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教学学习资料分享(打印版)
1.作者作品
朱光潜(1897—1986),中国 、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笔名孟实、盟石。安徽桐城人。中国现代美学奠基人。代表作有 《诗论》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文学》等。
2.文体知识[来&源:@中教#*~网]
文艺随笔:文艺随笔是一种形式灵活,笔调轻松,富有趣味性的批评样式。文艺随笔很注重内容的 ,它不像规范的论文那样,注重逻辑和理论论证,而且选用富有 的材料做铺垫,从中引出对某种观点和哲理的议论,再与文学领域的有关话题联系起来加以评论。随笔的行文很讲究文采,笔调轻松活泼、亲切随意,深入浅出。[www.z@~%z&st*ep.com]
3.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锱铢( )镞( )岑( ) 牍( )下乘( )蕴藉( )付梓( )[www%.zzs@t&e~p.co*m]
1.美学家 《文艺心理学》 《西方美学史》
2.知识性 趣味性
3.Zīhū zú cén dú chéng yùnjiè zǐ
1.如何理解“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涵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这段话?
这是作者在文章中直接表明自己对“咬文嚼字”观点的一句话,这句话的表述十分严密,从中不难看出朱光潜先生严谨的治学精神,也可以作为我们锤炼语言的典范。“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一句中,“有时”一词用得很有分寸,其中隐藏着作者对咬文嚼字的赞同,也指明一般人对咬文嚼字的看法。
“这个成语的涵义通常不很好”一句中,“通常”表明一般情况下;“不很好”的“很”字也用得恰当之极,“不很好”不是“不好”,只是程度上达不到“好”的标准。接着作者用“但是”一词,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必须”“一字”等词,可见作者态度之坚决,用词之准确。
2.“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这段话有何含意?
这是议论文中少见的一个极富哲理又极富文采的语句,这句话与其说是谈文学创作,不如说是谈思想与认识。
我们先看这句话在语言表述上的特点:这句话先采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把“联想”与“习惯”,“习惯”与“熟路”之间的关系,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然后笔锋一转,指出“熟语”的危害——“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而这两者的对比是多么鲜明。
作者这句话是阐述“联想”在创作中的作用,其实,在生活中,我们的思想与认识,不也是常常喜欢走“熟路”吗?常常喜欢走熟路的思想,只能把生活引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
3.文章列举了哪些例子来分析论证作者的观点?
例子
观点
郭沫若的剧本《屈原》中的一句话。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王若虚对《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修改。
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
“推敲”
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4.如何评价“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这种观点?
作者在文中反复强调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是从根本上抓住了文字的实质,指出了推敲文字的根本途径,即“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也就是说,真正意义上的“咬文嚼字”应先从思想感情入手,以表达最恰当的思想感情为最终的目的,再去进一步斟酌文字,而不能一味地追求形式,搞表面文章,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
[中#国*教育%&出版网@]
1.下列加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来*源&%:#@中教网]
A.晕车(yùn) 红晕(yùn) 轮外圆晕(yùn) 晕头转向(yūn)[来源:^&*中@教~网]
B.咀嚼(jué) 嚼舌(jiáo) 细嚼慢咽 (jiáo) 咬文嚼字(jiao)
C.没镞(zú) 斟酌(zhuó) 蕴藉丰富(yùn) 清沁肺腑(qīng)
D.岑寂(cén) 付梓(zǐ) 锱铢必较(zī zhū) 尺牍宣言(dú)
2.下列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玩索 剥琢有声 斩截 刻苦自励[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B.因缘 点铁成金 鲁莽 清沁肺腹
C.俗滥 推陈翻新 流涎 索然无味
D.胸襟 不即不离 凝练 锱铢必校
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 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 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借文字 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 ,情感还没有凝练。
A.所以 必须 表现 透彻
B.虽然 必需 表示 精确
C.虽然 必须 表现 精确
D.所以 必需 表示 透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媒体的价值在于运用真实、客观的新闻信息,推动各种文明在相互交流、包容、借鉴中共同提高,全面促进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B.第25届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12天里吸引了20多万名观众,来自40多个国家的近2500名电影人、300多部电影前来参与。
C.作为一个全新的、相对成熟的行业,不仅电子商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冲击了历史悠久的传统商业模式。
