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为高考题库的VIP用户

2020届高考语文(江苏专用)一轮课件:专题十二 论述类文本阅读

标签: 暂无标签
高考语文 (江苏专用)
专题十二  论述类文本阅读
                             五年高考

                       A组 自主命题·江苏卷题组
一、(2019江苏,15—17)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12分)
                                书家和善书者
                                   沈尹默
“古之善书者,往往不知笔法。”前人是这样说过。就写字的初期来说,这句话,是可以理解
的,正同音韵一样,四声清浊,是不能为晋宋以前的文人所熟悉的,他们作文,只求口吻调利而
已。笔法不是某一个人凭空创造出来的,而是由写字的人们逐渐地在写字的点画过程中,发现
了它,因而很好地去认真利用它,彼此传授,成为一定必守的规律。由此可知,书家和非书家的
区别,在初期是不会有的。
写字发展到相当兴盛之后(尤其到唐代),爱好写字的人们,一天比一天多了起来,就产生出一批
好奇立异、相信自己、不大愿意守法的人,各人使用各人的手法,各人创立各人所愿意的规
则。凡是人为的规则,它本身与实际必然不能十分相切合,因而它是空洞的、缺少生命力的,因
而也就不会具有普遍的、永久的活动性,因而也就不可能使人人都满意地沿用着它而发生效
力。在这里,自然而然地便有书家和非书家的分别了。
有天分、有修养的人们,往往依他自己的手法,也可能写出一笔可看的字,但是详细检察一下它
的点画,有时与笔法偶然暗合,有时则不然,尤其是不能各种皆工。既是这样,我们自然无法以
书家看待他们,至多只能称之为善书者。讲到书家,那就得精通八法,无论是端楷,或者是行草,
他的点画使转,处处皆须合法,不能丝毫苟且从事,你只要看一看二王、欧、虞、褚、颜诸家遗
留下来的成绩,就可以明白的。如果拿书和画来相比着看,书家的书,就好比精通六法的画师的
画;善书者的书,就好比文人的写意画,也有它的风致可爱处,但不能学,只能参观,以博其趣。其
实这也是写字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六朝及唐人写经,风格虽不甚高,但是点画不失法度,它自成为一种经生体,比之后代善书者的
字体,要严谨得多。宋代的苏东坡,大家都承认他是个书家,但他因天分过高,放任不羁,执笔单
钩,已为当时所非议。他自己曾经说过:“我书意造本无法。”黄山谷也尝说他“往往有意到
笔不到处”。就这一点来看,他又是一个道地的不拘拘于法度的善书的典型人物,因而成为后
来学书人不须要讲究笔法的借口。我们要知道,没有过人的天分,就想从东坡的意造入手,那是
毫无成就可期的。我尝看见东坡画的枯树竹石横幅,十分外行,但极有天趣,米元章在后边题了
一首诗,颇有相互发挥之妙。这为文人大开了一个方便之门,也因此把守法度的好习惯破坏无
遗。自元以来,书画都江河日下,到了明清两代,可看的书画就越来越少了。一个人一味地从心
所欲做事,本来是一事无成的。但是若能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自然不是意造的矩)的程度,那
却是最高的进境。写字的人,也需要做到这样。
                                                                     (有删改)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善书而不知笔法,这一现象出现在写字初期,当时笔法还未被充分发现和利用。
B.唐代爱好写字的人渐多,有一批人好奇立异,自创规则,经生体就是这么产生的。
C.二王、欧、虞、褚、颜诸家都是严格遵守笔法的典型,他们都属于书家的行列。
D.元明清三代,书画创作每况愈下,优秀作品越来越少,与守法度的习惯被破坏有关。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写字过程中,那些与实际不能完全切合的人为的规则,不具有普遍的永久的活动性,因而不
能称之为笔法。
B.书与画相似,书家之书正如画师之画,谨严而不失法度,而善书者之书正如文人的写意画,别
有风致。
C.苏东坡天分高,修养深,意造的书画自有天然之趣,但率先破法,放任不羁,成为后世不守法度
的借口。
D.一味从心所欲做事是不可取的,但写字的人如能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却能达到最高的
境界。
3.书家和善书者的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
一、
1.答案    B 本题考查论述类文本阅读的相关知识,着重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体
现发展逻辑思维的学科素养,引导树立正确方法论的观念。
“经生体就是这么产生的”错,原文说的是“六朝及唐人写经,风格虽不甚高,但是点画不失法
度,它自成为一种经生体”,“经生体”因抄经而来。
易错警示    “推断”失误
“推断”失误的原因有:
(1)对原文内容理解失当,特别是对材料之间的相关性缺乏全面的把握;
(2)对表述判断关系的“敏感词”把握不准,或没有找到对应内容,凭经验判断,或依据某些内
容作出片面判断。
2.答案    C 本题考查论述类文本阅读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体现思
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培养敬畏规则的优秀思维品质。
“成为后世不守法度的借口”错,原文为“成为后来学书人不须要讲究笔法的借口”。
方法技巧    快速判定信息题正误要诀
(1)明确设误陷阱。设误陷阱有曲解文意、以偏概全、偷换概念、混淆时态、张冠李戴、无
中生有、因果混乱、武断绝对等。
(2)明确比对手法。比对词语,比对句间关系,比对结论或依据。
3.答案 是否尽合笔法;能否诸体皆工;是否适宜学习。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体现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弘
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本题可结合第一段中“古之善书者,往往不知笔法”以及第三段“不能各种皆工”“但不能
学,只能参观,以博其趣”等内容来回答。
二、(2018江苏,17—19)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问题。(18分)
                               中国建筑的希望
                                   梁思成
建筑之始,本无所谓一定形式,更无所谓派别。所谓某系或某派建筑,其先盖完全由于当时彼地
的人情风俗、政治情况之情形,气候及物产材料之供给,和匠人对于力学知识、技术巧拙之了
解等复杂情况总影响所产生。一系建筑之个性,犹如一个人格,莫不是同时受父母先天的遗传
和朋友师长的教益而形成的。中国的建筑,在中国整个环境总影响之下,虽各个时代各有其特
征,其基本的方法及原则,却始终一贯。数千年来的匠师们,在他们自己的潮流内顺流而下,如
同欧洲中世纪的匠师们一样,对于他们自己及他们的作品都没有一种自觉。
19世纪末叶及20 世纪初年,中国文化屡次屈辱于西方坚船利炮之下以后,中国却忽然到了“凡
是西方的都是好的”的段落,又因其先已有帝王骄奢好奇的游戏,如郎世宁辈在圆明园建造西
洋楼等事为先驱,于是“洋式楼房”“洋式门面”,如雨后春笋,酝酿出光宣以来建筑界的大混
乱。正在这个时期,有少数真正或略受过建筑训练的外国建筑家,在香港、上海、天津……乃
至许多内地都邑里,将他们的希腊罗马哥特等式样,似是而非地移植过来,同时还有早期的留学
生,敬佩西洋城市间的高楼霄汉,帮助他们移植这种艺术。这可说是中国建筑术由匠人手中升
到“士大夫”手中之始;但是这几位先辈留学建筑师,多数却对于中国式建筑根本鄙视。近来
虽然有人对于中国建筑有相当兴趣,但也不过取一种神秘态度,或含糊地骄傲地用些抽象字句
来对外人颂扬它;至于其结构上的美德及真正的艺术上的成功,则仍非常缺乏了解。现在中国
各处“洋化”过的旧房子,竟有许多将洋式的短处,来替代中国式的长处,成了兼二者之短的
“低能儿”,这些亦正可表示出他们对于中国建筑的不了解态度了。
欧洲大战以后,艺潮汹涌,近来风行欧美的“国际式”新建筑,承认机械及新材料在我们生活中
已占据了主要地位。这些“国际式”建筑,名目虽然笼统,其精神观念,却是极诚实的。这种建
筑现在已传至中国各通商口岸,许多建筑师又全在抄袭或模仿那种形式。但是对于新建筑有
真正认识的人,都应知道现代最新的构架法,与中国固有建筑的构架法,所用材料不同,基本原
则却一样——都是先立骨架,次加墙壁的。这并不是他们故意抄袭我们的形式,乃因结构使
然。我们若是回顾到我们古代遗物,它们的每个部分莫不是内部结构坦率的表现,正合乎今日
建筑设计人所崇尚的途径。这样两种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艺术,竟融洽相类似,在文化史中确
是有趣的现象。
我们这个时期,正该是中国建筑因新科学、材料、结构而又强旺更生的时期,也是中国新建筑
师产生的时期。他们自己在文化上的地位是他们自己所知道的;他们对于他们的工作是依其
意向而设计的;他们并不像古代的匠师,盲目地在海中漂泊,他们自己把定了舵,向着一定的目
标走。我认为,他们是最有希望的。
                                                                     (有删改)
1.分析文中“兼二者之短的‘低能儿’”出现的原因。(6分)
2.文中“‘国际式’新建筑”的内涵是什么?(6分)
3.中国建筑的希望体现在哪些方面?请联系全文,简要概述。(6分)
1.答案 社会上有崇洋媚外的风气;一部分建筑师对中国建筑存在鄙视;一部分建筑师虽对中
国建筑感兴趣,但缺乏真正的了解。
解析 本题考查概括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该句在文本第二段结尾,答题时可结合第二段的
内容分析。由“中国却忽然到了‘凡是西方的都是好的’的段落”,可概括出社会上有崇洋
媚外的风气;由“这几位先辈留学建筑师,多数却对于中国式建筑根本鄙视”,可概括出一部分
建筑师对中国建筑存在鄙视;由“近来虽然有人对于中国建筑有相当兴趣……则仍非常缺乏
了解”,可概括出一部分建筑师虽对中国建筑感兴趣,但缺乏真正的了解。
方法技巧    概括分析文本内容两步骤
首先在文中找到这句话所在的段落,然后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答题语言要简洁,不能照
抄原文。
2.答案 承认机械及新材料的主要地位;有极诚实的精神观念;其构架法的基本原则是先立骨
架、次加墙壁。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本题相关信息集中在第三段。从第一句中可
筛选出“承认机械及新材料在我们生活中已占据了主要地位”;从第二句中可筛选出“其精
神观念,却是极诚实的”;从第四句中可筛选出“现代最新的构架法……先立骨架,次加墙壁
的”。整合信息作答即可。
方法技巧    筛选整合文本信息三步骤
第一步,找准答题区间。
第二步,筛选关键词句。
第三步,整合信息作答。
3.答案 数千年来中国建筑取得了真正的艺术成就,有其一贯的基本方法及原则;中国建筑因
新科学、材料、结构正赶上强旺更生的时期;拥有文化自信和自觉艺术追求的新建筑师群体
正在产生。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和概括分析的能力。本题相关信息集中在文本的首尾两段。由第
一段中“中国的建筑,在中国整个环境总影响之下,虽各个时代各有其特征,其基本的方法及原
则,却始终一贯”,可概括出第一点;由第四段第一句“我们这个时期,正该是中国建筑因新科
学、材料、结构而又强旺更生的时期,也是中国新建筑师产生的时期”,可概括出第二点;由第
四段第二句“他们自己在文化上的地位是他们自己所知道的;他们对于他们的工作是依其意
向而设计的;……他们自己把定了舵,向着一定的目标走”,可概括出第三点。
易错警示    筛选整合和概括分析失分点
①走马观花,筛选遗漏要点。
②不会合并,信息缺少整合。
③照抄原文,答题不够简洁。
三、(2017江苏,17—19)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问题。(18分)
                                 从脸谱说起
                                   叶秀山
脸谱在京剧艺术中不可或缺,实在是我国艺术家对世界艺术作出的特殊贡献。不过,以前也常
听批评家在贬义上使用这个词,说人物没有个性,有公式化、概念化的毛病,则斥之曰“脸谱
化”。
其实,脸谱与概念、公式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公式是抽象的,但脸谱却不能归结为抽象。我
想,批评脸谱公式化、概念化的,其中有一点未曾深察的是在那个“谱”字上。
“谱”有标准、准则的意思。我们常说某人说话、行事“没谱”,是言其做事说话不遵守一
定的规则,无法沟通、交流,也无法理解。“谱”是要大家都能遵守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谱”还有谱系的意思。谱系是历史性的,是一种传统。历史不同,传统不同,谱系也就不同,
于是有各种不同的家法、流派。京剧的脸谱,也有不同的家法,同样是曹操的脸,勾画上也是大
同中有小异。此外,凡称“谱”的,都是有待去实现的。“谱”自身是实践的“本”,好像是个
具有普遍意义的设计方案。光有个脸谱不能成为“活曹操”“活包公”,要成“活某某”,还
看演员如何去演。
现在书店里有许许多多菜谱,分属各种不同的菜系:四川的,淮扬的,上海的,广州的……但菜谱
不是菜,不能吃。菜谱给人一个规范,有的很详细,看起来也很死板,如加盐多少、文火炖半个
小时等等。这个指标,对于普通家庭主妇而言,是帮助她做出中等水平的菜肴来,不至于不堪入
口。但厨艺上乘,在于把握火候。火候,是一个综合性的分寸,不是“30分钟”“35分零5秒”
那样死板的,到时一定起锅。“火”曰“候”,乃是一种征候,是靠操作者的经验体会感觉出来
的。把握火候不是理论性的,而是实践性的,因而不仅仅是实用性的,而且是艺术性的。就实用
性而言,做出来的菜,有个中等水平,能吃就行;但就艺术性而言,火候是必须掌握的。舞台艺术
中也有火候,是把各种“谱”——包括曲谱、身段、脸谱……都艺术地“兑现”出来,是要艺
术家把这些“谱”用活了,塑造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来。
像厨艺一样,舞台上也有中等水平的演员,他们按部就班地把各种“谱”“做”出来,就算是完
成任务,刻苦的也会用相当的功夫,就是缺少一点灵气。像灵气、气韵等并不是能“谱”出来
的,而是艺术家的一种创造。然而,就道理上来说,各种“谱”,并不是要限制人的创造,而只是
要使人创造得更好。做不好菜不能怪菜谱,演不好戏不能怪各种程式,人物没有个性也不能怪
脸谱。再往深里说,各种“谱”不但不企图限制艺术家的天才,而且还可以防止天才的流产。
“谱”规范着那不易规范的天才,使其不仅有天才,而且有成就。
记得几十年前奚啸伯先生对我们说,舞台艺术要做到“有规律的自由”,他的体会是很深刻
的。
                                                    (选自《叶秀山文集》,有删改)
1.文中“谱”的含义有哪些?(6分)
2.请简要归纳文章第四段的论述层次。(6分)
3.请结合文章,阐释最后一段中“有规律的自由”的内涵。(6分)
三、
1.答案 标准、规则;谱系;有待实践的“本”。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重点词语含义的能力。首先可以从文中筛选相关信息进行概括,“谱”
