。但当年有许多学者对五四语
言革命中彻底丢弃文言文的观念和实践持保留态度,他们的言论、思考和忧虑中的合理成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被人们重新认识。时过境迁,尤其是在冷静面对白话语言给文学带来的
一些困境时,在追寻白话语言的“艺术化”加工过程中,当年新文化运动提倡者事后的反思性
意见,与五四白话文运动中以“学衡”为代表的反对派意见,在语言与文学关系问题的许多认
识上有着惊人的一致。而且很多现代文学史上的代表性作家在创作实践中,在各类文学文本
的写作中,也吸收了大量文言的因素和成分,甚至创作了大量的文言诗词,其造诣也是很高的。
这不仅证明了文言作为文学语言的生命力,并未因白话文的兴起而消失,而且也表明:事实上,
文言也参与了语言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演进的过程。
(所选文段有删改)
1.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对各种语言资源的综合运用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格,进而推动了写
实性、抒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
B.“小说语言的政治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国现代小说文体带来“审美危机”,但客观
上仍然起到了推动小说形式发展的作用。
C.在五四白话文运动中,“学衡”一派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语言艺术持否定态度,但并不是所有
学者都支持彻底抛弃文言文的极端做法。
D.从语言变革的角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重新看待和审视文
言对文学形式的重大价值。
2.从内容出发,最适合做选文标题的一项是(3分) ( )
A.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过程
B.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得与失
C.语言变革影响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
D.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深受语言变迁的影响
3.根据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指出文言在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中的两点作用。(3分)
四、
1.答案 B A.递进关系不当,由原文可知,应该是先“直接推动了中国现代小说写实性、抒
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进而“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格”。
C.张冠李戴,原文为“新文化运动提倡者”“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并没有说“‘学衡’
一派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语言艺术持否定态度”。D.无中生有,“最重要的意义”于文无据。
2.答案 C 本文主要论述的是语言变迁对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的影响,A、D两项只说
了“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缩小了范围。B项没有涉及“语言变迁”,概括不全面。
3.答案 ①有益于白话语言的“艺术化”。
②丰富了现代文学创作的表现形式。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和分析概括的能力。相关信息集中在文章第二段的结尾。由“在
追寻白话语言的‘艺术化’加工过程中”,以及“当年新文化运动提倡者事后”的“反思”,
可概括出“有益于白话语言的‘艺术化’”。由很多现代作家在创作实践中,“也吸收了大
量文言的因素和成分,甚至创作了大量的文言诗词”,可概括出“丰富了现代文学创作的表现
形式”。
五、(2015浙江,8—10)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内部言语并不是外部言语的内在方面——它本身是一种功能。它仍然是一种言语,也就是说,
与词语相联结的思维。但是在外部言语中,思维是由词来体现的,而在内部言语中,随着词语产
生思维,词语就消亡了。内部言语在很大程度上是用纯粹的意义来思维的。它是一种动态
的、转移的、不稳定的东西,在词和思维之间波动着,而词和思维或多或少是稳定的,或多或少
描绘了言语思维的组成成分。只有在考察了言语思维的下一个层面以后(这是一个比内部言
语更加内在的层面),才能理解言语思维的真正性质和位置。
这个层面就是思维本身。每种思维都创造了一种联结,完成了一种功能,解决了一个问题。思
维的流动并不同时伴随着言语的展开。这两个过程不是同一的,在思维单位和言语单位之间
也不存在刻板的一致性。当一种思维过程流产时——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指出的,当一种思维
“不再进入词语”时,这种情况尤其明显。思维有其自己的结构。因此,从思维向言语的过渡
并非易事。
思维和言语不一样,思维并不是由彼此独立的单位所组成。当我想与别人交流下面的思想,即
今天我见到一名赤足的男孩身穿蓝衬衫沿着街道奔跑,我并不把其中每个项目(item)分别对
待,即男孩、衬衫、衬衫的蓝颜色、他的奔跑、不穿鞋子等。我把所有这一切在一次思维中
构想出来,但是表述时却用分别开来的词语。一个讲话者往往要花几分钟时间才能将一个思
想展现出来。在讲话者的心中,整个思维是立刻呈现的,但是在言语中,它必须一个项目一个项
目地相继展开来。我们可以把思维比作一朵乌云洒下一阵词的雨点。由于思维在言语中没
有它的自动对应物(automatic counterpart),因此从思维向言语的过渡必须通过意义。在我们的
言语中,始终存在着隐蔽的思维,即潜台词。由于从思维向言语的直接过渡是不可能的,因此始
终存在思维不可表达性的悲哀:
内心将如何表达它自己?
他人将如何理解?(F.尤契夫)
心灵和心灵之间的直接交流是不可能的,不仅在生理上不可能,而且在心理上也是不可能的。
交流只能用迂回的方式才能达到。
(选自列夫·维果茨基《思维与语言》,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内部言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内部言语功能与外部言语相对,是完成言语思维的内在方面。
B.与外部言语一样,内部言语中的思维也与词语有密切的关联。
C.内部言语可以基于纯粹意义来思维,不需要始终伴随着词语。
D.内部言语作为一种功能,它是在一定的思维过程当中实现的。
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作为比内部言语更内在的层面的“思维”,在文中实际上就是“言语思维”。
B.如果把思维比作乌云,那么每朵乌云终究都会变成一阵阵词的雨点洒下。
C.每种思维都不是彼此独立的单位,因此它们与言语单位不可能完全一致。
D.言语表述时需一个词语一个词语相继展开,并通过意义和思维联系起来。
3.在文章末尾,作者认为“心灵和心灵之间的直接交流”“在心理上也是不可能的”,为什么?
根据本文内容说明理由。(3分)
五、
1.答案 A 选项的信息依据出现在文章第1段的1、2句。第1句指出“内部言语”本身是一
种“功能”,而不是“内在方面”;第2句指出“内部言语”是一种“言语”,是一种“思维”,
故不应是“完成言语思维的内在方面”。
2.答案 D A.相关信息出现在第1段末句和第2段首句,综合这两处信息可知,这个“更内在
的层面”就是“思维本身”,而非“言语思维”,此处属于断章取义。B.文章第3段中说“我
们可以把思维比作一朵乌云洒下一阵词的雨点”,可见,思维不是乌云,而是乌云变成雨点洒下
来这一过程。C.选项的前一个分句出自第3段的开头,后一个分句出自第2段的中间,即思维单
位和言语单位之间“不存在刻板的一致性”,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逻辑关系,此处属于强
加因果。
3.答案 ①心灵(思维)的交流,需要借助言语之类的中介。
②思维并不总是表达为言语。
③言语不能完备地表达思维。
解析 题干表面上问的是“心灵和心灵之间的直接交流”问题,联系上文信息可知,“思维”
属于心灵层面,“直接交流”需要借助语言,所以,题干实际上问的是一个关于“思维与言语的
关系”的问题。明白了这一点,再综合文章第2段第3句、第3段的最后三句,考虑到本题分值,
就可以将其概括为三点。
六、(2014浙江,8—10)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视觉文化在现代引起了很多学科领域的学者的重视,艺术家、社会学家、美学家、哲学家都
从不同的角度尝试理解这一文化现象。
从事某一艺术领域创作与研究的艺术家和学者,较早地关注视觉文化。虽然他们从事艺术创
作与研究的领域不一,但是他们都认为视觉观看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发现的过程。
英国著名的美术理论家、艺术家贡布里希认为,看就是图式的透射,一个艺术家决不会用“纯
真之眼”去观察世界,否则他的眼睛不是被物象所刺伤,就是无法理解世界。
美国“9·11”事件发生后,上海同济大学从事艺术设计的一位教授,看到世贸大楼被袭击而倒
下的画面,他感觉:“双子大楼象征着男人,它的倒塌就像一个男人被摧毁了,这将是美国永远
的痛。”这是多么独特敏锐的视觉感受!
关于视觉文化,对世界产生相当影响的美国学者阿尔温·托夫勒在他的成名作《第三次浪潮》
中,用“三种文盲”的概念给予了最好的解释。他说,随着社会的演进和科技的发展,人类将产
生“文字文化文盲、计算机文化文盲和影像文化文盲”。文字文化文盲是农业社会的产物,
而计算机文化文盲、影像文化文盲则是工业社会,特别是后工业社会的产物。
文艺美学家对视觉文化的论述更为系统。在这方面,英国的文艺美学家伊格尔顿大声疾呼,我
们正面临着一个视觉文化时代,文化符号趋于图像霸权已是不争的事实。图像的生产深刻地
涉及现代社会的政治、科技、商业、美学四大主题。
中央电视台某年度全年的广告收入近90亿元,而世界著名的传媒集团维亚康姆的MTV一个频
道当年的广告收入就接近这个数字,这让许多人不解:为什么一个仅是播放MTV的频道会受到
这么多人的关注?这就是视觉文化社会带来的必然结果。它所反映的深层问题是,在视觉文化
时代,人们需要一种视觉快感。MTV从时间转向空间,从深度转向平面,从整体转向碎片,这一
切正好契合了视觉快感的要求。
哲学家们在这方面的论述就可以称得上有些振聋发聩了。当然,这种振聋发聩效应的获得绝
非学术“呐喊”所致,而是学术“深刻”所在。
海德格尔在上世纪30年代就曾说过: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世界图像时代……世界图像并非意
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
法国哲学家居伊·德波在《景象社会》一文中,大胆宣布了“景象社会”的到来。尔后,他在这
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奠定了他在这一研究领域的地位。他认为世界转化为形象,就是把人的
主动的创造性的活动转化为被动的行为;在景象社会中,视觉具有优先性和至上性,它压倒了其
他感觉,现代人完全成了观者。
(选自孟建《让眼睛学会思考》,有删改)
1.下列对同济大学这位教授的视觉感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这种视觉感受是观看者以专业的敏锐视觉来感受世界的结果。
B.双子大楼被袭击而倒下的画面深深地刺伤了这位教授的双眼。
C.世贸大楼的标志意义是这位艺术设计教授理解美国疼痛的关键。
D.这种视觉感受现象可以看作是贡布里希所指的“图式的透射”。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本文认为视觉文化时代的视觉观看,是一个需要系统研究、深刻反思的复杂文化现象。
B.本文引入多个学科的知识,从多维视角来考察视觉文化与现代社会各方面的广泛联系。
C.随着社会的演进和科技的发展,后工业社会必然产生只有“纯真之眼”的影像文化文盲。
D.为了商业利益,视觉文化时代的图像生产必须平面化、碎片化,才能契合视觉快感要求。
3.文中既说视觉文化中的观看是“主动发现的过程”,又说“景象社会”把“人的主动的创
造性的活动转化为被动的行为”,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为什么?(3分)
六、
1.答案 B 文中并未说“深深地刺伤了”教授的双眼。
2.答案 D “必须”一词过于绝对,“或然”说成“必然”。
3.答案 ①两种说法是从个体和社会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说的,所以不矛盾。②“主动发现”
是指个人可以通过学习,主动以图式透射来观察、理解世界。③“被动的行为”是指在现代
社会中,由于画面平面化、碎片化的特点,加上视觉的优先性和至上性,现代人完全成了观者。
解析 结合文本内容理解,视觉观看是个人主动发现的过程,而在景象社会中,视觉具有优先性
和至上性,现代人完全成了观者。两者并不矛盾,只是角度不同。
七、(2013浙江,8—10)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传统建筑不是一劳永逸的东西。它从个体到个体进行传播,而且每一代的质量都有很大变
化。它可能在达到某种高度之后突然没落,或是,在一定时期的败落之后,它也能在短暂的几年
间异常繁荣。就像所有活着的有机物,它在永恒的重塑过程中寻找自我。
它现在的贫乏并不致命,并不意味会被永远拒之门外。它自身的没落为其正本清源和准备改
进创造了必要条件。在古典柱式中,建筑找到了它的最高表达方式:即使天才们也不能再对它
做进一步的改进,就如同无法再改进人类的身体和骨骼一样。辛克尔宣称:建筑的进化在过去
很显著,现在只有受过训练的眼睛才能觉察到古典柱式中所需要的改进。
这在所有的文化领域都是显而易见的:当说不好古典语言时不能就这样放弃;相反,在这样的时
刻,人们有必要建立适当的途径来重构古典形式。有人说传统建筑语言已经枯竭并最终过时,
这是一个灾难性事件的结果,这样的论点并不是出于对传统建筑自身内在结构的评价,而是对
传统建筑因为政治原因而被滥用的拒绝。传统建筑远不是一种外来语,真正的传统建筑仍在
和我们对话,而且效果很好。即使我们不能够发出我们自己的,它仍在不断向我们传达着精华
的信息。
传统建筑始终是一种有生命的语言,尽管许多建筑师已经丧失了学习传统建筑语法、使用传
统建筑语汇的愿望。过去的、现代的危机既没有侵蚀也没有污染传统语言:它的规则、含
义、发明和词汇都只是在混乱中被暂时掩盖了起来或被人们所视而不见。传统建筑语言的
知识构架以及了解如何使用传统建筑语言的过渡期被硬生生地打断了。它的原则完全可能
重现新貌,也可能已经正在进行中了。建筑价值的转变既不是机械的,也不是自愿的,而是有决
定因素和原因的——它是一个文化的选择。
(选自[卢]莱昂·克里尔《社会建筑》)
1.下列不能支持“传统建筑不是一劳永逸的东西”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 )
A.传统建筑有可能会暂时没落,它的发展和完善始终不曾停止过。
B.传统建筑如同一种活着的有机物,总是在重塑过程中寻找自我。
C.传统建筑由于并不致命的贫乏,目前被建筑师们暂时拒之门外。
D.传统建筑如人类身体和骨骼一样稳定,难以对其做进一步改进。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传统建筑因被滥用而遭拒绝,致使有人作出其语言已枯竭的论断。
B.传统建筑就像古典语言一样,仍在不断向我们传达着精华的信息。
C.传统建筑产生危机,是由于建筑师丧失了使用传统建筑语言的愿望。
D.传统建筑语言并没有被侵蚀和污染,其原则可能已经被人重新使用。
3.概括传统建筑能传承下来的原因。(3分)
七、
1.答案 D 该项扩大了范围,丢弃了“在古典柱式中”这个限制性短语,而且它表达的意思
本身就不能支持题干所说的观点。
2.答案 C 强加因果,原文是说“尽管许多建筑师已经丧失了学习传统建筑语法、使用传统
建筑语汇的愿望”“传统建筑始终是一种有生命的语言”。
3.答案 ①传统建筑有自身的生命力。②这是文化的选择。
解析 根据文本中第一段文字,特别是最后一句话,可以概括出原因①;根据文本最后一段文
字,特别是最后两句话,可以概括出原因②。做此类题需要考生从原文中摘取关键词语来组织
答案。
八、(2012浙江,8—10)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国学是中国学问的根底。这个根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小学,一个是经学。经学就是
“六经”,再扩展,是十三经。其实十三经已经推衍开了,基本的还是“六经”。“乐经”不
传,实际上是“五经”。就是《诗经》《书经》《周礼》《周易》和《春秋》。这就是经
学。汉代一大批注释、传疏、义证,晋唐又有一批,宋明又有一批。清代重新回过头来再注再
疏。后来的经学,不是经学的原典,而是经学史。中国的经学在中国学术史上怎样流变,有汉宋
之争,有明清之变。研究经学史,不了解清代学术不行,因为他们把字、词、义解释得更清楚
了,汉宋儒的不少错误得到了纠正。不了解清代学者对经学的重新检讨研究,念字就会念错,发
音就会不准确。对“五经”音义的校正,是清儒的一大贡献。
宋代重视义理,也就是“六经”的义理和思想。濂、洛、关、闽四大家,基本上都回到“六
经”,重构儒家的思想体系。重归“六经”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他们抓住了《周易》。所以
朱子研究《易》,二程对《易》的研究极高深,张载也研究《易》。张载讲《易》是有名的,但
在程颢、程颐面前,他主动让出一席之地。为什么清儒反宋?他们觉得宋儒讲空话。字音都没
有念清楚,空谈义理,有什么意思?清儒就指出这个字那个字以前念错了。这样一种功夫,主要
的研究对象是针对“六经”。清儒的原话,“读书必先识字”。你说“经”,是哪一本
“经”?是古文还是今文?具体是哪一个文本?所以清儒的功夫在甄别和辨伪,目的是恢复
“经”的本原。要恢复本原,必须有小学的功夫。小学的功夫就是文字学、训诂学、音韵
学。文字学是认字,训诂学是释词,把字词的意思解释清楚。这还不行,还要懂音韵。说这个
字,汉代这样读,宋代那样读,清代是这样读的。清儒把“六经”的字一个一个弄准确了。所以
要说国学,最主要的应该是经学和小学。要懂经学,就得懂小学。小学是工具和路径,不懂小
学,通经之路就走不过去,就没有能力研究经学。
1.下列对“读书必先识字”理由的说明,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朱子、二程等人在没有小学功夫的情况下研究《周易》,是空谈义理。
B.有了对经学字词义的大量注疏,才有可能去研究经学在中国学术史上的流变问题。
C.字音没有念清楚,字词意思没有解释清楚,就不能够恢复“经”的本原。
D.汉、晋唐、宋明注疏有不妥之处,汉宋儒在研究经学史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错误。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国学是中国学问的根底,而作为工具和路径的小学是经学的根底。
B.宋代学者从《周易》入手重归“六经”,以“六经”的义理和思想来重构儒家的思想体系。
C.清儒有着深厚的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功底,他们对“六经”的字逐一进行了校正。
D.只有纠正了“五经”音义中的错误,才能真正了解清代学者对经学研究的贡献。
3.结合上下文,指出作者认为“后来的经学,不是经学的原典,而是经学史”的理由。(3分)
八、
1.答案 C A.“没有小学功夫”于文无据。B.“经学在中国学术史上的流变问题”属于经
学史领域,据文章末两句可知,该项应表述为“有了……才有可能去研究经学”。D.第一段
“汉宋儒的不少错误”指在注疏方面的错误,“汉宋儒在研究经学史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错
误”没有依据。
2.答案 D 据第一段最后三句可知,该项应表述为“只有了解清代学者对‘五经’音义的校
正,才能真正了解他们对经学研究的贡献”。
3.答案 经过了后人不断的注释、传疏、义证;在中国学术史上经历了流变。
解析 为便于理解题意,可将此题转述为“作者为什么说‘后来的经学,不是经学的原典,而是
经学史’”,之后从原句的上下文中筛选相关语句加以概括即可。
九、(2011浙江,8—10)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日本这次大灾难让所有的人对科技文明的脆弱有了深刻的体验。现代人看上去很强大,能建
核电站,能建规模很大、功率很高的水电站,因为他们有许多关于这方面的科技知识,但仅仅这
些知识对人类的存在而言就是真理吗?显然不是,只有当这种技术的后果呈现在人类面前,被
人类充分意识到,人类才看到自然向我们敞开的完整真理,黑格尔说“真理是整体的”,就有这
个意思。“改造自然”是科技文明的一个基本观念,但它却蕴含着摧毁我们生存根基的各种
危机。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自然是不可改造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
系,而是人类适应与协调自己与自然的关系。“改造自然”的本质是人要以自己的意志和愿
望为目标,让自然服从自己,而不是在天地间不可逆转的规律之内,争取人与自然的共济。结
果,人类强行向自然索取的地盘全部被自然以诸如洪水、海啸等各种方式抢回去了。每每谈
到这点,我都要对中国先人曾经的睿智心生敬意。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创造的都江堰四六
分水的治水法,直到今天都令人叹为观止。它是一个体现天人合一的规则。“堰”意味着对
水的因势利导,在达到人的引水目的的同时,并不违背水的自然本性。而“坝”则意味着对水
的强硬抗衡,对水流方向的强力阻遏,是人与自然的迎面撞击。哲学家指出,这才是现代技术的
本质。
从哲学角度看,对我们生存性命攸关的根本自由是我们对真理开放的自由,行动的自由乃是后
发于它的。如果我们看不清我们的真实处境,我们的思想还被各种偏见、流行的概念所蒙蔽,
那行动对我们造成的后果就可能是灾难性的。对真理开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往往不
能摆脱怪癖的意志、扭曲的心理、知识的局限所造成的视野的偏狭。也许,退后一步,放弃
(至少是暂时放弃)那种疯狂的自我表现,包括由此而生的扭曲行为,倾听自然,还事物以本来面
目,存在的真理就可能向我们敞开。
其实,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生活中正在发生许多我们在思想上尚未做好准备的变革。
以遗传工程为例,难道我们已经想好我们打算排列出何种遗传基因组合吗?我们完全可以掌握
遗传工程的手段,但并没有产生出把这种手段用于造福人类最高利益的人的智慧。哲学家在
这里是想提醒我们这样一个事实:除了技术性思维外,我们还必须进行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
以洞察到我们真实的存在,明了这项新技术对我们的存在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次的核灾难是
自然向人类的又一次敞开:人怎样对已主宰人类的技术施加影响?
