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6 论述类文本阅读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点穿透】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必考内容。所谓“观点态度”,是指作者通过一定的材料所表达出来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思想倾向,表现为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创作意图,即是褒扬还是贬低,是肯定还是否定,是赞扬还是反对等。具体体现在句、段、文章中,作者对具体的事、物、景、现象的看法和态度等。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实际上就是作者写作的动机和要表达的认识。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就是要求用自己的语言,将语言、语段或全文进行具体的理解和总结、筛选和提炼、加工和转化,从而分辨作者对所说事物的歌颂或批评的态度。
作者观点态度的表达,因文体不同、风格不同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而有所差别。或明示,直接表明观点态度;或暗示,如取譬设喻,含蓄委婉地抒发感情倾向;或集中议论抒情,一目了然;或散见于字里行间,若隐若现。这就要求要具有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文体不同,表现的形式也不太一样。一般情况下,议论文的论点就是作者所要阐明的观点,议论性散文相对复杂,表现比较零散或含蓄。说明文侧重于客观说明事物或事理,当然作者也会表现出自己的具体观点或态度。记叙文或散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主题和思想感情)往往融入对事件的叙述、对形象的塑造、对意境的营造中,显得比较隐晦或朦胧。但是,总有一些显示作者观点和态度的关键词、句、段等。
从某种意义上讲,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应该是一切阅读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而把文中的观点和态度用准确、简明的文字表达出来,则是近几年来高考语文试题的热点和难点。有些文段,其中心思想是什么,很难一看就给人以明确的阐释,而作者在文中表现的观点态度则是比较客观的,或赞成、反对,或喜爱、厌恶,或赞成、批判,或有所保留。另一方面,要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作品的思想。所以,近几年来,高考考查这方面的内容就更多一些。
在高考复习中,我们要注意以下方面: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指文章中表现出来的作者对论述的具体事物、谈论的某个问题或涉及的某个人物的主观倾向,即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讴歌什么,批判什么……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在文章中明确提出来,即明示信息;二是在文中没有明白地说出来,即隐含信息。对这两种信息我们都得在阅读中提取,准确地概括出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一考点非常重要。作者的观点态度是通过论点或分论点来表达的,有的则是通过语段的中心句来表达。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包含这样三点要求:(1)能够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2)确认作者的观点,能判断某种观点的原因;(3)能说明作者提出某种观点的依据。这三点常常就是命题者考查考生对作者观点态度把握的命题角度。
“分析”与“概括”是两种对应的思维方式:分析是从复杂到简单,将事物分解为若干部分,找出各个部分的本质属性,弄清彼此间的差异;概括是从简单到复杂,将若干事物依据其共同特征归纳在一起,实现对整体的认知。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解题要领:答题的时候,或者辨析从文中得出的判断的正误,或者辨别与原文意思是否相符。应用查找到的有关词句与选项对照,辨别、比较、筛选,通过分析进行取舍。
我们在做此类题目的时候,要把握住以下几点:
一、统观全文,筛选出直接表现作者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的语句
这方面主要是抓“文眼”,抓关键句和中心句。这些语句,论述类文章常在开头,或在段落的起始句、终结句。抓住这些句子,就能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二、分析文章的中心内容,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态度
作者写文章往往围绕一个中心来展开文章内容,因而阅读时,把握文章的中心内容是理解作者观点和态度的关键。有时还需要对文中各段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把握好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通过对文中不同观点、不同态度的比较,辨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有两种方法:(1)正反对比:要通过上下文来对比两者或几者的观点,分析作者的观点。(2)相似辨析:有些观点不是明显的对立,而是相容、相交、发展、递进,这要仔细辨析,方可取胜。
