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为高考题库的VIP用户

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2019届届高考备考课件:2019届语文一轮复习建议(PDF版)

标签: 暂无标签
只有“入乎其内”
才能“出乎其外”
---语文备考的体会暨建议
湖北襄阳四中     张德平


主要内容
u  一、考了什么,近七年高考试题分析
u  二、2019版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的变化点
u  三、适应新形势,把握大方向,明确怎么考
u  四、“核心素养”要求下的语文教学及备考
u  五、怎么备考,我们的做法
u  六、关于后期语文备考需要注意的十个方面


高考考了什么?
——近七年高考全国卷试题分类分析


近七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考点分布表
年份                  试卷       选材内容           考查点
2012                全国卷      《行进于世界3的技术》    ①解文中重要概念;②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
                                            点态度。
2013                全国卷I     《〈老子〉的年代》      ①析理解文章内容;②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
                                            点态度。
                    全国卷II    《试论中国风文化的“历史   ①解文中重要概念;②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
                             素地”及其在文化类型学上   点态度。
                             的深层涵义》
2014                全国卷I     《美的奥秘》         ①解文中重要概念;②理解文章重要内容;③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
                    全国卷II    《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   ①理解文中重要内容;②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
                                            观点态度。
2015                全国卷I     《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   ①解文中重要内容;②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
                                            点态度。
                    全国卷II    《艺术是什么》
2016                全国卷I     《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   ①解文中重要内容;②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
                    究》                      点态度。
                    全国卷II    《塞壬的歌声》
                    全国卷III   《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
                    历史》
2017                全国卷I     《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①解文中重要内容;②着眼于论证的考查;③逻辑推断的考查。
                    全国卷II    《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全国卷III   《留住乡愁》
2018                全国卷I     《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①解文中重要内容;②着眼于论证的考查;③逻辑推断的考查。
                    全国卷II    《数字化记忆》
                    全国卷III   《城市社会》


从2012年到2018年的试题分析我们发现:
u                                           (1)从近七年考查的内容看,社会科学类文本占主导,自然科学类
文本(2012年)只是偶尔出现。多数为最新发表的涉及哲学、政治经
济学、历史学、文化学、文艺学、伦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文章,注
重人文科学知识的传播,凸显其文化含量、人文价值、教化作用。
2014年全国I卷、2015年和2016年全国II卷、2017年全国I、III卷是
文艺论文;2014年全国II,2015年和2016年的全国I卷,2017年全国
II卷是史学论文;2016年全国III卷、2018年全国I卷兼顾文学与史学
。2014年、2015年、2017年的史学论文都与现实密切相关,如2014年
论述古代食品安全监管问题,2015年论述宋代的金融特点,2017年论
述了青花瓷的崛起。
u                                           (2)选文字数从800到1200不等,多数超过1000,我们分析发现2017
、2018年的三套试题的论述类文本篇幅在2016年1000字左右的基础上
,进一步下降到900字左右;选项表述更加简洁,每项字数均控制在
35字以内。


从2012年到2017年的试题分析我们发现:
u                                (3)在考点安排上看,考题一般为三道单选题,每小题3分。筛选并
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分析概括文章内容成必考点。主要让考生借助语文
学习的方法和规律,捕捉语言信息,主动获取知识,而不要求考生全
面、系统、透彻地弄懂相关社科知识。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可知,考
查角度多为对文章中重要信息的理解与分析,体现为对重要概念的理
解(有些试题要求考生根据对文本概念的理解,分析文本以外的相关
信息与文本中的重要概念内涵的契合度)、对重要语句的理解(一般
是比照选项与文本信息的同与异);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主要是判断选项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得当与否);分析
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主要考查考生快速找准论点、分析论据、分
析论证方法的能力;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各个方面,基
本上都要求考生选择错误的选项。上述考查内容从根本上来看考查的
都是考生快速准确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母题分析
第1题,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
能力,综合性较强。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的
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准确筛选整合信息的水平
。解答本题,要先寻找信息存在的区间,采
用逐句快读的方法,边读边勾画出关键词句
,然后辨析选项表述和文本相应内容的吻合
程度。“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课标高
考的必考考点,要加强训练。


母题分析
第2题,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
能力,考查考生快速掌握论点,分析论据、论点的
匹配度以及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分析论点、论
据和论证方法”是2017年《考试大纲》新增考点,
并以客观选择题的考查形式体现在了2018年高考课
标全国卷中。解答这类考点的试题,一要分清中心
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二要明确论据是证明论点的
根据,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三要把
握主要的论证方法(对比论证法、比喻论证法、引
证法、例证法)。


母题分析
第3题,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
点态度的能力。因此分析此类试题,一要分
析文中的材料,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二要
分析作者的有关评价,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
;三要分析文中的不同观点,把握作者的态
度。具体分析时,要看选项对作者的观点态
度的概括评价是否合乎原文内容,有没有夸
大或缩小,有没有将作者认为正确的观点说
成是错误的等。


将会怎么考?
u                                       2019年考纲表述: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
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
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
法。
u     预计2019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命题应该会延续这样的命题思路
和试题难度。考生在日常的复习备考中要重点关注以下高频考点的试
题训练: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归纳
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
u     在平时的备考中要做到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和自然科学类文本阅读
兼顾,以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为主。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考查
自然科学类文章的趋向渐渐淡化,只有2012年课标全国卷选取了这类
文章,考查的侧重点更多地表现为对重要概念的理解、主要信息的筛
选与整合、文本内容的归纳概括等。预计2018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
的命题应该还会延续这样的命题思路和试题难度,虽然选择该类文本
考查考生阅读能力的可能性依然不会很大,但也不排除考查的可能性
,从稳妥的角度还是要注意备考。


近七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考点分布表
年份                  试卷       人物         出处      考点分布
2012                全国卷      萧燧         《宋史》    ①解文言实词(单音节词)在文中的含义;②筛选文中信息;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④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013                全国卷I     马文升        《明史》    ①解文言实词(单音节词)在文中的含义;②筛选文中信息;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④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全国卷II    李揆         《旧唐书》
2014                全国卷I     于休烈        《旧唐书》
                                                ①解文言实词(单音节词)在文中的含义;②文言文断句;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④理
                    全国卷II    韩文         《明史》    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015                全国卷I     孙傅         《宋史》
                                                ①文言文断句;②古代文化知识;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全国卷II    来护儿        《北史》
2016                全国卷I     曾公亮        《宋史》    ①文言文断句;②古代文化知识;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全国卷II    陈登云        《明史》
                    全国卷III   傅珪         《明史》
2017                全国卷I     谢弘微(595)   《宋书》    ①文言文断句;②古代文化知识;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全国卷II    赵憙(596)    《后汉书》
                    全国卷III   许将(573)    《宋史》
2018                全国卷I     鲁芝(589)    《晋书》
                                                ①文言文断句;②古代文化知识;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全国卷II    王涣(572)    《后汉书》
                    全国卷III   范纯礼(602)   《宋史》


从2012年到2018年的试题分析我们发现:
从2012年到2018年,文言文阅读试题一直保持比较稳定的态势,以客观题和
主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这部分阅读题具体的特点有:
(1)选文特点。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的字数一般在650字左右,所选文本故
事内容相对集中,语言朴实,多是比较浅显易懂的文言文。预计2019年高考仍
然会从“二十四史”中选用文言文阅读材料。
(2)人物特点。人物多为忠直、爱民的官吏,骁勇善战、战功卓著的名将
能士。比如2015年高考选用的人物中,孙傅在宋钦宗被金兵掳走后,他努力保
全太子,并为此舍身取义,身为太子傅,追随太子同至金营,最终死于北廷。
2016年高考选用的人物中,曾公亮通晓典章制度,为民兴利除弊,防患未然、
止息边地事端等;陈登云不畏权贵、弹劾贵妃之父,敢于直言,检举多名重臣
,关心百姓、奏请救助灾区等;傅珪参与编纂文献。劝谏讲究策略,为官清正
廉洁等。来护儿在瀛州刺史任上推行善政,深得百姓爱戴,且重视许诺,廉于
财利,不修治产业,行军用兵,也颇有谋略,善于安抚士兵,赏罚处置严明。
2017年高考选用的人物中,谢弘微谨严端方,遵守礼制,友爱孝悌,恭敬谨慎
;赵熹耿直磊落,为人光明正大,忠于朝廷,忠于职守;许将善于治军,对契
丹的蓄意挑衅,予以坚决的反击,且秉持公正,反对无德之举。2018年选用的
如范纯礼敢于抗言,关怀下属。鲁芝洁身自好,审时度势,倾心革新,治政卓
有成效。预计2019年高考仍然会选用为人正直、关爱百姓、保家卫国的人物进
行考查。


(3)命题形式。采用“客观题+主观题”的形式考查,近
三年来的新课标全国卷都是三道客观题、一道主观题的形式
。客观题一般要求选择“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每题赋分
3分;主观题一般要求把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
汉语,赋分10分。
(4)考纲变化。2019年高考《考试大纲》与2018年保持
一致,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在“古诗文阅读”中有两个
明显的变化:一是“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与2016年相比
,该考点的表述中多了“并整合”的内容,这一点已在2018
年高考题中得到了体现,估计今年还会延续考查,比如以主
观题的形式考查传主的品质、性格特征等;二是明确增加了
“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考点,这个从去年起
补充添加的考点预示着2019年高考中的文言文阅读会进一步
加强对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


母题分析之断句
第10题考查考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主要考查
考生对文言文句读的理解。要求断句的部分出自文
言文阅读材料,命题者给出四种断句方案,要求考
生选择断句正确的一项。设题立足于对语句意思和
专有名词以及语句的语法特征等角度的考查。2019
年高考《考试大纲》依然没有把文言文断句当作一
个考点,但从2015、2016、2017、2018年新课标全
国卷都考查了文言文断句的角度分析,文言文断句
在未来的考试中一定还会继续考查。


母题分析之文化知识
u                           第11题考查考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
力,主要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古
代文化知识一般涉及称谓、历法、节气、官职、地理、科
举、宗法、礼俗、古代音律等。比如本题考查了“典籍
”“阙”“践阼”“逊位”。复习古代文化知识要注重两
个方面:一是中学语文教材中涉及的有关古代文化知识,
一是我们平常阅读中遇到的古代文化知识。判断选项中给
出的古代文化知识的正误,要关注词语本身的意思、词语
在文中的意思等。湖北省七校联考语文试题中考查“微行
”题干中的表述是指出行之人身份低微,因为没有经济能
力乘坐马车或购买马匹,只好徒步行走。“微行”的正确
意思是指帝王或高官隐瞒身份,穿便服私访。实际上“微
”本身就有“藏匿,隐蔽,暗中,秘密地”的意思,这也
可以说在考查实词的词义。


母题分析之筛选并整合信息
u      第12题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
意思的能力,主要考查考生对文言文阅读材料的
理解。选项的内容一般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人
物品质、形象、特征的概括,一是对概括的内容
的具体分析。命题者一般会选择最具传主性格特
征的内容设题,从传主的人物特点出发。错误选
项的设置往往会采用曲解词义,改变事件的时间
、地点、参与人员以及事件发生的原因和结果等
方面。考生解答此类题目时,要认真阅读选项内
容,然后把选项内容与原文进行一一对应,看选
项的内容与原文有无区别。


