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教学学习资料分享(打印版)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王忠嗣,太原祁人也。忠嗣初名训,以父死王事,赐名忠嗣,养于禁中累年。及长,雄毅寡言,严重有武略。玄宗以其兵家子,与之论兵,应对纵横,皆出意表。玄宗谓之曰:“尔后必为良将。”尝短皇甫惟明义弟王昱,憾焉,遂为所陷,贬东阳府左果毅。属河西节度使杜希望谋拔新城,或言忠嗣之材足以辑事,必欲取胜,非其人不可。希望即奏闻,诏追忠嗣赴河西。忠嗣少以勇敢自负,及居节将,以持重安边为务。尝谓人云:“国家升平之时,为将者在抚其众而已。吾不欲疲中国之力,以徼功名耳。”每军出,即各召本将,付其兵器,令给士卒,虽一弓一箭,必书其名姓于上,以记之军,罢却纳若遗失,即验其名罪之,故人人自劝甲仗充牣矣。初,忠嗣在河东、朔方日久,备谙边事,得士卒心。及至河、陇,颇不习其物情,又以功名富贵自处,望减于往日矣。玄宗方事石堡城,诏问以攻取之略,忠嗣奏云:“石堡险固,吐蕃举国而守之。若顿兵坚城之下,必死者数万,然后事可图也。臣恐所得不如所失,请休兵秣马,观衅而取之,计之上者。”玄宗因不快。李林甫尤忌忠嗣,日求其过。李林甫又令济阳别驾魏林告忠嗣。玄宗大怒,因征入朝,令三司推讯之,几陷极刑。十一月,贬汉阳太守。七载,量移汉东郡太守。明年,暴卒,年四十五。其后哥舒翰大举兵伐石堡城,拔之,死者大半,竟如忠嗣之言,当代称为名将。先是,忠嗣之在朔方也,每至互市时,即高估马价以诱之,诸蕃闻之,竞来求市,来辄买之。故蕃马益少,而汉军益壮。宝应元年,追赠兵部尚书。
(选自《旧唐书·王忠嗣传》,有删改)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来源:zz&step*~.@^com]
(1)尝短皇甫惟明义弟王昱,憾焉,遂为所陷,贬东阳府左果毅。
(2)每至互市时,即高估马价以诱之,诸蕃闻之,竞来求市,来辄买之。
(1)王忠嗣曾经指出皇甫惟明的义弟王昱的缺点,被他们怨恨,于是被他们诬陷,被贬为东阳府左果毅。[ww~w.%z^zstep.c@*om]
(2)每次到往来贸易的时候,就抬高马的价格来引诱诸蕃,诸蕃听说这个消息,争着来请求交易,只要来交易,王忠嗣就买下他们的马。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馀年,乃呼扁鹊私坐,间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曰:“敬诺。”乃出其怀中药予扁鹊:“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忽然不见,殆非人也。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为医或在齐,或在赵。在赵者名扁鹊。
当晋昭公时,赵简子专国事。简子疾,五日不知人,于是召扁鹊。扁鹊入视病,出,董安于问扁鹊,扁鹊曰:“血脉治也,而何怪!昔秦穆公尝如此,七日而寤。曰:‘我之帝所甚乐。吾所以久者,适有所学也。帝告我:“晋国且大乱,五世不安。其后将霸,未老而死。霸者之子且令而国男女无别。”’公孙支书而藏之,秦策于是出。夫献公之乱,文公之霸,而襄公败秦师于殽而归纵淫,此子之所闻。今主君之病与之同,不出三日必间,间必有言也。”
居二日半,简子寤。
其后扁鹊过虢。虢太子死,扁鹊至虢宫门下,问中庶子喜方者曰:“其死何如时?”曰:“鸡鸣至今。”曰:“臣能生之。”中庶子曰:“先生得无诞之乎?何以言太子可生也!”扁鹊仰天叹曰:“越人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闻病之阳,论得其阴;闻病之阴,论得其阳。病应见于大表,不出千里,决者至众,不可曲止也。子以吾言为不诚,试入诊太子,当闻其耳鸣而鼻张,循其两股以至于阴,当尚温也。”
中庶子闻扁鹊言,目眩然而不瞬,舌挢然而不下,乃以扁鹊言入报虢君。虢君闻之大惊,出见扁鹊于中阙,曰:“窃闻高义之日久矣,然未尝得拜谒于前也。先生过小国,幸而举之,偏国寡臣幸甚。有先生则活,无先生则弃捐填沟壑,长终而不得反。”言未卒,悲不能自止,容貌变更。扁鹊曰:“若太子病,所谓‘尸蹶’者也。太子未死也。夫以阳入阴支兰①藏者生,以阴入阳支兰藏者死。凡此数事,皆五藏蹙中之时暴作也。良工取之,拙者疑殆。”
