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为高考题库的VIP用户

2020语文一轮新课改省版练习:专题一文言文阅读文言文基础强化综合练(一)~(四)

标签: 暂无标签
文言文基础强化综合练(一)~(四)
文言文基础强化综合练(一)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
安磐,字公石,嘉定州人。弘治十八年进士。改庶吉士。嘉靖元年,主事霍韬言,科道官亵服受诏,大不敬。磐偕同官论韬先以议礼得罪名教,恐言官发其奸,故摭拾细事,意在倾排。帝置不问。中官张钦家人李贤者,帝许任为锦衣指挥。磐极言不可,不听。锦衣千户张仪以附中官张锐黜革,御史杨百之忽为讼冤,言:“仪当宸濠逆谋时,首倡大义,劝锐却其馈遗。今锐以是免死,仪功不录,无以示报。”磐疏言:“百之奸邪,阳为仪游说,而阴与锐交关,为锐再起。”百之情得,乃诬磐因请属不行,挟私行谤。吏部尚书乔宇等议黜百之,刑部谓情状未明,宜俱逮治。帝两宥之,夺百之俸三月,磐一月。
(选自《明史·安磐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张仪以附中官张锐黜革  黜:罢免
B.御史杨百之忽为讼冤  讼:申诉
C.而阴与锐交关  交关:串通勾结
D.帝两宥之,夺百之俸三月  宥:责罚
解析:选D D项,宥:宽恕。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①张仪以附中官张锐黜革  ②斧斤以时入山林
B.①御史杨百之忽为讼冤  ②窃为大王不取也
C.①而阴与锐交关  ②而未尝往也
D.①乃诬磐因请属不行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
解析:选C C项,“而”皆表转折关系,译为“却”。A项,①介词,因为;②介词,按照。B项,①介词,替;②动词,认为。D项,①介词,因为;②动词,依靠。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其他三句不相同一句是(3分)(  )
A.科道官亵服受诏          B.阳为仪游说
C.劝锐却其馈遗          D.宜俱逮治
解析:选D A项,“亵服”为名词活用作动词;B项,“阳”为名词作状语;C项,“馈遗”为动词活用作名词;D项,“逮”为一般实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磐偕同官论韬先以议礼得罪名教,恐言官发其奸,故摭拾细事,意在倾排。
译文:                                                                       
                                                                             
                                                                             
(2)今锐以是免死,仪功不录,无以示报。
译文:                                                                       
                                                                             
                                                                             
参考答案:(1)安磐与同僚们认为霍韬之前因为议论礼仪而冒犯了礼教,担心谏官揭发他干的坏事,所以拾取一些小事,意图排挤科道官。
(2)而今张锐因此免死,张仪的功劳不被记录,无法显示出恩报。
[参考译文]
安磐,字公石,是嘉定州人。弘治十八年考中进士。后改任庶吉士。嘉靖元年,主事霍韬进言,科道官穿着便服接受诏书,是对皇上的大不敬。安磐与同僚们认为霍韬之前因为议论礼仪而冒犯了礼教,担心谏官揭发他干的坏事,所以拾取一些小事,意图排挤科道官。皇上搁置没有过问。宦官张钦的家人李贤,皇上许诺任命他担任锦衣卫指挥。安磐极力申诉不赞同,皇上不听从。锦衣千户张仪因为依附宦官张锐而被免除职务,御史杨百之忽然替他伸冤,说:“张仪在朱宸濠谋反的时候,首先倡导大义,劝张锐拒绝朱宸濠的礼物。而今张锐因此免死,张仪的功劳不被记录,无法显示出恩报。”安磐上书说:“杨百之狡猾,表面上替张仪游说,却暗中与张锐串通勾结,为张锐东山再起做铺垫。”杨百之获悉,就诬蔑安磐因为请求托付没被应允,挟私愤施行诽谤。吏部尚书乔宇等人建议罢免杨百之,刑部认为情况不明,应该都抓起来治罪。皇帝宽恕了他们俩,罚杨百之三个月俸禄,罚安磐一个月俸禄。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9分)
郭劝,字仲褒,郓州须城人。举进士,累迁太常博士,特迁尚书屯田员外郎,以母老固辞,复为通判莱州。州民霍亮为仇人诬罪死,吏受赇傅致之,劝为辨理得免。时宋绶出知应天府,杜衍在荆南,劝言:“绶有辞学,衍清直,不宜处外。”又言:“武胜军节度使钱惟演迁延不赴陈州,觊望相位;弟惟济定州总管,自请就迁留后;胡则以罪罢三司使,乃迁工部侍郎。请趣惟演上道,罢惟济兵权,追则除命。”贬太常博士。郭皇后废,议选纳陈氏,劝进谏曰:“正家以正天下,自后妃始。郭氏非有大故,不当废。”疏入,后已废,而陈氏议遂寝。马季良自贬所求致仕,朝廷从之。劝言:“致仕所以待贤者,岂负罪贬黜之人可得?请追还敕诰。”又言:“发运使刘承德献轮扇浴器,大率以媚上也。请付外毁,以戒邪佞。”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以母老固辞   辞:推辞
B.觊望相位  觊:觊觎
C.正家以正天下  正:治理
D.郭氏非有大故  故:变故
解析:选D D项,故:过错,过失。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①胡则以罪罢三司使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B.①复为通判莱州  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C.①朝廷从之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①乃迁工部侍郎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解析:选D D项,“乃”皆表转折关系,译为“却,反而”。A项,①连词,因为/②介词,凭借;B项,①动词,任命/②表判断,是;C项,①代词,他的请求/②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请付外毁,以戒邪佞
A.此皆良实
B.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C.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D.善万物之得时
解析:选A A项与例句都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A项译为:善良的人、忠实的人。B、C、D三项,都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州民霍亮为仇人诬罪死,吏受赇傅致之,劝为辨理得免。
译文:                                                                       
                                                                             
