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热点素材积累教育万象
厘清教师权责,应重视依法治教 1
教师辱骂学生也是一种校园欺凌 2
辱骂学生被撤职,“恶语老师”法律责任该追也得追 3
提高课程质量,杜绝“慕课代刷” 4
急救知识纳入中小学考试 这个应该有 4
规范线上培训关键要做好备案审查 5
教育“体检报告”别再被当成机密 6
防范高考志愿被篡改,当向技术和法律求解 7
硬核录取通知书何以被时代铭记 8
“大龄”留学:人生处处是起点 9
厘清教师权责,应重视依法治教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2019-07-15 15:16
作者:熊丙奇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发布。《意见》对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提出了全面部署。落实《意见》,最终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必须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并让教师能专注于教育教学。
目前来看,教育部门及学校在建设教师队伍、发挥教师的育人作用时,不但要有科学的教育价值观和正确的教育政绩观,还需要改变传统的片面以师德治理教师队伍而非依法治教的思维。
这次《意见》提到“要制订细则,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针对的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无法进行适度惩戒的问题。而要制订出教师能掌握惩戒尺度的细则,就必须不再简单强调教师的师德,以教师的师德规范意识,自觉掌握惩戒教育尺度,而要把学生违规违纪的各种情况全部列出来一一根据违规违纪行为的性质、情节轻重,做出惩戒教育的建议。
给教师教育惩戒权,已经提了很长时间了。我国有的地区还在地方教育法规中,明确了教师有适当惩戒教育学生的权力。可是,教师却不敢用教育惩戒权,原因就是没有明晰的细则。为何细则一直没有制订呢?追究根源,就在于有关部门只提了模糊的概念,以师德规范中有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来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强调师德规范,教育主管的行政管理权更大,有更大的自由裁量空间,而明晰细则要求教育行政部门遵守细则,其管理教师的行为也受到法律制约。也就是说,依法治教的要求不仅针对教师、学生,还针对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行政。
落实教师的待遇,保障教师的待遇不得低于或者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这是1994年颁布的《教师法》的法条之一,但是这一法律规定,迄今还没有全面得到落实。究其原因,也和强调师德,而不依法保障教师合法待遇、权利有关。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甚至认为教师要求落实待遇、权利,是没有崇高师德,教师就应该奉献、牺牲。这是以教师的师德,来推卸地方政府保障教师待遇和权利的责任。我国各地评“最美教师”,往往都有“任劳任怨,不计报酬”这样的赞美词,这种赞美词背后的教育价值观,就暗含着要求教师不要讲待遇。而从依法治教角度看,如果地方政府没有依法保障对教育的投入,没有保障教师的待遇,就应该追究地方政府部门的责任,不能以师德来遮掩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不到位的问题。
在对教师的师德要求中,还有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要求。为何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能进行素质教育呢?很多时候,是由于地方政府存在错误教育政绩观,围绕打造升学政绩配置教育资源,用升学率考核教师,却把素质教育进度问题的责任推给教师没有坚持师德规范,片面追求学生的分数。希望通过强调师德推进素质教育,是无法完成的任务。要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改革教育评价体系,建立多元评价,落实学校自主权,给每所学校自主办学空间。还要追究地方政府给学校下达升学率指标,以升学率考核评价学校办学、教师教学的责任。
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基础教育特别重视教师师德建设,然而一方面,由于没有保障教师的待遇、权利,更多的教师有严重的职业倦怠感;另一方面,不切实际地把所有东西都往“师德”框子里装,让教师的“师德”频遭质疑。这些都要求给师德正名,师德就是教师职业的职业道德,要基于职业建设谈职业道德,也就是说,必须权责分明,教师职业有什么待遇、权利,履行与之对应的义务和责任。依法治教,而不是道德说教,这是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理顺教师队伍管理,需要的新思维。(熊丙奇)
教师辱骂学生也是一种校园欺凌
2019年07月16日 08:14:04
来源:中国青年报
7月14日晚,陕西商洛市商州区委宣传部公布“商丹高新学校初一女生遭老师辱骂”事件处理结果:根据联合调查组的调查事实,依据国务院《教师资格条例》、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等规定,给予涉事教师王某记过处分并撤销其教师资格。