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有间,太子苏。太子起坐。更适阴阳,但服汤二旬而复故。故天下尽以扁鹊为能生死人。扁鹊曰:“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
(选自《史记·扁鹊传》,有删改)
【注】①支兰:遮拦、阻隔的意思。
下列句子中,分别表现扁鹊“医术高超”和“自知谦虚”的一项是( )[中国教@^育*出版#网%]
A.以此视病,尽见五藏症结 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来%@#源:中~&教网]
B.血脉治也,而何怪 居二日半,简子寤[ww^w#*.~zzste@p.com]
C.先生得无诞之乎 闻病之阳,论得其阴[来源:zzste^p.#%co&m@]
D.但服汤二旬而复故 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来源@:zzs*te%#^p.com]
D
【解析】本题属匹配式信息筛选,考查的是扁鹊“医术高超”和“自知谦虚”两方面的信息。题干中有“分别”一词,由此可见,所给选项中,前者应表现的是“医术高超”,后者应表现的是“自知谦虚”。
技巧点拨
1.抓题干。做传记类文言文筛选信息题,首先要分清题型,看是分类式,还是匹配式(如上题),题型不同,应对有异。此外还要找到题干中的限制条件,如“直接”“间接”“全都”“分别”等词语,如上题中的“分别表现”,细加区分,防止错选。
2.抓还原。在原文中把要求筛选的语句勾画出来,根据其所在位置,结合具体语境,确定事情是谁所做,话语是谁所说,其具体内容是什么,从而防止弄错对象,错解内容。
3.抓排除。运用排除法,排除“两他”。高考传记类文言文筛选信息题,若题干从“直接表现”这一角度设题,那么所选答案不仅要显现传主品格、情操、主要事迹的某一方面,还必须是直接显现,而非间接显现。做这类题,最好依据题干,区分“两他”。所谓“两他”,即“他人”与“其他”。因为是直接体现,所以他人的言行是首先要排除的;因为是考查传主确定的某一方面,所以其他方面也是不合要求的。解题时,首先要找出所给信息对应的主语,排除“他人”所为;接着对余下信息,分析其类属,排除“其他”方面。这样,“两他”被排除,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工部尚书高邮王文简公墓表铭
龚自珍
公讳引之,姓王氏,江南高邮人。乾隆六十年举人,嘉庆四年进士,由翰林院编修,累官礼部尚书,改工部尚书,卒于位,赐谥文简。公典乡试事四,典会试事二,龚自珍则其典浙江乡试所得士。公之学,及其著书,尝不以自珍为不可裁而请之矣;其行谊始末,自珍又窥其数大端矣。将葬公第四子寿同,则使自珍表诸墓。[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自珍爰述平日所闻于公者,曰:“吾之学,于百家未暇治,独治经。吾治经,于大道不敢承,独好小学①。夫三代之语言,与今之语言,如燕越之相语也。吾治小学,吾为之舌人焉。”其大归曰:用小学说经,用小学校经而已矣。又闻之公曰:“吾用小学校经,有所改,有所不改。周以降,书体六七变,写官主之。写官误,吾则勇改。孟蜀以降,椠工②主之。椠工误,吾则勇改。唐宋明之士,或不知声音文字而改经,以不误为误,是妄改也;吾则勇改其所改。若夫周之没,汉之初,经师无竹帛,异字博矣!吾不能择一以定,吾不改。假借之法,由来旧矣,其本字十八可求,十二不可求;必求本字以改假借字,则考文之圣之任也,吾不改。写官椠工误矣,吾疑之,且思而得之矣;但群书无左证,吾惧来者之滋口也,吾又不改。”又闻之公曰:“吾之学,未尝外求师,本于吾父之训。”又闻之公曰:“吾著书不憙放其辞。”自珍受而读之;每一事就本事说之,栗然止,不溢一言,如公言。
嘉庆十八年,巨逆林清,以七十七人入禁门;既殄定,有议加筑圆明园宫墙高厚者,有议增圆明园兵额者;公皆不谓然。具折上,睿皇帝大动容,召对良久。上谕军机大臣:“王引之言,人所不敢言。”其事卒见施行与否,海内弗知;其奏牍何辞,海内迄今弗知也。由此例之,公之风旨,其视徒表暴于道路者何如哉!
