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 论述类文本阅读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考点穿透】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是2017年新增加的考点,已经连续考查了3年,预测2020年还会继续考查。其实,在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多年考查中,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作为论述文的三要素,一直涉及其中,只是没有单独作为考点列出来而已。
一、论点
论点(需要证明什么)是正确、鲜明阐述作者观点的陈述句,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率。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论点应该正确、鲜明、概括,是一个完整的判断句,绝不可模棱两可:①正确性:论点的说服力根植于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而这又取决于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方法是否正确,如果论点本身不正确,甚至是荒谬的,再怎么论证也不能说服人。因此,论点正确是议论文的最起码的要求;②鲜明性: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非常鲜明,千万不能模棱两可,含糊不清;③新颖性:论点应该尽可能新颖、深刻,能超出他人的见解,不是重复他人的老生常谈,也不是无关痛痒、流于一般的泛泛而谈,应该尽可能独特、新颖。
论点的位置有五个:文题、开头、文章段落开头,文章中间、结尾。但较多情况是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段落论点也是如此。当开始与结尾出现类似的语句时,开头的为论点,结尾处的是呼应论点。有的论述文的论点在文章中用明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我们只要把它们找出来即可;有的则没有用明确的语句直接表述出来,需要读者自己去提取、概括。概括出的句子不应含有修辞等手法。值得注意的是,反问句与比喻句不能作为论点,必须是陈述句。
二、论据
论据(用什么来证明)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1)事实论据:事实在议论文中论据作用十分明显,分析事实,看出道理,检验它与文章点在逻辑上是否一致。(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事实论据又包括事例和数据。(2)理论论据:作为论据的理论总是读者比较熟悉的,或者是为社会普遍承认的,它们是对大量事实抽象,概括的结果。理论论据又包括名言警句、谚语格言以及作者的说理分析。
使用论据的要求:①确凿性。我们必须选择那些确凿的、典型的事实。引用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材料作为论据时,必须注意所引理论本身的精确涵义。②典型性。引用的事例应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代表这一类事物的普遍特点和一般性质。③论据与论点的统一。论据是为了证明论点的,因此,两者联系应该紧密一致。
三、论证
论证(怎样来证明)是用严密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论证的目的在于揭示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第一,论述文的论证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大类型。(1)立论是对一定的事件或问题从正面阐述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论证方法。表明自己的态度时,要注意以下三点:①这些看法和主张必须是经过认真的思考或者一定的实践,确实是自己所独有的正确的认识和见解,或者是切实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张。要使读者感到有新意,增长知识,提高对事物的认识。②必须围绕所论述的问题和中心论点来进行论证。开篇提出怎样的问题,结篇要归结到这一问题。在论证过程中,不能离题万里,任意发挥,或者任意变换论题。如果有几个分论点,每个分论点都要与中心论点有关联,要从属于中心论点。所有论证都要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这样读者才能清楚地了解分论点和中心论点。议论文的逻辑性很强,论证必须紧扣中心,首尾一致。③“立”往往建立在“破”的基础之上。在立论的过程中,需要提到一些错误的见解和主张,加以否定和辩驳,以增强说服力,使读者不会误解自己的观点。(2)驳论是以有力的论据反驳别人错误论点的论证方式。有三种方法:反驳论点、反驳论据、反驳论证。由于议论文是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有机构成的,因此驳倒了论据或论证,也就否定了论点,与直接反驳论点具有同样效果。一篇驳论文可以几种反驳方式结合起来使用,以加强反驳的力量和说服力:①反驳论点,即直接反驳对方论点本身的片面、虚假或谬误,这是驳论中最常用的方法。②反驳论据,即揭示对方论据的错误,以达到推倒对方论点的目的;因为错误的论据必定得出错误的论点。③反驳论证,即揭露对方在论证过程中的逻辑错误,如大前提、小前提与结论的矛盾,对方各论点之间的矛盾,论点与论据之间矛盾等等。立论和驳论都是一种证明,无非一个是从正面证明其正确,而另一个是从反面证明其错误。它们可以使用基本相同的论证方法。
