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 突破论述类文本阅读重点难点
学案13 概括论述思路:层次要清,层意要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教育的新生
陶行知
①世界是在动,人生是在动,教育怎能不动?并且是要动得不歇,一歇就灭!怎样动?向着哪儿动?
②我们要想寻得教育之动向,首先就要认识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之对立。一方面是生活教育向传统教育进攻,又一方面是传统教育向生活教育应战。在这空前的战场上徘徊、缓冲、时左时右的是改良教育。教育的动向就在这战场的前线上去找。
③传统教育者是为教育而办教育,教育与生活分离。改良教育提出“教育生活化”和“教育即生活”的口号。生活教育者承认“生活即教育”。好生活就是好教育,坏生活就是坏教育,前进的生活就是前进的教育,倒退的生活就是倒退的教育。生活里起了变化,才算是起了教育的变化。我们主张以生活改造生活,真正的教育作用是使生活与生活摩擦。
④为教育而办教育,在组织方面便是为学校而办学校,学校与社会中间是造了一道高墙。改良者主张半开门,使“学校社会化”。他们把社会里的东西拣选几样,缩小一下搬进学校里去,“学校即社会”就成了一句时髦的格言。这样,一只小鸟笼是扩大而成为兆丰花园[注]里的大鸟笼。但它总归是一只鸟笼,不是鸟世界。生活教育者主张把墙拆去,承认“社会即学校”。这种学校是以青天为顶,大地为底,二十八宿为围墙,人人都是先生都是学生都是同学。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求,便是盲目的教育。倘使我们认定社会就是一个伟大无比的学校,就会自然而然地去运用社会的力量,以应济社会的需求。
⑤为学校而办学校,它的方法必是注重教训。给教训的是先生,受教训的是学生。改良一下,便成为教学——教学生学。先生教而不做,学生学而不做,有何用处?于是“教学做合一”之理论乃应运而起。事该怎样做便该怎样学,该怎样学便该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
⑥教训藏在书里,先生是教死书,学生是读死书。教死书、读书死便不许发问,这时期是没有问题。改良派嫌它呆板,便有讨论问题之提议。课堂里因为有了高谈阔论,觉得有些生气。但是坐而言不能起而行,有何益处?问题到了生活教育者的手里是必须解决了才放手。 问题是在生活里发现,问题是在生活里研究,问题是在生活里解决。
⑦没有问题是心力都不劳。心力都不劳,是必须接受现成知识方可。先在学校里把现成的知识装满了,才进到社会里去行动。王阳明先生所说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便是这种教育的写照。他说的“即知即行”和“知行合一”是代表进一步的思想。生活教育者根本推翻这个理论。我们所提出的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有行动之勇敢,才有真知的收获。
⑧传授现成知识的结果是法古,黄金时代在已往。进一步是复兴的信念,可是要“复”则不能“兴”,要“兴”则不可“复”。比如地球运行是永远的前进,没有回头的可能。人只见春夏秋冬,周而复始,不知道它是跟着太阳以很大的速率向织女星飞跑,今年地球所走的路绝不是它去年所走的路。我们只能向前开辟创造,没有什么可复。时代的车轮是在我们手里,黄金时代是在前面,是在未来。努力创造啊!(有删改)
注 兆丰花园:近代上海著名的租界公园,现称中山公园。
1.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首先,提出教育的动向问题;接着,从主张、组织、方法三个方面比较传统教育、改良教育、生活教育的异同;然后,阐明生活教育的根本理念;最后,号召读者既不要法古,也不要复兴,而要开辟创造。
2.请简述第④段的论述层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该段围绕“学校与社会的关系”这一问题展开论述。首先,阐述了传统教育的观点:在学校与社会之间造墙(隔离开来)。其次,阐述了改良教育的观点:学校即社会。最后,重点阐述了生活教育的观点:社会即学校。
备讲题目
3.简要分析“学校即社会”和“社会即学校”两个主张的区别。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前者是改良教育的主张,后者是生活教育的主张。(2)前者学校与社会依然隔绝,后者破除了学校与社会的隔阂。(3)前者选几样社会的东西搬进学校,后者运用社会的力量又适应社会的需求。
