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阅读与鉴
赏赏
第2章 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文本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①有人说达尔文经常被挑战,达尔文自己怎么看?
②达尔文是一个很严谨的科学家,他的物种起源理论早就想到了自然选择,但他闷了
几十年都没发表,因为他还要做各种考证。所以达尔文曾经说过,生物的中间类型非常重要。
他说的中间类型主要指的是化石,“这一点,也许将成为对我的理论最直接、最严重的挑战。
”
③达尔文觉得,我们到山上去看一个地质层面,应该见到不同层位充满了各种各样过
渡类型的化石,但是事实上不是这样的。我们古生物学家找化石的时候就会发现,一种类型
的化石往往延续一定的时间,相似的种类中间还是有着很明显的差异。
④有人讽刺说,神创论者也“喜欢”化石,因为他们不停地重复一个满口是“缺失”的
咒语:“给我看你的过渡类型。”所以直到今天,很多神创论者或者极端宗教主义者反对进
化论,就是拿“缺少过渡类型的化石”来作为一个攻击借口。
⑤事实情况是这样吗?当然不是。在《科学》杂志2014年十大进展中,有一项是鸟
类的起源,讲到近一二十年,在中国发现了一些长羽毛的恐龙和早期鸟类,这使“鸟类起源
于恐龙”假说获得了大量的化石证据支持。
⑥如果只看现在的生物,我们可以推断,鸟类应当是从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但是,现
存的爬行动物里包括龟、蛇、蜥蜴、鳄鱼等这样一些不同的类型,它们和鸟的差距还是
很大的,这中间肯定还缺了不少环节。我们要怎么找到它们中间的过渡类型呢?当然从
化石里去找,化石能够提供进化的很多过渡类型。
⑦在过去的20年间,中国发现了大量证据,其中有长羽毛的恐龙。以往的观点认为,
羽毛是鸟类所特有的,后来发现恐龙也能长羽毛,比如中华龙鸟、顾氏小盗龙等等。值得
一提的是,2009年发现的赫氏近鸟龙,这个种名就是献给赫胥黎的,因为作为进化论最忠
实的支持者,赫胥黎被称为“达尔文的斗犬”,碰巧他又是第一个提出鸟类起源于恐龙学说
的科学家,所以把这样一个物种的名字献给赫胥黎,应该是一个最好的纪念,也是对进化
论的一个支持。
⑧其实除了长羽毛的恐龙,我们也发现了很多原始鸟类的化石,比如热河鸟、孔子
鸟等过渡类型的化石,从而填补了恐龙与现代鸟类之间的不少空白。不仅生物不同类群
之间存在这种过渡,实际上一种生物重要特征的演化,也是这样循序渐进的。表型进化有
一个特点,就是一般不会无中生有——一下突变出一个翅膀来是不可能的,你总得找到类
似翅膀模样的结构。生物特征的变化以及复杂的结构,从来都是在原来简单结构基础上
经过修修补补而来的,所以这也决定了没有完美的进化。
⑨我再举一个化石的例子——哺乳动物耳朵里的听小骨,这个小骨头是哪来的呢?
实际上,其中有两块是从爬行动物的下巴里面来的。它原先在下巴里负责的是别的功能,
最终钻到哺乳动物的耳朵里,变成听小骨。当然化石里面会找到一系列过渡的类型,就是
说,耳朵里的这些骨头不是一下子冒出来的,它有一个逐步过渡的过程。
⑩实际上,生物演化就是要解决一系列不同生物之间的过渡,以及这些重要的特征
是怎么来的。芝加哥大学进化生物学家杰瑞·科恩说,“虽然达尔文在写作《物种起源》
的时候,还没有任何过渡形态的物种可供其作为证据,但如今他应当可以瞑目了,因为现
代
古生物学的累累硕果已经彻底证实了他的理论。”这当然是对古生物学的一个很
高的评价。尽管如此,化石的记录实际上并不完全,因为曾经存在过的生物,其中
能有百分之一或千分之一变成化石,就很不容易了。正因为化石不完全,所以导致
了我们有很多误区。
(有改动)
18.下列关于“鸟类起源于恐龙”假说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顾氏小盗龙化石的发现,对“羽毛是鸟类所特有的”这一观点提出了挑战。
B.从生物类别看,中华龙鸟属于早期原始鸟类。
C.长羽毛的恐龙和热河鸟、孔子鸟都属于过渡形态的生物物种。
D.近一二十年,中国发现了大量的化石证据,支持了该假说。
【答案】 A
【答案解析】 “提出了挑战”这一说法于文无据,纯属主观臆断。
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达尔文在提出物种起源理论时,考虑到了中间类型生物化石的缺失可能
会对该理论构成挑战。
B.赫胥黎是进化论最忠实的支持者,所以“赫氏近鸟龙”的种名献给了他。
C.哺乳动物的听小骨的进化过程,说明了生物重要特征的演化不是突变的。
D.文章认为生物不同类群的演化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过渡的过程。
【答案】 B
【答案解析】 种名献给赫胥黎的原因包括:进化论最忠实的支持者;第一个
提出鸟类起源于恐龙学说的科学家。选项以偏概全。
20.下列关于文章的论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文章从达尔文应对挑战的话题入手,逐层深入论证过程,最后解释产生误区的诱因。
B.作者用发现了具有生物类群,特征演化的化石这事实,反驳了“缺少过渡类型的化
石”的说法。
C.作者用杰瑞·科恩的话,是为了证明化石的不完全导致了人们对达尔文理论的理解
有很多误区。
D.文章运用了举例论证、事实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增强了文章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答案】 C
【答案解析】 杰瑞·科恩的话,证明了现代古生物学的累累硕果已为达尔文
的理论提供了过渡形态的物种化石作为论据。
(一)理解重要概念和重要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考点解读】
理解,能力层级:B。
1.“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和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其语言表达
形式是词或词组。“重要概念”,指对文章的思想、观点或情感等起重要作
用的概念。“理解重要概念在文中的意思”,是指根据具体语境准确领会文
中重要概念的意义,并能作简单的解释。
2.“重要句子”是就它们在文中的表达作用而言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从作用上说
,指那些能点明主旨的语句,或能显示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即人们常说的“文眼”;②从
语句特点上说,指那些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理解对文脉的推进
与转接有关键作用的句子;③从内容上说,指那些内涵较为丰富而且具有提示性或引导
性的语句;④从表达上说,指那些比较含蓄的有深层含意的语句;⑤从结构上说,指那些
结构比较复杂,对理解文意有直接影响的语句。此外,从出现的频率说,反复出现的句子
也是重要的句子。
“理解重要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有三个层面的含义:①理解句子的表层意义,即字面
意义。一般说来,句子的字面意义理解起来并不困难,它不是考核的重点;②理解句子的
句内意义。所谓“句内意义”是指句子的语境意义,即在一定的语境中句子的临时意义。
这方面的理解,是考查的重要内容;③理解句子的句外意义,即“言外之意”,也就是言在此
而意在彼所产生的意义。各种转义的修辞手法,如反语、双关、委婉等,表达的往往是句
外意义,也常常是考查的重点。
【方法指引】
1.解答“理解重要概念在文中的意思”,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审好题干。首先要审准修饰语;其次要审准判断的性质,有的是选出“正确”选项,
有的是选出“不正确”选项,有的是选出“最恰当”选项;再次要审准题干的“潜台词”。
②养成全文搜寻、逐段圈点的阅读习惯。“重要概念的含义”大都不会集中出现在
某一处或某一段,而是有序地分布在多个段落中。
③养成回文对照、辨同析异的做题习惯。选择题的众多选项基本上都来自原文,
因此辨析原文语句与选项的差别是正确解答的前提。
④甄别筛选。对概念的理解,首先内涵一定要严格界定,也就是要严格审读一些修
饰限制性的词语;其次是比照分析,将选项与原文相关内容进行比较,看是否有转述错误;
与题干比照,看是否符合题干要求。
2.解答“理解重要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从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入手。试题设置的“重要句子”多为揭示文章主旨、体现行
文思路、传达作者情感、蕴涵丰富意味的语句。一般情况,这些语句都有突显其含意的
一个或几个关键词语。抓住了关键词语,就等于拿到了开启句子含义之门的钥匙。有些
句子,只要把其中的重要词语的含义搞清楚了,就可以推知整句的意思。
②从分析句子的结构入手。针对结构复杂而含意较难理解的句子,我们先分析其结
构,将句子划分为若干层次,逐层理解其含义,然后辨析各层次之间的关系,明确作者的意
图。例如各层次间属于并列关系,则可以综合其内容,形成答题要点。
③从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常需要查看它在文中的
地位:如果是统领句,那么解释句义时要从后面的语段中梳理内容层次;如果是过渡句,就
要密切关注上下文段的内容,准确理解它的内涵;如果是总结句,此时就需上溯,寻找相关
信息,确定答案要点。这种方法的本质,就是分析相关的语境。
④从分析句子的修辞手法入手。针对有特殊作用的句子,必须要弄清作者采用的
修辞方法,它常常能破解作者写作一些警句的真正目的。如果是比喻,一定要理解喻体的
含义并找到比喻的对象;如果是引用,必须要清楚引用句子本身的含义,然后找到作者引
用此句话的论证目的。
【知识梳理】
1.何谓“重要概念”?
(1)体现作者意图、立场观点,表现文章思想的词语;
(2)对文章结构起总领、照应或过渡作用的词语;
(3)表现作者感情倾向的词语;
(4)反映深层次含义的含蓄的词语;
(5)作者反复强调的词语;
(6)有修辞作用的词语;
(7)有特殊指代义的词语;
(8)概括性极强的词语。
2.如何找“重要句子”?