在对文中的观点态度进行分析概括时,必须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思想、主题
论述类文章,语意是单一的,但不见得总是直白的,有时也讲究一点含蓄,一点形象。树立文章体式的观念,明白不同体式的特点,在阅读时就会采取不同的理解策略。
第二,从提供的语言材料中查找能揭示作者观点态度的有关词句
要注意话题范围。一篇文章有话题的范围,一段文字也有话题的范围,这在阅读时要心中有数,一般来说,高考阅读题在选材时,要尽量做到话题的范围集中,有时候高考命题对原材料大段地删减,是因为文字长,观点不集中。最终呈现在考生面前的是几百字的内容和话题相对集中的文字。
第三,抓行文思路,掌握了一篇一段的思路脉络
作者创作一篇文章,总有他的思路。一般情况下,掌握了一篇一段的思路脉络,也就对全篇理解了。文章有写作的思路,而阅读解答试题也有思路脉络可寻。首先是正确理解语义的问题;进一步则是能够根据不同的要求,筛选出关键性的语言信息;再进一步,则是对这些信息进行思维加工,得出必要的结论。语义理解、信息筛选、综合加工,这就是阅读解答试题时的思路脉络。
第四,了解作者的观点、认识及写作背景
有时作者的生活道路、思想倾向、成长过程、思想风格,会影响作者的观点认识。而文章的时代特点、背景材料也可以间接影响学生对作者观点、态度的概括。这就是“知人论文”和“知时论文”。了解作者的观点、认识,在考场上只能通过阅读材料来把握。一般通过题目、注释、题干等来体现。了解一定的背景知识也很重要,有时阅读材料会给人以提示。
第五,审题要认真仔细,从试题信息入手
试题题干中常常会指出阅读范围、解题思路、角度及要求,有时选文还有注释或附记,甚至选项中也有某种暗示。
【真题导航】
一、(2019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或早或晚,都会遭遇到这个问题——为谁创作、为谁立言?习近平同志强调:“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目前,文艺界普遍认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然而,在创作实践中,还有许多作家、艺术家困惑于现实如此宏走丰富,以至于完全超出个人的认识和表现能力。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现实太精彩了,它甚至远远走到了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是的,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随时发生着习焉不察而影响深远的变化。这就为作家、艺术家观察现实、理解生活带来巨大困难。对于他们而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生活的表象,大约是不难的,难就难在理解生活复杂的结构,理解隐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那么,这“更深层的东西”是什么呢?
去过天安门广场的朋友一定会对矗立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印象深刻,许多人都背得出上面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水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今天,再次诵读这段话,我们就会意识到,这改天换地的宏伟现实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认识到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时代浪潮下面深藏的不竭力量,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时代,认识沸腾的现实。
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是为了从理性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间,是为了解决我是谁、我属于谁的问题。新文化运动以来,无论是经历革命与战争考验的现代作家,还是上世纪80年代那批经历了知青岁月的当代作家,他们内心其实都有一方情感根据地,都和某一片土地上的人民建立了非常深切的情感关系。这些作家是属于某个情感共同体的,这个共同体时刻提醒着他,他的生命和创作与这世界上更广大的人群休戚相关。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他以及他所代表的广大人民作为我们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
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在新的时条件下,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诚然,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但是,有责任感的艺术家会深深感到,我们就生活在那些为美好生活、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人们中间,理应对我们的共同奋斗负有共同责任。我们有责任通过形象的塑造,凝聚精神上的认同。这种认同,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认同,是与新时代伟大历史进程的同频共振。作家和艺术家只有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儿子,积极投身于人们争取美好未来的壮阔征程,才有能力创造出闪耀着明亮光芒的文艺,照亮和雕剥一个民族的灵魂。