第二,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三段论式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常见的论证结构:a、总分式结构 b、对照式结构 c、层进式结构 d、并列式结构。
第三,论证方法有以下几种:(1)举例论证(例证法):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作用: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观点(中心论点或分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引用论证: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和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作用:有力地论证了观点(中心论点或分论点),增强文章的权威性和说服力)(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作用:全面地突出论证观点(中心论点或分论点),让人印象深刻)。(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作用: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观点(中心论点或分论点),使文章浅显易懂,易于理解和接受。此外,在驳论中,往往还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批驳方法和“归谬法”。在多数议论文中往往是综合运用的。(5)引用论证(引证法):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作用:(要具体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6)归纳论证:也叫“事实论证”。它是用列举具体事例来论证一般结论的方法。(7)演绎论证:也叫“理论论证”,它是根据一般原理或结论来论证个别事例的方法。即用普遍性的论据来证明特殊性的论点。(8)类比论证:是从已知的事物中推出同类事例子方法,即从特殊到特殊的论证方法。(9)因果论证:它通过分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 因果论证可以用因证果,或以果证因,还可以因果互证。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是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重要考点之一,现行的几套高考语文试卷在论述类文本阅读上有不同的设题形式,主要为客观选择题和主观解答题。
【真题导航】
一、(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或早或晚,都会遭遇到这个问题——为谁创作、为谁立言?习近平同志强调:“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目前,文艺界普遍认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然而,在创作实践中,还有许多作家、艺术家困惑于现实如此宏走丰富,以至于完全超出个人的认识和表现能力。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现实太精彩了,它甚至远远走到了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是的,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随时发生着习焉不察而影响深远的变化。这就为作家、艺术家观察现实、理解生活带来巨大困难。对于他们而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生活的表象,大约是不难的,难就难在理解生活复杂的结构,理解隐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那么,这“更深层的东西”是什么呢?
去过天安门广场的朋友一定会对矗立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印象深刻,许多人都背得出上面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水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今天,再次诵读这段话,我们就会意识到,这改天换地的宏伟现实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认识到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时代浪潮下面深藏的不竭力量,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时代,认识沸腾的现实。
