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为高考题库的VIP用户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课件: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标签: 暂无标签
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2010—2019年高考全国卷考情一览表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命题规律】 1.从命题形式上看,一般以选择题形式出现,3道题目
,9分。命题人在设置选项时常设置一些陷阱,常见的陷阱有以下九
种:曲解文意、张冠李戴、范围不清、偷换概念、因果混乱、混淆
时态、无中生有、说法绝对和答非所问。
  2.所选文本的题材非常广泛,几乎涵盖政治、经济、文化、艺术、
历史、美学、建筑等各个方面。考点包括“理解”“分析综合”两个
层级,共有6条具体的测试要求,其中“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
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属于重
点考点。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一、(2019·全国Ⅰ卷,1~3,9分,难度★★)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3题。
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或早或晚,都会遭遇到这个问题——为谁
创作、为谁立言?习近平同志强调:“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
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
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源泉。”
目前,文艺界普遍认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
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然而,在创作实践中,
还有许多作家、艺术家困惑于现实如此宏大丰富,以至于完全超出
个人的认识和表现能力。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现实太精彩了
,它甚至远远走到了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是的,我们有幸生活在
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随时发生着习焉不察而影响深远的变化。
这就为作家、艺术家观察现实、理解生活带来巨大困难。对于他
们而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生活的表象,大约是不难的,难就难在理
解生活复杂的结构,理解隐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那么,
这“更深层的东西”是什么呢?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去过天安门广场的朋友一定会对矗立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
碑印象深刻,许多人都背得出上面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
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
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
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
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在新中
国成立70周年的今天,再次诵读这段话,我们就会意识到,这改天换
地的宏伟现实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的英雄,是历史
的创造者。只有认识到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时代浪
潮下面深藏的不竭力量,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时代,认识沸
腾的现实。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是为了从理性和情感上把自己放
到人民中间,是为了解决我是谁、我属于谁的问题。新文化运动以
来,无论是经历革命与战争考验的现代作家,还是上世纪80年代那
批经历了知青岁月的当代作家,他们内心其实都有一方情感根据地,
都和某一片土地上的人民建立了非常深切的情感关系。这些作家
是属于某个情感共同体的,这个共同体时刻提醒着他,他的生命和
创作与这世界上更广大的人群休戚相关。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
或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他以及他所代表的广
大人民作为我们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
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
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诚然,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
化需要的一部分,但是,有责任感的艺术家会深深感到,我们就生活
在那些为美好生活、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人们中间,理应对我们的
共同奋斗负有共同责任。我们有责任通过形象的塑造,凝聚精神上
的认同。这种认同,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认同,是与新时代伟大
历史进程的同频共振。作家和艺术家只有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儿子,
积极投身于人们争取美好未来的壮阔征程,才有能力创造出闪耀着
明亮光芒的文艺,照亮和雕刻一个民族的灵魂。
                    (摘编自铁凝《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B )
A.作家树立了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念,在创作实践中就能做到以人
民为中心。
B.对人民的情感认同,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很多作家创作取得成功的
重要原因。
C.人民是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因为普通劳动者才是文艺最
理想的读者。
D.真正扎根时代、富有责任感的艺术家,无须考虑人民群众的娱乐
和消费需求。
解析A项,由文本第二段“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才会获
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选项中,“作家树立了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
念,……就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过于绝对;C项,“因为普通劳动者才
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错,由文章第四段“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
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可知,选项内容与文本内容相反;D项,“无须考
虑人民群众的娱乐和消费需求”错,由第五段“诚然,娱乐和消费也是
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可知,“无须考虑”过于绝对。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
层递进的。
B.文章论证兼顾现实与历史,既有对当下创作的分析,也有对历史经
验的总结。
C.文章引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内容,巧妙衔接了上下文,也有力支
撑了论点。
D.文章末段论证了正面人物的塑造是新时代文艺“以人民为中心”
的根本体现。
解析D项,“文章末段论证了正面人物的塑造是新时代文艺‘以人民
为中心’的根本体现”错,属于对观点分析不当,结合第五段内容,可
知文章末段阐释的是“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
且根据文段中“我们有责任通过形象的塑造,凝聚精神上的认同”可
知,选项中“正面人物的塑造”缩小了范围。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对于那些认为现实走在小说家想象力前面的作家而言,困难在于
如何把握生活的复杂结构和本质内容。
B.对艺术家而言,日新月异的变革时代,既意味着巨大挑战,也能激
发创作热情,促使他们投身沸腾的生活。
C.老舍曾说:“不去与劳动人民结为莫逆的好友,是写不出结结实实
的作品的。”这与文中情感共同体的理念是相通的。
D.我国当下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由量的问题转向质的问
题,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而精,凝聚共识。
解析D项,由第五段“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
矛盾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
”可知,D项前句判断正确,“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而精”于文无据,属
于无中生有。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二、(2019·全国Ⅱ卷,1~3,9分,难度★★)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3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
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
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杜甫是
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
可以深入他所接触到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
;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
与局限,做到博观兼采而无所偏失。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
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
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
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
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
赠怀念的诗篇中的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
;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
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
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
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
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情物态,都能随物赋形,
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
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
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悲哀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
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
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其次值得注意的, 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
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
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越,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东坡之旷观,
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
苦之消融与逃避。其不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
所击败而毀命丧生。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
悲苦的正视与担荷。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
者为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
血泪,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
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他一方面有极主观
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如著名的《北征
》诗,于饱写沿途之人烟萧瑟、所遇被伤、呻吟流血之余,却忽然
笔锋一转,竟而写起青云之高兴,幽事之可悦,山果之红如丹砂,黑如
点漆,而于归家后,又复于饥寒凛冽之中,大写其幼女晓妆之一片娇
痴之态。此外,杜甫虽终生过着艰苦的生活,而其诗题中却往往有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戏为”“戏赠”“戏作”等字样。凡此种种,都说明杜甫才性之健全,所
以才能有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相反而相成的两方面的表
现。这种复杂的综合,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又一证
明。
      (摘编自叶嘉莹《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杜甫有一种难得的健全才性,能兼容感性与理性,对事物进行综
合全面的把握。
B.从杜甫论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
都有正面评价。
C.杜甫的诗歌涵括范围非常广泛,善于以变化的笔触,表现社会生活
和人情物态。
D.对于天宝年间的乱离,杜甫在诗中既有主观感情的投入,又有客
观视角的观照。
解析B项,“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于文
无据。原文第2段说的是“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
其长”。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健全才性是杜甫取得集大成成
就的重要因素。
B.文章从体式风格和内容两方面,来论证杜甫诗歌创作的汲取之博
与途径之正。
C.文章在论证诗人对待悲苦的态度时,将杜甫和陶渊明、屈原等诗
人做了对比。
D.文章论证了杜甫所以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是因为他广泛汲取
了前人传统。
解析D项,归因错误,依据原文第3段“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
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可知杜甫对时代苦
难有担荷力量,不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而是因为“他所
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D )
A.杜甫之前的诗人,或者以感性见长,或者以理性见长,至杜甫方能
二者兼备。
B.杜甫勇于尝试各种诗体,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在五言古诗上则
作出革新。
C.对逃避、被击败与正面担荷这三种回应危机方式,作者在情感态
度上一视同仁。
D.杜甫诗歌震撼人心的力量,部分来自严肃与幽默之间、担荷与欣
赏之间的平衡。
解析A项,判断过于绝对,原文没有相关依据。B项,“在七言律诗上
谨守传统,在五言古诗上则作出革新”说法有误,原文第2段说的是“
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
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C项,“作者在情感
态度上一视同仁”说法有误,原文第3段“渊明之任化……不过为对
悲苦之消融与逃避……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杜
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相较于
逃避和被击败,作者对“正视与担荷”持肯定的态度。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三、(2019·全国Ⅲ卷,1~3,9分,难度★★)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3题。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
座蕴藏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宝库。经
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困境,呈现出新的
生机与活力,但仍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
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
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
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观。对这类非
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要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而不应仅局限在
艺术团体或演出队等小范围内。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
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
富情感。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
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经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
台,其成功之作会对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如
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踏春》、蒙古族舞蹈《吉祥颂》等都
曾大放异彩。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
实施者没有坚持本真性的原则,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
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西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
便失了自身的魂魄。因此,对民族民间传统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应
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
审美需求。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编导们深谙民间表演艺术的特性,
并能进行实地调研、采风,挖掘出民间艺术的基本元素与本质精神。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各种传统表演艺术都是在特定时空中呈现的,靠其演出行为形成
艺术作品,实现艺术价值。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决定了应对
其实施活态传承与保护,使之以鲜活形态生存于民间。在非物质文
化遗产抢救保护实践中,有些地区视保存为保护,重视硬件设施,各
类场馆及专题博物馆建设颇具规模,民间收集来的各种乐器、道具、
面具、服装等都得到妥善收藏。这种博物馆式的展示与收藏,虽然
能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但变活态传承为固态展示,
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传统表演艺术的生存发展问题。有人认为通过
录音、录像等数字化手段便可记录、存储、呈现表演艺术的成果
和过程,达到抢救性保护的效果。但是,这只是对文化遗产的部分
信息进行了保存。人在进行艺术表演时涉及的很多现象难以精确
量化,其中不少信息是无法获取和记录的。对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活态保护,才符合其自身的传承发展规律。
             (摘编自李荣启《论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传统表演艺术通常具有生活性和群体性的特征,民众也是演出的
重要参与者。
B.春晚优秀的民族歌舞节目为传统表演艺术的舞台改编提供了可
资借鉴的思路。
C.传统表演艺术进行“二度创作”时,应当避免西式改编,以防失去原
有风格。
D.录音、录像等手段可以记录传统表演艺术的成果和过程,能够起
到保存作用。
解析C项,“应当避免西式改编”错误,以偏概全。原文是“‘二度创
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
新的审美需求”,而不是“避免西式改编”。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文章针对当下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中出现的一些片面认识,提出了
自己的观点。
B.文章紧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表演艺术的几种属性,多角
度展开论证。
C.第四段将一些地区的场馆建设和数字化保存做比较,论证了保护
与保存的不同。
D.文章对现有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举措的成效与不足都有论及,体现
出辩证的态度。
解析C项,“将一些地区的场馆建设和数字化保存做比较”理解错误,
作者并没有将两者进行比较,而是以两者为例说明它们都不是真正
意义上的活态保护。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D )
A.传统表演艺术源自生活,使其“雅化”意味着脱离原生的环境,很难
获得成功。
B.民间各种自发的载歌载舞活动都是传统表演艺术的一部分,有很
强的民俗色彩。
C.传统表演艺术依赖动态展示以呈现艺术内蕴,将其物质载体作固
态展示则没有价值。
D.活态保护致力于维护传统表演艺术的活力,看重人的因素在项目
传承中的作用。
解析A项,“意味着脱离原生的环境,很难获得成功”错误,原文为“使
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
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B项,“各种自发的载歌载舞
活动都是传统表演艺术的一部分”说法绝对,于文无据。C项,“将其
物质载体作固态展示则没有价值”错误,原文说“较好地保存民间表
演艺术的物质载体”,只是说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活态保护,而不是
没有价值。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四、(2019·天津卷,5~7,9分,难度★★)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资源”这一概念,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资源是指
人类生产活动所需要的、在自然界存在的物质(材料)和动力的天
然来源。广义的资源,则是指人类用来帮助从事一定活动、以达到
一定目的的一切要素和有利条件的总和。简单地说,资源就是人类
活动所必需的一切东西。从形态上看,人类资源可分为两大类:一
类是可以贮存、节约的资源,如资金、材料、能源等;另一类是不
可贮存、节约的资源,如时间、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在
信息社会中,正确认知注意力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为什么说注意力是一种资源呢?人类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
定向性,即有意识、有计划地达到一定的目的。人类活动的定向性,
要求人在活动过程中,必须使自己的意志服从这个过程的目标。人
的定向活动是由提出的任何或某种活动计划来组织的,而要完成这
种组织活动,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就是注意力。所以,
注意是人的活动的基本特征,是人的有目的活动和定向探索活动的
前提,是人的活动达到既定目标的必要条件;注意力决定任务完成
的效率和成果的质量,是人类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要素,是一种重
要的资源。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人的心理过程的一个最基本特征是它的选择性和指向性。当我
们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一定事物时,就是注意。注意和认识过
程分不开,它是一切认识过程的开端。虽然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认
识活动,但它表现在认识过程(知觉、记忆、思维等)的内部而与这
些过程不可分离,在人的一切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对人的各
种心理过程和操作活动均有调节作用。注意力表现了人的心理过
程进行的动力特征,是人的个性品质和能力结构的重要因素。没有
高度发展的注意力,就不能有效地从事各种活动,就不能从事长时
间的复杂的思维活动。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的注意力是一种非常有限的心理资源。人
的主要精力每次只能执行一种主要的任务。当大量的信息进入感
觉记忆,若不加以注意,很快就会丧失。因此,注意在为进一步加工
而选择感觉信息方面,是起着重要作用的。信息资源具有可替代性、
可分享性,而注意力作为资源是不可替代、不可分享的。今天,人
们要学会合理有效地分配并使用注意力。
       (节选自李志昌《信息资源和注意力资源的关系》,有删改)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1.下列表述,与本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D )
A.资源包括材料、能源、时间、信息、注意力等,有狭义、广义之
分,有的可以贮存、节约,有的不能贮存、节约。
B.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一事物时就是注意,注意是认识过程的
开端,对人的各种心理过程和操作活动均有调节作用。
C.注意力决定任务完成的效率和成果的质量,体现了人的个性品质
和能力结构,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心理因素。
D.在情况多变、竞争激烈、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从事各种活动,
尤其从事各种思维活动,必须拥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
解析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要找到选项在
原文的位置,仔细对照,寻找细微的差别,做出正确判断。D项,曲解
文意,“尤其从事各种思维活动,必须拥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的表述
与原文不一致,原文是“没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就不能有效地从事
各种活动,就不能从事长时间的复杂的思维活动”。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2.下列语句的含义,不能体现“注意力”重要性的一项是 ( B )
A.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
B.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C.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解析“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意谓听取多方面的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听
信单方面的话,就分不清是非。这句话与“注意力的重要性”无关。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3.下面推断与本文观点相符的一项是( C )
A.注意力是一种非常有限的心理资源,不可替代,不可分享,因此可
以和物质、能量等资源相提并论,等同看待。
B.信息是一种重要资源,注意力也是一种重要资源。在任何时候,人
的注意力都是一种稀缺资源。
C.从注意力资源稀缺的角度看,在某些次要的或无关的方面,“信息
闭塞”排除了一些无谓的干扰,可能也是有好处的。
D.合理、有效地分配、使用注意力是成功的要素,不能合理使用注
意力将会导致人一事无成。
解析文章最后一段的第一句话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的注意力
