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为高考题库的VIP用户

2019版广东省学业水平考试学考导航语文PPT课件-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第1章 一、文言文阅读(五)

标签: 暂无标签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阅读与鉴
赏赏
           (五)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考点解读】
   “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该考点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综
合层级。
   就文言阅读而言,“分析综合”能力,包括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
心意思等方面。其要求考生在通读文言文本的基础上,能够对文中相关信息和中心
意思进行筛选辨析、归纳概括,这是对文言文本进行分析综合能力的体现。
   “筛选文中的信息”是指文章里面包含的信息有主次之分,有类别之分,有情理之
分等等,考生需根据要求进行辨别筛选。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归纳”指对文章的结构层次或内容要素能用简
洁的语言浓缩表达,或者对给出的表达作出正误判断。“中心意思”是文章的灵魂,是
读懂一篇文章的基本要求,概括中心意思是对全文作总体把握的关键。
   对应本考点的考题往往设为选择题,要求对选项中所表述的与文本内容相关的
信息进行正误的判断。
【方法指引】
    1.要通读文本。答题前,要通读文本,对整个文本有总体的认识,理解全文内容,不
能孤立地就选项分析选项。
    2.要将选项内容与文本内容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答题时务必要回到原文,把
相关选项放回到上下文的语境中去解读,以揣摩人物的动机、事件本身的来龙去脉。
在阅读时要抓住关键词语,正确辨析主次内容,以迅速排除次要枝节,筛选出必要的信
息。同时,还要注意进行比较,排除掺杂其中的错误信息,仔细分析原文内容与选项之
间信息的异同,才能判断其正误。
    3.了解错误选项设置的规律。错误选项的设置是有一定规律的。夸大事实、偷
换概念、以假乱真、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是最常见的错误选项设置逻辑,把握这
些常见的方向,在判断选择是有意识地比较辨识,有助于准确答题。
    4.积累一些文体知识、文化常识。掌握、积累一些古代文体知识和古代文化常
识,对准确理解文言文本,筛选信息,概括内容,分析综合很有帮助。
【知识梳理】
古代文化常识汇编
   1.称谓
   (1)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①自称姓名或名;②用于介绍或作传;③称所厌恶、
所轻视的人。
   (2)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时(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
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3)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名是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字
是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
敬称。
   (4)称庙号与谥号。庙号是古代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谥号是古
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
   (5)其他,如称斋名、称籍贯、称郡望、称官名、称爵名、称官地等。
   (6)兼称,如《游褒禅山记》中“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
安上纯父”,前两人兼称籍贯、姓名及字,后两人先写与作者关系,再称名和字。
   (7)谦称。大致有以下几种。
   ①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如“愚”“鄙”“敝”“卑”“窃”“臣”“仆”等。
   ②古代帝王的自谦辞,有“孤”“寡人”等。
   ③古代官吏的自谦辞,有“下官”“末官”“小吏”等。
   ④读书人的自谦辞,有“小生”“晚生”“晚学”等,“不才”“不佞”“不肖”等。
   ⑤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辞,如“家父”“家兄”等,“舍”则用
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⑥其他自谦辞还有,如“在下”“小可”“老朽”“老夫”;女子自称“妾”;老和尚自称“老衲”。
    (8)敬称。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大致有以下几种。
    ①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驾,本指皇帝的车驾。古
人认为皇帝当乘车行天下,于是用“驾”代称皇帝。
    ②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等,如“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
方母亲)、“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尊驾”(称对方)、“尊意”(对方的
意思)、贤弟(称对方的弟弟)等。
    ③称谓前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死的皇帝为“
先帝”,称已经死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称已经死去的母亲为“先慈”或“先妣”,称已
死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
    ④对尊长者和用于朋辈之间的敬称有“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
    (9)贱称。表示轻慢斥骂的态度。如“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中的“竖子”,又如
“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孔雀东南飞》)中的“小子”。
  (10)一些专属特殊称谓。
  ①对平民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
元”“氓”等。
  ②职业的称谓。对一些以专门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
的职业的字眼,如《师说》中的“师襄”。
  ③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情谊
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在遇到磨难
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从小一块儿长大
的异性好朋友叫“竹马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辈分不同、年龄相
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
友叫“君子交”;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神交”也指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
朋友)。
    ④年龄的称谓。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
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如“垂髫”是三四岁
至八九岁的儿童,“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豆蔻”是十三
四岁至十五六岁的少女,“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弱冠”是男子二十岁
(成年),“而立”是男子三十岁,“不惑”是男子四十岁,“知命”是男子五
十岁,“花甲”指六十岁,“古稀”指七十岁,“耄耋”指八九十岁,“期颐”
指一百岁。
   2.官职任免升降的常用词语
   (1)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
   (2)除:拜官授职,授予官职。
   (3)擢:提升官职。
   (4)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
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5)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
   (6)黜、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
   (7)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
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
   (8)乞骸骨、致仕: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
   (9)下车:新官刚上升。
   3.古代地理
   (1)中国: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2)中华: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称“中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
地区。
   (3)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
扬、荆、豫、梁、雍。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4)赤县、神州: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5)中原(中土、中州):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
区或整个黄河流域,或指整个黄河流域。
   (6)海内、四海: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四海”指天下、
