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课标Ⅰ专用)
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五年高考
A组 课标Ⅰ卷题组
一、(2019课标全国Ⅰ,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或早或晚,都会遭遇到这个问题——为谁创作、为谁立言?习近平同志强
调:“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
问题。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目前,文艺界普遍认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
创作的蓬勃生机。然而,在创作实践中,还有许多作家、艺术家困惑于现实如此宏大丰富,以至
于完全超出个人的认识和表现能力。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现实太精彩了,它甚至远远走
到了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是的,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随时发生着习焉
不察而影响深远的变化。这就为作家、艺术家观察现实、理解生活带来巨大困难。对于他
们而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生活的表象,大约是不难的,难就难在理解生活复杂的结构,理解隐
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那么,这“更深层的东西”是什么呢?
去过天安门广场的朋友一定会对矗立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印象深刻,许多人都背得出
上面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
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
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
雄们永垂不朽!”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今天,再次诵读这段话,我们就会意识到,这改天换地
的宏伟现实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认识到人民的
主体地位,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时代浪潮下面深藏的不竭力量,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时代,
认识沸腾的现实。
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是为了从理性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间,是为了解决我是
谁、我属于谁的问题。新文化运动以来,无论是经历革命与战争考验的现代作家,还是上世纪
80年代那批经历了知青岁月的当代作家,他们内心其实都有一方情感根据地,都和某一片土地
上的人民建立了非常深切的情感关系。这些作家是属于某个情感共同体的,这个共同体时刻
提醒着他,他的生命和创作与这世界上更广大的人群休戚相关。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
并不是我们的读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他以及他所代表的广大人民作为我们认识现实、理
解时代的依据。
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
盾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诚然,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
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但是,有责任感的艺术家会深深感到,我们就生活在那些为美好生
活、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人们中间,理应对我们的共同奋斗负有共同责任。我们有责任通过
形象的塑造,凝聚精神上的认同。这种认同,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认同,是与新时代伟大历史
进程的同频共振。作家和艺术家只有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儿子,积极投身于人们争取美好未来
的壮阔征程,才有能力创造出闪耀着明亮光芒的文艺,照亮和雕刻一个民族的灵魂。
(摘编自铁凝《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家树立了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念,在创作实践中就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
B.对人民的情感认同,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很多作家创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C.人民是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因为普通劳动者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
D.真正扎根时代、富有责任感的艺术家,无须考虑人民群众的娱乐和消费需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
B.文章论证兼顾现实与历史,既有对当下创作的分析,也有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C.文章引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内容,巧妙衔接了上下文,也有力支撑了论点。
D.文章末段论证了正面人物的塑造是新时代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体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对于那些认为现实走在小说家想象力前面的作家而言,困难在于如何把握生活的复杂结构
和本质内容。
B.对艺术家而言,日新月异的变革时代,既意味着巨大挑战,也能激发创作热情,促使他们投身
沸腾的生活。
C.老舍曾说:“不去与劳动人民结为莫逆的好友,是写不出结结实实的作品的。”这与文中情
感共同体的理念是相通的。
D.我国当下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由量的问题转向质的问题,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而
精,凝聚共识。
一、
1.答案 B 本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和辨析能力,体现了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有助于
考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认识观。
A项,“作家树立了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念”与“在创作实践中就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之
间没有条件关系,故A项错误。C项,“普通劳动者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错误,原文为“一
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另外,选项因果关系不成立,原文说“一个普
普通通的劳动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理解时代的依据”。D项,“无须考虑人民群众
的娱乐和消费需求”错,原文为“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有责
任感的艺术家会深深感到……理应对我们的共同奋斗负有共同责任”。
2.答案 D 本题考查论证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分析文章结构,分析文本论点、论据及论证
方法的能力,体现了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培养优秀的思维品质。
D项,曲解文意,原文为“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选项将“以精品奉献
人民”曲解为“正面人物的塑造”。
3.答案 D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整合文中信息并进行推断的能力,体
现了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培养创新思维品质。
D项,“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而精”错误,文章指出了我国当下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然后
论述了艺术家的创作要出精品的问题,并没有说“少”的问题。
二、(2018课标全国Ⅰ,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
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
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
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
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
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
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
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
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
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
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
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
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
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
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
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
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
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
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
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
“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
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
“接着讲”的统一。
(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也是当代思想的组成部分。
B.“照着讲”主要指对经典的整理和实证性研究,并发掘历史上思想家的思想内涵。
C.“接着讲”主要指接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在新条件下形成创造性的思想。
D.不同于以往诸子之学,“新子学”受西方思想影响,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
B.文章指出理解“新子学”的品格可从两方面入手,并就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证。
C.文章以中西思想交融互动为前提,论证“新子学”“接着讲”的必要和可能。
D.文章论证“照着讲”“接着讲”无法分离,是按从逻辑到现实的顺序推进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对经典进行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与进一步阐发之间,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
B.面对中西思想的交融与互动,“新子学”应该同时致力于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建构。
C.“照着讲”内含“接着讲”,虽然能发扬以往的思想,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
D.“新子学”要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就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
二、
1.答案 D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对应信息在第一段,由“诸子之学,兴
起于先秦”“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
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可知此项表述正确。B.对应信息在第二段,由“‘照着讲’主要是从
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
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
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可知此项表述正确。C.对应信息在第三段,由“‘接着
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
统”“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可知
此项表述正确。D.曲解文意。对应信息在第四段,由“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
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可知
此项中“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表述错误。
解题步骤 信息筛选整合题解题四步骤
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
原文意思(或正确)的一项是”,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加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
念、无中生有等。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将原文信息和选项进行对比,寻找细微
的差别。
步骤一:根据要求,确定目标。步骤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步骤三: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
并整合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要准确找到选项相关内容在原文中的位置,从中筛选提取
信息。步骤四: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相关内容在原文中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进
行对照,辨明正误。
2.答案 A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论证与观点不照应,由原文第二
段前两句话“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
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可知,“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
的差异”的表述是错误的。B.此项是对文本主要内容的概括,表述正确。C.此项是对文本第
三段内容的概括,表述正确。D.此项是对文本第四段内容的概括,表述正确。
知识归纳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考查角度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阅读材料是一篇小论文,所以要明确文章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
法。答题时注意判断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
重点考查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3.答案 B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
的”表述错误。“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指“照着讲”,“进一步阐发”指“接着讲”。原
文观点是“‘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
‘接着讲’的统一”。B.表述正确。原文第三段对此作了阐述,“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
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
建构与发展过程”。C.“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表述错误。原文观点是“‘照着讲’的
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
源”。D.曲解观点,“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表述错误。原文观点是
“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新子学’应追求‘照着
讲’与‘接着讲’的统一”。
方法技巧 比对法解答曲解观点题
“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
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①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
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等,改变其原意)、
“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
意)、“凑”(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的过程中,删了哪些词,改
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这些词语改变以后,选项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来说,选项中如有
下面这些词语,我们要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
词(如“都”“所有”等),看它是否有扩大或缩小外延的情况;推断词(如“或许”“大概”
“必定”“可能”“似乎”等),看它是否存在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错
误。②比对关系。看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
三、(2017课标全国Ⅰ,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
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
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
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
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
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
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
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
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
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
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
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
“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
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
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
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
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
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
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
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
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三、
1.答案 D A项,“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说法错误,原文
只是说“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
伦理审视”,是“气候正义”产生的背景,并未指明“气候正义”的提出者就是“非政府组
织”。B项,“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以偏概全,由第四段中“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
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
义务和成本”可知,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既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
候容量的权利”,还有“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包括限制排放的问题)。C
项,“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不合文意,由原文第三段中“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
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可知,当代人“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
务”,并无权利“为后代设定义务”。
知识归纳 命题人在论述类文本阅读错误选项的设置上,常用的6种方法如下:
(1)删。删除句子成分而改变句意。
(2)添。添加定语或状语,造成对内容的曲解。
(3)调。调换词语或句子的顺序,从而改变句意。
(4)改。改变说法,或用其他词语代替,造成似是而非。
(5)漏。只是强调了问题的某一方面,而有意漏掉其他方面。
(6)凑。将意义相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随意拼接在一起而造成错误。
2.答案 C “立足未来”说法错误,第三段在阐述代际公平时说“我们这一代……我们作为
……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可见作者的立足点是当代。
3.答案 B “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的推断不符合文意,原文说“气候变化公约或
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并不能说落实目标就能保证后代需求。
易错警示 注意绝对化的说法,说法绝对,往往错误;还要注意推断,结合文章内容,看是否符合
作者的观点态度。
四、(2016课标全国Ⅰ,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
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
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
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
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
年,从诗三百篇做起”。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
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
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
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这一
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
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
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
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
发生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
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
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
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这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具有催
生作用。1928年秋,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其最初的目的乃是继续
寻找甲骨。而第二次发掘时,已从主要寻找甲骨变成了对整个遗址所有遗存的科学发掘。
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
慎的《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别是对
金文的研究,已不断地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到了清代,对金石学的研
究进一步深入,使《说文》的权威性受到了较大的冲击。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的早期形
式,其构成离小篆甚远,多有象形、会意文字,令当时学者眼界大开。《说文》以小篆为本解释
字源的理论难以维持,从此中国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摘编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殷墟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公贵族占卜吉凶时写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它的发现对中国
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之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了解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一个商王
朝,然而这些文献却并非成于商代。
C.由于缺少成于商代的文字史料,因此从稳妥的角度出发,胡适认为古史研究大致可从西周时
代开始进行。
D.1917年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
内容的真实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一些历史学家对《世本》的可靠性将信将疑,认为其中
记载的一些内容恐怕是虚构的。
B.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因而它受到古史辨派的
无情批判。
C.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让中国历史学研究者认识到,在考证古史时不仅要注重历史文献
的记载,也要重视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D.许慎的《说文解字》没有利用汉字的早期形式,而主要依据小篆来研究古文字,这使它在解
释字源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尚书·盘庚》明显是后人改造过的文章,由此看来,尽管其中保留了许多商人语言,但是仅
凭此篇仍不足以证实商王朝的存在。
B.若想证实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的客观存在,还要依靠地下
出土的新材料。
C.第二次殷墟发掘的目的发生了改变,是因为历史语言研究所认识到,除了甲骨之外,遗址的其
他遗存也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历史的材料。
D.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从此中国的文字学就进入
了一个新的时期。
四、
1.答案 D “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错。原文:“证明《史记·殷本
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
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易错警示 本题易误选C。C项将原文中的“诗三百篇”替换为“西周”,实际上《诗经》收
录的最早诗歌正是西周初年的。
2.答案 B 扩大范围。原文为“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而选项表述为“旧史学”。
解题关键 考生需要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认真比较,发现不同点,分析判断不同的原因,进而判断
正误。
3.答案 D D项中“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不合
文意,由原文最后一段可知,汉代以后,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主要凭依小篆;北宋以来,凭
依金文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了补充。
答题步骤 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把握主要内容,可勾画重点词语,这样就不会犯断章取义、
以偏概全的错误。第二步,针对试题,尤其是选项,到原文中找相关语句。第三步,把选项和在
原文中找到的相关语句进行比较,做出准确的判断。
五、(2015课标全国Ⅰ,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的
繁荣。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
赊卖等多种形式。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
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渡过困境。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解
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
要。质、押是借贷的担保形式,由质库、解库等机构经营。质属于动产担保,它必须转移动产
的占有;押属于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契约交付债权人即可。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
变卖价款优先受偿。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
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出典人也
不必向典权人支付利息。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故赊买赊卖行为
也很普遍,几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从实际效果看,它解决
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对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对货币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
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铜铁钱细
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造纸和印
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
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茶引、盐引要求相关人员先用粮草或现钱
的付出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凭此类纸质信用工具异地兑取现钱或政府专卖货物。这些信用
工具的使用,除了可发挥信用功能外,也使得政府和商人在专卖货物领域能够共同获利,既有利
于商人从政府专卖的货物中分得一份利益,又有利于政府实现增加收入、补给军需等目标。
早期的交子、关子、会子要求相关人员先交纳现钱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再根据需要持交
子、关子、会子到指定的地区兑取现钱。这类信用工具携带方便且具有汇票性质,可以保障
大宗交易、跨地区交易货款的顺利结算。它们的使用,弥补了货币的不足,节省了货币流通需
求量。此后这种交子、关子、会子逐步发展为纸币。可见,宋代新型信用工具的大量使用,是
社会经济发展史中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新生事物,它缓解或解决了交换过程中的诸多不便与矛
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
(摘编自王芳《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宋代的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
融的一个新特点。
B.宋代的政府借贷基本上是赈济性借贷,主要目的是帮助百姓渡过困境,因此与私人借贷相比,
政府借贷的利率要低得多。
C.在宋代,债务人可以用不动产的契约或动产作为担保,向债权人借贷。在债务人不偿还债务
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
D.赊买赊卖的信用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宋代通货紧缩带来的资金不足的问题,缓解了生
产、流通、消费领域中的诸多矛盾。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宋代的信用工具不断创新,出现了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
子等信用工具。
B.茶引、盐引等信用工具的使用,可以使一些商人取得茶、盐等货物的专卖凭证,从政府专营
的物品中分得一部分利益。
C.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最初是由宋代政府发行的,其发行目的是解决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
性等多方面的问题。
D.宋代的造纸术和印刷术高度发达,这为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信用工具的产生提供了技
术条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质库、解库是进行押物、放款、收息的机构。唐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质库、
解库也随之兴盛。
B.在宋代,出典人将房产押给典权人后,可以获得一笔典价,且不必支付利息。在典期内,典权
人不但享有房屋的使用权,同时还拥有出租权。
C.虽然早期的交子具有汇票性质,可以克服金属货币不便携带的缺点,保障商品交易中货款的
顺利结算,但是它还没有发展成为纸币。
D.宋代各种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对当时的经济发展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此后各
个朝代提供了借鉴。
五、
1.答案 A “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
不符合原文意思,根据原文第2段“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
的”可知,只有“典”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
解题关键 阅读时要勾画圈点,标注关键词(如关联词、表范围的词等)、关键句(如领起句、
过渡句、总结句等),以便答题时快速找到答题区间。
2.答案 C “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最初是由宋代政府发行的”不符合原文意思,根据原文
第3段第二句可知,这些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是“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
而出现的。
方法技巧 在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时,有的问题要提取的信息比较简单,涉及的范围较小,可采
用直接摘取法,把文中重要的词语或短语摘取出来即可。有的问题涉及的范围比较大,干扰信
息比较多,要具有较强的分析理解能力,采用“对比”“求同”“求异”等方法,捕捉、区分信
息,略过无关信息,概括有效信息,提炼所需信息。
3.答案 D “宋代各种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对当时的经济发展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的
说法过于绝对。
方法技巧 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然后浏览选项,之后到文中找到选项相
关内容所在的位置,并将选项与其进行比较,特别要注意句中限制性的副词。
B组 课标Ⅱ、课标Ⅲ、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一、(2019课标全国Ⅱ,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
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
常。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他所接
触到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
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采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就诗
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
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
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的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
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
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
“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就诗歌内容方
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情物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
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
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悲哀响;写洗兵马之
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
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
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越,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
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
避。其不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
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
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
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他一方面有
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如著名的《北征》诗,于饱写沿途之人
烟萧瑟、所遇被伤、呻吟流血之余,却忽然笔锋一转,竟而写起青云之高兴,幽事之可悦,山果
之红如丹砂,黑如点漆,而于归家后,又复于饥寒凛冽之中,大写其幼女晓妆之一片娇痴之态。
此外,杜甫虽终生过着艰苦的生活,而其诗题中却往往有“戏为”“戏赠”“戏作”等字样。
凡此种种,都说明杜甫才性之健全,所以才能有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相反而相成的两
方面的表现。这种复杂的综合,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又一证明。
(摘编自叶嘉莹《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杜甫有一种难得的健全才性,能兼容感性与理性,对事物进行综合全面的把握。
B.从杜甫论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
C.杜甫的诗歌涵括范围非常广泛,善于以变化的笔触,表现社会生活和人情物态。
D.对于天宝年间的乱离,杜甫在诗中既有主观感情的投入,又有客观视角的观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健全才性是杜甫取得集大成成就的重要因素。
B.文章从体式风格和内容两方面,来论证杜甫诗歌创作的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C.文章在论证诗人对待悲苦的态度时,将杜甫和陶渊明、屈原等诗人做了对比。
D.文章论证了杜甫所以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杜甫之前的诗人,或者以感性见长,或者以理性见长,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
B.杜甫勇于尝试各种诗体,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在五言古诗上则作出革新。
C.对逃避、被击败与正面担荷这三种回应危机方式,作者在情感态度上一视同仁。
D.杜甫诗歌震撼人心的力量,部分来自严肃与幽默之间、担荷与欣赏之间的平衡。
一、
1.答案 B 本题考查论述类文本阅读的相关知识,着重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体
现发展逻辑思维的学科素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项,“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说法错误,原文说“古今长短各种诗
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并未说明杜甫对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的评价。