D.改变重在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是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关键。
5.下列句子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文学是艰苦的事
②我希望读者从这粗枝大叶的讨论中
③你不能懒,不能粗心[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④可以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
⑤不能受一时兴会所生的幻觉迷惑而轻易自满
⑥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
⑦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⑧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
A.①②④⑤③⑥⑦⑧ B.②④③⑤①⑥⑧⑦
C.①③⑤④②⑥⑦⑧ D.②①③④⑤⑥⑧⑦
6.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A.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
B.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喜欢走熟路。
C.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
D.他就是行将陨落的彗星,光华四射。
7.根据下面的意思,为《咬文嚼字》杂志创拟一则广告词。
我好,我优秀,你却不订不看,当然是你的错。而如果我办得不好,无啥看头,甚至枯燥无味,那当然是我的错误喽。我们说,优秀来自自信,自信才会出优秀。《咬文嚼字》是深知此理的。
广告词:
8.古今中外,有很多名家在创作过程中巧妙地使用量词来传情达意。请从下面一段文字中加点的量词“痕”“点”“芥”“粒”中任选两个分析其妙处。
[中~国教%@育&出版网*]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张岱《湖心亭看雪》,“湖心亭”在西湖中央)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郭沫若先生的剧本《屈原》里婵娟骂宋玉说:“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排演时他自己在台下听,嫌这话不够味,想在“没有骨气的”下面加“无耻的”三个字。一位演员提醒他把“是”改为“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了。他觉得这字改得很恰当,他研究这两种语法的强弱不同,以为“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意义,有时或许竟会落个“不是”;“你这什么”便是坚决的判断,而且还把必须有的附带语省略去了。根据这种见解,他把另一文里“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话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中国教#&~@育出%版网]
这是炼字的好例。我们不妨借此把炼字的道理研究一番。那位演员把“是”改为“这”,确是改得好,不过郭先生如果记得《水浒》里的用语,就会明白一般民众骂人,都用“你这什么”式语法。石秀骂梁中书说:“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杨雄醉骂潘巧云说:“你这贱人!你这淫妇!你这你这大虫口里倒涎!你这你这……”一口气就骂了六个“你这”。看这些实例,“你这什么”倒不仅是“坚决的判断”,而且是带有极端憎恶的惊叹语,表现着强烈的情感。“你是什么”便只是不带情感的判断,纵有情感也不能在文字本身上见出。不过它也不一定就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含义”。《红楼梦》里茗烟骂金荣说:“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这里“你是”含有假定语气,也带“你不是”一点讥刺的意味,如果改成“你这好小子!”神情就完全不对了。由此可知“你这”式语法,并非在任何情形之下都比“你是”式语法来得更有力。其次,郭先生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一、“你这”式语法大半表示深恶痛绝,在赞美时便不适宜。二、“是”在逻辑上是连接词,相当于等号;“有”的性质全不同。在“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中,“风度”是动词的宾词;在“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中,“风度”便变成主词,和“你(的)”平行根本不成一句话。
这番话不免啰嗦,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涵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例如《史记》李广射虎一段: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这本是一段好文章,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它“凡多三石字”,当改为:
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www.*zz%step.#~co^m]
或改为:
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
在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简洁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见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改为“既知其为石”便失去这意味。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改为“终不能入”便觉索然无味。这种分别稍有文字敏感的人细心玩索一番,自会明白。
1.本文开篇引述了郭沫若剧本《屈原》里婵娟骂宋玉“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和另一文里“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的修改,你认为这样写有何好处?[来*源:中@教&%网~]
2.作者第二段中引用《水浒》里的文字多余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3.“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这句话强调了哪些方面?有何具体作用?