是一种非常有限的心理资源”,A项缺少“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这个前
提。B项,“在任何时候”和原文“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矛盾。文章最
后一句话是“今天,人们要学会合理有效地分配并使用注意力”,由此
并不能推断出D项的“不能合理使用注意力将会导致人一事无成”。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五、(2019·江苏卷,15~17,12分,难度★★)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
1~3题。
                    书家和善书者
                          沈尹默
“古之善书者,往往不知笔法。”前人是这样说过。就写字的初期
来说,这句话,是可以理解的,正同音韵一样,四声清浊,是不能为晋宋
以前的文人所熟悉的,他们作文,只求口吻调利而已。笔法不是某
一个人凭空创造出来的,而是由写字的人们逐渐地在写字的点画过
程中,发现了它,因而很好地去认真利用它,彼此传授,成为一定必守
的规律。由此可知,书家和非书家的区别,在初期是不会有的。
写字发展到相当兴盛之后(尤其到唐代),爱好写字的人们,一天比
一天多了起来,就产生出一批好奇立异、相信自己、不大愿意守法
的人,各人使用各人的手法,各人创立各人所愿意的规则。凡是人
为的规则,它本身与实际必然不能十分相切合,因而它是空洞的、
缺少生命力的,因而也就不会具有普遍的、永久的活动性,因而也
就不可能使人人都满意地沿用着它而发生效力。在这里,自然而然
地便有书家和非书家的分别了。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有天分、有修养的人们,往往依他自己的手法,也可能写出一笔
可看的字,但是详细检察一下它的点画,有时与笔法偶然暗合,有时
则不然,尤其是不能各种皆工。既是这样,我们自然无法以书家看
待他们,至多只能称之为善书者。讲到书家,那就得精通八法,无论
是端楷,或者是行草,他的点画使转,处处皆须合法,不能丝毫苟且从
事,你只要看一看二王、欧、虞、禇、颜诸家遗留下来的成绩,就
可以明白的。如果拿书和画来相比着看,书家的书,就好比精通六
法的画师的画;善书者的书,就好比文人的写意画,也有它的风致可
爱处,但不能学,只能参观,以博其趣。其实这也是写字发展过程中,
不可避免的现象。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六朝及唐人写经,风格虽不甚高,但是点画不失法度。它自成为
一种经生体,比之后代善书者的字体,要严谨得多。宋代的苏东坡,
大家都承认他是个书家,但他因天分过高,放任不羁,执笔单钩,已为
当时所非议。他自己曾经说过:“我书意造本无法。”黄山谷也尝说
他“往往有意到笔不到处”。就这一点来看,他又是一个道地的不拘
拘于法度的善书的典型人物,因而成为后来学书人不须要讲究笔法
的借口。我们要知道,没有过人的天分,就想从东坡的意造入手,那
是毫无成就可期的。我尝看见东坡画的枯树竹石横幅,十分外行,
但极有天趣,米元章在后边题了一首诗,颇有相互发挥之妙。这为
文人大开了一个方便之门,也因此把守法度的好习惯破坏无遗。自
元以来,书画都江河日下,到了明清两代,可看的书画就越来越少了。
一个人一味地从心所欲做事,本来是一事无成的。但是若能做到从
心所欲不逾矩(自然不是意造的矩)的程度,那却是最高的进境。写
字的人,也需要做到这样。
                                              (有删改)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A.善书而不知笔法,这一现象出现在写字初期,当时笔法还未被充
分发现和利用。
B.唐代爱好写字的人渐多,有一批人好奇立异,自创规则,经生体就
是这么产生的。
C.二王、欧、虞、禇、颜诸家都是严格遵守笔法的典型,他们都属
于书家的行列。
D.元明清三代,书画创作每况愈下,优秀作品越来越少,与守法度的
习惯被破坏有关。
解析B项中的前三个分句信息源自第二段第一句话,转述正确;“经
生体就这么产生的”来自第四段,前后不存在因果关系;所以错。A
项信息来自第一段,C项信息源自第三段,D项来自第四段的后部分,
推断都是正确的。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A.在写字过程中,那些与实际不能完全切合的人为的规则,不具有
普遍的永久的活动性,因而不能称之为笔法。
B.书与画相似,书家之书正如画师之画,谨严而不失法度,而善书者
之书正如文人的写意画,别有风致。
C.苏东坡天分高,修养深,意造的书画自有天然之趣,但率先破法,放
任不羁,成为后世不守法度的借口。
D.一味从心所欲做事是不可取的,但写字的人如能做到“从心所欲
不逾矩”,却能达到最高的境界。
解析C项中的信息源自第四段中间,“成为后世不守法度的借口”曲
解原文“成为后来学书人不须要讲究笔法的借口”。A项信息来自
第二段,B项内容来自第三段后半部分,D项内容来自第四段后几句
话。A、B、D三项对原文内容只作适度的变形,没有错误。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3.书家和善书者的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
参考答案是否尽合笔法;能否诸体皆工;是否适宜学习。
解析相关信息在第三段,回答时需要紧扣题意——“区别体现在哪
些方面”来拟写答案,还需要综合比较着回答,答案要简洁。可以采
用“是否……”的句式。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六、(2018·全国Ⅰ卷,1~3,9分,难度★★)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3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
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
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
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
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
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
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
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
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
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
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
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
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
,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
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
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
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
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
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
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
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
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
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
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
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
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
”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
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着讲”基于已有的
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
着讲”的统一。
                    (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也是当代
思想的组成部分。
B.“照着讲”主要指对经典的整理和实证性研究,并发掘历史上思想
家的思想内涵。
C.“接着讲”主要指接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在新条件下形成
创造性的思想。
D.不同于以往诸子之学,“新子学”受西方思想影响,脱离了既有思想
演进的过程。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的能力。D项涉及对原文第二段至第四段的理解和分析,原文说“‘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又说“‘新子学’
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这表明“新子学”依然延续了诸
子之学,是对既有思想过程的继承和发展;第三段提出中、西思想
传统都构成思想资源,显然,“新子学”并未外在于中国思想,因此,不
能说“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故D项不正确,是本题答案。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
的差异。
B.文章指出理解“新子学”的品格可从两方面入手,并就二者的关系
进行论证。
C.文章以中西思想交融互动为前提,论证“新子学”“接着讲”的必要
和可能。
D.文章论证“照着讲”“接着讲”无法分离,是按从逻辑到现实的顺序
推进的。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结构,分析文本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
的能力。A项是对文章整体论证手法的分析。原文论证“新子学”与
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关系,为了突出二者深层的相似和相通性,使用
的是类比的手法。作为一种推理和论证手法,类比是根据两种或两
类对象在某些特征、属性上的相似,得出它们在其他特征、属性上
也可能相似的结论,强调的是相似性。而对比则强调两种不同的人
或事物相对照,强调的是对立和差异性。故A项不正确,是本题答案。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B )
A.对经典进行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与进一步阐发之间,在历史上是
互相隔膜的。
B.面对中西思想的交融与互动,“新子学”应该同时致力于中国和世
界文化的建构。
C.“照着讲”内含“接着讲”,虽然能发扬以往的思想,但无助于促进新
思想生成。
D.“新子学”要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就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
到“接着讲”。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整合文中信
息进行推断的能力。A项是对原文观点的错误推断。根据第二、
三段,“文本校勘”“文献编纂”属于“照着讲”,“进一步阐发”属于“接
着讲”;根据第四段,二者之间是无法分离的,从现实过程看,二者总
是互相渗入、互相内含的,不能说二者“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故
A项不正确。C项主要涉及原文第四段。原文说“仅仅停留在‘照着
讲’”,“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C项删去了“仅仅停留在”的限定,
又把或然的情况变成了一个绝对判断,这就错了。另外,C项陈述本
身也有矛盾。既然承认“照着讲”已“内含”“接着讲”,而“接着讲”会
促进新思想生成,那么,就不能说“照着讲”“无法促进”新思想生成了。
故C项不正确。D项属于对全文整体意思的错误推断。原文强调“
照着讲”和“接着讲”都有重要意义,今天的“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
与“接着讲”的统一,没有厚此薄彼或者阶段性过渡的意思。故D项
不正确。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七、(2018·全国Ⅱ卷,1~3,9分,难度★★)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3题。
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
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
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性
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
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
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
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
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予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
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
忆伦理的意义。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
能动地控制个人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
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
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
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
据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利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
调和人类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
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
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个人及
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
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
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
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
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
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
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
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进一步说,数字化记忆与认
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
择和建构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这种大数据
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的目的。因此,适度
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
                          (摘编自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
                     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A.由于数字化记忆的发展,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发生了反转,记忆变
得更加容易。
B.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
的成本太高。
C.“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不过前者更
积极一些。
D.我们要对抗数字化记忆霸权,就要成为数据控制者并建构他人的
数字化记忆。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项来源于原文
第一段的一个细节,人的主体身份被数据化是数字化记忆发展本身
造成的,而不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而且选择性删除所
耗费的成本太高,也只是数字化记忆发展带来的一种结果而已,故B
项错误。C项来源于原文第二段,被遗忘权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
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而隐私权提出与大数据时代完全没有
关系,故C项错误。D项来源于原文最后一段,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
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如果在成为数据掌控者
的同时却建构他人的数字化记忆,那就构成了新的霸权,故D项错误。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胁为立论的事实基础,论证了人被数
据控制的危险。
B.通过讨论大数据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文章把论证
推向了深入。
C.与重视个人隐私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着重论证了大数据对个人
权利的影响。
D.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化记忆可能带来的问题,对我们的认同问题作
出了全新论证。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项是对
原文一个关键性的细节论证的分析。原文最后一段在论证大数据
对人的主体身份的影响时,认为认同问题也会受到影响。这是论及
了与认同问题有关的内容,而不是讨论了认同问题本身,更不是就
认同问题本身做出了全新的论证,故D项错误,是本题答案。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大数据时代的个人留在网上的信息太多,如果没有主动权,就难
以保护隐私。
B.遗忘是个人和社会的一种修复和更新机制,是我们面对现实和想
象未来的基础。
C.技术有支配和压抑人的力量,这不仅影响个人隐私安全,而且影响
整个社会。
D.大数据的分类系统不是中立的,这将影响数据的客观呈现,使用
时应有所辨析。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整合文中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B项是根据原
文“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个
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经验中吸取教训,
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进行的推断。
遗忘作为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有助于我们面对现实和想
象未来,但这并不是说只有遗忘才能面对现实和想象未来,故而不
构成基础。B项把原文所说的必要条件当成了一个充要条件,绝对
化了,故B项错误,是本题答案。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八、(2018·全国Ⅲ卷,1~3,9分,难度★★)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3题。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
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
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
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
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
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
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任何城市空间
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
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片面地强调空间
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
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
人所有物、占有物。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
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
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城市有其发
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
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
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但问题在于,即使
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
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过于注重某种
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
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其三,意义弹性。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
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
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当一个城市体
只允许一种、一个层面的意义存在时,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
但必然会走向衰落。当一个城市体只能满足某一类人的意义追求、
意义需要时,这个城市体也往往会丧失活力。当一个城市体被某一
类型的意义体系固化时,这个城市体往往不具有综合吸纳力、发展
潜力。启蒙主义的片面化,理性主义的片面化,世俗主义的片面化,
神圣主义的片面化,都会导致城市意义弹性的减弱,都会从根基处
危害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保持城市的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并以此
为基础,把握城市的类型构成与历史,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对于城
市社会的健康发展而言,是意义重大的。
           (摘编自陈忠《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B )
A.当前城市空间弹性核心的问题是缺乏有机统一,这使得城市发展
丧失了基础。
B.已发展的城市和崛起中的城市都面临着激活活力的问题,也都需
要有制度弹性。
C.城市的意义对不同的人群来说是不一样的,城市体需要一种抽象
的意义共同性。
D.在诸多原因中,空间、制度及意义三者的弹性不足是影响城市发
展的根本原因。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来源于原文
第二段,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
有机统一、具体转换,但当前城市的空间弹性问题并没有严重到缺
乏有机统一、使城市发展丧失基础的程度,故A项错误。C项来源
于原文第四段,城市体需要的是具体的意义共同性,而非抽象的意
义共同性,故C项错误。D项是对原文第二、三、四段的概括。空
间弹性不足是重要原因之一,制度弹性不足是原因之一,只有意义
弹性不足会从根基处妨害城市发展,算得上是根本原因,故D项错误。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文章在理论论证的过程中提及空间被私人性固化的现状,有其现
实的指向。
B.文章区分了文明弹性的层面,也区分了城市体发展的阶段,论证结
构清晰。
C.文章注重分析具体概念的正反两面及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具有
辩证意味。
D.文章借助“文明弹性”的概念,论证了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的重要
路径。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项是对
原文论证方式的分析。原文确实对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
性各自所涉及的互为矛盾的方面做出了分析,是一种辩证的论证方
式,但并没有论证各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什么动态发展的过程,
故C项错误,是本题答案。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当一个城市体有更好的空间弹性和制度弹性时,其意义弹性也会
相应变好。
B.城市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时会有不同危机,制度的主要功能也会
因此不同。
C.要让一个城市体具有综合吸纳能力和发展潜力,就应平衡各种主
义的关系。
D.城市盛衰自有其规律,与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在总体上的和谐没有
直接关系。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整合文中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A项是根据原
文论述对文明弹性概念的三个分支的关系进行推断,原文没有任何
地方显示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无法进行推理,故A项错误,是
本题答案。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九、(2018·天津卷,5~7,9分,难度★★)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在信息化时代,体能与机械能不再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智能成为
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权威性标准,而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广
泛运用则进一步将这种决定性与权威性推向顶峰。
信息是什么?通常的意思是音讯消息及其内容和意义。从本质上
讲,信息是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现
象,但是它必须通过主体的主观认知才能被反映和揭示。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来看,信息与人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人的意识
与客观世界之间的沟通。客观世界所包含的各种信息通过与人的
感官的相互作用进入人的意识,并在人的大脑中进行加工和处理,
被翻译成人与人之间可以交流的语言再现出来。人类语言成为这
种被意识到的信息存在的唯一载体。因此,信息与人的关系的本质
可以表述为,人是信息的主宰者,信息为人所控制,为人服务。然而,
这种关系在信息化社会遭遇了或正在遭遇颠覆性的挑战。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说,人们,包括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信息化
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有了这样的共识,人们放松
而理所当然地沉醉于数字化信息带给我们的奇妙、自由、淋漓的
快感。而恰恰是这种人对信息逐渐形成并且巩固的心理依赖,将信
息与人的本质关系置于了深刻的矛盾之中。
  如前所述,现实中的信息必须以人类语言作为自己的唯一载体。
信息化时代诞生了一种特殊的语言,这种语言就是用以再现被人脑
加工处理后的信息,并使之能够被认识、被理解、被获取、被保存、
被利用以及被再造的计算机语言。计算机语言虽然也是人类创造,
并且也逐渐被广泛使用,但是其背后支撑它的强大的计算机技术却
掌握在少部分专业人士手中,公众被远远地甩到了高科技发展的边
缘,他们只能按照少数人事先设定的程序和规则在仅有的范围内去
选择,成为数字化产品的被动接受者。数字化信息及其技术形态越
多地深入到我们的生活,我们就越严密地被少数人的思维所控制,
且这种控制最终会表现为信息对人的控制。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现代信息及其技术形态能够广泛参与人类的知觉活动、概念活
动甚至情感性活动,形成对人的智能的精确模拟,这使它得以摆脱
对人的依赖性,成为与人对立的异己力量。这种科学技术与人的矛
盾关系,是否意味着,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人及其社会的深刻信
息化与人工智能超越人脑的对信息处理的强大功能,将把人类推向
被奴役者的终极命运?