(有删改)
【注】①小学:古代研究文字、训诂、音韵方面的学问。②椠工:刻字工。[www.z~*zst%^ep@.com]
根据第二段,概括王引之在古文献学方面的治学特点,不超过30个字。[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①用小学说经、校经;②注重证据;③传承家学;④不尚虚文。[来源:%z~z&step.*c@om]
[来&源:*zzstep.c#~o%m]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游东林山水记
【宋】王质
绍兴二十八年八月三日欲夕,步自阛阓①中出,并溪南行百步,背溪而西又百步,复并溪南行。溪上下色皆重碧,幽邃靖深,意若不欲流。溪未穷,得支径,西升上数百尺。既竟,其顶隐而青者,或远在一舍外:锐者如簪,缺者如玦,隆者如髻,圆者如璧。长林远树,出没烟霏:聚者如悦,散者如别,整者如戟,乱者如发,于冥蒙中以意命之。水数百脉,支离胶葛,经纬参错:迤者为溪,漫者为汇,断者为沼,涸者为坳。洲汀岛屿,向背离合;青树碧蔓,交罗蒙络。小舟叶叶,纵横进退:摘翠者菱,挽红者莲,举白者鱼;或志得意满而归,或夷犹容与若无所为者。山有浮图宫,长松数十挺,俨立门左右,历历如流水声从空中坠也。既暮不可留,乃并山北下,冈重岭复,乔木苍苍。月一眉挂修岩颠,迟速若与客俱。尽山足,更换二鼓矣。
翌日,又转北出小桥,并溪东行,又西三四曲折,乃姚君贵聪门。俯门而航,自柳竹翳密间,循渠而出。又三四曲折,乃得大溪,一色荷花。风自两岸来,红披绿偃,摇荡葳蕤,香气勃郁,冲怀罥袖,掩苒不脱。小驻古柳根,得酒两罂,菱芡数种。复引舟入荷花中,歌豪笑剧,响震溪谷。风起水面,细生鳞甲;流萤班班,若骇若惊,奄忽去来。夜既深,山益高且近,森森欲下搏人。天无一点云,星斗张明,错落水中,如珠走镜,不可收拾。隶而从者:曰学童,能嘲哳为百鸟音,如行空山深树间,春禽一两声,翛然使人怅而惊也;曰沈庆,能为歌声,回曲宛转,嘹亮激越,风露辅之,其声愈清,凄然使人感而悲也。
追游不两朝昏,而东林之胜殆尽。同行姚贵聪、沈虞卿、周辅及余四人。三君虽纨绮世家,皆积岁忧患;余亦羁旅异乡,家在天西南隅,引领长望而不可归。今而遇此,开口一笑,不偶然矣。皆应曰:“嘻!子为之记。”
(原文有删改)
【注】①阛阓(huán huì):市区。[中~国*^教育出%版#网]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竟,其顶隐而青者,或远在一舍外。
(2)聚者如悦,散者如别,整者如戟,乱者如发,于冥蒙中以意命之。[中~国#教育出&版网^%]
(3)或志得意满而归,或夷犹容与若无所为者。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www.z%#z&ste^@p.com]
明僧绍字承烈,平原鬲人也。祖玩,州治中。父略,给事中。
僧绍宋元嘉中再举秀才,明经有儒术。永光中,镇北府辟功曹,并不就。隐长广郡崂山,聚徒立学。淮北没虏,乃南渡江。明帝泰始六年,征通直郎,不就。
升明中,太祖为太傅,教辟僧绍及顾欢、臧荣绪以旍币之礼,征为记室参军,不至。僧绍弟庆符,为青州,僧绍乏粮食,随庆符之郁洲,住弇榆山,栖云精舍,欣玩水石,竟不一入州城。建元元年冬,诏曰:“朕侧席思士,载怀尘外。齐郡明僧绍标志高栖,耽情坟素,幽贞之操,宜加贲饰。”征为正员外郎,称疾不就。其后与崔祖思书曰:“明居士标意可重,吾前旨竟未达邪?小凉欲有讲事,卿可至彼,具述吾意,令与庆符俱归。”又曰:“不食周粟而食周薇,古犹发议。在今宁得息谈邪?聊以为笑。”