[来源:zzs*#~te%^p.com]
4.有人认为朱光潜先生赋予“咬文嚼字”这个成语一种新的意义,你认为这个“新的意义”是什么?对这个“新的意义”你是如何理解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悼朱光潜先生
李泽厚
朱光潜先生逝世了,我应该写点什么,却不知道写什么才好。凌晨四点钟,我坐在屋里发呆,四周是那样的寂静。
我和朱先生是所谓“论敌”,20世纪50年代曾激烈地相互批评过,直到朱先生暮年,我也不同意他的美学观点。这大概好些人都知道。但是,我和朱先生两个人一块喝酒时,朱先生私下称赞过我的文章……这些却不一定有许多人知道。那我就从这写起?
我那第一篇美学文章是在当时批朱先生的高潮中写成的。印出油印稿后,我寄了一份给贺麟先生看。贺先生认为不错,便转给了朱先生。朱先生回信给贺先生说,他认为这是批评他的文章中最好的一篇。贺先生把这信给我看了。当时我二十几岁,虽已发表了几篇文章,但毕竟是言辞凶厉而知识浅薄的“毛孩子”。这篇文章的口气调门便也不低,被批评者却如此豁达大度,这相当触动了我,虽未对人常说,却至今记得。贺先生也许早淡忘了,但不知那封信还在不?当然,朱先生在一些文章中也动过气,也说过重话,但与有些人写文章来罗织罪状,夸大其词,总想一举搞垮别人,相去何止天壤?我想,学术风格与人品、人格以至人生态度,学术的客观性与个体的主观性,大概的确有些关系。朱先生勤勤恳恳,数十年如一日地写了特别是翻译了那么多的东西,造福于中国现代美学……这是我非常敬佩而想努力学习的。朱先生那半弯的腰,盯着你看时那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带着安徽口音的沉重有力的声调,现在异常清楚地呈现在我的眼前。
因为自己懒于走动,我和朱先生来往不多。在“文革”中,我去看过他几次。我们只叙友情,不谈美学。聊陈与义的诗词,谈恩斯特·卡西尔……虽绝口不涉及政治,但我当时那股强烈的愤懑之情总有意无意地表露了出来。我把当时填的一首词给朱先生看了,朱先生却以“牢骚太盛防肠断”来安慰、开导我,并告诉我,他虽然已七十多岁,但每天仍坚持运动,要散步很长一段路程,并劝我也搞些运动。朱先生还告诉我,他每天必喝白酒一小盅,多年如此。我也是喜欢喝酒的,于是朱先生便用酒招待我,我们边喝边聊。有一两次我带了点好酒到朱先生那里去聊天,我告诉他,以后当妻子再干涉我喝酒时,我将以高龄的他作为挡箭牌,朱先生听了,莞尔一笑。
“文革”后,朱先生更忙了,以耄耋之年,编文集、选集、全集,应各种访问、邀请、讲学、开会,还要翻译维柯的作品……于是我没再去朱先生那里了。最近两年,听说朱先生身体已不如前,但我消息既不灵通,传闻又时好时坏,加上自己一忙,也就没十分注意。
如今,一声惊雷,先生逝去。回想起当年情景,我真后悔这十年没能再去和朱先生喝酒聊天,那一定会痛快、高兴得多。 但这已经没有办法了,生命只有一次,人生不能重复。只是记忆和感情将以更丰富的形态活在人的心底。而这也就是死亡所不能吞噬的人类的有活力的生命和生命的活力。
一九八六年三月七日晨五时匆草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和朱光潜先生曾有过激烈的论争,学术见解也不甚相同,但作者却仍对朱光潜先生充满了崇敬、爱戴之情。
B.作者年轻时知识浅薄、牢骚满腹,写文章也是言辞凶厉、傲慢自大,他为自己对朱光潜先生造成的伤害懊悔不已。
C.“文革”中作者与朱光潜先生会面时只叙友情,不谈美学,既有当时政治气候的原因,也有两人观点相悖的原因。
D.作者认为朱光潜先生的人品、人格以及人生态度决定了他的学术风格,并最终使他成为受人尊敬的美学大师。
2.在这篇悼念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朱光潜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3.朱光潜先生对“论敌”的态度给你哪些启迪?请结合文本分条陈述。
【2016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题目。[来%源#:@中教&^网]
在母语的屋檐下
彭 程