全国。
   (7)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
   (8)八荒: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
   (9)江东、江左、江表、江南: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
确定东西和左右。所指区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带,也可指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
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区称作“江东”;“江左”即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
西为右;“江表”指长江以南地区;“江南”是长江以南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
   (10)山东:顾名思义,在山的东面。但需注意的是,因“山东”之“山”,可指崤山、华山、
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鸿门宴》中“沛公居山东时,贪
于财货”的“山东”和《过秦论》中“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的“山东”,都是以崤山为
标准的“山东”。
   (11)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
   (12)百越(百粤、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古文中常泛指
南方地区。
   (13)山水阴阳:古代以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以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阴”。
   4.古代科举制度
   (1)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形式
   ①察举: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
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
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②征辟: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
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2)科举
   科举是从隋代开始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选拔官吏的一种
制度。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
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
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
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
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乡试第一名叫“解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
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
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
甲第。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
“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的称号。一、二、三甲统称“进士”。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
,故而称“黄甲”“金榜”,因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
就是考中进士。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
中三元”。
   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
   5.风俗礼仪
   (1)伯(孟)仲叔季
   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
季”是老四。古代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字
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示男性,构成男子字的全称。
   (2)天干地支
   简称“干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
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
,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这种“干支纪法”形成的一种历法,叫“干支历
”。
   (3)十二生肖
   又称“属相”。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卯
为兔,辰为龙,巳为蛇,午为马,未为羊,申为猴,酉为鸡,戌为狗,亥为猪。后以为某人生在某
年就肖某物。
   (4)祭祀礼
   ①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
   ②三牲:一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一指
夏、商、周三代所用牺牲的总称。
   ③太牢、少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少牢
只有羊、豕,没有牛。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
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5)礼仪
   ①揖让:一指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揖让之礼按尊卑分为三种,称为三揖,一为
土揖,专用于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二为时揖,专用于有婚姻关系
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平而致于前;三为天揖,专用于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一
指禅让,即让位于比自己更贤能的人。
   ②长揖:这是古时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③拱:古代的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
   ④顿首: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
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
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也常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末尾。
   ⑤稽首: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
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
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后来,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妇拜天地
父母、拜祖、拜庙、拜师、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礼。
   ⑥再拜:先后拜两次,表示礼节之隆重。旧时书信末尾也常用“再拜”,以表示敬意。
   ⑦跪: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脚跟,以示庄重。
   ⑧坐:古代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跟。为了表示对人尊重,坐法颇
有讲究,“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尽后”是尽量让身体坐后一点,以表谦恭;“尽前”是尽
量把身体往前挪,以免饮食污染座席而对人不敬。
   ⑨座次: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
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皇帝聚
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做“南面”,称臣叫做“
北面”。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
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
   ⑩冠礼: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加冠的礼节。冠礼在宗庙中进行,由父亲主持,
并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先后加缁布冠、皮弁、爵弁,分别表示有
治人、为国出力、参加祭祀的权力。加冠后,由贵宾向冠者宣读祝辞,并给起一个与
俊士德行相当的美“字”,使他成为受人尊敬的贵族成员。因为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所
以后世将二十岁称作“弱冠”。
    6.文学艺术
    (1)五声、宫调
    五声也称“五音”,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级。
    古代称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为七声,其中以任何一声为音阶的起
点,均可构成一种调式。凡以宫声为音阶的起点的调式称“宫”,即“宫调式”,而以其他
各声为主者则称“调”,如商调、角调等,统称为“宫调”。
    (2)文房四宝
    文房,即“书房”。“文房四宝”是旧时对笔、墨、纸、砚四种文具的总称。著名
