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提升思维品质,审美鉴赏阅读
专题十五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
阅读
第5讲 立足人物品格,全解形象题
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
问题,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是高考小说阅读考查中
命题的热点,这部分常设考点有3个: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物象)的作
用、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
栏
目
导
航 题型一 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
题型二 人物形象(物象)的作用
随 堂 巩 固
题型一 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
一、什么是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
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是小说文本阅读中的必考题,这部分常常有两种命题
形式:①指定语段分析人物的心理或性格特点;②整体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在具体命题时,部分考题是只概括,不分析;部分考题是概括之后再分析。
二、怎样考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
三、怎样答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
考法(一) 指定语段人物心理或形象概括分析
准确分析指定语段人物心理或形象“两步两要”
第一步,瞻前顾后,结合上下文,看看在这一语段之前或之后发生了什么,
哪些情节与这些描写有关系,从而揣测出人物的内心活动。
两步 第二步,分清描写,抓关键词,在整体把握情节的前提下细读所给文字,要
分清是哪类(些)描写(语言/动作/肖像/侧面描写),理清其中的层次,抓住其中
的关键词语。
一要设身处地地替小说中的人物想想,此时此刻,他做出了什么?他为什么
要这样做,这样说,这样想?是在什么情态下做的?答题时你就是一位心理
两要 分析大师,要做好对小说人物内心的具体分析工作。
二要充分估计到人物内心活动的复杂性和情感的丰富性。因为命题者的“题
材”都涉及人物复杂内心活动的这一方面。
邻地里的达子走过来,搓着手上的草汁和泥巴,站在那儿笑。
小格往一边看了看,达子的脚上穿了一双又结实又漂亮的胶鞋,鞋帮上好像还
印了一只鹰!她瞥了一眼,禁不住又瞥了一眼。这个达子和她在小学一块读过书的,
现在正用一辆轻骑贩卖葡萄,听人说去年一年就挣了五千元……一个大灰蚂蚱用生
了刺的双腿猛劲儿蹬了她一下,她的手背上立刻渗出了小血珠。她使劲摔了它一下,
说:“一变肥,你就浑!”
达子蹲下来,说:“歇歇吧,又逮植物又逮动物,这个活儿太累。”小格干脆
仰起了脸,看着笑吟吟的达子。她已经不歇气地在地里忙了三天。父亲病了,这么
多的活儿全是她一个人做的。她不光有些累,还有些烦呢。她觉得达子在看她的笑
话。
请依据画线处的文字,简要分析小格的心理活动。
答案 因达子要帮忙,小格内心有所触动,可是由于自尊要强,犹豫后还是决
意自己翻地。
[解题指导]
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
题干已经明确“画线”语句,属于特定语段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题型很
明确。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
思考角度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①画线语句情境是小格认为达子在看她的笑话下发生的,“小格的心
里一热”,说明她心中有所触动。
瞻前顾后,
②上文达子要帮忙翻地,小格“不,不。还是我自己用铁锹翻吧
结合上下文
……”是犹豫后的决定,说明姑娘的自尊心占了上风,她是一个要强
的人。
分清描写, ①“垂下眼睫”这一动作是“心里一热”后内心自尊挣扎的表现;②
抓关键词 关键词“执拗”已经明确了人物的自尊要强。
考法(二) 整体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
整体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题四角度