①抓起始句。一个语段往往是相对独立的,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转承和定调的
作用。
②抓主旨句。阅读时要迅速从大量的扩展句和叙述句中找到与文章主旨直接相关
的句子。
③抓衔接句。为了让语段层次连贯自然紧凑,作者常会用转承句或转承词来帮助衔
接。
④抓扣题句。有的句子紧扣全文中心,在语段中能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⑤抓警句。警句是指内涵丰富,寓意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的句子。它
是作者对于生活的高度提炼、概括并进行逻辑推理的结果,领悟它的含义,有助于提高认
识能力。
⑥抓矛盾句。有些语段中的句子,如果单从字面上看似乎自相矛盾,实则是作者复
杂情感的寄托。
⑦抓点评句。语段中的有些句子明显地表达出作者的喜怒哀乐和对事物的褒扬贬
抑,准确地抓住此类句子,会帮助我们快速地接近文章的主旨。
⑧抓语气句。阅读语段时,有时会碰到一些诸如反问、设问、感叹以及一些故意的
倒装句,阅读时注意区别、体会这些语气,就能很容易地探查出作者的意图。
⑨抓修辞句。为了更好地写景状物、写人叙事,更精妙地传神达意,作者往往在语
段中要运用一些修辞格,使描写的对象形象化。
⑩抓煞尾句。语段中的煞尾句或概括总结上文,或留下余地让人思索,或饱蘸笔墨
抒发感情。
【能力突破】
题型示例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中国艺术追求的静寒境界,宁静而渊澄,有一种自然而平淡的美,这与中国人的文化
追求有关。世界永远充满着龌龊与清洁的角逐,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不仅是中国人的社
会理想,也是一种审美追求。
②静寒境界是片宁静的天地。宁静驱除了尘世的喧嚣,将人们带入悠远清澄的世界
中;宁静涤荡了人们的心灵污垢,使心如冰壶,从而归于浩然明澈的宇宙之中。宁静本身就
是道,就是宇宙之本,中国艺术追求这种绝对的宁静。比如在中国画中,永恒的宁静是其主
要面目。烟林寒树,雪夜归舟,深山萧寺,渔庄清夏等,这些习见的画题,都在幽冷中透出宁静。
……
③中国画家酷爱静寒之境,是因为静反映了一种独特的心境。画之静是画家静观默
照的结果,也是画家高旷怀抱的写照。画家在静寒之中陶冶心灵,以静寒来表现自己与尘
世的距离,同时通过静寒来表达对宇宙的独特理解。
④中国艺术的静寒之境,绝不是追求空虚和死寂,而是要在静寒氛围中展现生命的
跃迁。……
(节选自朱良志《一丸冷月的韵味》,有删改)
下列对“静寒境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它宁静而明澈,化解了龌龊与清洁的冲突,还我们清清世界、朗朗乾坤。
B.它体现着自然而平淡的美,表明了永恒的宁静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全部内容。
C.它可以帮助我们还原宇宙的本来面目,表达我们对于宇宙的独特理解。
D.它追求一种绝对的宁静,但这种宁静却不是真正的空虚与死寂。
【答案】 D
【答案解析】 A项,“化解了龌龊与清洁的冲突,还我们清清世界、朗朗乾坤”在文中找
不到依据,原文第①段只是说静寒境界“与中国人的文化追求有关”,而“世界永远充满着
龌龊与清洁的角逐,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不仅是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审美追求
”。B项,“全部内容”夸大了“永恒的宁静”在中国艺术追求中的地位。第②段中只是说“
比如在中国画中,永恒的宁静是其主要面目。”C项,无中生有。“它可以帮助我们还原宇
宙的本来面目”在文中找不到依据。
对点练习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①常识教育牵涉以下重大命题:培养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传承人类社会的基
本核心价值观,塑造基本社会共识;传承人类优秀思想文化学术;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文化
创新和促进社会进步。
②……常识教育则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培育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道德判断的自由个
体,以及随之而来的普遍的人文精神氛围和社会公共生活,抵御知识的异化、人的异化、
制度的异化与社会的异化,促进社会的共同福祉。
③另外,专业化教育往往着眼于知识的精深,常识教育则着眼于知识的基本、根本
与全面,一为专家之学,一为通人之学。……此处所谓的通人并非意味着博闻广识,无所不
通,事实上以人类有限的时间、精力和智力水平而言,不可能做到“天上地下,无所不知”的
地步,而在于对涉及人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与世界之间关系的基本常识的了解,尤
其是涉及个体心灵生活和现代公共生活的最基本相关知识的掌握。换言之,常识教育或
通识教育永远是与人类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相对而言的,是对最核心、最重要的基本常
识的教育与掌握。
④就此而言,常识教育或通人教育就是人的教育,旨在立人,培养基本的人,或所谓的
“小通人”。……专家之学不必苛求所有个体,“小通人”之学却须人人具备,这便只能通过
教育,亦即普及的常识教育来实现。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教育素质和水平,便决定了一个国
家和社会的人及其生活的整体品质和水平。常识教育水平高,则人民安居乐业,自由幸福
指数高,社会稳定,国家繁荣昌盛。
下列关于“常识教育”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常识教育是培养自由个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共同进步的通人教育。
B.常识教育关涉到文化传承创新、个体心灵生活和现代社会公共生活等问题。
C.常识教育要求掌握人类最核心和最重要的知识,是抵御知识的异化的教育。
D.常识教育是伴随人类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普及性教育。
【答案】 C
【答案解析】 原文“常识教育或通识教育……是对最核心、最重要的基本常识的
教育与掌握。”选项将“基本常识”偷换成“知识”,概念错误。
题型示例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乡土本色
费孝通
①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
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
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②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
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
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
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
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
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③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
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
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
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④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
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
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
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
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
的一个生活环境。
……
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
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
B.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
隔膜,所以才有三家村式的微型村落的存在。
C.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形成
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
D.无论是生活的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物,对乡民而言都是生而与俱,再熟悉不过的,
于是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
【答案】 A
【答案解析】 B项是因果不当。原文是“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而不
是“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另外三家村式微型的存在并不是因为孤立和隔膜,
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C项,“为了谋生”不对,第四段中“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
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表明乡民聚合是无目的的。D项,“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
斯”原因分析不当,是“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
对点练习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①视觉文化在现代引起了很多学科领域的学者的重视,艺术家、社会学家、美学家、
哲学家都从不同的角度尝试理解这一文化现象。
②从事某一艺术领域创作和研究的艺术家和学者,对视觉文化投以了较早的青睐。虽
然他们从事艺术创作和研究的领域不一,但是他们都认为视觉观看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
而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英国著名的美术理论家、艺术家贡布里希认为,看就是图式的透
射,一个艺术家决不会用“纯真之眼”去观察世界,否则他的眼睛不是被物像所刺伤,就是无
法理解世界。
③美国“9·11”事件发生后,我问上海同济大学从事艺术设计的一位教授,当看到世贸
大楼被袭击的电视画面有什么感想。他说,看着双子大楼倒下的画面,他感觉:“双子大楼
象征着男人,它的倒塌就像一个男人被摧毁了,这将是美国永远的痛。”这是多么独特敏
锐的视觉感受!
……
(选自孟建《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有删改)
下列对同济大学这位教授的视觉感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种视觉感受是观看者以专业的敏锐视觉来感受世界的结果。
B.双子大楼被袭击而倒下的画面深深地刺伤了这位教授的双眼。
C.世贸大都的标志意义是这位艺术设计教授理解美国疼痛的关键。
D.这种视觉感受现象可以看作是贡布里希所指的“图式的透射”。
【答案】 B
【答案解析】 “刺伤了这位教授的双眼”,望文生义。原文“一个艺术家决不会用‘纯
真之眼’去观察世界,否则他的眼睛不是被物像所刺伤,就是无法理解世界”强调的是“视
觉观看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被物像所刺伤”意为迷失在物像世
界,无法发现真相,非“真的刺伤”。
【强化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①新世纪文学创作中,以“乡下人进城”为主题的小说成为一股引人注目的潮流,引人
深思。
②“乡下人进城”叙述与现代化之间不可分割的多重指涉,使它得以成为中国当下现
代化语境的一个隐喻,其由三部分构成:“乡下人”“城”“进”。“乡下人”是一种身份,除了与
乡土之间的“在乡”联系以外,很大程度是由城里人赋予的命名。乡下人进入现代都市以
后几乎成了一种新的族裔,其低下的社会地位与在城乡意识形态框架中的被歧视身份都
让他们困窘。“城”绝不只是一个空间标志,迅急发展的中国社会正在日益地把原来在城
的市民塑造成为“消费者”,原先在乡的人们天然地比在城的人们距离现代化远得多,他们
入城后获得的身份暂时性地被定义为“民工”。“进”是一个有方向性行走的动作,乡下人
进城了,可是现实生活的经验在提示着:他们只是去了“一个没有去过的地方”。“城”中的“
现代化”神话召唤着乡下人“进”,可是他们的资本、受教育、择业能力的先天不足往往让
他们的生活质量在“退”。
③我们的社会、时代、经济、文明都正在经历从农业向工业的转变,数千年历史
的农业中国正在崛起、转变为现代工业国家,但是乡下人很少能够直接转变成为在工业
社会、经济、文明中占据地位的人。乡下人一时根本无法把自己变为城市公民,也难以
接受乃至养成后现代文明的消费习惯。现代化的城市生活非但不能给予乡下人与城里
人相当的物质内容,反而更多的是给他们以文化意识的压迫。乡下人只是进入到城市的
边缘生活中,他们一定程度上就是不平衡、不协调的当下中国的现代化表征。乡下人都
市边缘生活的空间主要表现是:垃圾生活,杂工生活,民工生活,小买卖生活等。其中的“垃
圾生活”就其真实层面而言是概括了一部分乡下人在都市里的生活,乡下人往往在城市
担负着清除垃圾的重任,大量的都市人生活产生的垃圾是靠乡下人来处理;同时它也是
一个具有象征意味的喻象。
④走入现代城市的中国大陆农民保持着对乡土的记忆,它支撑着乡下人在异己的都
市中生存。这种记忆让乡下人保持着对乡土社会的伦理认同,也更加深了他们在都市中
的无奈感。这种记忆的情感表达,是他们对留在那片土地上的亲人的依恋与挣脱的矛盾
态度,是他们对都市人的歧视的愤怒,是他们对都市中的他者身份固执与自卑的双重性。
⑤乡下人虽然进了城,城市却不属于他们。他们没有物质资本,除了自然的劳力与
身体,记忆就是他们的资本。城里没有属于乡下人的景观记忆,城市里的一切纪念性建筑
与文化仪式都与乡下人的经验世界漠不相关。乡下人记忆是一种经验记忆,往深处说是
一种生命记忆;而都市人的记忆则是一种文化记忆。前者构成一种恒定的生活方式与态
度,终生难以忘却。城里人的记忆则被不断变化的文化潮流与时尚改变,他们拥有物质文
化的记忆,城里人用物质记忆达到怀旧的目的,他们在用“老房子”“老字号”“老街”的记忆
来表述对渐逝文化的留念时,也在享受着现代都市带来的更为舒适惬意的物质生活。乡
下人的记忆则提醒他们自身:都市物质文化不属于自己,尽管进城以后的生活可能给予他
们乡土与时尚的混合经验。
(选自《乡下人的记忆与城市的冲突》,有删改)
1.对“乡下人进城”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乡下人进城”是小说的一个创作主题,这一叙述与现代化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
多重指涉。
B.“乡下人”这一被城里人命名的身份,一方面表明了他们与乡土之间的联系,另一
方面包含着一种社会地位低下的困窘。
C.“城”是一个空间标志,乡下人进城后成了一种新的族裔,“城”中的“现代化”神话召
唤着乡下人与时俱进。
D.“乡下人”由于“在乡”的关系天然地比在城的人们距离现代化远很多,他们进城后
一时根本无法把自己变为城市公民。
【答案】C (“与时俱进”概括不当。原文“‘城’中的‘现代化’神话召唤着乡下人‘进’……
让他们的生活质量在‘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阿尔法围棋”名称背后的“心思”
“阿尔法围棋”(AlphaGo)程序在与韩国九段棋手、世界冠军李世石的人机大战中胜
局已定。这无疑为“阿尔法围棋”及其所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做了一次广告宣传。它的
名称也随之成为一个有意思的讨论焦点。
国内媒体目前对AlphaGo的翻译可谓五花八门:有的直接用英语原文,有的译为“阿尔
法围棋”,有的根据发音译为“阿尔法狗”或“阿法狗”,还有的称为“棋王”“棋霸”。哪一种翻
译更准确呢?