花式辱骂学生的班主任被清除出教师队伍,但由此引发的关于教师权力与学生权益的讨论,远没结束。如何避免类似情况再发生,是当前各方讨论最热烈的问题。
需要明确的是,陕西这起“辱骂学生”事件,与“惩戒权”不是同一概念。所谓教师惩戒,指的是出发点正确,通过惩戒实现良好教育效果。
而“把你摔死在教室”“你坐到教室就相当于一个死人”等花式辱骂,绝不是什么“恨铁不成钢”。该任课教师所“恨”,恐怕是恨这个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拖了班级后腿,影响了自己的业绩。逢课必骂,越骂越难听,其用意很明显,就是要把他认为的“差生”给骂走。他也已经骂得明明白白:“下学期你最好不要来了,如果敢来,我一定把你掐死!”——这跟“为学生好”的惩戒没有一点关系。
涉事教师在给学生和家长道歉时称,“在管理上是我错了”——言外之意,“管理之外”他没错?做人不能糊涂到这种地步。老师逢课必骂,花式辱骂学生,本质是教育暴力,也是一种严重的“校园欺凌”,对学生的伤害极大。
要从根本上解决教育暴力与教师欺凌问题,教育界、社会都有很多工作要做。首先,必须改变唯分数论、班级成绩与老师业绩挂钩,以及升学率与学校管理者政绩挂钩的价值取向、考核标准——这很容易让学校管理者与教师在歧视、淘汰差生问题上达成共识。任何时候,师德师风都是办学和学校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唯分数论”所导致的教育取向迷失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些地方和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
其次,我们还需要反思:以前对学生的权益和人格教育,是否不够重视?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集体羞辱一个“差生”,如果真的形成这样的“集体人格”,显然不该是社会认同的教育结果。套用该校政教处人员的话,这才叫“教育的悲哀”吧?
值得欣慰的是,长期遭受教师欺凌的13岁女生婷婷,最终选择抗争,用相对理性的方式维权。这也是一种提示:“这届学生”的维权意识、独立能力已是今非昔比。某些延续下来的教育方式将渐行不通,该彻底扔进垃圾堆了。
辱骂学生被撤职,“恶语老师”法律责任该追也得追
2019年07月16日 08:14:50
来源:新京报
据报道,半年前转入陕西商丹高新学校的13岁初一女生婷婷(化名)因成绩差遭班主任王某长期辱骂,甚至让学生呼应其侮辱行为,她在20天内录下一百多条遭受辱骂的录音,总时长超过20小时。该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引发广泛关注。
7月14日上午,商州区政府官网通报,经初步调查,辱骂情况属实,将予以严肃查处,并为婷婷提供转班或转校。据报道,7月14日中午,商洛市商州区相关领导带领该校校长和涉事教师本人,向当事学生及其家长承认错误,并进行了道歉。
7月14日晚上,处理结果公布,给予王某记过处分并撤销其教师资格。涉事的其他相关管理、监督人员处理,待区联合调查组调查结束后,将依纪依法做出严肃处理。
应该说,商州区相关部门对王某的处罚,来得迅速,也积极回应了社会关切。但这不等于此事已画上了句号。
首先,在未成年人保护问题上,留下的反思还很多;其二,在未成年人保护路上,该追的法律责任也不能少。
近年来,诸如“校园暴力”“性侵犯”等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全社会都在呼吁要加强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学校、老师作为除家长外与未成年人接触最为密切的群体,无论是基于自身职业的要求,还是所承担的社会责任,都应主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而不是冲在了“羞辱”“伤害”的一线。但从该案来看,有些教育者并没守住底线。
法治社会,“法”是道德外评判很多事情的另一个重要标准。作为老师,王某公然辱骂、侮辱学生的行为,不但严重违背师德,违背我国的教师法和教育法,甚至还可能触犯刑事法律。与此相对应,老师的行为如果严重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益,除了依照师德规范和校纪校规进行行政处罚外,还应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甚至是刑事责任。
按照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可以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依据一般理解,公然侮辱他人是指在公共场合对他人进行言语或其他形式的攻击和侮辱。相比于在大街上辱骂他人,在教室中当着其他同学的面对未成年人进行辱骂,对被侮辱的未成年人造成的内心伤害可能更为严重,同时也会给其他学生造成不良影响,为校园欺凌等恶性事件留下隐患。而且,考虑到未成年人案件的特殊性,显然不必在发生了诸如未成年人跳楼自杀等惨剧后法律才能介入。
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应是全面的、事前的、预防性的,决不能在造成严重后果时,才想起亡羊补牢。
在课堂上,长期辱骂、孤立学生,这是“爱学生”还是害学生不言自明。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如果在学校和教师层面失守,将从何谈起!