少年时代的伙伴自大洋彼岸归来探亲,多年未见,把盏竟夜长谈。我们聊到故乡种种情形,特别谈到了家乡方言,兴之所至,后来两人干脆用家乡话谈起来。
本来以为这么多年不使用,很多方言都已忘记,不料却在此时鲜明地复活了。恍惚中,甚至忆起了听到这些话时的具体情境,眼前浮现出了说话人的模样。友人感慨:真过瘾。
在一种语言中浸润得深入长久,才有资格进入它的内部,感知它的种种微妙和玄奥,那些羽毛上的光色一样的波动,青瓷上的釉彩一般的韵味。几乎只有母语,我们从牙牙学语时就亲吻的语言,才应允我们做到这一点。
关于母语,英文里的一个说法,最有情感温度,也最能准确地贴近本质:mother tongue。直译就是“妈妈的舌头”。从妈妈舌头上发出的声音,是生命降临时听到的最初的声音,浸润着爱的声音。多么深邃动人的诗意!在母语的呼唤、吟唱和诵读中,我们张开眼睛,看到万物,理解生活,认识生命。
诗作为浓缩提炼过的语言,是语言的极致。它可以作为标尺,衡量一个人对一种语言熟悉和理解的程度。“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坍了”,说的是世事沧桑,人生无常。“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说的是心绪流转,昨日迢遥。没有历史文化为之打底,没有人生经历作为铺垫,就难以深入地感受和理解其间的沉痛和哀伤,无奈和迷茫。它们宜于意会,难以言传。[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每一种语言都连接着一种文化,通向一种共同的记忆。文化有着自己的基因,被封存在作为载体和符号的特有的语言中,仿佛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中,阿里巴巴的山洞里,藏着稀世的珍宝。
“芝麻开门吧!”咒语念起,山洞石门訇然敞开,堆积的珠宝浮光跃彩。
但洞察和把握一种语言的奥秘,不需要咒语,时间是最重要的条件。在一种语言中沉浸得足够久了,自然就会了解其精妙。有如窖藏老酒,被时光层层堆叠,然后醇香。瓜熟蒂落,风生水起,到了一定的时候,语言中的神秘和魅惑,次第显影。音调的升降平仄中,笔画的横竖撇捺里,有花朵摇曳的姿态,水波被风吹拂出的纹路,阳光下明媚的笑容,暗夜里隐忍的啜泣。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只有母语,才有这样的魅力和魄力,承担和覆盖。日升月落,春秋代序;昼夜不舍的流水,亘古沉默的荒野;鹰隼呼啸着射向天空,羊群蠕动成地上的云团;一颗从眼角滑落的泪珠有怎样的哀怨,一声自喉咙迸发的呐喊有怎样的愤懑。一切,都被母语捕捉和绾结,表达和诉说。
我骄傲于自己母语的强大的生命力,五千年的漫长历史,灾祸连绵,兵燹不绝,而一个个方块汉字,就是一块块砖石,当它们排列衔接时,便仿佛垒砌了一个广阔而坚固的壁垒,牢牢守卫了一种古老的文化,庇护了一代代呼吸沐浴着它的气息的亿兆的灵魂。
童年在农村度过。记事不久的年龄,有一年夏天,大人在睡午觉,我独自走出屋门到外面玩,追着一只蹦蹦跳跳的兔子,不小心走远了,一直走进村外一片茂密的树林中,迷路了,害怕得大哭。但四周没有人听到,只好在林子里乱走。过了好久,终于从树干的缝隙间,望见了村头一户人家的屋檐。[ww^w#.~zzste&p.co*m]
一颗悬空的心倏地落地了。[w#ww.zzst%e*p^.com@]
对于长期漂泊在外的人,母语熟悉的音调,带给他的正应该是这样的一种返归家园之感。一个汉语的子民,寄居他乡,母语便是故乡的方言土语;置身异国,母语便是方块的中文汉字。“官秩加身应谬得,乡音到耳是真归”,故乡的语言,母语的最为具体直观的形式,甚至关联到了存在的确凿感。
因为时时相与,反而熟视无睹。就像对于一尾悠然游弋的鱼儿,水的环抱和裹挟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去意识和诘问的。但一旦因某种缘故离开了那个环境,就会感受到置身盛夏沙漠中般的窒息。被拘禁于全然陌生的语言中,一个人也仿佛涸辙之鲋,最渴望母语的濡沫。那亲切的音节声调,是一股直透心底的清凉水流。