1.下列不属于“对真理开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的原因的一项是(3分) ( )
A.我们往往不能摆脱怪癖的意志、扭曲的心理所造成的视野的偏狭。
B.洪水、海啸等诸多自然灾害使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自然是不可改造的。
C.科技飞速发展,但人类并不清楚怎样对已主宰人类的技术施加影响。
D.真理是整体的,而我们对知识、技术的认知常常存在局限。
2.下列各项中,最能概括全文主旨的一项是(3分) ( )
A.人类应顺从自然。
B.真理是整体的。
C.人类应与自然共济。
D.使真理向人类敞开。
3.联系全文,指出最后一段画线句中“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的具体内涵。(3分)
九、
1.答案 B B.说明的重点是自然,而题干中这句话主要说的是“我们人类”。
2.答案 C 本文的主旨就是“人类应与自然共济”。“人类适应与协调自己与自然的关
系”,应对自然“因势利导”,而不是“改造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
系”,也不是顺从。所以排除A项。B、D项谈论的话题只是谈“真理”,不是全文主旨。
3.答案 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后果,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利用科学技术,达到与自然共济
(适应、协调自己与自然的关系)。
解析 得出此题的答案,需要先充分理解这一画线句前后几句话的内涵,再结合第一段的中心
观点,整合出答案。
十、(2010浙江,8—1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2分)
中国山水画起源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那些士大夫艺术家试图把山水自然搬入自己的居室来
赏,来游,他们要使自己的精神走入这图画里。王维有一句诗“枕上见千里”,谋求的就是这种
卧身在榻而尽观大千世界的境界,所以中国山水画论里就有一个“卧游”的术语。后来中国
艺术中出现了园林和盆景,都是这种艺术理念的进一步发展与具体实现。说到底,就是将无限
大的自然山水缩小到人的感官所能够把握的状态,这也决定了中国山水画的一个基本特征是
人与自然的结合,天人合一,物我同一。历代的山水画家都试图在自然山水与人之间寻找这种
关系,并在这两者之间大做文章。总的来说,整个古典时期,在山水画的意境处理上,大多脱离
不开“山水自然”加“渔樵隐士”的基本构思和构图模式。中国山水画中的人往往是艺术
家自我的化身,或者说是自然山水的灵魂与知音。“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山水中
的“渔樵”并非真正的渔父樵人,而是一种精神载体。宗炳有一句话“山水以形媚道”,人只
有到山水之中,从自然的千姿万态里才能领会“道”之真味,所以中国画里的山水本质上都在
强调心中之山水。
农耕文化的悠久历史使得中国人倾向于家居生活,然而对于自然山水的审美需求与此发生矛
盾。隐居山林、与鸟兽为伍是一个很不实际的幻想,那么就有了居室化的山水艺术,园林、盆
景、山水画都可以看作这一思想的体现。有人讽刺明代的文人董其昌,说他是“山林富贵两
不误”,实际上这是文人生活的一个极好概括。中国另一特具代表意义的画科——花鸟画,与
山水画差不多在同一时期(魏晋)产生。花鸟作为审美对象在本质意义上与山水相同,属于主
体之外的自然、客观外物。然而,花易凋零,鸟为活体,是主体难以把握掌控的东西,所以就有
了花鸟画。
艺术反过来必然要影响生活,由于中国文人将自然艺术化、将艺术生活化,那么这种影响就更
加深刻。丰子恺先生在《从梅花说到艺术》中引用了一句哲语:“人们不是为了悲哀而哭泣,
乃为了哭泣而悲哀的。”在艺术上也有同样的情形,人们不是感到了自然的美而表现为绘画
的,乃是表现了绘画之后才感到自然的美。换言之,“绘画不是模仿自然,自然是模仿绘画
的”。中国的园林艺术是文人将自然仿效绘画的最好例证。
1.下面对中国园林艺术的特征说明,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强调生活艺术化。
B.强调心中之山水。
C.强调艺术模仿自然。
D.强调主体之外的自然。
2.下面对文章引用丰子恺先生所引哲语的作用,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说明悲哀与哭泣的关系,强调哭泣比悲哀更加重要。
B.说明自然与艺术的关系,强调艺术对自然的模仿。
C.说明生活与艺术的关系,强调艺术对生活的反作用。
D.说明园林与绘画的关系,强调园林对绘画的仿效。
3.联系上下文,解释“卧游”的内涵。(3分)
4.根据全文内容,给本文拟一个提问式标题。(3分)
十、
1.答案 B 在文章第一段中,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去阐述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特征是人与自然
的结合,天人合一,物我同一,并得出结论“中国画里的山水本质上都在强调心中之山水”。
2.答案 C 在论述类文章中,引用某人的话往往是为了论证某个观点,在文中丰子恺先生的
话正是为了论证段首的观点句:“艺术反过来必然要影响生活。”
3.答案 中国文人通过山水艺术达到身处卧室而畅游大千世界的境界。
解析 结合文中“王维有一句诗‘枕上见千里’,谋求的就是这种卧身在榻而尽观大千世界
的境界,所以中国山水画论里就有一个‘卧游’的术语”这句话分析,便不难得出答案。
4.答案 中国文人用什么方式亲近自然(或“中国艺术如何表现自然”)
解析 先梳理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论述的中心,然后依照题干要求作答。
B组 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一、(2019课标全国Ⅰ,4—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指运用各种方法延长可移动文化遗产寿命的专业性活动。保护技
术推进的核心是找到与遗产变化状况相适应的保护方法,以便及时对藏品进行预警、干预,使
藏品保持健康的状态。在此过程中,预防、治理、修复三个方面的技术运用起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预防是所有的减缓文化遗产恶化和损毁的行为的总称,它涉及光照度、环境条件、安
全、防火和突发事件的准备等方面。治理是通过外界的干预直接作用于可移动文化遗产的
保护行为,是为了消除正在损毁遗产的外界因素,从而使遗产恢复到健康的状态。根据可移动
文化遗产遭受“病痛”情形的差异,治理技术可以分为杀虫、去酸、脱水和清洁等类型。修
复是对已经发生变形或变性的遗产进行处理,使之恢复到原有的形态或性质。修复的内容大
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清除文物和标本上的一切附着物;二是修补文物和标本的残缺部分。
(摘编自周耀林《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材料二:
以温度25℃、相对湿度50%为标准寿命(设其指数为1.00),计算在温度15℃、35℃和湿度1
0%、30%、70%条件下,纸张的寿命和标准寿命的倍数关系,结果见下表:
湿度(%) 寿命 一年平均湿度(%)
倍数温
度(℃) 70 50 30 10
35 0.14 0.19 0.30 0.68
25 0.74 1.00 1.56 3.57
15 2.74 5.81 9.05 20.70
(摘编自李景仁等《图书档案保护技术手册》)
材料三:
毛里求斯是非洲一个岛国,位于赤道南部的西印度洋上,气候湿热多雨。毛里求斯拟修复的档
案文件,形成于18世纪,文件纸张为破布浆机制纸,字迹材料为酸性烟黑墨水,双面手写。以手
感鉴别,柔韧性极差,几乎一触即碎。通过测试数据可知,文件纸张严重酸化。应毛里求斯大使
馆的要求和委托,国家图书馆图书保护组和图书修整组的技术人员,对部分档案文件进行了实
验性去酸和修复。方案如下:
(1)去酸方案
酸是纸张纤维发生化学降解的催化剂,能加快纸张纤维的水解反应,使纸张脆化变黄、机械强
度下降,直至脆裂粉碎,不能使用。为避免酸性对文献纸张的损害,人们研究了各种去除纸张酸
性的方法。根据毛里求斯档案文件的损坏程度和特点,技术人员认为采用氢氧化钙溶液去酸
法比较好,以氢氧化钙溶液去酸,可根据纸张酸化的程度调节去酸溶液的浓度和去酸时间,去酸
彻底,可操作性强,在操作处理过程中也不会使文件出现新的损坏。
(2)修复方案
纸浆补书机与边缘、局部裱相结合的修复法。用纸浆补书机修补书页,既不遮挡字迹又能增
强纸张强度。但纸浆补书机法也有其不足,如对书页的边缘残缺处和书口的断裂处补后的强
度不够,主要原因是书口的断裂处及书页上的裂口缝隙过小,使得纸浆难以通过,边缘残缺处的
纸浆与书页的连接方式属单侧直线连接,不够牢固。为了弥补这一缺陷,纸浆补书机与边缘、
局部裱相结合显然是必要的。
档案文件修复后,纸张的强度和柔韧性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原来一触即碎的文件纸张,现在不
但可以正常翻阅,甚至可以拿起抖动。对于文件修复前后的变化,毛里求斯大使馆人员表示惊
讶,称之为“魔术般的变化”。
(摘编自周崇润等《关于毛里求斯档案文件的去酸与修复》)
1.下列不属于可移动文化遗产“修复”工作的一项是(3分) ( )
A.使用真空干燥法对受潮的古代文献进行处理。
B.使用盐酸、硝酸等化学试剂给青铜器除锈。
C.使用纸浆补书机对破损的古籍进行修补。
D.使用树脂黏合剂粘接破碎的古代瓷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预防是为了减缓可移动文化遗产遭受损害而采取的必要措施和行动,其侧重点主要在于可
移动文化遗产的外部环境。
B.如果将温度25℃、相对湿度50%下纸张的寿命定为标准寿命,当湿度不变、温度降低10℃
时,纸张的寿命倍数就会达到5.81。
C.纸浆补书机修补法对于修复纸张的酸性特别理想,这种方法既可以增强纸张的强度,又不会
影响字迹的清晰度。
D.国家图书馆的技术人员对毛里求斯形成于18世纪的档案文件的修复工作是可移动文化遗
产保护的成功案例。
3.请结合材料,分析毛里求斯想要修复的档案文件的受损原因。(6分)
一、
1.答案 A 本题考查理解文本重要概念的能力,体现了发展逻辑思维的学科素养,涉及关注
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价值观念。
A项,不属于修复方法,而是治理技术。
2.答案 C C项,“纸浆补书机修补法对于修复纸张的酸性特别理想”错误,根据材料三修复
方案中的“为了弥补这一缺陷,纸浆补书机与边缘、局部裱相结合显然是必要的”,可知修复
纸张的酸性应采用纸浆补书机与边缘、局部裱相结合的修复法。
3.答案 ①档案文件形成的年代久远;②档案文件的纸张严重酸化;③毛里求斯的气候湿热多
雨,不利于档案文件的保存。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和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体现了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学
科素养,树立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财富的价值观念。
首先需要找准答题区间,本题答题区间在材料三,可以从毛里求斯的气候、档案文件形成时
间、文件纸张的柔韧性、纸张酸化程度等方面入手分析。
二、(2019课标全国Ⅱ,4—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武汉长江大桥的兴建,开辟了我国桥梁建设事业的新历史。中国工程人员数十年来在桥梁建
设工程中作过许多努力,有过很多成绩,钱塘江铁桥就是中国工程人员自己设计的。可是,我们
从来没有完全用自己的力量建设过一座规模巨大的铁路桥梁。五十年前的黄河铁桥是由比
利时包工的,其后的钱塘江铁桥的主要结构部分也是由德国、英国、丹麦三个“洋行”分别
承包的。这就不可能使我们系统地积累自己的桥梁建设经验,没有能组成自己的桥梁建设队
伍,中国的桥梁建设事业也就长期停滞不前。武汉长江大桥的修建将改变我国桥梁建设事业
的面貌。三年来,主持武汉长江大桥勘测设计工作的工程人员和地质人员,在人力、物力、财
力上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又得到苏联专家的无私援助,既考虑了最经济地建设桥梁,又考虑了
航运等有关部门对利用长江的要求,选择了最合理的线路和桥式,完成了这个伟大工程的初步
设计。同时武汉长江大桥的全部工程还将用自己的材料由我国自己的人力来建设。因此,这
个工程也将是我国一座最好的桥梁建设学校,将为我国培养出一批桥梁建设人才。
(摘自社论《努力修好武汉长江大桥》,
《人民日报》1954年2月6日)
材料二:
港珠澳大桥被英国《卫报》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对于这座目前世界上综合难度
最大的跨海大桥而言,每项荣誉的背后,都是一组组沉甸甸数据的支撑。全长55公里,世界总体
跨度最长的跨海大桥;海底隧道长5.6公里,世界上最长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海底隧道最深处
距海平面46米,世界上埋进海床最深的沉管隧道;对接海底隧道的每个沉管重约8万吨,世界最
重的沉管;世界首创深插式钢圆筒快速成岛技术。截至通车前夕,港珠澳大桥共完成项目创新
工法31项、创新软件13项、创新装备31项、创新产品3项,申请专利454项,7项创世界之最,整
体设计和关键技术全部自主研发。在这一大国重器的背后,不光有千千万万建设者的汗水,更
有不少为其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的团队。如今,中国的桥梁和高铁一样,已经成为中国走向世
界的一张名片。而随着这张名片一同递出的,是我们身为国人的自信心。
(摘编自王忠耀等《港珠澳大桥背后的科技支撑》,
《光明日报》2018年10月24日)
材料三: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智能建造以信息化为基础,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及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创
造具有感知储存能力、学习判断能力的智能设备、智能控制系统等,扩展、延伸工程建设者
的感知能力、预测能力、控制能力及作业能力,将机器智能与人类智慧紧密结合,形成人机一
体化智能建造系统,使工程建设更为安全。智能建造平台由感知层、网络层、数据层、应用
支撑层及应用层组成。感知层是基础,借助卫星等多种技术手段,采集各类数据信息,类似人的
眼睛等感官;网络层利用光纤通信网等技术,将感知层采集的各类数据信息传输至数据层,类似
人体神经系统;数据层中存储着大量的数据信息资源,借助数据库、云存储等智能存储手段,实
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存储和共享;应用支撑层是运算中心,类似于大脑,实现数据融合,最终在应
用层形成各种智能控制系统,辅助工程建设者进行决策。
(摘编自林鸣等《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智能建造探索与实践》)
1.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材料一的社论沉雄庄重,激发读者奋发向上的爱国热情;材料二的报道用确凿事实和翔实数
据凸显我国科技实力,唤起读者强烈的自豪感。
B.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虽然有苏联专家援助,但在建桥伊始就计划全部工程使用我国自己的
材料和人力,从而培养锻炼新中国自己的桥梁建设队伍。
C.港珠澳大桥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总体跨度和海底隧道、进海最深的沉管隧道、最重的隧道
对接沉管,以及首创的智能建造平台和深插式钢圆筒快速成岛技术。
D.综合三个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大型桥梁工程建设摆脱了以往的落后面貌,数十年来的中国桥
梁建设史,也反映了新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3.为什么说今天的中国桥梁已经成为体现国人自信心的一张名片?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二、
1.答案 D 本题考查实用类文本阅读的相关知识,着重考查内容的梳理能力,体现发展逻辑
思维的学科素养,引导树立正确方法论的观念。
关于数据层,原文说“……借助数据库、云存储等智能存储手段,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存储和
共享”,由此可知,D项中实现“数据融合”错误,应为“有效存储和共享”。
2.答案 C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体现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激发爱国
主义情怀。
C项列举了港珠澳大桥一系列之最,其中“首创的智能建造平台”原文没有体现;另外,应是
“世界上最长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而不是“最长的海底隧道”。故C项错误。
3.答案 ①港珠澳大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被外媒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②港珠
澳大桥证明当今中国桥梁建设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③从武汉长江大桥到港珠澳大桥,体
现了我国科技实力的增强和不断创新的精神。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和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体现思维发展与提升
的学科素养,培养良好思维品质。
依据题干,筛选、概括三则材料中的有关信息。材料一,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为我国培养出一
批桥梁建设人才,体现出中国桥梁建设者们的奋斗精神;材料二,港珠澳大桥被誉为“新世界七
大奇迹”之一,创造了诸多世界之最,体现出建设者们的创新精神和我国的科技实力;材料三,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智能建造信息化水平先进。从材料一中用我国材料由我国人力建设的
武汉长江大桥到材料二中建成世界上综合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可以看出我国科技的发展。
综上,港珠澳大桥领先的建设水平和我国科技的发展,成为体现国人自信心的一张名片。
三、(2018课标全国Ⅰ,7—9)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日前,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并圆满实
现全部既定科学目标,为我国在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信安全是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
追求从未停止。然而,基于计算复杂性的传统加密技术,在原理上存在着被破译的可能性。随
着数学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经典密码被破译的可能性与日俱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
伟教授说:“通过量子通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利用量子调控
技术,用一种革命性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从而在确保信息安全、提高
运算速度、提升测量精度等方面突破经典信息技术的瓶颈。”
量子通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量子密钥分发通过量子态的传
输,使遥远两地的用户可以共享无条件安全的密钥,利用该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
密。这是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量子通信的
另一重要内容量子隐形传态,是利用量子纠缠特性,将物质的未知量子态精确传送到遥远地点,
而不用传送物质本身,通过隐形传输实现信息传递。
(摘编自吴月辉《“墨子号”,抢占量子科技创新制
高点》,《人民日报》2017年8月10日)
材料二:
潘建伟的导师安东·蔡林格说,潘建伟的团队在量子互联网的发展方面冲到了领先地位。量子
互联网是由卫星和地面设备构成的能够在全球范围分享量子信息的网络。这将使不可破解
的全球加密通信成为可能,同时也使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新的控制远距离量子联系的实验。目
前,潘建伟的团队计划发射第二颗卫星,他们还在中国的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着一项太空量
子实验。潘建伟说,未来五年“还会取得很多精彩的成果,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潘建伟是一个有着无穷热情的乐观主义者。他低调地表达了自己的信心,称中国政府将会支
持下一个宏伟计划—— 一项投资20亿美元的量子通信、量子计量和量子计算的五年计划,与
此形成对照的是欧洲2016年宣布的旗舰项目,投资额为12亿美元。
(摘编自伊丽莎白·吉布尼《一位把量子通信带到太空
又带回地球的物理学家》,《自然》2017年12月)
材料三:
日本《读卖新闻》5月2日报道:中国实验设施瞄准一流(记者:莳田一彦、船越翔)
在中国南部广东省东莞市郊外的丘陵地带,中国刚刚建成了大型实验设施“中国散裂中子
源”。该实验设施建设费用达到23亿元人民币,3月正式投入运行。中国是继美国、英国、日
本之后第四个拥有同样设施的国家。日本的J-PARC加速器设施中心主任齐藤直人说:“虽然
日本在技术和经验上领先,但中国发展得实在太快,亚洲的中心正在从日本向中国转移。”
中国推进的这类大型工程还有很多。3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政协委员潘建伟被媒
体记者团团围住。潘建伟是利用2016年发射的“墨子号”人造卫星进行量子通信研究的研
究团队负责人,其团队2017年以后相继发布了多项世界首创的实验成果。潘建伟今年当选美
国《时代》杂志“全球百大最具影响力人物”。
使用人造卫星的实验要耗费巨额资金,欧洲和日本还在犹豫不决。日本的研究人员认为,“在
基础科学领域,中国正在踏入他国难以涉足的领域,领先世界”。
(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年5月7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量子通信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利用量子调控技术,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
输和操纵,可以有效解决经典密码被破译的问题。
B.潘建伟研究团队在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太空量子实验,并计划发射“墨子号”后的第二
颗卫星,他对未来五年会取得更多成果充满信心。
C.中国继美国、英国、日本之后成为第四个拥有散裂中子源设施的国家,有些日本科学家有
了危机感,认为亚洲的中心正逐渐向中国转移。
D.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比如使用人造卫星开展科学实验,需要耗费巨额资金,欧洲和日本都还
在犹豫不决,因而尚未涉足这些领域。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利用“墨子号”科学实验卫星研究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的量子通信技术,对国家
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B.量子密钥分发是通过量子态的传输,使双方共享无条件安全的量子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
密的严格加密,从而确保信息传递绝对安全。
C.考虑到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和欧洲都投入巨额
资金,首要目的是抢占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
D.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国外媒体对我国量子通信技术研究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报道,认为中国无
论是投资力度还是研究水平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3.以上三则材料中,《人民日报》《自然》《读卖新闻》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
1.答案 D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对应信息在材料一第二段潘建伟教授
的那段话中,该项表述正确。B.对应信息在材料二第一段中,该项表述正确。C.对应信息在材
料三中,该项表述正确。D.“因而尚未涉足这些领域”于文无据。
易错警示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选择题的设误方式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选择题的设误方式同其他现代文阅读选择题的设误方式基本相同,都是从
张冠李戴、无中生有、以偏概全、因果混乱、混淆是非、混淆时态、曲解文意、武断绝对
等角度设“陷阱”。
2.答案 C 本题考查概括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A.对应信息在材料一中,“通信安全是国家
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
“(量子通信)是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可见
该项“对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表述正确。B.对应信息在材料
一中,“量子密钥分发通过量子态的传输,使遥远两地的用户可以共享无条件安全的密钥,利用
该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这是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
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可见该项表述正确。C.“首要目的是抢占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
于文无据。D.材料二中说,“中国政府将会支持下一个宏伟计划——一项投资20亿美元的量
子通信、量子计量和量子计算的五年计划”;材料三中说,潘建伟团队“2017年以后相继发布
了多项世界首创的实验成果”“中国正在踏入他国难以涉足的领域,领先世界”。可见该项
表述正确。
解题步骤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选择题解题三步法
第一步,选项“切片”,标关键词。
第二步,回归原文,找对应点。
第三步,两相比对,确定正误。
3.答案 第一问:①《人民日报》侧重介绍我国在量子通信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彰显中国速
度与中国创造;②《自然》杂志侧重介绍潘建伟研究团队在量子通信领域的贡献,强调个人能
力和经费投入;③《读卖新闻》以“墨子号”为例,侧重介绍中国实验设施先进,突出投入之大
和发展之快给日本带来压力。
第二问:三家媒体的定位和出发点不同,因此对同一事件报道的侧重点不同。
解析 本题考查比较分析的能力。《人民日报》是我国官方主流新闻媒体,关注的是中国日
新月异的变化和举世瞩目的成就;《自然》着重报道自然科学方面的新闻;《读卖新闻》是日
本的报纸,着重从日本的视角来解读新闻。三家媒体的定位和出发点不同,对新闻的报道侧重
点就会不同。
解题步骤 解答比较材料异同题三步法
四、(2018课标全国Ⅲ,7—9)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调研、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一年。2015年,
图书出版业取得了诸多重要突破,政府部门出台的多项政策、举措更加有力;图书出版产业规
模持续扩大,发展潜力持续显现。曾一度遭到电子商务冲击的实体书店,近一年来,伴随全民阅
读的推广开始逆袭。全国各地新建或改造了一批大型书城,这些大型书城注重“体验”和
“服务”,引入亲子阅读、创意生活、数字体验、咖啡餐饮等多元业态,逐步向文化购物中心
转型,赋予了实体书店新的生命力。
2015年,“互联网+”成为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传统出版业转型升级及其与新兴媒体的融合是
新时代下出版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2014年出台的《关于推动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的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出版社积极打造自身的数字出版平台,纷纷成立数字出版部门,专门负
责数字出版相关工作。诸多新改变和新方法让出版与市场的距离更近,如众筹出版、微店卖
书及微博、微信营销,改变后的赢利模式也让出版的效率变得更高。
[摘编自陈敏利《图书出版业品牌报告(2016)》]
材料二:
图1 2010~2015年实体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及年度增长率比较
图2 2010~2015年网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比较
(摘自杨伟《2015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发展》)
材料三:
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原有的图书出版业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图书出版
可以实现内容的快速传播,并且不会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比如电子图书的开发,网上书店的
建立,这些新的形式扩大了图书出版的影响范围。图书出版业的信息获取方式也会发生改变,
面对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对信息的筛选、分类和加工处理会成为图书出版业新的功能。在
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出版的目的是要获得利润。但是在互联网条件下,许多图书资源可以免
费获得,因为互联网改变了传统出版业的营销模式,图书出版业需要从其他方面获得利润的增
长。图书具有的版权是图书出版业实现利润的基础,在图书版权原有的营销模式中,版权价值
仅局限于版权的转让。而在互联网条件下,版权的范围不再局限于文字,版权可以扩大到视
频、游戏等多个不同的领域,可以间接产生更多的利润。互联网还能够成为图书传播的平台,
让图书在传播过程中实现增值,比如在互联网传播中可以加载商业广告,产生巨大的效益。
(摘编自顾丽萍《试析“互联网+”时代的图书出版》)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2015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主要有实体书店和网店两大渠道,其中实体书店渠道市场码洋规
模达到344亿元,网店渠道达到280亿元。
B.实体书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2014年实现了3.94%的年度增长率,2015年市场码洋规模继续保
持增长,年度增长率达到0.29%。
C.2010~2015年,网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保持高速增长,可见,目前国内图书零售市场当中,网络
销售是图书出版业赢利的重要方式。
D.实体书店在经历了2010~2015年“增速下降—负增长—销售回暖”的过程之后,其市场码洋
规模与年度增长率也将趋于平稳。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图书出版产业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政策支持,“十二五”期间诸多法律法规与政策的及时
出台,为实体书店和网店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B.全国各地新建或改造的大型书城正逐步向文化购物中心转型,这表明实体书店向多元化的
经营方式转变,其业态已经成为一种主流。
C.各类出版社为加快产业升级,纷纷借助已有的数字出版部门,实现网络技术和图书出版的融
合发展,这拉近了出版业与市场的距离。
D.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子图书的销售、图书版权产生的间接利润、图书作为传播平台
产生的广告效益等都会给图书出版业带来新的增值。
3.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图书出版业发生了哪些转变?请简要概括说明。(6分)
四、
1.答案 D 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图表的能力。A.据图1、图2中2015年相关渠道的市场码洋
数据可知,此项正确。B.据图1中2014年与2015年的年度增长率可知,此项正确。C.据图2可知,
网络销售市场码洋规模逐年递增,可见是逐年赢利;据图1可知,实体店虽然总数较大,但市场码
洋规模增幅不大。故此项正确。D.“增速下降—负增长—销售回暖”这一过程是2011~2014
年实体店年度增长率情况;“年度增长率也将趋于平稳”说法有误,据图1可知,2010~2015年
波动较大,无法以此预测未来是否将趋于平稳。
易错警示 分析图表“三误区”
误区一:只重图不重文,对文字的阅读不够仔细。
误区二:只看走向不看区间,在增加区间的增长率降低仍是增加,在降低区间的增长率增加仍是
降低。
误区三:只分析不综合,要综合各项指标的联系、区别,总结出规律性内容。
2.答案 A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A.对应信息为材料一第一段“政府部门出
台的多项政策、举措更加有力”,正确。B.“其业态已经成为一种主流”说法错误,于文无
据。原文只是说这种多元业态“逐步向文化购物中心转型,赋予了实体书店新的生命力”。
C.“借助已有的数字出版部门”说法错误。据材料一原文“出版社积极打造自身的数字出
版平台,纷纷成立数字出版部门”可知,“数字出版部门”并不是“已有的”。D.“图书作为
传播平台产生的广告效益”理解错误。据材料三原文“互联网还能够成为图书传播的平台
……加载商业广告,产生巨大的效益”可知,“图书作为传播平台”应当改为“互联网作为传
播平台”。
解题步骤 分析概括题“三步骤”
3.答案 ①开始数字化转型,并与新兴媒体融合;②营销模式多元化,赢利模式多样化;③图书的
传播速度加快,信息获取方式也发生转变。
解析 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答题区间在材料一第二段和材料三。材料一,关键句
“传统出版业转型升级及其与新兴媒体的融合是……必由之路”“诸多新改变和新方法…
…微博、微信营销,改变后的赢利模式也让出版的效率变得更高”;材料三,关键点“快速传
播”“信息获取方式也会发生改变”。据以上信息概括即可。
易错警示 准确概括文章内容“三警示”
警示一:切忌只寻找现成答案,无筛选、整合意识。
警示二:切忌只着眼于一处进行概括,无全局、通篇意识。
警示三:切忌只知堆砌罗列,没有分值意识。
五、(2017课标全国Ⅰ,7—9)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2011年1月1日8点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正式开播,信号覆盖全球。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
的专业纪录片频道,也是第一个从开播之始就面向全球采用双语播出的频道,它向世人亮出了
拥有人文精神的中国影像。央视纪录频道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详细的规划,主要呈现四大主
体内容、六大主题时段的播出特点,以期达到规模化的播出效应。央视纪录频道同时采用国
际纪录片频道的通行方式,淡化栏目概念,强化大时段编排,以主题化、系列化和播出季的方
式,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摘编自杨玉洁等《真实聚焦:2010—2011中国纪录片频道
运营与纪录片产业发展纪录》)
材料二:
2011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在71个大中城市的观众构成和集中度
(资料来源于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
[注] 观众构成反映的是收视人群的构成,回答了“谁在看该频道”的问题。集中度是目标
观众收视率与总体观众收视率的比值,表示的是目标观众相对于总体观众的收视集中程度,能
够回答“谁更喜欢收看这个频道”的问题;集中度的比值大于100%,表示该类目标观众的收
视倾向高于平均水平。
材料三:
在制播运营模式方面,央视纪录频道实行的是频道化运营模式。央视是纪录片的主要制作基
地,制作出的精品节目数量众多。当然,频道化运营模式也有其自身的劣势,劣势在于频道可以
调动的资源非常有限,其融资渠道、产品设计、人财物资源调度都会受到种种限制。央视纪
录频道目前正积极推进制播分离模式,节目制作以社会招标、联合制作、购买作为主要方式,
并辅以自制精品,为建立较为健全的制作管理模式做好准备。
[摘编自张同道等《2011年国家纪录片频道发展报告(下)》]
材料四:
总部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国家地理频道是一个全球性的付费有线电视网。目前,国家地理
频道已经以34种语言转播至全球166个国家和地区逾2亿9千万用户。作为一个纯纪录片频道
能够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除了高质量、高观赏性的节目内容之外,与其频道自身的制播运营
模式是分不开的。其制播运营模式如下:有线电视系统是在地方政府的批准下由有线电视系
统运营商投资建立的,有线电视系统直接面向订户收取费用。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是指拥有
并运营有线电视系统的企业实体。有线电视节目提供商为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提供节目。
具体到国家地理频道而言,美国国家地理电视公司以及其他渠道承担提供片源的任务;国家地
理频道承担的是节目制作等任务,即让来自国家地理电视公司等渠道的单个的片源变成有机
结合的整体,适于在电视上播放;康卡斯特电信公司作为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则承担把电视信
号传送到千家万户的电视机上的技术性播出任务。
(摘编自楚蕙萍《多元延伸,有机互动——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运营模式初探》)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认真详细的规划,以期将来能够呈现出主题化、
系列化的节目播出方式。
B.根据材料二中性别、年龄、学历这三项,我们能够了解到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的观众构成
和集中度的基本情况。
C.2011年,在71个大中城市的观众调查中,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观众构成最高的三类人群分别
是:男性、45~54岁以及高中学历。
D.根据材料二可知,随着目标观众年龄的增加以及学历的增高,集中度的比值也在不断地攀升。
E.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制作管理模式较为健全,它在融资渠道、产品设计、人财物资源调度
等方面不存在受到限制的问题。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初期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在制播运营模
式方面的不同。(4分)
五、
1.答案 D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项中“美国国家地理电视公司提供片
源给国家地理频道”不准确,原文是“具体到国家地理频道而言,美国国家地理电视公司以及
其他渠道承担提供片源的任务”。
2.答案 BC 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A.“以期将来能够呈现出主题
化、系列化的节目播出方式”错,材料一原文是“以期达到规模化的播出效应”。D.“随着
目标观众年龄的增加”“集中度的比值也在不断地攀升”不准确,由材料二中的统计图可知,
65岁及以上年龄段的观众集中度的比值是下降的。E.“不存在受到限制的问题”说法武断。
3.答案 ①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在开播初期采用的是频道化运营模式,央视是纪录片的主要
制作基地;②美国国家地理频道采用的是制播分离的运营模式,节目的制作与播出相对分离。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相关信息集中在材料三和材料四中,对这两则
材料进行比较分析,分条作答。
六、(2017课标全国Ⅲ,1—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
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
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
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
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
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
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
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
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
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
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
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
“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
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
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
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
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
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
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
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
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C.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
D.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
C.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
D.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
B.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C.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D.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
六、
1.答案 C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就不会留下‘乡痛’”,说法过于绝
对,原文中不存在这种必然关系。B.“必须完好保存下来”曲解文意,原文第二段中说“至于
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另一方面可以……,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并
不全是“完好保存”。D.文末说,为使乡村记忆充满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
套”“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而不是使乡村记忆“成为相关产业
的配套设施”。
2.答案 C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
准”错误。对于“保留哪些乡村记忆”,文中并没有举例说明“甄选的标准”,只是在第三段
阐释了“呵护乡村记忆”的原则:“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
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3.答案 B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作品内容的能力。原文末段说“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
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而游子在故
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是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的结果,故不能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
记忆”。
七、(2016天津,5—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文化消费就是消费者对有形和无形的文化产品的消耗,消费过程实质上就是对文化的消化、
继承、积蓄、再造和创新过程。对消费者而言,文化消费的效用是获得精神享受。文化消费
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是消费者要实现文化消费,必须支付货币,这是主要的文化消费;另一类
是由政府提供的公益性的文化消费。而文化活动是泛指与文化有关的一切人类活动,文化消
费属于其中。文化活动之所以会发生,是出于社会、政治、经济、家庭等的需要。文化活动
不仅会产生经济福利,也会产生政治福利、社会福利等,给每个社会成员带来福祉。
文化活动和文化消费自然引出了消费者的文化和消费者的文化资本两个概念。消费者作为
某个特定群体的成员,会继承和拥有这个群体的文化,即该群体一系列的态度、习俗、信念、
价值观、规范以及技能等。至于每个消费者对所属群体的文化拥有状况如何,因人而异,受很
多因素影响。至此,可以把消费者的文化资本定义为消费者拥有的文化存量,这种文化存量会
使消费者产生文化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其中消费能力指的是解释、理解和欣赏文化产品
的能力。显然,消费者的文化和消费者的文化资本分别与文化活动和文化消费相对应。
消费者的文化资本或者文化存量,体现为两部分:与文化产品有关的文化和文化消费品位。消
费者具备相应的文化,对相应的文化产品自然产生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消费者经过多次对
文化产品的消费而形成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则是文化消费品位。这种消费品位使消费者
能够识别欣赏文化产品中的文化价值,从而形成对该文化产品的消费偏好。
就消费者而言,由于文化消费品位是在消费过程中形成,那么文化消费品位与文化是一脉相承
的,消费者的文化是文化消费品位形成的基础。但是消费者有了某种文化并不一定会形成相
应的文化消费品位。因为尽管文化是形成文化消费品位的基础,但文化消费品位的形成还要
受到诸如文化产品特性、价格,以及消费者收入、性别、年龄、种族、个人特质等因素的影
响。正因为如此,文化消费品位具有广阔的成长空间。
(选自资树荣《消费者的文化资本研究》,有删改)
1.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 )
A.文化消费是对文化的消化、继承、积蓄、再造和创新的过程,是消费者获得精神享受的过程。
B.消费者支付货币消耗文化产品和免费观赏政府提供的公益性展演,都属于文化消费。
C.文化活动出于社会、政治、经济、家庭等多方面的需求,给个人、社会带来各种福利,是文
化消费的体现。
D.消费者的文化资本与文化消费相对应,是消费者拥有的文化存量,会使消费者产生消费意愿
和消费能力。
2.下面对“文化消费品位”的理解,与作者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3分) ( )
A.消费者乐于为文化产品消费,经过多次消费形成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就是该消费者的文化消
费品位。
B.消费者文化消费品位的形成,建立在其具备一定文化水平这一客观基础之上;消费者具备一定文
化水平,就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
C.消费者能够欣赏鉴别文化产品中的文化价值,其文化消费品位起了很大作用。
D.文化消费品位不是静止不变的,它会随消费者文化底蕴、消费能力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3.下列推断与原文观点相符的一项是(3分) ( )
A.到书店购买图书阅读属于文化消费,而到图书馆借阅则不属于文化消费。
B.商人收藏画作与画家收藏画作的不同,在于商人不懂绘画,没有文化消费品位。
C.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消费群体,中学生因年龄、生活环境和文化水平比较接近,所以有一致的文
化消费品位和消费偏好。
D.文化消费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因此提高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品位,有助于推动一个群体、一
个国家的文化发展。
七、
1.答案 C “是文化消费的体现”错误,原文是“文化消费属于其中”(第1自然段)。
2.答案 B “消费者具备一定文化水平,就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表述过于绝对,原
文是“消费者有了某种文化并不一定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
3.答案 D A.“到图书馆借阅则不属于文化消费”错误,“到图书馆借阅”属于“由政府提
供的公益性的文化消费”(第1自然段)。B.“商人不懂绘画,没有文化消费品位”错误,文中第
3自然段说到“消费者经过多次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而形成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则是文化消
费品位”,据此定义可以推断商人是否有文化品位与懂不懂绘画无直接关系。C.“中学生因
年龄、生活环境和文化水平比较接近,所以有一致的文化消费品位和消费偏好”的推断与原
文观点不完全相符,因为“每个消费者对所属群体的文化拥有状况如何,因人而异,受很多因素
影响”(第2自然段)。
八、(2015安徽,1—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
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包括其他经典,就像
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
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
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
绝不只用一种武器。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
了。即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
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应当说,在古代中国,关注
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
教,分别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
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
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它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
典化”。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得好,被引用
得多,被人觉得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还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
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
重新去理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
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转
化”。
阅读经典可以使人们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但古代经典并不是不可
违逆的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因此,对于古代经典,既不必因为它承负着传统而视
其为累赘包袱,也不必因为它象征着传统而视其为金科玉律。我的看法是:第一,经典在中国是
和我们的文化传统紧紧相随的巨大影子,你以为扔开了它,其实在社会风俗、日常行事和口耳
相传里面,它总会“借尸还魂”;第二,历史上的经典只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你不打开它,资源
不会为你所用,而今天的社会现实和生活环境,是刺激经典知识是否以及如何再生和重建的背
景,经典中的什么资源被重新发掘出来,很大程度取决于“背景”召唤什么样的“历史记忆”;
第三,经典在今天,是需要重新“解释”的,只有经过解释和引申,“旧经典”才能成为在我们
今天的生活世界中继续起作用的,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风格的“新经典”。
(选自葛兆光《中国经典十种·序言》,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经典”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应该是一致的,但将其转换成“儒家经典”的观念在作者看
来则有些偏狭。
B.中国经典的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而“三教合一”正是中国与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为
不同的地方之一。
C.中国经典内容丰富,其中的儒、佛、道思想各有特色,共同构成中国多元的文化,并在古代中
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D.中国经典的认定,除了要考虑圣贤、宗教、学派的思想著作,还需要侧重考虑唐诗、宋词、
元曲里面的名著佳篇。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在古代中国的政治世界中,封建统治者并不仅仅使用一种思想工具实行统治,比如,用儒家思
想治世,用佛教思想治心,用道教思想治身。
B.儒家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都关注社
会伦理,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
C.能成为被人们尊崇和仰视的经典的,往往是那些被广泛引用、被认为充满真理、被一再解
释的优秀著作,其中有的还曾被“钦定”为必读书。
D.经典与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其思想内容总是会留存在社会风俗、人们的日常行
事和口耳相传中,如影随形,并不时地表现出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经典不是天然形成的,它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到神圣经典的层层积累的经典化过程,这一过程
正是经典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B.阅读经典时,如果将其放在那个产生它的历史时代里面去重新理解,我们就可以了解人类从
古至今曾经面临的重大问题。
C.经典知识如何再生和重建,经典中哪些资源被重新发掘和利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今社会
现实、生活环境的需要。
D.对“旧经典”进行重新解释和引申,是为了让它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呈现出
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格。
八、
1.答案 C A.“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应该是一致的”曲解文意,据原文第一段中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可知。B.