4.结合全段,谈谈文中画线句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句话运用比喻论证,准确地理清了行动、知识、创造三者的关系,形象地阐明了生活教育的根本理念:有行动,才有真知;有真知,才有创造。这一主张也是对王阳明思想的扬弃和发展。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漫话高雅与通俗
金开诚
①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京剧被归为“高雅艺术”;由此类推,越剧、沪剧、锡剧、黄梅戏等等势必亦将归于“高雅”。不久以前,还见到有的报道把苏州评弹归为“高雅艺术”;那么,如评书、大鼓等各种地方曲艺也就都将归入“高雅”之列了。
②然而,从中国戏曲发展的实际来看,这些艺术之所以曾经大为兴盛,并非因为今人所谓的“高雅”,而恰恰是因为它们通俗。唯通俗才能赢得广大观众,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杨小楼在天津演了一出《金钱豹》,街头巷尾的顽童便纷纷学喊“闪开了”。戏曲艺术是通俗的,然而却雅俗共赏。所以苏州评弹虽为地道的通俗艺术,却不乏高人雅士成为“书迷”。
③“高雅——通俗”的分类之所以概括不确、不大说得通,主要是因为在逻辑上这个分类并未依据同一个标准,因而其外延有可能多所重合,并且使分类不周延。比如说把一群马分为公马与母马,这是可以的,因为这是根据同一个标准(性别)来分的;倘若分为公马与白马,这就不可以,因为公马同时可以是白马,又无法包含母马中的非白马。就文学艺术的品种而言,高雅的创作可以表现为通俗,通俗的创作可以包蕴着高雅,因而往往外延重合。再者,那些既不高雅、也不通俗的作品在分类中却没有着落。与高雅对立的概念不是今人所谓的“通俗”,而是低俗、庸俗与恶俗。不能因为“通俗”一词“不幸”带了一个“俗”字,便认为它就一定不高雅了。
④看看许多文章所作的“高雅”与“通俗”之分,大致是出于直观,其间隐隐约约含有一种想法,即凡是现在不大兴旺、欣赏者不多、反应冷落的便是“高雅艺术”;反之,欣赏者众多、反响热烈的便是“通俗艺术”。
⑤文学艺术作品应该为大众所喜闻乐见,为此力求雅俗共赏乃是创作的光明大道。当然,世界上也确有真正高雅而不易为大众所理解、接受的作品。我们应该认识到,“高雅”与“通俗”并不是对立的两个概念,乃是从不同角度对作品的评估。而且,就实际情况来看,世界文学艺术史上最有影响和生命力的作品往往兼有高雅与通俗两个特征,这可以从部分的唐诗、宋词、元杂剧及《水浒》《三国演义》《红楼梦》等优秀小说一直说到莎士比亚、巴尔扎克等等,真可谓其例不胜枚举。现在如把“高雅”与“通俗”截然分为两类,恐怕过去和未来的文学艺术史都该换一种写法了,然而事情是绝不会这样的。
⑥那么,文学艺术作品究竟可不可以分类呢?答曰:可以。例如分为高雅与低俗可以,分为精品与次品也可以。但这种含有褒贬意义的分类只能在同一种文学或艺术中进行,而决不能在不同种的文学或艺术中进行。例如同是电视剧,却有高低之别;同是相声,却有雅俗之分。然而决不能认为电视剧比相声高雅,或小说比诗歌低俗。不同的文艺是不同的创造,有不同的特色,品种之间是没有高低雅俗之分的。(选自《群言》,有删改)
5.请简要分析第⑤段的论述层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首先,从文学创作角度提出应追求雅俗共赏的观点;其次,指出雅俗不是对立的两个概念(雅俗是从不同角度对作品的评估),并以具体作品说明最有影响和生命力的文学艺术作品往往兼有雅俗两个特征;最后,否定了将“高雅”“通俗”分为两类的错误做法(得出雅俗在文学作品中应该共存的结论)。
6.请简要概括全文的论述思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首先,就把戏曲艺术归为“高雅艺术”的现象,从戏曲艺术发展的实际和逻辑学两个角度归纳它不准的原因;其次,就一些文章依据读者效应划分“高雅”与“通俗”的做法,剖析了两个概念间的关系,并结合文学史实否定了这种做法;最后,正面提出分类的标准,即应在同一艺术内,不带褒贬。
备讲题目
7.联系上下文,阐释文中画线句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高雅——通俗”这一分类在逻辑上没有依据同一个标准,因此高雅的创作可以是通俗的,通俗的创作也可能是高雅的,两者所指的作品会有重合;(2)高雅的和通俗的作品之和不能穷尽所有创作,即这一分类无法包含既不高雅、也不通俗的作品。