每一种语言的子民们,在自己母语的河流中,泅渡,游憩,俯仰,沉醉,吟咏,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并经由翻译传播,成为说着不同语言的人们共同的精神财富。以诗歌为证,《鲁拜集》中波斯大诗人伽亚谟及时行乐的咏叹,和《古诗十九首》里汉代中国人生命短暂的感喟,贯穿了相通的哲学追问;中世纪的意大利,彼特拉克对心上人劳拉的十四行诗倾诉,和晚唐洛阳城里,李商隐写给不知名恋人的无题七律,或者隽永清新,或者宛转迷离,各有一种入骨的缠绵,让不同的语言彼此尊重,在交流中使各自的美质得到彰显和分享。
热爱来自母亲的舌尖上的声音,应该被视为是一个人的职责,他的伦理的基点。他可以走向天高地阔,但母语是他的出发地,是他不断向前伸延的生命坐标轴线上,那一处不变的原点。
(原载《光明日报》,有删节)
1.作者回忆童年迷路的经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赏析文中画线的文字。
3.作者深情地诠释了母语的多重意义,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中引用英语mother tongue,是为了引出“妈妈的舌头”这一形象说法,强调母语的温馨可亲。
B.作者用“羽毛上的光色一样的波动”“青瓷上的釉彩一般的韵味”来形容母语的微妙和玄奥,是说母语宜于意会,难以言传。
C.文中引用阿里巴巴的故事,旨在说明封存在语言中的文化基因如珠宝般珍贵。[来@源^:#&中教网%]
D.文中列举“昼夜不舍的流水”“亘古沉默的荒野”“一颗从眼角滑落的泪珠”等意象,意在说明,只有用母语才能准确言说它们的内在情韵。
E.文章融记叙、议论、抒情为一体,引经据典,华美而不失厚重,有较深的文化意蕴。
1.C
2.C
【解析】本题考查自字形,A项,“琢”应为“啄”;B项,“腹”应为“腑”;D项,“校”应为“较”。对于字形类题目,注重平时的识记、积累。
3.A
【解析】“坏习惯”和“不很好”,不是转折关系,是因果关系,所以第一个空填“所以”。“必须”表示事理上情理上的必要,一定要做到;“必需”表示一定要有的,常指需要的东西。所以第二个空填“必须”。从搭配使用上来看,第三个空填“表现”。“思想”应“透彻”,不能“精确”。“精确”指非常准确,非常正确。
4.A
【解析】B项,不合逻辑,“电影节”不能“吸引”“300多部电影前来参与”。C项,语序不当,“不仅”应放在“电子商务”的后面。D项,句式杂糅,“重在……”与“以……为主”杂糅。
5.B
【解析】本题考查对语言连贯得体的思辨能力。8个句子属议论性质;大多议论性的文字,其思路都要遵循“提出问题—解说问题—总结问题”的顺序。依据这个认识来审视各项,首先要认定,担负“提出问题”职责的究竟是句①,还是句②。统观全文段,各句大都与“希望”有关,据此可认定句②为起始句。于是,先淘汰了A、C。比较B、D,只要确定了与②衔接的是①还是④,即可选出答案——经过试读与思辨发现,①与②对接,意思不贯通;而④与②对接,则十分流畅。可见,此题答案非B莫属。
【名师点睛】对于考查语句连贯性的题目,考生应先抓中心。首先要统揽全局,抓中心句,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来组织的。比如这段文字主要是说互联网语言显示出强大的繁殖能力,然后抓思路,如②紧承前文“强大的繁殖能力”,故应排在首位。句子中的思路一般指三个方面: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思维的顺序。空间顺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逻辑顺序,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具有规律性的顺序。
6.C[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解析】本题考查修辞的运用,A项,“有如”是比喻词,为明喻;B项,“走熟路”是比喻没有创新,是借喻;C项,“都是”“都是”“必是”表判断,不是比喻词;D项,“就是”属暗喻。
7.不订《咬文嚼字》是你的错,不再订《咬文嚼字》是我的错。