母题分析之翻译
第13题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
子的能力,主要考查考生对给出的语句的关键
词语、句式等的理解。文言实词的考查主要涉
及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
现象等,比如第(2)题中的“素”“作”等;文
言虚词的考查主要涉及《考试大纲>中规定的18
个文言虚词,比如第(1)题中的“以”等;文言
句式的考查主要涉及文言特殊句式(判断句、
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前置
句以及省略句等)和固定句式等。回答问题时
,要关注翻译三步骤:切分成词、对应翻译、
增删调整。


近七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考点分布表
年份                  试卷       作者及朝代     题目               体裁   考点
2012                全国卷      晏几道(宋)    《思远人》            词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②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
2013                全国卷I     陆游(宋)     《鹊桥仙》            词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②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
                    全国卷II    朱熹(宋)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      诗
                                       一)》
2014                全国卷I     无名(宋)     《阮郎归》            词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②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
                    全国卷II    韦庄(唐)郭震   《含山店梦觉作》《宿渔家》诗
                             (宋)
2015                全国卷I     岑参(唐)     《发监洮将赴北庭留别》      诗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②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
                                                             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全国卷II    韩偓(唐)     《残春旅舍》           诗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②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
2016                全国卷I     李白(唐)     《金陵望汉江》          诗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②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
                    全国卷II    杜甫(唐)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节     诗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②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
                                       选)
                    全国卷III   曹翰(宋)     《内宴奉诏作》          诗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②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
2017                全国卷I     欧阳修(宋)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诗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全国卷II    苏 轼(宋)    送子由使契丹           诗    鉴赏诗歌的形象
                    全国卷III   白居易(唐)    戏赠元九、李二十         诗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018                全国卷I     李贺(唐)     野歌               诗    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全国卷II    陆游(宋)     题醉中所作草书书卷后(节     诗    鉴赏诗歌的意象及作者情感。
                                       选)
                    全国卷III   王建(唐)     精卫词              诗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从2012年到2018年的试题分析我们发现:
《考试说明》对诗词鉴赏的总体要求为: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
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考试说明》对诗词鉴赏的总体要求为:
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近七年的
古代诗歌鉴赏试题,选材范围非常广泛。但从整体上看,仍然以唐宋诗词为
重点,名家名篇相对减少,考生不熟悉的作品比例大,名家的非名篇和非名
家的名篇所占比重不断加大。题材上突出写景诗和咏怀诗,篇幅上是短篇,
即是律诗或者双阙的词,2018年以律诗为主,篇幅相对增加,突出作者情感
态度。2017年全部是律诗,突出形象考查,2016年全国II卷节选了古体诗中
的八句。太短和太长的诗歌均不便于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也不便于试题的
命制。其最主要的变化是2014年出现了两首诗歌进行比较鉴赏,2015年和
2016年与课内诗词结合考查,既考查考生对教材理解的程度,又考查考生对
教材要求背诵的篇目记忆的熟练程度,还考查比较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两
道试题的考点分别涉及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语言风格,其中分析作
者的思想内容、鉴赏表达技巧(表现手法)是高频考点。此类试题需要考生
在整体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准确答题,单纯的背诵答题公式和术语无济于事。


还有,继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后,古代诗歌阅
读部分在题型方面出现了新的形式,体现在:
1.由原来的多选题为五个选项,要求考生选出其中“正确
”或“不正确”的两项,2018年改为单选题,各选项的设置
侧重于从综合鉴赏的角度设题,就是说这道选择题可能既涉
及考查考生对诗句内容的理解能力,也会涉及考查考生对诗
歌表现手法、情感态度、锤炼字句等鉴别和赏析能力。预计
2019年依然会延续这种新形式。
2.主观简答题由主要考查手法、情感等大多有序可循、有
套路可讲的题目,转变为更加注重考查鉴赏评价能力。预计
2019年依然会延续这种出题模式。


母题分析
14题,本题考查综合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要
求考生选出对整首诗的赏析的“不正确的一项”,
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的三套诗卷均采用了这种命题
形式。从各选项的设置看,有涉及内容理解的,有
涉及作者情感态度的,特别要引起注意的是I、III
卷选项都有对比鉴赏,体现为出综合命题的趋向,
这是一种新变化和新趋势,在备战2020年高考中,
考生必须要注重这种命题的新形式,或在选项中如
此设置,或直接对比鉴赏。在复习的过程中,注重
对典型诗歌主旨情感的理解积累,注重对综合鉴赏
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母题分析
15题,以全国3卷为例,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
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2019年考纲“Ⅱ.考核
目标与要求”部分的变化“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
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变为“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
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透露信
息:新增“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表明2019年高
考将更加注重对思想道德的考查。那么对“精卫”
形象的理解为“坚韧不拔、前赴后继奋斗精神的自
我抒发”,类似的诗歌设题值得关注。


近七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考点分布表
年份                  试卷       出处、作者及朝代
2012                全国卷      ①《孟子·告子上》(先秦)②《师说》韩愈(唐)③《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宋)
2013                全国卷I     ①《观刈麦》白居易(唐)②《阿房宫赋》杜牧(唐)③《赤壁赋》苏轼(宋)
                    全国卷II    ①《劝学》荀子(先秦)②《三峡》郦道元(北魏)③《琵琶行》白居易(唐)
2014                全国卷I     ①《离骚》屈原(先秦)②《蜀道难》李白(唐)③《春望》杜甫(唐)
                    全国卷II    ①《离骚》屈原(先秦)②《行路难》李白(唐)③《赤壁赋》苏轼(宋)
2015                全国卷I     ①《离骚》屈原(先秦)②《使至塞上》王维(唐)③《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宋)
                    全国卷II    ①《逍遥游》庄子(先秦)②《琵琶行》白居易(唐)③《赤壁》杜牧(唐)
2016                全国卷I     ①《劝学》荀子(先秦)②《出师表》诸葛亮(三国)③《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
                             疾(宋
                    全国卷II    ①《鱼我所欲也》孟子(先秦)②《蜀道难》李白(唐)③《阿房宫赋》杜牧(唐)
                    全国卷III   ①《曹刿论战》左丘明(先秦)②《琵琶行》白居易(唐)③《赤壁赋》苏轼(宋)
2017                全国卷I     ①曹操《观沧海》②杜牧《阿房宫赋》
                    全国卷II    ①《庄子•逍遥游》②刘禹锡《陋室铭》
                    全国卷III   ①《荀子·劝学》②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018                全国卷I     ①《论语·为政》②《师说》③《念奴娇(大江东去)》
                    全国卷II    ①《孟子•鱼我所欲也》②《琵琶行》③《赤壁赋》
                    全国卷III   ①《荀子•劝学》②《出师表》③《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从2012年到2018年的试题分析我们发现:
“名句”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语句等;“名篇”指著名的
诗文,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名句名篇默写立足于
考生常见、熟知的句子,命题范围控制在《考试说明》规定
背诵的范围内,整体难度较低,很多考生都将其当作送分题
,但是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情境式(理解性)默写,通常提供作者、篇名以及与默写内
容有关的信息(如名句含意、采用的艺术手法、在结构上的
作用等),要求考生默写。由上表可知,近七年这一题型在
命题内容上对初中和高中内容的考查比例比较固定,为1:2
,前两年以填写上下句的模式考查,难度不大。从2014年开
始采用情境默写的形式,难度有所增加。2018年,初中默写
内容选一篇,赋分为2:4,从已考查过的名篇名句来看,能
选为默写内容的句子大致为:


①思想深刻的句子,主要是道德教化,弘扬正面的人格
精神,侧重思想性、教育性;②写景叙事特别精妙的句子;
③格式上比较工整的句子,在结构上侧重于对偶,体现审美
性。
近七年考查的名句多出自先秦和唐宋作品,先秦是百家
争鸣的时代,散文思想性强;唐宋诗词和散文俱佳。
这类题,设题形式灵活,着眼于能力考查,难度适中,
依然是2019年高考的一个重要命题趋势。预计2019年高考新
课标全国卷将仍然会采用情境式默写的形式。


母题分析
第16题,本题以情境式默写的形式考查默写常见
的名句名篇,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的同时考查了其
理解、鉴赏的能力。本题共两个小题,设置6个空
,这是2017年《考试大纲》修订之后做出的调整,
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三套试卷均采用了这样的题型
、题量。本题的第(3)小题考查周瑜的儒将装束
、赫赫战功的句子,考查考生理解作品内容的能力
;第(1)小题考查《论语·  为政》中成为教师的
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
与体会,考查了考生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两道题从不同角度设题,根据考生对名句名篇的掌
握程度设置试题难度,形式灵活,在一定程度上代
表了近三年的高考命题方向。预计2019年高考仍会
延续这种命题形式。


近七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考点分布表
年份                  试卷      体裁       题目
2012                全国卷     中国现代小说   老舍《马裤先生》
2013                全国卷I    外国小说     莱·巴尔莱塔(阿根廷)《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
                    全国卷II   中国当代小说   阿城《峡谷》
2014                全国卷I    中国现代小说   叶紫《古渡头》
                    全国卷II   中国当代小说   刘庆邦《鞋》
2015                全国卷I    中国当代小说   李德霞《马兰花》
                    全国卷II   中国当代小说   刘震云《塾师老汪》
2016                全国卷I    中国当代小说   李锐《锄》
                    全国卷II   外国小说     迈尔尼《战争》
                    全国卷     中国当代小说   贾平凹《玻璃》
III
2017                全国卷I    中国当代小说   赵长天 《天嚣》
                    全国卷II   中国现代散文   林徽因 《窗子以外》
                    全国卷     中国当代散文   李娟 《我们的裁缝店》
III
2018                全国卷I    中国当代小说   阿成 《赵一曼女士》
                    全国卷II   中国现代散文   老舍《有声电影》
                    全国卷     中国当代散文   刘慈欣《微纪元(节选)》
III


从2012年到2018年的试题分析我们发现:
文学类文本阅读从2012年到2016年所选的文本均为小说,并且
以中国现当代小说为主,外国小说为辅,2017年开始考查经典散
文。2018年又全部为小说,篇幅在1600字左右,说明小说仍然是
考核的重点,今年3卷考核科幻小说,题材做了大胆的尝试,直接
选用原作或对原作删改,或从长篇作品中抽取片段对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探究(如3卷谈谈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的关
系)等层级不同的考点有不同程度的考查。这一题型命题重点在
概括故事情节、鉴赏人物形象、把握小说的表达技巧和语言风格
等方面,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
向作出评价,鼓励考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
和有创意的解读。
由原来的3道试题,14分变为2018年15分。第4题是四选一的客
观题,是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概括,分值为3分;第
5、6题为主观分析题,往往考查对文本人物形象的分析和主旨内
容的把握,分值都是6分。


文学类文本的阅读重在唤起体验、联想。2015年文学类文本阅读最大的变化就是
全面II卷的第(4)小题,要求比较老汪这一形象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在性情气质、
精神困境的根源上的异同。这是有意识地突出考查读书情况,包括课外阅读、经典
阅读、阅读面与阅读品味。2018年全国III卷“谈谈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
的关系”,要求考生回答貌似同文本毫无关联的问题,题目的主观性很强,发散空
间很大,这对平时阅读面广、善于思考的人十分有利,由此可见命题者的指向十分
明确,为当今的语文教学起到了较大的指挥棒的作用。
还要注意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篇幅在不断增长,分别由2017年的全国卷I(1292字
)、全国卷II(1198字)、III卷(1622字)增加到2018年的1571字、1572字、1652
字。除此外,第5题由比较固定的考查人物的形象或性格特点的表述变为心理变化过
程或根据文本中重要语句分析人物典型特点是如何体现的。第6题考查叙述方式,品
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语言特点、风格、句式、手法、表达效果等),情节安排
的技巧,结尾设题(先明确结尾的形式,再从结尾本身的作用、情节上的作用、情
感上的作用、主旨上的作用等几个角度答题。)等。