2.答案 D 本题考查论述类文本论证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分析文本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及论证结构的能力,体现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继承与弘扬古典文化。
D.“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说法错误。结合原文可知,杜甫“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
量”,“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最终缘于“杜甫才性之健全”。
3.答案 D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整合文中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体现
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以彰显文化魅力。
A.推断无据,文中并未明确指出之前的诗人的理性感性特点,且“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于文
无据。B项,“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说法错误,结合文末出处及“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
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得
知。C项,“作者在情感态度上一视同仁”错,作者对“正面担荷”给予高度肯定,这与其对其
他回应危机的方式的态度不同。
二、(2019课标全国Ⅲ,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蕴藏丰富、有待进一步
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宝库。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困境,
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仍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
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
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
观。对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要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而不应仅局限在艺术团体或
演出队等小范围内。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
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
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经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会对此类非物质
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如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踏春》、蒙古族舞蹈《吉祥
颂》等都曾大放异彩。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持本
真性的原则,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西方音乐编排
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因此,对民族民间传统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应既不
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
编导们深谙民间表演艺术的特性,并能进行实地调研、采风,挖掘出民间艺术的基本元素与本
质精神。
各种传统表演艺术都是在特定时空中呈现的,靠其演出行为形成艺术作品,实现艺术价值。这
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决定了应对其实施活态传承与保护,使之以鲜活形态生存于民间。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实践中,有些地区视保存为保护,重视硬件设施,各类场馆及专题博
物馆建设颇具规模,民间收集来的各种乐器、道具、面具、服装等都得到妥善收藏。这种博
物馆式的展示与收藏,虽然能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但变活态传承为固态展示,
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传统表演艺术的生存发展问题。有人认为通过录音、录像等数字化手段
便可记录、存储、呈现表演艺术的成果和过程,达到抢救性保护的效果。但是,这只是对文化
遗产的部分信息进行了保存。人在进行艺术表演时涉及的很多现象难以精确量化,其中不少
信息是无法获取和记录的。对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活态保护,才符合其自
身的传承发展规律。
(摘编自李荣启《论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传统表演艺术通常具有生活性和群体性的特征,民众也是演出的重要参与者。
B.春晚优秀的民族歌舞节目为传统表演艺术的舞台改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
C.传统表演艺术进行“二度创作”时,应当避免西式改编,以防失去原有风格。
D.录音、录像等手段可以记录传统表演艺术的成果和过程,能够起到保存作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针对当下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中出现的一些片面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B.文章紧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表演艺术的几种属性,多角度展开论证。
C.第四段将一些地区的场馆建设和数字化保存做比较,论证了保护与保存的不同。
D.文章对现有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举措的成效与不足都有论及,体现出辩证的态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传统表演艺术源自生活,使其“雅化”意味着脱离原生的环境,很难获得成功。
B.民间各种自发的载歌载舞活动都是传统表演艺术的一部分,有很强的民俗色彩。
C.传统表演艺术依赖动态展示以呈现艺术内蕴,将其物质载体作固态展示则没有价值。
D.活态保护致力于维护传统表演艺术的活力,看重人的因素在项目传承中的作用。
二、
1.答案 C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体现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引导关
注传统文化。
“避免西式改编”说法绝对,原文为“‘二度创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
入现代元素”。
方法技巧 “双合”法准确解答理解分析题
所谓双合,就是符合文意,符合题意。符合文意指在做题时将选项逐一与原文进行比照,比照该
选项与原文意思是否相同,哪些字句变了,意思变了没有,不要只看大概。符合题意指在比照符
合文意的前提下看看该选项是否符合题干的意思,抓住题干意思中的几个要点,完全符合题干
要点的才是正确答案。
2.答案 C 本题考查论述类文本论证方面的相关知识,考查分析文本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的能力,体现了发展逻辑思维的学科素养,培养优秀思维品质。
第四段论述的是对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活态保护。
3.答案 D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整合文中信息并进行推断的能力,体
现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A项,“使其‘雅化’意味着脱离原生的环境,很难获得成功”理解错误,原文为“固然能彰显
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B项,“民间各种自
发的载歌载舞活动都是传统表演艺术的一部分”,说法绝对。C项,“将其物质载体作固态展
示则没有价值”说法错误,原文说“能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可知选项否定
绝对。
知识拓展 排除干扰定答案
命题者常常采用以下方法来设置干扰项:①偷换概念。在选项中用其他概念置换原文中的概
念。②扩大或缩小概念的外延。在错误的选项中以部分代整体,或把整体说成部分,改变概念
的外延。③混淆概念。把不同的概念等同或混淆起来。④改变判断的性质。故意把可能写
成必然,把未然写成已然,把有写成无,把无写成有。⑤无中生有。选项中的信息在原文找不到
依据。⑥因果混乱。包括强加因果和因果倒置。
三、(2018课标全国Ⅱ,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
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
提取、全球性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
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
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
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予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
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信息,并界
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
“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
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
排除他人非法利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遗忘的平
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
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
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
记忆所束缚。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
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
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
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
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进一步说,数字化记
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建构关于我们
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
的目的。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
(摘编自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
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由于数字化记忆的发展,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发生了反转,记忆变得更加容易。
B.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
C.“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不过前者更积极一些。
D.我们要对抗数字化记忆霸权,就要成为数据控制者并建构他人的数字化记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胁为立论的事实基础,论证了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
B.通过讨论大数据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文章把论证推向了深入。
C.与重视个人隐私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着重论证了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
D.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化记忆可能带来的问题,对我们的认同问题作出了全新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大数据时代的个人留在网上的信息太多,如果没有主动权,就难以保护隐私。
B.遗忘是个人和社会的一种修复和更新机制,是我们面对现实和想象未来的基础。
C.技术有支配和压抑人的力量,这不仅影响个人隐私安全,而且影响整个社会。
D.大数据的分类系统不是中立的,这将影响数据的客观呈现,使用时应有所辨析。
三、
1.答案 A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对应原文第一段,“在大数据时代……
而记忆却成了常态”。B.“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
的成本太高”于文无据。C.“隐私权”在大数据时代之前就已经存在,“都是为了对抗大数
据”说法错误。D.结合末段内容可知,“成为数据控制者并建构他人的数字化记忆”是数字
化记忆霸权,而不是对数字化记忆霸权的对抗。
2.答案 D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结合全文及末段的“个人生活
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甚至
限制我们的认同”可知,此项正确。B.结合后三段找到对应的关键词,如第二段的“隐私”,第
三段的“记忆”,第四段的“主体身份”可知,此项正确。C.结合文末出处及文章内容来理解
写作动机,结合第二段的“被遗忘权”与第四段的“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
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可知,“着重论证了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是正确的。D.“对
我们的认同问题作出了全新论证”理解错误。文章着重论证的是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
文中虽然提及“我们的认同问题”,但并未“作出”“全新论证”。
解题技巧 判断论述类文本论点三要素
要素一,据位置判断,如标题、开头、结尾等。
要素二,据论题判断,结合段首句、高频词或选文出处等判断论题,据论题明确论点。
要素三,据论据判断,通过事实或道理论据等判断论点。
3.答案 B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结合文章第二段分析可知,
此项正确。B.原文第三段有“在某种程度上”的条件限制,而选项却抛弃了这一条件,说法过
于绝对。C.与“支配和压抑人的力量”相关的内容在第四段,结合第二、三、四段可知,选项
正确。D.“中立”一词在末段倒数第二句,结合文章来理解,此项正确。
解题步骤 论述类文本阅读题解题“三步骤”
步骤一,读懂文本。①在阅读的过程中,养成逐段或逐层概括文意的习惯,以便从整体上把握文
章内容、作者观点及各段落、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提高阅读过程中的理解能力和信息整合
能力。②养成全神贯注、逐词逐句细读细品的习惯,对文中涉及的表明时间、范围、程度或
因果关系、条件关系,以及不同概念之间的异同或事物发展变化情况等的词句,应该格外关注,
并随手勾画出来。③树立整体理解的意识。碰到疑难词句,或与设问相关的原文语句,不要望
文生义或断章取义,而要联系有关语句所处的语境,结合上下文来准确理解。
步骤二,落实“三字方针”。一“读”,即读题干选内容,审清题意;二“找”,即“对题读文”,
找出各选项在文中的检索范围;三“比”,即比较各选项和原文信息有无“漏”“衍”“换”
等现象。
步骤三,明确比对关系。比对选项与原文的关系:①比对逻辑关系。要了解几种常见的复句,如
因果、假设、条件、递进等,注意其所用的关联词语。②比对语意关系。如部分与整体、已
然与未然、原因与结果、有据与凭空等。
四、(2018课标全国Ⅲ,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
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
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
现危机的表征。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
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
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
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
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
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
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
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
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
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
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
市发展。
其三,意义弹性。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
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当一
个城市体只允许一种、一个层面的意义存在时,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会走向衰
落。当一个城市体只能满足某一类人的意义追求、意义需要时,这个城市体也往往会丧失活
力。当一个城市体被某一类型的意义体系固化时,这个城市体往往不具有综合吸纳力、发展
潜力。启蒙主义的片面化,理性主义的片面化,世俗主义的片面化,神圣主义的片面化,都会导
致城市意义弹性的减弱,都会从根基处危害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保持城市的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并以此为基础,把握城市的类型构成与
历史,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对于城市社会的健康发展而言,是意义重大的。
(摘编自陈忠《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当前城市空间弹性核心的问题是缺乏有机统一,这使得城市发展丧失了基础。
B.已发展的城市和崛起中的城市都面临着激活活力的问题,也都需要有制度弹性。
C.城市的意义对不同的人群来说是不一样的,城市体需要一种抽象的意义共同性。
D.在诸多原因中,空间、制度及意义三者的弹性不足是影响城市发展的根本原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在理论论证的过程中提及空间被私人性固化的现状,有其现实的指向。
B.文章区分了文明弹性的层面,也区分了城市体发展的阶段,论证结构清晰。
C.文章注重分析具体概念的正反两面及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具有辩证意味。
D.文章借助“文明弹性”的概念,论证了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当一个城市体有更好的空间弹性和制度弹性时,其意义弹性也会相应变好。
B.城市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时会有不同危机,制度的主要功能也会因此不同。
C.要让一个城市体具有综合吸纳能力和发展潜力,就应平衡各种主义的关系。
D.城市盛衰自有其规律,与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在总体上的和谐没有直接关系。
四、
1.答案 B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或然当必然。原文第二段中“片面地
强调空间的……,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会”字说明这是一种可能,但选项说成“使得
城市发展丧失了基础”,属必然。B.第三段中的两个“即使……,也……”说明无论是正在崛
起的城市还是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都需面对秩序与稳定、活力激活的问题,都需要有制度弹
性,故正确。C.曲解文意。原文第四段的表述是“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D.不合文
意。文末说文明弹性“对于城市社会的健康发展而言,是意义重大的”,但并没有说是“根本
原因”。
答题步骤 三步练就“火眼金睛”
第一步,还原,把原文中与选项表述对应或相关的句子找出来;第二步,比对,两个指头同时使用,
一个指头指向选项,一个指头指向原文,同步阅读、比对;第三步,辨析,对选项表述和原文表述
有出入的地方,从内容、逻辑两个方面细心辨析,发现错误。
2. C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第二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理论(道理)论证,“目前,人们更多地……占有物”指出了空间被私人性固化的现状,表述正
确。B.第二、三、四段分别论述“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这是区分了“文
明弹性”的层面;第三段围绕着正在崛起的城市和已发展起来的城市进行论述,这是区分了城
市体发展的阶段;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思路清晰。故表述正确。C.无中生有。
“及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错误,从论证内容上看,文章对“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
弹性”都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但并未涉及“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D.最后一段论
述表明,保持“文明弹性”是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的基础、途径,表述正确。
方法技巧 论述类文本“三位一体”阅读法
(1)勾画论点、论据。
(2)标出关键词。画出有助于理清内容、包含提示信息的词语,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避免逻
辑错误的词语,文中反复强调的词语。
(3)思考三类关系。思考概念(对象)之间的逻辑关系、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段与段之间的关
系。
3.答案 A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是文明
弹性的三个方面,三者并无必然联系。B.根据第三段内容,崛起中的城市和已发展起来的城市
面临的问题不同,制度的主要功能也就因此不同,因此推断正确。C.根据第四段“当一个城市
体被某一类型……发展潜力”,反推可得出选项结论。D.根据文章第四段,“意义弹性”一旦
减弱,肯定会影响城市的健康发展,但这种影响并不是直接的。所以D项正确。
易错警示 对作品内容的理解,难在对原文的“推断”上,需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向前再走一
步。“推断”出现失误的主要原因:一是对原文内容理解失当,特别是对材料和材料之间的相
关性缺少理解与把握;二是对表述推断关系的“敏感词”吃不准,如“相应”“因此”“直
接”“要……,应……”等。
五、(2017课标全国Ⅱ,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
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
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
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了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
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
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
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
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
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
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
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
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
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
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
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
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于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
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
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代
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
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
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
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
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
D.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
B.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程。
C.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证。
D.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论证了崛起带来的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如果不是下西洋使青花瓷作为商品大量生产和外销,青花瓷可能就不会崛起。
B.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
C.青花瓷外销掀起世界性的中国风,可见青花瓷对明代的世界影响起了重要作用。
D.青花瓷在明代引领了世界时尚,由此带来的启示是,应注重社会的多元和开放。
五、
1.答案 A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曲解文意。据第二段可知,此时青花瓷
上的中国画元素与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而选项却说“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
C.扩大范围。据第三段第4句可知,“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选项却扩大为“明代社会
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D.强加因果。据尾段尾句可知,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是当时社
会转型的例证,选项“从而”一词,却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误认为是推动当时社会转型
的原因。
方法技巧 论述类文本4字解题法
(1)读——粗读全文,整体把握
通读全文,理清文章结构,明确论述对象、思想内容和主要观点。只有了解了文本内容,才能在
解题时根据具体的选项找到对应区间,找到原文中相应的内容,并进行对比分析。
(2)审——审清题干,明确要求
审清题干,明确题目的要求是什么,如选择“正确的”还是“错误的”、“符合的”还是“不
符合的”、“属于的”还是“不属于的”。
(3)找——准确查找,确定区间
选项的内容一般都来自原文,所以首先要在原文中找出各选项对应的语句,要找准确,找全面,
不可遗漏。有时对应的语句可能不止一处,但一般只有一处是符合要求的,因此要仔细辨别,筛
选出需要的内容。如果确实不止一处,则要进行整合,使之相互补充。
(4)比——对照分析,判断正误
对照原文,仔细、全面地分析选项,包括选项中所用概念或词语的内涵、外延,事物存在的状态
(必然、可能),条件的类型(充分、必要、充要),程度的深浅,范围的大小,时间的先后,内容的主
次。对比之后,自然会发现选项与原文存在的差别。可以采用排除法来解题,先将那些明显的
或把握大的错项排除在外。如果仍有个别选项拿不准,可以反复揣摩,并与原文反复对比,结合
文意进行判断。
2.答案 A 第一段在对元明两代瓷器进行对比论证后,得出了“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
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的论点。
3.答案 B “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在文中没有体现。这实际上是一个简
缩版的三段论,大前提为“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小前提是“明代成化年间青花
瓷兴盛”,结论是“所以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在这个三段论中,“时尚兴盛”与“青花瓷
兴盛”非同一概念,即“青花瓷兴盛”并非“时尚兴盛”,所以推断不出“青花瓷兴盛的成化
年间社会变化很快”这一结论。
六、(2017课标全国Ⅲ,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
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
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
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
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
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
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
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
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
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
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
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
“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
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
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
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
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
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
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
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
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C.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
D.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
C.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
D.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
B.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C.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D.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
六、
1.答案 C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就不会留下‘乡痛’”,说法过于绝
对,原文中不存在这种必然关系。B.“必须完好保存下来”曲解文意,原文第二段中说“至于
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另一方面可以……,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并
不全是“完好保存”。D.文末说,为使乡村记忆充满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
套”“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而不是使乡村记忆“成为相关产业
的配套设施”。
2.答案 C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
准”错误。对于“保留哪些乡村记忆”,文中并没有举例说明“甄选的标准”,只是在第三段
阐释了“呵护乡村记忆”的原则:“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
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3.答案 B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作品内容的能力。原文末段说“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
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而游子在故
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是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的结果,故不能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
记忆”。
方法技巧 培养阅读论述类文本的全局意识
对于论述类文本,唯一有效的方法是一一对应——原文与选项的对应,可有时相对应的类似句
子在文中多次出现,如何快速找到答题区间呢?这需要有意识地培养阅读论述类文本的全局意
识,即梳理层次。梳理层次的方法有:
(1)看首句,明文意。文段首句或总起全段,或承上启下。如本文第三段首句“仅仅留住乡村记
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留住”承上,“呵护”启下,这一句为过
渡句,这样第二、三段的内容就明确了。第四段首句也是过渡句,“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承
第二、三段,“活化乡村记忆”启下。这样文章层次就非常清晰了。
(2)看举例,明范畴。文中阐释观点时,往往列举一些现象,举出一些做法,要认真筛选,确定它们
所属的范围。如文中举例说明什么是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列举一些做法说明如
何呵护乡村记忆等。注意以此可以辨析试题选项中张冠李戴的错误。
七、(2016课标全国Ⅱ,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
谈。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
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
要素。在传媒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
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
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堂吉诃德》中的故
事是堂吉诃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为游历见闻的连缀。
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
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
作者亲历亲闻。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
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
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要历尽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事带回伦敦;一个匠
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和趣事,当他晚年坐在火炉边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
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身的趣味性和可
流传性。与传统讲故事的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
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其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是故事不同程度的减
损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小说家
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
心挪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19
世纪末期以来,小说家对小说故事性的破坏日趋强烈。这时,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成
色”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契诃夫曾经把那些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称为“耍弄
蹩脚花招的人”,但这种花招的大量出现也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他们要摆脱陈旧的故事模
式,摆脱虚假的因果关系和矫揉造作的戏剧冲突,甚至摆脱故事本身。现代小说家认为,传统的
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初的存在价值,那些千百年来一直在给小说
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之一。
(摘编自格非《塞壬的歌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讲故事的人不一定是小说家,小说家在讲故事的时候,不像传统的故事讲述者那么依赖亲身
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事。
B.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的本质差异在于,前者是故事的口耳相传,后者则是由作家创作加工后
的游历见闻。
C.17世纪的欧洲流浪汉小说和部分中国古典小说,或在叙述形式方面,或在素材来源方面,都受
到了传统故事的影响。
D.当小说家越来越依靠想象力虚构故事的时候,小说和传统故事在内容来源方面的差异使它
们之间的关联不再像过去那么紧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水手在伦敦讲东印度群岛的所见所闻,匠人在火炉边讲自己的人生经历,他们讲的故事各有
特点,但同属于传统故事模式。
B.传统的故事讲述者大多会讲述那些为听众喜闻乐见的事,小说家则会根据自己的写作意图
审慎构思,创作新的故事。
C.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人们
更注意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
D.现代小说家不喜欢传统故事模式,视它为绊脚石,是因为他们觉得这种故事模式显得僵化古
板,已经不能促进小说艺术的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传统的故事讲述人如果把自己的故事记录下来,进行加工整理,就能形成一种和早期小说接
近的文字,有些讲述人也会成为小说家。
B.现代小说家尝试用新的方式讲故事,会削弱小说的故事性,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小说
的个人表达功能却会因此得到强化。
C.契诃夫不大认可“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对他们的做法评价不高,由此可知当时这股写
作潮流与他的创作理念相悖。
D.现代小说的发展加剧了故事在小说中的衰变,与此同时,随着现代传媒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故
事讲述方式也可能消亡。
七、
1.答案 B 原文第二段中说“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
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意思是早期小说和故事只是流传形式略有差异,本质并
无太大区别,选项错把形式差异说成本质差异,与原文不符。另外,“后者则是由作家创作加工
后的游历见闻”错,原文第一段的表述为“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
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选项把“通常”去掉,属于混淆范围。
2.答案 C 由文章第四段“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成色’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
方式”可知,现代小说重视的是一个故事如何来讲,而非“不太注重”。此外“故事情节已不
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与“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之间也不存在因
果关系。
3.答案 B 根据文章第四段内容可知,“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有误,应是“这将降
低小说对故事的依赖”。
八、(2016课标全国Ⅲ,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文学中有历史。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
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
还在不断扩大。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
人几乎是一个常识。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
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
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
黄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
