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案二 素材运用
微点突破一 点面结合
所谓“点”,就是某一个具体素材;所谓“面”,就是具有普遍性的现象。点面结合,就是由点到面或者由面到点,选用素材对写作中心进行分析。由点到面,即由对具体素材的理解引申到共性素材;由面到点,就是由对共性素材分析引申到具体素材。点面结合,能够使论证的逻辑更加严谨,中心更加突出。
示例:
万物之间皆有纽带联系,纽带是一条有力的绳,串古今,串中外,将分散的事物紧紧串联在一起,引导着我们前进和发展。(面)
纽带能串联起古今中外的文化。(面)现如今,社会飞速发展,人们对艺术的审美方式和水平较之前发生了很多变化,许多传统艺术更是因此渐渐没落,几近无人问津。而李玉刚便是连接古今文化的纽带。他的歌曲融合了多种唱法,包括中国经典的戏腔和现代化的美声,听起来声音圆润,让人心醉。在他的歌曲里甚至可以听到男女双声,戏腔与通俗唱法与外国摇滚的融合。而他曾在人民大会堂和国外多地巡演的《四美图》,更是他将外国歌剧和中国戏曲融合原创的大型歌舞戏剧。他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结合,为推广改革传统文化做出了贡献。(点)由此可见,纽带是多么重要。
分析:先从“面”的角度进行分析,从万物、古今、中外,到当今社会,对纽带的作用进行分析。然后以“点”的角度,以李玉刚在文化方面的创新与融合,进一步表现纽带的作用。
微点突破二 多材攒聚
所谓多材攒聚,就是将一些能够体现写作中心的同类素材进行恰当的罗列与叠加,共同表现写作中心。叠加素材,并不意味着简单的罗列,而应该是合理的组合。有考生平时掌握大量素材,在具体写作时,为了展示自己写作的丰富性,便将一些看上去有点儿联系但又缺少内在关系的素材堆砌在一起。这种做法,不仅不能体现素材运用的广度,还会让整个文章的分析缺少一种严密性。
示例:
随着文明演进,车不再仅仅是钢铁凝结的死物,其应当承载的,无疑更加厚重。“最美司机”舍一己之身,挽救全车数十人性命;三轮车老人,风雨里辛苦蹬车,积蓄悉数资助失学儿童;豌豆卡车司机,以豌豆为气垫,救人于火海之中……车因其使用者的文明与善意,早已不只是简简单单的代步工具,而是真正与时代的文明对接。
然而,酒驾一禁再禁,却屡禁屡犯;肇事司机不顾受害者性命,逃之夭夭,致使二次碾压;豪车司机自恃富贵,欺压旁人……如此恶行,可归咎于车吗?显然牵强。然而由于人类的品行优劣有分,车于无形之中成了助推,或是帮凶。由此,莫要以为有足够支付的财富就可肆意用之,若是没有与其文明对等匹配的道德,只会遗祸无穷而已。
分析:在分析文明演进的过程时,作者先列举了一系列与车相关的正面素材,表达了对文明的理解;然后列举了一系列反面素材,对车带来的不良影响进行思考,正反对比,进一步突出了写作中心。
微点突破三 巧妙联系
所谓联系,就是能够将一些具有相关性的素材以严谨的逻辑组合在一起,共同表达对写作中心的认识和理解。具体而言,就是由一个比较具有影响力的话题,引出与之相关的具体素材,并以紧密的联系使这些内容合在一起。这样就会使整个论述具有清晰的条理,并能够使表达更加深刻。
示例:
由古至今,中国经历了太多太多,百年磨难,千年积淀,漫漫的历史长河铸就了如今的中国。现在的中国,不仅有着先辈留下的文化和物质瑰宝,还有着以此为基础发展来的新事物,新迹象。而这些事物正是认识当今中国的关键之处。
提及中国的物质文化瑰宝,首先出现在我们脑海里的就应当是万里长城了。说起长城,总不免联想到边塞战事。“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的这一首《塞下曲》描写的就是长城的萧萧夜景。还有汪遵笔下的长城:“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那么坚固,那么雄浑。除此之外,在今天,长城也被认为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是我们永不言败历史的见证。它历经风雨,却从未倒下。诚可谓:华夏文明五千载,绝代风采依旧在!
