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2020/02/09
-2-
阅读与鉴赏古代诗文,重点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
传承与理解”两项核心素养。对古代诗文阅读来说,新高考主要考
查学生对古代诗文的整体感知、理解阐释、赏析评价等能力。考
查以综合考查为主,主观题与客观题都有考查。现行考试大纲规定
的能力点仍是我们复习的立足点。如:文言基础知识、翻译和断句、
分析综合与归纳概括、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
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了解有关的古代文化知识等。
根据天津高考命题一直秉持“稳中有新、稳中有变”的原则,研究
分析以往的高考试题特点和命题规律,对于我们备战新高考仍是行
之有效的措施。
2020/02/09
专题八 文言文阅读
2020/02/09
-4-
考点分析 真题试做
近五年天津高考文言文考点举要
2020/02/09
-5-
考点分析 真题试做
2020/02/09
-6-
考点分析 真题试做
2020/02/09
-7-
考点分析 真题试做
2020/02/09
-8-
考点分析 真题试做
从近五年高考天津卷的命题情况来看,文言文阅读的考查有如下
特点:①选文有故事、史论、书信、人物传记等类型;②选文篇幅
一般在700字左右,内容相对完整;③从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断句、
筛选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和翻译的角度命题。
2015年及之前分值为20分,2016年、2017年因为增加了断句题,分
值变为23分。2018年也是23分,题型有变化,筛选信息题换成了古
代文化知识题。在复习的过程中,应该紧紧扣住高考考查的考点多
思考、多练习。
2020/02/09
-9-
考点分析 真题试做
(2018·天津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6题。
白 洲五亭记[唐]白居易
2020/02/09
-10-
考点分析 真题试做
(选自《白居易集》)
注①鞠:皆,尽。②荐:连续。③ 缕:详细陈述。
2020/02/09
-11-
考点分析 真题试做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关闭
B项,迭:接连,连续。
关闭
B
2020/02/09
解析 答案
-12-
考点分析 真题试做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关闭
A项,连词,因此/介词,因为。B项,目的连词,来。C项,助词,的/助词,用在主
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项,动词,像/人称代词,你。 关闭
B
2020/02/09
解析 答案
-13-
考点分析 真题试做
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记,是我国古代常用文章体裁,以叙事为主,兼及议论、抒情和描写。
“记”的种类很多,本文是一篇游记。
B.步,古人称跨出一脚为“跬”,再跨一脚为“步”,后即以“步”作为长度
单位。
C.刺史、守,皆指古代地方官职,如《陈情表》中曾提到“前太守臣
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D.蓬瀛,指蓬莱和瀛洲,是传说中的海上仙山,为仙人所居之处,后常
指仙境。 关闭
A项,“本文是一篇游记”错。文章是作者应邀作记,“按图握笔,心存目想”写
成,不是记述真正的游览过程。 关闭
A
2020/02/09
解析 答案
-14-
考点分析 真题试做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夕/宾友集/歌吹作
/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
B.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夕/宾友集/歌吹作
/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
C.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夕/宾友集歌/吹
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
D.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夕宾友集/歌吹作
/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 关闭
把握整句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春”“秋”构成一组整句,“旦”“夕”构成
一组整句,“宾友”“歌吹”构成一组整句,“舟棹”“觞咏”构成一组整句。 关闭
A
2020/02/09
解析 答案
-15-
考点分析 真题试做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出作者对江南山水的热爱。
C.作者将谢、柳、龚、黄四人与杨汉公加以对比,对他们四人没有
良好的政绩有批评之意。 关闭
CD.项文章对杨汉公大加褒美,“对他们四人没有良好的政绩有批评之意,这从侧面体现了白居易”表述错误。四人中“革弊兴利,龚、黄”、关
“心民生的政治情怀。有善政”;作者也没有批评的意思,只是为了说明杨汉公兼具“高情”和“善
政”两者之长。A、B、D三项是对文章内容、手法和情感的准确理解和
分析。 关闭
C
2020/02/09
解析 答案
-16-
考点分析 真题试做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面广池、目列岫者,谓之山光亭。
(2)杨君前牧舒,舒人治;今牧湖,湖人康。
(3)兼而有者,其吾友杨君乎?
参考答案:(1)面对宽广的池水,看到排列的峰峦的,称它为山光亭。
(2)杨君先前治理舒地(或“在舒地做官”),舒地百姓太平;现今治理湖
地,湖地百姓安康。
(3)二者都具备的,大概就是我的朋友杨君了吧?
解析:(1)“面”“目”都用作动词:面对,看到。“岫”是“山峰”的意思。
(2)“牧”“治”两个实词是翻译的重点和难点。牧,治理。治,太平、
安定。(3)难点在对虚词“其”的理解上。其,表推断的语气词,大概。
2020/02/09
-17-
考点分析 真题试做
2020/02/09
-18-
考点分析 真题试做
五个亭子间隔排开,各种美景连续映入眼帘。不管前边还是后边,
俯视还是仰观,美景都无所遁形。每当到了风吹汀洲的春天,溪水
映着明月的秋天,花繁鸟啼的早晨,莲开水香的傍晚,嘉宾朋友聚集,
歌声乐声响起,小舟慢慢摇动,饮酒歌咏半酣,进入飘忽恍然的状态。
(来此)游玩的人互相看着,都说:这不知是世外呢,还是人间呢?不知
道神仙居住的地方又是什么样子呢?