的含义主要集中在文本第三段,“‘谱’有标准、准则的意思”“‘谱’还有谱系的意思”
“此外,凡称‘谱’的,都是有待去实现的。‘谱’自身是实践的‘本’”;然后将这些含义分
点概括即可。
方法技巧 对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一是明确答题区间,本题答案点全部集中在文章的第三
段。二是明确重要词语的类型(指代型、概念型),显然“谱”是概念型的。三是筛选和概括
信息,要顺利作答此题,首先需要对第三段做一个层次分析。仔细阅读文段我们不难发现,文段
中有非常明确的标志性句子“‘谱’有标准、准则的意思”“‘谱’还有谱系的意思”
“此外,凡称‘谱’的,都是有待去实现的。‘谱’自身是实践的‘本’”,据此可以把该段分
为三层;然后加以适当概括,即可得出答案。
2.答案 首先,指出菜谱对做菜的规范意义;其次,阐述厨艺上乘须把握火候;最后,指出舞台艺
术的火候在于把“谱”用活。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通过阅读我们发现,第四段中反复
出现的关键词是“火候”,而全文的核心话题是“谱”,所以第四段的内容就是将两个概念建
立起联系,如果我们能够理清作者是怎样建立这种联系的,自然也就将段落的论述层次理清
了。本段开头承接上文,先以生活中的菜谱为例指出其对家庭主妇的作用;再以转折句“但厨
艺上乘,在于把握火候”引出“火候”;接着给“火候”这一概念下定义,即“是一个综合性的
分寸”;接着谈如何把握火候,即“是实践性的”“不仅仅是实用性的,而且是艺术性的”;最
后谈“舞台艺术中也有火候”,成功建立起“谱”与“火候”的关系。在理清文段内容的基
础上适当加以概括,即可得出答案。
3.答案 舞台艺术既要尊重历史传统,遵循规则,继承家法,依据曲谱、身段、脸谱来表演;还要
积累经验,把握火候,挥洒灵气,创造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
解析 阐释“有规律的自由”的内涵,首先要明确中心词是“自由”,明确“自由”是什么,是
艺术家在演艺过程中的一种状态和追求;然后分析“自由”的修饰语“有规律的”,何为“有
规律”,为何要“有规律”,结合文本主旨及“谱”的含义去分析即可。
疑难突破 很多同学在面对这类阐释内涵的题目时会无从下手,搞不清楚命题者什么时候只
需要自己单纯解释某一个关键词语,什么时候需要从全文入手,深入分析其内涵。其实经过冷
静分析、归纳总结我们发现,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判断命题者的用意。
(1)从题目所处的位置判断。无论是从人的基本认知规律还是从试卷命题难度设置的基本规
律来讲,都是先易后难。江苏语文高考卷中论述类文本的考查固定为三道简答题,如果对概念
或词语的理解位于三题中的第一题或第二题,基本可以判断只需要解释即可,不需要深入挖
掘。如果在第三题的位置,则需要深入解读,不能停留于表面。
(2)看该关键词语、句子在文章中的位置。分析近几年的江苏语文高考卷我们不难发现,论述
类文本阅读要求分析内涵的关键词语、关键句等,基本都位于文章的最后一小段。而一般的
文章最后一段总是起卒章显志的作用,这就意味着这些词语或句子一定是作者观点态度的集
中体现,必然是需要我们深入解读的。
(3)从题干的设置来看,如果题干中明确出现“请结合文章”“请结合全文”“请结合文章内
容”等字样,意味着我们解析这个关键词语或关键句时需要建立在通读和理解全文的基础上,
那就肯定不能简单停留在对字面意思的解释上了。
四、(2016江苏,17—19)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18分)
                                 成人不自在
                                   郭英德
《西游记》记录了孙悟空从出生、成长、奋斗,直到成为“斗战胜佛”的曲折过程,揭示了一
个深刻的人生哲理:成人不自在。
孙悟空的出生,和普通人大不一样,他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摆脱了人与生俱有的社会关系。
用小说的话,就是“不服麒麟辖,不服凤凰管,又不服人间王位拘束”。那么,作为一个原生态
的人,他是不是就获得了真正的“自在”呢?这还不行。他发现自己生活的环境太狭隘了,来
来回回就在花果山上,交往的就是些个猴兄猴弟。他想要拥有更大的空间和世界,所以去寻仙
问道,有了种种法力。一个筋斗云翻出十万八千里,生活空间如此之大,可以为所欲为,来去自
如。有了这么广阔的生存空间,就获得真正的“自在”了吗?还是不行。孙悟空有一天突然悲
叹起来,他看到老猴死去,想到自己迟早也要死去,于是到阎罗殿去把自己的名字从生死簿中勾
掉,从而拥有了绝对意义上的“自在”。
但是对社会人来说,这却触犯了规范,社会不允许没有经过任何修炼就得到这种绝对自由。孙
悟空扰乱了正常的秩序,这必定要受到惩罚。社会要么剿灭他,要么改造他。小说采取了寓意
性的写法,用“如来佛的掌心”代表一种无所不能的社会规范,个人有再大的能耐也逃不出如
来佛的手掌心。“个体人”一旦步入社会,就不可能再有绝对的自由自在了。
孙悟空遇到唐僧,投身西天取经的事业,这是偶然的事情吗?不完全是。小说有一个寓意性的
写法——“紧箍儿”。紧箍儿是有形的东西,但却有无形的含义。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儿是怎
么戴上的?是他自己戴上的。他看到藏着紧箍儿的花帽子漂亮,就自己给自己戴上了。这说明
孙悟空是心甘情愿地接受社会规范,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紧箍咒”有一个很雅的名字,叫
“定心真言”。只有把孙悟空的心“定”住,他才能真正地长大成人。
于是,西天取经,是孙悟空充分发挥个人能力的过程,更是他收心敛性的过程。西天取经赋予孙
悟空的任务,就是保护唐僧一步一步走到西天去,跋山涉水,不能偷懒。这是一种人生的命题,
人生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人生最大的价值不在于目的,而在于过程。西天取经的八十一难,并
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那些周而复始、形形色色的险阻与妖魔,都不过是孙悟空修心过程中
所遇障碍的象征。
任何社会中的人都面临着“自在”和“成人”的两难处境。你生活在社会当中,一方面希望
有更多自由,另一方面又发现面临着种种约束。这是两难的,人的一生就是在这种两难处境当
中找到最佳位置。在这个意义上,孙悟空是成功的。
                                       (节选自《中国四大名著的文化价值》,有删改)
1.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6分)
2.文中“如来佛的掌心”“紧箍儿”“八十一难”分别意味着什么?(6分)
3.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西天取经”的寓意。(6分)
四、
1.答案    第一层(第1段):提出全文观点,成人不自在。第二层(第2、3段):揭示人一旦踏入社会,
就没有绝对自由。第三层(第4、5段):说明人的成长是一个接受各种规范、不断修行的过
程。第四层(第6段):收束全文,强调成功的人生就是在约束与自由的两难处境中找到最佳位
置。
解析 本文的论述层次是很清楚的,按照四个层次来论述。第1段是第一层,以孙悟空的出
生、成长、奋斗直至成功开头,提出观点:成人不自在。第2、3段为第二层,写孙悟空成长,发
觉自己生活的环境狭隘、生命有限,从而反抗奋斗,最终拥有了绝对意义上的“自在”。但这
种“自在”触犯了规范,必定要受到惩罚,后孙悟空难逃“如来佛的掌心”,不再“自在”。第
4、5段为第三层,写孙悟空遇到唐僧及护送唐僧西天取经经历种种磨难,自我磨砺修心,从而成
为“斗战胜佛”,阐述“不自在”的意义。第6段为第四层,从孙悟空这一“个体”分析总结
出任何人都面临着“自在”与“成人”的两难处境,深化观点,照应题目与开头。
2.答案 “如来佛的掌心”象征着孙悟空无法逃脱的社会规范;“紧箍儿”象征着孙悟空心
甘情愿接受的社会规范;“八十一难”象征着孙悟空修心过程中所遇的障碍。
解析 分别从第3段第4句话、第4段第4—8句、第5段第4—5句,概括出“如来佛的掌心”
“紧箍儿”“八十一难”意味的内容。
3.答案    人生的成长是发挥个人能力、收心敛性的过程;人生要承担责任,克服困难,完成使命;
人生最大的价值不在于目的,而在于过程。
解析 由文章第5段中的“西天取经”是“孙悟空充分发挥个人能力的过程”“收心敛性的
过程”“人生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人生最大的价值不在于目的,而在于过程”,以及第2
段的追求、冲破束缚,第3段的接受约束,第4段的自找约束,第6段的人生两难,按照一定顺序,组
织答案。
五、(2015江苏,16—18)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问题。(18分)
                                 罗丹的雕刻
                                   熊秉明
雕刻的发生源自一种人类的崇拜心理,无论是对神秘力的崇拜,对神的崇拜,或者对英雄的崇
拜。把神像放在神龛里,把英雄像放在广场的高伟基座上,都表示这一种瞻仰或膜拜的情操。
雕刻家把神与英雄的形象具体化。他的创作是社会交给他的任务。所以雕刻家在工作中,虽
然有相当的自由,可以发挥个人才华,但是无论在内容上,在形式上,还要首先服从一个社会群
体意识长期约定俗成的要求。有时,我们在庙宇装饰、纪念碑细部也看到日常生活的描写,有
趣而抒情,然而那是附带的配曲。
罗丹的出现,把雕刻作了根本性的变革,把雕刻受到的外在约束打破。他不从传统的规格、观
众的期待去考虑构思,他以雕刻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感受作为创造的出发点。雕刻首先是一
座艺术品,有其丰富的内容,有它的自足性,然后取得它的社会意义。所以他的作品呈现的时
候,一般观众,乃至保守的雕刻家,都不免惊骇,继之以愤怒、嘲讽,而终于接受、欣赏。他一生
的作品,从最早期的《塌鼻的人》《青铜时代》,一直到他最晚年的《克列蒙梭》《教皇伯诺
亚第十五》都受到这样的遭遇,只不过引起的波澜大小不同而已。
欣赏罗丹毕生的作品,我们也就鸟瞰了人的生命的全景。从婴孩到青春,从成熟到衰老,人间的
悲欢离合,生老病死,爱和欲,哭和笑,奋起和疲惫,信念的苏醒,绝望的呼诉……都写在肉体上。
他说“忠于自然”,而在他的手中,人体已经开始扭曲,破裂;他说“尊重传统”,然而他已经把
雕刻从纪念碑功能中游离出来。他所做的不是凯旋门,而是“地狱之门”。这是一大转变。
凯旋门歌颂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而“地狱之门”上没有英雄。“地狱之门”其实也可以称
作“人间之门”,而罗丹所描述的人间固然有鲜美和酣醉,但也弥漫阴影和苦难,烦忧和悲痛,
奋起和陨落。罗丹用雕刻自由抒情,捕捉他想象世界中的诸影,诸相。雕刻是他恣意歌唱的语
言。在罗丹手中,塑泥变成听话的工具,从此,在他之后的雕刻家可以更大胆地改造人体,更自
由地探索尝试,更痛快地设计想象世界中诡奇的形象。现代雕刻从此可能。
说他的雕刻是最雕刻的雕刻是可以的,因为雕刻本身取得意义;说他的雕刻破坏雕刻的定义,已
经不是雕刻,也是可以的,因为雕刻不仅具有坚实的三度实体的造型美,而且侵入诗,侵入哲
学。说在他的作品里,我们看见雕刻的源起是可以的;说在他的作品里,我们看到雕刻的消亡也
是可以的。因为他的雕刻在生命的波澜中浮现凝定,生命啄破雕刻的外壳又一次诞生。
他说:“在做艺术家之前,先要做一个人。”每天有那么多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从世界的
各个角落来到巴黎罗丹美术馆,在他的雕像之间徘徊,沉思,因为那些青铜和大理石不只是雕
刻,那是,用他自己的话说,“开向生命的窗子”。
                                                                     (有删改)
1.请简要概述第一段的论述层次。(6分)
2.罗丹给雕刻带来的“根本性的变革”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
3.请结合文章,阐释文末“开向生命的窗子”的内涵。(6分)
五、
1.答案 首先指出雕刻的发生源自人类的崇拜心理,接着论述雕刻家的创作要服从于约定俗
成的社会要求,最后补充说明雕刻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只是配曲。
解析 梳理第一段层次,抓住概括性的语句,如“雕刻的发生源自一种人类的崇拜心理”“首
先服从一个社会群体意识长期约定俗成的要求”“看到日常生活的描写,有趣而抒情,然而那
是附带的配曲”,依据题意,整合成句即可。
2.答案 在雕刻观念上,罗丹是以雕刻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感受为出发点进行创作;在雕刻内
容上,罗丹的雕刻体现人的生命全景;在雕刻形式上,突破具体形象的表现手段,大胆改造人体,
恣意表现生命,自由表达想象中的诡奇形象。
解析 依据题干可知,答案来自第二段至第四段。第二段“他不从传统的规格、观众的期待
去考虑构思,他以雕刻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感受作为创造的出发点”,可概括为“在雕刻观念
上”;第三段“欣赏罗丹毕生的作品,我们也就鸟瞰了人的生命的全景”,可概括为“在雕刻内
容上”;第四段“用雕刻自由抒情”“雕刻是他恣意歌唱的语言”“更大胆地改造人体,更自
由地探索尝试,更痛快地设计想象世界中诡奇的形象”,可概括为“在雕刻形式上”。将以上
内容提炼整合成句即可。
3.答案 雕刻开启了以生命为表现内容的历史;雕刻成为人们思考生命的载体;雕刻呈现了罗
丹对生命的思考与想象;雕刻带给艺术家们以创作的启示。
解析 从第二段首句及整个第三段来看,罗丹的雕刻是以生命为表现内容的,他在这方面实现
了“根本性的变革”。第四段以“凯旋门”为例,表现罗丹对生命的思考与想象。末段写每
天有那么多人“在他的雕像之间徘徊,沉思”,表现人们对生命的思考及罗丹的作品给艺术家
们带来启示。
                   B组 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题组一 2019年高考题组
一、(2019课标全国Ⅰ,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或早或晚,都会遭遇到这个问题——为谁创作、为谁立言?习近平同
志强调:“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
一个根本问题。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源泉。”
目前,文艺界普遍认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
创作的蓬勃生机。然而,在创作实践中,还有许多作家、艺术家困惑于现实如此宏大丰富,以至
于完全超出个人的认识和表现能力。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现实太精彩了,它甚至远远走
到了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是的,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随时发生着习焉
不察而影响深远的变化。这就为作家、艺术家观察现实、理解生活带来巨大困难。对于他
们而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生活的表象,大约是不难的,难就难在理解生活复杂的结构,理解隐
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那么,这“更深层的东西”是什么呢?
