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欣赏作品的形象,
赏析作品的内涵
2020/02/09
-2-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作品的形象”指作品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能激发人们思
想感情的生活图景;它可以是具体的人,也可以是具体的物,还可以
是一处景致、一个片段、一个画面、一种意境等。“作品的内涵”
通常指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观点、思想、主旨、写作意图或目的、
作者的情感倾向等。“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更多的是
通过对散文中的形象的分析来领会文章所表现出来的观点和思想
价值,把握文章创造的某种意境以及作者寄托的情感倾向。
2020/02/09
-3-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2014·山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浣花草堂
黄 裳
到四川来以前,在行箧里放进了几册旧书,其中清初朱鹤龄的《
杜诗辑注》是部头最大的。虽然觉得有些累赘,可是终于还是放进
去了。半月以来,枕上灯前,有时间就拿来翻翻,真也给旅途平添了
无限趣味。尽管已经是平日熟读了的,可是在蜀道上重读,就会给
你带来更为新鲜的感受。诗人的写景抒情、用字遣词,有时候也只
有面对真实的山川风物才体会得出那严肃的创作态度和可贵的才
华。
2020/02/09
-4-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杜甫在成都住过一段不短的时间,在集子里留下了四五卷诗,约
占他全部留下来的作品的六分之一。人们就从他的诗里追寻他当
日居住的草堂的遗址。从宋代开始,人们就在成都西郊为他建了一
座祠堂,这就是“浣花草堂”。历代经过十次以上大小的修缮,直到今
天,更修整得焕然一新,成为游赏的登临胜地。
走出西郊,经过青羊宫、百花潭,沿着公路走去,二三里后更左折
走上一条田间小径,就可以远远望见一丛浓绿,那就是草堂的所在了。
这里有好大的一座庭院,四面是连绵不断的围墙,远远绕过去,才
看得见那山门。一直走到最后的一层大殿,才在一块石碑上看到,
这原来是草堂寺,还不是草堂。
2020/02/09
-5-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从大殿里出来,向僧人问了路,才又从右面的一道侧门里穿出去,
来到真正要拜谒的地方。从侧门出,迎面就可以看到用青花碎瓷片
叠起来的“草堂”两个大字,再转过去,就是一条曲折的、为两堵矮矮
的红墙围起来的夹道。那暗红色的夹墙,碎石的泥径,墙外的翠竹
幽篁,幽静极了。古建筑里经常使用的这种暗红颜色,不知怎的,自
然会产生那样庄严宁静的气韵。
从夹墙里穿出去,眼前展开了一个新的天地,几十棵参天的翠柏、
香楠矗立在绿草如茵的庭院里。一套四座厅堂,由石径小桥连接起
来,这就是草堂的一系列主要建筑了。
穿过花径,走到工部祠去。这是草堂几组厅堂的最后一座。小小
的殿宇,前面的院子里散布着几株用石坛围起的大树。洁净无尘。
这时候,云影微破,秋天金黄色的太阳洒了下来,穿过翠柏的枝叶,留
2020/02/09下了满庭稀疏的日影。
-6-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走进祠里去看,厅内一排三龛,当中塑着杜甫的像。虽然是一般
化的塑像,却也还清疏,不能不说是难得的了。旁边两座龛里是陆
游和黄庭坚两位宋代诗人的塑像。好像是怕他独居寂寞,所以才陪
了一起在这里排排坐的。黄、陆都有石刻像,都比泥塑高明得多。
在这间厅堂背后的墙上,还嵌着两块更旧的杜甫石刻画像碑。
草堂后身是一座小小的土山,一道溪水从草堂的右侧绕了出去。
前面有回廊曲槛,可以凭栏欣赏池里的圆荷。草堂简朴却也不失规
模,给人一种清疏而幽峭的感觉,和杜甫当年居处的风格是近似的。
这个新修缮的草堂,和几百年前重修的原样相去不远,在最外面一
进过厅墙上有一块石刻旧图,看那里勾勒出来的轮廓,和今天是十
分相近的。像这种地方,不用说,大红大绿的建筑,大屋顶之类的铺
陈,都是完全不合适的。
2020/02/09
-7-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这里还新修了一个文物陈列室。在外面的柱子上,看到郭沫若先
生所题的一副对联: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这是一副出色的对联,它概括了诗人伟大成就的主要方面。人们
一直非常喜欢杜甫,说他的作品是“诗史”,在中国文学史上留给他一
个最光辉的席位——诗圣。
坐在水槛上休息。默默地在心里复诵一下杜甫的草堂诗,会使你
像一个梦游者似的走入四时不同、风光各异的如许境界。仿佛看
到了在晓雾里沾湿了露水的笼竹,呢喃的定巢燕子,冉冉发出幽香
的红蕖,往还追逐的蝴蝶,相并相亲的白鸥,随风的柳絮,逐水的桃花,
袅袅有如少女腰肢的垂柳,轻得只禁受得起两三个人的野渡,柴门
2020/02/09月色,江路梅香……
-8-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老杜是一个多么勤恳的诗人!他从不放过一切刻画现实的机会。
