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方案4 古代诗歌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的评价技巧
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古代诗歌鉴赏命题的常考内容。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思想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局限性等。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内容、主题的评价; 二是思想感情的评价; 三是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典题一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例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8分)
[双调]沉醉东风 渔夫
白 朴
黄芦岸白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①。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注】 ①忘机友:机,机巧、机心。忘机友即相互不设机心、无所顾忌、毫无机巧算计之心的朋友。
★1.这首元曲抒发了哪两种情感?请加以简析。(4分)
【精准剖析】
诗句含意
高分方案
参考答案
秋江岸上黄芦摇荡,渡口旁边白点头,堤旁上绿杨葱郁,江滩头红蓼茂盛。虽没有刎颈之交,却有许多毫无机巧之心的朋友,那点缀在秋江上的白鹭沙鸥(就是我最亲密的伴侣)。让那些居庙堂之高的万户侯们空羡慕吧。(问我是谁吗?)我只是江上一个一字不识的钓鱼老翁。
1.从标题和曲中关键词入手,明确答题方向:对“渔夫”的情感与对“万户侯”的情感即是两种情感。
2.结合诗句明示两种情感:对达官贵人的不屑,对渔夫生活的向往。
3.对答案可适当调整: ①借江景之美,“黄芦岸白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点秋江白鹭沙鸥”,表达对淡泊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②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的洒脱言谈直抒胸臆,表达对与达官贵人为伍的不屑之情。
一是不与达官贵人为伍,二是甘心淡泊宁静的生活。作者先借江景之美,“黄芦岸白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点秋江白鹭沙鸥”,表达对渔民生活的向往之情;再直抒胸臆“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表达不愿与达官贵人为伍的态度。
2.“点秋江白鹭沙鸥”意味醇厚,请结合全曲加以赏析。(4分)
答案:“点秋江白鹭沙鸥”一是图画之美(色彩),以江之“青”和天之“蓝”为底,衬托鹭之“白”;二是以静写动,“点”字,由形容词“点点”变为动词“点缀、飞翔”,由静变为动,显现生机,以示喜爱之情;三是意境之美,以无限的秋之天空、江之无际来衬托“点点”之小鸟,境界阔大,营造了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意境;四是以“白鹭、沙鸥”自况,抒发了作者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的神往。
解答内容、情感及其评价的题目,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
1.善于抓住相关的信息点
(1)看诗题
古诗的题目很讲究,它往往能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是我们解读诗歌的重要切入点。从题目入手,我们可以迅速准确地理解诗歌。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个“送”字说明了此诗表现的是惜别之情。
(2)看作者
由于所处时代和生活经历的不同,每个诗人长期形成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应是大致固定的。比如屈原的爱国情思、陶渊明的自得田园、李白的傲岸不屈、杜甫的忧国忧民、苏轼的旷达达观、辛弃疾的报国无门等等。了解这些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很有帮助。
(3)看时代
每个时代的社会现实总会在文学作品中留下很深的印迹,诗歌鉴赏时注意这种社会的外在表象非常重要。比如,同是边塞诗,盛唐时是一种“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豪迈气概,南宋时则是一种“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的无奈伤感。
(4)看注解