                                                                             
(2)致仕所以待贤者,岂负罪贬黜之人可得?请追还敕诰。
译文:                                                                       
                                                                             
                                                                             
参考答案:(1)州民霍亮被仇人诬陷而被判处死罪,是官吏们从中收受财物造成的,郭劝替他昭雪免罪。
(2)退休是用来对待德才兼备之人的,怎么能够让负罪降职的人得到?请皇上收回命令。
[参考译文]
郭劝,字仲褒,是郓州须城人。考中进士,屡经升迁为太常博士,特旨升职为尚书屯田员外郎,因为母亲年老而坚决推辞,又改任莱州通判。州民霍亮被仇人诬陷而被判处死罪,是官吏们从中收受财物造成的,郭劝替他昭雪免罪。当时宋绶出朝为应天府知府,杜衍在荆南任职,郭劝说:“宋绶有文才学问,杜衍清廉正直,不应派在地方。”又说:“武胜军节度使钱惟演在京拖延不去陈州,觊觎宰相之位;其弟钱惟济现任定州总管,自己申请改派为留后;胡则因罪被免除三司使,却又升任工部侍郎。请催促钱惟演立即前往任所,罢免钱惟济的兵权,追回对胡则的任命。”(郭劝因此)被贬为太常博士。郭皇后被废,朝中商议选立陈氏为皇后,郭劝进谏说:“通过治理小家来治理天下,首先要从后宫的妃嫔开始。郭氏并没有大的过错,不应被废掉。”奏章呈上时,皇后已被废掉,而关于陈氏做皇后的议论也停止了(事情不了了之)。马季良在被贬官的地方请求退休,朝廷批准了。郭劝说:“退休是用来对待德才兼备之人的,怎么能够让负罪降职的人得到?请皇上收回命令。”又说:“发运使刘承德进献轮扇和浴器,大都是用来讨好皇上。请把它们拿到外面销毁,来警告奸邪之人。”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9分)
侯刚,字乾之,河南洛阳人,其先代人也。本出寒微,少以善于鼎俎,进饪出入。久之,拜中散,累迁冗从仆射、尝食典御。世宗以其质直,赐名刚焉。迁武卫将军,仍领典御,又加通直散骑常侍。诏曰:“太和之季,蚁寇侵疆,先皇于不豫之中,命师出讨。朕属当监国,弗获随侍,而左右服事,唯藉忠勤。刚于违和之中,辛勤行饪。追远录诚,宜先推叙。其以刚为右卫大将军。”后领太子中庶子。世宗崩,刚与侍中崔光迎肃宗于东宫。寻除卫尉卿,封武阳县开国侯。俄为侍中、抚军将军、恒州大中正。迁卫将军,表让侍中,诏不许。进爵为公,以给侍之劳,加赏散伯。熙平初,除左卫将军,余官如故。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累迁冗从仆射、尝食典御   累:多次,屡次
B.先皇于不豫之中  不豫:意想不到
C.宜先推叙  宜:应该,应当
D.寻除卫尉卿  寻:不久
解析:选B B项,不豫:天子有病的讳称。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①其先代人也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B.①世宗以其质直  ②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C.①刚于违和之中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①以给侍之劳  ②之二虫又何知
解析:选B B项,“以”都是介词,译为“因为”。A项,①代词,他的/②副词,表祈使语气,还是;C项,①介词,在/②介词,对,对于;D项,①助词,的/②指示代词,这,此。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久之,拜中散
A.刚于违和之中
B.表让侍中
C.余官如故
D.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解析:选D D项与例句都是被动用法,例句译为“被授予”,D项译为“被……感动”。A项,生病;B项,辞让;C项,照旧。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本出寒微,少以善于鼎俎,进饪出入。
译文:                                                                       
                                                                             
                                                                             
(2)世宗崩,刚与侍中崔光迎肃宗于东宫。
译文:                                                                       
                                                                             