去过天安门广场的朋友一定会对矗立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印象深刻,许多人都背得出
上面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
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
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
雄们永垂不朽!”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今天,再次诵读这段话,我们就会意识到,这改天换地
的宏伟现实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认识到人民的
主体地位,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时代浪潮下面深藏的不竭力量,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时代,
认识沸腾的现实。
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是为了从理性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间,是为了解决我是
谁、我属于谁的问题。新文化运动以来,无论是经历革命与战争考验的现代作家,还是上世纪
80年代那批经历了知青岁月的当代作家,他们内心其实都有一方情感根据地,都和某一片土地
上的人民建立了非常深切的情感关系。这些作家是属于某个情感共同体的,这个共同体时刻
提醒着他,他的生命和创作与这世界上更广大的人群休戚相关。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
并不是我们的读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他以及他所代表的广大人民作为我们认识现实、理
解时代的依据。
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
盾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诚然,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
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但是,有责任感的艺术家会深深感到,我们就生活在那些为美好生
活、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人们中间,理应对我们的共同奋斗负有共同责任。我们有责任通过
形象的塑造,凝聚精神上的认同。这种认同,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认同,是与新时代伟大历史
进程的同频共振。作家和艺术家只有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儿子,积极投身于人们争取美好未来
的壮阔征程,才有能力创造出闪耀着明亮光芒的文艺,照亮和雕刻一个民族的灵魂。
                                            (摘编自铁凝《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作家树立了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念,在创作实践中就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
B.对人民的情感认同,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很多作家创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C.人民是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因为普通劳动者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
D.真正扎根时代、富有责任感的艺术家,无须考虑人民群众的娱乐和消费需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
B.文章论证兼顾现实与历史,既有对当下创作的分析,也有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C.文章引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内容,巧妙衔接了上下文,也有力支撑了论点。
D.文章末段论证了正面人物的塑造是新时代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体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对于那些认为现实走在小说家想象力前面的作家而言,困难在于如何把握生活的复杂结构
和本质内容。
B.对艺术家而言,日新月异的变革时代,既意味着巨大挑战,也能激发创作热情,促使他们投身
沸腾的生活。
C.老舍曾说:“不去与劳动人民结为莫逆的好友,是写不出结结实实的作品的。”这与文中情
感共同体的理念是相通的。
D.我国当下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由量的问题转向质的问题,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而
精,凝聚共识。
一、
1.答案    B 本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和辨析能力,体现了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有助于
考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认识观。
A项,“作家树立了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念”与“在创作实践中就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之
间没有条件关系,故A项错误。C项,“普通劳动者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错误,原文为“一
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另外,选项因果关系不成立,原文说“一个普
普通通的劳动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理解时代的依据”。D项,“无须考虑人民群众
的娱乐和消费需求”错,原文为“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有责
任感的艺术家会深深感到……理应对我们的共同奋斗负有共同责任”。
2.答案    D 本题考查论证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分析文章结构,分析文本论点、论据及论证
方法的能力,体现了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培养优秀的思维品质。
D项,曲解文意,原文为“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选项将“以精品奉献
人民”曲解为“正面人物的塑造”。
3.答案    D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整合文中信息并进行推断的能力,体
现了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培养创新思维品质。
D项,“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而精”错误,文章指出了我国当下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然后
论述了艺术家的创作要出精品的问题,并没有说“少”的问题。
二、(2019课标全国Ⅱ,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
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
常。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他所接
触到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
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采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就诗
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
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
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的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
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
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
“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就诗歌内容方
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情物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
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
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悲哀响;写洗兵马之
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
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
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越,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
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
避。其不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
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
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
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他一方面有
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如著名的《北征》诗,于饱写沿途之人
烟萧瑟、所遇被伤、呻吟流血之余,却忽然笔锋一转,竟而写起青云之高兴,幽事之可悦,山果
之红如丹砂,黑如点漆,而于归家后,又复于饥寒凛冽之中,大写其幼女晓妆之一片娇痴之态。
此外,杜甫虽终生过着艰苦的生活,而其诗题中却往往有“戏为”“戏赠”“戏作”等字样。
凡此种种,都说明杜甫才性之健全,所以才能有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相反而相成的两
方面的表现。这种复杂的综合,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又一证明。
                             (摘编自叶嘉莹《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杜甫有一种难得的健全才性,能兼容感性与理性,对事物进行综合全面的把握。
B.从杜甫论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
C.杜甫的诗歌涵括范围非常广泛,善于以变化的笔触,表现社会生活和人情物态。
D.对于天宝年间的乱离,杜甫在诗中既有主观感情的投入,又有客观视角的观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健全才性是杜甫取得集大成成就的重要因素。
B.文章从体式风格和内容两方面,来论证杜甫诗歌创作的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C.文章在论证诗人对待悲苦的态度时,将杜甫和陶渊明、屈原等诗人做了对比。
D.文章论证了杜甫所以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杜甫之前的诗人,或者以感性见长,或者以理性见长,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
B.杜甫勇于尝试各种诗体,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在五言古诗上则作出革新。
C.对逃避、被击败与正面担荷这三种回应危机方式,作者在情感态度上一视同仁。
D.杜甫诗歌震撼人心的力量,部分来自严肃与幽默之间、担荷与欣赏之间的平衡。
二、
1.答案    B 本题考查论述类文本阅读的相关知识,着重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体
现发展逻辑思维的学科素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项,“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说法错误,原文说“古今长短各种诗
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并未说明杜甫对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的评价。
2.答案    D 本题考查论述类文本论证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分析文本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及论证结构的能力,体现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继承与弘扬古典文化。
D.“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说法错误。结合原文可知,杜甫“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
量”,“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最终缘于“杜甫才性之健全”。
3.答案    D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整合文中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体现
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以彰显文化魅力。
A.推断无据,文中并未明确指出之前的诗人的理性感性特点,且“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于文
无据。B项,“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说法错误,结合文末出处及“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
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得
知。C项,“作者在情感态度上一视同仁”错,作者对“正面担荷”给予高度肯定,这与其对其
他回应危机的方式的态度不同。
三、(2019课标全国Ⅲ,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蕴藏丰富、有待进一步
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宝库。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困境,
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仍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
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
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
观。对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要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而不应仅局限在艺术团体或
演出队等小范围内。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
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
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经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会对此类非物质
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如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踏春》、蒙古族舞蹈《吉祥
颂》等都曾大放异彩。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持本
真性的原则,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西方音乐编排
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因此,对民族民间传统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应既不
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
编导们深谙民间表演艺术的特性,并能进行实地调研、采风,挖掘出民间艺术的基本元素与本
质精神。
各种传统表演艺术都是在特定时空中呈现的,靠其演出行为形成艺术作品,实现艺术价值。这
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决定了应对其实施活态传承与保护,使之以鲜活形态生存于民间。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实践中,有些地区视保存为保护,重视硬件设施,各类场馆及专题博
物馆建设颇具规模,民间收集来的各种乐器、道具、面具、服装等都得到妥善收藏。这种博
物馆式的展示与收藏,虽然能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但变活态传承为固态展示,
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传统表演艺术的生存发展问题。有人认为通过录音、录像等数字化手段
便可记录、存储、呈现表演艺术的成果和过程,达到抢救性保护的效果。但是,这只是对文化
遗产的部分信息进行了保存。人在进行艺术表演时涉及的很多现象难以精确量化,其中不少
信息是无法获取和记录的。对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活态保护,才符合其自
身的传承发展规律。
                                    (摘编自李荣启《论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传统表演艺术通常具有生活性和群体性的特征,民众也是演出的重要参与者。
B.春晚优秀的民族歌舞节目为传统表演艺术的舞台改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
C.传统表演艺术进行“二度创作”时,应当避免西式改编,以防失去原有风格。
D.录音、录像等手段可以记录传统表演艺术的成果和过程,能够起到保存作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针对当下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中出现的一些片面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B.文章紧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表演艺术的几种属性,多角度展开论证。
C.第四段将一些地区的场馆建设和数字化保存做比较,论证了保护与保存的不同。
D.文章对现有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举措的成效与不足都有论及,体现出辩证的态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传统表演艺术源自生活,使其“雅化”意味着脱离原生的环境,很难获得成功。
B.民间各种自发的载歌载舞活动都是传统表演艺术的一部分,有很强的民俗色彩。
C.传统表演艺术依赖动态展示以呈现艺术内蕴,将其物质载体作固态展示则没有价值。
D.活态保护致力于维护传统表演艺术的活力,看重人的因素在项目传承中的作用。
三、
1.答案    C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体现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引导关
注传统文化。
“避免西式改编”说法绝对,原文为“‘二度创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
入现代元素”。
方法技巧    “双合”法准确解答理解分析题
所谓双合,就是符合文意,符合题意。符合文意指在做题时将选项逐一与原文进行比照,比照该
选项与原文意思是否相同,哪些字句变了,意思变了没有,不要只看大概。符合题意指在比照符
合文意的前提下看看该选项是否符合题干的意思,抓住题干意思中的几个要点,完全符合题干
要点的才是正确答案。
2.答案    C 本题考查论述类文本论证方面的相关知识,考查分析文本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的能力,体现了发展逻辑思维的学科素养,培养优秀思维品质。
第四段论述的是对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活态保护。
3.答案    D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整合文中信息并进行推断的能力,体
现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A项,“使其‘雅化’意味着脱离原生的环境,很难获得成功”理解错误,原文为“固然能彰显
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B项,“民间各种自
发的载歌载舞活动都是传统表演艺术的一部分”,说法绝对。C项,“将其物质载体作固态展
示则没有价值”说法错误,原文说“能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可知选项否定
绝对。
知识拓展    排除干扰定答案
命题者常常采用以下方法来设置干扰项:①偷换概念。在选项中用其他概念置换原文中的概
念。②扩大或缩小概念的外延。在错误的选项中以部分代整体,或把整体说成部分,改变概念
的外延。③混淆概念。把不同的概念等同或混淆起来。④改变判断的性质。故意把可能写
成必然,把未然写成已然,把有写成无,把无写成有。⑤无中生有。选项中的信息在原文找不到
依据。⑥因果混乱。包括强加因果和因果倒置。
四、(2019天津,5—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资源”这一概念,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资源是指人类生产活动所需要的、
在自然界存在的物质(材料)和动力的天然来源。广义的资源,则是指人类用来帮助从事一定
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一切要素和有利条件的总和。简单地说,资源就是人类活动所必需
的一切东西。从形态上看,人类资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以贮存、节约的资源,如资金、材
料、能源等;另一类是不可贮存、节约的资源,如时间、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在信
息社会中,正确认知注意力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为什么说注意力是一种资源呢?人类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定向性,即有意识、有计划地
达到一定的目的。人类活动的定向性,要求人在活动过程中,必须使自己的意志服从这个过程
的目标。人的定向活动是由提出的任何或某种活动计划来组织的,而要完成这种组织活动,一
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就是注意力。所以,注意是人的活动的基本特征,是人的有目
的活动和定向探索活动的前提,是人的活动达到既定目标的必要条件:注意力决定任务完成的
效率和成果的质量,是人类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要素,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人的心理过程的一个最基本特征是它的选择性和指向性。当我们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
一定事物时,就是注意。注意和认识过程分不开,它是一切认识过程的开端。虽然注意不是一
种独立的认识活动,但它表现在认识过程(知觉、记忆、思维等)的内部而与这些过程不可分
离,在人的一切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对人的各种心理过程和操作活动均有调节作用。注
意力表现了人的心理过程进行的动力特征,是人的个性品质和能力结构的重要因素。没有高
度发展的注意力,就不能有效地从事各种活动,就不能从事长时间的复杂的思维活动。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的注意力是一种非常有限的心理资源。人的主要精力每次只能执行一
种主要的任务。当大量的信息进入感觉记忆,若不加以注意,很快就会丧失。因此,注意在为进
一步加工而选择感觉信息方面,是起着重要作用的。信息资源具有可替代性、可分享性,而注
意力作为资源是不可替代、不可分享的。今天,人们要学会合理有效地分配并使用注意力。
                              (节选自李志昌《信息资源和注意力资源的关系》,有删改)
1.下列表述,与本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  )
A.资源包括材料、能源、时间、信息、注意力等,有狭义、广义之分,有的可以贮存、节约,有
的不能贮存、节约。
B.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一事物时就是注意,注意是认识过程的开端,对人的各种心理过程
和操作活动均有调节作用。
C.注意力决定任务完成的效率和成果的质量,体现了人的个性品质和能力结构,是一种不可或
缺的心理因素。
D.在情况多变、竞争激烈、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从事各种活动,尤其从事各种思维活动,必须
拥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
2.下列语句的含义,不能体现“注意力”重要性的一项是(3分) (  )
A.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
B.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C.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3.下面推断与本文观点相符的一项是(3分) (  )
A.注意力是一种非常有限的心理资源,不可替代,不可分享,因此可以和物质、能量等资源相提
并论,等同看待。
B.信息是一种重要资源,注意力也是一种重要资源。在任何时候,人的注意力都是一种稀缺资
源。
C.从注意力资源稀缺的角度看,在某些次要的或无关的方面,“信息闭塞”排除了一些无谓的