所以,用法律来庇护学生权益,也更加有必要。
提高课程质量,杜绝“慕课代刷”
刘琛
2019年07月16日08:11 来源:广州日报
近日,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在一些高校,每到新学期初选课和期末考试的节点,“专业代看网课、包考试、分数95+、组团更优惠”“慕课代刷”的广告,就会在校内相关QQ群里刷屏。相关的付费刷课业务甚至形成了灰色产业链。
试想一下,那些花了钱买刷课服务的学生获得了高分,而认真听课的反而得不到高分,这样的行为不仅违背诚信原则,更有损公平性,打击那些认真学习的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对刷课现象必须予以坚决制止,对依靠刷课来获取学分、拿到高分的同学也应该给予一定程度的惩罚。当然也不能一罚了之,治标不治本。我们要意识到现有部分在线课程的质量的确参差不齐,有的课程直接生搬硬套线下课程导致课程内容较为无聊,学生提不起兴趣,在线学习的效率反而不如看书自学,为了获得学分有的学生只好选择刷课。
要从根本上杜绝刷课现象,除了加强管理,关键要提高在线课程的质量、增强吸引力。高校在开展在线课程时应该更贴合学生兴趣和发展需求,改进现有的传统教学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其积极融入到完整的学习过程中,而不只是简单地让学生学习在线课程。此外,在发展在线课程时,高校不能盲目追求开设课程的数量,而要保证课程的整体质量,尤其是那些被纳入了学分制的课程,更要精益求精、优中选优,让学生真正爱上慕课,学有所获。 (刘琛)
急救知识纳入中小学考试 这个应该有
杨维立
2019年07月16日07:52 来源:北京青年报
近日印发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明确提出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把学生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特别是心肺复苏纳入考试内容,把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体质健康测试情况作为学校学生评优评先、毕业考核和升学的重要指标。(相关报道见A3版)
有关调查显示,近70%的急救事件都发生在家庭之中,人的心脏停跳4分钟内救治成功率约50%,6分钟内救治成功率约10%,10分钟内救治成功率约1%。如果第一时间进行胸外按压,就会为专业医护人员的到来赢得宝贵时间,极大地提高救治成功率。如果每个家庭中有1-2个成员学会一些急救技能,关键时刻就是救命知识。
今年3月25日,北京市东城区东单体育馆内一名正在打篮球的男子突然倒地,心脏骤停,恰巧同在馆内打羽毛球的6名协和医院的医生看到这一幕,大家一边拨打120,一边展开了抢救,实施了心肺复苏和仪器除颤。大约半小时后男子恢复自主心律,被送往距离最近的同仁医院。这段刷屏的视频曾经温暖了大江南北。
然而,除了医护人员外,目前我国有良好急救知识储备的人并不多。发达国家的急救能力的培训非常普及,法国的急救培训普及率为其总人口的40%,这个数字在德国更是高达80%;在美国,仅接受过心肺复苏技术培训的人数就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而在我国,急救技能普及率百分比仅为个位数。来自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分钟就有1人死于心脏性猝死,而在面对心脏骤停患者时,很多人却不敢救、不会救,以至于白白地失去“黄金”抢救时机,这无疑是值得反思的。
对每个人来讲,危险有时是如此之迫近,生命有时是如此之脆弱。尤其是我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突出,意外伤害、脑卒中、心跳骤停等疾病的发生也越来越年轻化。据急救专家介绍,普通人通过急救技术培训不是一件复杂的事,现有的课程,只需要两三个小时就能掌握,可以考虑把急救技术作为部分行业入职的必修课,就像健康体检一样,或者绑定到驾照考试中。
今年全国“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呼吁推进急救知识普及教育。如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师范大学教授谢资清建议,在全社会特别是大中学生群体中加强急救知识的普及和培训。笔者认为,除了急救知识培训走进学生课堂,也有必要在公职人员、志愿者队伍中普遍开展急救知识培训,进而,营造“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就此而言,《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明确提出将急救知识等纳入中小学考试内容,十分必要,也非常重要。这一政策如何落地?其一,急救知识教育需要各地政府加强组织领导,从财政上支持,从态度上重视,建立一个完整的急救知识教育培训体系,并形成长效制度。其二,卫健、教育部门应当尽快明确中小学急救知识考试标准,配足师资力量,开足开好急救课程。其三,学生通过急救知识考试后,还需定期搞“演练”,防止“过关”后,急救知识因长期不用而生疏,导致急救能力“荒废”。