                                                                             
参考答案:(1)侯刚本来出身贫寒微贱,年轻时因擅长烹调,在宫中从事烹饪工作。
(2)世宗驾崩,侯刚与侍中崔光在东宫迎接肃宗即位。
[参考译文]
侯刚,字乾之,是河南洛阳人,他的祖先是代国人。侯刚本来出身贫寒微贱,年轻时因擅长烹调,在宫中从事烹饪工作。许久以后,被授予中散之职,多次升官至冗从仆射、尝食典御。世宗因为他性格质朴刚直,给他赐名为刚。迁升为武卫将军,仍兼任典御之职,又加授为通直散骑常侍。世宗下诏说:“太和末年,蚁寇侵犯边境,先皇在生病的情况下,下令出兵征讨。我那时被委托代理国事,不能随侍先皇,但左右之臣用心侍奉,唯一凭借的是忠诚勤勉。侯刚在先皇患病期间,辛苦勤劳地烹调饮食。追忆他过去的功劳和他的忠诚之心,应当优先推举,对他叙位授官。因此授侯刚为右卫大将军。”后来侯刚又任太子中庶子。世宗驾崩,侯刚与侍中崔光在东宫迎接肃宗即位。不久被授予卫尉卿一职,封为武阳县开国侯。不久任侍中、抚军将军、恒州大中正。又升为卫将军,他上表辞让侍中之职,皇帝未予准许。晋升为公爵,因为侍奉皇帝有功,加封散伯。熙平初年,授予左卫将军,其余官职照旧不变。
文言文基础强化综合练(二)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
虞诩,字升卿,陈国武平人也。诩年十二,能通《尚书》。早孤,孝养祖母。县举顺孙,国相奇之,欲以为吏。诩辞曰:“祖母九十,非诩不养。”相乃止。后祖母终,服阕,辟太尉李修府,拜郎中。后朝歌贼宁季等数千人攻杀长吏,屯聚连年,州郡不能禁,乃以诩为朝歌长。故旧皆吊诩曰:“得朝歌何衰!”诩笑曰:“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及到官,设令三科以募求壮士,自掾史以下各举所知,其攻劫者为上,伤人偷盗者次之,带丧服而不事家业为下。收得百余人,诩为飨会,悉贳其罪,使入贼中,诱令劫掠,乃伏兵以待之,遂杀贼数百人。贼由是骇散,咸称神明。
(选自《后汉书·虞诩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县举顺孙              举:推举
B.故旧皆吊诩曰          吊:凭吊
C.悉贳其罪          贳:赦免
D.诱令劫掠          诱:诱骗
解析:选B B项,吊:慰问。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①乃以诩为朝歌长  ②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B.①得朝歌何衰  ②大王来何操
C.①诩为飨会  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D.①乃伏兵以待之  ②不赂者以赂者丧
解析:选C C项,“为”都是介词,译为“给”。A项,①副词,于是,就/②表判断,是;B项,①副词,多么/②疑问代词,什么;D项,①表目的连词,来/②连词,因为。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国相奇之,欲以为吏
A.不知将军宽至此也
B.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C.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解析:选D D项和例句都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例句“奇”译为“以……为奇”,D项“耻”译为“以……为耻”。A项,宽:形容词用作动词,宽容。B项,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遭受痛苦。C项,族:名词用作动词,灭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
译文:                                                                       
                                                                             
                                                                             
(2)设令三科以募求壮士,自掾史以下各举所知,其攻劫者为上,伤人偷盗者次之,带丧服而不事家业为下。
译文:                                                                       
                                                                             
                                                                             
参考答案:(1)不求容易的志向,不回避困难的事,这是做臣子的职责。不遇到盘根错节的难题,用什么来分辨利器呢?
(2)设立三科用来招募壮士,自掾史以下各自推举自己所了解的人,那些攻击劫掠的作为第一等,伤人偷盗的为第二等,服丧而不从事家业的排在最后。
[参考译文]
虞诩,字升卿,是陈国武平人。虞诩十二岁时,便能通晓《尚书》。他早年成为孤儿,竭尽孝忱奉养祖母。县里推举他为顺孙,国相觉得他很奇特,想让他担任府吏。虞诩推辞说:“祖母已经九十岁了,只能靠我供养了。”国相便不再任命他。后来祖母去世,他服丧结束,受太尉李修征召,授予郎中一职。后来朝歌贼寇宁季等数千人攻杀长吏,连年屯聚,州郡禁止不住,于是便任命虞诩担任朝歌长。他的朋友都来慰问虞诩说:“去朝歌多么倒霉啊!”虞诩笑着说:“不求容易的志向,不回避困难的事,这是做臣子的职责。不遇到盘根错节的难题,用什么来分辨利器呢?”到任后,设立三科用来招募壮士,自掾史以下各自推举自己所了解的人,那些攻击劫掠的作为第一等,伤人偷盗的为第二等,服丧而不从事家业的排在最后。招来一百多人,虞诩为他们设宴,全部赦免了他们的罪,命他们潜入贼中,诱骗贼兵去抢劫,然后埋伏士兵等待贼兵,于是杀死贼兵数百人。贼兵因此害怕并散去,于是大家都称赞虞诩神明。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9分)
霍彦威,字子重,洺州曲周人也。少遭兵乱,梁将霍存掠得之,养以为子。庄宗灭梁,彦威自陕来朝,庄宗置酒,赐姓名曰李绍真。明年,徙镇武宁,从明宗击契丹,明宗爱其为人,甚亲厚之。其后赵在礼反,彦威别讨赵太于邢州,破之,还以兵属明宗讨在礼。明宗军变,纵火焚营噪呼:“城中之人何罪,戍卒思归而不得耳!天子不垂原宥,志在剿除。今宜与城中合势,击退诸镇之兵。”彦威与安重诲劝明宗许之,乃拥兵入城,彦威独不入。部兵在外者皆溃去,独彦威所将五千人营城西北隅不动。居二日,明宗复出,得彦威兵,乃之魏县。
(选自《新五代史·霍彦威传》)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梁将霍存掠得之  掠:抢掠
B.徙镇武宁  徙:调任
C.其后赵在礼反  反:通“返”,返回
D.居二日  居:用在时间之前,表示经过的时间
解析:选C C项,反:造反,谋反。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①洺州曲周人也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①乃之魏县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C.①还以兵属明宗讨在礼  ②民以食为天
D.①城中之人何罪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解析:选C C项,均为介词,把。A项,表判断/表停顿;B项,动词,往,到……去/音节助词,无实义;D项,疑问代词,什么/副词,怎么。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明宗爱其为人,甚亲厚之
A.秦孝公据殽函之固
B.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C.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D.素善留侯张良
解析:选D D项和例句都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例句“厚”译为“厚爱”,D项“善”译为“与……友善”。其他三项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分别译为“险固的地势”“深度”“高处”。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彦威别讨赵太于邢州,破之,还以兵属明宗讨在礼。
译文:                                                                       
                                                                             
                                                                             
(2)部兵在外者皆溃去,独彦威所将五千人营城西北隅不动。
译文:                                                                       
                                                                             