当时我在洛阳做官,杨君写信送给我画图,请我为这幅图作记。
我查看地图,握着毛笔,眼看心想,详细陈述大致景象,十分之中描绘
不出二三分。凡是有美好景物的地方,遇到合适的人才能被发现;
人有巧妙的构思,遇到合适的外物后才得以展现:美的环境和内心
碰撞在一起,本来有固定的时间吗?
2020/02/09
-19-
考点分析 真题试做
这个地方,实际上是柳恽太守开始经营,鲁公颜真卿助推,杨君用
心建造:三个贤能人从始至终,尽其所能将事情做好。杨君先前治
理舒地(或“在舒地做官”),舒地百姓太平;现今治理湖地,湖地百姓安
康。百姓安康的原因,是除弊兴利,就像改茶法、变税书之类的事
情。兴利,所以官府才有多余的财物;政事做好,所以平常有较多空
闲的日子。因此有余力养成高尚的情趣,成就美好的景象,这三者
互相作用,这难道是偶然吗?从前谢灵运、柳恽做郡守,以寄情山水
为乐,推崇高尚的情趣,但没有听说成就好的政绩;龚遂、黄霸做郡
守,为百姓而忧,有好的政绩,但没有听说成就美好的景象。二者都
具备的,大概就是我的朋友杨君了吧?杨君名汉公,字用乂。恐年代
久远,将来的人不了解他,所以记下他的名和字。开成四年十月十
五日写了这篇记。
2020/02/09
-20-
怎样阅读传记类文章
传记类文章的阅读应该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1.根据传记特点去阅读
传记类文章结构固定,行文线索明显。古人作传,常在文首介绍
人物的籍贯、字号、家世、官职以及主要性格特点等,这些文字往
往能给我们把握全篇内容提供有效的信息。接着,以时间为序,依
次介绍传主何时何地做了何事有何结果,这是传记类文章的主体内
容。我们在阅读时要特别注意表示时间、地点、事件起始的词句,
这些文字有助于我们划分主体部分的层次,理解全文内容。结尾一
般对传主的生前身后进行交代,或作“盖棺论定”。有的结尾作者通
常以“赞”等形式对传主做出自己的评价。这些文字特别有助于我
们把握人物的性格品质。
2020/02/09
-21-
传记类文章的语言通常凝练概括,间有传神的细节描写,尤其是
对传主的评价,或用“春秋笔法”,或用最概括的几个字词点到为止。
这些特点告诉我们要细读,不放过每一个字。
传记类文章中惯常出现的词语有国名、朝代名、人名、地名、
官职名、庙号、谥号及重要的典籍名称等。对于这些词语,一方面
平时要积累一些常用语,尤其是官职方面的;另一方面,在阅读时这
些文字一般都是“死字”,可以不必理会,更不必拆开硬译(这种做法
很危险)。
还要注意古人的用语习惯,如称人一般只称“名”,如“王祎”称“祎
”,“沈通明”称“通明”。
2020/02/09
-22-
2.依据文本,把握主要信息
2020/02/09
-23-
3.理解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1)透视核心人物、事件。通过透视作者对核心人物的描写或对
核心事件的叙述及详略的安排等,来判断作者的感情是爱还是憎,
态度是肯定还是否定,意图是歌颂赞扬还是鞭挞讽刺等。
(2)把握关键语句。关键语句指文章的中心句,段落起句、结句,
以及带有评述性、议论性的语句。对传记文中的议论性文字,要字
斟句酌,充分理解文句的含义,把握作者对人物和事件的观点、情
感、态度等。
(3)了解写作目的。作者的观点态度与其写作意图有着紧密的联
系。有些写作意图,作者在文章的开头或者结尾有明确交代;有的
则隐含在文章材料的选用、情节的安排、人物的描写、事件的叙
述之中。
2020/02/09
-24-
4.鉴赏人物的个性特征
(1)通过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分析人物的个性特征。在同一事件
中,对待同一问题不同的处理方式以及心理反应,都会表现出个性
的差异,这种差异性正是我们概括人物个性的基本依据。
(2)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分析人物的个性。
(3)通过人物活动的细节分析人物的个性。
(4)了解古代传记人物的基本类型:刚烈、忠贞、勇猛、爱国、诚
信、孝悌、耿直、谨慎、勤勉、博闻、聪慧……
2020/02/09
第一讲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
文中的含义
2020/02/09
-26-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是指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这个意义,在那个句子
里又是另一个意义。文言文实词中的一词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一个
词少则有几个义项,多则有十几个义项,多个义项之间有时会存在
引申关系。在练习中要注意随时总结,不断积累。
2020/02/09
-27-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2014·天津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文学徐君家传
[清]魏禧
徐君讳谦尊,字玄初,吴县附学生①。君天资英敏,读书观大略,慕
古侠烈之士,好施与,矜然诺。里有争,必造门征曲直,君一言折之。
家既落,君委曲以奉甘旨,故乡望公②得与二三故旧歌啸山水间二十
谨。季读书,君不以贫故竭力佽助。
2020/02/09
-28-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明末赋役重,首事者往往破家,君条利弊上巡抚张公,公览而击节
曰:“此真读书人。”于是广义田以资通区,置役田给诸甲,至今犹食
其利焉。崇祯末,旱蝗相仍,民殣于道路,君岁减廪食以资乡里,又劝
2020/02/09
-29-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或曰:君古游侠之流也。魏禧曰:游侠士以好义乱国,君以好义庇