他的诗里有丰富的人民生活的写照,可是也不缺乏自然风物的描写。
因为这一切都出现在祖国的土地上,也都是诗人所挚爱的。杜甫写
出了多么美好的自然景色,多么可爱的和平环境!可有人提到杜甫
描写自然的草堂诗,总不免有些惴惴然,仿佛这些诗里的“人民性”总
看不大清楚,这恰恰把诗人的伟大处缩小了。
一九五六年十月十五日,成都
(选自《黄裳散文选集》,有删改)
文中作者对杜甫有哪些新的认识?请加以概括。
参考答案:①杜甫有惊人的才华和严肃的创作态度。②杜甫具有
清疏、朴实的精神气质。③杜甫是一个勤恳的诗人。④杜甫热爱
美好的大自然与安宁和平的生活。⑤杜甫描写自然风物的诗歌同
2020/02/09样具有巨大成就。(答出其中任意4点即可)
-9-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思路解析审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新的认识”,明确“新的认
识”,不能只停留在杜诗的成就方面。本题的答案区间在第一段、
第九段和最后一段。抓住这三段中的关键信息,如“诗人的写景抒
情、用字遣词,有时候也只有面对真实的山川风物才体会得出那严
肃的创作态度和可贵的才华”“他的诗里有丰富的人民生活的写照,
可是也不缺乏自然风物的描写”等,加以整合即可得到答案。
2020/02/09
-10-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区分形象,掌握方法
散文中的形象主要包括人物形象和物象两种。不同的形象有不同
的答题方法。
1.有关人物形象的题型
(1)把握人物形象的特点
人物形象主要出现在记人叙事类的散文中。对于人物形象的鉴赏,
注意掌握以下方法:
①从叙事中加以分析概括。在阅读时分析事件,厘清情节,进而从
中概括人物形象。
②从作品中人物的语言、动作、肖像、神态等方面概括人物的思
想性格、精神风貌。
③要结合时代背景,把人物放到特定的时代去分析概括。
2020/02/09
-11-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④要理解作者带倾向性的议论,揣测作者的情感倾向,进而分析
概括。
(2)赏析人物形象的作用
如果是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从人物形象对作品的主题的揭示和
对现实意义的启示两方面思考。
如果是次要形象的作用,应从文章结构形态、内容主旨、作者的
思想感情、对主要形象的彰显意义等方面做多角度思考。
提问方式:请简要分析文中的主人公形象。
答题模式:按总分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做出总
的概括评价,然后再结合文章内容从几个不同方面做具体分析。或
按分总来回答,先对人物形象做具体分析,最后再用一句话做概括
性总结。
2020/02/09
-12-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2.有关物象的题型
鉴赏作品物象一般抓住两个方面:一是形象特征,包括外在形象
和内在形象(性格、精神品质);二是它与环境的关系。具体可从以
下几个方面来考虑作答:
(1)抓住散文的类别特点,了解物象出现的场合。写景散文,需标
记景观,因为景观就是物象;状物散文,需标记事物。
(2)明确物象的外在特征或特点,包括形态、声音、色彩、气味等。
(3)联系外部环境,把握物象的内在品质(内涵、本质、精神),明确
它与所象征意义之间的相似点。
2020/02/09
-13-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4)进一步明确作者借这一物象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说出它
在线索、情感、内容等方面对于表现主旨的意义和作用。(作用基
本同人物形象)
提问方式:简要概括文中景物描写的特征;分析文章中描绘景物
的象征意义,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文中所写的物象有什么作用。
答题模式:物象类鉴赏试题要先对其特征进行概括,然后结合文
章内容对其象征意义做具体分析。概括景物特征时,要特别注意景
物与其所指向的象征意义之间的相似点。
2020/02/09
-14-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雾中偶记
茅 盾①
前两天天气奇寒,似乎天要变了,果然昨夜就刮起大风来,窗上糊
的纸被老鼠钻成一个洞,呜呜地吹起哨子,——像是什么呢?我说不
出。从破洞里来的风,特别尖利,坐在那里觉得格外冷,想拿一张报
纸去堵住,忽然看见爱伦堡那篇“报告”——《巴黎沦陷的前后》,便
想起白天在报上看见说,巴黎的老百姓正在受冻挨饿,情形是十分
严重的话。
2020/02/09
-15-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这使我顿然记起,现在是正当所谓“三九”,北方不知冷的怎样了,
还穿着单衣的战士们大概正在风雪中和敌人搏斗,便是江南罢,该
也有霜有冰乃至有雪。在广大的国土上,受冻挨饿的老百姓,没有
棉衣吃黑豆的战士,那种英勇和悲壮,到底我们知道了几分之几?中
华民族是在咆哮了,然而中国似乎依然是“无声的中国”——从某一
方面看。
不过这里重庆是“温暖”的,不见枯草,芭蕉还是那样绿,而且绿的
太惨!