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是为了从理性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间,是为了解决我是谁、我属于谁的问题。新文化运动以来,无论是经历革命与战争考验的现代作家,还是上世纪80年代那批经历了知青岁月的当代作家,他们内心其实都有一方情感根据地,都和某一片土地上的人民建立了非常深切的情感关系。这些作家是属于某个情感共同体的,这个共同体时刻提醒着他,他的生命和创作与这世界上更广大的人群休戚相关。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他以及他所代表的广大人民作为我们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
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在新的时条件下,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诚然,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但是,有责任感的艺术家会深深感到,我们就生活在那些为美好生活、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人们中间,理应对我们的共同奋斗负有共同责任。我们有责任通过形象的塑造,凝聚精神上的认同。这种认同,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认同,是与新时代伟大历史进程的同频共振。作家和艺术家只有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儿子,积极投身于人们争取美好未来的壮阔征程,才有能力创造出闪耀着明亮光芒的文艺,照亮和雕剥一个民族的灵魂。
(摘编自铁凝《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
B. 文章论证兼顾现实与历史,既有对当下创作的分析,也有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C. 文章引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内容,巧妙衔接了上下文,也有力支撑了论点。
D. 文章末段论证了正面人物的塑造是新时代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体现。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D项,对最后一段的论证中心理解错误,文章最后一段论述的中心应为“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
二、(2018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和“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
(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
B. 文章指出理解“新子学”的品格可从两方面入手,并就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证。
C. 文章以中西思想交融互动为前提,论证“新子学”“接着讲”的必要和可能。
D. 文章论证“照着讲”“接着讲”无法分离,是按从逻辑到现实的顺序推进的。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查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A项,“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错误。根据原文信息“‘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可知,文章并不是要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没有涉及正反对比论述。
【考场实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院落是中国古代建筑群体布局的精神内核,它是由屋宇、围墙、走廊围合而成的内向性封闭空间。从夏代的宫殿遗址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建筑就已经呈现出一种封闭庭院的面貌。在夏代至商代早期这种形式就开始走向定型,一直到明清时期大到皇家宫殿、寺庙、小至百姓住宅,大多采用这种几乎唯一的形式。
中国传统建筑院落的形式结构,蛰伏着封建儒家思想的灵魂。而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思想的根基在于“礼”。“礼者,天地之序也。”儒家不但强调礼,而且重视“乐”,主张“礼乐”并举。体现在建筑上,“礼乐”秩序要求建筑空间寄寓伦理,利用差序格局来分尊卑关系,方位上讲究主从关系。建筑围合的“院”是“乐”的艺术升华。这里,建筑是“礼”,庭院是“乐”,二者相得益彰。