“中国经典的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无中生有,原文没有提到“核心思想”。D.“还需
要侧重考虑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名著佳篇”表述不全,由原文第二段“它是否可以包括
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
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可知中国经典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
2.答案 B 原文没有说“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
3.答案 C A.“它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到神圣经典的层层积累的经典化过程,这一过程正是经
典的价值和意义所在”错,据原文第三段可知经典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审时度势‘活学活
用’”“进行‘创造性的转化’”。B.“如果将其放在那个产生它的历史时代里面去重新
理解”是作者对我们重新阅读经典所提的要求,可由原文第三段“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
需要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判断。D.“是为了让它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
活中发挥作用,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格”说法绝对,原文最后表述是“才能成为在我们
今天的生活世界中继续起作用的,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风格的‘新经典’”。
C组 教师专用题组
一、(2009浙江,8—1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2分)
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一代新人”具有领受现代文
明之精神、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独立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能够在平凡的工
作中发挥其个性和才华,为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脚踏实地的贡献。因此,今天重提“知识分
子”这一概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专家与知识分子这两个概念并不重合。术业有专攻,固然是重要的,但未必就能从中形成一个
知识分子的精神气质、天下关怀的人生态度和敢于怀疑、敢为天下先的批判精神。如果大
学只能培养出与社会的多元职业结构相一致的各类专家,那么,我们民族的精神存在将不再可
能在一个特定的人群中获得其自我意识和自我表达。一旦民族的所有成员都被充分融入到
社会的利益体系中去,社会的良知就将失去其表达器官,民族的命运将被无声地操纵于资本逻
辑之手。
大学通识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守护知识分子代代相继的可能性。而这个目标,在今
天已被逐渐地遮蔽了。对大学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评价标准,已被纳入了学分制
的轨道。这是一种单纯的功能主义的教学体制,要限制其弊端已经非常困难。因此,对于通识
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的探索,正是一条可以救治眼下的机械、呆板的学分制弊端的现
实道路。
年轻一代的大学生不得不在市场经济中获取自己的一席之地,这是十分现实的事情。但这并
不意味着一定与志存高远的人生理想相矛盾,绝不意味着他们将来仅仅是能够谋生或得到较
高收入的专业人士。真正的青春饱含生命的热情,能够运用思想、提出理想并且为实现理想
而从事生命奋斗。
守护中国知识分子的继续存在,是理解大学推行通识教育意义的必要高度。通识教育成功与
否,将对中国大学的前进和它们在全球化背景中的国际地位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个没有文化自觉的大学,在国际竞争中的实力,在根本上就是可疑的。如果我们更关注的只
是大学的当下排名,却遗忘了在这种排名背后的真实基础,这将是令人感到悲哀的。任何一所
大学,其国际排名的真实基础,都在于有一个卓然自立、具备文化创造力的知识分子群体的存
在,这个群体能够为自己民族的文明发展、并仅仅因此也能为人类文明的进展作出贡献。
1.下列对“今天重提‘知识分子’这一概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的原因解释最恰当的一
项是(3分) ( )
A.知识分子具有独立的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B.知识分子是与专家并不重合的概念,具有独特含义。
C.大学过分注重培养适应社会多元职业结构的各类专家。
D.大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在市场经济中获取自己地位的能力。
2.下列对“文化自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重视对通识教育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的探索。
B.重视对具有文化创造力的知识分子群体的培养。
C.注重培养大学生高远的人生理想并激发其生命热情。
D.注重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地位与国际竞争中的实力。
3.下列观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
A.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在于培养具有民族精神的知识分子而非术业有专攻的专家。
B.通识教育的价值之一在于突破单纯功能主义的教学体制,力保知识分子群体的存在。
C.目前大学教育的最大问题在于偏离社会良知,导致民族命运被操纵于资本逻辑之手。
D.通识教育的推行,能够提升中国大学的国际地位和大学生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4.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旨。(3分)
一、
1.答案 C 第三段的一、二两句提到守护知识分子代代相继的目标已经被逐渐遮蔽了;第五
段第一句说“守护中国知识分子的继续存在,是理解大学推行通识教育意义的必要高度”,抓
住了这些重点语句便能做出判断。A.表述不全面。B.讲知识分子的独特含义表述不当。D.
不是作者论述的知识分子概念方面的内容。
2.答案 D D项是指重视通识教育、培养文化自觉后所产生的结果,不能作为“文化自觉”
的概念本身。
3.答案 B A.错在“而非术业有专攻的专家”,依据是第一段的第二句,第二段的第二句。C.
“目前大学教育的最大问题在于偏离社会良知”,言过其实。D.“通识教育”的主要目的是
强化知识分子的民族意识,促进民族的文明发展,而不是本选项所讲的提升“大学生在市场经
济中的竞争力”。
4.答案 大学应重视通识教育,培养“文化自觉”。
解析 文章前半部分论述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及其现实意义,后半部分重在谈及对“文化自
觉”重视与否以及产生的结果。
二、(2008浙江,7—10)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2分)
众所周知,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体系稳态延续的基本前提。但人类社会的活动由于受到价
值定位的影响,总会对某些生物物种过分偏爱,而对另一些生物物种漠然视之,甚至对某些物种
厌恶有加,因而在地球生命体系中并存的生物物种,在人类社会中总会受到各不相同的待遇。
这种不公正性,首先表现为人类社会控制下的生物群落,在物种数量上比自然生态系统中要少
得多;其次表现为不同物种受到的待遇也互有区别,而且无视其原生特性;再次表现为相互间的
关系得按照人类的意志加以调控。这些特征体现了人类社会对地球生命体系的偏离。这样
的偏离积累扩大后,最终都会影响到地球生命体系的生物多样性。
不同文化对生物物种的价值定位,完全屈从于相关民族文化稳态运行的需要,而这样的需要又
具有多重性,因而不同民族文化对生物物种的价值定位并不具有通约性。比较不同民族文化
对生物物种的价值定位,其间也无规律可言。目前愈演愈烈的农田化进程和作物种植、牲畜
饲养的单一化,恰好是全球范围内文化辐合趋同演替的自然结果。要消除这些威胁,更好地维
护生物多样性,出路只有一个,那就是人类的食品结构必须尽可能多样化,尽可能从更多的生物
物种中获取食物来源。而做到这一点的根本保证,也只能是民族文化的多元并存。
在文化辐合趋同演替的背景下,人类生产食品的办法也会日趋单一化。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最
为通行的作物保护措施就是化学农药的使用。但任何化学农药都会不加区别地消灭一切除
作物和家养动物以外的生物物种,这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是不言而喻的事实。然而,随着文化
的辐合趋同,人类无法找到一种更好的化学农药的替代品,以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成了一纸
空文。
生物多样性维护的另一个重要的威胁是化肥的滥用。人类在使用化肥时关注的仅是作物本
身,对使用化肥的负面效应即使了解,也往往是不加理会。化肥的使用对于土壤微生物的存活
是一个重大威胁,而这又会导致其他众多生物的生存压力。加上过量化肥对水体的污染,还会
威胁到水生动植物的生存。然而,在文化辐合趋同的背景下,这些对生物多样性的明显威胁却
无法得到缓解与消除。工业文明的食物生产模式在这一背景下,被不加区别地大范围推广,这
同样会使生物多样性的维护更加艰难。
为了维护生物的多样性,人类社会应当拥有尽可能多的食物来源渠道和食物生产办法,以便分
散对不同生物物种的生存压力。要使食物生产的多样化成为可能,同样需要民族文化的多元
并存。因此,文化的辐合趋同本身就是对生物多样性的损害。如果没有认识到这一负面效应,
维护生物多样性永远只能是一个理想,而无法落到实处。
1.对体现“人类社会对地球生命体系的偏离”的特征,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人类社会对地球生命体系中并存物种不公正是受到价值定位的影响。
B.在物种数量上,人类社会控制下的生物群落远远少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
C.人类社会对待不同物种,或厌恶,或漠视,或偏爱,且无视其原生特性。
D.人类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志调节控制物种与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
2.对文化辐合趋同造成的结果,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食物来源集中于较少的生物物种,食品结构相对单一。
B.农田化进程愈演愈烈,作物种植、牲畜饲养单一化。
C.人类生产食品的办法日趋单一化,如作物保护措施单一。
D.工业文明的食物生产模式使生物多样性的维护更加艰难。
3.根据全文内容,最适合做这篇文章标题的一项是(3分) ( )
A.文化辐合趋同对人类生态安全的威胁
B.文化辐合趋同对生物多样性的危害
C.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
D.生物多样性与合理利用地球资源
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地球生命体系的稳态延续与民族文化的辐合趋同之间存在冲突。
B.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之所以成为一纸空文,是因为客观上存在的困难以及人类的漠视。
C.文化的辐合趋同意味着对地球生命体系的破坏,它对人类弊大于利。
D.民族文化的多元并存是维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保证,也是地球生命体系稳态延续的客观要求。
二、
1.答案 A A.相关信息在第一自然段,A项所阐述的是观点不公正性的原因,并非“人类社会
对地球生命体系的偏离”的特征体现。很明显,从“首先”“其次”“再次”可知特征体现
在三个方面,而B、C、D恰是这三个特征的陈述。
2.答案 D A.答题区间在第二自然段,由“人类的食品结构必须尽可能多样化,尽可能从更
多的生物物种中获取食物来源”可知,A项理解正确。B.答题区间也在第二自然段,由“目前
愈演愈烈的农田化进程和作物种植、牲畜饲养的单一化”可知B项正确。C.答题区间在第三
自然段开头,由“在文化辐合趋同演替的背景下,人类生产食品的办法也会日趋单一化”可知
C项正确。D.相关信息在第四自然段最后,此项说生物多样维护更加困难,而非“文化辐合趋
同造成的结果”。
3.答案 B A项不能体现生物多样性,而C、D项又不能体现“文化辐合趋同”的内容。
4.答案 C A.答题区间在第一、二自然段,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体系稳态延续的基本前
提,而民族文化的辐合趋同导致生物单一。B.相关信息在第三、四自然段。C.文化的辐合趋
同本身对生物多样性有损害,但原文中没有说它对地球生命体系造成破坏,对人类弊大于利,此
推断是无中生有。D.推断正确,民族文化的多元并存可以避免文化辐合趋同造成的后果,维护
生物多样性。
三、(2007浙江,7—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2分)
从乐器的角度看,一把好的琵琶,声音好当然是第一位的。但怎样的琵琶声音才算好呢?这实
在是个用语言和文字难以表述的问题。不过办法总是有的,直接、正面回答不上来,可以间
接、侧面回答,最现成而著名的答案是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那句“大珠小珠落玉盘”。然
而,“珠落玉盘”所发出的压根就不是“乐音”。那么,为什么一千多年来,人们不但认可而且
还无数次地引用这句话呢?我想,它至少道出了琵琶发音上的两个重要特点:弹拨乐器而具有
某些打击乐器的发音效果;声音上要具备珠与玉的美学品质。
我国历来把“珠”和“玉”视为“珍宝”,或者说它们是中国人“美的理想”。在大自然中,
很少有接近球形正圆体的天成之物,而“珠”能接近正圆体,这恐怕是珠能引起美感的原因之
一,所谓“物以稀为贵”。而“玉”则致密、细腻,是一种“湿润而有光泽的美石”,握在手里
还有一种沉甸甸的分量感,这里“湿”“润”“泽”都带有三点水,这使人联想起悦耳的“乐
音”有“水灵灵”的特性。珠与玉都有一种光彩,这光彩粗看并不“耀眼”“逼人”,但细察
则“绚烂之极”,即所谓东方人的含蓄之美。说“声音上要具备珠与玉的美学品质”,具体地
也是笨拙地说,就是声音要具有圆润、饱满、结实、细腻、有分量、有光泽、水灵灵等性
质。把一类事物的特性比附到另一类不同的事物上去,或者说把一种感官对象的性质移到另
一种感官对象上去,这在修辞学上叫“通感”或“移觉”。例如,用“高”“低”和“明亮”
“甘甜”来称呼和形容声音。事实上作为听觉对象的声音,并不具有空间上的高低位置以及
视觉对象和味觉对象才有的明亮、甘甜的性质,之所以这样来称呼和形容,就是“通感”的原
理在起作用。
用“珠落玉盘”来描述琵琶的声音,浅层是“比喻”以“拟声”,深层是“通感”以“会
意”。它不但在制作上,同时也在演奏上为琵琶的基本音质作了“指归”——“珠玉之
美”。这话也许反过来说更有力,在中国的民族乐器中,其发音最具珠玉之美的,是琵琶。
其实,单从制作上来要求好的琵琶声音,历来也是有正面、直接而具体的标准的,那就是行话所
说的:“尖”,指高音区的发音明亮;“堂”,指低音区的发音洪亮;“松”,指按弹时发音灵敏,
余音强而长;“脆”,指发音清脆;“爆”,指发音坚实而有分量。中国传统的琵琶音乐,文曲讲
究余韵,武曲注重声势。因丝弦琵琶的丝弦张力小的缘故,也许在“余韵”和“声势”方面往
往会感到不足,所以提出了从字面上看有点矫枉过正的五字标准,尤其是那个“尖”字,越来越
难以使人认可,故已有人把它改为“亮”了。但对钢弦琵琶而言,这五条标准怕的不是做不到,
而是过了头。所以把这五条标准结合“珠玉之美”这一条来综合考察,对怎样的琵琶声音才
算好的理解,应该是有裨益的。
1.下面各项陈述中,最能说明“通感”特征的一项是(3分) ( )
A.弹拨乐器而具有某些打击乐器的发音效果。
B.玉使人联想起悦耳的“乐音”有“水灵灵”的特性。
C.珠与玉的光彩,有着东方人的含蓄之美。
D.在中国民族乐器中,琵琶最具珠玉之美。
2.下面对“珠落玉盘”用来形容琵琶声能引起美感的原因解释,不当的一项是(3分) ( )
A.珠是接近球形正圆体的天成之物,玉是湿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B.珠和玉的光彩粗看并不“耀眼”“逼人”,但细察则“绚烂之极”。
C.人们把空间上的高低位置以及视觉对象和味觉对象转移到琵琶声上。
D.浅层是“比喻”以“拟声”,深层是“通感”以“会意”。
3.文章开头说难以正面、直接回答什么样的琵琶声是好的,但最后一段又说历来有正面、直
接而具体的标准,下面对此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起到先抑后扬的作用,从而强调“五字标准”的长处。
B.起到以退为进的作用,从而强调“五字标准”的缺陷。
C.起到正反对比的作用,能够说明“五字标准”的优点。
D.起到前后比较的作用,能够说明“五字标准”的局限。
4.根据全文内容,下面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如果从“乐音”的角度考虑,以“大珠小珠落玉盘”形容琵琶声并不合适。
B.浑圆之珠,湿润之玉,光彩绚烂,给人以美感,成为中国人“美的思想”。
C.中国传统的琵琶音乐,文曲讲究余韵,武曲注重声势,故而最具珠玉之美。
D.与丝弦琵琶相比,钢弦琵琶发音更“尖”、更“脆”,余音更长,声势更大。
三、
1.答案 B 可根据第二段中的最后三句话推知B项正确。根据第二段的倒数第三句可知,
“通感”必须是两类不同的事物或两种不同的感官,而A项中的“弹拨乐器”与“打击乐
器”,C项中的“珠”与“玉”均属于同一类事物,D项中只有“琵琶”一种事物,因而这三项
均缺少构成“通感”的条件,自然就谈不上说明“通感”的特征了。
2.答案 C 此项的相关信息出现在第二段的末句,这句话告诉人们,琵琶的声音是不具有空
间上的高低位置以及视觉、味觉对象才有的特点的,自然,空间位置、感觉对象的转移也就不
是“珠落玉盘”来形容琵琶声能引起美感的原因。作者之所以用“珠落玉盘”形容琵琶能
引起美感,一是珠玉本身有“亮点、长处”,二是与作者的表达需要有关。
3.答案 D 开头说难以回答实际上指评判一种声音的好坏是一件很复杂的事,因为其中有很
多难以用现成语言表达的东西;结尾说有具体的标准,实际上指的是一种机械的评判方法,两者
都是针对声音评判的,因而属比较的方法。从全文内容看,一种声音的好坏是不能单纯地用某
些所谓“标准”去衡量的,因而结尾部分其实指的是“五字标准”的局限。A、B、C三项有
关表现方法和内容界定方面的表述都存在问题。
4.答案 C 从第三段第二句可以推知,如果琵琶音乐要具备珠玉之美,最起码涉及两个方面:
一是制作,二是演奏。“文曲讲究余韵,武曲注重声势”只是指它们的特点而非琵琶具有珠玉
之美的原因。
四、(2006浙江,7—10)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2分)
尽管具有人类学意义的工作相当古老——有两个例子,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或北非学者
阿拉伯·英布·卡尔顿,在公元前5世纪和公元14世纪撰写的对他人的描述——但作为独立研究
领域的人类学是相对晚近的西方文明的产物。例如,在美国,学院或大学(在罗彻斯特大学)普
通人类学含学分的第一次课程直到1879年才开设。倘若人们一直关心他们自己及其起源,以
及其他人,那么为什么成体系的人类学学科这么长时间才问世呢?
这一问题的答案就像人类历史一样复杂。在某种程度上说,它与人类的技术局限有关。在大
部分历史中,人们一直受限于他们的地理范围。没有到世界遥远地方旅行的手段,对远远不同
于人们自己的文化和民族的观察是艰难的——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话——冒险。大范围的旅
行通常是少数人独享的特权;只有当适当的运输和通信方式得到发展,对其他民族和文化的研
究才可能盛行。
这并不是说,人们一直没有注意到世界上与他们自己在看法和行为上不同的其他民族的存
在。例如,圣经《旧约全书》与《新约全书》充分提到各种各样的民族,其中有犹太人、埃及
人、赫梯人、巴比伦人、埃塞俄比亚人、罗马人等等。这些民族之间的差异,比之他们中任
何人与澳大利亚、亚马孙森林、北极的北美原住民等的差异,就显得逊色了。借助于向真正
遥远地方旅行的手段,人们有可能第一次遇到这类根本不同的民族。正是与迄今未知民族的
大量接触——这开始于欧洲人试图把其贸易和政治统治扩大到世界各地之时——人们的注
意力才集中于人类各种各样的差异。
使人类学缓慢成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欧洲人只是逐渐认识到,在所有这些差异的掩饰下,他
们可能与任何地方的人共享基本的“人性”。不与欧洲人共享基本文化价值的社会被贴上
“未开化的”或“野蛮的”标签。直到18世纪中叶,相当多的欧洲人才开始认为这类人的行
为与对他们自身的理解是完全相关的。这样一个时代到来了:人们越来越努力根据自然法来
解释事情,对以权威文本为根据的传统解释表示怀疑,对人类多样性的兴趣日渐浓厚。
1.对画线处插入语“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话”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强调在不同时期对同一文化同一民族观察的艰难性。
B.强调在不同时期对同一文化同一民族观察的可能性。
C.强调在同一时期对不同文化不同民族观察的艰难性。
D.强调在同一时期对不同文化不同民族观察的可能性。
2.下面不属于导致人类学缓慢成长的原因的一项是(3分) ( )
A.广阔的地理范围,造成交往的局限。
B.落后的旅行手段,造成沟通的不便。
C.显著的民族差异,导致理解的困难。
D.迟缓的认识发展,导致研究的滞后。
3.下面对“人类多样性”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及其在年龄、性别、性格等方面的不同。
B.人类的不同起源和人们对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独特看法。
C.民风习俗的差异和对“未开化的”或“野蛮的”民族的认同。
D.不同的民族在文化价值观念上的差异及其独特的行为方式。
4.根据全文内容,下面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具有课程意义的人类学工作出现较早,但含有学分的人类学课程形成较晚。
B.人们较早关注到与己不同的民族的存在,但关注人类各种各样的差异却较晚。
C.北极的北美原住民与赫梯人之间的差异比犹太人与埃及人之间的差异要显著。
D.长期以来欧洲人没有意识到“野蛮人”的行为与对他们自身的理解密切相关。
四、
1.答案 C 不是不可能,便是有可能。这句话是对前一句“没有到世界遥远地方旅行的手
段,对远远不同于人们自己的文化和民族的观察是艰难的”的强调。要“观察”“不同于人
们自己的文化和民族”有可能“冒险”,可见其艰难性。
2.答案 C 根据第二段“在大部分历史中,人们一直受限于他们的地理范围。没有到世界遥
远地方旅行的手段”的信息,可以判断A、B两项正确;根据第四段“使人类学缓慢成长的另
一个重要因素是,欧洲人只是逐渐认识到……”“直到18世纪中叶……”等信息,可以判断D
项正确。
3.答案 D 这里涉及对“人类学”概念的理解问题,“人类多样性”应该指人类有多种民
族,由此排除B、C两项;A项理解太浅层化了,也应排除;从第四段中“不与欧洲人共享基本文
化价值的社会被贴上‘未开化的’或‘野蛮的’标签”等信息可以看出欧洲人与其他民族
的区别是“文化价值观念上的差异及其独特的行为方式”。
4.答案 A 根据第一段“但作为独立研究领域的人类学是相对晚近的西方文明的产物”等
信息可知A项不恰当。
五、(2019课标全国Ⅲ,4—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将中国志愿服务活动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批被誉为“鸟巢
一代”的奥运志愿者通过积极参与和真诚奉献,在奥运会的平台上展现、锻炼和成就了自
己。奥运会服务经历给“鸟巢一代”志愿者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可以发现,奥运志愿服务的实
践产生了一种共同的精神素养,志愿者分享的回忆背后所蕴含的价值取向与我国倡导的“爱
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较高的契合。他们积极投身奥
运这一全球性的体育文化盛典,充满了对国家的热爱和认同,展现出这代人的社会担当和国际
视野。因此,奥运志愿服务集体记忆可以作为潜在的精神遗产和志愿遗产,集体记忆的建构将
对北京2022冬奥会有所助益。
(摘编自王艳等《“鸟巢一代”奥运志愿
服务集体记忆与奥运遗产》)
材料二:
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强调提升青年志愿服务水平、促进青
少年的社会融入和社会参与,中国体育志愿服务事业在冬奥背景下的健全与发展将为青少年
社会参与提供实现路径。志愿服务是一种利他行为,是以不求物质回报为前提地为他人、社
会团体或某项事业,乃至为整个社会提供援助。近年来学者们逐渐构建了以讨论志愿者行为
动机为主的解释范式,比如人们可能因表达个人价值、增强自身意义、增长职业技能和强化
人际关系等方面来进行志愿服务。志愿者的参与动机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志愿服务不能简单
地局限在无私奉献的框架内,志愿服务对于志愿者的自我成长和公民参与社会建设也有重要
意义。志愿服务的最终目的是在全体社会成员的心中内化志愿精神,形成一种面对社会、面
向人生的个体态度和公民意识,在这种层面上,志愿服务所谓“推动人类发展和促进社会进
步”的价值才得以彰显。
(摘编自李佳宝等《论冬奥背景下体育志愿
服务与青少年社会参与》)
材料三:
近两年,共享单车成为市民出行的新宠。然而,在共享单车发展正盛的同时,违规停车、私自上
锁、丢弃及破坏单车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为了规范使用,共享单车公司也尝试采取一些措施,
除了运营人员加强维护之外,公司官方平台也会以信用分奖惩的方式来鼓励使用者对违规行
为进行举报,以此规范共享单车的使用。随着举报反馈机制的建立,在城市中涌现出一群单车
猎人。他们是共享单车的使用者,在业余时间他们也会寻找并拍照举报那些破坏共享单车正
常使用秩序的行为,并将违规使用的单车搬到公共区域停放以维护共享秩序,他们将此称为
“打猎”。在自发参与共享单车秩序维护的过程中,单车猎人的这一行为也逐渐体现出在消
费社会中使用者自下而上地参与社会治理的特点。作为消费者的单车猎人也逐渐体现出一
定的公民意识,他们参与治理并形成网络时代促进共享单车健康发展的新力量。
(摘编自许金凤等《卷入的消费者——以摩族猎人为例》)
1.下列对“志愿服务”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集体记忆的建构帮助“鸟巢一代”志愿者提升了志愿服务的水平,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
奥运会,最终成就自己。
B.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的经历对“鸟巢一代”志愿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将这段
经历内化为一种志愿精神。
C.志愿服务不能单纯理解为志愿者只有奉献,没有获得,其实志愿服务对于志愿者提升个人价
值、增长职业技能等会有所帮助。
D.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志愿服务可以满足一些青少年作为社会成员参与社会建设的愿望,为
他们提供实践的平台。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鸟巢一代”参加奥运志愿服务形成了集体记忆,其中蕴含的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的契合度较高。
B.共享单车公司除了让运营人员加强维护外,还尝试通过信用分奖惩的方式来帮助解决破坏
单车等多种问题。
C.为了推动共享秩序的建立,单车猎人开始寻找并拍照举报违规停放、私自上锁和丢弃单车
等不文明的行为。
D.单车猎人的群体性行为有助于规范共享单车的使用,构建在共享单车公司之外的民间力量
参与治理的新格局。
3.单车猎人可以看作“新型”的志愿者,请结合材料分析这一说法的根据。(6分)
五、
1.答案 A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归纳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文题关注社会先
进文化,引领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项,“集体记忆的建构帮助‘鸟巢一代’志愿者提升了志愿服务的水平”错误,应该是“鸟
巢一代”志愿者的积极参与和真诚奉献构成了奥运志愿服务的集体记忆。
2.答案 C 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和归纳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文题关注社会发展、科技进步、
生产生活,指引学生拓展视野,关注大时代。
C项,“为了推动共享秩序的建立”错,原文是“并将违规使用的单车搬到公共区域停放以维
护共享秩序”,选项曲解文意。
3.答案 ①单车猎人和志愿者的行为都是一种不求物质回报的利他行为,彰显了“推动人类
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的价值;②二者的行为均属于社会参与,体现了一种公民意识;③“新
型”体现在:单车猎人属于单车的消费者,他们是网络时代促进共享单车健康发展的新力量,
“打猎”的行为实际上是帮助公司进行运营的维护。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本分析探究的能力,涉及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核心素养,关注社会发展、科
技进步和生产生活的价值观念。
首先审读题干,抓住关键词“‘新型’的志愿者”。“单车猎人”作为志愿者的行为目的是
什么,为什么是“新型”的。然后找准区间,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内容筛选整合。材料二着重
探讨志愿者的动机和目的;材料三重点分析单车猎人的特点。最后整合信息,规范作答。
六、(2018课标全国Ⅰ,1—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
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
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
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
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
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
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
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
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
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
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
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
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
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
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
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
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
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
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
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
“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
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
“接着讲”的统一。
(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也是当代思想的组成部分。
B.“照着讲”主要指对经典的整理和实证性研究,并发掘历史上思想家的思想内涵。
C.“接着讲”主要指接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在新条件下形成创造性的思想。
D.不同于以往诸子之学,“新子学”受西方思想影响,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
B.文章指出理解“新子学”的品格可从两方面入手,并就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证。
C.文章以中西思想交融互动为前提,论证“新子学”“接着讲”的必要和可能。
D.文章论证“照着讲”“接着讲”无法分离,是按从逻辑到现实的顺序推进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对经典进行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与进一步阐发之间,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
B.面对中西思想的交融与互动,“新子学”应该同时致力于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建构。
C.“照着讲”内含“接着讲”,虽然能发扬以往的思想,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
D.“新子学”要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就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
六、
1.答案 D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对应信息在第一段,由“诸子之学,兴
起于先秦”“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
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可知此项表述正确。B.对应信息在第二段,由“‘照着讲’主要是从
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
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
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可知此项表述正确。C.对应信息在第三段,由“‘接着
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
统”“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可知
此项表述正确。D.曲解文意。对应信息在第四段,由“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
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可知
此项中“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表述错误。
解题步骤 信息筛选整合题解题四步骤
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
原文意思(或正确)的一项是”,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加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
念、无中生有等。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将原文信息和选项进行对比,寻找细微
的差别。
步骤一:根据要求,确定目标。步骤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步骤三: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
并整合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要准确找到选项相关内容在原文中的位置,从中筛选提取
信息。步骤四: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相关内容在原文中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进
行对照,辨明正误。
2.答案 A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论证与观点不照应,由原文第二
段前两句话“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
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可知,“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
的差异”的表述是错误的。B.此项是对文本主要内容的概括,表述正确。C.此项是对文本第
三段内容的概括,表述正确。D.此项是对文本第四段内容的概括,表述正确。
3.答案 B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
的”表述错误。“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指“照着讲”,“进一步阐发”指“接着讲”。原
文观点是“‘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
‘接着讲’的统一”。B.表述正确。原文第三段对此作了阐述,“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
