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为高考题库的VIP用户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9第2讲明确文体特征课件

标签: 暂无标签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文化传承与理解
专题九 文言文阅读
           ——疏通文意阅读
基础夯实篇
第2讲 文言虚词
   关于“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这一考点,《考试大纲》中明确
规定了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
于、与、则、者、之(名称速记:之乎者也,因为所以,何则而与焉,于其乃且若)。
   复习文言虚词,我们首先要准确把握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其次要掌握有关虚词
的推断方法。这里的文言虚词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因为有部分文言词语既有虚
词性质,又有实词性质,其意义也包含虚指意义和实指意义两方面。我们在掌握文
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时,尤其是掌握常考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时,要“虚”“
实”并重,打牢坚实的基础。
          栏
       目
    导
航           一、辨析常见的文言虚词 
            二、文言虚词的六大推断技法 
            随 堂 巩 固
                      一、辨析常见的文言虚词
   (一)“以”字用法辨析
   1.怎样辨析“以”的连词、介词用法
   (1)替换法:除去表原因、译为“因为”的“以”,凡是能用“而”替换的就是连词,
否则就是介词。
   (2)搭配法:表原因、译为“因为”的“以”,若后面是分句,它就是连词;若后面
是名词、代词、名词短语,它就是介词。
            连词,来 
介词,因为 
连词,因为 
        介词,把 
                       介词,因为 
           介词,凭借 
   2.怎样辨析“以”作“因为”讲时的连词性与介词性
   “以”作“因为”讲时,有连词性和介词性。区分这两种词性的主要方法是看“以”
后面带的是词、短语还是句子。“以”后是名词或短语,作“以”的宾语,是介词;“
以”后是个句子,是连词。
   (1)“以”意义为“因为”,用法是“介词”的例子:
   ①洎牧以谗诛(《六国论》):“以谗”构成介宾短语,作谓语“诛”的状语。
   ②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兰亭集序》):“以之”构成介宾短语,作谓语“兴”的状
语。
   提示:“以”用法是“介词”时,一定要仔细分析该句的成分,找出主干(主谓宾),
再确认“以”字构成的短语是否作状语。
   (2)“以”意义为“因为”,用法是“连词”的例子: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以”字与“是”字构成“因此”的倒装,关乎整
个句子,表示“结果”,与上面的句子构成因果关系的复句。
   提示:“以”用法是“连词”时,一定要结合联系上下文语境来看,否则,单独分
析一个句子往往要出现偏差。
   答案     (1) 不同。前    “ 以 ” 是介词,后      “ 以  ” 是连词   __(2) 不同。前    “ 以 ”  是介词,后     “
以”是连词。
   (二)“而”字用法辨析
   1.怎样辨析并列、承接、递进关系
   (1)意义辨析:“而”表示并列、承接、递进关系时各有特点,有明显区别。区别
是看前后连接部分的“地位”是否平等,位置可否颠倒。“地位”平等且位置可以颠倒,
是并列关系;“地位”平等但位置不可颠倒,是承接关系;“地位”不平等且位置不可
颠倒,后面的部分比前面的部分又进了一层,是递进关系。
   (2)代入辨析:并列关系可译作“又”“和”,递进关系可译作“而且”“并且”,承接
关系可译作“接着”“然后”“就”。可以把表这三种关系的意义项代入原句,检查一下
句意是否通顺,是否合乎语境。
   2.怎样辨析修饰关系与承接关系
   (1)意义辨析:“而”连接的两部分大多是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如果两个动作行为
同时出现,前一个表示后一动作行为出现的手段、方式,说明后一个“怎么样”,这
时“而”表示修饰关系;如果两个动作行为出现有先有后,前一个不表示后一动作行
为出现的手段、方式,不说明后一个“怎么样”,这时“而”表示承接关系。
   (2)代入辨析:将表示修饰关系的“地”“着”与表示承接关系的“接着”“然后”“就”
代入原句,看是否通顺、合理。哪个通顺、合理,就属哪种关系。
   3.怎样辨析因果关系与目的关系
   (1)意义辨析:表示因果关系的“而”前后的短语表示的都是既成事实;表示目的
关系的“而”的后一短语未必是事实,只是前一短语的目标。
   (2)代入辨析:表示目的关系可以用“来”“用来”“为的是”等词代入原句,表示因
果关系可以用“因而”“所以”等词代入原句。
   (三)“其”字用法辨析
   1.“其”用作人称代词时主语与定语用法的区别
   判断“其”是作主语还是定语,有两个方法。一是看它后面跟的是什么词,如是
动词,则作主语;如是名词,则作定语。二是看它在句中的意义,可译为“他(它)”“