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
曾是死结。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亦疑之,其于怀疑
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这些古史材料就包
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此后该
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
看成史书了。
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虽然
《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
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
类。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
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分在,
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分而治之者,以为《山海经》中的《五藏山经》是比较雅正的部分,谭
其骧就写了《的地域范围》一文,分析《山经》写作时的地理知识水平。将历史
成分发掘出来的,自然以王国维用《山海经》来印证甲骨文中殷商先王亥为最明显的例子。
上面说的是介于文学与史学之间的文献,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但发
掘史料是一回事,把整个作品当成真史就很可虑了。《红楼梦》反映了清代前期的历史现实
没有错,可是如果过分坐实到具体历史人物身上,就未免失之穿凿了。戏说之类当然是文学,但
读者观众往往误以为是历史。如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张诚、徐日昇当时担任与俄国谈
判的翻译,工作是以拉丁语作为中介的,而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他们说的却是俄语,观众看到
这个情节时被误导也就难以避免了。
(摘编自周振鹤《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在当今历史学界,历史学家的研究领域不断地扩展,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有可能成为他们
研究历史的资料。
B.古代的史学家选取史料的范围比较狭窄,他们并未广泛采用“以诗证史”或将小说用于社
会历史研究之类的方法。
C.王国维在《古史新证》中认为,有些历史学家如果能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怀疑
尧、舜、禹等人物的真实性。
D.历代学者对《山海经》有不同认知,《隋书·经籍志》把它列入史部,视为史书,王国维则把
它作为古史材料看待。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很多人认为《山海经》的记载荒唐夸张,与真实的历史差别较大,司马迁也持这种观点,因此
《史记》并不采用《山海经》。
B.《四库全书》的编者认为,《山海经》所记的神话传说并无真实可言,不宜归入史部,而应列
入子部小说家类。
C.谭其骧和王国维利用《山海经》研究历史的方法不同,前者是将神话和历史分而治之,后者
则从神话中发掘史料。
D.电视剧《康熙王朝》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了虚构,其中部分情节与历史事实有出入,
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即使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也会产生新的传说,这些传说将来会不会成为研究这个时
代的史料也未可知。
B.“五四”之前,很多涉及历史的神话传说之所以没有成为广泛使用的史料,是因为这些作品
在史学和文学归类问题上存在争议。
C.在历史研究中,当代学者会把文学作品作为史料看待,在他们看来,《三国演义》和《水浒
传》的艺术手法差异并不重要。
D.文学作品能否成为史料,取决于历史学家的眼光,而历史学家对文学与史学关系的认识在一
定程度上受制于当时的学术背景。
八、
1.答案 C “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缺少证据,说法绝对。
2.答案 D 曲解文意。据尾段可知,原文的观点是“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
料”,而选项却说“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因此D项错误。
3.答案 B 与文意不符。据首段可知,“五四”之前,很多涉及历史的神话传说之所以没有
成为广泛使用的史料,是因为“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
史料”,而非选项中的“这些作品在史学和文学归类问题上存在争议”。
九、(2015课标全国Ⅱ,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
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
着创作完成。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
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
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
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
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所谓“空白”,
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
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
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
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
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
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
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
统一。这样,文本与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接受
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
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从某
种意义上说,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不要希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样的理解,也不要希
望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致,那样并不意味着艺术作品的成功。
文本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反映的生活,都只能是过去的,而理解总是
现在进行时。当我们接受历史上的艺术作品时,我们当然可以设身处地想象古人的生活,体验
古人的思想感情,但我们毕竟是现代人,只能按照我们现在的心理文化结构去理解古人。当然,
任何理解都只能是个体的理解,但个体毕竟是与群体相通的,所以个体的理解中也有普遍性。
理解作为现实的行为具有通向实践的品格,艺术品正是通过理解走向现实,并在生活中发挥作
用的。不是别的,正是理解擦亮了艺术品的生命之光。
(摘编自陈望衡《艺术是什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而当接受美学诞生以后,关于艺术品的接受
的研究就成为艺术美学中的一门显学。
B.在接受美学诞生以前,人们一般的认识是:整个创作过程就是艺术家的审美经验不断结晶的
过程,艺术品一旦形成,创作也就大功告成。
C.接受美学认为,艺术品在艺术家手中产生出来,这只是艺术创作的第一阶段,读者、观众、听
众对艺术品的接受是艺术创作的继续。
D.通过读者、观众和听众的接受,艺术作品的价值才从一种可能的存在转化为现实的存在,从
这个意义上说,接受也属于艺术创作的一部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文本之所以是一个“召唤结构”,一个原因就是它有一些内容有意不写或不明写,需要接受
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
B.文本的“否定”要素具有对接受者所生活的现实加以否定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接受者
接受文本并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而实现的。
C.“前理解”是接受者在理解文本以前的心理文化结构,由于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
的,所以这种结构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
D.作品被艺术家创作出来以后就成为历史,作品是通过接受者的理解而存活于现实,并发挥作
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作品的生命力存在于理解之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古典美学中强调的含蓄和简洁可以说是艺术作品召唤性的体现,含蓄的美在于从有限
中表现无限,简洁的美在于以少胜多,以简驭繁。
B.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性,正如《西
厢记》之于《莺莺传》、《金瓶梅》之于《水浒传》。
C.文本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和方向,所以即使我们今天阅读历史上的艺术
作品,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了解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
D.作为接受者的个体毕竟生活在群体之中,其思维和观念与群体是相通的,因此接受者们对于
同一文本的理解即使千姿百态,也不可能完全没有同一性。
九、
1.答案 A “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不正确,参看原文第一段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
2.答案 C “由于……,所以……”属强加因果。
3.答案 B “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性”有误,属无中生有。
十、(2019天津,5—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资源”这一概念,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资源是指人类生产活动所需要的、
在自然界存在的物质(材料)和动力的天然来源。广义的资源,则是指人类用来帮助从事一定
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一切要素和有利条件的总和。简单地说,资源就是人类活动所必需
的一切东西。从形态上看,人类资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以贮存、节约的资源,如资金、材
料、能源等;另一类是不可贮存、节约的资源,如时间、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在信
息社会中,正确认知注意力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为什么说注意力是一种资源呢?人类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定向性,即有意识、有计划地
达到一定的目的。人类活动的定向性,要求人在活动过程中,必须使自己的意志服从这个过程
的目标。人的定向活动是由提出的任何或某种活动计划来组织的,而要完成这种组织活动,一
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就是注意力。所以,注意是人的活动的基本特征,是人的有目
的活动和定向探索活动的前提,是人的活动达到既定目标的必要条件:注意力决定任务完成的
效率和成果的质量,是人类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要素,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人的心理过程的一个最基本特征是它的选择性和指向性。当我们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
一定事物时,就是注意。注意和认识过程分不开,它是一切认识过程的开端。虽然注意不是一
种独立的认识活动,但它表现在认识过程(知觉、记忆、思维等)的内部而与这些过程不可分
离,在人的一切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对人的各种心理过程和操作活动均有调节作用。注
意力表现了人的心理过程进行的动力特征,是人的个性品质和能力结构的重要因素。没有高
度发展的注意力,就不能有效地从事各种活动,就不能从事长时间的复杂的思维活动。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的注意力是一种非常有限的心理资源。人的主要精力每次只能执行一
种主要的任务。当大量的信息进入感觉记忆,若不加以注意,很快就会丧失。因此,注意在为进
一步加工而选择感觉信息方面,是起着重要作用的。信息资源具有可替代性、可分享性,而注
意力作为资源是不可替代、不可分享的。今天,人们要学会合理有效地分配并使用注意力。
(节选自李志昌《信息资源和注意力资源的关系》,有删改)
1.下列表述,与本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 )
A.资源包括材料、能源、时间、信息、注意力等,有狭义、广义之分,有的可以贮存、节约,有
的不能贮存、节约。
B.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一事物时就是注意,注意是认识过程的开端,对人的各种心理过程
和操作活动均有调节作用。
C.注意力决定任务完成的效率和成果的质量,体现了人的个性品质和能力结构,是一种不可或
缺的心理因素。
D.在情况多变、竞争激烈、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从事各种活动,尤其从事各种思维活动,必须
拥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
2.下列语句的含义,不能体现“注意力”重要性的一项是(3分) ( )
A.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
B.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C.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3.下面推断与本文观点相符的一项是(3分) ( )
A.注意力是一种非常有限的心理资源,不可替代,不可分享,因此可以和物质、能量等资源相提
并论,等同看待。
B.信息是一种重要资源,注意力也是一种重要资源。在任何时候,人的注意力都是一种稀缺资
源。
C.从注意力资源稀缺的角度看,在某些次要的或无关的方面,“信息闭塞”排除了一些无谓的
干扰,可能也是有好处的。
D.合理、有效地分配、使用注意力是成功的要素,不能合理使用注意力将会导致人一事无
成。
十、
1.答案 D 本题主要考查对信息的筛选、理解的能力,体现了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
倡导关注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生活理念。
D项,“必须拥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说法绝对,原文是说“没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就不能有
效地从事各种活动,就不能从事长时间的复杂的思维活动”,选项去掉了限制条件“有效地”
“长时间的复杂的”。
2.答案 B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体现了思维发
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弘扬科学精神和培养优秀的思维品质。
根据文中关于“注意力”这一概念的解释“人的定向活动是由提出的任何或某种活动计划
来组织的,而要完成这种组织活动,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就是注意力”及有关注
意力重要性的表述“注意力决定任务完成的效率和成果的质量”等,判断各项是否体现了
“注意力”的重要性。B项,说的是要听取多方面的意见,没有体现“注意力”的重要性。
3.答案 C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整合文中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体现
了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培养创新思维品质。
A项,“可以和物质、能量等资源”“等同看待”错误,因为“注意力作为资源是不可替代、
不可分享的”,而物质、能量资源属于可替代、可分享资源,所以它们不能被等同看待。B项,
“在任何时候,人的注意力都是一种稀缺资源”错误,原文只是说“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的注
意力是一种非常有限的心理资源”。D项,“不能合理使用注意力将会导致人一事无成”,说
法绝对。原文只是说“人的主要精力每次只能执行一种主要的任务……很快就会丧失。因
此……是起着重要作用的”“人们要学会合理有效地分配并使用注意力”。
C组 教师专用题组
一、(2014课标全国Ⅰ,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
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
是悲剧的主人公。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
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
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
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
因。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
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
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
入深渊。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
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可
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
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
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民主革命
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
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
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
美”才能实现。
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原因在于它需要建立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
离。不仅遥远的时间会使过去的现实悲剧的悲惨因素淡化,就是很近的时间间隔也可以使人
不陷入现实。这里还有一个空间的间隔,悲剧艺术展现的毕竟是一个人们不熟悉或有点陌生
的空间,这就使人们不容易介入其中,而能够客观、超然地看待。当然,在欣赏中审美主体可以
“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从而感受到
强烈的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
悲剧表现的不是人生的欢乐或全然的幸福,而是悲剧主体对待痛苦和死亡的方式,这是人类社
会和人类活动中十分重要、严肃的一面。悲剧在表现对伟大和崇高的人的摧毁的同时,更表
现出无法摧毁的人的伟大和崇高。
(摘编自王晓旭《美的奥秘》)
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的一项是(3分)( )
A.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为追求爱情自由,面对封建势力的巨
大压力,拒绝委曲求全,最后触碑殉情,化成蝴蝶。
B.在甲午海战中,清军致远舰在中弹累累、舰身倾斜、弹药耗尽的情况下,开足马力,冲向日本
吉野舰,最后被鱼雷击中,沉入海中,200多名官兵壮烈殉国。
C.在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五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及当地群众安全转移,阻
击了3000多名日寇的多次进攻,弹尽粮绝之后,跳下悬崖。
D.老舍笔下的祥子,纯朴善良,勤劳能干,有着骆驼般坚韧的精神,在饱受旧社会、旧制度的沉
重打击之后,沦为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在悲剧冲突中,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总是以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
的主人公,即悲剧主体,而其对立面则是悲剧客体。
B.在罗丹的《马身人首》雕塑中,人首和人臂是人、灵和人性的象征,马身和马足则是兽、肉
和兽性的象征,兽性和人性的矛盾构成了人间的悲剧。
C.当悲剧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悲剧事件与观众或读者之间就会具有一定的心理距离,这样
人们就不至于获得悲剧感,从而不至于介入悲剧冲突之中。
D.悲剧主体的死亡意味着肉体力量的失败,却并不意味精神力量的失败,所以说悲剧在表现伟
大和崇高的人被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人的无法摧毁的伟大和崇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具有“净化”作用。他所说的“净化”,不是指受众在生理上的发泄,
如呼喊、哭泣等,而是指他们道德、精神和情感的提升。
B.悲剧在表现冲突与毁灭的同时,也表现抗争与拼搏,因此双方力量越是悬殊,主体的抗争越是
艰难,所体现的精神就越强大,悲剧的审美价值也越高。
C.在歌剧《白毛女》的演出过程中,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激愤的观众殴打的事件,说明人
们的实际道德评价是不可能把现实的悲剧作为审美对象的。
D.人们之所以喜欢欣赏悲剧,是因为悲剧会引起人的悲伤、畏惧、怜悯,使人在强烈的痛苦中
获得一种快感,所谓“以悲为美”的意思全在于此。
一、
1.答案 B 甲午海战是史实,而不是文艺作品中的事件。据原文第三段首句“悲剧的审美价
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和第四段首句“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
现”可知,B项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
2.答案 C 根据选文第四段的内容可知,“这样人们就不至于获得悲剧感”不符合原文意
思。
3.答案 D “是因为悲剧会引起人的悲伤、畏惧、怜悯,使人在强烈的痛苦中获得一种快
感”不正确,原文第四段最后一句告诉我们:人们喜欢悲剧的原因应是“审美主体可以‘审美
地’加入悲剧冲突,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从而感受到强烈的
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
二、(2014课标全国Ⅱ,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
此非常重视并做出了特别规定。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
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据《礼记》记载,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时,果实未
熟,不鬻于市。”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
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
法律上做出了相应的规定。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
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
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
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
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
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
食品,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加以
科罚。
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并
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铺以及相关行会,商品市场的繁荣,不
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敝恶之物,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如
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湿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袁氏世范》)。有的不法分
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牟取利润。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
次充好等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
“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虽医卜亦有
职。”(《都城纪胜》)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
人员必须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
品质量进行把关,行会的首领作为担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除了由行会把关外,
宋代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对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予以严惩。
上述朝代对食品流通的安全管理及有关法律举措,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也可以为现今我国食
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模式的合理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选择。
(摘编自张炜达《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周代统治者严禁未成熟的果实和谷物进入流通市场,以防止此类初级农产品引起食品安全
方面的问题。
B.《二年律令》与《唐律》都规定,凡出现因脯肉有毒而致人生病的情况,食品所有者应当立
刻焚毁剩余的肉食。
C.《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而《唐律》则更加强调对伤害生命的
犯罪行为的追究。
D.《唐律》规定,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并故意将脯肉给人吃或出售,而致人生病者,要
判处徒刑一年。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宋代政府注意到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等各种质量问题,进一步加强了食品安全的监督和管
理工作。
B.随着城市民间工商业的繁荣发展,宋代统治者出于对从业者监管的需要,设立了行会这一政
府机构。
C.监督从业者的合法经营,同时方便官府向商户、手工业者等收取费用,这也是宋代行会的重
要职责。
D.与《唐律》一脉相承,宋代食品安全方面的相关法律也规定,凡故意出售有毒脯肉而致人死
亡者,要予以严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唐律》将“故与人食并出卖”有毒脯肉造成的后果分为两类,并给予不同的处罚,可见唐
代的法律条文已经较为详尽周密。
B.宋代政府引入行会管理方法,既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并按行业对经营者进行登记,又对
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
C.有关食品安全的规定始于周代,经过汉、唐的发展,到宋代形成了法制相对健全、政府与行
会共同监管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D.对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者施以重罚,有助于保障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是唐宋
法律对今人的启示。
二、
1.答案 C “《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不正确,原文是“否则将
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
2.答案 B “设立了行会这一政府机构”不正确,“行会”不属于政府机构。
3.答案 B 宋代政府“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错,“把关”的实施者应为“行
会”。
三、(2013课标全国Ⅰ,1—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即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
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不
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
有新的解决线索。
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纸上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他的衡量标准,因而难
有定论。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受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韩
非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本书成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近年战国秦汉简帛
佚籍大量出土,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
的时代问题。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较早,不避汉高祖
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能抄写于文帝初。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
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黄”“老”合抄之
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郭沫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老
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抄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
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同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
《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三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
认作对《黄帝书》的引用阐发。申不害和慎到的年代,前人推为战国中期,《黄帝书》不应更
晚。至于《黄帝书》与《老子》的共通之处也甚多,如《黄帝书·经法》篇云“王天下者有玄
德”,什么是“玄德”,文中未见解释。查《老子》五十一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帛书所讲“玄德”显然由此而来。此例甚多,那么为《黄帝书》所称引的《老
子》必须再早上一个时期,也就是不会晚于战国早期。
古书中有关老子和孔子关系的记述很多,但矛盾和可疑之点不少。近来有陈鼓应先生《老学
先于孔学》一文,专门讨论《论语》受《老子》的影响,用以证成“《老子》成书早于《论
语》”。如《论语·卫灵公》:“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
矣。’”“无为而治”是老子的学说,细味孔子的话,是讲唯有舜称得起无为而治,很像是针对
已有的学说而发。《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
德报德。’”朱熹指出:“或人所称今见《老子》书。”因此这一条是《论语》引用《老
子》的铁证,而且是对《老子》的批评。从这些情形来看,古书所记老子长于孔子,可以认为是
确实可信的。
(摘编自李学勤《的年代》)
1.下列关于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从司马迁《史记》开始,关于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就有不同说法。清代汪中作
《老子考异》以后,学者们更加纷争不已。
B.钱穆说过:如果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不明,那么先秦诸子学术思想的联系和发展就无法弄清,
《老子》和道家的源流、派别也无从谈起。
C.以前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本身就被人指为伪书。《韩非子》《吕氏春秋》等虽
然年代确凿无疑,但是成书太晚,也无济于事。
D.近年来战国秦汉简帛文献大量出土,给学术界提供了许多纸上材料以外的东西,这使得老子
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有了解决的可能。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虽然从字体和避讳来看,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甲本和乙本的抄写年代可以大致确认,但
是这对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没什么用处。
B.《黄帝书》和《老子》有许多相同相似的语句,但许多名词的解释只见于《老子》而不见
于《黄帝书》,所以《老子》成书应该早于《黄帝书》。
C.陈鼓应曾撰写《老学先于孔学》一文,指出《论语》中多有受到《老子》影响之处,其目的
是证明《老子》一书的产生比《论语》早。
D.《老子》有“以德报怨”之说,所以“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一句应
该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并且是对《老子》的批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对于古书真伪和年代问题,本文采用了两方面的证据来证明,即不但有古书上的材料,还加上
了考古发掘的地下材料,从而增强了论证的力量。
B.道家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乙本是“黄”“老”合抄
之本,这证明在西汉初年黄老学派已经形成。
C.申不害、慎到、韩非都学过黄老之术,他们著作的语句与《黄帝书》也多有相同相似,可见
这三人的引用阐发,与《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极有关系。
D.《论语》引用老子“无为而治”等意见,并加以阐发,这不但证明老子年长于孔子,大概也能
印证史书上孔子曾经问学于老子一事。
三、
1.答案 B 参看第一段第三句,原文“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中的“其”并非指代《老子》
和道家的源流、派别,该项改变了原意。
2.答案 D “或曰……”整个引文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而“子曰:‘何以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才是对《老子》的批评。
3.答案 C “可见这三人的引用阐发,与《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极有关系”不正确,
从第四段可知,引用阐发的目的是论证《黄帝书》产生的时代,进而推知《老子》一书形成的
时代。
四、(2013课标全国Ⅱ,1—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20世纪后期,陕西凤雏村出土了刻有“凤”字的甲骨四片,这些“凤”字的形体大致相同,均为
头上带有象征神权或王权的抽象化了的毛角的短尾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 ,凤
属,神鸟也。……江中有 ,似凫而大,赤目。”据此,古代传说中鸣于岐山、兆示周王朝兴起
的神鸟凤凰,其原型应该是一种形象普通、类似水鸭的短尾水鸟。
那么,普通的短尾鸟“凤”为何在周代变为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了呢?我们看到,在商
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只有鸟纹而没有凤纹,真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此
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可见“凤”是由鸟演变而来的。综观
甲骨文和商代青铜器,凤鸟的演变应该是鸟在先,凤在后,贯穿整个商代的不是凤而是鸟。“天
命玄鸟,降而生商”,在商人的历史中鸟始终扮演着图腾始祖的重要角色。
《左传》记载郯子说:“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
正也,……九扈为九农正。”凤鸟氏成为“历正”之官,是由于它知天时,九扈成为“九农
正”,也是由于它们带来了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殷人先祖之所以“鸟师而鸟名”,应该
是由于这些随着信风迁徙的鸟,给以少皞为首的商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四季节令的消息。
对凤鸟的崇拜起于商代,其鼎盛却在周代。正是在周代,“凤”完成了其发展程序中最后也是
最重要的环节:变为神鸟凤凰。许多历史资料记载了周王室在克商前后对“天命”的重视。
《尚书》“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出现的“命”字多指天命,“殷革夏命”也是常见的语句。
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紧接着就“不革服”“格于庙”(来不及换衣服就到神庙参
拜),这个“庙”自然不可能是周庙,而是商人的神庙。这说明周王室急于把商人的正统接过
来,成为中原合法的统治者。周人之所以宣扬天命,归根结底在于强调“周改殷命”是出自天
的意志和抉择。那么有谁能给周人带来“上天之命”呢?根据当时的社会共识,最合适的就应
该是“天的使者”——凤鸟。《国语》云:“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岁即岁星,鹑火即柳
宿。古人把赤凤叫作鹑,看来周人选择克商的时间也是寓有深意的。
(摘编自何丹《试论中国凤文化的“历史素地”及其在文化
类型学上的深层含义》)
1.下列关于凤的形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20世纪后期在陕西凤雏村出土的甲骨文中,凤都表现为短尾鸟的形象。
B.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作为凤属的 是跟凫一般大的红眼睛水鸟。
C.综合甲骨文和上古文献记载看,凤的原型是一种类似水鸭的普通短尾水鸟。
D.在周代文化中,凤已经从短尾水鸟变成一种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在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形状的凤纹还没有出现。
B.从青铜器纹饰和“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句话看,鸟是殷商人传说中的图腾始祖。
C.凤鸟知天时,九扈带来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所以殷人先祖“鸟师而鸟名”。
D.周人的凤崇拜是从商人那里沿袭而来的,而周人的崇凤热甚至超过了商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后代所见的“凤”并不是自然界的一种鸟。在中国文化史上,凤的形象最为重要的演变开
始于殷商晚期,最终完成于周代。
B.周文王、周武王都曾称臣于商纣王。为了表明自己是商朝先王的臣下,周武王在甲子日牧
野之战结束后,马上就参拜了商人的神庙。
C.《尚书》“周书”是记载周王朝史事之书,在“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宣传天命、“殷革夏
命”,实际上就是在宣传“周改殷命”。
D.周人之所以把牧野之战克商的时间定在甲子日,即岁星在鹑火的时候,就是因为鹑是赤凤,而
赤凤将带来“上天之命”。
四、
1.答案 B 根据首段“江中有 ,似凫而大,赤目”可知,“跟凫一般大”不正确。
2.答案 A 根据原文第二段“在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只有鸟纹而没有凤纹,真
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此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
现”,可以推知该项不合文意。
3. B 据原文最后一段“这说明周王室急于把商人的正统接过来,成为中原合法的统治
者”,可知“为了表明自己是商朝先王的臣下”不正确。
五、(2012课标全国,1—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黑箱”是控制论中的概念,意为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的对象。“科技黑
箱”的含义与此有所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使用者如同面
对黑箱,不必打开,也不必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例如
电脑、手机、摄像机、芯片,以及药品等,可以说,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和最终成果都是科技黑
箱。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础,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
除此以外,科技黑箱中还整合了大量人文的、社会的知识,并且或多或少渗透了企业文化和理
念。这样,在电脑或手机中就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美学,以及对市
场的调研和政府的相关政策等知识。
科技黑箱是特殊的传播与共享知识的媒体,具有三大特点。首先,它使得每一个使用者——不
仅牛顿,都能直接“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试想,如果要全世界的电脑使用者都透彻掌
握电脑的工作原理,掌握芯片上的电子理论,那需要多少时间?知识正是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
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如今,计算机天才、黑客的年龄越来越小,神童不断出现,他们未必
理解计算机的制作过程就能编写软件、破译密码。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就为相对“无
知识”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其次,处在相对低端的科技黑箱往往与语境和
主体无关,而处于高端的科技黑箱则需满足特定主体在特定场合乃至心理的需要。人们很少
能对一把锤子做什么改进,而使用一个月后的电脑则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这就说明,
在认识变得简单易行之时,实践变得复杂和重要。最后,当科技为我们打开一扇又一扇门的时
候,我们能拒绝它的诱惑不进去吗?而一旦进去,我们的行为能不受制于房间和走道的形状吗?