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
建构与发展过程”。C.“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表述错误。原文观点是“‘照着讲’的
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
源”。D.曲解观点,“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表述错误。原文观点是
“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新子学’应追求‘照着
讲’与‘接着讲’的统一”。
方法技巧 比对法解答曲解观点题
“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
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①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
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等,改变其原意)、
“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
意)、“凑”(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的过程中,删了哪些词,改
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这些词语改变以后,选项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来说,选项中如有
下面这些词语,我们要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
词(如“都”“所有”等),看它是否有扩大或缩小外延的情况;推断词(如“或许”“大概”
“必定”“可能”“似乎”等),看它是否存在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错
误。②比对关系。看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
七、(2018课标全国Ⅱ,7—9)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知识产权是加快动能转换、结构优化的重要支撑。我国经济已
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要顺
利跨越这个关口,就必须激发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就必须“倡导创新文
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我们要进一步发挥好知识产权的技术供给和制度供
给的双重作用,通过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不断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通过强化知
识产权保护,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公正、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
(摘编自社论《播撒创新种子,守护创新中国——写在2018年
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启动之际》,《中国知识产权报》2018年4月20日)
材料二:
2011~2016年遭遇过专利侵权的比例(单位:%)
(摘编自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
《2017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
材料三:
继山东理工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相继取得突破后,近日,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
学院科研团队的“电化学脱嵌法从盐湖卤水提锂”技术专利,成功转让给一家科技公司,许可
使用费超过1亿元。双方将共同组建平台公司,由平台公司具体负责专利的产业化。长期以
来,我国高校科研创新工作偏重基础理论研究,拥有深厚研发创新能力的科研人才未能将智力
资源转化成市场价值。根据市场发展趋势探寻科技创新方向、不断更新升级科技创新思路,
正是提升专利质量、实现专利市场价值的核心之义。201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
科技成果转化法》打破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藩篱,鼓励高校对持有的科研成果采取转让、许可
等方式进行转移转化,对高校以实践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摘编自王康等《创新为市场,转化显效益》,
《中国知识产权报》2017年9月29日)
材料四:
在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过程中,高校普遍遇到了一些障碍。首先,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脱钩的
矛盾长期存在。大学科研工作与企业技术创新在目标、路径、组织方式、评价标准及环境
要求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此高校的成果很难直接转化成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和新
技术。其次,成果转化的机制不畅。高校传统体系是为了适应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而设计制
订的,对于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等社会服务方面的需求,现有体系在机构设置、管理制
度、激励机制等方面匹配性不足。
(摘编自胡罡等《地方研究院: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新探索》)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2011到2013年,科研单位遭遇侵权的比例由25.3%下降到13.4%,降幅较为明显,但2014年有
微小回升,2015年则回落至8.4%。
B.2015年企业和高校遭遇侵权的比例较之以往四年有所提高,总体侵权比例也略有反弹;而20
16年各项侵权比例均呈下降态势,总体遭遇侵权比例为10.7%。
C.2012至2016年间,比例一直下降的仅有个人遭遇侵权这一项,企业、高校、科研单位以及总
体这四项数据,均有回升的现象发生。
D.专利侵权总体比例的下降,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当然,我
国专利数量的快速增长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专利侵权的比例。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只有大力倡导创新文化,提高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增加知识产权的技术供给,才能够形成全民
尊重知识、诚信守法的社会风尚。
B.根据市场发展趋势判断科技创新方向,充分考虑、合理安排成果转化中企业方的利益诉求,
这样才能体现出大学科研工作的价值。
C.随着高校的科研团队与企业共同合作的创新路径日益受到重视,一些科技成果正被逐渐转
化为可以实现市场价值的高质量专利。
D.高校在科研工作和人才培养的管理制度、评价标准等方面的不足,导致科研成果无法直接
转化成适应市场需求的新技术和新产品。
3.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哪些相关方协作?简述各方所起的作用。(6分)
七、
1.答案 B 本题考查理解图表的能力。A.先确定主体——科研单位,确定范围——2011到20
13年,再依次对应数值,可知此项正确。B.“2015年企业和高校遭遇侵权的比例较之以往四年
有所提高”错。据图表可知,2015年企业和高校遭遇侵权的比例较2011年和2012年降低了。
C.抓住选项中的关键词“仅有”“回升”对应图表查看,可知此项正确。D.先观察图表内容,
再分析选项的推断是否合理。此项正确。
方法技巧 解答图表题“三不要”
(1)不要漏掉任何细节,树立每一个信息都有它存在的作用的意识。
(2)不要机械地照搬照抄,有些内容是针对原文的推断或预测,不可盲目判错。
(3)不要孤立割裂,可借助其他几则材料的信息来理解图表。
2.答案 C 本题考查概括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A.“增加知识产权的技术供给”理解片面,
据材料一的“我们要进一步发挥好知识产权的技术供给和制度供给的双重作用”,可知选项
概括不全面。B.“这样才能体现出大学科研工作的价值”错,大学科研工作的价值并不只体
现在它的市场价值上。C.筛选材料三中的关键信息,如“山东理工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科
技成果转化相继取得突破”,据此可知此项正确。D.“导致科研成果无法直接转化”说法错
误,材料四中的原句为“很难直接转化”。
3.答案 相关方:①高校;②企业;③政府。
作用:①高校拥有丰富的人才和知识储备,较强的研究和开发能力,是相关科技成果的创造者和
提供方;②企业是科技成果的需求方,可以提供较为充裕的转化资金;③政府具有较强的组织调
控能力,可以创造良好的转化环境,给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坚实的政策动力。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分析综合能力。综合四则材料,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主要讲
知识产权对于创新的意义以及侵权情况;材料三主要讲科技成果转化的正面事例,其中提到20
15年修订的法律;材料四主要讲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可确定相关方为高校、企业、政府,依
次概括其作用,注意要将具体作用加以概括,不能只是对内容的简单罗列。
疑难突破 实用类文本简答题“三突破”
突破一,全面准确,避免偏漏。需要通读相关材料,确定区间,宁宽勿窄,逐步缩小范围。
突破二,完全针对,仔细审读题干,对应问题来回答。
突破三,语言精练,依次梳理有关信息,分条概括,再将相同的条目压缩,用更精练的语言加以表
述。尽量使用理论性强的概念表述。
八、(2018课标全国Ⅱ,1—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
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
提取、全球性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
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
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
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予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
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信息,并界
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
“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
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
排除他人非法利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遗忘的平
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
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
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
记忆所束缚。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
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
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
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
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进一步说,数字化记
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建构关于我们
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
的目的。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
(摘编自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
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由于数字化记忆的发展,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发生了反转,记忆变得更加容易。
B.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
C.“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不过前者更积极一些。
D.我们要对抗数字化记忆霸权,就要成为数据控制者并建构他人的数字化记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胁为立论的事实基础,论证了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
B.通过讨论大数据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文章把论证推向了深入。
C.与重视个人隐私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着重论证了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
D.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化记忆可能带来的问题,对我们的认同问题作出了全新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大数据时代的个人留在网上的信息太多,如果没有主动权,就难以保护隐私。
B.遗忘是个人和社会的一种修复和更新机制,是我们面对现实和想象未来的基础。
C.技术有支配和压抑人的力量,这不仅影响个人隐私安全,而且影响整个社会。
D.大数据的分类系统不是中立的,这将影响数据的客观呈现,使用时应有所辨析。
八、
1.答案 A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对应原文第一段,“在大数据时代……
而记忆却成了常态”。B.“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
的成本太高”于文无据。C.“隐私权”在大数据时代之前就已经存在,“都是为了对抗大数
据”说法错误。D.结合末段内容可知,“成为数据控制者并建构他人的数字化记忆”是数字
化记忆霸权,而不是对数字化记忆霸权的对抗。
方法技巧 设误角度:混淆范围、强加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等。
答题方法: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间,然后仔细比对分析。
2.答案 D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结合全文及末段的“个人生活
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甚至
限制我们的认同”可知,此项正确。B.结合后三段找到对应的关键词,如第二段的“隐私”,第
三段的“记忆”,第四段的“主体身份”可知,此项正确。C.结合文末出处及文章内容来理解
写作动机,结合第二段的“被遗忘权”与第四段的“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
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可知,“着重论证了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是正确的。D.“对
我们的认同问题作出了全新论证”理解错误。文章着重论证的是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
文中虽然提及“我们的认同问题”,但并未“作出”“全新论证”。
解题技巧 判断论述类文本论点三要素
要素一,据位置判断,如标题、开头、结尾等。
要素二,据论题判断,结合段首句、高频词或选文出处等判断论题,据论题明确论点。
要素三,据论据判断,通过事实或道理论据等判断论点。
3.答案 B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结合文章第二段分析可知,
此项正确。B.原文第三段有“在某种程度上”的条件限制,而选项却抛弃了这一条件,说法过
于绝对。C.与“支配和压抑人的力量”相关的内容在第四段,结合第二、三、四段可知,选项
正确。D.“中立”一词在末段倒数第二句,结合文章来理解,此项正确。
解题步骤 论述类文本阅读题解题“三步骤”
步骤一,读懂文本。①在阅读的过程中,养成逐段或逐层概括文意的习惯,以便从整体上把握文
章内容、作者观点及各段落、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提高阅读过程中的理解能力和信息整合
能力。②养成全神贯注、逐词逐句细读细品的习惯,对文中涉及的表明时间、范围、程度或
因果关系、条件关系,以及不同概念之间的异同或事物发展变化情况等的词句,应该格外关注,
并随手勾画出来。③树立整体理解的意识。碰到疑难词句,或与设问相关的原文语句,不要望
文生义或断章取义,而要联系有关语句所处的语境,结合上下文来准确理解。
步骤二,落实“三字方针”。一“读”,即读题干选内容,审清题意;二“找”,即“对题读文”,
找出各选项在文中的检索范围;三“比”,即比较各选项和原文信息有无“漏”“衍”“换”
等现象。
步骤三,明确比对关系。比对选项与原文的关系:①比对逻辑关系。要了解几种常见的复句,如
因果、假设、条件、递进等,注意其所用的关联词语。②比对语意关系。如部分与整体、已
然与未然、原因与结果、有据与凭空等。
九、(2018课标全国Ⅲ,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
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
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
现危机的表征。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
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
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
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
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
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
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
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
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
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
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
市发展。
其三,意义弹性。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
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当一
个城市体只允许一种、一个层面的意义存在时,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会走向衰
落。当一个城市体只能满足某一类人的意义追求、意义需要时,这个城市体也往往会丧失活
力。当一个城市体被某一类型的意义体系固化时,这个城市体往往不具有综合吸纳力、发展
潜力。启蒙主义的片面化,理性主义的片面化,世俗主义的片面化,神圣主义的片面化,都会导
致城市意义弹性的减弱,都会从根基处危害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保持城市的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并以此为基础,把握城市的类型构成与
历史,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对于城市社会的健康发展而言,是意义重大的。
(摘编自陈忠《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当前城市空间弹性核心的问题是缺乏有机统一,这使得城市发展丧失了基础。
B.已发展的城市和崛起中的城市都面临着激活活力的问题,也都需要有制度弹性。
C.城市的意义对不同的人群来说是不一样的,城市体需要一种抽象的意义共同性。
D.在诸多原因中,空间、制度及意义三者的弹性不足是影响城市发展的根本原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在理论论证的过程中提及空间被私人性固化的现状,有其现实的指向。
B.文章区分了文明弹性的层面,也区分了城市体发展的阶段,论证结构清晰。
C.文章注重分析具体概念的正反两面及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具有辩证意味。
D.文章借助“文明弹性”的概念,论证了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当一个城市体有更好的空间弹性和制度弹性时,其意义弹性也会相应变好。
B.城市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时会有不同危机,制度的主要功能也会因此不同。
C.要让一个城市体具有综合吸纳能力和发展潜力,就应平衡各种主义的关系。
D.城市盛衰自有其规律,与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在总体上的和谐没有直接关系。
九、
1.答案 B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或然当必然。原文第二段中“片面地
强调空间的……,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会”字说明这是一种可能,但选项说成“使得
城市发展丧失了基础”,属必然。B.第三段中的两个“即使……,也……”说明无论是正在崛
起的城市还是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都需面对秩序与稳定、活力激活的问题,都需要有制度弹
性,故正确。C.曲解文意。原文第四段的表述是“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D.不合文
意。文末说文明弹性“对于城市社会的健康发展而言,是意义重大的”,但并没有说是“根本
原因”。
答题步骤 三步练就“火眼金睛”
第一步,还原,把原文中与选项表述对应或相关的句子找出来;第二步,比对,两个指头同时使用,
一个指头指向选项,一个指头指向原文,同步阅读、比对;第三步,辨析,对选项表述和原文表述
有出入的地方,从内容、逻辑两个方面细心辨析,发现错误。
2.答案 C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第二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理论(道理)论证,“目前,人们更多地……占有物”指出了空间被私人性固化的现状,表述正
确。B.第二、三、四段分别论述“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这是区分了“文
明弹性”的层面;第三段围绕着正在崛起的城市和已发展起来的城市进行论述,这是区分了城
市体发展的阶段;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思路清晰。故表述正确。C.无中生有。
“及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错误,从论证内容上看,文章对“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
弹性”都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但并未涉及“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D.最后一段论
述表明,保持“文明弹性”是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的基础、途径,表述正确。
方法技巧 论述类文本“三位一体”阅读法
(1)勾画论点、论据。
(2)标出关键词。画出有助于理清内容、包含提示信息的词语,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避免逻
辑错误的词语,文中反复强调的词语。
(3)思考三类关系。思考概念(对象)之间的逻辑关系、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段与段之间的关
系。
3.答案 A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是文明
弹性的三个方面,三者并无必然联系。B.根据第三段内容,崛起中的城市和已发展起来的城市
面临的问题不同,制度的主要功能也就因此不同,因此推断正确。C.根据第四段“当一个城市
体被某一类型……发展潜力”,反推可得出选项结论。D.根据文章第四段,“意义弹性”一旦
减弱,肯定会影响城市的健康发展,但这种影响并不是直接的。所以D项正确。
易错警示 对作品内容的理解,难在对原文的“推断”上,需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向前再走一
步。“推断”出现失误的主要原因:一是对原文内容理解失当,特别是对材料和材料之间的相
关性缺少理解与把握;二是对表述推断关系的“敏感词”吃不准,如“相应”“因此”“直
接”“要……,应……”等。
十、(2018天津,5—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在信息化时代,体能与机械能不再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智能成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权威性
标准,而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广泛运用则进一步将这种决定性与权威性推向顶峰。
信息是什么?通常的意思是音讯消息及其内容和意义。从本质上讲,信息是事物存在方式和运
动状态的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现象,但是它必须通过主体的主观认知才能被反映和揭示。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来看,信息与人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人的意识与客观世界之间的沟通。
客观世界所包含的各种信息通过与人的感官的相互作用进入人的意识,并在人的大脑中进行
加工和处理,被翻译成人与人之间可以交流的语言再现出来。人类语言成为这种被意识到的
信息存在的唯一载体。因此,信息与人的关系的本质可以表述为,人是信息的主宰者,信息为人
所控制,为人服务。然而,这种关系在信息化社会遭遇了或正在遭遇颠覆性的挑战。
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说,人们,包括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信息化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
了基础。有了这样的共识,人们放松而理所当然地沉醉于数字化信息带给我们的奇妙、自
由、淋漓的快感。而恰恰是这种人对信息逐渐形成并且巩固的心理依赖,将信息与人的本质
关系置于了深刻的矛盾之中。
如前所述,现实中的信息必须以人类语言作为自己的唯一载体。信息化时代诞生了一种特殊
的语言,这种语言就是用以再现被人脑加工处理后的信息,并使之能够被认识、被理解、被获
取、被保存、被利用以及被再造的计算机语言。计算机语言虽然也是人类创造,并且也逐渐
被广泛使用,但是其背后支撑它的强大的计算机技术却掌握在少部分专业人士手中,公众被远
远地甩到了高科技发展的边缘,他们只能按照少数人事先设定的程序和规则在仅有的范围内
去选择,成为数字化产品的被动接受者。数字化信息及其技术形态越多地深入到我们的生活,
我们就越严密地被少数人的思维所控制,且这种控制最终会表现为信息对人的控制。
现代信息及其技术形态能够广泛参与人类的知觉活动、概念活动甚至情感性活动,形成对人
的智能的精确模拟,这使它得以摆脱对人的依赖性,成为与人对立的异己力量。这种科学技术
与人的矛盾关系,是否意味着,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人及其社会的深刻信息化与人工智能超
越人脑的对信息处理的强大功能,将把人类推向被奴役者的终极命运?
面对网络普及和信息泛滥,我们要从华丽的科技陷阱和繁杂的信息现象当中超拔出来,确立起
人与科技和信息之间主体与对象、控制与被控制的合理关系。
(节选自张志宏《信息化时代人的精神困境与文化救赎》,有删改)
1.下列对“信息”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本文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 )
A.信息通常的意思是音讯消息及其内容和意义,现实中的信息以人类语言作为自己的唯一载
体。
B.信息是由主体主观认知反映、揭示出的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属性。
C.信息与人的关系实质是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沟通,人的主宰地位始终不会动摇。
D.信息通过与人的感官的相互作用进入意识,并被大脑加工处理为可交流的语言再现出来。
2.下列表述,符合本文文意的一项是(3分) ( )
A.信息化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共识,所以人们开始沉醉于数字化信
息带来的快感。
B.计算机语言是一种特殊语言,用以再现由人脑加工处理后的信息,并使之能够被认识,被理
解,被保存,被利用,被再造。
C.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公众已经完全被掌握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语言的少数专业人士奴役。
D.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纵深发展,科学技术与人类最终会形成不可调和的二元对立格局。
3.下面所列当今现象,不能体现倒数第二段所说“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的一项是(3分) ( )
A.习惯使用电脑打字的人常常感慨,有些字不会写了,有些字写不好了。
B.家务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开始进入生活,使很多人逐渐由“不用干”变成了“不会干”。
C.智能手机功能越来越多,越来越强大,带给人们方便的同时,也使一些人患上严重的手机依赖症。
D.“阿尔法狗”程序战胜顶级围棋大师后,职业棋手们纷纷采用智能软件辅助训练,提高水平。
十、
1.答案 C 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理解能力。“人的主宰地位始终不会动摇”说
法错误。第三段末句说“这种关系在信息化社会遭遇了或正在遭遇颠覆性的挑战”,第五段
末句说“这种控制最终会表现为信息对人的控制”。
方法技巧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三方法”
方法一 置于完整语境中理解概念的含义。
方法二 贯彻句句落实的原则,要在原文找到依据。
方法三 实施仔细比对的方法,依据选项比对性质、特点、范畴等。
2.答案 B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信息化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说法错误,原文第四段段首为“人们,包括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信息化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
展奠定了基础”,选项将主观想法误认为客观现实。C.“公众已经完全被……少数专业人士
奴役”说法错误,结合第五段“公众被远远地甩到了高科技发展的边缘”“被动接受者”
“严密地被少数人的思维所控制”等关键信息可知,该项说法过于绝对。D.“不可调和的二
元对立格局”理解错误,结合最后一段可知,人类是可以确立起人与科技和信息之间主体与对
象、控制与被控制的合理关系的。
相关归纳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设误角度:混淆范围、强加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等。
答题方法: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间,然后仔细比对分析。
3.答案 D 本题考查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倒数第二段在谈到“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
关系”时,突出的是人的“被奴役性”,侧重的是消极方面。而D项中人更为主动,科学技术为
人所用,是积极方面,故合乎题干要求。
十一、(2018北京,1—7)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23分)
材料一
当前,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成了全球产业界、学术界的
高频词。有研究者将人工智能定义为:对一种通过计算机实现人脑思维结果,能从环境中获取
感知并执行行动的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人工智能并不是新鲜事物。20世纪中叶,“机器思维”就已出现在这个世界上。1936年,英国
数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从模拟人类思考和证明的过程入手,提出利用机器执行逻辑代码来模
拟人类的各种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的设想。1950年,他发表了《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提出
了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标准,即“图灵测试”。“图灵测试”是指一台机器如果能在5分
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那
么就可以认为这台机器具有智能。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哲学家约翰·希尔勒教授用“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表达了对“智能”的
不同思考。一个不懂中文只会说英语的人被关在一个封闭房间里,他只有铅笔、纸张和一大
本指导手册,不时会有画着陌生符号的纸张被递进来。被测试者只能通过阅读指导手册找寻
对应指令来分析这些符号。之后,他向屋外的人交出一份同样写满符号的答卷。被测试者全
程都不知道,其实这些纸上用来记录问题和答案的符号是中文。他完全不懂中文,但他的回答
是完全正确的。上述过程中,被测试者代表计算机,他所经历的也正是计算机的工作内容,即遵
循规则,操控符号。“中文房间”实验说明看起来完全智能的计算机程序其实根本不理解自
身处理的各种信息。希尔勒认为,如果机器有“智能”,就意味着它具有理解能力。既然机器
没有理解能力,那么所谓的“让机器拥有人类智能”的说法就是无稽之谈了。
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中,不同学派的科学家对“何为智能”的理解不尽相同。符号主义学派
认为“智能”的实质就是具体问题的求解能力,他们会为所设想的智能机器规划好不同的问
题求解路径,运用形式推理和数理逻辑的方法,让计算机模仿人类思维进行决策和推理。联结
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就是非智能部件相互作用的产物,在他们眼里人类也是一种机
器,其智能来源于许多非智能但半自主的组成大脑的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他们研究大脑的结
构,让计算机去模仿人类的大脑,并且用某种数学模型去重建一个简化的神经元网络。行为主
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是机器和人类的行为相似,研究人工智能应该研究人类感知和行
动的本能,而不是高级的逻辑推理,不解决基本问题就无法实现复杂的思维模拟。因而他们让
计算机模仿人的行为,建立人工智能系统。
时至今日,研究者们对“智能”的理解仍未形成共识。但是,正是对“何为智能”这个核心问
题的不断思考和解答,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不同层面的发展。
(取材于谭营等人的文章)
材料二
2018年5月,谷歌Duplex人工智能语音技术(部分)通过了“图灵测试”。这个消息进一步引发
了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思考:当机器越来越像人,我们应该怎样做?
在人工智能的开发过程中,设计者会遇到伦理问题的挑战。比如著名的“隧道问题”:一辆自
动驾驶的汽车在通过黑暗的隧道时前方突然出现一个小孩,面对撞向隧道还是撞向行人这种
进退维谷的突发情况,自动驾驶汽车会怎么做?