人物形象特点与性格特点的区别
性格特点包括人物的心理情感、待人接物、品行操守、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等内
容。形象特点不只是鲜明的性格特征,还包括外貌、身份、地位、职业等。
[解题指导]
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
题干中有“二乖”和“天真可爱”等词语,可以知道本题是“人物性格”类题,
再从“哪些方面”“简要概括”可以判定本题是“人物性格概括分析”题,把文中
描写“二乖”的语句找出来概括分析即可。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
二乖的天真可爱主要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手法表现出来的。
思考角度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神态 看见八哥,“二乖的嘴总没有闭上,他的小腮显得更加饱满”。
八哥被野猫吃了,哥哥要报仇,二乖“也挽起袖子,露出肥短的胳臂,
动作
圆睁着泪还未干的小眼”。
去后院找野猫报仇,发现破木箱,看见破木箱里有两个小脑袋便好奇地
语言
赶紧跑近前看去,“高兴得要叫起来”。
②但据说有声电影是有说有笑而且有歌,她才想开开眼。恰巧打牌赢了钱,于
是大请客。二姥姥三舅妈,四姨,小秃,小顺,四狗子,都在被请之列。
③大家决定看午后两点半那一场,所以十二点动身也就行了。
④到了十二点三刻谁也没动身。二姥姥找眼镜找了一刻来钟;确是不容易找,
因为眼镜在她自己腰里带着呢。跟着就是三舅妈找钮子,翻了四只箱子也没找到,
结果是换了件衣裳。四狗子洗脸又洗了一刻多钟,总算顺当。
⑤出发了。走到巷口,一点名,小秃没影了。折回家里,找了半点多钟,没找
着。大家决定不看电影了,找小秃更重要。把新衣裳全脱了,分头去找小秃。正在
这个当儿,小秃回来了;原来他是跑在前面,而折回来找她们。好吧,再穿好衣裳
走吧,反正巷外有的是洋车,耽误不了。
⑥二姥姥给车价还按着老规矩,多一个铜子不给。这几年了,她不大出门,所
以现在拉车的三毛两毛向她要,不是车价高了,是欺侮她年老走不动。她偏要走一
个给他们瞧瞧。她确是有志向前迈步,不过脚是向前向后,连她自己也不准知道。
四姨倒是能走,可惜为看电影特意换上高底鞋,似乎非扶着点什么不敢抬脚,她过
去搀着二姥姥。要是跌倒的话,这二位一定是一齐倒下。
⑦三点一刻到了电影院,电影已经开映。这当然是电影院不对;二姐实在觉得
有骂一顿街的必要,可是没骂出来,她有时候也很能“文明”一气。
⑧既来之则安之,打了票。一进门,小顺便不干了,黑的地方有红眼鬼,无论
如何不能进去。二姥姥一看里面黑洞洞,以为天已经黑了,想起来睡觉的舒服;她
主张带小顺回家。谁不知道二姥姥已经是土埋了半截的人,不看回有声电影,将来
见阎王的时候要是盘问这一层呢?大家开了家庭会议。不行,二姥姥是不能走的。
至于小顺,买几块糖好了,吃糖自然便看不见红眼鬼了。事情便这样解决了。四姨
搀着二姥姥,三舅妈拉着小顺,二姐招呼着小秃和四狗子。看座的过来招待,可是
大家各自为政地找座儿,忽前忽后,忽左忽右,离而复散,分而复合,主张不一,
而又愿坐在一块儿。直落得二姐口干舌燥,二姥姥连喘带嗽,四狗子咆哮如雷,看
座的满头是汗。观众们全忘了看电影,一齐恶声地“吃——”,但是压不下去二姐的
指挥口令。二姐在公共场所说话特别响亮,要不怎样是“外场”人呢。
⑨直到看座的电筒中的电已使净,大家才一狠心找到了座。不过,总不能忘了
谦恭呀,况且是在公共场所。二姥姥年高有德,当然往里坐。可是四姨是姑奶奶呀;
而二姐是姐姐兼主人;而三舅妈到底是媳妇;而小顺子等是孩子;一部伦理从何处
说起?大家打架似的推让,把前后左右的观众都感化得直叫老天爷。好容易一齐坐
下,可是糖还没买呢!二姐喊卖糖的,真喊得有劲,连卖票的都进来了,以为是卖
糖的杀了人。
⑩糖买过了,二姥姥想起一桩大事——还没咳嗽呢。二姥姥一阵咳嗽,惹起二姐
的孝心,与四姨三舅妈说起二姥姥的后事来。老人家像二姥姥这样的,是不怕儿女
当面讲论自己的后事,而且乐意参加些意见,如“别的都是小事,我就是要个金九
连环,也别忘了糊一对童儿!”这一说起来,还有完吗?说也奇怪,越是在戏馆电
影场里,家事越显着复杂。大家刚说到热闹的地方,忽,电灯亮了,人们全往外走。
二姐喊卖瓜子的;说起家务要不吃瓜子便不够派儿。看座的过来了,“这场完了,
晚场八点才开呢。”
⑪只好走吧。一直到二姥姥睡了觉,二姐才想起问:“有声电影到底怎么说来
着?”三舅妈想了想:“管它呢,反正我没听见。”还是四姨细心,说看见一个洋
鬼子吸烟,还从鼻子里冒烟呢,“鼻子冒烟,和真的一样,你就说!”大家都赞叹
不已。
(有删改)
请结合二姐等人看有声电影的经过,简要分析小说所揭示的市民面对新奇事物
的具体心态。
答案 ① 对待新奇事物,还没亲见就先有说法, “ 不知为知之 ” ,揭示出二姐