表面上是使用者在支配科技黑箱,然而科技黑箱却正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使用者
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就是说使用者被生产方对象化了。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黑箱在使科技知识被使用者广泛共享之时,也往往使这部分知识因共享而
贬值甚至被人遗忘。那么还要不要学习集成于科技黑箱中已经贬值的科技知识,例如电磁理
论、牛顿力学,甚至四则运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技术所构成的平台还有一个历史维
度。时至今日,历史上的很多技术已经失传或过时,但是也有相当多的技术流传至今,例如中国
的针灸,以及散落在各古老民族中的特殊技法等科技黑箱都是如此。这提示我们,对于历史上
存在过的知识应予宽容。此外,由于使用者不必从头学起即可操作科技黑箱,于是就可能发生
对科技黑箱的滥用。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技黑箱无疑会使得双刃剑的哪一刃都变得更
为锋利。
(摘编自吕乃基《行进于世界3的技术》)
1.下列对于科技黑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黑箱,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而科技黑箱,则至少它的设计者理解和掌握其中
所含有的知识。
B.与黑箱不同,科技黑箱的操作是可控的,使用者不必透彻掌握其工作原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
可得到预期的结果。
C.科技黑箱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价值
观和伦理道德对科学知识进行了修正。
D.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成果和最终成果,如电脑、手机,都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知识,
可以说,是科技造就了科技黑箱。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在当今世界,每一个科技黑箱的使用者都能像牛顿一样“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这个
“巨人”就是科技黑箱。
B.知识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这是现在计算机天才、黑客和神童不断
出现的根本原因。
C.越是高端的科技黑箱,主体对它的干预就越大;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上,实践也随之变得更加
复杂和重要。
D.使用者表面上是在支配着科技黑箱,但实际上他们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受到了科技黑
箱潜移默化的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新的科技黑箱能够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提供崛起和赶超的机会,他们即使没有掌
握科技黑箱中的知识,也可以享用这些知识。
B.要不要学习集成于科技黑箱中已经贬值的科技知识,作者并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但提示我
们,应当对这些知识予以宽容。
C.科技黑箱不仅包括当代的高科技成果,也包括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很多技术,如中国的针灸以
及各古老民族中的特殊技法。
D.由于科技黑箱使用简单方便,于是就可能发生滥用的现象,其直接后果就是科技这把双刃剑
的哪一刃都变得更加锋利。
五、
1.答案 C 据第一段“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可知,该项“进行了修
正”不正确。
2.答案 B 强加因果,原文以计算机天才、黑客、神童为例,意在证明“知识正是通过科技
黑箱这一途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这一观点。
3.答案 D 据末段最后两句可知,滥用科技黑箱,其直接结果只能使“科技”这把双刃剑
“不好”的那一刃变得更加锋利。
六、(2011课标全国,1—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
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
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
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例如周代有一
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
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
诉。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
和“瞽献曲”或“瞍赋”“矇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
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
《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捉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
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不过士大夫献
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
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赋诗”时点出现成的
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这种“赋诗”
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做
比喻或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
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
诗。《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
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展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
个叛臣。
诗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纯
粹的语言艺术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诗三百篇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缩小了,封
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中,为什
么君子不耕而食?孟子回答道:“国君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忠信。
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后把诗尊
为“经”。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艺术上放射
出夺目的光辉。
(摘编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经
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B.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的一
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C.所谓“献诗陈志”,一种情况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以达到
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D.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瞽献曲”“矇诵”等一起出现,是因为卿士做诗以后,
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从性质上说,跟卿士
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
B.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言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寄
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
C.子展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
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
D.到孔子时代,新音乐逐渐兴起,古乐逐渐失传,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诗经》也就变成纯粹
的语言文学作品,而与音乐无关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政治、外交和其他社会生活中,《诗经》被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
往往能收到平常语言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B.上古时候,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能进入诗三百篇中,不然则仍
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
C.古人在“赋诗言志”时采用的都是现成的诗篇,其含意大家都清楚,所以能够通过诗歌的来
回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
D.孟子解释《伐檀》说,君子使国君得到安富尊荣,使子弟学会孝悌忠信,所以君子可以不劳而
食。这就曲解了《诗经》的原意。
六、
1.答案 A “《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原文第一、二段
并无此表述,属无中生有。
2.答案 C “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与原文“子展却借用
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表意不符,犯了“曲解
文意”的错误。
3.答案 B “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这个结论过于绝对,其实也有另一种可能
性。
七、(2010课标全国,1—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书”本是指文字符号,现在提到的“书”不是从文字符号讲,也不是从文字学“六书”来讲,
而是从书法艺术讲。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书”与“金”“石”“画”并称,在
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书法是一种艺术,而且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中国的
汉字刚一出现,写字的人就有“写得好看”的要求和欲望。如甲骨文就是如此,虽然字形繁难
复杂,但是不论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很好看。可见,自从有写字的行动以来,就
伴随着艺术的要求,美观的要求。
不论是秦隶还是汉隶,都是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所以到了晋朝,真书(又
叫作楷书、正书)开始出现并逐渐定形。真书虽然各家写法不同、风格不同,但字形的结构是
一致的。在历史上篆书、隶书等使用的时间都不如真书长久,真书至今仍在使用,就是因为它
字形比较固定,笔画转折自然,并且可以连写,多写一笔少写一笔也容易被人发现。真书写得萦
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草书另一个来源是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章
草,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
真书的书写很方便,所以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涌现,艺术风格多样,出现了各种字体,比如颜
体、柳体、欧体、褚体等。在这以前没有人以专门写字并靠书法出名的,就连王羲之也不是
专门写字的人,古代也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当时许多碑刻都是刻碑的工匠写的,到唐代
开始文人写碑成风。唐太宗爱写字,写了《晋祠铭》《温泉铭》两个碑,还把碑的拓本送给外
国使臣。当时的文人名臣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以及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写碑,
这样书法的流派逐渐增多,他们的碑帖一直流传至今。其实,今天看见的敦煌、吐鲁番等地出
土的文书、写经等,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帖的。唐朝一般人的文书里,也有书法比《晋祠
铭》《温泉铭》好的,但是那些皇帝、大官写出来的就被人重视,许多无名书家的作品就不为
人所知了。
古代称好的书法作品为“法书”,是说这件作品足以为法,“书法”“书道”“书艺”是指书
写的方法;现在合二为一了,一律叫作“书法”。书法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从书
法作品、艺术装饰到书信往来都要用到书法,同时书法活动既可以培养艺术情操,又可以调心
养气,收到健身的效果。北朝人曾经说过:“尺牍素书,千里面目。”看到一封来信,感到很亲
切,如见其人,书法被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摘编自启功《金石书画漫谈》)
1.下列关于“书”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在汉语中,“书”既可以指文字符号,也可以是文字学的“六书”之“书”,本文则是从书法
艺术上来讲,所谓“书”就是书法。
B.在历史上,“书”与“金”“石”“画”并称,它们同样因为影响深远,而在中国文化中占有
很重要的位置。
C.在甲骨文中,不论是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已经很好看了,可见汉字刚一出现,
就有了“书”这一方面的要求。
D.真书书写方便,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出现,形成颜体、柳体等不同的字体,这些字体是依据
“书”的艺术风格划分出来的。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秦隶和汉隶都是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于是到了晋朝,真书应运而生,并
且一直使用到今天。
B.真书写得萦连就是行书,行书再快一点就是草书,这是草书的一个来源。草书的另一个来源
是章草,是用汉隶笔法写章草而形成的。
C.在古代,起初没有专门写字并且因为书法而出名的人,直到唐朝文人写碑成为风气,欧阳询、
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由此成为书法家。
D.在古代,“书法”是指书写的方法,“法书”是指好的书法作品,到现在则把这两者合而为
一,都称为“书法”。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 )
A.在字形的繁难复杂方面,秦隶和汉隶要超过真书,甲骨文又要超过秦隶和汉隶,可以说这是真
书使用时间特别长久的根本原因。
B.古时候书法流派不多,当时甚至没有“书法家”这一称呼,而到唐代书法大盛,流派逐渐增
多,看来书法的发展跟社会的崇尚有很大关系。
C.在唐代有些无名书法家的水平也很高,唐人碑帖的书法其实并不代表当时的最高水平,只是
因为它们是皇帝、大官所写,才为世人所推崇。
D.中国人自古就把书法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所以北朝人所谓的“尺牍素书,千里面
目”,也就是今人所谓“见字如见其人”的意思。
七、
1.答案 B 后半句在原文中无此意,属无中生有。原文中只提到“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
的影响……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2.答案 B “是用汉隶笔法写章草而形成的”与原文不符,原文第二段尾句是说“就是用真
书的笔法写章草,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
3.答案 C “只是因为它们是皇帝、大官所写”的说法过于武断绝对,且“唐人碑帖的书
法”也并不全指皇帝、大官所写,“无名书法家的作品”也在此列。
八、(2018天津,5—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在信息化时代,体能与机械能不再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智能成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权威性
标准,而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广泛运用则进一步将这种决定性与权威性推向顶峰。
信息是什么?通常的意思是音讯消息及其内容和意义。从本质上讲,信息是事物存在方式和运
动状态的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现象,但是它必须通过主体的主观认知才能被反映和揭示。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来看,信息与人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人的意识与客观世界之间的沟通。
客观世界所包含的各种信息通过与人的感官的相互作用进入人的意识,并在人的大脑中进行
加工和处理,被翻译成人与人之间可以交流的语言再现出来。人类语言成为这种被意识到的
信息存在的唯一载体。因此,信息与人的关系的本质可以表述为,人是信息的主宰者,信息为人
所控制,为人服务。然而,这种关系在信息化社会遭遇了或正在遭遇颠覆性的挑战。
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说,人们,包括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信息化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
了基础。有了这样的共识,人们放松而理所当然地沉醉于数字化信息带给我们的奇妙、自
由、淋漓的快感。而恰恰是这种人对信息逐渐形成并且巩固的心理依赖,将信息与人的本质
关系置于了深刻的矛盾之中。
如前所述,现实中的信息必须以人类语言作为自己的唯一载体。信息化时代诞生了一种特殊
的语言,这种语言就是用以再现被人脑加工处理后的信息,并使之能够被认识、被理解、被获
取、被保存、被利用以及被再造的计算机语言。计算机语言虽然也是人类创造,并且也逐渐
被广泛使用,但是其背后支撑它的强大的计算机技术却掌握在少部分专业人士手中,公众被远
远地甩到了高科技发展的边缘,他们只能按照少数人事先设定的程序和规则在仅有的范围内
去选择,成为数字化产品的被动接受者。数字化信息及其技术形态越多地深入到我们的生活,
我们就越严密地被少数人的思维所控制,且这种控制最终会表现为信息对人的控制。
现代信息及其技术形态能够广泛参与人类的知觉活动、概念活动甚至情感性活动,形成对人
的智能的精确模拟,这使它得以摆脱对人的依赖性,成为与人对立的异己力量。这种科学技术
与人的矛盾关系,是否意味着,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人及其社会的深刻信息化与人工智能超
越人脑的对信息处理的强大功能,将把人类推向被奴役者的终极命运?
面对网络普及和信息泛滥,我们要从华丽的科技陷阱和繁杂的信息现象当中超拔出来,确立起
人与科技和信息之间主体与对象、控制与被控制的合理关系。
(节选自张志宏《信息化时代人的精神
困境与文化救赎》,有删改)
1.下列对“信息”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本文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 )
A.信息通常的意思是音讯消息及其内容和意义,现实中的信息以人类语言作为自己的唯一载体。
B.信息是由主体主观认知反映、揭示出的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属性。
C.信息与人的关系实质是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沟通,人的主宰地位始终不会动摇。
D.信息通过与人的感官的相互作用进入意识,并被大脑加工处理为可交流的语言再现出来。
2.下列表述,符合本文文意的一项是(3分) ( )
A.信息化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共识,所以人们开始沉醉于数字化信
息带来的快感。
B.计算机语言是一种特殊语言,用以再现由人脑加工处理后的信息,并使之能够被认识,被理
解,被保存,被利用,被再造。
C.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公众已经完全被掌握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语言的少数专业人士奴役。
D.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纵深发展,科学技术与人类最终会形成不可调和的二元对立格局。
3.下面所列当今现象,不能体现倒数第二段所说“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的一项是(3分)
( )
A.习惯使用电脑打字的人常常感慨,有些字不会写了,有些字写不好了。
B.家务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开始进入生活,使很多人逐渐由“不用干”变成了“不会干”。
C.智能手机功能越来越多,越来越强大,带给人们方便的同时,也使一些人患上严重的手机依赖症。
D.“阿尔法狗”程序战胜顶级围棋大师后,职业棋手们纷纷采用智能软件辅助训练,提高水平。
八、
1.答案 C 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理解能力。“人的主宰地位始终不会动摇”说
法错误。第三段末句说“这种关系在信息化社会遭遇了或正在遭遇颠覆性的挑战”,第五段
末句说“这种控制最终会表现为信息对人的控制”。
方法技巧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三方法”
方法一 置于完整语境中理解概念的含义。
方法二 贯彻句句落实的原则,要在原文找到依据。
方法三 实施仔细比对的方法,依据选项比对性质、特点、范畴等。
2.答案 B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信息化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说法错误,原文第四段段首为“人们,包括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信息化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
展奠定了基础”,选项将主观想法误认为客观现实。C.“公众已经完全被……少数专业人士
奴役”说法错误,结合第五段“公众被远远地甩到了高科技发展的边缘”“被动接受者”
“严密地被少数人的思维所控制”等关键信息可知,该项说法过于绝对。D.“不可调和的二
元对立格局”理解错误,结合最后一段可知,人类是可以确立起人与科技和信息之间主体与对
象、控制与被控制的合理关系的。
3.答案 D 本题考查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倒数第二段在谈到“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
关系”时,突出的是人的“被奴役性”,侧重的是消极方面。而D项中人更为主动,科学技术为
人所用,是积极方面,故合乎题干要求。
九、(2017天津,5—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人类社会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空间是固定、具体的,而时间则需要通过某种办法加
以测定和标识。人们测定和标识时间的参照最初是感知和观察到的物候和气候的变化。什
么时间月圆了、月缺了,什么时候气候转暖,种子发芽、庄稼生长了……这些变化就被我们的
先人用来作为早期测定时间的依据。
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人们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
算、记录时间,就要进一步选择具有普适性、恒久性和周期循环性的参照物。于是,太阳、月
亮、谷物的成熟期等,就成为了优选的参照系。人类很早就学会观察日月星辰,用以测量时
间。大约在纪元前五千年,人们利用指时杆观察日影。纪元前11世纪,已经有了关于日晷和漏
壶的记载。详细记录时间的钟表的发明,大约是13世纪下半叶的事情了。
协调和规范各民族或国家群体内部公共时间制度的,是各国的特定历法。世界现行历法最为
普遍的有: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太阳历或称阳历,我国当今使用的公历就
是这一历法,作为我们传统时间制度组成部分的二十四节气的制定,实质上也是以地球围绕太
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还有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或称阴历;我国
自夏代开始使用、后经汉武帝太初元年修订的兼顾太阳历和太阴历确定的历法是阴阳合历,
即所谓“夏历”“农历”,或俗称的“阴历”“旧历”。这样说来,我们的夏历是既参照了对
月亮的观察,又参照了对太阳的观察而制定的。
我们的民间传统节日体系,例如春节、元宵节等都是依据过去千百年来通行的阴阳合历而确
立的。这种历法在我们的实践活动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正像我们对光华照人的月亮以及
太阳倍感亲切一样,对使用了几千年的阴阳合历我们同样有着深深的钟情和依恋。
为了找到一个对农业生产极为重要、又准确标识寒暑往来规律的计时办法,人们将一年365天
平分为24等份,分别给予一个名称,如立春、雨水等,于是就形成了二十四节气的时间标识制
度。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的名称与今或有不同,但在汉代刘安著《淮南子》中,就明确有
二十四节气名称的记载了。各个节气都有明显的“物候”作为标志,即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
候。我们的先人发明节气,把自然界的变化、动植物以及人体功能的状态和变化都反映出来
了,而且相当准确:雨水,草木萌动;立秋,凉风至等。这些都是从人们对自然界的细腻感觉出发
而形成的,体现出对客观规律的准确认知,相当科学。
以上在我们中国人生活中合并使用的阴历阳历时间制度,各有其科学依据、计算方法和历史
发展进程。表面上看来似乎互不关联、彼此相悖,但在我们的生活中交错使用、互为补充,形
成了协调并用、多元而统一的时间计算体系。这个多元而统一的时间制度就是我们中国人
生产生活节律和节日体系的背景。
(刘魁立《中国人的时间制度》,有删改)
1.下列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 )
A.“阴历”也称“农历”“旧历”,即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的“夏历”,是以月球围绕地球旋
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
B.从感知、观察物候和气候的变化,到选择具有普适性、恒久性和周期性的参照物,人们测定
和标识时间的方法不断改进。
C.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是以过去千百年以来通行的阴阳合历为依据而确立的,是我们民俗
传统的一部分。
D.二十四节气都有明显的物候标志,作为一种时间标识制度,它有利于人们的农业生产和日常
生活。
2.下列对“时间制度”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原文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3分) ( )
A.各民族或国家群体内部公共时间制度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公共时间制度的实施靠各
国特定的历法协调和规范。
B.历法是时间制度的重要内容,根据参照物的不同,世界上目前普遍分为太阳历或阳历、太阴
历或阴历、阴阳合历三种。
C.作为传统时间制度组成部分的二十四节气,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有不同的名称,这种情
况在《淮南子》中已有记载。
D.时间制度中阴历阳历各有科学依据、计算方法和历史发展进程,中国人合并使用,构成生产
生活节律和节日体系的背景。
3.下列理解和推断,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3分) ( )
A.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人们制造出指时杆、日晷、漏壶等,作为描述物质运
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参数。
B.阴阳合历是我们确立传统节日体系的依据,这是因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的依据太阳历,有的
依据太阴历。
C.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是古人根据太阳、月亮一年内的位置变化及其引起的地面气候的
演变次序而制定的。
D.我国阴历阳历合并使用的时间制度,符合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性
变化,能够反映寒暑往来的自然规律。
九、
1.答案 A “是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错,由原文第三段“兼顾太阳
历和太阴历确定的历法是阴阳合历”可知,概念理解错误。
2.答案 C 由原文第五段“但在汉代刘安著《淮南子》中,就明确有二十四节气名称的记载
了”可知,《淮南子》记载的不是“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有不同的名称”。
3.答案 D 本题考查信息推断能力。A.由第二段可知,指时杆、日晷、漏壶等并非参数。B.