干扰,可能也是有好处的。
D.合理、有效地分配、使用注意力是成功的要素,不能合理使用注意力将会导致人一事无
成。
四、
1.答案    D    本题主要考查对信息的筛选、理解的能力,体现了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
倡导关注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生活理念。
D项,“必须拥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说法绝对,原文是说“没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就不能有
效地从事各种活动,就不能从事长时间的复杂的思维活动”,选项去掉了限制条件“有效地”
“长时间的复杂的”。
2.答案    B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体现了思维发
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弘扬科学精神和培养优秀的思维品质。
根据文中关于“注意力”这一概念的解释“人的定向活动是由提出的任何或某种活动计划
来组织的,而要完成这种组织活动,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就是注意力”及有关注
意力重要性的表述“注意力决定任务完成的效率和成果的质量”等,判断各项是否体现了
“注意力”的重要性。B项,说的是要听取多方面的意见,没有体现“注意力”的重要性。
3.答案    C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整合文中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体现
了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培养创新思维品质。
A项,“可以和物质、能量等资源”“等同看待”错误,因为“注意力作为资源是不可替代、
不可分享的”,而物质、能量资源属于可替代、可分享资源,所以它们不能被等同看待。B项,
“在任何时候,人的注意力都是一种稀缺资源”错误,原文只是说“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的注
意力是一种非常有限的心理资源”。D项,“不能合理使用注意力将会导致人一事无成”,说
法绝对。原文只是说“人的主要精力每次只能执行一种主要的任务……很快就会丧失。因
此……是起着重要作用的”“人们要学会合理有效地分配并使用注意力”。
题组二 2015—2018年高考题组
一、(2018课标全国Ⅰ,1—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
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
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
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
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
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
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
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
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
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
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
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
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
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
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
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
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
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
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
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
“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
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
“接着讲”的统一。
                                            (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也是当代思想的组成部分。
B.“照着讲”主要指对经典的整理和实证性研究,并发掘历史上思想家的思想内涵。
C.“接着讲”主要指接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在新条件下形成创造性的思想。
D.不同于以往诸子之学,“新子学”受西方思想影响,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
B.文章指出理解“新子学”的品格可从两方面入手,并就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证。
C.文章以中西思想交融互动为前提,论证“新子学”“接着讲”的必要和可能。
D.文章论证“照着讲”“接着讲”无法分离,是按从逻辑到现实的顺序推进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对经典进行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与进一步阐发之间,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
B.面对中西思想的交融与互动,“新子学”应该同时致力于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建构。
C.“照着讲”内含“接着讲”,虽然能发扬以往的思想,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
D.“新子学”要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就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
一、
1.答案    D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对应信息在第一段,由“诸子之学,兴
起于先秦”“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
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可知此项表述正确。B.对应信息在第二段,由“‘照着讲’主要是从
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
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
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可知此项表述正确。C.对应信息在第三段,由“‘接着
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
统”“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可知
此项表述正确。D.曲解文意。对应信息在第四段,由“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
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可知
此项中“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表述错误。
解题步骤    信息筛选整合题解题四步骤
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
原文意思(或正确)的一项是”,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加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
念、无中生有等。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将原文信息和选项进行对比,寻找细微
的差别。
步骤一:根据要求,确定目标。步骤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步骤三: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
并整合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要准确找到选项相关内容在原文中的位置,从中筛选提取
信息。步骤四: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相关内容在原文中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进
行对照,辨明正误。
2.答案    A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论证与观点不照应,由原文第二
段前两句话“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
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可知,“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
的差异”的表述是错误的。B.此项是对文本主要内容的概括,表述正确。C.此项是对文本第
三段内容的概括,表述正确。D.此项是对文本第四段内容的概括,表述正确。
知识归纳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考查角度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阅读材料是一篇小论文,所以要明确文章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
法。答题时注意判断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
重点考查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3.答案    B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
的”表述错误。“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指“照着讲”,“进一步阐发”指“接着讲”。原
文观点是“‘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
‘接着讲’的统一”。B.表述正确。原文第三段对此作了阐述,“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
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
建构与发展过程”。C.“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表述错误。原文观点是“‘照着讲’的
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
源”。D.曲解观点,“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表述错误。原文观点是
“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新子学’应追求‘照着
讲’与‘接着讲’的统一”。
方法技巧    比对法解答曲解观点题
“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
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①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
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等,改变其原意)、
“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
意)、“凑”(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的过程中,删了哪些词,改
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这些词语改变以后,选项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来说,选项中如有
下面这些词语,我们要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
词(如“都”“所有”等),看它是否有扩大或缩小外延的情况;推断词(如“或许”“大概”
“必定”“可能”“似乎”等),看它是否存在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错
误。②比对关系。看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
二、(2017浙江,7—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0分)
社会传播过程要求至少有两个人。他们结成信息分享关系,共享一套信息符号。结成传播关
系的目的是寻求信息、劝说、传授、娱乐或其他。目的不同,参与者的角色也不同。比如,追
求娱乐的人愿意“悬置怀疑”;预料对方会劝说的人将加强防范。然而,无论扮演什么角色,参
与者总是要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编制信息代码,将他编制的符号发
送给对方。我们将这样的传播行为称为A类传播行为。白纸黑字的符号可以长期保存,手势
或面部表情或讲出来的话则稍纵即逝。无论时间长短,在传播过程的某个时刻,这些符号都独
立存在,脱离了参与传播的双方。
接受讯息的参与者,将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决定是否接受对方发出
的符号。如果接受,他就按照他自己的认知地图对这些符号进行加工。我们将这种行动称为
B类传播行为。第二个参与者也可能要进行编码,这些编码多半是非正式的、无意的,可能是
面部表情,也可能是其他信号,表示有没有兴趣、是否相信、是否理解等的信号;第一个参与者
对第二个参与者的信号进行解码,将其当作反馈。如果情况需要,第二个参与者还可能进行正
式的编码,发出这些符号,转而进行A类传播行为;反过来,第二个参与者的A类传播行为又可能
引起第一个参与者的B类传播行为,如此等等,循环往复。
换言之,任何讯息都不能直接引起一望而知的外显行为。如上所述,讯息不像电流,电能沿电线
流动,抵达灯泡,灯泡随即发亮。诚然,有些反应嵌入本能,近乎自动;例如,一听见汽车喇叭声,一
听见“失火了”的呼喊,我们很快就做出反应。然而,即使这些快速反应也要经过一些中间步
骤。首先我们要听到那样的声音,然后我们要对它进行解释:“他是在对我鸣喇叭吗?”“哪
里着火啦?”外在符号影响行为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改变形势在他心中的印象。外来符号到
达时,如果接受者决定利用其中的讯息,他首先要加工这一讯息,加工的根据是他储存的形象;
一般地说,产生的结果可能有几种:证实既存的构想,稍许修正原有的界定,或澄清原来不清楚
的地方。就像改变信仰一样,彻底改变原有观念的情况是极为罕见的。然而,改变信仰的现象
的确时有发生;同样,感觉突变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比如,听说自己的房子着火时,脑海里对情
况的感觉就会突变,迅速的反应就是必然的结果了。
1.下列对文中A类传播行为和B类传播行为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A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编制信息代码并发送符号,B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决定是否接受并加
工对方发出的符号。
B.A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编制符号,B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根据自己
的认知、调动各种技能接受符号。
C.A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和资源编制符号,B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决定是
否接受并加工对方发出的符号。
D.A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编制信息代码并发送符号,B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根据自己的认知、
调动各种资源接受符号。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传播过程中的双方结成信息分享关系,第一个参与者是讯息的传播者,第二个参与者是讯息
的接受者;两者角色可以转换。
B.劝说参与者和娱乐参与者,由于传播行为目的不同,扮演的角色也不同,接受劝说者会加强防
范,追求娱乐者会“悬置怀疑”。
C.如果需要,传播过程可以循环往复,B类传播行为者可以转为A类传播行为者,A类传播行为者
可以成为B类传播行为者。
D.接受者接受一些讯息,如汽车喇叭声、“失火了”的呼喊声,感觉会发生突变,不需要加工讯
息,反应嵌入本能,近乎自动。
3.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4分)
1.答案    A 仔细阅读第一段,可发现A类传播行为的要素是“参与者”“编制信息代码”
“发送给对方”。这里,“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是“编制信息代
码”所遵从的原则和使用的手段。这个主次要分清。根据第二段可知,B类传播行为的要素
是“接受讯息的参与者”“决定是否接受”“如果接受……进行加工”,要注意“是否”二
字,说明接受者不是完全被动的,一是有决定“是否”接受的主动权,二是有“加工”权。据此
分析各选项,A项关注了全部主要因素;B项忽略了“发送”的要素,且没有“是否”这一信息;
C项漏掉了“发送”这个重要信息;D项漏掉了“是否”这一重要信息。
2.答案    D A.根据第一段1、2句可知“传播过程中的双方结成信息分享关系”正确,从第一
段5、6句和第二段1句可知“第一个参与者是讯息的传播者,第二个参与者是讯息的接受者”
正确,从第二段4、5句可知“两者角色可以转换”正确。B项符合第一段3、4、5句的信息。
C项符合第二段4、5句信息。D项对第三段的相关信息有误解。第三段明确说“接受者”
“一听见汽车喇叭声”等,“很快就做出反应”,但“即使这些快速反应也要经过一些中间步
骤”,并非“不需要加工讯息”。
3.答案 ①社会传播行为类型(A类传播行为与B类传播行为)。②社会传播过程特点(传播至
少两人,角色可以转换,循环往复)。
解析 对于社科类说明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需要明确其所说明的对象和所说明的原理。
从选文的三段内容来看,第一段先总写社会传播行为,分出双方,侧重解释A类传播行为;第二段
侧重解释B类传播行为,说明两类传播行为可以转化,循环往复;第三段讲社会传播行为的过程
特点。对这些内容进行概括,便可以得出结论:本文主要解说了社会传播行为的类型和传播过
程特点。
三、(2016浙江,8—10)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同诗歌、散文、戏剧一样,对于中国现代小说形式发展的评价,离不开五四初期的语言变革对
于中国现代小说由传统向现代转换的决定性意义这个“基点”。每次语言变迁都带来中国
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和变化。初期现代小说对各种语言资源的综合,直接推动了中国现代小
说写实性、抒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格,
也使得现代小说的复调叙述成为可能;政治文化语境下语言方式的变动,推动了小说形式的进
一步发展,“小说语言的政治化”带来的“标语口号”“概述”“讽刺”“直语”等特点,也
在一定程度上给小说文体带来“审美危机”,而作为对政治语言的反拨,又使小说发展了限制
性语态、隐喻和幽默修辞风格等文体表现形式;30年代新媒体影响下的语言变迁,催生了新的
小说语言方式,带来了现代都市新小说的形式,如跳跃的小说节奏、画报体小说、电影化小说
等形式的发展;40年代小说语言的“口语化”,带来了小说形式的戏剧化追求,推动了章回体等
传统小说形式的再利用和再发展。
从语言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演进的角度,不仅可以准确评价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中的
得与失,也能更加客观准确地评价同样作为语言艺术的中国古典文学,重新来看待和审视文言
之于文学形式的意义。新文化运动提倡者从当时的文化发展大目标出发,反对文言文,提倡白
话文,完成了白话语言方式的确立,这种历史功绩自然不能抹杀。但当年有许多学者对五四语
言革命中彻底丢弃文言文的观念和实践持保留态度,他们的言论、思考和忧虑中的合理成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被人们重新认识。时过境迁,尤其是在冷静面对白话语言给文学带来的
一些困境时,在追寻白话语言的“艺术化”加工过程中,当年新文化运动提倡者事后的反思性
意见,与五四白话文运动中以“学衡”为代表的反对派意见,在语言与文学关系问题的许多认
识上有着惊人的一致。而且很多现代文学史上的代表性作家在创作实践中,在各类文学文本
的写作中,也吸收了大量文言的因素和成分,甚至创作了大量的文言诗词,其造诣也是很高的。
这不仅证明了文言作为文学语言的生命力,并未因白话文的兴起而消失,而且也表明:事实上,
文言也参与了语言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演进的过程。
                                                              (所选文段有删改)
1.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对各种语言资源的综合运用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格,进而推动了写
实性、抒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
B.“小说语言的政治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国现代小说文体带来“审美危机”,但客观
上仍然起到了推动小说形式发展的作用。
C.在五四白话文运动中,“学衡”一派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语言艺术持否定态度,但并不是所有
学者都支持彻底抛弃文言文的极端做法。
D.从语言变革的角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重新看待和审视文
言对文学形式的重大价值。
2.从内容出发,最适合做选文标题的一项是(3分) (  )
A.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过程
B.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得与失
C.语言变革影响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
D.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深受语言变迁的影响
3.根据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指出文言在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中的两点作用。(3分)
三、
1.答案    B A.递进关系不当,由原文可知,应该是先“直接推动了中国现代小说写实性、抒
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进而“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格”。
C.张冠李戴,原文为“新文化运动提倡者”“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并没有说“‘学衡’
一派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语言艺术持否定态度”。D.“最重要的意义”于文无据。
2.答案    C 本文主要论述的是语言变迁对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的影响,A、D两项只说
了“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缩小了范围。B项没有涉及“语言变迁”,概括不全面。
3.答案 ①有益于白话语言的“艺术化”。
②丰富了现代文学创作的表现形式。
解析 相关信息集中在文章第二段的结尾。由“在追寻白话语言的‘艺术化’加工过程
中”,以及“当年新文化运动提倡者事后”有“反思”,可概括出“有益于白话语言的‘艺术
化’”。由很多现代作家在创作实践中,“也吸收了大量文言的因素和成分,甚至创作了大量
的文言诗词”,可概括出“丰富了现代文学创作的表现形式”。
四、(2015福建,9—1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阅读,是对精神的刷新
                                    白 龙
真正热爱阅读的人是不需要理由的,从书本中获得的巨大愉悦,足以让人废寝忘食。一个角
落、一本书,就能筑起一个完整而缤纷的世界。这也是阅读有别于其他文娱活动的根本特征,
即它是不依赖其他感官的、高度个人化的精神活动。通过阅读,我们最终学会如何与自己相
处,并在这种周行而不殆的智识训练中使精神日益丰富。在这个意义上,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
行的精神刷新。在一次次的刷新中,勤于阅读的人将逐渐成长为一个有着丰富心灵层次、心
智成熟的现代人。
古人讲“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这是在提醒自己,不读书就会让灵性蒙尘。
那些带着墨香的书页在你指尖哗哗流淌,或记载着高深玄妙的思想,或传递着历史深处的信息,
在你的脑海中排列为奇妙而华美的文字城堡。我们手捧书本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教
育、自我升华的过程。我们在阅读中将重新发现自己,这也正是“人文日新”的真义。
如果说和他人相处是一项必备的社会能力,那么与自己相处则体现一种可贵的精神定力。太
多人习惯了众声喧哗,却无法和自己平静地相处片刻。只有阅读才能给人这种能力。我们在
阅读中学着和自己对话,正如我们在终极的意义上独自面对人生一样。在某种意义上,阅读是
对庸常生活的解救,让我们得以暂时跳脱出琐碎的眼前之事,对永恒之物进行片刻的凝望。而
这,正是精神人格养成的过程。
阅读也是为了和这个世界更好相处。阅读不是为了逃避世界,而是为了更好地拥抱世界。从
阅读中,我们不仅在与高尚人物的灵魂对话,更能见识到比眼前的世界更深邃、更辽阔的另一
个世界。这个世界不仅包括人类已知的历史空间,也包括历代经典作品营造的精神空间。通
过这种思接千载、神游八荒的精神活动,我们将学会谦卑,也将变得柔和、平淡;学着更深地理
解他人与世界,更具包容心和同理心地看待这个世界上的诸种缺陷与不足。
阅读是一项几乎没有门槛的活动,人人都可领略文字之美;阅读又是一项由浅入深的精神历练,
需要持之以恒才能登堂入室、窥其堂奥。这个世界需要书籍的火种来点亮,而一个追求内心
丰富的人,也总有赖于阅读带来的精神刷新。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5年4月23日)