                                                                             
参考答案:(1)霍彦威被派到邢州单独讨伐赵太,平定了赵太后,回师带兵归属明宗讨伐赵在礼。
(2)明宗手下留在城外的军士都溃散了,只有霍彦威所率的五千人在城西北角安营未动。
[参考译文]
霍彦威,字子重,是洺州曲周人。年少时遭遇兵乱,梁将霍存抢掠得到他,收为养子。唐庄宗平灭了后梁,霍彦威从陕州来朝见,庄宗摆酒宴,赐霍彦威姓名叫李绍真。第二年,调任镇守武宁,跟随明宗进攻契丹,明宗喜爱他的为人,非常亲近厚爱他。后来,赵在礼造反,霍彦威被派到邢州单独讨伐赵太,平定了赵太后,回师带兵归属明宗讨伐赵在礼。明宗的军队哗变,纵火焚营吵嚷呼叫:“城中的人有什么罪,戍守士兵(只是)想家却不得回家罢了!天子不加宽恕,一心想要剿灭他们。现在应当与城中军队会合,打退各镇的军队。”霍彦威与安重诲劝明宗答应兵士们,于是带兵入城,唯独霍彦威不进城。明宗手下留在城外的军士都溃散了,只有霍彦威所率的五千人在城西北角安营未动。过了两天,明宗又出城,得到霍彦威的军队,于是前往魏县。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9分)
李壁,字季章。父焘,典国史。壁少英悟,日诵万余言,属辞精博。孝宗尝问焘:“卿诸子孰可用?”焘以壁对。召试,为正字。宁宗即位,徙著作佐郎。时韩侂胄专国,建议恢复,用师意方锐。壁言:“进取之机,当重发而必至,毋轻出而苟沮。”大臣或以沮兵议忤侂胄得罪贬,壁论待敌先发,然后应之。侂胄意不怿。壁度力不能回,乃入奏:“自秦桧首倡和议,使父兄百世之仇不复开于臣子之口。愚以为宜亟贬秦桧,示天下以仇耻必复之志,则君臣上下奋励振作,拯溃民于残虐,湔祖宗之宿愤。在今日举而措之,无难矣。”疏奏,秦桧坐追王爵。议者谓壁言虽公,特以迎合侂胄用兵之私而已。金遣使来,微示欲和意。丘崈以闻,壁贻崈书,俾遣小使致书金帅求成。金帅报书以用兵首谋指侂胄,侂胄大恚,不复以和为意。
(选自《宋史·李壁传》,有删改)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父焘,典国史  典:主管
B.属辞精博  属:写文章
C.湔祖宗之宿愤  湔:洗刷
D.在今日举而措之  措:措施
解析:选D D项,措:施行。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
B.
C.
D.
解析:选B B项,①②皆为连词,表顺承,然后。A项,①动词,做;②动词,作为。C项,①介词,从;②介词,在。D项,①连词,表目的,来,用来;②介词,把。
11.下列句子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  )
A.时韩侂胄专国,建议恢复         B.当重发而必至
C.壁度力不能回          D.示天下以仇耻必复之志
解析:选D D项,状语后置句,“以仇耻必复之志”作状语,后置。其他三项皆为省略句,A项,“建议恢复”后省略“失地”;B项,“至”后省略了“目的”;C项,“回”后省略了“出兵的局面”。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大臣或以沮兵议忤侂胄得罪贬,壁论待敌先发,然后应之。
译文:                                                                       
                                                                             
                                                                             
(2)丘崈以闻,壁贻崈书,俾遣小使致书金帅求成。
译文:                                                                       
                                                                             
                                                                             
参考答案:(1)有的大臣因为提出阻止发兵的意见违逆了韩侂胄获罪被贬,李壁议论应该等待敌人先发兵,然后应对他们。
(2)丘崈把这件事报告给朝廷,李壁送给丘崈一封信,让他派侍役送信给金兵元帅讲和。
[参考译文]
李壁,字季章。(他的)父亲李焘,主管国史。李壁年轻时聪颖过人,每天诵读一万多字,写的文章精当广博。孝宗曾问李焘:“您的几个儿子中,谁可任用?”李焘回答说李壁可用。被召试后,李壁担任正字。宁宗即位后,李壁改任著作佐郎。当时韩侂胄专权,建议收复失地,出兵的想法正急切。李壁说:“进攻的关键,应该是慎重发兵并一定要达到目的,不要轻率出兵而随便停止。”有的大臣因为提出阻止发兵的意见违逆了韩侂胄获罪被贬,李壁议论应该等待敌人先发兵,然后应对他们。韩侂胄心中不悦。李壁估计自己的力量不能挽回(出兵的局面),就上奏说:“自从秦桧首先提倡和议,使得父兄百世的仇恨不再从臣子口中说出。臣认为应该立即贬斥秦桧,把报仇雪耻的志向向天下表明,这样一来,君臣上下奋发振作,从凶残暴虐的敌人手中拯救出离散的人民,洗去祖宗的长久怨愤。在今天提出并去施行这些,不难啊。”奏疏交上去,秦桧被判罪追削王爵。议论的人认为李壁的话虽然公道,只不过是用来迎合韩侂胄用兵的私意而已。金国派使臣来,暗中表示想议和的意愿。丘崈把这件事报告给朝廷,李壁送给丘崈一封信,让他派侍役送信给金兵元帅讲和。金兵元帅回信表示把用兵的主谋韩侂胄交出来,才能议和,韩侂胄大怒,不再考虑议和。
文言文基础强化综合练(三)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
王方庆,雍州咸阳人也。其先自琅琊南度,居于丹阳,为江左冠族。其祖随褒北徙入关,始家咸阳焉。父弘直,为汉王元昌友,畋猎无度,乃上书切谏。元昌览书而遽止。方庆年十六,起家越王府参军。尝就记室任希古受《史记》《汉书》。希古迁为太子舍人,方庆随之卒业。永淳中,累迁太仆少卿。则天临朝,拜广州都督。广州地际南海,每岁有昆仑乘舶以珍物与中国交市。旧都督路元睿冒求其货,昆仑怀刃杀之。方庆在任数载,秋毫不犯。又管内诸州首领,旧多贪纵,百姓有诣府称冤者,府官以先受首领参饷,未尝鞫问。方庆乃集止府僚,绝其交往,首领纵暴者悉绳之,由是境内清肃。当时议者以为有唐以来,治广州者无出方庆之右。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九》,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畋猎无度           度:节制
B.尝就记室任希古受《史记》《汉书》  受:传授
C.又管内诸州首领,旧多贪纵  旧:过去
D.府官以先受首领参饷,未尝鞫问  鞫:审问
解析:选B B项,受:学习。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①其先自琅琊南度    ②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B.①为江左冠族  ②公为我献之
C.①方庆随之卒业  ②蚓无爪牙之利
D.①治广州者无出方庆之右  ②今者项庄拔剑舞
解析:选A A项,均为代词,他的。B项,①动词,表判断,是;②介词,替,给。C项,①代词,代“希古迁为太子舍人”这件事;②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D项,①代词,……的人;②用于时间词之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始家咸阳焉
A.妙尽旋机之正
B.乃使从者衣褐
C.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D.夙遭闵凶
解析:选B B项与例句都是名词作动词,例句“家”译为“安家”,B项“衣”译为“穿”。A项,正:形容词作名词,道理、原理。C项,犬马:名词作状语,像犬马一样。D项,凶:形容词作名词,不幸。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广州地际南海,每岁有昆仑乘舶以珍物与中国交市。
译文:                                                                       
                                                                             