  面对网络普及和信息泛滥,我们要从华丽的科技陷阱和繁杂的信
息现象当中超拔出来,确立起人与科技和信息之间主体与对象、控
制与被控制的合理关系。
                          (节选自张志宏《信息化时代人的
                            精神困境与文化救赎》,有删改)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1.下列对“信息”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本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 C )
A.信息通常的意思是音讯消息及其内容和意义,现实中的信息以人
类语言作为自己的唯一载体。
B.信息是由主体主观认知反映、揭示出的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
态的属性。
C.信息与人的关系实质是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沟通,人的主宰地
位始终不会动摇。
D.信息通过与人的感官的相互作用进入意识,并被大脑加工处理为
可交流的语言再现出来。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点词语及相关论述的能力。C项
设置的错误是曲解文意,“人的主宰地位始终不会动摇”与文章第三
段“这种关系在信息化社会遭遇了或正在遭遇颠覆性的挑战”一句
矛盾,可以判定此项错误。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2.下列表述,符合本文文意的一项是( B )
A.信息化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共识,所
以人们开始沉醉于数字化信息带来的快感。
B.计算机语言是一种特殊语言,用以再现由人脑加工处理后的信息,
并使之能够被认识,被理解,被保存,被利用,被再造。
C.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公众已经完全被掌握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
语言的少数专业人士奴役。
D.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纵深发展,科学技术与人类最终会形成不可
调和的二元对立格局。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综合理解文章相关论述的能力。A项设置的错
误是绝对化,“信息化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原文第四段“大
多数学者”和“奠定了基础”表述不符;C项设置的错误是绝对化,“已
经完全被掌握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语言的少数专业人士奴役”与
原文第五段“数字化信息及其技术形态越多地深入到我们的生活,
我们就越严密地被少数人的思维所控制”表述不符;D项设置的错
误是混淆或然与必然,“最终会形成不可调和的二元对立格局”与原
文第六段“是否意味着”表述不符。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盾关系”的一项是( D )
A.习惯使用电脑打字的人常常感慨,有些字不会写了,有些字写不
好了。
B.家务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开始进入生活,使很多人逐渐由“不
用干”变成了“不会干”。
C.智能手机功能越来越多,越来越强大,带给人们方便的同时,也使
一些人患上严重的手机依赖症。
D.“阿尔法狗”程序战胜顶级围棋大师后,职业棋手们纷纷采用智能
软件辅助训练,提高水平。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D项“职业
棋手们纷纷采用智能软件辅助训练,提高水平”强调人类对智能软
件的开发使用,所以不能体现原文含意。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十、(2017·全国Ⅰ卷,1~3,9分,难度★★)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
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
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
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
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
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
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
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
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
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
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
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
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
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
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
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
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
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
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
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
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
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
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
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
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
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
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
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
                      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D )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
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
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
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
内涵的理解。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来源于原文第一
段,提出气候正义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故A项错误。B
项来源于原文第二段,限制排放只是一个具体的方面,不能涵盖与
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国内公平问题的全部,故B项错误。C项来源
于原文第三段,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不仅指对后代负有义务,也
指对我们自己负有义务,故C项错误。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
两个方面。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
正义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
正义立场。
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
的内涵。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项是对原文
论证立场的分析。原文确有大量篇幅在阐述代际公平问题,但也只
是把它作为各类公平问题中的一类来讨论的,而且更加注重的是当
下我们这一代的问题,并没有立足未来,故C项错误。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论证类题目解题三步骤
  第一步:带着两个问题去读文
  读文时务必要带着这两个问题从宏观到微观去思考:全文写了什
么,是怎样写的;每段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具体来说,要明确如下
内容:
(1)把握论述类文本常见的结构类型
  论述类文本的结构大多是常规的“总—分—总”或“总—分”或“分
—总”式结构,而“分”又可分为“递进式”“并列式”和“对比式”,所以
读文时务必要根据这一规律来理清论证的结构思路,才能把握文本
大意。
  (2)明确论点、论据和论证的关系
  在读懂文本时,除了弄清文本的论证结构和思路外,还需要细致
把握以下问题:论点是什么、是从哪些方面论证论点的、在论证过
程中运用了哪些论据和论证方法。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第二步:剖析选项明关键
  在读通文本之后,回归原文细比对之前,首先明白每个选项的特
点:一是清楚每个选项是考查什么,二是清楚选项的关键点是什么。
其次才是回归原文进行仔细比对。
  第三步:回归原文细比对
  有了前两步的铺垫,第三步回归原文细比对也就简单了很多,注
意比对时要多方分析,不要急于下定论。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
的正义问题。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
以得到保证。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
态赤字”。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
的一种视角。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整合文中信息并
进行分析和推断的能力。B项是根据原文“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
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
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
益的”做的推断。落实长期目标只跟后代利益有关,不能保证后代
的需求。尤其不能保证后代可能存在的诸如奢侈排放之类的需求。
故B项错误。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观点推断类题目解题三步骤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十一、(2017·全国Ⅱ卷,1~3,9分,难度★★)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
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
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
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
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了瓷器新工艺
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
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
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
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
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
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
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
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
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
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
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
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
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
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
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
人们对于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
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
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
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代不仅
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
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
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
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A.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
展的黄金时代。
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
文化已无关系。
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
较开放和进步。
D.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
向多元转型。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项所说的“原料本土
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符合选文第二段的意思,其中“
新阶段”是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的阶段;根据原文信息,该
阶段青花瓷既深受外来文化影响又影响世界。因此,B项说“此时青
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与原文信息不符,为错误项。C项“明代
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是对选文第三段“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
守的”这一说法的错误转述。C项以偏概全,为错误项。D项中“中
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以及“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
型”的说法均符合选文第三段的意思,但根据原文,前者与后者之间
并无“从而推动”的关系,D项强加因果,为错误项。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
念更新的关系。
B.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
世界时尚的过程。
C.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
点提供了例证。
D.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论证了崛起带
来的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项的说法虽
然都筛选自第一段,但从论证的角度看,该段主要论证的是青花瓷
崛起与郑和下西洋的关系;选文只是提到了元、明两代的青花瓷,
并非对元、明两代瓷器之间作“比较”,“审美观念的更新”则是郑和
下西洋的诸多结果之一,也不是“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得出的,
故A项错误。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如果不是下西洋使青花瓷作为商品大量生产和外销,青花瓷可能
就不会崛起。
B.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
会变化很快。
C.青花瓷外销掀起世界性的中国风,可见青花瓷对明代的世界影响
起了重要作用。
D.青花瓷在明代引领了世界时尚,由此带来的启示是,应注重社会
的多元和开放。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整合文中信息并
进行分析和推断的能力。B项推断的前提是“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
变化的标志”,筛选自选文第三段,符合选文意思,但该项第二句说的
“青花瓷兴盛”,并不等于前提中的“时尚兴盛”,因此“成化年间社会
变化很快”的结论有误。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十二、(2017·全国Ⅲ卷,1~3,9分,难度★★)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
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
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
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
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
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
忆。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
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
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
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
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
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
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
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
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
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
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
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
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
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
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
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
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
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
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
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
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
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
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
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
留住乡愁》)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C )
A.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
留下“乡痛”。
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
保存下来。
C.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
的一种方式。
D.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
业的配套设施。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来源于原文第一
段,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不能停留在兼顾人文保护,否则
仍然会留下“乡痛”,故A项不正确。B项是对文中大部分信息的整
合,原文也有一个重要的细节说“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
可见“必须完好保存下来”不合文意,故B项不正确。D项来源于第
四段,原文说对乡村记忆进行升级等以活化乡村记忆,会赋予乡村
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但原文是要求相关产业成为活化乡村记忆的配
套设施,故D项不正确。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
性和可行性。
B.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
二者的有机联系。
C.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
了甄选的标准。
D.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
愁关系的前提。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项是对文中
另一个细部论述的分析,原文说哪些乡村记忆值得保留,可借助科
学评价体系,也可听取民意,这都是甄选方式,并未举例说明具体的
甄选标准,故C项错误,为本题答案。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
情感发生冲突。
B.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
化了乡村记忆。
C.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
的文化需求。
D.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
非一成不变的。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整合文中信息并
进行分析和推断的能力。B项是根据原文关于活化乡村记忆的观
点与具体论述之间的关系做出的推断。从原文看,游子能找到依恋
感和归属感是乡村记忆得到呵护的具体表现,但并不能据此推断出
“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的结论。故B项错误,为本题正确答案。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十三、(2017·山东卷,6~8,9分,难度★★★)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3题。
                      谈审美移情
所谓移情,通俗地说,就是指人面对天地万物时,把自己的情感移置
到外在的天地万物身上去,似乎觉得它们也有同样的情感。当自己
心花怒放时,似乎天地万物都在欢笑;苦闷悲哀时,似乎春花秋月也
在悲愁。当然,天地万物不会欢笑,春花秋月也不会悲愁,是人把自
己的悲欢移置到了它们身上。描绘此种移情现象的第一人是庄子。
《庄子·秋水》篇中,庄子看见鱼儿“出游从容”,于是把自己在出游
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
庄子所述,是典型的审美移情现象。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然而,对移情现象作出真正的理论概括是晚近的事。最早把移情
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他们认为,我
们对周围世界的审美观照,是情感的自发的外射作用。也就是说,
审美观照不是主体面对客体时的感受活动,而是外射活动,即把自
己的感情投射到我们的眼睛所感知到的人物和事物中去。在费舍
尔父子那里,移情观念已大体上确定了,但通过形而上的论证把移
情说提高到科学形态的则是德国美学家立普斯。因为移情说的影
响巨大,以至于有人把立普斯誉为美学界的达尔文。
  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
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
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在审美享受的瞬间,是人把自
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
物)中去,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
互赠。移情和感受不同。在感受活动中,主体面对客体,主客体是
分离的,界限是清楚的。但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客体,客体也似
乎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对主体而言,他完全
地沉没到对象中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对客体而言,