期盼早日把急救知识纳入中小学考试,将这项重大民心工程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大力提高我国的急救能力培训普及率。这样,我们周围就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急救达人”,在关键时刻拯救自己的亲人和他人生命,造福社会。
规范线上培训关键要做好备案审查
蒋理
2019年07月16日07:48 来源:北京青年报
7月15日,教育部、中央网信办、公安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明确,2019年12月底前完成对全国校外线上培训及机构的备案排查,2020年12月底前基本建立全国统一、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监管体系,基本形成政府科学监管、培训有序开展、学生自主选择的格局。(相关报道见A6版)
去年11月,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应急管理部三部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健全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整改若干工作机制的通知》,其中提出将在线教育机构纳入统一管理,线上培训机构所办学科类培训班的名称、培训内容、招生对象、进度安排、上课时间等必须在机构住所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此次发布的《意见》,将有关监管措施做了进一步明确和细化, 尤其是将聘用外籍教师,也纳入监管范畴,回应了舆论对一些地方“外教乱象”的关切。此次《意见》的亮点以及落实《意见》的关键,都在实施备案审查制度。实施备案审查制,就是要改变只重视前置审批,而不重视过程监管的问题。治理校外线上培训使用师资(包装“名师”,聘用在职教师,聘用没有合法资质的“假外教”等)乱象,提前教学、超前教学乱象,违规收费、退费难等问题,都需要实施备案审查制。
比如《意见》提到,聘用外籍人员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要在培训平台和课程界面的显著位置公示培训人员姓名、照片和教师资格证等信息,公示外籍培训人员的学习、工作和教学经历。这些公示信息由谁来把关?会不会出现随意给外教编造假姓名、假经历等情况?这就需要实行备案审查,培训机构不仅要把所有教师信息明确公示,而且要向有关部门备案,由有关部门进行审查。
《意见》还要求,线上培训课程设置要符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能力,学科类课程培训内容不得超出相应的国家课程标准,须与招生对象所处年级相匹配、与学生个体能力相适应。这是为了遏制在线教育机构进行超前教育、提前教学,是与线下培训一起进行治理。如果只治理线下的提前教学、超前教育,而不治理线上培训,那么治理提前教学、超前教育就会有漏洞。而要治理提前教学、超前教育,就必须实施备案审查制,了解培训机构进行的培训项目、培训内容,否则就不好判断培训机构进行的教学是否超前。
多年来,我国对培训机构的监管主要强调资质审查,而忽视备案审查,因此出现具有资质的机构却违规经营,以及一些机构由于没有合法资质,游离在监管之外等问题。实行备案审查制后,可以进一步调整培训机构准入门槛,包括实行工商注册,把所有机构都纳入监管体系,避免因准入审批门槛过高,一些没有合法资质的机构游离在监管之外。近年来,不少破产关门、卷款而逃,以及进行完全不符合教育规律的培训机构,基本都没有合法资质。只有调整创新监管方式,才能建立科学、严密的监管体系。
这次《意见》还规定,按课时收费的,每科不得一次性收取超过60课时的费用,按培训周期收费的,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有人也许会认为,这会增加获客成本,减少现金流,增加财务压力,是在“为难”培训机构。其实,这也是为了倒逼培训机构提高质量,减少围绕线上教育培训的资本炒作,真正以教育品质而不是以营销手段吸引用户,给有需要的学生提供有质量保障的线上培训选择。
教育“体检报告”别再被当成机密
李新玲
2019年07月16日07:46 来源:中国青年报
7月初,浙江省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小学版)发布,很多结论让教育界内外都觉得耳目一新。
