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为高考题库的VIP用户

2020版高考语文新素养一轮课件:专题十四 散文阅读 第1讲

标签: 暂无标签
第五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专题十四 散文阅读

第1讲 综合性选择题
                       ——串“形”“聚”“神”速读文,标“敏” “思”“误”准解题
  • 一、散文的文体特征与分类
         散文的特点               散文类别         内容特色        艺术手法     代表作品
   散文取材“散”:散文取材十
   分广泛自由,丰富奇巧,不受                      描绘景物特征,表
   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上下几千             写   写景   现作者内心情感、       借景抒情、     《荷塘月
   年,纵横几万里,作者可以根             景   散文   人生理想和生活情        寓情于景       色》
   据表达主题的需要,随意选择,            状        趣
   精心安排                      物
                             散
   散文行文“散”:行文方式灵                      描摹刻画具体物件,
                             文   状物                  托物言志、     《白杨礼
形  活多样,富于变化,可以融叙                      托物寄情,托物寓
                                 散文                     象征       赞》
散  事、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                     理,托物言志
   也可夹叙夹议、状物写景、景
   中融情;可以细处落笔,小中
   见大,也可旁敲侧击,曲径通
                              写人叙     选取一个侧面或片        记叙、描
   幽。与小说相比,散文不要求                                               《背影》
   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              事散文        段记人叙事           写
   物形象,也不要求展示矛盾发
   展的全过程
     散文的特点          散文类别    内容特色    艺术手法     代表作品
   现代散文的“神”主                以议论为
   要指的是渗透在字里                主,文笔             《人是一
                     议论说            议论、
   行间的情感、主题、                灵活,寓             根能思想
                     理散文            象征
   意蕴等。“神聚”指                哲理于形             的苇草》

   文章表述的中心思想                象

   明确而集中。无论散
                            以中国传    记叙、描
   文的内容如何广泛,         文化游                     《周庄水
                            统文化为    写、抒情、
   表现方法多么灵活,         记散文                      韵》
   都要受中心思想约束                写作对象    议论 
串“形”(散文“写什么”)             聚“神”(散文“为何写”)
“形•”二、串指散文中用来表情达“形”聚“神”速读文
                       “神”指散文的情感、主题、意蕴等
意的人物、事物、景物等
                       (1)依据题材特点寻主旨。①写景状物
(1)关注标题明趋向。散文          散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主旨即
标题,或点明写作对象,或           景物意蕴。②写人叙事散文:因人明
是线索,或表明情感。关注           品、借事明理,主旨即人情世理。③
标题,就能够初步了解文意           议论说理散文:托物说理、直接说理,
的整体趋向,从而为梳理文           主旨即情趣理趣。④文化游记散文:
脉打好基础。                 记游写史、怀人思古,主旨即情感哲
                       思。
   串“形”(散文“写什么”)              聚“神”(散文“为何写”)