庆符罢任,僧绍随归,住江乘摄山。太祖谓庆符曰:“卿兄高尚其事,亦尧之外臣。朕虽不相接,有时通梦。”遗僧绍竹根如意,笋箨冠。僧绍闻沙门释僧远风德,往候定林寺,太祖欲出寺见之。僧远问僧绍曰:“天子若来,居士若为相对?” 僧绍曰:“山薮之人,政当凿坏以遁,若辞不获命,便当依戴公故事耳。”永明元年,世祖敕召僧绍,称疾不肯见。诏征国子博士,不就,卒。子元琳,字仲璋,亦传家业。
僧绍长兄僧胤,能玄言。宋世为冀州刺史。弟僧暠,亦好学,宋孝武见之,迎颂其名,时人以为荣。泰始初,为青州刺史。
庆符,建元初,为黄门。
僧胤子惠照,元徽中,为太祖平南主簿,从拒桂阳,累至骠骑中兵,与荀伯玉对领直。建元元年,为巴州刺史,绥怀蛮蜒,上许为益州,未迁,卒。
(选自《南齐书·明僧绍传》,有删改)[来^&%源:中教网@~]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明僧绍“心性纯朴”的一组是( )
①僧绍宋元嘉中再举秀才,明经有儒术
②隐长广郡崂山,聚徒立学
③欣玩水石,竟不一入州城
④不食周粟而食周薇
⑤山薮之人,政当凿坏以遁
⑥宋孝武见之,迎颂其名
A.①②③ B.③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⑤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梅
【清】李渔
花之最先者梅,果之最先者樱桃。若以次序定尊卑,则梅当王于花,樱桃王于果,犹瓜之最先者曰王瓜,于义理未尝不合,奈何别置品题,使后来居上。首出者不得为圣人,则辟草昧致文明者,谁之力欤?虽然,以梅冠群芳,料舆情必协;但以樱桃冠群果,吾恐主持公道者,又不免为荔枝号屈矣。姑仍旧贯,以免抵牾。
种梅之法,亦备群书,无庸置吻,但言领略之法而已。
花时苦寒,既有妻梅①之心,当筹寝处之法。否则衾枕不备,露宿为难,乘兴而来者,无不尽兴而返,即求为驴背浩然②,不数得也。观梅之具有二:山游者必带帐房,实三面而虚其前,制同汤网③,其中多设炉炭,既可致温,复备暖酒之用。此一法也。园居者设纸屏数扇,覆以平顶,四面设窗,尽可开闭,随花所在,撑而就之。此屏不止观梅,是花皆然,可备终岁之用。立一小匾,名曰“就花居”。花间竖一旗帜,不论何花,概以总名曰“缩地花”。此一法也。若家居种植者,近在身畔,远亦不出眼前,是花能就人,无俟人为蜂蝶矣。
然而爱梅之人,缺陷有二:凡到梅开之时,人之好恶不齐,天之功过亦不等,风送香来,香来而寒亦至,令人开户不得,闭户不得,是可爱者风,而可憎者亦风也。雪助花妍,雪冻而花亦冻,令人去之不可,留之不可,是有功者雪,有过者亦雪也。其有功无过,可爱而不可憎者惟日,既可养花,又堪曝背,是诚天之循吏也。使止有日而无风雪,则无时无日不在花间,布帐纸屏皆可不设,岂非梅花之至幸,而生人之极乐也哉!然而为之天者,则甚难矣。[中^国教@育%&*出版网]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有删改)
【注】①妻梅:宋代钱塘高士林逋隐居西湖,种梅养鹤,终身不娶,人称“梅妻鹤子”。②驴背浩然:骑在驴背上赏花的孟浩然。③汤网:据记载,商汤行仁政,德及禽兽,网去三面。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欣赏梅花应做好准备携带器具的原因的一组是( )
①若以次序定尊卑,则梅当王于花[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②花时苦寒
③山游者必带帐房,实三面而虚其前
④园居者设纸屏数扇
⑤风送香来,香来而寒亦至
⑥雪助花妍,雪冻而花亦冻