而且是在雾季,被人“祝福”的雾是会迷蒙了一切,美的,丑的,荒淫
无耻的,以及严肃的工作。……在雾季,重庆是活跃的,因为轰炸的
威胁少了,是活动的万花筒:奸商、小偷、大盗、汉奸、狞笑、恶
眼、悲愤、无耻、奇冤、一切,而且还有沉默。
2020/02/09
-16-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原名《鞭》的五幕剧,以《雾重庆》的名称在雾重庆上演;想起
这改题的名字似乎本来打算和《夜上海》凑成一副对联,总觉得带
点生意眼,然而现在看来,“雾重庆”这三个字,当真不坏。尤其在今
年!可歌可泣的事太多了。
剧中那位诗人,最初引起了我的回忆,——他像一个朋友。到底
像谁呢?说不上来。不过这位朋友的声音笑貌却缠住了我的回忆。
我不知他现在在哪里,平安不。一个月前是知道的,不过,今天,鬼晓
得,罪恶的黑手有时而且时时会攫去我们的善良的人的。我又不知
道和他在一处的另外几个朋友现在又在哪里了,也平安不。
2020/02/09
-17-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于是我又想起了鲁迅先生。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中,鲁迅先生
说过那样意思的话:血的淤积,青年的血,使他窒息,于无奈何之际,他
从血的淤积中挖一个小孔,喘一口气。这几年来,青年的血太多了,
敌人给流的,自己给流的;我们兴奋,为了光荣的血,但也窒息,为了不
光荣的没有代价的血。而且给喘一口气的小孔也几乎挖不出。
回忆有时是残忍的,健忘有时是一宗法宝。有一位历史家批评最
后的皮尔朋王朝②说:他们什么也没有忘记,但什么也没有学得。为
了学得,回忆有时是必要,健忘有时是不该。没有出息的人永远不
会学得教训,然而历史是无情的。中华民族解放的斗争,不可免的
将是长期而矛盾而且残酷,但历史还是依照它的法则向前。最后胜
利一定要来,而且是我们的。让理性上前,让民族利益高于一切,让
死难的人们得到安眠。
2020/02/09
-18-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据说今后六十日至九十日,将是最严重的时期(美国陆长斯汀生
之言);希特勒的春季攻势,敌人的南进,都将于此时期内爆发罢?而
且那雾季不也完了么?但是敌人南进,同时也不会放松对我们的攻
势的!幻想家们呵,不要打如意算盘!被敌人的烟幕迷糊了心窍的人
们也该清醒一下,事情不会那么简单。
夜是很深了罢?你看鼠子这样猖獗,竟在你面前公然踱方步。我
开窗透点新鲜空气,茫茫一起,雾是更加浓了罢?已经不辨皂白。然
而不一定坏。浓雾之后,朗天化日也跟着来。祝福可敬的朋友们,
血不会是永远没有代价的!民族解放的斗争,不达目的不止,还有成
千成万的战士们还没有死呢!