的有:安徽泾县的宣纸、安徽歙县的歙墨、广东端州的端砚、浙江吴兴的湖笔。
    (3)永字八法
    “永”字具有汉字的八种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捺、折、钩、提。
   (4)阳文阴文
   我国古代刻在器物上的文字,笔画凸起的叫“阳文”,凹下的叫“阴文”。
   (5)四书五经
   “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宋人抽出《礼记》中
的《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配合,至南宋淳熙间,朱熹撰《四书章
句集注》,“四书”之名由此而定。此后,“四书”始终是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教育的必
读书和科举取士的初级标准书。
   “五经”是《诗》《书》《礼》《易》《春秋》五部儒家经典的简称,始称于汉
武帝时。其中存有中国古代丰富的历史资料。
   “六经”指的是六部儒家经典,即在“五经”外,另加《乐经》。也有称“六经”
为“六艺”的,即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技艺,韩愈《师说》中的“六艺经传
皆通习之”中的“六艺”即“六经”。
【能力突破】
    题型示例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不得已也。今仆不幸,
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
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
犹能引决,况若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
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
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
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
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
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节选自《报任安书》)
    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准解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人都是贪生怕死的,所以自己受宫刑屈辱后苟活也是理所当然的。
     B.作者强调真正勇敢的人不一定要为名节去死,让文章彰显于后世更有意义。
       C.文章列举了很多著称于后世的卓越的人,以及他们留存下来的精神财富。
       D.作者对孙膑、左丘明等人非常敬慕,表示要学习他们著书立说警示后世。
    【答案】 A
    【答案解析】 作者受宫刑屈辱后仍苟活的原因并非是觉得人贪生怕死是理
所当然,而是希望能完成自己的文章著述,使之流传后世。
    对点练习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
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
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
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
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
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
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
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节选自《陈情表》)
    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准解的一项是                (  )
      A.作者追述了自己多次受到地方官员和皇帝赏识被授予官职但又无法
            赴任的情况。
        B.“切”“峻”“责”“逋”“慢”等词语,准确鲜明地刻画了武帝当时的恼怒情态。
        C.作者提出晋朝“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纲领,迫使晋武帝放弃让自己做官
           的念头。
        D.作者描述祖母刘氏的病,笃图和自己跟祖母血肉关系,悉心说服武帝体恤下
           情。
    【答案】 C
    【答案解析】 作者提出晋朝“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纲领,热切称颂朝廷褒扬孝行态
度坚决、措置得当,是为“愿乞终养”设置根据,也进一步打消晋武帝的疑虑。
    题型示例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
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
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长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既无受鱼而不
免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节选自《韩非子》)
    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准解的一项是               (  )
     A.公孙仪特别喜欢吃鱼,他做了鲁国的宰相后,人们都争相买鱼来献给他。
     B.公孙仪的弟子替公孙仪收下了别人送的鱼,公孙仪讲出一番道理批评他。
     C.公孙仪认为若收了别人送的鱼,以致破坏律法而被罢相,是得不偿失的。
     D.公孙仪不贪赃值得称赞;但他反对受贿的出发点却是为保住自己的地位。
   【答案】 B
   【答案解析】 公孙仪的弟子并未替公孙仪收别人送的鱼,只是问他为何不收
别人的鱼。
   【参考译文】
   公孙仪做鲁国的宰相,并且特别喜欢吃鱼,全国的人都争相着买鱼来献给他,公
孙仪却不接受。他的弟子劝他说:“您喜欢吃鱼而不接受别人的鱼,这是为什么?”他
回答说:“我正因为爱吃鱼,所以我才不接受。假如收了别人献来的鱼,一定会要迁就
他们的脸色;(若)迁就他们的脸色,就会歪曲和破坏法律;(若)歪曲和破坏法律,我就会
被罢免相位。虽然(我)爱吃鱼,这些人不一定再送给我鱼,我又不能自己供给自己鱼。
如果不收别人给的鱼,就不会被罢免宰相,尽管(我)爱吃鱼,但别人不用送给我鱼,我
能够长期自己供给自己鱼。”这是明白了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的道理啊!
   对点练习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
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
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书》
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
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
其有益于身而已。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
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
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
                                                   (节选自刘开《问说》)
   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准解的一项是                (  )
     A.这篇文章的主要观点是,要做学问就一定要学会向别人提问请教,善问
            才能善学。
     B.作者指出向德才高于自己的、低于自己的、与自己相当的三种人请教
            应有的态度。
     C.作者引用孟子和子思的观点,又运用舜的例证,都是为了介绍向别人请
           教的方法。
     D.作者指出当下的人们能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互相请教,勤勉学习的人已
            经很少见了。
   【答案】 C
   【答案解析】 作者引用孟子和子思的观点,又运用舜的例证,是为了强调向别人
请教学习的重要性。
   【参考译文】
   一个有见识的人,他做学问必然喜欢向别人提问请教。“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
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
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还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总体),
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问,怎么能解决问题呢?(对于)比自己道
德才能高的人,向他们问,借以破除那疑问,(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那
里去匡正自己”。(对于)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问,借以求得一点正确的见解,(这就是曾子)
所说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问,以道德高知识多向道德低知识少(的人)问”。(对)同
自己水平相等的人,向他们问,借以共同研究,(这就是《中庸》)所说的“互相诘问,详细地
考察,明确地分辨它”。《尚书》不是说吗:“喜爱问(的人,学问知识)就丰富。”孟子论述:“
找回自己的放纵散漫的心”(的时候),并提“学问之道”,“学”之后(就)紧跟着“问”。子思谈“
重视品德修养”(时),归结到要“(好)问(勤)学”,(在他的提法中)“问”并且在“学”的前面。古
代的人虚心采纳善言善事,不挑选事情地问,不挑选人地问,(只要能)求取那有益于自己修
养和学业的就可以了。舜帝有天子的身份都向平民询问,以(他们的)大智却注意到浅近
平常的意见,不是偶然的谦虚,实在是要从多方面听取有益的意见。三代以后,有“学”而
没有“问”,朋友间的交往,能做到规劝做好事,不做坏事就不错了,那种在大是大非问题上
互相请教,勤勉地只是以进修为急务(的人)未多见,(更)何况世俗的人呢?