(摘编自铁凝《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于那些认为现实走在小说家想象力前面的作家而言,困难在于如何把握生活的复杂结构和本质内容。
B. 对艺术家而言,日新月异的变革时代,既意味着巨大挑战,也能激发创作热情,促使他们投身沸腾的生活。
C. 老舍曾说:“不去与劳动人民结为莫逆的好友,是写不出结结实实的作品的。”这与文中情感共同体的理念是相通的。
D. 我国当下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由量的问题转向质的问题,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而精,凝聚共识。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第一步,把握题干信息要点;第二步,逐个选项到文中找对应点,概括分析,判断正误。D项,“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而精”推断错误,原文最后一段说“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是好不好、精不精”,强调文学家的创作重点在“精”也就是“质上”,而没有说“少”。
二、(2018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和“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经典进行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与进一步阐发之间,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
B. 面对中西思想的交融与互动,“新子学”应该同时致力于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建构。
C. “照着讲”内含“接着讲”,虽然能发扬以往的思想,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
D. “新子学”要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就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尾段中心句,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比对理解,找出答案。A项,“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曲解文意,根据原文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现实的过程看, ‘照着讲’‘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可知二者并不是互相隔膜的。C项,“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说法绝对。原文有条件限制是“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 无助于思想的创新”。D项,“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错误,曲解文意,从原文第五段“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 “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可推知。
【考场实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学术场域之内衡量,专家的思维和言说方式似乎天生具有合法性,然而,久而久之,它们也越来越面临着许多问题。学者陈平原早就指出:“越来越精细的学科分野、越来越严格的操作规则、越来越艰涩的学术语言,在推近具体学术命题的同时,会逐渐剥离研究者与现实生活的血肉联系。”如果人文学术只能呆在象牙塔中,不落地、不及物,其存在价值将令人生疑。这是我们倡导学术大众化的主要原因。
从人文专家与大众的关系上看,人文学木大众化也是大势所趋,社会发展至今,已不得不正视如下事实;专家可能还是原来的专家,但大众已不是原来的大众了。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以前专家是“信息富人”,大众是“信息穷人”,这种不对称让专家变成知识的垄断者。然而,随着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同时也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媒体技术的变革,大众开始分享原来专家才有的知识资源,甚至在某些方面已与专家不相上下。在这种格局中,专家与大众的关系就需要重新调整,专家之学需要获得新的呈现,专家之学的大众化之路自然也有更迫加的努力方向。