                                                                             
(2)方庆乃集止府僚,绝其交往,首领纵暴者悉绳之,由是境内清肃。
译文:                                                                       
                                                                             
                                                                             
参考答案:(1)广州在南海之滨,每年有马来人乘船拿珍珠之类的货物和中国做买卖。
(2)王方庆就约束府僚,断绝他们与各州首领的私人交往,放纵残暴的首领均受到法律的制裁,由此,境内清明整肃。
[参考译文]
王方庆,是雍州咸阳人。他的祖先从琅琊向南迁移,迁居到丹阳,是江左名门望族。他的祖父跟随王褒向北迁移入关,才在咸阳安了家。他的父亲王弘直,是汉王李元昌的朋友,汉王打猎无节制,(王弘直)就上书提意见,情意恳切。李元昌看了,便马上停止,不再打猎。王方庆十六岁,就被任命为越王府参军。曾经跟随记室任希古学习《史记》《汉书》。任希古升迁做了太子舍人,王方庆也因此终止了学业。唐高宗永淳年间,王方庆连续升任至太仆少卿。武则天临朝当政时,王方庆官拜广州都督。广州在南海之滨,每年有马来人乘船拿珍珠之类的货物和中国做买卖。旧都督路元睿贪污他们的货物,马来人带着刀具杀了路元睿。王方庆在任几年,秋毫无犯。另外他所管辖之内的各州首领,过去多贪婪放纵,百姓有到官府诉冤的,府中官员因为事先接受了首领的贿赂,也未曾审问。王方庆就约束府僚,断绝他们与各州首领的私人交往,放纵残暴的首领均受到法律的制裁,由此,境内清明整肃。当时人们认为从唐代以来,治理广州的官员没有谁能超过王方庆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9分)
王翃,字宏肱,并州晋阳人。天宝中,授卫尉,擢才兼文武科,出为辰州刺史。大历中,擢容管经略使。时夷酋梁崇牵号“平南都统”,与别帅覃问合,又与西原贼张侯、夏永更诱啸,因陷城邑,遂据容州。前经略使陈仁砺等皆侨治藤、梧。翃至,言于众曰:“我,容州刺史,安可客治它所?必得容乃止。”即出私财募士,有功者许署吏,于是人自奋。不数月,斩贼帅欧阳珪。因至广州,请节度使李勉出兵并力,勉不许,曰:“容陷贼久,獠方强,今速攻,祗自败耳。”翃曰:“大夫即不出师,愿下书州县,阳言以兵为助,冀藉此声,成万一功。”勉许诺。翃乃移书义、藤二州刺史,约皆进讨,引兵三千与贼鏖战,日数遇。勉檄止之,辄匿不发,战愈力,卒破贼,禽崇牵,悉复容州故地。
(选自《新唐书·王翃传》,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出为辰州刺史        出:外调出京任职
B.又与西原贼张侯、夏永更诱啸  更:更加
C.今速攻,祗自败耳  祗:只,只是
D.大夫即不出师,愿下书州县  愿:希望
解析:选B B项,更:相互。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①出为辰州刺史      ②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B.①因陷城邑,遂据容州  ②不如因而厚遇之
C.①翃至,言于众曰  ②不拘于时,学于余
D.①安可客治它所  ②失其所与,不知
解析:选B B项,均为介词,趁机。A项,动词,做/介词,替;C项,介词,对/介词,表被动;D项,名词,地方/助词,放在动词前构成名词性“所”字结构。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引兵三千与贼鏖战,日数遇
A.北收要害之郡          B.籍吏民,封府库 
C.沛公欲王关中          D.舍相如广成传
解析:选A A项和例句都是名词作状语,例句“日”译为“一天,每天”,A项“北”译为“向北”。其他三项均为名词活用作动词,分别译为“登记”“称王”“安置住宿”。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即出私财募士,有功者许署吏,于是人自奋。
译文:                                                                       
                                                                             