合院作为集合体,对内是封闭的、凝聚的,对外是排斥的、抗拒的。人们对外界的流动性降到最低,而这种以院落为中心组合起来的建筑满足了一个家族共居生活的各种功能需求,并且分区明确,就仿佛是一个微型的宇宙,万事俱备、伦理有序。传统院落式建筑符合当时的人们的生活习惯。因此,以“家庭”为单位对外封闭的中国合院格局,是这种传统的居住习惯与建筑形式相结合的产物。
行为心理学表明,人类对自身所处环境范围内进行限定是一种心理需求。中国传统合院建筑是以高墙围合起的建筑空间,与外界隔绝,阻断了外界的喧嚣,营造出宁静、安全、洁净、私密、休憩、愉快、生态、景观的生活环境。同时也是一种能够提供明确、稳定的空间环境,给人心理以充分安全感和领域感的空间形态。所以说,它不仅是人们组织生活起居的核心空间,也成为人们在居住空间内与天与自然对话的场所。
虽然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由房屋或围墙围合而造成了封闭性,但这只是一种在形式上的现象,实际上这种围合反而增加了院落建筑内部的许多情趣。“院"作为一种过渡,在人的思想内核中,是一处独立的冥想、思考的空间。 当人们回到家,所有的心情和感受,在“院"中获得沉淀和洗礼。
由于现代社会人们居住环境和方式的变化,邻里之间、亲人之间变得越来越陌生,同住一幢楼不相识, 门对门之间不说话,父子在家中也是各做各的事,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仿佛越来越远。所以现代人们都希望通过建筑环境的改变来唤回昔日和睦的邻里关系和家庭关系,拥有一栋有院落的房子,的确是一件让人着迷的事情。
然而,仅仅对中国传统建筑院落形式的模仿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人真正的需求,“院”的营造蕴涵着中国传统的美学智慧,它通过空间的外化形式,传递着一代代中国人难以割舍的情感。正是这种对人类美好生活的向往的精神需求,现代越来越多人才表现出对中国传统院落空间的渴望。那么如何立足传统,创造出既能体现社会民族发展的文脉,又符合现代功能与审美要求的富有时代气息的中国形式新建筑,仍将是未来建筑或室内设计师共同努力的方向。
(选自《浅析中国传统建筑院落的意蕴》,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院落在夏代已经初具雏形,一直到明清中国各类建筑大多采用这种几乎唯一的形式。
B. 院落是中国古代建筑群体布局的精神内核;是能够给人安全感和领域感的空间形态。
C. 合院作为集合体,像一个小宇宙,万事俱备,能满足一个家族共居生活的功能需求。
D. 中国传统合院建筑能够营造出一种舒适私密的生活环境,很好地阻隔了外界的喧嚣。
【答案】A
【解析】A项,结合原文内容“一直到明清时期大到皇家宫殿、寺庙、小至百姓住宅,大多采用这种几乎唯一的形式”分析可知,“各类建筑”范围扩大。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顼是( )
A. 围绕中国传统建筑院落,文章从院落的文化、现代意蕴及人的心理需求等角度进行论述。
B. 作者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将建筑和院落分别喻为“礼”与“乐”,并论证了二者关系。
C. 文章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证明:院落作为能让人独立冥想、思考的空间,符合人的心理需求。
D. 作者用对比的方式,指出现代居住环境的弊端,表现出对中国传统建筑院落难以割舍的情感。
【答案】B
【解析】B项,结合原文第二节内容分析可知,不是“比喻论证”。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现代居住环境使人与人之间日趋疏远,“院落”成为了许多人的一种精神向往。
B. 中国传统建筑院落,是一个能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思想的有效载体。
C. 院落建筑对内凝聚对外排斥,因此形成了以“家庭”为单位对外封闭的中国合院格局。
D. 现代人对“院”的渴望,让融传统和现代气息为一体的新建筑形式的出现成为可能。
【答案】C
【解析】C项,结合文本内容“传统院落式建筑符合当时的人们的生活习惯……是这种传统的居住习惯与建筑形式相结合的产物”分析可知,形成以“家庭”为单位对外封闭的中国合院格局的原因还有“传统的居住习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也可以说,中华美学是以意象论为为核心的美学。意象美学诞生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物我同一的哲学背景下,是中国古代尚象重象思维的典型体现,是中国古代诗性文化精神的体现。。
以“意象”为本体的中国美学,根本不同于西方的实体论哲学与美学,它不是将美看作实体的属性,看成是外在于人的情感意识的实体性对象,而是看成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情与景的统一。“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意象所呈现的是一个有情感、有意蕴的感性诗意世界,是以“象”为载体、以“意”为主导的即景会心、以形写神的心灵创造。“皆灵想之所独辟,总非人间所有”,“意象”所创造的世界不同于现实,它不是让人们满足于眼前、当下的东西,而是超越现实,走向高远的人生境界与审美追求。