很多诗歌命题者做了一些注解以提醒考生,这对于鉴赏诗歌来说相当重要。一是有的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表现的思想内容不同;二是不同的环境中感受不同,注解中做的提示有助于理解诗歌。比如宋之问的《渡汉江》,“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心情一般难以理解,了解了宋之问因获罪被贬泷州,第二年从贬所逃归,途经襄樊附近的汉江而作此诗后,这种精神痛苦才易于理解。
2.抓关键词语,明关键意象
古典诗歌中有些意象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有的审美情趣,注意意象的特定含义有利于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比如“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华年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另外,诗人在表达情感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在诗句里涌出情感色彩的词,并且这些词往往是诗歌主要信息所在。因此我们可抓住这些表达情感色彩的词来解读一些难理解的具象。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只要抓住一个“好”,内容解读就能迎刃而解。再如杜甫的《旅夜书怀》,抓住一个“独”——孤独。因为孤独,所以诗人对景物敏感的是在微风吹拂下的岸边无人怜悯的细弱的小草;因为孤独,所以诗人觉得星空下垂,平野辽阔;因为孤独,所以感到自己的年华像大江之水流逝,一去不复返;因为孤独,所以觉得自己像天地间一只漂泊无依的沙鸥。
3.明确题材类别,分析普遍情感体现在诗歌的具体情感
解答时可以先辨析属于山水田园诗、边塞诗、闺怨诗、思乡怀人诗等不同的类别,然后结合具体诗境分析具体的情感。
诗歌中表现情感较简单、单一时,命题就可能采用填空的形式要求简单概括,这时概括词语一定要简练,调动平时积累,运用感情术语作答。情感较复杂的简答题形式也要注意感情前一般要加定语,对感情加以限定,以求明确。例如“痛苦之情”,就可以分为“思家而不得归的痛苦”“壮志难酬的痛苦”“知音难觅孤独之苦”等。
1.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题。
数 日
[宋]赵师秀
数日秋风欺病夫,尽吹黄叶下庭芜。
林疏放得遥山出,又被云遮一半无。
野 望
[宋]翁卷
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两首诗都写到秋天的景象,但是诗句中流露出的情感有所不同。赵诗流露出一种 的感情,而翁诗则流露出一种 的感情。 (2分)
解析:赵诗中的秋风、黄叶、云遮遥山均为冷色调,又加以疾病缠身,整首诗是悲苦的;翁诗中山清水秀,意趣无限,特别是“闲”字,直抒胸臆。
答案:懊丧(落寞、悲苦) 闲淡(欣喜)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夜半闻横管
[宋]程俱①
秋风夜搅浮云起,幽梦归来度寒水。
一声横玉静穿云,响振疏林叶空委。
曲终时引断肠声,中有千秋万古情。
金谷②草生无限思,楼边斜月为谁明。
【注】 ①程俱:南宋官员,正直敢言,颇具气节。②金谷:即金谷园,位于中原洛阳。
诗人夜半闻笛感慨万千,请你简要分析七、八句中诗人寄托的思想感情。(6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
能力。解答此题时,要从诗中所写景物入手,分析诗人所寄托的思
想感情。
答案:在被金人占领的北方故土,萋萋秋草让人产生无限惆怅之情,今夜斜射的月光同样照耀着过去在北方所住的楼阁。七、八两句含蓄地写出了诗人家国之思的沉痛、孤寂之情。
典题二 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8分)
点绛唇①
陆 游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江湖上,遮回②疏放,作个闲人样。
【注】①本词作于作者被弹劾、罢职还乡、闲居山阴时。②遮回,即掩饰。
1.这首词上下两阕所写内容有什么明显不同?(2分)
答案:上阕侧重叙事和描写,写采药、饮酒以及眼前所见暮山千叠之景,听得渔舟唱晚,声声在耳; 下阕萌生醉弄扁舟的兴致,无所顾忌更不怕连天波浪,最后两句以心理活动为主,侧重抒情。
★2.有人说“作个闲人样”一句“立改前文之境”,请你谈谈对这一观点的理解。(6分)
【精准剖析】
诗句含意
高分方案
参考答案
采草药归来,独自寻找一家茅草屋的小店买来新酿的酒。傍晚的烟雾,萦绕着一座座山峰,到处都可以听到打渔人的歌声。
醉酒后驾着一只小船,不怕与天相连的浪涛。在江河湖海上,这一回我任性而为,做一个潇洒悠闲的人。
1.把握全诗大意:理解上下阕所写内容的不同有助于理解此题。
2.理解“答题任务”:此题实际上是分析“作个闲人样”表达的内容与情感与上文有何不同,或者说结尾此句的作用有哪些。
3.理清角度,分点回答:①前文写了什么?②此句写了什么?③结合起来,此句对表现情感和主旨有什么作用?