                                                                             
(2)勉檄止之,辄匿不发,战愈力,卒破贼。
译文:                                                                       
                                                                             
                                                                             
参考答案:(1)他立即拿出自己的钱财来招募士兵,声称有战功的人可以担任州署里的官吏,正因如此应募民众人人自我勉励。
(2)李勉得知情况后下文书阻止他行动,王翃隐藏着文书不给人看,而作战却更加努力,他最终击败了叛军。
[参考译文]
王翃,字宏肱,是并州晋阳人。天宝年间,他担任卫尉一职,因参加朝廷才兼文武科选试被提拔官职,外调出京担任辰州刺史。大历年间,他被提拔为容管经略使。当时少数民族首领梁崇牵自称“平南都统”,和偏军统帅覃问合兵一处后,又和西原匪首张侯、夏永相互诱发叛乱,趁机攻陷城镇,于是就占领了容州。以前的经略使陈仁砺等人都借藤州、梧州地安置州治机构。王翃到任后,对民众说:“我,是容州刺史,怎么可以寄居其他地方进行治理?我一定要在收复容州之后才罢手。”他立即拿出自己的钱财来招募士兵,声称有战功的人可以担任州署里的官吏,正因如此应募民众人人自我勉励。没有几个月,王翃就率军斩杀了叛军元帅欧阳珪。趁着有利时机他来到广州,请求节度使李勉出兵与自己合力剿灭叛军,李勉没有答应,说:“容州陷没叛军已经很久,少数民族叛军的势力正强盛,现在就急迫进攻,只能自取失败。”王翃说:“您即使不派出军队,我也希望您向各州县下达文书(或‘下达文书给各州县’),谎称您要用军队做我的外援,我希望凭借这种声势,取得几率很小的胜利。”李勉答应了他。王翃于是就送文书给义、藤二州刺史,约定一同进军讨伐,他亲自带领军队三千人和叛军激烈战斗,一天当中多次与叛军交锋。李勉得知情况后下文书阻止他行动,王翃隐藏着文书不给人看,而作战却更加努力,他最终击败了叛军,捉拿了梁崇牵,全部收复了容州旧地。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9分)
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氏奴甘父俱出陇西。径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单于曰:“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
居匈奴西,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西走数十日,至大宛。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问欲何之。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道送我,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大宛以为然,遣骞,为发道译,抵康居。康居传致大月氏。大月氏王已为胡所杀,立其夫人为王,既臣大夏而君之,地肥饶少寇,志安乐,又自以远远汉,殊无报胡之心。
(选自《汉书·张骞传》,有删改)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月氏遁而怨匈奴  遁:逃跑
B.径匈奴,匈奴得之  径:途经
C.大宛闻汉之饶财  饶:丰富,富足
D.诚得至,反汉  反:背叛
解析:选D D项,反:通“返”,返回。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①骞以郎应募   ②具告以事
B.①而为匈奴所闭道  ②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C.①为汉使月氏  ②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D.①立其夫人为王  ②城上有乌,齐师其遁
解析:选C C项,均为介词,给,替。A项,①介词,凭借;②介词,把。B项,①连词,表转折,却;②连词,表修饰,不译。D项,①代词,他(大月氏王)的;②副词,表推测、估计,大概。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唯王使人道送我
A.树之以桑              B.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C.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D.吾从而师之
解析:选D D项是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其他三项和例句都是名词用作动词,例句“道”译为“带路”,A项“树”译为“种植”;B项“风”译为“吹风,乘凉”;C项“衣”译为“穿”。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
译文:                                                                       
                                                                             
                                                                             
(2)既臣大夏而君之,地肥饶少寇,志安乐,又自以远远汉,殊无报胡之心。
译文:                                                                       
                                                                             
