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模拟(七)
(时间:8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迄今/两讫 罢黜/拙劣 泥淖/船棹
B.纳闷/木讷 巷陌/巷道 冒昧/体味
C.逾越/郁闷 编辑/舟楫 编撰/编纂
D.拗口/执拗 边塞/堵塞 儒雅/孺子
答案 B
解析 B项依次读nà/nè,xiànɡ/hànɡ,mèi/wèi。A项依次读qì,chù/zhuō,nào/zhào。C项依次读yú/yù,jí,zhuàn/zuǎn。D项依次读ào/niù,sài/sè,rú。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辍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B.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心血里,像杜娟似的啼出北平的峻伟。
C.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在处诀张成泽后首次公开活动,参观考查了人民军设计研究所。
D.只要不出意外,恒大将会成就中国足坛史无前例的联赛、足协杯和亚冠的三冠王伟业。
答案 D
解析 A项辍—缀。B项娟—鹃,峻—俊。C项诀—决,查—察。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清华大学一学生说:“我每天坚持7点进自习室,从来没在任意一节课堂上睡过觉,总是坐在第一排专心听讲。”
B.真金不怕火炼,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光,有才华的人不会总被埋没,总有一天会被发现,被发掘出来。
C.超级飓风“桑迪”裹挟着狂风暴雨重创了美国东海岸,飓风所过之处,房屋桥梁几乎毁坏殆尽,一片狼藉。
D.这套新出版的“走向诺贝尔”文学丛书囊括了当代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的作品,真可谓洋洋大观。
答案 D
解析 A项任意:没有拘束,不加限制,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属性词,没有任何条件的。此处应用“任何”。 B项真金不怕火炼:比喻坚强或正直的人经得住考验。语意不符。C项殆尽:几乎没有剩下。与前文“几乎”重复。D项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配送员是一项高风险、高强度、高负荷的“三高”工作。如何为配送员创造体面又尊严的生活和社会保障,是京东一直在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B.空间站计划也可以看成中国对航天强国的追赶计划,让人看到中国探索浩瀚太空、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大国雄心和坚定信心。
C.国家邮政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20日,中国的快递业务量已经突破300亿件,同比增长了大约51.7%左右。
D.无人驾驶汽车拥有很高的安全性与实用性,它可以极大程度地减少人为的操作失误,还能依靠智能决策系统来跟车、变道,从而确保道路通畅,并且避免发生意外。
答案 B
解析 A项搭配不当,“配送员”不能是“工作”,“创造”和“社会保障”不搭配。C项“大约”与“左右”重复。D项不合逻辑,应改为“从而避免发生意外,并且确保道路通畅”。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
你生气,是因为自己不够大度;你焦虑,________;你悲伤,________;你惆怅,________;你嫉妒,________……凡此种种,每一个烦恼的根源都在自己这里。所以,每一次烦恼的出现,都是一个给我们寻找自己缺点的机会。
①是因为自己不够优秀
②是因为自己不够坚强
③是因为自己不够阳光
④是因为自己不够从容
A.④②③① B.③②④①
C.①②③④ D.②③①④
答案 A
解析 “焦虑”对应“从容”,“悲伤”对应“坚强”,“惆怅”对应“阳光”,“嫉妒”对应“优秀”。
6.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B.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C.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D.一生须惜少年时,哪能白首下书帷。
答案 D
解析 “东流水”“如苍狗”“一寸金”都是比喻,“白首”借指老年,是借代。
7.下列各句中,使用的纪年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B.赵惠文王十六年
C.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D.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
答案 B
解析 B项为王公年次纪年法,其他三项均为干支纪年法。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B.宁许以负秦曲
C.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D.项伯杀人,臣活之
答案 A
解析 A项为意动用法,其他三项均为使动用法。
9.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借来船只的人,并不是会游泳,却能横渡江河。
B.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在那公务之暇,就缓步行走,漫无目的地游览。
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狗猪吃人吃的粮食,统治者却不知道检查反省。
D.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现在人家正好比是切肉的砧板,我们好比是鱼和肉,还拒绝什么呢?