“意象”这一审美范畴的提出,与中国古代艺术实践密不可分,意象范畴亦是对中国古代各门艺术美感与实践经验的总结。中国诗歌艺术创造的本体即是意象。王夫之正是在诗歌艺术创造实践中总结出“诗”既不等于“志”(意)也不等于“史”,而是情与景的融合,即“诗”的本体是意象的观点。这实际上也是中国诗歌美学的普遍看法。中国古代诗学的许多重要范畴,如兴象、情景、虚实、比兴、气韵等,都直接指向了诗歌审美意象的创造。中国的书法、戏曲、音乐、舞蹈、绘画、建筑,都不像西方传统艺术那样,以形式和形象模拟为中心,而是以形写神,情景融合、虚实相生,体悟道的生命节奏,传达宇宙人生的生命与生气,所以在本质上也是一种意象创造的艺术。
“意象”作为美和艺术本体的构成,反映了中国古代美学和艺术的特色,同时它也可以作为一个现代美学和艺术范畴,进入到现代人的视野中。弘扬中国传统美学的意象之美,首先要发掘、展示传统“意象说”的现当代意义。学术界在这方面已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其中一种有价值的思路是吸收现象学美学的理论成果来阐释中国传统的意象美学。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存在论现象学关于“美”有一种解读,那就是“美”是从显现的、在场的东西让你体会到背后无限不在场的东西,这与中国意象美学的精神是相通的。意象之美就是通过在场的东西(象)想到背后不在场的东西(意)。意象之美的魅力就在,它让你从看到的东西中体会到未看到的东西,从说到的东西体会到未说到的东西,让你的心灵与古人人相通、与人性相通,使你的生活充满诗意。
(摘编自毛宣国《意象理论与当代美学艺术实践》)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意象论为核心的中华美学,是中国古代崇象重象思维及诗性文化精神的体现。
B. 意象所创造的不同于现实的世界,能够引领人们走向高远的人生境界与审美追求。
C. 虽然西方的传统艺术与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不同,但本质上都是意象创造的艺术。
D. 弘扬中国传统美学的意象之美,必须吸收现象学美学的理论成果来阐释意象美学。
【答案】B
【解析】A项,体现“中国古代尚象重象思维及诗性文化精神”的是“意象美学”而非“中华美学”;C项,“本质上都是意象创造的艺术”理解有误,文中说的是“中国的书法、戏曲”等本质上都是意象创造的艺术;D项,“吸收现象学美学的理论成果来阐释意象美学”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二段用具体诗句指出“意象”所呈现的感性、诗意的世界是一种心灵的创造。
B. 第三段的论证由点到面,从中国古代诗学的意象创造扩展到中国众多的传统艺术门类。
C. 第四段说到存在论现象学对“美”的解读,是为了说明它与中国意象美学的精神相通。
D. 文章从意象美学诞生的哲学背景谈起,逐层论述,最后谈到如何更好地弘扬意象之美。
【答案】C
【解析】C项,“解读”是为了发掘传统“意象说”的现当代意义,从而弘扬中国传统美学的意象之美。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诗歌欣赏过程中,如果只停留在实体性的对象上,就不能即景会心,走进诗人内心。
B. 根据王夫之的观点,我们在诗歌创造过程中“意”“象”并重,才可能创造出好的作品。
C. 西方传统艺术以形式和形象模拟为中心,可见它在传达宇宙人生的生命与生气上不足。
D. “意象说”反映了中国古代美学和艺术的特色,要发掘其现当代意义,还要做很多工作。
【答案】C
【解析】C项,“以形式和形象模拟为中心”与能否“传达宇宙人生的生命与生气”无必然联系。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下大数据时代正在推动一场影响深远的思维革命。它将人类思维从有限的因果关系中解放出来。在大数据时代,史学家面临的将是如何突破数据无限的难题,一方面,微观史学研究将更趋广泛和深入;另一方面,历史研究的碎片化问题也将更趋严重。一旦史学家陷入史料的无限之境而又无技突出重围,就极有可能失去从整体上述历史的能力。
作为极其古老的认识活动,史学一直是人类实现自我认知、达致群体认同的重要途径。原始社会末期,大型史诗创生并广泛传诵,与神话一道建构群体内部的认同,从而维系了较大规模人类社会组织的存在与发展,并最终促成文明时代的到来。进入文明时代之后,史学更是在促成民族认同、价值认同、文化认同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社会作用。司马迁在《史记》中建构了以黄帝为中华民族共同祖先的起源话语体系,这一话语体系影响深远,其后拓跋鲜卑建立北魏,述其远祖即溯至黃帝之子昌意。蒙元和满清,虽为少数民族所建王朝,但都自觉继承了为前朝修史的文化传统,其动因之一就是为了确立本王朝在这一时间体系中的位置。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风雨而能长盛不衰,发展成为当今世界规模最为庞大的民族共同体,离不开传统史学在推动群体认同方面所发挥的重大作用。乔·古尔迪和大卫·阿米蒂奇在《历史学宣言》中呼吁史学家们摆脱微观史学的狭隘局限,为人类思考现在及建设未来发挥独特的重要作用。这对于正在大数据时代走入史料无限之境的史学来说无疑是一次十分及时的提醒。