1941年2月16日夜(有删改)
注①1940年10月,茅盾从延安到达重庆,从事抗日文化宣传工作。
2020/02/091941年1月4日,爆发了皖南事变。②皮尔朋王朝,今译成波旁王朝。
-19-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作者写到“剧中那位诗人”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想起鲁迅
先生的话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那位诗人”应该是与作者志同道合的、有觉悟的、进
步的爱国知识分子。引用鲁迅的话是在批评国民党发动皖南事变,
同室操戈,使许多革命青年的血白白地流淌,这种无谓的牺牲,让作
者感到压抑和愤怒。
解析:本题有两问,可结合文中相关内容分析理解。第一问,关于
剧中的那位诗人,从文中“罪恶的黑手有时而且时时会攫去我们的
善良的人的”一句看,他是一个善良的人,是有可能被“罪恶的黑手”
迫害的人,由此推断,这位诗人是进步的爱国知识分子。第二问,从
鲁迅先生话中的“自己给流的”“不光荣的没有代价的血”等语句,结
合文后的关于皖南事变的注释,可知,作者引用鲁迅的话是为了批
2020/02/09评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皖南事变,使许多革命青年的血白白地流淌。
-20-
1 2 3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史可法的扬州
肖复兴
扬州,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40多年前,我读到清经史学家全祖
望那篇著名的《梅花岭记》,看到他记述的史可法壮烈殉国的场面
:大兵如林而至之际,“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劝之降。
忠烈大骂而死。”死前,他留下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下。”少年的
心,被一腔壮怀激烈燃烧。对扬州更是无比向往。扬州,在我的心
里,是史可法的扬州,是一地梅花怒放的扬州。
真的来到扬州,已经是十多年之后20世纪70年代末。那时的扬州,
没有如今那样多的高楼大厦,史可法墓前的护城河那样的清澈,河
边的杨柳在夏日里浓荫四射,为史可法祠堂遮挡着骄阳的炙烤,祠
2020/02/09堂前的小路,水洗过一样干净而幽静。
-21-
1 2 3 4
只可惜,我来的季节不对,梅岭没有一朵梅花。
第二次来到扬州,是20年过后,20世纪90年代末了。那是一次会
议结束之后游览瘦西湖和个园,在参观个园的时候,我悄悄地溜了
出来。记忆中史可法墓应该离个园不远,果然,往北一走,很快就到
了护城河边,依然是杨柳依依,依然是小路幽幽,更奇特的是,祠堂里,
梅岭下,依然只有我一个人。这样更好,可以和忠烈喁喁独语。和
瘦西湖的游人若织相比,这里的空旷和幽静,也许正适合史可法。
还是没有看得到梅岭的梅花,不过,没关系,好的风景,杰出的人物,
遥远的历史,永远都在想象之中。
2020/02/09
-22-
1 2 3 4
2009年的初春,我第三次来到了扬州。真的是和史可法和扬州有
缘,来扬州前不久,在国家大剧院看过昆曲《桃花扇》,那里面有史
可法率兵于梅花岭下“誓师”一段:史阁部令三千人马,一千迎敌,一
千内守,一千外巡。言上阵不利,守城;守城不利,巷战;巷战不利,短
接;短接不利,自尽。面对清兵的入侵,史可法表现出的气节,让今人
叹为观止。是他让扬州这座城市充满血性,荡漾着历史的涟漪。
2020/02/09
-23-
1 2 3 4
我一直以为,扬州区别于一般的南方城市,区别于那种小桥流水、
私家园林的婀娜多姿。由于地理的关系,它地处江苏的北大门,照
史可法说是“江南北门的锁钥”。所以,扬州不仅具有江南一般小城
女性的妩媚,同时具有江南一般小城没有的男性的雄伟。无疑,史
可法为扬州注入了这样雄性的激素,壮烈的舍生取义,惨烈的扬州
十日,让这座城市气吞吴越,拒绝后庭花和脂粉气,让扬州不仅有精
致的扬州炒饭和扬州灌汤包子,而且有了遥想当年的空间,有了可
以反复吟唱的英雄诗篇的清澈韵脚。
没错,史可法让扬州不仅是一幅画,而且是一首诗。
2020/02/09
-24-
1 2 3 4
这次来因有朋友的陪伴和解说,看得更明白一些。飨堂前有一副
清人的抱柱联: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古风盈袖,很是
沉郁。梅花仙馆外另一副今人的抱柱联:万年青史可法,三分明月
长存。嵌入史可法的名字,互为镜像,做今古的借鉴,令人遐思。飨
