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教学学习资料分享(打印版)
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
[中国~@^#教&育出版网]
1.【2018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重到沭阳图记
袁 枚
古之人往往于旧治之所三致意焉。盖贤者视民如家,居官而不能忘其地者,其地之人,亦不能忘之也。余宰沭阳二年,乙丑,量移白下。今戊申矣,感吕峄亭观察三札见招,十月五日渡黄河,宿钱君接三家。钱故当时东道主,其父鸣和癯而髯,接三貌似之,与谈乃父事,转不甚晓。余离沭时,渠裁断乳故也。
夜阑置酒,闻车声啍啍,则峄亭遣使来迎。迟明行六十里,峄亭延候于十字桥,彼此喜跃,骈辚同驱。食倾,望见百雉遮迣,知沭城新筑。衣冠数十辈争来扶车。大概昔时骑竹马者,俱龙钟杖藜矣。
越翌日,入县署游观,到先人秩膳处,姊妹斗草处,昔会宾客治文卷处,缓步婆娑,凄然雪涕,虽一庖湢、一井匽,对之情生,亦不自解其何故。有张、沈两吏来,年俱八旬。说当时决某狱,入帘荐某卷,余全不省记。憬然重提,如理儿时旧书,如失物重得。邑中朱广文工诗,吴中翰精鉴赏,解、陈二生善画与棋,主人喜论史鉴,每漏尽,口犹澜翻。余或饮,或吟,或弈,或写小影,或评书画,或上下古今,或招人来,或呼车往,无须臾闲。遂忘作客,兼忘其身之老且衰也。
居半月,冰霰渐飞,岁将终矣,不得已苦辞主人。主人仍送至前所迎处,代为治筐箧,束缰靷毕,握手问曰:“何时再见先生?”余不能答,非不答也,不忍答也。嗟乎!余今年七十有三矣,忍欺君而云再来乎?忍伤君而云不来乎?然以五十年前之令尹,朅来旧邦,世之如余者少矣;四品尊官,奉母闲居,犹能念及五十年前之旧令尹,世之如吕君者更少矣。离而合,合而离,离可以复合,而老不能再少。此一别也,余不能学太上之忘情,故写两图,一以付吕,一以自存,传示子孙,俾知官可重来,其官可想,迎故官如新官,其主人亦可想。孟子曰:闻伯夷、柳下惠之风者,奋乎百世之下,而况于亲炙之者乎?提笔记之,可以风世①,又不徒为区区友朋聚散之感也。
【注】①风世:劝勉世人。
(选自《小仓山房诗文集》,有删节)
文中“可以风世”的内容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为官当勤政爱民,百姓会怀念他;为人当感恩重义,后代会仿效他。
2.【2017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秦废封建
秦初并天下,丞相绾等言:“燕、齐、荆地远,不置王无以镇之,请立诸子。” 始皇下其议,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天子不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苏子曰:圣人不能为时,亦不失时。时非圣人之所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三代之兴,诸侯无罪不可夺削,因而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此所谓不能为时者也。周衰,诸侯相并,齐、晋、秦、楚皆千馀里,其势足以建侯树屏。至于七国皆称王,行天子之事,然终不封诸侯。久矣,世之畏诸侯之祸也,非独李斯、始皇知之。
始皇既并天下,分郡邑,置守宰,理固当然,如冬裘夏葛,时之所宜,非人之私智独见也,所谓不失时者,而学士大夫多非之。汉高帝欲立六国后,张子房以为不可,李斯之论与子房无异。高帝闻子房之言,知诸侯之不可复,明矣。然卒王韩信、彭越、英布、卢绾,岂独高帝所为,子房亦与焉。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昔之论封建者甚众,宗元之论出,而诸子之论废矣,虽圣人复起,不能易也。故吾取其说而附益之,曰:凡有血气必争,争必以利,利莫大于封建。封建者,争之端而乱之始也。自书契【1】以来,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父子兄弟相贼杀,有不出于袭封而争位者乎?自三代圣人以礼乐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终不能已篡弑之祸。至汉以来,君臣父子相贼虐者,皆诸侯王子孙,其馀卿大夫不世袭者,盖未尝有也。近世无复封建,则此祸几绝。仁人君子,忍复开之欤?故吾以为李斯、始皇之言,柳宗元之论,当为万世法也。