大叙事需要宏大的形式和时空,但过两者都非其本质。大叙事之“大”,主要体现在史学家的人文情怀上。希罗多德撰写《历史》,兼记希腊人和异邦人的丰功伟绩,藉此颂扬乃至炫耀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曾经焕发出的勇气和荣光。经典之为经典,除其事实详核外,更在于其文字之中处处渗透着对于人类命运的悲悯和关怀。大数据时代,凡一切能够量化的学术技能,都有可能由信息技术全部或部分代劳,唯有人文情怀是人类主体性的最后营垒,技术无法染指。作为一门思考人类自身的人文学科,史学必须警惕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所导致的工具性话语霸权。唯大情怀者才能驾驭好大数据、利用好大数据,书写出真正关注人类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伟大叙事。
(摘编自许兆昌《大数据时代史学更应有大情怀》)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下大数据时代正在推动一场思维革命,使人类思维不再受制于有限的因果关系。
B. 大数据促进了微观史学研究的发展,但也使历史研究碎片化问题将更趋严重。
C. 人们为促成文明时代到来而创造的各种神话与大型史诗都属于史学的范畴。
D. 大数据时代里史学家之间的差别不仅是能够量化的学术技能,更是人文情怀。
【答案】C
【解析】C项,曲解文意,错在“人们为促成文明时代到来而创造的各种神话……”。原文,“原始社会末期,大型史诗创生并广泛传诵,与神话一道建构群体内部的认同,从而维系了较大规模人类社会组织的存在与发展,并最终促成文明时代的到来。”所以,促成文明时代到来并非主观意图,而是客观结果。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运用蒙元和满清为前朝修史的例子,证明了史学是促成群体认同的途径。
B. 第二段回溯史学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为大数据时代史学研究指明了方向。
C. 文章将大数据时代的历史研究和传统史学进行对比,论述了作者的中心论点。
D. 文章论述了大数据时代史学家将面临的机遇、挑战,以及使命,对策等内容。
【答案】C
【解析】C项,论证方法判定错误,错在“文章将大数据时代的历史研究和传统史学进行对比”。结合文本内容“在大数据时代,史学家面临的将是如何突破数据无限的难题……一旦史学家陷入史料的无限之境而又无技突出重围,就极有可能失去从整体上描述历史的能力”分析可知,没有进行对比。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处在大数据时代的史学家们,只要陷入数据带来的无限之境,就会失去从整体上描述历史的能力。
B. 如果没有司马迁建构的以黄帝为中华民族共同祖先的起源话语体系,就没有历代王朝为前朝修史的传统。
C. 希罗多德撰写的《历史》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他在书中兼记和颂扬希腊人和异邦人的丰功伟绩。
D. 大数据时代的史学研究要想避免工具性话语霸权,就必须坚守人文情怀这个人类主体性的最后营垒。
【答案】D
【解析】A项,说法过于绝对,错在“只要陷入数据带来的无限之境,就会失去从整体上描述历史的能力”。原文第一节说,“在大数据时代,史学家面临的将是如何突破数据无限的难题,……,一旦史学家陷入史料的无限之境而又无技突出重围,就极有可能失去从整体上述历史的能力。”B项,推断错误。结合文本内容“司马迁在《史记》中建构了以黄帝为中华民族共同祖先的起源话语体系,这一话语体系影响深远,其后拓跋鲜卑立北魏,述其远祖即溯至黄帝之子昌意”分析可知,难以推出结论。C项,以偏概全。原文说的是“希罗多德撰写《历史》,兼记希腊人和异邦人的丰功伟绩,藉此颂扬乃至炫耀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曾经焕发出的勇气和荣光。经典之为经典,除其事实详核外,更在于其文字之中处处渗透着对于人类命运的悲悯和关怀。”所以,除了备选答案说的原因之外,还有“除其事实详核外,更在于其文字之中处处渗透着对于人类命运的悲悯和关怀。”可见C所述并非唯一原因。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长期以来,无论民间的济贫活动还是政府减贫干预,大都承载特定价值诉求或意识形态。20世纪以来,西方福利国家体制的形成与转型,既是各国政治经济演变进程,也是主流意识形态的变迁过程,还是福利思想史的现实形态。随着“政策科学”研究的兴起,贫困研究与减贫干预转向科学化的模式,并带来反贫困特定维度上的效率与进步。然而技术化的贫困干预始终无法回避政治权力的制约,贫困治理的最优解依然只存在于理想情景,因而,有必要打破意识形态与科学研究的藩篱,尝试在意识形态话语与政策科学研究之间建构互动空间,突破实证研究“经验——理论”科学环的束缚,探索将政策及政策实践融入研究流程的路径。
2012年以来,中国脱贫攻坚的理论与实践在新历史条件下产生了诸多发展和变化,贫困的发生情境、反贫困行动的背景以及经济社会诸多领域的变迁都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了扶贫理论演进和实践发展的前提与边界,这不仅是中国乃至全球减贫事业发展的全新机遇,也是扶贫领域包括中国脱贫攻坚学术研究反思与革新的良好契机。2018年中国提出的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紧密关联,从“短板”的角度审视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是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面向共产主义理想的探索。