等人傲慢无知的自大;②听说有声电影真有新奇之处,就想“开开眼”,是一种从
众、趋新的心态;③到了电影院后也不真的看电影,不愿对新奇事物进一步了解探
究,实质上是一种固步自封的心态;④对有声电影胡乱作出“共识”评价,隐含的
是二姐等人面对新奇事物时无所适从的焦虑不安。_
[解题指导]
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
题干中有“具体心态”等词语,可以知道本题是对人物形象分析的变式问法,
再从“简要分析”可以判定本题是“人物形象的概括分析”题,把文中描写“二姐
等人看有声电影的经过”的语句找出来概括分析即可。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
思考角度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小说对该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以及其
他叙述性语言运用得比较多,这也正展现了二姐等人对新奇事物的
从塑造人 具体心态。
物形象的 第①段二姐等人对新奇事物“在没看见以前,先来一套说法”的行
方法考虑 为,可看出其面对新奇事物傲慢无知的自大心态。第⑪段对有声电
影胡乱作出“共识”评价,隐含的是二姐等人面对新奇事物时无所
适从的焦虑不安。
第②段二姐听说有声电影有新奇之处,就想“开开眼”的内容,可
看出其从众、趋新的心态等。
从情节方
第⑧~⑩段在电影院不看电影、找座、让座、讨论家事等的描述,
面考虑
可看出其不愿对新奇事物进一步了解探究,表现出一种固步自封的
心态。
题型二 人物形象(物象)的作用
一、什么是人物形象(物象)的作用
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
本质,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小说的人物可分为主要人物、次要人物,在高考中还
经常考查物象,高考在形象作用方面的设题也在这三方面。
二、怎样考人物形象(物象)的作用
三、怎样答人物形象(物象)的作用
考法(一) 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解答小说主要人物作用题三角度
1.对情节的作用。
分析主要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应首先考虑与小说的情节关联,因为人物形象
的塑造和性格的完成,都与情节密切相关,人物的一言一行,都在对情节产生推进
作用。
2.对主题的作用。
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必须考虑小说的主题,因为小说的目的就是通过塑
造人物形象(尤其是主要人物形象)表现主题,这是作者塑造人物的最根本用意。
3.对社会的作用。
也就是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结合社会现实深切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对当代
社会的思想产生的影响或作用,体会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给人们带来的某种启示,
这是作品的真正写作意图。
烤肉刘的买卖不错,一到饭口,尤其是中午,人总是满的。附近有几个小工厂,
厂里没有食堂,烤肉刘就是他们的食堂。工人们都正在壮年,能吃,馅饼至少得来
五个(半斤),一瓶啤酒,二两白的。女工则多半是拿一个饭盒来,买馅饼,或炒豆
腐、花卷,带到车间里去吃。有一些退了休的职工,不爱吃家里的饭,爱上烤肉刘
来吃“野食”,想吃什么要点什么。有一个文质彬彬的主儿,原来当会计,他每天
都到烤肉刘这儿来,他和家里人说定,每天两块钱的“挑费”[注]都扔在这儿。有一
个煤站的副经理,现在也还参加劳动,手指甲缝都是黑的,他在烤肉刘吃了十来年
了。他来了,没座位,服务员即刻从后面把他们自己坐的凳子提出一张来,把他安
排在一个旮旯里。有炮肉,他总是来一盘炮肉,仨烧饼,二两酒。给他炮的这一盘
肉,够别人的两盘。因为烤肉刘指着他保证用煤。这些,都是老主顾。还有一些流
动客人,东北的、山西的、保定的、石家庄的。大包小包,五颜六色。男人用手指
甲剔牙,女人敞开怀喂奶。
有一个人是每天必到的,午晚两餐,都在这里。这条街上人都认识他,是个捡
烂纸的。他穿得很破烂,总是一件油乎乎的烂棉袄,腰里系一根烂麻绳,没有衬衣。
脸上说不清是什么颜色,好像是浅黄的。说不清有多大岁数,六十几?七十几?一
嘴牙七长八短,残缺不全。你吃点软和的花卷、面条,不好么?不,他总是要三个
烧饼,歪着脑袋努力地啃啮。烧饼吃完,站起身子,找一个别人用过的碗(他可不在
乎这个),自言自语:“跟他们寻一口面汤。”喝了面汤,“回见!”没人理他,因
为不知道他是向谁说的。