我们的很多专家并不缺少精英意识,但面向大众的意识还不充分。许多时候,他们著书立说,心中大概是没有读者的——不仅没有普通读者,甚至也不怎么在意专业读者,他们大概觉得,著作与文章越写得莫测高深,才越显得自己学问大、水平高,于是,专家之学终于成为小圈子里的事情,成为少数志同道合者在沙龙中怀着无限敬意低声谈论的对象。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过,“当艺术家为自己或为自己小圈子里的好友工作时,他们鄙视公众,反过来,公众则通过忽视这些艺末家的存在对之进行报复,由此造成的真空被江湖庸医一样的冒牌艺术家作了填充。这既无益于公众也无益于艺术家。”我以为,这里把“艺术家”提成“专家”,在特殊学术领域这样的描述同样也是可以成立的。如此看来,专家有无大众意识,不仅关系着思想能否走出去,能否真正影响世道人心,而且还关系着学术的假冒伪劣问题。
法国思想家萨特的主张与做法值得一提。当他意识到读者大众的重要性时,不仅向知识界呼吁:“必须学会用形象说话,学会用这些新的语言表达我们书中的思想”,而且身体力行地写时评、写剧本,甚至把他那本整整一公斤重可以当秤砣使的哲学书《存在与虚无》消化成一本通俗小册子,中国学界也不乏这样的例子。来充潜先生既写过《西方美学史》之类的高头讲章,早年也写过《谈美书简》《谈文学》这样的“小书”,而无论是哪类著作,他都能化难为易,深入浅出,如此功夫,既是因为他学贯中西,也是因为他特别讲究作文之道,正是依靠这种追求,他才把论文写成了大家可阅读的文章,努力把学问做到化境。
当然,话说回来,行文简显浅,学术大众化,是要让专家之学接地气,有人缘,提升它与现实生活的关联度,引导大众形成健全的价值观,而并不是要降低其学术含量,把它简化成“心灵鸡汤”。
(选自赵勇《尽可能让人文等术大众化》,2018年8月3日《人民日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学术场域内,专家的思维和言说方式看似具有天然合法性,但时间长了会脱离大众。
B. 以前,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专家是知识的垄断者;如今,专家的垄断地位正逐渐丧失。
C. 很多专家缺乏大众意识,因而在著书立说时心中没有读者,刻意把文章写得高深莫测。
D. 专家具有大众意识,有助于思想走出去,影响世道人心,还能防范学术假冒伪劣问题。
【答案】C
【解析】C项,“缺乏大众意识”、“心中没有读者”不正确,原文为“面向大众的意识还不充分”、著书立说时“心中大概是没有读者的”。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从面临的问题入手,并引用学者陈平原言论,揭示倡导学术大众化的主要原因。
B. 文章第二段进一步指出人文学术大众化也是大势所趋,专家与大众的关系需要重新调整。
C. 文章以法国萨特和中国朱光潜为例,从理论和实践上系统地阐述了如何实现学术大众化。
D. 文章结尾补充论述如何正确理解学术大众化,纠正认识误区,从而使论证更全面更严谨。
【答案】C
【解析】C项,“系统地阐述了”,言过其实,原文只是说“法国思想家萨特的主张与做法值得一提”朱光潜“无论是哪类著作,他都能化难为易,深入浅出,如此功夫,既是因为他学贯中西,也是因为他特别讲究作文之道,正是依靠这种追求,他才把论文写成了大家可阅读的文章,努力把学问做到化境”。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媒体技术的变革,大众拥有的知识资源已经不逊于专家了。
B. 汤因比认为,若艺术家鄙视公众,公众也将以忽视进行报复。这一观点同样适用于某些学术领域。
C. 无论是高头讲章还是“小书”,朱光潜都能写得深入浅出。这是因为他学贯中西,把学问做到化境。
D. 提倡学术大众化不是要降低学术含量,而是要让专家接地气、有人缘,关心现实,尽量把学术简化。
【答案】B
【解析】A项,“已经不逊于专家了”不正确,原文是“甚至在某些方面己与专家不相上下”。C项,“因为他……把学问做到化境”不正确。根据原文,第二个原因是“他特别讲究作文之道”;“把学问做到化境”是结果而非原因。D项,“让专家接地气、有人缘”偷换概念,原文是“让专家之学接地气、有人缘”;“尽量把学术简化”曲解文意,原文强调“行文简显浅,学术大众化”,但“并不是要……把它简化成‘心灵鸡汤’”。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工匠精神自古就是“中国气质”
张柏春
如今,大家一提工匠精神,一般都先想起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殊不知,自古以来,工匠精神就是“中国气质”之一。工匠在古代的社会地位不算高,但有很多匠人名垂青史。先秦的鲁班、李冰是以心灵手巧而成就事业的标杆人物。三国时期的“名巧”马钧虽不善言辞,却心灵手巧,擅长解决实际的技术难题。宋代的韩公廉成为将工匠传统与天算知识结合的工程师。明朝的宋应星,没能考中进士,却撰写出《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宋应星本人也被后人视为科学家。工匠们往往以打造精品为追求,例如,早在6000多年前,中国人开始制作玉器。朱熹付《论语·学而》中的“如琢如磨”做了注解。他说:“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这是中国思想家对工匠精神的精彩解说。
其实,在工业化早期阶段。德国生产的产品根本谈不上精致。德国人到英国展出产品.被要求标注。"Made in Germany"。相当于劣等产品的标签,这种标注产地的做法给德国人以很大刺激,他们立志要摘掉劣等产品的帽子,经过上百年努力才后来居上.使“Made in Germany”成为精品的标记。这一时期,“东洋货”也曾是劣质产品的代名词,现在日本产品却大都是世界精品。