他(它)们”,作主语;译为“他(它)的”“他(它)们的”,作定语。
   答案    ① 相同。都作主语       ② 不同。前    “ 其 ” 是代词,作主语,可译为       “ 他 ” ;后 “
其”是代词,作定语,可译为“它的”。
   2.“其”的语气用法辨析
   “其”作语气副词,其辨析是个难点。如何辨析它是表推测、反问、委婉、期望
中的哪种语气呢?
   主要是看位置和语境。看位置,“其”表推测、反问语气,一般放在句首;同为
句首,到底是表推测还是反问,又要结合语境。“其”表委婉、期望语气,一般放在
主谓之间;至于是表委婉还是期望,再结合语境进行判断。
                              表反问 
           表推测 
             表委婉 
表选择 
   表期望 
   表推测 
   (四)“焉”字用法辨析
   掌握“焉”的用法,主要看它在句中的位置。放在句首,一般作疑问代词;放在
句尾,一般作语气助词。放在不及物动词后,一般作兼词;放在及物动词后,一般
作代词。放在名词后,一般作助词。当然,也有例外,如第⑥句。这时,要结合语
境辨析。
          疑问代词,哪里,怎么 
       助词,不译 
                   兼词,于之 
      助词,不译 
         代词,之 
兼词,于之 
   (五)“与”字用法辨析
   “与”作介词,可译为“和”“同”;作连词,也可译为“和”“同”。面对这意义相同、
用法不同的“与”,该如何辨析呢?
   连词“与”,表示并列关系,可以删去,也可颠倒前后位置,均不影响句意的表
达;反之,则是介词。
   (六) “其”“之”作人称代词的区别
   “其”“之”作人称代词时,均是第三人称,有时活用为第一、二人称代词,但在
用法上稍有不同。“其”可作主语,译为“他(们)”“它(们)”,也可作定语,译为“他(们)
的”“它(们)的”;“之”只能作宾语,译为“他(们)”“它(们)”,不能译为“他(们)的”“它(
们)的”。像⑤句中的“之”就是作“为”的宾语,不可作定语,译为“他的”。
        人称代词,他 
人称代词,它的 
                              人称代词,自己 
              人称代词,他 
       人称代词,他 
                  人称代词,自己 
(七)“者”字用法辨析
“者”,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光其词性,就有多种说法。如何区别呢?
(1)不去强调其词性,而用“指代者”等称谓说明其用法。如下表:
           表指代,可译为“……的地方” 
             表指代,可译为“……的人” 
            表停顿,与“也”字构成判断 
用在否定词后,表假设,可译为“……的话” 
           表倒装,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表数量,跟在数词后,类似于今天的“个”“样” 
                   放在时间名词之后,不必译出 
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二、文言虚词的六大推断技法
   解答文言虚词题最根本的方法就是熟练掌握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然后把意
义和用法代入到原文语境中去验证。比如“以”作介词时有“因”“用”“拿”等意思,当
遇到文言语句中有“以”作介词的时候,就可把这几个义项代入原文中验证推断。
   但在牢记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基础上,还可以灵活运用一些推断方法,以提
高解题的效率。
                           技法一 句意分析法
   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劝学》),句子的大意是“堆积土石成为高山,风雨就会兴起”,由此确定“焉”是兼
词“于之”“于此”,“兴焉”即“在这里兴起”。
        宗质在父亲的庇护下成长,等到长大,每到一处当官一定去寻找他的母亲, 
都没有找到。  
         我寻找母亲,东南一带没有找到她,必定在蜀地吧? 
         司马家的人同情他,都宽慰劝解他,于是哭着勉强才吃点东西。 
   解析    (1) 此句中的   “ 以 ” ,根据句意在靖康之乱,宗质与母亲走失,把他养大成
人的是他的父亲,故“以”应为介词“在、凭借”。(2)此句中的“之”和“也”,根据句意
“宗质为寻找母亲,要跟随到蜀地做官的司马季思去,所以说东南一带没有找到,
一定在蜀地吧”可确定,分别为“代词,她(母亲)”“助词,表停顿,无实义”。(3)根据
句意,“因宗质没有找到母亲而悲伤不吃饭,司马家的人同情他,劝慰他,他勉强
吃饭”,可见“乃”放在动词“饮”前,为副词,“才”。
   [参考译文]
   李台州名宗质,字某,北方人,不知道是哪个郡县的人。母亲展氏,是他父亲
的妾。生下宗质就遭遇了靖康之乱,母子走失。宗质在父亲的庇护下成长,等到长
大,每到一处当官一定去寻找他的母亲,都没有找到。姻亲司马季思到蜀地做官,
宗质说:“我寻找母亲,东南一带没有找到她,必定在蜀地吧?”跟随司马季思到蜀
地去。船经过的州,无论郡县、村市,一定登岸,到处大声地呼喊:“展婆,展婆。
”到了晚上,哭着回来,不吃东西。司马家的人同情他,都宽慰劝解他,于是哭着
勉强才吃点东西。季思任期已满,向东而下,所经过的地方李台州仍然这样,始终
没有找到(母亲)。到了荆州,又是这样。每天从早到晚大声呼喊,咽喉痛身心疲惫,
在茶铺中稍作休息,依然流着泪。