一天,他和几个小伙子一桌。一个小伙子看了他一眼,跟同伴小声说了句什么,
他多了心:“你说谁哪?”小伙子没有理他。他放下烧饼,跳到店堂当间:“出来
!出来!”这是要打架。北京人过去打架,都到当街去打,不在店铺里打,免得损
坏人家的东西搅了人家的买卖。“出来!出来!”是叫阵。没人劝。压根儿就没人
注意他。打架?这么个糟老头子?这老头可真是糟。从里糟到外。这几个小伙子,
随便哪一个,出去一拳准能把他揍趴下。小伙子们看看他,不理他。这么个糟老头
子想打架,是真的吗?他会打架吗?年轻的时候打过架吗?看样子,他没打过架,
他哪是耍胳膊的人哪!他这是干什么?虚张声势?也说不上,无声势可言。没有人
把他当一回事。
没人理他,他悻悻地回到座位上,把没吃完的烧饼很费劲地啃完了,情绪已经
平复下来——本来也没有多大情绪。“跟他们寻口汤去。”喝了两口面汤,“回见!
”
有几天没看见捡烂纸的老头了,听煤站的副经理说,他死了。死后,在他的破
席子底下发现八千多块钱,一沓一沓,用麻筋捆得很整齐。他攒下这些钱干什么?
(选自《汪曾祺全集》第二卷)
[注] 挑费:京津冀方言,指家庭日常生活开支。
你认为作者刻画“捡烂纸的老头”这一人物有什么用意?
答案 ① 作者刻画这个 “ 老头 ” ,意在揭示:即使是看似微贱、遭人轻视的小
人物,也有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和自己的尊严。②作者以深切的人文关怀,呼唤
人们关注那些处于生活底层和社会边缘的小人物,给予他们更多的同情、理解和尊
重。
[解题指导]
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
题干“刻画”“这一人物有什么用意”,由“刻画”“用意”可知考查的是“
形象的作用”,并且是塑造“主要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
思考角度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一个又老又丑、邋遢且遭人鄙夷的老人,然而他却
能在别人说自己坏话时捍卫自己的尊严,即使整个过程显得有些滑稽可
对主题
笑,但这种行为是令人尊敬的。文章最后写老人攒了不少钱,这件事说
的作用
明老人对自己的生活还是有想法的,其内心世界是很复杂和丰富的。地
位低微并不等于人格微贱,正是小说要表达的主题。
从“小伙子们看看他,不理他”“没有人把他当一回事”等可以看出,
对社会
作者对老头受到周围人的漠视的处境是十分同情的,再结合文章最后的
的作用
问句也告诫我们,要对下层人士多一些关怀、尊重和理解。
考法(二) 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解答小说次要人物作用题五角度
1.自身作用
指次要人物不只是一个线索或情节上的关联人物,有的自身还有鲜明的性格特
点,其具有的作用首先是自身的作用和价值。
2.牵线搭桥,推动情节
在一些小说中,主要人物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往往从次要人物的眼睛里看
出来;对人物的感受、评论,往往从次要人物的嘴里说出来。通过次要人物的见闻,
把故事相关的情节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推动情节发展。他们的出现主要担当特定的
角色,完成一定的叙事功用,常常起到线索作用。
3.侧面衬托,突出主要人物
次要人物可以将原本单调的故事情节衬托得活灵活现,凸现主要人物品质,表
达思想感情,使主要人物更加鲜明清晰。
4.揭示主题,增添魅力
次要人物的设置是为塑造主要人物服务的,更是为揭示小说主题服务的。小说
对次要人物的刻画貌似平淡轻松,实则蕴含着厚重的力量,既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又增添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如《祝福》中的“我”就揭示了当时社会中具有现代
意识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新旧历史交替时期种种精神上的矛盾。
5.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有的次要人物的出现为主要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具体环境,起到了渲染气氛、奠
定感情基调的作用。渲染气氛的次要人物多是群体人物。
小说中的“我”
小说中的“我”是个特殊人物,它不同于散文中的“我”,它是小说中的人物,
不是作者自己。因为“我”是第一人称,也有作为见证人,增强小说真实性的作用。
图示:
我把得贵捎的钱交给他,让给娘好好治病。他看四周没人,就解开裤带将钱装
进裤衩上的兜里,说:“我请你去喝烧酒!”