例如,浙江省小学生学业达标率与优秀率较高,但学生在提取信息、整合判断、概括表达、评价反思、解决问题等高层次认知能力上存在不足;学习策略是对学生学业成绩影响最大的一个指数,其对学业成绩的贡献率约为28%;补课和作业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贡献率较低等。
另外,评价报告还提出了一个反映教育公平的新指标:抗逆学生比例。这是指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低,却能够克服自身所处的不利成长环境,在学业上取得较好成绩(前25%)的学生比例。据统计,浙江省四年级学生中有7.1%属于抗逆学生,在同等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学生中占到30.4%,接近国际测试均值。
毫无疑问,这份对全省小学教育的“体检报告”,无疑对于指导学校提升教育质量是有指导价值的。遗憾的是,像这样省级教育监督数据及分析,目前公布的并不多。
2018年7月份公布的《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是我国首份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从2015年开始组织实施。监测以四年级、八年级学生为对象,分年度开展德育、语文、数学、科学、体育与健康、艺术6个学科监测工作,并对各学科的课程开设、条件保障、教师配备、学科教学以及学校管理等相关因素进行测查。监测中心的结论之一是:我国教育中,当前仍存在重智育轻体育美育、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相对缺乏、课业负担偏重等问题。
对于这次监测,有报道将其称为是对我国义务教育的一次“全面体检”。同时,监测报告也从健全德育工作机制、补齐体育和美育短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由于我国南北、东西、城乡、一线城市与二三线城市,不管是发展水平、社会形态、生活水平都存在着差异和差距,教育水准和质量也有很大不同,所以,除了整体监测之外,分省分区域的教育“体检报告”更具现实指导意义。目前,除了浙江已经公布了4次监测结果外,广东省也在今年5月份发布了《广东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这是广东首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报告指出:“学生学业表现一般,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有待提高,视力不良、睡眠不足等问题应引起重视。此外,《湖南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于2018年底发布,这也是湖南省第一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
这几个省份之外,目前还未见其他省份公布监测报告。其实,教育质量相关监测,各地都在进行,有的地方认为这是教育内部的事情,没有必要向全社会公布;有的地方只是其将当成任务,报告做完之后就束之高阁;还有的地方嫌数据不好看,把报告当成机密,锁进保险柜。
做一次监测不是轻而易举的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需要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各个环节的配合。如果只是为做而做,数据不公开不使用,实在是浪费。数据的作用不仅用于直接治理,将数据公开,更有利于研究者进行研究分析。通过数据公开,会有更多细节问题被发现,也能促进教育主管部门找出更多的解决办法。另外,区域之间进行数据分析对比,可以起到相互激励和经验借鉴的作用。
总之,让数据为社会所用,让教育数据服务教育提升,这样数据公开的效果会事半功倍。
防范高考志愿被篡改,当向技术和法律求解
张瑜
2019年07月16日08:04 来源:《工人日报》
据7月14日央广报道,近日,浙江、河南接连发生了两起恶意填报、篡改他人志愿的事件,引发舆论关注。一起是因琐事发生矛盾,河南中牟一考生恶意填报同学的志愿;另一起是因为自己高考没考好,浙江台州一学生篡改了3名同学的志愿。
“七分成绩定,三分志愿拼。”即使考生分数考得高,如志愿填写不当,则可能前功尽弃。篡改他人的高考志愿,或将改写一个人的未来。其性质之恶劣、后果之严重,令考生、家长和社会公众痛恨。