自动驾驶汽车依靠的是人工智能“大脑”,它会从以往案例数据库中选取一个与当前情景较
相似的案例,然后根据所选案例来实施本次决策。当遇到完全陌生的情景时,汽车仍然会进行
搜索,即在“大脑”中迅速搜索与当前场景相似度大于某个固定值的过往场景,形成与之对应
的决断。如果计算机搜索出来的场景相似度小于那个值,自动驾驶汽车将随机选择一种方式
处理。
那么,如果自动驾驶汽车伤害了人类,谁来负责呢?有的学者认为不能将人工智能体作为行为
主体对待。因为“主体”概念有一系列限定,譬如具有反思能力、主观判断能力以及情感和
价值目标设定等。人工智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智能”,它所表现出来的智能以及对人类社
会道德行为规范的掌握和遵循,是基于大数据学习的结果,和人类主观意识有本质的不同。因
此,人工智能体不可以作为社会责任的承担者。以上述自动驾驶汽车为例,究竟由人工智能开
发者负责,还是由汽车公司负责甚至任何的第三方负责,或者各方在何种情形下如何分担责任,
应当在相关人工智能的法律法规框架下通过制订商业合同进行约定。
人工智能在未来还可能产生的一个问题就是“奇点(singularity)”。所谓“奇点”就是指机
器智能有朝一日超越人类智能,那时机器将能够进行自我编程而变得更加智能,它们也将持续
设计更加先进的机器,直到将人类远远甩开。尽管研究者对“奇点”到来的时间和可能性还
有争议,但是不管“奇点”时刻能否真的到来,在技术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我们都要小心被人工
智能“异化”。在我们训练人工智能的同时,有可能也被人工智能“训练”了。我们的一举
一动、生活爱好都将被人工智能塑造,人工智能在无形中暗暗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当我们
还在为自己的自由意志而骄傲的时候,也许已不知不觉地沦为了数据的囚徒。
面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种种冲击,上世纪50年代美国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提出的机器人三
大定律,今天对我们依然有借鉴意义。这三大定律是:机器人不得伤害人,也不得见到人受伤害
而袖手旁观;机器人应服从人的一切命令,但不得违反第一定律;机器人应保护自身的安全,但
不得违反第一、第二定律。归根结底,人是智能行为的总开关。人工智能的开发者应该始终
把对社会负责的原则,放在对技术进步的渴望之上。人类完全可以做到未雨绸缪,应对人工智
能可能带来的威胁。
(取材于芮喆等人的文章)
1.下列对材料一第一段“人工智能”定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人工智能是对一种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B.人工智能是能感知行动的智能体。
C.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对环境的描述和构建。
D.人工智能是对计算机思维的实现。
2.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数学家图灵提出了用机器来模拟人类行为的设想。
B.“图灵测试”提出了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判断标准。
C.“中文房间”实验是为了证明计算机无法理解中文。
D.图灵和希尔勒全都认为计算机是可以拥有智能的。
3.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
A.符号主义学派认为“智能”表现为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能力。
B.联结主义学派和符号主义学派都认为应研究人类大脑的结构。
C.行为主义学派主张应把人类感知和行动的本能作为研究的内容。
D.三个学派对“智能”的理解不同,因而他们的研究思路也不同。
4.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无稽之谈:没有根据的言论。稽,考证。
B.进退维谷:进退两难,很难做出选择。
C.袖手旁观:置身事外,不提供帮助。
D.未雨绸缪:比喻虽然事情不会发生也要做好准备。
5.根据材料二,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
A.自动驾驶汽车能够根据情景的相似度进行决策。
B.人工智能体的“智能”和人类的主观意识相同。
C.人们认为人工智能的“奇点”总有一天会到来。
D.在任何情况下,机器都应该服从人的一切命令。
6.根据材料二,下列现象属于被人工智能“异化”的是(3分) ( )
A.经常使用“健康手环”来检测自己的运动健康状况。
B.工作繁忙无暇做家务,购买智能产品帮助清扫房间。
C.出行全依赖手机导航,丧失了应有的路线识别能力。
D.从事某一职业过久,习惯了用行业思维来思考问题。
7.请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简要说明人类对人工智能的认识是如何不断深化的。(5分)
十一、
1.答案 A 本题考查对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能从环境中获取感知并执行行动”是“智
能体”的定语,因此B、C两项错误;人工智能是“通过计算机实现人脑思维结果”,而非“对
计算机思维的实现”,因此D项也错误。
方法技巧 下定义的方法:抓住事物的特征并正确表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多采用判断单句的
形式。格式为: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
2.答案 B 本题考查对文本信息的分析推理能力。A.偷换概念,图灵“提出利用机器执行逻
辑代码来模拟人类的各种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的设想”,而非“提出了用机器来模拟人类行
为的设想”。C.“中文”只是一种符号,实验是为了说明“看起来完全智能的计算机程序其
实根本不理解自身处理的各种信息”,从而提出“如果机器有‘智能’,就意味着它具有理解
能力”。D.希尔勒用“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表达了对“智能”的不同思考,文中“所谓的
‘让机器拥有人类智能’的说法就是无稽之谈了”,表明希尔勒并不认为计算机可以拥有智能。
3.答案 B 本题考查对文本信息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都”以偏概全,联结主义学派研究人
类大脑结构,符号主义学派不研究人类大脑结构。
方法技巧 信息理解分析“三步走”:第一步,找出关键词语,如“都”“因而”等;第二步,与
原文进行比对;第三步,避免出现以偏概全、因果倒置、偷换概念、张冠李戴等问题。
4.答案 D 本题考查对成语含义的理解能力。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
喻事先做好准备。
方法技巧 成语理解“四关注”:①关注语境;②关注典故;③关注感情色彩;④关注使用对象
和适用范围。
5.答案 A 本题考查对文本信息的分析推断能力。B.“和人类的主观意识相同”错,原文为
“它所表现出来的智能以及对人类社会道德行为规范的掌握和遵循,是基于大数据学习的结
果,和人类主观意识有本质的不同”。C.“总有一天会到来”太绝对,与原文不符。原文为
“研究者对‘奇点’到来的时间和可能性还有争议”。D.“在任何情况下”错误,原文中有
“但不得违反第一定律”。
知识归纳 分析推断设题“三陷阱”:以偏概全、曲解文意、武断绝对。
6.答案 C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分析推理能力。“异化”指的是“我们的一举一动、生
活爱好都将被人工智能塑造,人工智能在无形中暗暗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沦
为了数据的囚徒”,据此可知C项中“丧失了应有的路线识别能力”属于“异化”。
方法技巧 分析推断“两步骤”:①确定题干中所考查词语在文中的含义;②与选项一一比对,
重点关注动词和副词。
7.答案 (要点)①早期研究的关注点是在对机器有无智能、何为智能的认识上。
②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类认识到必须应对由此带来的伦理、奇点、异化等问题的挑战。
③人类应始终把对社会负责作为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前提。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概括能力。材料一围绕机器有无“智能”、“何为智能”进
行论述,图灵提出设想,希尔勒用“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提出不同思考,不同学派对“智能”
的思考和解答都推动了对人工智能认识的深化。材料二围绕人类如何对待“人工智能”进
行思考,包括对伦理问题的思考、对“奇点”问题的思考、对“异化”的思考。阿西莫夫提
出的三大定律指出“人是智能行为的总开关”“人工智能的开发者应该始终把对社会负责
的原则,放在对技术进步的渴望之上”。
审题方法 题干关键词分析法:题干要求解答“人类对人工智能的认识是如何不断深化的”,
首先明确关键词有“认识”“如何”“深化”,然后围绕题干将文本进行准确分层,提炼每一
层的中心词语。进而归纳作答。
十二、(2018江苏,17—19)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问题。(18分)
中国建筑的希望
梁思成
建筑之始,本无所谓一定形式,更无所谓派别。所谓某系或某派建筑,其先盖完全由于当时彼地
的人情风俗、政治情况之情形,气候及物产材料之供给,和匠人对于力学知识、技术巧拙之了
解等复杂情况总影响所产生。一系建筑之个性,犹如一个人格,莫不是同时受父母先天的遗传
和朋友师长的教益而形成的。中国的建筑,在中国整个环境总影响之下,虽各个时代各有其特
征,其基本的方法及原则,却始终一贯。数千年来的匠师们,在他们自己的潮流内顺流而下,如
同欧洲中世纪的匠师们一样,对于他们自己及他们的作品都没有一种自觉。
19世纪末叶及20世纪初年,中国文化屡次屈辱于西方坚船利炮之下以后,中国却忽然到了“凡
是西方的都是好的”的段落,又因其先已有帝王骄奢好奇的游戏,如郎世宁辈在圆明园建造西
洋楼等事为先驱,于是“洋式楼房”“洋式门面”,如雨后春笋,酝酿出光宣以来建筑界的大混
乱。正在这个时期,有少数真正或略受过建筑训练的外国建筑家,在香港、上海、天津……乃
至许多内地都邑里,将他们的希腊罗马哥特等式样,似是而非地移植过来,同时还有早期的留学
生,敬佩西洋城市间的高楼霄汉,帮助他们移植这种艺术。这可说是中国建筑术由匠人手中升
到“士大夫”手中之始;但是这几位先辈留学建筑师,多数却对于中国式建筑根本鄙视。近来
虽然有人对于中国建筑有相当兴趣,但也不过取一种神秘态度,或含糊地骄傲地用些抽象字句
来对外人颂扬它;至于其结构上的美德及真正的艺术上的成功,则仍非常缺乏了解。现在中国
各处“洋化”过的旧房子,竟有许多将洋式的短处,来替代中国式的长处,成了兼二者之短的
“低能儿”,这些亦正可表示出他们对于中国建筑的不了解态度了。
欧洲大战以后,艺潮汹涌,近来风行欧美的“国际式”新建筑,承认机械及新材料在我们生活中
已占据了主要地位。这些“国际式”建筑,名目虽然笼统,其精神观念,却是极诚实的。这种建
筑现在已传至中国各通商口岸,许多建筑师又全在抄袭或模仿那种形式。但是对于新建筑有
真正认识的人,都应知道现代最新的构架法,与中国固有建筑的构架法,所用材料不同,基本原
则却一样——都是先立骨架,次加墙壁的。这并不是他们故意抄袭我们的形式,乃因结构使
然。我们若是回顾到我们古代遗物,它们的每个部分莫不是内部结构坦率的表现,正合乎今日
建筑设计人所崇尚的途径。这样两种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艺术,竟融洽相类似,在文化史中确
是有趣的现象。
我们这个时期,正该是中国建筑因新科学、材料、结构而又强旺更生的时期,也是中国新建筑
师产生的时期。他们自己在文化上的地位是他们自己所知道的;他们对于他们的工作是依其
意向而设计的;他们并不像古代的匠师,盲目地在海中漂泊,他们自己把定了舵,向着一定的目
标走。我认为,他们是最有希望的。
(有删改)
1.分析文中“兼二者之短的‘低能儿’”出现的原因。(6分)
2.文中“‘国际式’新建筑”的内涵是什么?(6分)
3.中国建筑的希望体现在哪些方面?请联系全文,简要概述。(6分)
十二、
1.答案 社会上有崇洋媚外的风气;一部分建筑师对中国建筑存在鄙视;一部分建筑师虽对中
国建筑感兴趣,但缺乏真正的了解。
解析 本题考查概括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该句在文本第二段结尾,答题时可结合第二段的
内容分析。由“中国却忽然到了‘凡是西方的都是好的’的段落”,可概括出社会上有崇洋
媚外的风气;由“这几位先辈留学建筑师,多数却对于中国式建筑根本鄙视”,可概括出一部分
建筑师对中国建筑存在鄙视;由“近来虽然有人对于中国建筑有相当兴趣……则仍非常缺乏
了解”,可概括出一部分建筑师虽对中国建筑感兴趣,但缺乏真正的了解。
方法技巧 概括分析文本内容两步骤
首先在文中找到这句话所在的段落,然后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答题语言要简洁,不能照
抄原文。
2.答案 承认机械及新材料的主要地位;有极诚实的精神观念;其构架法的基本原则是先立骨
架、次加墙壁。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本题相关信息集中在第三段。从第一句中可
筛选出“承认机械及新材料在我们生活中已占据了主要地位”;从第二句中可筛选出“其精
神观念,却是极诚实的”;从第四句中可筛选出“现代最新的构架法……先立骨架,次加墙壁
的”。整合信息作答即可。
答题步骤 筛选整合文本信息三步骤
第一步,找准答题区间。
第二步,筛选关键词句。
第三步,整合信息作答。
3.答案 数千年来中国建筑取得了真正的艺术成就,有其一贯的基本方法及原则;中国建筑因
新科学、材料、结构正赶上强旺更生的时期;拥有文化自信和自觉艺术追求的新建筑师群体
正在产生。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和概括分析的能力。本题相关信息集中在文本的首尾两段。由第
一段中“中国的建筑,在中国整个环境总影响之下,虽各个时代各有其特征,其基本的方法及原
则,却始终一贯”,可概括出第一点;由第四段第一句“我们这个时期,正该是中国建筑因新科
学、材料、结构而又强旺更生的时期,也是中国新建筑师产生的时期”,可概括出第二点;由第
四段第二句“他们自己在文化上的地位是他们自己所知道的;他们对于他们的工作是依其意
向而设计的;……他们自己把定了舵,向着一定的目标走”,可概括出第三点。
易错警示 筛选整合和概括分析失分点
①走马观花,筛选遗漏要点。
②不会合并,信息缺少整合。
③照抄原文,答题不够简洁。
十三、(2017课标全国Ⅰ,1—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
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
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
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
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
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
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
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
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
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
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
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
“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
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
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
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
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
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
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
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
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十三、
1.答案 D 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
神,提出了气候正义”说法错误,原文只是说“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
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是“气候正义”产生的背景,并未指明“气候
正义”的提出者就是“非政府组织”。B.“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以偏概全,由第四
段中“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
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可知,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
题,既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还有“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
本”(包括限制排放的问题)。C.“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不合文意,由原文第三段中“气
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可知,当代人“作为地球的受托管
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并无权利“为后代设定义务”。
2.答案 C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立足未来”说法错误,第三段
在阐述代际公平时说“我们这一代……我们作为……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可见作者的
立足点是当代。
3.答案 B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
保证”的推断不符合文意,原文说“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这是符合后
代利益的”,并不能说落实目标就能保证后代需求。
十四、(2017山东,6—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谈审美移情
所谓移情,通俗地说,就是指人面对天地万物时,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万物身上去,
似乎觉得它们也有同样的情感。当自己心花怒放时,似乎天地万物都在欢笑;苦闷悲哀时,似乎
春花秋月也在悲愁。当然,天地万物不会欢笑,春花秋月也不会悲愁,是人把自己的悲欢移置到
了它们身上。描绘此种移情现象的第一人是庄子。《庄子·秋水》篇中,庄子看见鱼儿“出游
从容”,于是把自己在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
庄子所述,是典型的审美移情现象。
然而,对移情现象作出真正的理论概括是晚近的事。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
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他们认为,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审美观照,是情感的自发的外射作用。
也就是说,审美观照不是主体面对客体时的感受活动,而是外射活动,即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我
们的眼睛所感知到的人物和事物中去。在费舍尔父子那里,移情观念已大体上确定了,但通过
形而上的论证把移情说提高到科学形态的则是德国美学家立普斯。因为移情说的影响巨大,
以至于有人把立普斯誉为美学界的达尔文。
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
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在审美享受的瞬间,是
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且在对
象中玩味自我本身。
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赠。移情和感受不同。在
感受活动中,主体面对客体,主客体是分离的,界限是清楚的。但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客体,
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没到对象中
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
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也就是说,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
物我互赠、物我回还。清代大画家石涛在描述自己创作的心理状态时所说的“山川脱胎于
予,予脱胎于山川”“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就是审美移情中的物我互赠、物我回还的情境。
审美移情发生的原因是同情感与类似联想。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
动,移情源自人的“内模仿”。但立普斯的观点更可信。他认为,审美移情起源于人的类似联
想。人都有一种自然倾向或愿望,要把类似的东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所以总是按照切
身经验的类比,去看待身外发生的事件。这就是说,审美的人都具有同情心,以自己体验到的某
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这种同情,不但及于他人,也及于其他生物及
无生物。
审美移情的功能是人的情感的自由解放。尽管移情不一定伴随美感,但美感则必定伴随移
情。因为审美移情能给人以充分的自由。人的不自由常常来自人自身。自身是有限的,它是
自由的牢笼。可是在审美移情的瞬间,自身的牢笼被打破了,“自我”可以与天地万物相往来,
获得了自由伸张的机会。“自我”与天地万物的界限消失了,人的情感也就从有限扩大到了
无限。
(节选自童庆炳《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有删改)
1.下列关于移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庄子·秋水》中,庄子把自己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
快乐的。这实际上是庄子对自己感情的对象化享受。
B.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但是,立普斯对移情的阐
释才使得移情说具有了科学形态,他也因之深受赞誉。
C.在审美移情说看来,人的审美体验是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欣赏中,触生出千种情绪、万般感
受,从而体验到审美对象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价值。
D.移情与感受不同。在感受活动中,主客二分,主体在客体面前保持自我,物我两立;而在移情
时,主体与客体的界限被打破,主体客体相融合。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虽然对移情现象作出理论概括的主要是西方的美学家,不过《庄子·秋水》中对“鱼之乐”
的记载表明我国的哲学家早已经描绘了这种现象。
B.关于审美移情的起因,曾经出现过不同的观点。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
理活动,移情源自人的“内模仿”,这种观点不可信。
C.审美的人以自己体验到的某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这与人要把类
似的东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的自然倾向是一致的。
D.审美移情能让人的情感自由解放。美感必定伴随着移情,因为审美移情能帮人打破自身的
有限性,让自我的心灵丰富化,给人带来充分的自由。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诗
句,都体现了审美移情,是诗人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移置到景或物身上的结果。
B.郑板桥《竹石》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
风。”从审美移情看,诗人审美欣赏的对象不是竹石,而是移入竹石形象中的自我情感。
C.北宋画家文与可画竹时,“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身与竹化”所强调的是竹已化为
画家的精神,获得了人的生命存在。这是移情中出现的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的境界。
D.在“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中,南宋词人辛弃疾以移情的方式把自己的深
情移入青山,青山因此就妩媚起来。此时主体的情感是移置在青山中,只属于青山的。
十四、
1.答案 C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从而体验到审美对象所具有的独特的审
美价值”错误,原文为“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是人
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且在对象
中玩味自我本身”,即人们体验到的是审美主体自己的情感。
2.答案 B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这种观点不可信”说法错误,属曲解文意。从
原文“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自人的‘内模仿’。但立普
斯的观点更可信”可知,谷鲁斯等人的观点是可信的。
3.答案 D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此时主体的情感是移置在青山中,只属于青山
的”错,由原文“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物我互赠、物我回还”可知,主
客体融为一体,既使无情的“青山”有情化,又使“我”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
十五、(2016课标全国Ⅰ,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1942年夏,陈忠实出生在陕西农村。上中学时,陈忠实读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的《创业
史》,得到滋养,萌发了文学梦。也许是好事多磨,1962年高中毕业后,他未能如愿上大学读中
文系。这个20岁的青年,常常一个人坐在家乡的灞河边,想着文学,想着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三年之后,陈忠实的散文《夜过流沙沟》在1965年3月8日的《西安晚报》文艺副刊上发表,他
的文学生涯由此正式开始。但直到1979年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才确立
了文学上的自信。他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和业余作者了。是年9月25日,他加入中
国作家协会。又一个三年之后,陈忠实40岁,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乡村》出版,赢得“小柳
青”的名声,工作单位也换成陕西省作家协会。他终于是一名专业作家了。
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陈忠实越来越觉得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他
将这个愿望写进了小说《蓝袍先生》中。小说写于1985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这
年的最后10天,他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泰国。第一次走出国门的陈忠实特意置办了一套质
地不错的西装。当他第一次穿上西装打上领带站在穿衣镜前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刚完成的
小说的主人公蓝袍先生。蓝袍先生多年以来一直穿着蓝色长袍,受到同学讥笑以后才脱下蓝
袍,换上“列宁装”。陈忠实认为那是摆脱封建残余桎梏、获得精神解放的象征。脱下穿了
几十年的中山装、换上西装的那一刻,他切实意识到自己就是蓝袍先生。
1985年的泰国之行让陈忠实深受刺激,他联想起家乡人自嘲的称呼。相比那些见多识广的城
市人,他们把自己称作“乡棒”。游逛在曼谷的超市大楼,看着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服装,作
家觉得眼花缭乱。那一刻,他觉得不仅自己是“乡棒”,教他观察服装的北京作家郑万隆也是
“乡棒”。面对世界,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他痛感自己需要从什么地方剥离出
来,将自己彻底打开,不仅要在生活上打开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开自己。
在剥离的愿望中,陈忠实认识到必须写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这时,
各种新近阅读过的长篇小说萦绕心头,作家倍感困惑,又备受启发。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
结构像网一样迷幻,王蒙《活动变人形》的结构自然随意,却俨然大手笔,张炜《古船》的结构
完全不同,有一种精心设计的刻意……而结构背后似乎还有更深的东西。陈忠实最终发现,不
是作家先别出心裁弄出一个新颖骇俗的结构来,而是先要有对人物的深刻体验。寻找到能够
充分描写人物独特的生活和生命体验的恰当途径,结构方式自然就出现了。恰巧此时兴起的
“文化心理结构”学说给了他决定性的影响。他相信,人的心理结构主要是由理念支撑的,而
结构一旦形成,就会决定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决定一个人性格的内核。如果心理结构
受到社会冲击,人就将遭遇深层的痛苦,乃至毁灭。陈忠实感到自己终于从信奉多年的“典型
性格”说中剥离出来,仿佛悟得天机,茅塞顿开。多年以后,作家回忆往事,认为自己就是在198
5年开始重建自我,争取实现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立表述的。
陈忠实后来寻找到了什么是人所共知的,1992年开始在《当代》杂志连载的长篇小说《白鹿
原》已经成为我们的文学经典,他在中国当代文坛的位置也随之奠定。此后,功成名就的作家
继续在文学的园地里辛勤耕耘,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2016年春天,陈忠实走了,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
(摘编自陈忠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李清霞《陈忠实年表》等)
相关链接
①陈忠实的《白鹿原》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之一,能够反映那一时
期小说艺术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把这部作品放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大格局里考量,无论
就其思想容量还是就其审美境界而言,都有其独特的、无可取代的地位。即使与当代世界小
说创作中的那些著名作品比,《白鹿原》也应该说是独树一帜的。
(何西来《关于及其评论》)
②陈忠实常讲,创作到了一定阶段,不一定是拼生活,拼艺术,而是拼人格。好一个拼人格!这正
是作家自身博大的人格魅力的反映。这就不难理解他最终被公认为描摹巨大民族悲剧的圣
手,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之一。
(李满星《陈忠实:回首六十五载风雨人生》)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赵树理《三里湾》和柳青《创业史》是陈忠实最初的文学营养,使他萌发了文学梦,后来则
成为他创作上必须突破的对象。
B.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使陈忠实在文学上确立了自信心。这是他从业余
作者走向专业作家的重要转折。
C.陈忠实认为“面对世界,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这与其说是他的一种觉悟,不如
说是他受刺激后的错误判断。
D.陈忠实善于学习前人并感知时代,不仅拼生活、拼艺术,而且拼人格,不断地提升思想境界,
获得对人和生命的独特理解。
E.从发表第一篇作品到被人称为“小柳青”,再到被人称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陈忠实
的整个文学生涯可谓一帆风顺。
2.为什么说1985年是认知陈忠实的标志性年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3.文中认为“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4.陈忠实的“剥离”和“寻找”是什么关系?有哪些表现?请结合材料详细说明。(8分)
十五、
1.答案 答D给3分,答A给2分,答B给1分;答C、E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解析 B.张冠李戴,由原文可知,陈忠实从业余作者走向专业作家的重要转折应是他的第一个
短篇小说集《乡村》的出版。C.于文无据,相关信息在原文第四段,文中只是说“1985年的泰
国之行让陈忠实深受刺激”,并没有说他做出了“错误判断”;结合文意可知,那应该是他受刺
激后的一种觉悟。E.“陈忠实的整个文学生涯可谓一帆风顺”推断错误,陈忠实在创作生涯
中也有困惑的时候,不能绝对地说是“一帆风顺”。
2.答案 ①他意识到要像自己笔下的蓝袍先生一样接受时代的变化,在生活和思想上打开自
己;②他认识到必须写出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的位置;③他认为自己是在
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产生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表述。
解析 首先在原文中找到“1985年是认知陈忠实的标志性年份”这一信息所在之处;然后找
到相应的答案所在范围(第三、四、五段);最后筛选出相关信息,并用自己的语言将其整合起来。
3.答案 ①他的小说艺术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②他的文学作品的思想容量和审美境界在20世
纪中国是无可取代的;③他的作品是当代世界文学中独树一帜的文学经典。
解析 认真审题,理解句子。解答本题,应将“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拆开来理解:“属
于陈忠实的句子”是什么句子?“属于陈忠实的句子”为什么能“永留人间”?结合材料,围
绕这两个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即可。
4.答案 “剥离”和“寻找”是辩证关系。剥离的结果带来寻找的可能,而寻找的冲动激发
剥离的愿望。
①从赵树理和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寻找到马尔克斯、王蒙等新的文学营养;②从中山装所代表的
时代精神中剥离,寻找到西装所代表的面对世界的契机;③从“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寻找到“文
化心理结构”学说;④从自身已有的文学成就中剥离,寻找到新的文学高度,写出了文学巨著。
解析 第一问要求阐述“剥离”和“寻找”的关系,首先要通读全文,弄清陈忠实要“剥离”
什么,即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摆脱封建残余桎梏”“从信奉多年的
‘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出来”;进而弄清他要通过“寻找”获得什么,即“获得精神解放”
“在思想上打开自己”“重建自我”。然后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即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回答第二问“有哪些表现”,则要纵观全文,从重点段落中筛选出相关内容并加以概括,如第三
段的开头句,第四、五段的结尾句。要言之有理有据。
知识拓展 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在1997年获得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荣誉——茅盾
文学奖。为了完成这部堪称“一个民族的秘史”,并且死后可以放在自己棺材里当枕头用的
大书,陈忠实花了两三年的时间,做了几方面的准备:一是搜集历史资料和生活素材,包括查阅
县志、地方党史等文史资料,搞社会调查;二是学习和了解中国近代史,阅读《中国近代史》
《兴起和衰落》《日本人》《心理学》《犯罪心理学》《梦的解析》《美的历程》《艺术
创造工程》等中外研究民族问题和心理学、美学的著作;三是艺术上的准备,他认真选读了国
内外各种流派的长篇小说中的重要作品,以借鉴他人之长。他特别重视中国当代作家王蒙的
《活动变人形》、张炜的《古船》,外国作家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和《霍乱时期的爱
情》、莫拉维亚的《罗马女人》、谢尔顿颇为畅销的长篇小说和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
情人》。《白鹿原》一问世,评论界欢呼,新闻界惊叹,读者争相购阅,一时“洛阳纸贵”。
十六、(2015福建,9—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阅读,是对精神的刷新
白 龙
真正热爱阅读的人是不需要理由的,从书本中获得的巨大愉悦,足以让人废寝忘食。一个角
落、一本书,就能筑起一个完整而缤纷的世界。这也是阅读有别于其他文娱活动的根本特征,
即它是不依赖其他感官的、高度个人化的精神活动。通过阅读,我们最终学会如何与自己相
处,并在这种周行而不殆的智识训练中使精神日益丰富。在这个意义上,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
行的精神刷新。在一次次的刷新中,勤于阅读的人将逐渐成长为一个有着丰富心灵层次、心
智成熟的现代人。
古人讲“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这是在提醒自己,不读书就会让灵性蒙尘。
那些带着墨香的书页在你指尖哗哗流淌,或记载着高深玄妙的思想,或传递着历史深处的信息,
在你的脑海中排列为奇妙而华美的文字城堡。我们手捧书本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教
育、自我升华的过程。我们在阅读中将重新发现自己,这也正是“人文日新”的真义。
如果说和他人相处是一项必备的社会能力,那么与自己相处则体现一种可贵的精神定力。太
多人习惯了众声喧哗,却无法和自己平静地相处片刻。只有阅读才能给人这种能力。我们在
阅读中学着和自己对话,正如我们在终极的意义上独自面对人生一样。在某种意义上,阅读是
对庸常生活的解救,让我们得以暂时跳脱出琐碎的眼前之事,对永恒之物进行片刻的凝望。而
这,正是精神人格养成的过程。
阅读也是为了和这个世界更好相处。阅读不是为了逃避世界,而是为了更好地拥抱世界。从
阅读中,我们不仅在与高尚人物的灵魂对话,更能见识到比眼前的世界更深邃、更辽阔的另一
个世界。这个世界不仅包括人类已知的历史空间,也包括历代经典作品营造的精神空间。通
过这种思接千载、神游八荒的精神活动,我们将学会谦卑,也将变得柔和、平淡;学着更深地理
解他人与世界,更具包容心和同理心地看待这个世界上的诸种缺陷与不足。
阅读是一项几乎没有门槛的活动,人人都可领略文字之美;阅读又是一项由浅入深的精神历练,
需要持之以恒才能登堂入室、窥其堂奥。这个世界需要书籍的火种来点亮,而一个追求内心
丰富的人,也总有赖于阅读带来的精神刷新。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5年4月23日)
1.下列对文章中“刷新”一词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阐明了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自我教育、自我升华,达到内心丰富。
B.是学会与自己相处,在智识训练中重新发现自己,使精神日益丰富的过程。
C.是对庸常生活的解救,对永恒之物的凝望和思索,能促进精神人格的养成。
D.能见识到另一个世界:包括人类已知的历史空间和经典所营造的精神空间。
2.文章说:“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行的精神刷新。”“每日”强调的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理
解。(2分)
3.请简述文章的论述思路。(4分)
十六、
1.答案 A “阐明了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与对“刷新”一词的理解无关。
2.答案 “每日”强调的是阅读要勤,不要间断,要持之以恒,以达到“日新”。(意思对即可)
解析 要结合原文,找到相关语句(如第一段“在一次次的刷新中,勤于阅读的人将逐渐成长
为一个有着丰富心灵层次、心智成熟的现代人”,第五段“需要持之以恒才能登堂入室、窥
其堂奥”),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提炼。
3.答案 文章开篇指出了阅读对于精神刷新的意义;接着从自己和世界两个角度,具体阐述阅
读对于养成良好人格、完善精神世界的积极作用;最后强调只有持之以恒地“刷新”,才能成
为心灵丰富、心智成熟的人。(意思对即可)
解析 第一段指出阅读对于精神刷新的意义;第二、三段从自己的角度,第四段从世界的角度,
具体阐述阅读对我们的作用;最后一段强调了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刷新”。
三年模拟
A组 2017—2019年高考模拟·考点基础题组
每篇建议用时10分钟
一、(2019绍兴3月月考,7—9)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在重构孩子基因一事上,个体父母的自由抉择究竟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根据经济学理论,只
有当个人选择导致“负外部性”时——也就是说,当危害带来的代价由完全没有参与交易的
第三方来承担时,社会危害才会形成集成式影响。举个例子,一家公司可能通过向当地的河流
倾倒有毒废料而获益,但它会影响到附近社区成员的利益,类似的效果已经在Bt转基因玉米上
体现出来:它能够制造毒素杀死一种欧洲当地的害虫玉米螟,然而,它也会因此误杀帝王蝶。这
里需要考虑的问题是,是否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由生物技术方面的个人选择带来负外部性,因
而导致整个社会受累?