(取材于宋·苏轼《东坡志林》)
注释:【1】书契:指有文字记载。
第三段末句“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这是作者借柳宗元的话做出的判断。请用自己的话具体说明作者做出这个判断的直接依据。
汉高帝和张子房是反对分封诸侯的,但是迫于形势,不得不封韩信等人为诸侯王,所以说“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解析】考生解答此题时要看清题目的要求,题干中明确说明要求考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出“作者……
3.【2014年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刘敞字原父。举庆历进士,廷试第一。编排官王尧臣,其内兄也,以亲嫌自列,乃以为第二。通判蔡州,直集贤院,判尚书考功。
奉使契丹,素习知山川道径,契丹导之行,自古北口至柳河,回屈殆千里,欲夸示险远。敞质译人曰:“自松亭趋柳河,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译相顾骇愧曰:“实然。但通好以来,置驿如是,不敢变也。”顺州山中有异兽,如马而食虎豹,契丹不能识,问敞。敞曰:“此所谓駮也。”为说其音声形状,且诵《山海经》《管子》书晓之,契丹益叹服。使还,求知扬州。[中国%教@育出#~版&网]
扬之雷塘,汉雷陂也,旧为民田。其后官取潴①水而不偿以它田,主皆失业。然塘亦破决不可漕,州复用为田。敞据唐旧券,悉用还民,发运使争之,敞卒以予民。天长县鞫王甲杀人,既具狱,敞见而察其冤,甲畏吏,不敢自直。敞以委户曹杜诱,诱不能有所平反,而傅致②益牢。将论囚,敞曰:“冤也。”亲按问之。甲知能为己直,乃敢告,盖杀人者,富人陈氏也。相传以为神明。[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敞以议论与众忤,求知永兴军,拜翰林侍读学士。大姓范伟为奸利,冒同姓户籍五十年,持府县短长,数犯法。敞穷治其事,伟伏罪。未及受刑,敞召还,判三班院,伟即变前狱,至于四五,卒之付御史决。
敞侍英宗讲读,每指事据经,因以讽谏。时两宫方有小人间言,谏者或讦而过直。敞进读《史记》,至尧授舜以天下,拱而言曰:“舜至侧微也,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帝竦体改容,知其以义理讽也。皇太后闻之,亦大喜。
积苦眩瞀,屡予告。疾少间,复求外,以为汝州,旋改集贤院学士、判南京御史台。熙宁元年,卒,年五十。
(选自《宋史·刘敞传》,有删节)
【注】①潴:蓄积。②傅致:罗织。
契丹人为什么对刘敞表示叹服?请结合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①刘敞熟悉契丹的地形道路,指出契丹人故意绕远路的行为。②刘敞知道契丹人不认识的异兽“駮”,说出它的声音形状;并且能够引经据典加以说明。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题要求回答契丹人对刘敞表示叹服的原因,而文章中只有第二段提到了契丹人与刘敞的事。第二段主要讲了两件事,一是指出契丹人带路时故意绕道,一是认兽。这两件事都能体现刘敞有非凡的才干,都是契丹人对刘敞表示叹服的原因。[中&国教育出版@*#%网]
名师点睛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类试题多为客观选择题,具体命题形式有三种:1.从阅读文段中选取6个句子,任选3句组成一个选项,要求考生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一组;2.从阅读文段中选取8个句子,每两个句子编为一组,要求考生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3.题干对文段中的传主形象或作者观点已做归纳,要求考生找出不正确的一项。