我谢绝了。他转身往街的西头走去,又回过头来给我鞠了个躬。我问他家离这
儿远吗,他说不远,就在德巴街紧南的胡同里。我说从这里过去不是更近吗,老头
笑了一下,说:“我不走德巴街。”
他不去德巴街,我却要去,昨日那家茶馆不错。走过那家酒店,玻璃墙上却贴
出了一张布告——
昨天因装修的玻璃上未作标志,致使一过路人误撞受伤。
敬请受伤者速来我店接受我们的歉意并领取赔偿费。
我被酒店此举感动,很快想到王有福是不是撞了玻璃受的伤呢,突然萌生了一
个念头:既然肯赔偿,那就是他们理屈,何不去法院上告,趁机索赔更大一笔钱呢
?我为我的聪明得意,第二天便给王有福打电话,约他下午到红星饭店边吃边谈。
红星饭店也是玻璃装修。我选择这家饭店,是要证实他是不是真的在酒店撞伤
的。他见了我,肿胀的脸上泛了笑容,步履却小心翼翼,到了门口还用手摸,证实
是门口了,一倾一倾地摇晃着小脑袋走进来。
“我没请你,你倒请我了!”他说。
“一顿饭算什么!”我给他倒了一杯酒,他赶忙说:
“我不敢喝的,我有伤。”
“大伯,你是在德巴街酒店撞伤的吗?”
“你……那酒店怎么啦?”
“这么说,你真的在那儿撞的!”
“这……”
老头瓷在那里,似乎要抵赖,但脸色立即赤红,压低了声音说:“是在那儿撞
的。”一下子人蔫了许多,可怜得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这就好。”我说。
“我不是故意的。”老头急起来。“我那日感冒,头晕晕的,接到你的电话出
来,经过那里,明明看着没有什么,走过去,咚,便撞上了。”
“你撞伤了,怎么就走了?”
“哗啦一声,我才知道是撞上玻璃了。三个姑娘出来扶我,血流了一脸,把她
们倒吓坏了,要给我包扎伤口,我爬起来跑了。我赔不起那玻璃呀!”
“他们到处找你哩。”
“是吗?我已经几天没敢去德巴街了,他们是在街口认人吗?”
“他们贴了布告……”
老头哭丧下脸来,在腰里掏钱,问我一块玻璃多少钱。
我嘿嘿笑起来。
“不是你给他们赔,是他们要给你赔!”
“赔我?”
“是赔你。”我说,“但你不要接受他们的赔偿,他们能赔多少钱?上法院告
他们,索赔的就不是几百元几千元了!”
老头愣在那里,一条线的眼里极力努出那黑珠来盯我,说:“你大伯是有私心,
害怕赔偿才溜掉的,可我也经了一辈子世事,再也不受骗了!”
“没骗你,你去看布告嘛!”
“你不骗我,那酒店也骗我哩,我一去那不是投案自首了吗?”