2019年考纲原文
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
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
要表现手法。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
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
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
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
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从考情综述到分析怎么考
小说。近年来,高考课标全国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主要考查小说,且呈现
出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选材多样,以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为主,以外国现
当代作家作品为辅,有整篇小说,也有长篇、中篇小说的节选;二是题型稳
定,为一道四选一客观题和两道主观题。高考对小说的考查,集中在四个方
面:一是分析人物,要求概括人物形象或分析人物性格;二是分析小说中具
体段落的意义和作用;三是分析表现手法,要求分析人物、景物描写所使用
的具体手法,文章的线索,小说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四是探究文
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要求从人物、主题、情节等方面探究小说
体现的人生价值和时代意义等。
2017、2018年高考课标全国卷的六篇文学类文本中,有2017年课标全国
卷Ⅱ林徽因的《窗子以外》、课标全国卷Ⅲ李娟的《我们的裁缝店》是散文
,现在也不排除小说仍是文学类文本阅读高考考查的首选文体。预计2019年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小说的可能性很大,题型设置可能稳中有变,但仍
将围绕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来命制,分析人物形象仍是考查
重点,探究题的难度可能会降低。


散文。散文是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较为常考的文学样式
,近年高考有多套试卷考查散文。高考所选散文,以中国现
当代作家作品为主,内容丰富,文化味浓(如关注乡土文化
),拯救意识强(如关注环境破坏等社会问题),题材多样
,写景状物类、议论抒情类、写人叙事类都有涉及。考题多
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的类型:理解词句的意思、分析概括文
意内容、分析结构作用、鉴赏表达技巧和探究评价。这些都
是命题的重点;坚持“主题辐射”的命题原则,不论是有关
内容、结构的题目,还是有关表达技巧的题目,都与主旨密
切相关。从备考的角度看,林清玄等散文大家的作品是值得
关注的。


近七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考点分布表
年份                  试卷       选篇                  题材
2012                全国卷      《谢希德的诚与真》           中国著名固体物理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第三世界科学院
                                                 院士
2013                全国卷I     《“飞虎将军”陈纳德》         抗战时期美国援华空军“飞虎队”队长
                    全国卷II    《一个不能忘记的人》          中国著名的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农村社会工作先
                                                 驱
2014                全国卷I     《科学巨人玻尔》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全国卷II    《爱国科学家邓叔群》          著名真菌学家、植物病理学家、森林学家
2015                全国卷I     《朱东润自传》             传记文学家
                    全国卷II    《将军赋采薇》             抗日爱国将领
2016                全国卷I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传记文学家
                    全国卷II    《吴文俊的数学世界》          著名数学家
                    全国卷III   《一代通儒顾炎武》           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学者
2017                全国卷I     电视频道运营(报告、专题论文)     非连续性文本
                    全国卷II    垃圾分类问题(新闻)
                    全国卷III   博物馆的作用(报告、专题论文)
2018                全国卷I     量子通信(期刊报道)          非连续性文本
                    全国卷II    科技成果的转化(社论、报告、新闻、
                             论文)
                    全国卷III   图书出版(调查报告、专题论文)


从2012年到2018年的试题分析我们发现:
从命题形式上看,前五年对实用类文本的考查相对稳定,在
文本的选择上,所选的文本均为传记,且传主都是在社会科学或
自然科学方面的现当代名人。从文本内容上看,从2013年开始有
一个小的变化,就是正文后增加一些与传主相关的链接材料,对
文本进行恰当的补充,有些题目的答案就渗透在这些链接内容里
。从题型看,第(1)题是五选二的客观题,分值为5分,第(2)
(3)题是主观题,分值均为6分;第(4)题是围绕文中某一信息
所设的探究题,分值为8分。
2017、2018 年,在体裁上注重选材形式的多样性;材料上注重
真实性和实用性,关注社会热点和民生问题,往往围绕一个共同
话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组织多体裁、多形式的材料,分
值上将主观题的4分提到6分,常见的设置点是论述对象的侧重点
及相互关系,意在考查筛选整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19年考纲原文
阅读和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新闻、
传记、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
要表现手法。阅读实用类文本,应注重真实
性和实用性,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
,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
价文本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
值和时代精神。


从考情综述到分析怎么考
新闻。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将原来的“了解传记、
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调
整为“了解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
主要表现手法”,并且增加了“阅读实用类文本,应注重真
实性和实用性”的表述,这一明显调整,在2017、2018年的
课标全国卷六套试卷中得到了体现。主观题从考查内容上来
看,除了注重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概括内容要点、个性化
解读外,还要关注“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
重要句子的含意”类题目。最好将新闻的相关知识以微专题
的形式整理给学生,如按照定义和类型、组成部分及分类、
语言特征、阅读方法等汇编。


语言文字运用


从近五年高考试卷来看,“语言文字运用”题是整个试
卷中时代感最强、变化最繁妙、样式最灵活的题目。一轮复
习上还是从常规的正确使用词语;辨析并修改病句;语言表
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语段综;,扩展
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使用常见的
修辞手法来训练。二轮复习中选择最新的科技动态、传统文
化、文学现象等素材来强化一轮复习中的高频易错词或病句
类型。从上表可以看出“图文转换题”是高频考点,分别涉
及图表解读、图片解说、漫画解读。“图文转换”类题是一
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它要求考生
根据图事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
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然后用恰当的
语言表述出来。“图文转换”题,表面看来是“看图说话”
,实际上,它综合了“句式变换”“仿写”“续写”“压缩
语段”等多种题型,说到底这类题是在考查考生综合的语言
表达运用能力。正因为它很好地体现了语文新课标的精神,
所以成为近年来高考题中的新宠。


2019年考纲原文
正确、熟练、有效地使用语言文字。
1.识记 A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表达应用 E
(1)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2)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3)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4)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5)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写作
近七年中,前三年全国卷作文多为新材料作文,后三年为指
向性更加明确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关于任务驱动型作文,《语文
学习》 2015年刊发的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的文章《注重题型设计
、强化教育功能》一文中提出“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概念,
并指出:2015年高考全国卷作文在材料引发考生思考、激发写作
欲望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的
功能,增强写作的针对性,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
,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这样的作文一般有一定的思辨性
,考查考生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拒绝试题内容的导向理念化和抽
象化,要求贴近绝大多数考生的思维水平和生活经验。任务驱动
型作文通过2015和2016、2017、2018三年全国卷共11道作文题,
已经比较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作文的理念有了质的变化——
去验证式(或证明式)的论证而取评议辨析式的逻辑论证、去为
他人(或圣人)立言而取为自己发声、去凌空蹈虚的“为文而文
”而取关注现实与自我的有感而发。逐步由就事论事向就事论理
转变,这与以前的证明文有很大的区别。


2018年考查两代18岁人的对话,幸存者偏差,改革开放
三部曲。2017年考查中国关键词,传统文化,我的高考。
2016年全国I卷改为漫画作文,对于漫画中的人,试卷上的
分数、“唇印”“掌印”变化之间的多重反差对比,足以使
考生以小见大,由浅入深,进而体味人生与社会,畅想现实
与未来。2015年全国I卷出现了任务指令型作文,且明确要
求写一封信。内容上,都紧贴社会时代热点,呼应社会关切
,贴近生活,从平凡的生活中立德树人;思想上,体现传统
文化与时代的碰撞,强调在新旧观念的冲突中,表达自己的
观点。作文试题又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具体情境,有了近乎
日常的真实写作任务。


最近几年高考作文题命题呈现如下特点:
一、反映中国发展,展现民族自信,弘扬主流价值观;
二、注重思辨能力;
三、引导个性思维;
四、凸现理性人文色彩;
五、关注对生活的思考和体验。
可以说,近年来,高考作文越来越具有创新性,讲求开
放性,但不论怎样创新变化,都离不开在“生活性、文化性
”这个圈子里做文章。从选材的角度看,作文方向更关注社
会生活,更体现时代风采,更强调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和道
德修养。


2019年作文考纲原文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表达应用 E
作文考试的评价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1.基础等级
(1)符合题意(2)符合文体要求(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6)标点正确
,不写错别字
2.发展等级(1)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内在
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有文采。用语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
有表现力。


考情综述
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已经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一大趋势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材料作文题,从材料形式来看,包括单
则材料和多则材料;从材料内容来看,包括时事类材料、现
代诗歌类材料、寓言故事类材料、图画类材料、名言类材料
等。
预计2019年高考作文命题会选取一些既贴近社会生活,
又贴近自我实际,同时又注重文化传承或理性思辨的材料,
让考生进行分析说理,阐明自己的看法。


母题分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00年 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 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 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
2013年 “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 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 “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
2020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 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 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
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
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
少于800字。


评析 :要注意个体与时代 (双向 )宏观认识 ( 2 0 0 0 —
2018)上要写好中国故事、中国发展、中国情怀、中国精神
;既有成就,也有伤痛。不能理解为单纯的成就,应关注精
神成长。个性思考:个体使命、家国情怀。还要展望未来(
2020—2035),写给2035年18岁的青年人  “时空跨越性”
。因此,1.要有代入感。重视“我”在命题中的价值,要有
主人翁意识。2.要有对象感。希望新的一代能接力前人,与
新时代同行。要有一定的感召力,“未来可期”。


五点思考:
1.狠抓书写。注意卷面整洁。
2.强化作文语言训练,提升学生作文的文采。近几年高考
在审题立意方面已不设置障碍,这种情况下要想在材料相同
、立意相似的作文中脱颖而出,语言上没有一点文采是不行
的。建议还是要让学生多读一读美文。
3.关注宏大的时代命题。(1)避免“英雄无用武之地”
。格局、视野(2)学会巧妙地以小见大。大而空、粗线条
勾勒,缺少细节关注。


五点思考:
4.纵横时事,评析现实。“不讲道理”(1)不做“材料的搬
运工”。背书的痕迹很明显。有相当一部分考生把自己平时积累
的素材原封不动的照搬过来,然后很勉强地和原材料对接一下就
完事了,没有展开,没有分析,更没有形成自己理性而深入的思
考。(2)把“就事说事”变为“就事说理”。很多学生不会从材
料中提取其背后蕴含的本质,只会做一些肤浅化的表述。因此,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要教会学生懂得多元思考、多面论证的方法
。(3)注重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欢笑与泪水,
辉煌与沉痛,用好课前三分钟,用好每周阅读。
5.“文贵有我”。要常怀一颗赤子之心。空喊口号,空洞说教
,一味讴歌国家伟大;感悟不深刻,情感不真诚。“心有明珠,
山河明媚”,要写出新时代青年人的格局与担当。要让学生充分
认识到个人成长和国家、民族、时代的深刻关联,不断增强自己
的获得感、荣誉感和责任感,从而更好地去做一个实现“中国梦
”的践行者和接力者。对学生进行情怀教育。


考情综述
命题作文。通过对高考命题作文的分析可知,如今的命
题作文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一是内容逐渐多样化,或从考
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或让考生思考人生哲理,或让考生意识
到要为社会承担责任等;二是题目形式由单一向多元转变。
主要有下面两种形式:一是“全命题+要求”,“要求”通
常是给考生在立意和文体上做出引导,使考生有话可说;二
是“提示语+全命题”,既有较大的开放性和自由度,又隐
含一定的限制和要求。
预计2019年高考也将有一些地区可能会采用命题作文这
一形式,考生需多加重视。


