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为高考题库的VIP用户

2020语文新增分一轮江苏专用版讲义:第六章 文学类阅读小说阅读 专题一

标签: 暂无标签
专题一 掌握关键的整体阅读能力
——读懂比答题更重要
一、小说基本概念和“三要素”
小说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是一种与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叙事性文学体裁。
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是小说必须具备的三要素。在这三要素中,人物是小说的核心,情节是小说的骨架,环境是小说的依托。
二、小说种类
1.按篇幅分:长篇小说(深刻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中篇小说(展示人生长河中的一个片段)、短篇小说(截取一个生活片段,以小见大)和小小说(也叫微型小说,聚焦生活中的一个小“镜头”,见微知著)。
2.按题材分:历史小说、现代小说、科幻小说、推理小说、神魔小说、言情小说、侦探小说、武侠小说等。
3.按体制分: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等。
4.按表现手法分: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现代主义小说等。
5.按语言形式分:文言小说、白话小说。
6.按国别分:中国小说、外国小说。
三、小说与散文的文体区别
1.小说虚构,散文写实。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往往是作者虚构出来的。有一种流派叫写实小说,只是叙述理念的变化,并未改变小说虚构的本质特征。而散文中的人物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进行剪裁加工,写意式描绘。
2.小说重在表达作者对人、对人生、对生活、对世界的看法,散文重在作者情感的表达。散文在叙事的时候饱蘸情感;而小说的情感则主要由人物体现出来,不需作者明确抒发。
3.小说主体是讲故事,就不能不讲究讲故事的技巧,讲究结构的安排、穿插,断连、铺垫、照应、因果与关联。而散文不讲究情节安排,所谓“形散而神不散”也只是它结构上的特点之一。
4.写景状物对于小说而言,是小说的环境描写,主要起交代时间、地点、写作背景,烘托心情,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等作用;对于散文而言,即运用描写、抒情、记叙等表达方式来表达作者对某些景物或事物的赞美以及自身情感,最重要的是突出景物的特点。
四、高考所选小说主要体裁的文体特征
1.微型小说
微型小说也叫小小说、超短篇小说。它篇幅短小,情节单一,人物仅两三个,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形象地表现一个简单的主题。其特点是:①篇幅短小;②立意奇特;③选材小中见大;④情节完整;⑤结局出人意料。
千字左右的微型小说是高考常选的体裁之一。阅读时除要抓住小说的三要素外,还要重点品读小说的结尾,它往往是小说情节的匠心之处、主题的集中表达之处。
2.散文化小说
散文化小说(也称抒情小说),是介于散文与小说之间的一种小说文体,是中国现当代小说的新样式。这类小说情节散文化(或淡化情节),结构散化,不以曲折的故事情节取胜,也少有冲突,缺乏悬念,呈现给读者的多是日常生活的自然状态,主张“不装假,事实都恢复原状,展示生活的本色”,叙述者的情致,自然地融注、浸洒在色调平淡的描写中。
这类小说是江苏卷的首选。虽然它与散文很相似(命题者多点明是小说体裁),但它毕竟是小说,所以还是要按小说的阅读方法去读它(答题也是如此)。
一、小说阅读要领
1.核心要求
阅读小说,要看到小说三要素之间的渗透和相互作用。人物塑造是小说创作的核心任务。人物在这三要素中居于第一重要地位。情节的设置和环境的描写,都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人物常常是情节和环境的核心和主体,而情节则应该看作是人物性格的延伸和发展史,环境则是人物和情节发展的舞台。没有环境,情节则不可能发生,人物也不可能存在。不要把这三要素割裂或孤立起来看待,而应该把它们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活生生的整体。这样,你就会真正地感觉到小说中情节和环境的任何一笔描写都与人物息息相关,而不是多余的叙述。
2.阅读新视角
历年选入高考的小说多数属于传统的写实主义作品,所以普遍地形成了以“故事”和“人物”为基本的解读思路。然而,近几年的选文如2014年江苏卷《安娜之死》、2017年浙江卷《一种美味》,如果以读情节、读人物的方法去读,虽然有的能读懂,但读不透,甚至有的读不懂。因为选了一些现代小说,仍然用旧的读法,难免会在复杂的小说世界里“迷路”。因此,要想读懂、读好小说,还必须了解、理解小说,要有新的阅读意识和视野。最基本、最重要、难度比较大、频率也比较高的阅读视角主要有写意、心理、象征、反讽、荒诞等几种。