【解析】题干要求“从下面一段文字中加点的量词‘痕’‘点’‘芥’‘粒’中任选两个分析其妙处”,这是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先理解张岱这段话的意思,“眼前晶莹的冰花一片弥漫,朦胧而开阔的天际轻浮着几缕白云,(远处)隐约有连绵起伏的山峦,(近处是)烟波缥缈的湖水,天上与地下融成一片模糊的白色,在宽阔的湖面上远远地看到些许影貌,只有如一道墨痕般的长堤,一点丹青似的湖心亭,还有我那如菜籽般渺小的扁舟,小船上的三两个人影宛若米粒一般罢了”;然后分析这些量词修饰的对象,并分析这些量词凸显事物的特点,如“痕”,在句中修饰“长堤”,“长堤”如一痕,这是作者远观所见,远远望去,长堤好似一条痕迹,淡远轻无,有山水写意之境。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一)
1.①对比。由引述例子开篇,先列举郭沫若改字改得好的例子,接着列举郭沫若改得不好的另外一个例子。二者对比,引出本文论题“咬文嚼字”。②引用同一名家的事例,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吸引力。
【解析】先分析郭沫若修改的语句在形式和情感表达上体现的区别点,再分析引述与全文的关系。
2.不多余。以《水浒》里的用语为依据,强调了“你这”式带有强烈的憎恶色彩,证明了文中所列举郭沫若改字的第一个例子,即将“你是”式改为“你这”式符合人物的情感,是正确的。
【解析】回答问题时,先明确观点,然后分析具体的作用,即“你这”这个句式表达的情感。
3.(1)强调的重点:①要咬文嚼字;②咬文嚼字的原则,即“调整思想和情感”。(2)作用:这句话是文章的主要观点,是贯穿全文的总的思想。[中国^@%教育&出~版网]
【解析】作答时,注重分析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以及语句的具体意思。从文章的结构的角度看,这句话是文章的一个重要观点;从强调的内容上分析,这句话有两个要点:一是要咬文嚼字,一是咬文嚼字的原则。[中~国教%@育&出版网*]
4.①在文字应用上,咬文嚼字就是要“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即写作时要字斟句酌,讲究语言运用的准确、传神,力求精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②“嚼”有玩赏的意思,咬文嚼字就是要对作品语句进行玩赏、品鉴。
【解析】可以通过对节选部分作者的观点的分析得到。在作者看来,“咬文嚼字”是一种写作的态度,也是一种赏析的方法。从这个角度分析,可以看出作者认为写作就要咬文嚼字,而欣赏也要咬文嚼字。
(二)
1.A
【名师点睛】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2.①朱光潜先生是一位一生勤奋、笔耕不辍、为中国现代美学做出巨大贡献的美学大师。②他胸怀宽广,豁达大度,对批评他的人也能宽容对待。③他为人谦和,心态平和,不怨天尤人。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人物形象,解答该题抓住文中对朱光潜先生评价的句子如“朱先生勤勤恳恳,数十年如一日地写了特别是翻译了那么多的东西,造福于中国现代美学”,抓住文中事件来分析人物形象,如文中写到我对朱先生批评一事反映了他,豁达大度,对批评他的人也能宽容对待,文革期间朱先生用““牢骚太盛防肠断”来安慰、开导我,并告诉我,他虽然已七十多岁,但每天仍坚持运动,要散步很长一段路程,并劝我也搞些运动。朱先生还告诉我,他每天必喝白酒一小盅,多年如此。”反映他为人谦和,心态平和,不怨天尤人。[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3.①在学术上认为对的要坚持己见,不轻易改变自己的立场。②对对手的长处和优点应不吝赞赏。③不罗织罪状,不夸大其词,不整人。④把论敌当朋友,互相激励、提高。
