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2020/02/09
-2-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鉴赏诗歌的“炼字”艺术
古人作诗填词往往讲究炼字,“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就是对此的形象描述。所谓炼字,指锤炼诗歌的语言,使之生动、
形象、精练、传神。这些经过诗人苦心锤炼的字词,往往能表现诗
人独具的匠心和独特的情感,作品也往往会因一字而境界全出。
2020/02/09
-3-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2017·山东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早上五盘岭①
[唐]岑参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①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
鸿渐入蜀平乱,途经五盘岭时作。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
道曲折盘旋,故名。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
特征鲜明,请做简要分析。
2020/02/09
-4-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思路解析解答炼字题时可从词语含义、修辞、活用、情感等角
度切入。答题时先解释“斗”和“攒”的意思,然后联系 “江回两崖斗,
日隐群峰攒”这两句诗的意思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斗”“攒”运用了
拟人手法,将山崖、山峰人格化了。最后指出本联运用这两个词有
什么表达效果,或者表达了什么情感。
参考答案:①“斗”字,描写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
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②“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
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
2020/02/09
-5-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鉴赏诗歌“炼字”艺术的方法
1.解释该词语(特别是比喻义、象征义、双关义、活用义等),如
果使用了表现手法,指出其所用的手法。
2.联系该词语所在的诗句,或者解释句意,或者描述画面。
3.把词语和具体的诗句结合起来分析,点出该词语在突出景物特
征、创设氛围、开拓意境和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2020/02/09
-6-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答题模板】
1.针对已经点明需要鉴赏的词语的题目,答题模板为:解释该词语
(步骤一);联系该词语所在的诗句描述景象或解释诗意(步骤二);分
析该词语对突出事物特征和营造意境的作用(步骤三);分析该词语
对表达情感的作用(步骤四)。
2.针对要求自主鉴赏词语的题目,答题模板为:指出某个词语(步
骤一);解释该词语或指出其所运用的手法(步骤二);联系该词语所
在的诗句描述景象或解释诗意(步骤三);分析该词语对突出事物特
征、营造意境或表情达意的作用(步骤四)。
2020/02/09
-7-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2016·全国高考Ⅲ)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内宴奉诏作
[宋]曹翰①
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尝得预时髦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④高。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②六韬:古代兵书。③时髦:指当
代俊杰。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战阵之意。
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
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2020/02/09
-8-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参考答案:观点一:作“弱”“昏”好。“臂弱”“眼昏”表明作者承认自
己年老体衰的客观事实,但即便如此,也还是能冲锋陷阵;更强烈地
表现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杀敌报国的刚毅精神。
观点二:作“健”“明”好。“臂健”“眼明”表明作者认为虽然岁月流
逝,但身体依然强健,当然还可以冲锋陷阵,为国驱驰;表现出作者心
存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而忘记自己老之将至。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具体考查诗歌
语言中的炼字。诗歌的语言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因此要多
角度加以剖析,应从形式到内容、由表及里进行阐述。此题两问,
应对“弱”“昏”与“健”“明”两组词语的不同含义及使用效果进行分
析比较,从字面意思和寄托的思想感情两个角度作答。
2020/02/09
-9-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赏析“炼句”之美
对诗歌语句的鉴赏,一般有如下角度:句意,句子表达特点(倒装、
互文等),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以及语句在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更多
时候是综合考查。
2020/02/09
-10-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2016·浙江高考)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北来人二首
[宋]刘克庄
试说东都①事,添人白发多。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②。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饥锄荒寺菜,贫著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
注①东都:指北宋都城汴梁。②宣和:宋徽宗年号。
赏析第一首中的画线句。
思路解析本题可从内容与手法角度赏析诗句之妙。画线句是对
北宋都城汴梁荒凉破败之景的描绘:陵园和宫殿都已遭到破坏,其
中的石马已残破不堪,铜驼也见状悲泣。诗歌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2020/02/09在写景中抒发亡国之痛。
-11-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参考答案:运用对仗(对偶)、拟人的手法,借陵园、宫殿的荒凉残
破之景,抒亡国之痛,情景交融。
2020/02/09
-12-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炼句”要注意五点
1.理解词语含义。对诗句的赏析,可以先从诗句中的关键词入手,
从对词语的赏析中体会诗句的意蕴。
2.抓住表现手法。在赏析诗句时,要注重对诗句所使用的手法进
行赏析。比如使用比喻会使诗句更加形象生动,使用拟人会使诗句