8.在作者看来,文学艺术作品分类应避免哪些误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避免在逻辑上不按同一个标准的分类。(2)避免出于直观的分类。(3)避免在不同种的文学或艺术中进行含有褒贬意义的分类。
1.在阅读论述类文本过程中,自己是如何把握文章思路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文论述思路题和段内层次思路题这两种题型的答题方法有何异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己在做论述思路层次题时,觉得在哪个环节上问题最大?打算如何解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分析概括段内层次思路
1.标出句数,区分文字
先看段落由几个句子构成,依次标出序号。再稍加区分两种文字,即论述文字。论述论述,是论加述;论是观点、推断,述是陈述分析举例。
2.寻找标志,划分层次
如表先后的词语,表递进或转折或因果的词语,或者提示性、小结性的词语,当然应优先寻找。另外,标点符号也是标志之一,如表并列的分号等。
实在无标志的,可以按两个办法处理:一是按各句的主语来区分、归纳,主语相同的可归为一层,不同的就可以分开;二是研读各句内涵,按照相邻句子语意的疏密度划分,彼此语意关系最近,间隙最小,结合最紧的,便是一个层次,反之为另外一层。
3.逐层概括,注意语句的转换
如否定句要转成肯定句,问句要转成陈述句,含蓄句要转成平实句,含有比喻、反语等表达特色的句子要转出原意等。
[边练边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现代价值观的“价值”概念,直接来自经济学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但就其拉丁词的本义和现代哲学语境中的含义而言,已远远超出经济学的范畴,是一个包含伦理学、美学、宗教学、政治学所指涉的具体价值形态的,与“善”通用的概念。因而,价值首先指的是人们所希冀和追求的“好”生活,表征着人的存在的目的性;经济学意义的含义只是第二位的。
但目前存在的一些对价值的界说,恰恰是这种意义的倒置。无论是过去把“价值”归结为“效用”,还是现在把价值等同于“利益”,都是倒置的例证。如此一来,价值的理想性和超越性不见了,因而也就谈不上对各种效用和利益问题的批判性审视了。其实,正是价值由现实趋向理想的向度,在人们的观念世界耸立起一个与完满和终极的整体相关联的价值观,所以,作为人的生命之自觉形态的价值观,不仅能够引导人们追求自身的利益,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还能够召唤人们不断地走向更高的精神境界,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
(选自2010年6月22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请简要归纳第二段的论述层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首先,指出对价值意义认识倒置的现象;其次,指出这种倒置的危害;最后,阐述正确理解价值意义对正确的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与唐诗一样,唐代书法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初唐的书法,就极漂亮。……
走向盛唐就不同了。孙过庭《书谱》中虽仍遵初唐传统,但他强调“达其情性,形其哀乐”,明确把书法作为抒情达意的艺术手段,自觉强调书法作为表情艺术的特性,并将这一点提到与诗歌并行、与自然同美的理论高度。就像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以巨大的历史责任感,召唤着盛唐诗歌的到来一样,孙过庭这一抒情哲理的提出,也预示盛唐书法中浪漫主义高峰的到来。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草书和狂草,如同李白诗的无所拘束而皆中绳墨一样,它们流走快速,连字连笔,一派飞动,“迅疾骇人”,把悲欢情感极为痛快淋漓地倾注在笔墨之间。一切都是浪漫的,创造的,天才的,一切再现都化为表现,一切模拟都变为抒情,一切自然、世事的物质存在都变为动荡情感的发展行程……然而,这不正是音乐吗?是的,盛唐诗歌和书法的审美实质和艺术核心是一种音乐性的美。
(选自李泽厚《音乐性的美》,有删改)