精品的产出,当然需要制度作保障。比起标注"Made in Germany",中国很早就形成了标注制造者姓名的制度。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为控制产品质量、推行标准化生产奠定了基础。事实上,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秦国就实行了“物勒工名”制度。要求器物的制造者把自己的名字刻在自己制作的产品上,以方便管理者检验产品质量、考核工匠的技艺。秦代制器,不仅要刻上工匠之名,还要刻上督造者和主造者之名.以便逐级追查产品质量的责任人。如果不刻写名字,就要被罚款。秦朝还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系统的技术与产品质量管理机构,及分工负责制度。做得好的,也有具体的奖励办法。由于有这样的制度,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秦朝能够制造出精湛的铜车马、兵马俑等艺术品了。
在中国历史上,工匠制度的传承发展,渐渐形成了特有的工匠文化和工匠理念,对工匠的行为有很强的约束力。以杆秤制作为例,工匠们相信: 秤星分别代表北斗七星、福禄寿等。如果所造的秤亏顾客一两,制秤人就折寿一年。瓷器工匠也是如此,官窑(如龙泉窑)生产的好产品呈给皇家,出现次品就要砸掉,陶瓷界有实力的厂家都坚守一个传统:仿品不能当正品出售。
正是有“精益求精”的精神、有制度做保证,中国历朝历代才能不断产出名扬四海的精品,如玉器、青铜器、瓷器、丝绸等,铸就东方文明古国的灿烂文化。在当代中国产业界和其他行业都应当弘扬,或者说找回中国工匠“精益求精’的精神。全社会也要尊重能工巧匠的创造力和贡献使“Made in China”成为精致美好、质量信得过的标签。
(摘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具有工匠精神的国度,并涌现了大量的具有工匠精神的名匠。如鲁班、李冰、马钧、韩公廉等。
B. 宋应星写作的《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宋应星因此书被后人视为科学家。
C. 中国古代的工匠们以精湛的技艺为社会创造价值,做出不少辉煌的成绩,为中华文明的形成与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D. 中国工匠们往往以打造精品为追求,早在6000多年前制作玉器时就讲究琢磨,精益求精,这是对工匠精神的最好注解。
【答案】D
【解析】D项,曲解文意.原文说“早在6000多年前.中国人开始制作玉器”.并没有说那时就开始追求精益求情;注解是朱熹对工匠精神的解说。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德国制造、东洋货,现在被普遍认为是精品,然而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德国制造、东洋货却是劣质产品的代名词。
B. 在产品上标注制造者姓名的制度在秦统一中国以前就已经出现,这一制度从根本上保证了产品的质量,也促使工匠提高技艺。
C. 秦朝除了实行“物勒工名”制度保障质量外,还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系统的技术与产品质量管理机构及分工负责制度。
D. 秦朝严格要求产品质量,所以能够制造出精湛的铜车马、兵马俑等艺术品,这说明秦朝是一个具有工匠精神的朝代。
【答案】B
【解析】B项,“也促使工匠提高技艺” 不符合原文意思,原文没有这方面内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工匠精神包含三个方而的内容:技术上精益求精、做人讲求诚信、产品上打造精品。
B. 工匠文化和工匠理念既是质量要求,也是道德要求,对工匠的行为有很强的约束力。
C. 中国古代文化极其灿烂,历朝历代都有名扬四海的精品名片,如玉器、瓷器、丝绸。
D. “Made in China”如今正成为劣质产品的代名词,所以我们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答案】D
【解析】D项,曲解文意,找回工匠精神.使“'Made in China”成为精致美好、质量信得过的标签.这并不意味着"Made in China"就是劣质产品。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针对“争”,春秋战国时代的各主要学派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不争”的思想。一方面,在个人层面上,把“不争”看作是一种美德、一种值得推崇的处世哲学;另一方面,从社会制度设计角度,如何息“争”或消除“争”的负面影响也成为当时学者及统治者考虑的问题。
其中,《老子》中关于“不争”的论述最具有代表性。老子的《道德经》中提出“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遇到冲突时主动退让,不争先,不争强。在老子的思想中,“不争”和“无为”是互为表里的,“不争”并不是一味地消极退让,而是不妄为,不强争,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的目标,也就是说,“不争”实际上是一种高级形式的“争”,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乃至于获胜仍旧是最终的目标,即“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因此,在老子看来,所谓“不争”,绝非退出竞争,而是在竞争和进取的过程中处于谦卑的位置,不能只顾一己之私利的强争,而是应该顺其自然,因势利导,最终取得胜利。