——摘编自福山《我们为什么担忧“基因编辑”》
材料二
这种类似的基因“军备竞赛”会对下面一类人产生特定的负担,这些人,由于宗教或其他原因,
不愿对孩子进行基因改造;如果周围的人都在这么做,对他们而言想要坚持放弃的决定就会愈
加艰难,因为担心会阻挡孩子的前程。尽管人们在担忧未曾意想的结局和不可预见的代价,人
们心中所隐藏的深层的对于生物技术的忧虑却一点儿也不是功利主义的。终极意义上,毋宁
说人们担心的是,生物技术会让人类丧失人性——正是这种根本的特质不因世事斗转星移,支
撑我们成为我们、决定我们未来走向何处。更糟糕的是,生物技术改变了人性,但我们却丝毫
没有意识到我们失去了多么有价值的东西。
——材料来源同上
材料三
——摘编自《中国公众对基因编辑技术的认知
与态度研究报告》
材料四
我们以遗传技术再造自己,是为了活得更久、更健康,超过我们与生俱来的DNA容许的寿限。
首先我们会重新安排基因来减少疾病,培养替换器官,并普遍迟滞高龄带来的众多折磨。这就
会把我们带往21世纪20年代晚期,那时我们就能创造出分子尺度的纳米机器,编程运用来弥补
我们的自然演化局限,投入应付DNA始终无力处理的工作。
一旦这些进展到位,我们就不只会延缓衰老,还能逆转其进程,逐一处理每颗分子来清理、重建
我们的身体。我们还会把这些机器,安顿在我们脑中现有的数十亿神经元当中,借助它们来强
化我们的智慧,我们的记忆力会得以改良,我们会发令创造出崭新的虚拟经验,把人类的想象力
提升到我们现有未强化的脑部连想都无法想的水平。一段(相当短暂的)时间之后,我们就会
借助逆向工程,改造人脑创造出一种威力强大无比的数码版本,于是我们也就由此发展成一种
完全数码形式的物种。
到时我们就会演化成另一个物种。于是我们就不再是智人,而是种智脑,也就是半数码、半生
物的活物,而且将来还会凌驾于其他所有生物之上,拉开它的DNA和演化命运之间的差距。同
时,我们也会成为一种能操控本身演化进程的生物,从而开创自然界崭新的局面。
——摘编自《重返人类演化现场》
1.下列对材料三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公众支持基因编辑技术在中国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但对其疾病预防层面的应用支持度最
低,显示了某种忧虑。
B.公众对使用基因编辑技术预防与治疗疾病有较高期待,在中国进行基因编辑研究可以回应
公众的切实需求。
C.改变肤色、增强运动能力、提高智商等增强型应用领域的公众支持率均低于三成,需要提
升公众的认知水平。
D.当前普通公众对基因编辑技术的医学应用态度积极,公众期待差异不大,其中治疗和预防型
的应用最受支持。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Bt转基因玉米能够制造毒素杀死一种欧洲当地的害虫玉米螟,然而它也会因此误杀帝王蝶,
这也是“负外部性”的体现。
B.如果一些人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提升其社会竞争力,这种基因“军备竞赛”就会对其他
人产生特定的负担和压力。
C.预计到21世纪20年代晚期,我们就能创造出分子尺度的纳米机器,能够运用编程来弥补我们
人类的自然演化局限。
D.如果我们能操控自身演化进程,终止演化,就会成为凌驾于其他所有生物之上的新物种,从而
开创自然界崭新的局面。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基因编辑”的前景和问题。(4分)
一、
1.答案 B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A项,张冠李戴,“疾病预防层面”错,
支持率最低的是“改变肤色、增强运动能力、提高智商”等项目。C项,无中生有,没有“需
要提升公众的认知水平”一说。D项,“公众期待差异不大”错,图表显示了不同人群对该技
术运用的不同期待。
2.答案 D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
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D项,“终止演化”错误,原文“拉
开它的DNA和演化命运之间的差距”是指人类操控了自然演化的进程,并非指不再演化。
3.答案 ①前景:预防、治疗疾病,延缓衰老,强化智慧和想象力等,甚至操控本身演化进程,由
此发展成凌驾于其他生物之上的物种。
②问题:带来不可知的社会后果;不知不觉地改变了人性。
解析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再次勾画出相关语句;最后进
行整合,整合时注意归类。前景:据“首先我们会重新安排……带来的众多折磨”可总结出
“预防、治疗疾病”“延缓衰老”;据“借助它们来强化我们的智慧……连想都无法想的水
平”可总结出“强化智慧和想象力等”;据“我们就不再是智人……操控本身演化进程的生
物”可总结出“甚至操控本身演化进程,由此发展成凌驾于其他生物之上的物种”。问题:据
“到时我们就会演化成另一个物种……半生物的活物”可总结出“带来不可知的社会后果;
不知不觉地改变了人性”。
解题步骤 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同
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通读材料,关注细节。整体感
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或细读)。第三步:明确主旨,
辨清关系。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确定文本
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二、(2019金丽衢第二次联考,7—9)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2018年6月18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发布了第十一版《国际疾病分类》(ICD-11),首次将
“游戏成瘾”列为疾病之一。
“游戏成瘾”是一种游戏行为模式,特点是对游戏失去控制力,日益沉溺于游戏,以至于其
他兴趣和日常活动都须让位于游戏,即使出现负面后果,游戏仍然继续下去或不断升级。就游
戏成瘾的诊断而言,行为模式必须足够严重,导致在个人、家庭、社交、教育、职场或其他重
要领域造成重大的损害,并通常明显持续至少12个月。
从以上描述我们可以看出,ICD-11中对涉及游戏的疾病定义是比较严格的。绝大部分游
戏玩家的生活和游戏方式,甚至是一些忠实玩家,也不至于被归入所谓的“病态”中。之所以
将“游戏成瘾”列入ICD-11,是因为在世界许多地区,人们的疾病症状与游戏成瘾的症状相类
似,这将促使卫生专业人员更加关注此类疾病的发生风险,以及相关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摘编自《新版正式发布,游戏成瘾位列其中》)
材料二:
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比例及分布
(摘编自《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现状的研究》)
材料三:
专家委员会之前的讨论中,有人觉得社会问题不应该变成医学问题,但专家委员会后来达
成的一个共识是,将它变成医学问题,是有利于我们进行干预并寻求解决的方法的。比如,以前
有些人脾气不好,大家觉得是性格问题,但随着医学的发展,我们知道他们是患上了焦虑症。也
有一些抑郁症患者,医学研究发现他们不只有心理问题,其实身体也出了问题。“游戏成瘾”
被列入疾病范畴之后,就意味着家庭可以将患者送到医院接受专业的治疗,也减少了人们的一
些误区。
目前我们只是将“游戏成瘾”列入疾病的范畴,相关的研究还处在原始阶段,比如,并没有
直接针对“游戏成瘾”的药物,因为此前药物的研发者会认为,根本没有这种病,怎么发明药物
呢?未来,相关的科学研究都可以努力跟上。
我们提出了“游戏成瘾”的规范化标准,也就意味着能够规范化地了解这种疾病在社会
中的情况。我们可以有效地统计发病率、发病高发年龄等情况,有助于医学的进步。此外,这
也有助于规范游戏成瘾的诊疗市场,毕竟这个市场之前可以说是“鱼目混珠”的。
(摘编自《世卫专家揭秘:游戏成瘾为何“入病”》)
材料四:
中国网游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未成年人上网成瘾现象已不能再被忽视。《网络游戏管
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虚拟货币交易服务”,网络游戏公司应当在
法律规定的权限内提供游戏服务,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如果一个企业没有责任感和使
命感,那将不会成为一个基业常青的企业。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这不仅是法律规定的义务,
更是社会要求使然。游戏公司在创造游戏的过程中,不仅要内容适当、模式合法,而且要在技
术上将游戏世界和现实生活进行隔离,在运营游戏中时刻提醒玩家回归现实,不要沉溺在虚拟
世界中不能自拔。创造游戏是为了让人身心愉悦,提醒广大游戏公司不要忘记产业发展的初
衷。
现代社会离不开游戏产业,离不开每个游戏创造者,但是,娱乐毕竟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不
能本末倒置,不能因为游戏丧失本性,希望游戏公司能够承担起社会责任和社会使命,切实维护
好未成年人的利益,为未成年人创造出更优越的成长环境。
(摘编自《游戏公司应承担社会责任》)
1.下列对材料中“游戏成瘾”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游戏成瘾”是一种“病态”的玩游戏模式,它表现为游戏成为患者生活的主要部分,患者
沉迷其中,无法对自己玩游戏的行为进行控制。
B.ICD-11首次提出“游戏成瘾”是一种疾病,游戏玩家玩游戏12个月以上就会无法克制地患
上这种病。
C.通过青少年“游戏成瘾”现状的比例,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是男生比女生高,东部比西部高,年
龄大的比年龄小的高。
D.“游戏成瘾”行为模式严重会导致在个人、家庭、社交、教育、职场或其他重要领域造
成重大的损害,这是性格问题,也是医学问题。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面对未成年人游戏成瘾的疾病,医学工作者还没有研发出有效的治疗药物,也没有找到切实
可行的治疗方案。
B.虽然“游戏成瘾”的少年只是整个青少年人群中的少数,但基数大,对他们进行关注有重要
的社会意义。
C.现代社会离不开游戏创造者,创造游戏是为了让游戏者身心愉悦,同时创造游戏要防止游戏
者特别是未成年人沉迷游戏。
D.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是因为网络游戏公司忘记了产业发展的初衷,没有
承担起社会责任和社会使命。
3.世界卫生组织将“游戏成瘾”列入新版《国际疾病分类》有重大意义,请结合材料内容简
要说明。(4分)
二、
1.答案 A 答题前,先通读全文,整体把握文本的内容;然后抓住文中与所要理解的概念相关
的内容;最后将选项内容与文中相对应的内容进行比较。B项分析有误。原文为“绝大部分
游戏玩家的生活和游戏方式,甚至是一些忠实玩家,也不至于被归入所谓的‘病态’中”。C
项,“年龄大的比年龄小的高”说法太绝对,表中是以18岁为参照标准,如高中生就比初中生
低。D项,“这是性格问题”分析有错。文中是说“大家觉得是性格问题,但随着医学的发展,
我们知道他们是患上了焦虑症。也有一些抑郁症患者,医学研究发现他们不只有心理问题,其
实身体也出了问题”,可知并不是性格问题。故选A项。
2.答案 D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项,“这是因为网络游戏公司忘记
了产业发展的初衷”错。未成年人游戏成瘾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不能简单归咎于网络游
戏公司,也不能否认有些公司没有忘记产业发展的初衷。
方法技巧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加因
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
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
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
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应及时找到选项
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
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3.答案 ①让人们对“游戏成瘾”有了明确的认识,减少了人们的一些误区,家庭可以将患者
送到医院接受专业治疗。②促进相关的科学研究和医学进步,有助于规范“游戏成瘾”的医
疗市场。③提升社会关注,促进网络游戏公司的社会担当。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和归纳概括的能力。材料三中“医学研究发现……也减少了
人们的一些误区”可总结出世界卫生组织将“游戏成瘾”列入新版《国际疾病分类》能让
人们对“游戏成瘾”有了明确的认识,减少了人们的一些误区,这样就可以将患者送到医院接
受专业治疗。由材料三第二段可以总结出,能促进相关的科学研究和医学进步。由材料三第
三段可总结出这样有助于规范“游戏成瘾”的医疗市场。由材料四中“网络游戏公司应当
在法律规定的权限内提供游戏服务,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可总结出能促进网络游戏公
司的社会担当。
三、(2019杭州第一学期期末,8—10)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教育的首要目标不是仅仅为了让学生在学校表现出色,而是为了帮助他们在走出校园后可以
生活得更好,即培养学生形成伴随一生的能力。这是提出21世纪核心素养的根本所在。这些
素养的形成,需要学生在真实生活情境中学习并运用相关的知识、技能,而不仅仅是聚焦于单
一的某个学科主题内容。这说明在课程内容选取和设计时,既要有某一学科的视角,又要积累
跨学科的经验,即需要开展有效的跨学科内容主题的学习。因此,结合真实生活情境、尝试选
取并构建跨学科的内容主题进行课程设计,已逐渐成为各经济体普遍采纳的实践方式。
(摘编自刘晟、魏锐等《核心素养如何落地——来
自全球的教育实践案例及启示》)
材料二:
STEM是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四门学科英文首字母的缩写。根据专家研究,STEM课程重
点是加强对学生四个方面的教育:一是科学素养,即运用科学知识(如物理、化学、生物科学
和地球空间科学)理解自然界并参与影响自然界的过程;二是技术素养,也就是使用、管理、
理解和评价技术的能力;三是工程素养,即对技术工程设计与开发过程的理解;四是数学素养,
也就是学生发现、表达、解释和解决多种情境下的数学问题的能力。从实践来看,STEM教
育并不是简单地将科学与工程组合起来,而是要把学生学习到的知识与机械运转过程结合,转
变成一个探究世界相互联系的过程。STEM课堂常常是基于真实问题的探究性学习,强调学
生在复杂情境中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摘编自王如军《美国“STEM教育”注重全面发展》)
材料三:
材料四:
美国致力于提升STEM教育已近30年,然而美国STEM教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正规与非正规
学习中心的一项调查表明,一方面美国学生每年的在校时间十分有限,仅占他们清醒时间的18.
5%。通过单一的学校教育来促进学生的STEM学习,即便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均竭尽全力,其成
效也不甚明显;再加上缺乏相关的STEM教学支持系统,更令教师感到力不从心,出现上述局面
也就在所难免。构建一个融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与课外教育于一体的跨部门合作的STEM
学习生态系统便被提上议事日程。STEM学习生态系统对于发挥不同环境的优点,为学生提
供个性化、多样化的STEM学习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摘编自赵中建、龙玫《美国STEM学习生态系统的构建》)
1.下列对材料中“STEM”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STEM课程符合课程设计的总体目标:“培养学生形成伴随一生的能力。”
B.STEM课程是学习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四门学科知识的一个综合性过程。
C.STEM教育有助于学生积累跨学科学习的经验,帮助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D.STEM教育强调针对真实问题、复杂情境的探究性活动,注重学生素养的提升。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STEM学习很难对升学产生直接帮助是STEM校外培训在国内遇冷的主因。
B.美国学生STEM学习的成效不容乐观,主要是由于他们在校时间十分有限。
C.跨部门合作可以发挥不同环境的优点,有效推进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发展。
D.中美两国在开展STEM教育时面临的共同问题是缺乏相关的教学支持系统。
3.根据材料,概括出成功实施STEM教育的条件。(4分)
三、
1.答案 C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C项,不合文意,“帮助提高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错,原文为“强调学生在复杂情境中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2.答案 D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A.曲解文意,材料中并无此直接表
述。B.曲解文意,“主要是由于他们在校时间十分有限”错,原文表述为“一方面美国学生每
年的在校时间十分有限”。C.无中生有,原文为“跨部门合作的STEM学习生态系统便被提
上议事日程。STEM学习生态系统对于发挥不同环境的优点,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
STEM学习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故选D。
3.答案 ①培养优秀的STEM教学教师。②设计符合STEM教学要求的课程。③加强升学录
取对STEM教育的支持。④加强STEM教育的硬件保障。⑤构建STEM学习生态系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概括、整合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
通读材料,找准答题区间,最后进行归纳概括即可。
四、(2019宁波第一学期期末,7—9)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货币存在的形式更加虚拟化,出现了摆脱任何实体形态,只以虚拟形式存在
的虚拟货币,它是一种计算机运算产生或者网络社区发行管理的网络虚拟货币,可以用来购买
一些虚拟的物品,比如网络游戏当中的衣服、帽子装备等。只要有人接受,也可以使用虚拟货
币购买现实生活当中的物品。目前流行的电子虚拟货币主要有腾讯的Q币、新浪U币、网易
POPO币、盛大元宝以及部分网络游戏的充值点卡,或者在线游戏的金币等。但并不是只有在
线游戏和网络交易中使用的数字货币才是虚拟货币,我们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使用虚拟货币的
概念。例如,小孩子玩游戏时可能用小石子当货币,用小石子在游戏中充当一般等价物;飞行常
客里程数、积分兑换绿邮票以及客户回馈积分;买满10杯咖啡,第11杯就可以免费。这些都属
于虚拟货币的概念,它已经渗透到了生活的各个领域。
(摘编自李天阳著《一本书读懂互联网金融》)
材料二:
[注] 电子货币是法定货币的电子表现形式。
材料三:
同其他专用虚拟货币一样,Q币也存在线下的交易平台。既然存在线下交易,我们就不禁要问:
Q币,你到底值几个钱?其实对Q币真实价值的质疑,也是对虚拟货币价值怀疑的一个缩影。首
先,虽然从表面上来看,虚拟货币似乎具有货币的某些特征,但人们没有把它们当作真的货币来
看待。货币的本质首先是流通的,其次才是一般等价物,而Q币等虚拟货币只是作为等价物的
特殊商品而已。其次,货币具有保值功能,这是因为货币有贵重金属作为抵押。而虚拟货币是
一种没有贵重金属作为抵押的信用凭证,它只能用服务商的商誉作为抵押,因此是不可靠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货币不光具有价值,而且是价值尺度;而虚拟货币不具有价值,并不能
充当价值尺度。因此,目前虚拟货币还无法成为统一的“网络硬通货币”;即使Q币成为统一
的虚拟货币,也无法脱离网络。
(摘编自文真明著《一看就懂的金融常识全图解》)
材料四:
2017年12月,虚拟货币比特币(BTC)的市值迎来历史最高,截止2018年1月,1BTC价值约合人民
币9万元。2017年2月,1BTC的价格涨至约8 000元人民币,但短短几个月时间就翻了十多倍,这
让许多人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其实,比特币在2013年11月创下约7 800元人民币这一“史
上最高价”时,有极少数人认为这可能是人为操作导致。尽管比特币市值暴涨引发人为操作
的质疑,但暴涨之势似乎停不下来,也因此存在巨大的隐患。2018年1月26日,日本第二大虚拟
货币交易公司Coincheck召开记者会,称当天凌晨3时前系统遭到黑客攻击,几乎全部虚拟货币
“新经币”(NEM)被盗,市值高达58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3亿元)。这一史上最大虚拟货币失
窃事件引发巨大轰动。虽然Coincheck公司表示将以日元来弥补持有者所遭受的资金损失,但
《日本经济新闻》等主流媒体却提出了严厉批评,认为该公司对NEM货币持有者保护不利,在
防黑客措施方面很不完善。
(摘自《世界文化》2018年第4期《虚拟货币:风险与可能并存》)
1.下列对材料中“虚拟货币”概念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摆脱了任何实体形态,只以虚拟的电子化方式存在的数字货币就是虚拟货币。
B.虚拟货币是一种计算机运算产生或者网络社区发行管理的货币,只以虚拟形式存在,但在某些情
况下可以用来购买现实生活当中的物品。
C.虚拟货币是一种没有贵重金属作为抵押的信用凭证,但它受到法定的电子货币发行机构监管。
D.因为虚拟货币只能用服务商的商誉作为抵押,还不是统一的“网络硬通货币”,所以它不具
有价值。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虚拟货币概念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在超市购物攒积分,又用这些积
分换购商品,这些积分就是虚拟货币。
B.虚拟货币一般限于在特定的虚拟社区使用,但随着使用范围的扩大和被公众的了解,其可接
受性可能提高。
C.比特币市值暴涨不排除人为操作的可能,但也说明虚拟货币越来越值钱,开始具有保值甚至
增值功能。
D.电子货币和虚拟货币都存在风险,但在法律风险、信用风险方面,电子货币显然更加安全。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出虚拟货币的发展前景和存在的风险。(4分)
(1)发展前景:
(2)存在风险:
四、
1.答案 B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A.“摆脱了任何实体形态,只以虚拟的
电子化方式存在的数字货币”也可能是“电子货币”,所以A项不对。C.虚拟货币不受法定
电子货币发行机构监管,由材料二的表格可知。D.因果关系倒置,因为虚拟货币只能用服务商
的商誉作为抵押,它不具有价值,所以目前虚拟货币还无法成为统一的“网络硬通货币”,从材
料三可知。
2.答案 C 对比材料三和材料四可知C项表述不当。比特币是虚拟货币,不管市值是否暴涨,
因为虚拟货币没有贵重金属作为抵押,所以不具有保值功能,投资上存在风险。
3.答案 (1)发展前景:①已渗透到生活各个领域,影响越来越大;②投资虚拟货币可能带来丰厚
回报。
(2)存在风险:①虚拟货币的市值可能受人为操作,投资虚拟货币存在投资风险;②网络系统易
受黑客攻击,虚拟货币存在被盗的安全风险。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题时要审清题干,把握答题方向,确定答
题思路。解答时,要分“发展前景”和“存在风险”两方面。
五、(2019嘉兴一中期中,7—9)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0分)
都说南仁东用20年做了一件事: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世界上最大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
远镜(FAST),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人称“中国天眼”。他是这项大工程的发起者及奠
基人,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人称“中国天眼之父”。而该工程核心团队的成员,大部分是他
的学生。那么,他们造出来的“中国天眼”,究竟是一只什么样的天眼?
首先我们还得追溯望远镜的发明史。我们知道天文望远镜,主要有光学望远镜和射电望远镜,
此外还有红外线、X射线、伽马射线等望远镜。最初的天文望远镜是光学望远镜。1609年,4
5岁的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一根管子两端装了两个镜片,对着月亮一看,看到了环形山,从此
有了现代天文学。早年的电视,收不到信号,屏幕上就会密密麻麻地闪烁着雪花。这是电磁波
信号,包括来自太空的射电辐射。1933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卡尔·央斯基,研究长途通
讯中的静电噪声时,发现了银河中心持续的射电辐射,从此有了射电天文学。格罗特·伯雷应聘
贝尔实验室失败,1937年在芝加哥附近的自家后院,制造出第一台射电望远镜。这两个小伙子,
取得如此重大成果时,都只有二十多岁。
天文学家都想要很大很大的锅盖。以前屋顶上经常会看到“锅盖天线”,口径越大,电视画面
越清晰。射电望远镜的“锅盖”,也是如此。所以世上的射电天文学家,都想有大口径“锅
盖”,提高射电望远镜灵敏度。当年伯雷制造的射电望远镜,抛物面天线直径是9.45米。美国
于20世纪60年代在波多黎各建造了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口径305米,在老大位置上坐了数十
年。口径100米的射电望远镜,有德国波恩附近的埃费尔斯贝格射电望远镜,以及美国格林班
克射电望远镜。而“中国天眼”口径500米,抢到了老大之位。还能不能制造更大的锅盖呢?
单个望远镜,要做得更大是很难了。不过办法是有的,用大量射电望远镜组成一个阵列,分布在
辽阔的地理空间,收到信号综合分析,就相当于一个超大望远镜了。比如国际天文学界正在建
设的“平方公里阵列望远镜(SKA)”,它具有超级的观测能力。中国是SKA的首创国之一。
平方公里阵列望远镜,分布在从非洲到大洋洲的辽阔空间,而美国的阿雷西博望远镜和“中国
天眼”,都造在偏远的山窝里——喀斯特地形的洼坑中。这有什么讲究?据专家说,好处不止
一个。位置偏远,意味着受其他无线电信号的干扰最小;洼坑地形,是建造大锅盖的理想之地;
喀斯特地形,即熔岩地形,排水畅通。建造“中国天眼”之前搜寻地址,找了300多个洼坑,南仁
东拄着拐杖,亲自考察了平塘县的几十个候选台址。贵州黔南州平塘县的大窝凼,地形最理想,
获得最高分。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总工艺师王启明说:“望远镜反射面总
面积为25万平方米,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尽管反射面板才1毫米厚,也用掉了2 000
多吨铝合金。”他说,“中国天眼”有很多部件是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都由国内顶级企业建
造完成”。组成射电望远镜“镜面”的4 450块反射面单元,每一块标准单元有两部分,铝合金
背架、反射面面板。这个铝合金背架,是萧山企业东南网架制造拼装的。圈梁、索网和支撑
馈源舱的6座高塔,用掉的钢材有1万多吨。美国阿雷西博望远镜的馈源平台,1 000多吨重,几
乎固定在半空,这样的设计有利于馈源的定位,却缩小了观测角度。王启明说:“如果我们按照
阿雷西博的方案,我们的500米口径的望远镜,馈源平台重量至少会达到几千吨。这样重的大
家伙挂在空中,成本相当大了。”他说,“中国天眼”用了轻型索支撑馈源平台方案,馈源舱只
有30吨重。
(选自《都市快报》2017年9月23日,有删改)
1.下列各项中对文意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中国天眼”是一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工程,该工程团队的核心成员大部分是“中国
天眼之父”南仁东的学生。
B.随着卡尔·央斯基和格罗特·伯雷这两个天才小伙子的发现和发明,由光学望远镜进阶到射电
望远镜,世界天文学向前迈进一大步,由此步入现代天文学。
C.世上的射电天文学家,都想有大口径“锅盖”,这种追求使得抛物面天线从最初的直径9.45
米到后来的305米口径再到“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望远镜的灵敏度也由此实现了大幅提
升。
D.“中国天眼”口径500米,已经到了单口径的极限,如果还想增加望远镜的探测力,就需要使
用大量射电望远镜组成一个阵列,国际天文学界正在建设的“平方公里阵列望远镜(SKA)”
就是运用了这个构思。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早年的电视,屏幕上有时会密密麻麻地闪烁着雪花,这是因为电视机没有收到外界信号。
B.无论是射电望远镜还是平方公里阵列望远镜,选址尤为重要,当初南仁东为了给“中国天
眼”寻找理想地,亲自考察了多个候选台址才得以最终确定。
C.美国阿雷西博望远镜1 000多吨重的馈源平台几乎固定在半空,如果我们按照阿雷西博的方
案,我们的500米口径的望远镜,馈源平台重量会是阿雷西博的好几倍。
D.FAST“镜面”有4 450块反射面单元,每一块标准单元由铝合金背架和反射面面板这两个
部分组成。
3.根据文章中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为“中国天眼”拟一条百科词条。不超过80个字。(4分)
五、
1.答案 C A.“该工程团队的核心成员”错误,原句为“该工程核心团队的成员”。B.“由
光学望远镜进阶到射电望远镜,世界天文学向前迈进一大步,由此步入现代天文学”错误,原文
为“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一根管子两端……从此有了现代天文学”。D.“已经到了单口
径的极限”说法不恰当,原文为“单个望远镜,要做得更大是很难了”。
2.答案 A “电视机没有收到外界信号”错误,偷换概念,原文中说“收不到信号”应该是
指收不到视频信号,但可以收到外界电磁波信号。
3.答案 “中国天眼”是由南仁东发起并投入建设,以贵州黔南州平塘县的大窝凼为台址,大
多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是世界最大单口径和最高灵敏度的球面射电望远镜。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题目要求给“中国天眼”拟一条
百科词条,实际就是下定义。下定义的题目要首先明确格式是“种差”+“临近属概念”。答
题时首先根据材料找到这两个要素,然后把临近的属概念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即可。
六、(2018杭州高三教学质检,7—9)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0分)
与儒家对琴艺相对严苛的道德要求不同,汉代道家更重视情感表现的真诚以及由此昭示的一
种自然化生活。像《淮南子·诠言训》,极力反对艺术活动中“无有根心”的“不得已而歌”,
就是将情感的真诚作为艺术的核心标准,当然也是琴艺的标准。以此为基础,汉代道家推崇基
于自然生活理想的琴道。《淮南子·诠言训》讲:“舜弹五弦之琴,而歌《南风》之诗,以治天
下。”这显然是以琴道隐喻黄老道家的自然无为之治。东汉《太平经·天谶支干相配法》也
认为,最美好的政治是一种纯任性情的自然政治,即“令人君常垂拱而治,无复有忧。但常当响
琴瑟,作乐而游,安若天地也”。
与政治领域的纯任性情相一致,在个人生活领域,琴则总是与隐士相伴随,代表一种简静、安然
的自然化生活方式。如在《后汉书·逸民列传》等文献中,写到许多隐士“弹琴自娱”或“琴
书自娱”,正是这种生活理想的写照。东汉末年蔡邕制作的“焦尾琴”,则一方面暗喻士人乱
世生存际遇的千疮百孔,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高蹈的精神往往寓于日常化的物用之中。
到魏晋时期,嵇康“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则是两汉琴与隐一体关系的
延展。当然,自汉魏至六朝,受道家思想影响的士人之所以认为琴与隐具有一体性,关键还是这
种乐器与自然之道的暗通。如在《淮南子·说山训》中,记“瓠巴鼓瑟,而淫鱼出听;伯牙鼓琴,
驷马仰秣”,这虽然神化了琴瑟的感染力,但却是对当时琴通自然观念的形象表达。以此为背
景,琴不仅通达自然,而且在最终必然与道冥合,而道则是“大音希声”,以无声作为最伟大的
音声。这样,原本就以简静为本的琴最终必然要实现超越,以对道之无声本性的揭示作为琴艺
的最高境界。东晋时期,陶渊明常备一张无弦之琴,认为“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这正是
从两汉至魏晋的琴艺观念,日益道家化、也日益哲学化的反映。
要而言之,自两汉至魏晋,无论士人以琴艺通达自然,还是以其作为隐居生活的伴侣,均意味着
这种艺术形式与士人追求精神自由的目标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就汉代士人赋予琴的诸种功
能而言,无论琴以合天、琴以修德还是琴以宣悲、琴以挑欲,均具有价值的偏至性。唯有以琴
娱情,才能代表这门艺术能带给人的纯粹审美体验。就此而言,在汉代,虽然道家一派对琴艺的
影响相对较小,但它却为后世文人对琴艺的雅赏开辟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是一条情致化的
道路,琴以它特有的古朴淡雅的风格,醇化了中国文人数千年来的情感生活。
(刘成纪《古琴在中国早期艺术中的定位和价值面向》)
1.下列对两汉至魏晋时期琴与隐关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弹琴自娱”“琴书自娱”,是隐士简静、安然的自然化生活方式的具体表现。
B.自汉魏至六朝,琴之所以受到道家的青睐,是因为它与自然之道有内在的相通性。
C.从两汉隐士单纯以琴自娱发展到魏晋时期以琴喻道,是琴艺观念发展的主要趋势。
D.对生命自由的追求与琴这种艺术形式有内在一致性,故隐士常将琴作为生活伴侣。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不同于儒家对琴艺严苛的道德要求,汉代道家特别注重情感表现的真诚,将情感表现的真诚
作为艺术的重要标准。
B.文中用“舜弹五弦之琴”的典故是为了说明舜有一种纯任性情的自然精神,他实行的是无
为而治的自然政治。
C.隐士“弹琴自娱”和蔡邕制作“焦尾琴”,皆将高蹈的精神寄寓于日常化的物用之中,暗喻
了士人在乱世不幸的生存遭遇。
D.陶渊明“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诗句,反映了魏晋时期道家化、哲学化的琴艺观:琴通
达自然,最终必然与道冥合。
3.请简要概述两汉至魏晋道家对琴艺发展的贡献。(4分)
六、
1.答案 C 结合文本内容“许多隐士‘弹琴自娱’或‘琴书自娱’,正是这种生活理想的写
照”及最后一段内容分析,“单纯以琴自娱”错误,“是琴艺观念发展的主要趋势”分析不
当。
2.答案 C 结合文本内容“琴则总是与隐士相伴随,代表一种简静、安然的自然化生活方
式”“写到许多隐士‘弹琴自娱’或‘琴书自娱’,正是这种生活理想的写照”“暗喻士人
乱世生存际遇的千疮百孔,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高蹈的精神往往寓于日常化的物用之中”等分
析可知,“暗喻了士人在乱世不幸的生存遭遇”分析不当。
3.答案 ①将艺术形式(琴)与追求精神自由结合;②将真诚的情感作为琴艺标准,给人纯粹审
美体验;③为后世文人对琴艺的雅赏开辟正确的道路。
解析 “汉代道家推崇基于自然生活理想的琴道”“受道家思想影响的士人之所以认为琴
与隐具有一体性,关键还是这种乐器与自然之道的暗通”,将艺术形式(琴)与追求精神自由结
合;“原本就以简静为本的琴最终必然要实现超越,以对道之无声本性的揭示作为琴艺的最高
境界”,给人纯粹审美体验;“虽然道家一派对琴艺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它却为后世文人对琴艺
的雅赏开辟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为后世文人对琴艺的雅赏开辟正确的道路。
七、(2017浙江3月联考,7—9)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0分)
我们在几乎对世界毫无了解的情形下进行日常生活。我们对于使生命得以实现的阳光的产
生机制,对于将我们束缚在地球上,否则我们就会以涡旋的轨道被抛到太空去的重力,对于我们
由之构成并依赖其稳定性的原子思考得很少。除了小孩(他们知道太少,会不知轻重地问重要
的问题),我们中很少人会用大量时间惊讶自然界为何这个样子;宇宙从何而来或它是否总在
这儿;时间会不会有朝一日倒流,并因此导致果先于因;或者人类认识是否有一最终的权限。甚
至我曾遇到一些小孩,他们想要知道黑洞是什么样的?物质的最小的部分是什么?为何我们记
住过去而不是将来;如果早先是紊乱的,则今天显然是有序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何存在一
个宇宙?