2.请简要归纳第二段的论述层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首先,指出孙过庭把盛唐书法作为抒情达意的艺术手段,并将之提到与诗歌并行、与自然同美的理论高度。其次,阐释孙过庭抒情理论的内涵:盛唐诗歌和书法已经不再是对物质存在的客观“再现”“模拟”,而是更在乎内心世界的主观“表现”“抒情”,它们是浪漫的,创造的,天才的。最后,得出结论:盛唐诗歌和书法的审美实质和艺术核心是一种音乐性的美。
二、分析概括全文的思路层次
对此种题型,考生普遍感到难度较大,出现的问题也最多,主要是层次划分不清、内容概括不准。要解决好这些问题,需从以下两方面努力:
1.破除定势思维
(1)破除全文结构思路定势思维。这种思维表现在:总以为论述类文本总是一种思路,即总—分—总,殊不知还有总分式、分总式、分—总—分式;总以为论述类文本都是立论文,却忽略了驳论文的存在。破除定势思维的唯一办法就是老老实实地读文本,把握其结构思路个性。
(2)破除开头、结尾定势思维。总以为开头就是提出论点,殊不知也有提出论题,或阐述现象,甚或摆出批驳的靶子;总以为结尾就是解决问题、总结全文,殊不知结尾也有发出号召,或提出希望,甚或对论证作补充。因此,考生要概括全文思路,首要的是准确把握开头、结尾的特点或个性。
2.重点解决本论部分层次不清、概括不准的问题
(1)层次不清的突破之道
①先理清整体思路,再理清局部思路。
先看全文的思路层次,再重点看本论部分的思路层次。本论部分段落多,要在归纳各段段意的基础上分清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和顺序。本论部分的逻辑顺序一般为:由一般到特别(个别),由具体到抽象,由主到次,由现象到本质,由概念到应用,由总到分(由分到总),由破到立(由立到破)等。
②用好快捷通道。
即找出能标志中间众多段落层次的词语、句子。
这些词语有:
a.表转折的。如:但是,反而,其实,实际上等。
b.表并列或递进的。如:也,又,不但……而且……,不仅如此,等等。
c.表分类分层的。如: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换言之,等等。
d.表举例的。如:例如,如,像等。
e.表年代的。(时间多次依序出现)
f.表归结的。如:总之,总而言之,综上所述,可见,等等。
这些句子主要有:
a.揭示脉络层次的句子。论证思路是沿着逻辑思维的过程展开的,段落与段落之间有着明显的逻辑关系,有的是并列关系,有的是递进关系,还有的是纵横结合的逻辑关系。这些逻辑关系往往有一些标志性的语句,如“首先”“其次”等词引出的语句。如果没有这样的语句,可标记每个自然段的开头句或结尾句,然后提取每一段的主要信息,把握文脉。
b.过渡性的句子。在层次转换间总会有过渡性的句子,找出来对划分层次有直接帮助。
c.借助本论的固有特点。一般只作一个层次,个别情况下可划分为两个层次,很少有三个。一旦划分为三个层次,当要慎之又慎。
(2)概括不准的突破之道
①紧扣全文论述重点概括。
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本论部分层意概括不准与未把握全文论述重点有很大关系。某些考生常抓住文中某个重点进行放大,以致脱离了全文论述重点。如2016年江苏卷《成人不自在》的概括论述思路题,有不少考生根据反复出现的关键词“自在”概括为“借孙悟空分别从社会关系、生存空间及生命更替角度阐明自在”,好像中间文字在阐释“自在”这一核心概念似的,其实,他们没有扣住全文重心“成人不自在”及其寓意来看,弄偏了重心。因此,概括中间层次的层意,不能仅仅把中心句或其他关键句摘出来,还要把它们纳入、整合到全文的论述中心(重点)中去。那么,如何把握全文的论述重点呢?这个重点(中心)一般会在标题和开头处点明,个别情况下结尾也有。
②尽量摘取中间段落中的关键句以及关键句中的关键词整合层意,少用术语和空洞词语。
本论是全文论述的重心所在,概括准确与否其实反映了考生对文本的真正读懂与否。在概括过程中,考生总喜欢加入自己的话,如加进去许多术语,什么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反面论证之类的,这些术语不是不能加,有时十分必要,但是如果加多了或加得不准,就会影响对文意的准确概括。另外,考生还会加入笼统空泛的话,如“从两个角度展开论述……”,这“两个角度”指的是哪“两个角度”,最好点明一下。用自己的话概括多“危险”,用文中的话很“保险”,考生应学会借助中间段落的关键词句来概括层意。
[边练边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商鞅之殃
李洁非
①商君在历史上究竟给我们的社会、文化、思想留下了怎样一种遗产?单论功过,不正是他,令原本贫而弱的秦国走向强大,渐为霸主,一统天下的吗?