【强化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先是,太尉在泾州为营田官。泾大将焦令谌取人田,自占数十顷,给与农,曰:“且熟,
归我半。”是岁大旱,野无草,农以告谌。谌曰:“我知入数而已,不知旱也。”督责益急,农
且饥死,无以偿,即告太尉。太尉判状辞甚巽,使人求谕谌。谌盛怒,召农者曰:“我畏段某
耶?何敢言我!”取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垂死,舆来庭中。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即
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
   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刚直士也。入见谌,大骂曰:“汝诚人耶?泾州野如赭,人且饥死;
而必得谷,又用大杖击无罪者。段公,仁信大人也,而汝不知敬。今段公唯一马,贱卖市
谷入汝,汝又取不耻。凡为人傲天灾、犯大人、击无罪者,又取仁者谷,使主人出无马,
汝将何以视天地,尚不愧奴隶耶!”谌虽暴抗,然闻言则大愧流汗,不能食,曰:“吾终不可以
见段公!”一夕自恨死。
                                        (节选自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且熟,归我半       且:将来                   B.太尉判状辞甚巽    巽:谦恭
  C.乃我困汝             困:使……困     D.一夕自恨死          恨:仇恨
【答案】D (恨:遗憾。)
2.对下列语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农以告谌”,宾语前置句,“农”作宾语被前置。
  B.“无以偿”,“无以”是固定结构,译作“没有用来”。
  C.“使人求谕谌”,省略句,“谕”字后省略“于”
  D.“段公,仁信大人也”,判断句,“也”表判断语气。
【答案】A (省略句,以(之)告谌。)
   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这则逸事叙述段太尉同情、救助、安抚一个无力交租而惨遭毒打的农民。
     B.事件的结局,由第三者尹少荣出场怒斥焦令谌,起到从侧面烘托的作用。
     C.作者善于运用细节描写,细致地描写了段太尉急民所急,与焦令谌争辩。
     D.这则逸事表现了段太尉仁厚慈惠爱民之心,在小处彰显段太尉他的气节。              
   【答案】C (文章在描述其为被打成重伤的农者洗血、裹疮、注药、哺食、
卖马、偿谷,不避琐细。)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
   【答案】撕下自己的衣服为他包扎伤口,亲自为他敷上良药,早晚自己先喂农民
,然后自己再吃饭。
   (2)汝将何以视天地,尚不愧奴隶耶!
   【答案】你将怎样上对天、下对地,难道不为作为奴仆的而感到羞愧吗!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
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
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
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
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
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
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
官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
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
应,曰:“坐。”樊哙从良坐。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内:接纳
  B.拔剑切而啖之                       啖:吃
  C.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称王
  D.还军霸上                                军:驻扎
【答案】C (王:使……为王。)
2.对下列语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今日之事何如”,宾语前置句
  B.“樊哙侧其盾以撞”,状语后置句。
  C.“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判断句,“者也”是判断句的标志。
  D.“则与斗卮酒”,省略句,“与”字后省略“之”。
【答案】B (并非状语后置句,“侧其盾”是状语。)
   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这个部分是“鸿门宴”的高潮部分,刘邦的参乘樊哙的介入使局面出现了转机。
     B.樊哙硬闯军帐,舞剑,吃肉喝酒,作者成功塑造了一个有勇无谋的武将形象。
     C.项羽对没有资格入帐的樊哙采取格外宽容的态度,是他“不忍”之心的表现。
     D.成语“项庄舞剑”出于此段,后常用于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另有所指。
   【答案】B (樊哙在危急的关头不顾卫士阻拦,闯入中军帐,表现了极大的勇敢。但入
帐后的种种行动都是有礼有节的;他还借机讥讽项王,却又替刘邦求赏,暗寓尊崇项羽之意,
这又说明他粗中有细。)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答案】杀人唯恐不能杀尽,惩罚人唯恐不能用尽酷刑。
   (2)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答案】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
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
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
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
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
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
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节选自韩愈《师说》)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其出人也远矣        出:超过       B.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下:下位
  C.是故圣益圣         圣:圣人       D.小学而大遗           小:小的方面
【答案】B (下:低于。)
2.对下列语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判断句,“也”是判断句的标志。
  B.“而耻学于师”,状语后置句,“于师”是“学”的状语。
  C.“句读之不知”,宾语前置句,“之”是宾的标志。
  D.“其皆出于此乎”,反问句,“其”表反问语气。
【答案】A (非判断句,“也”起停顿作用。)
    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这一段用对比的方法,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B.作者在文章中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与“愚”分别的关键所在。
      C.作者以为子择师而自己不从师的例子分析了不从师学习的谬误。
      D.作者将“君子”“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比,轻视后者。
    【答案】D (韩愈在文章里一再用“君子”“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古
之圣人”对比,贬前者,褒后者,当然不会把自己列入所谓的君子中,所以“君子不齿”只是
对耻于从师的君子的讽刺,而没有对“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轻视。)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答案】以地位低的人为师,足以感到羞愧,以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答案】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这类人,是士大夫们所看不起的,现在他们的见识