【解析】解答该题先审清题干要求,题干要求是“朱光潜先生对“论敌”的态度给你哪些启迪”先浏览文章到文中找出朱先生对论敌的态度,主要集中在文章的二、三、四两个段落,在找关键语句进行概括,如“我和朱先生两个人一块喝酒时,朱先生私下称赞过我的文章……”“朱先生回信给贺先生说,他认为这是批评他的文章中最好的一篇”“朱先生在一些文章中也动过气,也说过重话,但与有些人写文章来罗织罪状,夸大其词,总想一举搞垮别人,相去何止天壤”“朱先生却以“牢骚太盛防肠断”来安慰、开导我”。
1.①内容上,用孩子迷路比喻游子离开母语,强调母语给人带来的庇护感和安全感。②结构上,呼应题目“屋檐”,引出下面的议论。
【名师点睛】1.结构上的作用。具体位置不同,在文章结构方面的作用也不同。[中国*教育^#出&版网%]
(1)开头部分情节的作用常常是开门见山,点明题目;统领全文,交代写作原因;引出下文,或为下文做铺垫,埋下伏笔;与下文形成对比,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渲染气氛,奠定文章感情基调等。如上述题目在结构上的作用就是“照应标题”,“引出下面的议论”。(2)文章中间部分情节的作用常常是照应或承接前文,引出下文某个情节,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等。(3)文章结尾部分情节的作用常常是照应标题、开头,强化、深化某种思想或情感;卒章显志,揭示文章主旨;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2.内容上的作用。应从人物、主旨、作者的思想情感等不同的角度思考。(1)根据人物在具体情节里的语言、行为、心理活动等,分析情节对表现人物思想品质、性格特点等方面的作用。(2)根据情节的发展趋向、设计某一情节的目的,分析情节在表达文章主旨方面的作用。(3)根据作者设计情节时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褒、贬等),分析情节里蕴含的思想情感等。
2.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揭示出人和母语之间生死难离的关系,使事理具象化,生动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句子。首先要明确赏析的角度,比如修辞角度、感官角度、遣词造句角度等。一般先从修辞角度思考,“就像对于一尾悠然游弋的鱼儿,水的环抱和裹挟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去意识和诘问的。但一旦因某种缘故离开了那个环境,就会感受到置身盛夏沙漠中般的窒息。被拘禁于全然陌生的语言中,一个人也仿佛涸辙之鲋,最渴望母语的濡沫。那亲切的音节声调,是一股直透心底的清凉水流”,“就像”一词提示考生画线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然后赏析比喻的效果即可。
3.①母语可以拉近彼此关系。②母语最早打通人与世界的联系。③母语可以自由地抒情状物。
④母语包蕴文化基因,守卫民族文化。⑤母语给人以家的归宿感。⑥各民族用自己的母语创造了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4.BC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解析】本题是五选二的综合题,既考查理解文章的内容,又考查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同时还涉及文章的主旨。B项,“是说母语宜于意会,难以言传”有误;C项,“旨在说明封存在语言中的文化基因如珠宝般珍贵”有误。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文档由机器转码 排版混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请下载原文档
本文档的下载地址为http://www.gaokaotik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07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