①前文以采药、沽新酿、闻渔唱、醉弄扁舟叙写悠闲、潇洒、无拘无束的乡居生活, ②“作个闲人样”却充满抑郁和无奈, ③使前文所写一切笼罩上壮志难酬和自我解嘲的意味, 使全诗在洒脱中满含沉郁和悲愤。
该考点属于鉴赏中较高的层次,“评价”不同于“理解”,“理解”要求回答的是“是什么”,其中没有价值判断;而“评价”要求回答的是“怎么样”或“为什么”,其中包含价值判断,即有什么好处、作用和意义等。意义一般是指积极意义,即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中好的、值得肯定的方面。
1.充分理解题干中可能出现的提示性的评价结论或引用他人评价的观点的本身内涵。
如上题中,首先要理解什么是“立改前文之境”,主要是指“作个闲人样”一句,在内容情感上与前文有一改变与转折,然后才能依据内容理解、分析此评价合理与否。
2.对于提示的评价语有不同理解的,要表明观点,分析有理
有据。
如2004年浙江卷中“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可以有三种看法,答题时首先要表明赞同哪一观点,然后紧扣原诗的内容引用原诗中的相关语句来具体分析,注意点面结合。
3.如果要求考生自己表明观点并分析,评价要恰当。
一是避免先入为主,用固有的认识代替对具体诗歌的解读。二是要避免没有分寸,用不正确的历史观去分析评价,而是想当然地用自己的眼光去要求古人,结果要么无限拔高,要么片面否定,对作者都是有失公允的。
4.把握一定的答题规范。
第一种模式: (对他人评价的评价)
(1)旗帜鲜明表态,不能模棱两可。
(2)抓住诗句具体分析,一句一句说。
(3)要有一个归纳总结,扣住古人评价要点。
第二种模式: (对作者态度、感情的评价)
(1)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态度,并结合相关诗句进行分析。
(2)用历史的眼光、辩证的方法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给予中肯的
评价。
1.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
昭君出塞图
王思廉①
黄沙堆雪暗龙庭,马上琵琶掩泪听。
汉室御戎无上策,错教红粉怨丹青②。
【注】 ①王思廉:元初诗人,历经宋、金灭亡等历史事件。②《西京杂记》记载:“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指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
咏怀古迹·其三
杜 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清人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古人咏史,但叙事而不出己意,则史也,非诗也。”主张好的诗歌要在叙事之外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请结合两首诗歌中的“怨”,分析作者是如何借昭君之怨来“出己意”的。(6分)
解析:两诗都是借昭君之怨来“出己意”,但具体情感不同。王诗“汉室御戎无上策”表面上写昭君“怨恨”,实际上作者将矛头指向统治者。杜诗表面上写王昭君怀念故土不得归的怨恨忧思,实际上作者借此表达自己的情感。
答案:王诗表面上写昭君“怨恨”画工的险诈而不得被君王所见,实际上作者将矛头指向统治者,正因为御敌无策,才导致个人悲剧的发生,对统治者的无能予以强烈的批判。杜诗表面上写王昭君怀念故土不得归的怨恨忧思,实际上作者借此表达自己漂泊西南、思念故乡之情,以及不被君王赏识、怀才不遇的遗恨,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国
之情。
2.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问题。
金陵怀古
[唐]刘禹锡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
蔡洲①新草绿,幕府②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注】 ①蔡洲:金陵长江段江心的沙洲。②幕府:指金陵门户的幕府山。
有人说此诗颈联和尾联表达作者的某种观点,并借古讽今,请简要分析。(6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时,从题干中的“借古讽今”便能看出题意。
答案:颈联以精练的语言揭示了六朝兴亡的原因,并警示当世,江山社稷的存亡在德不在险;尾联借《后庭花》这一亡国之音的不祥征兆,讽刺当今唐代的统治者企图依托山河险固,沉溺在声色享乐之中的现实。这两联通过议论和感慨,借古讽今,警醒唐代统治者不要步六朝灭亡的后尘。
本文档的下载地址为http://www.gaokaotik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848&extr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