答案 B
解析 A项“假”,凭借,利用。C项“检”同“敛”,收敛,积蓄。D项“辞”,告辞。
10.下列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A.登高望远,词人由眼前之景联想到古代两位著名的英雄人物——刘裕与孙权,借吟咏他们的业绩,对韩侂胄进行讽刺与劝诫。
B.“斜阳草树……气吞万里如虎”,从回顾刘裕生平,揭示出蓬门陋巷、低微出身并不妨碍英雄建功立业。
C.“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运用省略、倒置的手法,使语言产生一种顿挫苍凉的艺术效果,恰当地表达了词人的情怀。
D.从“凭谁问”到结束,词人以廉颇自比,表达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以身许国的豪迈之情。
答案 D
解析 “表达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以身许国的豪迈之情”与词意不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3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決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怒:愤怒
B.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负:载
C.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控:落下
D.适百里者,宿舂粮 适:去,往
答案 A
解析 怒:奋起的样子。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以:用
B.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或许
C.我決起而飞,抢榆枋 而:就
D.之二虫又何知 之:这,此
答案 C
解析 而:表修饰,地。
1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一段用了极其夸张的手法描写了神奇莫测的巨鲲大鹏的形象。
B.选文第二段引述所谓《齐谐》的记载,是为了说明大鹏南飞是可信的。
C.选文第三段从反面设喻强调:即使雄伟如鹏鸟,也没有做到真正的“逍遥游”。
D.选文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意随笔至,极富浪漫主义特色。
答案 D
解析 D项没有运用拟人和排比。
14.阅读下列对《最后的常春藤叶》节选文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1)“那么,一定是身体虚弱的关系。”医生说,“我一定尽我所知,用科学所能达到的一切方法来治疗她。可是每逢我的病人开始盘算有多少辆马车送他出殡的时候,我就得把医药的治疗力量减去百分之五十。要是你能使她对冬季大衣的袖子式样发生兴趣,提出一个问题,我就可以保证,她恢复的机会准能从十分之一提高到五分之一。”
(2)“你一画完就告诉我,”琼珊闭上眼睛说,她面色惨白,静静地躺着,活像一尊倒下来的塑像,“因为我要看那最后的藤叶掉下来。我等得不耐烦了,也想得不耐烦了。我想摆脱一切,像一片可怜的、厌倦的藤叶,悠悠地往下飘,往下飘。”
A.文段(1)从医生的话中,你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风趣幽默的人,他的分析入情入理,给人极大启迪。
B.文段(1)运用了生活细节的对比:“盘算有多少辆马车送他出殡”(悲观绝望的思想意念)——“对冬季大衣的袖子式样发生兴趣”(乐观热爱生活的思想意念)。
C.文段(1)含蓄而生动地说明了救琼珊的关键在于引导她对生活和生命关注,唤醒她的生存欲望。
D.文段(2)作者对琼珊的描写运用了夸张和对偶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琼珊对生命的绝望。
答案 D
解析 运用了比喻和反复的修辞方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6题。
隽逸雅致的青花瓷是我国的传统名瓷。它起源于唐,经历宋,成熟于元,而最终在明代达到鼎盛。青花瓷自其诞生之日起就与外销结下了不解之缘,是明代主要的外销瓷。
明代青花瓷的外销受国家对外政策的直接影响。随着明代对外政策的变化,青花瓷的外销也呈现出相应的发展轨迹。早期从1368 年至1433 年,以官营为主。明初对外政策是开放的,因而有了永乐、宣德年间的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规模庞大的远航,极大地提高了明代中国的国际影响,明朝廷的官方贸易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青花瓷迎来了第一个外销高潮。中期从1433 年至1554 年,官私并举。这一时期随着对外政策的渐趋保守,官方贸易逐渐走向衰落。这一时期虽朝廷仍延续明初的海禁政策,严禁私人贸易,但民间走私贸易却日益兴盛,成为当时青花瓷外销的最普遍的形式。在巨大的海外需求和巨额利益的驱使下,甚至出现走私集团武装走私的形式。西方在此时也开始介入青花瓷的外销。晚期从1554 年直至明亡,以私营为主,中西竞争。明末,面对民间走私的强劲发展势头和西方商业势力的介入,明王朝不得不调整保守的对外政策以适应形势的发展。明朝廷废除了海禁政策,承认私人对外贸易的合法化,批准西方人与中国贸易。由此青花瓷的外销在中外商人的竞争与合作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而以葡萄牙、荷兰为代表的西方商业势力,以强大的武装为后盾,凭借雄厚的资本、广阔的市场与仍旧束缚于传统贸易中的中国商人展开了竞争,并逐渐占据了青花瓷外销的主导地位,从而促成了青花瓷在明代的第二个外销高潮的形成。明末,青花瓷通过荷兰东印度公司源源不断销往世界各地。