母题分析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记述老腔的演出每每“撼人胸
腑”,令人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某种意义上,可以说“
老腔”已超越其艺术形式本身,成为了一种象征。
请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从老腔的魅力说开去,不要局限于陈忠实散文的内容,
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书签,与书相伴,形式多样。设想你有这样一枚神奇的书
签:它能与你交流,还能助你实现读书的愿望……你与它之间会
发生什么故事呢?
请展开想象,以“神奇的书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表现爱读书、读好书的主题;有细节,有描写。


这两道作文题,对于北京的考生而言,难度不小,因为
北京的考生无论是在生活环境还是在学习环境上,对“老腔
”“神奇的书签”比较陌生,虽然根据前面的阅读题多少对
“老腔”有些了解,但对于考生的写作与发挥来说是不利的
,尽管命题人的意图是考查考生对民族文化传承及中华民族
文化精彩纷呈等方面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2019版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的变化点?
——与2018版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比


2019版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的变化点
2019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的Ⅱ.考核目标与要求和Ⅲ.考
试范围与要求两部分,相较于2018年考试大纲均有变化。
一、“Ⅱ.考核目标与要求”部分的变化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变为“根据普
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
透露信息:
①新增“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表明2019年高考将更加
注重对思想道德的考查。
②将“文化素质”具体为“科学文化素质”,注重文化的
科学性,隐含对理性逻辑思维的重视。


二、“Ⅲ.考试范围与要求”部分的变化
将“实用类文本阅读”调整到“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前。
透露信息:
4~6题改为实用类文本阅读。
7~9题改为文学类文本阅读。
实用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换位置,将论述类文本阅读与
实用类文本阅读两题相连,较以前的论述类文本阅读与文学
类文本阅读相连更符合人的思维认知规律,命题更为科学(
先理性思维后文学性思维)。


2019年考纲解读
u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结构进行了大     u                             2019年考试说明题型示例以2017年、2018
                               幅度调整,但考试说明题型示例部                                     年高考试卷结构为准,调整为四部分。
                               分的题型依然按照2016年以前(含
                                                     u     一、现代文阅读
                               2016年)的试卷结构排序,2017、
                               2018年题型示例共分六部分:       u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u   一、现代文阅读                                          u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u   二、古代诗文阅读                                         u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u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u     二、古代诗文阅读
u     三、语言文字应用
u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u     四、写作
u   五、语言文字应用
u     与2017、2018年高考试题相比,仅将“现
u   六、写作
代文阅读”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和“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顺序做了调整。此调
整与2019考试大纲中“考试范围与要求”
的顺序调整保持一致,再次证明2019年高
考试题中的“实用类文本阅读”会放在“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前。


题型示例具体内容变化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变化:增加2018年全国卷Ⅰ高考题。
透露信息:
论述类文本阅读将加强对论证思维的考查。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变化:
删除两道题:
1.2011年新课标《下笔不觉师造化》
2.2014—2018年一直存在于考试说明中的非连续性文本《国民
阅读调查》
新增两道题:1.2018年全国卷Ⅰ实用类文本阅读。2.2017年全
国卷Ⅰ实用类文本阅读。


题型示例具体内容变化
(三)语言文字应用
变化:由11道题增加为14道题。
新增的三道题为:12题,2018年全国卷Ⅲ 17~19题    13
题,2018年全国卷Ⅰ 17~19题              14题,2018年全国卷Ⅲ
20题
透露信息:
1.实用类文本阅读侧重考查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2.成语、病句、补写组合在一个语段内综合考查。
3.语言得体修改题将会继续考查。
其中,12~14题为2018年新增题型,题型示例中将其单独
列出,预示2019年考查几率增大。


题型示例具体内容变化
(四)写作
变化:新增两道题
1.2018年全国卷Ⅰ作文                     2.2018年全国卷Ⅱ作文
透露信息:
1.写作关注社会,关注时代                     2.重视对理性思维的考查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古代诗文阅读
未做任何调整,表明2019年高考中这两部分会与2018年高考题
型保持基本一致。
总之,2019年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与2018年相比变化不大,仅
是个别文字表述略有调整,题型示例增删变化较大,不过仍以历
年高考真题为主,而以往较为关注的文言文背诵推荐篇目并未做
任何调整。后期复习应紧扣考纲,联系考试说明,以高考真题为
主加强训练。


适应新形势,把握大方向,明确怎么考
——从教育部2018高考试题评价说起


几个重要人物的文章要关注:
姜    钢     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
高      升        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
张      开        考试中心语文学科命题秘书
赵静宇          考试中心语文学科命题秘书
王兼闻          考试中心语文学科命题秘书
余      闻        语文高考命题组集体笔名
明      一        命题一处化名


做有方向的备考
u  2016年:一点四面
u  2017年:一体四层四翼
u  2018年:一核四层四翼
u  2019年:四点四性十二面


社会主
依法
义核心
治国
价值观
立 德 树

中华优
创新
秀传统
能力
文化
“一点”就是要在高考当中体现立德树人,“四面”是指要在高考当中体
现核心价值、依法治国、传统文化、创新能力四个方向。高考试题在体现
“一点四面”的落脚点有三个:一是传统文化,二是民族自信,三是红色
经典。
语文:今年的作文材料呈现比较多样性,有漫画、有创业故事、概述文章,
个人和社会国家与语文学习,关于创业隐含的社会生态和优化。材料的时
代气息比较强,当代文化价值的诉求比较强烈,比如立德树人,文化自信,
价值共享。


一、高考后,教育部第一时间对今年高考试题进行评析:精准落实立德树人,大
力助推素质教育
2018 年高考语文命题牢牢扣住“新时代”和“新一代”的历史内涵与特点,以
培养和选拔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具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优秀人才为
目标,追求试题的思想性、时代性、科学性和示范性。在总结并继承已有经验的基
础上,2018 年高考语文命题在进一步反映时代要求、助推素质教育上作出新探索,
更好地彰显和发挥语文科在高考评价体系中“立德树人”“育才成人”“以文化人
”的独特功能。
1.立德树人:扬帆新时代,化育新一代
2018 年高考语文命题立足于时代特征,着力于把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中国
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以及团结奋进、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的时代精神有机融入命
题。试题鲜明地体现出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
导意义,明确传达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增强考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历
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引导考生树立远大理想,投身新时代建设伟业,在接力奋斗中
追梦、圆梦。


2.育才成人:聚焦关键能力,深化内容改革,助推素质教育
2018 年高考语文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
价值”为考查目标,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聚
焦关键能力,围绕学科主干内容,创新试题设计,强化素养导向
,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给不
同水平的考生充分展现才华的空间。试题通过设置真实的问题情
境,体现语文科的考试内容改革思路:提高语用水平、塑造思维
品质、关注信 息处理、倡导主动学习,融入有利于终身学习的语
言、文学、文化的必备知识,育才成人,助推素质教育。
3.以文化人:彰显文化优势,突出引领功能
2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
明确将“以文化人”列为提高学生政治思想水平、文化道德修养
的一条重要途径。语文以古今优秀作品为载体,在落实“以文化
人”方面具有天然优势。2018 年高考语文试题在这方面匠心独具
,进行有益尝试和探索,取得了显著效果。


二、2019年:四点四性十二面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进一步深化高考内容改革    (姜钢,《中
国教育报》 2018-12-25)
(一)高考命题的依据——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
(二)高考考查的内容—— 突出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
、必备知识等考查内容。(4点)
这4项考查内容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学科素养。无论是2018年的
高考大纲,还是教育部发布的最新《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科课
程标准》,都提出凝练“学科核心素养”。
可以预见,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将是2019年乃至今后高考的
命题热门。那么,高考9科各自的核心素养是什么?2019年高考命
题可能会怎样体现?需要考生关注的重点是什么。


(三)高考命题的要求——强化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
新性的考查要求。(4性)
第一,强化基础性,考查学生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增强基础
性不是要考教材原话,而是考查学生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基
础性”包括全面合理的知识结构、扎实灵活的能力要求和健全向
上的人格素养。高考通过加强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思想
方法的考查,引导学生重视基础,将所学知识和方法内化为自身
的能力。
第二,强化综合性,体现学生综合素质和学科素养;不是考“
大杂烩”,而是考查学生的知识体系和对知识间联系的把握。综
合性主要体现考察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思维方法,多角度地
观察、思考,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试题设计注重
素材选取的普遍性,突出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知识间的联系,要
求学生能够基于试题情境深入思考,整合所学知识得出观点和结
论。


第三,强化应用性,注重理论密切联系实际;高考命题
不能理论“空对空”,而要考查解决现实问题。应用性,主
要体现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018年
高考试题注重将学科内容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进步、
生产生活实际等紧密联系起来,通过设置新颖的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
第四,强化探究性和开放性,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
新能力。各科的压轴题着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北大清华
学生就从这些题中选拔!
创新性主要体现在考察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看其是否能
够自觉运用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方法。试题通过增强情境的
探究性和设问的开放性,允许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对同一问
题或现象得出不同的结论,使学生能够从标准答案的束缚中
解放出来,发展个性,增强创新意识。


(四)高考命题的方向——(12方面)
1.要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奋斗精神等方面的考查。
2.要加强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阅读理解和应用写作能力等方
面的考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阅读速度:  2016年除去选
做题,全文大约7300字;2017年8042字;2018年9015字,以每年至少10%提
升,那么2019年是否超过10000字?阅读深度:比如论述文中信息区间变化
,设题的信息区间覆盖全文,命题更加强化“整体阅读”意识。转述差异更
大,不拘泥于文本,要求概括程度更高。)
3.要加强审美情趣、健康意识、劳动体验等方面的考查和引导,加强社会
实践能力的考查,引导教学夯实学生全面成长的基础。


“核心素养”要求下的
语文教学及其高考备考


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在2017年高考前的重要
讲话要点回顾
“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
“一体”——“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三位一体(
核心立场,它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是领导者的终极理想
“四层”——“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
(四层考查目标,它回答的是“考什么”的问题),是广大师生
的现实任务。知识是基础,能力体现为对知识的灵活运用,素养
体现为多种能力的稳定、贯通与创造性发挥,价值则体现在素养
形成与作用过程中所持有的观念态度、所承担的责任义务。说得
再简明一些,那就是“知识能力须形成素养,再由素养来实现价
值”。
“四翼”——“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方
面的考查要求,它回答的是“怎么考”的问题),是命题者的眼
光智慧。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
见》(2017年09月25日人民日报)摘录两段文字:
“用好自然资源、红色资源、文化资源、体育资源、科技资源、国防资源
和企事业单位资源的育人功能,发挥英雄模范人物、名师大家、学术带头人
等的示范引领作用,挖掘校史校风校训校歌的教育作用。”
要注重培养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在培养学生基础
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关键能力培养。培养认知能力,引导学
生具备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学会学习、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的
素养,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合作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
,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过集体生活,学会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遵守
、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培养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和创
新思维,养成创新人格,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尝试、创新创造。培养职
业能力,引导学生适应社会需求,树立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践
行知行合一,积极动手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要建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
面发展的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和改进体育,改变美育薄弱局面,深入开展劳
动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国防教育。