随着近年来高考改革的逐步深入,题型上的创新是各地区高考试题的普遍追求。除了保持原有的出题模式外,也逐渐出现了主观题。一般来说,对于客观题,考生只须明确常见的出题陷阱,将题干信息与原文仔细比对,即可做出准确判断;而主观题除考查以上能力外,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难度会有所增大。
[ww~w.zzs@t^ep&.#com]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退庵府君小传
杨士奇
府君讳卓,字自立,一字子渊,杨氏。父观山先生笃行为西昌硕儒,以《书》《诗》《春秋》教授学者,府君既传其家学,闻永丰刘于先生邃于《春秋》,又从之卒业,遂以《春秋》名家。自少至壮,虽盛寒暑及兵戈寇乱之际,书册未尝去手,夜诵率达旦,博记精思,盖于书无所不通。
府君仪度魁伟,整肃俨然,人望而敬之。家贫,清修苦志,确乎不可拔,而于为政行恕,有岂弟君子之风焉。在广东时,有周参政者,苛刻不可近。兵卒二十人入山伐木,两卒山下邂逅妇人独行,曳入道傍林中,欲乱之。妇人怒骂,不得乱,即共杀之。妇家踪迹得尸,尽疑二十人者所杀,诉诸行省,悉捕至。周亲鞫之,竟夕拷掠,不胜,皆引服。吏抱成案属府君署,府君阅案曰:“杀一妇人,安用二十卒?”往白周。周艴然曰:“员外欲纵杀人贼乎?”悉付府君鞫。府君列之庭下,视其色而听其词,指两卒语曰:“杀人者汝也。”即吐实伏罪,征其所用杀刀斧,验之皆是,十八人皆无罪。周问:“员外何料事之审耶?”府君曰:“二十人其存心宜善恶异也。如皆在,即不能乱,况杀之乎?”余杭民兄弟争田,各有私亲持说主之,累岁,有司不能决。府君至,悉屏其私亲,独召兄弟两人,导之同气友爱之义,晓譬深切,皆感悟。弟曰:“实兄之田,我妄意争之。我不义也,请不敢复争。”兄亦曰:“弟贫窭,我不恤之,致为此。我之不义,请以田与弟。”竟与弟。其明决类此。所历官皆繁剧,躬勤莅之,未尝有滞事。寅出酉归,归辄闭户,秉烛读书,率夜尽二鼓始寐。[来源#:%zzs^t~ep.co&m]
罢官家居,号其室曰退庵,杜门却扫,维经籍研覃自娱。严交处,不苟许可,虽儒先生当其意者不数人,独与从兄益民、罗性子理、邓尚崇志契合甚笃,世称杨、罗、邓。初偕罗、邓应进士举,相与约曰:“有如吾徒继今一行,非其所学,将何颜复见哉?”后罗先生为德安府同知,邓先生为四川盐运司经历,冰蘖之操,皆无敢犯者。洪武庚申卒,年四十九。
(选自《东里文集》,有删改)
根据第一段,简要概括杨卓治学的特点,不超过25个字。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王公神道碑铭
【宋】欧阳修[中国教育出版网#*@~%]
王公讳旦,字子明,大名莘人也。公少好学,有文。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及第,为大理评事。右谏议大夫赵昌言参知政事,公以婿避嫌,求解职。太宗嘉之,改礼部郎中。
公为人严重,能任大事,避远权势,不可干以私,由是真宗益知其贤。钱若水名能知人,常称公曰:“真宰相器也!”若水为枢密副使罢,召对苑中,问谁可大用者,若水言公可,真宗曰:“吾固已知之矣。”公在相位十余年,外无夷狄之虞,兵革不用,海内富实,群工百司各得其职。故天下至今称为贤宰相。
公于用人,不以名誉,必求其实。苟贤且材矣,必久其官,而众以为宜某职然后迁。其所荐引,人未尝知。寇准为枢密使,当罢,使人私公,求为使相。公大惊曰:“将相之任,岂可求邪!且吾不受私请。”准深恨之。已而制出,除准武胜军节度使。准入见,泣涕曰:“非陛下知臣,何以至此!”真宗具道公所以荐准者,准始愧叹,以为不可及。
公与人寡言笑,其语虽简,而能以理屈人,默然终日,莫能窥其际。及奏事上前,群臣异同,公徐一言以定。大中祥符中,天下大蝗,真宗使人于野得死蝗以示大臣。明日,他宰相有袖死蝗以进者,曰:“蝗实死矣,请示于朝,率百官贺。”公独以为不可。后数日,方奏事,飞蝗蔽天,真宗顾公曰:“使百官方贺,而蝗如此,岂不为天下笑邪?”日者①上书言宫禁事,坐诛,籍其家,得朝士所与往还占问吉凶之说。真宗怒,欲付御史问状。公曰:“此人之常情,且语不及朝廷,不足罪。”真宗怒不解。公因自取常所占问之书进曰:“臣少贱时,不免为此,必以为罪,愿并臣付狱。”真宗曰:“此事已发,何可免?”公曰:“臣为宰相,执国法,岂可自为之,幸于不发而以罪人?”真宗意解。