民,此其不同也。世之盛也,上洁己砺治以利其下,下尽职以供其上,
上下相安,而盗贼不作。其衰也,大吏贪纵武威以督其下,小吏朘削
百姓,自奉以奉上,细民无所依倚。当是时,千家之乡,百室之聚,苟有
巨室魁士,好义轻财利,能缓急一方者,则穷民饥寒有所资,大兵大寇
有所恃,不肯失身遽为盗贼。又或畏威怀德,不敢为非,不忍负其人。
故乡邑有好义士,足以补朝廷之治,救宰相有司之失,而有功于生民。
若徐君者,其庶几于是者与?嗟乎,是非独为徐氏言之也。
(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节)
注①附学生:明清科举生员名称之一。②乡望公:对徐谦尊父亲
的尊称。③鼎革:改朝换代。
2020/02/09
-30-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思路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审清题干是选择“不正确的一项”,然后
把所给的四个加点实词的意思一一放在句中理解,并联系上下文对
照,经对照会发现B项的“全”如果解释为“全部”就和后面的“甚众”
矛盾。其实“全”在这里应是动词,和“活”的用法一样。
2020/02/09
-31-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参考译文 徐君,名讳谦尊,字玄初,是吴县附学生。徐君天资机敏
聪明,读书时明白了大致的主体轮廓就不再深究了,羡慕古代的刚
直严正、见义勇为的人士,喜欢以财物周济人,信守承诺。街坊邻
里之间有纷争,一定登门追问是非曲直,徐君用几句话就会使(双方)
折服。家道衰落以后,徐君悉心周到地奉养双亲,因此,他的父亲能
够和几个故交朋友在山水之间歌吟长啸二十多年。一切徭役杂赋
他都亲自处理,不把(它们)分摊给兄弟们。徐君的哥哥性格刚强急
躁,徐君对待他更加谨慎。他的弟弟要读书,徐君不因自己贫困,竭
尽全力资助(他)。
2020/02/09
-32-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明朝末年赋税徭役沉重,出头主管其事的人常常耗尽家产,徐谦
尊分条陈述利弊,呈报巡抚张公,张公看了击节赞叹说:“这是真正的
读书人。”于是扩大义田来资助整个地区,设置役田给各个甲保,到
现在仍然享有这方面的好处。崇祯末年,旱灾与蝗灾相接,老百姓
饿死在道路上,徐君每年减少官府给自己的粮米来资助乡里,又鼓
励辅助有能力的人家,使很多人保全活了下来。妻子兄弟中有年老
而孤独的,徐君抚养了他们二十年,在死后殡葬了他们,并且每年都
祭祀他们。徐君朋友中有姓黄的,父子死于非命,留下了两个寡妇
和一个女孩,徐君尽心关照她们,把她们的女儿许嫁给了徐君的侄
子,所以黄氏终身不明白孤独寡居的凄苦。黄姓的一个姻亲喜欢互
相称举以自炫耀,忽然遭遇大祸,徐君营救他耗尽家财。他教育孩
子把亲贤友善作为第一要务。
2020/02/09
-33-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本朝初年,本州郡中有名望有道义的人多数都迁往邓尉山、太湖
中来避祸患,徐君给他们寻找住宿的馆舍,资助他们吃喝,不知疲倦,
不计较个人的利害得失,不介意自己受到怀疑。乙酉丙戌年间,盗
贼蜂起。徐君凭借自己一身保障一方平安。每当听说盗贼起事就
挺身而出,聚集乡里的青年壮士守土御敌。盗贼们非常痛恨他,最
终杀死了徐公。乡里的百姓都哀叹流泪说:“这个人死了,我们这些
人没有可依靠的了。”
有人说:徐君是古代游侠一类的人。魏禧说:游侠人士因为坚守
道义而祸乱国家,徐君则因为坚守道义来庇护人民,这是两者的不
同之处。世事兴盛的时候,皇帝会洁身自好,严格要求自己,以有利
于下级官吏,下级官吏也尽职尽责来侍奉他们的皇帝,上级与下级
相处平安,没有矛盾,因而盗贼不起。
2020/02/09
-34-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世事衰弱的时候,独当一面的地方官贪婪放纵自己的威风来督促
他们的手下盘剥百姓,小官吏明目张胆地盘剥百姓,(用这种方式)来
供养自己,(并以此)来奉养上级,平民百姓没有什么可依靠的。在这
种情况下,有千家的市镇,有百户的村落,如果有大家族大学者,好义
轻利,能够缓和一方的危急情势的,那么贫苦人的饥寒就能有所资
助,贼寇有所顾忌,不会失去操守马上成为盗贼。或者敬畏(他们)的
威严,感怀他们的恩德,不敢为非作歹,不忍心辜负那个人。因此地
方上有崇尚道义的人,完全可以用来弥补朝廷治理的不足,补救宰
相等大小官吏的过失,从而对百姓有功。像徐君那样的人,有几个
人能做到这样呢?哎,这篇文章不是单独给徐君写的呀。
2020/02/09
-35-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借助五个推断理解文言实词
1.借助字形推断词义。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对于一些词语的意义可以通过字形特征进行
推断。例如“方其系燕父子以组”(欧阳修《伶官传序》)中的“组”
以“纟”为偏旁,可以知道词义与绳索有关,前面有“系”字,宾语是“燕
父子”,可推知其意为“带子、绳索”。
2.借助语境推断词义。
(1)根据相关词语推断词义。
确认某个词的意义,眼光不可只盯着“这个”词,而应当注意到与之
相关的字、词,如相邻或并列结构中相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存在
着相同、相反的关系,这是我们确认词义的一个很好的依据。
2020/02/09
-36-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例】将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御史大夫卒遽不能详知,以得谴让;而吉见谓忧边思职,驭吏力也。
吉乃叹曰:“士亡不可容,能各有所长。向使丞相不先闻驭吏言,何见
劳勉之有?”