强加因果。C.由第三段“二十四节气的制定,实质上也是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
照物的”可知,二十四节气并非古人根据“太阳、月亮一年内的位置变化”制定的。
十、(2017山东,6—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谈审美移情
所谓移情,通俗地说,就是指人面对天地万物时,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万物身上去,
似乎觉得它们也有同样的情感。当自己心花怒放时,似乎天地万物都在欢笑;苦闷悲哀时,似乎
春花秋月也在悲愁。当然,天地万物不会欢笑,春花秋月也不会悲愁,是人把自己的悲欢移置到
了它们身上。描绘此种移情现象的第一人是庄子。《庄子·秋水》篇中,庄子看见鱼儿“出游
从容”,于是把自己在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
庄子所述,是典型的审美移情现象。
然而,对移情现象作出真正的理论概括是晚近的事。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
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他们认为,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审美观照,是情感的自发的外射作用。
也就是说,审美观照不是主体面对客体时的感受活动,而是外射活动,即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我
们的眼睛所感知到的人物和事物中去。在费舍尔父子那里,移情观念已大体上确定了,但通过
形而上的论证把移情说提高到科学形态的则是德国美学家立普斯。因为移情说的影响巨大,
以至于有人把立普斯誉为美学界的达尔文。
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
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在审美享受的瞬间,是
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且在对
象中玩味自我本身。
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赠。移情和感受不同。在
感受活动中,主体面对客体,主客体是分离的,界限是清楚的。但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客体,
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没到对象中
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
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也就是说,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
物我互赠、物我回还。清代大画家石涛在描述自己创作的心理状态时所说的“山川脱胎于
予,予脱胎于山川”“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就是审美移情中的物我互赠、物我回还的情
境。
审美移情发生的原因是同情感与类似联想。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
动,移情源自人的“内模仿”。但立普斯的观点更可信。他认为,审美移情起源于人的类似联
想。人都有一种自然倾向或愿望,要把类似的东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所以总是按照切
身经验的类比,去看待身外发生的事件。这就是说,审美的人都具有同情心,以自己体验到的某
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这种同情,不但及于他人,也及于其他生物及
无生物。
审美移情的功能是人的情感的自由解放。尽管移情不一定伴随美感,但美感则必定伴随移
情。因为审美移情能给人以充分的自由。人的不自由常常来自人自身。自身是有限的,它是
自由的牢笼。可是在审美移情的瞬间,自身的牢笼被打破了,“自我”可以与天地万物相往来,
获得了自由伸张的机会。“自我”与天地万物的界限消失了,人的情感也就从有限扩大到了
无限。
(节选自童庆炳《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有删改)
1.下列关于移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庄子·秋水》中,庄子把自己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
快乐的。这实际上是庄子对自己感情的对象化享受。
B.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但是,立普斯对移情的阐
释才使得移情说具有了科学形态,他也因之深受赞誉。
C.在审美移情说看来,人的审美体验是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欣赏中,触生出千种情绪、万般感
受,从而体验到审美对象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价值。
D.移情与感受不同。在感受活动中,主客二分,主体在客体面前保持自我,物我两立;而在移情
时,主体与客体的界限被打破,主体客体相融合。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虽然对移情现象作出理论概括的主要是西方的美学家,不过《庄子·秋水》中对“鱼之乐”
的记载表明我国的哲学家早已经描绘了这种现象。
B.关于审美移情的起因,曾经出现过不同的观点。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
理活动,移情源自人的“内模仿”,这种观点不可信。
C.审美的人以自己体验到的某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这与人要把类
似的东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的自然倾向是一致的。
D.审美移情能让人的情感自由解放。美感必定伴随着移情,因为审美移情能帮人打破自身的
有限性,让自我的心灵丰富化,给人带来充分的自由。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诗
句,都体现了审美移情,是诗人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移置到景或物身上的结果。
B.郑板桥《竹石》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
风。”从审美移情看,诗人审美欣赏的对象不是竹石,而是移入竹石形象中的自我情感。
C.北宋画家文与可画竹时,“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身与竹化”所强调的是竹已化为
画家的精神,获得了人的生命存在。这是移情中出现的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的境界。
D.在“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中,南宋词人辛弃疾以移情的方式把自己的深
情移入青山,青山因此就妩媚起来。此时主体的情感是移置在青山中,只属于青山的。
十、
1.答案 C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从而体验到审美对象所具有的独特的审
美价值”错误,原文为“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是人
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且在对象
中玩味自我本身”,即人们体验到的是审美主体自己的情感。
2.答案 B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这种观点不可信”说法错误,属曲解文意。从
原文“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自人的‘内模仿’。但立普
斯的观点更可信”可知,谷鲁斯等人的观点是可信的。
3.答案 D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此时主体的情感是移置在青山中,只属于青山
的”错,由原文“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物我互赠、物我回还”可知,主
客体融为一体,既使无情的“青山”有情化,又使“我”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
十一、(2017浙江,7—9)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0分)
社会传播过程要求至少有两个人。他们结成信息分享关系,共享一套信息符号。结成传播关
系的目的是寻求信息、劝说、传授、娱乐或其他。目的不同,参与者的角色也不同。比如,追
求娱乐的人愿意“悬置怀疑”;预料对方会劝说的人将加强防范。然而,无论扮演什么角色,参
与者总是要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编制信息代码,将他编制的符号发
送给对方。我们将这样的传播行为称为A类传播行为。白纸黑字的符号可以长期保存,手势
或面部表情或讲出来的话则稍纵即逝。无论时间长短,在传播过程的某个时刻,这些符号都独
立存在,脱离了参与传播的双方。
接受讯息的参与者,将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决定是否接受对方发出
的符号。如果接受,他就按照他自己的认知地图对这些符号进行加工。我们将这种行动称为
B类传播行为。第二个参与者也可能要进行编码,这些编码多半是非正式的、无意的,可能是
面部表情,也可能是其他信号,表示有没有兴趣、是否相信、是否理解等的信号;第一个参与者
对第二个参与者的信号进行解码,将其当作反馈。如果情况需要,第二个参与者还可能进行正
式的编码,发出这些符号,转而进行A类传播行为;反过来,第二个参与者的A类传播行为又可能
引起第一个参与者的B类传播行为,如此等等,循环往复。
换言之,任何讯息都不能直接引起一望而知的外显行为。如上所述,讯息不像电流,电能沿电线
流动,抵达灯泡,灯泡随即发亮。诚然,有些反应嵌入本能,近乎自动;例如,一听见汽车喇叭声,一
听见“失火了”的呼喊,我们很快就做出反应。然而,即使这些快速反应也要经过一些中间步
骤。首先我们要听到那样的声音,然后我们要对它进行解释:“他是在对我鸣喇叭吗?”“哪
里着火啦?”外在符号影响行为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改变形势在他心中的印象。外来符号到
达时,如果接受者决定利用其中的讯息,他首先要加工这一讯息,加工的根据是他储存的形象;
一般地说,产生的结果可能有几种:证实既存的构想,稍许修正原有的界定,或澄清原来不清楚
的地方。就像改变信仰一样,彻底改变原有观念的情况是极为罕见的。然而,改变信仰的现象
的确时有发生;同样,感觉突变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比如,听说自己的房子着火时,脑海里对情
况的感觉就会突变,迅速的反应就是必然的结果了。
1.下列对文中A类传播行为和B类传播行为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A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编制信息代码并发送符号,B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决定是否接受并加
工对方发出的符号。
B.A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编制符号,B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根据自己
的认知、调动各种技能接受符号。
C.A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和资源编制符号,B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决定是
否接受并加工对方发出的符号。
D.A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编制信息代码并发送符号,B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根据自己的认知、
调动各种资源接受符号。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传播过程中的双方结成信息分享关系,第一个参与者是讯息的传播者,第二个参与者是讯息
的接受者;两者角色可以转换。
B.劝说参与者和娱乐参与者,由于传播行为目的不同,扮演的角色也不同,接受劝说者会加强防
范,追求娱乐者会“悬置怀疑”。
C.如果需要,传播过程可以循环往复,B类传播行为者可以转为A类传播行为者,A类传播行为者
可以成为B类传播行为者。
D.接受者接受一些讯息,如汽车喇叭声、“失火了”的呼喊声,感觉会发生突变,不需要加工讯
息,反应嵌入本能,近乎自动。
3.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4分)
十一、
1.答案 A 仔细阅读第一段,可发现A类传播行为的要素是“参与者”“编制信息代码”
“发送给对方”。这里,“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是“编制信息代
码”所遵从的原则和使用的手段。这个主次要分清。根据第二段可知,B类传播行为的要素
是“接受讯息的参与者”“决定是否接受”“如果接受……进行加工”,要注意“是否”二
字,说明接受者不是完全被动的,一是有决定“是否”接受的主动权,二是有“加工”权。据此
分析各选项,A项关注了全部主要因素;B项忽略了“发送”的要素,且没有“是否”这一信息;
C项漏掉了“发送”这个重要信息;D项漏掉了“是否”这一重要信息。
2.答案 D A.根据第一段1、2句可知“传播过程中的双方结成信息分享关系”正确,从第一
段5、6句和第二段1句可知“第一个参与者是讯息的传播者,第二个参与者是讯息的接受者”
正确,从第二段4、5句可知“两者角色可以转换”正确。B项符合第一段3、4、5句的信息。
C项符合第二段4、5句信息。D项对第三段的相关信息有误解。第三段明确说“接受者”
“一听见汽车喇叭声”等,“很快就做出反应”,但“即使这些快速反应也要经过一些中间步
骤”,并非“不需要加工讯息”。
3.答案 ①社会传播行为类型(A类传播行为与B类传播行为)。
②社会传播过程特点(传播至少两人,角色可以转换,循环往复)。
解析 对于社科类说明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需要明确其所说明的对象和所说明的原理。
从选文的三段内容来看,第一段先总写社会传播行为,分出双方,侧重解释A类传播行为;第二段
侧重解释B类传播行为,说明两类传播行为可以转化,循环往复;第三段讲社会传播行为的过程
特点。对这些内容进行概括,便可以得出结论:本文主要解说了社会传播行为的类型和传播过
程特点。
十二、(2016山东,6—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唐人古体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
诗)相对的一种诗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
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
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新变。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
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
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一
般说来,较之汉魏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
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
物,铺排场景,生发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
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另外,在音节
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
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
诗的“变体”,并不算错。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
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诗选序》),那就太过分了。清王士禛《古诗
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子昂、张九龄、李
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变,可以略睹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
示出同一偏见。倒是明末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
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我们看五七言的
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
种安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说话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类似于
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或者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杜甫《石壕吏》)这样的句子,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任何拖腔。但如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杜甫《哀江头》),以
至于“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杜甫《洗兵
马》),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抑扬抗
坠,铿锵成韵。我国古代传统上有诵诗与歌诗的区分,西洋歌剧音乐亦有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歧
异,五言和七言在调式上的分别大抵类此。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
言诗在东汉中叶以后即日渐脱离音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时期停留在乐府歌行体的
范围内,直到唐代还常以七言短章合乐歌唱的缘故。
(节选自陈伯海《唐诗学引论》,有删改)
1.关于古体诗,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古体诗产生于唐代以前,在唐出现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生命力更强的近体诗后,逐渐走向
衰微。
B.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
的特点。
C.古体诗在形式上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唐人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更似绝句
律诗。
D.五七言古体至唐而新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唐人古体虽名为“古体”,其实已与以往古
风不同。
2.下列关于“汉魏古诗”和“唐人古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汉魏古诗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在作品表现范围上,不像唐人所作古诗那样开
阔。
B.就含蓄淳厚的作风而言,汉魏古诗略胜一筹;就表情达意的功能而论,唐人古诗则更具优势。
C.唐人古诗有的在今体诗的影响下表现为声律和谐与对仗工整,有的继承汉魏古诗有意“反
律化”。
D.两者各具特色,由汉魏古诗到唐人古诗,是变化,是拓展;一味地贬抑唐人古诗,失之偏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清王士禛对唐人五言古诗只认可五家,足见其偏见;明许学夷明察唐人五古特色,其观点可谓
通达。
B.本文第三段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明确了唐人古体中的五言和七言在节奏感和韵调感方
面的不同。
C.本文引用的语句分诗论和诗句两类,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
容的异同。
D.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抒情悲慨,读来抑扬抗坠,铿
锵成韵。
十二、
1.答案 D A.无中生有。对应区域在第二段“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文中并
没有说近体诗具有“生命力”,选项中“逐渐走向衰微”更是无从谈起。B.强加因果。“古
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与“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之间不是因果关系,而是并列
关系。C.说法绝对。“唐人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更似绝句律诗”错,因为后文有“唐代诗
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
2.答案 C 无中生有。第二段中只是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并没有说“继承汉
魏古诗有意‘反律化’”。
3.答案 C 以偏概全。不仅帮助读者把握古体诗,也帮助读者把握近体诗。
十三、(2016浙江,8—10)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同诗歌、散文、戏剧一样,对于中国现代小说形式发展的评价,离不开五四初期的语言变革对
于中国现代小说由传统向现代转换的决定性意义这个“基点”。每次语言变迁都带来中国
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和变化。初期现代小说对各种语言资源的综合,直接推动了中国现代小
说写实性、抒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格,
也使得现代小说的复调叙述成为可能;政治文化语境下语言方式的变动,推动了小说形式的进
一步发展,“小说语言的政治化”带来的“标语口号”“概述”“讽刺”“直语”等特点,也
在一定程度上给小说文体带来“审美危机”,而作为对政治语言的反拨,又使小说发展了限制
性语态、隐喻和幽默修辞风格等文体表现形式;30年代新媒体影响下的语言变迁,催生了新的
小说语言方式,带来了现代都市新小说的形式,如跳跃的小说节奏、画报体小说、电影化小说
等形式的发展;40年代小说语言的“口语化”,带来了小说形式的戏剧化追求,推动了章回体等
传统小说形式的再利用和再发展。
从语言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演进的角度,不仅可以准确评价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中的
得与失,也能更加客观准确地评价同样作为语言艺术的中国古典文学,重新来看待和审视文言
之于文学形式的意义。新文化运动提倡者从当时的文化发展大目标出发,反对文言文,提倡白
话文,完成了白话语言方式的确立,这种历史功绩自然不能抹杀。但当年有许多学者对五四语
言革命中彻底丢弃文言文的观念和实践持保留态度,他们的言论、思考和忧虑中的合理成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被人们重新认识。时过境迁,尤其是在冷静面对白话语言给文学带来的
一些困境时,在追寻白话语言的“艺术化”加工过程中,当年新文化运动提倡者事后的反思性
意见,与五四白话文运动中以“学衡”为代表的反对派意见,在语言与文学关系问题的许多认
识上有着惊人的一致。而且很多现代文学史上的代表性作家在创作实践中,在各类文学文本
的写作中,也吸收了大量文言的因素和成分,甚至创作了大量的文言诗词,其造诣也是很高的。
这不仅证明了文言作为文学语言的生命力,并未因白话文的兴起而消失,而且也表明:事实上,
文言也参与了语言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演进的过程。
(所选文段有删改)
1.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对各种语言资源的综合运用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格,进而推动了写
实性、抒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
B.“小说语言的政治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国现代小说文体带来“审美危机”,但客观
上仍然起到了推动小说形式发展的作用。
C.在五四白话文运动中,“学衡”一派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语言艺术持否定态度,但并不是所有
学者都支持彻底抛弃文言文的极端做法。
D.从语言变革的角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重新看待和审视文
言对文学形式的重大价值。
2.从内容出发,最适合做选文标题的一项是(3分) ( )
A.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过程
B.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得与失
C.语言变革影响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
D.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深受语言变迁的影响
3.根据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指出文言在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中的两点作用。(3分)
十三、
1.答案 B A.递进关系不当,由原文可知,应该是先“直接推动了中国现代小说写实性、抒
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进而“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格”。
C.张冠李戴,原文为“新文化运动提倡者”“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并没有说“‘学衡’
一派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语言艺术持否定态度”。D.“最重要的意义”于文无据。
2.答案 C 本文主要论述的是语言变迁对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的影响,A、D两项只说
了“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缩小了范围。B项没有涉及“语言变迁”,概括不全面。
3.答案 ①有益于白话语言的“艺术化”。
②丰富了现代文学创作的表现形式。
解析 相关信息集中在文章第二段的结尾。由“在追寻白话语言的‘艺术化’加工过程
中”,以及“当年新文化运动提倡者事后”的“反思”,可概括出“有益于白话语言的‘艺术
化’”。由很多现代作家在创作实践中,“也吸收了大量文言的因素和成分,甚至创作了大量
的文言诗词”,可概括出“丰富了现代文学创作的表现形式”。
十四、(2015山东,6—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艺术实践证明,要塑造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典型人物,就必须深刻揭示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
性。如果不能把握和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真实和社会历史的真实,不能把人物性格的内在矛
盾性成功地揭示出来,就没有活生生的真实的人,就没有真正深刻的典型。
巴金曾经指出:“为了应付新的需要,有人注意到了优点和缺点,于是在正面人物身上加入一些
缺点,在动摇人物身上加入一些优点,总之使得每个人甚至反面人物都带有‘人情味’。但是
作品里面的那些人仍然没有血色,不像真人。为什么呢?我想有一个原因是,除了优点和缺点
以外,活人的身上还有别的东西。”人类复杂的内心图景,不是用几笔鲜明的色彩可以描画清
楚的,不是“优点”“缺点”这种具有确定范围的概念性语言可以概括的。事实上,人的性格
世界有很大的模糊性特征,了解人物形象的模糊性,对作家塑造人物性格,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性格元素模糊性主要包括两层意思。
一是构成性格整体的各种性格元素之间往往是不同向的,甚至是彼此矛盾对立的:一部分性格
元素表现为肯定性方向,表现为善,表现为美,表现为真,表现为圣洁;另一部分性格元素表现为
否定性方向,表现为恶,表现为丑,表现为伪,表现为鄙俗。这种双向性,使一个人的性格表象变
得纷纭复杂,使一个人有时像他自己,有时又不像他自己;有时忠于他自己,有时又背叛他自
己。这就是说,构成性格整体的各种元素往往不能按照同一确定的方向运动,而正是这种非同
向发展的各种性格因素,才形成人物性格的模糊性。例如,构成阿Q性格整体的元素是非常复
杂的,而这些杂多的性格元素,又表现为双向性:质朴愚昧又狡黠圆滑,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自
尊自大又自轻自贱,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这些元素在自身运动的过程中,互相碰撞,互相交
叉,形成复杂的性格表象。
性格元素模糊性的另一层意思,则是每一个性格元素内部都带有二重性,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
定中包含着肯定。因此,性格元素自身的性质不可能完全确定,它在不同的情境中总是显示出
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变化。例如,当一个人在追求真理时,“倔强”的性格元素就表现为肯
定性质的“韧性”,而当真理不复存在时还要硬去碰撞,“倔强”元素就转化为否定性质的
“固执”。一个人的勇敢,在某种情况下可表现为见义勇为的善,在某种情况下则又可能表现
为不义亦为的恶。李逵的勇猛有时表现为非常可爱的战斗精神,有时则表现为“排头砍去”
的鲁莽。
此外,性格元素的本质往往不是直接袒露着的,它会被假象包裹着,从而显现出表里矛盾、似是
而非的情状,使人们感到难以捉摸。狄德罗曾说:“说人是一种力量与软弱、光明与盲目、渺
小与伟大的复合物,这并不是责难人,而是为人下定义。”因此,要写出鲜活的人物形象,确实
值得写作者多下一番功夫!