         我在这里摆设菜肴陈设酒席,实际上是因为我参加礼部考试的日期就要 
到了,但是赶赴京城的资金还有欠缺,心里就想着借这次酒宴设一个会,向亲朋好友 
分别借资,来应对燃眉之急。  
         与其让鱼、肉腐烂了,还不如我们大家共同饱餐一顿。 
         这是区区小事,有什么艰难?我们愿意为此尽力,用沿途乞讨得到的钱物, 
供给先生食用。  
   解析     (1) 此句为判断句,句中的        “ 也  ” 表判断。     (2) 此句为固定句式,       “ 与其  ……
孰若……”为固定句式的标志,可译为“与其……,还不如……”。(3)“是区区者”为
判断句,“者”表判断的标志词,译为“是”;“何难之有”为宾语前置句,“之”是宾语
前置的标志词。
   [参考译文]
   有一群乞丐经过他的家门,看见先生家里摆设了酒杯和菜肴,认为一定有人们
所说的喜事。于是就都聚集在他的门外,以求得到吃剩后的剩饭残汤。在这个时候,
先生也是饥饿和气愤交织在一起,于是就走出大门告诉这些乞丐说:“我在这里摆
设菜肴陈设酒席,实际上是因为我参加礼部考试的日期就要到了,但是赶赴京城的
资金还有欠缺,心里就想着借这次酒宴设一个会,向亲朋好友分别借资,来应对燃
眉之急。无奈亲朋好友背弃了我,今天竟然违背诺言,以至于我的酒宴菜肴成为了
空摆设。既然是这样,与其让鱼、肉腐烂了,还不如我们大家共同饱餐一顿。你们
都各自就座,我将作为东道主来和你们一起畅饮。”这些乞丐就走进厅堂享用,喝
足吃饱后,对先生说:“我们这类人地位低下,承蒙先生赐给我们酒饭,本来就属
于过分的宠爱了。
现在请问一下,从这里到京城需要多少银两?”先生说:“只要让我在路途中不挨饿,
并且能够平安顺利抵达京城就满足了。”这些乞丐应声站起来说:“这是区区小事,
有什么艰难?我们愿意为此尽力,用沿途乞讨得到的钱物,供给先生食用。”每到
一处,旅社的主人都赞赏乞丐的义气,又认为这件事很奇异,并赠送了先生很多财
物。到达京城之后,这些乞丐们各自分道行乞,把他们乞讨得到的钱财给先生作为
参加考试的费用。考试后先生果然成功被礼部录取,得以出任某邑的长官,按照惯
例先回乡省亲。这些乞丐们也都催促他回乡。