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也真是奇怪啊!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
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
一至。妪每谓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
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
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
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
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节选自归有光《项脊轩志》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一:一体
    B.迨诸父异爨                             迨:等到
  C.乳二世                                 乳:哺育
     D.先妣抚之甚厚                   厚:宽容
【答案】 D (厚:优待,重视。)
2.对下列语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墙往往而是”,判断句,译为“墙到处都是”。
  B.“室西连于中闺”,状语后置句。
  C.“读书轩中”,省略句,在“轩中”前省略“于”。
  D.“令人长号不自禁”,宾语前置句。
【答案】 A (并非判断句。)
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这个选段的第一句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由前文写“喜”到后文写“悲”。
  B.这个选段叙写了项脊轩的变迁,回忆母亲和祖母的往事,全段用“悲”贯穿。
  C.作者通过老乳母对祖母的深情回忆,再现了祖母的音容笑貌,禁不住潸然泪下。
  D.作者表达了对家庭变迁的悲叹、对亲人的怀念、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深深感慨。
【答案】 C (应是对母亲的回忆。)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答案】东家的狗向西吠叫,客人得越过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里栖息。
(2)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答案】好久没有见到你的身影了,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待在这里,真像个女孩子呀?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
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
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
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
必自毙,子姑待之。”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
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
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大叔完聚,缮
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
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节选自《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今京不度     度:合法度      B.焉辟害      辟:通“避”
C.蔓难图也     蔓:蔓草       D.缮甲兵      缮:修整
【答案】 C (蔓:延蔓。)
2.对下列语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为之请制”,被动句。         B.“国之害也”,判断句。
C.“姜氏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           D.“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省略句。
【答案】 A (非被动句,“为”是“替”的意思,并非表被动。)
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这是一个流传甚广、十分典型的兄弟相争的故事,起因是哥哥拒给弟弟封地。
   B.出自此文的“多行不义必自毙”,意思是不义的事情干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
   C.故事虽短,但郑庄公阴险狡诈、姜氏偏心溺爱、共叔段贪得无厌无不跃然纸上。
   D.作者以冷静的笔触记述历史,读者感悟到统治者内部争权斗争的尖锐和残酷性。  
【答案】 A (起因并非哥哥拒给弟弟封地,而是母亲偏爱弟弟,想废了哥,让弟弟做王。)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答案】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若是封给其他城邑),我都会听命。
(2)不义,不暱,厚将崩。
【答案】对君主不义,对兄长不亲,土地虽然广大,也终将崩溃。
【过关检测】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八大山人,明宁藩宗室,号人屋。性孤介,颖异绝伦。八岁即能诗,善书法,工篆刻,
尤精绘事。尝写菡萏一枝,半开池中,败叶离披,横斜水面,生意勃然;张堂中,如清风徐
来,香气常满室。又画龙,丈幅间蜿蜒升降,欲飞欲动;若使叶公见之,亦必大叫惊走也。
善恢谐,喜议论,娓娓不倦,常倾倒四座。父某,亦工书画,名噪江右,然喑哑不能言。甲
申国亡,父随卒。人屋承父志,亦喑哑。山人嗜酒,人爱其笔墨,多置酒招之,预设墨汁
数升、纸若干幅于座右。醉后见之,则欣然泼墨广幅间,然后捉笔渲染,或成山林,或
成丘壑,花鸟竹石,无不入妙。如爱书,则攘臂搦管,狂叫大呼,洋洋洒洒,数十幅立就。
醒时,欲求其片纸只字不可得,虽陈黄金百镒①于前,勿顾也,其颠如此。外史氏曰:“山
人果颠也乎哉?何其笔墨雄豪也?余尝阅山人诗画,大有唐宋人气魄。至于书法,则胎
骨于晋魏矣。问其乡人,皆曰得之醉后。呜呼!其醉可及也,其颠不可及也!”
                                          (节选自陈鼎《八大山人传》)
   【注】 ①镒:古代重量单位,合二十两(一说二十四两)。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工篆刻            工:善于                B.张堂中 张:展开
     C.常倾倒四座         倾倒:使……倾倒     D.名噪江右   噪:噪音
   【答案】 D (噪:喧哗、大声叫嚷。)
   2.对下列语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八大山人,明宁藩宗室”,判断句。
        B.“数十幅立就”,省略句,“立就”后省略宾语“之”。
     C.“则胎骨于晋魏矣”,状语后置句。
              D.“皆曰得之醉后”,省略句,“醉后”前省略介词“于”。
   【答案】 B (非省略句。)
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八大山人从小聪慧异常,特别擅长绘画,他画的荷花、龙、栩栩如生,极为传神。
  B.八大山人由能言善辩到闭口不言,其原因是父亲去世,他要模仿父亲以表示纪念。
  C.八大山人常常于醉中在宽大的画纸上洒墨作画,若兴致来了几十幅画一会儿就
      画好。
  D.作者认为八大山人诗画有唐宋气魄,书法有魏晋风骨,其成就跟他的痴迷癫狂分
      不开。
【答案】 B (八大山人不再说话是因为明朝灭亡,并非为了纪念父亲。)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陈黄金百镒于前,勿顾也。
【答案】即使在他的面前陈放百镒黄金,他也不看一眼。
(2)山人果颠也乎哉?何其笔墨雄豪也?
【答案】山人果真癫狂吗?为什么他的笔墨那样雄豪呢?