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
事物的生命化。也就是说,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
而且物我互赠、物我回还。清代大画家石涛在描述自己创作的心
理状态时所说的“山川脱胎于予,予脱胎于山川”“山川与予神遇而
迹化”,就是审美移情中的物我互赠、物我回还的情境。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审美移情发生的原因是同情感与类似联想。谷鲁斯等人认为引
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自于人的“内模仿”。但立普
斯的观点更可信。他认为,审美移情起源于人的类似联想。人都有
一种自然倾向或愿望,要把类似的东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
所以总是按照切身经验的类比,去看待身外发生的事件。这就是说,
审美的人都具有同情心,以自己体验到的某类情感,去类比、理解
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这种同情,不但及于他人,也及于其他
生物及无生物。
  审美移情的功能是人的情感的自由解放。尽管移情不一定伴随
美感,但美感则必定伴随移情。因为审美移情能给人以充分的自由。
人的不自由常常来自人自身。自身是有限的,它是自由的牢笼。可
是在审美移情的瞬间,自身的牢笼被打破了,“自我”可以与天地万物
相往来,获得了自由伸张的机会。“自我”与天地万物的界限消失了,
人的情感也就从有限扩大到了无限。
           (节选自童庆炳《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有删改)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1.下列关于移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庄子·秋水》中,庄子把自己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
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这实际上是庄子对自己感情
的对象化享受。
B.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
但是,立普斯对移情的阐释才使得移情说具有了科学形态,他也因
之深受赞誉。
C.在审美移情说看来,人的审美体验是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欣赏中,
触生出千种情绪、万般感受,从而体验到审美对象所具有的独特的
审美价值。
D.移情与感受不同。在感受活动中,主客二分,主体在客体面前保
持自我,物我两立;而在移情时,主体与客体的界限被打破,主体客体
相融合。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从而体验到审美对象
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价值”属于无中生有。由原文第二段中“我们
对周围世界的审美观照,是情感的自发的外射作用”及第三段中“所
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并且在
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可知,“体验到审美对象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
价值”是错误的。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B )
A.虽然对移情现象作出理论概括的主要是西方的美学家,不过《庄
子·秋水》中对“鱼之乐”的记载表明我国的哲学家早已经描绘了这
种现象。
B.关于审美移情的起因,曾经出现过不同的观点。谷鲁斯等人认为,
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自于人的“内模仿”,这种观
点不可信。
C.审美的人以自己体验到的某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
同类的事物,这与人要把类似的东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的自
然倾向是一致的。
D.审美移情能让人的情感自由解放。美感必定伴随着移情,因为审
美移情能帮人打破自身的有限性,让自我的心灵丰富化,给人带来
充分的自由。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由原文第五段中“谷
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自于人的‘
内模仿’。但立普斯的观点更可信”可以推测,谷鲁斯的观点也是可
信的,只是不如立普斯的观点可信。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等诗句,都体现了审美移情,是诗人把自己体验过
的情感移置到景或物身上的结果。
B.郑板桥《竹石》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
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从审美移情看,诗人审美欣赏的对象
不是竹石,而是移入竹石形象中的自我情感。
C.北宋画家文与可画竹时,“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身与竹化”
所强调的是竹已化为画家的精神,获得了人的生命存在。这是移情
中出现的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的境界。
D.在“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中,南宋词人辛弃疾以
移情的方式把自己的深情移入青山,青山因此就妩媚起来。此时主
体的情感是移置在青山中,只属于青山的。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我见青山
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是一种典型的移情现象。由原文第
四段中“但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客体,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
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可知,此诗句应是“审美移情中的物我互
赠、物我回还的情境”。所以从这个角度讲,“青山因此就妩媚起来。
此时主体的情感是移置在青山中,只属于青山的”表述就不恰当了。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十四、(2016·全国Ⅰ卷,1~3,9分,难度★★)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3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
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
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
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
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
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
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
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
入历史时代。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
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
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
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
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
》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
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
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
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
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
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
态度,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
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
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
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
土的新材料。这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具有催生
作用。1928年秋,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
其最初的目的乃是继续寻找甲骨。而第二次发掘时,已从主要寻找
甲骨变成了对整个遗址所有遗存的科学发掘。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汉代
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慎的《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
是《说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别是对金文的研
究,已不断地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到了清
代,对金石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使《说文》的权威性受到了较大
的冲击。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的早期形式,其构成离小篆甚远,
多有象形、会意文字,令当时学者眼界大开。《说文》以小篆为本
解释字源的理论难以维持,从此中国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摘编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殷墟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公贵族占卜吉凶时写刻在龟甲或兽骨
上的文字,它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之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了解到中
国历史上存在过一个商王朝,然而这些文献却并非成于商代。
C.由于缺少成于商代的文字史料,因此从稳妥的角度出发,胡适认为
古史研究大致可从西周时代开始进行。
D.1917年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
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从四个选项涉及的材
料看,主要集中在文章的第一、二段。D项,“证明了《史记·殷本纪
》所载内容的真实性”一句,信息的表述不正确,原文是“论文无可辩
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而不是“所载内
容的真实性”。“商王朝”与“内容”不能等同,属于偷换概念。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B )
A.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一些历史学家对《世本》的
可靠性将信将疑,认为其中记载的一些内容恐怕是虚构的。
B.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
料,因而它受到古史辨派的无情批判。
C.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让中国历史学研究者认识到,在考证古史
时不仅要注重历史文献的记载,也要重视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D.许慎的《说文解字》没有利用汉字的早期形式,而主要依据小篆
来研究古文字,这使它在解释字源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项来源于
第四段,原文的表述中并没有涉及“旧史学的研究缺乏实事求是的
科学态度”这一观点,B项是对原文的错误解读。因此B项是正确选
项。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尚书·盘庚》明显是后人改造过的文章,由此看来,尽管其中保
留了许多商人语言,但是仅凭此篇仍不足以证实商王朝的存在。
B.若想证实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
的客观存在,还要依靠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C.第二次殷墟发掘的目的发生了改变,是因为历史语言研究所认识
到,除了甲骨之外,遗址的其他遗存也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历史的材料。
D.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
从此中国的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项,其实
殷墟甲骨文未被发现时,学者们仍然可以利用金文、小篆等古文字
来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这同样也是一种“凭依”。因此D项的表述
过于绝对,它是正确选项。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十五、(2016·全国Ⅱ卷,1~3,9分,难度★★)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3题。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
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
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
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
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在传媒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
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
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
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
殊的经历和遭遇,《堂吉诃德》中的故事是堂吉诃德的行侠奇遇和
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为游历见闻的连缀。在
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
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
系。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小说中的
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亲历亲闻。小说家常闭门构思,
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
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
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要历尽千辛万苦才
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
无数的见闻、掌故和趣事,当他晚年坐在火炉边给孩子们讲述这一
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
往只取决于故事本身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讲故事的方式
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
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其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
荣对应的是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
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小说家呈现人生,
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
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挪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
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19世纪末期以来,小说
家对小说故事性的破坏日趋强烈。这时,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
的“成色”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契诃夫曾经把那些不好
好讲故事的小说家称为“耍弄蹩脚花招的人”,但这种花招的大量出
现也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他们要摆脱陈旧的故事模式,摆脱虚假
的因果关系和矫揉造作的戏剧冲突,甚至摆脱故事本身。现代小说
家认为,传统的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
初的存在价值,那些千百年来一直在给小说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已
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之一。
                             (摘编自格非《塞壬的歌声》)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讲故事的人不一定是小说家,小说家在讲故事的时候,不像传统
的故事讲述者那么依赖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事。
B.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的本质差异在于,前者是故事的口耳相传,后
者则是由作家创作加工后的游历见闻。
C.17世纪的欧洲流浪汉小说和部分中国古典小说,或在叙述形式方
面,或在素材来源方面,都受到了传统故事的影响。
D.当小说家越来越依靠想象力虚构故事的时候,小说和传统故事在
内容来源方面的差异使它们之间的关联不再像过去那么紧密。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项,由原文第二段“除
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
可知,“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的本质差异”表述错误。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C )
A.水手在伦敦讲东印度群岛的所见所闻,匠人在火炉边讲自己的人
生经历,他们讲的故事各有特点,但同属于传统故事模式。
B.传统的故事讲述者大多会讲述那些为听众喜闻乐见的事,小说家
则会根据自己的写作意图审慎构思,创作新的故事。
C.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
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人们更注意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
D.现代小说家不喜欢传统故事模式,视它为绊脚石,是因为他们觉
得这种故事模式显得僵化古板,已经不能促进小说艺术的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项,“现代小
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不符合文意,原文第四段中说“小说
家”“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一个故事的好坏”“取决于讲故事的方
式”,由此可见“现代小说”比较注重故事的讲述方式。另外,“注意故
事之外的附加意味”的是“小说家”。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传统的故事讲述人如果把自己的故事记录下来,进行加工整理,
就能形成一种和早期小说接近的文字,有些讲述人也会成为小说家。
B.现代小说家尝试用新的方式讲故事,会削弱小说的故事性,这将降
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小说的个人表达功能却会因此得到强化。
C.契诃夫不大认可“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对他们的做法评价不
高,由此可知当时这股写作潮流与他的创作理念相悖。
D.现代小说的发展加剧了故事在小说中的衰变,与此同时,随着现
代传媒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故事讲述方式也可能消亡。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项,“现代
小说家尝试用新的方式讲故事,会削弱小说的故事性”过于绝对化,
由第四段“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可知,这并非普遍现象
;“小说的个人表达功能却会因此得到强化”的说法也存在错误。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十六、(2016·全国Ⅲ卷,1~3,9分,难度★★)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3题。
文学中有历史。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
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
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
大。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
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
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
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
没有一致的看法。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
海经》。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三皇
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黄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
识。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
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
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
并尧、舜、禹之人物而亦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
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这些古史材料就包
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在《汉书·艺文志》里,《山
海经》列于数术类。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
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
写《史记》都不敢采用。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
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
《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
列于子部小说家类。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解开
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
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分
在,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分而治之者,以为《山海经》中的《五
藏山经》是比较雅正的部分,谭其骧就写了《的地域范
围》一文,分析《山经》写作时的地理知识水平。将历史成分发掘
出来的,自然以王国维用《山海经》来印证甲骨文中殷商先王亥为
最明显的例子。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上面说的是介于文学与史学之间的文献,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
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但发掘史料是一回事,把整个作品当成真
史就很可虑了。《红楼梦》反映了清代前期的历史现实没有错,可
是如果过分坐实到具体历史人物身上,就未免失之穿凿了。戏说之
类当然是文学,但读者观众往往误以为是历史。如中俄签订《尼布
楚条约》,张诚、徐日昇当时担任与俄国谈判的翻译,工作是以拉
丁语作为中介的,而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他们说的却是俄语,观
众看到这个情节时被误导也就难以避免了。
             (摘编自周振鹤《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在当今历史学界,历史学家的研究领域不断地扩展,各种体裁的
文学作品都有可能成为他们研究历史的资料。
B.古代的史学家选取史料的范围比较狭窄,他们并未广泛采用“以
诗证史”或将小说用于社会历史研究之类的方法。
C.王国维在《古史新证》中认为,有些历史学家如果能充分利用史
料,就不会“疑古”,怀疑尧、舜、禹等人物的真实性。
D.历代学者对《山海经》有不同认知,《隋书·经籍志》把它列入