明代青花瓷远销世界各地,无论对明代中国还是输入地,在政治、商业、制瓷业乃至经济的发展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青花瓷所蕴含的深厚的中国文化更是对输入地产生了深远影响。青花瓷已经超越了单纯意义上的贸易商品的概念,成了中国文化传播的使者。如青花瓷在传入欧洲初期,因为数量少,被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失去了它的实用性,被上层社会当作珍贵的艺术品加以收藏。随着数量的不断增多,青花瓷才被抹去了神秘色彩。青花瓷大量传入欧洲正值文艺复兴后期,它不仅改变了欧洲人的物质生活,更以其独特的东方魅力掀起一股东方文化的风潮,并直接影响了洛可可风格的形成。这种艺术风格在吸收青花瓷艺术的过程中,形成了强大的艺术潮流,席卷欧洲。当时,谈论中国文化成了欧洲最时尚的话题。明代青花瓷大量输入的同时,大量金银币源源不断地流向东方,也使欧洲各国面临着金库空竭的窘境。各国政府试图通过在本地生产瓷器来解决财政危机。于是,欧洲各国纷纷掀起了仿制青花瓷的浪潮。(摘编自刘洋《明代青花瓷的外销》)
15.下列对于“明代青花瓷的外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代青花瓷的外销与明代对外政策的变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外销高潮出现在对外政策开放的时期。
B.明代青花瓷的外销经历了从官方贸易为主,到私营为主、中西竞争,再到官私并举的过程。
C.明代青花瓷大量销往欧洲,不仅使大量金银币源源不断地流向东方,同时在欧洲掀起了一股仿制青花瓷的热潮。
D.明代青花瓷远销世界各地,在政治、商业、制瓷业乃至经济的发展方面,对明代中国和输入地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答案 B
解析 明代青花瓷的外销经历了从官方贸易为主,到官私并举,再到私营为主、中西竞争的过程。
16.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明代青花瓷大量进入欧洲,以其独特的东方魅力得到了欧洲人的青睐,并完全改变了欧洲人的生活方式。
B.青花瓷所蕴含的深厚的中国文化更是对输入地产生了深远影响,尽管如此,青花瓷仍然还是单纯意义上的贸易商品,成了中国文化传播的使者。
C.明末,中国商人在与西方商业势力的竞争中处于劣势,不得不退出青花瓷外销领域。
D.明代的外销瓷主要是青花瓷,青花瓷的外销不仅是经济意义上的一种贸易活动,更在文化交流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答案 D
解析 A项“完全改变”表述绝对化。B项原文是“青花瓷已经超越了单纯意义上的贸易商品的概念”。C项“不得不退出青花瓷外销领域”无中生有。
二、填空题(本大题3分)
17.补写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每题1分,共3分。任选3题,如全选,则取前3题评分)
(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2)位卑则足羞,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 (苏轼《赤壁赋》)
(4)______________________,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答案 (1)金就砺则利 (2)官盛则近谀 (3)寄蜉蝣于天地 (4)东船西舫悄无言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8题4分,第19题5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甲
他老是说要画一幅杰作,可是始终没有动手。除了偶尔涂抹一些商业画或广告画以外,几年来没有什么创作。他替“艺术区”一些雇不起职业模特儿的青年艺术家充当模特儿,挣几个小钱。他喝杜松子酒总是过量,老是唠唠叨叨地谈着他未来的杰作。此外,他还是个暴躁的小老头儿,极端瞧不起别人的温情,却认为自己是保护楼上两个青年艺术家的看家恶狗。
苏艾在楼下那间灯光暗淡的小屋子里找到了酒气扑人的贝尔曼……
老贝尔曼的充血的眼睛老是迎风流泪。他对这种白痴般的想法大不以为然,讽刺地咆哮了一阵子。
“什么话!”他嚷道,“难道世界上竟有这种傻子,因为可恶的藤叶落掉而想死?我活了一辈子也没有听到过这种怪事。不,我没有心思替你当那无聊的隐士模特儿。你怎么能让她脑袋里有这种傻念头呢?唉,可怜的琼珊小姐。”