新华社有关译名专家认为,在中文报道中直接用英语原文不妥,不符合汉语习惯;译
为“阿尔法拘”或“阿法狗”也不妥,有戏谑、恶搞之意。鉴于Go在英文中有“围棋”的意思,
从专业翻译角度来说,译为“阿尔法围棋”是准确、妥当的。也正因为如此,新华社、人民
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在报道中都采用“阿尔法围棋”这一称谓。
AlphaGo中的Alpha是排位第一的希腊字母,有“第一个、开端”的意思。由此看来,用
这个希腊字母起名,背后的考量可谓不少。许多人对此也有不同看法。
此外,英语里对围棋的称呼Go源于日语中围棋的发音。因此,两个词合在一起也是
一语双关,可以叫“阿尔法围棋”,也可以理解为“第一围棋”,进一步引申也有“棋王”“棋霸”
这样的意图。这不免引起了一些专家的反对,因为从训练次数、计算能力、耗费的能源
等多个角度来看,“阿尔法围棋”与李世石的比赛都是极不对称的。
……
2.下列对“AlphaGo”中文名称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中文报道中直接采用英语原文,不符合汉语习惯,所以不妥。
B.在中文报道中译为“阿尔法狗”或“阿法狗”有戏谑、恶搞之意,不妥。
C.因为Go在英文中有“围棋”之意,译为“阿尔法围棋”是准确、妥当的。
D.Alpha是排位第一的希腊字母,有“第一个、开端”的意思,译为“棋王”是妥当的。
【答案】D (要综合理解原文的意思。原文“AlphaGo中的Alpha……许多人对此也
有不同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①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
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
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
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文字上
有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纯粹作点缀装饰用的。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头的一
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
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为它们都用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所组织起
来的。运用这“文法”的规则,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极不相同的“词汇”构成极不相同的
体形,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
②这种“词汇”和“文法”到底是什么呢?归根说来,它们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
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
认
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它是智慧的结晶,是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它不是一人一时的
创作,它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
③由这“文法”和“词汇”组织而成的这种建筑形式,既经广大人民所接受,为他们所承
认、所喜爱,虽然原先是从木材结构产生的,但它们很快地就越过材料的限制,同样运用到
砖石建筑上去,以表现那些建筑物的性质,表达所要表达的情感。这说明为什么在中国无
数的建筑上都常常应用原来用在木材结构上的“词汇”和“文法”。这条发展的途径,中国
建筑和欧洲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体系,乃至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建筑体系是完全一样的,
所不同者,是那些体系很早就舍弃了木材而完全代以砖石为主要材料。在中国,则因很早
就创造了先进的科学的梁架结构法,把它发展到高度的艺术和技术水平,所以虽然也发展
了砖石建筑,但木框架同时也被采用为主要结构方法。这样的框架实在为我们的新建筑
的发展创造了无比有利的条件。
(节选自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
3.下列选项中,不是对“文法”和“词汇”进行解说的一项是 ( )
A.是从劳动人民所积累的实践经验中提炼出来的。
B.是经过考验,普遍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
C.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
D.是经广大人民所接受,为他们所承认、所喜爱的。
【答案】D (根据原文“由这‘文法’和‘词汇’组织而成的这种建筑形式,既经广大人
民所接受,为他们所承认、所喜爱……”,此语解释的是“这种建筑形式”,而非“‘文法’和‘词
汇’”。)
【过关检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西游记》为何以神话小说定型
竺洪波
按一般文学史常识,以书名“西游记”所标,表现“西天取经”母题的《西游记》理应是
一部名人旅行记或英雄历险记,正如《马可·波罗游记》和《鲁滨逊漂流历险记》。当然,
从“取经求法”的佛教题材上看,《西游记》则更有理由是一部弘扬佛法的宗教小说。然
而令我们深感诧异的是,《西游记》却偏偏是一部恣肆汪洋、瑰玮壮丽的神话小说。这
一“反差”中隐含着《西游记》演化的机制与线索。
最早记载取经史实的是玄奘《大唐西域记》(玄奘口述,辩机执笔),它具有神奇性神
话元素。大唐初年……国人对西域的认知尚停留在想象层面。……因为地理、气候、语言、
宗教和历史的特殊性,《大唐西域记》所记西域见闻颇具神奇性,有的简直就是
微型神话。
另一部重要史著是慧立、彦悰所著《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玄奘取经归来,唐太
宗特制《圣教序》予以表彰,慧立、彦悰为了美化师尊的人格、功绩,又在传记里加入了
许多神话因素,仿佛玄奘取经是“承天命”,有神力相助。《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玄
奘取经史实最为详尽,胡适称它为“中国传记中第一部大书”,“极大地强化了玄奘取经的‘
神话化’方向”。
据目前资料,今存最早的“西游”文学作品是无名氏的俗讲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正是它既有的神话品质为《西游记》奠定了发展的基础和方向。
……
(节选自2017年04月28日《文汇报》,有删改)
1.下列对“隐含着《西游记》演化的机制与线索”的阐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游记》从“取经求法”的佛教题材上看,理应是一部弘扬佛法的宗教小说,却
演变成一部恣肆汪洋、瑰玮壮丽的神话小说。
B.《大唐西域记》是最早记载玄奘取经史实的一部书,具有神奇性神话元素,所记
西域见闻颇具神奇性,有的极像微型神话。
C.《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为了美化师尊玄奘的人格、功绩,加入了许多神话因
素,“极大地强化了玄奘取经的‘神话化’方向”。
D.《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是今存最早的“西游”文学作品,它既有的神话品质为《
西游记》奠定了发展的基础和方向。
【答案】A (选项中说的《西游记》书名内容和常识之间的反差,而非题目“演化
的机制与线索”。)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何以说义气便是克难精神呢?这里便应该先明白“义”字的界说与内涵。要明白“义”
字的界说和内涵,先该明白得“义”“利”之辨和“义”“命”之辨。
本来人的本性,全都是希望舍害趋利、舍失趋得、舍危趋安、舍死趋生的。但有时
外面环境却不许我们有利、有得、有安、有生,四面八方、满限满身,所遭所遇,只有害、
有失、有危、有死。这一种局面,正是我们之所谓难。最难的在于只见害不见利,只见失
不见得,只见危不见安,只见死不见生,使人无可趋避无可抉择。在此环境下,叫你转身不
得,无路可走。我们一旦过此环境,一切利害得失安危死生的计较与打算,全用不上,那时
则只有另作计较,再不在利害得失安危死生的抉择上用心,因为在这方面用心也全成白费
,于是我们只有另辟一道起,另作别一种的打算,只问我对这事该不该如此做,却再不去问
如此做了是利是害是得是失是安是危是生是死。这该不该如此做,便是一个“义”的问题。
我该如何做即如何做,至于做了是利是害是得是失是安是危是生是死,那是外面环境
的力量,现在则是此种力量压迫得太紧缩太严重了,使我无从努力,无可用心,则只有诿之
于命,说这只是一种外在的“命”,根本容不到我去考虑,这里便是所谓“义”“命”之辨。“义”
只是尽其在我,只是反身内求,我究竟该如何做,至于做了后的外面影响,我只有置之不问,
说这是命,非人力所预。
列子书中曾有一篇题名“力命”。命是外在的,我一时奈他不得,力量在我的,我只问这
番力该如何使便如何使。所以中国传统教训,特别看重“知命”。《论语》二十篇的最后
一句,便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君子知命,便可不愿外面一切利害得失安危死生,把一切
打算,一切计较,搁置一旁,专问此事该不该,义不义,如此心归一线,更没有多打算,多计较,
自然气壮气足,外面一切困难,也不觉是困难了。困难的在于谋利而不得利,转反得害;喜
得而不易得,转反易失;求安而不得安,转反得危;贪生而不见生,转反见死,那才是为难的局
面。若我能把这一局面根本推在一边,不去多理会,专一反身来问这刻的我究该如何,这便
是所谓义命之辨,内外之辨。人能如此用心,自然只见有我不见有外面,只有我没有外面,
自然唯我所欲,更无困难可以阻挡,那外面尽多困难,也自然克服了。
2.下列对文中“‘义’、‘命’之辨”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尽其在我,反身内求,至于外面影响,只有置之不问。
B.转身外求,再不在利害得失安危死生的选择上用心。
C.义无反顾,转而不谋利而自得利,不惜死而自有生。
D.外面环境的力量压迫太重,使人无从努力,无可用心。
【答案】A (A项,根据文中的提示信息“这便是所谓义命之辨,内外之辨”,再结合此
句的前文“义只是尽其在我,只是反身内求,我究竟该如何做,至于做了后的外面影响,我只
有置之不问,说这是命,非人力所预”可知,A项表述最合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①地球上有生命的范围,通常叫做生物圈。如果把地球比作苹果,那么地球上所有
的生物,只生活在像果皮那样薄的地球表面层里,因为只有这个表面层有空气、水、土壤
,能够维持生物的生命。人们把这个生物生存的地球表面层叫做生物圈。
②在生物圈中,与生命密切相关的物质——碳、氮、氧、水都在不断地循环。人和
动物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进二氧化碳,呼出氧气。生物死
后,尸体被空气、水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这样的循环,从宏观到微观,到处都有,从来
没有间断过。
③在这样的循环中,大气得到了氧的补充,不清洁的水通过阳光的蒸发作用形成了
雨,有害的物质被微生物分解,或者被大量的水和空气稀释成为无害的物质。这些过程都
具有天然自净作用。
④天然自净的循环一旦受到破坏,就会造成环境污染。破坏天然自净循环的原因,
可分为两大类。
⑤一类是自然界自身的因素造成的,叫做第一环境问题或者原生环境问题。如地震
会使局部地区增加氡气,会使地壳被破坏,有害人体的元素进入水的循环系统。火山的爆
发会使大气增加二氧化碳。病虫害和各种流行疾病,也都属于这一类。
⑥另一类是人类自身的活动造成的,叫做第二环境问题,或者次生环境问题。这个
问题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越来越突出,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工业生产中排出来的废水、废
气、废渣(简称“三废”)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水俣病、红潮、伦敦烟雾……都是由于“三废”
破坏了天然自净循环而造成的。此外,城市的烟尘、噪声、垃圾、放射性物质等等,也都
危害着人们的健康。
(节选自于涌泉《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环境——介绍环境科学》,有调整)