(《汉书·丙吉传》)
“卒遽”“谴让”是翻译的重点,解答的关键在于确认“遽”和“让”的
词义。这里我们可以利用“卒”通“猝”(“仓促”的意思),确认“遽”是“
马上”的意思。
译文:御史大夫仓促之间不能知道详情,因而受到责备;而丙吉被
认为能为边务与职守忧虑,是车夫的功劳。
2020/02/09
-37-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2)根据相关语句确认词义。
以句子为命题点的试题,要借助上下文中的相关句子,确认词义。
如将“洞庭,天下之至险;而岳阳,荆、潭、黔、蜀四会之冲也。昔舟
之往来湖中者,至无所寓,则皆泊南津,其有事于州者远且劳,而又常
有风波之恐、覆溺之虞”中的“虞”字,如果考生根据“常有风波之恐”
句中的“恐”字,则可以明白这里的“虞”字与“恐”意思相近,解释为“
担忧,忧虑”。
(3)根据相关段落确认词义。
一句话置于段落中,往往与段落中的其他句子有因果、假设、转
折、目的等逻辑关系,段落大意与句中关键词语的意义密切相关,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相关段落确认词义。
2020/02/09
-38-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例】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顷之,燕昭王卒,惠王立,与乐毅有隙。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
燕,宣言曰:“齐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乐毅畏诛而不敢归,以伐
齐为名,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
齐人所惧,唯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
……
(《史记·田单列传》)
判断下面的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是否正确。
唯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只怕他率领军队到来,即墨就保不
住了。
2020/02/09
-39-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理解此句的关键是“他”和“将”两个词。“他”的基本意义:①第三
人称代词;②另外的、别的。“将”的基本意义:①将领;②率领。这
段话的语意有几个基本点:①燕国刚继位的惠王与大将乐毅有矛盾
;②齐将田单利用这种矛盾施行反间计;③田单让人散布流言,说乐
毅害怕丢掉性命,不敢强攻,还说乐毅缓攻即墨以待事变,有称王的
野心;④田单希望惠王派将代替乐毅。其中①是施行反间计的外部
条件,②是田单用计,③是反间计的内容,④是用计目的。田单担心
乐毅围而不攻的计策会灭亡齐国,想让燕惠王换将,却故意说害怕“
别的将军代替(乐毅)”。至此,可以确认:“他”,别的;“将”,将领。题目
中的表述是错误的。
2020/02/09
-40-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3.借助成语、教材实例推断词义。
(1)借助成语推断词义。
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可以根据成语的意义、用法,
推断出文言词义。
如将“吾兄得举,士友间鲜不相庆,而苞窃有惧焉”中的“鲜”解释为
“少”,联系成语“鲜为人知”,再结合文意,可知这个解释是正确的。
(2)借助教材实例推断词义。
高考文言文虽然出自课外,但文段中的实词则大部分都在教材中
出现过。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联想教材例句,来推断高考文段中实词
的含义。
如将“侯下车,救灾之政,备敌之略,皆有次叙”中的“下车”解释为“
初到任”,联系教材《张衡传》中“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
2020/02/09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就可以知道这个解释是正确的。
-41-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4.借助词性推断词义。
古代汉语中的一些词,其词性是不固定的,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
中,可能具有不同的词性,意义也就不相同(词类活用)。我们可以根
据词语在句子中的位置推断它的词性,再根据它的词性推断它的意
义。
如“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中的“德”,根据句子
成分,可以判定“德”在句子中是个动词,应该翻译成“感激”。
2020/02/09
-42-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5.借助备选答案推断词义。
对那些给出备选答案的文言实词题,我们可以借助备选答案推断
实词的含义,即将试题所给备选答案放入具体语境中去疏通文意,
解释准确、妥帖的一项,便是正确答案。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使用哪一种方法推断词义,都必须结合对文
章内容的整体把握,结合相关的语句以及有关的背景知识、文化知
识,静心思考,反复验证。
2020/02/09
-43-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下列加点的词在句中的含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关闭
过:拜访。
关闭
A
2020/02/09
解析 答案
-44-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参考译文 我听说有一个拜访主人的客人,看到主人的炉灶的直
烟囱,旁边堆积着柴草,便对主人说改造为弯曲的烟囱,将柴草移到
远处,不然的话,将会发生火灾。主人沉默不回应。不久,家里果然
失火,邻居们一同来救火,幸好把火扑灭了。于是,主人杀牛摆酒来
感谢他的邻人,烧伤的人在上位,其他的按功劳大小依次排座,但是
没有请说改“弯曲的烟囱”的人。有人对主人说:“当初如果听了那
位客人的话,不用破费摆设酒席,最终也不会有火灾。现在论功劳
邀请宾客,为什么建议‘曲突徙薪’的人没有受到恩惠,而被烧伤的人
却被奉为上宾呢?”主人这才醒悟,去邀请那人。
2020/02/09
-45-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通假字
通假字是古汉语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假借”,即用读
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