【参考译文】
  八大山人,是明朝宁藩的宗室,号人屋。他生性孤傲,有骨气,聪明绝伦,无人能比。八
岁便能作诗,善于书法,长于篆刻,尤其精于绘画。曾经画一枝荷花,半开于池中,败叶散乱,
横斜在水面,生气勃勃;张挂在堂中,好像有清风徐徐吹来,香气常充满整个屋子。又曾画
龙,在丈幅之中蜿蜒升降,想要飞动一般;如果叶公见到了,也一定会大叫着惊慌逃跑的。
他言语诙谐,喜欢议论,总是娓娓而谈,不知疲倦,使四座的人为之倾倒。其父某某,亦长于
书画,在长江下游西部地区名声很响,然而喑哑不能说话。甲申年明朝灭亡,父亲随着去
世。人屋继承父志,亦喑哑不说话。山人嗜好喝酒,人们喜欢他的画,大多置办了酒来让
他作画,预先准备几升墨汁、若干纸张在座右。山人酒醉后见到了,便高兴地在宽大的画
纸上泼墨,这以后他提笔渲染,有的成山林,有的成丘壑,有的成花鸟竹石,无不精妙。如果
碰到他爱画,那就捋起袖子,伸出胳膊,提起笔来,狂叫大呼着,数十幅画片刻就画成了。他
酒醒来了,要想求他片纸只字都无法得到,即使在他的面前陈放百镒黄金,他也不看一眼,
他就癫狂到这样的程度。外史氏曰:“山人果真颠狂吗?为什么他的笔墨那样雄豪呢?我曾
经阅看山人诗画,觉得大有唐宋人的气魄。至于书法,则是从魏晋脱胎而来的。问他的同
乡人,都说那些书画都是从他醉后得来的。唉!他的醉可以比得上,他的癫狂却是无法比
得上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
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
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故
名之曰“放鹤亭”。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
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
子和之。’《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
外,故《易》《诗》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
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
;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
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
                                         (节选自苏轼《放鹤亭记》)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升高而望,得异境焉     升:登上          B.时从宾佐僚吏               从:跟从
  C.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和:和睦          D.隐德之士,狎而玩之       狎:亲近
【答案】C (和:和谐地跟着唱或伴奏。)
2.对下列语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判断句。
  B.“饮酒于斯亭而乐之”,状语后置句。
  C.“故《易》《诗》以比贤人君子”,省略句,“以”后省略“之”。
  D.“而况于鹤乎”,反问句,强调“不能为害”。
【答案】A (并非判断句。)
   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开头记叙了建亭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并说明放鹤亭得名的原因。
     B.作者在与山人的对话中引用《易》和《诗》的句子,来自比贤人君子。
     C.文中以卫懿公好鹤而导致亡国的事例,强调国君必须有意识克制自己。
     D.文章主体部分通过与山人的对话,表达了作者对“隐居之乐”的理解。
   【答案】B (引用《易》和《诗》的句子,并非自比贤人君子,是把鹤比作贤人君子。
)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
   【答案】大概那种东西(指鹤)清净深远幽闲旷达,超脱世俗之外。
   (2)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答案】由此看来,君主之乐和隐士之乐是不能一样看待的。
    【参考译文】
    熙宁十年的秋天,彭城发大水,云龙山人张君的草堂,水已没到他家门的一半。
第二年春天,大水落下,(云龙山人)搬到故居的东面。在东山的脚下,登到高处远望
去,看到一个奇特的境地。于是,他便在那座山上建亭子。彭城山,山冈从四面合拢
,隐隐的像一个大环;只是在四面缺一个口,而云龙山人的亭子,恰好对着那个缺口。
山人养两只鹤,非常驯服而且善飞。因此给这个亭子取名叫“放鹤亭”。郡守苏轼,
当时带着宾客随从,前往拜见山人,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给山人斟酒并
告诉他说:“您懂得隐居的快乐吗?即使是面南称尊的国君,也不能和他交换。
《易》上说:‘鸣鹤在北边鸣叫,它的小鹤也会应和它。’《诗经》上说:‘鹤在深
泽中鸣叫,声音传到天空。’大概那种东西(指鹤)清净深远幽闲旷达,超脱世俗
之外,因此《易》《诗经》中把它比作圣人君子。不显露自己有德行的人,亲
近把玩它,应该好像有益无害;但卫懿公喜欢鹤却使他的国家灭亡。唉,一国之
君主,即使清净深远幽闲旷达,像鹤那样,也不能过分享受爱好,过分喜好就会使
他的国家灭亡。而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贤士,即使荒唐迷惑颓败迷乱像饮酒
的人,还不能成为祸害,更何况对鹤的喜爱呢?由此看来,君主之乐和隐士之乐
是不能一样看待的。”山人欣然笑着说:“有这样的道理啊!”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
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从,是以不嗣。
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①。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
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逼乎?亲以宠逼,犹尚害之,况以
国乎?”公曰:“吾享祀丰洁,神必据我。”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非德,民不
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弗听,许晋使。
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冬,晋灭虢。师还,馆于虞。遂
袭虞,灭之,执虞公。
                                           (选自《左传·僖公五年》有删节)
   【注】 ①太伯和虞仲都是太王的儿子,太伯不听从父命,因此没有继承周朝的王
位。虢仲和虢叔是王季的儿子,当过文王的执政大臣,对周王室立下过功勋,记载他们功绩
的盟书在盟府里保存着。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假:借
     B.唇亡齿寒                                      亡:死亡
  C.神所冯依                                          冯:通“凭”,依据
     D.师还                                         师:军队
【答案】 B (亡:失去。)
2.对下列语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是判断句。
  B.“将虢是灭”,是宾语前置句。
  C.“虞不腊矣”,“腊”活用作动词,意为“举行腊月的祭祀”。
  D.“馆于虞”,省略句,“馆”后省略“之”。
【答案】 D (并非省略句,是状语后置句,“于虞馆”。)
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开头用“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一句,来点明事件的起因及背景。
B.虞公认为晋国是自己的同宗,不会祸虞国,但事实证明他的想法是错的。
C.宫之奇认为应该国君实行德政,并力谏虞公,但虞公却将他逐出了虞国。
D.宫之奇具有远见卓识,他准确地分析虞、虢、晋之间的关系,预见结果。
【答案】 C (虞公没有将宫之奇逐出虞国,是宫之奇自己带着族人离开。)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
【答案】虢国是虞国的外围(屏障),虢国灭亡,虞国一定跟随它灭亡。
(2)弗听,许晋使。
【答案】虞公不听(宫之奇的劝谏),答应了晋国使者(借道的要求)。
    【参考译文】
    晋献公又向虞国借路攻打虢国。宫之奇劝诫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外围(屏障),
虢国灭亡,虞国一定跟随它灭亡。晋国是不可以招惹的,盗寇是不能亲近玩耍的。一
次借路已经是过分,岂能有第二次呢?谚语所说的‘唇齿相依,唇亡齿寒’,说的大概就是
虞、虢两国的这种关系吧。”虞公说:“晋国是我的同族,哪能害我啊?”宫之奇回答说:“
太伯、虞仲,是周太王的儿子。太伯没有听从父亲的话,所以没能继承君位。虢仲、
虢叔,是王季的儿子,做过周文王的执政大臣,功勋记载在的史册里,就收藏在周朝王室
里面。晋国一心要灭掉虢国,对虞国还有什么爱?况且虞国同晋国的关系能比桓叔、
庄伯更亲吗?即使晋国爱虞国的话,可桓叔、庄伯两族有什么罪?