3.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地球生物只生活在果皮那样薄的生物圈里。
B.人们把生物生存的地球表面层叫做生物圈。
C.只有生物圈有维持生命的空气、水、土壤。
D.生物圈中的碳、氮、氧、水都在不断循环。
【答案】A (据原文“如果把地球比作苹果,那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只生活在像果
皮那样薄的地球表面层里”,这是一种形象的说法,而非真的如此。)
(二)筛选和整合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
【考点解读】
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
信息,从考试的角度看,就是阅读材料中的文句及其表达的内容;重要信息是指蕴含文
章的基本观点,以及最能表达文章主旨或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等。
筛选信息,就是根据指定的要求,经过辨别把需要的信息提取出来。
整合,就是“调整组合”“整理合并”的意思。
整合信息,就是根据要求,把文本中相关的却又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并按要求加以处理。
归纳内容要点,就是把整篇文章的内容或其中一部分的内容用简明扼要的话表述出来。
【方法指引】
筛选与整合信息要特别注意:
(1)要围绕目标去筛选,即审清题目要求,不能仅仅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路。尤
其是分析选项时,不要忘记题干要求。
(2)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种信息的整合:
①同一信息。文章在表述同一内容时往往会变换不同的说法,但这些不同说法体现
的信息是一样的;或者命题人在设置选项时故意变换一种说法,其实这种说法和文本中的
说法是一个意思。判断信息是否同一是整合信息的一个难点。
②隐语信息。隐语信息是指有隐含意思的信息,不能仅理解了表面意思,要重视挖掘
话外之音。
③分散信息。有些重要的信息不一定集中在一个段落中,常常分散在文本的各个部
分。这些分散的信息组合在一起,恰恰说明某一个问题;或者某几句组合起来,说明的是
一个问题,另几个句子组合起来,说明的又是另一个问题。阅读时要善于寻找这些分散的
信息,并把它们拉近,使其聚在一起。
归纳内容要点要特别注意:
它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对具体的内容能加以概括;二是对抽象的内容能加以阐发;三
是对含蓄的内容能加以解说。主要考查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直接考查对全文内容要点的
分析、概括能力;二是考查对某段落内容要点的分析、概括能力;三是考查就某一具体材
料下定义的归纳概括能力;四是考查结合文章结构、思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知识梳理】
信息筛选整合的步骤:
(1)把握全文主要内容,对文章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
有数。
(2)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题干的设置常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创设情境;设问角
度;命题意图。前面两点是显性的,第三点是隐性的但又是最关键的。审题时要通过分析
前两项进而把握其命题意图。明确题干要求后,就要回到文本上来,迅速找到筛选区域,
找准与试题的选项对应的原句。
(3)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
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
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干扰项的几种常见类型:①漏掉信息,故意漏掉原文中的某些
修饰、限制成分,从而造成原文内容的减损或扩大;②改变顺序,改变原文中某些词语或
句子的顺序,从而导致原文语句含义的变化;③改变说法,改变原文的说法,将未然说成已
然,部分说成全体,个别说成一般,主观说成客观,诸如此类;④无中生有,在拼凑原文某些
语句时,命题者常常无中生有地加入文本未提及、出现的观点,从而造成干扰。
归纳内容要点,一般是针对一个或几个段落而言,常用的方法是:
①摘句法。文章段落的主题句(首领句、总结句)和中心句就是对全段内容的概括,
可以直接摘取。
②联词法。在段落中摘出能表达本段内容的中心词语、句子,将其联结在一起,但
要注意语句的通顺。
③分层归纳抽象法。即先弄清段落中每句话的意思,再将这些句子切分成合理的
层次,确定层次的逻辑关系及作者的表达意图,然后舍次取主,以此为点,再找出各层的共
同点,抽象概括出具有涵盖性的简洁的语句。
【能力突破】
题型示例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①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中,文化都发挥着
巨大作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树立文化自信需要加强文化传承,而文化的传承要靠
人。
②当今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正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例如,一位教授的讲
演,通过视频可以即时让无数观众收看。但讲演人的感受、感情和言外之意还是会有所
流失;缺乏现场氛围和互动,受众的收获必打折扣。还有人认为,书籍是文化传承的主要
载体。对此也应辩证地看,有了书籍就一定有文化传承吗?现在有多少人愿意认真去读
《论语》《孟子》《尚书》《周易》?又有多少人真的把握了书的真谛?书籍记录的思
想和文化每倒一次手,就可能丢失一部分信息。文化的传承还是要靠人与人之间以“情”
进行联结和沟通,其他的媒介和方式都是工具、手段,只起辅助作用。
③人们传承文化,主要通过家庭、学校、社区等渠道。以色列能成为中东的强国。
它靠的是什么?主要是家庭、学校和社区的文化传承。中华民族在这方面也有几千年的
经验积累,需要后人发扬光大并赋予其时代意义。
④学者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和地位,需要引起重视。学者要成为文化宝库的看门
人,清楚库存,防止“宝贝”丢失。学者也要成为文化宝库的导游,熟悉其中的“宝贝”,就像
导游熟悉景点、路线及其掌故、文化内涵等一样。学者还要成为文化传承的警醒者和
指路牌,告诉人们每条路将通向哪里。在中华民族奔向“理想国”的漫长征程中,孔子、孟
子思考的都是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要走哪条道路。明朝中叶,当整个国家陷入黑暗时,王阳
明几经反思,自我批判、自我超越,提出了“致良知”,让很多人看到了深埋着的“良心”会照
亮世界。可以说,学者在文化传承中肩负着思考国家和民族未来之路的重任。……
(选自2017年2月10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根据文意,对“学者”在传承中所起的作用,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清楚传统文化库存并能很好地守护。
B.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丰富传承手段。
C.指引文化传承道路,纠正传承偏误。
D.熟悉文化遗产且能指点人们去学习。
【答案】 B
【答案解析】 第①段提出观点:“文化的传承要靠人”;第②段指出“文化的传承还
是要靠人与人之间以‘情’进行联结和沟通,其他的媒介和方式都是工具、手段,只起辅助
作用”;第③段讲传承文化的渠道;第④段重点讲学者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题目
要求解说“学者”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A、C、D三项均为第④段要点,一一比对容易筛选
整合出来。B项与第②段观点不符合。
对点练习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一项对国内109所大学5.51万名毕业生求职意向的调查显示,排名靠前的4个城市为杭
州、昆明、合肥和成都,全是二线城市,而期望留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人数占33.9%。
二线城市由于环境比较舒适、生活节奏相对较慢、新兴行业发展迅速等因素,受到大学生
的青睐。另据相关统计,清华大学学生有意向到北京以外地区就业的人数已经连续3年超
过50%,而在10年前,选择原意留在北京工作的占80%左右。
对上面的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大学生就业倾向于二线城市。
B.二线城市就业优势日益呈现。
C.大学生就业逃离“北上广深”。
D.清华大学学生多数愿离京就业。
【答案】 A
【答案解析】 先逐句筛选要点,依次是:毕业生求职意向调查显示,前4名全是二线城
市;二线城市受青睐的原因;清华大学生连续3年超过一半的人有意向到北京以外地区就业。
然后再整合信息,理清关系,提炼表达。第1、2句内容紧密,信息围绕“大学生”和“二线城市”
展开;第3句属于举例,以清华大学生求职数据为例,强调前面的调查结论:大学生就业倾向于
二线城市。
题型示例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苏轼的养生理论继承了庄周、葛洪及孙思邈等道家的养生思想,主要包括药物养生、
运动养生、食物养生与调摄养生等层面。他对一些食物的养生功效,对养生的方法与途
径的研究均达相当水准。据初步统计,苏轼有关行医用药的作品约30篇,养生的作品有《
问养生》《养生说》《养生诀》等20篇。清朝王如锡编的《东坡养生集》即收录其诗
词文与书信中相关论述1140余条,足见其多。从总体来说,苏轼强调运动养生,认为“善养
生者,使之能逸而能劳”;与此相关,他不主张用长生药养生,认为“药石可以伐病而不可以
养生”,“养生者,不过慎起居、饮食,节声色而已。节慎在未病之前,而服药在已病之后”。
可见他认为善药不如慎起居饮食。
苏轼对食物养生很感兴趣,《服生姜法》《服地黄法》等,多为描写食物养生的文章。苏
轼多酿黄酒、果酒及药酒,多低度酒,与唐人饮酒消愁不同,苏轼饮酒主要是为了滋补健
身;苏轼喜饮酒而不能多饮,稍饮即醉,有着“与众共享为义,饮酒适度为尊”的人文精神。
与食物养生相比,他更主张调摄养生,认为饮食只可养身、养形,加强精神修养方可养心、
养神,从而达到以神御形,故他提出了“三养”的养心理论,即“一曰安分以养福,二曰宽胃以
养气,三曰省费以养财”;还开出“四味药”,即“一曰无事以当贵,二曰早寝以当福,三曰安步
以当车,四曰晚食以当肉”。其养生名篇《养老篇》曰:“软蒸饭,烂煮肉。温羹汤,厚毡褥。
少饮酒,惺惺宿。缓缓行,双拳曲。虚其心,实其腹。丧其耳,忘其目。久久行,金丹熟。”
寥寥四十二字,即从饮食、心理、衣着、被褥、行走、行气及五官等诸多方面论述了日
常生活中的养生之道,比较鲜明地体现了他的养生理念,堪称苏轼从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
的养生宝鉴。
(选自王友胜《苏轼的科技活动论析》,有删节)
对于苏轼的养生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苏轼主张运动养生。 B.苏轼主张药石养生。
C.苏轼主张食物养生。 D.苏轼主张调摄养生。
【答案】 B
【答案解析】 苏轼的养生思想包括“药物养生、运动养生、食物养生与调摄养生等
层面”,但各层面并不是平行的。筛选相关信息可知“他不主张用长生药养生,认为‘药石可
以伐病而不可以养生’”,故B项错误。
对点练习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人的潜能是多元化的。因此,所谓的创新型人才也绝非仅仅是学术意义上的创新。
学校教育究竟如何能够顺合人的自然禀赋来挖掘人的潜能?在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感
言或传记中,我们几乎都无一例外地发现,好奇心是他们成功的主要内在因素。对每个人
而言,好奇心最初本是无功利的,它不过是一种内在的精神满足。但是,随着人的成长,在
与他人或社会互动过程中,好奇心可能会逐渐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
中,如果学校在不同阶段,能够持续地给予这种好奇心以呵护,以智慧性的引导,所谓人的
创造性潜能就会在最大程度上得以开掘。