由此可见,语文“学科素养”是当下考查的重点立意,也是当
前一线教学的明确方向。面对2019年甚至未来更长阶段的语文高
考,我们应该有以下比较客观的认识:
第一,语文考试为现代高校选拔服务,它必须满足国家需求,
同时也必须具备世界眼光;
第二,语文命题理应遵循学科固有规律,体现其特色,在“责
无旁贷”的使命上呈现出应有的担当;
第三,考试具有天然的时空限制,所有语文试题都必须系于一
支笔一张纸和150分钟,它们只能对某些内容、从某个侧面、在某
种程度上作出恰当呈现、有效审视与合理区分;
第四,现代语文考试,并非完全是“纸上谈兵”,它必须要由
做题导向做事与做人,从而实现高考的综合育人功能。


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
高中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即:
语言建构与运用(语言)——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增进语文学养,努
力学会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文字。
思维发展与提升(思维)——在发展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同时推进思维机制的发
展,提高思辨能力,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审美鉴赏与创造(审美)——在语文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以及在生活中,坚持
对美的追求,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文化传承与理解(文化)——在语文课程中进一步理解和尊重文化多样性,关注
当代文化,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
在这四项核心素养中,语言是语文学习与考查的基础内容,思维是基于语言的脑
力活动,语感力与思维力是发现且品味语文美的前提性素养,也是领略、接纳、认
同文化的保障性素养。这四项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总体来看,是比较清楚的。理
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深入理解高考语文,有效开展语文教学。


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结构
语言表达运用能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欣赏、鉴别和评价
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


2019年高考命题趋向预测
2017、2018年高考作文命题综述
传递国家政策,弘扬传统文化,关注社会热点,
探究科技发展,2018年高考作文基本延续2017年的
高考作文命题理念,亦符合培养“风声雨声读书声
,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式的时
代青年的要求。


1.立德树人,彰显学科特色
高考作文的命题,具有特定的导向作用。2017、2018年的命题切合教育部提出的
“高考语文的命题重点,……加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核心价值标准,推动立德树
人教育任务的实现”。立德树人,贯穿于多套试卷的写作试题命制中,体现语文学
科独具的“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功能。
新课标全国卷Ⅰ的作文是“中国关键词”,要求考生选用相互间“形成有机的关
联”的关键词,来向外国青年“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作要求中的明确指令,
就是鼓励考生要理性思考、畅所欲言,向外国青年讲好“中国故事”。
北京卷题目一是“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世纪宝宝”是
与新世纪的中国一同成长的一代人,他们见证了祖国的不断发展的壮大,要将新青
年的成长与祖国的发展相联系,来“显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这是要
求考生要将个人的命运与共和国的发展紧密结合,要胸怀爱国之心,把握民族发展
过程中的重大历史变迁。这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便油然而生。
考生在面对此类作文题时,要有崇高的爱国情怀,更要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平
时要多关注国家、社会大事,做到素材翔实、丰富,叙议结合。


2.传统文化,弘扬民族自信
中华民族具有优秀的文化传统,在高考命题中,从不同角度对传统文化进行思考
,引导考生抒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这是语文学科的优势,也是职责所在。传统文
化中,有很多激励奋进的名句和故事,需要青年人铭记和传承。这是展现民族自信
的重要方式,因此要求考生要对相关的内容进行思考、认知和评价,从而更好地关
注和传递。
新课标全国卷Ⅱ作文是“从所给的6个名句中选2个或3个”来自行立意。所给的6
句话,有的选自《周易》,有的来自杜甫、李清照、魏源,还有的来自鲁迅和毛泽
东。这些名句,都带着人生哲理和思考,带着他们的情怀,容易激发考生通过对历
史名人的认知,结合亲身经历,抒发自己对人生的感悟。
天津卷要求围绕“器”展开联想和思考,注重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引
导学生对成才成器、国之重器等进行深入思考,启迪学生做大国栋梁。
写此类作文时,考生要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更要看到传统文化在社
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这样才能在表达上做到言之有据,令人信服。


3.社会生活,思考身边事件
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地生活在尘世上的,需要关心身边事件,接触形形色色
的人、事、物。身处群体环境,很多事看似与考生无关,其实又与每个人息息
相关。作为社会人,要去关注、思考发生在周围的事件,见仁见智,提出观点
,阐明看法。社会责任要敢于担当、正视和评价。
上海卷作文题“被需要”取材于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状态心理,切合学生
的日常生活,也与当前社会现实紧密联系,比较容易调动考生的生活积累,激
发考生的思维主动性,让考生有话可说;江苏卷作文即关注日常生活“语言”
,引导考生重视语言、关注生活、思考文化,感悟生活哲理,拓展思维空间,
激发考生写作兴趣,施展写作才华;浙江卷紧跟时代步伐,又彰显地方特色,
基于对“浙江精神”的提炼与概括,引导考生站在人生新起点,找寻个人意义
,思考未来人生。
上海、江苏、浙江,都是经济发达的地区,三地的命题都侧重于社会生活,
由此能看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不再是独行客的时代,更多的是要考生关注人
际交往,融入社会发展,懂得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
要写好此类文章,必须对发生在身边的事件加以关注,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
思考,并联系社会现象来分析、探讨。


4.书香流芳,思考万象人生
“读书辛苦事,得失寸心知”。国家领导人在很多场合中,都提倡国民多读书。
读历史、读哲学,从书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在今年高考题中,虽然没有直接以
“读书”来命题,但与“书”有着密切的联系,透过“书”的表象,看到社会冷暖
、人间万象。
山东卷的“24小时书店”,任何人都可以进书店读书,对读书的页数不做要求,
书店随时欢迎前来阅读的人,书店提供的,不仅仅是书,更多的是社会的温情;浙
江卷作文是“人要读三本大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由具
体的书到抽象的心灵之书,这让考生更多地懂得思考人生;天津卷是围绕“重读长
辈这部书”,要求考生多角度去“读”,去思考“书”的实质和内涵。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更多时候,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
书,读的不仅仅是眼前的文字,更重要的是要读“书”里面的情怀和精神,读作者
涌动的欢笑和泪水,这样才算是读懂了“书”。
在面对此类文章时,不能只看到“书”的内容,更要关注“书”背后的故事,以
及与其关联的背景常识,这样才能深入其中,读出个人滋味。


5.热点新闻,创新出题方向
新闻一旦成为热点,势必引发各大媒体转载,并引起国人关注
。作为考生,平时要多注意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热点新闻事件
出现,一般而言,是与国家政策的调整有关,与新事物的发生有
关。窥一斑而知全豹,牵一发而动全身,及时地了解把握,才能
正确面对。
新课标全国卷Ⅰ中的“共享单车”“广场舞”“空气污染”“
美丽乡村”等关键词,都是一些社会热点,它们引发考生去思索
新闻现象,探究社会背景。18年全国卷3引导学生关注历史,展望
未来;立足现实,心怀天下。为此,与之有关的命题,随之应运
而生。新课标全国卷Ⅲ“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关注社会
热点、思辨人生人性。
遇到此类作文时,考生要对相关新闻做深入的了解,还要结合
个人对问题的认知。选择材料时,要贴近时代气息,才能引起阅
卷老师注意。


6.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科技进步,方便每一个人。在当今时代,日新月异的高科技产
品,时常在我们身边出现,与生活的日常密不可分。高考命题,
为缓解教育不均衡现象,对科技方面的话题,进行有效地拓展和
利用,引导高考生思考时代、关注国家发展动向。
新课标全国卷Ⅰ中的“高铁”“移动支付”,是当前热门的词
语。“高铁”是人们出行的首选,“移动支付”的购物付款方式
,已经渐渐深入人心,被民众接受。江苏卷的“车”,既让考生
反思以“木车”为代表的“传统文明”与以“轿车”为代表的“
现代文明”之间的关系,也写出因科技进步小车进入寻常家庭带
来的便利。通过讲述和“车”有关的故事来展现人情冷暖、亲情
温馨、社会发展、风气变化等。
写此类文章,要关注身边产品给人们带来的便利,更要思考社
会相关事件,才能在落笔时做到立意深刻,条理清楚。


2019年命题思路展望
近三年高考命题,越来越侧重国家大事,
更贴近时代社会。学生不再是单纯地闭门读
书,更重要的是对社会问题的思考。梁启超
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是国家的未来
与希望,只知道读书的学生,只是“学生”
而已,关注国家、社会,提出自己的看法和
观点,才是真正的“国之少年”。遥想2019
年高考,新一届的高三师生在备考时,必须
注意以下几点:


1.关注国家政策,掌握重大事件
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顺利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等国家战略稳步实施,复兴号奔驰大地、港珠澳大桥跨越沧海、嫦娥四号九天揽月、北斗系统
服务全球,第二艘航母出海试航,全国125个贫困县通过验收脱贫,1000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
困,隆重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合
组织青岛峰会、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等等,实现了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完美开局。类似如此重
大的事件及其相关内容,考生们平时必须通过不同的渠道掌握清楚,对此要有所了解。为此,
作为教育者或家长,一样要关注和帮忙搜集信息,提供给考生可阅读的相关材料。如:十九大
精神的具体内容概括、习总书记的金句;习总书记的元旦献词;两会的核心内容;两会期间习
总书记几场座谈会讲话内容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四个自信、乡村
振兴战略等等。
2.突发社会新闻,置身其中思考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高考’书”的时代已经过去,考生要从身边的实际出发,观
察并思考身边生活,做一个深谙社会、理解社会的青年,这样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稳健
,走得更远。类似“共享单车”“广场舞”“食品安全”等关键词,是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
关的。这就要求考生对身边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新闻,不能熟视无睹,要进行思考和分析,关注
有关部门的具体做法和媒体的评论。普通的社会现象,一旦成为民众关注的热点,就得引起思
考,做一些材料的搜集和探究。


3.梳理传统文化,命题推陈出新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沉淀,从古典诗词、名言名
句到人际交往、礼尚往来,都有着极好的延续。北京卷2014年的
作文题“老规矩”、2016年的“老腔何以令人震撼”,2017年新
课标全国卷Ⅰ“中国关键词”里的“京剧”“中华美食”等,均
以不同的方式出现在高考作文命题的材料中。因此,考生在备考
时,要在总结过往命题内容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思考新的命题
角度。
4.关注言论名句,拓展思维方式
  名人言论,耳熟能详,一旦成为作文命题的材料,就需要考生
多加注意。2016年江苏卷的言论作文“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2017年浙江卷“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书”,2018年新课标全
国卷3中的口号,都是从言论名句出发,来命制作文题目。为此,
在备考时,对常见的名言名句或具有哲理性的诗词,进行分类梳
理,关注其立意角度,从不同方面来练习。


2019年高考作文备考策略
高考作文的命制,虽然很多机构、个人都
有专门的猜题,但能猜中的寥寥无几,或者
说只是出现类似的命题材料而已。为国选材
的高考,其命题是有着严格要求的,作为老
师很难一语中的。作为考生,也不能投机取
巧、临阵磨枪。写作要想获得高分,还是在
于平时积累素材和写作经验、熟练掌握构思
技巧,才能临危不惧、从容面对。


1.揣摩他山之石,提升审题意识
  高考作文,对广大师生而言,平时并不会给予太多关注。因为
作文写就高分,不是一夕之功。很多考生每次考试,无论如何努
力,作文也就43分上下。其实,每年高考结束,总有合适的高考
满分作文书,或是备考类的杂志上市。考生在看书中的高考作文
或是学生范文时,要学会揣摩别人的审题立意、选用材料、升华
主题等,做到胸中有丘壑。
2.侧重文体训练,固定呈现方式
考场作文,考生一般写议论文或记叙文,其他文体难得一见。
为此,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要根据自己的写作习惯,逐步确定
考场作文的文体;然后,对文体的特点进行了解,再根据平时看
他人高分作文得到的经验,选择更合适的结构形式,比如增加小
标题,比如论证时采取正反结合的形式等。让平时的写作有一定
的呈现方式,并不断地强化练习,规范格式。


3.加大信息交流,分享、交流观点
  每个人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同,如通过学校提供的平台,或是同学之间的课间交流
等。对国家大事、社会突发的问题,同学们可以进行交流、分享,不仅能掌握事件
的内容,还能在谈论中见仁见智地提出观点,有利于积累知识素材。
4.夯实写作基础,掌握构思技巧
    面对高考命题,一味地注重猜测作文命题材料和角度的方法,显然是不可取的
。大家唯有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懂得去读懂材料,分析确定立意的角度;写作时
语言表现要流畅生动,富有表现力,且文章结构上条理清楚,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方能获得高分作文。
      命制作文的材料年年不同,但提炼的主题却是“年年岁岁花相似”。作为考生
,不能寄希望于押题、猜题,而应在平时就养成审题立意、组织材料的习惯,从他
人的优秀作文中汲取精华,揣摩他人构思及表达方法,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从而
在高考考场上自信满满,从容落笔!