而黄榦是朱熹的亲传弟子 
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 

但是他身怀经世济民的韬略 
难道还有谁能去讥笑他吗 
何基就是向黄榦拜师学习的 
我和客人在黄州赤壁下划船游玩 

难易远近,都标记得清清楚楚,可以根据他的策略来前行 
请允许我拥立太子做赵王,来断绝秦国的念头 
   解析    (1) 第一句中的    “ 也 ” 位于句末,是表判断的语气词;第二句中的               “ 也 ” 位于
句中,是表舒缓语气的句中助词。(2)第一句中“其”放在动词之后,是代词,译为“
他”;第二句中的“其”放在句首,作副词,表反问语气,译为“难道”。(3)第一句中
的“于”位于人名之前,引出对象,为介词,译为“向”;第二句中的“于”位于地点名
词之前,引出处所,为介词,译为“在”。(4)两句中的“以”都位于动词之前,引出动
作行为的结果或目的,均为连词,译为“来”。
   [参考译文]
   金履祥,字吉父,是婺州兰溪县人。金履祥少时聪敏明睿,父亲和兄长稍微教
授给他一点文字,他就能默记背诵。等到长大以后,他更加自我鞭策激励。等到他
壮年之后,知识方面崇尚周敦颐、程颐、程颢的理学,师事同郡王柏,随从王柏向
何基请教。何基就是向黄榦拜师学习的,而黄榦是朱熹的亲传弟子。从此他的讲习
更加谨密,学术造诣越发精深。
   当时宋朝的国势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境地,金履祥于是断绝了进取功名的念头。
但是他身怀经世济民的韬略,也不忍心立刻就遗忘这世间生活。恰逢襄樊的蒙古军
队一天天地逼近,宋朝的官兵坐看祸乱发生却不敢援救,金履祥于是进献牵制敌人
乘虚而击的策略,请求派大量兵力从海道直奔燕、蓟二州,那么襄樊的蒙古军队,
将会不攻而自破。并且详细地叙述海船途经的地方,凡是州郡县邑,下到大洋孤岛,
难易远近,都标记得清清楚楚,可以根据他的策略来前行。宋朝当权者最终没能采
用他的谋略。等到后来朱瑄、张清献上海运的好处,而他们所经由的海道,跟金履
祥先前所呈献的奏疏相比,没有一点不同的地方,这样后人才敬服他的谋划精确。

         当时,蔡翛是尚书,孙傅向他陈述天下大事,劝他尽快有所改变,否则 
一定失败。  
         孙傅上书说:“滥用民力妨碍农事,却对中国没有丝毫的好处。” 

