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群诗通题 思想情怀
群诗通练一 忧国忧民
主题解说 忧国忧民诗是心系苍生的有志之士面对人民疾苦有感而发的一类诗歌。该诗歌常见的主题有战乱离散的痛苦,同情人民的疾苦,反映社会黑暗,揭露统治者腐朽,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表达对山河沦落国破家亡的痛楚。常用的手法有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用典等。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里中女
[唐]于濆
吾闻池中鱼,不识海水深;
吾闻桑下女,不识华堂阴。
贫窗苦机杼,富家鸣杵砧。
天与双明眸,只教识蒿簪。
徒惜越娃①貌,亦蕴韩娥②音。
珠玉不到眼,遂无奢侈心。
岂知赵飞燕,满髻钗黄金。
田家三咏(其三)
[宋]叶绍翁
抱儿更送田头饭,画鬓浓调灶额烟。
争信春风红袖女,绿杨庭院正秋千。
注 ①越娃: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的美女西施。②韩娥:战国时韩国一个容貌美丽、善于歌唱的女子。
1.这两首诗在诗歌内容上都以________作为描写对象,在诗歌体裁上第一首诗是________,第二首诗是________。
2.以上两首诗在艺术表现上既有相通之处,也有自身特点。请结合诗句,赏析两首诗艺术表现上的异同。
答: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将半,南望书所见
[清]黎简
乍冷初冬密云黑,忽惊万丈曙霞红。
远知何处中宵火,低拜前头北海风[注]。
五岭三年千里内,多时十室九家空。
已怜泪眼啼饥尽,更使无归作转蓬。
注 《后汉书·儒林传》:“时县连年火灾,(刘昆)向火扣头,多能降雨止风。”北海风,北面来的海风,因时在冬天,故成北风。
3.本诗________一语暗示出五岭一带百姓处境的悲惨,一个________字显示了诗人的立场,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
4.赏析本诗运用的艺术手法。
答: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暑旱苦热
王 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5.从本诗的尾联可以感受到诗人________的宏愿与胸襟。
6.这首诗虚实结合的手法特色鲜明,试作赏析。
答: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屯田词①
[唐]戴叔伦
春来耕田遍沙碛,老稚欣欣种禾麦。
麦苗渐长天苦晴,土干确确②锄不得。
新禾未熟飞蝗至,青苗食尽余枯茎。
捕蝗归来守空屋,囊无寸帛瓶无粟。
十月移屯来向城,官教去伐南山木。
驱牛驾车入山去,霜重草枯牛冻死。
艰辛历尽谁得知,望断天南泪如雨。
注 ①屯田:自汉代以后政府利用军人、农民或商人垦种荒地,征取收成作为军饷,称为“屯田”。屯田分为军屯、民屯和商屯。这里指民屯。隋以后,“屯田”又称为“营田”。②确确:土块坚硬的样子。
7.本诗依次叙写了屯田农民种麦、________、________的生活,反映了中唐时期人民的悲惨命运。
8.这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
答:
答案精析
1.农妇(田家女) 古体诗(五言古诗) 绝句(七言绝句)
2.(1)相同之处:①对比。于诗“岂知赵飞燕,满髻钗黄金”,照应“华堂”“富家”,与桑下女形成对比,反映了诗人对封建统治者的不满。叶诗“画鬓浓调灶额烟”,诗人捕捉农妇在灶间用灶灰画鬓的情景;又与下文“红袖女”的形象形成对比,饱含着诗人对劳动妇女的深切同情。②借助艺术形象表达诗人情感。这两首诗意在揭露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然而这个意思,不是直言的,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通过各种艺术手法和形象语言来表达,富于情韵。
(2)不同之处:于诗开头四句运用反复、比兴。诗中“吾闻”“不识”,重叠两次,音节优美,自然地表露出诗人的同情之心。于诗以“池鱼”比“桑女”、“海水”比“华堂”,表明贫苦的桑下女不理解富贵人家的生活,自然而贴切。叶诗虚实结合,前两句实写妇女辛劳的事,用灶灰画鬓的细节描写,勾勒出勤俭爱美的农村妇女形象;后两句想象高门闺秀游乐场景,虚实对照,形成忙与闲、清贫与富贵的鲜明对比,艺术上有很强的感染力。
3.十室九家空(十室九空) 怜
4.①比喻,将漂泊流离的百姓比作蓬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百姓流离失所的悲苦。②用典,表现诗人祈愿降雨止风,不使火势蔓延的焦急心态。③对比,将密云黑和曙霞红进行对比,突出了火灾的气势凶猛。(若答“夸张手法突出火灾的气势凶猛”也可。)④叠用数量词,深刻有力地突出了民生凋敝的悲惨境地。⑤虚实结合,诗人由眼前的火灾想到更多的灾民,表现出诗人的悲悯情怀。
5.与天下同忧乐(与天下人共苦难)
6.“人固已惧江海竭”是“苦热”心情的实写,“天岂不惜河汉干”想象上天也应忧虑河汉因热而竭,是虚写。“昆仑”两句则联想到常年积雪的昆仑山与留有寒气的蓬莱仙岛两处清凉世界,是虚写,与前文的实写苦热结合。虚实结合渲染出暑旱之烈以及对清凉的迫切希望。
7.捕蝗 伐木
8.①诗人以第三者的口吻叙事,表达情感显得更客观、冷静。
②诗歌按照时间顺序,从春耕种麦、十月移屯到冬季草枯牛死,脉络分明,使读者印象深刻。
③前面十二句详写屯田者春耕种麦,遭遇旱灾、蝗灾,被迫伐木,层层铺叙、渲染。
④叙事中流露出个人的情感。这首诗叙述屯田农民的艰辛生活,表现了诗人对屯田者生活艰辛的同情。
本文档的下载地址为http://www.gaokaotik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529&extr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