近年来,高考志愿遭篡改案件在一些地方多次出现。究其原因,首先在于技术防范手段落后。梳理相关案例案情不难发现,高考志愿遭篡改,常是因为考生泄露了账号密码,被别有用心者利用。如今,许多网站、手机APP,早已不再依赖于简单的账号和密码登录,而是增设了密保问题、手机验证,在转账支付等一些关键操作环节,甚至还需设置和使用另一套密码。此外,人脸、指纹识别等安全系数较高的手段,也越来越多地被用于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对比之下,现行一些地方的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只需账号和密码即可登录并修改相关信息,在安全防范手段上还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
其次,现行法律难以形成有力震慑。对于篡改高考志愿的行为,执法依据往往是“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其他可适用的罪名有,侵犯公民通信自由罪,非法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罪,非法提供他人个人信息罪。除罪名与罪行不太对应外,这些罪名都必须达到“后果严重”才能成立。这一门槛其实很高,拿“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来说,根据相关规定,“造成十台以上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主要软件或者硬件不能正常运行”“对二十台以上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进行删除、修改、增加操作”才算得上“后果严重”。而且,高考志愿被篡改事件一经发现,地方教育部门和大学常会采取补救措施,最终并未造成“严重后果”。
正因此,大部分篡改志愿者往往能够逃过刑法问罪。执法部门只能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关于侵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等条款,对违法者进行“最高10日”的拘留处罚。违法成本过低,令同类事件此起彼伏。
防范高考志愿遭篡改,须向技术和法律求解。在事前防范端口,教育部门不妨参照先进互联网企业的经验,引入更为成熟的安全防护技术。而在事后治理环节上,司法部门是否能像“替考”入刑一样,通过在刑法中增设专门罪名,为执法提供更为明确和严厉的依据,同样值得期待。
硬核录取通知书何以被时代铭记
王钟的
2019年07月16日07:44 来源:中国青年报
“它看上去很小,却可以驱动庞大的世界。”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被网友评为“最硬核”——在国科大随录取通知书寄送的“校长给2019级本科新生的信”中,嵌入了一枚龙芯处理器的实物。
如何让录取通知书更出彩,几乎成了各大高校一年一度的例行竞争。录取通知书不仅关乎新生对学校的第一印象,更成了高校构建公共形象的重要手段。这些年,在录取通知书上用心的高校,经常登上“热搜”,被舆论一次次解读。从早年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附送虚拟校园角色扮演游戏光盘,到陕西师范大学经年坚持请老教师用毛笔手写录取通知书,再到今年国科大寄发处理器,录取通知书越来越有创意,也越来越见诚意。
人们对录取通知书的期待和嘉许,并不是沉迷某种花边新闻,对高等教育的崇敬,对知识的向往,贯穿了从高考、填志愿到新生报到的每一个环节。媒体一年又一年不厌其烦地报道高校录取的每一个细节,而公众丝毫不觉得乏味,就是因为这种对知识和教育的信仰,早已深深地渗透入我们的文化基因。社会关注录取通知书的形式,就是关注高等教育的成色,关注下一代的未来。
国科大向新生发放龙芯处理器,其寓意不言自明。改革开放40多年来,尽管我国整体科研实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但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似乎总有点“如鲠在喉”。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关键核心技术受限于人,就可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被动局面。
龙芯3A是首款国产商用4核处理器,代表了中国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成就。龙芯处理器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开发,与国科大有紧密的渊源。国科大向新生发放这款处理器,表达了对新生的殷切期望:鼓励未来的科研工作者,投入到砥砺创新自主研发的伟大事业中。
录取通知书代表了“上大学”这一重要的人生节点。很多人会把录取通知书精心保存下来,当作记录成长、回忆过往的实物。高校愿意在录取通知书上下功夫,无疑彰显了学校善待学生的人文关怀。然而,一些学校设计的“能唱能跳”的录取通知书,难免引发新的担忧:过度在意这些形式,是否显得有点浮夸,是否把心思放在了不必要的地方?