        给事中许翰认为,孙傅的观点虽偶然与苏轼相同,意思也没有别的,是依凭 
职责议论时事,可是责罚他就错了,许翰也被免去官职。  
   解析 (1)第一个“为”放在名词“蔡翛”和“尚书”之间,作动词,译为“做”或“是”;
第二个“为”在句中放在动词“言”之前,实际上“为”后省略代词“之”,故只能作介词,
译为“向”;“其”放在动词“劝”之后,作宾语,译为“他”。(2)“以”处在该句主干“索
民力”之后,表引出结果,应该为连词,意为“来”;“而”处在下句的开头,表示上
下之间的关系为转折,“于”则引出了对象“中国”,为介词,译为“对”;“之”放在作
宾语的“益”之前,表明“丝毫”修饰“益”,助词“的”。(3)“以为”在句中处在谓语位置,
可译为“认为”;“以”后面带有名词“职”,共同修饰谓语“论”,应该为介词,译为“
凭借”;“而”连接了“以职论事”和“责之”,表转折关系;“之”作了动词“责”
的宾语,应为代词,“他”。
   [参考译文]
   孙傅,字伯野,是海州人。考中了进士,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当时,蔡翛是
尚书,孙傅向他陈述天下大事,劝他尽快有所改变,否则一定失败。蔡翛没有采纳
他的建议。(孙傅)升至中书舍人。宣和末年,高丽入朝进贡,高丽使者经过的地方,
官府征调民夫建造船只,引起骚动,用度又颇多。孙傅上书说:“滥用民力妨碍农
事,却对中国没有丝毫的好处。”宰相认为他的言论和苏轼的一样,上奏把他贬谪
到蕲州。给事中许翰认为,孙傅的观点虽偶然与苏轼相同,意思也没有别的,是依
凭职责议论时事,可是责罚他就错了,许翰也被免去官职。

         使劳苦大众逃亡,损兵折将,蒙受被天下指责为不义的名声,却得不到 
尺寸之地,还要进攻它吗?  
         果真(如果确实)得不到宋国,而且做不合道义的事情,为什么还要攻打 
它呢?  
         公输般多次攻城,墨子多次打退他,始终攻不进城内。于是楚王就只得 
收兵,停止对宋的进攻。  
   解析    (1) “ 其 ” 既可以作代词,也可以作副词,此句与            “ 苦众劳民    ” 共同作  “ 亡 ” 的
宾语,应该为代词,可译为“那些”;“以”既可以作介词,也可以作连词,还可以作
助词,常见多用作介词,此句“以”放在名词短语“不义之名”之前,构成介宾短语,
是介词,可译为“拿、用”;“之”既可以作代词,也可以作动词,还可以作助词,常
见多用作代词,此句中的三个“之”,前两个均为助词,可译为“的”,第三个作“攻”
的宾语,可译为“它”;“而”多为连词,表上下句间关系,此句中为表转折关系连词,
可译为“但是、却”。(2)“为”既可以作动词,也可以作介词,还可以作助词,常见多
用作介词,此句中第一个“为”作动词,可译为“做”,第二个“为”应与前置宾语“曷”
构成介宾结构,故应为介词,可译为“为了、因为”;“之”作代词,可译为“它”。
(3)“而”为连词,表并列关系,可不译;“之”作代词,意为“他”;“乃”既可作副词,
也可以作代词,常用作副词,此句中作副词修饰动词“偃”,译为“于是,就”。
   [参考译文]
   过去楚国想要攻打宋国,墨子听说以后很担心这件事。他从鲁国出发赶了十天十
夜的路,脚上长了一层层的老茧也不肯休息,撕下衣衫包裹双脚向前赶路,终于到达
楚都郢城。拜见楚王,说:“我听说大王您要发兵攻打宋国,您是估计一定能攻占宋国,
然后才攻打它的吗?使劳苦大众逃亡,损兵折将,蒙受被天下指责为不义的名声,却
得不到尺寸之地,还要进攻它吗?”楚王说:“果真得不到宋国,而且做不道义的事情,
为什么还要攻打它呢?”墨子说:“我看大王您一定有损道义却又得不到宋国。”楚王说:
“公输般是天下有名的工匠,制造了云梯这种器械,假设用云梯来攻宋,怎么能不取胜
?”墨子回答说:“让公输般设置云梯来攻城,请允许我来防守。”于是公输般设置攻城
的器械,墨子设置守城的装备。公输般多次攻城,墨子多次打退他,始终攻不进城内。
于是楚王就只得收兵,停止对宋的进攻。

         帽子足够用来培养恭敬,不必致力于它的装饰;衣服足够用来掩护身体 
抵御寒冷,不必致力于它的华美。  
         他们不再造柴薪搭成的巢居住,是为了避风寒;不再造土穴居住,是 
为了避潮湿。  