                                                                             
参考答案:(1)汉王朝正想发动消灭匈奴的战争,听到这些话后,就想派人出使月氏,可匈奴又是必经之路,于是就招募能够出使的人。
(2)大月氏已经使大夏臣服并统治着它,他们那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没有侵扰,心境悠闲安乐,又自认为距离汉朝遥远而不想亲近汉朝,全然没有向匈奴报仇的意思。
[参考译文]
张骞是汉中人。建元年间被任命为郎官。那时匈奴投降过来的人说匈奴攻破月氏,并且用月氏王的头颅做酒器,月氏因此逃跑而且怨恨匈奴,但苦于没有人和他们一起攻打匈奴。汉王朝正想发动消灭匈奴的战争,听到这些话后,就想派人出使月氏,可匈奴又是必经之路,于是就招募能够出使的人。张骞凭借郎官的身份应募出使月氏,与堂邑氏的奴仆甘父一起离开陇西。途经匈奴,被匈奴人截获,用传车送到单于那里。单于说:“月氏在我的北边,汉朝人怎么能往那儿出使呢?我如果想派人出使南越,汉朝肯任凭我们的人经过吗?”(于是)扣留张骞十多年。给他娶妻,并生了儿子,然而张骞仍持汉节不失使者身份。
因居住在匈奴西部,张骞趁机带领他的部属一起向月氏逃亡,往西跑了几十天,到了大宛。大宛听说汉朝财物丰富,想和汉朝交往却找不到机会。见到张骞非常高兴,问他要到哪里去。张骞说:“替汉朝出使月氏,却被匈奴封锁道路不让通行,现在逃亡到贵国,希望大王能派人带路送我们离去,假如能够到达月氏,我们返回汉朝后,汉朝送给大王的财物一定多得不能用语言描述。”大宛认为可以,就送张骞他们离去,并为他们派遣了翻译和向导,送到康居。康居用传车将他们送到大月氏。这时,原来的大月氏王已被匈奴所杀,立了他的夫人为王。大月氏已经使大夏臣服并统治着它,他们那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没有侵扰,心境悠闲安乐,又自认为距离汉朝遥远而不想亲近汉朝,全然没有向匈奴报仇的意思。
文言文基础强化综合练(四)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
李承之,字奉世,性严重,有忠节。从兄柬之将仕以官,辞不受,而中进士第,调明州司法参军。郡守任情骫法,人莫敢忤,承之独毅然力争之。守怒曰:“曹掾敢如是邪?”承之曰:“事始至,公自为之则已,既下有司,则当循三尺之法矣。”守惮其言。熙宁初,以为条例司检详文字,得召见。神宗语执政曰:“承之言制置司事甚详,非他人所及也。”改京官。察访陕西,时郡县昧于奉法,敛羡余过制。承之曰:“是岂朝廷意邪?”悉裁正其数。迁集贤殿修撰,擢宝文阁待制,为同群牧使,纠察在京刑狱兼枢密都承旨,出知延州,入权三司使。蔡确治相州狱,多引朝士,皆望风自折服。承之为帝言其险诐之状,帝意始悟,趣使诘竟。迁龙图阁直学士,恳辞,乞授兄肃之,曰:“臣少鞠于兄,且兄为待制十年矣。”帝曰:“卿兄弟孝友,足厉风俗。肃之亦当迁也。”即并命焉。
(选自《宋史·李承之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则当循三尺之法矣    循:遵循
B.时郡县昧于奉法  昧:违背
C.臣少鞠于兄  鞠:抚育
D.蔡确治相州狱,多引朝士  引:避开
解析:选D D项,引:牵连。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
B.
C.
D.
解析:选A A项,①②皆为介词,用。B项,①代词,那些;②代词,自己。C项,①介词,向;②动词,是。D项,①介词,表被动,被;②介词,比。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公自为之则已,既下有司,则当循三尺之法矣
A.群贤毕至          B.而其见愈奇 
C.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D.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解析:选C C项和例句都是名词作动词,例句“下”译为“安排”,C项“樵”译为“砍柴”。A项,贤:形容词作名词,有德行有才能的人;B项,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D项,雾: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郡守任情骫法,人莫敢忤,承之独毅然力争之。
译文:                                                                       
                                                                             
                                                                             
(2)帝曰:“卿兄弟孝友,足厉风俗。肃之亦当迁也。”即并命焉。
译文:                                                                       
                                                                             
                                                                             
参考答案:(1)郡守恣意歪曲法律,没有人敢违逆他,唯独承之毅然与他竭力争辩。
(2)皇帝说:“你们兄弟孝敬友爱,足以勉励(世人改善)风气习俗。肃之也应该升职。”于是一起任命了他们(兄弟二人)。
[参考译文]
李承之,字奉世,性情严谨稳重,有忠贞的气节。堂兄李柬之将要给他官做,他推辞不接受,而是考中进士,调任明州司法参军。郡守恣意歪曲法律,没有人敢违逆他,唯独承之毅然与他竭力争辩。郡守发怒说:“属官敢这样吗?”承之说:“事情刚开始,您好自为之就算了,既然已经安排给司法部门,那就应当遵循法律了。”郡守忌惮他的话。熙宁初年,被任命为条例司检详文字,得以被皇帝召见。神宗对执政大臣说:“承之谈论制置司的事情很详尽,不是别人能比得上的。”改任他为京官。察访陕西,当时郡县不遵奉法令,征敛余利超过制度规定。承之说:“这难道是朝廷的旨意吗?”都裁断改正了那些数额。升任集贤殿修撰,提升为宝文阁待制,担任同群牧使,纠察在京刑狱兼枢密都承旨,出京担任延州知州,入朝代理三司使。蔡确处理相州案件,牵连很多朝廷中的官员,他们听到风声都自动屈服。承之向皇帝进言蔡确险恶邪僻的情况,皇帝的心里才明白,督促使臣去追问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升任龙图阁直学士,他恳切地推辞,请求授给兄长李肃之,说:“我从小就受兄长的抚育,而且兄长担任待制之职已经十年了。”皇帝说:“你们兄弟孝敬友爱,足以勉励(世人改善)风气习俗。肃之也应该升职。”于是一起任命了他们(兄弟二人)。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9分)
王湛,字处冲,太原人。隐德,人莫之知,虽兄弟宗族亦以为痴,唯父昶异焉。昶丧,居墓次,兄子济往省湛,见床头有《周易》,谓湛曰:“叔父用此何为?颇曾看不?”湛笑曰:“体中不佳时,脱复看耳。今日当与汝言。”因共谈《易》,剖析入微,济所未闻,叹不能测。济性好马,而所乘马骏驶,意甚爱之。湛曰:“此虽小驶,然力薄不堪苦。近见督邮马,当胜此,但养不至耳。”济取督邮马,谷食十数日,与湛试之。湛未尝乘马,卒然便驰骋,步骤不异于济,而马不相胜。湛曰:“今直行车路,何以别马胜不?唯当就蚁封耳。”于是就蚁封盘马,果倒踣,其俊识天才乃尔。
(选自《世说新语》,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兄子济往省湛  省:探望
B.意甚爱之  意:意思,含意
C.然力薄不堪苦  堪:忍受,承受
D.谷食十数日  食:喂养
解析:选B B项,意:心中。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①而所乘马骏驶,意甚爱之  ②弃甲曳兵而走
B.①因共谈《易》,剖析入微  ②蒙故业,因遗策
C.①步骤不异于济  ②乃设九宾礼于廷
D.①其俊识天才乃尔  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解析:选D D项,均为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是、就是;A项,连词,表因果/连词,表修饰;B项,副词,于是/动词,因袭、沿袭;C项,介词,表对象,和/介词,在。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虽兄弟宗族亦以为痴,唯父昶异焉
A.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B.会盟而谋弱秦
C.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D.稍稍宾客其父
解析:选C C项和例句都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例句“异”译为“认为……奇异”,C项“小”译为“认为……小”。A、B两项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分别译为“使……愚笨”“使……削弱”。D项为名词的意动用法,译为“把……当作宾客”。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谓湛曰:“叔父用此何为?颇曾看不?”
译文:                                                                       
                                                                             