在我们社会里,父母或老师仍然依惯例用耸肩膀或借助模糊回想起的宗教格言去回答这些问
题的大部分。有一些人则对这一类的问题感到不舒服,因为它们如此生动地暴露了人类理解
的局限性。
但是,哲学和科学的大部分即是由这种好奇心所驱动的。越来越多的成年人愿意问这类问题,
并且他们偶尔得到一些使其惊奇的答案。我们这些离开原子和恒星同样远的人类,正在扩大
自己探索的视野去拥抱这非常小和非常大的对象。
1974年初,大约在海盗空间飞船登陆火星之前两年,我参加在英国由伦敦皇家学会主办的关于
探索如何寻找天外生命的会议。
在会议中间休息时,我注意到在隔壁的大厅里正举行一个更大得多的会议,出于好奇心我进去
了。我很快意识到自己见证了一个古代的仪式,是一个新会员参加皇家学会——这个本行星
上最古老的学术组织的授职式。前排一位在轮椅中的年轻人正非常缓慢地将他的名字签在
一本书上,而这本书的最前页是伊萨克·牛顿的签名。当他最后签好时,大厅里响起了一阵响亮
的掌声。史蒂芬·霍金,甚至在那时就是一位传说中的人物。
现在霍金是剑桥大学的卢卡逊数学教授。这个职务曾为牛顿,后来又为狄拉克,这两位非常大
和非常小的世界的有名的探索者担任过。他是他们的毫不逊色的继承人。这本霍金首次为
非专家写的书,会给外行读者以多种类的酬劳。和这本书的广泛的内容一样有趣的是对作者
智力工作的浏览。物理、天文、宇宙学和勇气的前沿被清晰地呈现在本书之中。
这又是一本关于上帝……或许是关于上帝不存在的书。处处充满了上帝这个字眼。霍金着
手回答爱因斯坦著名的关于上帝在创生宇宙时有无选择性的问题。正如霍金明白声称的,他
企图要去理解上帝的精神。这使得迄今所有努力的结论更加出人意料:一个空间上无边缘、
时间上无始无终、并且造物主无所事事的宇宙。
(选自卡尔·沙冈《时间简史·导言》,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年轻时就坐在轮椅上的传奇人物霍金是牛顿、狄拉克毫不逊色的继承人,因此现在他成了
剑桥大学的卢卡逊数学教授。
B.卢卡逊数学教授是剑桥大学以卢卡逊名字命名的数学教授职位,是剑桥大学最为崇高的教
授职务,霍金获得了这一职位。
C.“非常大和非常小的世界”,指的是牛顿、狄拉克等著名科学家所从事研究的领域,这些领
域涉及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
D.史蒂芬·霍金是当今具有传奇色彩的科学巨星,他的研究取得的伟大成就,比起牛顿、狄拉克
等著名科学家毫不逊色。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我们能够进行日常生活,是由于重力的存在,及由之构成并依赖其稳定性的原子的作用,我们
才不会以涡旋的轨道被抛到太空去。
B.小孩会不知轻重地问许多关于自然界莫名其妙的问题,父母和老师则会感到无可奈何,或者
借助宗教来回答,也有人对此感到不舒服。
C.《时间简史》是史蒂芬·霍金首次写给外行读者,让他们有趣浏览自己智力工作的书,内容涉
及物理、天文、宇宙学和勇气的前沿。
D.书中处处充满了上帝这个字眼,霍金企图理解上帝的精神,像爱因斯坦那样从宗教角度提出
关于上帝在创生宇宙时有无选择性的问题。
3.根据相关内容,简述哲学和科学最需要什么。(4分)
七、
1.答案 A 强加因果。原句意思是霍金获得的卢卡逊数学教授职务曾由牛顿、狄拉克担任,
并非说他因此成为了剑桥大学的卢卡逊数学教授。
2.答案 D “像爱因斯坦那样从宗教角度提出关于上帝在创生宇宙时有无选择性的问题”
错,原文为“霍金着手回答爱因斯坦……有无选择性的问题”。
3.答案 ①需要好奇心,让人类扩大自己探索的视野。②需要勇气,以便冲破一切束缚去探索
未知的宇宙,有出人意料的收获。
解析 试题节选部分的文字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前五段为第一层次,围绕“好奇心”来阐发,
主题意思是:只有具备了强烈的“好奇心”,才能让人类扩大自己的探索视野。后两段为第二
层次,是说霍金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因为他勇于探索,有勇于冲破权威桎梏的精
神。
B组 2017—2019年高考模拟·专题综合题组
每篇建议用时10分钟
一、(2019浙江十校4月联考,7—9)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有人对中小学生参加课外辅导做了调查。如“你参加课外辅导班是自己真正有兴趣、愿意
学,还是父母强迫你学的”,调查结果显示:100%的中学生选择了参加课外辅导班是自己愿意
学;但是小学生自己愿意参加课外辅导班的人数仅占41.6%;有80位小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班是
父母强迫他们学的,占58.4%。如“你觉得你快乐吗?你不快乐的原因是什么”,调查结果显示:
有96.4%的中学生觉得自己不快乐,他们说学习负担太重了,如果没有考学压力,心情可能会放
松得多。小学生觉得自己快乐的占78.5%。他们说他们不快乐的原因是:“家长天天逼着我
练琴”“让我学我不喜欢的东西”“我太累了”“我没有时间玩儿”等等。由此看来,中小
学生不快乐的根源是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多重行为在幼小的孩子身上的重叠,说到底根源还
在应试教育制度本身。但应试教育制度在短时间之内是不可能有所改变的,所以沿着这条路
看下去似乎是看不到什么希望的。
材料二:
春节前夕,中小学生们盼望已久的寒假还没正式开始,而某些刚上初中一年级的中学生就被父母
送进了各种课外辅导班。单看学生们的课程安排表就已是触目惊心了,这还没算上回家后的各种
作业以及需要练习的各种技能。学生们假期的课程表是这样安排的:上午,7:30—9:30数学,9:40—
11:40物理。下午,13:00—15:00语文,15:10—17:10外语。如果没有记错的话,物理这门课应该是初
二才开设的。
材料三:
办课外辅导班的高收入让越来越多的有一技之长的人趋之若鹜。教师们办课外辅导班的收入远
远高于其工资收入,因此许多教师乐此不疲。除了教师,目前社会上许多有一技之长的人也纷纷加
入了办课外辅导班的行列,但是教学与辅导质量却远不像他们的收费那么高。目前的课外辅导班,
极少部分优秀老师是应了家长的苦苦哀求,利用课余时间在家里办起了奥数班、英语班、作文班
等,他们亲自辅导学生,学生学习的兴趣浓、效果好。但是更多的辅导班、特长班的执教老师则是
刚毕业的学生,或者是没有上过正规大学但是有些特长的杂牌军。一些课外辅导班包括民办学校
最初创建时,为了招揽生源,都是由一些有资质、能力强的教师上课,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越收越
多,忙不过来时就在社会上随便招聘一些人来授课。尽管许多培训机构对外宣传教师都是大学毕
业生、外教授课、英语专业过了四级或六级,其实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儿,欺诈宣传而已。
材料四:
2016年中国家庭平均月教育产品支出情况
2016年中国城市家庭平均月教育产品支出情况
1.下列说法不属于“材料一”画线句子“自己愿意学”的一项是(3分) ( )
A.中学生普遍存在着升学压力,为此一些中学生不得不选择上辅导班。
B.部分优秀教师应家长哀求而开设各类辅导班,以满足中学生辅导的要求。
C.部分辅导班是越来越多具有一技之长的人办的,触动了中学生补课的愿望。
D.一些有资质、能力强的教师在辅导时教学效果好,学生学习兴趣浓。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绝大部分中小学生觉得读书“不快乐”的根源,不是因为学生“不喜欢”,而是因为考试频繁。
B.中学生课业负担重的一个因素是,把物理提前到初一来教授,使得学生“没有时间玩儿”了。
C.校外辅导班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的主要原因是,教师队伍存在“杂牌军”以及招生存在
“欺诈”行为。
D.目前,中国家庭平均月教育产品支出存在很大的不均衡性,一线城市高于三四线城市,其客观
原因与城市居民收入有关。
3.针对以上调查材料,请你给教育部门提几条“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意见或建议。(4分)
一、
1.答案 B 此项说的是家长的意愿,并非学生“自己愿意学”。
2.答案 C A项错误,“根源”应是“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多重行为”“应试教育制度”。
B项错误,“物理”提前开设是“学生们假期的课程表”。D项,于文无据。
3.答案 (示例)①要加强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力度。②要增加教师的工资收入,提高待遇,
避免教师参与有偿辅导。③要合理引导家长及学生,使其理性看待考试成绩。
解析 解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内容,联系生活实际,针对“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提出合理的意见
或建议。
二、(2019超级全能生第二次联考,7—9)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网络成瘾综合征”,于1994年由纽约的一位精神医生提出,临床上是指由于患者对互联网过
度依赖而导致明显的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生理性受损的现象。据统计,全世界范围内青
少年过度依赖网络的发病率是6%,我国的发病率稍高,已接近10%。网瘾已日益成为困扰学
校、家庭和社会,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疑难杂症。某高校对237名退学试读和留级学生进行
调查,有80%的学生是因为迷恋网络而无心学习,导致成绩下降。同时,青少年网络成瘾者,沉
溺于网络中虚拟的角色,缺少现实社会中以教师、家长为核心的人际关系对他们行为的监督,
他们在网上自由任性,导致自我约束力下降,缺少“慎独”的道德自律,容易在网络游戏中放纵
自己的欲望,将网络上的规则带到现实生活中,造成角色的混乱,极易引发冲突,导致违规甚至
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此外,青少年长久沉迷于网络,容易对真实生活中的人和事缺少兴趣,情
感淡漠,和亲人、朋友之间的交往减少,将自己封闭起来。
(摘编自《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危害及对策》)
材料二:
图1 网瘾在不同年龄上的分布
图2 不同群体的网瘾分布
(摘自《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
材料三:
网瘾不是中国社会独有的问题。美国哈里斯调查公司2007年的一项调查发现,大约85%的青
少年有不同程度的网瘾问题。在我国,贫穷落后的农村地区已成为网瘾泛滥的重灾区。究其
原因,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缺位是导致网瘾泛滥的因素之一,大量的农民工子女留在农村由爷
爷奶奶、姥姥姥爷照料,这些实际监护人因对孙辈的溺爱及自身文化水平有限等原因,往往只
关注孩子的温饱需求。此外,农村文娱活动相对匮乏,城市青少年可以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
博物馆、儿童剧院、手工作坊等文化空间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这在农村是很难想象
的。最后,互联网企业挺进中小城市与农村市场,瞄准了农村青少年这一数量庞大的消费群体,
自控能力比较弱的青少年中招也就在所难免了。
(摘编自《抵御网瘾,重塑农村青少年的精神世界》)
材料四:
为了解决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问题,近年来,国家多次出台规定,重拳整治网络空间秩序、规范青
少年网络使用。但就目前来看,面对屡见不鲜的诱导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不断发展的互联
网产品形态,监管的提升仍然有较大空间。当然,解决青少年网络成瘾这个难题,需要多方发
力、齐抓共管。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当务之急是要把防沉迷措施建立起来,把社会责任落实
到位。另外,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引导不能缺席,强制命令、一味禁止容易
激发逆反心理,关键是帮助孩子做到健康上网、正确用网。
(摘编自《预防青少年网络沉迷刻不容缓》)
1.下列表述中不属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综合征”危害的一项是(3分) ( )
A.青少年“网络成瘾综合征”的直接表现就是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减弱,学习成绩下降。
B.青少年沉溺于网络中虚拟的角色,缺少现实社会中以教师、家长为核心的人际关系对他们
行为的监督,易导致角色混乱,道德感弱化,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C.青少年长久沉迷于网络,容易对真实生活中的人和事缺少兴趣,情感淡漠,和亲人、朋友之间
的交往减少,将自己封闭起来。同时,也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D.“网络成瘾综合征”临床上是指由于患者对互联网过度依赖而导致明显的心理异常症状
以及伴随的生理性受损的现象,网瘾青少年在虚拟世界中表现得更机智、活泼、自信。
2.下列对材料中“网络成瘾综合征”的相关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网络成瘾综合征”已日益成为困扰学校、家庭和社会,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疑难杂症,
成了世界性的难题,患者无法根治。
B.调查显示,从年龄段来看,我国13~17岁的青少年患网瘾的比例最高,随着年龄增长,患网瘾人
数的比例呈下降趋势;从群体分布来看,初中生、失业或无固定群体者、职高学生患网瘾的比
例最高;从成因分析来看,满足感缺失、自控能力弱、过于清闲是主因。
C.“网络成瘾综合征”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颈椎病、失眠、自闭
症等都是由“网络成瘾综合征”引起的。
D.要解决我国农村网瘾泛滥的问题,需要政府、互联网企业、学校、家庭等多方发力、齐抓
共管。当前尤其需要加大监管力度,建立防沉迷措施,切实提高老年实际监护人的素质。
3.现在部分互联网企业只顾赚钱,缺乏社会责任感,请你联系实际对其提两条合理的建议。(4分)
二、
1.答案 D D项“网瘾青少年在虚拟世界中表现得更机智、活泼、自信”于文无据。
2.答案 B A.“患者无法根治”说法过于绝对。C.以偏概全,“颈椎病、失眠、自闭症”成因很多,把
它们全归因于“网络成瘾综合征”显然是错误的。D.无中生有,“切实提高老年实际监护人的素质”
于文无据,况且老年人素质不是短期内就能提高的。
3.答案 ①设置身份认证,限制上网时间;②设置游戏限制,禁止未成年人玩某些游戏。(言之有理
即可)
解析 解答本题,可抓住材料四中“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当务之急是要把防沉迷措施建立起来,把
社会责任落实到位”一句,联系实际思考怎样建立防沉迷机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三、(2019丽水、衢州、湖州1月质检,7—9)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知识付费就是为获取特定知识而支付费用,是一种满足自我发展需要购买信息内容和服务
的互联网经济模式。它不同于以往为获取知识而付费的方式,集中表现为三个“有别于”:与网
络服务紧密相连,有别于线下为参加培训缴纳的费用;是特定人群为获取知识及相关信息、技
能、经验等而实施的消费行为,有别于线上为娱乐消遣的付费;是知识经济时代特定主体在知
识付费平台上购买特定知识产品的消费行为,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花钱买图书。
知识付费是新生事物,但实际上只是知识共享的一种新形式。知识共享有过两次升级。
第一次升级由1.0版到2.0版。1.0版为静态(以百科为代表的静态知识,无互动),2.0版为动态(以
社区论坛为代表的动态知识,有互动)。第二次升级由2.0版到3.0版,表现为进入付费问答与订
阅的知识共享。在知识冗余与粉丝经济的双重作用下,这样的“知识”更接近于学界所称的
“用户制造内容”。用户生产内容不再免费共享,而是创造价值了。在信息冗余与时间碎片
化的背景下,知识付费就是为用户提供知识交换和提升知识储备的崭新渠道。
(摘编自丁晓蔚、王雪莹等《知识付费:概念涵义、兴盛原因和现实危机》)
材料二
知识付费典型平台对比分析
平台 知乎 分答 得到 喜马拉雅
(在行一点)
产品定位 平台内嵌付 付费语音 付费订 音频分享
费问答功能 问答平台 阅产品 平台
用户规模 974.98万 52.04万 215.24万 2554.41万
(10月MAU-
易观千帆)
内容生产 平台孵化的 平台孵化的名人入驻+ 团队自制+ 联合出品+
名人入驻 网 自媒体入驻 主播入驻
红推广
服务形式 向他人付费提问,每个语 同“知乎” 知识新闻 在免费基
音回答能被所有人收听, 免费,精 础上,推出
收听收入由提问者和回答 品付费 付费精品
者平分 订阅 专区
付费机制 文字提问,回答者设定金 60秒付费提问,回答者 付费订阅, 付费订阅,
额+付费转载 定 如《李翔 如《好好
价+付费偷听 商业内参》, 说话》,
199元/年 198元/年
付费数量 20个热门分类,累计 最受欢迎答主TOP 付费精选、 16个付费
600余 100,累计回答7万个问 电子书、音 精品分类,
位优秀答主 题 频及系列, 累计大咖
15位大咖 850位
入驻专栏
订阅
付费规模 热门答主李开复的关 红人答主王思聪的收 大咖专栏 付费音频
(畅销案例) 注者 听者 《逻辑思维》 课程《好
达90万,18个公开问题 超12万,32个公开问题, 8万付费 好说话》,
回 收 用户,营 10万付费
答,收入超万元 入达25万 收超1 592 用户,营收
万元 超1 980
万元
(摘编自王传珍《知识付费奇点与未来》,2017年1—2期《互联网经济》)
材料三
去年大学毕业后,姜女士一直准备着公务员考试。目前,网络上有许多和考试相关的付费学习
平台,姜女士购买过不同平台的公务员备考网课。“我认为这个钱是需要投入的。一方面,网
络授课形式方便,只要有手机或电脑就可以学习,如果错过直播,还可以看回放;另一方面,网课
比一两万元高价的备考面授班,便宜多了。”姜女士说。
大部分付费课程背后,有一个诸如教室一样的社区,报名后就可以在里面交流,也有老师在线答
疑、布置作业等,就像上学时在学校的学习状态。像姜女士一样愿意在互联网上知识付费的
人不在少数,因为付费知识省去了东寻西找的时间。
市民林先生是一名室内设计师,平常会付费看一些优秀的设计作品,以了解先进的设计理
念,“知识付费是以学习为主,如果你抱着猎奇的心态去提问或者去看答案,这本身就不存在知
识一说。”林先生身边也有不少人爱看《月薪3 000和月薪3万元的区别》《毕业一年如何赚
到20万》一类文章,他说:“如果说你想通过一篇文章就能提升自己能力、开阔眼界,这本身就是不
现实的。”
(摘编自《宁波日报》)
材料四
知识付费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危机。“企鹅智酷”对1 736名网友进行在线调查,有过为知识
付费行为的网民,其满意度为38%。对消费者来说,知识付费的内在驱动力是投入较低的时间
成本,获取自己所短缺的专业知识,但比较多的人的实际体验是由知识短缺造成的焦虑并不能
彻底消除。同时,一部分消费者的浮躁心理和急功近利在知识付费中也得到了比较充分的显
现。据统计,他们“对短视频的耐心已经下降到57秒”。在知识付费兴盛之前,消费者就有为
娱乐付费的做法。由为娱乐付费到为知识付费是一种进步:知识进一步体现出其无可否定的
价值;知识产品及其价值受到社会成员的普遍尊重,知识付费体现的是对知识产品及其价值的
社会认可。但在知识付费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出现了局部性的变味现象:娱乐化程度日趋严重,
猎奇之势愈发明显。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也屡屡发生。一些知识付费的平台及其经营者,常
常将知识产品的原作者及其对知识产品享有的合法权益和经济利益置之脑后,或者超越了道
德底线,甚至超越了法律底线。
(摘编自丁晓蔚、王雪莹等《知识付费:概念涵义、兴盛原因和现实危机》)
1.下列对材料中“知识付费”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是一种满足自我发展需要购买信息内容和服务的经济模式,是知识共享的一种新形式。
B.是知识经济时代特定主体在知识付费平台上购买特定的知识产品以及服务的消费行为。
C.是为用户提供知识交换和提升知识储备的新渠道,其中的知识系用户创造并具有价值。
D.是用户进入付费平台进行付费问答与订阅的知识共享形式,体现了无可否定的知识价值。
2.下列关于知识付费能够盛行的原因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移动互联的功能拓展和移动支付方式的快速发展,为知识付费铺就道路。
B.在我国知识付费虽然刚刚起步,但是现实的市场不小,潜在的市场更大。
C.消费者投入较低的时间、精力成本,就能够获取自己所短缺的专业知识。
D.一些消费者急于消除求知过程中的焦虑,其需求通过知识付费得以满足。
3.知识付费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危机。请根据上述材料提出应对危机的建设性意见。(4分)
三、
1.答案 B A项,“经济模式”错,应为“互联网经济模式”。由材料一中第一句可以得出。
C项,“其中的知识系用户创造”错,事实上,“知识”不一定为用户所创造。D项,曲解文意,用
户为知识付费“体现了无可否定的知识价值”,而非知识付费这种共享形式。
2.答案 D “其需求通过知识付费得以满足”错,材料四中为“比较多的人的实际体验是由
知识短缺造成的焦虑并不能彻底消除”。
3.答案 ①经营者应提升知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妥善处理知识产权问题。②经营者应保证
内容的“知识性”。③消费者要以正常心态对待知识产品及相关信息。④政府部门应加大
监管力度,保证知识付费的健康发展。
解析 根据材料二的图表以及材料四中“在知识付费的发展过程中……猎奇之势愈发明
显”可以得出经营者应保证内容的“知识性”,提升知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妥善处理知识产
权问题。由材料四中“对消费者来说,知识付费的……得到了比较充分的显现”可以得出消
费者要以正常心态对待知识产品及相关信息。由“在知识付费的发展过程中……超越了法
律底线”可以得出在应对知识付费危机时,政府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保证知识付费的健康发
展。回答本题,要从经营者、消费者和政府部门三个方面考虑。
四、(2019浙江名校第一学期质检,7—9)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0分)
方寸之间中国印
卢浪沙
①“印”,别称玺、节、宝、章、记、信、押、戳、图章、关防和篆刻等。中国的“印文
化”,发育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体系,且历经数千年不曾中断。“印”,在各个领域的活动中都
扮演着重要角色。
②中国印文化源远流长。最早的实物见于新石器时期的印纹陶等,如龙山文化时期出土
的陶拍,这是一种在陶坯上抑印纹饰和标识的器具,这一文化征象或早于文字。因天赋的权信
功能,“印”很快成为政治、经济、军事、商务和日常生活中的文化主角。从安阳殷墟出土
的“亚罗示”“翼子”和“奇字”玺等实物看,当时的玺印形制已经相当成熟。中国古籍对
“印”的诠释为:“印,信也”“执政所持信也”和“王者信也”等。较早的文字记载有《春
秋运斗枢》:“黄帝时,黄龙负图,中有玺者,文曰‘天王符玺’。”《春秋合诚图》:“尧坐舟
中与太尉舜临观,凤凰负图授尧,图以赤玉为匣,长三尺八寸,厚三寸,黄玉检,白玉绳,封两端,其
章曰‘天赤帝符玺’。”《逸周书·殷祝》:“汤放桀而复薄,三千诸侯大会,汤取天子之玺,置
之天子之坐左,左退而再拜,从诸侯之位。”以上文字虽无实物可据,有可能是春秋战国甚或秦
汉之后人所编,却间接反映了春秋战国之后,“印”在改朝换代过程中作为法统凭信的特殊功
用,是其他凭信工具所无法替代的法器。
③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为儒、释、道和帝王文化四大体系,那么帝王文化影
响最大,乃中国传统文化之核心。秦王朝统一后,“玺印”也“正式”被选定为帝王文化的物
化精髓和表征,成为极权制度的管理工具。
④秦王朝虽二世而亡,然其所奠定的玺印体制,已成为中国官僚政体与社稷存废的象征。
御玺的转递也成为皇权禅让的标志。
⑤随着纸的发明,魏晋之后中国的文字载体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竹木简牍逐渐被纸所取代,
用印方式及规制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至隋唐完成了印史上的一次大转变,官员任命逐渐和
职官印相分离,官署公章替代了职官印,印章使用方式亦以钤朱取代封泥。
⑥六朝时印章始与书画结缘,并很快成其构成的点睛元素。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
记》即多有记述。而唐太宗李世民自书“贞观”印,唐玄宗李隆基自书“开元”印等,更开鉴
赏用印之时尚。官僚和文人雅士纷纷仿效,文人斋室、书简往来、年号、别号、世籍门族以
及抒情寄意和祈福辟邪等闲章形态和功用逐渐兴盛。北宋时收藏、研究古玺印和金石文字
的风气十分盛行,出现了诸多的印谱专著,如杨克一的《集古印格》和王顺伯的《汉晋印章图
谱》等。明清以降,众多的文人书画家,以叶蜡石等软质材料取代金、银、铜、玉等硬质材料,
且直接参与刻制,扩大了印章的文化内涵和个性风貌,涌现出诸多的篆刻大师和流派。中国
“印文化”的发展进入新领域,文人篆刻逐渐成为印章发展的主流,并成为一项专门的学术体
系——印学(亦称篆刻学)。
⑦篆刻艺术,以其独特的文化艺术品质,渐成文人书斋不可或缺的物件。因其便于携带,可
随时把玩自怡,而日见受宠。看似小道的篆刻,学极深邃,既兼书法、绘画和雕刻诸技艺,且蕴
含丰富的文学、哲学、历史和文字学等信息,渗透着篆刻家对社会与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
思索。
1.下列对于中国印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作为器具的抑印纹饰和标识。
B.具有权信功能,作为法统凭信。
C.可作为中国书画的点睛元素。
D.体现人类对社会与自然的感悟与思索。
2.下列对文中第⑥段中引述材料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引述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说明中国印章自唐代起就与书画结缘,并很快成为中国
书画的点睛元素。
B.引述唐太宗的“贞观印”与唐玄宗的“开元印”,说明鉴赏用印时尚始于唐初,并由此引领
闲章形态与功用的逐渐形成并兴盛,扩大了印章的权信效力。
C.引述杨克一、王顺伯的印谱专著,说明北宋时期收藏、研究古玺印和金石文化的风气十分
流行。
D.引述明清以降,文人书画家的参与,使篆刻成为印章主流,并发展成为专门的学术体系——印
学,以此说明中国印章到明清已经发展到了巅峰。
3.“中国印文化源远流长”,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述中国“印文化”的发展概况。(4分)
四、
1.答案 D D项说的是“篆刻艺术”的内涵,而非中国印的作用。
2.答案 C A.自六朝起而非唐代。B.“扩大了印章的权信效力”于文无据。D.“以此说明
中国印章到明清已经发展到了巅峰”于文无据,只能说明印章与书画的关系达到了一个新的
高度。
3.答案 ①最初作为一种抑印纹饰和标识出现在古陶器上,可以看作是一种文化征象;
②后因其天赋的权信功能而成为中国文化的主角和极权制度的管理工具;
③六朝起与书画结缘,展示独特的文化艺术品质,并形成专门的学术体系——印学。
解析 第②段中“中国印文化源远流长”是后面几段内容的中心。所以搜索答案时要从后
面几段入手。“最早”二字说明这时期出现了印,但还只是一种标志。第③段中“正式”二
字说明印正式成为权力的管理工具。第⑥段中的“六朝时印章始与书画结缘”,说明其功能
开始转变。
五、(2018嘉兴高三模拟,7—9)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0分)
20世纪80年代末,荷兰零售商Albert Heijn推动银行发明了一种新的支付方式,可以让购买者直
接用银行账户来支付。在电子支付的现实需求下,数字货币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应用受到关
注。
大卫·乔姆首先提出了电子货币的概念,并构造了一个采用中心化架构的E-cash电子货币系
统。该系统被认为是最早的数字货币方案,其构造原理采用了密码学技术——盲签名。货币
发行方使用盲签名技术对付款方的支付信息进行签名,签名后付款方可以进行验证,并将支付
信息发往收款方完成收款,从而实现了电子货币的匿名性和不可追踪性。由此,密码学的原理
和方法被认为是构造电子货币系统的基础。
随着近30年来密码技术的发展,数字货币方案也得到不断优化。主流数字货币大致分为两种
类型:一是在E-cash系统基础上进行扩展的未使用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二是以比特币的诞
生为起点,使用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记账数字货币。
数字货币在比特币诞生前的探索均以失败告终。失败的原因大多可归结为中心化架构。在
缺乏国家信用支撑的情况下,一旦发行和维护组织破产或遭受法律、道德指责,或保管总账的
中央服务器被黑客攻破,这些货币系统将面临信用破产与内部崩溃的风险,如果不使用中心化
架构,那么如何对数字货币的流通进行监管就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数字货币也容易遭到复
制和篡改,而且数字货币在网络中的流通记录最终必然要记录于某个“账本”中,如果遭受黑