                              (2)揣摩关键语句明感情。文中
(2)由点到面分层次。所谓“点”,
                             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句、作者议
即具体的自然段;所谓“面”,即
                             论抒情的语句、带有修辞手法
大的层次。要想详尽了解文章内容,
                             的语句是揣摩的关键。
必须“点”“面”结合去梳理。①
                             (3)联系开头结尾探意图。文章
由点分析段落:依据每一段中的关
                             首尾往往会有意无意地表现或
键词(表过程的时间词、表关系的关
                             流露出作者的写作意图或情感
联词、表倾向的情感词等)或关键句(
                             态度,阅读时要把开头和结尾
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等)理解段
                             联系起来考虑。如果首尾情感
意。②到面分析层次:合并提取,
                             态度一致,就要总结一下相同
总结层意。依据段落关系(总分、因
                             点在哪里;如果首尾情感态度
果、并列等)合理合并,提取主要内
                             差别较大,就要思考为什么会
容,概括出层意
                             发生变化
串“形”(散文“写什么”)           聚“神”(散文“为何写”)
注意:高考选择题的选项大多是“内容+艺术特色”的组合,
因此,在读文时,除了把握文意和思路,也要关注重要句段
乃至全文的写作手法,弄清散文是“怎样写”的
• [读文示范]
                        • 真题文本
        • (2018·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 虹关何处落徽墨
                         • 石红许
• 在冬天,在春天……为了寻找一截久违的徽墨,我孑然一人蹀躞在虹
关①墨染了一样的旧弄堂里,闯进一栋又一栋装满了故事的深宅老院。
我安慰自己,哪怕是能遇见寸许徽墨,也心满意足。行走在虹关,我
一次又一次向墨的深处挺进,去追寻墨的风月身影。
• 婺源一文友善意地提醒我,虹关徽墨以及制作徽墨的人很难找了,你
这样没有目的地寻找,不啻于白费心神徒劳无功。我不甘心,相信在
虹关的后人中一定还有人掌握了徽墨制作技艺,他们会告诉我很多关
于徽墨的记忆。
• 欣慰的是,季节扯起的丹青屏风里,总有一棵需十余个大人合抱的千
年古樟,华盖如伞,累了,就在树下坐一坐,仰望绵延浙岭,聆听“
吴楚分源”的回声。穿村而过的浙源水、徽饶古道在炊烟袅袅里把日
常琐碎的生活串成一幅恬谧幽静的水墨画,人在画中,画在人中,昔
日贩夫走卒、野老道者的身影渐行渐远在徽墨涂抹的山水间,一丝淡
淡的忧伤悄然在心里泛浮,随着雨滴从瓦片上、树叶间滚落下来,把
人带进梦里故园。
• 一堵堵布满青苔的墙壁上还隐约留存着经年的墨迹,那是徽墨的遗韵
吗?石板路上,不时与村人擦肩而过;老宅门内,不时与老人目光相
撞。在虹关,我拾掇了一串烙上徽墨温度的词语:质朴、慈祥、安然,
小桥、流水、人家……虹关,允许我拾取半截残墨,记下一串与徽墨
有关联的大街小巷地名。
• 虹关伫立,徽墨式微。近百年来,科技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五花八门的
书写工具,使得人们迅速地移情别恋,墨与砚台的耳鬓厮磨,也早已
被墨汁横插一杠,固态墨便黯然失色,近年来渐渐被人遗忘。到后来,
实现了从纸张到数字化的华丽转身,书写也已成为少数人的事情了,
墨块更是被束之高阁,制墨传习几乎无人问津。
• 墨,松烟的精灵,千百年来忠实地在纸上履行职责,一撇一捺站立成
墨黑的姿势,氤氲香气里传承着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徽墨,制作滥
觞于南唐,兴盛于明清,享有“落纸如漆,万古存真”之美誉。有权
威人士言之凿凿指陈,北京故宫博物院还保存着数十块虹关徽墨。徽
墨无声,虹关有幸,虹关人因此而自豪。水口、民居,显然还有徽墨
等,不负众望,终于为虹关换来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金字招牌。
• 虹关徽墨,不小心遗失在古村落、古驿道边,等待人们去擦亮这张泛着黑
  色光泽的名片——“徽墨名村”。在一栋民居内,我兴奋地发现,有人在挖
  掘、研发传统徽墨工艺,遗憾不见墨工,不知那一双手是怎样捣鼓着黑色
  的诗篇。不大的台面上摆放了刀、小锤、木槽、墨模等工具,还有一些看
  不懂的物品,想必都是与徽墨有关的器皿、墨料。壁板上挂有制墨工序图
  《一块墨的前世今生》:点烟、和料、烘蒸、杵捣、揉搓、入模、晾墨、
  描金。从采取数种原料到试磨鉴定墨质,一锭墨才得以面世,具体制作起
  来,其工序之繁复岂是图解所能说得清楚的,想想真不容易。一锭墨,千