然而,审视我们当下的教育现实,好奇心的满足对于我们大多数学生而言几近于一
种奢侈。漠视人的好奇心,甚至以各种显性或潜在的强制和规训方式逐渐抹杀之的体制
化教育,在单纯的知识理解或获得上或许是不坏甚至是不错的,但是,在人的各种潜能开
掘及各类创新型人才培养上,却可能是最为失败的。从幼儿园大班开始,所谓的习惯和
规矩养成便开始成为学校日常生活规训最主要的构成部分,随着年级的递增,在目不暇
接的考试、竞赛和评优体制下,学习与学生的内在精神满足渐行渐远。学生的爱好越来
越偏离其自娱性的本质而带有强烈的功利性色彩。
学开始带有被动性,学习带有强制性,好学一旦不再出自于满足好奇心的自我愉悦,而是
为了取悦于他人,求知就逐渐黯淡了其灵性和智慧之光,求技和求艺就渐趋丧失了其创意
之美。在分数至上取向下,原本各有其天赋和潜能的个体,被分等、隔离和排斥,被安排
在一个跑道上竞争。分数让少数教师和教育管理部门有了业绩和政绩,引发了所谓的榜
样效应,也收到了所谓激发人们急起直追的竞争(模仿)效果,但是,它挫伤的却是一代人乃
至一个民族的创造活力。中国人并不缺乏智力和知识优势,甚至也不缺乏吃苦和勤奋精
神,但是,匮乏的恐怕就是被早期教育所遏制的好奇心以及由其所引发的内在激情和思维
的灵活性。
(节选自阎光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呵护人的好奇心》,有删改)
下列对好奇心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的阐述,恰当的一项是 ( )
A.好奇心能够使学校教育顺合人的自然禀赋,并因此来挖掘出人的潜能。
B.好奇心能最大程度开掘人的创造性潜能,是获得成功的主要内在因素。
C.好奇心是一种内在的精神满足,它会随着人的成长而逐渐具有目的性。
D.好奇心会发展为具有功利性的探索,成为带有个体偏向的兴趣或爱好。
【答案】 B
【答案解析】 A项,筛选原文“审视我们当下的教育现实,好奇心的满足对于我们大
多数学生而言几近于一种奢侈”“体制化教育……在人的各种潜能开掘及各类创新型人才培
养上,却可能是最为失败的”等信息,可以推知其错误。C项,对比原文“随着人的成长,在与
他人或社会互动过程中,好奇心可能会逐渐带有一定的目的性”,选项将“可能”变成了一种
绝对判断,可知其错误。D项,原文信息“学习与学生的内在精神满足渐行渐远。学生的爱
好越来越偏离其自娱性的本质而带有强烈的功利性色彩”,选项颠倒了两者的关系。
【强化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写作上的从小见大
周国平
①对于写作者来说,从小见大是一项重要的功夫。
②怎样做到从小见大?要在平时练就“见”的眼力,还需在写作时如实写出所“见”。
③大道理往往寓于小事之中。如何从小事中发现大道理呢?“功夫在诗外”,陆游此言
说出了写作的普遍真理。意义只向有心人敞开,你唯有平时就勤于思考宇宙、社会、人生
的大道理,又敏于感受日常生活中的细小事物,才会有一副从小见大的好眼力。泰戈尔从
一朵野花看到了造物主创造的耐心,敬畏之心油然而生,如此写道:“我的主,你的世纪,一
个接着一个,来完成一朵小小的野花。”同样的一朵野花,一个对宇宙和生命的真理
毫无思考的人看见了,是什么感想也不会有的。
④而写作不是写作时才发生的事情。平时生活中,心灵始终要保持一种活泼
的状态,如同一条浪花四溅的溪流,所谓好文章不过是被抓到手的其中一朵浪花罢
了。长期以来,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在生活中每遇到触动我的心灵的事,不论悲喜苦
乐,随时记录下来,包括由之产生的思考。越是使我快乐或痛苦、感动或愤怒的事,
我越不轻易放过,但也不沉溺其中,而是把它们当作认识人生和人性的宝贵材料。
这样做的结果是,久而久之,我感到小与大之间的道路是畅通的,从小见大就不是什
么难事了。
⑤当然,具体写作时,是要有技巧的,但技巧并不复杂。对所写的这件小事,要抓住它
真正触动你的情境和细节,这实际上是小和大之间的关联点。要对这关联点着重加以描
述,尽可能写得准确、细致、具体、生动,让读者感到,你被触动是多么自然的事情,他们
在此情境中同样会被触动。这样的描述,已经隐含大道理了。对于从小事中体悟到的大
道理,需作画龙点睛的表述,语言要简洁,切忌长篇大论;要质朴,切忌豪言壮语;最好还要独
特,切忌陈词滥调。最佳的效果是,读者从你所描述的“小”中已经隐约见出了“大”,而在读
到你的点睛之句时,仿佛刹那间被点破,发出会心的微笑。
1.对第④段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写作前要注重平时积累。 B.写作时保持心灵的活泼。
C.写作前做好行文的构思。 D.写作要能引发读者深思。
【答案】A (筛选原文信息“所谓好文章不过是被抓到手的其中一朵浪花罢了。长
期以来,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在生活中每遇到触动我的心灵的事,不论悲喜苦乐,随时记录
下来,包括由之产生的思考。”整合关键词句“不过是被抓到手的其中一朵浪花罢了”“随
时记录下来”可知,作者强调的是写作的积累的重要性。)
译书与中国近代化
陈志勇
译书并非始于近代。早在汉唐时期,我国就发生过大规模的佛经翻译活动,由此涌现
出的一大批译著多以佛教为主,兼有其他各教。其社会意义主要是宗教的传入,宗教的传
播又往往同时伴随着文化的流通,文化交流愈广泛,宗教发展也愈充分,日益广泛的文化
交流推动了社会的繁荣。
明末清初年间,西方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的译著在中国出现。在耶稣会传教士中,利
玛窦堪称杰出的代表。欧洲传教士远航东来,其社会意义已远不止于宗教,而是带来了有
关西方世界的新信息,西学东渐由此拉开帷幕。
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对中国的扩张,西方传教士再次来华,除了翻译《圣经》以
外,他们还编译各国史地和制度方面的书。
自洋务运动到戊戌维新时期的译书活动则由传教士逐渐转为以官方为主。尽管近
代中国官方译书从林则徐便已开始,但是严格地说,由朝廷出面设置机构、组织人员,长
时间比较系统地翻译西书,还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这时朝廷从事翻译工作的主要
机构是同文馆和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官方译书主要还是以应用科学为主,重点是在兵学
知识、工艺制造和自然科学理论,特别是数学、物理和化学方面,这和当时的国内需求和
朝廷的政策是分不开的。
由于甲午战败,国运艰辛,救国之士从日本的崛起中,感到了西洋文明的力量,更欲从
译书中寻求救国之道,到处兴起的译书社团,表明译书已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译书内容
由自然科学扩展到社会科学。私家译书最著名的要数严复和林纾二人。严复的译书在
思想界所起的作用最为深刻,他的《天演论》为当时的思想界敲响了救亡图存的警钟。
林纾是第一位用古文翻译西方文学作品的人,共译作品184种,包括许多国家的文学名著。
“严林”的译著在近代西学东渐史上有着特殊的价值和重要的地位。
民国以后的译书种类、数量愈来愈多。在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以鲁迅、周作人、陈
独秀等人为代表的一个译书群,陈望道《共产党宣言》的翻译,给中国思想界带来新的生
机。
……
(选自《国学》第39期,有删改)
2.下列有关译书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影响的一些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汉唐时期的一系列佛教译著主要作用在于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B.译书所带来的西学的传播与扩展,成为中国社会开始向近代化转型的重要动因。
C.鸦片战争后,官方及私人的大量译作不断涌现,促成了西学东渐,促进了知识分子
思想的变迁。
D.从一开始,西方传教士的大量译著就以传播科学知识为核心,不容置疑地起到开
启民智的作用。
【答案】B (A项,“主要作用”误,原文是“宗教的传播又往往同时伴随着
文化的流通”,主要作用应是传播宗教。C项,“促成了西学东渐”误,“西学东渐
由此拉开帷幕”是在明清时期。D项,“以传播科学知识为核心”误,主要目的
是传播宗教。)
3.下列对“西学东渐”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方的文化思想最早通过汉唐时期大规模的佛经翻译活动传入我国,对当时社会
的繁荣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B.从整体上讲,西学东渐应该值得肯定,因为它打破了封建士大夫的愚昧和麻木,使
中国逐步迈向了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C.“严林”译著所彰显出的特殊价值和重要地位说明,西学东渐非常成功的一
点是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社会科学思想,进而更新了民族的社会心理机制。
D.欧洲传教士远航东来,不仅向中国传入宗教文化,还带来了西方的科学技
术等信息,这标志着西学东渐的开始。
【答案】A (答非所问,因为此时还没有进入“西学东渐”阶段。)
【过关检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已经步入
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上网”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而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青少年占了
很大的比例,并且还在逐步增多。据调查,目前网民中18~35岁的青年占85.8%,18岁以下
的占2.4%。面对不可阻挡的青少年上网热潮,如何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已经成为当前学
校、教师、家长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但是,互联网络毕竟代表了当今世界科技发展
的最高水平,我们没有理由因噎废食,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采取相应的措施,
引导青少年健康地成长,以使青少年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
1.下列观点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互联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其消极的一面,所以让人难以捉
摸,真是一件令人又爱又恨的事。
B.“上网”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而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青少年所占比例不是很大,
只有2.4%。
C.面对不可阻挡的青少年上网热潮,如何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应该成为当前学校、
教师、家长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D.对于互联网,我们没有理由因噎废食,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采取相应
的措施,引导青少年健康地成长,以使青少年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
【答案】D (A项,文中无“积极的一面,又有其消极的一面”之意,另外,没有因果
关系。B项,原文是“18岁以下占2.4%”。C项,原文“已经成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无论是面对历史还是现实,“非虚构”所体现出来的这种现场式的介入性写作姿态,都
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改变了当代作家习惯蛰居书斋的想象性写作,激发了作家观察
社会的兴趣,使作家能够带着明确的主观意愿或问题意识,深入某些具有表征性的社会
现实领域,通过田野调查的手段,获取第一手资料,也获得最为原始的感知体验。同时,它
还体现了作家对社会历史的研究意愿,以及对某种重要问题的深入思考。像孙惠芬的《
生死十日谈》,就是通过对故乡一些自杀个案的追踪采访、记录和反思,指出巨大的医
疗负担和尖锐的家庭关系,仍是威胁中国农民生存尊严的重要因素。
现在,有不少作家仅仅通过媒介资讯了解社会,只是凭借既往的经验惯性来处理现
实,由此导致很多作品因为“不接地气”而问题频仍。读这些作品,我们常常觉得很“隔”,
换句话说就是“经验的贫乏”。而“非虚构写作”的兴起,表明了作家们置身生活现场,开始