客攻击和篡改,则将带来毁灭性的破坏。因此,要保障数字货币系统的安全性,需要解决两个问
题:避免货币伪造,避免双重支付,即利用货币的数字特性两次或多次使用“同一笔钱”完成支
付。早期的数字货币也曾在这两个问题上进行了尝试,B-money是一种匿名的、分布式电子
现金系统,使用工作量证明机制发行数字货币,通过网络广播交易信息并进行真实性证明,解决
伪造货币和双重支付的问题。E-cash系统则使用盲签名算法切断了货币提现与支付之间的联
系。
2008年,中本聪提出了比特币的概念,他认为,借助金融机构作为可信赖的第三方来处理电子支
付信息,受制于“基于信用的模式”的弱点,因此希望创建一套基于密码学原理,使得任何达成
一致的双方不需要第三方中介参与,能够直接进行支付的电子支付系统,该系统能够杜绝伪造
货币和双重支付,比特币的核心支撑技术是区块链,其主要的特点是去中心化,能够通过运用数
据加密、时间戳、分布式共识和经济激励等手段,在节点无须互相信任的分布式系统中实现
基于去中心化信用的点对点交易、协调与协作,从而为解决中心化机构普遍存在的高成本、
低效率和数据存储不安全等问题提供了一种可选的解决方案。
1.下列关于“数字货币”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数字货币的基础技术是基于密码学原理和方法的盲签名技术,因为盲签名技术能够实现电
子支付信息的匿名性以及不可追踪性。
B.数字货币使用中心化架构,会因缺少国家信用支持而产生中心化组织破产或中央服务器被
攻破带来的信用破产、内部崩溃问题。
C.数字货币如果使用区块链技术,不需要第三方的参与就能直接进行电子支付,但也存在着流
通记录无法记录于“账本”的问题。
D.数字货币使用区块链技术,能用数据加密、时间戳、分布式共识和经济激励手段在分布式
系统中实现点对点交易、协调与协作。
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荷兰零售商Albert Heijn推动银行发明的电子支付方式,即让购买者直接用银行账户来支付
的方式,是最早的数字货币形式。
B.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去中心化数字货币,克服了“受制于‘基于信用的模式’的弱点”,但带
来了数字货币流通监管的难题。
C.盲签名技术、工作量证明机制和区块链技术,能够有效避免伪造货币和双重支付问题,从而
保障了数字货币系统的安全性。
D.大卫·乔姆提出的E-cash电子货币系统存在中心化运作成本高、效率低和数据存储不安全
等问题,不能称它为数字货币系统。
3.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哪些因素影响了数字货币的发展。(4分)
五、
1.答案 D A.“基于密码学原理和方法的盲签名技术”错,应为“以盲签名技术为代表的密
码学原理和方法是数字货币系统的基础技术”。B.“缺少国家信用支持”和“中心化组织
破产或中央服务器被攻破”之间没有因果关系。C.“存在着流通记录无法记录于‘账本’
的问题”,在文中无依据。
2.答案 B A.由前两段可知“电子支付”并不是数字货币的最早形式。C.文中只是说“使
用盲签名算法切断了货币提现与支付之间的联系”,并不能证明盲签名技术能避免这两个问
题。D.“不能称它为数字货币系统”错,原文为“该系统被认为是最早的数字货币方案”。
3.答案 ①密码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发展;②现实应用需求;③国家法规与政策。
解析 影响数字货币发展的因素主要集中在1—4段,第1段尾句“在电子支付的现实需求下…
…”指出了数字货币发展的基础;第2、3两段指出密码技术的发展“优化”了数字货币的发
展;第4段从反面举例,指出国家信用、政策对数字货币发展的影响。
六、(2018台州高三期末检测,7—9)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0分)
欧洲气候不同,因此产品不同,适宜于产品交换。随着市场关系的发展,产品通过河流或相邻的
两个定居地之间开辟的林中道路进行运输。这类商业最重要的特点也许主要是买卖大宗产
品,如木材、粮食、酒、羊毛、青鱼等,是为了满足15世纪欧洲日益增长的人口的需要,而不像
东方商队那样,运输奢侈品。地理因素在这方面又起了重要作用。因为水上运输商品要节省
得多,而且欧洲有很多可通航的河流。四周环海,进一步促进了重要的造船业的发展,到中世纪
末期,波罗的海、北海、地中海和黑海之间的海上贸易十分兴旺。可以想象,这类贸易会因战
争而部分中断,并受歉收和天灾等地区性灾害的影响;但总的说来,贸易继续扩大,使欧洲进一
步繁荣,物品更加丰富,结果形成了新的财富中心,如汉萨同盟或意大利诸城市。定期的长途商
品交换,反过来促进了国际范围内汇票、信贷制度和银行业的发展。商业信贷和后来的保险
单的存在本身表明了经济状况的基本可预测性,这是以前世界任何地区的私商难能具备的条
件。
商业、商人、港口和市场分散地,尤其是不受监督的自由发展所带来的政治和社会影响,具有
重大意义。首先是,没有办法完全压制经济发展。这并不是说,市场力量的兴起没有使许多掌
权者感到不安。封建贵族怀疑城镇是异己的中心和农奴的庇护所,经常试图剥夺其特权。同
别的地方一样,商人不时遭到劫掠,商品被盗,财产充公。罗马教皇对高利贷的表态,在很多方
面可从中国儒教对渔利的中国人和放债人的厌恶声中找到共鸣。但基本事实是,欧洲没有一
个可以有效地阻止种种商业发展的统一政权;没有一个中央政府能通过改变发展重点促使某
一特定工业兴起或衰落;没有曾严重阻碍莫卧儿帝国经济发展的税收人员对商人和企业家进
行系统的、普遍的掠夺。举一个具体而明显的例子,欧洲在基督教改革运动那种政治分裂的
环境中,很难想象每个人都承认教皇1494年将海外世界划归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势力范围,更难
想象,一道禁止海外贸易的命令(类似明代中国和德川幕府时代的日本所颁布的)会产生什么
效果。
事实是,即使有人在掠夺和驱逐商人,欧洲总还有些诸侯和地方王公愿意容忍商人及其做法。
资料记载,受压迫的犹太商人、破产的佛拉芒纺织工人、受迫害的胡格诺派教徒带着自己的
专长,迁往他乡。一位莱茵兰的男爵对过往的商旅征税过重,就会发现商路改到别处去,他的收
入急剧减少。一位君主若要赖债,再次受到战争威胁并急需资金装备部队和舰队时,要借款就
极其困难了。银行家、军火商和工匠都是重要的,而不是无足轻重的社会成员。欧洲大多数
政权与市场经济逐步地、不同程度地建立一种共生关系,为市场经济提供了非任意独断的法
律制度(甚至对外国人也不例外),并通过税收获得日益增长的贸易利润的一部分。早在亚当·
斯密提出他的正确论断之前,西欧某些社会的统治者就已意识到,“将一个国家从最低的野蛮
状态发展到最高的繁盛水平,除了和平、放宽税收和宽容、公正的行政以外,别的什么都不需
要了……”。一些缺乏洞察力的领导人——西班牙的卡斯提尔国王或偶尔某位法国波旁王
朝国王——实际上往往是杀鸡取卵,其结果是财富减少,军事力量随之削弱,这一点,除了最迟
钝的人,大家很快都明白了。
(选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有删改)
1.下列关于文中欧洲市场形成的分析,符合原文观点的一项是(3分) ( )
A.欧洲因为气候不同导致产品不同,适宜于东方商队跨越地理障碍输入亚洲产品进行交换。
B.为了满足大量人口的需要,大宗产品的运输规模大,只能通过河流或相邻地区间的道路。
C.欧洲造船行业的发展同地理因素密切相关,欧洲有很多可以通航的河流,并且四周环海。
D.因为海上贸易受战争及歉收、天灾等灾害的影响是可以想象的,故而经济状况可预测。
2.下列关于欧洲市场力量的发展的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商人不时遭到劫掠,商品被偷盗被抢或被充公,不受监督的自由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政治和社
会后果。
B.教皇对高利贷的表态,在很多方面可以说是由中国儒教对渔利的中国人和放债人的厌恶声
引发的共鸣。
C.基督教改革时期欧洲的基本事实是没有一个中央政府能通过改变发展重点来促使某一特
定工业兴起。
D.政治分裂的环境中,很难想象教皇1494年将海外世界划归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势力范围会产
生什么效果。
3.概括文中提到的不利于国家繁盛的做法。(4分)
六、
1.答案 C A.“欧洲因为气候不同导致产品不同,适宜于东方商队跨越地理障碍输入亚洲产
品进行交换”有误,选项张冠李戴,从文中来看,“欧洲气候不同”是指欧洲内部各地区之间气
候不同,而非与其他大洲之间不同。B.“大宗产品的运输规模大,只能通过河流或相邻地区间
的道路”有误,选项强加关系,原文并没有大宗产品只能通过河流和道路运输的说法。D.“因
为海上贸易受战争及歉收、天灾等灾害的影响是可以想象的,故而经济状况可预测”有误,选
项曲解文意,原文是“商业信贷和后来的保险单的存在本身表明了经济状况的基本可预测
性”,可知可预测不是因为战争、歉收、天灾等地区性灾害的影响可以想象。
2.答案 C A.“商人不时遭到劫掠,商品被偷盗被抢或被充公,不受监督的自由发展带来了
严重的政治和社会后果”有误,选项无中生有,文中所说“不受监督的自由发展带来了严重的
政治和社会后果”并不包括“商人不时遭到劫掠,商品被偷盗被抢或被充公”。B.“教皇对
高利贷的表态……是由中国儒教对渔利的中国人和放债人的厌恶声引发的共鸣”有误,选项
混淆时态,原文“罗马教皇对高利贷的表态,在很多方面可从中国儒教对渔利的中国人和放债
人的厌恶声中找到共鸣”,罗马教皇的表态和中国儒教的厌恶,并没有先后关系。D.“很难想
象教皇1494年将海外世界划归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势力范围会产生什么效果”有误,选项偷梁
换柱,原文“很难想象”的是“每个人都承认”这一情形,而不是“会产生什么效果”。
3.答案 ①掠夺和驱逐商人;②征税过重;③视银行家、军火商和工匠为无足轻重的社会成员;
④任意独断的统治。
解析 解答本题,应先到文中找出相关的文字,再进行概括。先根据题干找到设题的区域,文章
最后一段说“其结果是财富减少,军事力量随之削弱,这一点,除了最迟钝的人,大家很快都明
白了”,可见答题的区域应在最后一段,同时第二段也有。如第二段“同别的地方一样,商人不
时遭到劫掠,商品被盗,财产充公”,最后一段“一位莱茵兰的男爵对过往的商旅征税过重,就
会发现商路改到别处去,他的收入急剧减少”“一位君主若要赖债,再次受到战争威胁并急需
资金装备部队和舰队时,要借款就极其困难了。银行家、军火商和工匠都是重要的,而不是无
足轻重的社会成员”“欧洲大多数政权与市场经济逐步地、不同程度地建立一种共生关系,
为市场经济提供了非任意独断的法律制度(甚至对外国人也不例外),并通过税收获得日益增
长的贸易利润的一部分”,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
七、(2017宁波效实中学高三期中,7—9)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严歌苓:厚积薄发不事雕琢
金 涛
厚积薄发不事雕琢
在电脑开机前的空闲里,严歌苓会翻开桌上李商隐的诗集读上一段,虽然她和李商隐的语言风
格有很大差别,但严歌苓觉得这可以使她进入一种很美的意境。“平常读的好的语言,包括英
文,总是在给我营养。作家要不断地陶冶自己,学的语言越多越好,别人语言中总会有自己语言
中没有的养分,也可以从古文和现代文字中吸取大量养分。”
作为一位非常高产的作家,严歌苓说自己的创作就是厚积之后的瞬间爆发。“依靠谷歌、百
度,现在人人都可以一分钟变成学者,但这样了解知识很害自己。想了解西方文化,就要读原
著,不一定是看小说,还可以看一些政论、哲学等书籍,然后去思考,这样知识就在血液里生
长。一旦有知识长进生命中,看问题,想故事,进而表述这个故事,和临时抱佛脚的知识是完全
不一样的。创作要厚积薄发。”
严歌苓小说讲述的故事大都发生在中国,但她却有着国际视野。“在更广阔的坐标上去看,哪
怕是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可能都会不一样。”在小说《金陵十三钗》中,她讲述了一个救赎的
故事。“风尘女子在拯救女孩子的同时,还在救赎自己。一个柔弱生命对一个更柔弱生命的
保护,一个被世俗认为低贱的生命通过这样一种保护变得宝贵。”改编成电影后,原著的基本
精神依然没有改变。“这种精神是普世的。”
创作是支燃烧的蜡烛
作家出版社最近推出了严歌苓的新作《陆犯焉识》。“陆焉识的前半生就是我爷爷的影
子。我从小就对爷爷很着迷,他是我们家的骄傲。那么年轻就出国留学,16岁上大学,会多种语
言,博闻强记,25岁读完博士,40岁自杀。这个人对我来讲太精英了。这样的精英好像是活不下
来的。但后来我发现他可能跟我一样有狂躁症、忧郁症,因为燃烧得特别快,不能睡觉,创造力
极高,很多时候都在写作、都在工作、都在思考,然后高到浪峰的时候哗一下就跌下来了。因
为到浪峰的时候基本是一支蜡烛有很多捻子在燃烧,很多夜睡不着觉。睡不着觉,脑子里就发
生化学转换,产生很黑暗的东西,感觉就完了,开始厌世……”
为了写好这本以爷爷为原型的书,严歌苓从美国国会图书馆找出了爷爷在美国读书时的硕士
论文、博士论文,还看了当代人的传记。不过在严歌苓的记忆中,爷爷的故事依然支离破碎,少
之又少。因此她写小说,必须要靠大量的想象去添枝加叶。
不能把发现自己当成第一主题
写历史是严歌苓小说一个共同的特点,而对于现实生活,她似乎无暇顾及。“我做不到把当今
的个人生活、把发现自己当成写作的第一主题。我的脑子已经被太多重大的、还没搞清楚
的历史上的追问占据,我还在一直追问,不依不饶。”
不过,严歌苓觉得中国当代的年轻作家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在她看来,现在的作家像韩寒、
郭敬明,已经不再有他们那一代人的负担。年轻作家关注个人的生命、个人的成长、个人的
苦闷,个人就是一个宇宙,这个宇宙是全世界都会共同关注、都会懂得的宇宙。“他们写作的
优势在于对个人的探索与发现。这个主题是全世界的同龄人都在做、作家都会有的共同命
题。年轻的作家不去讲‘文化大革命’、三年自然灾害,外国人不懂那个时期的生活形成的
特定术语。现在青年作家考虑的问题如就业、购房、环保等正和西方青年作家逐渐靠拢,相
似的环境下产生了类似的文学命题,这也造成他们情感表达的接近,文学不与世界接轨也得接
轨。所以我觉得他们是非常幸运的一代人。”
文学不应高高在上
严歌苓喜欢听故事,尤其是民间故事。“生活中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和细节,编造不出来,也想象
不出来。所以有时我会搜集这些东西。《第九个寡妇》是我听到的故事,《小姨多鹤》也是
我听到的故事,都是朋友给我讲的。”
但严歌苓并不苛责听故事或看故事的人。“现在人们大概只能集中注意力一两分钟,小说很
容易失去读者。所以故事怎么写、怎样进行、怎样开端,需要一定技巧,不能说读者素质太差
根本看不进我的书,这种傲慢对今天的读者是行不通的。要运用最好的文字写故事,把自己的
见解和超越故事的信息传达给读者。”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有关分析,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严歌苓可以自由地穿梭于不同文化之间,站在国际的视角上看问题,这使得她的作品更具有
普世的精神。
B.像她的爷爷一样,严歌苓也具有极高的创造力,而且也因为创作时过于专注和投入使自己陷
入无法自拔的狂躁、忧郁之中。
C.作为一个知名而高产的作家,严歌苓能够清醒地认识自己。她认为不能把发现自己当成创
作的第一主题,这是韩寒等年轻作家不具备的特点。
D.相对于上一代人而言,严歌苓认为中国当代的年轻作家关注个人的生命、个人的苦闷,把个
人视作一个宇宙,考虑的问题比较闭塞。
2.下列对严歌苓的创作理念的相关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严歌苓认为创作是厚积薄发的过程,因此她非常重视知识储备,除小说外,还提倡阅读政论、
哲学等方面的书籍。
B.严歌苓重视语言的训练,认为作家需要不断地从好的语言文字中吸取养分,学的语言越多越
好。
C.严歌苓平时非常注意搜集生活中精彩的故事和细节,写作时会用想象力补足素材间的空
隙。
D.严歌苓认为当下读者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很短,小说创作必须把技巧放在第一位,运用最好的
文字写故事。
3.严歌苓认为中国当代的年轻作家是非常幸运的一代人,请结合文章分析其原因。(3分)
七、
1.答案 A B.此说法在原文中没有体现。C.“她认为不能把发现自己当成创作的第一主题,
这是韩寒等年轻作家不具备的特点”属于无中生有。D.“考虑的问题比较闭塞”说法错
误。
2.答案 D 小说创作确实需要一定技巧,但文中并没有提到“把技巧放在第一位”。
3.答案 ①青年作家未曾经历过历史动荡和灾害频发的年月,没有沉重的历史负担。②青年
作家更关注个人的生命、个人的成长与个人的苦闷,和西方青年作家有着类似的文学命题,这
使他们更易于与国际接轨。
解析 从文中找出相关段落,从中筛选出有关严歌苓认为中国当代的年轻作家是非常幸运的
一代人的观点的依据。答案要点主要集中在“不过,严歌苓觉得中国当代的年轻作家……所
以我觉得他们是非常幸运的一代人”这一段,从中提取信息即可。
C组 2017—2019年高考模拟·应用创新题组
一、(2019原创冲刺卷一,4—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完美收官,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天猫商城又创下一个新的神话:
“双十一”当日的成交额2 135亿元。在大学生网购日常化的今天,天猫“双十一”的2 135亿
也绝少不了2 000多万大学生的助力。
有大学生调侃,如果在毕业简历上加个“曾参与过千亿元项目”,将是多么辉煌的一笔!那么,
哪个大学的大学生能配得上这个项目呢?有数据显示,2016年最配得上这个项目的大学是浙江
大学,紧随其后的是南昌大学和江南大学。2018年天猫“双十一”的2 135亿元,哪个大学贡献
最大呢?有人说是浙江大学,它一定会保持传统;有人说是杭州师范大学,因为它是马云的母校;
有人说是武汉大学,因为它是小米老总雷军的母校;也有人说是吉林大学,因其在校生数量最
多。
(摘编自2018年11月12日搜狐网)
材料二:
(摘编自2018年11月12日中国青年网)
材料三: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11月15日表示,根据商务大数据的监测,今年“双十一”期间全国网络
零售交易额超过3 000亿元,同比增长约27%,再创历史新高。
在当天举行的商务部例行发布会上,高峰还表示,今年“双十一”我国网络零售市场主要呈现
了几个特点。一是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从11月1日到11日,中国跨境电商进口商品销售额
超过了300亿元,日本、美国、韩国、澳大利亚、德国位列进口来源国的前五位。仅国内某知
名电商平台一家,就引入了7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9万个品牌商品,同时有200多万海外消费者
在中国电商平台消费将近30亿元。二是消费向年轻人和三四线城市居民延伸。高峰表示,今
年新增的网购人群主要是年轻人和三四线城市的居民。“80后”“90后”等消费群体占比
超过70%,成为此次消费的主力军。三是品牌消费趋势明显,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知名品牌商
品,其中国产品牌更受青睐。“双十一”销售额前10名的品牌中,国产品牌占到6个。销售量
前10名的品牌中,国产品牌占到了8个,中华老字号的销售额超过28亿元。
(摘编自2018年11月15日“澎湃新闻”)
材料四: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人们对于网上购物的满意程度都集中在“一般”和“不满意”这两项。
对于网购表示不满意的消费者认为:网购的售后服务差,商品得不到保障;物流不够及时,购买
的商品一拖再拖,迟迟不能收到;还有些是因为之前在网购过程中受骗,对网购失去了信心。针
对这些问题,经营商应该加强售后服务,让顾客买得放心,用得舒心;提高物流的及时性,让顾客
切实地感觉到网购的方便;经营商还需要诚信经营。作为当代的消费者,我们也应该加强防范
意识,及时地补充基本的网购知识,对网购这个新兴的行业要有信心。国家的有关部门也应该
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这个新行业的秩序,确保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以此增加消费
者的信心。当然,还有一些人认为网购还是比较不错的,觉得网上的商品也有一些优点,如比市
面上的商品更便宜、款式更全、更加新颖、商品的种类比较多,等等。他们切实地从中获得
了意想不到的益处,认为网购确实是给他们带来了方便和快捷,为他们节省了时间和消费成
本。
通过调查分析,从整体来看,网购这个行业还是很有前景的。相信随着这个行业的继续发展,问
题也会越来越少,行业会朝着大家所希望的方向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们网购会越来越频
繁,网购也会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接受。
(摘编自刘明河《关于网购社会行为的调查研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一年一度的“双十一”在2018年又创下一个历史神话:成交额达2 135亿元。其中,2 000多
万大学生的贡献不可抹杀。
B.从材料二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双十一”消费理念比较正确,约4/5的大学生能量入为
出,不会因过度消费而增加自己的经济负担。
C.高峰表示,2018年“双十一”我国网络零售市场呈现出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向年轻人
和三四线城市居民延伸、趋向品牌消费等特点。
D.从材料四可知,网上购物方便快捷、节约时间,而且商品款式全、种类多、售后服务好,因此
一部分人觉得网购比较不错。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2016年,浙江大学最配称得上“曾参与过千亿元项目”,因此,在2018年的“双十一”活动中
它最有望成为贡献最大的大学,这是大家的共识。
B.某知名电商引入7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9万个品牌商品及200多万海外消费者在中国电商平
台消费,说明零售市场国际化程度有所提高。
C.“80后”“90后”等消费群体成为2018年“双十一”消费的主力军,而从未网购过的年轻
人及三四线城市居民,则是此次活动的新增人群。
D.从整体看,网购行业很有发展前景,随着其发展,问题会越来越少,人们网购也会越来越频繁,
“网购”这个行为也会越来越被人们接受。
3.请简述材料一、三、四报道的侧重点有何不同。(6分)
一、
1.答案 D “售后服务好”并非“一部分人觉得网购比较不错”的原因。
2.答案 D A.浙江大学“最有望成为贡献最大的大学”并不是“大家的共识”,只是部分人
的观点。B.说明的是“我国网络零售市场国际化程度有所提高”,而非“零售市场国际化程
度有所提高”。C.原文表述为“今年新增的网购人群主要是年轻人和三四线城市的居民”,
并未说这些人“从未网购过”。
3.答案 材料一侧重报道2018年天猫“双十一”的销售神话及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对销售神
话的贡献;材料三侧重报道2018年整个“双十一”期间网络零售所创销售纪录以及我国网络
零售市场呈现的新特点;材料四侧重分析人们网购满意程度,预测网购行业未来发展前景。
(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 解题时要注意三则材料的角度是不同的,材料一视角比较小、比较集中,侧重于报道天
猫“双十一”当天的销售额及大学生群体的表现;材料三视角稍大,报道整个“双十一”期间
所有参与活动的网络零售商家和消费者的表现;材料四视角最广,谈的是网购行业。
二、(2019原创预测卷二,4—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移动支付平台,属于第三方的服务中介机构,它实际上就是买卖双方交易过程中的“中间件”,
它是在银行监管下保障交易双方利益的独立机构。国内第三方支付产品主要有:支付宝、微
信支付、财付通等。用户数量最大的是PayPal和支付宝。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央行各分
支行公布的第三方机构罚单超30张,逾25家支付公司“踩雷”。2017年以来,支付巨头支付宝
也因跨境和境内支付各种不规范被处三张罚单。在央行的强监管风暴之下,第三方支付行业
正在加速洗牌。随着监管的强化,支付行业走向规范是必然趋势,在这一过程中部分不合规的
机构将逐渐被淘汰。
(摘编自百度百科及《经济参考报》
《第三方支付强监管延续 今年罚单已超30张》2018年5月22日)
材料二:
2008—2015年中国移动支付注册账户规模及增长情况(单位:亿户,%)
材料三:
Strategy Analytics移动支付服务最新研究报告《2010—2022年移动支付预测更新》称,全球移
动支付用户将在2016年年底突破10亿,相当于20%的独立移动用户。受无银行账户支付及社
交支付的驱动,移动支付交易额在2022年将会是2016年的两倍以上——将从2016年的2 000亿
美元上涨至2022年年底的5 710亿美元。
(摘编自人民网《2016年年底全球移动支付用户有望突破10亿》2016年6月20日)
从2013年的55.45亿笔,到2016年的1 228.6亿笔。我国移动支付业务发展十分迅速。在2016年
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结构中,移动支付占比高达54.8%。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我
国手机支付用户规模增长迅速,截至2017年12月,达到5.27亿,较2016年年底增加5 783万人。
《2017微信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9月,微信支付月社交支付次数较上年增长23%,月线
下支付次数较上年增长280%,微信支付绑卡用户已超过8亿。
(摘编自《人民日报》《我国手机支付用户达到5.27亿,
交易规模全球第一》2018年2月2日)
材料四:
2017年8月,央行支付结算司印发《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
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的通知》,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机构受理的涉及银
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这也就是业内所称的“断直连”。越来越多的机
构将会收取服务费,从此,移动支付机构告别“补贴”时代。
第三方支付“江湖规矩”变了,自2018年8月1日起,微信信用卡还款,每笔还款按还款金额的0.1%
收费。
(摘编自《科技日报》《支付行业迎“断直连”监管新规
告别“补贴”时代》2018年7月12日)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2010年到2014年,移动支付注册账户规模由1.35亿户增长到3.25亿户,增长率最高达73.08%,
最低为8.12%。
B.2008年至2015年移动支付注册账户规模在不断增加,2015年达到3.50亿户,但8年间注册账户
规模增长率却一直下降,并且降幅明显。
C.2014年移动支付注册账户规模为3.25亿户,较上年增长24.88%;2015年移动支付注册账户规
模达3.50亿户,年增长率为7.79%。
D.2008年至2015年8年间,2009年移动支付注册账户规模增速最快,增长率达178.57%,2015年注
册账户规模最大,达到3.50亿户。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移动支付,是在银行监管下进行的买卖双方直接交易的支付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一方式
确保了消费者利益和资金流动安全。
B.我国移动支付业务发展十分迅速。在2016年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结构中,移动支付占比高
达54.8%,其中主要是手机支付。
C.央行“支付机构受理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的举措,意
味着非银行支付机构将会收取服务费。
D.Strategy Analytics预测,全球移动支付用户将在2016年年底突破10亿,实际上手机用户截至2
017年年底才达到5.27亿,预测差错明显。
3.移动支付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但也面临困境,需要找到出路,请综合材料内容简述移动支付
的困境与出路。(6分)
二、
1.答案 B “8年间注册账户规模增长率却一直下降”不正确,图片显示2014年注册账户规
模增长率是24.88%,与2013年8.12%的增长率相比明显回升。
2.答案 C A项,“买卖双方直接交易的支付方式”错。从材料一可知,移动支付是第三方支
付平台,“是买卖双方交易过程中的‘中间件’”,买卖双方不直接交易。B项,“其中主要是
手机支付”于文无据,材料三只说“我国手机支付用户规模增长迅速”。D项,命题人故意混
淆了“全球移动支付用户”数量和“我国手机支付用户”数量两个概念。
3.答案 困境:①面对移动支付全球化,跨境支付如何更加规范、安全、合法;②“断直连”后,
如何适应支付新规则;③告别“补贴”时代后,如何兼顾用户利益,合理界定服务费标准。
出路:增强合规性,苦练内功,主动迎接监管,加大科技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力度。(意思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困境的概括应充分把握材料一和材料四中的内容,合理整合概括。提出的出路要具有
发散性,应把握材料的内容提示,并结合自身对法制社会的理解答题。
文档由机器转码 排版混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请下载原文档
本文档的下载地址为http://www.gaokaotik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0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