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
我们把它叫作“本字”。例如“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句中“知”就通“智”。广义的通假还包括古今字和异体字。
在考试中,遇到某实词意义理解不通的时候,可以考虑有没有通
假。通假字一般是约定俗成的,考生要特别注重平时积累。
2020/02/09
-46-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选自《宋史·萧燧传》)
注①主文:主持考试。
2020/02/09
-47-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思路解析看清两个问题:一是选择“不正确的一项”;二是结合语境
具体思考每项解释,注意有无通假字。D项,通假字,“阙”通“缺”,应
译为“空缺”。此外,考生可以根据下文“朝论多属燧”“以未历县,遂
除左司谏”来验证。察官空缺,朝臣议论归向萧燧,意谓朝臣纷纷推
荐萧燧做察官,只是因为他“未历县”,而做了“左司谏”。
2020/02/09
-48-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参考译文 萧燧字照邻,临江军人。萧燧生下来就聪慧过人,年纪
很小就能写文章。绍兴十八年,考中进士,且名列前茅。萧燧被任
命为平江府观察推官。当时,秦桧执掌大权,他的一名亲党秘密地
告诉萧燧,说他一定会被任命为漕运总督并主持秋季科考,萧燧追
问这是为什么,那人说:“丞相有孩子参加科考,想把这件事托付给你。
”萧燧大怒,说:“我刚刚做官怎么敢欺骗自己的良心!”秦桧怀恨在心。
不久萧燧就被调往秀州,到达后官员已经超出了额定的人数。朝廷
另派一名官员前往漕试考场,秦熺果然考中并名列前茅。孝宗初年,
萧燧任命各个王宫的大小学教授。(孝宗召见,)诸位教授轮番答对
皇上的提问,萧燧论“应当按照岗位的职责选择官员,不应当根据人
情授职”。皇上大喜,作《用人论》赐给大臣们。淳熙二年,升官任
起居郎。这以前,察官有了空缺,朝廷舆论大多认为萧燧是合适的
2020/02/09人选,因为他没有担任县官的经历,于是任命他为左司谏。
-49-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着眼偏旁,辨识通假
1.增加偏旁,找出本字。例如“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中“
直”,在句中按字面理解不通,可视为通假,给“直”增加偏旁“亻”,这样
就找出了“直”的本字“值”,意思是“价值”。
这种情况的通假字在中学课文中有很多。
2020/02/09
-50-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2.更换偏旁,找出本字。根据声旁相同的形声字互相替代,形成通
假的情况,我们可以给通假字更换偏旁,从而找出本字。如“学而时
习之,不亦说乎”中“说”按字面讲不通,可确定为通假字。我们把这
个字的形旁“讠”换成“忄”,就找到了这个通假字的本字“悦”,按本字
的意思理解,这个句子的意思就很明确了。
这类通假在中学课文中也较多。
2020/02/09
-51-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3.去掉偏旁,找出本字。根据形声字代替声旁字为本字构成通假
的现象,我们可以把通假字的形旁去掉,从而找出本字。
这种现象的通假在中学课文中也不少。
由此可知,我们根据字形特点用增加、更换和去掉偏旁的方式掌
握通假字是切实可行的。掌握通假字的规律,可以举一反三。还有
一些通假字,本字与借字之间没有关系,如“不可不蚤日来谢项王”(
《鸿门宴》),“蚤”通“早”,就需要靠记忆积累。
2020/02/09
-52-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吴既赦越,越王句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
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
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节选自《史记·越王句践世家》)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越王句践反国 ②置胆于坐 ③饮食亦尝胆也 ④折节下贤
人,厚遇宾客 ⑤振贫吊死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④⑤ 关闭
①“反”通“返”;②“坐”通“座”;⑤“振”通“赈”。
关闭
C
2020/02/09
解析 答案
-53-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参考译文 吴王赦免越王后,越王勾践返国,就使自己亲身经历痛
苦,深深地反思,把苦胆放在座位旁,坐处、卧处抬头就看到苦胆,吃
饭也尝苦胆。常自语:“你忘了会稽失败的耻辱了吗?”他亲自去耕
种,他夫人亲自织布,吃饭不放肉,不穿有两种以上色彩的衣服,放下
架子礼待贤士,厚待宾客,救济贫苦的人家,慰问死者的家人,与百姓
一起承担辛劳。
2020/02/09
-54-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古今异义
所谓古今异义词,主要是那些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已经不同
的词,尤其是差别细微、容易被忽略的词。这种情况大致有:①词
义扩大,②词义缩小,③词义转移,④感情色彩变化,⑤名称、说法改
变等。
2020/02/09
-55-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2020/02/09
-56-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思路解析注意题干要求选择的是“不正确”的一项,审视每个选项
的解释,注意古今词语意义的变化,结合具体语境释词。“殷勤”是“
情意恳切、深厚”的意思。
2020/02/09
-57-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参考译文 先生认为经学应以文字训诂为基础,(便)在安徽刊刻印
行许慎的《说文解字》来教育读书人。又奏请皇帝搜集整理《永
乐大典》中记载但已散失的书籍,皇上看了奏章,认为非同一般,就
诏令设立四库全书馆,并亲自写诗来记录这件事。(先生)又认为《
十三经》的文字在传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错误,上奏请求仿照汉代
熹平年间、唐代开成年间的先例,选拔一些有学问的大臣来校对改
正,并在太学里立石碑(来刻写经文),后来奉诏缓办了这件事,于是编
著了《十三经文字同异》若干卷收藏在家中。在这时,安徽、福建
的一些读书人听到了先生已发的广博而未尽的言论,才知道研究经
学是要讲究根本的学问,(因此)天下好学又善写文章的人,都希望与
先生交往。戴震、王念孙这些人,对经术学、训诂之学有很深的研
究,在还没有受到重用的时候都在先生的幕府,最终能凭借自己的