堂里有史可法的塑像,飨堂后是史可法墓。墓前有石碑和牌坊,墓
顶有草覆盖,被人们称之为“忠臣草”。
2020/02/09
-25-
1 2 3 4
飨堂西侧有晴雪轩,里面藏有史可法的遗墨。史可法的书法是真
正的书法,草书行书都有,气遏行云,韵击流水。他的遗书最是让我
心动,他的第三封遗书,仅仅三句:“可法死矣!前与夫人有定约,当于
泉下相候也!四月十九日,可法手书。”可以说是史可法短促一生中
最精彩的绝句。墨迹点点,也是血迹斑斑,几百年来依然色泽如润,
气韵如生,鲜活如昨。6天后,史可法殉国。次年清明前一日,他的副
将,也是他的义子史德威,在他誓师和血战的梅花岭下,为他筑墓立
碑。但是,那只是史可法的衣冠冢。
2020/02/09
-26-
1 2 3 4
走出晴雪轩,来到梅岭下,春梅未开,冬梅正残,断红点点,飘落枝头,
有一种哀婉的气氛,袭上心头。好在祠堂东侧桂花厅前,有紫藤和
木香各一架,过些日子就会次第开花,一紫一黄,分外好看。到了秋
天,祠堂大门前那两株古银杏树金黄色的落叶,会落满一地,落满祠
堂的瓦顶,更是壮观。如果说梅花是史可法的精魂,祠堂后种植的
紫藤、木香、银杏、桂花、芍药、葱兰,等等,就都是扬州人的怀
念和心情。
在扬州,还留下了这样特殊而别具情感的地名:史可法路、螺丝
及顶街(摞尸及顶的谐音,当年史可法抗敌,巷战血拼时尸体一个摞
一个到城墙顶),以及史可法曾经居住过的辕门桥。扬州人把对史
可法的纪念渗透进他们的生活,刻印在他们走的路上和日子里,那
是扬州人在心底里为史可法吟唱的颂歌。
2020/02/09扬州,不管到什么时候,真的都是史可法的扬州。(有删改)
-27-
1 2 3 4
1.下列对这篇散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作者引用全祖望的《梅花岭记》片段,生动再现了史可法牺牲时
的场景,表达了对英雄的崇敬,解释了向往扬州的原因。
B.作者之所以写前两次游览史可法祠堂时游人稀少,是为了与下文
第三次来游览史可法祠堂时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C.史可法祠堂里的两副对联,巧用比兴与对仗,用明月象征史可法,
含蓄地赞美了史可法对扬州城的热爱。
D.国家大剧院演出《桃花扇》,史可法的唱词体现了其英勇无畏和
誓死抗敌的精神,史可法也已成为各种艺术刻画的形象。 关闭
BE.项这篇文章,“形成鲜明对比,写了作者前后三次游览史可法祠堂的经历”错。C项,“赞美了史可法对扬州城的热爱,最后一次因”错。E项,
为距离现在时间比较近 所以浓墨重彩地加以叙写。
原因分析错误。 , 关闭
AD
2020/02/09
解析 答案
-28-
1 2 3 4
2.赏析文中两个画线句。
(1)好的风景,杰出的人物,遥远的历史,永远都在想象之中。
答案:①内容上,这句话是作者的自我宽慰,同时也寓含着哲理,也表
明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是无止境的。②结构上,承上启下,上
承未见到梅花的遗憾,自然引发下文写他人和自己对史可法这一英
雄人物的无限追慕。
(2)墨迹点点,也是血迹斑斑,几百年来依然色泽如润,气韵如生,鲜活
如昨。
答案:运用比喻手法,把墨迹比作血迹,表现史可法的悲壮之情;运用
排比手法,通过描写墨迹如新,表明史可法的精神永存。整个句子,
表达了作者对史可法的敬仰之情。
2020/02/09
-29-
1 2 3 4
3.作者为什么说扬州是“史可法的扬州”?请结合全文做简要分析。
答案:(1)史可法在扬州壮烈牺牲,从此,史可法和扬州有了密切关联。
(2)史可法让扬州城在妩媚之外,增添了男儿血性与英雄豪气。
(3)扬州人种花植木、命名街道,都体现了扬州人已经把对史可法的
纪念渗透进日常生活。
2020/02/09
-30-
1 2 3 4
4.(考点题)请结合文中对“梅花”的叙写,说说“梅花”在文中的意蕴
及作用。
答案:意蕴:梅花,象征史可法坚贞不渝的精神,象征后人对英雄的追
思仰慕之情,也象征扬州城的高洁之美。
作用:(1)“梅花”是作者结构文章的线索。
(2)表现史可法的人物形象,写梅花,是为塑造史可法形象服务的。
(3)烘托出一种哀婉的氛围,表达作者凭吊时的心情。
(4)设置悬念,作者向往一地梅花怒放的扬州,领起全文,接着写两次
未见梅花,心怀遗憾,为下文设置悬念。
2020/02/09
文档由机器转码 排版混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请下载原文档
本文档的下载地址为http://www.gaokaotik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0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