A.①②③ B.②⑤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中国&教育#*~出版^网]
伦敦致丁雨生中丞
日本垂涎台湾,果从琉球入手。公之言中,天下之不幸也。犹冀廊庙之上,及早筹之,无令彼族狡计,遂得尽逞。吾华清流士大夫,高论唐虞商周糟粕之遗,而忽肘腋心腹之患。究其弊不独无益,实足贻误事机。挫壮健之躯,以成羸尫之疾。此其咎不全在读书酸子,亦当事者惮于缔构,怯于肩任,有以酿之。纪泽自履欧洲,目睹远人政教之有绪,富强之有本,艳羡之极,愤懑随之。然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属而和者几人。只能向深山穷谷中,一唱三叹焉耳。连旬心绪尤恶,缘正月二十三日得译署①电报,谓崇地山所订约章,中外臣工,并谓窒碍难行,派纪泽使俄,再行商议。夫全权大臣,与一国帝王面订之件,忽欲翻异。施之至弱极小之邦,然且未肯帖然顺从,况以俄之强大,理所不能折,势所不能诎者乎。总署、京官、左帅、俄人各有意见,纪泽纵有画策,于无可著棋之局,觅一劫路,其奈意见纷歧,道旁筑室,助成者鲜,而足毁者多,盖不蹈地山覆辙,不止也。地山固太怯弱,又牵乎私家之事,回华太急,近于专擅,与言路以口实。然全权大臣,处事一有不当,即重谴丑诋无所不至,嗣后使臣在外者,更何能开口议事!此亦言事者,不顾一面,不顾后难之过也。或论俄多内乱,其君臣不暇与我为难。愚见则以为俄之内乱,缘地瘠民贫,无业亡命者众也。俄之君臣,常喜边陲有事,藉征战之役,以消纳思乱之民。左相以前事得手②,遂欲轻为戎首,盖以一隅之见,未尝统筹全局耳。总之毁约亦非译署本意,特为言路所迫,而纪泽适承其累耳。
(选自《晚清文选》,有删改)
【注】①译署:清政府设立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也称总署。②左相:指左宗棠。前事得手:指左宗棠成功平定新疆一事。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丁雨生曾言日本垂涎台湾将从琉球入手,事实果然如此,纪泽在信中言及此时,称是中国的不幸。
B.纪泽认为,清流派士大夫大谈唐虞商周旧事,而忽视眼前的心腹之患,实在足以贻误办事的时机。
C.崇地山作为全权大臣与俄国签订条约,朝廷内外的官员都说条约难以实行,要派纪泽出使俄国,再作商谈。[中国教&育#出^*版~网]
D.有人因为左宗棠曾平定新疆,就想轻率与俄国开战,纪泽认为这是一隅之见,未能从全局统筹考虑。
1.(1)已经走到尽头,山的顶峰隐约青翠的地方,或许远在三十里之外。
(2)(远处的树林)长在一起的如同欢聚,分开生长的如同别离,排列整齐的好像长戟,杂乱的好像一堆散发,在幽暗不明中根据自己的想象、揣度为其命名。
(3)有的心满意足地回家,有的悠闲自得,好像没有什么可做的。
2.D
【解析】①是说明僧绍有才华,④是皇上的话,⑥说的是其弟弟,并非明僧绍。④⑥属“他人”,①属“其他”,采用排除法,即可得出答案。
3.B
【解析】①是说梅花的地位,③④是说观赏梅花应带的器具。三者都非“欣赏梅花应做好准备携带器具的原因”,采用排除法,即可得出答案。
4.D
[来源:zz^step~@.&com*]
文档由机器转码 排版混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请下载原文档
本文档的下载地址为http://www.gaokaotik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07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