2020/02/09著述而闻名于世,大概都从先生为他们传扬开始。
-58-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当学政时,遇到贤能的掌管学校的官员和生员,对待他们亲切得
就好像同辈人一样,劝说别人做学问要先从识字开始,话语里透露
出深厚情意,离去之后人们爱戴、思念他。他想要写的书都没有写
成,只有诗文集若干卷。
2020/02/09
-59-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掌握古今异义,结合语境理解
2020/02/09
-60-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2020/02/09
-61-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2020/02/09
(节选自杜牧《上池州李使君书》)
-62-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关闭
“图画”在这里用本义,动词,描绘。
关闭
B
2020/02/09
解析 答案
-63-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参考译文 我常想百代之后,不一定是不幸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们
的图书完备了而且学习的人事多。今天评论者一定说:“让圣人精
深微妙的意旨不流传,是郑玄这类人做注解的过错。”我看郑玄等
人的分析说明,清楚完备,即使圣人复活,也定会提携他们,让他们坐
在子游、子夏的位置上。假如郑玄这类人的注解不值得学习,必须
要圣人再生,就像周公、孔夫子亲自传授精深微妙的意旨,这样以
后才学习。虽则圣人不再出生,始终不去治学;假使圣人再次出生,
也是随波逐流不治学。这是那类不喜欢学习的人,喜欢说大话,欺
骗扰乱一般人罢了。自汉代以来,那些分封的诸侯王的成败兴衰,
功业事迹,很多很多,如同青黄白黑不同颜色,真实存在,都可以描绘
出来,推究他们的缘由,评价他们的优劣,能够得到十分之四五,足够
来应对当时的世务。
2020/02/09
-64-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孔夫子说:“多人走在一起,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这是随时所见
所闻,能够不被遗忘而想到至今。楚王问蓬草的果实的事情,有人
回答说:“我往年听到童谣而了解了这个东西。”这是把童子作为老
师。拿上古的事情来检验,再拿自己看到听到的加以斟酌,就能成
为圣人了。诸葛孔明说:“诸位先生们读书,是想成为博士罢了。”这
大概就是拘泥于所看到的事物,不知道适应变通,被人称为腐儒,这
也是求学的人存在的一大弊病。
2020/02/09
-65-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词类活用
所谓词类活用,指一个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词性而作
另一类词使用,如名词作动词用、动词作名词用等。随着词性的改
变,这个词又同时具有新的意义。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的特殊现象,
因此必须了解并学会推断,否则会影响对一些句子的理解。
2020/02/09
-66-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2020/02/09
-67-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
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使齐
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
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
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
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齐因
乘胜尽破其军。
(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2020/02/09
-68-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思路解析A项,“客待之”,分析句子成分,“客”在这里不作主语、宾
语,应是状语,名词活用。B项,“罢”是通假字,通“疲”。C项,“将”后带
宾语,可知是使动用法,“使……为将”。D项,“亡”是“逃亡”的意思。
2020/02/09
-69-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参考译文 齐国的使者到魏国都城大梁来,孙膑以一个受过刑的
罪犯的身份暗中会见了齐使,向他游说。齐使认为孙膑的才能奇异,
就偷偷地载着孙膑回到了齐国。齐国将军田忌认为孙膑很有才能,
像对待客人一样对待他。
2020/02/09
-70-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后来,魏国攻打赵国,赵国危急,向齐国请求救援。齐威王想任命
孙膑为将,孙膑婉言推辞说:“一个受过刑的人不能为将。”于是任命
田忌为大将,任命孙膑做军师,让他在有帷幕的车上坐着出谋划策。
田忌想要带领军队到赵国去解围,孙膑说:“现在魏国和赵国打仗,魏
国轻装精锐的士兵必定全部集中在国外,老弱疲敝的士兵留在国内。
您不如率领部队迅速奔赴魏国都城大梁,占领它的要道,攻击它正
当空虚之处,他们一定会放弃围赵而回兵解救自己。这样我们一举
既可解除赵国被围的局面,又可收到使魏国疲惫的效果。”田忌听
从了孙膑这一建议。魏国的军队果然丢下赵国的都城邯郸,撤兵回
国,和齐军在桂陵交战,魏军被打得大败。
2020/02/09
-71-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十三年之后,魏国和赵国联合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告急。齐国
派田忌带兵去援救韩国,直奔大梁。魏国大将庞涓听到这一消息,
立即撤兵离开韩国回魏国,这时齐军已经越过了魏国国境而向西进
了。孙膑对田忌说:“现在命令齐军在进入魏地的第一天造十万灶,
第二天减为五万灶,第三天减为三万灶。”庞涓在齐军后面追了三
天,非常高兴,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怯弱,进入我国境内才三天,士
兵逃亡的就超过半数了。”就丢下他的步兵,率领轻兵锐卒,日夜兼
程追赶齐军。孙膑估计魏军的行程,晚上应赶到马陵。马陵道路狭
窄,而且两边的地形险要,可以埋伏军队。就命令齐军一万名擅长
射箭的弓弩手,在马陵道两边埋伏,事先和那些弓弩手约好说:“晚上
见到燃起火把就一齐射箭。”庞涓果然夜晚到了。齐军就万箭齐