“写意”,这一类中国化的小说,以沈从文、汪曾祺的作品为代表。这一类小说人物性格单一、类型化,情节上也无新奇可言,有大量的风物描写,而且粗看之下,这些描写与人物、情节等关系不大。倘若没有“写意”的意识,则很难理解。
现代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所谓的“内向转”——心理。不同于传统小说以心理活动辅助人物行动和情节发展的处理式,现代小说把心理世界本身作为对象,极其重视内心世界的展示。如2014年江苏卷《安娜之死》选段着重描绘了安娜复杂的内心活动。
有的现代小说,如果不抓住小说中的象征,并破解其象征意义,就会很难理解。读是读了,却仅仅只是读了故事而已,好像没有读透。
除此之外,还有“反讽”,反讽不同于讽刺,它的基本特征是字面意义和深层意义不一致,所以,有的小说反讽隐藏得很深,如果没有这种阅读视野,很可能把小说要表达的爱憎情感给理解反了。如契诃夫的小说《摘自脾气暴躁的人的札记》。
“荒诞”是作者以荒诞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如卡夫卡的小说《村子里的诱惑》,如果以日常生活的逻辑来读,会难以理解。
二、考场小说整体阅读的“三步”读法
考场阅读与平时阅读有所不同,一般分为两步阅读:第一步是整体阅读,第二步是带题阅读。第一步整体阅读至关重要。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读一篇文章如果没有着眼于全篇的目光,没有整体把握的意识,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只有整体把握了全文,将文章的骨骼、精髓看得透彻、明白,才能把命题人的命题指向、意图看得清楚、明晰,才能快速而准确地答题。
整体阅读的要求在于快速阅读,整体把握。所谓快速阅读,就是要求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将一篇千字文读两遍。它是考生必须练就的本领,只有在平时有意识地训练快速阅读,才能在考场上方寸不乱,成竹在胸。快速阅读的目的在于整体把握。所谓整体把握,就是能初步把握小说情节,初步认识人物形象,初步概括小说主题。
第一步:划分层次,初识情节
小说本质上也是一种记叙文,可以按照记叙文阅读先明确记叙的对象、事件及其前因后果,把握事件“发生——经过——结果”的完整过程;也可以按照小说情节的基本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把握。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必须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第二步:依托情节,初识人物
通过情节的发展及人物自身的言行心理描写,初步判断人物的身份、地位、职业,生活的具体环境,他有哪些言行和想法,他与其他人有着怎样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初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第三步:提炼整合,初识主题
把握住小说的主题是读懂小说、整体把握的具体体现,但小说的主题表达不像论述类文本那样直白,也不似散文用抒情议论来表达,它往往通过象征、暗示、比拟等手法,让读者借助情节、环境等感悟出来。这就是阅读小说“入”和“出”的过程,是“悟”的过程,要在综合归纳上下功夫,除了要联系小说的三要素看主题外,还可联系小说的标题、题材、含有意蕴的段落和语句,这样多方联系综合,才能准确概括出小说的主题。
三、整体阅读示例
示例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邮差先生
师 陀
邮差先生走到街上来,手里拿着一大把信。在这小城里,他兼任邮务员、售票员,仍有许多剩余时间,就戴上老花眼镜,埋头在公案上剪裁花样。当邮件来到的时候,他站起来,念着将它们拣好,小心地扎成一束。
“这一封真远!”碰巧瞥见从云南或甘肃寄来的信,他便忍不住在心里叹息。他从来没有想到过比这更远的地方。其实他自己也弄不清云南和甘肃的方位——谁教它们处在那么远,远到使人一生也不想去吃它们的小米饭或大头菜呢?
现在,邮差先生手里拿着各种各样的信,从甘肃和云南来的邮件毕竟很少,最多的还是学生写给家长们的。
①“又来催饷了,”他心里说,“足够老头子忙三四天!”
他在空旷少人的街上走着,如果碰见母猪带领着小猪,便从旁边绕过去。小城的阳光晒着他花白了的头,晒着他穿皂布马褂的背,尘土从脚下飞起,落到他的白布袜子上,他的扎腿带上。在小城里,他用不着穿号衣。一个学生的家长又将向他诉苦:“毕业,毕我的业!”他将听到他听过无数次的,一个老人对于他的爱子所发的充满善意的怨言,他于是笑了。这些写信的人自然并不全认识他,甚至没有一个会想起他,但这没有关系,他知道他们,他们每换一回地址他都知道。
邮差先生敲门。门要是虚掩着,他走进去。
“家里有人吗?”他在过道里大声喊。
他有时候要等好久。最后从里头走出一位老太太,她的女婿在外地做生意,再不然,她的儿子在外边当兵。她出来得很仓促,两只手湿淋淋的,分明刚才还在做事。
“干什么的?”老太太问。
邮差先生告诉她:“有一封信,挂号信,得盖图章。”
老太太没有图章。
“那你打个铺保,晚半天到局子里来领。这里头也许有钱。”
“有多少?”