分析:以对中华瑰宝的思考,引出“长城”这一写作中心,具体分析时,从王昌龄的诗句,联系到汪遵的诗句,再联系到对今天长城所象征的民族精神,最后表达自己的认识。
微点突破四 层层追问
所谓层层追问,就是通过反问的形式表现写作中心。运用这种方式,可以帮我们实现这一目标,且能够让文章表现出严谨的思路。具体运用时,可无疑而问,自问自答,形成一系列的观点、看法,让论点层层深入。具体安排时,可以抓住素材的一个方面,从不同角度表达自己的认识,表达鲜明的立场,让深刻的观点在分析中得到展示。
示例:
书者,诲人以理,滋养心灵,为人人之所求。某书店以其独特的24小时经营模式,迎八方来客,上至知识分子下至贩夫走卒,都可掬一页墨香。多少日日夜夜的服务,多少点点滴滴的付出,何等温情,引人称赞。
书店迎人,别是一种温情,充分表现出人间平等。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呢?
走过一棵树,是随手把树枝折断,还是弯身而过?一只满身是癣的狗走进,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去?电梯门开了,是谦抑得让人还是霸道得把人挤开?与一个盲人过马路时,会搀那盲人一把吗?与人如何擦肩而过?又怎么从卖菜小贩手里接过找回的零钱?在公共场合大谈民主人权和劳工权益的人在私底下究竟如何对待保姆和工人?无处不为礼,无处不温情。现下,我们身边既有真善美,也不乏假丑恶,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同时,更需发展时代的人文情怀,这便是温情。
分析:为表达对书店温情这一话题的思考,作者在运用素材时便以一个又一个的设问,引出一个又一个素材,充分表现了写作中心。
针对练习
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长约两小时的记者会上,33次提到了“创”字;在回答的19个问题中,有4个问题用“创”予以回应。或许站在小的目标上,“创”是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改变自己的梦想、改变自己的人生、改变……但是站在大的目标上,这一切的落脚点都在于更好地惠民利民。
“创”是为了人民,这是“创”的落脚点。对此,你有怎样的理解?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请为这一题目写出典型素材,并运用点面结合法写出运用示例,示例文字不少于200字:
答案 典型素材: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的事例,郝景芳创作《北京折叠》的经历。
运用示例:时代发展过程中,“创”是指路的明灯。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灵魂深处的渴望。没有创新的民族,就是一个没有前途的民族。而创新的落脚点,应该是人民。两会上,李克强总理33次提到“创”字,将“创”解读为改变自己的生活,改变自己的梦想,改变自己的人生等内涵,归纳起来,便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一种能够将“创”落到实处的理念。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多年辛勤钻研探索,培育出东方魔稻,为无数饱受饥饿折磨的人带来生命的曙光。雨果奖获得者郝景芳凭借独特新颖的视角写出优秀作品《北京折叠》,为多少观众带来了宝贵的精神食粮。这些创新,是创造者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人民获益的创新,这些创造,使人民享受着丰富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芬芳的鲜花让我们流连忘返,华美的建筑让我们赞叹不已,优美的文字让我们身心陶醉……美,无处不在。可是,当我们站在美的旁边时,会有一种怎样的感受呢?
请以“站在美的旁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请为这一题目写出典型素材,并采用多材攒聚法写出运用示例,示例文字不少于200字:
答案 典型素材:《再别康桥》中的画面美,《雨巷》中的意境美,荷兰郁金香和风车的美。
运用示例:美国隐士派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曾说过:“美,不能造作,它用生风的手指把草地抚弄,要追赶上绿色的波纹,上帝会设法制止,使它永不能完成。”美,多么纯洁,而这纯洁之美总是没有极致的,这样,就需要我们带着一颗单纯质朴的心去永恒地追求。尽管不去康桥,我仍然可以找到一个明媚的午后,撑一支长篙,泛舟于粼粼的流水之上,留住那份宁静愉悦的美;即使不去雨巷,我仍然可以找到一个淅沥的时分,张一朵精致的油纸伞,怀着幽怨的情绪,漫步在发亮的青石板上,留住她哀怨缠绵的美;即使不去荷兰,我仍然可以找到一个清爽的早晨,站在一个温柔的丘陵上,望着眼前大片的黄色郁金香和远处缓缓转动的风车缩影,留住它清新绚烂的美……
文档由机器转码 排版混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请下载原文档
本文档的下载地址为http://www.gaokaotik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74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