我们怎么做?
集体智慧的结晶


指导思想
以目标为纲,一轮抓基础,抓到点,二轮提能力,提到
位,三轮练题感,练到“佳”,使三轮复习层次更加明清晰

一轮抓基础,抓到点:对于基础知识,诗歌鉴赏、现代
文的答题步骤,翻译的基本答题步骤,默写等等,要下死手
抓,要抓死! 最主要的是要抓到点子上,抓出效果。
二轮提能力,提到位: 对于现代文、诗歌的理解性、语
言题以及写作这些能力要求非常高的题, 在能力提高上要
一步到位,不留死角,不留盲点。
三轮练题感,练到“佳”:三轮复习,主要就是高考套
题的训练,保持住好的感觉,因此,这就要求每位同学在做
题基础、能力的基础上、在时间容许的范围内,要把做题的
题感练到最好、最佳。


备考原则
u   1、先难后易,抓住重点
u   2、讲练结合,注重回顾
u   3、长短结合,夯实基础
u   4、读写结合,提升思维
u   5、稳扎稳打,力求落实
u                 高三语文备考分三轮进行,让每个知识点在教学过程
中能够循环起来。


襄阳四中2019届高三语文组实用类文本复习计划
星期                        日期      早自习       正课                  课间作业             晚自习
一                         11.6    成语+文言实词   ①看“非连续性阅读”复习资料
                                            ②完成练习一《天》p41(全国
                                            卷一)
二                         11.7              ①讲练习②完成练习二45(全国     ①完成练习三49(全国卷三)
                                            卷二)
三                         11.8    成语+文言实词   ①讲练习二、三②完成练习四53
四                         11.9              ①讲练习四②完成练习五57       ①完成练习六61②巩固近期练
                                                                习、消化整理笔记
五                         11.10   成语+文言实词   ①讲练习五、六②完成63练习七                      周考(七)
六                         11.11
日                         11.12             ①讲练习七②看“传记”复习资
                                            料
一                         11.13   成语+文言实词   ①评讲周考(七)
二                         11.14             ①评讲周考(七)            ①完成传记一
三                         11.15   成语+文言实词   ①评讲传记一②完成传记二
四                         11.16             ①评讲传记二②完成传记三        ①消化整理练习及笔记
五                         11.17   成语+文言实词                       十一月月考
六                         11.18
日                         11.19             ①讲解传记四
一                         11.20   成语+文言实词   ①评讲月考试卷
二                         11.21             ①评讲月考试卷             ①消化整理笔记
三                         11.22   成语+文言实词   ①新闻类练习完成《专项检测》
                                            p438“刘醒龙访谈”P439“高
                                            考成绩”
四                         11.23             ②讲新闻类练习一、二③完成新      ①看月考优秀作文
                                            闻类练习三《专项检测》
                                            p437“互联网反腐”
五                         11.24   成语+文言实词   ①讲练习三②文言文复习                          限时训练


u  备注:
u  1、实用类文本复习的时间为11月6日——11月24日。
u  2、分为三大类型: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②人物传记类
文本阅读;③新闻访谈类文本阅读
u  3、需完成的练习共14篇:
u  非连续性文本(10篇)
u  人物传记(2篇)
u  新闻访谈(2篇)
u  4、从11月6日起早自习需背诵成语及文言文常用实词。


u (一 )一轮复习 ( 2 0 1 8 年 4 月 6 日至
2019年1月29日)
u 1.复习内容
u (1)课文(2)文言文阅读(3)默写
(4)文化常识(5)语病(6)词语(
7)语义连贯(8)图文转换(9)语言
文字运用补充(10)诗歌鉴赏(11)
论述类文本(12)小说(13)实用类
文本 (14)散文(15)作文


2.时间安排
春节之前完成一轮复习。采用地毯式扫荡
的方式,对高考考点进行逐一复习。在夯实
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对解题方法的总
结和解题技巧的点拨。作文教学贯穿其中。


(二)二轮复习(2019年2月18日至2019年
5月1日)
春节之后,五一之前为二轮复习(10周的
时间)。夯实回顾一轮复习总结出的基础知
识和解题方法,将各个考点、各种题型的解
题思路整体上复习一遍,同时针对学生在练
习中出现的盲点和弱点等,做好专项强化训
练。


(三)三轮复习(2019年5月1日至2019年6
月1日)
五月份的四周为三轮冲刺阶段。将各个考
点、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整体上复习一遍,
多练少讲,多练精讲,注重在答题策略、心
态调整、时间安排等方面进行指导,冲刺高
考。


各专题在一轮复习中的目标和做法
(一)课本复习(文言文、默写、文化常识)
1.文言文阅读
【一轮知识目标】熟练掌握会用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
句式,在规定的时间内读懂文言文段,理解文章内容。
【一轮分数目标】文言文前两个选择题所有学生得满分;第
三个选择题(作为重点要讲解的题)——文意理解力争得分
率达到80%,翻译10分,平均拿到7分以上,特奥班力争拿满
分。


各专题在一轮复习中的目标和做法
2.名句默写:
【一轮知识目标】背熟64篇且能正确书写。
【一轮分数目标】满分6分。一分不能丢,一分丢不起。
【具体做法】在必背篇目后分两种方式训练:一是将文段重
点内容挖出来,让学生自己去填空;二是情景式默写。具体
操作:一是建立数据库,建有三个文件夹,一个是近五年高
考考过的默写题,第二个是近三年大型考试考过的好题,第
三个是根据课本知识原创的高考还没有考过的句子或是资料
上、网上课课练中的好题。二是在一轮复习中将背诵篇目稍
作串讲,让学生自背,然后6个人一组接受组长检查,最后
我再抽查。最后将高考已考的句子根据课文印发给学生,然
学生结合内容理解考点,明确高考怎么考。


常考的文言实词虚词


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
必修Ⅰ          必修Ⅱ   必修Ⅲ   必修Ⅳ
必修Ⅴ


具体做法:
高考必背文言实词120词
编写人:张德平
1.【爱】
  (一)爱。《师说》:“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引申为喜爱,爱好。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
爱丘山。”引申为怜惜。苏洵《六国论》:“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结合语境具体翻译)
(二)舍不得,不愿意放弃,吝惜。《齐桓晋文之事》:“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又:“吾何爱一牛?”
注意:上古“爱”字很多是当“舍不得”讲的,不要误会为“亲爱”的“爱”。
2.【安】
  (一)安,跟危相对。安定,安稳。《季氏将伐颛臾》:“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杜甫《茅屋为秋
风所破歌》:“风雨不动安如山”。安又用于使动意义,表示使安,使免于灭亡。《史记· 高祖本纪》:“周勃重厚少
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季氏将伐颛臾》:“既来之,则安之”。引申为舒服,《论语· 学而》:“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孟子》:“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又为安放(后起义)。周邦彦《满庭芳》:“歌筵畔
,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二)疑问代词。何,谁,什么,什么地方,哪里,何处。《史记· 鸿门宴》:“沛公安在?”《汉书· 苏武传》:“
信义安所见乎?”李白《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又用作状语。怎么,哪里。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
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韩愈《马说》“安求其能千里也?”
[同义词]安,焉,乌,恶。四者都作疑问副词,哪里。
……


高考必背高频纲外实词50词
编写人:张德平
u               1.【报】
u                (一)断案,判决罪人。《韩非子· 五蠹》:“报而罪之。”
u               (二)受了别人的东西以后,还送给他东西以为回答。《卫风· 木瓜》:“投我以木瓜
                ,报之以琼琚。”引申为回答别人的恩惠或仇恨,即报恩或报仇。《过秦论》:“士不敢弯弓而
                报怨”。《苏武传》:“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陈情表》:“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又报效。《滕王阁序》:“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
u               (三)奉命办事完毕,回来报告。《鸿门宴》:“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u               (四)给回信,答复。司马迁《报任安书》:“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引申为答复,回复
                。《廉颇蔺相如列传》:“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u               (五)通“赴”,到……去。《孔雀东南飞》:“吾今且报府”。


文言文断句技巧谈
1.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2.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3.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4.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5.特殊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6.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
7.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8.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9.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反复练


古代文化知识汇编校本资料《导学案》
从两个方面编写:一是中学语文教材中涉及的
有关古代文化知识所有的汇编整理起来,二是古代
文化知识按照称谓、历法、节气、官职、地理、科
举、宗法、礼俗、古代音律等进行汇编。
此外,我们还按照高考题精选、经典题目荟萃
、小文段强化训练(着重提高翻译能力)。后期训
练“二十四史”,备课组专人负责研究出题,各种
类型人物传记尽量做到全覆盖。


3.文化常识
【一轮知识目标】记忆重点文化常识(尤其是课文和梳理探
究中出现的)
【一轮分数目标】满分3分
(二)语言文字表达(词语、语病、衔接、补写句子、图文
转换、补充训练)
【一轮知识目标】成语、语病、衔接和语言题,打好基础,
让学生精确记忆起知识点。
【一轮分数目标】选择题满分,语言文字运用平均分16分以
上,特奥班力争18分以上。


常见易错成语分类汇编
A
1.爱莫能助:心里愿意帮忙,但是力量做不到。爱,同情,怜悯。莫,没有什么。
2.爱屋及乌:因喜爱一个人连带喜爱他房屋上的乌鸦。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
到跟他有关系的人或事物。乌,乌鸦。及,到,涉及。
3.安土重迁:土,乡土;重,看得重,不轻易。并非“看重迁移”的意思,而是留
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重”在这里也可以解释为“难”。
4.安之若素:指(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与此
类似的还有“泰然自若”。
5.哀兵必胜:受压抑而奋起反抗的军队,必然能打胜仗。“哀兵”不能误解为哀丧
的军队。
6.哀而不伤:悲哀而不过分。多形容诗歌、音乐等优美雅致,感情适度。也比喻做
事适中,没有过分与不及之处。


常见病句的分类辨识与修改
一、语序不当
包括:①定状语语序不当;②关联词语序不当;③并列词语语序不当;④分句语序不当。
1、定状语语序不当
01.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
02.我们顺利地按照高老头画的那张简图找到了深山中的那位猎手。
在“他的想法”“年轻的我们”这样的短语中,“他”“年轻”在名词(“想法”)或代词(“我们”)前起修饰或限制作用,我们称之为定
语。在“严厉打击”“非常醒目”这样的短语中,“严厉”“非常”在动词(“打击”)或形容词(“醒目“)前起修饰或限制作用,我们称
之为状语。
当一个词语前有多个定语或状语时,这些定状语的排列必须符合“不产生歧义且合乎现在的语言习惯”这一标准,否则就成了病句。
例01中定语语序应改为“附近的/许多”(表处所的+数词)。例02中状语语序应改为“按照高老头画的那张简图/顺利地”(表方式+表情态)