1.下列对文章中“刷新”一词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阐明了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自我教育、自我升华,达到内心丰富。
B.是学会与自己相处,在智识训练中重新发现自己,使精神日益丰富的过程。
C.是对庸常生活的解救,对永恒之物的凝望和思索,能促进精神人格的养成。
D.能见识到另一个世界:包括人类已知的历史空间和经典所营造的精神空间。
2.文章说:“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行的精神刷新。”“每日”强调的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理
解。(2分)
3.请简述文章的论述思路。(4分)
四、
1.答案    A “阐明了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与对“刷新”一词的理解无关。
2.答案 “每日”强调的是阅读要勤,不要间断,要持之以恒,以达到“日新”。(意思对即可)
解析 要结合原文,找到相关语句(如第一段“在一次次的刷新中,勤于阅读的人将逐渐成长
为一个有着丰富心灵层次、心智成熟的现代人”,第五段“需要持之以恒才能登堂入室、窥
其堂奥”),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提炼。
3.答案 文章开篇指出了阅读对于精神刷新的意义;接着从自己和世界两个角度,具体阐述阅
读对于养成良好人格、完善精神世界的积极作用;最后强调只有持之以恒地“刷新”,才能成
为心灵丰富、心智成熟的人。(意思对即可)
解析 第一段指出阅读对于精神刷新的意义;第二、三段从自己的角度,第四段从世界的角度,
具体阐述阅读对我们的作用;最后一段强调了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刷新”。
                            C组 教师专用题组
一、(2018课标全国Ⅱ,1—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
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
提取、全球性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
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
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
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予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
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信息,并界
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
“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
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
排除他人非法利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遗忘的平
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
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
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
记忆所束缚。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
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
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
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
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进一步说,数字化记
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建构关于我们
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
的目的。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
                  (摘编自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由于数字化记忆的发展,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发生了反转,记忆变得更加容易。
B.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
C.“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不过前者更积极一些。
D.我们要对抗数字化记忆霸权,就要成为数据控制者并建构他人的数字化记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胁为立论的事实基础,论证了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
B.通过讨论大数据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文章把论证推向了深入。
C.与重视个人隐私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着重论证了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
D.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化记忆可能带来的问题,对我们的认同问题作出了全新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大数据时代的个人留在网上的信息太多,如果没有主动权,就难以保护隐私。
B.遗忘是个人和社会的一种修复和更新机制,是我们面对现实和想象未来的基础。
C.技术有支配和压抑人的力量,这不仅影响个人隐私安全,而且影响整个社会。
D.大数据的分类系统不是中立的,这将影响数据的客观呈现,使用时应有所辨析。
一、
1.答案    A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对应原文第一段,“在大数据时代……
而记忆却成了常态”。B.“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
的成本太高”于文无据。C.“隐私权”在大数据时代之前就已经存在,“都是为了对抗大数
据”说法错误。D.结合末段内容可知,“成为数据控制者并建构他人的数字化记忆”是数字
化记忆霸权,而不是对数字化记忆霸权的对抗。
2.答案    D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结合全文及末段的“个人生活
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甚至
限制我们的认同”可知,此项正确。B.结合后三段找到对应的关键词,如第二段的“隐私”,第
三段的“记忆”,第四段的“主体身份”可知,此项正确。C.结合文末出处及文章内容来理解
写作动机,结合第二段的“被遗忘权”与第四段的“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
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可知,“着重论证了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是正确的。D.“对
我们的认同问题作出了全新论证”理解错误。文章着重论证的是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
文中虽然提及“我们的认同问题”,但并未“作出”“全新论证”。
3.答案    B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结合文章第二段分析可知,
此项正确。B.原文第三段有“在某种程度上”的条件限制,而选项却抛弃了这一条件,说法过
于绝对。C.与“支配和压抑人的力量”相关的内容在第四段,结合第二、三、四段可知,选项
正确。D.“中立”一词在末段倒数第二句,结合文章来理解,此项正确。
二、(2018课标全国Ⅲ,1—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
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
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
现危机的表征。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
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
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
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
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
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
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
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
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
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
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
市发展。
其三,意义弹性。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
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当一
个城市体只允许一种、一个层面的意义存在时,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会走向衰
落。当一个城市体只能满足某一类人的意义追求、意义需要时,这个城市体也往往会丧失活
力。当一个城市体被某一类型的意义体系固化时,这个城市体往往不具有综合吸纳力、发展
潜力。启蒙主义的片面化,理性主义的片面化,世俗主义的片面化,神圣主义的片面化,都会导
致城市意义弹性的减弱,都会从根基处危害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保持城市的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并以此为基础,把握城市的类型构成与
历史,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对于城市社会的健康发展而言,是意义重大的。
                                  (摘编自陈忠《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当前城市空间弹性核心的问题是缺乏有机统一,这使得城市发展丧失了基础。
B.已发展的城市和崛起中的城市都面临着激活活力的问题,也都需要有制度弹性。
C.城市的意义对不同的人群来说是不一样的,城市体需要一种抽象的意义共同性。
D.在诸多原因中,空间、制度及意义三者的弹性不足是影响城市发展的根本原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在理论论证的过程中提及空间被私人性固化的现状,有其现实的指向。
B.文章区分了文明弹性的层面,也区分了城市体发展的阶段,论证结构清晰。
C.文章注重分析具体概念的正反两面及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具有辩证意味。
D.文章借助“文明弹性”的概念,论证了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当一个城市体有更好的空间弹性和制度弹性时,其意义弹性也会相应变好。
B.城市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时会有不同危机,制度的主要功能也会因此不同。
C.要让一个城市体具有综合吸纳能力和发展潜力,就应平衡各种主义的关系。
D.城市盛衰自有其规律,与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在总体上的和谐没有直接关系。
二、
1.答案    B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或然当必然。原文第二段中“片面地
强调空间的……,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会”字说明这是一种可能,但选项说成“使得
城市发展丧失了基础”,属必然。B.第三段中的两个“即使……,也……”说明无论是正在崛
起的城市还是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都需面对秩序与稳定、活力激活的问题,都需要有制度弹
性,故正确。C.曲解文意。原文第四段的表述是“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D.不合文
意。文末说文明弹性“对于城市社会的健康发展而言,是意义重大的”,但并没有说是“根本
原因”。
答题步骤    三步练就“火眼金睛”
第一步,还原,把原文中与选项表述对应或相关的句子找出来;第二步,比对,两个指头同时使用,
一个指头指向选项,一个指头指向原文,同步阅读、比对;第三步,辨析,对选项表述和原文表述
有出入的地方,从内容、逻辑两个方面细心辨析,发现错误。
2.答案    C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第二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理论(道理)论证,“目前,人们更多地……占有物”指出了空间被私人性固化的现状,表述正
确。B.第二、三、四段分别论述“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这是区分了“文
明弹性”的层面;第三段围绕着正在崛起的城市和已发展起来的城市进行论述,这是区分了城
市体发展的阶段;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思路清晰。故表述正确。C.无中生有。
“及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错误,从论证内容上看,文章对“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
弹性”都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但并未涉及“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D.最后一段论
述表明,保持“文明弹性”是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的基础、途径,表述正确。
方法技巧    论述类文本“三位一体”阅读法
(1)勾画论点、论据。
(2)标出关键词。画出有助于理清内容、包含提示信息的词语,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避免逻
辑错误的词语,文中反复强调的词语。
(3)思考三类关系。思考概念(对象)之间的逻辑关系、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段与段之间的关
系。
3.答案    A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是文明
弹性的三个方面,三者并无必然联系。B.根据第三段内容,崛起中的城市和已发展起来的城市
面临的问题不同,制度的主要功能也就因此不同,因此推断正确。C.根据第四段“当一个城市
体被某一类型……发展潜力”,反推可得出选项结论。D.根据文章第四段,“意义弹性”一旦
减弱,肯定会影响城市的健康发展,但这种影响并不是直接的。所以D项正确。
易错警示    对作品内容的理解,难在对原文的“推断”上,需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向前再走一
步。“推断”出现失误的主要原因:一是对原文内容理解失当,特别是对材料和材料之间的相
关性缺少理解与把握;二是对表述推断关系的“敏感词”吃不准,如“相应”“因此”“直
接”“要……,应……”等。
                            三年模拟
              A组  2017—2019年高考模拟·考点基础题组
                              每题建议用时15分钟
一、(2019南通、泰州、扬州一模,15—17)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
                             民族音乐的遗传基因
                                   刘正维
遗传基因将人类分成各种不同的种族属性、民族属性、地方属性、家族属性以及家庭属性
等。音乐是人类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它反映了人们一定的审美意识,也必然具有民族属性、
地方属性与家族属性。这种属性世代相传,形成了传统音乐发展中体现“家族”亲缘关系的
遗传基因,并形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形态。
音乐的遗传基因是由一些属于形态学方面的基本组件组成的。传统音乐的遗传基因反映了
两个方面的属性:一方面,不同组件的不同组合,形成各式各样不同特征与功能的音乐作品,表
现出不同的遗传基因,这些遗传基因具有可辨的传承性——民族属性;另一方面,在传统音乐
中,遗传基因还形成地理性的板块分布——地方属性。在我国幅员辽阔的土地上形成的民族
民间音乐,既具有不同的民族性遗传基因,又有南方、北方,东部、中部与西部等各不相同的地
方性遗传基因。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创造的中国音乐始终没有改变其自身的东方的民族属性,
没有成为任何别的民族音乐的附庸;在广东省不可能形成陕北黄土高原上粗犷、奔放甚至孤
独、压抑的《赶牲灵》,在北方草原上也形成不了江南委婉、流畅,甚至细腻、甜美的《天涯
歌女》。
长期以来,我们在认识与掌握某种音乐的特征,辨别某种音乐特征的民族性、地方性,创作某种
自己想象的音乐作品的时候,往往是凭感性与冲动。是的,没有这些方面,就没有好的音乐创
作。但仅凭这些是不够的。这里除了有一个音乐感性认识与理论充实的问题外,还有一个对
于音乐遗传基因的把握问题。比如《好汉歌》就如实地反映了豫东、山东民间音乐的地方
性的遗传基因,因此是成功的。而用羽调式音乐描写汉武帝征服匈奴的历史,就有些不好理
解。我们今天所理解的汉族音乐普遍是徵调式,羽调式多在兄弟民族地区,这两种调式甚至反
映了不尽相同的民族性。在汉武帝时代,羽调式音乐是不是汉族音乐的代表性调式?据今所
知,羽调式音乐是在汉唐时期,特别是盛唐时期,蒙古乐、西域乐、印度乐相继传入中国以后,
才在文人中逐渐传开,并反映到宋人词调中,后又影响到南北曲、高腔、昆曲和有些地方的民
歌的。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表现汉武帝征服匈奴的音乐用什么调式更为合适,应该是个容易回
答的问题。
“五态、四径、三线”就是认识与把握音乐遗传基因的具有不同内容与不同含义的三方面
概念。“五态”是音乐遗传基因形成的客观条件,包括地态、心态、史态、语态、乐态。
“四径”则是认识遗传基因本身的主观组件的途径,包括旋律线、音阶调式、节奏腔式、基
本结构。“三线”是音乐遗传基因的板块分布,分为南北两大板块、北方的西北与东北两大
板块以及汉族与兄弟民族两大板块。弄清楚音乐的遗传基因,就可大体上把握我国民族民间
音乐的诸多情况。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遗传基因使音乐具有不同的民族属性、地方属性与家族属性,使之呈现不同形态。
B.陕北民歌《赶牲灵》,既具有黄土高原的地方属性,也具有中华民族的民族属性。
C.传统音乐是在传承中发展的,传承离不开遗传基因,发展中可以融合其他的音乐。
D.作者认为,用羽调式音乐描写汉武帝征服匈奴的历史,虽不好理解,却是合适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从民族属性和地方属性两方面谈音乐的遗传基因,并具体论证两者的关系。
B.文章以《天涯歌女》等作品作为立论的事实依据,论证了音乐具有地方属性。
C.文章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突出好的音乐创作应该把握音乐的遗传基因。
D.文章在谈好的音乐创作时还提及感性认识、理论充实的问题,使论证更严密。
3.请联系全文,简要概述把握音乐遗传基因的意义。(6分)
一、
1.答案    D “用羽调式音乐描写汉武帝征服匈奴的历史,虽不好理解,却是合适的”错。结
合文本内容“而用羽调式音乐描写汉武帝征服匈奴的历史,就有些不好理解”分析可知,描写
汉武帝征服匈奴的历史更适合使用徵调式音乐。
2.答案    A “并具体论证两者的关系”错。结合文本第一段及第二段开头部分的内容分析
可知,文章没有具体论证两者的关系。
3.答案 ①有利于认清不同类型的民族音乐形态;②有利于把握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诸多情
况;③有利于保持音乐的民族属性和地方属性并创作出好的音乐作品。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以及概括中心
意思的能力。结合“形成了传统音乐发展中体现‘家族’亲缘关系的遗传基因,并形成了各
种不同类型的音乐形态”分析可知,有利于认清不同类型的民族音乐形态;结合“弄清楚音乐
的遗传基因,就可大体上把握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诸多情况”分析可知,有利于把握我国民族
民间音乐的诸多情况;结合“我们在认识与掌握某种音乐的特征……还有一个对于音乐遗传
基因的把握问题”分析可知,有利于保持音乐的民族属性和地方属性并创作出好的音乐作
品。
二、(2019苏北三市一检,15—17)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
                              风格乃文学之大体
                                   郭宏安
《列子》中讲到,秦穆公要找一匹千里马,伯乐推荐的九方皋说马已找到,是一匹黄色的母马,
而秦穆公看到的是一匹黑色的公马,秦穆公不悦,伯乐则大喜,说,九方皋相马,“得其精而忘其
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事实证明,这匹马
果然是匹千里马。
这个故事让我想到文学翻译和翻译批评,当我们对文学译本进行欣赏和评判时,难道不应该力
争做一个像九方皋那样的人吗?“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所求者,此之谓也。
从事文学翻译以及翻译批评的人,能够从九方皋身上获得的启发是:判断译本的优劣,就要看它
是否表现了原作的精气神,而不只是看译本的语句词汇是否与原作一一对应,是否严格正确、
准确或精确。所谓原作的精气神乃是其“原有的风味”(钱锺书语),即风格。风格者何?岂非
“绝尘弭辙”者乎!译作传达原作的风格做到铢两悉称,是不可能的,但是尽力传达,努力做到
惟妙惟肖,则是可能的,这就要求译者准确地感觉、体会到原作的风格,并且能够用汉语加以正
确表达,这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也是全面落实“信、达、雅”的结果。风格是贯穿原
作的一股气势,或刚或柔,或动或静,或显或隐,精气神是也,例如夏多布里昂的华美,司汤达的简
洁,波德莱尔的阴冷,加缪的冷静……这股气势同样应该在译文中显现。至于细节上的瑕疵,在
这种风格气势的统领下,是不难纠正的。
许多名著往往有几处瑕疵,不害其为名著,这是因为有风格的存在。唐韦庄说:“班、张、屈、
宋亦有芜辞,沈、谢、应、刘犹多累句。”这是中国古人衡文评诗时的基本态度,即采取了瑕
不掩瑜的立场。还是清沈宗骞说得明白:“每见古人所作,细按其尺寸交搭处,不无小误,而一
毫无损于大体,可知意思笔墨已得,余便易易矣。亦有院体稿本,竟能无纤毫小病,而赏鉴家反
不甚重,更知论画者,首须大体。”
沈宗骞所说的赏鉴家正是我所说的文学翻译批评家。前者面对的是想象力对现实世界的加
工和改造,而后者面对的是想象力和想象力的产品。如果让一位文学翻译批评家评论傅雷译
的《高老头》,他是着眼于风格,还是细节?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版的《高老
头》中,傅雷把“鸡”译成了“鸭”,只能说不留神犯了一个小错,无关宏旨。像这类小错可以
纠正和避免,并不影响《高老头》被看作是准确传达了原作风格的一部优秀译作,正如批评家
李健吾所说:“巴尔扎克的庞大段落,在他是气魄,是酣畅……”傅雷译的《高老头》的风格,
庶几近之。一位文学翻译批评家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译品的风格上,要独具只眼,看出作品整体
的美。
细节不可滥用。因为整体的美并不必然建立在细节的精确之上,有时候过于追逐细节的完美,
以至于失去创造的活力,那就得不偿失了。法国19世纪的大批评家波德莱尔对整体与细节的
关系有过十分精彩的论述,例如他毫不犹豫地赞同德拉克洛瓦“为整体而牺牲细节”的观点,
因为后者“唯恐因作业更清晰更好看而产生的疲劳减弱他的思想的活力”。当然,细节的错
误仍然是错误,当它危及整体的美的时候,就必须毫不留情地指出来。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11月30日第24版,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作品的风格,即本文作者所强调的“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中的“精”与
“内”。
B.判断译本的优劣,要看译本的语句词汇是否忠实原作、是否准确,更要看它是否表现了原作
的精气神。
C.名家作品也有细节的不足,如夏多布里昂过于华美,司汤达过于简洁,波德莱尔过于阴冷,加
缪过于冷静。
D.译者对原作风格把握不准,即使词句译得很精准,也不能说是全面落实了翻译工作的“信、
达、雅”的要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作者大量地使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体现出其丰厚的学养和开阔的眼界。
B.举例论证详略得当,既有多例的排比列举,也有对一例的深入分析。
C.引用沈宗骞的话是为了论证文学翻译批评家应着眼于整体风格而不是细节。
D.作者在论证评论诗文应采取瑕不掩瑜的立场后,接着论证文学翻译家也应如此。
3.对翻译作品,作者为什么特别看重风格的准确传达而不纠结于细节的瑕疵?(6分)
二、
1.答案    C “夏多布里昂的华美,司汤达的简洁,波德莱尔的阴冷,加缪的冷静”是指名家各
自的风格特征,而非细节的不足。
2.答案    D    “文学翻译家”说法有误,应是“文学翻译批评家”。
3.答案 ①风格是原作的精气神,决定作品整体的美;②有风格在,细节的瑕疵往往是无关宏旨
的;③滥用细节(过分追求细节),有时候会失去创造的活力。
解析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根据题干指向找准答题区间。文中对应的信息分别在第三、四、
五、六段。第三段,“判断译本的优劣,就要看它是否表现了原作的精气神,而不只是看译本的
语句词汇是否与原作一一对应,是否严格正确、准确或精确”。第四段,“许多名著往往有几
处瑕疵,不害其为名著,这是因为有风格的存在”。第五段,“不留神犯了一个小错,无关宏
旨”“一位文学翻译批评家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译品的风格上,要独具只眼,看出作品整体的
美”。第六段,“细节不可滥用”“有时候过于追逐细节的完美,以至于失去创造的活力”。
对上述信息加以提炼整合,可概括出本题答案。
三、(2019苏州阳光指标调研,15—17)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
                             一“签”障目,不见经典
                                   党云峰
①很多经典文学作品最近被贴上“毁三观”的标签:《红楼梦》写的是“富N代的爱恨情
仇”,《包法利夫人》写的是“爱慕虚荣的白富美”……经过岁月淘洗的经典怎么就变成
“毁三观”的作品了呢?