(节选自刘再复《性格组合论》,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学作品中一个个活生生的真实的人物形象,其性格充满着内在的矛盾性,具有较高的审美
价值。
B.多向的性格构成,杂多的性格元素,相互影响,相互交叉,使人物性格表象纷纭复杂,不断变
化。
C.性格元素模糊性对塑造人物形象有重要作用,要刻画鲜明的人物,离不开对人物性格模糊性
的体察。
D.性格元素之间的非同向和每一个性格元素内部的二重性,是构成性格元素模糊性的两层主
要意思。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有人将人物的“优点”“缺点”机械叠加,以写出“人情味”,但这样还体现不出人物性格
的模糊性。
B.人物性格具有模糊性,这要求创作者塑造人物不能从表象入手,以避免人物形象的明确性和
概念化。
C.一个人追求真理时的坚定和自以为是时的固执,显示了倔强这一性格元素在不同情境中的
不同表现。
D.要解读人物性格元素的本质,不能仅仅看他外在的言谈举止,更要努力深入他的内心和灵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所有的人,正像我一样,都是黑白相间的花斑马——好坏相间,好好坏坏,亦好亦坏。”这
句话道出了人的性格模糊性特征。
B.某作家说自己的写作经历过“把好人当坏人写,把坏人当好人写,把自己当罪人写”三个阶
段,这体现了他对人物性格模糊性的重视。
C.曹禺在《雷雨》中塑造的周朴园这一人物,既伪善霸道,又对侍萍怀有某种真挚的情感,具有
很强的性格元素模糊性。
D.鲁迅在《祝福》中通过“我”的叙述,来展现祥林嫂性格元素的模糊性,而“我”自身性格
元素的模糊性是缺失的。
十四、
1.答案 C A.该项内容是从性格方面说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具有审美价值,不是本文的
主旨。B.该项内容仅仅是性格元素模糊性带来的影响,并不是本文主旨。D.该项内容只是对
第四、五段内容的概括。
2.答案 B “这要求创作者塑造人物不能从表象入手”错,原文最后一段说“性格元素的本
质往往不是直接袒露着的,它会被假象包裹着,从而显现出表里矛盾、似是而非的情状,使人们
感到难以捉摸”,但这并不能推断出“创作者塑造人物不能从表象入手”。
3.答案 D “而‘我’自身性格元素的模糊性是缺失的”推理不正确,人物性格元素是否具
有模糊性,要看其是否符合性格元素模糊性的两个层面的要求。
三年模拟
A组 2017—2019年高考模拟·考点基础题组
每篇建议用时10分钟
一、(2019河南郑州二模,1—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自近代科学兴起以来,人类见证了科学改造世界的力量,也充分享受到了科学成果带来的社会
福祉。科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具备了强大的自主性,如果任其无约束地发展,它的潜在成果既有
可能造福人类,也有可能摧毁人类。如何让科学始终朝着善的方向发展,是今天人类亟须解决
的问题,科技伦理的兴起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
科技伦理的目标很明确,即通过有效的规范,保证科学研究的所有环节都处于伦理的规训下,使
研究的整个链条都指向追求善的目的。科技伦理发生作用的空间结构包括政策环境、研究
主体、研究手段、研究对象与研究结果等,这个研究链条的每个环节内都存在伦理缝隙。如
果处理不当,就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科学就会从人类福祉变成人类的噩梦。
科学是探索未知的事业,其本性是喜欢自由的研究氛围。由此,人们自然会认为,不应该为科学
研究附加任何约束,所有这些约束都是研究的障碍。这种说法在社会上很有市场。其实,这是
一种短见。哲学家托德·莱肯曾指出,我们对人类的有限性的焦虑,致使我们设计出更高级的不
变的实在,这就是上帝、形式、道德法则。也就是说,我们要设计出一个远离我们的完美王国,
去应对我们所面对的不确定现实。道理很简单,任何时代的人的认知都具有时代局限性,总有
一些没有预料到的事情出现。如果是好的倒也无妨;如果是恶的,其影响就很难消除。而且随
着科学研究的深入,这种可能性不是小了,而是变大了。为此,预先设置一些高于当下实践要求
的伦理规范,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未来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危害。因此,对研究人员进行科
技伦理的熏陶、规训,恰恰是引导他们追求善的有效手段,是给他们竖立向善的路标,而非设置
研究的障碍。
近代科学是西方的产物,对于中国人来讲,科学在很大程度上是舶来品,我们没有与之相对应的
传统与经验,因而在科技伦理上存在先天的不足。另外,我国的教育体制中也缺少这方面的系
统训练,从而导致我国科技人员对科技伦理的认识严重不足。这就意味着,随着中国科技的迅
猛发展,科技投入的增加与从业人员的大幅增长,以及功利主义评价模式的形成,部分科研人员
完全可能在利益的驱使下,没有约束地从事后果高度不确定的研究。再加上国人对于前沿科
技成果的极度期盼,促成需求的扩张,加剧了科技风险出现的可能性,这就无形中助长了科研人
员冒险的热情。因此可以说,践行负责任的研究,恰恰是中国科技界应该展现给世界的一种形
象。
(摘编自李侠《科技伦理:没有约束的科技是危险的》)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科学具有强大的自主发展力量,既造福了人类社会,也有可能摧毁人类社会。
B.科技伦理的目的是“追求善”,托德·莱肯所说的“道德法则”就是“科技伦理”。
C.科学崇尚自由,而科技伦理既可约束这种自由,也可引导科学研究。
D.人类认识的局限使未来可能出现不确定的状况,科学的发展会加大这种可能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以科学研究本身存在的不足为立论的前提,论证了科技伦理的重要性。
B.文章指出科学研究各环节中存在伦理缝隙,有助于理解科学伦理的目标和作用。
C.文章第三段采用先破后立的方式,深入论证了设置科技伦理的必要性和可操作性。
D.对于中国科学界科技伦理欠缺的原因,文章从历史和现状两个角度进行了剖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正是因为科技发展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科技伦理才得以兴起,受到重视。
B.西方文化有悠久的科技伦理传统,因此能有效避免科研中出现伦理失范的情况。
C.中国科学界在科技伦理上先天不足,与中国在近代以前缺乏科学传统与经验有关。
D.国内科研从业者大增、评价模式功利化等不良因素,增加了科研行为突破科技伦理的风
险。
一、
1.答案 B “托德·莱肯所说的‘道德法则’就是‘科技伦理’”概念理解错误。托德·莱
肯所说的“道德法则”是针对人类的“有限性”而预设的完美的伦理规范,它包含了“科技
伦理”,“科技伦理”是“道德法则”的一种。
解题步骤 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
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
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
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
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
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
项。
2.答案 C 无中生有。文章第三段并未论证“可操作性”。
3.答案 C A.归因不当。根据文章第一段,科技伦理兴起的原因是科技发展有潜在的危险,
而非科技发展已经“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B.说法绝对。“因此能有效避免科
研中出现伦理失范的情况”不当。D.曲解文意。“国内科研从业者大增”不能视为“不良
因素”。
二、(2019山西太原阶段性测评,1—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中国古代社会几经变革,严格的“国学”教育制度也就无法长期存在,作为文化垄断势力的国
学不断受到私学的冲击,但宫廷教育仍然是文化教育的主流,只是学习的内容逐渐有所改变。
秦代烧灭经书,涤除旧典,汉初黄老之术盛行,经过文景之治,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
针。《汉书·董仲舒传》记载,董仲舒在给汉武帝的对策中说:“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
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
材,则英俊宜可得矣。”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建太学,为当时的最高学
府。太学初建时规模很小,只有几个经学博士和五十个博士弟子。汉昭帝时根据诸经分别设
立博士,增博士弟子员满百人,宣帝末增加一倍。汉元帝好儒,只要通一经即可,设员千人。到
了汉成帝的时候,有人说:“孔子布衣养徒三千人,今天子太学弟子少。”一激之下,成帝增弟
子员三千人,一年多以后才减回一千人。
太学学习和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儒家经典,立博士的目的是强化经学的地位,使经书成为宫廷教
育法定的主要教材。“经”是古代宫廷用以教育国子的基本典籍,也是体现正统思想文化的
官方课本。汉代有今、古文经之别,今文经是用西汉初期隶书书写的经典,强调义理以服务当
代的统治;古文经是发掘出的周代旧籍,修孔子宅发现的壁中之书,用战国文字书写的经典。古
文经因此强调以“小学”(语言文字)通经典,旨在恢复经典的历史面貌。今文经或古文经学
中某家之说被立了博士,就有了官学的地位,进入太学,也就是国学了。这里仅举《诗经》的经
学历史为例:就《诗经》而言,《经典释文》记载,“前汉鲁、齐、韩三家《诗》列于学官,平
帝世,《毛诗》始立。《齐诗》久亡,《鲁诗》不过江东,《韩诗》虽在,人无传者。唯《毛
诗》郑笺,独立国学。”自董仲舒以来,儒家经典除了在历史文化和道德修身方面的作用外,在
政治上起到维护“大一统”的作用,多为皇权所推崇。
由此可见,汉代“国学”和“经学”有一种混同的趋向,“国学”不再是机构的名称,而是称谓
“五经”以及某种经学流派的名称。
(摘编自《“国学”内涵的变迁与章太炎国学的现代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国学与私学是古代两种教育样式,随着社会变革发展而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
B.作为汉朝时的最高学府,太学虽然规模有所变化,却一直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
C.太学主要用儒家经典来教育国子,借此传播正统思想文化,达到宫廷教育的目的。
D.太学中的经学由博士研究和学习,是宫廷教育的主要教材,也是汉代国学的组成部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开篇概述国学发展状况,将其放在古代社会的背景中探讨,引出话题。
B.文章多处引用前人的典籍,介绍分析相关历史情况,使论述更为真实可信。
C.文章以《诗经》的经学历史为例,说明了儒家经典为皇权推崇的过程,论证有力。
D.文章通过介绍国学、太学、经学,并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梳理了汉代国学的发展过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董仲舒提出建立太学,是为了维护“大一统”政治,建立儒家的“独尊”地位。
B.汉朝的很多皇帝都重视太学的建设,可见太学与国运的兴衰有着密切的关系。
C.由于书写字体不同,汉代的今、古文经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都不相同。
D.今天的国人崇尚国学,是因为其中优秀的历史文化、道德修养,仍然使今人受益。
二、
1.答案 A “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于文无据。
2.答案 C 《诗经》的经学历史不能说明儒家经典为皇权推崇的过程。
解题步骤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
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有因果、条件、假
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个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
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3.答案 D A.“建立儒家的‘独尊’地位”错。B.“可见太学与国运的兴衰有着密切的关
系”无法推断。C.“书写字体不同”不是研究目的不同的原因。
三、(2019湖北武汉2月调研,1—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儒家思想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一向不缺答案。但无论“仁”“和”还是“中庸”,
都仅仅部分地反映了儒家的思想观念;综合起来,只有“责任”,才是儒家思想的内核,尽管孔
孟等人并未作此概括。以“责任意识”为根本指针的儒家思想,拒绝道家那种“高大上”式
的玄远,拒绝墨家“草根”式的琐屑,拒绝法家“狱吏”式的苛细,人性化地满足了社会的需
要,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人性化是其最显著的特征。
儒家对“人”(而不是“神”)有着极高的定位:“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
之秀气也。”这种把人看作“天地之心,五行之端(首)”的观点,决定了儒家的“人生”设计
十分严肃——至少要对得起“人”在天地间的这种地位。然而人性是复杂的,就其本能而言,
人总是倾向于膨胀私欲、挤占他人权利空间。若不加以约束,必然导致冲突,引发社会危机。
为避免这种情况,儒家认为,在刑法等硬性制度之外,还需要一套软制度,来教化人们在享受权
利的同时不忘对他人对社会尽责。他们把这套“文化”(文明的教化)的软制度归纳为
“礼”。刑法与礼,是社会治理的左右手。
关于“礼”,大部分典籍散遗了,现存的《礼记》,是对古典“礼仪”的解释,可谓“礼”的冰
山一角。《礼记》说圣人“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首要的是为了将人与“能言”的猩
猩、鹦鹉区别开来——发扬人的社会性、抑制人的动物性,确保人的言行像个人而非禽兽,是
礼的底线。由《礼记》等书可知,礼的规矩是非常详备的。规范人的言行,教导人们该干什
么、该怎么干,礼本质上是一份责任清单。在儒家看来,习礼,最重要的是通过“修身”,完善
自我,弄清自己的角色,并从自己的角色出发,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恰当地为人处世。
对己对人对社会“尽责任”这种活法,不是儒家凭空设计出来的,是孔子“述而不作”、从
“先王”“先贤”那里梳理出来的。那些“先王”“先贤”都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
“楷模”,是“责任意识”的绝佳体现。尧舜协和万邦天下为公,被孔子视为不可超越的标
杆。大禹治水,非常辛苦,其实他完全可以弄条“方舟”,只给自己喜欢的人发船票,一走了
之。孔子对大禹也“无间然”,没什么可批评的了,因为他尽了作为君主的那份责任。
用两个字来概括儒家思想,是“责任”;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家”。不爱家的人,很难说
他能爱国。长期以来,自西方流入的形形色色的“解放”,严重破坏了人们的家庭观念。魏晋
时期,儒家思想被抛弃,信仰大厦崩塌,导致了几百年战乱。今天,我们已经拥有了更强大的思
想武器——唯物辩证法,但儒家思想的合理内核、围绕它形成的责任文化与家国情怀,依然是
现实社会重要的支点和动能。
(摘编自荆培运《儒家思想的本质是“责任”》)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关于儒家思想的本质问题,答案有“仁”“和”“中庸”等看法,但其合理内核应是“责
任”。
B.儒家看重“人”在天地间的地位,与这高定位匹配的是儒家对待“人生”设计的严肃态
度。
C.儒家认为,刑法对人的私欲的约束,不如礼的约束力大,所以儒家特别强调礼的教化作用。
D.现存的能供我们研究儒家“礼”的资料并不多,《礼记》一书至少能让我们知晓礼的底
线。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基于人性具有复杂性这个前提,探讨儒家的“礼”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B.文章指出要从社会性和动物性的角度理解人,并就两者的价值取向进行论述。
C.文章运用了例证法,以“尧舜”“大禹”为例,揭示了儒家思想本质的来源。
D.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层层深入地阐述了作者对儒家思想本质的全新见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因为它具有其他思想都没有的人性化特征。
B.儒家的“礼”的规矩十分详备,除了“先王”“先贤”外再无人能达到“礼”的要求。
C.文中用一个字“家”来概括儒家思想的本质,实际上是对“责任”的进一步补充。
D.无论是个人修身,还是国家治理,儒家的“责任”思想都具有不可或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三、
1.答案 C “刑法对人的私欲的约束,不如礼的约束力大”说法错误,文中说“刑法与礼,是
社会治理的左右手”,认为二者是不同的方法,并没有力度大小的区别。
2.答案 B “要从社会性和动物性的角度理解人”有误,文中强调的是人应具有社会性。
3.答案 D A.“其他思想都没有”于文无据。B.“除了‘先王’‘先贤’外再无人能达到
‘礼’的要求”有误,在儒家看来,一般人只要尽到与自己的角色相应的责任就达到了儒家的
要求。C.“是对‘责任’的进一步补充”有误,用“家”是从另一个角度来概括儒家思想的
本质,不是“补充”。
四、(2019河北邯郸一模,1—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网络信息时代,高新技术对社会生活领域的广泛渗透,不仅严重地冲击了当下的社会秩序和规
则体系,更加深了人类现代生活的风险程度,极大地增加了个人生活的流变系数,使人的全面发
展面临多重困境。
在物理空间的维度里,人们在血缘的身份确证、地缘的时空限制和业缘的群体认同等因素的
制约下,进行着有限的交往。然而,虚拟空间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生存和交往领域,交往主体以
符号化的形式开展着全新的网际交往。借助于数字化的信息符号,构成了虚拟主体的符号化
表达,使得虚拟环境中的交往主体摆脱了现实世界中生理、地域和身份的束缚,增强了交往的
自主性,丰富了交往的形式。但是,新型交互模式的出现,也不可避免地给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
难题。人的自主性生存、多样化选择程度的加深与自我身份的迷失、社会归属的削弱相伴
而生,虚拟生存虽然改变了现代人的技术体验和空间体验形式,但也滋生着现代生存的深层焦
虑。虚拟主体是一个符号,进行着自觉选择下的行为体验。现实生活世界与网络虚拟世界的
不同境遇和生活规范将造成“本我”与虚拟主体“网我”的分离甚至对立。自我生存方式
的分裂,带来的不仅是自我认同的危机,更遮蔽了“本我”的真实性,严重影响人的全面发展。
科技巨大的革命力,在为人类创造超越现实、实现自我、追求解放的条件和手段的同时,也逐
渐深化成为一种框架,使人类反被置于技术的框架之中,正如马克思当年指出的:“我们的一切
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
量。”现代技术的无节制扩张,形成了巨大的张力,形成了巨大的科技漩涡,让越来越多的人不
得不遵循技术逻辑而生存。事实上,原始的技术充分地凝结和释放着人文智慧,但现代技术的
崛起,魔幻般地幻化出巨大的物质力量的同时,也导致人与自然、技术与人文之间的关系空前
紧张。这种片面性的急剧扩张所形成的科技漩涡,无情地将人类抛入一个机械力高度发达,但
生存危机丛生的世界之中,技术逻辑约定着人的生存逻辑,从而使人文价值和人的生命意义走
向了失落。
在网络信息空间里,人们在面临多元文化交相辉映、多元价值交相激荡、多元信仰交相碰撞
的文化样态的同时,还受制于技术理性的支配,导致人的全面发展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假设
技术理性被不断泛化成主导其他更改和衡量意义价值的标尺,被认定为这个时代人的最根本
的,也是唯一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那么,根植于人类生活意义的文化生活便彻底地失去了价
值根基。这样,科技文化的发展,反过来也制约了人文文化。随着虚拟时代的到来,人文理性和
技术理性、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这一系列矛盾加剧了科技文化与人文
诉求的断裂,彰显人类生活意义的文化褪去了人文价值更改的关怀,这种人文失落必然滋生着
文化的嬗变。
(摘编自王丽鸽、李炳毅《试论网络社会下人的
虚拟生存与全面发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人的全面发展面临多重困境,与高新技术冲击当下的社会秩序和规则体系,加深人类现代生
活的风险程度有关。
B.与物理空间不同,在虚拟空间里的网际交往中,人们的血缘的身份、地缘的时空和业缘的群
体将不复存在。
C.原始技术充分地凝结和释放着人文智慧,而现代技术在幻化出巨大的物质力量的同时,也产
生了负面作用。
D.人在网络信息空间里,除了面临多元文化、多元价值等文化样态,也受到技术理性的支配,人
的全面发展受到影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从空间扩大、科技漩涡和文化嬗变三个结果阐述网络时代人的发展的困境。
B.文章除了阐述网络社会带来的现实症结外,也提到了其带来的好处,有辩证意味。
C.文章第三段引用马克思的有关言论,论述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负面作用。
D.与重视人的全面发展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着重论证了虚拟空间对人生存的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自我身份的迷失、社会归属的削弱,导致人的自主性生存、多样化选择程度的加深,滋生现
代生存的深层焦虑。
B.人在网络世界中的虚拟主体“网我”比在现实世界中的行为主体“本我”更真实,两者可
能产生分离甚至对立。
C.现代技术的巨大张力使人们自觉主动地按技术逻辑约定生存逻辑,使人文价值和人的生命
意义走向了失落。
D.技术理性如果成为主导其他理性和衡量意义价值的标尺,会制约人文文化的发展,甚至会使
人类失去人文价值理性的关怀。
四、
1.答案 B 夸大其词,“人们的血缘的身份、地缘的时空和业缘的群体将不复存在”错,虚
拟空间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生存和交往领域,但并不意味着人们的血缘的身份、地缘的时空
和业缘的群体将不复存在。
解题步骤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找到相
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2.答案 A “空间扩大”不是结果,而是原因,其导致的结果是人格裂变。
3.答案 D A.强加因果,“自我身份的迷失、社会归属的削弱”与“人的自主性生存、多样
化选择程度的加深”有一定的关系,但不一定是因果关系。B.“人在网络世界中的虚拟主体
‘网我’比在现实世界中的行为主体‘本我’更真实”于文无据。C.“自觉主动地按技术
逻辑约定生存逻辑”错,人在技术张力下不得不遵循技术逻辑而生存。
五、(2019福建厦门一模,1—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体的,中医的理论和实践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
中医首先反映的是中国文化、中国哲学整体关联的思维方式。有人认为,中医的理论是不科
学的、模糊的、不可实证的,那是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现在的实证观念和思维。实证思维主