更加富有情趣,使用典故能使诗句意蕴更丰富等。
3.关注诗句句式。古代诗歌的句式一般涉及倒装、反问、设问、
双重否定等,这些句式能够更好地体现诗歌描写的内容,表达诗人
的情感。
4.联系诗句位置。诗词中诗句因位置不同而作用不同,绝句和律
诗的起句、承句、转句、合句,词的领起句、过渡句和结尾句,在
写法和结构上都有其特定要求。
2020/02/09
-13-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5.体会诗人情感。赏析诗句,要注重把握诗人的情感。诗人的情
感可以从诗歌描写、叙述的具体内容中体会。
【答题模板】
第一步,结合全诗,理解诗句含意,描述诗句的具体内容。
第二步,指明诗句在词法、句法、章法上的特点,尤其是运用了
什么表现手法,并分析其作用及表达效果。
第三步,根据诗句在全诗中所处的位置,分析诗句在全诗结构上
的作用。
第四步,点出诗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020/02/09
-14-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
点 绛 唇
王禹偁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
征鸿,遥认行如缀①。平生事②,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注①如缀:排列成行很整齐,如连缀在一起。②平生事:这里指向
来所追求的功名事业。
“一缕孤烟细”化用王维的“大漠孤烟直”(《使至塞上》),请比较
赏析这样改动的妙处。
2020/02/09
-15-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答案示例:①王维诗句描写的是大漠的风光,用“直”字凸显开阔荒
凉的边塞景象;本词中改用“一缕”“细”来形容“孤烟”,使之与遍布江
南的水村渔市相结合,轻柔中带着淡淡的伤感,烘托出词人的孤单
与漂泊之情,借景抒情,这一改动十分巧妙。
②两句都用了“孤烟”这一意象,但王维的诗是边塞诗,用“大漠”的
空旷与“孤烟”相对,表现出边塞的荒凉;本词中描绘的是江南水乡淡
淡的炊烟从村落袅袅升起的景色,抒写的是游子的客愁,改为“一缕”
和“细”,委婉细致,情景交融,这一改动十分巧妙。
解析:“细”和“直”都是形容词,但所用的语境不同。用“一缕”限定
“细”更好;“大漠”是空旷的,用“直”更佳。
2020/02/09
-16-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
语言风格是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
术个性。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不同诗人或同一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
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常见的语言风格主要有清新、平淡、工
丽、直率、委婉、飘逸、雄奇、沉郁、豪放等几种类型。
2020/02/09
-17-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喜见外弟又言别
[唐]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赏析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2020/02/09
-18-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思路解析从解读诗句入手,理解诗意,概括特点。平实的语言从
叙事中体现出来,但又表达生动凝练。首联介绍二人相逢的背景,
幼年分开,历经十年世事动荡,意外相逢,用语平白如话,朴素自然。
颔联一“惊”一“忆”,形象再现了由初见不认识到后来相认的神情变
化过程。颈联“沧海事”用语凝练,高度概括了别后的种种变化,表达
了诗人对人生的深沉感慨。尾联以对想象的虚景的描写,寄寓了对
外弟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别后的牵挂之意。
参考答案:①朴素自然。如首联开门见山,用语平白如话,朴素自然。
②凝练生动。如颔联写二人重逢的场面,从“问”到“称”,从“惊”到“
忆”,描写神情变化过程,层次清晰,凝练生动。
2020/02/09
-19-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的两种方法
1.比。与同类诗人、同类诗歌、相同流派进行比较。如鉴赏田
园诗,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的诗风既有共同点,质朴自然,恬淡闲
适;又有区别,陶渊明平实自然,王维诗画兼备,孟浩然质朴淳厚。
2.析。一析用词,二析画面,三析感情。分析诗歌的语言风格,首
先应关注诗歌的用词特点,如陶渊明的“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精选田园寻常事物入诗,描绘田园风光,其语言风格是平实自然;其
次应关注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如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其语言风格是动静相生,自然和谐,画面恬静;再次应关注诗歌的情
感特征,因为语言是为思想情感的表达服务的。
2020/02/09
-20-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答题模板】
先用一两个词概括诗歌的语言风格(步骤一);选择最能表现此特
色的词语和句子进行分析,关注其描绘的画面与意境(步骤二);分析
词语或句子的意义和对抒发情感的作用(步骤三)。
2020/02/09
-21-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赠程处士
[唐]王绩
百年长扰扰,万事悉悠悠。
日光随意落,河水任情流。
礼乐囚姬旦,诗书缚孔丘。
不如高枕枕,时取醉消愁。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2020/02/09
-22-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参考答案:①运用叠词。“扰扰”“悠悠”突出了世事的纷乱繁多,让
人忧愁万端,强化了诗意的表达,增强了韵律感。②通俗易懂。全
诗语言质朴易懂,如“百年长扰扰,万事悉悠悠”两句,写人生百年世
事纷繁,如长者感慨人生,亲切易懂。再如“日光随意落,河水任情流
”两句,直接写出了日出日落之随意,河水流淌之任情。③率真,好恶
分明,直接爽快。“礼乐囚姬旦,诗书缚孔丘”指责礼乐囚禁了姬旦,
诗书束缚了孔子,表达对儒家观念的批判和鄙弃。
解析:本诗语言平实质朴,率真爽快。分析时要联系相关诗句,切
忌泛泛概括。全诗就像诗人和程处士面谈一样,言词通俗易懂,质
朴平易。“日光随意落,河水任情流”两句,以日光“随意”、流水“任
情”的自然表达,流露出达观处事、安时处顺的人生态度;“礼乐囚姬
旦,诗书缚孔丘”则强烈表达了对儒家观念的否定以至鄙弃的观点
2020/02/09态度,褒贬分明,直接爽快。
-23-
1 2
1.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唐]李 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①。
注①谢玄晖:名谢朓,南齐诗人。
2020/02/09
-24-
1 2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两句中“金陵”点明了地点,“
凉风发”暗示了季节,“夜寂”概括了时间和环境,“望吴越”交代了登
楼的目的。
B.“古来相接眼中稀”中的“相接”是从古至今、由人及己的意思;“眼
中”在结构上有过渡作用,暗示后面将要写的内容。
C.“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两句话中有“话”,意思是谢
朓的诗“我”能理解,但今日“我”写此诗,又有谁能读懂呢?