公事寡嫂谨,与其弟旭相友悌尤笃,任以家事,一无所问,而务以俭约率励子弟,使在富贵不知为骄侈。兄子睦欲举进士,公曰:“吾常以大盛为惧,其可与寒士争进?”至其薨也,子素犹未官,遗表不求恩泽。
烈烈魏公,相我真宗。相所黜升,惟否惟能。执其权衡,万物之平。
(原文有删改)
【注】①日者:古时占候卜筮的人。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王旦是“贤宰相”的一组是( )
①常称公曰:“真宰相器也!”[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②海内富实,群工百司各得其职
③公于用人,不以名誉,必求其实
④默然终日,莫能窥其际
⑤岂可自为之,幸于不发而以罪人
⑥执其权衡,万物之平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⑥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离骚序
班 固
昔在孝武,博览古文,淮南王安《叙离骚传》,以“《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悱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蝉蜕浊秽之中,浮游尘埃之外,然泥而不滓,推此志,与日月争光可也”。斯论似过其真。又说五子以失家巷,谓五子胥也。及至羿、浇、少康、贰姚、有娀佚女,皆各以所识,有所增损,然犹未得其正也。故博采经书传记本文,以为之解。
且君子道穷,命矣,故潜龙不见,是而无闷。《关雎》哀周道而不伤,蘧瑗持可怀之智,宁武保如愚之性,咸以全命避害,不受世患,故《大雅》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斯为贵矣。
今若屈原,露才扬己,竞乎危国群小之间,以离谗贼。然责数怀王,怨恶椒兰,愁神苦思,非其人,忿怼不容,沉江而死,亦贬絜狂狷景行之士。多称昆仑冥婚宓妃虚无之语,皆非法度之政。经义所载,谓之兼《诗·风》《雅》,而与日月争光,过矣。
然其文弘博丽雅,为辞赋宗,后世莫不斟酌其英华,则象其从容。自宋玉、唐勒、景差之徒,汉兴,枚乘、司马相如、刘向、扬雄,骋极文辞,好而悲之,自谓不能及也。虽非明智之器,可谓妙才者也。
(原文有删改)
下列句子全都表达作者不赞成屈原的《离骚》“与日月争光可也”的观点的一组是( )
①露才扬己,竞乎危国群小之间,以离谗贼
②然责数怀王,怨恶椒兰,愁神苦思,非其人
③忿怼不容,沉江而死,亦贬絜狂狷景行之士[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④多称昆仑冥婚宓妃虚无之语,皆非法度之政。经义所载
⑤然其文弘博丽雅,为辞赋宗,后世莫不斟酌其英华,则象其从容[中&国教育#*~出^版网]
⑥虽非明智之器,可谓妙才者也[www.z%^@z~step.co*m]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④⑤⑥
1.传承家学,精通《春秋》,勤学苦读,博记精思。
2.C
【解析】①句是他人对王旦的评价,且为王旦未做宰相之时。④写王旦“寡言笑”的性格,与“贤宰相”无关。故可排除A、B、D。
3.B
【解析】从文章内容来看,文章第3自然段集中阐明屈原的作品《离骚》不能称为“与日月争光可也”的原因,因此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应出自这一自然段,另外从内容上看,⑤⑥两句是对屈原的赞美,故以此可排除A、C、D。
文档由机器转码 排版混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请下载原文档
本文档的下载地址为http://www.gaokaotik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07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