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开镰·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开 镰
洪忠佩
①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在母亲心目中,没有什么农事比开镰收割稻子更重要了。
②夜,是时间投在山村大地上的影子,偶尔的犬吠,一如村庄的梦呓。月光刚刚飘过老屋天井上空的檐头,鸡一啼,母亲就醒了,她窸窸窣窣地起床,厨房的灶窟里就有了“噼啪”的声响。似乎,每一年稻子的开镰,都是这样的前奏,而且以月光与曙光为夹层。当我醒来时,厨房饭甑里的饭都蒸熟了,茶筒里已灌了开水,母亲和禾镰却不见了踪影。
③村庄田野上最早的开镰,总是以母亲躬身的收割为起点。“嚓,嚓,嚓”,一丛低着头的稻子,刚好在母亲手里是盈盈的一把,割下几丛就是一摞。我看着大丛大丛的稻子,在母亲的弯弯的齿状的禾镰镰口纷纷倒下,竟然忘记了自己的禾镰还啄在禾戽上。
④稻蔸上的镰痕,新鲜,平整,那拓展延伸的行数,是母亲俯身左右开镰的频率。母亲衣服的后背上,明显有了汗渍留下的盐碱,白白的一片。当时,我虽然已过了懵懂的年龄,却只知道开镰收割是人与村庄、季节、田野建立的一种秩序,即便自己站在“冷浆田”(水冷田瘠)里挥镰,也是被动的,甚至是木然的。
⑤那个时候,总觉得稻田里斑鸠与麻雀的欢呼雀跃,都比我快乐得多。
⑥俗话说,秋前夏末,半死烂活。物质匮乏的年月,人也显得卑微无助。那抢收抢种的日子,仿佛日夜都混沌不清。尽管母亲累得直不起腰,我还是能够感觉到她和村里人一样,都有一种焦灼的幸福感。一把木柄的禾镰,弯弯薄薄的,铁质的镰齿里可以生发出生活的无限美好。那一丘一垄一畈的稻田里,都是与母亲一样躬身舞动禾镰收割的父老乡亲。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从给母亲打下手到参与收割,我常常找不到语言表达的出口,更忽略了躬身收割的母亲,俨如对大地虔诚的膜拜。
⑦在村庄的炊烟袅袅中,在我的乡土田野记忆里,似乎所有的色调都与稻子有关。禾苗的嫩绿与青葱,稻穗的饱满与金黄,以及“禾秆城(稻草垛)”褪去金黄的灰褐色与斑白色——这是我对乡土田野色彩的记忆和认知,还有一种食为先的生存宿命。后来,我看到列维坦的《秋收》和米勒的《拾穗者》等油画作品,无论是作品的主题还是色调,都激活着我远去的记忆。
⑧稻子那阳光镀亮的色泽,那饱满而成熟的色调,又仿佛让我穿越回了遥远的童年,童年的歌谣复苏起来,少年时代的时光显影起来——
瘌痢头,光油油;
糯米饭,蒸芋头。
芋头蒸不烂,赶你去讨饭;
……
手捧苞芦(玉米)棵,
脚烘石炭火,
神仙皇帝不如我。
⑨往往,诸如此类的童谣都是以我家乡婺源的方言为版本的,今天,已是乡村远去的拮据生活的写照,哼唱起来犹如古调。
⑩民以食为天。米,是稻的化身,是民间的福祉,是大地万物的象征。如今,婺源乡村开镰庆丰收,民间有着自己的激情和独特的方式。比如做新米粿、蒸汽糕、舞稻草龙,还有迎桂花灯、瓜果灯,人们总是用内心真挚朴实的情感,表达庆祝丰收的喜悦。
⑪“人生土是根,命存地为本。”婺源民间对土地与稻子的信仰,既是生活的烟火,又是心灵的路径,可以让人的心灵通往更远更辽阔的地方……这也是我对婺源民间文化遗存一直保持浓厚兴趣的根本原因。诸如婺源农俗中,正月初二贴联牵牛饮水祝愿耕牛平安的“开牛栏门”,正月初七开始祈愿驱邪攘灾五谷丰登的迎“社公”,秧田发青之际请土地菩萨、祈愿丰收的“安苗”,以及农历六月“卯日”敬祖先与五谷神的“吃新”,所有这些,应是我的父老乡亲对乡土中国五千年农耕文明的一种传承,也是我一直在视线内追根溯源、进入田野调查的主题。
⑫我欣喜地看到,在家乡婺源的大鄣山、赋春、镇头、中云、江湾一带,近几年有村民种植有机稻尝到甜头,开始走规模化有机化的路子。他们不仅种田能够享受国家政策性补助,购置农机也有补贴。在那层层叠起的翻滚的稻浪中,禾镰的欢吟已经平息了,取而代之的是小型的收割机。场面虽然没有北方麦收那样壮观,却成为山村田野一道新的风景。
⑬又是一年秋收开镰时。秋风中,还有几分燥热,夹杂着草木与稻谷混合的气息。像犁耙耖里储满了耕作记忆一样,母亲每一把禾镰的齿痕里,都是开镰收割鲜活的显影。
(摘编自2017年10月7日《人民日报》)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说“在母亲心目中,没有什么农事比开镰收割稻子更重要了”,开门见山地点明题目,自然引出下文母亲开镰收割的往事。