②标签可能是彰显特质,更可能是偏见障目。它会使人无视作品内在价值,缺乏深入了解的动
力。作品是作家无声的申辩。包法利夫人自杀是时代的悲剧,福楼拜揭露了造成悲剧的各种
因素,这种对个人、社会的批判不是“爱慕虚荣”的标签所能囊括的。有学者指出:“福楼拜
这部作品的实质是道德的,健康的。我们见到了邪恶,但没有被它所感染。”
③人需要审视自身的存在状况,而文学正是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之一。文学的世界里不是简
单呈现好人与坏人的对立,那里只有人的棱镜,作家没有站在道德的彼岸。作品中的人物德行
有亏就是“毁三观”?难道高大全就好?好的文学作品在塑造人物、展现其复杂性的时候,不
可避免地会触及道德的边界,对逾矩、背德、困境的描绘同时也是对人生存状态的真实呈
现。文学以不同于科学的方式揭示出生活中某一事件的普遍性,披露生活本质的一棱一面,都
是意义生成的基石。文学作品中关于人性的剖析,对读者有着重要的警醒、借鉴意义。文学
作品在时间的链条上点亮智慧,让读者在别人的故事中看到自己和生命的可能性,在心灵的对
话中,用艺术形象去涵养、发展、健全人格,让世界在人们的心中不再模糊,让读者心理成长。
从《俄狄浦斯王》到纪德的《背德者》,其中的自我救赎、对善的呼唤,引发读者共鸣、带来
反思,最终产生心灵的净化,正是文学作品的价值所在。
④文学的文献价值在于它是时代的纪念碑,《红楼梦》中的时代风云、《追忆似水年华》中
的世态人情,都是作品得以成为世界经典的过硬理由。文学既再现生活,也造就生活;既照亮远
方,也照亮深渊。文学中建基于大地的世界,经由读者得以呈现。当作者与读者的心境在碰撞
中生成意境,作品对读者敞开了,读者因简化而遮蔽的行为是对作品的不尊重。读者的评判应
该是理性的质疑,从更高、更广的维度审视作品、自我、生活、时代,而不是贴标签。只顾贴
标签,却不顾人性、生活的复杂是有失偏颇的。
⑤现实主义文学特别关注人的生存困境:悖谬、失落、迷茫……现实主义展现着人的个性、
共性、复杂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呈现的正是从揭示社
会谬误案例到进行经验教训总结的心路历程。在“加强现实主义题材创作”的时代背景下,
更要在时代现场秉笔直书。正如加缪所说,写作“是为了使人们至少能回忆起这些人都是不
公平和暴力的牺牲品,如实地告诉人们他在这场灾难中所学到的东西,并告诉人们:人的身上,
值得赞赏的东西总是多于应该蔑视的东西”。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标签”会导致解读的简化、遮蔽,是不尊重作品的表现,读者常因此而缺乏深入了解作品
的内在动力。
B.有责任的作家无所谓道德立场,他应该真实地呈现人物的逾矩、背德、困境,从而警醒读者,
促其反思。
C.一部文学经典,塑造的人物形象有着丰富的复杂性,反映了时代风云、世态人情,它的意义和
价值超越读者而存在。
D.只有同时具有自我救赎、对善的呼唤,并能引发读者共鸣、反思,最终使心灵净化的文学作
品,才有文学价值。
2.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以《红楼梦》《包法利夫人》等作品为例,指出许多经典被贴“毁三观”标签的现象,
引出话题,开启下文的分析论证。
B.文章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突出了文学与科学的差异,前者通过现象披露生活本质,从而生
成意义,实现文学的价值。
C.文章指出文学的文献价值在于它再现了一个时代,并以中西方文学经典为例,证明这是作品
得以成为经典的重要原因。
D.文章认为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特别关注人的生存困境,创作者要在时代的现场秉笔直书,作者
引用加缪的话加以论证。
3.请结合文章,探究“标签化”现象产生的原因。(6分)
三、
1.A B项,“有责任的作家无所谓道德立场”分析有误。原文为“作家没有站在道德的彼
岸”“好的文学作品……不可避免地会触及道德的边界”,选项中“无所谓”于文无据。C
项,“它的意义和价值超越读者而存在”分析有误。作品的意义“经由读者得以呈现”。D
项,“只有同时具有”说法绝对化,不必同时具备相关条件。
2.B “文章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分析有误,本文没有采用对比论证。
3.答案 ①肤浅地认为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德行不能有亏,最好高大全。②评判不是理性的质
疑,没有细想人性的复杂、生活的百态。③不了解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特点和目的。
解析 本题要求探究“标签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在文中对应的信息包括:第③段中“作品
中的人物德行有亏就是‘毁三观’?难道高大全就好?”和第④段中“读者的评判应该是理
性的质疑,从更高更广的维度审视作品、自我、生活、时代,而不是贴标签。只顾贴标签,却不
顾人性、生活的复杂是有失偏颇的”。第⑤段中“现实主义文学特别关注人的生存困境”
“在‘加强现实主义题材创作’的时代背景下,更要在时代现场秉笔直书。正如加缪所说,写
作‘是为了使人们至少能回忆起这些人都是不公平和暴力的牺牲品,如实地告诉人们他在这
场灾难中所学到的东西,并告诉人们:人的身上,值得赞赏的东西总是多于应该蔑视的东
西’”。对上述信息加以提炼、概括可得出本题答案。
四、(2019南京、盐城一模,15—17)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
                                  论老实话
                                   朱自清
①美国前国务卿贝尔纳斯退职后写了一本书,题为《老实话》。前不久笔者参加一个宴会,大
家谈起这个书名,一个美国客人笑着说:“贝尔纳斯最不会说老实话!”大家也都一笑。贝尔
纳斯自题这样一个书名,想来是表示他在做国务卿时有许多话不便“老实说”,现在无官一身
轻了,不妨“老实说”了。
②无论中外,也无论古今,大家都要求说“老实话”,可见“老实话”是不易听到的。常听人说
“我们要明白事实的真相”,既说“事实”,又说“真相”,叠床架屋,正是强调的表现。说出
事实的真相,就是说“实话”。买东西叫卖的人说“实价”,问口供叫犯人“从实招来”,都是
要求说“实话”。
③人们为什么不肯说实话呢?归根结底,关键是在利害的冲突上。自己说出实话,让别人知道
自己的虚实,容易制自己,也容易比自己抢先一着。在这个分配不公平的世界上,生活好像战
争,往往是有你无我;因此各人都得藏着点儿,让人莫名其妙。于是乎钩心斗角,捉迷藏,大家在
不安中猜疑着。向来有句老话,“知人知面不知心”,还有“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
心”,这种处世的格言正是教人别说实话,少说实话,也正是暗示那利害的冲突。
④老实话自然是有的,人们没有相当限度的互信,社会就不成其为社会了。但是实话总还太少,
谎话总还太多,社会的和谐恐怕还远得很罢。不过谎话虽然多,全然出于捏造的却也少,因为不
容易使人信。麻烦的是谎话里掺实话,实话里掺谎话。日常的话多多少少是两掺的,人们的互
信就建立在这种两掺的话上,人们的猜疑可也发生在这两掺的话上。即如贝尔纳斯自己标榜
的“老实话”,与他同国的那位客人就怀疑他在用好名字骗人。谁能知道他的话老实或不老
实到什么程度呢?
⑤人们在情感上要求真诚,要求真心真意,开诚相见。但是“心口如一”向来难得,“口是心
非”时有不免。不看什么人就掏出自己的心肝来,人家也许还嫌血腥气呢!所谓“推心置腹”
“肺腑之谈”,总得是二三知己才成,若是泛泛之交,只能敷敷衍衍,客客气气,说一些不相干的
门面话。这可也未必就是假的,虚伪的,他至少眼中有你。有些人一见面冷冰冰的,拉长了面
孔,爱理人不理人的,可以算是“真”透了顶,可是那份儿过了火的“真”,有几个人受得住!本
来彼此既不相知,或不深知,相干的话也无从说起,说了反容易出岔儿,乐得远远儿的,淡淡儿的,
慢慢儿的。不过,就是彼此深知,像夫妇之间,也未必处处可以说真话。“人心不同,各如其
面”,一个人总有些不愿意教别人知道的秘密,若是不顾忌着些,也会碰钉子的。真话之难,就
在这里。
⑥毫无事实的空头宣传没人信,有事实可也掺点儿谎,就有信的人。因为有事实就有自信,有自
信就能多多少少说出些真话,所以教人信,自然,事实越多越分明,信的人也就越多。不过正反
错综,一般人眼花缭乱,不胜其烦,就索性一句话抹杀,说一切宣传都是谎!可是宣传果然都是谎,
宣传也就不会存在了,所以还当分别而论。贝尔纳斯将他的书题为《老实话》,那本书总不能
够全是谎罢?一个人也决不能够全靠撒谎而活下去,因为那样他就掉在虚无里了。
                                                    (选自《论雅俗共赏》,有删改)
1.下列关于③④两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很多人不肯说实话,是因为担心别人知道自己的虚实,使自己处于被动地位。
B.人们不说实话的关键在于社会的分配不公平,人与人之间存在利害的冲突。
C.生活中有老实话存在,人与人才能互信;老实话的多少,决定社会是否和谐。
D.日常的话是实话和谎话两掺的,在两掺的话的基础上建立起互信,也产生猜疑。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开头提及贝尔纳斯题为《老实话》的书,自然地引出本文的论题。
B.第④段再以贝尔纳斯为例,揭露其用“老实话”的好名字骗人的本质。
C.结尾又提贝尔纳斯的书名,来作为宣传若都是谎言就没法存在的佐证。
D.三次引用贝尔纳斯的例子,既使例证的运用经济高效,又使文章连贯。
3.作者为何说“‘心口如一’向来难得,‘口是心非’时有不免”?结合第⑤段分析。(6分)
四、
1.答案    C “老实话的多少,决定社会是否和谐”强加因果关系。原文说“但是实话总还太
少,谎话总还太多,社会的和谐恐怕还远得很罢”,并不是“决定社会是否和谐”。
2.答案    B 再次举例不是为了“揭露其……骗人的本质”,而是为了证明人们对两掺的话存
在猜疑。
3.答案 推心置腹的肺腑之言只能对少数知己说;泛泛之交只能说些不相干的门面话;个人的
秘密对最亲密的人也有所顾忌。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归纳概括的能力。这类试题一般要先审清题干的
要求,然后到文本中去筛选和概括原文信息。根据对题干的把握和对文本的理解,考生可以从
以下信息中去筛选:“所谓‘推心置腹’‘肺腑之谈’,总得是二三知己才成,若是泛泛之交,
只能敷敷衍衍,客客气气,说一些不相干的门面话。这可也未必就是假的,虚伪的,他至少眼中
有你”“像夫妇之间,也未必处处可以说真话”“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五、(2019泰州中学、宜兴中学、梁丰中学联测,15—17)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
(12分)
                               金庸作品的魅力
                                   严家炎
金庸作品特别值得琢磨的一个特征是:它虽然产生在香港商业化环境中,却没有旧式武侠小说
那种低级趣味和粗俗气息,相反,其主要作品都通俗而不媚俗,不仅有神奇的想象、迷人的故
事,更具有高雅的格调、深邃的思想。像《天龙八部》通过萧峰之死所揭示的民族斗争尖锐
年代造成的悲剧,包含多么巨大丰富、发人深省的内容,艺术力量又是多么震撼人心!《射雕
英雄传》《神雕侠侣》《碧血剑》又以多么生动感人的小说笔墨,塑造或赞美了郭靖、袁崇
焕这类为民众利益献身的“中国的脊梁”式的人物,弘扬中华民族的凛然正气!
武侠小说是娱乐的,是通俗文学,但金庸小说不是一般的通俗小说、一般的娱乐品,而是一种有
思想的娱乐品。如金庸自己所说:“武侠小说本身是娱乐性的东西,但是我希望它多少有一点
人生哲理或个人的思想,通过小说可以表现一些自己对社会的看法。”如果说严肃文学是
“为人生”、通俗小说是“供人消遣”的话,金庸小说把这两方面统一了起来。他的小说武
侠其表,世情其实,透过对众多武林人物的描绘,深入写出历史和社会的人生百态,体现出丰富
复杂的现实内容和作者自身的真知灼见,活泼轻松有时又令人沉重,趣味盎然又启人深思。
金庸小说蕴含着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这是广大读者的共同感觉。作者以写“义”为
核心,寓文化于技击,借武技较量写出中华文化的内在精神,又借传统文化来阐释武功修养乃至
人生哲理,做到互为启发,相得益彰。作者调动自己在这些方面的深广学养,使武侠小说上升到
一个很高的文化层次,显示出迷人的文化气息、丰厚的历史知识和深刻的民族精神。
与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浸润、萃取相交织的,却是金庸小说的现代精神。这也是金庸小说超越
于传统武侠小说、赢得一代又一代新读者的地方。比如,对于旧式武侠小说“快意恩仇”的
普遍观念,金庸小说从根本上是批评和否定的,他反对睚眦必报,反对滥杀无辜。《射雕英雄
传》里郭靖报完国仇家恨之后的复杂心情就是证明。再有,在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怎样看
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能不能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也是考察作品有没有现代思想、现代
精神的一个标志。金庸的民族平等、融合思想,表现得非常明显。此外,金庸小说里人生理
想、道德观念也是焕然一新的。他虽然写古代,但是笔下主人公并不是行侠、报国、封荫做
官的模式,人生理想也不是威福、子女、玉帛的封建价值观念,而是渗透着个性解放和人格独
立的精神。金庸笔下的侠客多是至情至性之人,他们行侠仗义,反抗官府的黑暗腐败,反抗不合
理的礼法习俗,具有浓重的个性色彩。
所谓雅与俗,不同时代有不同看法。金庸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香港的出现,意味着长期困扰着
人们的雅俗对峙问题,从实践上和认识上得到了较好的解决。金庸小说吸取“雅”“俗”两
方经验又超越“雅”“俗”。他创造性吸收了武侠小说、言情小说、历史小说、侦探小
说、滑稽小说等众多门类艺术经验,从而成为通俗小说的集大成者;同时借鉴、运用西方近代
文学和中国新文学的经验去创作武侠小说,使他的小说从思想到艺术都呈现出新的质素,达到
新的高度。这是金庸小说成为当代文学经典的根本原因。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年11月6日)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真正的文学要启人之蒙,有益人生,又要令人愉悦,给人艺术享受,这与金庸的小说观根本上
是相通的。
B.金庸小说武侠其表,世情其实,里面的江湖世界是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曲折反映,对时代和现
实并不回避。
C.通俗小说因为要面向大众,供人消遣,形式通俗,它的题材和类型也限制了一些有素养、有追
求的作家的写作。
D.金庸小说中的武技较量,不是单纯的刀光剑影,而是武戏文写,蕴含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因
素。
2.根据原文内容,推断下列选项不符合金庸小说现代精神的一项是(3分) (  )