  杵万揉,浓缩的精华,浓缩的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 不经意间,我瞥见阁楼上稳站着一个白髯飘飘、仙风道骨的先生,便
主动打招呼,他问询了我的来意,邀请上楼喝茶座谈。我,一个找寻
徽墨的陌生人,沿着屋内与厢房连成一体的木质楼梯,漫步走上阁楼,
轻轻地踏在楼板上,咿呀作响,我生怕踩醒了乾隆年间经营徽墨的原
始账本,生怕踩碎了岁月的痕迹,更生怕踩破了一截遗落的留着明代
指纹的徽墨。
• 家里书桌内一角散落着几块早年留下的普通用墨,七公分长,其侧分
别有描金楷书“金不换”“凝香”字样,背面还有莲荷、白鹤等图纹,
虽谈不上金贵,但仍散发着幽幽暗香,还有儿时习书的悠悠往事。回
想小时候上学时,练毛笔字要买描红本、砚台,还有长条形的墨块。
磨墨时总是弄得满手漆黑,便到校外小水塘边去洗干净,再继续练字。
与墨的亲密接触也就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的那几年,以后偶尔再接
触毛笔,已经是蘸着液态的墨汁了。我想,那时研磨的墨一定是虹关
的徽墨吧。这样一想便感到一丝慰藉,回头再看黄灿灿油菜花簇拥的
虹关,一身原生态的粉墙黛瓦着装,仿佛特别的亲切,烟雨蒙蒙中弥
漫着老家的气息,一股乡愁莫名袭来。
• 在虹关寻墨,我不为藏墨之好,只是警醒自己要时刻保持一颗对文化
敬畏的心。在寻找徽墨中,我领略到徽墨走过的千年历程,也感受到
浓淡相宜的虹关凸显出的古村文化。这是墨润心灵的过程,这是沉醉
馨香的过程,这也是国学照耀的过程。虹关,坐落在和风细雨敲开的
绿茵茵帷幔里,是徽墨润开的一首唐诗,深入其中似穿越在一阕宋词
里,时光铺陈,岁月静好。
• 蓦然间,发现村口一小店屋檐下旗幡招展——“有徽墨出售”,我加快
脚步走去,带一截虹关徽墨,去描绘心中的故乡。
                                • (选自《散文选刊》,有删改)
• 【注】 ①虹关,即虹关村,古徽州村落,是“徽墨”产地之一,位
于今江西省婺源县。
                        • 读文有法
• (一)串“形”
• 1.关注标题明趋向
• 结合注释可知,标题表明文章主要写了作者在虹关寻访徽墨的过程,
“徽墨”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 2.由点到面分层次
• 文章的开头介绍了虹关是徽墨的产地;第二段,紧承第一段,写“我
”坚持要去虹关寻找“徽墨”;三、四两段,主要描写了虹关古村优
美的自然风光,展现了其丰厚的文化底蕴;第五段,写徽墨式微,制
墨技艺几近失传,这是“我”寻找徽墨的原因;第六段,写“徽墨无
声,虹关有幸,虹关人因此而自豪。水口、民居,显然还有徽墨等,
不负众望,终于为虹关换来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金字招牌”,
可见徽墨也成就了虹关;第七至九段写遇见一位挖掘研发传统徽墨工
艺的“隐者”;
•第十段写道“我想,那时研磨的墨一定是虹关的徽墨吧。这样一想便
感到一丝慰藉,回头再看黄灿灿油菜花簇拥的虹关,一身原生态的粉
墙黛瓦着装,仿佛特别的亲切,烟雨蒙蒙中弥漫着老家的气息,一般
乡愁莫名袭来”,可见虹关引发了作者的乡愁;第十一段点明“在虹
关寻墨”于“我”的意义;最后一段写找到徽墨,与开头照应
• (二)聚“神”
• 1.依据题材特点寻主旨
• 本文为一篇文化游记散文,作者围绕“徽墨”来行文,叙述了寻徽墨、
遇徽墨、带走徽墨的虹关之行,中间穿插有关徽墨的所思所感、所见
所忆,富有诗情画意和文化韵味。
• 2.揣摩关键语句明感情
• (1)烟雨蒙蒙中弥漫着老家的气息,一股乡愁莫名袭来——主旨情感:
乡愁。
• (2)只是警醒自己要时刻保持一颗对文化敬畏的心——主旨情感:文化
敬畏,文化传承。
• 3.联系开头结尾探意图
• 开头写“寻”徽墨,结尾写“发现”徽墨,首尾呼应,抒写与中国古
代文明、文化、传承、乡愁等元素有关的情感
• 三、标“敏”思“误”准解题
• 2017年全国卷散文选择题的题干要求是“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
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这表明考查内容是“相关内容
和艺术特色”,选项往往涉及作品的内容理解、思想分析、手法鉴赏、
主旨探究等多方面问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命题角度      陷阱趋向          具体阐释                精准指导
                  选项曲解某一句段内          结合全文,询问“为什么写
          句段用意    容的作用,或夸大或          这部分,对主旨情感有何作
                  缩小某项作用             用”,进而明确选项正误
   内              选项中对人物(景物、         标注选项中关于人物(景物、
   容      形象特点    事物)形象特点、作用         事物)特点或作用的关键词
   方       (作用)   等有关内容的分析表          语,再分析概括原文相关内
   面              述有误                容,一一比对
                  选项曲解散文的主旨          串“形”聚“神”,读懂文