03.这种管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地引起了讨论。
04.考古学家对两千多年前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新出土的文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墓主所处时代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05.1984年12月26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抵达南极洲。12月31日,南极洲上第一次飘起了五星红旗。
如果把一个词语的定状语错当成其他词语的定状语,也会导致定状语语序不当。
例03中“广泛”不是“引起”的状语,而是“讨论”的定语,应改为“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例04中“两千多年前”不是“出土”的状语,而
是“文物”的定语,应改为“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文物”。例05中“首次”不是“南极考察队”的定语,而是“抵达”的
状语,应改为“中国南极考察队首次抵达”。


(三)诗歌鉴赏
【一轮知识目标】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读懂诗歌,(1)诗歌
的体裁,诗歌的风格,诗歌的特定名词:古体诗、颔联、上
阕、曲牌、宫调等等;(2)养成良好的读诗歌的习惯:诗
歌的题目、诗歌的作者、诗歌的注释;(3)能理清诗歌的
层次;(4)熟悉诗歌中常见意象;(5)对诗歌题干中常用
的名词术语;(6)诗歌中各种题型的基本答题思路。
【一轮分数目标】诗歌鉴赏题平均分达到6分以上,特奥班
达到7分以上。
链接   古诗词常见意象


(四)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轮知识目标】理解文章重要概念,句子
,理解文意。
【重点话题扫描】历史地名文学化、魏晋书
法的儒学精神、网络文学、二十四节气、文
明交流互鉴等。
【一轮分数目标】年级平均分达到8分以上,
实验班力争拿满分。


(五)小说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
【一轮知识目标】了解各种文体的体裁特征,掌握阅读各种文体的阅读方
法,熟悉各种类型题做题的方法和思想。一轮复习中,练习材料种类要多,
知识点要全,规范性要求要到位;
【文学类重点话题扫描】《箱子岩》(沈从文,为当地百姓在日常生活中
的麻木,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不思改变现状而惶恐)、《小米》(表达了
在生活中应当尊重他人、宽容大度。)《修路》(乡村振兴,扶贫先修路)
、《北京,南京》 (留守老人赡养)、《我有一个梦》(国学复兴)等。
【实用类重点话题扫描】人工智能、人口老龄化、研学、教育方面(学生
减负与校外培训、大班额与城乡教育不平衡、教育的优质提速)、个税问题
等。
【一轮分数目标】 全年级平均分力争在22分以上,特奥班在25分以上。


(六)作文教学
【一轮知识目标】首先材料解读的练习;其次是基本写作技
能技巧、语言写作的练习;接着是材料使用的练习,最后是
文学性、思想性的锤炼——文章要有思辨的内涵,还要有哲
理,要有深厚思想性和历史的厚重感。
【一轮分数目标】所有班级的优秀生要向作文60分冲刺;中
游学生的作文要向50分冲刺;程度较差的学生目标要定在47
分。


阅读与写作
思路:以读启思 视野开阔   以读促写   读
后即写    以写带读    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
文章鲜活
具体做法:1、双线运行:作文主题板块
构想分为爱、自然、生命、人生处世、道德
修养、文化等六大主题;作文类型分版块进
行:比喻类、寓言类、漫画类、多材料类、
独词型、解词(释意)型、诗词和名言警句型
等。重规范,重积累,重思维,重感悟,促
提升。


作文训练细则
一、总体设想
学期作文训练将逐步放开,大致分三步走:①初步计划8月6日
晚训练一次记叙文,并将记叙文有关的技巧和方法整理出来发给
学生,然后再进行记叙文训练。②进行一次议论文训练,初步计
划将议论文有关的结构主体知识整理给学生。然后进行作文训练
。③放开文体要求,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文体写作。
二、训练构想
1、作文主题板块构想
爱、自然、生命、人生处世、道德修养、文化等六大主题。
2、写作与阅读结合
写作训练以六大主题的形式逐步进行,相关的阅读材料也要紧
密配合写作的主题,这样可以保证写作的有序,积累的有效,层
次的渐进。


作文训练细则
3、大作小练,相互提升
我们计划实行大作文、小训练齐头并进的方式强化写作训练。
大作文侧重作文的规范化训练,注意命题形式的变化,从命题作
文到话题作文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甚至是图画作文的训练。
大作文主要是在规范练习中训练,初步拟定每两周一次,以多讲
精练为原则。小训练意在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行文中的清晰逻
辑,让学生多练笔,同时可以配合大作文进行局部的强化训练,
以寻求专项突破,以提高思维、见多识广为原则。
4、局部突破、渐进提升
在作文训练的细节上做文章,如如何让作文靓起来(句式、名句
、修辞等),如何做到深刻(思想、内容、语言),论据的使用
,论证的方法。审题立意与拔高,分版块进行:比喻类、寓言类
、漫画类、多材料类、独词型、解词(释意)型、诗词和名言警句
型等。重规范,重积累,重思维,重感悟,促提升。


作文训练细则
5、注重审题,提升立意
在审题立意过程中,除常规的题目、主要思路外,我们还会
进行片段训练(开头、结尾或局部段落)。还可将话题多做
几种解说,然后从中选出最有分量的一条去写作。深入分析
,寻求最佳立意。
6、强化“格”式,规范为上
强化文体意识,写规范文章。在训练时应该首先在“格”(
并列、对照、层进、驳论)上下功夫,强化论证的语言、方
法、论据的使用等的规范,“先死后活”,置于死地而后生
。我们每次写作训练都写前有指导,写后有总结。我们老师
一定要引导学生认真的看,然后按照写作要求和模式进行“
套写”,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模式后,自然能够灵活运用。


作文训练细则
7、范文引路,升格训练
每次训练之前,有相关训练重点的理论精讲、训练要求等。
每次训练之后,有详细的评讲提纲、范文导示、优秀习作、
典型问题作文的升格提示等。非常鼓励老师们提供升格作文
,也提倡老师评讲后,对作文没达到要求的学生,再按照评
讲的要求重写,以强化规范意识。
8、关注社会,感悟生活
每周日下午作为法定的阅读课,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和生活,
开阔视野,提升思维,体味人生。


议论文
格式
引论、本论、结论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论据
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
新鲜、生动、有现实感,有典型性
经典文学作品里的引例永远是最见情怀的内容


阅读与写作
记叙文:按照写作的主要内容来划分,常见记叙文可分为以下三类:侧重叙事的记叙文
,以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果为重。侧重记人的记叙文,以刻画人物形象,塑造典型
为重。侧重状物的记叙文,以状物为主,借象征抒怀,如《白杨礼赞》。
(1)要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①培养对生活的敏感度,善于发掘感动点②抓住自己的独特感受③提炼素材
(2)选取有个性特点的细节材料
(3)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我们要表现一个特定的中心思想,是不能随便找点材料就写的,而需要进行认真的选择,
必须紧紧围绕中心选择材料。那么,如何围绕中心选材呢?
①敢于取舍,精心剪裁
一般来说,对表现中心思想起重要作用的典型材料,要抓住细节进行详写;对表现中心思
想起辅助作用的材料要进行略写;与中心思想无关的材料不管多么生动,也要予以割舍。
②以独特的视角选取新颖的材料


文体
记叙文
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等描写方式
或有真情,或有意趣,或有积极意义,或有教化作
用的鲜活事例


阅读与写作
2、我的作文训练七法:
(1)巧用小黑板,点滴积累。大致分历史名人、时代先锋、文艺大师、科
学巨匠、反面人物等类型,我定方向,前期我写,现在大多学生写,学生写
得不好,我再跟学生一起讨论修改完善。如历史名人·  孔子  “徳侔天地传
四海,道冠古今耀五洲”。你是巍峨的高山,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你是冷
夜的星光,温暖而明亮。八百里路,每寸山河都有你的回响;千年历史,每
时每刻都有你的身影。你胸怀天下,奔波十四再,只为天下苍生;你传道授
业,诲人不倦,堪称“万世师表”。科学巨匠·  霍金    “世间再无霍金,人
间永留简史” 你是一个神话,一个当代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一个科学
名义下的巨人!你是火,点亮了我们向前的迈进的灯;你是灯,照亮了我们
向前迈进的路。   文艺大师·  鲁迅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他用高亢的笔调,唤醒国民沉睡的灵魂;他用深沉的目光,审视人们麻木的
思想。对敌人,他犀利如匕首,有力似铁锤,口诛笔伐,声声呐喊;对民众
,他关爱如亲人,恳切如师长,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阅读与写作
(2)课前三分钟,拓展视野。
链接   操襄瑜——泛娱乐化
公交车坠江事件引发的思考
华春莹
朱一龙素材


阅读与写作
(3)名篇有名段,爱上阅读。长文短读,长文精读,长文
常读,目的是让学生在读名著名篇中去感受厚重、深邃、情
味、内涵,久而久之,学生会觉得读书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也是一件快乐的事。
链接   月亮与六便士


阅读与写作
(4)提炼好主题,经久弥香。成长与教育、自由与规则、
情感与理性、审美与修养、坚守与嬗变、责任与信仰、道义
与功名、本色与浮华、选择与命运九大话题,按照名人名言
、名句,热点人物与事件,素材解读与运用(很注重与课本
的勾连),话题拓展与提升,优秀范文与点评。


阅读与写作
(5)深讲文技法,厚积薄发。按照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十法(提炼中心法、抓关键句法、由果溯因法、由物及人法
、分析关系法、明确褒贬法、多向辐射法、舍次求主法、求
异同法、寻互补法),漫画作文、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议
论文写作技巧,记叙文写作技巧,时评类作文写作指导(引
述事件,简明扼要——扣材是第一要点;分析原因,透析根
源——围绕材料意林的最佳方法;探寻本质,哲理思辨——
拓展延伸议论空间;提出办法,解决问题——“假设分析”
法见真功)


阅读与写作
(6)榜样在身边,研习佳作。具体操作:下水写范文,耳
濡目染;链接   学生有佳作,用心揣摩;操作有程序,升格
作文(先分组,流程:学生自改,请他人改,老师改,共同
改)。
链接     下水写范文,耳濡目染


阅读与写作
(7)发表有渠道,创作冲动。襄阳日报、晚报主编是文友
,我是校报主编,全国百强文学社浩然文学社的社长,编印
的有浩然杂志,主管学校宣传工作,校园网、官微也可及时
推送优秀文章,还有作文评讲提纲优秀作文全年级印发。
让积累成为一种习惯,让写作成为一种享
受,已是同学们的共识!