D.作者笔触所及,广阔且悠远,而读者细细品味,则会发现本诗以“愁关闭
“情相接”为线索贯通前后”是“精神相通、心心相印,脉络清晰。”的意思。
关闭
B
2020/02/09
解析 答案
-25-
1 2
(2)(考点题)从炼字角度来说,颔联中哪两个字用得极好?好在哪里?
请简要赏析。
答案:“摇”“滴”二字用得极好。此二字化静为动,使静止的画面生动
起来。凉风吹来,江水摇动,影子跟着摇动,让人感到城也摇动起来;
秋月皎洁,露珠坠落,仿佛是从月亮上滴落下来。使本属平常的水、
城、露、月等景物,呈现出不同寻常的情态。
解析:赏析炼字之妙,就是结合诗句,分析诗歌用字生动传神的效果。
“摇”“滴”两个动词用得奇妙。城是不会“摇”的,但“凉风发”,水摇,影
摇,仿佛城也摇荡起来;月亮是不会“滴”露珠的,但“独上高楼”,凝神
仰望,秋月皎洁如洗,好像露珠是从月亮上滴下的。“摇”与“滴”,使
整个静止的画面动起来,使本属平常的云、水、城、露、月诸多景
物,一齐情态毕露,异趣横生。
2020/02/09
-26-
1 2
2.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
临 江 仙
[五代]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常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
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
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2020/02/09
-27-
1 2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开头描述行远之人饮罢饯行酒,辞别亲故西去的情景,词人
感慨身世,自比“飘蓬”,为全词定下凄凉悲苦的基调。
B.词人善用意象表达情感,上片“孤雁”可视为行人的化身;“寒日”显
其面对离别的心中冷意,但“暮天红”写出夕阳美景,隐含对未来的憧
憬和信心。
C.“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以设问的手法,通过气氛的渲染
和景物的烘托,传达出词人此时此地的冷寂情怀。
D.综观全词,一个“愁”字贯串全篇,本词语言典雅蕴藉,情感真切隽 关闭
“永隐含对未来的憧憬和信心,耐人寻味,有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不当。“暮天红”虽是美景,但“夕阳无限好,只
是近黄昏”,充满了伤感。 关闭
B
2020/02/09
解析 答案
-28-
1 2
(2)(考点题)清代词人贺裳《皱水轩词荃》评论道:“‘残灯孤枕梦,
轻浪五更风’不言愁而愁自见。”请结合下片简要赏析。
答案:①融情入境,以景结情。末两句描绘出一幅凄凉孤寂的景象。
下片写出淮畔夜泊,酒消人醒之后的情景,残灯明灭、孤枕难眠、
五更风起、暗浪拍船,反映出词人作别亲故、漂泊无依的情怀,羁
旅愁苦之情溢于笔端。(以哀景衬哀情也可)②虚境实写,化虚为实。
末句想象酒醒后的情景,通过对未来旅途的想象,突出孤独无依、
凄苦难耐之感。
2020/02/09
-29-
1 2
解析:末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凄凉的景象:灯里的油就要燃尽,灯火忽
明忽暗;一个人躺在床上,想入睡做个梦都不可得;五更时的寒风吹
来更是倍增寒意。孤寂之情蕴含在这景象中,这是融情入境的写法。
而从“潮平”到“残灯”再到“五更”,足见行人一夜未睡,“愁浓”之情不
虚,此句以景结情。末两句是“今夜画船何处”这一自问的想象回答,
是虚写,这也是词人羁旅生活的写照,虚中有实,化虚为实,突出了词
人的孤苦之情。
2020/02/09
文档由机器转码 排版混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请下载原文档
本文档的下载地址为http://www.gaokaotik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0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