张分析还原,还原到后来就各个成为一个孤立的个体。整体关联的思维也讲还原,而整体关联
所还原的个体是相互关联的个体。从根本上说,中医研究的是人这个有精神的高级生命体。
因此,中医才有这样的观念,整体生命的每一个部分都能完整地反映整体的面貌,而不只是反映
那个部分。比如,肝脏不只反映肝脏,心不只反映心,而是与其他脏器的生理功能密切关联。
中医诊治要周全地考虑不同性别、体质、地域、时间等因素,对药材的采用也非常强调地域
性的差异,这是基于中国哲学中“自然合理”的理念。“自然合理”有尊重自然和注重个性
两重内涵。中国哲学里的“自然”是本然的意思,任何违背事物本来面貌的做法都是不合理
的,我们应该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因势利导”,要适合、符合这个事物的本来发展的途径、
趋势。而现代人所尊奉的“科学合理”的理念,是要去掌控自然,去改变事物的本来面貌。其
实,很多现代科学家已经开始认识到,科学并不是按照人的意志去改变自然界的本来关系,而是
使自然界和人类能够更加和谐地相处。此外,“自然合理”非常强调符合事物的本性,即个性,
这就跟科学合理的思维方式强调普遍化、普适性有很大的差异。
中医还体现了中国哲学所强调的直觉思维。在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中,“望”和“闻”
是医生的直觉,中医通过“望”观察病者的气色、舌苔和形态,通过“闻”病者的体气、口
气、二便之气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一个初步的判断。医者“问”,患者通过口述的方式,将自
己的直观感受告诉医生。最后是“切”,医生通过脉象来印证医者对患者情况的直觉判断是
否准确。许多人认为中医“望闻问切”太主观、不科学,这源于近百年来,我们形成的这样一
种观念:只有理性才是可靠的,直觉是不可靠的;理性的东西是清晰的、准确的,直觉的东西是
模糊的、不准确的。其实,科学的发展已经越来越认识到模糊化更接近事物整体的本来面貌,
而有时候越清晰越有可能对事物的认识越来越片面。这也正是现在科学模糊学理论发展的
一个道理。在中国的文化里面,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医,中医在模糊中间有着极其精确的一
面,这也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特色。
我们要继承中医的传统,坚守中医的传统理念。这不仅仅是中医界的责任,同样也是中国哲学
界与文化界的责任。
(摘编自楼宇烈《中医的人文内涵及其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中医基于中国哲学整体关联的思维方式,认为每一个脏器都能反映整体的面貌。
B.中医选用药材强调地域的差异,这与“自然合理”理念中尊重自然的内涵不符。
C.中医通过综合运用“望闻问切”四种方式诊断疾病,以实现对病情的准确把握。
D.中医被误解与我们未认识到理性思维的局限,未充分理解直觉思维的价值有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阐释注重个性的理念,是建立在对尊重自然的理念做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的。
B.文章引述科学模糊学理论,来论证中医体现了中国哲学强调的直觉思维的观点。
C.文章以中医理论和实践为依据,多方面论证了中医对传统文化思维方式的体现。
D.文章用对比的方式论证了传统文化思维方式的优点,包含了为中医正名的动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中国哲学整体关联的思维方式在对个体事物的分析上,超越了实证观念与思维。
B.与中医尊重自然的理念相反,“科学合理”的理念是要去改变事物的本来面貌。
C.中医崇尚的“自然合理”的理念,也体现在教育领域“因材施教”的做法中。
D.如果澄清了人们对理性与直觉的错误认识,中医传统理念就能得到继承与坚守。
五、
1.答案 B “这与‘自然合理’理念中尊重自然的内涵不符”曲解文意,原文中“是基于中
国哲学中‘自然合理’的理念”,“自然合理”是基础,没有不符之意。
2.答案 B “文章引述科学模糊学理论,来论证中医体现了中国哲学强调的直觉思维的观
点”论点和论据不符。文章引述科学模糊学理论是为了反驳“许多人认为中医‘望闻问
切’太主观、不科学”的观点。
解题关键 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
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查论点是否正确,论
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3.答案 C A.“中国哲学整体关联的思维方式在对个体事物的分析上,超越了实证观念与思
维”曲解文意,原文中第二段说“实证思维主张分析还原,还原到后来就各个成为一个孤立的
个体。整体关联的思维也讲还原,而整体关联所还原的个体是相互关联的个体”,只是提到了
两者的不同,并没有“超越了”的说法。B.“‘科学合理’的理念是要去改变事物的本来面
貌”曲解文意,依据原文“现代人所尊奉的‘科学合理’的理念……是使自然界和人类能够
更加和谐地相处”可知,改变事物的本来面貌是现代人尊奉的,而非正确的,正确的理解是科学
家说的“科学并不是按照人的意志去改变自然界的本来关系,而是使自然界和人类能够更加
和谐地相处”。D.“如果澄清了人们对理性与直觉的错误认识,中医传统理念就能得到继承
与坚守”说法绝对,不是澄清了错误认识就能得到继承与坚守,中医传统理念的继承与坚守是
需要多方努力的。
B组 2017—2019年高考模拟·专题综合题组
每篇建议用时10分钟
一、(2019河北石家庄教学质量检测,1—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中国诗歌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重视“兴”的作用。所谓“兴”的作用,在中国诗歌传统上可
分两个方面来看。
从作者方面而言就是“见物起兴”。《诗经》上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
逑。”雎鸠鸟“关关”的叫声,引发君子求得配偶的情意,就是“兴”的作用。但宇宙间不只
草木鸟兽等种种物象能引发我们的感动,人世间种种事象也能引起我们的感动。《诗经》
“靡室靡家,犭严狁之故。不遑启居,犭严狁之故”,是写对时代动荡不安的感慨,这也是引起
人感动的一种重要的因素。
“兴”的作用,不但作者有之,读者亦有之。只要你在读李白、杜甫的诗歌时也能产生与他们
同样的感动,那么你也就有了与李白、杜甫同样的诗心。不过,诗在使人感动方面有很多不同
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一对一的感动,就是闻一知一,不产生更多的联想。陆放翁和他的前妻
分离之后又在沈园相遇,他写了一首《钗头凤》,千百年之后,我们仍然为陆放翁的悲剧和他的
感情所感动,这就是一对一的感动。
可孔子说“诗可以兴”的感动则不仅是一对一的感动,更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感
动。有一次,子贡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回答:“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
也。”于是子贡就说:“《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诗经》里所说的
是璞玉的切磋琢磨,与做人本不相干,可子贡却从中悟到做人的道理,这正是“诗可以兴”的感
发。由此可见,诗的作用不仅使作者有一颗不死的心,而且也使读者有一颗不死的心;不仅有一
对一的感动,而且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兴”的感发。
同样,西方文学理论中也有类似“兴”的说法。接受美学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就是“读者反应
论”,认为读者的兴发感动是十分重要的。他们认为读者可分成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普
通的读者:读明月就是明月,读清风就是清风,只从表面去理解。第二个层次是能深入一步的读
者:他们能够从艺术的表达、文字的组织、形象的使用等方面去欣赏作品。第三个层次是
“背离作者原意”的读者:他们对作品的解释可以不必是作者本来的意思,而是一生二、二生
三、三生无穷的引发。只有这第三个层次的读者,才是最能感悟生命的读者。
南唐中主的词“菡萏香消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王国维从中看到了什么?看到一种“众
芳芜秽,美人迟暮”的悲哀和感慨。晏殊的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蝶恋花》)写的是相思爱情,王国维说这是成大事业大学问的第一种境界!王国维的这种感
发正是中国诗歌中让人心不死的“兴”的作用。
(摘编自叶嘉莹《什么是好诗》)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就作者方面而言,“兴”的作用既包括见物起兴又涵盖因事象而引起感动。
B.就读者方面而言,“兴”的作用表现在读者对作者及其诗歌作品产生感动。
C.子贡从切磋琢磨句中悟出做人的道理,无疑当在最能感悟生命的读者之列。
D.王国维“为学”境界的读诗感发,证明了中国诗歌中的“兴”的重要作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段与段之间衔接十分紧密,如中间四段的段首句都既承接上文又引出下文。
B.文章既援引古代经典中的言论,又以《诗经》及唐宋诗词为例,论证方式灵活。
C.文章论述“兴”的作用,主要从作者和读者两个方面展开,并且重点论述后者。
D.文章通过对东西方文学理论的对比论证,突出了阅读中读者兴发感动的重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对作品的理解越背离作者本来的意思,就越能体现读者具有生命感悟能力。
B.读明月即懂明月,读清风即懂清风,从表面理解作品,都是第一层次的读者。
C.孔子的“诗可以兴”不是说诗仅仅能够感动一位读者,而是能感动无数读者。
D.陆游的《钗头凤》和晏殊的《蝶恋花》,这都是能够使读者产生感动的好词。
一、
1.答案 B “就读者方面而言,‘兴’的作用表现在读者对作者及其诗歌作品产生感动”范
围扩大。本文所论述的是“诗”的兴,不是关于作者的“兴”。结合文本内容“第二个层次
是能深入一步的读者……他们对作品的解释可以不必是作者本来的意思,而是一生二、二生
三、三生无穷的引发”分析可知,读者对于作者的感动应是从作品中来的,不是源于作者本
身。
2.答案 D “对比论证”错。结合文本内容“从作者方面而言就是‘见物起兴’”
“‘兴’的作用,不但作者有之,读者亦有之”“可孔子说‘诗可以兴’的感动则不仅是一对
一的感动,更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感动”“同样,西方文学理论中也有类似‘兴’
的说法。接受美学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就是‘读者反应论’,认为读者的兴发感动是十分重要
的”分析可知,东西方文学理论是并列关系,没有形成对比。
3.答案 D A.“越背离……越能体现……”的说法错。结合文本内容“第三个层次是‘背
离作者原意’的读者:他们对作品的解释可以不必是作者本来的意思,而是一生二、二生三、
三生无穷的引发。只有这第三个层次的读者,才是最能感悟生命的读者”分析可知,“对作品
的理解越……感悟能力”错。B.“都是第一层次的读者”中“都”错。结合文本内容“他
们认为读者可分成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普通的读者:读明月就是明月,读清风就是清风,
只从表面去理解……才是最能感悟生命的读者”分析可知,第二、第三层次的读者也能够做
到这一点。C.“不是说诗仅仅能够感动一位读者,而是能感动无数读者”错。结合文本内容
“《诗经》里所说的是璞玉的切磋琢磨……而且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兴’的
感发”分析可知,孔子说的“诗可以兴”,是说从诗歌所表达的本意中读出其他的含意,而不是
感动的读者人数众多。
二、(2019河南开封一模,1—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唐宋时期是中国正统诗文发展的高峰,从唐至今,诗文选本有一两千种,现存的这一两千种唐宋
诗文选本可分为唐诗选本、唐文选本、唐诗文选本、宋诗选本、宋文选本、宋诗文选本、
唐宋诗选本、唐宋文选本八类,这八类选本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但当代的整理研
究工作却相对滞后。
从学术价值来说,一是保存文献之功。以唐人选唐诗为例,不少中小诗人的作品因选本得以留
存至今。如刘昚虚诗,《全唐诗》存13首;陶翰诗,《全唐诗》存17首;元结《箧中集》收沈千
运等7位诗人24首。有些家族性、地域性选本,辑佚的材料更为丰富,这些选本中还有大量的
异文可供参考,如《河岳英灵集》中的李白诗,就有不少异文,对研究李白诗歌有重要意义。二
是批评史价值。选本对具体作品的选择具有鲜明的倾向性,可以引导一个时代或一段时间文
学发展的走向,如清人王士祯《唐三味集》,倡导“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于是清空淡远的诗
歌流行一时;沈德潜《唐诗别裁集》,首重“鲸鱼碧海”“巨刃摩天”之风,兼及王士祯之说,
于是平和厚重之风流行。通常选本都有一篇或数篇序言,有的还有跋文,唐宋选本也不例外,这
些序跋或为选者自撰,或为师友所撰,作者常常在文中发表议论,许多重要的学术观点即产生于
此。如姚铉《唐文粹序》认为“止以古雅为命,不以雕篆为工”,钟惺、谭元春《唐诗归》提
倡“幽情单绪”“孤怀”,等等,无不对当时文坛产生重要影响。唐宋诗文选本中有大量评点
材料,如殷璠《河岳英灵集》评李白“白性嗜酒,志不拒检”,评高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
故朝野通赏其文”等,均被后世奉为圭臬。又如南宋吕祖谦的《古文关键》,被称为我国“古
文评点第一书”,开古文评点之先河。明清两朝,诗文评点蔚成风气,唐宋诗文无疑是评点家关
注的对象。
从文化价值来看,选本作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当下的境遇还不尽如人意。
要改变这一现状,应从两方面入手:学术层面上,应加大对古代优秀选本整理的力度。现在唐人
选唐诗已有较完善的整理本,但宋代至清代的选本,有许多沉埋在图书馆或博物馆中。普及层
面上,与广大受众对唐宋诗文的喜爱形成强烈对比的是,目前流行的选本尤其是新选新注本数
量太少,影响不大。唐诗选本最流行的是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编的《唐诗选》,有较高的学术水
平,但毕竟是40年前的作品,且选诗数量较少。2013年出版的刘学锴先生的《唐诗选注评鉴》
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唐诗选本,该书集选、注、评、鉴为体,学术性很强通俗性稍有不足。钱钟
书先生的《宋诗选注》久负盛名,但选诗与注释过分展现学者的学术个性,选诗数量少。除此
之外,还有一两种宋诗选本行世,但影响面有限。建议将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唐诗选》《宋诗
选注》《唐文选》《宋文选》等选本列入大中学生的参考书目,并推出导读系列丛书。
(摘编自丁放《唐宋诗文选本的现代价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尽管现存的唐宋诗文选本价值很高,但当代学者的挖掘、整理、研究仍有很大的空间。
B.一些家族性、地域性选本中的材料更丰富,不少异文对研究古代诗歌有重要意义。
C.南宋吕祖谦的《古文关键》开古文评点之先河,引导了明清两代文学发展的走向。
D.《唐诗选注评鉴》《宋诗选注》等选本体现了选者极高的学术水平,但通俗性不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从学术和文化两方面阐释唐宋诗文选本的价值,并就两方面的关系进行论证。
B.文章第二段以大量资料为例,增强了文章的论证力量,也增添了文章的学术色彩。
C.文章论证唐宋诗文选本的现代价值时,既角度不同又层次分明,条分缕析,结构严谨。
D.文章在论证唐宋诗文选本价值的基础上,指出了在普及层面上推出新选本的必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唐宋诗文选本极大推动了唐宋时期的文学创作和发展,对文学鉴赏和批评有着重要意义。
B.唐宋诗文选本序跋中的学术观点对作家风格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影响着当时的文坛。
C.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唐宋诗文,这与唐宋诗文新选本的日益增多和普及有很大关系。
D.通过整理唐宋诗文存世选本,不仅可从中获取学术资料,更可以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二、
1.答案 C “引导了明清两代文学发展的走向”理解有误,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二段最后面,
原文为“如南宋吕祖谦的《古文关键》,被称为我国‘古文评点第一书’,开古文评点之先
河。明清两朝,诗文评点蔚成风气,唐宋诗文无疑是评点家关注的对象”。
2.答案 A “并就两方面的关系进行论证”分析有误,文章只是从学术和文化两方面阐释唐
宋诗文选本的价值,并没有就两方面的关系进行论证。
3.答案 D A.“唐宋诗文选本极大推动了唐宋时期的文学创作和发展”说法有误,相关信息
在第二段,原文为“选本对具体作品的选择具有鲜明的倾向性,可以引导一个时代或一段时间
文学发展的走向”。B.“对作家风格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说法有误,相关信息在第二段,
原文为“通常选本都有一篇或数篇序言……均被后世奉为圭臬”。C.“这与唐宋诗文新选
本的日益增多和普及有很大关系”说法有误,原文第三段为“普及层面上,与广大受众对唐宋
诗文的喜爱形成强烈对比的是,目前流行的选本尤其是新选新注本数量太少,影响不大”。
方法技巧 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
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
三、(2019安徽合肥二模,1—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任何文化都以时空认知为起点。根据宇宙大爆炸学说,宇宙因爆炸而生成,时间得以同时生
成。这个时间,是自然时间。人类在自然时间范围内,为了标记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给自己拟
订一种‘纪序’参照系,这就是定义时间。今天人们所“感知”的日期,就是一种全球约定的
定义时间。定义时间在自然时间面前只是一个微量,但它已作为一种文化基因融入人类生活,
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文化符号。甲子,是世界时间文化中的一种独特定义。从1911年发现的
六十甲子表甲骨来看,甲子作为一个确定的记述系统用于定义华夏时间,至迟在殷商时期已然
完备。天干源于纪日,地支源于一年十二个月,用日、月与地球的视运行关系来记述人类活动
时间,就是甲子时间纪序的本质。甲子纪序,是先民对自然时间关系的一种客观摹写,体现了一
种朴素的自然取时思想。
关于时间的本质,柏拉图认为时间是理念永恒性的摹本,亚里士多德认为时间既不是运动,又不
能脱离运动,是运动的数。伽利略指出,时间具有各向同性、均匀性和无限性。后来,爱因斯坦
提出时空不是互相独立而是一个整体的四维空时连续流。至此,时间在其永恒与无限的直观
视界中,与运动、空间的同一性本质得到了最权威的认定。而研究者发现,甲子既定义了时间
与运动的同一性,也定义了时间的永恒性和无限性,同时又定义了时空的一体性。细究甲子的
定义内涵,其所体现出来的时间观念与现代科学对时间本质的描述非常一致。
不同的民族,因其不同的生存环境而形成不同的生存模式,从而也形成不同的文化模式及价值
选择。时间文化的形成,同样受到了不同的价值选择路径的影响;这种不同的时间文化又会
“反哺”于社会生活,形成不同的文化效应。在西方,时间作为本体论问题成为思想与探究的
主要对象。这种对“时间是什么”的连续追问与解答,直接导致了以哥白尼革命为标志的近
代科学的诞生,并为牛顿经典力学时空观的建立提供了条件。也正是由此,时空与运动才成为
当代科学最为关注的前沿问题,并引发了新一轮宇宙时空探索的科学时尚。可以说,当今科学
主宰世界的文化潮流,其起点就是“时间”问题的解决。在中国,“天人合一”观念把人“放
大”到与天地齐一,天地的存在与人事的价值目标相互统一。这种与西方迥异的思维方式,正
源于古代中国长期持续存在的宗法血缘共同体的历史实践。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天由最初
的外在实体逐渐转向与人相互共生的关系性存在,这培育和预设了中国人特有的时间观念。
(摘编自肖世洪《甲子对时间本质的定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定义时间最初是用来标记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现在已成为不可替代的文化符号。
B.我国从商代开始采用甲子作为确定的时间记述系统,这已经得到了考古学的证明。
C.西方对时间本质的认识历经两千多年的演进,形成了具有科学权威性的时间观念。
D.价值选择路径会影响时间文化的形成,而不同的时间文化会产生不同的文化效应。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区分了自然时间和定义时间,并以定义时间为立论的基础展开进一步论证。
B.文章通过类比论证,指出甲子体现的时间观念与现代科学的时间观念非常一致。
C.文章在围绕时间文化展开论述时,指出了中西方时间观念乃至思维方式的差异。
D.文章依次讨论了甲子纪序的本质、文化效应及其定义内涵,逐层深入,结构严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自然时间在宇宙形成之初并不存在,这是依据宇宙大爆炸学说而得出的基本观点。
B.甲子纪序客观摹写了自然时间关系,甲子属于定义时间,而不在自然时间范围内。
C.西方对时间作为本体论问题的关注,是为了建立近代科学体系和经典力学时空观。
D.“天人合一”观念所培育和预设的特有时间观念,可以“反哺”当代中国社会生活。
三、
1.答案 B “我国从商代开始采用甲子作为确定的时间记述系统,这已经得到了考古学的证
明”,与原文第一段内容有关。原文讲“甲子作为一个确定的记述系统用于定义华夏时间,至
迟在殷商时期已然完备”,是从1911年发现的六十甲子表甲骨来看的,并不代表“已经得到了
考古学的证明”,而且“至迟在殷商时期已然完备”,与“商代开始采用”的表述也不尽相
同。
方法技巧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
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
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以下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
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
2.答案 D 要关注“依次”,因为它是对前后内容有要求的词汇。“依次讨论了甲子纪序的
本质、文化效应及其定义内涵”,讨论的内容已确定了先后顺序。从文章整体上看,依次论述
的应是“甲子纪序的本质、定义内涵及其文化效应”,选项表述的论述顺序有误。
3.答案 D A.原文第一段为“根据宇宙大爆炸学说,宇宙因爆炸而生成,时间得以同时生
成”,宇宙和自然时间同时产生。B.原文第一段为“人类在自然时间范围内,为了标记事物发
展变化的过程,给自己拟订一种‘纪序’参照系,这就是定义时间”“甲子纪序,是先民对自然
时间关系的一种客观摹写”,甲子纪序作为一种定义时间,仍在自然时间范围内。C.原文最后
一段为“在西方,时间作为本体论问题成为思想与探究的主要对象。这种对‘时间是什么’
的连续追问与解答,直接导致了以哥白尼革命为标志的近代科学的诞生,并为牛顿经典力学时
空观的建立提供了条件”,“建立近代科学体系和经典力学时空观”是“西方对时间作为本
体论问题的关注”造成的结果,而非目的。“为了”表示目的。
四、(2019湖北黄冈二模,1—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①近日,多地展出数字复制壁画,这些作品色彩表现力较之传统手工临摹作品毫不逊色,在线条
造型等方面更为精准。这件事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壁画复制可否取代临摹?