A.金庸小说的武侠精神让人神往,比如《天龙八部》里萧峰在聚贤庄以一敌众,快意恩仇。
B.郭靖站在战功赫赫的成吉思汗面前,却只道:“天下却不知积了多少白骨,留了多少孤儿寡妇
之类。”
C.“义”是金庸小说之魂,郭靖行侠仗义,既有独立的个体人格,又有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态
度。
D.《鹿鼎记》《碧血剑》中,金庸对康熙、皇太极的才干表示出了欣赏,并没有因为他们是夺
走汉人江山的异族首领而随意丑化。
3.金庸作品的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请联系全文简要概括。(6分)
五、
1.答案    C “它的题材和类型也限制了一些有素养、有追求的作家的写作”错,金庸的成功
就是例子,如文章第二段说“……通俗小说是‘供人消遣’的话,金庸小说把这两方面统一了
起来……”,文章最后一段说“他创造性吸收了武侠小说、言情小说、历史小说、侦探小
说、滑稽小说等众多门类艺术经验,从而成为通俗小说的集大成者;同时借鉴、运用西方近代
文学和中国新文学的经验去创作武侠小说,使他的小说从思想到艺术都呈现出新的质素,达到
新的高度……”,由此可知,通俗小说的题材和类型并没有限制这些有素养、有追求的作家的
写作。
2.答案    A 文章主要在第四段谈到金庸小说的现代精神,本题中,A项,“比如《天龙八部》
里萧峰在聚贤庄以一敌众,快意恩仇”错,参考第四段“对于旧式武侠小说‘快意恩仇’的普
遍观念,金庸小说从根本上是批评和否定的,他反对睚眦必报,反对滥杀无辜”可知,选项分析
与文中金庸小说的现代精神不符。
3.答案 思想饱满,通俗而不媚俗;萃取传统,注入现代精神;跨越雅俗,铸就时代经典。
解析 根据第一段“金庸作品特别值得琢磨的一个特征是……更具有高雅的格调、深邃的
思想”,第二段“他的小说武侠其表……趣味盎然又启人深思”,可提炼出思想饱满,通俗而不
媚俗的特点;根据第三段“金庸小说蕴含着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这是广大读者的共同
感觉”,第四段“与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浸润、萃取相交织的,却是金庸小说的现代精神”,可概
括出萃取传统同时又注入现代精神的特点;根据最后一段“金庸小说吸取‘雅’‘俗’两方
经验又超越‘雅’‘俗’”“成为通俗小说的集大成者……使他的小说从思想到艺术都呈
现出新的质素,达到新的高度”,可概括出金庸的作品跨越雅俗,铸就时代经典。
              B组 2017—2019年高考模拟·专题综合题组
                              每题建议用时15分钟
一、(2019宿迁高三期末,15—17)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
                                在义与利之外
                                   周国平
“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中国人的人生哲学总是围绕着义、利二字打转。可是,假如我
既不是君子,也不是小人呢?在义、利之外,还有别样的人生态度。在君子、小人之外,还有别
样的人格。套孔子的句式,不妨说:“至人喻以情。”
义和利,貌似相反,实则相通。“义”要求人献身抽象的社会实体,“利”驱使人投身世俗的物
质利益,两者都无视人的心灵生活,遮蔽了人的真正的“自我”。“义”教人奉献,“利”诱人
占有,前者把人生变成一次义务的履行,后者把人生变成一场权利的争夺。殊不知,人生的真价
值是超乎义务和权利的。义和利都脱不开计较,所以,无论义师讨伐叛臣,还是利欲支配众生,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是紧张的。
如果说“义”代表一种伦理的人生态度,“利”代表一种功利的人生态度,那么,我所说的
“情”便代表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它主张率性而行,适情而止,每个人都保持自己的真性
情。生命的意义不在奉献或占有,而在创造,创造就是人的真性情的积极展开,它不同于奉献,
奉献只是完成外在的责任,创造却是实现真实的“自我”。至于创造和占有,其差别更是一目
了然。譬如写作,占有注重的是作品所带来的名利地位,创造注重的只是创作本身的快乐。有
真性情的人,与人相处唯求情感的沟通,与物相触独钟情趣的品味。更为可贵的是,在世人匆忙
逐利又为利所逐的时代,他待人接物有一种闲适之情。我不是指中国士大夫式的闲情逸致,也
不是指小农式的知足保守,而是指一种不为利驱、不为物役的淡泊的生活情怀。仍以写作为
例,我想不通,一个人何必要著作等身呢?倘想流芳千古,一首不朽的小诗足矣。倘无此奢求,则
只要活得自在即可,写作也不过是这活得自在的一种方式罢了。
萧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我
曾经深以为然,并且佩服他把人生的可悲境遇表述得如此轻松俏皮。但仔细玩味,发现这话的
立足点仍是占有,所以才会有占有欲未得满足的痛苦和已得满足的无聊这双重悲剧。如果把
立足点移到创造上,以审美的眼光看人生,我们岂不可以反其意而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
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
味和体验。当然,人生总有其不可消除的痛苦,而重情轻利的人所体味到的辛酸悲哀,更为逐利
之辈所梦想不到。但是,摆脱了占有欲,至少可以使人免除许多琐屑的烦恼和渺小的痛苦,活得
有气度些。我无意以审美之情为救世良策,而只是表达了一个信念:在义与利之外,还有一种更
值得一过的人生。这个信念将支撑我度过未来吉凶难卜的岁月。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真性情的人,能彰显自我,回归本心,率性而行,可以不被世俗的评价标准所牵绊。
B.对重情轻利的人而言,人生的真价值既不在于义务,也不在于权利,而在于获得闲适之情。
C.重情轻利的人便可以免除许多的琐屑和渺小的痛苦,便不会体味到人生的辛酸悲哀。
D.作者否定义利评价标准,提出“至人喻以情”的观点,并把这种审美之情作为救世良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在否定把“义”和“利”作为两种人生追求的基础上,倡导一种以“情”作为审美追
求的人生态度,先破后立。
B.作者从对“义”与“利”的对比分析中得出,二者其实是相通的,都脱不开计较,使人与人关
系紧张,表现了作者敏锐的洞察力。
C.文章以“著作等身”和“不朽的小诗”两类追求为例,论证了写作是一种活得自在的方式
的观点。
D.作者引用萧伯纳的话,指出其所说的人生两大悲剧是立足于占有而言的,如果立足于创造,则
可以成为人生的两大快乐。
3.结合文章,谈谈如何获得作者所说的“情”所代表的审美人生态度。(6分)
一、
1.答案    A B项,“人生的真价值既不在于义务,也不在于权利,而在于获得闲适之情”错,原
文是“人生总有其不可消除的痛苦,而重情轻利的人所体味到的辛酸悲哀,更为逐利之辈所梦
想不到”。C项,“便不会体味到人生的辛酸悲哀”错,原文为“重情轻利的人所体味到的辛
酸悲哀,更为逐利之辈所梦想不到”。D项,“并把这种审美之情作为救世良策”错,原文是
“我无意以审美之情为救世良策”。
2.答案    C “论证了写作是一种活得自在的方式的观点”错,论证的观点是有真性情的人
“待人接物有一种闲适之情”。
3.答案 率性而行,适情而止,保持真实“自我”;通过创造实现真实的“自我”,追求审美情
趣;待人接物要有一种闲适之情,一种不为利驱、不为物役的淡泊的生活情怀。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
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本题文中对应的信息有:“它主张率性而行,适情
而止,每个人都保持自己的真性情”“创造就是人的真性情的积极展开,它不同于奉献,奉献只
是完成外在的责任,创造却是实现真实的‘自我’”“有真性情的人,与人相处唯求情感的沟
通,与物相触独钟情趣的品味。更为可贵的是,在世人匆忙逐利又为利所逐的时代,他待人接物
有一种闲适之情”“一种不为利驱、不为物役的淡泊的生活情怀”。筛选好相关信息后,按
照题干要求进行整合概括即可。
二、(2019南京、盐城二模,15—17)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
从庄子哲学的对境来说,恢宏的气象乃表现于不以人类为中心,不以自我为中心,而能推及于广
大的自然界。庄子思想的最高境界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一方面表现出民胞
物与的胸怀,另一方面又呈现着艺术精神的和谐观照。很显然,庄子取消了天地万物和我——
客观和主体——的对立关系。这种主客一体的宇宙观,实为中国哲学的一大特点,和西方哲学
主客对立的宇宙观迥然不同。庄子不仅要打破主客对峙的局面,进而达到合二为一的境界,他
还要进一步达到物我两忘境界。在这里,庄子充分表现出大艺术家的精神。
主客合一的宇宙观,只是对自然做某种程度的观赏,而缺乏开发自然界的精神。中国在科学知
识与科学技术方面的贫乏,这种宇宙观实有重大的影响;正如中华民族在文学艺术上的辉煌成
就,也是受这种宇宙观的重大影响。
在西方,人在开拓自然的过程中,已有惊人的成就,这是值得骄傲的,也无须赘言。然而若从另
一个观点来看人和自然的关系,西方则呈现着深沉的危险,尤其是人如何在自然界中安排其地
位的问题。
西方传统哲学大抵为二元化的倾向——物我完全对立,自然与人事对峙,亦即划分客体与主
体。然而由于西洋哲学重客体,往往习惯将人类客体化,结果常使人埋藏于物界而丧失其自然
的地位;同时也有人急于追求永恒客观的存在,把自然界看成一个变动流逝的感觉界而加以鄙
弃;中世纪则更视自然人为罪人,自然界为罪恶之区,而将价值停滞于高远缥缈处。
及于近代,西方经验科学的长足发展产生如下的特殊现象:一、把人类压缩成物理平面;二、把
人类列入“动物级数”,或从“鼠”辈的试验解剖中来衡量人类的行为;三、天文学家将亚里
士多德至中世纪的有限宇宙开展而为无穷宇宙,人面临这无穷新世界,有如沧海一粟,渺小的人
类固然可借知性作用在宇宙中安排自处,但人类的苦闷不安,则于其畏怯与自大的交织下表露
无遗。
总之,西方哲学的宇宙观始终是在一种不协调或割离的情状中影响于人生观。同时,传统西洋
哲学家几乎都在全心全意建造大体系,把所有个体融入到抽象的全体之中,因而个体的特殊性
便被抽象的全体消解和吞噬。反观庄子,他一方面肯定大自然的完美性,不如西方哲学总想逃
离这一自然界而构幻另一虚无缥缈的超自然;同时,他也肯定人类的尊严性,而西方哲学以人性
为微末。在庄子看来,广大的自然皆为生命游行的境域,人类处于自然中,其渺小程度虽如“毫
末之在于马体”,然其思想光芒则可流布于苍穹。
在今日急速的动力生活中,人心惶然不安,精神病患者日增。对于这样的时代,庄子哲学也许有
一份清醒的作用,作为调整人心的清凉剂。
                                               (节选自陈鼓应《庄子浅说》,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中国哲学的特点是主客合一的宇宙观,自然界只是观赏的客体,却不是征服的对象。
B.主张主客二元、人与自然对立的西方哲学在人类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C.从亚里士多德到中世纪,天文学家的发现让人类眼中的有限宇宙已拓展为无穷宇宙。
D.部分西方哲学家鄙视自然,认为自然界变动流逝,他们热衷于追求永恒存在的超自然。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西方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和文学艺术上的贫乏,与西方哲学主客对立的特点密切相关。
B.尽管近代经验科学长足发展,借由动物试验得出的结论却未必适用对人类行为的解释。
C.庄子哲学视宇宙中的人类如马体之毫末,这与西方哲学以人性为微末的观点似同实异。
D.人类置身于无垠的宇宙,畏怯自大,矛盾重重,这种惶惑苦闷不是单凭理智就能够解决的。
3.依据文意,庄子哲学为何能成为“调整人心的清凉剂”?请概括回答。(6分)
二、
1.答案    C 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信息是“天文学家将亚里士多德至中世纪的有限宇宙开展
而为无穷宇宙”,选项曲解文意。
2.答案    A “西方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和文学艺术上的贫乏”无中生有,原文并未提及。原
文只是说“中国在科学知识与科学技术方面的贫乏,这种宇宙观实有重大的影响”。
3.答案 ①庄子哲学肯定大自然的完美性,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②肯定人类的尊严性,使人认
识到人类的思想价值;③持有主客合一的宇宙观,使人在无穷宇宙中安然自处。
解析 本题属于概括题,从原文中找到关键句,概括即可得出答案。首先,第一段中提及“庄子
思想的最高境界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一方面表现出民胞物与的胸怀,另一方
面又呈现着艺术精神的和谐观照”。其次,第六段中提及“反观庄子,他一方面肯定大自然的
完美性,不如西方哲学总想逃离这一自然界而构幻另一虚无缥缈的超自然;同时,他也肯定人类
的尊严性,而西方哲学以人性为微末”。再次,第六段还提及“在庄子看来,广大的自然皆为生
命游行的境域,人类处于自然中,其渺小程度虽如‘毫末之在于马体’,然其思想光芒则可流布
于苍穹”。
三、(2019苏锡常镇一调,15—17)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
                          重《水浒》轻《三国》的传统
                                    刘 勃
明代文人里愿意谈几句小说的,往往捧《水浒》而贬《三国》,而且认为《水浒》不是略胜一
筹,是高着几个档次。这种倾向一直延续到鲁迅、胡适一辈。
何以如此?可能和三国故事的两个传统有关。
一是史传传统。这个传统里的故事讲述人,一般有点文化,但也不会太高。大体上,把《三国演
义》改成现在最常见样子的毛纶、毛宗岗父子,代表这个群体的较高水平,而下限大概就是鲁
迅《风波》里赵七爷的样子,“不但能说出五虎将姓名,甚而至于还知道黄忠表字汉升和马超
表字孟起”。
这类人把宣传“仁义礼智信”的传统价值观,当作小说很重要的功能和义务。他们特别信服
正史的记录,会尽量往上靠,不大喜欢胡乱发挥。但说他们更关注历史倒也不见得。只是他们
既然有且仅有一点读写能力,便很以这种本事为自豪,所以能够接近正史,乃是有文化的证明,
至于正史本身也可能会错,他们就不关心了。
另一个是民间传统,《全相三国志平话》和许多元杂剧都属于这个传统。这些作品主要面对
不能阅读、通过听书看戏来获取信息的受众,价值观和趣味自然也和他们更加接近。所以它
更看重的道德是“忠义”:忠不是儒家的忠,而是一种更具体的人身依附关系;义也不是儒家的
义,而是通常所说的“江湖义气”。另外就是,他们有火辣辣赤裸裸的富贵欲望。如元杂剧
《桃园结义》写关张见刘备“实为贵相”,就请他喝酒,刘备大醉后出现异象:
关羽:兄弟,你见么?他侧卧着,面目口中钻出条赤练蛇儿,望他鼻中去了。呀呀呀,眼内钻出来,
入他耳中去了。兄弟也,你不知道,这是蛇钻七窍,此人之福,将来必贵也。等他睡醒时,不问年
纪大小,拜他为兄,你意下如何?