史部,视为史书,王国维则把它作为古史材料看待。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项,曲解了王国维的
本意,颠倒了“疑古”与“利用史料”的逻辑关系。王国维的本意是,过
分地“疑古”,甚至怀疑尧、舜、禹的存在,就无法充分利用古史材料。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D )
A.很多人认为《山海经》的记载荒唐夸张,与真实的历史差别较大,
司马迁也持这种观点,因此《史记》并不采用《山海经》。
B.《四库全书》的编者认为,《山海经》所记的神话传说并无真实
可言,不宜归入史部,而应列入子部小说家类。
C.谭其骧和王国维利用《山海经》研究历史的方法不同,前者是将
神话和历史分而治之,后者则从神话中发掘史料。
D.电视剧《康熙王朝》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了虚构,其中部
分情节与历史事实有出入,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根据原文最
后一段可知,是可以从纯粹的文艺作品(包括电视剧《康熙王朝》)
中发掘史料的,但不能把整个作品当成真史。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即使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也会产生新的传说,这些传说
将来会不会成为研究这个时代的史料也未可知。
B.“五四”之前,很多涉及历史的神话传说之所以没有成为广泛使用
的史料,是因为这些作品在史学和文学归类问题上存在争议。
C.在历史研究中,当代学者会把文学作品作为史料看待,在他们看来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艺术手法差异并不重要。
D.文学作品能否成为史料,取决于历史学家的眼光,而历史学家对
文学与史学关系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当时的学术背景。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的能力。“五四”
之前,很多涉及历史的神话传说没有成为广泛使用的史料,是因为
这些作品的史学价值没有被史学界认识,而不是因为在史学和文学
归类问题上存在争议。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十七、(2016·山东卷,6~8,9分,难度★★)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3题。
                       唐人古体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
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它的特点是格律
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
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
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新变。
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
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
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
路迈进。一般说来,较之汉魏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
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
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铺排场景,生发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唐
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
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
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
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所以明
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只是
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
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诗选序》),那就太过分了。
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
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子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
还说是“四唐古诗之变,可以略睹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
出同一偏见。倒是明末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强调指出“唐人
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
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
须细心体察。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种安详
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说话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
蹈厉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杜陵有布衣,老
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
字》),或者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杜甫《石壕吏》)这样的句子,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
实,不带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
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杜甫《哀江头》),以至于“中兴诸将
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杜甫
《洗兵马》),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
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抑扬抗坠,铿锵成韵。我国古代传统上
有诵诗与歌诗的区分,西洋歌剧音乐亦有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歧异,
五言和七言在调式上的分别大抵类此。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
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言诗在东汉中叶以后即日渐脱离音乐,取
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时期停留在乐府歌行体的范围内,直到
唐代还常以七言短章合乐歌唱的缘故。
                     (节选自陈伯海《唐诗学引论》,有删改)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1.关于古体诗,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D )
A.古体诗产生于唐代以前,在唐出现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生命力
更强的近体诗后,逐渐走向衰微。
B.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
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的特点。
C.古体诗在形式上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唐人古体以
五言、七言为主,更似绝句律诗。
D.五七言古体至唐而新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唐人古体虽名
为“古体”,其实已与以往古风不同。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由原文第二段“更
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可
知,“逐渐走向衰微”的说法错误。B项,从原文第一段“它的特点是
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可见并没有因果关系,该项
属于强加因果。C项,文中没有“唐人古体”“更似绝句律诗”的说法,
该项属于无中生有。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2.下列关于“汉魏古诗”和“唐人古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C )
A.汉魏古诗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在作品表现范围上,
不像唐人所作古诗那样开阔。
B.就含蓄淳厚的作风而言,汉魏古诗略胜一筹;就表情达意的功能
而论,唐人古诗则更具优势。
C.唐人古诗有的在今体诗的影响下表现为声律和谐与对仗工整,有
的继承汉魏古诗有意“反律化”。
D.两者各具特色,由汉魏古诗到唐人古诗,是变化,是拓展;一味地贬
抑唐人古诗,失之偏颇。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C项,由原文第二
段“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
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
自然”可知,“继承汉魏古诗有意‘反律化’”的说法错误。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清王士禛对唐人五言古诗只认可五家,足见其偏见;明许学夷明
察唐人五古特色,其观点可谓通达。
B.本文第三段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明确了唐人古体中的五言和
七言在节奏感和韵调感方面的不同。
C.本文引用的语句分诗论和诗句两类,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
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
D.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抒情
悲慨,读来抑扬抗坠,铿锵成韵。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C项,“其作用是帮助
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不准确,引用的
诗论部分,有的是为了说明古人对唐代古诗的评价。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十八、(2015·全国Ⅰ卷,1~3,9分,难度★★)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3题。
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
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
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信用形式有
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
私人借贷。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
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渡过困境。私人借贷多为高利
贷,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
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质、押是借贷的担保形式,
由质库、解库等机构经营。质属于动产担保,它必须转移动产的占
有;押属于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契约交付债权人即可。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典作为不动产转移
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
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
权,出典人也不必向典权人支付利息。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
但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遍,几乎生产、流
通、消费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从实际效果看,它解
决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对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
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对货币的要求越来越高,但
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
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铜铁钱细碎和不便
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
度发达的造纸和印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
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
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茶引、盐引要求相关人员先用粮草或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现钱的付出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凭此类纸质信用工具异地兑取现
钱或政府专卖货物。这些信用工具的使用,除了可发挥信用功能外,
也使得政府和商人在专卖货物领域能够共同获利,既有利于商人从
政府专卖的货物中分得一份利益,又有利于政府实现增加收入、补
给军需等目标。早期的交子、关子、会子要求相关人员先交纳现
钱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再根据需要持交子、关子、会子到指定的
地区兑取现钱。这类信用工具携带方便且具有汇票性质,可以保障
大宗交易、跨地区交易货款的顺利结算。它们的使用,弥补了货币
的不足,节省了货币流通需求量。此后这种交子、关子、会子逐步
发展为纸币。可见,宋代新型信用工具的大量使用,是社会经济发
展史中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新生事物,它缓解或解决了交换过程中的
诸多不便与矛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
                    (摘编自王芳《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宋代的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
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
B.宋代的政府借贷基本上是赈济性借贷,主要目的是帮助百姓渡过
困境,因此与私人借贷相比,政府借贷的利率要低得多。
C.在宋代,债务人可以用不动产的契约或动产作为担保,向债权人借
贷。在债务人不偿还债务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
D.赊买赊卖的信用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宋代通货紧缩带来的
资金不足的问题,缓解了生产、流通、消费领域中的诸多矛盾。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混淆概念,“借贷、质、
押、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
错,原文第二段“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
点”,“信用”与“金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C )
A.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宋代的信用工具不断创新,出现了茶
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信用工具。
B.茶引、盐引等信用工具的使用,可以使一些商人取得茶、盐等货
物的专卖凭证,从政府专营的物品中分得一部分利益。
C.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最初是由宋代政府发行的,其发行目的是
为了解决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等多方面的问题。
D.宋代的造纸术和印刷术高度发达,这为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
信用工具的产生提供了技术条件。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C项,“由宋代政府发行
的”错,原文第三段“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造纸和印刷技
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
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
工具”,可见这些新型纸质信用工具的发行是“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
和官府的强制推行”的结果。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质库、解库是进行押物、放款、收息的机构。唐宋时期随着社
会经济的日益发展,质库、解库也随之兴盛。
B.在宋代,出典人将房产押给典权人后,可以获得一笔典价,且不必
支付利息。在典期内,典权人不但享有房屋的使用权,同时还拥有
出租权。
C.虽然早期的交子具有汇票性质,可以克服金属货币不便携带的缺
点,保障商品交易中货款的顺利结算,但是它还没有发展成为纸币。
D.宋代各种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对当时的经济发展都起到非常积
极的作用,同时也为此后各个朝代提供了借鉴。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D项,这是综
合考查全文的选项。原文中列举了宋代许多种信用形式和信用工
具,其中的大部分对当时的经济发展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例如原
文第三段说道:“宋代新型信用工具的大量使用,是社会经济发展史
中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新生事物,它缓解或解决了交换过程中的诸多
不便与矛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同时这类新型
的纸质信用工具也为此后的各个朝代提供了借鉴。但是有些信用
形式却起了消极的作用,比如私人借贷中的高利贷。高利贷是贷放
货币或实物以榨取高利的剥削活动,高利贷促使小生产者破产,加
深了贫富不均和阶级对立。第二段也说道:“从实际效果后,它(赊买
赊卖)解决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对束缚生产流通
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从中也可以看出高利贷的弊
端。因此D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是正确选项。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十九、(2015·全国Ⅱ卷,1~3,9分,难度★★)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3题。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
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
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
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
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
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由于未被阅读的作
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
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
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
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
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
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
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
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
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
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由此可见,
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
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
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
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理解不
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这样,文
本与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程度上
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
面,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
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从
某种意义上说,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不要希望所有的接受
者都持同样的理解,也不要希望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致,
那样并不意味着艺术作品的成功。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文本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反映的生活,
都只能是过去的,而理解总是现在进行时。当我们接受历史上的艺
术作品时,我们当然可以设身处地想象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
想感情,但我们毕竟是现代人,只能按照我们现在的心理文化结构
去理解古人。当然,任何理解都只能是个体的理解,但个体毕竟是
与群体相通的,所以个体的理解中也有普遍性。理解作为现实的行
为具有通向实践的品格,艺术品正是通过理解走向现实,并在生活
中发挥作用的,不是别的,正是理解擦亮了艺术品的生命之光。
                            (摘编自陈望衡《艺术是什么》)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而当接受美学
诞生以后,关于艺术品的接受的研究就成为艺术美学中的一门显学。
B.在接受美学诞生以前,人们一般的认识是:整个创作过程就是艺
术家的审美经验不断结晶的过程,艺术品一旦形成,创作也就大功
告成。
C.接受美学认为,艺术品在艺术家手中产生出来,这只是艺术创作的
第一阶段,读者、观众、听众对艺术品的接受是艺术创作的继续。
D.通过读者、观众和听众的接受,艺术作品的价值才从一种可能的
存在转化为现实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接受也属于艺术创作的
一部分。
解析A项,“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错,原文
中的表述是“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
即承认“艺术品的接受”是美学问题,只是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
题。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C )
A.文本之所以是一个“召唤结构”,一个原因就是它有一些内容有意
不写或不明写,需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
B.文本的“否定”要素具有对接受者所生活的现实加以否定的功能,
这种功能是通过接受者接受文本并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而实现
的。
C.“前理解”是接受者在理解文本以前的心理文化结构,由于接受者
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所以这种结构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
解。
D.作品被艺术家创作出来以后就成为历史,作品是通过接受者的理
解而存活于现实,并发挥作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作品的生命力
存在于理解之中。
解析C项,“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与“这种结构会影响接
受者对文本的理解”二者颠倒了因果关系。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中国古典美学中强调的含蓄和简洁可以说是艺术作品召唤性的
体现,含蓄的美在于从有限中表现无限,简洁的美在于以少胜多,以
简驭繁。
B.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
越是具有创造性,正如《西厢记》之于《莺莺传》、《金瓶梅》之