②据《史记》记载,商君重军功,奖耕织,打击贵族,立信于民。“行之十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从这个侧面看,这些都与历史的文明方向一致。假使历史上商君的形象都保持在这个方面,后人对他便只有感恩戴德了;可惜事实主要不是这样。
③18世纪德国思想家赫尔德有这段论述:“纵览历史可以看到,随着真正人道的发展,人类当中破坏精灵的确大大减少,这种情形是依照一种开明的理性和治国之术的内在的自然规律发生的。”将这个思想运用到历史中去,我们的历史观也就极其明朗——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作为应该起到增进“开明理性”和抑制、减少“破坏精灵”的作用。
④商君变法、强秦,最终也须放到这个尺度下来衡量。商君掌权下秦国“大治”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者同赏,匿奸者与降敌者同罚”,乃至“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弃灰于道者被刑”……如果百姓把灰撒在路上也会受刑,则“道不拾遗,山无盗贼”的奇迹又有何可稀罕、可称道的?
⑤尤不可忽视的是,商君“变法”在中国历史上开了非常坏的先例:铁桶统治。在他以前,中国固不乏昏君佞臣,像纣、幽、历、晋灵公、屠岸贾之流,但好歹只是以个人之恶祸国殃民,自商君之后,个人之恶则变成制度之恶,上升为体制性的暴虐,这简直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项发明。他还鼓励和强制推行告密,“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者同赏”。可以想象,生活在这样一个“告密时代”,会是怎样一幅令人心惊肉跳的景象。商君之“治”十分看重对人的精神的压制和奴役,中国政治、人性由此所受的损害怎么估量均不为过。
⑥汉以后中国以比较开明的儒家伦理为社会精神基础。商君之“治”遭废止,作为一种野蛮因素,却在各朝各代的暴政中不时浮现。别的不说,中国历史的“特产”酷吏——明显是秦代“严刑峻法”播下的种子。
⑦荒唐的是,至今还有人望文生义,以商君法家身份而误判其为“法治”,真是十足地揭示了中国文化的悲哀。所谓“法治”,必以民主精神为基石,不以民为敌,不以刑残民,更非密探统治、恐怖政治;所有的法律均以最大多数人民的意志而立,均以保障人民的利益为根本。
⑧试问,商君之“法”骨子里跟现代法治哪里有半点共通之处?(有删改)
3.请简要概括文章的论述思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首先,指出人们以功过评判商鞅的浅表行为;其次,肯定商鞅在历史演进中积极的一面;接着,引入人道主义的历史评判标准,重新评价商鞅的历史影响;最后,针对性地纠正人们有关“商鞅法治”的误解。
备讲题目
4.商鞅对中国历史的危害有哪些? 请结合文章作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创立了暴虐性的体制,给后世政治以不良影响;(2)对人的精神压制与奴役,损害了人性的善良;(3)引发了历史上“严刑峻法”的“吏治”。
5.文章第③段引用“18世纪德国思想家赫尔德的论述”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为分析商鞅变法体制之弊提供理论依据。(2)有利于剖析商鞅变法缺乏“开明理性”的专制性质。(3)批判商鞅变法有悖历史文明的演进方向。
文档由机器转码 排版混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请下载原文档
本文档的下载地址为http://www.gaokaotik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74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