这个传统的另一个兴奋点,是武力崇拜,所以喜欢写智商低下而神勇无比的人物,《说唐》里有
李元霸,《残唐五代史演义》里有李存孝,平话《三国》里的张飞也属这一类,曾几乎以一人之
力平定黄巾之乱,至于单挑吕布、让赵云落荒而逃也不在话下。
《三国演义》与其说是两个传统的集大成之作,不如说是史传排挤民间的产物。有人喜欢拿
据说更接近罗贯中作品原貌的“嘉靖本”和毛家父子的批评本比较,强调两者的区别有多么
大,其实若把更早的各种三国故事也拿过来一起看,就可以发现嘉靖本已经删除了不知多少怪
力乱神和急功近利。两个版本是在往同一个方向上努力,毛批本只是走得更远,进一步巩固了
史传传统的胜利果实而已。
所以历来的著名文人,鄙视《三国演义》也就很好理解了。大文豪有的“三观不正”,对正史
也没什么敬畏心理,《三国》引以为豪的忠于正史,在他们看来反而是小家子气。文豪们的语
言修为自然是极高的,对不文不白的半吊子文风更加瞧不上。《三国》努力追求的东西,刚好
都落在他们的鄙视链上,而《水浒》是白话,写江湖,用新文体讲述故事,对文豪们反而有陌生
化效果,印象自然好很多。
                                          (选自《南方周末》2018年8月16日,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宣扬传统价值观不是小说的功能和义务,历史演义小说也应对历史做些“胡乱发挥”。
B.历来三国故事的讲述人对正史记录缺少辨别的自觉,他们忠于正史是为了证明自己有文
化。
C.在从民间三国故事到《三国演义》的演变过程中,民间色彩被参与其中的文人逐步删削。
D.相比《三国演义》,《水浒》用白话来写江湖是“用新文体讲述故事”,所以备受肯定。
2.本文所谈论的“传统”涉及两个方面,请简要概括。(4分)
3.文章第五段中“价值观和趣味”的具体内涵有哪些?(5分)
三、
1.答案    A 由原文第三、四段可知,史传传统里的故事讲述人把宣传传统价值观当作小说很
重要的功能和义务,他们“不大喜欢胡乱发挥”。
2.答案 评价传统:历代文人捧《水浒》贬《三国》。创作传统:讲述三国故事有史传传统和
民间传统。
解析 由原文“明代文人里愿意谈几句小说的,往往捧《水浒》而贬《三国》,而且认为《水
浒》不是略胜一筹,是高着几个档次。这种倾向一直延续到鲁迅、胡适一辈”可概括出第一
个传统,即评价传统。由原文“一是史传传统。这个传统里的故事讲述人……当作小说很重
要的功能和义务”和“另一个是民间传统,《全相三国志平话》和许多元杂剧都属于这个传
统”可概括出第二个传统,即创作传统。
3.答案 看重“忠义”道德;有赤裸裸的富贵欲望;崇拜武力;喜欢怪力乱神。
解析 由原文“所以它更看重的道德是‘忠义’:忠不是儒家的忠,而是一种更具体的人身依
附关系;义也不是儒家的义,而是通常所说的‘江湖义气’”可提炼出看重“忠义”道德。由
“另外就是,他们有火辣辣赤裸裸的富贵欲望”可概括出有赤裸裸的富贵欲望。由描述的
“刘备大醉后出现异象”可概括出喜欢怪力乱神。根据第六段内容可概括出崇拜武力。
四、(2019南通、泰州、扬州等七市二模,15—17)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
                             中国戏剧的无形剧本
                                   郑劭荣
中国是一个戏剧大国,剧目浩如烟海,这在世界戏剧史上十分罕见。旧时演员动辄能演数十上
百出戏,且往往没有文字剧本,不经排练,表演时直接“台上见”。中国戏剧是如何创造这些奇
迹的?其中的奥妙在于创出了一种特殊的无形剧本——口头剧本。
长期以来,民间一直有“提纲戏”的表演传统,唱词、念白、唱腔及舞台动作均由演员即兴发
挥。这类在表演中生成、使用,以口头为传播媒介的剧本称为“口头剧本”。口头剧本不立
文字,口耳相传,是中国戏剧非常古老而珍稀的文化遗产。
口头剧本最早可追溯至先秦优戏。优的表演以言辞便捷、即兴调谑为特色,缘事而发,或讽谏,
或娱人。宋元时期,说唱技艺繁荣,口头剧本由此形成。
元代是我国戏剧史上首次大量产生书面剧本的时代,以剧本、剧作家为中心的戏剧体制开始
形成。实际上,元代伶人不只是被动接受剧作家的文学剧本,他们广泛参与了剧目的舞台创
作。
明清传奇史背后,亦潜藏着一部深厚的口头创作史。《琵琶记》等演出本为考察当时的舞台
实貌提供了重要线索。此类文本清晰表明,伶人在舞台上依托文学剧本,即兴穿插、增添、改
换或删减宾白科诨,插演各类戏耍杂艺。
戏剧套语是演员编创口头剧本的重要手段。所谓戏剧套语,是指在不同剧目中反复使用的程
式化的戏词,其源头可以追溯至古代的俗赋。它以说唱的形式进入戏剧,演化为戏剧表演的一
种手段;体现在书面文本上,则以寄生文体的形式存在于戏文、传奇作品中。后代戏剧套语是
世代累积、集体创作的结果。除了艺人的原创,或源自师徒间的口传心授,或采集于历代的诗
词、小说和兄弟剧种,或来自民间说唱、民歌民谣、民间俗语。套语一般为韵文,体裁形式多
样,包含赋、诗、词、联、格言谚语、民歌民谣等多种文体样式。最常见的是“赋”体套语,
艺术手法多样,尤其以托物起兴与铺陈夸饰最能体现中国戏剧的民族风貌。
念白与唱词是口头剧本编创的核心和重点。念白有许多公式化语句,最典型的如“引”
“诗”等,它们各有其定制和应用规则,艺人熟练掌握这些规则,即可独自编词。同样,唱词亦
并非全由演员自己原创,他们有许多现成的词句可以套用,也有现成的手法可以借鉴。口头剧
本的编剧者很少事先设计舞台动作、舞台效果等,一切由艺人根据剧情的需要和戏曲固有的
套路来表演。戏曲艺人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建立了一系列表演上的动作规范,产生了丰富的
表演程式,这些程式为口头剧本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语汇。
口头剧本保存了中国戏剧古老的艺术形态,是传统戏曲最具民族特色的演剧方式,目前全国有
数十个剧种依然采取即兴演剧的方式。它不仅仅补充了中国戏剧史中无文字记录的部分,丰
富了戏剧史,更是我国戏剧发展的主渠道。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口头剧本以口头作为传播媒介,出现于先秦,形成于宋元,贯穿古今。
B.宋元时期说唱技艺繁荣,书面剧本大量产生,标志着戏剧体制开始形成。
C.戏剧套语是演员编创口头剧本的重要手段,普遍具有传承性和集体性特征。
D.念白、唱词的公式化以及表演的套路化并不排斥艺人的灵活运用和发挥。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举《琵琶记》的例子,论证了明清戏剧表演中伶人广泛参与舞台创作的观点。
B.文章以口头剧本的发展阶段为立论基础,论证了口头剧本在中国戏剧史上的地位。
C.文章从口头剧本的历史传承、表现特点、艺术价值等方面进行论证,思路清晰。
D.作者在阐明对待口头剧本的态度时,既肯定又否定,一分为二,客观辩证。
3.请联系全文,简要概括口头剧本的特点。(6分)
四、
1.答案    B “宋元时期……书面剧本大量产生”张冠李戴,“书面剧本大量产生”是在元
代。
2.答案    D “作者在阐明对待口头剧本的态度时,既肯定又否定”错,作者在阐明对待口头
剧本的态度时,没有否定。
3.答案 ①不立文字,口耳相传;②以“提纲戏”为基础;③有一定程式、套路;④演员即兴发
挥;⑤具有历史传承性;⑥具有民族性。
解析 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粗知大意,理清基本思路;然后细读题干,明确问题,确定区
间,筛选出相关的句子进行整合。根据第二段可概括出“不立文字,口耳相传”和“以‘提纲
戏’为基础”的特点;六、七两段主要介绍了口头剧本的程式和套路;三、四、五三段体现了
口头剧本的历史传承性;最后一段则体现了口头剧本的民族性;从“唱词、念白、唱腔及舞台
动作均由演员即兴发挥”“口头剧本的编剧者很少事先设计舞台动作、舞台效果等,一切由
艺人根据剧情的需要和戏曲固有的套路来表演”等文字可提炼出“演员即兴发挥”的特
点。
五、(2019南通、泰州、扬州等七市三模,15—17)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
                               剪纸艺术与创新
                                    李 强
中国五千年的农耕文明,衍生了许许多多的民间艺术,民间剪纸就是其中之一。它依附于作为
人们生存形态的文化传统,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我们现今能够见到的活态文明形
态。
民间剪纸在传统节日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年俗为例,黄土高原、中原大地、胶东半岛
的农村过春节,还是延续着铰红剪纸和贴窗花的习俗。红红的窗花,象征着节日的喜庆、吉祥,
保留的是传统文化的记忆,传承的是节日本源的文化主题和方式。而婚嫁文化习俗,则是人生
礼仪中最重要的礼俗。喜花、礼花、坐帐花等约定俗成的剪纸符号,直观而鲜明地象征了天
地阴阳相合、生命繁衍,营造出仪式特定的民俗文化空间。传统的农耕生产基本属于看天吃
饭,大自然的风雨旱涝对于农、牧、渔业生产至关重要。黄河中上游地区的一些农村,干旱时
铰“碰头娃娃”剪纸贴在水缸上或院外,以祈求天降甘霖。民间剪纸所承载的是丰富而又古
老的文化信息,形式上靠着民俗仪式和民间信仰的需求而传承发展。
中国民间剪纸的传承主体是山乡农村的妇女群体。剪纸折射出中国妇女的心灵之美和审美
取向。在民间艺人眼中,中华大地,无花不美,无山不秀。他们通过一张张红纸,将信仰以及地
域风俗,经过漫长的农耕时代,代代沿袭下来。默默无闻的剪纸艺人,以其淳朴真实的剪纸对本
民族文化和人类文化的传承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民间剪纸一直是因民俗活动的需要而存活的,民俗传承如没有太大的变化,民间剪纸的内容和
形式也就相对稳定。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华民族几千年农耕文明正在向现代化、城市化转
变。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传统文明形态中许多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民俗文化发生着深刻变
化。农耕文明渐渐远去,新的文明形态正在悄然积聚生成,民俗传承也势必急剧变化。民间剪
纸由于农耕文化基础和生存方式的改变,已经失去了它所依附的文化载体,失去了民俗生活需
求的土壤。两千年来一直处于自生自灭状态的民间剪纸,首次作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资
源和本土文化的象征进入国家发展视野。
民间剪纸的创新,一直以来是美术工作者探索的目标。旧有的剪纸,为所用而作,为一时高兴和
审美满足而作,剪纸作品烧了、破了,没人为之惋惜,但它像花开花落一样,生生不息。一段时
期以来,美术工作者用旧有的剪纸形式宣传新生事物,始称之“新剪纸”或“现代剪纸”。新
剪纸是剪纸艺人受新生活、新事物的感染,为剪出眼前的新景象而生。这类剪纸用“旧瓶装
新酒”的创作方式,承载起新民俗形式下的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
现代剪纸的创新和提高,需要深入生活,体验和挖掘生活中的美,以最精美的艺术形象和高超的
技法去歌颂美,塑造美,这样才符合民间剪纸艺术的发展规律。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具有区域特点与约定俗成的象征意义的民间剪纸,承载着丰富而古老的文化信息。
B.在漫长的农耕时代,剪纸折射出的中国妇女的心灵之美和审美取向,被代代沿袭。
C.在农耕文明向城市化转变过程中,民间剪纸才处于自生自灭状态,传承前景堪忧。
D.民间剪纸作品被毁坏而没人惋惜,是因为其为所用而作,为一时高兴和审美满足而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从中国农耕文明写起,论证了民间剪纸与农耕文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B.文章指出民间剪纸在传统节日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举出实例进行论证。
C.文章阐述时代发展引起民俗传承急剧变化后,再表明该变化对民间剪纸的影响。
D.文章结尾呼应开头,总结全文,强调现代剪纸要符合民间剪纸艺术发展规律。
3.民间剪纸应该怎样传承与创新?请联系全文分别概述。(6分)
五、
1.答案    C “在农耕文明向城市化转变过程中,民间剪纸才处于自生自灭状态”错,原文是
“两千年来一直处于自生自灭状态的民间剪纸”。
2.答案    D “文章结尾呼应开头,总结全文”错,文章结尾主要讲“现代剪纸如何创新和提
高”。
3.答案 (1)传承:①尊重传统的民俗活动;②坚持剪纸特有的表现形式;③肯定民间艺人的创
作。(2)创新:①美术工作者参与其中;②表现新的生活;③挖掘生活中的美,以精美的艺术形象
和高超的技法去歌颂、塑造美。
解析 此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答题时要明确题干的要求,找到答题的
区间,抓住重点句子概括作答。此题要求概括民间剪纸应该怎样传承与创新,根据“民间剪纸
所承载的是丰富而又古老的文化信息,形式上靠着民俗仪式和民间信仰的需求而传承发展”
“中国民间剪纸的传承主体是山乡农村的妇女群体”“民间剪纸一直是因民俗活动的需要
而存活的,民俗传承如没有太大的变化,民间剪纸的内容和形式也就相对稳定”概括传承的方
式;根据“民间剪纸的创新,一直以来是美术工作者探索的目标”“新剪纸是剪纸艺人受新生
活、新事物的感染,为剪出眼前的新景象而生”“以最精美的艺术形象和高超的技法去歌颂
美,塑造美”概括创新的途径。
六、(2019南京三模,15—17)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
当下的经济世界出现了两个严重的错位:一个是家庭和外部社会的错位,即外部社会继续狂热
生产和家庭内部物质产品严重过剩之间的失衡;一个是家庭和物质产品的错位,即家庭由物质
产品的主人转变成仆人的颠倒。历史和逻辑都告诉我们,扭曲终究是要归位的。终于,“断舍
离”爆发。
山下英子的“断舍离”本是解决自己居家问题的。不买进不需要的东西,处理掉手里没用的
东西,让家的空间宽敞起来。不曾料及的是,一个让家庭成员获取舒适感的举动,赢得的不只是
大的居住空间,还有内心的自由自在,因为从此不用再对过多的物质产品牵肠挂肚、劳心费
神。更不曾料及的是,山下英子不止一个,而是成千上万,聚合起来就是一个时代。要知道,那
些“断舍离”的东西,曾经满足过无数山下英子的欲望,转眼便无情地束缚了她们的心灵。心
无自由,便无舒适,更谈不到幸福。山下英子们痛下决心“断舍离”,理所当然。
这个由日本家庭妇女启动的日常生活习惯的改变,实际上是一场关系到经济生活模式的巨大
革命,它预示着人类从物质产品拥有的“极度偏好”转向“适度”;这也是一次人类经济发展
目标的重新定位,一味扩张生产的高速增长将被平衡生产的适度增长所代替;这更是一种人类
理解自由和幸福真义的启蒙,拒绝物质产品对人的奴役,回归自由自在的状态将主导人类精神
生活。
相应地,“断舍离”也预示了一场经济学革命的到来。这场革命的表现形式,是纠正过往经济
学偏重的“生产理论”或“供给学说”,真正从供给与需求相互制约的视角,理解经济现实,总
结经济运行,提炼经济逻辑,构建新的经济学理论;这场革命的深层本质,则是围绕现实经济生
活中的人,实现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从“生产之事”到“生活之人”的转变,推动经济学的研究
目的从服务各种经济体向服务人类的自由和幸福靠拢,开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从具体细微事
实到一般宏观逻辑的探索。
“断舍离”的案例告诉我们,一个山下英子微观的鲜活生活故事,聚合出了千万个山下英子对
物质产品需求的宏观经济大局,那么,从真实的经济生活里,去发现“断舍离”类的小事,理解
并分析其中人类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成分,以及这种成分可能的广泛代表性,进而预测“小事”
合为“大势”的走向,就是未来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内在要求。这就是“解剖麻雀”而认知全
体麻雀,甚至于认知同种鸟类的方法,以及“由小见大”或“见微知著”的类比逻辑演进方
法。
这种方法与以往经济学最大的不同在于,真实的经济生活是经济学的起点;经济生活的历史演
进轨迹,同时就是经济学的逻辑发展路线。换言之,经济学的方法,与其说是经济学家头脑里的
思维构建,不如说,是经济学家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发现和总结更为贴切。
作为带有划时代特征的经济现象,“断舍离”类的经济生活故事,迟早会成为经济学家们言说
的话题;人类对自由和幸福的追求,也必将为经济学家所热衷探讨。然而,及早地在这类经济生
活现象里去发现共性,总结规律,提炼逻辑,构建全新的经济学学说,比起那不得不说时的“事
后诸葛亮”理论,更有益于我们认识和改造这个世界,造福于人类。
                                               (选自《“断舍离”与经济学》,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断舍离”的爆发原因在于经济世界中的两个错位,其中家庭和外部社会的错位即社会生
产和家庭需求的失衡。
B.“断舍离”最初只是山下英子改变日常生活习惯的个体事件,却发展成了带有划时代特征
的经济现象。
C.“断舍离”预示着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改变,将从以往的研究具体细微事实转向而今的探索
一般宏观逻辑。
D.“断舍离”虽然只是一个微观的经济生活案例,却能让我们见微知著,认识宏观经济大局,预
测大势走向。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遭遇居家困扰的不只是山下英子,还有成千上万的家庭主妇,正是她们主导了这场经济学的
巨大革命。
B.从对物质产品的“极度偏好”到“断舍离”,体现了人们对自由和幸福的时代解读与以往
有所不同。
C.人类经济发展的目标一度定位为扩张生产的高速增长,这与以往经济学偏重“生产理论”
是分不开的。
D.经济学家应该敏锐地观察经济生活现象,及时总结经济发展规律,以便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
改造世界。
3.“断舍离”对经济学研究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6分)
六、
1.答案    C 原文表述为“开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从具体细微事实到一般宏观逻辑的探索”,
“研究具体细微事实”和“探索一般宏观逻辑”是今后研究方法的两个阶段,“以往的”
“而今的”的表述与文本意思不符。
2.答案    A “主导了”表述错误,原文表述是“‘断舍离’也预示了一场经济学革命的到
来”。
3.答案 研究视角的转变,从偏重生产和供给转向供给与需求相互制约;研究对象的转变,从
“生产之事”到“生活之人”;研究目的的转变,从服务各种经济体到服务人类的自由和幸福;
研究方法的转变,从学者的思维构建到依据现实经济生活发现总结。
解析 题干里问“‘断舍离’对经济学研究的影响”,答案在第四段。这一段内容分四个层
次,“视角”“对象”“目的”“方法”这四个表示角度的关键词可直接从文中提取,再分别
从对应的文字中找出相关内容加以概括即可。
  
  文档由机器转码 排版混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请下载原文档
本文档的下载地址为http://www.gaokaotik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017
高三语文资料

写了 1378 篇文章,拥有财富 2762,被 0 人关注

代码测试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高考题库网 www.gaokaotiku.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高考题库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成为第一个吐槽的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京ICP备13053688号-15|高考题库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