于《水浒传》。
C.文本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和方向,所以即使我
们今天阅读历史上的艺术作品,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了解古人的生
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
D.作为接受者的个体毕竟生活在群体之中,其思维和观念与群体是
相通的,因此接受者们对于同一文本的理解即使千姿百态,也不可
能完全没有同一性。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解析B项,原文第四段说“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这和B项的
表述完全相同。原文又说“不要希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样的理
解,也不要希望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质一致”,这是原文对于
前面“理解就是误读”一句的解释和推演,但是这种解释和推演无论
如何也不可能解释和推演为“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
是具有创造性”这样一个说法。高鹗为《红楼梦》续写了后四十
回,虽然在使《红楼梦》成为完本上有一定的贡献,但是在许多情
节,更重要的是在思想性上违背了曹雪芹的本义,他的理解距离本
义虽远,却并不能认为是成功的,是创造性的。本选项中的元王实
甫《西厢记》确实来自唐元稹的《莺莺传》,但是前者的理解距离
后者的本义并不远,选项中的明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也确实来
自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但是前者的理解距离后者的本义
也不远。即使认为《西厢记》和《金瓶梅》距离原作的本义有点
远了,也不能由此得出“越远越具有创造性”的结论。由此可见,B项
的理解和分析是不正确的。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二十、(2015·安徽卷,1~3,9分,难度★★)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3题。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
就转换成“儒家经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
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
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要知道,“
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
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使是古代中国
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
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
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即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
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应当
说,在古代中国,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
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别承担着传
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其次,中国经典不
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
?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
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它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
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
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得好,被引用得多,被人觉得
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还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
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
又需要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经典的价值和意
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未
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
“创造性的转化”。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阅读经典可以使人们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
”,但古代经典并不是不可违逆的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
因此,对于古代经典,既不必因为它承负着传统而视其为累赘包袱,
也不必因为它象征着传统而视其为金科玉律。我的看法是:第一,
经典在中国是和我们的文化传统紧紧相随的巨大影子,你以为扔开
了它,其实在社会风俗、日常行事和口耳相传里面,它总会“借尸还
魂”;第二,历史上的经典只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你不打开它,资源
不会为你所用,而今天的社会现实和生活环境,是刺激经典知识是
否以及如何再生和重建的背景,经典中的什么资源被重新发掘出来,
很大程度取决于“背景”召唤什么样的“历史记忆”;第三,经典在今天
,是需要重新“解释”的,只有经过解释和引申,“旧经典”才能成为在
我们今天的生活世界中继续起作用的,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风格
的“新经典”。
                 (选自葛兆光《中国经典十种·序言》,有删改)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1.下列关于“中国经典”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C )
A.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应该是一致的,但将其转换成“儒家
经典”的观念在作者看来则有些偏狭。
B.中国经典的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而“三教合一”正是中国与欧
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为不同的地方之一。
C.中国经典内容丰富,其中的儒、佛、道思想各有特色,共同构成中
国多元的文化,并在古代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D.中国经典的认定,除了要考虑圣贤、宗教、学派的思想著作,还
需要侧重考虑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名著佳篇。
解析A项,信息源于第一段开头句,“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应该
是一致的”错,与原文意思不一致。B项,信息源自第二段开头部分,“
中国经典的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中的“核心思想”理解不准确,文
中并无此信息。D项,“还需要侧重考虑”错,第二段中的原文是“它
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
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
名著佳篇”。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A.在古代中国的政治世界中,封建统治者并不仅仅使用一种思想工
具实行统治,比如,用儒家思想治世,用佛教思想治心,用道教思想治
身。
B.儒家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
治世”的荀子都关注社会伦理,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
治秩序。
C.能成为被人们尊崇和仰视的经典的,往往是那些被广泛引用、被
认为充满真理、被一再解释的优秀著作,其中有的还曾被“钦定”为
必读书。
D.经典与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其思想内容总是会留存在
社会风俗、人们的日常行事和口耳相传中,如影随形,并不时地表
现出来。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解析B项,信息源于第二段中间,原文是“应当说,在古代中国,关注政
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即古代儒家对“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
都关注,不是“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都关
注社会伦理,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C )
A.经典不是天然形成的,它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到神圣经典的层层积
累的经典化过程,这一过程正是经典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B.阅读经典时,如果将其放在那个产生它的历史时代里面去重新理
解,我们就可以了解人类从古至今曾经面临的重大问题。
C.经典知识如何再生和重建,经典中哪些资源被重新发掘和利用,很
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今社会现实、生活环境的需要。
D.对“旧经典”进行重新解释和引申,是为了让它在我们今天的现实
生活中发挥作用,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格。
解析A项逻辑有误,经典先要有“经典化过程”,然后才能实现“经典
的价值和意义”。“经典的价值和意义”是层层积累的,但这种层层
积累的经典化的过程并不是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之所在。B项表述
绝对化,“就可以了解……”这一说法过于绝对。D项曲解文意,对“
旧经典”进行重新解释和引申是让它“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世界中继
续起作用”,“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风格”的条件而非目的。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二十一、(2015·湖北卷,6~8,9分,难度★)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3题。
              秦汉时代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
                           葛兆光
    秦汉时代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大致可以归纳如下。
“天”仍然是判断与理解的基本依据。仿效“天”的构造,模拟“天”的
运行,遵循“天”的规则,就可以获得思想与行为的合理性。在人们心
目中,凡是仿效“天”的,就能够拥有“天”的神秘与权威,于是,这种“天
”的意义,在祭祀仪式中转化为神秘的支配力量,在占卜仪式中转化
为神秘的对应关系。不仅是一般民众,就连天子与贵族也相信合理
依据和权力基础来自“天”,秦汉时代皇宫的建筑要仿效天的结构,汉
代的墓室顶部要绘上天的星象,祭祀的场所更要仿造一个与天体一
致的结构。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天”所显示的自然法则更加明确地被一些基本的数字概念所表
述,而这些概念又被具体化为一些可以操作的技术,于是“天”与“人”
之间就被联系起来。首先是“一”。在秦汉时代,它既是宇宙的中心、
唯一的本原、至上的神祇,又是天下一统、君主权威、理性法则、
知识基础和一切的终极依据。其次是“二”。“二”即阴阳,既可以指
日月、天地,也可以指君臣、上下,以及从阴阳引申出来的冷暖、
湿燥、尊卑、贵贱。再次是“五”。在《吕氏春秋》中,思想家曾为
“五”并列出种种匹配的事物和现象。这说明人们普遍相信“五行”
可以归纳和整理宇宙间的一切,使宇宙整齐有序。相反,如果五行、
五色、五声、五味、五方、五脏、五祀等等发生紊乱,人们就要用
技术将其调整过来,否则人就会生病,社会就会混乱,宇宙就会无序。
比如朝代的变更,要顺序地吻合五德的排行;人们的服饰,要顺序地
吻合五色的轮次。这种数字概念经历了漫长的整合和论证过程,在
秦汉时代终于以系统的形式固定下来。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沟通天地人神的权力仍然被少数术士所掌握。大多数人相信,他
们由于有某些特殊的禀赋与训练,拥有与神秘世界对话的能力,人
们需要通过他们与天、与神灵、与祖先交流。
       当时人们关心的中心问题有以下几类。一是生命。铜镜铭文
这样的考古资料透露了秦汉时代人们的生活观念,看来当时的人们
相信人是可以不死的,不过也相信人之永恒极其困难。如果说铜镜
铭文、帛画、画像石中的神仙内容及秦汉方士的求仙寻药炼金活
动,反映了人们对生命的期望和想象,那么很明显,他们也努力地探
索过人体的奥秘与医疗技术,张家山汉简中的《脉书》、马王堆帛
书中的《五十二病方》等,就反映了人们的焦虑和忧患。正是在这
种期望和想象、焦虑和忧患中,人们逐渐形成了生死观念。二是幸
福。在秦汉的一般思想世界中,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作为人生幸福
的内容,渐渐退居次要地位,对幸福的期望往往被普遍的神仙信仰
具体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化和世俗化,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被生理上的自由和超越(永生)所
取代,“富贵”与子孙“繁衍”成了更现实的追求,铜镜铭文中那么多的
“富贵”和“宜子孙”的字样就是明证。三是国家。当诸侯国家日益
消亡或削弱,各种文化区域日趋混融成为一个文化共同体的时候,
人们开始彼此认同。“天下”一词在当时是一个较纯粹的政治概念,
当人们逐渐有了更广泛的地理知识之后,人们认识到自己所熟悉的
地域只是天下的一部分,于是又常常使用“海内”一词。“海内”一词
在当时成了中国人的文化疆域的代名词,凡是生活在海内的人,凡
是有共同语言、习俗、观念与服饰的海内人,都是“文化意义”上的
“中国人”,文化意义上的共同体已经在人们心目中确立了。
                                          (本文有删改)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1.关于秦汉时代人们对“天”的认识,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是( C )
A.汉代的墓室顶部要绘上天的星象,祭祀的场所更要仿造一个与天
体一致的结构,这只是为了营造一种神秘的氛围,让普通人敬畏。
B.人类的社会秩序、伦理关系都是以“天”为依据来建立的,如果发
生紊乱,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来进行调节,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C.无论普通民众还是权贵,都把“天”作为认识世界的基本依据,认为
遵循“天”的规则,效法“天”,能够获得思想和行为的合理性。
D.“天”是自然的法则,一切知识都与之相关,秦汉时代的人们以“天”
为根本法则认识外部世界,以神仙信仰为终极依据认识自我。
解析A项,“让普通人敬畏”有误,原文第二段是“不仅是一般民众,就
连天子与贵族也相信合理依据和权力基础来自‘天’”。B项,“根据
自己的意志来进行调节”有误,原文第三段为“人们就要用技术将其
调整过来”。“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于文无据。C项,见第二段第一、
二句。D项,“以神仙信仰为终极依据认识自我”属无中生有。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A.因为“天”等同于“一”,意味着绝对和神圣,所以,秦汉时代皇宫的
建筑要仿效天的结构,以显示对唯一的神的崇敬。
B.一些基本的数字概念的表述显示了天与人之间的关联,五行、五
声、五色、五方、五祀等实际上都体现了“天”蕴含的自然法则与
宇宙秩序。
C.秦汉时代,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只有少数被认为有特殊禀赋与训练
的术士才能与天、神沟通,并非人人都具有与神秘世界对话的能力。
D.“一”“二”“五”等数字概念表达了“天”所显示的自然法则,这些概
念的形成和确立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并牵连着中国古代的思想传统。
解析A项,强加因果;另外,“‘天’等同于‘一’”有误。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D )
A.秦汉时代,人们普遍相信“五行”可以归纳和整理宇宙间的一切,使
宇宙整齐有序,所以“五”也可以作为宇宙间一切的终极依据。
B.秦汉时代人们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反映出,中国人对于幸福的
理解从来就没有精神超越的层面,而只着重于现世与物质层面。
C.秦汉时代,人们相信永生可以实现,这样的生死观导致了神仙信仰
的世俗化,对于“富贵”和“宜子孙”的追求即是神仙信仰世俗化的重
要表现。
D.秦汉时代,与“天下”一词作为政治概念不同,“海内”是“文化疆域”
的代名词,“海内”的人于文化层面能够彼此认同。
解析A项,强加因果;另外,“‘五’也可以作为宇宙间一切的终极依据
”有误。B项,见第五段,“从来就没有”说法绝对,原文是“渐渐退居次
要地位”。C项,见第五段,“这样的生死观导致了神仙信仰的世俗化”
错误,原文是“对幸福的期望往往被普遍的神仙信仰具体化和世俗
化”。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二十二、(2015·四川卷,5~7,9分,难度★★)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3题。
                       两汉经学
经学的真正确立是在汉武帝时代。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独尊儒术”
的建议,设置五经博士,收博士弟子五十人。其后博士弟子屡经增
加,东汉时多达三万人。五经博士及其弟子以五经为研习对象,这
就形成了经学。所谓经学,是指专门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从中国
文化史看,经学出现的前提是汉王朝运用国家力量将民间流传的文
化经典宣布为国家经典,并设立博士制度予以专门研究,于是,五经
成为国家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的根据。从国家制度层面保证儒
家经典的传习,确立了儒家经典在中华文化经典中的主流地位,客
观上也确立了经学在中国学术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儒学作为汉代
主流思想,是与中央集权的统一相适应的。儒家主张的五伦、五常
作为社会伦理道德,也因儒家的主流地位而得以明确确立。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两汉经学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秦始皇焚书,造成文化典
籍的浩劫,五经借助儒生记忆而保存下来。用汉代流行的隶书书写
的经书文本,被称为今文经。汉景帝以后,陆续在孔府旧宅壁等处
发现的与五经有关的用战国字体书写的文本,被称为古文经。古文
经与今文经不仅书写字体不同,而且同一部经典的篇章多寡也或有
差别,如孔府旧宅壁中发现的《尚书》就比汉初伏生所传《尚书》
多16篇。此外,还发现了一些其他古文经典,如《周官》《左传》
等。因汉武帝及其后所立五经博士皆为今文经博士,西汉末刘歆便
要求把古文经也立于学官,但遭到今文经学家的阻挠,一时没有实
现,于是引起今古文经学家之间的一场大争论。西汉时期,今文经
学是经学主流。今文经学通经以致用,注重思想的阐发,强调经书
的历史借鉴意义,但弊病是与谶纬结合而流于神秘。古文经学在东
汉发展昌盛,注重文字训诂和对典章名物的解释,突出还原历史和
文化传承,学术贡献良多,弊病是流于烦琐的文献考证而脱离思想
和生活。东汉章帝时的《白虎通义》主张今文经学,强调经学大义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与社会价值,借以维护主流思想,带有一定的理论总结性。东汉末
古文经学家郑玄融合今古文经学,遍注群经,成为汉代经学的集大
成者。今古文经学的分歧和论争促进了经学的发展,它们所代表的
两种学术精神和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对后来的中国学术史
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1.下列关于“两汉经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汉武帝接受“独尊儒术”的建议,设置五经博士,以五经为研习对象
,标志经学的真正确立。
B.汉朝五经博士制度的建立,确立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和经学在
中国学术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C.今文经、古文经的不同是分别采用了隶书和战国的字体书写,今
文经的篇目与内容相对较丰。
D.今古文经学的学术精神和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后世中
国学术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解析C项,由原文第二段“而且同一部经典的篇章多寡也或有差别”
可知,“今文经的篇目与内容相对较丰”不正确。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B )
A.儒家经典被汉王朝宣布为国家经典,成为国家政治、法律、意识
形态的根据,这是中央集权统一的条件。
B.儒家思想作为汉代主流思想的地位确立以后,儒家主张的五伦与
五常也明确确立为社会伦理道德。
C.今文经学注重思想的阐发,古文经学注重训诂和考证,两者都强调
发挥五经历史资源的现实价值。
D.东汉的《白虎通义》和古文经学家郑玄对五经的注释,分别代表
了汉代今文经学、古文经学最高成就。
解析A项,由第一段“儒学作为汉代主流思想,是与中央集权的统一
相适应的”可知,“这是中央集权统一的条件”不正确;C项,由第二段“
今文经学……强调经书的历史借鉴意义,但弊病是与谶纬结合而流
于神秘。古文经学……弊病是流于烦琐的文献考证而脱离思想和
生活”可知,“两者都强调发挥五经历史资源的现实价值”不正确;D
项,“分别代表了汉代今文经学、古文经学最高成就”文中无据。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3.根据原文,下列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国家高度重视以及有效的制度保障,对于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具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B.西汉儒生凭借口耳相传,把五经书写下来形成今文经,今文经的研
究成为西汉经学主流。
C.古文经学一直未能立于学官,但凭借民间研究力量的不断努力,在
东汉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D.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的分歧与论争,客观上促进了两派的相互了
解,推动了经学的发展。
解析C项表述绝对,“一直未能立于学官”表述错误,原文为“一时没
有实现”。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二十三、(2015·山东卷,6~8,9分,难度★★)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3题。
艺术实践证明,要塑造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典型人物,就必须深
刻揭示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性。如果不能把握和揭示人物灵魂深
处的真实和社会历史的真实,不能把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性成功地
揭示出来,就没有活生生的真实的人,就没有真正深刻的典型。
巴金曾经指出:“为了应付新的需要,有人注意到了优点和缺点,于是
在正面人物身上加入一些缺点,在动摇人物身上加入一些优点,总
之使得每个人甚至反面人物都带有‘人情味’。但是作品里面的那
些人仍然没有血色,不像真人。为什么呢?我想有一个原因是,除了
优点和缺点以外,活人的身上还有别的东西。”人类复杂的内心图
景,不是用几笔鲜明的色彩可以描画清楚的,不是“优点”“缺点”这种
具有确定范围的概念性语言可以概括的。事实上,人的性格世界有
很大的模糊性特征,了解人物形象的模糊性,对作家塑造人物性格,
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性格元素模糊性主要包括两层意思。
  一是构成性格整体的各种性格元素之间往往是不同向的,甚至是
彼此矛盾对立的:一部分性格元素表现为肯定性方向,表现为善,表
现为美,表现为真,表现为圣洁;另一部分性格元素表现为否定性方
向,表现为恶,表现为丑,表现为伪,表现为鄙俗。这种双向性,使一个
人的性格表象变得纷纭复杂,使一个人有时像他自己,有时又不像
他自己;有时忠于他自己,有时又背叛他自己。这就是说,构成性格
整体的各种元素往往不能按照同一确定的方向运动,而正是这种非
同向发展的各种性格因素,才形成人物性格的模糊性。例如,构成
阿Q性格整体的元素是非常复杂的,而这些杂多的性格元素,又表现
为双向性:质朴愚昧又狡黠圆滑,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自尊自大又
自轻自贱,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这些元素在自身运动的过程中,
互相碰撞,互相交叉,形成复杂的性格表象。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性格元素模糊性的另一层意思,则是每一个性格元素内部都带有
二重性,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中包含着肯定。因此,性格元素自
身的性质不可能完全确定,它在不同的情境中总是显示出不同的内
容和形式,不断变化。例如,当一个人在追求真理时,“倔强”的性格
元素就表现为肯定性质的“韧性”,而当真理不复存在时还要硬去碰
撞,“倔强”元素就转化为否定性质的“固执”。一个人的勇敢,在某种
情况下可表现为见义勇为的善,在某种情况下则又可能表现为不义
亦为的恶。李逵的勇猛有时表现为非常可爱的战斗精神,有时则表
现为“排头砍去”的鲁莽。
  此外,性格元素的本质往往不是直接袒露着的,它会被假象包裹
着,从而显现出表里矛盾、似是而非的情状,使人们感到难以捉摸。
狄德罗曾说:“说人是一种力量与软弱、光明与盲目、渺小与伟大
的复合物,这并不是责难人,而是为人下定义。”因此,要写出鲜活的
人物形象,确实值得写作者多下一番功夫!