“她病得很重,很虚弱,”苏艾说,“高烧烧得她疑神疑鬼,满脑袋都是稀奇古怪的念头。好吧,贝尔曼先生,既然你不愿意替我当模特儿,我也不勉强了。我认得你这个可恶的老——老贫嘴。”
“你真女人气!”贝尔曼嚷道,“谁说我不愿意来着?走吧。我跟你一起去。我已经说了半天,愿意为你效劳。天哪!像琼珊小姐那样的好人实在不应该在这种地方害病。总有一天,我要画一幅杰作,那么我们都可以离开这里啦。天哪!是啊。”
(节选自欧·亨利《最后的常春藤叶》)
乙
苏比这时敏感的心情和老教堂环境的影响,使他的灵魂突然起了奇妙的变化。他突然憎恶起他所坠入的深渊,堕落的生活,卑鄙的欲望,破灭了的希望,受到损害的才智和支持他生存的低下的动机。
一刹那间,他的内心对这种新的感受起了深切的反应。一股迅疾而强有力的冲动促使他要向坎坷的命运奋斗。他要把自己拔出泥淖,他要重新做人,他要征服那已经控制了他的邪恶。时候还不晚;他算来还年轻;他要唤起当年那热切的志向,不含糊地努力追求。庄严而亲切的风琴乐调使他内心有了转变。明天他要到热闹的市区里去找工作。有个皮货进口商曾经叫他去当赶车的。明天他要去找那个商人,申请那个职务。他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要……
苏比觉得有一只手按在他的胳臂上。他霍地扭过头,看到了一个警察的阔脸。
“你在这儿干什么?”警察责问道。
“没干什么。”苏比回答说。
“那么跟我来。”警察说。
第二天早晨,警庭的法官宣判说:“在布莱克韦尔岛上监禁三个月。”
(节选自欧·亨利《警察与赞美诗》)
18.两篇选文在结尾上的共同特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都采用了“欧·亨利式”结尾,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可以使人物形象得到升华,使主题得到揭示。
19.简要分析贝尔曼和苏比这两个人物形象的特点。(5分)
贝尔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贝尔曼:是一个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牢骚满腹、郁郁不得志的老画家,他生活失意又不满于现状,不得不借酒消愁、发泄;同时他又善良,具有同情心。
苏比:是一个流浪汉,曾经自甘堕落,同时也有改过自新的愿望和令人怜悯、同情的一面。
四、写作题(本大题4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1)齐白石画虾生动形象,在狭长的画面上,只有三四只虾游动。画面大部分是空白,画家对水不着一笔,但大面积的空白却给人水汽淋漓的感觉,使人感到满纸都是水。这就是艺术空间方面空白的运用。
(2)有一位掌握一手绝活的木匠,教徒弟做工时有一句口头禅:“注意了,留一道缝隙。”木工讲究疏密有致,粘合贴切,该疏则疏,不然易散落。时下,许多人家装修房子,常常出现木地板开裂,或挤压拱起的现象,这就是太“美满”的缘故。高明的装修师傅则懂得恰到好处地留一道缝隙,给组合材料留足吻合的空间,便可避免出现上述问题。
你从这两则材料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请根据材料的含意作文,也可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来立意、构思。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自定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要写成诗歌。
写作指导 多则材料作文的要素是提取共性点。这两则材料的共性是“留点空白”“留一道缝隙”。做人与处世,和齐白石画虾、木匠的工艺原理一样,讲究“留一道缝隙”。假若事事工于算计,利益当头,互不相让,凡事追求“美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岂能不紧张,不裂变?同样,一个人把所有的行为都目的化,岂能不把自己的理想积压得变了形状?“留点缝隙”,这是物性,亦为人理。“物性”有修路要留出热胀冷缩的缝隙,种植要留出采光、通风的缝隙,渔猎要留出产卵、繁殖的缝隙等;“人理”有古代开国之君要留给黎民百姓休养生息的缝隙,现代家庭教育要留给子女心灵释放的缝隙,同事之间相处要留给对方转合回旋的缝隙等。其实,国与国之间又何尝不是此理,要想睦邻友好,就要在“求大同”的前提下,留下“存小异”的缝隙;如果一味地搞大国沙文主义,无视别国的生存利益,小则酿成政治冲突,大则造成兵戎相见。悟透了上述之理,思维的通道就打开了。在具体写作的过程中,还要积极启动辩证思维,既要看到“留一道缝隙”的必要性,也要看到“不留缝隙”的危害性;既要看到“留一道缝隙”的前因,也要看到“留一道缝隙”的前景;既要看到“留一道缝隙”空间上的宽窄,也要看到“留一道缝隙”时间上的长短等。有了开阔的思路,再加上缜密的思维,下笔成文自可底气十足。
文档由机器转码 排版混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请下载原文档
本文档的下载地址为http://www.gaokaotik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07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