          主旨情感    或情感,或拔高,或          本,与选项中的关键词语作
                  贬低,或无中生有           比对
命题角度     陷阱趋向       具体阐释           精准指导
                 选项故意将描写、
                               掌握各种表达方式
                 议论、叙述、抒
         表达方式                  及其作用,然后判
                 情等表达方式或
                               断
   艺             作用说错
   术
   方             选项故意将象征、
                               掌握各种表现手法
   面             衬托、对比、反
         表现手法                  及其作用,然后判
                 复、烘托等表现
                               断
                 手法或作用说错
命题角度      陷阱趋向          具体阐释            精准指导
                  选项故意将承上启下、          掌握各种结构
          结构手法    铺垫、照应、卒章显志          手法及其作用,
                  等手法或作用说错            然后判断
   艺              选项故意将比喻、拟人、
   术              借代、夸张等修辞手法          掌握各种修辞
   方      修辞手法    或作用说错;有时也考          手法及其作用、
   面       (语言    查语言特色,如委婉、          语言特色及其
           特色)    含蓄、凝练、质朴、典          表现,然后判
                  雅等,选项故意混淆其          断
                  概念
• 快速判断散文选择题正误“三步走”:
• 第一步:快速浏览各个选项,圈点出选项中的敏感点,如有关结构思
路、形象特点、情感主题、艺术手法等方面的信息。对于信息丰富的
选项,应根据标点符号(主要是逗号和分号)将选项切分,以便化整为
零和原文一一比对。
• 第二步:根据选项内容回归原文寻找对应。
• 第三步:比对分析,思考“内容与艺术”的陷阱,思考选项圈点的内
容是否有原文依据。
• [解题示范]
• (2018·天津卷)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2019·石家庄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 抬头见喜
                         • 老 舍
• 对于时节,我向来不特别的注意。拿清明说吧,上坟烧纸不必非我去
不可,又搭着不常住在家乡,所以每逢看见柳枝发青便晓得快到了清
明,或者是已经过去。对重阳也是这样,生平没在九月九登过高,于
是重阳和清明一样的没有多大作用。
• 端阳,中秋,新年,三个大节可不能这么马虎过去。即使我故意躲着
它们,账条是不会忘记了我的。 也奇怪,一个无名之辈,到了三节会
有许多人惦记着,不但来信,送账条,而且要找上门来!
• 设若专讲三节的热闹有趣那一面儿,我似乎是最喜爱中秋。我至少有
三次喝醉是在中秋,酒入愁肠呀!这三次“非杨贵妃式”的醉酒我还
都记得很清楚。第一次是在北平,好友卢嵩庵从柳泉居运来一坛子“
竹叶青”。又约来两位朋友——内中有一位是不会喝的——大家就抄起茶
碗来。坛子虽大,架不住茶碗一个劲进攻;月亮还没上来,坛子已空。
干什么去呢?打牌玩吧。各拿出铜元百枚,第一把牌将立起来,不晓
得——至今还不晓得——我怎么上了床。牌必是没打成,因为我一睁眼已
经红日东升了。
• 第二次是在天津,和朱荫棠在同福楼吃饭,各饮绿茵陈二两。吃完饭,
到一家茶肆去品茗。我朝窗坐着,看见了一轮明月,我就吐了。这回
决不是酒的作用,毛病是在月亮。
• 第三次是在伦敦。那里的秋月是什么样子,我说不上来——也许根本没
有月亮其物。中国工人俱乐部里有多人凑热闹,我和沈刚伯也去喝酒。
我们俩喝了两瓶葡萄酒。酒是用葡萄还是葡萄叶儿酿的,不可得而知,
反正价钱很便宜;我们俩自古至今总没作过财主。喝完,各自回寓所。
一上公众汽车,我的脚忽然长了眼睛,专找别人的脚尖去踩。这回可
不是月亮的毛病。
• 对于中秋,大致如此——无论如何也不能说它坏。就此打住。
• 至若端阳,似乎可有可无。
• 新年最热闹,也最没劲,我对它老是冷淡的。自从一记事儿起,家中
就似乎很穷。爆竹总是听别人放,我们自己是静寂无哗。记得最真的
是家中一张《王羲之换鹅》图。每逢除夕,母亲必把它从个神秘的地
方找出来,挂在堂屋里。姑母就给说那个故事;到如今还不十分明白
这故事到底有什么意思,只觉得“王羲之”三个字倒很响亮好听。后
来入学,读了《兰亭序》,我告诉先生,王羲之是在我的家里。
• 中学的时期是最忧郁的,四、五个新年中只记得一个,最凄凉的一个。
那是头一次改用阳历,旧历的除夕必须回学校去,不准请假。姑母刚
死两个多月,她和我们同住了三十年的样子。她有时候很厉害,但大