                      (节选自刘再复《性格组合论》,有删改)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1.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C )
A.文学作品中一个个活生生的真实的人物形象,其性格充满着内在
的矛盾性,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B.多向的性格构成,杂多的性格元素,相互影响,相互交叉,使人物性
格表象纷纭复杂,不断变化。
C.性格元素模糊性对塑造人物形象有重要作用,要刻画鲜明的人物,
离不开对人物性格模糊性的体察。
D.性格元素之间的非同向和每一个性格元素内部的二重性,是构成
性格元素模糊性的两层主要意思。
解析这段文字选自刘再复的《性格组合论》,是属于文学理论方面
的论文。从文章的开头“要塑造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典型人物,
就必须深刻揭示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性”和结尾句以及中间部分
的关键句,可以概括出本文的主旨。A项是对第一段的概括,B项是
对第四段的概括,D项是对第三至五段的概括。A、B、D三项都不
是对主旨的概括。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B )
A.有人将人物的“优点”“缺点”机械叠加,以写出“人情味”,但这样还
体现不出人物性格的模糊性。
B.人物性格具有模糊性,这要求创作者塑造人物不能从表象入手,以
避免人物形象的明确性和概念化。
C.一个人追求真理时的坚定和自以为是时的固执,显示了倔强这一
性格元素在不同情境中的不同表现。
D.要解读人物性格元素的本质,不能仅仅看他外在的言谈举止,更
要努力深入他的内心和灵魂。
解析B项,“要求创作者塑造人物不能从表象入手”中“不能”表述绝
对化,可以改为“不能仅仅从表象入手”。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所有的人,正像我一样,都是黑白相间的花斑马——好坏相间,好
好坏坏,亦好亦坏。”这句话道出了人的性格模糊性特征。
B.某作家说自己的写作经历过“把好人当坏人写,把坏人当好人写,
把自己当罪人写”三个阶段,这体现了他对人物性格模糊性的重视。
C.曹禺在《雷雨》中塑造的周朴园这一人物,既伪善霸道,又对侍萍
怀有某种真挚的情感,具有很强的性格元素模糊性。
D.鲁迅在《祝福》中通过“我”的叙述,来展现祥林嫂性格元素的模
糊性,而“我”自身性格元素的模糊性是缺失的。
解析D项,“而‘我’自身性格元素的模糊性是缺失的”理解错误。联
系课文内容可知,“我”对祥林嫂有无魂灵问题的回答,就有模糊性;
对祥林嫂的死既有同情悲哀,又有解脱的轻松。“我”的性格在文中
是多元的,模糊的。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二十四、(2014·全国Ⅰ卷,1~3,9分,难度★★)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第1~3题。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分别代
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
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
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
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
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
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
的作用。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
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
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
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
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
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罗丹的大理石
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
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
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
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
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
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现实中的悲
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
动。民主革命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
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
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
审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
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原因在于它需要
建立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离。不仅遥远的时间会使过去的现实
悲剧的悲惨因素淡化,就是很近的时间间隔也可以使人不陷入现实。
这里还有一个空间的间隔,悲剧艺术展现的毕竟是一个人们不熟悉
或有点陌生的空间,这就使人们不容易介入其中,而能够客观、超
然地看待。当然,在欣赏中审美主体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体
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从而感受到强
烈的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
  悲剧表现的不是人生的欢乐或全然的幸福,而是悲剧主体对待痛
苦和死亡的方式,这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中十分重要、严肃的一
面。悲剧在表现对伟大和崇高的人的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无法摧
毁的人的伟大和崇高。
                             (摘编自王晓旭《美的奥秘》)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的一项是( B )
A.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为追求
爱情自由,面对封建势力的巨大压力,拒绝委曲求全,最后触碑殉情,
化成蝴蝶。
B.在甲午海战中,清军致远舰在中弹累累、舰身倾斜、弹药耗尽的
情况下,开足马力,冲向日本吉野舰,最后被鱼雷击中,沉入海中,200
多名官兵壮烈殉国。
C.在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五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撤
退及当地群众安全转移,阻击了3 000多名日寇的多次进攻,弹尽粮
绝之后,跳下悬崖。
D.老舍笔下的祥子,纯朴善良,勤劳能干,有着骆驼般坚韧的精神,在
饱受旧社会、旧制度的沉重打击之后,沦为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解析要注意原文第三段“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
和第四段“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的表述。
结合全文来看,文中论述的“悲剧”的内涵主要指的是“审美的悲剧”,
其外延即其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其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
现。A、C、D三项都是文学艺术作品,符合本文所论“悲剧”的概念
的范畴,而B项所谈的悲剧是历史事件,没有上升到文学艺术的层面,
所以B项错误。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C )
A.在悲剧冲突中,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总是以失败、死亡、
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即悲剧主体,而其对立面则是悲
剧客体。
B.在罗丹的《马身人首》雕塑中,人首和人臂是人、灵和人性的象
征,马身和马足则是兽、肉和兽性的象征,兽性和人性的矛盾构成
了人间的悲剧。
C.当悲剧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悲剧事件与观众或读者之间就会
具有一定的心理距离,这样人们就不至于获得悲剧感,从而不至于
介入悲剧冲突之中。
D.悲剧主体的死亡意味着肉体力量的失败,却并不意味精神力量的
失败,所以说悲剧在表现伟大和崇高的人被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
人的无法摧毁的伟大和崇高。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解析文章第四段说“在欣赏中审美主体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
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从而感受到
强烈的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其中“审美主体”即
指“观众或读者”,人们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并获得“悲剧感
和审美愉悦”。由此可知,C项的相关表述错误。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具有“净化”作用。他所说的“净化”,不是指
受众在生理上的发泄,如呼喊、哭泣等,而是指他们道德、精神和
情感的提升。
B.悲剧在表现冲突与毁灭的同时,也表现抗争与拼搏,因此双方力量
越是悬殊,主体的抗争越是艰难,所体现的精神就越强大,悲剧的审
美价值也越高。
C.在歌剧《白毛女》的演出过程中,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激愤
的观众殴打的事件,说明人们的实际道德评价是不可能把现实的悲
剧作为审美对象的。
D.人们之所以喜欢欣赏悲剧,是因为悲剧会引起人的悲伤、畏惧、
怜悯,使人在强烈的痛苦中获得一种快感,所谓“以悲为美”的意思全
在于此。
解析D项是对美学上“以悲为美”意思的理解,从文章最后一段的表
述可以判断是错误的。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二十五、(2014·全国Ⅱ卷,1~3,9分,难度★★)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第1~3题。
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
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作出了特别规定。周代的
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
熟度十分关注。据《礼记》记载,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
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
管理的记录。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为杜绝
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汉朝《
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
……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
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
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
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
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
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
得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以绝
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
情节及后果加以科罚。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
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
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铺以及相关行会。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避
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敝恶之物,饰为新奇;假
伪之物,饰为真实。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湿润,肉食之灌以水,
药材之易以他物”(《袁氏世范》)。有的不法分子甚至采用鸡塞沙、
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牟取利润。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
以次充好等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
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
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虽医卜亦有职。”(《都城纪
胜》)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
业的相关人员必须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能
从业经营。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行会的首领
作为担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除了由行会把关外,
宋代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对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予以
严惩。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上述朝代对食品流通的安全管理及有关法律举措,可以给我们很多
启示,也可以为现今我国食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模式的合理构建提供
新的思路和路径选择。
                                     (摘编自张炜达《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
A.周代统治者严禁未成熟的果实和谷物进入流通市场,以防止此类
初级农产品引起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
B.《二年律令》与《唐律》都规定,凡出现因脯肉有毒而致人生病
的情况,食品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剩余的肉食。
C.《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而《唐律》
则更加强调对伤害生命的犯罪行为的追究。
D.《唐律》规定,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并故意将脯肉给人
吃或出售,而致人生病者,要判处徒刑一年。
解析C项,汉朝《二年律令》规定,处罚的对象是“当事人及相关官
员”;《唐律》规定,“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要受到
处罚。没有选项中所说的“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及
“强调对伤害生命的犯罪行为的追究”的内容。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B )
A.宋代政府注意到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等各种质量问题,进一步加
强了食品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B.随着城市民间工商业的繁荣发展,宋代统治者出于对从业者监管
的需要,设立了行会这一政府机构。
C.监督从业者的合法经营,同时方便官府向商户、手工业者等收取
费用,这也是宋代行会的重要职责。
D.与《唐律》一脉相承,宋代食品安全方面的相关法律也规定,凡
故意出售有毒脯肉而致人死亡者,要予以严惩。
解析B项,“设立了行会这一政府机构”的说法于原文无据,文中说“
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所以行会不是政府机构。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唐律》将“故与人食并出卖”有毒脯肉造成的后果分为两类,并
给予不同的处罚,可见唐代的法律条文已经较为详尽周密。
B.宋代政府引入行会管理方法,既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并按行
业对经营者进行登记,又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
C.有关食品安全的规定始于周代,经过汉、唐的发展,到宋代形成了
法制相对健全、政府与行会共同监管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D.对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者施以重罚,有助于保障广大民众的身体
健康和生命安全,这是唐宋法律对今人的启示。
解析B项,“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并按行业对经营者进行登记”表述
错误,原文为“必须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对生产经营
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的主体应是“各个行会”,而不是“宋代政府”。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二十六、(2014·安徽卷,1~3,9分,难度★)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3题。
  ①当今的艺术仿佛在兴致勃勃地享受一场技术的盛宴。戏曲舞
台上眼花缭乱的灯光照射,3D电影院里上下左右晃动的座椅,魔术
师利用各种光学仪器制造观众的视觉误差,摄影师借助计算机将一
张平庸的面容修饰得貌若天仙……总之,从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到各
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然而,有多少
人思考过这个问题:技术到底赋予了艺术什么?关于世界,关于历史,
关于神秘莫测的人心——技术增添了哪些发现?在许多贪大求奢
的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我们不难看到技术崇拜正在形成。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②技术是艺术生产的组成部分,艺术的创作与传播从来没有离开
技术的支持。但即便如此,技术也从未扮演过艺术的主人。《史记
》《窦娥冤》《红楼梦》……这些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的
思想光芒与艺术魅力,而不是因为书写于竹简,上演于舞台,或者印
刷在书本里。然而,在现代社会,技术的日新月异造就了人们对技
术的盲目崇拜,以至于许多人没有察觉艺术生产正在出现一个颠倒
:许多时候,技术植入艺术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工业社会的技术消费,
而不是艺术演变的内在冲动。换言之,这时的技术无形中晋升为领
跑者,艺术更像是技术发明力图开拓的市场。
  ③中国艺术的“简约”传统隐含了对于“炫技”的不屑。古代思想
家认为,繁杂的技术具有炫目的迷惑性,目迷五色可能干扰人们对
于“道”的持续注视。他们众口一词地告诫“文胜质”可能导致的危
险,这是古代思想家的人文情怀。当然,这并非号召艺术拒绝技术,
而是敦促文化生产审慎地考虑技术的意义:如果不存在震撼人心的
主题,繁杂的技术只能沦为虚有其表的形式。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④这种虚有其表的形式在当下并不少见,光怪陆离的外观往往掩
盖了内容的苍白。譬如众多文艺晚会和其他娱乐节目。大额资金
慷慨赞助,大牌演员频频现身,大众传媒提供各种空间……形形色
色的文艺晚会如此密集,以至于人们不得不怀疑:这个社会真的需
要那么多奢华呈现吗?除了晚会还是晚会,如此贫乏的文化想象通
常预示了主题的贫乏——这种贫乏多半与技术制造的华丽风格形
成了鲜明的对比。此时的技术业已游离了艺术的初衷,众多的娱乐
节目——而不是艺术——充当了技术的受惠者。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⑤技术是一个中性的东西,是一种工具,关键在于怎么使用。对
于技术的盲目崇拜无异于对于工具的盲目崇拜,这种崇拜的实质,
是重技而轻道,重物而轻人。如果任由其泛滥,容易遮蔽掉技术背
后真正关键的东西——使用技术的人的作用与良知。前一段诸多
社会事件引起舆论大哗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将这些社会事件与技
术联系起来。从瘦肉精饲料、三聚氰胺奶粉、毒胶囊的制作到利
用电话、互联网精心设计的钱财欺诈,舆论同声谴责的是无良企业、
利欲熏心的商家、心狠手辣的骗子以及失职的监管机构,而技术研
发者的责任似乎被轻轻放过,人们没有看到参与这些社会事件的技
术人员出面道歉,这个环节成为盲点因而遭到遗忘——文化领域的
事情也似乎常常如此。社会的进步、文化的繁荣,需要让技术与道
德的关系重回人们的视野之中,如此我们方可避免陷入技术盲目崇
拜的陷阱与误区。
                    (选自《新华文摘》2013年第23期,有删改)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1.下列关于“技术崇拜”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D )
A.从现象看,技术崇拜就是大型文艺晚会中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和各
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等诸多技术手段的过度应用。
B.从原因看,技术崇拜过分强调日新月异的现代技术对艺术创作和
传播的作用,许多时候源于艺术生产中的技术消费。
C.从结果看,技术崇拜所形成的华丽风格,弥补了娱乐节目艺术主题
的不足,从而让娱乐节目成为技术使用的受惠者。
D.从实质看,技术崇拜无异于工具崇拜,重技而轻道,重物而轻人,忽
视了艺术演变的内在冲动在艺术生产中的作用。
解析A项,“就是大型文艺晚会中”概念范围表述不当,原文是“文化
工程、文艺演出中”。B项,“许多时候源于艺术生产中的技术消费”
理解有误,原文是“技术植入艺术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工业社会的技
术消费”。C项,“弥补了娱乐节目艺术主题的不足”理解有误,原文
是“光怪陆离的外观往往掩盖了内容的苍白”。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①段针对当前许多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技术应用贪大求奢的
现象,对技术的作用进行了反思和追问,明确指出艺术领域中技术
崇拜正在形成,自然引出本文话题。
B.②段先明确艺术和技术的关系,接着分析文学作品成为经典的原
因,指出在现代社会艺术和技术本末倒置;③段联系中国艺术传统,
进一步阐述艺术和技术的关系。
C.④段与②③两段形成递进关系,先指出光怪陆离的外观往往掩盖
了内容的苍白,接着通过一些娱乐现象表明由技术主打的娱乐节目
主题贫乏,技术游离了艺术的初衷。
D.⑤段首先指出技术的工具性,然后联系社会现象,揭示技术使用
人员的作用和良知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从而得出重新审视技术和
道德关系的结论,与①段相照应。
解析②③段是从正面阐述,④段是从反面举例论述,故“形成递进关
系”不当。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3.下列对原文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 )
A.艺术生产从来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如果艺术作品不存在震撼人心
的主题,那么炫目的技术就只能是虚有其表的形式。
B.古代思想家反对“文胜质”的倾向,认为繁杂的技术具有炫目的迷
惑性,“炫技”势必干扰人们对于“道”的持续关注。
C.技术是艺术生产的组成部分,艺术是技术发明力图开拓的市场,因
而从事文化生产应该审慎地考虑技术使用的意义。
D.如果让技术和道德的关系重回人们的视野,就能避免陷入技术盲
目崇拜的误区,就能实现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
解析B项,过于绝对,原文是“可能干扰人们对于‘道’的持续关注”,而
不是“势必”。C项,原文为“艺术更像是技术发明力图开拓的市场”。
C项的表述变成了肯定。D项,“如果……就……”是假设关系,说法
不正确。原文“需要让技术与道德的关系重回人们的视野之中,如
此我们方可避免陷入技术盲目崇拜的陷阱与误区”是条件关系。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二十七、(2014·江西卷,7~9,9分,难度★★)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3 题。
新石器时代前期的母系氏族社会大概相对说来比较和平安定,其巫
术礼仪、原始图腾及其图像化的符号形象也如此。
仰韶型和马家窑型的彩陶纹样,其特征恰好是这相对和平安定的社
会氛围的反照。你看那各种形态的鱼,那奔驰的狗,那爬行的蜥蜴,
那拙钝的鸟和蛙,特别是那陶盆里的人面含鱼的形象,它们虽明显
具有巫术礼仪的图腾性质,具体含义已不可知,但从这些形象本身
所直接传达出来的艺术风貌和审美意识,却可以清晰地使人感到:
这里还没有沉重、恐怖、神秘和紧张,而是生动、活泼、纯朴和天
真,是一派生气勃勃、健康成长的童年气派。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仰韶彩陶的特点,是动物形象和动物纹样多,其中尤以鱼纹最普
遍,有十余种。据闻一多《说鱼》,鱼在中国语言中具有生殖繁盛
的祝福含义,但闻一多最早也只说到《诗经》《周易》。那么,我
们是否可以把它进一步追溯到这些仰韶彩陶呢?像仰韶期彩陶屡
见的多种鱼纹和含鱼人面,它们的巫术礼仪含义是否就在对氏族子
孙“瓜瓞绵绵”长久不绝的祝福?