“我说也许有,不一定有。”
你能怎么办呢?对于这个好老太太。邮差先生费了半天唇舌,终于又走到街上来了。小城的阳光照在他的花白头顶上,他的模样既尊贵又从容,并有一种特别风韵,看见他你会当他是趁便出来散步的。说实话,他又何必紧张,手里的信反正总有时间送到,又没有另外的什么事等候着他。②虽然有时候他是这样抱歉,因他为小城送来——不,这种事是很少有的,但愿它不常有。
“送信的,有我的信吗?”正走间,一个爱开玩笑的小子忽然拦住他的去路。
“你的信吗?”邮差先生笑了,“你的信还没有来,这会儿正在路上睡觉呢。”
邮差先生拿着信,顺着街道走下去,没有一辆车子阻碍他,没有一种声音教他分心。阳光充足地照到街道上、屋脊上和墙壁上,整个小城都在寂静的光耀中。他身上要出汗,他心里——假使不为尊重自己的一把年纪跟好胡子,他真想大声哼唱小曲。
为此,他深深赞叹: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
一九四二年二月
第一步:划分层次,初识情节
小说以邮差先生送信为中心事件,依次写了三层内容:
第一层(1~5段):写邮差先生送信走在街上。
第二层(6~17段):写邮差先生挨家挨户送信。
第三层(第18、19段):写邮差先生悠然的心态。
第二步:依托情节,初识人物
邮差先生年纪大、头发花白(外在形象特征),善良友好,亲切温和,认真敬业,悠然自得(性格特征)。
第三步:提炼整合,初识主题
小说通过对小城邮差先生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送信经历的描述,展现了在日本侵华战争历史大背景下没有硝烟、祥和宁静的画面,表达了对小城安逸、祥和、淳朴的生活方式的喜爱,对和平安宁的生活的向往,以及不愿看到这种生活被打破的愿望。(大意对即可)

1.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中小城生活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平静、恬淡,人际关系友善,生活节奏舒缓。
解析 首先,应准确理解题干“小城生活”这个题眼,它包括生活的自然环境或氛围,居民的生活特征、人际关系及生活节奏等。小说中描写这方面的文字比较分散,需要努力捕捉字里行间的信息。
2.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写出了邮差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看见学生给家长写的信,他就能大致猜测到内容,并体谅到家长的辛劳;邮差不免要送递坏消息,他为此感到遗憾,并衷心希望没有坏消息。这两句写出了他善良仁厚的性格。
解析 首先要精读画线文字,抓住其中的重要词语,如①句中的“足够老头子忙”,②句中的“抱歉”“但愿”;其次要注意两句的上下文,看看它们是邮差先生在什么情况下说此话、想此事的;最后结合句子分析并概括其性格即可。
3.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试作探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有助于刻画邮差这一形象的特征:经历平常,性格平和,行事从容。也有助于表现小城惯常的生活状态。淡化了情节,有助于形成作品的抒情风格。
解析 该题探究的是“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与“小说的内容”之间的关系。“叙述舒缓……故事性”实际上点明了小说情节的特点乃至小说的文体特点——“散文化小说”;“小说的内容”主要指小说的三要素。因此,人物、环境、情节是可以探究的三个角度。比如,从人物角度分析,它有利于刻画人物——邮差先生平和从容的形象特征;从环境角度分析,它能帮助表现小城的舒缓生活;从情节角度分析,它能帮助形成淡化情节的风格特征。
备讲题目
4.“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请分析小说结尾处这句话的含意和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句话借说天气,表达了邮差对小城生活的满意心情;写“这个小城”的天气好,说明是对生活通常状态的感受。点明了文章的主题,即对于小城生存状态的礼赞。
解析 该题有两问。第一问要求分析句子的含意。句子的含意有表层与深层之分,邮差先生的心里话表面上是说小城天气好;深层意思是说自己的心情好,在这个小城生活真好。第二问问的是句子的作用,要特别注意句子处在结尾处的特点,然后从内容(主旨)和结构两方面回答。