         如今君主穷尽所能使楼台亭榭高耸,竭尽水池的深度却没有止境,致力于 
刻镂雕花的技巧、花纹的美观却不满足,那么也是与民结为仇敌了。  
   解析    (1) 可根据对称分析法推断。句中的两个             “ 以 ” 处于对称位置,第一个       “ 以 ”
为介词,译为“用来”,第二个“以”词性和意义与之完全相同;两个“其”处于对称位
置,均作“务”的宾语,第一个“其”为代词,译为“它的”,第二个“其”也应译为“它
的”。(2)可根据对称分析法推断。此句中的两个“其”处于对称位置,意义相同,第
一个“其”为代词,译为“他们”,第二个“其”仍为代词,译为“他们”;两个“为”处于
对称位置,意义相同,第一个动词,译为“建造”,第二个也应为动词,译为“建造”;
两个“以”所处句子位置对称,第一个“以”为连词,译为“为了”,第二个“以”也应为
连词,译为“为了”;两个“者”和两个“也”均处于对称的位置,第一个“者”和第一个“
也”为判断句的标志词,第二个“者”和第二个“也”亦应是判断句的标志。
(3)根据对称分析法推断。此句中的加点的两个“之”处于对称位置,意义相同,第一
个“之”为助词,译为“的”,第二个“之”也应是此用法和意义;两个“而”处于对称位
置,意义相同,第一个“而”表转折关系的连词,译为“却”,第二个“而”也应为表转
折关系的连词,译为“却”。
   [参考译文]
   景公询问晏子说:“我想穿上古代圣贤之王的衣服,居住在圣贤之王的宫室,
这样,那么诸侯们大概会来归附吗?”
   晏子回答说:“效法古代圣贤之王的节俭就可以;效法圣贤之王穿的衣服,居
住在圣贤之王的宫室,没有益处。夏商周三代的明君穿不同的衣服而都能统一天下,
不是凭借衣服招致诸侯。诚心地爱护人民,坚决地推行善事,天下百姓都感念他们
的德行而归向他们的道义,如果他们的衣服节俭人民大众也会喜欢他们。帽子足够
用来培养恭敬,不必致力于它的装饰;衣服足够用来掩护身体抵御寒冷,不必致力
于它的华美。身上穿的衣服不要色彩杂陈,头上的装饰不要精雕细刻。古代曾有居
住在用柴薪搭建巢穴(的君王)不厌恶人,只施惠而不向百姓索取,天下人不朝拜他
们的宫室,而是共同归附于他们的仁爱。
到了三代制作衣服,是为了增加庄重恭敬。衣服的轻重便于身体,使用钱财的多少
顺于民意。他们不再造柴薪搭成的巢居住,是为了避风寒;不再造土穴居住,是为
了避潮湿。因此明堂的形制是,(只求)地下的潮湿,不能上来;天降的寒暑,不能
侵入。土建筑物不绘上纹饰,木建筑物不加镂刻,这是向百姓显示懂得节俭。等到
他们衰败的时候,衣服的奢侈已超过足以培养恭敬的限度,宫室的华美已超过避开
潮湿的限度,使用人力太多,使用钱财非常浪费,这是与民结为仇敌。如今君主想
要效法古代圣王的服饰,不效法他们服饰宫室的形制,而是效法他们的节俭,那么
虽然未必能治理好,或许还是有益的。如今君主穷尽所能使楼台亭榭高耸,竭尽水
池的深度却没有止境,致力于刻镂雕花的技巧、花纹的美观却不满足,那么也是与
民结为仇敌了。如果按照我的想法,恐怕国家危险,而您也不得安宁呀。您却还想
让诸侯来归附,不是很难吗?您的话错了。”

  
  文档由机器转码 排版混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请下载原文档
本文档的下载地址为http://www.gaokaotik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017
高三语文资料

写了 1378 篇文章,拥有财富 2762,被 0 人关注

代码测试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高考题库网 www.gaokaotiku.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高考题库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成为第一个吐槽的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京ICP备13053688号-15|高考题库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