②过去,古代壁画临摹常常出于研究保护之目的,为历史而摹。在这临摹过程中,通过对壁画形
式语言结构的深入分析,也培养出了一批年轻的壁画研究人才。另外,临摹流失海外的古代壁
画也为还原文化遗产面貌提供了有益借鉴。还有一批画家、学者是为艺术而摹。出于对古
代壁画艺术的崇敬向往,他们在临摹中更强调梳理壁画创作媒介、图像及方法。如敦煌研究
院,在临摹壁画艺术宝库作品时,探索出了一套从起稿、线稿、上色、画面整体调整到完稿的
临摹技法体系。类似这样的“整理临摹”“复原临摹”等研究性临摹实践,在“客观临摹”
的基础上,进一步凸显了当代研究者对壁画的理解感悟。其研究成果对传统壁画价值的传承
与发扬具有积极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③然而,这些实践成果的应用却面临着传播困境。传统临摹作品虽具备较高的学术性,但因数
量少、临摹耗时长等因素,大多用于研究、保护、教学工作,很少以展览、研究成果的形式走
出洞窟,走向大众。此时,数字技术的合理介入是满足公众诉求的必由之路,也是让静默千年的
文化遗产“活”起来的必然要求。数字复制、VR技术、3D动画复原演示、线上展览、配套
互动游戏等高科技,为盘活传统壁画这个超级IP提供了无限可能,也为壁画保护提供了新思
路。数字复制不仅可以分众引流,扩大传播范围,降低欣赏门槛,也可以更清晰地再现艺术真实
面貌。
④“复制”与“临摹”虽在形式上都是储存历史副本,但不能等同于一个概念,前者机械高效,
后者凝聚匠心。临摹较之复制,更能反映出当代艺术创作者对古代壁画的思考,在线条色彩中
感神魄、促创作。然而复制技术之于当下的文物研究更具催化剂作用,其客观性使如服饰、
建筑、历史等学科研究者能够得到更准确的资料。在许多高校壁画专业课中,对着高清数字
图像资料进行研究性临摹已成为一种艺术创作训练手段。可见,手工临摹与机器复制并非对
立关系。复制的蓝本源于古人绘就的壁画,而复制品又为今人临摹古代艺术提供了便捷途
径。因此,从不同目的出发,复制与临摹二者各具价值。
⑤壁画,归根结底是人的艺术。无论使用哪种手段,最终是为了向古人的艺术世界靠拢,也是为
了使当代艺术创作能够充分继承传统精神。如今的传统壁画临摹工作,依然面临临摹标准不
统一、教学体系不成熟等现实问题。而在数字化技术运用中,也存在着泛娱乐化、简单形式
化等倾向。因此,数字时代的壁画保护研究,不是单行道,而应多轨并行,兼取优长,不断完善自
身价值评判体系。在确保文物“内容为王”的整体原则下,重视技术与艺术的交叉融合,不断
提升壁画的临摹与数字化水平,让千年壁画重现华光。
(摘编自马苏薇《壁画复制可否取代临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一些数字复制壁画色彩表现力可以和传统手工临摹作品媲美,且线条造型更加精准。
B.过去,对古代壁画的临摹大多是出于历史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学习其艺术的目的。
C.机器“复制”壁画机械高效,手工“临摹”壁画凝聚匠心,相对而言,后者价值更高。
D.引用数字化技术“复制”壁画,要努力避免出现泛娱乐化、简单形式化等倾向。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立足于壁画艺术,主要从技术“复制”和艺术“临摹”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阐述。
B.文章第②段中敦煌研究院临摹壁画艺术宝库作品的例子,证明了临摹壁画体现了艺术追
求。
C.文章第④段对比分析详细地阐述了手工临摹壁画与机器复制壁画的各自概念、特点、作
用等。
D.文章围绕壁画的复制和临摹这个论题,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论
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临摹壁画者要么深入分析其形式语言结构,要么梳理其创作媒介、图像及方法。
B.尽管当代研究者对壁画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但是他们都是客观临摹壁画的。
C.古代临摹壁画因其专业性强,学术性高,所以数量少,临摹耗时长,势必无法走向大众。
D.从壁画艺术的传承与发扬的角度来看,机器复制和手工临摹均不可或缺。
四、
1.答案 C “后者价值更高”分析不当,原文是说“从不同目的出发,复制与临摹二者各具
价值”。
2.答案 C “对比分析”不当,是“比较分析”。
3.答案 D A.“临摹壁画者要么深入分析其形式语言结构,要么梳理其创作媒介、图像及方
法”分析有误。从原文来看“深入分析其形式语言结构”“梳理其创作媒介、图像及方
法”都只是临摹壁画过程的一些做法,不是全部做法。B.“客观临摹”分析不当,文中第②段
是说“在‘客观临摹’的基础上,进一步凸显了当代研究者对壁画的理解感悟”,并不是选项
所说的“都是客观临摹壁画的”。C.“势必无法走向大众”说法过于绝对。第③段是说
“传统临摹作品虽具备较高的学术性,但因数量少、临摹耗时长等因素,大多用于研究、保
护、教学工作,很少以展览、研究成果的形式走出洞窟,走向大众”,并不是说“势必无法走向
大众”。
解题关键 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
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
五、(2019广东广州期末调研,1—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现代文学已基本上完成了自己的学科建构。中国当代文学已经走过
六十多年的历程,在时间上是现代文学的两倍多,但却是一个处于“未完成”状态的年轻学
科。在当前我国大力提倡“文化自信”的背景下,直面中国当代文学学科的问题与困惑,并寻
求学科发展的新路径和新方法,应成为当代文学研究不容回避的议题。
当代文学的学科建构离不开“外源性”的理论资源,而且事实上,它在推动当代文学的学科建
设方面曾起到重要作用。问题是,长期以来,我们热衷于向“西方取经”,过于偏重这些“外源
性”资源。上世纪80年代我们崇拜黑格尔的“历史哲学”,90年代服膺阿尔都塞的“历史总
体性”和詹姆斯的“永远历史性”,新世纪迷恋福柯的“知识考古学与谱系学”以及德里达
的“解构学”。对于海外华人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同样顶礼膜拜、趋之若鹜。举例说,美国
华裔汉学家王德威的论文《被压抑的现代性——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发表,就无异
于在国内现当代学术界扔进了一颗深水炸弹。一时间,当代文学研究领域里到处都是“被压
抑的现代性”话题,甚至“没有……,何来……”的句式也到处被模仿。
当代文学学科建设不应失去自己的学术主体性。我们的当代文学史写作要有自己的学科特
色、基本范畴、主体身份和当代性品格。当代文学学科建设要将落脚点转移到“内源性”
理论资源上来,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二是中国的本土经验,三是清代“朴
学”的实证方法。比如传统文化中的文章学传统、《史记》对理想文化人格的塑造和高超
的叙事技巧,都可以成为我们撰写当代文学史的参照,并促使当代文学史家去思考一些更深层
次的问题,如当代文学如何回归或复活传统的叙事美学与诗学等。当代优秀作家已清醒意识
到:优秀的文学作品不是西方哲学思想的演绎,也不是技术主义的炫技,而必须植根于本民族的
沃土中,并通过“本土经验”的形象化和具体化,以深邃的思想和博大的情怀、高贵的精神气
质,引导人类走向真善美的新高度。关于清代“朴学”的方法论问题,有学者认为,“中国作为
世界的文明古国,也是作为史籍最为宏富的国度,在历史化问题上自有其广博而又独特的资
源、思路和方法”。不过,必须看到,清代“乾嘉学派”那一套方法对当代文学史料的收集整
理是有用的,但它的琐杂考证和重学问而轻人文的理论对于建构当代文学史应有的广度、厚
度和深度,则是无效甚至是不利的。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奠基者王瑶说过,文学史学科“总要发展,要突破过去,要后来居上。每
个时代都应该达到自己时代的高度”。期待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文化自信心的恢复,当代文学
学科建设也将脱羽成熟。
(摘编自陈剑晖《当代文学学科建构与文学史写作》)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对待“外源性”资源与“内源性”资源的态度存在偏差。
B.西方学者的理论成果和华裔学者的学术研究都影响了中国当代文学学科建设。
C.植根于民族的本土经验,是对学术主体性的坚持,能使作家写出更好的作品。
D.“朴学”重视对史料的搜集整理,但缺乏理论支撑,不利于建构当代文学史。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以当代文学学科建设滞后为立论的前提,论证了重视“内源性”资源的必要性。
B.文章按时间顺序例举了诸多海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论证“外源性”资源的影响之大。
C.文章对“外源性”资源的作用、清代“朴学”实证方法都做出一分为二的辩证评价。
D.针对当代文学学科建设,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分析问题,最后指明发展的方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中国当代文学比现代文学历时更长,由于文化自信缺失,未能达到时代的高度。
B.偏重于“外源性”理论资源是当代文学学科仍处于“未完成”状态的根本原因。
C.对“内源性”理论资源的三个方面,我们应该要创造性、批判性地继承与发展。
D.当我们注重对“内源性”资源的筛选和利用时,当代文学学科建设就能脱羽成熟。
五、
1.答案 D “缺乏理论支撑,不利于建构当代文学史”不正确,原文为“那一套方法对当代
文学史料的收集整理是有用的,但它的琐杂考证和重学问而轻人文的理论对于建构当代文学
史应有的广度、厚度和深度,则是无效甚至是不利的”。
2.答案 B “文章按时间顺序例举了诸多海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不正确,从原文来看,应是
分两类进行例举,并不是“按时间顺序例举”。
方法技巧 解答此类题目,首要的就是整体阅读,把握中心论点或论题,找出文中所用论据,分
析论证方法,明辨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不仅要明辨中心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还要明辨各
个分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最后提炼整合。
3.答案 C A.偷换概念,由原文可知,“未能达到时代的高度”的是“当代文学学科建构”,
而不是“当代文学”。B.“根本原因”推断不当,由原文来看,“偏重于‘外源性’理论资
源”是当代文学学科仍处于“未完成”状态的一个原因,但不能说是“根本原因”。D.“就
能脱羽成熟”的推断结果过于绝对。
C组 2017—2019年高考模拟·应用创新题组
每篇建议用时10分钟
一、(2019 5·3原创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书院是我国古代学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为唐宋以来千年文脉之所系,在我国学术发展和文
化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江苏之境自六朝以来即为人文鼎盛之地,而书院之设则始自宋仁宗天圣年间,即侯遗所创的茅
山书院。南宋诗人范成大所称徂徕、金山、岳麓、石鼓“四大书院”,其中的金山其实就是
指茅山书院。
大抵言之,清代虽然是我国书院发展的晚期,但由于官方大力提倡创办书院,故亦是我国书院的
最后辉煌期。而江苏以其经济、文化之巨大优势,书院的创办更是盛极一时,并在学术和人才
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卓著成就。
书院数量和规模空前增加。在清代,江苏境内书院的创办以江宁府、扬州府、苏州府、常州
府、松江府(今上海)五个地区最为兴盛。江宁府作为当时江南省的省会,除了省会级书院钟
山书院,著名的还有惜阴、尊经、文正等多家。因此,江宁府的书院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层次,
皆为其他省会所不及。扬州则有安定、梅花、广陵三大书院。因扬州有两淮盐利,故书院办
学经费十分充足,几乎可与省会江宁府相颉颃。苏州时为江苏巡抚的驻地,加之人文兴盛,故苏
州的书院“分课制艺经古,其风气不下于江宁、扬州也”,著名的书院有紫阳和正谊等。
师资雄厚。清代江苏由于经济、人文、地理等诸多优势,从而吸引了众多著名学者前来讲学,
书院师资力量十分雄厚。钟山书院作为省会级书院,其主讲者皆为当时一流的学者,如杨绳
武、夏之蓉、钱大昕、卢文弨、姚鼐、朱珔、程恩泽、胡培荦、李联琇等皆曾任钟山书院
山长或主讲。而其他书院,如俞樾掌紫阳书院,冯桂芬掌紫阳、惜阴、正谊等书院,俞正燮掌惜
阴,李兆洛掌龙城,张文虎、黄以周、缪荃孙等掌南菁,皆为学界之翘楚。
书院学风纯正,治学以考据为主,亦不乏经世之学。各大书院皆有严格的院规,在考课、学业、
学风等方面规定明确,生员践行不得稍有逾矩。杨绳武主钟山书院,其制规约中即有二戒:“一
戒抄袭倩代、一戒矜夸忌毁”,直指治学不端之要害。乾嘉以降,考据之学大兴,时书院以朴学
为务,亦是大势之所趋。然在此主流之下,随着清内外政治形势的变化,经世致用之学渐起。而
后江阴之南菁,更是以实学为本,而以经世为务。
人才培养成效卓著。当时江苏各府书院多从全国选拔生员,故能集一时之秀,再经过书院的培
养,涌现出一大批博古通今、经世致用的人才。其培养才人之众,可谓空前,仅“陶澍抚苏时,
书院肄业生达千数百人”。而所出学术人才之优秀,亦罕见其匹。如从扬州各书院中肄业的
有段玉裁、王念孙、汪中、刘台拱、孙星衍、洪亮吉、任大椿等人,皆清中晚期学界之中
坚。
光绪年间,学政黄体芳在江阴创办书院,而径取名曰“南菁”。其历时虽短,但在西学大潮澎湃
来临之际,它一方面为传统书院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同时亦为新学开启了先声,实无负于“南
菁”之名。进而言之,如果说在中国书院发展史上,白鹿洞、岳麓等开创了传统书院事业的先
河,引领了潮头,那么清代的江苏书院则为之圆满地画上了历史的休止符。
(摘编自《清代江南书院文化成就卓著》)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书院的设立使得江苏之境自六朝以来即为人文鼎盛之地,侯遗所创的茅山书院即范成大所
称“四大书院”之一。
B.清代的江苏书院之所以盛极一时,在学术和人才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卓著成就,是因为官方大
力提倡创办书院。
C.江苏境内各府书院兴盛,其中江宁府的书院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层次,皆为扬州府、苏州府
等书院所远远不及。
D.唐宋以来,我国书院赓续发展,白鹿洞书院等开了先河,而清代的江苏书院则为之圆满地画上
了历史的休止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第一段总说,指出书院在我国学术发展和文化教育史上的影响,为下文对明清书院论述的深
入展开进行了很好的铺垫。
B.本文主要论述清代江苏书院文化成就卓著,前两段为引子和张本,中间五段为主体部分,最后
一段总结其历史地位。
C.文章主体部分主要采用了并列式结构,分别从书院的数量规模、师资、学风治学、人才培
养等方面切入进行论述。
D.最后以南菁书院的命名为例,是为了论证北方书院根本无法和南方书院相媲美,江苏书院才
是我国书院的完美休止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书院是我国自唐宋以来古代学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它一直绵延至明清,真所谓千年文脉
之所系,意义非凡。
B.众多著名学者前来书院讲学,有很多人并不主于一地,而是在江苏各大书院间流动担任山长
或主讲,尤可称道。
C.江苏各府书院人才培养成效卓著,涌现出一大批博古通今、经世致用的人才,清中晚期学界
之中坚皆出于此。
D.朱熹在《平江府常熟县学吴公祠记》中曾有“南方之学,得其菁华”一语,而清代江苏的书
院,堪当朱子之义。
一、
1.答案 D A.强加因果,江苏之境自六朝以来即为人文鼎盛之地,而书院的设立是在宋
朝。B.以偏概全,“官方大力提倡创办书院”只是原因之一,还有“其经济、文化之巨大优
势”。C.不合文意,原文是“颉颃”“不下于”。
2.答案 D “是为了论证北方书院根本无法和南方书院相媲美”有误,分析原文可知,应是
为了论证其“一方面为传统书院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同时亦为新学开启了先声”。
3.答案 C 推理武断。“清中晚期学界之中坚皆出于此”错误,原文说“从扬州各书院中肄
业的有段玉裁、王念孙、汪中、刘台拱、孙星衍、洪亮吉、任大椿等人,皆清中晚期学界之
中坚”,并不能推断出“清中晚期学界之中坚”就只有这些人。
二、(2019 5·3原创冲刺卷五,1—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当今全球化时代,文明交流、文明互鉴离不开一定的话语体系。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
体系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也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问题。那么
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话语体系呢?
首先,关于话语特征。我们应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原则,着力构建具有
民族性与世界性统一、时代性与人民性统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统一等特征的中国话语体
系。话语体系来源于时代问题和现实生活。基于时代的本质特征及其生发的问题,才能产生
传达时代内在呼声并具有时代影响力的话语体系。然而,在讨论当代中国问题的过程中,从范
畴体系、理论范式和话语方式来看,很少产生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中国范畴、中国理论和中国
话语,大多还是在使用西方的、中国传统的、经典文本中的、教科书中的概念、范畴、表
述、理论和框架。针对这种研究现状,我们应该增强自觉话语意识和明确话语特征取向。此
外,还需注意的是,话语与生活紧密相连。在这方面,我们应克服“有概念无生活,有生活无概
念”的研究短板。
其次,关于话语资源。一方面,要反对妄自尊大,在话语资源上借鉴现代西方文化的合理因素。
当然首先要从整体上和本质上把握西方文化,并批判性地吸收和消化西方文化的智慧。此外,
还要把握西方现代文明的本质是什么,它是怎么从传统西方文明中演化而来的,它对人类世界
的贡献究竟在哪里。另一方面,也要反对妄自菲薄,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话语智慧。
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解读西方学者的著作,不能仅仅满足于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使
自己的大脑成为别人思想之“跑马场”。我们主张面向中国问题,深刻揭示产生中国问题的
现实逻辑,同时遵循“中国问题·中国方法·中国理论”的内在逻辑,建构面向“中国问题”、
符合中国人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书写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逻辑的范畴体系和话语方式。
这就需要注意把握三种文化形态的话语资源:作为主流文化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化,以党的指
导思想和国家层面的意识形态的形式,主导和引领着社会思潮;作为大众文化形态的传统文化,
主要存在于居住着中国大多数人口的广大农村地区及一些儒学知识分子中;一些学术精英专
注研究的西方文化,主要存在于相对发展起来的部分城市、地区及一些知识分子中间。要在
三大文化形态与中国现代性建构的实践互动中,积淀出能够凝聚人民力量的中国精神,并在此
基础上塑造出具有世界话语权的中国话语。
再次,关于话语体系。话语背后的核心是概念、观念和思想,即“道”,其背后的支撑是现实逻
辑、现实问题。就是说,关注对象和研究内容决定着话语形式。研究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逻
辑和中国问题,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中国话语。提升话语权,要注意构建完整、系统的话语体
系:言之有向,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言之有物,即国家发展道路与国家硬
实力;言之有理,即围绕核心理念而加以全面系统阐述的核心理论;言之有效,就是“怎么讲得
让大家爱听”;言之有力,就是“讲的话能影响别人,具有掌控话语的权力”。
(摘编自《新华文摘》,韩庆祥、王海滨《建构“理论
中的中国”与中华民族的“学术自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是我国
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
B.作者指出要产生传达时代内在呼声并具有时代影响力的话语体系,就要基于时代的本质特
征及其生发的问题。
C.作者在谈到话语资源时,主张首先从整体上和本质上把握西方文化,并批判性地吸收和消化
西方文化的智慧。
D.“道”是话语背后的核心,即概念、观念和思想,而现实逻辑、现实问题是其背后的支撑。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从话语特征、话语资源和话语体系三个维度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话语体系进
行了详细分析。
B.文章第二段论述话语特征问题,先指出我们应遵循的原则,然后分析我们应构建什么样的中
国话语体系。
C.文章第三段在分析话语资源时,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证,并分别指出三大文化形态的研究方
向,清晰明了。
D.构建完整系统的话语体系需注意言之有向、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效和言之有力
等方面的内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话语体系来源于时代问题和现实生活,无论是偏重抽象概括和逻辑严密的书面话语,还是生
动灵活的口头话语,都是话语体系的来源。
B.研究中国话语体系,一定要研究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逻辑和中国问题,而国家发展道路与国
家硬实力是坚实的话语基础,即“言之有物”。
C.如果我们能够增强自觉的话语意识和明确话语特征取向,就有可能产生较多的具有重大影
响力的中国范畴、中国理论和中国话语。
D.西方文化是一些学术精英专注研究的文化,主要存在于发达的部分城市、地区及一些知识
分子中间,是我们需要把握的一种文化形态。
二、
1.答案 A 原文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也是我
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问题。
2.答案 C 应是三大文化形态的特征,不是研究方向。
3.答案 A B.应是“研究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逻辑和中国问题,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中国话
语”。C.除了增强自觉的话语意识和明确话语特征取向外,还要注意话语与生活紧密相连。
D.“相对发展起来的”不等同于“发达的”。
文档由机器转码 排版混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请下载原文档
本文档的下载地址为http://www.gaokaotik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0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