“大伯,你听我说……”
老头从怀里掏出一卷软沓沓的钱来,放在桌上:“你要肯认我是大伯,那我求
你把这些钱交给人家。不够的话,让得贵补齐。我不是有意的,真是看着什么也没
有的,谁知道就有玻璃。你能答应我,这事不要再给外人说,你答应吗?”
“答应。”
老头眼泪花花的,给我又鞠了下躬,扭身离开了饭桌。
我怎么叫他,他也不回头。
他走到玻璃墙边,看着玻璃上有个门,伸手摸了摸,没有玻璃,走了出去。
我坐在那里喝完了一壶酒,一口菜也没吃,从饭馆出来往德巴街去。趁无人理
会,我揭下了那张布告:布告继续贴着,只能使他活得不安生。顺街往东走,照相
馆的橱窗下又是一堆碎玻璃,经理在大声骂:谁撞的,眼睛瞎了吗?!
我走出了狭窄的德巴街。
(有删改)
“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案 ①讲述故事:小说故事是由“我”讲述出来的,真实可信;②推进情节:
“我”是事件的参与者,由于“我”的提议,情节得以发展变化;③衬托人物:小
说主人公王有福的性格,由于“我”的存在而更加鲜明。
[解题指导]
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
通过题干中“我”“作用”字眼可知,本题是考查“人物形象作用类”题,阅
读文本就可以知道“我”是小说中的次要人物,所以本题考查“次要人物的作用”。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
“次要人物的作用”需要从以下角度在文中“找对应”。
思考角度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我”给王有福捎钱约好见面不得,此后的见面中,发现王有福正是受
伤的路人,“我”劝他到法院上告酒店,寻求更多赔偿等一系列情节,
“我”都是见证者、参与者,可见“我”是小说中的线索人物,是整个
牵线搭桥,
故事的讲述者,从情节上起到推动了整个故事的发展的作用。同时,小
推动情节
说故事由“我”讲述,显得更加真实可信。侧面烘托,个性鲜明。“我
”见证了王有福的胆小怕事,见证了他的谦卑,“我”好心的提议,衬
托了他的善良,所以“我”的存在使主人公性格更加鲜明。
“我”看待玻璃墙伤人事件,其实背后交织着伦理观念、法治观念、诚
揭示主题,
信意识等不同理念的矛盾、困惑与冲突,所以文章通过“我”,便于揭
增添魅力
示主旨。(此点非本题要求的“主要作用”,可不答。)
渲染气氛多为群体人物,文中没有体现;不过,“我”这个次要人物出
渲染气氛,
面来叙述故事,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让读者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此
奠定基调
点非“主要作用”,可不答。)
考法(三) 物象的作用
解答小说物象作用题四思考
1.从人物塑造方面思考
物象衬托了人物品格,突出了人物形象。应格外注意物象本身的特点从哪些方
面对主要人物做了映衬,如从心理、行为、语言方面等。
2.从情节安排方面思考
物象往往是组织和推动情节发展的线索物件。物象反复出现,串连起相关情节,
从而成为全文的线索,具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
3.从环境方面思考
一是指它对时代特色氛围做了怎样的揭示或暗示,二是指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
境的刻画作用。
4.从主题方面思考
“物象”往往具有衬托或象征意义,有揭示和深化主题的作用。
③我们把童车推进山核桃树丛。童车是我出生时买的,快散了,轮子摇来摆去,
像醉鬼的腿。奎尼是我们养的一条小狗,她挺过了一场瘟疫和两次响尾蛇的噬咬,