脱贫攻坚的实践在不断取得减贫成效的同时,也为反贫困理论创新提供了契机。基于脱贫攻坚的基本方略以及深入实践,中国学术界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延伸和拓展了扶贫思想,主要体现在贫困识别与瞄准技术方面、反贫困与贫困治理议题以及反贫困理念等方面。已有的研究不仅充分解释了何以“瞄不准”,何以偏离目标,同样也为政策瞄准提供了诸多用以改进的机制和对策建议。针对政策执行情境的约束,在脱贫攻坚实践中,“驻村帮扶”成为破解上述难题的可行路径,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一些治理机制的缺陷。
中国扶贫开发理论创新进入了新的历史高度,其关键在于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推进了脱贫攻坚实践,影响了贫困发生和反贫困实践的诸多结构性要素,从而为相关研究带来了全新的问题和经验,极大地促进了相关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并形成了诸多可借鉴的模式。具体而言,集中体现在: 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模式创新三个层面。此外,讲好中国的减贫故事,不仅需要好的经验和素材,同样需要好的讲述与呈现,这就需要研究者能够在脱贫攻坚的中国话语与反贫困的全球议题之间实现创造性的转换,从基于特殊经验的理论话语迈向具有一般性的理论命题。
(摘编自黄承伟、袁泉《论中国脱贫攻坚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技术化贫困干预的治理效果没有达到理想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是受政治权力的影响。
B. 中国提出的精准脱贫攻坚战既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审视,又是对社会理想的探索。
C. 脱贫攻坚这一实践过程,不仅可以带来看得见的成效,还可以提供理论创新契机。
D. 中国扶贫开发理论创新能够达到新的历史高度,关键在于发挥了政治制度上的优势。
【答案】D
【解析】解答是应先从原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阅读区间,然后与选项的表述仔细比对,看是否一致;同时还要了解错误表述设置的一般思路,比如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混淆时态、以偏概全、曲解文意等等。D项,“政治制度上的优势”有误,原文表述是“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采用了提出问题、给出研究思路的方式,以突出中国脱贫攻坚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B. 文章针对中国脱贫攻坚的理论与实践在新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和变化进行了论证。
C. 文章以脱贫实践推进和理论创新的相互影响为前提,具体论证了“驻村帮扶”的可
行性。
D. 文章论证脱贫攻坚理论,是从一般到个别并要求理论最后上升到一般的顺序展开的。
【答案】C
【解析】C项,“具体论证了‘驻村帮扶’的可行性”分析错误,文章并没有“具体论证”。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方福利体制的形成与转型,也是其政治经济、主流意识形态和福利思想的演变过程。
B. 要进行全球减贫事业发展与革新,必须首先研究中国脱贫攻坚的理论与实践的变化。
C. 解决脱贫治理机制的问题,依靠的是政策改进和学术界开展的系列扶贫思想的研究。
D. 如果要讲好中国脱贫的案例,不但要突破实证研究,更需要好的经验、素材和形式。
【答案】A
【解析】B项,原文说“中国脱贫攻坚的理论与实践在新历史条件下产生了诸多发展和变化是中国乃至全球减贫事业发展的全新机遇”,并不意味着两者之间是必然的条件关系,“必须首先研究”强调的是必然条件关系;C项,原文说“克服了一些治理机制的缺陷”靠的是“驻村帮扶”这一实践,而且是“一定程度上”,选项则把这一可能性变为了肯定性;D项,原文的侧重点是“基于特殊经验的理论话语迈向具有一般性的理论命题”,而不是“更需要好的经验、素材和形式”,强调一般性的理论上升的重要,而选项把重点次序颠倒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民间文学是广大人民长期社会生活的产物。它凭借人们社会生活的需要产生和流传,精确地反映了人们各方面的生活和有关的思想感情。它直接地或间接地为人们的生活服务——给以知识、教诲、鼓舞和希望。
作家文学也大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产物,是生活的反映并对生活起着一定的反作用。但是在这一方面,民间文学却有着自己的独特性。由于民间文学的创作者人数众多且生活在底层,他们比作家能够更广泛,更深刻地反映出社会生活。它的社会功用,也和作家文学颇有不同的地方。它更紧紧地贴着生活,比如不少劳动歌,就是人们在各种劳动进行中调整呼吸、动作和鼓舞情绪的不可缺少的东西。此外,还有一些作品真实地反映出当时下层民众的生活原型和精神状态,如《周南・项鼠》《风古诗十九首》等。这些民间文学作品对当代考证历史事实、还原历史真实画面都有着巨大的作用和深刻的意义。