示例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安娜之死
[俄]列夫·托尔斯泰
[背景文字] 《安娜之死》选自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的末尾篇章。安娜是小说的主人公,她厌恶透了做高官的丈夫卡列宁的刻板、虚伪,毅然与近卫军军官渥伦斯基相爱、结合。节选文字之前的情节是这样的:她得不到卡列宁的离婚许可,又永远失去了心爱的儿子,与渥伦斯基只能是非法结合,上流社会的大门对她紧闭,她处处受冷遇。她只能孤独地住在渥伦斯基的庄园里,想方设法消磨时间。当渥伦斯基一人外出她就怀疑他另有新欢,因此两人发生口角。在一次争吵后,安娜陷入绝望境地,一面写信发电报,一面追随渥伦斯基到了火车站……(编者加)
①在火车进站的时候,安娜夹在一群乘客中间下了车。她想着,如果没有回信就准备再乘车往前走。她拦住一个挑夫,打听有没有一个从渥伦斯基伯爵那里带信来的车夫。
②她正询问时,那个面色红润、神情愉快、穿着一件挂着表链的时髦外套、显然很得意那么顺利就完成了使命的车夫米哈伊尔,走上来交给她一封信。她撕开信,还没有看,她的心就绞痛起来。
③“很抱歉,那封信没有交到我手里。十点钟我就回来。”渥伦斯基字迹潦草地写道。
④“是的,果然不出我所料!”她含着恶意的微笑自言自语。
⑤“好,你回家去吧,”她轻轻地对米哈伊尔说。她说得很轻,因为她的心脏的急促跳动使她透不过气来。“不,我不让你折磨我了,”她想,既不是威胁他,也不是威胁她自己,而是威胁什么迫使她受苦的人。她顺着月台走过去,走过了车站。
⑥几个年轻人盯住她的脸,怪声怪气地又笑又叫,从她旁边走过。站长走过来,问她乘车不乘车。一个卖汽水的男孩目不转睛地望着她。“天哪,我这是到哪里去呀?”她想,沿着月台越走越远了。她在月台尽头停下来。几个太太和孩子来迎接一个戴眼镜的绅士,高声谈笑着,在她走过来的时候沉默下来,紧盯着她。她加快脚步,从他们身边走到月台边上。一辆货车驶近了,月台震撼起来,她觉得自己好像又坐在火车里了。
⑦突然间她回忆起和渥伦斯基初次相逢那一天被火车轧死的那个人,她醒悟到她该怎么办了。她迈着迅速而轻盈的步伐走下从水塔通到铁轨的台阶,直到匆匆开过来的火车那儿才停下来。她凝视着车厢下面,凝视着螺旋推进器、锁链和缓缓开来的第一节车的大铁轮,试着衡量前轮和后轮的中心点,估计中心点对着她的时间。
⑧“到那里去!”她自言自语,望着投到布满砂土和煤灰的枕木上的车辆的阴影。“到那里去,投到正中间,我要惩罚他,摆脱所有的人,摆脱我自己!”
⑨她想倒在开到她身边的第一节车厢的车轮中间。但是她因为从臂上往下取小红皮包而耽搁了,已经太晚了;车厢中心开过去了。她不得不等待下一节车厢。一种仿佛她准备入浴时所体会到的心情袭上了她的心头,于是她画了个十字。这种熟悉的画十字的姿势在她心中唤起了一系列少女时代和童年时代的回忆,笼罩着一切的黑暗突然破裂了,转瞬间生命以它过去的全部辉煌的欢乐呈现在她面前。但是她目不转睛地盯着开过来的第二节车厢的车轮,车轮与车轮之间的中心点刚一和她对正了,她就抛掉红皮包,缩着脖子,两手着地投到车厢下面,她微微地动了一动,好像准备马上又站起来一样,但又扑通跪了下去。就在这一刹那,一想到自己在做什么,她吓得毛骨悚然。“我这是在哪里?我这是在做什么?为了什么呀?”她想站起来,闪开身子,但是什么巨大的无情的东西撞在她的头上,从她的背上碾过去了。“上帝,饶恕我的一切!”她说,觉得无力挣扎。一个正在铁轨上干活的矮小的农民,咕噜了句什么。一支蜡烛,她曾借着它的烛光浏览过充满了苦难、虚伪、悲哀和罪恶的书籍,比以往更加明亮地闪烁起来,为她照亮了以前笼罩在黑暗中的一切,哔剥响起来,开始昏暗下去,永远熄灭了。(选自《安娜·卡列尼娜》,周扬、谢素台译,有删改)
第一步:划分层次,初识情节
小说节选部分以安娜之死为线索,先叙述她接到渥伦斯基信后的绝望(①~⑤段);再写她回忆起与渥伦斯基初次相逢时那个被火车轧死的人而决定自杀(⑥~⑧段);最后写她卧轨自杀,并详细展现她自杀前的心理活动(第⑨段)。
第二步:依托情节,初识人物
小说节选部分展现的安娜的性格心理多是负面的。在对渥伦斯基的爱绝望后她的心理情感极其复杂:既有受到打击后的有些偏执、神经质,又有在自杀前的恐惧、迷惑和悔恨。其实,在整篇小说中,她坦率真诚,充满激情,敢爱敢恨。
第三步:提炼整合,初识主题
节选部分主要叙述了安娜卧轨自杀的经过,使读者在安娜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人生悲剧中去进一步认识安娜,思考安娜悲剧的根源与意义。