别把发出这些担忧的人当成“杠精”。归根结底,一所大学的教育质量、社会声誉,对国家和社会的推动作用,并不取决于录取通知书的制作水平。有高校愿意精心制作录取通知书,也有高校发放的录取通知书朴实无华,多年来维持同样的设计和版式,这并不意味着后者就缺乏对新生的关心。在无纸化办公的背景下,不少国外一流高校甚至早已取消了纸质录取通知书。
国内舆论关注高校录取通知书,是因为在重视教育和激烈升学竞争的社会氛围中,公众对大学录取是需要一种仪式感的。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录取通知书是录取的书面证明,是体现这种仪式感的最佳载体。也恰恰是社会营造的这种仪式性氛围,激励着一批又一批考生奋力学习,为心目中向往的高等学府挥洒青春。
对于高校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迎合公众情绪中的仪式感,而是如何利用社会和新生对录取通知书的关注,更有效地开展新生教育。录取通知书的形式和制作水平,能够表达高校对新生的诚意和热情;但唯有录取通知书承载的思想和主张,才能彰显一所高校精神的高度、灵魂的深度,传达学校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让新生感受到心灵的震动。
舆论之所以夸赞国科大的录取通知书,不在于其形式,也不在于其物质价值,而在于这所学校对新生教育的良苦用心,也在于其将自身角色与民族未来命运的关系,有力地呈现在公众眼前。高校应拿出真实力、展示真主张的录取通知书,不浮夸,不做作。如此“核心”,方为硬核,方能为她所培养的这群年轻人和时代所铭记。
“大龄”留学:人生处处是起点
夏振彬
2019年07月16日08:12 来源:广州日报
最近,《人民日报》(海外版)关注了这样一个群体——大龄留学生。他们经过职场的锤炼,或因人生转向,或因职业发展,以30岁左右的“高龄”重新出发,开始自己的留学生涯。
大龄留学,并不少见。在我身边,就有一位前同事,留学归来,工作三年,又背起行囊远走他乡。究竟图什么?很多人并不理解。在他们看来,一把年纪再当“穷学生”,意味着离开原有的工作,放下已有的积淀,甚至耽误婚姻大事,而所谓的未来,不确定性太多……这些确是事实,但福“祸”相依,有失就有得——大龄留学,正是因为“大龄”,才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才能有明确的方向、清晰的职业规划,进而有针对性地学习充电,收获更多。
在路遥小说《人生》的扉页上,写着这么一句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大龄留学正是“紧要”一步的典型代表。近年来,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任性”者、“出格”者越来越多。有人放下“多金”的工作,全职读研或读博;有人舍弃大城市的优越生活,回到基层一线发光发热……在一些人眼里,他们和大龄留学生一样,都是不按套路出牌,不按原有的剧本“演戏”,是不走寻常路、不守常规者。
这一现象为何存在?一方面,要看选择。说实话,对于大龄留学,很多网友一脸羡慕。世界那么大,谁不想看看?但毕业、工作堪称人生“标配”,很多人因为生活的压力,连辞职都不敢轻举妄动。如今呢?间隔年有了,“慢就业”多了,连大龄留学也越来越有存在感。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他们在心态上已跨过生理需求、生存需求,越来越关注自我实现的需要。相比“前辈”们,他们成长环境较为优越,视野更宽阔,更加追求独立个性,敢于做出洒脱的选择,这何尝不是一种幸运?
另一方面,看社会环境。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对一些人来说是一道枷锁。毕业、工作、结婚、育儿,似乎每一步都要踏准节拍、不能掉队。而随着社会多样性和宽容度的提升,舆论整体上对年轻人给予了更多的理解和宽容。同龄人孩子都能打酱油了,很多人依然可以不着急成家;相比于职业光鲜、生活稳定,为梦想风餐露宿亦能赢得尊敬——正因此,越来越多人敢于在人生的路上重新规划路线,敢于把握属于自己的方向盘。
人生处处是起点。从某种程度上说,大龄留学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结果。从长远来看,“任性选择”还将越来越多。只要找准了方向,无论何时“重新开始”都不算晚;只要是为了实现人生价值,每种选择都值得尊重。
本文档的下载地址为http://www.gaokaotik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848&extr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