                                                                             
(2)今直行车路,何以别马胜不?唯当就蚁封耳。
译文:                                                                       
                                                                             
                                                                             
参考答案:(1)(王济)对王湛说:“叔叔拿这个干什么呢?略微看过一点没有?”
(2)现在在车道上直行,怎么能区分马的胜负呢?只有在靠近蚂蚁洞口的小土堆旁(比试才行)啊。
[参考译文]
王湛,字处冲,是太原人。隐藏着自己的品行和才能,没有人知道他,即使是兄弟宗族也认为他是个傻子,只有父亲王昶对他另眼相看。王昶死后,他在坟墓旁边结庐居住,哥哥的儿子王济前往探望叔叔王湛,看见床头有《周易》一书,对王湛说:“叔叔拿这个干什么呢?略微看过一点没有?”王湛笑着说:“身体不好的时候,偶尔看一下罢了。今天应该和你说说了。”于是共同谈论《周易》,剖析得十分深微,(巧妙的言辞、奇特的理趣)是王济所没有听说过的,王济感叹其深刻而难以测度。王济天性喜欢骏马,所以他所乘的马高大而迅捷,他心里很喜欢它。王湛说:“这匹马虽然短距离跑得快,然而力量单薄不能承受困苦。近日我看见督邮的马,应该胜过这匹马,只是督邮的马喂养得不到位啊。”王济得到督邮的马,喂十多天谷物,来和王湛比试。王湛不曾骑过马,突然上马就奔驰起来,步伐与王济没有什么不同,而两匹马不分高下。王湛说:“现在在车道上直行,怎么能区分马的胜负呢?只有在靠近蚂蚁洞口的小土堆旁(比试才行)啊。”于是来到蚂蚁洞口的小土堆旁让马盘旋奔跑,果然王济的马摔倒了,王湛卓越的见识和天赋的才能就是这样。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9分)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选自《史记·伯夷列传》)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天下宗周  宗:宗庙,社稷
B.登彼西山兮  彼:那
C.不知其非矣  非:错误
D.我安适归矣  安:哪里
解析:选A A项,宗:归顺。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①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  ②项王按剑而跽曰
B.①扶而去之  ②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C.①以暴易暴兮  ②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D.①遂饿死于首阳山  ②暂得于己
解析:选A A项,均为连词,表示修饰关系,不译。B项,助词,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动词,到……去。C项,介词,拿,用/介词,因为。D项,介词,在/介词,引出对象。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左右欲兵之
A.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B.王无罪岁
C.燕赵之收藏
D.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解析:选B B项和例句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例句“兵”译为“杀死,杀掉”,B项“罪”译为“怪罪”。其他三项均为动词活用作名词,分别译为“恩惠”“收藏的财宝”“到达的人”。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
译文:                                                                       
                                                                             
                                                                             
(2)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译文:                                                                       
                                                                             
                                                                             
参考答案:(1)在这时,伯夷、叔齐听说西伯昌能够很好地赡养老人,就想何不去投奔他呢。
(2)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是耻辱的事情,他们坚持道义,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上,靠采摘野菜充饥。
[参考译文]
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要立叔齐为国君,等到父亲死后,叔齐要把君位让给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遗命啊!”于是(伯夷)逃走了。叔齐不肯继承君位也逃走了。国人只好拥立孤竹君的次子。在这时,伯夷、叔齐听说西伯昌能够很好地赡养老人,就想何不去投奔他呢。(可是)到了那里,西伯昌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把他的木制灵牌载在兵车上,并追尊西伯昌为文王,向东进兵去讨伐商纣。伯夷、叔齐勒住武王战马的缰绳谏诤说:“父亲死了不去安葬,就发动战争,能说是孝顺吗?作为臣子去杀害君主,能说是仁义吗?”(武王)身边的随从想要杀掉他们。太公吕尚说:“这是有道义的人啊。”于是搀扶着他们离去。等到武王平定了殷商的暴乱,天下都归顺了周朝,可是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是耻辱的事情,他们坚持道义,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上,靠采摘野菜充饥。(他们)到了快要饿死的时候,作了一首歌。那歌词是:“登上那西山啊,采摘那里的野菜。以暴臣取代暴君啊,竟认识不到那是错误的。神农、虞、夏的太平盛世转眼消失了,哪里才是我们的归宿?哎呀,只有死啊,命运是这样的不济!”于是(他们)饿死在首阳山。
  
本文档的下载地址为http://www.gaokaotik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529&extra=
[db:作者]

写了 833 篇文章,拥有财富 1674,被 37 人关注

代码测试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高考题库网 www.gaokaotiku.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高考题库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成为第一个吐槽的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京ICP备13053688号-15|高考题库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