积极地介入历史或现实内部,直面复杂的生存逻辑与伦理秩序,既展示自己的精神姿态
和思想作为,也为人们了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提供独特的思考。像慕容雪村的《中
国,少了一味药》,以作家自己“卧底”传销组织的亲身经历,鲜活演绎“传销”这颗社会毒
瘤之所以屡除不灭的缘由。
2.下列对“非虚构写作”价值的认识,不准确的一项是( )
A.“非虚构写作”能够激发当代作家观察社会的兴趣,改变他们蛰居书斋进行想象
性写作的习惯。
B.“非虚构写作”能使作家深入某些具有表征性的社会现实领域,通过调查,获得最
为原始的感知体验。
C.“非虚构写作”使作家不再仅仅凭借媒介资讯和既往经验的惯性来了解社会,进
而克服作品“不接地气”的问题。
D.“非虚构写作”能够让作家通过对历史或现实的细致观察和分析,为人们了解中
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提供独特的思考。
【答案】C (原文无能否“克服‘不接地气’”的讨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美是客观的,它不以欣赏者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对美的感受正是来自于客观存在的
美的事物。这种对美的感受的全部活动的综合体就是审美体验。审美体验对认识美、
创造美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这种体验与别的一般性的体验是有很大区别的,它有着自身
的特点和要求。作为人的本质力量感性显现的美,总是不能离开一定的物质形式,但如果
把它仅仅归结为单纯的物质形式,看成一种可以离开社会而存在的自然现象,那是不正确
的。它应是美的内容与美的形式的有机统一。如果我们对美的认识停留在对美的事物
的感知阶段,就只能处于远距离的旁观者位置,很难把握对象的内容,只能获得一些美的形
式上的感性认识。那么,我们要想获得深刻的美感,就需要进入对象或其所处的环境中去
体验、领悟对象美的蕴含。因此说美的体验对认识美具有重要作用。
美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只有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以及人的本质力量的丰富性,
在对象世界中的不断展开,美才能不断地丰富发展起来。拿自然界来说,在人类的蛮荒时
代,它是与人们完全对立的,是完全异己的,无所谓美丑。而只有当社会实践进一步发展,
自然界成为人类生活的组成部分时,人们才获得自然的美。而且随着人的认识和实践不
断深入,也就会有越来越多的美被发现。我们对美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经验的感性的认
识上,而应当经过实践,切身体验,才能真正获得美的享受。同时由于实践活动本身具有
多种可能性和发展性,这样就使得在对美的以往经验、理论认同的同时,使美的新的认识
成为可能,这对美的创造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切实体验,才能真正地认识美、创造美,离开这一点,对美的认识就容易停留在经验
的位置上静止不前,更无从谈到美的创造。美的体验越深,对美的认识就越深。著名画家
徐悲鸿画马出神入化,美不胜收。他自己谈道:“我爱画动物,皆对实物作过深入的观察。
即以马论,速写稿不下千幅,并学过马的解剖,熟悉马之骨架、肌肉、组织,夫然后详审其
动态及神情,乃能有所得。”正是画家对绘画对象的“美”的一次次的体验,使他获得了这
一形象的美的深刻认识,从而创造出令人难忘的“美”。因此,可以说,美的体验是认识美、
创造美的关键。
(选自芦国强、王爱军《论审美体验》)
3.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审美时,若要把握对象的内容,而不至于获得一些美的形式上的感性认识,那就
不能处在远距离旁观者位置,停留在对美的事物的感知阶段。
B.随着人的认识和实践不断深入,会有越来越多的美被发现;我们对美的认识如
果只停留在经验的感性认识基础上,就不能真正获得美的享受。
C.只要切实体验,就能真正地认识美、创造美;如果离开这一点,对美的认识就容
易停留在经验的位置上静止不前,也就更无从谈到美的创造。
D.徐悲鸿画马出神入化,美不胜收,是因他对马作过深入观察,速写稿不下千幅,并
学过马的解剖,熟悉马的骨架、肌肉、组织、动态及神情。
【答案】C (原文“切实体验,才能真正地认识美、创造美”是唯一条件关系,“只有
……才”。选项误为“只要……就……”。)
(三)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理解文章的逻辑,分析文章结构
【考点解读】
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
1.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
观点,即作者对议论的问题提出的见解和主张。材料,即论证论点的根据,作者建立
观点的理由。“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即是要求考生能分辨两者的契合程度,如文
章所用材料是否很好地支撑了论点,论点与材料是否统一,达到了怎样的效果,等等。
2.理解文章的逻辑,分析文章结构
文章的逻辑,主要呈现为文章的思路安排,就是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地表达思想
的路径、脉络;结构,是指文章材料组织和安排的方法。“理解文章的逻辑,分析文章结构
”,是指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并在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分析段落层次之间的关
系的基础上理清行文的逻辑思路。“把握文章的逻辑”与“分析文章结构”其实是一个问
题的两面,文章的结构体现了文章的逻辑,文章的逻辑是靠文章的结构体现出来的,结构
为表,逻辑为里,二者互相映照。
“分析文章结构”常常着眼于文章的各个构成部分之间的组合方式、结构特征及某
种结构安排的技巧和作用,外显性、客观性较重。“把握文章逻辑”常常是围绕文章主旨、
行文线索、中心话题,从整体的角度出发,着眼于部分(词、句、段、层)与部分、部分与
整体(篇)之间的关系,去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目的,去分析作者某种表达方式的作用和
好处,去分析作者“谋篇”的动机和效果,内隐性、主观性较强。从这种意义上说,“把握文
章逻辑”应该比“分析文章结构”更难一些,需要更认真对待。
【方法指引】
1.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
首先,判断其是中心论点还是分论点;其次,辨析材料是理论材料还是事实材料、单一
使用还是综合使用、详还是略;最后,材料侧重论证了观点的哪个方面,照应了哪个关键词,
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达到了怎样的效果。
2.“理解文章的逻辑,分析文章结构”的两个切入点
切入点一:分清层次。
分清层次,既包括分清全文的层次,又包括分清某一部分的层次(或段内层次)。分清层
次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种:
(1)分辨段的类型。分析文章大的结构层次就要弄明白哪些是引论段落,哪些是本论
段落,哪些是结论段落。分清段的类型不仅有利于理清全文的层次,也有助于段内层次的
分析,因为不同类型的段其内部结构也不尽相同。
(2)据义断层。层次分析是着眼于内容的分析,对于全文来说,明确各段的大意是分析
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关键;而对于一个段落来说,以句子为单位,把句意密切相关
的句子按照意义归纳在一起,并以此为依据来划分段内的层次,一个意群就是一个层次
(3)抓标志词句。为了表达清晰,很多文章往往用一些标志性的词句表时前后上下内
容的关系。找出这些词句并仔细区别其代表的意思,有助于我们对文章结构、思路的分
析。
标志词句有:①关联词,不同的关联词表达不同的关系,由此入手便于我们更快地理
清结构和思路。②顺序词。顺序词能表示主次轻重的顺序或问题的几个方面。如“首
先、其次、再次”,“第一、第二、第三”,“一方面……另一方面……”,“此外”,“同时”等。③
总结词。“总之”“由此可见”表示结论,一般表示分总关系。④重要句子。起统摄作用的
领起句、总括句,起总结作用的小结句,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前后呼应的句子以及
各段的中心句等。
切入点二:梳理层间的关系。
根据对于语义的理解,梳理各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分析结构、弄清逻辑思路的关键。
具体指梳理开头和结尾之间的语义关系,开头结尾和主体部分之间的语义关系,以及主体
内部各语段之间的语义关系。
【知识梳理】
1.论述文常用的材料(论据)类型及作用
材料(论据)的类型:事实论据,包括事例、史实、数据;道理论据,如道理、格言、名
人名言、俗语、公理。
材料的呈现方式,有单则使用或多则连用,有详细运用或高度概括,有夹叙夹议,先叙
后议或先议后叙等等。
材料的作用:证明论点;拓宽文章的丰富性,增加文章的可读性。
2.论述文常用的一些论述方法
①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②道理论证: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
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③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④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此外,在驳论中,往往还采用“以
尔之矛,攻尔之盾”的批驳方法和“归谬法”。在多数论述文中往往是综合运用的。
⑤归纳论证:也叫“事实论证”。它是用列举具体事例来论证一般结论的方法。
⑥演绎论证:也叫“理论论证”。它是根据一般原理或结论来论证个别事例的方法。
即用普遍性的论据来证明特殊性的论点。
⑦类比论证:是从已知的事物中推出同类事例的方法,即从特殊到特殊的论证方法。
⑧因果论证:它通过分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因果
论证可以用因证果,或以果证因,还可以因果互证。
⑨引用论证:“道理论证”的一种。引用名家名言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
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引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明引,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交代
其出处;一种是暗引,即不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出处。
其中最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五种: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较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因果论证。
3.论述文常见的逻辑思路和结构安排
论述文结构安排有很多种,常见的有以下四种:
①层进式论证结构。文章各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
求,不能随意改动。常见形式有两种。第一,围绕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或者“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路线结构文章,展开议论分析。第二,采用由
此及彼、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特殊到一般(即归纳推理),或由一般到特殊(
即演绎推理)的逻辑思路展开论证,体现纵式层进结构。
②对照式论证结构。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正反对比型。在本论部分从正反两
个方面提出分论点或摆出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先从正面论述,再从反面论述,或采用先正
面后反面的顺序,进行正反对比、分析论证,最后进行总结。正反对比论证的特点是两
种看法或论据之间为一正一反的关系,或通过正反对比明辨是非,或通过正反衬比突出