孔子也始终把“争”视为人们对一己之私利的无度造求,认为它是导致一切冲突、仇恨和社会动乱的祸根。他在《论语·里仁》中说,“放于利而行,多怨”,为此,他提出以“义”制“利”,要求人们不要见“利”忘“义”。儒家认为为了平息或消除对一己之私利的争夺,必须要建立起完备而合理的等级制度,以此作为分配社会利益和荣誉的标准,要求人们各安其位,各获其利。荀子对此有着更为系统和完备的思考,一方面他把社会动乱的根源直指无度和无序的私利之“争”,另一方面则开出了以“礼”息“争”的药方,甚至认为“礼”的起源正是为了节制人们的欲望,防止人们的争斗。荀子所谓的“争则乱,乱则穷”可以说是先秦各派思想家的共识,也对中国后来的治国理念和制度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韩非子作为法家学派的代表,则敏锐地看到了人类社会中无所不在的“争”,而且,他还认识到不同时代的“争”有着不同的特点:“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在这里“竞”“逐”和“争”是同义语。他还指出,人口的增长和耕地与财货的紧张及不足是当今“民争”的主要原因。为此,法家提出了“耕战”的洛国理参,主张用“法”“术”和“势”钳制和消除这些恶性的“争”。与儒家提倡有等差的仁爱和礼制不同的是,墨家则主张用没有等差的“兼爱”来息“争”。
由此,我们看到,先秦各家学派均把“争”视为对一已之私利的争夺,并认为这样的“争”正是社会冲突与动乱的祸根,只不过在用以消除或缓解“争”的手段和方法上存在着差异。如果说老子的“不争”思想指出了一条相对消极的进取之路,那么,以孔子和荀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则主张用“仁”“义”“礼”等较为积极的伦理和道德手段去制约甚至消除恶性的“争”所带来的危害,明确提出了作为“争”的对立面且更为积极的美德——“让”,用“让”来消解“争”。
(节选自王大庆《“尚争”与“崇让”:古代希腊与古代中国的竞争观念比较》)
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先秦的各主要学派,都提出了“不争”的思想,他们对此的思考,既与个人修养相关,也和治国理政相关。
B. 老子对于“不争”的阐述,在先秦各家思想中最具有代表性,他的思想最能消除人们“争”的欲望,达到“无为而治”的境地。
C. 荀子开出以“礼”息“争”的药方与孔子提出的以“义”制“利”一脉相承,他是自老子以来先秦各派思想的集大成者。
D. 法家学派不仅看到了“争”无所不在,还看到了不同时代“争”的区别,进而才提出了“耕战”的治国理念。
【答案】A
【解析】B项,“他的思想最能消除人们‘争’的欲望”判断有误。原文说的是:“‘不争’并不是一味地消极退让,而是不妄为,不强争,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的目标,也就是说,‘不争’实际上是一种高级形式的‘争’,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乃至于获胜仍旧是最终的目标。”可见老子的思想并非消除人们争的欲望,这里的“不争”其实也是一种争的手段,“在老子看来,所谓“不争”,绝非退出竞争。”;C项,“是自老子以来先秦各派思想的集大成者”有误,文本中并没有说荀子是自老子以来各派思想的集大成者。原文只是说:“荀子对此(争)有着更为系统和完备的思考”“荀子所谓的‘争则乱,乱则穷’可以说是先秦各派思想家的共识,也对中国后来的治国理念和制度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D项,“法家学派不仅看到了‘争’无所不在,还看到了不同时代‘争’的区别,进而才提出了‘耕战’的治国理念。”原因与原文不符,法家提出“耕战”的治国理念是因为看到了人口的增长和耕地与财货的紧张及不足是当今“民争”的主要原因。原文是这样表述的:“人口的增长和耕地与财货的紧张及不足是当今‘民争’的主要原因。为此,法家提出了‘耕战’的治国理念”。
2. 下列对文章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结构来论述先秦各家对“争”的看法,既指出了个性,也指出了共性。
B. 文章多处运用了引用论证,用各家学派自己的话语来证明观点,有理有据,说服力强。
C. 文章层层相因地论述先秦各家学派的观点,突出了儒家思想在各家中的领先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D. 文章先摆出先秦各家的“不争”思想,再对各家思想进行深入剖析,最后阐明要用“让”来消解“争”的结论。
【答案】C
【解析】C项,“突出了儒家思想在各家中的领先地位”分析有误。根据原文得出的结论:“由此,我们看到,先秦各家学派均把‘争’视为对一己之私利的争夺,并认为这样的‘争’正是社会冲突与动乱的祸根,只不过在用以消除或缓解‘争’的手段和方法上存在着差异。”没有论证儒家思想的领先地位。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于“争”,而子的思考比孔子更为系统和完备,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在儒家学派中,荀子思想的价值更高。
B. 老子的思想中,“不争”实际上是更高层次的“争”,“不争”的目的是最终取得胜利,这表明道家思想也是积极进取的。
C. 在儒家看来,“让”是一种君子应该具有的美德,“让”应符合“礼”的要求,这对于治理国家有重要意义。
D. 先秦各家对“争”的看法中,法家认识较为深刻,而儒家的对策更为积极,二者结合,就能治理好国家。
【答案】C