  社会在发展,陶器造型和纹样也在继续变化。和全世界各民族完
全一致,占居新石器时代陶器的纹饰走廊的,并非动物纹样,而是抽
象的几何纹,即各式各样的曲线、直线、水纹、漩涡纹、三角形、
锯齿纹种种。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其实,仰韶、马家窑的某些几何纹样已比较清晰地表明,它们是
由动物形象的写实而逐渐变为抽象化、符号化的。由再现(模拟)
到表现(抽象化),由写实到符号化,这正是一个由内容到形式的积淀
过程,也正是美作为“有意味的形式”的原始形成过程。即是说,在后
世看来似乎只是“美观”“装饰”而并无具体含义和内容的抽象几何
纹样,其实在当年却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内容和含义,即具有非常重
要的原始巫术礼仪的图腾含义的。似乎是“纯”形式的几何纹样,原
始人们的感受却远不只是均衡对称的形式快感,而具有复杂的观念、
想象的意义在内。巫术礼仪的图腾形象逐渐简化和抽象化成为纯
形式的几何图案(符号),它的原始图腾含义不但没有消失,并且由于
几何纹饰经常比动物形象更多地布满器身,这种含义反而更加强了。
可见,抽象几何纹饰并非某种形式美,而是抽象形式中有内容,感官
感受中有观念,这正是美和审美在对象和主体两方面的共同特点。
这个共同特点便是积淀:内容积淀为形式,想象、观念积淀为感受。
                       (节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1.下列关于“有意味的形式”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C )
A.“有意味的形式”是一个经由再现到表现,再到写实,最后到符号化的
积淀过程。
B.“有意味的形式”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以动物形象和动物纹样居多,
尤以鱼纹最为普遍。
C.“有意味的形式”并非某种形式美,而是抽象形式中有内容,感官感受
中有观念。
D.在“有意味的形式”中,原始的图腾含义逐渐消失,抽象的几何纹饰则
逐渐增多。
解析A项,“经由再现到表现,再到写实,最后到符号化的积淀过程”错误,
原文表述为:“由再现(模拟)到表现(抽象化),由写实到符号化,这正是一
个由内容到形式的积淀过程”。B项,以偏概全。“以动物形象和动物
纹样居多,尤以鱼纹最为普遍”是仰韶彩陶的特点,而“有意味的形式”
是针对各式各样的抽象几何纹样来说的。D项,“原始的图腾含义逐渐
消失”,与原文不符,原文说“它的原始图腾含义不但没有消失……这种
含义反而更加强了”。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2.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A.母系氏族社会氛围反照了仰韶彩陶纹样的艺术风貌和审美意识。
B.仰韶彩陶中的鱼纹明显包含了原始巫术礼仪的图腾含义。
C.闻一多先生把鱼的生殖繁盛的祝福含义追溯到了《诗经》《周
易》。
D.仰韶陶器器身上的某些几何纹饰比动物形象更多,其原始图腾含
义得到加强。
解析A项,主客颠倒,见第二段,应为“仰韶彩陶纹样反照了母系氏族
社会氛围的艺术风貌和审美意识”。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3.从全文来看,下列表述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D )
A.母系氏族社会的巫术礼仪、原始图腾及其图像化符号形象是相
对和平安定的。
B.仰韶彩陶中的鱼纹多达十余种,鱼纹意味着先民对氏族子孙“瓜
瓞绵绵”的祝福。
C.由图腾形象抽象化而来的几何纹饰,一般包含着形式、想象等观
念内容。
D.新石器时期的仰韶彩陶上的动物形象呈现出生气勃勃、健康成
长的童年气派。
解析A项,说法绝对,见第一段,应为“大概相对说来比较和平安定”。
B项,将推测当作肯定,见第三段,“它们的巫术礼仪含义是否就在对
氏族子孙‘瓜瓞绵绵’长久不绝的祝福?”。C项,由第五段末尾处语
句“抽象几何纹饰并非某种形式美,而是抽象形式中有内容,感官感
受中有观念”可知,“一般包含着形式、想象等观念内容”混淆概念,
形式、内容是针对几何纹饰审美对象而言,想象、观念是针对审美
主体而言。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二十八、(2013·全国Ⅰ卷,1~3,9分,难度★★)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第1~3题。
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即有异说。清代学者
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
时人,益启争端。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不白,则先秦诸
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大家都
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
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纸上材料证明纸上材料,
没有其他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
大多受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韩非子》
《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本书成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
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佚籍大量出土,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
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
甲本字体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
讳,可能抄写于文帝初。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
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黄”“老”
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郭沫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
可称之为黄老学派。《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
被抄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
有崇高位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同时,《黄帝书》与《申子
》《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
三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黄帝书》的引用阐
发。申不害和慎到的年代,前人推为战国中期,《黄帝书》不应更
晚。至于《黄帝书》与《老子》的共通之处也甚多,如《黄帝书·
经法》篇云“王天下者有玄德”,什么是“玄德”,文中未见解释。查《
老子》五十一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帛书
所讲“玄德”显然由此而来。此例甚多,那么为《黄帝书》所称引的
《老子》必须再早上一个时期,也就是不会晚于战国早期。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古书中有关老子和孔子关系的记述很多,但矛盾和可疑之点不少。
近来有陈鼓应先生《老学先于孔学》一文,专门讨论《论语》受《
老子》的影响,用以证成“《老子》成书早于《论语》”。如《论语·
卫灵公》:“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
已矣。’”“无为而治”是老子的学说,细味孔子的话,是讲唯有舜称得
起无为而治,很像是针对已有的学说而发。《论语·宪问》:“或曰
:‘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朱
熹指出:“或人所称今见《老子》书。”因此这一条是《论语》引用
《老子》的铁证,而且是对《老子》的批评。从这些情形来看,古
书所记老子长于孔子,可以认为是确实可信的。
                         (摘编自李学勤《的年代》)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1.下列关于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B )
A.从司马迁《史记》开始,关于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就
有不同说法。清代汪中作《老子考异》以后,学者们更加纷争不已。
B.钱穆说过:如果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不明,那么先秦诸子学术思
想的联系和发展就无法弄清,《老子》和道家的源流、派别也无从
谈起。
C.以前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本身就被人指为伪书。《韩
非子》《吕氏春秋》等虽然年代确凿无疑,但是成书太晚,也无济
于事。
D.近年来战国秦汉简帛文献大量出土,给学术界提供了许多纸上材
料以外的东西,这使得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有了解决的
可能。
解析“《老子》和道家的源流、派别也无从谈起”错。原文第一段“
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
中的“其”字应该是指“先秦诸子”,而非“《老子》和道家”。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D )
A.虽然从字体和避讳来看,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甲本和乙本的
抄写年代可以大致确认,但是这对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没什
么用处。
B.《黄帝书》和《老子》有许多相同相似的语句,但许多名词的解
释只见于《老子》而不见于《黄帝书》,所以《老子》成书应该早
于《黄帝书》。
C.陈鼓应曾撰写《老学先于孔学》一文,指出《论语》中多有受到
《老子》影响之处,其目的是证明《老子》一书的产生比《论语》
早。
D.《老子》有“以德报怨”之说,所以“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
德报德。’”一句应该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并且是对《
老子》的批评。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解析原文中先引用孔子师生关于怎样“报怨、报德”的一段对白:“
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然后引朱熹的话(语气不确
定),以证明《老子》一书也有这样的话。因此,D项的表述有两个
错误:一是无中生有,二是强加因果。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对于古书真伪和年代问题,本文采用了两方面的证据来证明,即
不但有古书上的材料,还加上了考古发掘的地下材料,从而增强了
论证的力量。
B.道家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乙
本是“黄”“老”合抄之本,这证明在西汉初年黄老学派已经形成。
C.申不害、慎到、韩非都学过黄老之术,他们著作的语句与《黄帝
书》也多有相同相似,可见这三人的引用阐发,与《黄帝书》后来
享有崇高地位极有关系。
D.《论语》引用老子“无为而治”等意见,并加以阐发,这不但证明老
子年长于孔子,大概也能印证史书上孔子曾经问学于老子一事。
解析“可见这三人的引用阐发,与《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极
有关系”错。原文第四段中,作者引入申不害、慎到、韩非等学者
的事例,讲他们曾引用阐发《黄帝书》,主要是为了证明《老子》
的年代比《黄帝书》的年代更早,而不是说因他们的引用阐发,《
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二十九、(2013·全国Ⅱ卷,1~3,9分,难度★★)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第1~3题。
20世纪后期,陕西凤雏村出土了刻有“凤”字的甲骨四片,这些“凤”字
的形体大致相同,均为头上带有象征神权或王权的抽象化了的毛角
的短尾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        ,凤属,神鸟也。……江
中有        ,似凫而大,赤目。”据此,古代传说中鸣于岐山、兆示周王
朝兴起的神鸟凤凰,其原型应该是一种形象普通、类似水鸭的短尾
水鸟。
那么,普通的短尾鸟“凤”为何在周代变为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
鸟了呢?我们看到,在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只有鸟纹而
没有凤纹,真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此时是华冠短尾
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可见“凤”是由鸟演变而来
的。综观甲骨文和商代青铜器,凤鸟的演变应该是鸟在先,凤在后,
贯穿整个商代的不是凤而是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在商人的历
史中鸟始终扮演着图腾始祖的重要角色。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左传》记载郯子说:“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
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九扈为九农正。”凤鸟氏成为“
历正”之官,是由于它知天时,九扈成为“九农正”,也是由于它们带来
了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殷人先祖之所以“鸟师而鸟名”,应该
是由于这些随着信风迁徙的鸟,给以少皞为首的商人的农业生产带
来了四季节令的消息。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对凤鸟的崇拜起于商代,其鼎盛却在周代。正是在周代,“凤”完成
了其发展程序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变为神鸟凤凰。许多历史
资料记载了周王室在克商前后对“天命”的重视。《尚书》“周书”
十二篇中大量出现的“命”字多指天命,“殷革夏命”也是常见的语句。
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紧接着就“不革服”“格于庙”(来不及
换衣服就到神庙参拜),这个“庙”自然不可能是周庙,而是商人的神
庙。这说明周王室急于把商人的正统接过来,成为中原合法的统治
者。周人之所以宣扬天命,归根结底在于强调“周改殷命”是出自天
的意志和抉择。那么有谁能给周人带来“上天之命”呢?根据当时的
社会共识,最合适的就应该是“天的使者”——凤鸟。《国语》云:“
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岁即岁星,鹑火即柳宿。古人把赤凤叫作
鹑,看来周人选择克商的时间也是寓有深意的。
                      (摘编自何丹《试论中国凤文化的“历史
                    素地”及其在文化类型学上的深层含义》)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1.下列关于凤的形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20世纪后期在陕西凤雏村出土的甲骨文中,凤都表现为短尾鸟的
形象。
B.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作为凤属的         是跟凫一般大的
红眼睛水鸟。
C.综合甲骨文和上古文献记载看,凤的原型是一种类似水鸭的普通
短尾水鸟。
D.在周代文化中,凤已经从短尾水鸟变成一种华冠长尾、祥瑞美丽
的神鸟。
解析原文第一段有“          ……似凫而大”,B项“跟凫一般大”有误。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A.在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形状的凤
纹还没有出现。
B.从青铜器纹饰和“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句话看,鸟是殷商人传说
中的图腾始祖。
C.凤鸟知天时,九扈带来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所以殷人先祖“
鸟师而鸟名”。
D.周人的凤崇拜是从商人那里沿袭而来的,而周人的崇凤热甚至超
过了商人。
解析根据原文第二段“真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此时
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可知该项错误。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后代所见的“凤”并不是自然界的一种鸟。在中国文化史上,凤的
形象最为重要的演变开始于殷商晚期,最终完成于周代。
B.周文王、周武王都曾称臣于商纣王。为了表明自己是商朝先王
的臣下,周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马上就参拜了商人的神庙。
C.《尚书》“周书”是记载周王朝史事之书,在“周书”十二篇中大量
宣传天命、“殷革夏命”,实际上就是在宣传“周改殷命”。
D.周人之所以把牧野之战克商的时间定在甲子日,即岁星在鹑火的
时候,就是因为鹑是赤凤,而赤凤将带来“上天之命”。
解析B项,“为了表明自己是商朝先王的臣下”错,原文第四段说周武
王参拜商人神庙是为了“急于把商人的正统接过来,成为中原合法
的统治者”。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三十、(2012·全国卷,1~3,9分,难度★★)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3题。
  “黑箱”是控制论中的概念,意为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
不知的对象。“科技黑箱”的含义与此有所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存
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使用者如同面对黑箱,不必打开,
也不必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
果。例如电脑、手机、摄像机、芯片,以及药品等,可以说,几乎技
术的全部中间和最终成果都是科技黑箱。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
中,科学知识是基础,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
除此以外,科技黑箱中还整合了大量人文的、社会的知识,并且或
多或少渗透了企业文化和理念。这样,在电脑或手机中就集成了物
理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美学,以及对市场的调研和
政府的相关政策等知识。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科技黑箱是特殊的传播与共享知识的媒体,具有三大特点。首先,
它使得每一个使用者——不仅牛顿,都能直接“站在巨人的肩上”继
续前进。试想,如果要全世界的电脑使用者都透彻掌握电脑的工作
原理,掌握芯片上的电子理论,那需要多少时间?知识正是通过科技
黑箱这一途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如今,计算机天才、黑客的
年龄越来越小,神童不断出现,他们未必理解计算机的制作过程就
能编写软件、破译密码。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就为相对“无
知识”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其次,处在相对低端
的科技黑箱往往与语境和主体无关,而处于高端的科技黑箱则需满
足特定主体在特定场合乃至心理的需要。人们很少能对一把锤子
做什么改进,而使用一个月后的电脑则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
记,这就说明,在认识变得简单易行之时,实践变得复杂和重要。最
后,当科技为我们打开一扇又一扇门的时候,我们能拒绝它的诱惑
不进去吗?而一旦进去,我们的行为能不受制于房间和走道的形状
吗?表面上是使用者在支配科技黑箱,然而科技黑箱却正在使用者“
不知情”的情况下,对使用者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就是说使用者
被生产方对象化了。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黑箱在使科技知识被使用者广泛共享之时,
也往往使这部分知识因共享而贬值甚至被人遗忘。那么还要不要
学习集成于科技黑箱中已经贬值的科技知识,例如电磁理论、牛顿
力学,甚至四则运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技术所构成的平
台还有一个历史维度。时至今日,历史上的很多技术已经失传或过
时,但是也有相当多的技术流传至今,例如中国的针灸,以及散落在
各古老民族中的特殊技法等科技黑箱都是如此。这提示我们,对于
历史上存在过的知识应予宽容。此外,由于使用者不必从头学起即
可操作科技黑箱,于是就可能发生对科技黑箱的滥用。科学技术是
一把双刃剑,科技黑箱无疑会使得双刃剑的哪一刃都变得更为锋利。
                     (摘编自吕乃基《行进于世界3的技术》)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1.下列对于科技黑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黑箱,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而科技黑箱,则至少
它的设计者理解和掌握其中所含有的知识。
B.与黑箱不同,科技黑箱的操作是可控的,使用者不必透彻掌握其工
作原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
C.科技黑箱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在科
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对科学知识进行了修正。
D.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成果和最终成果,如电脑、手机,都集成了
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知识,可以说,是科技造就了科技黑箱。
解析答题区域在第一段。“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对科学知识进行了
修正”说法有误,原文是“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
”。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B )
A.在当今世界,每一个科技黑箱的使用者都能像牛顿一样“站在巨
人的肩上”继续前进,这个“巨人”就是科技黑箱。
B.知识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这是现在计算
机天才、黑客和神童不断出现的根本原因。
C.越是高端的科技黑箱,主体对它的干预就越大;在认识和实践的
关系上,实践也随之变得更加复杂和重要。
D.使用者表面上是在支配着科技黑箱,但实际上他们是在“不知情”
的情况下受到了科技黑箱潜移默化的影响。
解析答题区域在第二段。原文的表述是“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
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是“机会”而非“根本原因”。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新的科技黑箱能够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提供崛起和赶超
的机会,他们即使没有掌握科技黑箱中的知识,也可以享用这些知识。
B.要不要学习集成于科技黑箱中已经贬值的科技知识,作者并没有
给出直接的答案,但提示我们,应当对这些知识予以宽容。
C.科技黑箱不仅包括当代的高科技成果,也包括历史上遗留下来的
很多技术,如中国的针灸以及各古老民族中的特殊技法。
D.由于科技黑箱使用简单方便,于是就可能发生滥用的现象,其直
接后果就是科技这把双刃剑的哪一刃都变得更加锋利。
解析答题区域在第三段。科技黑箱可能被滥用的原因是“使用者
不必从头学起即可操作”,而不是“使用简单方便”。
  
  文档由机器转码 排版混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请下载原文档
本文档的下载地址为http://www.gaokaotik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536
高三语文资料

写了 1378 篇文章,拥有财富 2762,被 0 人关注

代码测试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高考题库网 www.gaokaotiku.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高考题库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成为第一个吐槽的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京ICP备13053688号-15|高考题库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