体上说,她很爱我。哥哥当差,不能回来。家中只剩母亲一人。我在
四点多钟回到家中,母亲并没有把“王羲之”找出来。吃过晚饭,我
不能不告诉母亲了——我还得回校。她愣了半天,没说什么。
• 我慢慢的走出去,她跟着走到街门。摸着袋中的几个铜子,我不知道走
了多少时候,才走到学校。路上必是很热闹,可是我并没看见,我似乎
失了感觉。到了学校,学监先生正在学监室门口站着。他先问我: “回
来了?”我行了个礼。他点了点头,笑着叫了我一声:“你还回去吧。
”这一笑,永远印在我心中。
• 我好像没走就又到了家,母亲正对着一枝红烛坐着呢。她的泪不轻易落,
她又慈善又刚强。见我回来了,她脸上有了笑容,拿出一个细草纸包儿
来:“给你买的杂拌儿,刚才一忙,也忘了给你。”母子好像有千言万
语,只是没精神说。早早的就睡了。
• 中学毕业以后,新年,除了为还债着急,似乎已和我不发生关系。我在哪
里,除夕便由我照管着哪里。别人都回家去过年,我老是早早关上门,在
床上听着爆竹响。平日我也好吃个嘴儿,到了新年反倒想不起弄点什么吃,
连酒也不喝。在爆竹稍静了些的时节,我老看见些过去的苦境。可是我既
不落泪,也不狂歌, 我只静静的躺着。躺着躺着,多处烛光在壁上幻出一
个“抬头见喜”①,那就快睡去了。(有删改)
• 【注】 ①抬头见喜:老北京人过年的风俗,原以残烛结穗在墙上的烛花
投影取譬,现多指在屋内贴上“抬头见喜”等吉祥字条。
•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笔下的传统节日是矛盾的:既是喜庆之日,又是忧虑催债之时。
这一领悟源于作者底层平民生活的深切体验。
• B.本文并未遵循时间发展的顺序进行叙事,而是以节日为线索谋篇布
局,结构自由开放,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 C.作者更喜欢中秋,是因为他所经历的中秋比新年热闹有趣得多,三
次充满喜剧色彩的醉酒经历构成了作者对中秋的美好回忆。
• D.“抬头见喜”既是在呼应文中的新年时节,又是对“我”的实际心
境的反讽和自嘲,使这篇散文的悲郁与戏谑达到自然浑成的效果。
• 答案 C
• 解析 由原文可知,中秋的醉酒是“酒入愁肠”而并非“美好回忆”,
充满喜剧色彩的醉酒经历的背后仍是深切的悲哀和孤独。
• 2.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
• 解析 作答本题,首先要理解句子本身的含意;其次,要结合上下文
来理解句子的深层含意。画线句领起下文,因此可以结合下文作者所
写的生活的贫苦、亲人离世的悲伤、与母亲相依守岁的凄凉心境以及
被人催债的苦恼等来理解新年为什么“也最没劲,我对它老是冷淡的
”。
• 答案 ①新年是一年之中最热闹的时节,但这种热闹只属于他人。②
作者与新年相关的记忆,只有生活的贫苦、亲人离世的悲伤、与母亲
相依守岁的凄凉、被人催债的苦恼等,并没有感受过新年的喜庆,他
人的热闹反而更映衬了自身的凄凉,所以作者对新年老是冷淡的,觉
得最没劲。
• 3.老舍的语言以幽默见长,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本文是如何体现其
幽默的风格的。
• 解析 一般来说,使语言幽默的主要方法有谐音双关、借题发挥、反
复、夸张、拟人、寓庄于谐、反讽自嘲等。作答本题,可以从文章中
找出相关句子,具体分析其用了哪一种方法,如 “一个无名之辈,到
了三节会有许多人惦记着”“我们俩自古至今总没作过财主”说贫穷,
忧中自嘲;“坛子虽大,架不住茶碗一个劲进攻”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手法,颇有趣味;“一上公众汽车,我的脚忽然长了眼睛,专找别人
的脚尖去踩”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让人发笑。
• 答案 幽默的语言风格在本文中主要体现在:①自嘲口吻的使用,如
“一个无名之辈,到了三节会有许多人惦记着”“我们俩自古至今总
没作过财主”等;②拟人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架不住茶碗一个劲
进攻等”;③夸张的修辞手法的使用,如“我的脚忽然长了眼睛,专
找别人的脚尖去踩”等。
  
  文档由机器转码 排版混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请下载原文档
本文档的下载地址为http://www.gaokaotik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017
高三语文资料

写了 1378 篇文章,拥有财富 2762,被 0 人关注

代码测试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高考题库网 www.gaokaotiku.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高考题库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成为第一个吐槽的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京ICP备13053688号-15|高考题库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