我国的民间文学除了反映中国的历史之外,还兼容了世界文化,民间文学的某些体载在国外,甚至在地理上相隔比较远的地区之间也有所交流。不同民族的民间故事、传说或诗语等不仅有许多在构思、表现手法方面很相似,有的故事连基本的人物、情节都相同或相似。像灰姑娘故事、天鹅处女型故事等“世界大扩布”的民间叙事作品,就属于这一类。中国与邻近国家如印度、朝鲜和日本等,都有长久的文化上的交往,中国的民间文学在传承本国文化的基础上,兼容了其他民族的文化思想,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彰显着独特的魅力。
此外,民间文学还有很大的研究现实的作用。过去劳动人民所创作的无量数的口头文学作品,起着辅助生活、哺养精神活动等社会作用。到了现代,人们又在社会现实的要求下,创造了新的民歌、传说和笑话,它们更广泛、更直接地配合人民的生活,反映人民的舆论,与时代的进步作家的作品互相呼应和配合,起着帮助改革社会和推进生活的作用。
总之,民间文学作品及其研究成果,是中华民族拥有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不但有自己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也有它独特的表演过程和传播的方式。近年来,人们正在把这种特殊的、富有价值的劳动者的文学作为民族文学的重要部分,给以科学的探索和适当的叙述,努力使我们新的文艺学和文艺史具有更高的、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学术特色。
(编自《民间文学的继承与发展》)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民间文学产生于现实生活的需要,像一面镜子,反映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B. 民间文学比作家文学能更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两者的社会功用有较大的差别
C. 我国民间文学兼容世界文化,由于受国外民间文学影响,改变了原有的发展进程
D. 到了现代,民间文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且能够更好地为人们的生活服务。
【答案】C
【解析】C项,曲解文意。“改变了原有的发展进程”理解有误。原文“我国的民间文学除了反映中国的历史之外,还兼容了世界文化,……中国的民间文学在传承本国文化的基础上,兼容了其他民族的文化思想,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彰显着独特的魅力。”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思路清晰,结构完整,从特征开篇,以展望未来收束
B. 第二段详细阐述了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的区别,并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论证。
C. 本文在论证中使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民间文学的作用和价值
D. 文章逐层展开对民间文学的作用的论述,强调继承和发展民间文学的必要性
【答案】B
【解析】B项,无中生有。该段并未详细地阐述二者的区别,也未就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证。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項是( )
A. 民间文学的根本点在于都是民众自已的创作,直接表现广大人民的感情和愿望
B. 如果没有民间文学的流传,那么我们也就无法了解过去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情感。
C. 民间文学与当下进步的作家文学密切配合,有助于更好地改革社会和推进生活。
D. 重视民间文学的发展,对其进行探索和叙述,能使我们的文艺学和文艺史独具特色。
【答案】C
【解析】A项,“民间文学的根本点在于都是民众自己的创作”说法不当。原文“民间文学却有着自己的独特性。由于民间文学的创作者人数众多且生活在底层,他们比作家能够更广泛,更深刻地反映出社会生活。”B项,推论夸大事实。原文,“还有一些作品真实地反映出当时下层民众的生活原型和精神状态,如《周南・项鼠》《风古诗十九首》等。”D项,说法过于绝对。原文,“人们正在把这种特殊的、富有价值的劳动者的文学作为民族文学的重要部分,给以科学的探索和适当的叙述,努力使我们新的文艺学和文艺史具有更高的、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学术特色。”
本文档的下载地址为http://www.gaokaotik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848&extr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