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这种结构方式能起到对比鲜明、突出深化观点的作用。
第二,破立结合型。先论证正面的观点,再批驳反面的观点。或采用先批驳反面观
点,再论证正面观点的顺序进行。无论是先立后破,先破后立,还是边破边立,文章所驳
斥的错误观点应是文章所立论点的对立面,破的目的是为了立,是为了增强文章的说服
力,更牢固地确立正面的论点。所以,文中所驳斥的观点既要是错误的,又要是与文中确
立的论点针锋相对的。破立结合,破是为了立,驳论部分是用一种特殊方式证明正面的
论点,以使正面的论点立得更稳,更令人信服。
③总分式论证结构。总分式结构是先总说后分说,总说部分提出中心论点,分说部
分则横向开拓,分解论点,论证中心。论证时,先提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即论点,然后
加以分析、论证,最后得出结论。这种结构形式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顺序来展开论述,且分述的各项一般都是并列的。论证时一般都要在中心论点的统率下,
确立几个从属于中心的,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分论点,然后通过对分论点的逐一阐述,
以使中心论点得到深刻有力的证明。写作中,有时先总说,后分说;有时先分说,后总说;也
有时先总说,后分说,最后再总说。其基本结构形式有以下三种:“总—分”;“分—总”;“总—
分—总”。
④并列式论证结构。对中心论点进行条分缕析,分解成几个平行的、并列的分论
点,共同来阐述文章的中心论点。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
【能力突破】
题型示例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在历史上,城与市是产生于不同历史阶段的两种事物。这两个事物既曾结合在一
起,融为一物(城市);也曾互相独立,或为无市之城,或为无城之市。“城”与“市”是反映不同
事物的两个概念。
②城与市关系演变的过程与形态,是社会关系演变过程与形态的一个方面,特别是其
中的交换关系演变的集中表现。在氏族社会的早期和中期,既无城,更无市。到了后期,在
距今7000年前后,修城之初,城墙内没有商品交换活动,没有市场。当社会组织由氏族变为
家族,开始有了产品交换、商品交易和相关场所——市。此事发生在距今5000年前后。
当国王在市的四周修筑墙垣,将商业和商人的活动限定在这个称之为“市”的小区域内活
动时,这标志着市场交换关系的产生。
③奴隶主生产方式促使商品货币关系迅速发展。庄主经济使早已存在的、无城的
乡村市场兴盛。地主制与商品经济相伴而行,城里的市场活动跨过市垣,扩散到全城,市
垣被市场淹没了,丧失了它原有的功能,市垣和被它围起的那种“市”成了历史遗迹。当商
业和商人的活动突破这个被称为“市”的围墙,扩大到全城各个角落,在空间上城与市同大
时,这标志着市场交换关系进入了中级发展阶段,即商品经济阶段。
④随着企业制与雇佣制的兴起,城里市场活动的范围又跨越城墙,扩散到全社会,那
种原初的“城”也成了历史遗迹。当商业和商人的活动地区扩大到城墙之外,在空间上市
比城大,甚至可以有市无城时,这标志市场交换关系进入高级阶段,即市场经济阶段。大
体说来,无城无市和有城无市是原始自然经济的标志;城中有特定的“市”(区)是商品货币
关系的产物;城区即市区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城在市中和有市无城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⑤城与市的兴起,以及城与市关系的变化,是交换方式发展的结果。随着交换的发
展,城中之市从无到有,市在城中作用从小到大,其地位从低到高,所占的空间,先是在一个
被市垣围起来的范围之内,继则跳出市垣跑遍全城,又跳过城墙跑到城外,把城包围起来。
市从蜷缩在城的边缘到位于城的中心,由城的附属物变成城的主体。在城与市关系的演
变过程中,厚厚的市垣没能挡住市场自我扩散的力量,高高的城墙也没能挡住市场自我扩
散的力量。
⑥市的自我扩散力量是人建筑的坚固市垣和高矗城墙挡不住的,也是人制定的政
策和制度挡不住的。市场依靠自身的力量开辟前进的道路,直至成为调配资源的基础。
如果把历史比喻成一条长河,那么市场就是河中之水,它自然地流淌着,冲垮一切障碍,水
到渠成。中国的市场经济,既不是从外国学来的,也不是某个人设计出来的,它是几千年
来市场力量自我发展的结果。中国的市场经济植根于中国历史之中。
(选自赵德馨《中国历史上城与市的关系》,有删改)
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①段紧紧围绕“城”与“市”的概念,较为细致地分析了“城”与“市”产生时各
自所处的不同社会历史背景,并简要说明了二者之间既分且合的独特联系。
B.第②段首先明确“城与市关系的演变”是社会关系中交换关系演变的集中表
现,之后依次剖析了城与市关系在各个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情况,以论证观点。
C.第⑤段着重指出,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动力和规律,而中国市场经济的
发展也和外来文化及政策因素无关,而是根植于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之中。
D.文章前一部分着重阐述城与市关系演变的过程、形态及规律,后一部分着重
阐述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全文意在明确城镇化建设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A项,“较为
细致地分析了‘城’与‘市’产生时各自所处的不同社会历史背景”于文无据,从原文来
看,第①段只是简单地交代了“城”与“市”是产生于不同历史阶段的两种事物,是反
映不同事物的两个概念。C项,“第⑤段着重指出,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动力
和规律”和“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和外来文化及政策因素无关”的解说混淆主次,
第⑤段主要阐述“市”是随着交换方式的发展而发展、壮大、扩散的,而中国的市
场经济是几千年来市场力量自我发展的结果,植根于中国历史之中。D项,“全文意
在明确城镇化建设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无中生有,文章只是解说了“城”与“市”的关
系变迁,阐述了“市场经济”的由来,并未涉及“城镇化建设”。
对点练习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当今的艺术仿佛在兴致勃勃地享受一场技术的盛宴。戏曲舞台上眼花缭乱的灯
光照射,3D电影院里上下左右晃动的座椅,魔术师利用各种光学仪器制造观众的视觉误
差,摄影师借助计算机将一张平庸的面容修饰得貌若天仙……总之,从声光电的全面介入
到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
②然而,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个问题:技术到底赋予了艺术什么?关于世界,关于历史,
关于神秘莫测的人心——技术增添了哪些发现?在许多贪大求奢的文化工程、文艺演出
中,我们不难看到技术崇拜正在形成。
③技术是艺术生产的组成部分,艺术的创作与传播从来没有离开技术的支持。但
即便如此,技术也从未扮演过艺术的主人。《史记》《窦娥冤》《红楼梦》……这些之
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的思想光芒与艺术魅力,而不是因为书写于竹简,上演于舞台,
或者印刷在书本里。然而,在现代社会,技术的日新月异造就了人们对技术的盲目崇拜,
以至于许多人没有察觉艺术生产正在出现一个颠倒:许多时候,技术植入艺术的真正原
因其实是工业社会的技术消费,而不是艺术演变的内在冲动。换言之,这时的技术无形中
晋升为领跑者,艺术更像是技术发明力图开拓的市场。
④中国艺术的“简约”传统隐含了对于“炫技”的不屑。古代思想家认为,繁杂的技术
具有炫目的迷惑性,目迷五色可能干扰人们对于“道”的持续注视。他们众口一词地告诫
“文胜质”可能导致的危险,这是古代思想家的人文情怀。当然,这并非号召艺术拒绝技术
,而是敦促文化生产审慎地考虑技术的意义:如果不存在震撼人心的主题,繁杂的技术只
能沦为虚有其表的形式。
⑤这种虚有其表的形式在当下并不少见,光怪陆离的外观往往掩盖了内容的苍白。
譬如众多文艺晚会和其他娱乐节目。大额资金慷慨赞助,大牌演员频频现身,大众传媒提
供各种空间……形形色色的文艺晚会如此密集,以至于人们不得不怀疑:这个社会真的需
要那么多奢华呈现吗?除了晚会还是晚会,如此贫乏的文化想象通常预示了主题的贫乏
——这种贫乏多半与技术制造的华丽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时的技术业已游离了
艺术的初衷,众多的娱乐节目——而不是艺术——充当了技术的受惠者。
⑥技术是一个中性的东西,是一种工具,关键在于怎么使用。对于技术的盲目崇拜
无异于对于工具的盲目崇拜,这种崇拜的实质,是重技而轻道,重物而轻人。如果任由其
泛滥,容易遮蔽掉技术背后真正关键的东西——使用技术的人的作用与良知。前一段诸
多社会事件引起舆论大哗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将这些社会事件与技术联系起来。
⑦从瘦肉精饲料、三聚氰胺奶粉、毒胶囊的制作到利用电话、互联网精心设计的
钱财欺诈,舆论同声谴责的是无良企业、利欲熏心的商家、心狠手辣的骗子以及失职的
监管机构,而技术研发者的责任似乎被轻轻放过,人们没有看到参与这些社会事件的技
术人员出面道歉,这个环节成为盲点因而遭到遗忘——文化领域的事情也似乎常常如此。
社会的进步、文化的繁荣,需要让技术与道德的关系重回人们的视野之中,如此我们方
可避免陷入技术盲目崇拜的陷阱与误区。
(选自《新华文摘》2013年第23期,有删改
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①段针对当前许多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技术应用贪大求奢的现象,对
技术的作用进行了反思和追问,明确指出艺术领域中技术崇拜正在形成,
自然引出本文话题。
B.③段先明确艺术和技术的关系,接着分析文学作品成为经典的原因,指出
在现代社会艺术和技术本末倒置;④段联系中国艺术传统,进一步阐述艺
术和技术的关系。
C.⑤段与③④两段形成递进关系,先指出光怪陆离的外观往往掩盖了内容
的苍白,接着通过一些娱乐现象表明由技术主打的娱乐节目主题贫乏,技
术游离了艺术的初衷。
D.⑥段首先指出技术的工具性,然后联系社会现象,揭示技术使用人员的作
用和良知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从而得出重新审视技术和道德关系的结
论,与①段相照应。
【答案】 C
【答案解析】 “⑤段与③④两段形成递进关系”表述错误,应该是正反对比关系,
联系社会现实,针砭当前滥用技术的危害。
题型示例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活得丰富比活得正确更重要
西方传统哲学家认为,活得丰富和活得正确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追求。说一个人
活得丰富,是说这个人阅历丰富,在生活经验方面有深厚的积累;说一个人活得正确,是说
这个人的生活符合一个原则或标准。“正确”这个词预设了原则,隐含了标准。
……用一种凌驾于具体生活之上的普遍原则来指导人们如何生活,这条路注定是无
法走通的,我们只能从我们的生活之中而不是生活之外,去寻找生活的意义和正确的标准。
在儿时的我们的心目中,凡事总有个对错。后来发现事情并不那么简单,生活中充满
了太多的灰色的模糊地带,常常面临着两难,没有一个大写的原则,能真正为我们指点迷
津。我们必须也只能在具体的境况中,自己为自己做出选择,并承担选择的责任。
毋庸讳言,活得越丰富,昭示着跟头摔得越多,痛苦也越多。这正是许多人向往活得正
确的原因之一。但这里有两点值得一说:第一,痛苦和快乐一样,是生命不可或缺的一环。
当下的痛苦构成了整个生命的一个层面,生命由此而厚重,让人回味无穷。第二,没有痛苦
的生活也就没有快乐的感受。当痛苦、挫折消失了的时候,也正是空虚和无聊开始的时
候。人的生命意义,就是在克服生活障碍中显示出来的。
一个因害怕犯错误而在生活面前停滞不前的人,既丧失了自我也丧失了世界。人是
活在不同的世界中的,生活的丰富造就了世界的丰富。世界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随着
我们和它打交道的深入、广泛,它向我们敞开了不同内容。世界是什么,没有一个固定的
答案,取决于我们和它交往的程度。敢于生活,敢于追求丰富的生活,才能拥有一个丰富的
世界。
但说活得丰富比活得正确更重要是不是意味着活得正确与不正确无关紧要呢?