却把他们作为杀戮的对象,不就是因为他们威逼到晋侯自己权位吗?至亲以尊宠相
威逼,尚且杀害他们,何况是国家呢?”虞公说:“我祭祀神灵的物品丰盛洁净,神一定会
保佑我。”宫之奇回答说:“我听说过,鬼神不是亲善个人的,只有有德的人才亲近。没
有德行,百姓就不和睦,神也就不来享用祭物了。神所依据的,就只在于德行了。如
果晋国侵占了虞国,却以光明的德行作为芳香的祭品奉献神灵,神难道会将它们吐出
来吗?”虞公不听(宫之奇的劝谏),答应了晋国使者(借道的要求)。宫之奇带领他的家
族出走,说:“虞国过不了年终大祭了。就在这一次借道之行(侵占虞国),晋国不需要
再出兵了。”这年冬天,晋国灭掉了虢国。军队回来,住在虞国的馆舍,就趁其不备进
攻虞国,灭掉了它,捉住了虞公。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郭太字林宗,太原介休人也。家世贫贱。早孤,母欲使给事县廷。林宗曰:“大丈夫
焉能处斗筲之役乎?”遂辞。就成皋屈伯彦学,三年业毕,博通坟籍。善谈论,美音制。
司徒黄琼辟,太常赵典举有道①。或劝林宗仕进者,对曰:“吾夜观天象,昼察人事,天之
所废,不可支也。”遂并不应。性明知人,好励训士类。身长八尺,容貌魁伟,宽衣博带,
周游郡国。尝于陈梁闲行遇雨,巾一角垫,时人乃故折巾一角,以为“林宗巾”。其见慕
皆如此。或问汝南范滂曰:“郭林宗何如人?”范滂曰:“隐不违亲,贞不绝俗,天子不得臣,
诸侯不得友,吾不知其它。”后遭母忧,有至孝称。林宗虽善人伦,而不为危言核论,故宦
官专政而不能伤也。及党事起,知名之士多被其害,唯林宗及汝南袁闳得免焉。遂闭
门教授,弟子以千数。建宁二年春,卒于家,时年四十二。四方之士千余人,皆来会葬。
同志者乃共刻石立碑,蔡邕为其文。
                                           (节选自《后汉书·郭林宗传》)
    【注】 ①有道:汉代举士科目之一。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三年业毕,博通坟籍           坟籍:古代典籍,泛指古书
  B.司徒黄琼辟                               辟:征召
  C.隐不违亲,贞不绝俗           隐:隐居
  D.后遭母忧,有至孝称。          母忧:疾病
【答案】D (母忧:母亲的丧事。)
 2.对下列语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母欲使给事县廷”,省略句,“使”字后省略“之”(郭太)。
  B.“天之所废,不可支也”,宾语前置句,“天之所废”作宾语。
  C.“宽衣博带”,名词活用作动词,“宽衣”意为“穿着宽大的衣服”。
  D.“知名之士多被其害”,被动句,“被”表示被动关系。
【答案】B (并非宾语前置句,“天之所废”是主语。)
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郭太早年跟随成皋的屈伯彦学习,经过三年学习,他博通群书,在京城出了名。
  B.“林宗巾”是郭太遇雨时无意的装扮,却被人模仿,可见人们对他敬慕的程度。
  C.郭太虽然得到很多人的尊敬,但范滂对他却颇有微词,认为不能够与他做朋友。
  D.郭太在家中闭门教授学问,他的弟子数以千计,他去世后,蔡邕为他撰写碑铭。
【答案】C (范滂对郭太极为推崇。)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丈夫焉能处斗筲之役乎?
【答案】)大丈夫哪能从事这种下贱的工作呢?