【解析】A项,“荀子思想的价值更高”以偏概全无文无据。原文只是罗列先秦各个思想家对“争”的看法,根据常识储备应该是孔子的思想价值更高; B项,“表明道家思想也是积极进取的”说法有误。文中明确指出了,老子的“不争”思想是相对消极的;D项,“二者结合,就能治理好国家”太武断,文中并没有这样说。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书法是历史悠久的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书法艺术探索的影响下,一些书法作品片面追求书法的“线条质量”,甚至无底线地戏谑汉字,造成文本不可识读,丧失了对汉字、书法的基本尊重。一些学书者曲解“笔墨当随时代”之内涵,抛开传统,求新求异,频频写出“怪书”“丑书”,让业内人士摇头,让书法爱好者一头雾水。其实,“笔墨当随时代”的本意是希望艺术家能创作出富有时代气息的作品,而非背离传统创造所谓的“新”笔墨、“新”面目。
汉字天覆地载、严谨优美的造型结构,深藏着先民的美学智慧。不夸张地讲,了解中国书法中有关汉字的结构原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了解中国美学。不论是商周时期的金文,汉代的隶书,还是唐代的楷书,其结字原则都是拱向一个中心,书写时严格遵循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笔画顺序,呈现出紧凑有序、大方得体、匀称美观的汉字形象。汉字结构的平中寓奇、险中求胜,汉字笔画的劲健内敛、刚柔相济,以及书法布局的计白当黑、虚实相生,都极大强化了汉字书写的内在张力,影响着书法的审美取向。因此,缺乏对汉字与文本的研究,就相当于丢掉书法之根,符号化的汉字线条终究无法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当下一些书法家见作品不见风格,真正能写出自己风格的大家并不多。造成该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当代学书者对古人书风的研习不足,从而导致创新不足。古人书风有千百种,学习时应抽丝剥茧,找到其中不变的精神为我所用。张芝、郑道昭等人书风强劲阳刚,有正大气象;欧阳询、黄庭坚等人书风儒雅纯正,耐人寻味;张旭、王铎等人书风气势恢宏,豪迈不羁。近现代,沙孟海书风沉雄朴茂,苍厚古拙,有金石之气;赵朴初书风儒雅隽秀,蕴藉内敛,有书卷之气……他们的书法风格各异,个性突出。风格即人。这些书法风格均在守正的基础上实现出新,在汲取书法优秀传统精华的基础上各有优长,值得学书者深入研究。
书法风格是书法的艺术语言,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审美标准之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审美标准无外乎真、善、美,这也是所有学书者创作时都应坚守的审美标准。
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审美标准,还需进一步加深对书法审美情感的认识。书法审美情感,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感性审美情感,另一种是理性审美情感。两种情感之间呈递进和互相深化的关系,没有感性审美情感阶段就没有理性审美情感阶段,没有理性审美情感阶段就无法创作出有高度的作品。存在于认识过程中的递进情感,一般总是由初始对书法的兴趣进而步入到对书法的理性把握,这是一个对书法贯穿始终的,甚至是周而复始的认识过程。因此,再难的字体、字帖,最终临习到手总归不是太难,但要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则非尽毕生精力与功夫不可。
当然,在书法创作实践中,情感的表现是多样的,也是复杂的,反映在作品中最高级的东西,即真实纯净的情感,常常是理性审美情感与感性审美情感的交辉。所以,当书法进入到创作实践中时,所谓“灵感”往往是一种触发;所谓“激情”,则是一种唤起。了解这一规律,才能更好地提升书法审美认知,在创作实践中守正出新。
(摘编自刘锁祥《在创作实践中守正出新》)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笔墨当随时代”并非要求人们置我国书法优秀传统于不顾,而是作品要有时代感。
B. 当前一些大家虽有作品但却无法形成自己的风格是因其没有汲取书法优秀传统精华。
C. 汉宁追求平中寓奇、险中求胜结构,造型可谓天覆地载、严谨优美,凸显审美特征。
D. 书法创作过程中应始终坚持真善美的原则标准,这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审美标准。
【答案】B
【解析】B项,“是因其没有汲取书法优秀传统精华”分析错误,风格的形成必须做到“在守正的基础上实现出新”,且原文“造成该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当代学书者对古人书风的研习不足”可知这一说法错误。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篇一针见血,直指当前书法作品和学书者曲解“笔墨当随时代”内涵。
B. 第二段从汉字结构造型的审美研究深入剖析片面追求汉字“线条质量”的严重危害。
C. 文中列举不同时代书法家的风格之例,旨在论证“大家”书风凸显个性,值得学书者研究。
D. 结尾段在对书法创作实践中复杂多样的情感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书法创作应有的态度。
【答案】B
【解析】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B项,“剖析片面追求汉字‘线条质量’的严重危害”分析错误,应是从汉字结构造型的审美研究指出符号化的汉字线条没有生命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怪书”“丑书”不断出现的原因是一些学书者不了解中国书法中有关汉字的结构原理。
B. 加强对汉字与文本的研究,才能牢固书法的根,才能让符号化汉字线条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C. 好作品需要触发“灵感”,需要唤起“激情”,这是所有学书者应该把握的书法创作的规律。