阅读与写作
“读写结合作文教学法”(作文题与《每周
文摘》同步)
坚持以自主原创命制作文题为主,借鉴改
编外来作文题为辅。(2019届高三作文训练题
百分之七八十都是自主原创)


阅读与写作
2019届高二作文题1(2018.08.17周考)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在浙江金华永康,“西瓜男孩”的称号让18岁的李恩慧被大多数人熟知。今年参加高
考的李恩慧已被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录取,尽管老师曾建议他可以申请助学贷款,也有好心
人想要为他捐款,但李恩慧还是想要通过卖西瓜的方式,为自己筹集14000元的学费和生
活费,而筹到这些钱则需要卖掉7万斤的西瓜。近日,李恩慧卖西瓜攒学费的经历在网上
传开后引发了广泛关注。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或思考?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看法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800字。
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阅读与写作
2019届高二作文题2(湖北七校联考)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话剧《雷雨》80岁生日时,针对学生的一场低票价公益演出,遭遇了“意外”。演
出结束后,出演周朴园一角的著名演员杨立新十分愤怒,他连发五条微博,称观演学生的
“哄堂大笑贯穿全剧”,并表示“这样的‘公益场’不演也罢”。五条微博立即引来强烈
反响,一场“是年轻观众文化素养不够,还是经典文化也须适应时代发展”的争论在网络
上展开。
笑场,谁该反思?经典文化何去何从?请你写出自己的思考。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链接                                        《雷雨》作文评讲


阅读与写作
2019届高二作文题3(2018,09.14)
22、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油头粉面A4腰,矫揉造作兰花指”,这句顺口溜描述的正是时下某些所谓“
小鲜肉”偶像令人错愕的形象与做派。当越来越多的“娘炮”及其言行刷屏霸屏,
成为一些人热捧、哄抬的对象,人们对这种“辣眼睛”的反常现象不断表达担忧和
反思。
“女汉子”一词在2013年突然蹿红,专指带有“纯爷们性格”的女性。她们爱美
爱时尚,同时也能“干粗活打蟑螂”,集温柔和彪悍于一身,拥有女人的外表和汉
子的内在。专家指出,“女汉子”反映出中国年轻女性的自我定位,从温柔婉约向
独立强悍、敢作敢当转变。一个语言现象背后,潜伏了多少都市女性背负过重压力
的辛酸和勇敢。
对“娘炮”和“女汉子”这两个热词折射的现实,你有何感想?请联系现实写一
篇文章,阐明你的看法。
要求: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阅读与写作
2019届高二作文题4(2018.09.28)
22、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段题为《G334列车上男乘客霸占靠窗座位不肯让》的视频在微信朋友圈刷
屏,济南铁路局随即介入调查。“霸座男”孙某浮出水面,录制视频,声称深
表悔恨和自责,向当事人和全国人民诚挚道歉,还说保证今后不再犯,恳请全
国人民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
高铁霸座男孙赫终于为自己的无赖撒泼行为付出了代价,在被济南铁路公安
处给予治安罚款200元的处罚后,又上了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公布的失信联合
惩戒对象名单,被限制乘坐所有火车席别。
而近日,细心的网友发现,孙赫在新浪微博以及今日头条等平台都进行了认
证,认证标签为“高铁‘霸座’事件当事人”。而孙赫也不忘蹭蹭热点,发表
支持涉嫌性侵企业家的言论。
对上述材料,你有何感触和思考?请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看法。
要求:选取一两个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
袭;不少于800字。


阅读与写作
2019届高二作文题5(2018.10.21)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李泰伯是2010年北京市高考理科状元,在当时,他因为“申请11所
美国大学全部被拒”,成为公众眼中“高分低能”的代表。高考后,他
淡出了公众的视野,先后进入麻省理工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
攻取学位,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篇文章。如今,李泰伯所在
的实验室正在为延缓人类衰老等重要课题努力,而他本人也早已将“高
分低能”的标签洗刷殆尽,实现了完美的逆袭。
李泰伯的经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你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阐明
自己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
于800字。


阅读与写作
2019届高二作文题6(2019.02.26周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学生的人生生涯发
展指导。无论你是中学生、大学生,还是硕士生、博士生,人生的生涯规划应该是第一门
课,也是最后一门课。
中学生的人生规划需要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
做好当下便是对未来最大的负责。
兴趣是人生规划的起点,但并非终点。
让青年在实践的熔炉中百练成铜。
以上材料促发了你怎样的联系与思考?请从“我看生涯规划”或“我的生涯规划”为
副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阅读与写作
2019届高二作文题7(2019.3.12)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19年春节档,《流浪地球》票房口碑双丰收。人们为“中国科幻文学迎来
了春天”兴奋不已,但刘慈欣说:“除了我之外,别人都比我兴奋。”他感慨在
这个读图时代,文学正在加速衰落,中国的科幻文学其实与世界还差得很远。
刘慈欣从小就爱读《红楼梦》等名著,他的小说承袭了古典小说中的情节设
计和人物塑造方法。他不愿住在大城市,认为大城市生活时尚丰富,会影响到自
己对科学神秘感的探究和想象力的发挥;他和外界联系很少,认为相对封闭的环
境可以沉淀心灵。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选角度,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
特征鲜明。


升格作文
耐静以寻道,心净境自高
襄阳四中高三(1)班   操襄瑜
在电影《流浪地球》票房口碑双丰收之际,作者刘慈欣却感叹着读图时代带来的文学加速衰
落。在这一现象的背后,我们更应看到的是当今时代中,我们固有的“静”元素正日益被铺天
盖地的媒体、被甚嚣尘上的“浮躁”所取代,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我们的心灵正迫切需要“
静”的回归。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无数的价值财富皆潜藏于书中,而如今
我们却往往弃之如敝履。面对网络信息带来的新鲜快感,很多人宁愿享受所谓的“视觉盛宴”
,也不愿与书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碎片化、快餐式阅读在带给人们短暂满足感的同时,也吞
噬着人们潜意识中对厚度与深度的追求。刘慈欣从小受《红楼梦》的熏陶,深谙传统文学的精
髓,这也是其对于现代社会中“静”元素缺失极为忧虑的原因,他的感叹,正是对当代人渐渐
失去了对传统文学瑰丽语言和技法之美的欣赏能力的无奈。以小见大,这正是当今浮躁世风的
表现之一。正如诗人杜荀鹤所言:“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纸醉金迷的繁华往
往缚住了人们的双眼,让人们忘记当初自己心中的诗和远方,人们开始感叹“世界上最遥远的
距离就是没网”,漠视家人、朋友的陪伴,只为在喧闹的处所寻求片刻欢愉。时代在呼唤静谧
带来的充实,呼唤扫去浮躁的阴霾。


阅读与写作
《道德经》上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静”是沉静,是洞察繁华不为所动,透
过表象探寻内在价值;“静”是清净,是越过喧嚣守住本真,于无声处思索人生真谛;“
静”是雅静,是涤荡杂质心境空明,在恬淡中感受诗情画意。“静”是一种修养,一种境
界,是看尽灯红酒绿,依然能沉潜着追寻自己心中的诗和田野。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要想在灯红酒绿中守得一片净土,首先要明确心之所向,
于靡乱中开辟心灵的家园。刘慈欣减少与外界联系,只为沉淀心灵;莫言在获诺贝尔文学
奖后拒绝接受采访,因他认为那会破坏他对文字的感知;梭罗独自垂钓瓦尔登湖一片星海
,从而使灵魂得到净化。静到极处,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木心“在
人头攒动、火树银花处不必找我”,是屠呦呦的沉潜,是颜回的“不改其乐”……我们应
看到,时代越是喧嚣,高贵的心灵就越少,惟有于“静”处深埋,方能获至真之道。
愿你我在这不居岁月中,耐得沉静,守得心灵的高贵。
指导老师:张德平


后期语文备考需要注意的
十个方面(十全十美)


u 一、要准确把握备考的方向性
u 1、考试说明的变化,影响不大,但平
时训练材料要慎重筛选,靠近高考材
料;
u 2、反复重点研究今年的三套高考题、
近三年的全国卷一,兼顾研究北京、
上海高考卷,关注信息卷。


u 二、备考安排的系统性(周密性)
u 时间安排(具体到周,操作过程中适
度调整),进度安排;
u 考试安排,复习内容、资料(对往年
的可以修改、补充)安排;
u 专题或试题切忌临时照搬拼凑、下载
,责任分工安排要明确;


u 三、试题的、训练的科学性
u 出题人务必严把试题、训练题的第一道质
量关,审题人不能只挂虚名;
u 避免出现材料不好、题型和高考不对路、
答案争议太大、考点覆盖面多次重复或遗
漏等现象;
u 最要命的是出题人没认真研究答案,导致
答案不准确、不规范,以致让学生摸不着
头脑,还影响学生考试情绪和考试信度。


u 四、集体备课的有效性
u 1、最好一周两次,一次是在备课室,
另一次是对上次集体备课内容的延伸
研究,集体的智慧永远要大于个人;
u 2、每一次除了事务性的安排外,一定
要有专题突破,并要事先做好安排,
有专人主讲。


u 五、大考后质量分析要突出针对性
u 一定要及时作出每小题得分和同层次
班级(学校)的准确对比,对薄弱知
识点要立即进行多维度重点攻关,并
取得不取实效决不收兵。
u 六、拓宽阅读面,增加积累量


七、作文话题的覆盖面:不一定是10个,可
以更多;
八、作文呈现形式的覆盖面:万变不离其宗
,还是要每一种形式都练到,否则学生会
很陌生。比如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形式
九、议论文可侧重训练学生的思辨性;
十、后期作文(议论文)训练做到“六个好
,三个三”。


高考作文:12359
v    一:一手好字 一个好标题   一个好中心 一个好结构   一个好开头
v                                         一个好结尾
v    二:夯实两种文体--议论文、记叙文
                                          v     记叙文:要素具备,情节完整;使用短句,简洁明快;细节生动,刻画传神;主
                                          体明确,引起共鸣。--------------感情真挚
v                                         议论文:中心明确,分论清晰;论据典型,新颖耐读;文句形象,善用修辞。---
--------议论深刻
                                          v    三:三个好事例、三处点话题或至少运用三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排
v                                         比、反问、对偶等),以使表达富有变化或增加气势,至少运用
v                                         三个典型的事例做论据(如果写议论文)。
v    五:五个以上自然段
v    九:九百字左右


简谈特优生的培养策略
u 一、用好大数据。制作表格,让学生及时记录下
每次考试的分数,方便阶段性比较分析,找出薄弱点;同
时我们老师也要做有心人,将定点的苗子的试卷留存下来
,特别是问题典型的要及时做好标注,方便师生分析时有
的放矢。我现在带的一个班上的某女生,总分成绩非常优
异,经常在年级前三名,语文成绩不够稳定,尤其是作文
问题较大,去年12月份我直接指出她作文存在的问题,她
当时很不服气,结果我把她存在问题的作文调出来,她第
一反应很震惊,接着我针对她的试卷一一指出问题时,她
慢慢就很感动,去年寒假她回家做了不少补救措施,今年
的三次考试明显就不一样。
u   (链接)语文查漏补缺一览表(1)


u 二、细节上抓实。
u   链接      特优生补弱协作体


u 三、计划须明确。第一阶段,主动找学生谈话、分析
,提出建设性建议;第二阶段,让学生自己分析,我针对突出
问题提完善性意见;第三阶段查漏补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有经验的班主任都知道,刚分班的前两个月必须要坐到班上
,那是班风、学风形成的关键期,优生的培养也是这个道理。
特优生有的也是喜欢的科目死搞,不喜欢的科目也搞,搞得没
斗志,没方法,自然也就没效果。
u 四、结果有反馈。分组谈话,面批面改,针对性补充
资料,确定PK对手相互竞争等都要阶段性有总结反馈,


敬请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Tel:18972095883
E-mail:289934652@qq.com
155



  
  文档由机器转码 排版混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请下载原文档
本文档的下载地址为http://www.gaokaotiku.com/portal.php?mod=view&aid=27
[db:作者]

写了 833 篇文章,拥有财富 1674,被 37 人关注

代码测试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高考题库网 www.gaokaotiku.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高考题库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成为第一个吐槽的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京ICP备13053688号-15|高考题库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