B.③④两段描写了母亲躬身收割稻子的情形,既表现了母亲熟悉农事、勤于农事的品质,又写出了农耕生活的艰辛。
C.第⑧段引用童年的歌谣,回忆了“我”童年时期美好而快乐的生活,说明“我”对乡土色彩生活的记忆只有稻子的色泽和色调。
D.本文融叙事、议论、描写、抒情于一体,既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又有较深的文化底蕴,抒发了“我”对母亲及乡土的深厚情感。
答案 C
解析 由原文“今天,已是乡村远去的拮据生活的写照”可知,童年的歌谣是“我”童年时期艰难生活的真实反映,而不是“回忆了‘我’童年时期美好而快乐的生活”。
2.联系上下文,分析第⑦段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稻子的色彩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稻子让“我”与故乡联系在一起,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这句话表明“我”对故乡和田野有了更为深刻的感受和认知,表现了“我”对母亲的感激和崇敬。
3.文章第⑫段,有人认为可以删掉,有人认为不能删掉,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不能删掉。理由:(1)这一段写国家政策性补助给农村生活带来的新变化。“禾镰的欢吟”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对传统耕作方式和农民辛勤劳作生活的敬意。(2)“新的风景”与“禾镰的欢吟”形成对比,生动地描绘出传统人力耕作被机械化代替后出现在农村田野里的新景象。(3)此段表现了作者对农村美好前景的展望,对农民美好新生活的期盼,对农村新政策的讴歌和赞美,深化了文章的中心。(如果回答“可以删掉”,理由充分也可),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段中的景物描写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表现了乡村夜晚的静谧,为母亲早起劳作的场景营造了温馨美好的氛围。
B.母亲“有一种焦灼的幸福感”,“焦灼”是因为抢收抢种,劳苦而焦急,“幸福”是因为收获的充实与快乐。
C.婺源耕种模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小型收割机收稻的场面成为山村田野新的风景,体现了村民们改革与创新的精神。
D.文章的结尾描写“又是一年秋收开镰时”的景象,以及母亲禾镰的齿痕,与文章开头遥相呼应,使文章结构清晰、严谨。
答案 C
解析 “村民们改革与创新的精神”拔高了。
2.文章写童年的歌谣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借童谣反映出以前乡村的拮据生活,表现了粮食的珍贵,为下文论述婺源民间对土地与稻子的信仰做了铺垫;(2)童谣作为农耕文明的一种表现形式,深化了文章礼赞农耕文明的主旨;(3)以童谣的方式回忆过去,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3.为什么说“对土地与稻子的信仰……可以让人的心灵通往更远更辽阔的地方”?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以母亲为代表的乡亲们由对土地与稻子的信仰生发出生活无限美好的感受。(2)对土地与稻子的信仰,衍生出民间庆祝丰收的方式,形成了美好而独特的民俗文化。(3)一代又一代的乡亲们对土地与稻子的信仰,是对中华五千年农耕文明的传承。
文档由机器转码 排版混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请下载原文档
本文档的下载地址为http://www.gaokaotik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74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