D. 所有学书者只要能以守正为基,勇于创新,就能形成自己独特风格,成为后人楷模。
【答案】C
【解析】A项,从原文第一段看,“怪书”“丑书”不断出现的原因是那些学书者将中华书法和汉字的传统抛开,而选择求新求异。B项,原文“符号化的汉字线条终究无法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可知这一说法错误。D项,说法绝对,原文还有“但要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则非尽毕生精力与功夫不可”等其他因素。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现代印刷工艺极大地冲击了传统手工刻印。这是否意味着,在年画制作中,一定要用“高技术”替代“低技术”、用数码印刷替代雕版印刷?想想陶瓷和纺织行业,虽然早就进入工业化大生产阶段,但缂丝织锦、手工陶瓷和柴烧,不仅没有消亡,反而越来越为高品质生活所需要。再来看看传统印刷业,手工印刷在西方也没有完全被机器取代,而是转变为一种更为艺术化、个性化的创作形式。可见传统技艺并不必然被现代技术全面替代。
从西方传来的手工版画,在中国成了一个大的专业门类,源自本土的年画却濒临灭绝。这固然与外在的体制性因素有一定关系,但也有年画从业者自身的原因。放眼国内年画界,只会印不会刻、只会刻老版不会刻新版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不思进取的现象值得业界反省。复兴年画不能单靠情怀,年画传承人要有技艺方面的核心竞争力,至少应该达到专业艺术院校中现有的版画技艺水准。
文化在于关联。最精微的文化关联,体现在技艺的交叠与材料的综合之中,由此构筑起一个意蕴丰富的世界。年画的世界也是这样。随着消费升级,民众对生活品质越来越关注。传统工艺所使用的天然原材料,相对于人造材料,不仅具有稀缺性,而且蕴含着人与自然的本源性联系,越来越受当今消费者的青睐。在生活越来越讲究的今天,能不能恢复使用矿植物颜料?用于雕刻的木板,能不能在选材上更为讲究?年画界能不能和木雕界多些来往?古代雕版插图往往以文人书画为范本,今天的木版水印界能不能和书画界重新建立联系?尤其是用于印刷年画或插图的纸张,能不能采用手工造纸,融合两项或多项非遗技艺?在古代,年画往往由纸铺代售,二者的关系能否在今天得以重构?年画传承人能否与手工造纸传承人产生更多联系?与年画业相关的有扎作、灯笼、图书文具等十余个行业,年画应该多从相关行业中汲取营养,与相关行业同步前行。
年画的历史意蕴是丰富的,因此年画的创新不能是扁平化、单向度的。比如将年画图案印到马克杯或T恤衫上,以为这就是创新。承载这些“创意”的载体,做工粗糙,不仅没有提升反而贬损了年画的价值。所以,年画创新,不能仅寄希望于其他载体,而应将年画的文化意蕴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从内在品质上实现转型升级。
当今中国,正处在一个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无论是年画创作还是年画衍生品,都需要从材料、工艺等细节入手,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摘编自陈岸瑛《年画如何走进新年俗场景》)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传统的年画采用雕版印刷的手工制作方法,当今受到了现代印刷工艺的极大冲击。
B. 年画的发展需要文化关联,应在技艺交叠与材料综合中,构筑意蕴丰富的世界。
C. 和人造材料不同,传统工艺所使用的天然原材料体现出人与自然的本源性的联系。
D. 年画创新不能转换载体,而是要结合年画的文化意蕴与时代精神提升其内在品质。
【答案】D
【解析】D项,“不能转换载体”错误,原文是“年画创新,不能仅寄希望于其他载体”,意即可在载体方面创新但不能仅限于此。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首段通过与其他传统技艺的对比论证,得出了未来年画发展趋势乐观的结论。
B. 文章第二段简要分析年画濒临灭绝原因,指出年画传承人应提高技艺水平。
C. 文章第三段通过一连串追问,重点强调了年画应携手相关文化行业共同发展。
D. 文章末两段,既阐明了年画创新应注意的问题,又为年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答案】A
【解析】A项,“对比论证”错,是用陶瓷、纺织行业和传统印刷业的发展类比年画的发展前景。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传统的艺术要生存和发展,就不能用现代的“高技术”来代替古老的“低技术”。
B. 消费者对文化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给传统年画的振兴提供了市场契机。
C. 在古代,年画制作者跟书画界联系密切,今天要想振兴年画必须恢复这种联系。
D. 要确保年画的价值,不能靠扁平化、单向度的创新,而只能靠提高其载体的品质。
【答案】B
【解析】A项,“不能用现代的‘高技术’来代替古老的低技术”错。原文说的是“传统技艺并不必然被现代技术全面替代”,表示有些是可以被取代的;C项,“必须恢复”错,过于绝对;D项,“只能靠提高其载体的品质”错缩小了范围。保证年画价值的方式应该是多样的。
本文档的下载地址为http://www.gaokaotik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848&extr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