发, 魏军非常混乱,彼此失去了联系。齐军就乘胜追击,彻底打败了
2020/02/09魏国的军队。
-72-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掌握活用特点,识记活用实例
1.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
2020/02/09
-73-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2020/02/09
-74-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2020/02/09
-75-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2.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2020/02/09
-76-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2020/02/09
-77-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2020/02/09
-78-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关闭
A项,坐,动词的使动用法,解释为“使……坐”正确。B项,器,解释为“器重”,
正确。C项,武,在这个语境中受否定副词“不”的修饰,应为动词,这里解释
为“武器”,不正确,应为“懂得打仗”或“会作战”。D项,然,处在主语与宾语
之间,应为动词,解释为“认为……正确”,正确。 关闭
C
2020/02/09
解析 答案
-79-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参考译文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他年少时老实憨钝,没有人了解
他。颍川人司马徽高雅,有能鉴定人才的名声,庞统成年的时候前
去拜见司马徽。司马徽正在树上采桑,让庞统坐在树下,两人从白
天一起谈论到夜里。司马徽觉得他非常奇异,说庞统应该是南州读
书人之首,从此庞统渐渐出名。后来南州郡任命他为功曹。庞统生
性注重伦理关系,勤奋奉养父母。庞统后来兼任南郡太守。刘备会
见了他并和他长谈,非常器重他,任命他为治中从事。于是他和诸
葛亮共同担任军师中郎将。诸葛亮留守荆州,庞统随刘备进入蜀地。
益州牧刘璋和刘备在涪陵会面,庞统献策说:“现在趁会面的机会,
就把刘璋擒住,那么您不用打仗就能得到益州。”刘备说:“刚来到别
人境内,还没有恩信,不能这样做。”
2020/02/09
-80-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分析 典题举例 技巧总结 对点训练
刘璋回到成都后,刘备要替刘璋北征汉中,庞统又劝他说:“暗地选
拔精兵,日夜兼程,直接偷袭成都;刘璋不会打仗,平时又没有防备,我
们的大军突然来到,一举就能拿下益州,这是上计。杨怀、高沛,是
刘璋的名将,各自凭借精兵,镇守关头,听说多次写信劝刘璋,让刘璋
打发您回荆州。您还没到成都的时候,派人告诉他,就说荆州有紧
急情况,打算回兵救援,并假扮打点行装,表面上做出要回去的意向;
杨怀、高沛二人既佩服您的英名,又因为您回去而高兴,估计必定
会带少量骑兵来见您,您趁这个机会把他们擒住,进而收降他们的
军队,进军成都,这是中计。撤退到白帝城,和荆州连成一线,慢慢地
谋划攻取,这是下计。如果犹豫不决,就会带来大祸,不能长期这样。
”刘备觉得他的中计不错,就杀了杨怀、高沛,进军成都,经过的地方
都攻打了下来。
2020/02/09
-81-
1 2 3 4 5
(2015·天津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5题。
2020/02/09
-82-
1 2 3 4 5
2020/02/09
-83-
1 2 3 4 5
(《酉阳杂俎·贬误》)
注①鲁般:姓公输,名般,又作“班”。今常称其“鲁班”。
2020/02/09
-84-
1 2 3 4 5
1.(考点题)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关闭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悼:悲痛,哀伤。
关闭
A
2020/02/09
解析 答案
-85-
1 2 3 4 5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关闭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B项,连词,表承接/连
词,表修饰。A项,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项,介词,
给、替。D项,介词,在。 关闭
B
2020/02/09
解析 答案
-86-
1 2 3 4 5
3.下列句子分编四组,全都能够体现鲁班技艺高超的一组是( )
①公输,天下之巧士,作云梯之械,设以攻宋,曷为弗取
②九攻而墨子九却之,弗能入
③刻木为鸢,飞之三日而不集
④巧工为母作木车马、木人御者,机关备具
⑤机关为须臾间,不能远过三日
⑥作木鸢,每击楔三下,乘之以归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③④⑤
关闭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使用排除法,②是说墨子能
破解公输的“巧”。⑤为作者的质疑。 关闭
B
2020/02/09
解析 答案
-87-
1 2 3 4 5
4.对上面三段文言文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淮南子·修务训》一段中,鲁班虽然制造出攻城利器云梯,但在
与墨子的攻守模拟中完败,说明人心向背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B.《论衡·儒增》一段,运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指出儒书
中对鲁班的记述有浮夸不实之处,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论衡》作者
的务实精神。
C.《酉阳杂俎·贬误》一段,对鲁班的记叙颇有神异色彩,虽然篇幅
不长,但情节曲折,结构完整,语言生动。 关闭
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D.三段文字虽然都涉及了古代能工巧匠鲁班A项,结论不妥,只有把道义和实力结合起,但体裁有别,叙议各
有侧重 文字风格不同 表达主旨各异。
来,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其野心。, , 关闭
A
2020/02/09
解析 答案
-88-
1 2 3 4 5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必不得宋,又且为不义,曷为攻之?