现在一路小跑跟在小车旁。
④三小时后我们回到厨房,把拉回家的满满一车风吹自落的山核桃的壳剥去。
欢快的裂壳声像是微弱的雷鸣,核桃肉散发着甜美的香气。奎尼求我们给她点尝尝,
我的朋友时不时偷偷给她一点,但我俩是绝对不可以吃的,“这些山核桃还不见得
够做三十个水果蛋糕呢”。明月高照,小车空了,碗满满的。
⑤第二天,我最喜欢的事开始了:大采购。樱桃,柑橘,香草,葡萄干,威士
忌,大量的面粉和黄油……嗬,简直要一匹小马才能把车拉回家。我们没钱,但每
年总能用尽各种办法,筹到一笔水果蛋糕基金:卖破烂,卖摘来的一桶桶黑莓、一
罐罐自制的果酱、苹果冻,为葬礼和婚礼采集鲜花。
⑥黑炉子加足了煤和柴火,烧得像一只发光的南瓜。打蛋器旋转着,调羹在一
碗碗黄油和糖里搅动,香草让空气变得甜甜的,姜又增加了香味。厨房里浓香扑鼻,
弥漫到整幢屋子。四天后,大功告成,三十只蛋糕放在窗台、搁板上晾着。
⑦蛋糕给谁呢?朋友呗。不一定是邻近的,大半倒是只见过一次,甚至素未谋
面的,我们喜欢的朋友。例如罗斯福总统,一年来镇上两次的小个子磨刀人,帕克(
班车司机,他每天在尘土飞扬中嗖的一声驶过时和我们互相挥手招呼)。是不是因为
我的朋友太害羞了,才把这些陌生人当作真正的朋友?我想是的。我们的纪念册里
有用白宫信笺写的答谢信,有磨刀人寄来的一分钱明信片——它们让我们觉得和外面
丰富的世界联系在一起。
⑧厨房空了,蛋糕都送走了,我的朋友要庆祝一下——还剩下一点威士忌。奎尼
分到满满一勺,倒在她的咖啡碗里(她喜欢菊苣香的浓咖啡),我们平分剩下的。奎
尼躺在地上打滚,爪子在空中乱抓。我身子里热烘烘地冒火星,像快要烧成灰烬的
木柴。我的朋友围着炉子跳圆舞曲,两只手提起那身蹩脚的花布连衣裙的裙边,就
像是舞会上穿的礼服,唱着“指给我回家的路”。
⑨下一个任务就是准备礼物。我想给她买整整一磅樱桃巧克力,不过,我给她
做了只风筝。她希望给我一辆自行车,不过,我肯定她也是给我做风筝——和去年
一样,和前年也一样。我们又凑了五分钱给奎尼买了一大根还有余肉可啃的牛骨头,
用彩纸包起来,高高地挂在圣诞树顶上一颗银星边。奎尼知道那是牛肉骨头,馋得
坐在树下呆望着,该睡了还不肯走。我的兴奋不亚于她,踢被子,翻枕头,就像是
热得不可开交的夏天夜晚。
我的朋友手持蜡烛坐到我的床沿:“我一点也睡不着,心像兔子一样乱跳。你说罗
斯福夫人会在晚餐时端上我们的水果蛋糕吗?”我俩在床上挤作一团,她在我的手
心里写“我爱你”。“你的手比以前大了。我想我大概不愿你长大。你长大了,我
们还能继续当朋友吗?”我说我们永远是朋友。
小狗奎尼在小说中多次出现,简析其对人物刻画的映衬作用。
答案 ① 小狗奎尼经受的磨难,映衬了 “ 我们 ” 生活的艰难与坚强; ② 小狗奎
尼的特殊待遇,映衬了“我们”的善良与平等;③小狗奎尼的兴奋状态,映衬了“
我们”的快乐幸福;④小狗奎尼的离世,映衬了“我的朋友”的孤单寂寞。
[解题指导]
本题考查鉴赏物象作用的能力。由于题干已明确从“对人物刻画的映衬作用”
这一角度分析,所以其他角度就不用考虑了。只要找出文中对小狗奎尼的描写内容,
然后分析其对人物的映衬作用即可。
有关小狗奎尼的描写 对人物的映衬
第③段:奎尼遭遇瘟疫和两次蛇咬 “我们”生活的不易
第④段、⑧段和⑨段:奎尼和“我们”愉快地朝夕相
“我们”的善良和平等以
处以及“我们又凑了五分钱给奎尼买了一大根还有余
及幸福快乐
肉可啃的牛骨头”
第⑫段:小狗奎尼的离世 “我的朋友”的孤单无依
随 堂 巩 固
专项对点练(32)
看
观
谢
谢
文档由机器转码 排版混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请下载原文档
本文档的下载地址为http://www.gaokaotik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606 |
|