(2)林宗虽善人伦,而不为危言核论。
【答案】郭林宗虽然善于鉴识、品评人物,但不会作激切而深刻的谈论。
【参考译文】
   郭太字林宗, 太原介休人。家世贫贱。父亲死得早,母亲想要他去县里做事。林
宗说:“大丈夫哪能从事这种下贱的工作呢?”就辞掉不去。跟着成皋的屈伯彦学习,三
年毕业,博通群书。擅长说词,口若悬河,声音嘹亮。司徒黄琼征召,太常赵典举荐有道。
有人劝郭林宗去当官, 林宗回答说:“我晚上观看天象, 白天考察社会人事,天命要废弃
的,是不可支持的。”于是,他都没有应。天赋有知人之明,喜欢奖励教育读书人。身长
八尺,容貌魁梧奇伟,宽衣大带,周游郡国。曾经在陈国、梁国间行,遇上下雨,将巾一角
折垫起来,当时人也学着故意折巾一角,叫作“林宗巾”。为人所敬慕的大都是这样。有
人问汝南范滂说:“郭林宗是怎样一个人呢?”范滂说:“隐居像介子推一样不违反母亲的
意旨,贞忠而不矫情绝俗。天子不得以他为臣,诸侯不得以他为友。其他,我就不得而
知道了。”后来母亲去世,有至孝的名声。郭林宗虽然善于鉴识、品评人物,但不会作
激切而深刻的谈论,所以宦官专政也不能伤害他。党祸兴起,知名之士大多遭其害,只
有郭林宗和汝南袁闳得以幸免。于是闭门教授, 学生以千计。建宁二年春,在家去世,
终年四十二。四方之士一千多人来送葬。志同道合者于是共刻石立碑, 蔡邕作碑文。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董文恪公任安徽巡抚,奏准棚民开山事甚力。大旨言:与棚民相告讦者,皆溺于龙脉风
水之说,至有以数百亩之山,保一棺之土。弃典礼,荒地利,不可施行。而棚民能攻苦茹淡
于崇山峻岭、人迹不可通之地,开种旱谷以佐稻粱。人无闲民,地无遗利,于策至便,不可
禁止,以启事端。余览其说而是之。及余来宣城,问诸乡人。皆言:未开之山,土坚石固,草
树茂密,腐叶积数年可二三寸。每天雨,从树至叶,从叶至土石,历石罅,滴沥成泉。其下水
也缓,又水下而土石不随其下。水缓,故低田受之不为灾,而半月不雨,高田犹受其浸溉。
今以斧斤童其山,而以锄犁疏其土,一雨未毕,沙石随下,奔流注壑涧中,皆填污不可贮水,毕
至洼田中乃止;及洼田竭而山田之水无继者。是为开不毛之土而病有谷之田,利无税之佣
而瘠有税之户也。余亦闻其说而是之。嗟夫,利害之不能两全也久矣!中前之说,可以息事
;由后之说,可以保利。故记之以俟夫习民事者。
                                              (节选自梅曾亮《书棚民事》)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开种旱谷以佐稻粱                             佐:陪伴
  B.而半月不雨                                               雨:下雨
  C.是为开不毛之土而病有谷之田               病:使……病,破坏
  D.故记之以俟夫习民事者                          俟:等待
【答案】A (佐:补充。)
 2.对下列语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而棚民能攻苦茹淡于崇山峻岭、人迹不可通之地”,状语后置句。
  B.“从树至叶”,是省略句,句前省略主语“雨水”。
  C.“及洼田竭而山田之水无继者”,是判断句,“者”是标志词。
  D.“利害之不能两全也久矣”,“利害”是偏义复词,意思偏在“利”。
【答案】C (并非判断句。)
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根据文意,可推知“棚民”是指在偏僻的山区靠开荒种田维持生计的人。
  B.阻止棚民开垦荒山的人是担心风水被破坏,并非是考虑水土流失的问题。
  C.作者对董文恪的主张和宣城百姓的说法都表示赞成,认为应该认真执行。
  D.宣城百姓的说法与今天提倡的退耕还林、涵养水土、保护植被思路一致。
【答案】C (文中没有“认真执行”的意思。)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余来宣城,问诸乡人。
【答案】等我来到宣城,就这件事询问老百姓。
(2)今以斧斤童其山,而以锄犁疏其土。
【答案】现在拿着斧头把山砍秃,又用锄头和犁把泥土翻松。
【参考译文】
    董文恪公担任安徽巡抚时,曾经奏请准许棚民开山种庄稼,非常坚决。大意说:
攻击控告棚民的人,都被龙脉风水的说法迷惑了,甚至有的人家荒废几百亩山地来
保护埋一口棺材的土地。既违反制度规定,又荒废土地,这事是不能做的。棚民们
能够在高山峻岭、人迹不到的地方克服困难,忍饥受寒,开垦山地种旱谷,以补充粮
食的不足。没有闲着的百姓,没有荒芜的土地,对国家很有好处,不应当禁止开山而
引出事端。我看了他的议论,认为很对。等我来到宣城,就这件事询问老百姓。他
们都说:没有开垦的山,泥土坚硬,石头牢固,丛草和树木都很茂密,腐败的树叶积存
几年,约有两三寸厚。每当下雨,雨水从树上流到积存的树叶里,再从树叶里渗到泥
土和石头上,经过石头的缝隙,一滴滴地积成泉水。
那水往下流得很慢,而且水往下流,泥土沙石却不跟着下来。水流得缓慢,
所以流到下面的田地里不会造成灾害;就是半个月不下雨,高处的田地还
会得到浇灌。现在拿着斧头把山砍秃,又用锄头和犁把泥土翻松,一场雨
没下完,泥沙石头就跟着水冲下来,奔腾流到沟溪。沟溪存满了沙石,不能
蓄水,水一齐流到低田才停止;等到低田干了,高处的田里早就没往下流的
水了。这就是为了开垦不长庄稼的荒山而破坏了长庄稼的田地,不纳税的
棚民得利,却使纳税的农户受到损害。我听了也觉得他们说得很对。唉,
不能使两方面都有利无害,长久以来就是这样。采取前一种说法,可以平
息事端;采取后一种说法,可以保护农田的利益。所以写下来等待那些搞
农田水利的专人去考虑。
  
  文档由机器转码 排版混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请下载原文档
本文档的下载地址为http://www.gaokaotik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068
广东高三资料

写了 18 篇文章,拥有财富 38,被 38 人关注

代码测试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高考题库网 www.gaokaotiku.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高考题库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成为第一个吐槽的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京ICP备13053688号-15|高考题库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