1.本文前五段写出了安娜的绝望,请简析其具体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尽管期待渥伦斯基的回信,但先已绝望;看信后对两个人情感的彻底绝望;由此推广到对生存背景(人生、世界、命运等)的绝望。
解析 首先,要把握前五段的内容,从中找出“绝望”的内容。前五段是写安娜在火车站下车后的行动,开始时想着渥伦斯基给她的信,但撕开信还未看“她的心就绞痛起来”。看到信后“含着恶意的微笑自言自语”,“她的心脏的急促跳动使她透不过气来”,可见她对二人的感情彻底绝望了。其次,要对“绝望”的内容进行切分。比如看信前、看信后;比如对情感的绝望,对人生的绝望,对生命的绝望等。
2.第⑥段中对安娜周围人的描写,具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特点:既是客观描写,又体现出安娜主观的感受。
作用:从侧面写出了安娜恍惚、敏感、神经质的心理状态。
解析 该题两问,第一问是描写特点(这一点审题时要特别注意),第二问是描写作用(效果)。答题范围很明确,只是一段文字。既是“描写”,先要找出描写对象——年轻人、站长、卖汽水的男孩、接人的几个太太和孩子以及安娜;然后思考描写他人与描写安娜的关系。其“特点”就是客观描写与主观描写相结合;其“作用”显然是用来塑造人物形象,关键是把人物形象的特点答准。
3.请探究作品结尾画线句的意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蜡烛”的比喻,写出了安娜死亡前意识从异常清醒到渐趋模糊直至消失的过程。这句话表现了安娜临终前的内心感受,又可以理解为作者对安娜之死的总结。画龙点睛,暗含着作者的喟叹同情。
解析 该题要求探究结尾画线句子的意蕴,首先要注意句子的特点。从位置看,它是结尾句,也是全文最重要的一句;从内部看,它是一个复杂长句,且是个比喻句。因此,要弄清内部的层次及表达特点。“蜡烛”“闪烁”“开始昏暗”“永远熄灭”,比喻安娜死亡前意识从清醒到消失的过程。再次,要弄清作者借此句所要表达的情和理。探究正是按照由句子表层到深层,由书中人物到作者的过程及层次展开的。
备讲题目
4.安娜投到铁轨上之后有什么样的内心活动?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内心活动:恐惧、迷惑、悔恨。
意义:表现了安娜之死的偶然性,增强了悲剧意味。
解析 首先要找出描写安娜内心活动的文字,它在第⑨段后半部分,文字极其简短,只要细读它们,就可提取、概括。安娜投到铁轨上之后的心理活动是“我这是在哪里?我这是在做什么?为了什么呀?”急促的三个问句,代表了三种不同的内心活动。“我这是在哪里”,结合“吓得毛骨悚然”,可知她内心的恐惧;“我这是在做什么”,结合“好像准备马上又站起来一样,但又扑通跪了下去”,可知她内心的迷惑;“为了什么呀”,结合“她想站起来,闪开身子”,可知她内心的悔恨。至于问“有什么意义”,问得较宽泛,可以从许多角度回答,如塑造人物的意义,推动情节发展的意义,深化小说主题的意义。该问主要从“人物”和“主题”两个方面回答。安娜惧怕死亡,不清楚为何要死,临死而又不想死。这种不想死而死,既说明安娜之死有一定的偶然性,又增强了小说的悲剧意味。

  
  文档由机器转码 排版混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请下载原文档
本文档的下载地址为http://www.gaokaotik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726
高三语文资料

写了 1378 篇文章,拥有财富 2762,被 0 人关注

代码测试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高考题库网 www.gaokaotiku.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高考题库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成为第一个吐槽的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京ICP备13053688号-15|高考题库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