(2)如木鸢机关备具,与木车马等,则遂飞不集。
(3)般为断一手,其日吴中大雨。
参考答案:(1)果真(如果确实)得不到宋国,而且做不道义的事情,为
什么还要攻打它呢?
(2)如果木鸢机件、枢纽完全具备,和木车马相同,就一直飞翔不会
落下来。
(3)鲁般为他们砍断(木人)一只手,那天吴中就下了大雨。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1)必:果真。义:道义,用为
名词。曷为:为什么。(2)机关:设有机件并能制动的机械装置。集:
停止,这里是“落下”的意思。(3)雨:下雨。
2020/02/09
-89-
1 2 3 4 5
参考译文 过去楚国要攻打宋国,墨子听说以后很悲伤。他就从
鲁国出发赶了十天十夜路,脚上起了一层层的老茧也不肯休息,撕
下衣衫布包裹一下脚又向前赶路,到达楚都郢城。拜见楚王,说:“我
听说大王您要兴兵攻打宋国,您是估计一定能攻占宋国后才决定攻
打呢,还是要使民众劳苦和逃亡,损兵折将,蒙受被天下指责为不义
的名声,却得不到尺寸之地,仍要进攻呢?”楚王说:“果真(如果确实)
得不到宋国,而且做不道义的事情,为什么还要攻打它呢?”墨子说:“
我看大王一定是名誉受损,又必定得不到宋国。”楚王又说:“公输现
在是天下有名的工匠,由他来制造云梯这种器械来攻宋城,为什么
不能取胜?”墨子回答说:“请让公输模拟攻城,我来防守。”于是公输
般摆开器械来攻城,墨子也摆出守城的阵势和装备。公输般连攻九
次城,被墨子打退九次,始终攻不进城内。于是楚王才息兵,停止对
2020/02/09宋的进攻。
-90-
1 2 3 4 5
儒者的书上说:“鲁般和墨子技艺高超,用木头雕刻成老鹰,飞了三
天没有落下来。”说他们用木头做成老鹰会飞,是可能的;说它飞了
三天没有落下来,就是夸大。用木头雕刻成老鹰,就因为仅仅像老
鹰的样子,怎么能飞上天就不落下来呢?既然会飞翔,怎么能达到三
天之久呢?如果真有机关,飞上天就一直翱翔,不会再落下来,那么该
说终于能一直翱翔,不该说三天不落下来。像社会上流传的话说:“
鲁般技艺高超,丢失了他的母亲。”这是说巧工鲁般为他母亲做木
车马,用木人驾驭,机件、枢纽完全齐备,车上面坐着他的母亲,车一
跑就不回来了,鲁般就失去了他的母亲。如果木鸢机件、枢纽完全
具备,和木车马相同,就一直飞翔不会落下来。(实际上,)机关只能在
很短时间内起作用,不会超过三天,那么木车马一样也该三天内在
路上停下来,不会一去不回因此而丢失他的母亲。这两件事一定都
2020/02/09不符合真实情况!
-91-
1 2 3 4 5
鲁般,肃州敦煌人,生卒年不详,他心思精巧,技艺高超。他在凉州
建造佛塔时,造了一只木鸢,敲击机关三下,木鸢就可以飞动,他就乘
着木鸢飞回家。不久,他的妻子怀孕,父母再三追问,他的妻子才说
了原因。后来,他的父亲偷偷拿到木鸢,敲击十多下机关,乘上它,一
直飞到了吴地的会稽。吴人以为鲁般的父亲是妖怪,就杀了他。鲁
般重又造一只木鸢,乘上它飞到吴地,找到了父亲的尸体。鲁般怨
恨吴人杀了他的父亲,回来后在肃州城南,造了一个木仙人,让他的
手指向东南吴地方向,于是,吴地大旱三年。(吴地的一位占卜术士,)
占卜后说:“(吴地大旱,)是鲁般干的。”于是吴人带着许许多多的物
品来向鲁般谢罪。鲁般为他们砍断(木人)一只手,那天吴中就下了
大雨。
2020/02/09
文档由机器转码 排版混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请下载原文档
本文档的下载地址为http://www.gaokaotik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0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