……
总之,不论是正确性标准的形成,还是正确性标准的修正,都离不开生活实践的丰富性。
以下说法不能支持“活得丰富比活得正确更重要”的一项是( )
A.生活中充满了灰色的模糊地带,常令人面临两难境地,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原则
能真正为我们指点迷津。
B.痛苦和快乐一样,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无痛苦便无所谓快乐,无快乐也就
无所谓痛苦。
C.追求一种具体生活之上的普遍原则很容易,所以很多人选择“活得正确”而放弃
“活得丰富”。
D.不论是正确性标准的形成,还是正确性标准的修正,都离不开生活实践的丰富性,
二者密切相关。
【答案】 C
【答案解析】 原文“用一种凌驾于具体生活之上的普遍原则来指导人们如何生活
,这条路注定是无法走通的”,选项表述为“很容易”,不准确;此外,不符合题干“活得丰富比
活得正确更重要”的要求。
对点练习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西学东渐与中国文化自觉
尹德树
①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文化传播和交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
动力。世界历史进入近代以来,文化交流、借鉴和吸收日益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主流。
如何处理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关系问题一直是文化学研究不可回避的基本问题。
②文化的民族性是文化个性的体现,世界性则是文化共性的表现形式,伴随着全球
化的进程不断推进,文化的世界性整合越来越明显。进入近代以来,大家都感受到了文
化的世界性特征在加强,但并不意味着多元的民族文化将被世界文化所取代。民族文化
是世界文化繁荣发展的根基,没有了民族文化哪来的世界文化。放弃文化的民族性谈世
界性,等于妄自菲薄、丢弃根本,固守民族文化而拒绝世界文化,等于固步自封、思想狭隘。
……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下列关于原文第①、②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而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无疑正
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B.文化的民族性是文化个性的体现,世界性则是文化共性的表现形式,
两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C.近代以来,文化的世界性特征在逐渐加强,但是多元的民族文化明显
强于世界文化,后者无法取代前者。
D.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发展的根基,没有民族文化就没有世界文化。
世界文化要以民族文化作基础。
【答案】 C
【答案解析】 “多元的民族文化明显强于世界文化”于文无据。
【强化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①在《判断力的批判》中,康德对美进行了有名的分析。我在《西方美学
史》第十二章里对他的分析结果作了如下叙述:
②审美判断不涉及欲念和利害计较,所以有别于一般快感以及功利的和道
德的活动,即不是一种实践活动;审美判断不涉及概念,所以有别于逻辑判断,即
不是一种概念性认识活动;它不涉及明确的目的,所以与审美目的判断有别,美
并不等于完善。
③审美判断是由对象的形式所引起的快感。这种形式之所以能引起快感,
是因为它适应人的认识功能,使这些功能可以自由活动与和谐地合作。这种
心理状态虽不是可以明确地认识到的,却是可以从情感的效果上感觉到的。
它可以说是对于对象形式与主体的认识功能内外契合所感到的快慰。
……
(选自朱光潜《谈美书简》,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前三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审美判断不涉及欲念和利害关系,和道德层面的活动不同,它不是一种实践
活动。
B.审美判断的目的是不明确的,这种判断与人们追求的审美目的判断是不同
的。
C.审美判断与逻辑关系的判断是不同的,前者与概念无关,后者与概念有紧密
联系。
D.审美判断是由对象的形式所引起的快感,这种快感包含在功利性的快感范
围之内。
【答案】D (据原文“审美判断不涉及欲念和利害计较,所以有别于一般快感以
及功利的和道德的活动”可知,这种快感应与功利性无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正解与误读是阅读阐释中经常碰到的是非之争,两者难解难分,又必解必分。读者的
正解往往是在不断克服误读的过程中获得的。
关于误读,阅读学界存在着真误读和假误读之辨。中外一些学者认为,误读永远是一
个客观的存在,是一种规律性现象。美国耶鲁大学哈罗德·布鲁姆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
曾连续发表四部著作,系统论述了“诗的误读”:“一首新诗总是后辈诗人对前辈诗人及其
伟大作品释读的结果。这是一种特殊的释读,它不在于对某一具体作品的释读实际发
生与否,它实际上是指一种接受影响与打破影响,继承与创新的悖谬状态。”我国清代纪
昀说:“郢书燕说,固未为无益。”
现代钱锺书说:“作家原作叙事抒情本无彼意,然读者却在阅读中出现创造性的误解,悟出
确有引人入胜的彼意,并为更多的读者所认可。”三家所说的“特殊性释读”“合理性误读
”“创造性误读”显然是指读者释义对作者原意的超越或对传统释读的突破。由此,对“误
读”引出“反误”和“正误”两种分法:“反误”指读者自觉不自觉地对文本穿凿附会,随意歪
曲,既不合作者的原意,也不切作品的本意,那是真误读;“正误”指读者的理解和作者原意
相抵梧,但切合作品的实际,使文本意义增值,这是假误读。童庆炳认为“误读”有“正误”“
反误”之异(《文学理论教程》),在文学鉴赏活动中,正误是一种值得肯定的有效的解读
方式,而反误只能是对文本的歪曲乃至粗暴践踏,是不值得提倡的。
我们认为,把不同于作者原意的多元阐释归入“误解”的范畴是不妥的,正就是正,误就
是误,不必对误解分正反,不存在“正确的误解”。将“合理性误读”和“创造性误读”作为“
假误读”的修辞来运用,未尝不可,但把“正误”作为阅读学的概念和常规就不够科学了。
超越作者,超越文本的“增解”“异解”和“批解”是典型的“个性化理解”,不宜说成“正误”,而
应说成“正解”“精解”或“圣解”。在文章和文学的个性化阅读中,必须严格区分错误解读
和正确解读。真正的误读、曲解、歪批、胡吹算不得个性化阅读。本文所论的“误读”
是与“正解”相反的真误读,不包含所谓“正误”的假误读。真误读,作为阅读病态大有研
究其病理的必要。
文章阅读疾病与文章本体疾病、文章写作疾病有所不同,它与文学阅读疾病也有差
异。文章阅读疾病,发生在阅读的认知、理解、欣赏、评价、表达、迁移各个环节,也
出现在辨体、感言、人情、得意、运思及物等各个方面;若分类别,它既有阅读生理的、
心理的、行为的疾病,又有阅读知识的、方法的、情志的疾病。不仅处于学习性阅读阶
段的普通读者容易患各种各样的疾病,而且进入创造性阅读阶段的专家读者也难免犯自
由化误读的毛病。文章阅读病理研究是专门探讨读者在阅读全过程中阅读心理和行为
的病症及其医治的一门阅读分支学科,目的是求得学校阅读教学和社会读书活动的健康
生存和科学发展。
(摘编自曹祥芹《文章阅读学》,大象出版社2009年版)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正解与误读,是阅读阐释的不同形态。阅读阐释是在不断克服误读的
过程中获得正解的,因此,对误读的认识也是有必要的。
B.部分学者认为,误读是一个客观存在,是一种规律化的现象,如耶鲁大学
教授哈罗德·布鲁姆就持此观点。
C.诗的误读实际上是一种接受影响与打破影响,继承与创新的悖谬状态。
D.清代纪昀认为误读并非无益,提倡误读,“郢书燕说”便是中国古代一个
较为典型的误读案例。
【答案】 D (D项是具体性解读纪昀的观点。有意地将原文中的信息“固未为无益”
进行处理和变形,从而设置了“提倡误读”这一无中生有的陷阱。)
3.根据第二段阐述,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合理性误读”“创造性误读”属于读者释义对作者原意的超越或对传统释义的
突破。
B.无论是美国的哈罗德·布鲁姆教授,还是清代的纪昀,抑或现代的钱锺书,他们都
认识到读者释义无论是真误读还是假误读都对阅读有益处。
C.“反误”指读者对文本穿凿附会、任意歪曲的理解,既不符合作者的原意,也不切
合作品的本意,因此这类误读带有刻意之嫌。
D.如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本来是表现恋人间的相
思之苦,但今天的读者却把它用来比喻教师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并被大家广
泛接受。这是种“反误”。
【答案】 A (B 项源自对真假误读的定义,三人观点的相似性在于认为误读是一种
打破、合理、创造性的,属于假误读,是有益的。C项原文中并不存在这种因果关系,这属
于强加因果;“刻意”与原文信息中的“自觉”“不自觉”相矛盾。 D项此例应属“正误”。)
【过关检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不轻言转行或跨界
在中国影视产业迅猛发展的过程中,浮躁浅薄、急功近利的创作风气也逐渐滋生成
长起来,所生产出来的影视作品鱼龙混杂,既有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精品,也不乏偷工
减料、广受诟病的质量低劣之作。如何将工匠精神融入影视创作实践中去,从而使国产
影视剧与观众建立起更加稳固且充满信任的关系,成为影视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点和突破口。
工匠精神乃现代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体现为产品的生产者或服务的提供者对与其工
作相关的某一方面专业品质的不懈追求与顽强坚守。具体而言,就是他们在向社会创造
某种产品或提供某种服务的过程中会以一种高度专注、近乎苛刻的态度对待自己所掌
握的专业技术或服务能力,使之精益求精、臻于完美。一个具备工匠精神的人,在面对
自己的工作时,不会左顾右盼、朝秦暮楚,总是幻想找到一步登天的终南捷径。哪怕只
是一件在他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往往也会将毕生的志趣和难以想象的精力贯注其
中,以一种“衣带渐宽终不悔”的韧劲,日复一日地将之做到极致。具体到影视创作领域,
工匠精神首先体现为从业者有长期甚至终生心无旁骛地坚守自己的本职工作而无怨无
悔的志趣。这意味着,无论从事影视生产的哪个行当,他们都不能受一时的利益诱惑就
轻言转行跨界,而是始终专注于自己的本位工作,立足于专属于自己的、别人无法取代
的位置上,为影视艺术提供丰厚而独特的养分。
影视市场的高热不退带动作品的产量激增,也将人才短缺这一棘手难题推上了
台面:编剧、摄影等高端专业人才难觅,因为好多人转行去当了导演,甚至自组公司
拍起了电影;与此同时,一些圈外人士眼见影视产业有利可图,遂凭借自己的“圈粉”能
力跨界“触电”,摇身一变成为了导演或制片人,搭班子拍起影视剧,这进一步加剧了非
导演类行家里手供不应求的紧张状态。于是,大批缺乏经验的新人仓促上阵。由于
缺乏训练与积淀,其作品大多艺术水准低下。结果,一些好不容易在实践中形成的宝
贵创作技艺与经验无法传承下去,使创作无法形成有效的积累和生长。
健康的行业环境不仅需要频频走上红毯、亮相于人前的导演、演员和制片人,也
需要专业的编剧、摄影师等“幕后英雄”,还需要资深的副导演、选角导演、预告片
导演、场记等各怀绝技且安守本分的“高级技师”。唯有如此,作品的专业品质才能
从整体上稳中有升。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建立起良性的制度,公正合理地分配“象征
资本”,让所有为作品生产作出贡献的成员获得应有的地位和与之能力和付出相匹
配的回报,使其即使处在幕后,也不会感觉被冷落。当然,笔者如此立论,并不是简单地反
对转行或跨界。而是想强调,转行跨界必须源于志趣的改变而非利益的驱动,且转行跨
界后还需放低姿态,随着经验的积累循序渐进,不可妄想一步登天,不费吹灰之力、仅凭
人气就从这个行业的大咖一跃成为另一个行业的新秀。否则,很容易造成行业秩序的
混乱,长此以往对中国影视业的艺术根基造成侵蚀。
(节选自宫浩宇《影视创作呼唤工匠精神》)
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一段针对我国影视产业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要将工匠精神融入影视创作实践
中去的必要性。
B.第二段在论述“工匠精神”内涵后,指出影视创作的各个行当不能受诱惑而轻言
转行或跨界。
C.第三段从反面论述了影视产业出现人才短缺这一棘手难题的原因,以及由此产
生的不良后果。
D.最后一段主要论述了轻言转行跨界的危害,指出这样可能对中国影视业的艺术
根基造成侵蚀。
【答案】D (最后一段主要从主客观角度提出避免轻易转行跨界的方法。)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影视行业迅猛发展,浮躁浅薄、急功近利的创作风气也逐渐滋生成长,需
要将工匠精神融入影视创作实践中。
B.如果所有为作品生产作出贡献的成员获得应有的地位和与之能力和付出相
匹配的回报,转行跨界现象就不会出现。
C.如果让缺乏训练与积淀的新人仓促上阵,一些好不容易在实践中形成的宝贵
创作技艺与经验就无法保证有效传承。
D.如果转行或跨界源于志趣的改变,且之后放低姿态,随着经验的积累循序渐进,
就可能创造出较高水平的作品。
【答案】B (“就不会出现”过于武断。)
文档由机器转码 排版混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请下载原文档
本文档的下载地址为http://www.gaokaotik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06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